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FANUC 机器人搭配注塑机取件介绍

FA & ROBOT
上上海海FFAANNUUCC机机器器人人有有限限公公司司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FFAANNUUCC LLTTDD 公公司司介介绍绍
成立于:1972年5月12日 前身:富士通公司工厂自动化部 注册资本:伍亿伍千肆百万美圆 销售收入:约二十亿美圆/年 在职员工:约4000人 海外子公司:66家 日本子公司:6家
位于日本山梨县富士山脚下, 海拔1000多米,总部占地面积110万平方米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FFAANNUUCC 具具有有悠悠久久的的历历史史和和丰丰富富的的经经验验
控制 伺服
1956 (昭和31年)
开发NC
机械结构
1974 (昭和49年) 开发机器人
ROBOT
CNC
2003 (平成14年)
40年以上的NC经验 总出厂台数 机器人
CNC
:超过 200,000台 :超过 1,800,000台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CCNNCC数数控控系系统统
FFAANNUUCC 主主要要产产品品系系列列介介绍绍
伺伺服服马马达达
机机器器人人
智智能能机机器器
线性马达系列
线切割机
CNC 钻削中心
全电动式注塑成型机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FFAANNUUCC面面向向汽汽车车产产业业出出厂厂的的台台数数
日本
1.日产
2,250 台
2.铃木
1,670 台
3.三菱
800 台
4.丰田
220 台
5.本田
470 台
5.马自达
210 台
其他 合计 7,000 台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
1.GM
13,480台
2.FORD
925台
3.日产U.S.A.
1,350 台
4.CAMI(铃木)
550 台
5.CHRYSLER
710 台
6.三菱美国
450 台
其他
合计 18,000台
欧洲
1.OPEL
5,872 台
2.NEDCAR
709 台
3.日产UK
410 台
4.VAUXHAL
200 台
5.SAAB
140 台
6.VOLKSWAGEN
130 台
7.FIAT
90 台
其他
合计 8,000台
亚洲.澳洲 1.韩国 2.台湾 3.中国 4.澳大利亚 5.新加坡 6.泰国 7.马来西亚
其他
合计
700 台 171 台 325 台 365 台 220 台 130 台
90 台 2,000台
中国
1. 上海通用汽车(烟台通用、通用五菱)
2. 云南一汽红塔 3. 广州本田
4. 上海大众
5. 江苏仪征汽车
6. 江苏南亚汽车 7. 扬子汽车
8. 长安铃木
9. 北京轻型汽车厂
10. 一汽大众 11. 风神汽车
12. 湖南长丰汽车 13. 昌河汽车
14. 北汽福田
15. 宁波跃进汽车
等等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FFAANNUUCC分分公公司司遍遍布布全全球球各各地地
FANUC Robotics UK (Coventry)
FANUC Robotics France (Paris)
FANUC Robotics Iberica (Barcelona)
FANUC SOUTH AFRICA (Johannesburg)
FANUC Robotics Europe (Luxembourg)
FANUC Robotics Deutschland (Stuttgart)
BEIJING-FANUC
Mechatronics
(Beijing)
FANUC KOREA
(Changwon)
FANUC Robotics Italy (Milan)
FANUC INDIA (Bangalore)
FANUC THAI (Bangkok)
FANUC MECHATRONICS (Petaling Jaya)
FANUC LTD TATUNG FANUC ROBOTICS (Taipei)
FANUC Robotics Canada (Toronto)
FANUC PHILIPPINES (Manila)
Adelaide Office
PT Fanuc GE Automation
Indonesia (Bandung)
FANUC Robotics Mexico
(Mexico City)
FANUC Robotics Brazil (Sao Paulo)
FANUC OCEANIA (Sydney)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FFAANNUUCC机机器器人人搭搭配配注注塑塑机机应应用用行行业业
家电业:电饭煲、洗衣机、微波炉、空调器、电冰箱等的控制 装饰面板;
电子业: MP3 、 MP4 、计算器、 VCD 、 DVD 、电子记事 本、数码相机等装饰面壳、彩壳及标牌;
汽车业:仪表盘、空调面板、内饰件、车灯外壳、标志等; 电脑业:键盘、鼠标、面壳;
通讯业:手机按键、手机镜片、手机彩壳、小灵通及固定电话 面板、视窗镜片;
其它业:医疗器械、化妆品盒、装饰盒、玩具、运动和娱乐休 闲用品等等。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FFAANNUUCC机机器器人人的的主主要要特特点点
1)替代人工,高度柔性化 2)可选的标准化机器人型号多样 3)编程界面友好 4)功能扩展广泛(如软浮动、防碰撞检测等) 5)可实现以机器人为中心的自动化生产单元 6)维护及运作成本低 7)安装位置多样(顶置,侧门)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FFAANNUUCC机机器器人人对对专专机机的的优优势势((11))
比较点 本体体积 Z轴刚性
Z轴扭距 Z轴最大负载 操作方便性 定位精度 控制回路
通用性
使用专机
FANUC六轴机器人

差,在受到稍大的径向力后,Z轴已 经变形弯曲
小 可根据要求选择适当型号以满足要求。


5KG
大于5KG,甚至100KG
差 0.1MM,低 输入输出局限性大

0.02mm,高
输入输出局限性小,可任意增加输入信号 及输出信号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FFAANNUUCC机机器器人人对对专专机机的的优优势势((22))
比较点
使用专机
FANUC六轴机器人
夹具安装
安装在机器人附带的90度旋转气缸 直接安装在第六轴上,伺服马达定位,精 上,因气缸利用齿轮齿条完成旋转 度良好 动作,根本没有定位精度可言。
Z轴上下精度
Z轴用直线滑块行走导向,易磨损, 每一个轴用伺服数字马达编码器控制,精
精度差
度极高,不存在其它安装误差。
插件夹具安装后使用性 能
因Z轴刚性问题,当夹具上部碰到模 具体后,如再施加压力,夹具变成 倾斜状态,只能上腔插件进入,不
能正常使用
夹具安装好后,机械手平推进入模具,夹 具整体受力均匀,无变形状态,两个腔体 都可以正常使用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手手机机外外壳壳注注塑塑机机取取件件介介绍绍
? 运用 – 手机部件搬运
? 机器人型号 – M-6IB 85台
? 系统组成 – 注塑机,传送带
? 系统集成 – SFR
? 工作节拍 – 5秒/件
? 最终用户 – 贝尔罗斯 – FOXCONN – 绿点等
? 使用优越性 – 高效率、稳定性高
? 关键技术 – 机器人高速可靠工作 – FANUC软浮动功能 – FANUC防碰撞功能
? 竞争对手 – 专机,人力
? 对于竞争者的优势 – 效率高、编程柔性好
? 成功的因素 – 可靠的技术支持 – 设备的良好使用性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现现场场录录像像
人工插件
机器人插件
一对一方式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FFAANNUUCC高高灵灵敏敏防防碰碰撞撞功功能能
? Minimize damage of robot arm, gun and fixture
Plate
HSCD Disabled
Plate thickness 1.2mm
Plate
HSCD Enabled
Plate thickness 1.2mm
Enabled
Detect collision immediately
Disabled
2mm Steel Plate

FA & ROBOT
SSooffttFFllooaatt((软软浮浮动动))
? 机器人跟随外力变化 ? 通过软件功能代替机械浮动装置来减少系统成本
机器人能根据外力进行软浮动
Push out
需要机械式浮动功能
Push out
淘汰机械式浮动功能
? 软件能够根据笛卡尔坐标进行调整 (XYZ)
夹具置于 中心力
控制XY轴方向位置
通过水压推出
控制Z轴方向位置
夹具安装到设备上不需要机械浮动
跟随压铸设备推力取件
SHANGHAI - FANUC LTD

FA & ROBOT
22DD iiRRVViissiioonn

FA & ROBOT
控控制制柜柜集集成成视视觉觉系系统统
集成的优点
z 能够建立 简化的 紧凑的 智能机器人系统 z 出厂强化的处理器(没有PC)使得系统更加可靠。 z 紧凑的视觉系统和机器人集成技术(高速的视觉跟踪, 箱柜拣取, 等等.)
1998 - 2005
视觉系统的PC
外围设备 ? 摄像头 ? I/O 模块 ? 摄像头电源 ? 键盘 ? 鼠标
R-J3iB
2006
监控图象在TP上 图象处理在控制柜里
R-J3iC

FA & ROBOT
RR3300iAiA集集成成视视觉觉系系统统配配置置
R-J3iC iPendant 摄像头
R-J3iC
在在线线监监控控
主 CPU 模 块
集集成成视视觉觉系系统统软软件件选选项项
Ethernet
视觉系统示教的PC (生产的时候可以不要)

FA & ROBOT
VViissiioonn SSeennssoorr VV--550000ii //22DDVV
Rotation
Original
Concealed image
Magnification Reduction
Damaged image
Blurred focus
Brightness change
Brightness change (allover)
(partial) 2D vision sensor
? 强大的视觉感应器能适应大的图像变化
? 没有手工调试参数容易调教

FA & ROBOT
FFAANNUUCC22DDVV设设置置
Vision Process Tools

FA & ROBOT
RR3300iAiA集集成成视视觉觉功功能能大大纲纲
2DV
Apr. 2006 -
2DV
Apr. 2006 -
2DV
Apr. 2006 -
2DV 应用
2DV
各种2D检测
各种2D检测
2DV 应用
2DV 应用
固定摄像头 / 手掌眼摄像头 / 抓取误差补偿应用很容易实现
Apr. 2006 -
2DV
Oct. 2006 -
2DV
各种2D检测 Oct. 2006 -
2 ? DV 应用
通过一台摄像头多层 码跺解码
视觉跟踪
一台或者多台机器人 跟踪生产线
3D 补偿
通过多台摄像头 进行3D检测
3DL
3DL 应用
Oct. 2006 -
条形金属拣取 和其他应用
3DL
箱柜拣取
Oct. 2006 Mar. 2007
各种3D检测
3DL
Oct. 2006 -
Mar. 2007
随机堆积工件拣取
箱柜拣取

培训课程体系介绍_图文.

格物斯坦机器人培训课程体系介绍 主编:刘仁串 课程设计 年 声音传感器灰度传感器红外接收器超声传感器触碰传感器MP3模块温度传感器光强传感器1 2 3 4 5 6 7 8 磁敏传感器触摸传感器语音识别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指南针传感器蓝牙传感器 9 10 11 12 13 14 GC-100J 摩卡精灵刷卡式编程 GC-100 GSP图形化编程软件 GC-500 多套编程软件 GC-300 GLP图形化编程软件 5岁课程

本课程是针对5岁的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8节课,共32节课。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让学生在动手设计机器人的过程中认识LED灯的用法,认识控制和刷卡器的操作方法。了解触碰、声音、灰度等的开关作用,理解红外遥控传感器的原理和作用。理解输入和输出。了解花蟹、青蛙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了解棒球、高尔夫等球类运动,了解电机转动的控制方式。学会简单督查刷卡编程的方式及无线遥控机器人。 课程目录 6岁课程 本课程是针对6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2个单元,每个单元16节课,共32节课。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在“游戏规则”这个单元中,让学生在动手设计各种好玩有趣的运动或游戏机器人的过程中认识控制和刷卡器的操作方法。了解触碰、声音、灰度、超声等的开关作用,了解冰球球、篮球类运动,了解电机转动的控制方式。在“环球旅行”单元中,让学生设计各类机器人解决在环球旅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设计机器人的过程中理解输入和输出,学会简单刷卡编程的方式控制机器人,形成简单的编程思维,了解直升飞机、雷达等工作原理。 本课程是针对7岁学生而设置的机器人课程,共分为8个单元,每个单元4节课,共32节课。学生每人1套机器人器材,每次课1.5小时。学生在动手设计各种好玩有趣的机器人的过程中认识控制和刷卡器的操作方法。了解触碰、声音、灰度、超声和红外遥控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作用,了解电机转动的控制方式。探索齿轮传动、带轮传动、蜗杆传动、齿轮齿条结构的原理和作用,开始系统学习机器人的结构设计和传感器控制。同时,学生会丰富各类学科知识。例如在“极品飞车”这节课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综合介绍了机器人技术,设计思想和发展趋势 主要任务:本课程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堂教育,能了解机器人发展的最新技术与现状;初步掌握机器人技术的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言 简述机器人学的起源与发展,讨论机器人学的定义,分析机器人的特点、结构与分类。 第二章机器人学的数学基础 空间任意点的位置和姿态变换、坐标变换、齐次坐标变换、物体的变换和逆变换,以及通用旋转变换等。 第三章机器人运动方程的表示与求解 机械手运动姿态、方向角、运动位置和坐标的运动方程以及连杆变换矩阵的表示,欧拉变换、滚-仰-偏变换和球面变换等求解方法,机器人微分运动及其雅可比矩阵等 第四章机器人动力学 机器人动力学方程、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着重分析机械手动力学方程的两种求法,即拉格朗日功能平衡法和牛顿-欧拉动态平衡法;然后总结出建立拉格朗日方程的步骤 第五章机器人的控制 机器人控制与规划 第六章机器人学的现状、未来 包括国内外机器人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预测、21世纪机器人技术的发展

趋势、我国新世纪机器人学的发展战略等。不同类型机器人的研究发展状况等。四.教学的基本要求 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以够用为度,且从应用的角度,尽量简化定量分析。 五.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机器人学、蔡自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机器人学导论,约翰J.克雷格、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六.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原则上须由一定工作经验的讲师及讲师以上的教师担任,以保证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教学的需要。 2.本课程适用于高职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机电工程及自动化、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等专业。 主编:张晖 主审:曹京生

机器人课程考核大作业-2013年概要

《机器人技术基础》课程考核大作业 一、进行课程学习考核(大作业形式的目的: 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是专业选修课的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是机械类基础课程的延伸,可以巩固和加强机械类基础课程学习和工程应用知识的拓展,可以为毕业设计和就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其目的是: 1、通过资料查询与整理,联系生产实际,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使学生得到对课题的论证与分析、问题解决对策、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2、利用机械类的前序课知识,学会并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的特点及方法,学会并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设计中“总体方案设计” 、“参数设计” 、“组成机构原理与分析” 、“机械结构装置设计” 、“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一般方法和技术要求。 3、加强机械设计中基本技能的训练, 如:设计计算能力, 运用有关设计资料、设计手册、标准、规范及经验数据的能力,以及机械、电气系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同学可以选择的课题领域: 1. 玻璃、陶瓷加工业用的工业机器人 2. 化学工业中应用的工业机器人 3. 建筑行业应用的工业机器人 4. 塑料工业中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如:装配、搬运 5. 用于包装工业的工业机器人 6. 电气和电子工业中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工件搬运和存放的工业机器人 7. 特殊行业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如:医疗、残疾、家庭

8. 用于金属生产和加工的工业机器人 9. 用于木加工业的工业机器人:木加工行业装配和搬运的工业机器人 10. 用于食品供应和加工的工业机器人:食品工业中的装配和搬运的工业机器人 11. 承担复杂机具搬运任务的工业机器人 12. 搬运和托盘堆码应用的工业机器人 13. 普通机械制造领域的装配和搬运作业的工业机器人 14. 用于机床上下料件的工业机器人 15. 用于粘接和密封的工业机器人 16. 用于金属生产和加工的工业机器人 17. 锻冶场所装卸的工业机器人 18. 金属生产和加工业的装配和搬运的工业机器人 19. 用于压铸和注模成型机装卸的工业机器人 三、设计内容与要求: 1.介绍所选工业机器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关系,理解其机、电组成系统的要求(包括:需求分析、功能分析与分解、功能求解与集成、设计方案的形成、方案的评价等,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方案设计的主要进程以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初步领会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设计方案及一般程序。 2.介绍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总体设计的概念及一般过程,包括明确总体布局设计的内容, 掌握总体布局设计的要求,以及确定主要的技术参数、总体设计图的内容。

工业机器人专业简介

项目工程设备操作和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工程装备操作和管理能力; 3.具备简单机械设备的拆装、调试与维护能力; 4.具备简单机床的操作、加工与零件设计能力; 5.具备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装备性能测试和维护管理能力; 6.具备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装备现场安装和生产调试能力; 7.掌握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装备的生产流程和制造工艺; 8.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PLC系统编程与维护、典型光伏生产设备应用与装调、典型风机生产设备应用与装调、生产设备检测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机加工、CAD、光伏组件生产、小型风机装配、光伏生产设备装调、风机生产设备装调等实训。 在新能源生产设备制造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电工程师维修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5603 自动化类 专业代码560301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机械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生产线技术及机电设备维 377

修等基本知识,具备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能力,从事自动生产线等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工业自动化技术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现场技术管理、服务与营销,以及机电产品的质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机电产品辅助设计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机电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维修能力; 3.具备一般机电一体化设备营销和售后服务能力; 4.具备进行装备制造类企业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能力; 5.具备机电产品质量检验和管理能力; 6.掌握阅读及绘制零件图、装配图、原理图和接线图的方法,能识读机电产品和自动化生产线装配图、接线图; 7.熟悉机电一体化设备操作规程与规范,能正确使用工具、量具、仪器仪表及辅助设备; 8.熟练操作机床完成工件加工。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加工、气动与液压技术、电工与电子、电气控制与PLC、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机电设备维护维修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钳工、机加工、数控加工、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小型设备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实训。 在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和应用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机修钳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78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 程标准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先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 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自动化工业生产的安装与调试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二、课程性质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传动机构、伺服系统、数据处理、人机对话以及与机器人工作性质对应的控制功能等。 本门课程致力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安装、调试和维护方面等基础知识的专业选修课,课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生产现场最需要的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技术。 三、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课程结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基础,改革课程内容;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 该课程以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技术原理与应用知识为载体,让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为目标,选取基本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机构和运动控制、基本操作、搬运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码垛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焊接机器人及其操作应

用、涂装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装配机器人及其操作应用等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讲述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能力。教学的过程是:案例导入→相关知识→案例讲解→知识拓展。 五、课程的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本门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组成、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具备工业机器人选型、操作以及工作站设计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结构,工业机器人的环境感觉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工业机器人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能力 (1)了解如何操作工业机器人,完成简单的动作。 (2)掌握各种工业机器人的构造原理以及特点。 (3)能分析出简单的故障所在。 (4)能设计出简单的末端操作器。 3、素质

机器人课程介绍

第1课机器人简介 目的意义概述:本课以科普的形式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给出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的分类和机器人的基本组成;最后向学生介绍了款教学机器人。 1.1什么是机器人? 本节以科普的形式机器人的诞生及其广泛应用,并简单地给出了“机器人的定义”。教学中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上网了解更多的机器人诞生的背景,目前的应用范围以及科学家目前的努力方向。关于机器人的定义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准确的定义,因此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机器人,机器人与普通机器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就可以了。 1.2 机器人的分类 与计算机的分类一样,机器人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着多种不同类别的机器人,教材中介绍了多种分类机器人。同样建议在教学中采用自学和上网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我国现阶段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仿人型机器人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1.3常见教学机器人简介 教材在介绍各种教学机器人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乐高机器人和纳英特机器人的特点。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向学生展示和演示教学机器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本节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机器人系统与计算机系统一样,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份。机器人硬件包括思维器官、动作器官和感应器官,而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高级计算机语言编程系统。 同时应让学生明白机器人学习中,主要是学习科学家是如何分析问题,并针对问题设计和搭建机器人来解决问题的。重点应落实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上学生树立信心:随着机器人的技术的不断提高,设计和制作自己的机器人是完全可行的。 第2课机器人的编程系统 目的意义概述:本课通过实际操作纳英特机器人和乐高机器人了解和学习机器人的编程系统。教学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选用一种类型的教学机器人实施教学,教师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亲自操作,至少应能给同学演示。本课的重点是机器人与机器人的连接方法、为机器人下载操作系统。学生的兴奋点在如何让“机器人前进”的任务上。 概述:首先让同学明确,机器人的微处理器实际是一台微型计算机,它只懂得机器语言,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一般都有自己专门的操作系统。另外,由于机器人的微处理器体积小,功能简单,一般不提供直接编程。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需要在计算机上为机器人编写程序,再通用下载线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内存中,以便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2.1纳英特机器人编程系统 本节重点介绍纳英特机器人编程环境,纳英特机器人与计算机的连接方式以及如何为纳英特机器人下载操作系统和程序,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机

45《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工业机器人》是一门高度交叉的前沿学科,机器人技术是集力学、机械学、生物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控制论与控制工程学、电子工程学、人工智能、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之大成,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新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基本熟悉这门技术以及其发展状况,为今后从事光机电一体化与系统设计、制造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 02010267b 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学时:总计32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6学时,实验(含上机)6学时 学分:2学分 面向对象: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测试技术及仪器》,《电工电子学》,《机械设计基础》 教材: 《工业机器人》第二版吴振彪王正家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 1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孙树栋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 《机器人与控制技术》孙迪生,王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工业机器人》是机械电子工程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器人机构设计、运动分析、控制和使用的技术要点和基础理论。机器人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装置,它不是机械、电子的简单组合,而是机械、电子、控制、检测、通信和计算机的有机融合,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机器人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系统的介绍了机器人设计、控制、编程和使用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要点,包括工业机器人的一般概论,机器人运动学,静力/动力学分析,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的控制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等内容。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对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有初步了解,并相应的掌握一些实用工业机器人控制及规划和编程方法。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应用领域与发展; 2、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分类及技术参数。 (二)基本要求 1、明确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内容、性质、任务; 2、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定义、应用领域与发展方向; 3、了解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分类及技术参数。

机器人课程

远播教育网课程推广用课程体系介绍 一、课程名称:科技兴趣(3大主题、每主题15次课) 适用对象:3-4岁的幼儿 教学目标: 1、认识基本的零件,掌握零件的外形特征及基本拼接方法; 2、了解家居、社区、城市中常见构造物的特点和功能; 3、掌握主题作品的基本搭建方法; 4、培养孩子的搭建和创意兴趣; 5、初步锻炼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等。 课程介绍: 该阶段以家居、社区、城市为主题,通过系列主题作品搭建和互动交流,让孩子认知周围世界,强化情感认知,训练孩子小肌肉群的发展和脑力的开发,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孩子的耐心和语言表达,同时,在对器材熟悉的基础上建立空间的概念,并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课程主题:甜蜜的家、欢乐社区、美好城市 课程优势; 1、旨在促进儿童“认知、社会化/情绪、身体动作和语言”四大领域的发展; 2、充分尊重孩子个性; 3、引导式教学方法。 使用教材:森孚科技兴趣套装 二、科技启蒙(3大主题、每主题15次课) 适用对象:4-6岁的幼儿 教学目标: 1、认识较为复杂的零件,掌握零件的形状、拼接规律及六面拼接法; 2、学会动物、交通工具、建筑物主题作品的搭建; 3、初步探索动物体型、生活习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4、简单了解运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5、初步掌握常见建筑构造物的建造方式、基本结构、特点和用途; 6、培养认知与探索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 课程介绍: 该阶段以动物、交通工具、建造结构为搭建主题,通过设问方式,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和探究,认知自然界的奥秘;在搭建的过程中,让孩子寻找规律、掌握零件动态连接方法,同时鼓励

机器人课程介绍

第1课机器人简介 目的意义概述:本课以科普的形式介绍机器人的发展及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给出机器人的定义;机器人的分类与机器人的基本组成;最后向学生介绍了款教学机器人。 1.1什么就是机器人? 本节以科普的形式机器人的诞生及其广泛应用,并简单地给出了“机器人的定义”。教学中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通过上网了解更多的机器人诞生的背景,目前的应用范围以及科学家目前的努力方向。关于机器人的定义目前国际上还没有准确的定义,因此让学生理解什么就是机器人,机器人与普通机器人的主要区别就是什么就可以了。 1.2 机器人的分类 与计算机的分类一样,机器人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有着多种不同类别的机器人,教材中介绍了多种分类机器人。同样建议在教学中采用自学与上网探究的学习方式,主要就是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的应用情况,以及在我国现阶段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以及仿人型机器人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应用。 1.3常见教学机器人简介 教材在介绍各种教学机器人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乐高机器人与纳英特机器人的特点。有条件的情况下,一定要向学生展示与演示教学机器人完成任务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本节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机器人系统与计算机系统一样,包括硬件与软件两部份。机器人硬件包括思维器官、动作器官与感应器官,而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与高级计算机语言编程系统。 同时应让学生明白机器人学习中,主要就是学习科学家就是如何分析问题,并针对问题设计与搭建机器人来解决问题的。重点应落实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上。上学生树立信心:随着机器人的技术的不断提高,设计与制作自己的机器人就是完全可行的。 第2课机器人的编程系统 目的意义概述:本课通过实际操作纳英特机器人与乐高机器人了解与学习机器人的编程系统。教学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选用一种类型的教学机器人实施教学,教师应尽可能的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亲自操作,至少应能给同学演示。本课的重点就是机器人与机器人的连接方法、为机器人下载操作系统。学生的兴奋点在如何让“机器人前进”的任务上。 概述:首先让同学明确,机器人的微处理器实际就是一台微型计算机,它只懂得机器语言,不同类型的机器人一般都有自己专门的操作系统。另外,由于机器人的微处理器体积小,功能简单,一般不提供直接编程。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需要在计算机上为机器人编写程序,再通用下载线将程序下载到机器人内存中,以便控制机器人的行为。 2.1纳英特机器人编程系统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S4080370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英文名称: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总学时:30 讲课学时:26 实验学时:4 上机学时:0 学分:2 课程类型:限选课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授课对象: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它相关专业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测试技术及仪器 开课时间:第七学期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尤波、王广林等编.《工业机器人技术》.校内讲义 陈哲、吉熙章编著.《机器人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年 蔡自兴著.《机器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年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将系统的介绍机器人技术的九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知识,将综合运用所学数学、力学、电子、机械、计算机等多种学科知识,分析解决机器人学中的主要问题。培养学生从事多学科交叉渗透、综合运用的科学研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本课程的主要章节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机器人学基础知识,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器人的轨迹控制和力控制以及机器人中的主要技术,包括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伺服系统、机器人的语言、机器人的感觉系统和机器人的移动技术等。

本课程的主要章节有: 第一章机器人技术;(2学时) 机器人学的发展史及机器人学教育、机器人学的术语和定义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机器人的分类和组成、操作机几何学。 第二章机器人坐标系统;(4学时) 位置与姿态、正交坐标系、转动的表示法、齐次变换、机器人的坐标系统。 第三章位置运动学;(4学时) 手部位姿与关节变量的关系——正问题、关节变量与手部位姿的关系——逆问题。 第四章速度运动学;(2学时) 操作机的微分运动、雅可比矩阵及其变换。 第五章轨迹控制;(2学时) 轨迹的记录与再现、笛卡尔运动与轨迹设计、轨迹控制多项式、笛卡尔控制等。 第六章机器人动力学;(2学时)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动力学方程的应用。 第七章力控制与柔性机器人;(3学时) 位置控制与力控制策略、组合控制策略、柔性机器人系统、力和力矩的直接敏感。 第八章机器人中的主要技术;(1学时) 现代机器人组成和功能、机器人的主要技术、机器人的分代与技术内容。 第九章机器人控制器;(1学时) 机器人控制器功能与组成、机器人控制方式、机器人的示教再现控制、计算机控制。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英文名称:Industry Robot Technology 课程编码: 学时/学分:18/1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液压传动,自动控制理论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具有机器人设计和使用方面基础知识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主要研究机器人的结构设计与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1、掌握工业机器人运动系统设计方法,具有进行总体设计的能力; 2、掌握工业机器人整体性能、主要部件性能的分析方法; 3、掌握工业机器人常用的控制理论与方法,具有进行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的 能力; 4、了解工业机器人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及现状,结构原理及应用情况。 教学重点和难点:介绍工业机器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机器人的概念、特点、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分类、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工业机器人的组成以及主要性能参数,工业机器人的手部、腕部、臂部、机座的结构原理和实例。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机器人的分类 第二节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和发展 1.2.1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 —1 —

1.2.2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 第三节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 1.3.1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组成 1.3.2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参数 1.3.3 工业机器人的坐标 1.3.4 工业机器人的参考坐标系 习题 第二章工业机器人机构 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部分介绍常用机器人机构,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机器人机构设计形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机器人末端操作器、手腕、手臂及机器人驱动与传动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教学 第一节机器人末端操作器 2.1.1 夹钳式取料手 2.1.2 吸附式取料手 2.1.3 专用操作器及转换器 2.1.4 仿生多指灵巧手 2.1.5 其它手 第二节机器人手腕 2.2.1 手腕的分类 2.2.2 手腕的典型结构 2.2.3 柔顺手腕结构 第三节机器人手臂 第四节机器人机座 2.4.1 固定式机器人 2.4.2 移动式机器人 第五节工业机器人的驱动与传动 2.5.1 直线驱动机构 2.5.2 旋转驱动机构 —2 —

《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教案.docx

XXXXXXXX)学院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教师姓名 XXX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授课时数4累计课时4 授课日期XXXX 年月日XXXX 年月日XXXX年月日授课班级工业控制 141 、 142XXXXX XXXXX 第1/2讲项目一: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概述 1、工业机器人的行业应用领域。 知识点2、工业机器人的种类品牌机器特征。 教学目标 3、工业机器人的类型与基本组成结构。 能力培养了解并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功能、结构及在自动化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工业机器人的类型、品牌、市场及其功能应用分析。 教学难点工业机器人的类型与基本组成结构。 教具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作业复习本节课程的内容、预习下一讲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 ---- 过程教学方法说明 时间(分钟)新课引入: 通过工业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十大典型应用视频引入视频与讨论结 介绍20 分合 本课题,了解工业机器人在自动化生产领域中的功能与作 用,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安全规则。 典型行业应用介绍: 1、讲解工业机器人典型搬运领域的应用与分析。 2、讲解工业机器人典型焊接领域的应用与分析。 3、讲解工业机器人典型组装领域的应用与分析。视频讲授重点60 分 4、讲解工业机器人典型喷涂领域的应用与分析。 5、讲解工业机器人典型上下料领域的应用与分析。 6、讲解工业机器人典型分拣领域的应用与分析。 典型类型及品牌介绍:

1、讲解六轴工业机器人的功能及介绍。 2、讲解四轴工业机器人的功能及介绍。 视频讲授操 3、讲解高速并联机器人的功能及介绍。难点80 分 作 4、讲解双臂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功能及介绍。 5、ABB/KUKA 安川 /发那科品牌工业机器人介绍。 7、讲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 课堂小结总结介绍20 分 合计共180分 1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总结()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总结 任课: 班级: 学号: 姓名: 之前在工厂实习见识和操作过很多工业机器人,有焊接机器人,涂装机器人,总装机器人等,但是学习了盖老师教授的工业机器人课程,才真正算是进入了工业机器人的理论世界学习机器人的相关知识。以下是课程总结。 一、第一章主要是对机器人的概述,从机器人的功能和应用、机器人的机构以及机器人的规格全面呈现学习机器人的框架。 研制机器人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摆脱繁重劳动或简单的重复劳动,以及替代人到有辐射等危险环境中进行作业,因此机器人最早在汽车制造业和核工业领域得以应用。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领域的焊接、喷漆、搬运、装配、铸造等场合,己经开始大量使用机器人。另外在军事、海洋探测、航天、医疗、农业、林业甚到服务娱乐行业,也都开始使用机器人。本书主要介绍工业机器人,对譬如军用机器人等涉及不多。 机器人的机构方面,主要介绍了操作臂的工作空间形式、手腕、手爪、和闭链结构操作臂。工作空间形式常见的有直角坐标式机器人、圆柱坐标式机器人、球(极)坐标式机器人、SCARA机器人以及关节式机器人。手腕的形式也可分为二自由度球形手腕、三轴垂直相交的手腕以及连续转动手腕。同时手爪也可分为夹持式手爪、多关节多指手爪、顺应手爪。机器人的其他规格主要介绍驱动方式、自动插补放大、坐标轴数、工作空间、承载能力、速度和循环时间、定位基准和重复性以及机器人的运行环境。第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对机器人各个方面有个简单的介绍使机器人更形象化和具体化。工业机器人定义为一种拟人手臂、手腕和手功能的机电一体化装置,能将对象或工具按照空间位置姿态的要求移动,从而完成某一生产的作业要求。工业机械应用:主要代替人从事危险、有害、有毒、低温和高热等恶劣环境中的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单调重复劳动。它带来的好处:减少劳动力费用提高生产率改进产品质量增加制造过程柔性减少材料浪费控制和加快库存的周转消除了危险和恶劣的劳动岗位。机器人的直角坐标型: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空间利用率低;操作范围小;

乐高机器人学龄课程体系

学龄课程体系 学龄课程课程介绍年龄 动力机械I Power Machine I 本系列活动是孩子们参与学龄活动的起点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与 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模型,在老师引导下初步建立对轮子与轮轴、 杠杆、滑轮和齿轮四个基本机械原理的认识并简单的理解,知道 它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简单运用。为他们进入《动力机械Ⅱ》 研究部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适宜 1~2年 级学 生学 习 结构与力Structure & Force 本系列活动中具体研究一些生活中的桥梁、塔等常见结构,孩子 们先通过设计,然后动手搭建一些结构模型,反复改进来加深对 形状和功能、强度与稳定性、力与负载、材料与连接等结构基本 概念的理解。活动中还激发孩子的探究精神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 能力,让孩子们站在生活的角度用器材来解决一些问题。 适宜 1~2年 级学 生学 习 能源世界I e-LAB I 本系列活动是能源世界的第一门课程,孩子们将探索什么是动力, 什么是能量的转换。如一辆小车,如何可以让小车动起来?风能、 马达的电池能量、橡皮筋的弹性势能等。活动中孩子们将运用掌 握的动力与能量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适宜 3~4年 级学 生学 习 太极机器人本系列活动适合8岁以上并且已经完成《动力机械Ⅰ》与《能源 世界Ⅰ》相关全部课程的学生。本课程以中国传统武术——太极 为背景,从学习机器人自带内置编程至MINDSTORMNXT软件编程, 培养学生的编程意识,同时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 问题的能力。 适宜 3~4年 级学 生学 习 动力机械II Power Machine II 本系列活动是孩子们先通过设计,然后动手搭建,通过问题来反 思改进,并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从而学习一些机械原理和物理知 识,体会数学的运用。《动力机械II》活动中还让孩子们用马达 作为动力,将原来手动的模型改进成动力的模型,让它按一定的 速度和节奏运行,从而体验速度、节奏等概念,为他们进入机器 人课程,做好准备。 适宜 3~4年 级学 生学 习 能源基础II e-LAB II 本系列活动是能源世界教学系列的第二部分活动,通过研究我们 生活生产中常见的五种能源形式(机械能、电能、风能、水能、 太阳能),孩子们将理解什么是能源,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能源。 在活动中,孩子们将观察到不同能量形式。 适宜4 年级 以上 学生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课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1 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参考学时:56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开设时间:第四学期 2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工业机器人编程等知识和进行机器工作站系统建模及仿真等技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业机器人编程及仿真设计能力。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离线编程基础、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程序及轨迹设计、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基础知识等。 3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应用领域; (2)掌握离线编程软件安装过程; (3)掌握离线编程软件的工作界面使用方法; (4)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外部设备模型构建方法; (5)掌握工业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构建流程; (6)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离线编程方法; (7)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测试方法; (8)掌握机器人工件及工作站设备的三维建模与设计分析。

(9)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手动操纵。 (10)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轨迹编程及设计。 能力目标 (1)能安装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 (2)能构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 (3)能按要求在离线编程软件下编写工作站控制程序; (4)能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仿真测试。 (5)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操纵及编程操纵。 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与决策能力; (2)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组织管理能力; (5)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6)养成“认真负责、精检细修、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4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能力标准,以重点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依据职业能力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能力递进”课程。

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 课程简介

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Industrial Robot Installation and Debugging) 课程编号:01115049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任选课 开设学期及学时分配:第六学期;32学时 适用专业及层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先行课程:无 后继课程:***** 课程目的、内容与要求: 工业机器人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各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技术课,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结构,了解和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机器人技术基础。 教材:刘极峰主编,《机器人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推荐参考书: 1. 熊有伦编著,《机器人技术基础》,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2.余达太、马香峰等著,《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冶金工业出版社,1999 3. 殷际英、何广平编著,《关节型机器人》,化工工业出版社,1994 授课教师: 1.主讲教师要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能履行教师职责,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具有良好的师德教风和较高的业务水平。 3.本课程内容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理论基础,要求老师熟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软件开发与编程调试的实践经验。教学与实验设施: 本课程在工业机器人实验室开展,实验室实验器材要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实验室计算机数量满足教学需要,能同时运行office课件和-HI5-N30相关软件。 实验性质:非独立设课 实验类型:基础实验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可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有些内容可以通过实物或图片演示。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对话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外,指导学生对相关外延知识的获取能力。 课程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的考核应该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实验成绩3个部分,实行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可以通过个人作业、学习态度、到课率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定,期末考试可以采用开卷或闭卷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课程的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实验成绩占40%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标准 1 课程概述 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参考学时:56学时 参考学分:学分 开设时间:第四学期 2 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工业机器人编程等知识和进行机器工作站系统建模及仿真等技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业机器人编程及仿真设计能力。内容包括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离线编程基础、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程序及轨迹设计、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基础知识等。 3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熟悉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应用领域; (2)掌握离线编程软件安装过程; (3)掌握离线编程软件的工作界面使用方法;

(4)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外部设备模型构建方法;(5)掌握工业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的构建流程; (6)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离线编程方法; (7)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测试方法; (8)掌握机器人工件及工作站设备的三维建模与设计分析。(9)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手动操纵。 (10)掌握工业机器人的现场轨迹编程及设计。 能力目标 (1)能安装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 (2)能构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模型; (3)能按要求在离线编程软件下编写工作站控制程序;(4)能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进行仿真测试。 (5)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操纵及编程操纵。 素质目标 (1)具有分析与决策能力; (2)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4)具有组织管理能力; (5)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创新意识; (6)养成“认真负责、精检细修、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等良好的职业道德; 4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能力标准,以重点职业能力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依据职业能力整合所需相关知识和技能,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构建“能力递进”课程。 课程结构以就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知识、技能的需求取向,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技能训练、综合案例考核等活动,构建机器人工作站典型应用、轨迹设计及编程、机械及动态装置、现场编程基础等四大模块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形成相应的职业能力。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是《机电工程技术基础》和《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维护》,并为后续课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集成与维护》、《行业应用典型工作站维护》提供相应的理论及技术支持。 课程主要内容为ISO 、IOS 15187:2000/GB/T 19399-2003、IEC 9506-3:1991、ISO/IEC 9506-3:1991、DIN7168-91、GB/T 33262-2016标准中的知识点和操作要求。 5 课程教学设计 表课程教学设计

乐博士课程体系简介

乐博士教育 乐博士课程活动体系简介 活动名称活动对象活动简介活动时间人数 《管道世界》3-4岁 这些活动有两个主题:管道游戏,故事 大王。 在管道游戏中,孩子们要搭建一些输入 输出系统的模型,认识方向和相关知识。比 如“迷宫”这一活动中,孩子们运用模型来 学习原因,结果和简单的方位词语。 在故事大王中,孩子们创造想象中的或 现实存在的人物,并且编一个小故事,歌曲 或者是一个小短剧。 周二至周日 1-4 《百变工程》4-5岁在百变工程学习过程中,紧密联系现实生活, 孩子们搭建出与运输、建筑有关的工程机械 装置,从小激发孩子对数学、物理、力学和 工程设计与制作的兴趣是学习的亮点。 周二至周日 1-4 《生活与科技》5-6岁激发孩子探索生活中相关机械装置,通过动 手搭建与设计,获得与机械、物理等知识相 关的感知能力,培养孩子科学探究精神。周二至周日 1-4 《动力机械》6-7岁孩子们在活动中循序渐进地理解相关知识, 活动以具体研究生活中某些事物,学生先通 过设计,然后动手搭建,反复改进来加深对 事物的理解,从而学习些机械原理和物理原 理,体会数学的运用。 周二至周日 1-4 《智能控制入门》7-8岁可以在电脑上直接编程和连线控制机器人的 简单入门的趣味活动,让学生轻松理解机器 人的设计和制作,以及编程控制原理。手脑 并用去发现更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学会沟通、 分享和团队合作。 周二至周日 1-4 机器人制作基础9-14岁通过设计并搭建各种机器人,掌握简单的机 械传动,活动使用现代工业设计流行的图形 化G语言进行编程,培养孩子逻辑思考的能 力,不断体验物理、数学、力学、电子、信 息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探 索科学知识的奥秘。 周二至周日 1-4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与方案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标准与方案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2.学制:三年 二、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和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按照行业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遵守各项工艺流程,重视环境保护,并具有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现代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机械结构设计、电气控制、传感技术、智能控制等专业技能,能从事工业机器人系统的模拟、编程、调试、操作、销售及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维护维修与管理、生产管理及服务于生产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三、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1.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1)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 a.工业机器人正向全球围普及 生产力在不断进步,推动着科技的进步与革新。自工业革命以来,人力劳动已经逐渐被机械所取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是人类在利用机械进行社会生产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全球诸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此外,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无人侦察机(飞行器)、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4.0”两大主题,“智慧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工业机器人属于上述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或"物理计算"理念或课题(Physical Computing)。据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万机器人在世界各个角落辛勤工作,特别是在人类难以胜任的危险环境里。日本是机器人密度最高的国家,每10万人中就有295个机器人。目前,全球工业机器人装机总量已达到100多万台,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机器人新增的需求主要来自中国等新兴市场,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保有量较为平稳。 在我国,工业机器人的最初规模应用是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主要用于汽车及工程机械的喷涂及焊接。工业机器人主要以点焊、弧焊、装配和搬运机器人为主,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开始形成,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对各种以工业机器人为主的先进自动化装备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国现有的机器人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工程单位超过200家,其中从事工业机器人研究和应用的超过80家。基本掌握了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开发出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目前生产的各类工业机器人中有90%以上用于生产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