中国陶瓷艺术纹饰的发展与研究

中国陶瓷艺术纹饰的发展与研究
中国陶瓷艺术纹饰的发展与研究

师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国瓷艺术纹饰的发展与研究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 2013年11月1日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简析中国瓷艺术纹饰的起源.........................................

(一)几何形纹饰.................................................

(二)植物纹饰...................................................

(三)动物纹饰...................................................

(四)人物纹饰...................................................

(五)瓷纹饰构图规则.............................................

二、中国瓷艺术纹饰发展概况及重点介绍.................................

(一)中国瓷纹饰宋元时期的发展变化...............................

(二)宋代耀州官窑瓷器纹饰的表现形式.............................

(三)元代青花瓷装饰艺术独特之处.................................

(四)明清两代瓷纹饰的风格体现...................................

三、中国瓷艺术纹饰研究重要意义.......................................

(一)瓷纹饰的艺术价值和意义...................................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

摘要中国的瓷形态万千造型优美著称于世,质地优良地、釉色奇幻美丽,装饰巧妙自然,让人赏心悦目。质地和色彩的多样性,五彩缤纷,瓷艺术美不胜收。中国瓷纹饰是一个丰富独特的艺术领域。瓷的纹饰是指从描绘烧制在瓷器表面的各种装饰,包括花纹、图案、色彩等。从简单走到了复杂,从单色到多色的漫长过程。我国的瓷装饰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伟大的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瓷装饰文化艺术造型

引言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历朝历代瓷器的纹饰图案文化丰富多样,即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信仰,飞禽走兽,风俗习惯等等。中国历代瓷器的纹饰反映了我国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最早的瓷器出现在东汉时期,发现的东汉晚期瓷器窑,但是瓷器纹饰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

1简析中国瓷艺术纹饰的起源

1.1几何形纹饰

我国瓷纹饰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装饰图案就已经有了变化统一、对比协调、平衡对称的特点,色彩配合,明快优美,讲究对比色的运用。这些经典的形象对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图案,我国古代称作“纹镂”或者“花纹”,“纹饰”。早在山顶洞人时期已经用兽齿串做项链作为装饰,对美学的概念已经慢慢形成。几何形图案纹样,主要是用线的粗细、长短、曲折、横竖、交错、圆点等有规则的排列,组成网纹、波纹、格子状、圆圈状等图案,这些图案源于大量的生产劳动

几何图案受编制影响较大。从出土的文物类型看,有篮纹-编织物痕迹、绳纹-绳的痕迹、席纹-席的痕迹。证明当时不但已经有了编织,而且花样繁多。

编织物的经纬线经常有规律的交织,能形成多种样子的几何纹饰,。缝纫的线痕,由于线的粗细和针脚的紧密、粗松和衔接长短的不同,能形成波状曲线或宽窄不同的三角形折线。用芦条、柳条等编织的东西,可以组成各种不同有规律的几何形纹样。还有一些几何形纹饰是从动物形象逐渐演化而来。如半坡出土的器的鱼纹、鸟纹等等。几何纹饰图案另一个原因,也有可能是直接的制工具和制作的方法所遗留引起的。淘气的只做当时分手制和轮制两种。

新石器时代器的几何图案产生,是人们长期劳动生产中对形体的认识,经过推理和艺术的组合演化而成,是在不断地创造实践中的一种节奏感、韵律感和规律性的再现;是对形象抽象的一种概念。应该指出,几何形图案是最富于变化,只做最容易,最易适应,又能取得较好的艺术效果的一种装饰纹样。单以点与点,线与线,面于面的相互重合、交叉、大小、多少、反复,以及排列的疏密、参差、颠倒和连续等,就能做出众多的几何形图案来。几何形图案灵活多变,所以才能有可能在初级阶段的原始器上得到广泛应用。

1.2植物纹饰

植物纹饰在原始装饰艺术上应用也极为广泛,新时期时代很多地区生产以农业为主。栽培出了很多植物,有松树、麻、芦苇、葫芦、瓜类等等。当时的工喜欢把各种植物的形象绘到器作为装饰。他们对自己赖以生存的食品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在器上刻画的植物图案,表现的特别夸。如大汶口文化的器上,有些像叶子,有些像花瓣。手法简洁,甚至有些已经概括成了几何形体,并和几何形纹混合在一起构成纹样。半坡的彩上画树纹。这些也都是当时人们热爱劳动的一种体现。

1.3动物纹饰

动物纹饰中常见的有鱼纹、鸟纹、兽纹、壁虎纹等。鱼纹以仰韶文化半坡彩上的最为优秀。当时捕鱼也是人们重要的生产活动。彩画上的纹饰,有各种各样的鲤鱼纹、鲢鱼纹、复体鱼等等。

河姆渡文化骨匕上的双鸟纹,形象生动。半坡遗址也有出土的鸟纹。出土石岭下型彩罐上的鸟纹,两只鸟,展翅双向,像在嬉戏。华县,陕县,大禹渡处处都有发现。有彩画的,也有雕塑的,有的侧首觅食,有的展翅欲飞,有的昂首挺立,有的伫立望。形态各异,活泼生动。看来当时捕鸟活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也占有一定位置。

兽纹纹饰,在河姆渡、仰韶、马家窑、小河沿文化等遗址中都有发现。一般作为主纹应用。兽纹中较多的是猪纹、狗纹、和鹿纹。河姆渡出土的小件瓷小猪,酷似现在的家猪。小河沿出土的器上,都有狗纹做装饰。半坡的彩上有鹿的花纹,有的站里望,有的奔跑。

以壁虎、蜥蜴和水虫做装饰,较为少见。从新时期时代遗址所发现的大量猪、狗、牛、羊等家畜的骨骼来看,当时的于畜牧业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只有在长期的渔猎活动中,细致入微的观察各种动物的形态和习性,才能创造出这样写实和生动的艺术作品。

1.4人物纹饰

表现全身的人物纹饰较少,在马家窑,马厂型和半山型彩上有,其中马家窑彩盆上画的舞蹈纹样最为罕见。舞蹈纹,五人为一组,共三组。人物相互手拉手,面向一致,头侧各有一斜道,每组外侧两人的手臂画成两道,似反映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频繁之意。主要为表现先民劳动之余,欢乐的集体拉手跳舞,唱歌的情绪。另有一种人面型装饰,在半坡型、马厂型、河姆渡的塑人头像,形象写实。半坡彩盆上的人面形纹饰,除了清楚的看到五官外,脸部并画有不少块纹。这也表示当时人民喜爱纹身的习俗。永昌鸳鸯池马厂墓地出土的两件桶状罐的器钮都雕刻成人面形,一件面上深刻两眼和两鼻孔,鼻下有口;另一件鼻下有胡须。

以上表面:各种原始装饰艺术,和所有观念形态一样,都源自人们的劳动实践。当时的人们,即是农业和渔猎劳动的能手,又是器的创造、制作和装饰的行家,原始的装饰艺术,就是人们从劳动实践中得到的认识、情感和思想的一种表

现。

1.5瓷纹饰构图规则

现代艺术理论的分析,彩纹饰的图案中,包含着原始先民的彩绘技巧,尤其是图案布局、画面的排列等方面的手法,甚至现代艺术家也望尘莫及。彩纹饰一般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偶式纹样、边饰纹样。散点纹样、连续纹样等。

就这些纹饰手法,常见的纹饰方法有镂刻、附加堆贴、捏塑、旋转、刻画、彩绘等等,这些方式,有的可以形成各式图案或者复杂的组合,有的可以产生独特的纹饰。如绳纹、弦纹、暗纹、划纹等等,风格古朴、深厚。

关于瓷纹饰和器型的关系:一、瓷器形的长短、宽窄与花纹的格式往往是相反。二、在人与器物的关系上,人是主动地,器物是被动的,大型的彩器上的花纹平视俯视都能构成完整的图案画面。三、主题花纹一般都在器物一目了然的位置上。四、花纹一般装饰于彩凸处。五、彩图案各部分的划分大多数与器物各部分的划分是一致的。六、彩上也有花纹造型的器物造型的协调而达到统一的艺术效果。

彩艺术中的形式美,必须依靠抽象的点、线、面及所构成的诸如曲直、黑白、对称、均衡、连续、间隔、交叉等形式因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节奏和韵律来表达容和感染观者。早期半坡彩中,在口沿部分就已经有了最初的间隔。一般用线画成四等分,每格中间装饰有简单的纹样。

在纹饰形式上,象生绘画式和几何图案式中,以图案式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图案式变化万千,具有形式美感,体现艺术规律。几何纹样之所以显有一定的规律,一是几何纹样的表现对象有某种共同性和规律性,都有母题作为基础。二是构图形式方面,几何纹样受到一定的艺术规律支配。

在纹饰团组合和手法方面,可以说似乎体现了一种无法至法的艺术精神。彩纹饰严格意义来说,每一幅作品都是一个没有重复的个体存在,它所谓的规律,不表现在外表的相似上,而表现在创作者心灵原型的形成中。一、这些图案都是绘制者在掌握了他们特征的基础上描绘的,即对对象的基本精神把握;二、这些画都不是完全的“写实”,而是以充分的想象,重新组合,或附加变形、省略等等。显然,先民们在彩纹饰图案中,组合什么,怎样组合,都不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有观念的支配。

根据研究,彩的图案纹样大部分都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预先设计好的,但在总的构想形成后,在彩绘的过程中确有着不少随机应变的创新,每一个文化时期的纹饰都有自己的母题,又有不同的形式法则。包括“对比”手法,动与静、疏与密、虚与实等等。最啊哦的老官台文化的彩纹饰很简单,主要是器口沿上绘制一条红色的宽带纹,这种纹体后来成为半坡文化的早期纹饰的主体。到了半坡时期,彩纹饰变得丰富,这一时期流行黑彩的人面纹、象生性动物纹和简单三角纹,以及红彩和黑彩波浪线纹、网纹、宽带纹等。这些都说明对图案规则有意识的运用。

从彩纹饰及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简单把握到先民精神变化,可以感触到它们对美的某些向往,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岁月,留下了较为具体客观的记录。

2中国瓷艺术纹饰发展概况及重点介绍

远在远古时期我国瓷器上面就已经有了纹饰图案,在整个瓷器装饰纹饰演化的过程中,在艺术产生唐代已经开始形成了灿烂的局面,对宋元、明清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瓷纹饰与图案表现出超高的装饰技艺,文化涵,。瓷纹饰既真是反映了当时的艺术发展到怎么样的水平,也呈现出姹紫嫣红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也表达出艺工人们的审美情趣。

各地窑厂的釉色装饰斑斓多彩,刑窑的白釉、的花釉与唐三彩等,都需要非常高的绘画艺术水平,画工也必须具有丰富精美的艺术功力。图案绘在釉下,比如绘制主题图案,边饰纹样以及题写铭文上富丽堂皇,多姿多彩。

2.1中国瓷纹饰宋元时期的发展变化

中国瓷艺术的发展经历了由原始社会一直到现代的漫长发展过程,其中宋元时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艺术品位极高。瓷器艺术成为同一时期辉煌艺术的组成部分。

宋代五大名窑基本上代表了这一时代瓷所达到的工艺和艺术水平。“汝、官、哥、钧、定”,后世公认的名窑。官窑,专门为朝廷烧制瓷器,数量少,技术。汝窑,在临汝县和宝丰县。宋人以“汝”为魁,其中青瓷最为精致。汝窑青瓷胎质细腻,呈香灰色,骨竖壁薄,釉色以淡淡的天青色为主,还有天蓝、粉青、豆青等。哥窑迄今为止还没发现。钧窑地址现在有一百多处,具有独特的艺术性,胎体较薄,呈香灰色。釉呈乳浊状,色彩丰富。釉色有天青、月白、海棠红、玫瑰色等,最具有价值的是烧制过程中,“窑变”,创造出绚丽多彩的装饰效果,其中特别著名的,是使用一种含有氧化铜的紫红色釉,窑变出青中带红、或深或浅、“灿烂如红霞”的器表色泽。定窑,以盛产白瓷为主,其胎质坚实洁白细腻,呈现出象牙白的质感,也有曾做宫廷用具。定窑白瓷器有碗、盘、碟、盆、瓶、罐等,装饰发有刻花、划花和印花三种。花纹有莲花、牡丹、荷花、水波、游鱼、鸳鸯、龙、凤等。

宋代的瓷窑还包括民间的耀州窑、磁州窑、龙泉窑等。耀州窑主要生产青瓷,装饰手法以刻花为主,刀锋圆活犀利,流畅刚劲,立体感强。烧制的瓷器主要供民间使用,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主要表现在胎釉较粗,格调淳朴,纹饰的题材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以釉下黑彩彩绘最富有特色,具有水墨画的风格,笔法奔放写意,无论花鸟、鱼虫、人物、走兽以及书法都挥洒自如,简洁流畅。龙泉窑为南方系瓷窑,造型淳朴厚实,显得典雅庄重。代表釉色粉青釉,釉面光泽,外观柔和淡雅,有青玉般感觉。此外磁州窑系诸窑,继唐三彩之后有“宋三彩”宋三彩以黄、绿、褐三色为主,还有白釉和酱釉。虽然没有唐三彩声名显赫,但艺术成就依然令人瞩目。

宋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心理和精神风貌,皇家还设有专门存放瓷器珍品的库房。皇帝的个人爱好和艺术品位也影响到瓷器的美感和特色。受理学和禅宗深层次影响,典雅、平易、朴质、清淡、严谨、含蓄的艺术风格在瓷的造型和纹饰中有着突出的体现。

元代,在中国瓷发展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代表这个时期瓷窑特点的是瓷窑。元代瓷器主要流行的是青花瓷。青花瓷纹饰过程是直接在白坯上描绘各种画面,图案等,类似于做画,其笔势、构图、气韵、神采等等颇似中国画,烧制出的效果也有国画的特点。青花瓷的纹饰也富有特色。进入元代后,瓷器的装饰手法有了巨大的变化,以绘画为主要装饰形式的瓷器占了上风。纹饰容有人物故事、松竹梅、龙凤、花鸟等等。青花瓷装饰的特点是层次多,画面满,从器口到器足满饰各种花纹;但层次清楚,繁而不乱。

2.2宋代耀州官窑瓷器纹饰的表现形式

宋代的名窑几乎都和他们各自独特的工艺所创造出的瓷器的色泽质感相互联系。如耀州官窑纹饰以刻花为主,装饰题材和技术已经有了显著的提高。花纹的部分开始增多,由早先的只有外壁有花纹,到了壁也有花纹,慢慢的增大了面积,技术也更加纯属。

其瓷器的纹饰更是千姿百态。就题材来说,植物花卉是主要装饰,如牡丹、莲花、盆花、石榴、萱草、菊花、海棠、梅花、木叶、蕉叶等。此外龙、凰、鹤、麒麟、鹿、兔、鱼、鸳鸯、花鸟、婴戏等题材。婴戏指的是儿童游戏,他们嬉耍的情景,如钓鱼、玩鸟、蹴鞠、赶鸭、放鹌鹑、抽陀螺等、这种纹饰反应了当时宋代社会安定人口增长有关。

耀州窑瓷器纹饰手法也有较大的变化,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注意瓷器质地与纹饰色彩的调配和装饰技法的变化就有数十种之多,如白地刻画花、白地剔花、白地绘黑花等等。纹饰手法的变化另一种表现是注重纹饰图案的创造性构思。如耀州窑青釉孔雀衔莲碗,碗外壁上方画有三道弦纹,壁为团花孔雀衔莲花图。图中两只孔雀呈中心对称站立,而方向相反。一只伸颈回首,羽冠微翘,口中衔一束花草,有蓬莲一支,荷花一支,三叶草两支。尾部羽毛丰厚硕大,自然下垂,当为雄性。另外一只孔雀,曲颈探头,口中衔有一束花卉,有蓬莲两支,三叶草一支。尾部羽毛相对较少,身体轻盈瘦弱,应当为雌性。构图严密紧凑线条舒缓自如。花卉草木,或曲或直,疏密有致,繁而不乱,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耀州瓷素以造型挺拔秀美、胎薄釉匀、纹饰繁缛华丽闻名于世,特别是纹饰刀法多变,题材丰富,在中国辉煌灿烂的瓷史上独树一帜,谱写出了瓷装饰艺术的新篇章,以宋瓷为代表的装饰技艺,后来为元、明、清时代所广泛吸收、融合并且发扬光大。

2.3元代青花瓷装饰艺术独特之处

元代青花装饰纹样繁缛,层次较多,但主题突出,反繁而不乱。主要有花卉、松、竹、梅、鱼、鸳鸯、荷花、山石、海涛、龙凤麒麟、云纹、几何纹、人物等等。这些纹饰也曲折的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心态。比如,松竹梅的图案成为典型的装饰题材,隐含着汉族人以清高、坚贞不屈精神面对异族统治的情绪和民族心理。

瓷器纹饰手法具有特点布局繁密,层次纹饰可达七八层。青花瓷是以钴作为原料的色釉,先在白瓷坯上用笔描绘纹饰,再上透明釉、在高温中烧成。由于青花是釉下彩,所以就不褪色。高档的青花瓷是用进口原料烧制而成,色泽洁白光润。南宋以后,磁州窑的制瓷工匠大量南迁,他们讲绘画技巧带入等南方窑口。为青花瓷的成熟奠定了领号的基础。

青花瓷逐步走向完满,造型上总体风格形大、胎厚、体重,器物主要是罐、梅瓶、玉壶、高足杯等等。比如英国一件元代青花云龙象耳瓶,瓶身绘缠枝菊、飞凤、蕉叶、波涛、海水云龙、缠枝牡丹、杂包和莲瓣纹等九层纹饰,以此瓶为准,凡类似风格成为“至正型”青花。

元代青花瓷装饰风格结合了中国画和伊斯兰艺术,具有独到的显著特征。

2.4明清两代瓷纹饰的风格体现

明清两代,随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民营的烧窑场逐渐增多,制瓷工匠和瓷商聚集,瓷都之称的制瓷业达到了极高的高度。瓷器造型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重大的影响。

一些纹饰在明清时期依然保持着延续,虽然不是主要的纹饰和先前的面目,但其韵律的遗留可以说是一脉相承。明代的瓷器纹饰是写意为主。植物纹饰退居二线,取代的图案是人们喜欢的动物图案为主。狂热的明朝,特别是皇帝的大力推崇,更加发扬光大了。反映在瓷器纹饰的装饰图案题材特别明显,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宝题材占据很大的比重,明代个王朝,除了普遍提倡佛教以外,道教也受到尊崇和追捧。表现在比如八卦、八仙等等题材也居多。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陶瓷”来称呼”中国”!看来,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 讨论交 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 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你能给这些纹样取个名字吗? 为什么图案只集中在器皿的内壁和外壁上半部?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教师总结:中国彩陶艺术特点——高度概括提炼的标志性图案 看来先民们把这些彩陶的造型、色彩和质地 统一在实用与美观之中,使陶器既实用,又有观赏性。 同时 体现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⑵造型观察 赏析马家窑文化漩涡尖底瓶:看了这瓶子,觉得与其他陶瓶相比有什么 (网纹船型壶) 人面鱼纹彩陶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旋纹彩陶尖

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剖析学情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老师,我们深深知道中国传统艺术博大精深,保护中国传统艺术,传承祖国优秀文化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而作为一种最具中国特色,有着多种艺术集为一体的陶瓷艺术,它理应在我们小学课堂舞台上散发出更多的光彩。 因此,今天我们疑难课例的主题就定位在了中国陶瓷艺术。我们的教材浙美版第四册十六课《花瓶》中就早已出现过瓷器花瓶,通过此课的学习和对书中美化绝伦的花瓶欣赏,学生对此花纹及艺术魅力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第八册第2页又一次出现了陶瓷文化的欣赏,进一步接触陶瓷并深入研究陶瓷艺术,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提升。 然而我们所做的调查,却反映出很多老师忽略了开学第一课的内容,而我们的学生呢?在老师的影响下,或其它种种原因也往往难以关注到这里。在本次活动之前,我们也对今天即将要上课的城南小学两个班,四年级一班和七班83名同学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陶瓷知识的问卷调查。 下面是关于这次的调查问卷相关情况: 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积累,和使学生能用语言描述陶瓷作品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的教学目标,我们制定了六道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 1、陶瓷是哪个国家最早发明的? 2、中国最好的瓷器,被誉为“瓷都”在哪个地方? 3、陶瓷上的花纹有什么讲究? 4、陶瓷上的莲花纹样有什么含义? 5、中国五大名窑是什么? 6、你对中国陶瓷还有多少认识,请简单讲述。 经过调查却发现,我们的学生对陶瓷艺术知之甚少。 这张就是调查后的统计图表。虽然高达84.3%的同学都知道瓷器是中国最早发明,陶瓷是我们祖国璀璨的文化。但却让人深思不得其解的是陶瓷上最常见的,寓意着连年有余,吉祥如意的莲花纹样,却仅仅只有21.7%的学生能准确地表达

中国陶艺发展史

中国陶艺发展史 中国陶艺正处于发展中,从几年前各地陶吧的兴起,逐渐让人们了解了陶艺,陶艺正在走进家庭。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关的教育部门从素质教育出发,把陶艺列入了教学课程,这样从小就可以受到艺术的熏陶,从中锻炼了动手能力,非常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成果。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不但开始可最原始的建筑活动,并且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时间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尽管因时代、地区或民族的差异,由于其他条件的种种影响,陶器的形式、风格发生过多样变化,也各自产生了很多特点,但却都表达着自己的时代精神,而这种精神在新石器时代首先表现在陶器的器形与纹饰和质地的感觉上。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再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美来自于生活,制陶者正是从表现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间接表现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绘了现实生活的风俗和风貌。 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这个时期制陶业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艺术。龙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无益的崇饰。全凭器体自身的黑色取胜,它以“通体漆黑”闪闪发亮为最佳境界,器体有时略加点缀凹凸璇纹或镂孔与塑造烧制结合,体现出一种单纯的质朴美。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 商周时期的制陶工艺没有显著的进步,艺术性也没有多少发展,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封建社会。空心砖的生产是战国陶工的一项重要创造。 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土地广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别,从质地来看,中国东南海沿海一带的百越地区,盛行灰陶、印纹硬陶和原

陶瓷艺术鉴赏

学《中国陶瓷艺术鉴赏课》心得 接触这门课之前就对中国的陶瓷文化很是好奇,好奇它们那鬼斧神工的造型和匠心独运的工艺。以前也不明白为什么一个花瓶或一个表面看上去非常一般的陶罐为什么价值那么高。人们把它们收藏起来,最后拿到市场上出售就能售出极高的价钱。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有钱人都喜欢已收藏陶瓷品显示他们的品味,也不明白为什么前几年出土的一个北宋的荷叶罐价值竟然是无价,它的价值无法估算,如此珍贵的瓷器,它就是一个普通的罐子,这是为什么!然而慢慢的,我明白了,那种工艺已经失传了。它出自于久远的北宋,价值连城,这一点无可否认,那是古人智慧的凝聚,是她们汗水的结晶,时候人永远无法仿效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陶瓷史中国最原始的手工加工制作,其中的工序复杂程度可想而知,近几年连续出土的孤岛陶瓷数不甚数,无不百花齐放,她们都有着历史的沉淀和光彩。无论是把一件陶瓷当做艺术品还是日用品,它的内在价值都是无限的。陶器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瓷器闻名世界,瓷器的生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瓷器生产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域及技艺的差别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瓷器种类。在众多种类中有五类瓷器最为著名,分别是:“钧瓷、汝瓷、官瓷、定瓷、哥瓷,被称为“中国五大名瓷”五大瓷窑:“钓窑、汝窑、官窑、定窑、哥窑”。 钧瓷以色见长,即“钧瓷窑变”。有诗云:“峡谷飞瀑菟丝缕,窑变奇景天外天”。独特的窑变釉色正是钧瓷名贵之所在。其釉色并非手工描绘而成,而是利用铁、铜的不同呈色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等多种釉色。所以又有“钧无双钧”的说法,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独一无二的。 钧瓷色彩艳丽,在造型和施釉方面也独辟蹊径,自成体系。钧瓷色彩之多不胜枚举,最著名的有:玫瑰红、海棠红、胭脂红、鸡血红、朱砂红、茄色紫、葡萄紫、鹦哥绿、葱翠青、梅子青、天青及窑变的各种色彩。相传以胭脂红、葱翠青和墨色为难得之佳品。 关于钧瓷的赞美之词甚多,“钧与玉比,钧比玉美,似玉非玉胜似玉”、“ 黄金有价钧无价”、“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可见人们对钧瓷的高度赞扬。 每一件钓瓷的加工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从最初的选泥、加工到造型制作,再到成型。素烧、上釉,再到最后的拣选,还要经过多次修正,才能再出上好的瓷器和陶器。 陶瓷的精湛技术展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任命的智慧和对艺术的热情,经一部弘扬了我中华民族的多彩文化。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特征。早在欧洲懂得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史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中国陶瓷艺术试题、答案、注释

中国陶瓷艺术基本知识 学号:姓名: 单选题: 1.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已明显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 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 A、青釉器 B、白釉器 C、黑釉器 D、灰釉器 2. ()是汉代陶艺的一种创新,有黄、褐、绿等色,绿釉较为流行,熔点低只烧摄氏七 百到八百度,必且可以薄薄的匀挂在胎上。 A、青釉陶 B、铅釉陶 C、彩釉陶 D、黄釉陶 3.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 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宋朝 4. 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唐代最著名的 窑为()和()。 A、钧窑和越窑 B、汝窑和定窑 C、越窑和邢窑 D、哥窑和邢窑 5. 唐代最重要的产品是驰名中外的(),一直到文明的今天还受到广泛的喜好与收藏。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唐三彩 6. 下列关于白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唐代的白瓷制作讲究,胎土淘洗洁净,杂质少,个胎很细 B、魏晋时时出现了最早的白瓷 C、唐代时陶瓷形成“南青北白”的分布局面 D、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普及 7. 越州窑,在越州烧造,故以为名。以()为最佳,其质明纫如水、晶莹如玉。 A、青花瓷 B、白瓷 C、黑瓷 D、青瓷 8. 唐三彩是唐代的一种陶器,以()三色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 “唐三彩”。 A、黄、绿、红 B、黄、青、红 C、黄、青、白 D、白、青、红 9. 杜甫诗《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大邑烧瓷轻且坚,叩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瓷碗胜霜雪, 急送茅斋也可怜。”这首诗所咏的是()。 A、青花瓷 B、白瓷 C、黑瓷 D、青瓷 10. 南宋官窑青瓷,有粉青、灰青和米黄三种基本色调,其中以()釉代表其精品正色。 A、粉青 B、灰青 C、米黄 D、秘色 11. 宋代斗茶,推崇建阳窑所出的()茶盏。因为这种茶盏釉色易凸显茶色,其器形的开 合及其容量有利于察看斗试的胜负。 A、青花瓷 B、白瓷 C、黑瓷 D、青瓷 12. 贡窑所烧的贡瓷称为(),代表了青瓷的最高水平。作为贡品的这种青瓷,适于唐, 盛于五代,终于北宋末期。 A、秘色瓷 B、白瓷 C、黑瓷 D、青花瓷 13. ()和()是定窑白瓷工艺与众不同的特点,也是鉴定要领之一。 A、泪痕和刻花 B、罗纹和刻花 C、泪痕和罗纹 D、印花和泪痕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f4824392.html, 浅谈中国陶瓷艺术 作者:司忠辉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8期 从古到今,尽管世界各民族对美的鉴赏千差万别,但是,却都能以某种方式获得对美的享受。而在中国,陶瓷无疑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品之一。陶瓷艺术在中国的发展源远流长,种类繁多,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中国的陶瓷艺术也一直是颇具代表性的艺术珍品,历经千年,仍盛而不衰。本文将从中国陶艺的发展历程,现当代陶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来浅谈中国 的陶瓷艺术。 一、中国传统陶艺的发展历程 远在九千多年前,中国先民在从事渔猎、农业生产活动的同时,开始了最原始的活动。随着火的发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伴随着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开始制造和使用成为中国古文化之一的艺术创造物——陶器,并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中期中国制陶业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艺术,各个地区文化彼此影响、相互交流、或继承发展,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共同又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以彩陶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后,以山东为中心的龙山文化的另一类文化遗存方式出现,那便是黑陶艺术。 进入商代,模仿同时期青铜器纹样与器型的白陶出现了,在当时它是比青铜器更为豪华的工艺,器形几乎全是礼器。尤其富有特点的是波状雷纹、勾连雷纹和一种怪异人形云雷纹,是人类文化上罕见的工艺美术品。尽管在商代制陶工艺没有明显进步,艺术性也没有明显提高,但是白陶的烧制成功对由陶器过度到瓷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瓷器的前身“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经历了西周和春秋战国到东汉,逐渐的走向成熟,出现了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而且它以瓷质细腻,线条明快流畅、造型端庄浑朴、色泽纯洁而斑斓著称于世。青瓷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同时,在秦汉时期,制陶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朝时的陶俑造型逼真,深刻揭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彩陶方面,汉代彩陶一改奔放热烈的作风,转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韵,艺术表现力强。 到了隋唐时期,经济的高度发达,民族的大一统使得唐朝各个领域全面开花,空前繁荣。而在陶瓷艺术中,最能代表这种盛唐气息的便是唐三彩。它多用于陪葬,作为一种冥器,它的实用性远不如当时的青瓷、白瓷。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的白瓷,到隋朝时,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至唐朝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陶艺欣赏与制作心得

中国设计艺术赏析 玉器心得体会(分析报告)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制动化 班级10机制3Z 姓名:邵加松学号:10321317 中国地大物博,拥有着灿烂文明的五千年历史,出土的文物数不胜数,同时也以陶瓷而闻名于天下,我经过一学期对陶艺的学习,了解到了在古代我国陶艺技术超越了世界上其他的国家,而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远近闻名的宜兴紫砂陶,宜兴紫砂陶器在国际间闻名以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为高超的艺术品。在明清两代,地处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宜兴,所生产的紫砂器,更充满着丰富的文化气质。其所以成为名陶,实由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两大原因。 紫砂陶的起始,根据一些史书记载,可追溯到北宋年间,如梅尧臣《宛陵集》第十五卷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其中有语云︰「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此句不仅说明宋元间已有紫砂器,更显示了文人也给予了紫泥以诗意的颂赞。明万历年前的供春,是紫砂艺史上第一个被记载下名字的大师,据明末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中〈创始篇〉记载金沙寺僧是第一个制作紫砂器的人,但并非专业陶工,供春于金沙寺僧学得制陶术而渐起制陶。供春活动的期间自十六世纪初期至中期,与此同一时期稍后也起始了一些紫砂名家,如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等人,促进了宜兴紫砂壶 的兴起发展,陶艺也日臻完善,董翰始造菱花壶式,以自然植物花卉图案,配合筋纹线条,用写意手法而成。赵梁则匠心于提梁式茶壶,起始了气势大方的造型风格。此后又有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欧正春、蒋伯荂等名家出现。时大彬制作从大壶到小壶各种不同风格造型茶壶。李仲芳擅于书法,徐友泉、欧正春与同期的陈仲美同以仿古铜器见长,仿各种古玩器,如花杯、酒壿、祭器等。从供春开始到此这一时期的紫砂壶,已不仅是生活日用器皿,而开始实用与艺术并蒂的发展,百花壶风,百家争鸣。 到了明末清初,宜兴紫砂进一步发展,技艺也更加提高,如陈用卿、惠孟臣、陈子畦,他们的作品不限于壶,也以各种风格的技艺制作了其它文房摆件、花瓶及盆类,并开始了我国陶瓷史上的外销。从康熙中期开始到干隆晚期,紫砂艺术的发展得到了一度的繁荣。此间名家有陈鸣远、史继长、陈汉文、王南林等,尤以陈鸣远为代表,其作品从壶类、文房类到自然果类,都赋诸了一定的艺术心脉,从而推进了紫砂艺史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陈汉文作品侧重于仿古而见长,如杯型器、商周祭器,其工艺表现着重于条线的起伏结构,表现出了沈稳而厚重的气势。咸丰年间,砂壶开始商品化,参加一些国际博览会,如程寿珍的掇球和仿古壶。此期间自俞国良之后到三○年代相继名家有︰冯桂林、程寿珍、任淦庭、蒋燕亭、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朱可心、邵全章等,他们使历代紫砂艺术进一步的推进发展至今。 紫砂陶艺的造型千变万化,体现了艺人匠心独运的创造才能,我们今天听见的各种艺壶的巧思之作,按其不同形态特征,可分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纹形体三大类。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 圆器:圆器造型主要由各种不同方向和曲度的曲线组成。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骨肉

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浅析陶瓷艺术装饰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 天下器物,多有装饰。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在人们审美多元化的今天,作为具有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陶瓷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传统陶瓷艺术装饰的基础上的更新与发展,不仅促进了现代陶瓷艺术装饰在创作方向与表现形式、表现手法向更高的艺术境界拓展,而且出现了“百花竞艳,万象并存”的态势,其全新的观念、奇特的创意、丰富的材料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现代陶瓷艺术装饰更加强调作品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的作用,且艺术家用自己的设计理念,将更多新的内涵融入到陶瓷艺术装饰作品之中。 1、陶瓷艺术装饰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 陶瓷艺术装饰语言释义:“装饰”(decoration)一词,在西方国家最早出现于18-19世纪,装饰泛指艺术修饰,各种能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视觉效应。稍后出现了装饰艺术、装饰派艺术等词汇。装饰这个词语,在中国最早出现于5-6世纪,装饰是指修饰、打扮之意。所谓陶瓷装饰,是根据装饰美的一般规律和表现形式,在限定的陶瓷器物上,将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运用装饰规律和美的法则去组织、安排陶瓷从器型到画面的关系组合,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的视觉世界。陶瓷装饰简单地说,就是对陶瓷器物进行修饰、打扮,它是通过釉色、纹饰来美化陶瓷造型,达到釉色、纹饰与造型完美结合,用陶瓷装饰特有的语言表达作者的创意。那么什么是陶瓷艺术装饰语言,笔者认为,陶瓷产品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的作品,其在造型及装饰方面都具有特殊的艺术风格和形式。陶瓷装饰设计不同于一般绘画性艺术品创作,它的平面构成是在陶瓷器物的立体形体上完成的,必须服从陶瓷器物的形状和部位对装饰绘画的题材、形式的特殊需要,符合从任何一个角度对其立体形态的陶瓷器物及附属的装饰纹样进行审视,使之达到合二为一的完美性,才能称得上成功的陶瓷装饰。因此,陶瓷装饰是一种有局限性、有工艺材料限制及艺术要求的、同时以绘画或雕刻方式来完成的艺术创作,这就是陶瓷装饰的艺术语言。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前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我国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越快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中国传统文化含有1、观念文化(思想理论,传统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和佛家学说);2、历史文物(文物含器物和艺术品,如陶器、瓷器、青铜器、玉器、金银器、漆器、铜镜、古钱;书法、绘画);3、社会制度、即所谓制度文化;4、有关文学、史学、医药养生、农学、天文历算等古代书籍。从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悠久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自然、奇偶、会通精神。 陶瓷艺术是艺术与科学的结晶,每一件陶瓷作品都由陶瓷材质、造型和装饰三个基本要素有机统一组成的整体,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文化特征。陶瓷器皿在实用的前提下,具有造型规整、装饰多样、内涵丰富的特点,陶瓷艺术装饰经过数千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发展得相当完备,其装饰形式基本可以归纳为釉下彩、釉上彩、釉中彩、颜色釉和综合装饰五大类。 陶瓷艺术装饰以其精美的图案、丰富的色彩、独特的工艺、精湛的制作技艺、奇特的创意以及全新的观念,形成了独特的工艺绘画形式。形成了特有的陶瓷文化。陶瓷艺术装饰创作过程始终贯穿了整个艺术创作的审美发生、审美创造、审美接受三大环节。在人类社会的文化艺术发展史与经济发展中,陶瓷艺术装饰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陶瓷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瓷艺术品是陶瓷文化传播使者。陶瓷艺术装饰呈现给人们的是一种陶瓷文化精神。人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人,陶瓷艺术不仅是物质产品,而且是一种精神产品,更是一种文化产品。陶瓷艺术装饰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 2、装饰应用于陶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中国瓷器 美术教案

课题:中国瓷器 课型:欣赏评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1、简要了解瓷器及中国瓷器的发展脉络。 2、学会从审美角度欣赏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手段。 3、运用正确的方法欣赏陶瓷艺术。 4、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 2、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3、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1、主要名窑的产品特点。 2、瓷器的造型和装饰手段。 教具准备:教材、瓷器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检查学生用具,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 提问:1、我们大家都生长在唐山,请问你对唐山了解吗? 2、CHINA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唐山是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地,被称为“北方瓷都”。CHINA大家都知道是中国的意思,但是它还有一个意思可以解释为瓷器,正因为这样,外国人是首先看到了中国瓷器然后才逐渐了解了中国。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中国制瓷的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这节课我们主要从美术的角度对瓷器进行认识和了解。 三、讲授新课 (一)瓷器的产生 首先请同学观察两件陶器,请同学回答这是什么? 教师总结:这是陶器、瓷器的前身,在商代以前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除了金属器皿外,大部分都是陶土做的东西,在使用中发现陶器存在着一点的缺点,就是质地疏松、有一定的吸水性;到了商代中期(公元前16世纪)由于提高了炉温,是窑内有些易溶的物质,如草木灰、窑渣、易熔粘土等在高温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层薄薄的草木灰釉,这时人们发现烧出的东西不吸水了,就这样产生了最原始的瓷器,原始瓷器多为低级的青釉瓷;原始瓷器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至东汉晚期时,才逐渐完成了陶到瓷的演变过程。 看课件:瓷器----以高岭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经混合、成型、干燥、烧制而成的粘土类制品。 (二)瓷器的发展历史 1、商代以前:主要是陶器 2、商代:只能生产低级的青釉瓷,工艺水平较低 3、唐朝:烧造技术迅速发展,空前繁荣,烧制出茶具、餐具、酒具、文具、玩具以及 使用的瓶、罐、杯等无所不有。 4、宋朝:是中国制瓷业的黄金时期,无论瓷器的质料、颜色,还是装饰、做工等方面 都极其精妙和完美。 5、元、明、清:与外国的通商往来,国外的艺术形式的输入,这时的烧造工艺更加完

陶瓷艺术欣赏修订稿

陶瓷艺术欣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第1课 中国陶瓷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学习、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陶艺的历史,能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2、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提高欣赏评述能力。 3、引导学生在欣赏陶瓷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中国陶瓷为人类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初步感受中国陶艺的魅力。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评述一件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各朝代陶艺的图片资料制成课件。 学生:了解、收集有关中国陶艺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1、“中国”的英文怎么说 (China) 2、“china”还有什么意思( 陶瓷)

小结:外国人居然用” 陶瓷”来称呼” 中国”!看来 ,在外国人眼中,陶瓷代表了中国。的确,从某种角度讲,中国的文明进程就是一部陶瓷发展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陶瓷的艺术世界! 二、新授 播放课件,引导欣赏: (一)远古——朴拙实用 1、考古家们发现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 能制造出许多精美的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开始。 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在制陶方面最大的成就是彩陶艺术。彩陶是原始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新石器时代彩绘陶器的总称。在烧制前用红黑矿物质做色料,在陶胎上绘制各种装饰纹样,烧后洗刷不脱落。 请看图片: 2、思考讨论交流 ⑴纹饰观察 讨论问题::先民们在陶器的表面绘有许多彩色纹样,仔细观察,这些图案由哪几个形象组成展开想象力,谈一谈这些形象意味着什么 (网纹船型 壶) 人面鱼纹彩陶 盆 (彩陶舞蹈纹(蛙纹彩陶双耳

中国陶瓷艺术纹饰的发展与研究

渭南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中国陶瓷艺术纹饰的发展与研究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2013年11月1日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简析中国陶瓷艺术纹饰的起源....................................... (一)几何形纹饰................................................. (二)植物纹饰................................................... (三)动物纹饰................................................... (四)人物纹饰................................................... (五)陶瓷纹饰构图规则........................................... 二、中国陶瓷艺术纹饰发展概况及重点介绍............................... (一)中国陶瓷纹饰宋元时期的发展变化............................. (二)宋代耀州官窑瓷器纹饰的表现形式............................. (三)元代青花瓷装饰艺术独特之处................................. (四)明清两代陶瓷纹饰的风格体现.................................

《陶瓷艺术》教案

艺术学院 教案 教研室中国书画 课程名称《陶瓷艺术》 授课对象动画 授课教师 教材黄焕义. 陶艺技法. 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6

课程名称:《陶瓷艺术》 总学时:36 (理论10 学时;实践26 学时) 教学运用手段:本课程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教师课内讲解示范,大量丰富的多媒体图片欣赏结合课堂讨论、提问,以实践动手为主。 教学目的: 通过讲解现代陶艺的定义、起源、审美特征、发展现状,以及多媒体图片和教师示范,学习现代陶艺的成型方法、装饰方法,使学生了解陶艺成型方法,掌握泥条成型、泥板成型、拉坯成型、手捏雕塑成型、综合成型方法以及装饰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现代陶艺创作练习。提高对现代陶艺形式美的认识,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掌握陶艺的成型方法和装饰方法, 如何用泥土表达自我情感以及对造型的控制。 教学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解决手工制作过程中泥坯出现的坍塌变形问题。 教学内容 第一章陶艺概述(理论 2学时;实践 2 学时) 第一节陶艺概述 第二节制作陶艺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教学目的:了解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概况,掌握现代陶艺概念以及制作现代陶艺的材料,工具和设备。 教学重点:陶瓷的产生和发展概况、现代陶艺概念。 教学难点:泥的可塑性训练。 第二章陶艺的成型方法(理论 4 学时;实践 15 学时) 第一节捏塑成型 第二节泥条盘筑成型 第三节泥板成型法 第四节手工拉坯成型 第五节石膏模具成型 教学目的:了解具体的陶艺的成型方法:捏塑法、泥条盘筑法、泥板成型法、拉坯法、石膏模具成型。各种成型方法的技法要点、注意事项。掌握使用各种成型方式制作陶艺。 教学重点:泥条的搓揉手法、泥条盘筑的一般知识和步骤,使用泥条盘筑成型时需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在拉坯过程中如何控制好泥的中心。 第三章陶艺装饰技法(理论 6学时;实践 15 学时) 第一节坯体装饰 第二节釉料装饰 教学目的:了解多种坯体装饰技法以及使用色釉进行装饰的方法。掌握坯体装饰技法。 教学重点:施釉之前可使用戳印、刻画、刮毛、堆雕、镂空等方式进行坯体装饰,每种装饰方法的特点。

民间陶瓷工艺品

中国陶瓷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最富民族特色的日用工艺品。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对外经济、文化的交往,陶瓷艺术传播到世界各国,许多国家瓷器工艺的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中国陶瓷工艺的影响。陶瓷也与茶叶、丝绸并称为中国三大特产而名扬中外。下面将为大家分享几款经典的民间陶瓷工艺品。 图:宝石釉窑变结晶之精彩天成聚宝瓶色釉花瓶 宝石釉窑变结晶之精彩天成聚宝瓶-色釉花瓶,采用高白瓷材质,天球瓶型是纯手工拉胚制作成,天球瓶型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花瓶造型,球体硕大,好似从天而降,故得名天球瓶。宝石釉窑变结晶之精彩天成聚宝瓶在1300度高温中长时间烧制而成。宝石釉是一种流动性大,烧制过程中自然开花的特殊釉彩,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无一相同,件件孤品。宝石釉的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极低,只有10%左右,是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工艺品。宝石釉窑变结晶之精彩天成聚宝瓶身图案色彩绚丽,宝石釉结晶图案浑然天成,流光溢彩。不同角度观赏,则有不同风景与意境。从花瓶瓶口顶部观赏,聚宝瓶金光闪闪,辉煌大气。从侧面观赏,旋转花瓶则会展现各种不同的意境。放佛置身于傍晚前夕阳余晖扫过的荷塘,又或是置身于神奇梦幻般的世间仙境,亦或是置身大自然,在傍晚时分遥望远处的风景,山影模糊,余晖茫茫……

图:丰硕果实葡萄图高档花瓶 1906年,始创于中国名瓷古城醴陵。成瓷强度大,无铅毒,耐酸碱,防磨损,永不褪色。画面光亮透明,清雅明快,晶莹润泽,具有饱满的水份感。瓷质细腻,精湛绝妙的工艺,清新雅丽,别具一格的釉下五彩瓷,被誉为“东方陶瓷艺术高峰”,同时也是上等的工艺礼品。

图:龙泉官窑青瓷敦煌飞天仙女|工艺品摆设艺术形象 龙泉青瓷的烧制始于三国两晋,一直以来世代居民多以生产陶瓷为业,素有“青瓷之乡”之美称。早在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宋太宗赵炅就委派殿前承旨赵仁济前往浙江监理越州窑务兼任龙泉窑务,烧制贡瓷。公元1127年,宋高宗南下辗转八年之后定都杭州,宫廷所需的大量瓷器犹如无源之水。为满足生活、祭祀瓷器的需要,宋高宗仍然梦寐以求昔日浮华奢靡的宫廷生活和官窑青瓷。当时苦于大量供奉祭祀和生活用瓷无处供给,宫廷对于烧制御用瓷器求索若渴,https://www.360docs.net/doc/af4824392.html,/jiajushipin/急于设窑,以开辟新的、稳定的供瓷来源,设立官窑就成了当务之急。当时越窑已经衰落,江南名窑中只有龙泉窑能够烧制高质量的青瓷,而且又拥有大批技艺超群的工匠,具有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和承担烧制宫廷用瓷的条件以及长期积累的丰富的经验及技术力量,于是,在南宋宫廷定都杭州乃至建立郊坛下官窑和修内司官窑前的“过渡期”内,在浙江龙泉大窑、溪口两地将龙泉原有的一些窑场直接设置为官窑,专门烧制宫廷用瓷就成了必然,这就是著称于世的龙泉官窑。

民间陶瓷

民间陶瓷美术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教学难点: 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录象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常规) 二、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放映幻灯(贯耳瓶)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三、讲授新课: (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 (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 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 (1) 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 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

陶瓷艺术赏析

孔雀创意陶瓷杯 陶瓷的历史久远,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陶瓷工艺也在不断进步,陶瓷设 计也在不断变化发展着。如今的陶瓷设计多种多样,人们在追求陶瓷的实用性的同时,也在追求着其造型上的美感,于是就出现了各种独特造型的杯子,这里的孔雀造型杯就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孔雀水杯,以传统的白瓷水杯作为基础,把孔雀的形象与杯子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底面加上的杯托与杯子是一体的。孔雀附着在杯子的外部,孔雀的上半部分身体充当了杯子手柄的作用,杯子则又充当了孔雀身体的部分,孔雀的羽毛附着在杯子上也增加了杯子的美感,起到了装饰杯子的作用,一体的杯托则从视觉上延伸了孔雀的身体,使杯子的孔雀形象看起来更加的形象生动。和杯子一套的勺子造型上依然沿袭了整个杯子造型的主题,勺子的把端是孔雀的羽毛,扁平的孔雀羽毛造型一方面很漂亮,迎合了整体设计理念,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人的手握住勺子,集美感与实用于一体。 此种孔雀杯的做工也很精细,作品整体光泽鲜亮,上面的孔雀是彩色的,颜色简单大方,以一种颜色为主体颜色,搭配上一些其他的颜色,而且整体的彩色纯度和明度都做了调整,使杯子的颜色看上去不是特别的艳丽,反而给人一种缓和舒适感,比较适合人们休闲放松时使用,使人心情放松愉悦。细腻的陶瓷表面,能带给人柔滑的触感,增加了饮用水和其他饮品时的享受感,让生活更加地充满情趣。 平时杯子闲置不用时,把杯子放在房间一角也是一件极好的装饰佳品,孔雀的造型使之看上去就像是一件精品装饰物,时尚的现代设计感既增加了文艺气息,又不失现代感,也不必向传统的杯子用完之后就要放进茶盘之中

或者橱柜之中,可以随意的放在桌子上,它能很好地装饰它所在的区域。孔雀陶瓷水杯,是一件美观时尚又实用的现代陶瓷艺术品。

陶瓷艺术教案

陶瓷艺术教案 【篇一: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 术教案】 【人教版】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堂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瓷器是传统艺术中的瑰宝,它代表了中国在世界制瓷领域中高超的工艺制造水平,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使学生了解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瓷工艺、造型、装饰及不同窑场产品的艺术特征,学会运用正确的方法去观赏陶瓷艺术。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瓷器的造型、装饰、色彩及艺术特色、特点。 3、主要名窑的产品特征。 4、主要是有关历史知识和历史背景,除了在教学内容资料作些简要介绍外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具学具: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提问: (1)什么是陶器?什么是彩陶? (2)中国古代陶器的造型特征是什么? 提问:这是陶器吗?应是什么器物? (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 我国是瓷器的故乡和原生地,瓷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美术,其工艺水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瓷器与陶器的关系 陶瓷工艺是陶器工艺和瓷器工艺的总称。陶器和瓷器有下列区别。(1)烧制的原材料不同; (2)烧制的温度不同; (3)陶器质地疏松有一定吸水性,瓷器质地密实不透水。

2、瓷器的发展 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 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 受到重视。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 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明清 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 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三、播放幻灯片 四、本课小结:我们为我国有这么悠久的陶瓷历史,这么好的工艺,感到自豪。 课堂类型: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了解彩陶的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瓷器的生产和发展,瓷器与陶器的区别。 2、学习从器皿的外形、纹饰以及釉色等方面欣赏陶瓷艺术的方法。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具学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通过提问,让学生讨论,展示图片资料,播放教学媒体,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出示图片让学生教学观察、讨论,并做好记录。 (二)发展阶段 播放作品让学生欣赏,教师根据陶瓷艺术的欣赏方法,从器皿的外 形上、纹饰上、釉色上来进行讲解。 引导学生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解。 (三)课后拓展 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

中国艺术设计--陶瓷

中国艺术设计 ̄ ̄陶瓷 题目名称:中国艺术设计陶瓷 院系名称:艺术学院 班级:艺术设计12-2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3年12 月

【摘要】: 我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设计精巧,它如我国园林、戏曲、杂技一样,是重要的国宝,是我国名族文化遗产的一份宝贵的艺术遗产。 工艺美术作为独立的一个艺术门类,经历了自己相对独特的发展过程。他在20世纪初期被通称为图案。图案一词我国古已有之,与意匠相通。西晋《文赋》:“意司契而为匠”即图案之意。图案一词的应用,在西欧与日本,与工业化有关。我国受其影响,将他应用在美术领域,有关艺术设计的系科,称为图案系。 随着文化认知的深入,“图案”图案被认为只是纸上作业,缺乏实践。进入20世纪50年代,工艺美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大的转折时期。当时全国举办了首次民间美术展览:中央建立了工艺美术学院和科学研究所和中等工艺美术学校。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文化的交流,艺术设计一词与工艺美术,同时在学界被采用。 所以,我们所理解的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是包括衣、食、住、行等美术,既是包括装饰欣赏品的美术;是既具有物质功能的美术;总之是美化人们生活的美术。 【关键词】:工艺美术设计传统 【前言】:陶瓷是中国对人类文化文明的重大贡献之一,在国际上久享盛誉,在历史上,中国有瓷国之称,陶瓷几乎贯穿了中国历史各个时期。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没有间断过,因而它能够记载所有时期的历史信息,这是其他一些器物所无法比拟的。而且在中国传统的手工业中,陶瓷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陶瓷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载体, 它们保存了千百万年,记录下 古代社会的诸多信息。中国陶瓷在历史上曾经享誉世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 .成就卓著,本文从纵向阐述了各个时代陶瓷的发展和特征。 【正文】:中国陶瓷是中华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开始制造各类日用陶器,自从火发明后,烧造出各种汲水器、炊煮器和储藏器,并设计出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各式不同器皿造型,还创造了绳纹、划纹、蓖纹、压印纹、指甲纹、锥刺纹以及堆贴、彩绘、镂空等装饰手法,便陶器在器皿的基础上,发展为原始社会灿烂的艺术之花。黄河流域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较密集的地区已发现的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夏、周、商三代文化,灰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商代原始瓷器的出现,为陶占制陶工艺的主流,商代原始陶器的出现,为发展到瓷的实际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此陶和瓷形成了各自发展的两个支流。采用纯白的高岭土造器皿,是我们祖先的一大发明。由战国至秦汉600多年间中过出现了第一个文化高潮(陕西兵马俑)。到了汉代有了彩绘陶壶,东汉晚期创造性烧成了青瓷,对人类的物质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三国时期越窑青瓷造型质朴,纹饰单纯。南北朝北朝白瓷的烧成,是陶瓷史上又一件大事,其中白瓷莲瓣罐是后来彩绘瓷发展的基础,也是邢窑、定窑名瓷的先驱。隋、唐、宋时期,正处于中国陶瓷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在继承的基础,唐代的青瓷、白瓷都进入成熟阶段,釉下装饰开始出现,斑驳炫烂的三彩陶开始大量生产。宋代是我过陶瓷发展史上的高峰期,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各有特色的陶瓷制品名扬天下。元、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鉴赏

中国古代瓷器艺术鉴赏 中国瓷器艺术鉴赏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一万年以前已有陶器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开始烧制原始青瓷,到公元二世纪的东汉,特别是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烧造已经达到很高水平。 唐代,制瓷业有了飞速发展,形成了以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为代表的两大瓷窑系统。宋代是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高峰,窑场林立、种类繁多、工艺精湛、技法丰富,有著名的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还有北方的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龙泉窑、景德镇窑等庞大窑系,地域特色鲜明、工艺水平极高,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 元、明、清时期,制瓷业更加繁荣昌盛。元代最突出的成就是釉下青花和釉里红等品种的烧制成功。明清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的建立,为烧造出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釉彩缤纷、纹饰精美的瓷器创造了条件,彩绘瓷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品种多达数十种。明代除著名的永宣青花外,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及斗彩等名品;清代不仅创烧了珐琅彩、粉彩等品种,还是颜色釉发展的繁荣和鼎盛时期,代表了中国瓷器生产新水平,开创了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新纪元。 中国古代瓷器按釉色与装饰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颜色釉

瓷,另一类为彩绘瓷,彩绘瓷又可大致分为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 五彩花鸟纹八方花盆 清康熙 高32.2厘米,口径50.5厘米,足径31.1厘米 盆通体呈八方形,折沿,深腹。通体五彩装饰,盆身绘花鸟图,老树新枝,梅花、玉兰绽放,喜鹊栖于枝上,折角处绘翠竹纹。折沿上绘折枝花卉和飞鹤纹,近足处外壁凸起如意头八个,内绘折枝花卉纹。折沿下自右向左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底有一圆孔。 康熙官窑五彩多为碗、盘等小件器物,大件器物有花盆、瓶类。此器形制较大,古朴浑厚,气魄雄伟,画工苍劲有力,静动相生,显示出康熙时期制瓷的高超技艺。 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文笔筒 清康熙 高16厘米,口径19.4厘米,足径19.4厘米 器呈筒形,直口,直壁,玉璧形底。外壁青花书馆阁体小楷《圣主得贤臣颂》文,字体工整,笔法精细,下钤釉里红“熙朝传古”篆书方款。底心施白釉,上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