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安徽高考数学(理)试卷及答案

2012安徽高考数学(理)试卷及答案
2012安徽高考数学(理)试卷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理科)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页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

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 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则()()()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则()()()P AB P A P B = 如果A 与B 是事件,且()0P B >;则()

()()

P AB P A B P B =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z 满足:()(2)5z i i --=;则z =( )

()A 22i -- ()B 22i -+ ()C i 2-2 ()D i 2+2

【解析】选D

55(2)()(2)5222(2)(2)

i z i i z i z i i i i i +--=?-=

?=+=+--+ (2)下列函数中,不满足:(2)2()f x f x =的是( )

()A ()f x x = ()B ()f x x x =- ()C ()f x x =+1 ()D ()f x x =-

【解析】选C

()f x kx =与()f x k x =均满足:(2)2()f x f x =得:,,A B D 满足条件

(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A 3 ()B 4 ()C 5 ()D 8 【解析】选B

x

1 2 4 8

y

1

2

3

4

4.公比为32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都是正数,且31116a a =,则( ) ()A 4 ()B 5 ()C 6 ()D 7 【解析】选B

2

9311771672161616432log 5a a a a a a q a =?=?=?=?=?=

5.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5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

()A 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 ()B 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

位数

()C 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 ()D 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

【解析】选C 11

(45678)6,(5369)655

x x =

++++==?++=乙甲 甲的成绩的方差为2

2

1(2212)25?+?=,乙的成绩的方差为22

1(1331) 2.45

?+?=

(6)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 ,直线a 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 m ⊥ 则“αβ⊥”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即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

①,b m b b a αβα⊥⊥?⊥?⊥ ②如果//a m ;则a b ⊥与b m ⊥条件相同 (7)2

5

2

1(2)(

1)x x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 ()A 3- ()B 2- ()C 2 ()D 3 【解析】选D

第一个因式取2

x ,第二个因式取

2

1x

得:14

51(1)5C ?-= 第一个因式取2,第二个因式取5

(1)-得:5

2(1)2?-=- 展开式的常数项是5(2)3+-=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0),(6,8)O P ,将向量OP uuu r 按逆时针旋转34

π

后,得向量OQ uuu r

则点Q 的坐标是( )

()A (2,2)- ()B (2,2)- ()C (6,2)--

()D (6,2)-

【解析】选A

【方法一】设34

(10cos ,10sin )cos ,sin 55

OP θθθθ=?==u u u r

则33(10cos(),10sin())(72,2)44OQ ππ

θθ=++=--u u u r 【方法二】将向量(6,8)OP =u u u r 按逆时针旋转32

π

后得(8,6)OM =-u u u u r

则)(72,2)2

OQ OP OM =+=-u u u r u u u

r u u u u r

(9)过抛物线2

4y x =的焦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点O 是原点,若3AF =; 则AOB ?的面积为( ) ()

A 2

2

()B 2 ()C 322 ()D 22

【解析】选C

设(0)AFx θθπ∠=<<及BF m =;则点A 到准线:1l x =-的距离为3 得:1323cos cos 3θθ=+?=

又23

2cos()1cos 2

m m m πθθ=+-?==+ AOB ?的面积为1132232

sin 1(3)22232

S OF AB θ=???=??+?

= (10)6位同学在毕业聚会活动中进行纪念品的交换,任意两位同学之间最多交换一次,进

行交换

的两位同学互赠一份纪念品,已知6位同学之间共进行了13次交换,则收到4份纪念品

的同学人数为( )

()A 1或3 ()B 1或4 ()C 2或3 ()D 2或4 【解析】选D

261315132C -=-=

①设仅有甲与乙,丙没交换纪念品,则收到4份纪念品的同学人数为2人 ②设仅有甲与乙,丙与丁没交换纪念品,则收到4份纪念品的同学人数为4人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

2323x x y x y ≥??

+≥??+≤?

;则x y -的取值范围为_____

【解析】x y -的取值范围为_____[3,0]- 约束条件对应ABC ?边际及内的区域:

3

(0,3),(0,),(1,1)2

A B C

则[3,0]t x y =-∈-

(1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 表面积是_____

【解析】表面积是_____92

该几何体是底面是直角梯形,高为4的直四棱柱

几何体的表面积是22

12(25)4(2544(52))4922

S =??+?+++++-?= (13)在极坐标系中,圆4sin ρθ=的圆心到直线()6

R π

θρ=∈的距离是_____

【解析】距离是_____ 3

圆2

2

4sin (2)4x y ρθ=?+-=的圆心(0,2)C

直线:()306

l R x y π

θρ=

∈?-=;点C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0233-=

(14)若平面向量,a b r r

满足:23a b -≤r r ;则a b r r g

的最小值是_____ 【解析】a b r r g

的最小值是_____9

8

- 22222349494449448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r r r r r r g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g g g g (15)设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为,,a b c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 ①若2

ab c >;则3

C π

<

②若2a b c +>;则3

C π

<

③若3

3

3a b c +=;则2

C π

<

④若()2a b c ab +<;则2

C π

>

⑤若2

2

2

22

()2a b c a b +<;则3

C π

>

【解析】正确的是_____①②③

①2222

21cos 2223

a b c ab ab ab c C C ab ab π

+-->?=

>=?< ②2222224()()12cos 2823

a b c a b a b a b c C C ab ab π

+-+-++>?=

>≥?< ③当2

C π

时,22232233c a b c a c b c a b ≥+?≥+>+与333

a b c +=矛盾

④取2,1a b c ===满足()2a b c ab +<得:2

C π

<

⑤取2,1a b c ===满足2

2

2

22

()2a b c a b +<得:3

C π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解答写在答题卡的制定区域内.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函数22()cos(2)sin 24

f x x x π

=

++ (I )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

(II )设函数()g x 对任意x R ∈,有()()2

g x g x π

+

=,且当[0,]2x π

∈时,

1

()()2

g x f x =

-; 求函数()g x 在[,0]π-上的解析式。 【解析】

22111()cos(2)sin cos 2sin 2(1cos 2)24222f x x x x x x π=

++=-+-11

sin 222

x =- (I )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22

T π

π== (2)当[0,]2x π∈时,11

()()sin 222

g x f x x =-=

[,0]

2

x π

∈-

时,

()[0,]22

x ππ

+∈

11

()()sin 2()sin 22222

g x g x x x ππ=+=+=-

[,)

2

x π

π∈--时,

()[0,)2

x π

π+∈

11

()()sin 2()sin 222

g x g x x x ππ=+=+=

得:函数()g x 在[,0]π-上的解析式为1

sin 2(0)22()1sin 2()22

x x g x x x πππ?--≤≤??=??-≤

某单位招聘面试,每次从试题库随机调用一道试题,若调用的是A 类型试题,则使用后

该试题回库,并增补一道A 类试题和一道B 类型试题入库,此次调题工作结束;若调用的是B 类型试题,则使用后该试题回库,此次调题工作结束。试题库中现共有n m +道

试题,其中有n 道A 类型试题和m 道B 类型试题,以X 表示两次调题工作完成后,

试题库中A 类试题的数量。

(Ⅰ)求2X n =+的概率;

(Ⅱ)设m n =,求X 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解析】(I )2X n =+表示两次调题均为A 类型试题,概率为

1

2n n m n m n +?

+++ (Ⅱ)m n =时,每次调用的是A 类型试题的概率为1

2

p =

随机变量X 可取,1,2n n n ++

21()(1)P X n p ==-=

,1(1)2(1)P X n p p =+=-=,2

1(2)4

P X n p =+==

(1)(2)1424

EX n n n n =?++?++?=+

答:(Ⅰ)2X n =+的概率为1

2

n n m n m n +?

+++ (Ⅱ)求X 的均值为1n +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平面图形111ABB A C C 如图4所示,其中11BB C C 是矩形,12,4BC BB ==,

AB AC ==

1111A B AC ==BC 和11B C 折叠,使ABC ?与

111A B C ?所在平面都

与平面11BB C C 垂直,再分别连接111,,AA BA CA ,得到如图2所示的空间图形,对此空间图形解答 下列问题。

(Ⅰ)证明:1AA BC ⊥; (Ⅱ)求1AA 的长; (Ⅲ)求二面角1A BC A --的余弦值。

【解析】(I )取11,BC B C 的中点为点1,O O ,连接1111,,,AO OO AO AO 则AB AC AO BC =?⊥,面ABC ⊥面11BB C C AO ?⊥面11BB C C 同理:11A O ⊥面11BB C C 得:1111//,,,AO AO A O A O ?共面 又11,OO BC OO AO O ⊥=?I BC ⊥面111AOO A AA BC ?⊥ (Ⅱ)延长11A O 到D ,使1O D OA = 得:11////O D OA AD OO ?

1OO BC ⊥,面111A B C ⊥面11BB C C 1OO ?⊥面111A B C ?AD ⊥面111A B C 222214(21)5AA AD DA =+=++=

(Ⅲ)1

1,AO BC AO BC AOA ⊥⊥?∠是二面角1A BC A --的平面角 在11Rt OO A ?中,2

2

2211114225A O OO AO =+=

+=

在1Rt OAA ?中,22

21

111

5cos 25AO AO AA AOA AO AO +-∠==-

? 得:二面角1A BC A --的余弦值为5

5

-

(19)(本小题满分13分) 设1

()(0)x

x

f x ae b a ae =+

+> (I )求()f x 在[0,)+∞上的最小值;

(II )设曲线()y f x =在点(2,(2))f 的切线方程为3

2

y x =

;求,a b 的值。 【解析】(I )设(1)x

t e t =≥;则2222

111a t y at b y a at at at -'=++?=-= ①当1a ≥时,0y '>?1

y at b at

=+

+在1t ≥上是增函数 得:当1(0)t x ==时,()f x 的最小值为1

a b a

++

②当01a <<时,1

2y at b b at

=++≥+

当且仅当11(,ln )x

at t e x a a

====-时,()f x 的最小值为2b +

(II )11()()x x

x x f x ae b f x ae ae ae

'=++?=-

由题意得:2222212(2)333131(2)222f ae b a ae e f ae b ae ??

=++==??????????

?'=???-==?????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12(,0),(,0)F c F c -分别是椭圆22

22:1(0)x y C a b a b

+=>>

的左,右焦点,过点1F 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点P ,

过点2F 作直线2PF 的垂线交直线2

a x c

=于点Q ;

(I )若点Q 的坐标为(4,4);求椭圆C 的方程; (II )证明:直线PQ 与椭圆C 只有一个交点。

【解析】(I )点11(,)(0)P c y y ->代入22

221x y a b +=

得:2

1b y a

=

2

120

40

14b a PF QF c c c

--⊥??=---- ①

又2

4a c

= ② 222(,,0)c a b a b c =->③ 由①②③得:2,1,3a c b === 既椭圆C 的方程为22

143

x y += (II )设22(,)a Q y c ;则2

21222

012b y a PF QF y a a c c c c

--⊥?

?=-?=--- 得:222PQ

b a

c a k a a c c -==+ 2

222

222222222

21b x x y b a y b x y a b a b b x a

-'+=?=-?=-

过点P 与椭圆C 相切的直线斜率x c

PQ c

k y k a

=-'==

= 得:直线PQ 与椭圆C 只有一个交点。

(21)(本小题满分13分)

数列{}n x 满足:2*

110,()n n n x x x x c n N +==-++∈

(I )证明:数列{}n x 是单调递减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c < (II )求c 的取值范围,使数列{}n x 是单调递增数列。 【解析】(I )必要条件

当0c <时,2

1n n n n x x x c x +=-++

充分条件

数列{}n x 是单调递减数列22

121110x x x x c c x ?>=-++?<=

得:数列{}n x 是单调递减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0c < (II )由(I )得:0C ≥

①当0c =时,10n a a ==,不合题意

②当0c >时,2

2132,201x c x x c c x c c =>=-+>=?<<

22

11010n n n n n x x c x x c x x c +-=->?<

22

2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

当14c ≤

时,1211

102

n n n n n x x x x x +++<≤?+-?->?>

2

1lim lim()lim n n n n n n n x x x c x +→∞

→∞

→∞

=-++?=

当14c >

时,存在N ,使1211

12

N N N N N x x x x x +++>?+>?-与1N N x x +-异号 与数列{}n x 是单调递减数列矛盾 得:当1

04

c <≤时,数列{}n x 是单调递增数列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2.(5分)(2013?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中() .C D. 5.(5分)(2013?安徽)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 6.(5分)(2013?安徽)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1或x>},则f(10x)>0的解集为() (

( 8.(5分)(2013?安徽)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在区间[a,b]上可找到n(n≥2)个不同的数x1,x2,…, x n,使得=…=,则n的取值范围是() 9.(5分)(2013?安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是坐标原点,两定点A,B满足==2,则点集{P|,,λ、μ∈R}所表示的区域面积是() .C D. 10.(5分)(2013?安徽)若函数f(x)=x3+ax2+bx+c有极值点x1,x2,且f(x1)=x1,则关于x 的方程3(f(x))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11.(5分)(2013?安徽)若的展开式中x4的系数为7,则实数a=_________. 12.(5分)(2013?安徽)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b+c=2a,3sinA=5sinB,则角C= _________. 13.(5分)(2013?安徽)已知直线y=a交抛物线y=x2于A,B两点,若该抛物线上存在点C,使得∠ACB为直角,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14.(5分)(2013?安徽)如图,互不相同的点A1,A2,…,A n,…和B1,B2,…,B n,…分别在角O的两条边上,所有A n B n相互平行,且所有梯形A n B n B n+1A n+1的面积均相等,设OA n=a n,若a1=1,a2=2,则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_________.

201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1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5分)(2012?安徽)设集合A={x|﹣3≤2x﹣1≤3},集合B为函数y=lg(x﹣1)的定义域, B =

,知 , 6.(5分)(2012?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向左平移向右平移个单位 ) 个单8.(5分)(2012?安徽)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z=x﹣y的最小值是() ,表示的可行域如图, ,,、 )

9.(5分)(2012?安徽)若直线x﹣y+1=0与圆(x﹣a)2+y2=2有公共点,则实数a取值范 的距离为 10.(5分)(2012?安徽)袋中共有6个除了颜色外完全相同的球,其中有1个红球,2个白 B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11.(5分)(2012?安徽)设向量=(1,2m),=(m+1,1),=(2,m),若(+)⊥, 则||=. ===,知,由(+)⊥)| ==, +)⊥, ) ,即 . 故答案为: 12.(5分)(2012?安徽)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56.

=56 13.(5分)(2012?安徽)若函数f(x)=|2x+a|的单调递增区间是[3,+∞),则a=﹣6. 关于直线 关于直线 14.(5分)(2012?安徽)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B两点,若|AF|=3, 则|BF|=. =?=

2013年安徽省理科高考数学试卷(带详解)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工农医类 (安徽卷)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与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与B 相互独立,那么P (AB )=P (A )P (B )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 是虚数单位,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 若i+2=2z z z ,则z = ( ) A .1+i B .1-i C .-1+i D .-1-i 【测量目标】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复数的基本概念. 【考查方式】给出复数的关系式,利用复数的四则运算化简,再根据复数的基本概念求解.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设z =a +b i(a ,b ∈R ),则由i+2=2z z z 得(a +b i)(a -b i)i +2=2(a +b i), 即(a 2+b 2)i +2=2a +2b i ,(步骤1) 所以2a =2,a 2+b 2 =2b , 所以a =1,b =1,即z =a +b i =1+i.(步骤2) 2.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 第2题图 A . 16 B .2524 C .34 D .11 12 【测量目标】循环结构的程序框图. 【考查方式】给出具体的程序框图,根据算法求解. 【难易程度】容易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开始2<8,11 0+ 22 s ==,n =2+2=4;(步骤1) 返回,4<8,113 244s = +=,n =4+2=6;(步骤2) 返回,6<8,3111 4612 s =+=,n =6+2=8;(步骤3) 返回,8<8不成立,输出11 12 s =.(步骤4) 3.在下列命题中,不是.. 公理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测量目标】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考查方式】给出4个命题,根据平面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

2009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答案与解析

2009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文科)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5分)(2009?安徽)i是虚数单位,i(1+i)等于() A.1+i B.﹣1﹣i C.1﹣i D.﹣1+i 【考点】虚数单位i及其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两个复数相乘,类似于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用i去乘以1+i的每一项,得到积,把虚数单位的乘法再算出结果. 【解答】解:i(1+i)=i+i2=﹣1+i.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复数的乘法运算,考查复数的乘方运算,是一个基础题,复数的这种问题通常出现在大型考试的前几个选择和填空中. 2.(5分)(2009?安徽)若集合A={x|(2x+1)(x﹣3)<0},B={x∈N|x≤5},则A∩B是()A.{1,2,3} B.{0,1,2} C.{4,5} D.{1,2,3,4,5} 【考点】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分别求出集合A中不等式的解集和集合B中解集的自然数解得到两个集合,求出交集即可. 【解答】解:集合A中的不等式(2x+1)(x﹣3)<0可化为或 解得﹣<x<3,所以集合A=(﹣,3); 集合B中的不等式x≤5的自然数解有:0,1,2,3,4,5,所以集合B={0,1,2,3,4,5}. 所以A∩B={0,1,2}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集合交集的运算,是一道基础题. 3.(5分)(2009?安徽)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等于()A.B.C.D.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 【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求三角形的顶点坐标,从而求出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即可. 【解答】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13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5分)(2013?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是复数z的共轭复数,若,则z=( ) A.1+iB.1﹣i C. ﹣1+i D. ﹣1﹣i 2.(5分)(2013?安徽)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中() A.B.C. D. 3.(5分)(2013?安徽)在下列命题中,不是公理的是() A.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B. 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以点都在此平面内 D.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4.(5分)(2013?安徽)“a≤0”是”函数f(x)=|(ax﹣1)x|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5分)(2013?安徽)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C.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D.该班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大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6.(5分)(2013?安徽)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1或x>},则f(10x)>0的解集为() A. {x|x<﹣1或x>﹣lg2} B. {x|<﹣1<x<﹣lg2}C. {x|x>﹣lg2} D. {x|x<﹣lg2} 7.(5分)(2013?安徽)在极坐标系中圆ρ=2cosθ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A.θ=0(ρ∈R)和ρcosθ=2 B. θ=(ρ∈R)和ρcosθ=2

2013年安徽省高考压轴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安徽省高考压轴卷 数学(理)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I 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1)(2)Z i i =+-的实部是m ,虚部是n ,则m n ?的值是( ) A . 3 B. 3- C. 3i D.3i - 2.已知集合{}2|ln(9)A Z B x y x ===-,,则A B 为( ) A . {}210--,, B. {}-2-1012,, ,, C. {}012,, D. {}-1012, ,, 3.已知一组观测值具有线性相关关系,若对于y bx a =+,求得 0.6 2.5 3.6b x y ===,,,则线性回归方程是( ) A .0.6 2.1y x =- B. 2.10.6y x =+ C.0.6 2.1y x =+ D. 2.10.6y x =-+ 4.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 A .命题“若2230x x --=,则3x =”的逆否命题为:“若3x ≠,则 2230x x --≠”; B .若02 x π <<,且sin 1x x <,则2sin 1x x <; C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的射影必然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

D .“2x >”是“ 3 101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5.实数满足不等式组2303270210x y x y x y -+≥?? +-≤??+-≥? ,则x y -的最小值是( ) A .-1 B. -2 C. 1 D. 2 6.已知函数()sin()f x A x x R ω?=+∈,(其中002 2 A π π ω?>>-<< ,, ),其 部分图像如图所示,将()f x 的图像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原来的2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g x 的图像,则函数()g x 的解析式为( ) A.()sin (1)2 g x x π=+ B.()sin (1)8 g x x π =+ C.()sin(1)2 g x x π=+ D.()sin(1)8 g x x π =+ 7.投掷一枚正方体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2,3,4,5,6),向上的面上的数字记为a ,又()n A 表示集合的元素个数, {}2||3|1,A x x ax x R =++=∈,则()4n A =的概率为 A .31 B .21 c .32 D .6 1 8..双曲线228x y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12F F ,,点n P ()()123n n x y n =,,,在其右支上,且满足121||||n n P F P F +=,1212PF F F ⊥,则2012x 的值是( ) A . 8048 D.8040 9.已知函数()f x 满足21 (21)()22 f x f x x x -=+-+,则函数()f x 在()1(1)f ,处的切线是( )

2014年安徽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4年安徽高考数学试卷 (理科) 一、选择题 1、设i 为虚数单位,z 表示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1z i =+,则z i z i +?=( ) A 、2- B 、2i - C 、2 D 、2i 2、“0x <”是“()ln 10x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3、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A 、34 B 、55 C 、78 D 、89 4、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1 3x t y t =+??=-? (t 为参数),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 4cos ρθ=,则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 ) A B 、 C D 、5、,x y 满足约束条件20 220220x y x y x y +-≤?? --≤??-+≥? ,若z y ax =-取得最 大值的最优解不唯一,则实数a 的值为( ) A 、 12或-1 B 、1 2 或2 C 、2或1 D 、2或-1 6、设函数()f x 满足()()sin f x f x x π+=+,当0x π≤<时,()0f x =,则236 f π ?? = ??? ( ) A 、 12 B 、2 C 、0 D 、12- 7、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多面体的表面积为( ) A 、21 B 、18C 、21 D 、18 8、从正方体六个面的对角线中任取两条作为一对,其中所成的角为 60o 的共有( ) A 、24对 B 、30对 C 、48对 D 、60对 9、若函数()12f x x x a =+++的最小值为3,则实数a 的值为( )A 、5或8 B 、1-或5 C 、4-或-1 D 、8或-4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向量,a b ,1,0a b a b ==?= ,点Q 满足) OQ a b =+ ,曲线 1 1 1 1 1 1

201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附送答案

2012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复数z满足(z﹣i)(2﹣i)=5.则z=() A.﹣2﹣2i B.﹣2+2i C.2﹣2i D.2+2i 2.(5分)下列函数中,不满足f(2x)=2f(x)的是() A.f(x)=|x|B.f (x)=x﹣|x|C.f(x)=x+1 D.f(x)=﹣x 3.(5分)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A.3 B.4 C.5 D.8 4.(5分)公比为的等比数列{a n}的各项都是正数,且a3a11=16,则log2a16=() A.4 B.5 C.6 D.7 5.(5分)甲、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5次,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 A.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

B.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位数 C.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 D.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 6.(5分)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5分)(x2+2)()5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A.﹣3 B.﹣2 C.2 D.3 8.(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0(0,0),P(6,8),将向量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向量,则点Q的坐标是() A.(﹣7,﹣)B.(﹣7,)C.(﹣4,﹣2)D.(﹣4,2)9.(5分)过抛物线y2=4x的焦点F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A,B两点,O为坐标原点.若|AF|=3,则△AOB的面积为() A.B.C.D.2 10.(5分)6位同学在毕业聚会活动中进行纪念品的交换,任意两位同学之间最多交换一次,进行交换的两位同学互赠一份纪念品.已知6位同学之间共进行了13次交换,则收到4份纪念品的同学人数为() A.1或3 B.1或4 C.2或3 D.2或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5分)若x,y满足约束条件,则x﹣y的取值范围是.12.(5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 1、(2011?安徽)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2ai i +﹣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 A 、2 B 、﹣2 C 、1 2﹣ D 、 12 考点: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复数的分子、分母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化简后它的实部为0,可求实数a 的值. 解答:解:复数12ai i +﹣=(1)(2)(2)(2)ai i i i +++﹣=225 a ai i ++﹣,它是纯虚数,所以a =2, 故选A 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复数的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考查计算能力,常考题型. 2、(2011?安徽)双曲线2x 2﹣y 2=8的实轴长是( ) A 、2 B 、22 C 、4 D 、42 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专题:计算题。 分析: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求出实轴长. 解答:解:2x 2﹣y 2=8即为 22 148 x y =﹣ ∴a 2=4 ∴a =2 故实轴长为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由方程求参数值. 3、(2011?安徽)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2x 2﹣x ,则f (1)=( ) A 、﹣3 B 、﹣1 C 、1 D 、3

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要计算f (1)的值,根据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娄和,我们可以先计算f (﹣1)的值,再利用奇函数的性质进行求解,当x ≤0时,f (x )=2x 2﹣x ,代入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当x ≤0时,f (x )=2x 2﹣x , ∴f (﹣1)=2(﹣1)2﹣(﹣1)=3, 又∵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f (1)=﹣f (﹣1)=﹣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奇偶性的性质,熟练掌握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2011?安徽)设变量x ,y 满足|x |+|y |≤1,则x +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1,﹣1 B 、2,﹣2 C 、1,﹣2 D 、2,﹣1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计算题。 分析:根据零点分段法,我们易得满足|x |+|y |≤1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以(﹣1,0),(0,﹣1),(1,0),(0,1)为顶点的正方形,利用角点法,将各顶点的坐标代入x +2y 然后进行比较,易求出其最值. 解答:解:约束条件|x |+|y |≤1可化为: 100 100 100100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 +=≥??=?,,﹣,,<﹣,<,﹣﹣,<,< 其表示的平面区域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x =0,y =1时x +2y 取最大值2 当x =0,y =﹣1时x +2y 取最小值﹣2 故选B

2007年安徽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及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 学(理科)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B )=PA .+PB . S=4лR 2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A .+PB . 球的体积公式 1+2+…+n 2)1(+n n V=3 3 4R π 12+22+…+n 2= 6 ) 12)(1(++n n n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13 +23 ++n 3 =4 )1(2 2+n n 第Ⅰ卷(选择题 共5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函数中,反函数是其自身的函数为 A .[)+∞∈=,0,)(3 x x x f B .[)+∞∞-∈=,,)(3x x x f C .),(,)(+∞-∞∈=x e x f x D .),0(,1 )(+∞∈= x x x f 2.设l ,m ,n 均为直线,其中m ,n 在平面α内,“l ⊥α”是l ⊥m 且“l ⊥n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若对任意∈x R,不等式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1 B .a ≤1 C . a <1 D .a ≥1 4.若a 为实数, i ai 212++=-2i ,则a 等于 A .2 B .—2 C .22 D .—22

5.若}{ 8222<≤Z ∈=-x x A ,{}1log R 2>∈=x x B ,则)(C R B A ?的元素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6.函数)3 π 2sin(3)(- =x x f 的图象为C , ①图象C 关于直线π12 11 =x 对称; ②函灶)(x f 在区间)12 π 5,12π(- 内是增函数; ③由x y 2sin 3=的图象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图象C . 以上三个论断中,正确论断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7.如果点P 在平面区域?? ? ??≤-+≤+-≥+-02012022y x y x y x 上,点Q 在曲线 1)2(22=++y x 上,那么Q P 的最小值为 A .15- B . 15 4- C .122- D .12- 8.半径为1的球面上的四点D C B A ,,,是正四面体的顶点,则A 与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A .)33 arccos(- B .)36 arccos(- C .)3 1arccos(- D .)4 1arccos(- 9.如图,1F 和2F 分别是双曲线)0,0(122 22>>=-b a b r a x 的两个焦点,A 和B 是以O 为 圆心,以1F O 为半径的圆与该双曲线左支的两个交点,且△AB F 2是等边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3 B .5 C . 2 5 D .31+

2011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理科)

2011安徽数学(理科)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题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 i ai -+21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A)2 (B) -2 (C) 2 1- (D) 2 1 (2)双曲线8222=-y x 的实轴长是 (A)2 (B) 22 (C) 4 (D) 24 (3)设)(x f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0≤x 时,x x x f -=22)(,则=)1(f (A)-3 (B)-1 (C) 1 (D)3 (4)设变量x,y 满足|x|+|y |≤1,则x+2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A) 1,-1 (B) 2,-2 (C)1,-2 (D)2,-1 (5)在极坐标系中,点)3 ,2(π 到圆θρcos 2=的圆心的距离为 (A) 2 (B) 9 42 π + (C) 9 12 π + (D)3 (6)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48 (B) 17832+ (C)17848+ (D)80 (7)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的否定.. 是 (A) 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是偶数 (B) 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都不是偶数 (C) 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偶数

(D) 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整数不是偶数 (8)设集合A={1,2,3,4,5,6},B={4,5,6,7,8},则满足A S ?且φ≠B S 的集合S 的个数是 (A)57 (B) 56 (C) 49 (D)8 (9)已知函数)2sin()(?+=x x f ,其中?为实数,若|)6 ( |)(π f x f ≤对R x ∈恒成立,且 )()2 ( ππ f f >,则)(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A) )(6,3Z k k k ∈?? ? ?? ?+-ππππ (B) )(2,Z k k k ∈????? ? +πππ (C) )(32,6Z k k k ∈?? ???? ++ππππ (D) )(,2Z k k k ∈?? ? ? ? ?- ππ π (10)函数n m x ax x f )1()(-=在区间[0,1]上的图像如图所示,则m,n 的值可能是 (A) m=1,n=1 (B) m=1,n=2 (C) m=2,n=1 (D) m=3,n=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2013年高考安徽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数学(理科)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3年安徽,理1,5分】设i 是虚数单位,z 是复数z 的共轭复数.若·i+2=2z z z ,则z =( ) (A )1i + (B )1i - (C )1i -+ (D )1i -- 【答案】A 【解析】设()i z a b a b =+∈R ,,则由·i+2=2z z z 得()()i i i 2i (2)a b a b a b +-+=+,即22i (2i )22a b a b ++=+, 所以22a =,222a b b +=,所以1a =,1b =,即i 1i z a b =+=+,故选A . (2)【2013年安徽,理2,5分】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结果是( ) (A )16 (B )2524 (C )34 (D )1112 【答案】D 【解析】开始28<,11022s =+=,224n =+=;返回,48<,113 244s =+=,426n =+=; 返回,68<,31114612s =+=,628n =+=;返回,88<不成立,输出11 12 s =,故选D . (3)【2013年安徽,理3,5分】在下列命题中,不是.. 公理的是( ) (A )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B )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C )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 (D )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答案】A 【解析】由立体几何基本知识知,B 选项为公理2,C 选项为公理1,D 选项为公理3,A 选项不是公理,故选A . (4)【2013年安徽,理4,5分】“0a ≤”是“函数()1|()|f x ax x =-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C 【解析】函数()f x 的图象有以下三种情形: 0a = 0a > 0a < 由图象可知()f x 在区间(0)+∞,内单调递增时,0a ≤,故选C . (5)【2013年安徽,理5,5分】某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有30名男生和20名女生.随机询问了该班五名男生和五名女生在某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五名男生的成绩分别为86,94,88,92,90,五名女生的成绩分别为88,93,93,88,93.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分层抽样 (B )这种抽样方法是一种系统抽样 (C )这五名男生成绩的方差大于这五名女生成绩的方差 (D )该班男生成绩的平均数小于该班女生成绩的平均数 【答案】C 【解析】解法一: 对A 选项,分层抽样要求男女生总人数之比=男女生抽样人数之比,所以A 选项错; 对B 选项,系统抽样要求先对个体进行编号再抽样,所以B 选项错; 对C 选项,男生方差为40,女生方差为30.所以C 选项正确;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2011年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及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至第2页,第Ⅱ卷第3页至第4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011安徽理,1】1.设是虚数单位,复数 ai i 1+2-为纯虚数,则实数a 为( ). A .2 B .2- C .1-2 D .12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设 ()ai bi b R i 1+∈2-=,则1+(2)2ai bi i b bi =-=+,所以1,2b a ==.故选A . 【2011安徽理,2】2.双曲线x y 2 2 2-=8的实轴长是( ). A .2 B . C .4 D . 【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考查双曲线的性质.x y 2 2 2-=8可变形为 22 148 x y -=,则24a =,2a =,24a =.故选C . 【2011安徽理,3】3.设()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x x 2 =2-,则()f 1= ( ). A .3- B .1- C . D .3 【答案】A . 【解析】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考查函数值的求法.利用奇函数的性质,可知 2(1)(1)[2(1)(1)]3f f =--=----=-.故选A . 【2011安徽理,4】4.设变量,x y 满足1,x y +≤则2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A . 1,-1 B .2,-2 C .,-2 D .2,-1 【答案】B . 【解析】本题考查线性规划问题.不等式1x y +≤对应的区域,如下图所示:

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安徽卷

2003年高考数学试题(安徽卷 理工农医类)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 3(31i i +-等于( ) A. i 4341+ B.i 4341-- C.i 2 321+ D.i 2 321-- 2.已知x ∈(- 2 π,0),cos x = 5 4 ,则tan2x 等于( ) A. 24 7 B.- 247 C. 7 24 D.- 7 24 3.设函数f (x )=??? ??>≤--. 0 ,,0,1221x x x x 若f (x 0)>1,则x 0的取值范围是( ) A.(-1,1) B.(-1,+∞) C.(-∞,-2)∪(0,+∞) D.(-∞,-1)∪(1,+∞) 4.O 是平面上一定点,A 、B 、C 是平面上不共线的三个点,动点P 满足 λ+=OA OP ( + ,λ∈[0,+∞),则P 的轨迹一定通过△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5.函数y =ln 1 1 -+x x ,x ∈(1,+∞)的反函数为( ) A.y =11+-x x e e ,x ∈(0,+∞) B.y =1 1-+x x e e ,x ∈(0,+∞) C.y =11+-x x e e ,x (-∞,0) D.y =1 1-+x x e e ,x ∈(-∞,0) 6.棱长为a 的正方体中,连结相邻面的中心,以这些线段为棱的八面体的体积为( ) A.3 3a B.4 3 a C.6 3a D.12 3a

2020-2021学年安徽省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高考数学一模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若复数z满足zi=1+2i,则复数z的共轭复数=() A.﹣2﹣i B.﹣2+i C.2﹣i D.2+i 2.已知集合A、B是非空集合且A?B,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0∈A,x0∈B B.?x0∈A,x0∈B C.A∩B=A D.A∩(?u B)≠? 3.已知数列{a n}为等差数列,a1+a8+a15=π,则cos(a4+a12)则的值为() A.﹣B.C.D. 4.某车间共有6名工人,他们某日加工零件个数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其中茎为十位数,叶为个位数,日加工零件个数大于样本均值的工人为优秀工人.从该车间6名工人中,任取2人,则至少有1名优秀工人的概率为 () A.B.C.D. 5.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10,则输出的S=()

A.B.C.D. 6.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且f(x)的相邻两个零点的距离为,为得到y=f(x)的图象,可将y=sinx图象上所有点()A.先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所得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B.先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所得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 C.先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所得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D.先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将所得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 7.定义在R上的可导函数f(x)的导函数为f′(x),已知函数y=2f′(x)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y=f(x)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A.(1,+∞)B.(1,2)C.(﹣∞,2)D.(2,+∞) 8.在△ABC外,分别以AC、BC、AB为边作正方形,得到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为S1、S2、S3,若S1+S2=S3=8,则△ABC的面积最大值是() A.2 B.C.4 D. 9.设关于x、y的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内存在点P(x0,y0),满足x0﹣2y0=2,则a的取值范围是() A.(﹣∞,﹣)B.(﹣∞,﹣)C.(﹣∞,)D.(﹣∞,) 10.已知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ABC与正方形ABDE有一公共边AB,二面角C﹣AB﹣D的余弦值为,若A、B、C、D、E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