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含板书反思课后训练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含板书反思课后训练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含板书反思课后训练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过程与方法

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

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

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教学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20年4月4日上午,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庚子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黄帝陵祭祀广场庄严举行。

今年的公祭典礼采用“视频祭祖”的方式,突出“抗击疫情福佑中华”的主题,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了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视频连线点。共同追念人文初祖万古流长的洪恩浩德,表达中华儿女追远怀祖的拳拳之情,弘扬全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 (多媒体展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

(一)神话传说与传说人物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会图片)

2.说一说:你能说出我国哪些远古先民的神话传说?

提示: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挂、神农尝草等故事。

总结:早期社会有很多传说,其中炎帝、黄帝等是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

(二)部落联盟时期——炎帝、黄帝、蚩尤部落

1.【图片展示】

庚子年(2020)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2.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图文,对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和传说中的人物加以小结:

(1)五六千年前,中国步入部落联盟时期

(2)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部落结成联盟,推选联盟首领。

(三)阪泉之战与涿鹿之战(播放多媒体视频)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图文,认识炎黄部落之间的战与和:

(四)华夏族的形成

1.【展示图片】

2.教师提问: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炎帝和黄帝有何尊称?

提示:涿鹿之战后,黄帝因此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崇为人文初祖,华人也自称为“炎黄子孙”。

3.【问题探究】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

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设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提示:华夏族是由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目标导学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一)传说中炎帝的发明(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料)

1.【材料研读】

材料:《礼纬含文嘉》曰:“始作耒耜,教民耕种。”

——《太平御览》第七十八卷《炎帝神农氏》···神农···,制耒耜,教民耕作···”

——《白虎通义》卷二

“(炎帝)能殖百谷百蔬。”

——《国语·鲁语上》

神农耕而作陶”

——《太平御览》引《周书》

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史记·补三皇本纪》

“神农和药济人”——《世本》

神农氏“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

——《新论·琴通篇》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材料,设问:上述材料反映了炎帝有哪些发明传说?提示:

(1)炎帝会制作生产工具,教民开垦耕作

(2)种植五谷和蔬菜

(3)炎帝神农发明陶器

(4)炎帝神农发明医药

(5)炎帝神农发明弦琴

2.【图解归纳】炎帝的主要发明

(二)传说中黄帝的发明(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料)

1.【材料研读】

2.【图解发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上述图文,归纳黄帝的发明传说

3.传说中黄帝部属的发明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黄帝部属的发明图文,总结黄帝部属的发明。

提示:仓颉造字、嫘组养蚕缫丝、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

4. 【问题与思考】

1.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反映出当时人们生活发生了

哪些变化?有关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提示:这些发明创造主要反映了人们在衣、食、住、行、医药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考古材料证明先民的传说是有科学根据的。

2. 说说远古传说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传说:在文字发明之前,人们口耳相传的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

史实:通过考古资料,掌握确切证据,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区别与联系: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没有被证明的就是不可信的虚构内容。

目标导学三:尧舜禹的禅让

(一)禅让的传说

1.【图片展示】

2.教师设问:何为禅让制?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提问: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实质: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原始民主)。

(二)尧帝传说

【图文展示】教师引导总结:

(1)尧帝,姓尹祁,号放勋。远古五帝之一。他虽是部落联盟首领,却生活简朴,克己爱民,得到人民的爱戴。

(2)功绩:鼓励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推举舜作为继承人。

(三)舜帝的传说

【图文展示】教师引导总结:

(1)舜帝,姓姚名重华,号称舜帝,即孝顺友爱的君主。舜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处处以身作则。

(2)功绩: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让位于禹。

(四)大禹治水的传说(播放多媒体视频资料)

1.【图片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

鲧治水禹治水

2.教师设问:比一比:鲧和大禹治水在方法上和结局上有何不同?从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我们要学习大禹哪些精神?

提示:

(1)禹的父亲鲧主持治理黄河水患9年却以失败告终,被流放羽山而死。(2)禹用疏导的方法,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趋势,疏通九河引水入海,平息了洪水。

(3)大禹治水精神:创新精神,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

4.想一想:从鲧和大禹治水的对比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提示:

(1)失败乃成功之母,要坚定信念。

(2)勇于创新,以民为本。

(3)做事要根据事物的规律去做。

(4)解决问题时,治标只是一时得利,治本才是最根本的方法。

三、课堂总结

四五千年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逐渐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尧、舜俭朴谦让、克己利人的精神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敬业态度,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通过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的贡献,是全课的重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问题,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和实质。通过图片,让学生对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有直观了解;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课后练习

一、自主预习

1.炎黄部落和东方的蚩尤部落结成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2.传说中的炎帝,其部落主要活动于。

3.相传在黄帝时期,创造文字,制作音律,发明算盘。

4. ,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二、合作探究

1.说说为什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2.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或实质)是什么?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三、随堂演练

1.禅让制的依据是()

A.财产

B.武力

C.才德

D. 门第

2. 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内地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

B.大禹陵

C.秦始皇陵

D. 中山陵

3. 下列各项,与炎帝无关的是()

A.制作耒耜 B.尝百草,寻药物

C.具有天文和历法知识 D.发明陶器

4.“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的这首诗歌颂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禹

5.今天汉族的前身是()

A.蚩尤部落 B.华夏族 C.匈奴族 D.东夷部落

6.根据“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联盟首领的选拔是由()

A.前任联盟首领任命 B.部族首领推选

C.全体氏族成员表决 D.德高望重的人竞选

7.传说中的原始联盟首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舜②尧③禹④黄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①③ D.③④①②

参考答案

一、

1.华夏族人文初祖

2.陕西渭河流域

3.仓颉伶伦隶首

4.禅让制

二、

1.(1)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皇帝,两大部落联盟。(2)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3)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禅让制是史前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联盟首领没有任何特权;选举贤能、重用人才等。

三、

1.C

2.A

3.A

4.B

5.B

6.B

7.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