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测评工具的开发

小学数学测评工具的开发
小学数学测评工具的开发

小学数学测评工具的开发

————————————————————————————————作者:————————————————————————————————日期:

小学数学测评工具的开发-小学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测评工具的开发

陈鸿莉

在小学阶段,书面测验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科学规范地开发测评工具,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拟就此做如下探讨。

一、测评的目的要明确

《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那么,评价就要发挥其诊断功能,也就是通过试卷完成的情况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评学生的整体情况。因此,测评试题的设计可以借助《双向细目表》,把所要考查的知识点标记出来,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并反思能否通过试题的考查诊断出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存在哪些困惑,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

二、测评的内容要全面

小学生的学业测评的内容应该包含整本教材里所有的知识点。为了方便整理,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分析表》把本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罗列出来,并根据教

材的编排主次确定分值的大小,一般可以参考知识点的内容、课时多少来确定。有些动手操作的内容不能用笔试来考查的,要设计数学活动,通过数学活动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试题的难度要适中

小学生数学学业测评的目的并不是要遴选、拔尖,而是要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所以试卷编制的难度不宜太大,难度系数为0.85左右。“易、中、难”程度应为6:3:1或7:2:1,让更多的学生在检测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而不是感受到数学的深奥难懂。

编制试题时仿照课本的习题本无可非议,但教材中的每一道题的编排都有不同的意图,如果没有加以思辨随手拈来,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如二年级下册《长方形与正方形》这一课中,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进行了图形的辨认。在教材“练一练”中出现数图形的练习(如上图)。

本道题是拓展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数图形的过程中,巩同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同时,题目中还隐含了规律,希望学生能够发现其变化规律:从第二幅图开始,每增加2个小正方形,就与它左边的2个小正方形组成1个大正方形,因此,正方形的个数增加3个。如果在试卷上没有前面几小题的“脚手架”,只

出现这幅图,直接要求学生数出有几个正方形,应该说属于超纲,毕竟拓展题并不要求全体学生都掌握,更何况比拓展题更难的题目。这就要求在编制试题时应读透教学目标,才不会肓目加深题目的难度,才能做到立足教材基于课标而不超标。

四、试题的开发要科学

1.以思维含量取代计算含量。课改之后,教材对偏难繁的计算有所删减。随着《课标》(2011版)的修订,除了要求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加重视学生数学思考的过程,注重后两基的培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同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课标》第二学段目标中对数学思考方面提出:“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测评工具的于开发就应体现这样的理念。

如:《包装的学问》一课,包装的方法多样,虽然可以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但是计算步骤繁多,学生很厌烦,常常不细想就套用公式,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了机械的计算过程,也经常出现由于计算出错而失分的现象,对学生的学习情感产生负面影响。不妨打破常规不考查表面积的计算,而是对包装外观的整体感知,既能考查学生的理解,又能充分调动思维,而且减轻计算的负担。

2.以问题解决取代解决问题。《课标》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就是一种用数学的眼光、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分析周围生活中问题的积极心理倾向和思维反应。因此可以提供多个数学信息,让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下图:

“请你选择2个数学信息,提出一道可以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由于情境是开放的,提出的问题也是开放的,只要能抓住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加法”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运用就行。

3.以生活问题取代数学问题。许多同学对于典型的数学问题,会调用数学知识加以解决,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却无从下手。《课标》强调:“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释。”同样是计算经过的时间,多数同学都懂得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但当出现以下题目时,他们都“蒙”了。

生活中,时钟就是这样运转的,只要借助画图,把时针走了几大格,分钟走了几小格画出来,就可以计算出经过的时间。(如下图)以生活问题取代数学问题,将有助于学生的“数学运用”和“数学化”能力的提高。

4.以解释说明取代死记硬背。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死记硬背一贯是有害的,而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则尤其不可容忍。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理解与运用,如果死记硬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学生只会解决模式化的题目,不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死读书,读死书。”《课标》明确要求:“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借助试题让同学展示其理解、建构知识的过程,将是对学生的表达与分析能力的挑战。如:“1平方分米有多大?你能画图表示吗?1平方分米=1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哪个正确?结合作图或算式,说一说你的观点。”在这道题中,可能引起混淆的是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表示的不同意义、不同进率,学生如果是死记硬背,将无法“自圆其说”,如果有测量操作的经验,则易如反掌。

总之,《课程标准》强调“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只有科学地开发测试工具,才能确保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在科学规范的评价中得到肯定,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成功中心小学)

常见中小学数学教学软件的比较

常见中小学数学教学软件的比较 目前,在中小学中使用的数学教学软件很多,但是怎么选择合适的数学教学软件来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呢?本文以证明勾股定理为例,对万用拼图实验室MP_Lab、平面几何实验室PG_Lab、动态数学实验室DM_Lab(以下简称Lab系列),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三种教学软件进行比较,为教师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教学软件提供参考。 Lab系列是由澳门培道中学副校长韦辉梁先生开发的软件,Lab系列中的MP_Lab适用于小学《图形的认识》的教学,PG_Lab适用于小学《认识图形》和中学《平面几何》的教学,DM_Lab适用于中学《平面几何》、高中代数函数和解析几何的教学。 几何画板软件是由美国Key Curriculum Press公司制作并出版的几何软件。几何画板适用于几何(平面几何、解析几何、射影几何等)的教学。 Z+Z智能教育平台——超级画板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教授主持策划,由东方科技集团投资开发的智能教育软件。“超级画板”兼顾了几何与代数的教学,可应用在代数运算、函数图像、概率统计、算法编程、解析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 笔者选取了新课标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8章关于勾股定理的证明这一内容来比较三种软件的应用情况。勾股定理的内容是: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a2+b2=c2。 这里使用书中探究框里提出的证明方法,即证明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如图1所示,S3=S2+S1。下面将对三种软件在证明过程中的使用进行比较。 一、画一个直角三角形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590031.html,b系列 (1)单击直角三角形按钮。 (2)在作图框内任意两点处点击,得到线段AB。 (3)移动鼠标可见一垂直线段,在作图框内任意位置点击鼠标,即做出直角三角形ABC。 2.几何画板 (1)点击画线工具,在画图区任意区域点击鼠标两次,画出线段。点击选择工具,选中线段的一个端点,单击菜单“显示→对象的标签”,将此端点命名为A。重复此操作,将线段另一端点命名为B,完成线段AB。 (2)选中点A和线段AB,单击菜单“构造→垂线”。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但是学生却不能学以致用,缺乏实践应用的能力。我国现有的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应结合实际生活所需的数学知识,来改造数学教材。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中数学知识,能够极大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学习主动性,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同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用数学的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一)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有着非常大的优势,然而这种创新精神也是需要培养的。教师不再按教材内容去讲解,而是着创造性地选择使用教材。改变原有的数学教学方式,放手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身边的数学问题,更开发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就很难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能力的环境,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更好地将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探索机会,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

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极大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生活中找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收集起来和同学们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并教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方式能够极大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将生活时间与数学教学紧密结合,能够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满热情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三、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措施研究 (一)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数学中的理性知识转变成生活中具体的问题,让广大小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所在,并通过学习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完善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转变的过程,也能够使广大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其学习数学的欲望。 (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过程 1.在课程进行之前,要培养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储备学习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全套教材教学内容整理

人教版小学数学 全套教材教学内容整理

第一单元数一数 1、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1、比多少 2、比长短、高矮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1~5的认识及书写 2、比大小 3、第几 4、几和几 5、加法的认识 6、1~5的加法 7、减法的认识 8、1~5的减法 9、“0”的认识 10、有关“0°的加减法 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1、认识立体图形 2、认识平面图形 第五单元分类 1、单一标准的分类 2、不同标准的分类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6、7的认识 3、用数学 4、8、9的认识 5、8、9的加减法 6、快乐的大森林 7、10的认识 8、10的加减法 9、填未知加数 10、连加、连减 11、加减混合 12、整理和复习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1、11-20各数的认识 2、11-20各数的写法 3、10加几以及相应的减法 4、十几加减一位数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半时、 2、认识整时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9加几 2、用数学9加几 3、8、7、6 加几

5、5、4、3、2 加几2、 6、7的加减法

6、我们的校园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 1、上、下 2、前、后 3、左、右 4、位置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2、十几减几 3、用数学解决问题 4、整理复习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1、平面图形的特征 2、平面图形的关系 3、立体图形的关系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数的组成 2、读数、写数 3、数的顺序、比较大小 4、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5、摆一摆,想一想 1、认识人民币 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3、、元、角的加减法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4、整理和复习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5分5分数) 2、认识时间(1分1分数) 3、综合整理 实践活动:小小商店 第八单元找规律 Is图形变化规律 2、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 3、数字变化规律 第九单元统计 1、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总复习

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

如何实施小学数学教学 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 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自主地学数学,让学生创造性地学数学,充满创新的活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生活中”学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已有知识点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要做到让数学联系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 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数学走进孩子的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如《认 识角》这一节课,在教学时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角出发,让学生在张开的剪刀、每天戴的红 领巾、时针分针形成角的钟面上找角,并指出生活中物体表面上有角,通过观察初步感知角,然后利用课件演示抽象出角的形状,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在进一步观察中比较,寻找共同点,让学生表述自己所认识的角。整个过程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进而对角有了深刻的 了解。在“巩固练习”环节,创设“帮小动物选滑梯”和“欣赏生活中的角”等环节。这样,不仅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学生活中数学的兴趣,而且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思维得以发展,教学效果显著。 二、“动手中”悟数学 孩子要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也正是《标准》中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在《认识角》这课教学时,我让学生感知抽象的角的形状以后,让学生记住它的样子,再让学 生亲自动手摸一摸三角板,感知角的顶点是尖尖的和角的两条边是平平的直直的,然后抽象 出角有两条直直的边、一个尖尖的顶点的显性特征。这个结论是学生自己动手摸一摸的感知 发现的,比起老师给予的,印象深刻得多,效果自然是大不相同。最后,还让学生动手画角,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角。 三、“游戏中”思数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例如《认识角》这节课,我以 游戏PK的形式贯穿整节课。为了突破本节教学重难点,我放手让学生在游戏中“玩角”及同桌之间“比角”来发现角的奥秘。先给每位学生提供一个学具“活动角”,让学生在“超级变变变” 的游戏中体验“角的张口可大可小”的特征;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发现张口的大小变化导致 角的大小变化,讨论得出“角的大小与张口大小有关”的结论。这样较好地突破了本节的教学 难点。再给每位学生提供第二种学具“固定角”,同桌之间合作比较角的大小,在游戏中让学 生会运用“观察法”比角,使“角的大小与张口大小有关”的结论进一步得到巩固。同时,当两 个角大小接近时,同桌之间通过游戏“比角”来发现:可以运用“重合法”进行比较,也就是“顶 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再看另一条边”。就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学生思维在碰撞中产生火花,从而得出了优化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四、“创新中”导数学 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的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 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习得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 有效的学习策略。 创造性教学有多种做法,如动手操作、制造悬念、实物观察、电教媒体展示等。如教学“平 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先让学生回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并有意渗透转化的思想,然后让大家想一想谁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比一比

最全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简明,生动的语言,辅以表情姿态,向学生描绘情境,诉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输送信息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哪种类型的课,讲授法都是主要教学方法之一。 ㈠讲授法的步骤 讲授法主要有四个步骤:准备——导入——讲授——结束。 1.准备阶段 包括教材和教参的搜集,教具的选择和教师的心理准。 根据教学目的,学生的能力与永平精心备课,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选取直观形象的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法则,同时教师要有充分的信心,认识讲授的目的,意义,增加讲课热情。 2.导入阶段 其目的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导入更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沟通,通过“情感”去启发他们认知结构的大门。导入主要有三种类型:直观型,问题型和趣味型。导入应提供一种全景式鸟瞰,是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

知欲。 3.讲授阶段 首先,要考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新知识要求的差距,并通过恰当的语言促使知识内化;其次,应借助直观教具或实用模型引导学生理解讲述的概念法则,并重视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可以通过变化刺激来实现:改变讲授的声调,语速;利用动作和表情变化;改变工具,利用板书,挂图,幻灯,电视等工具;穿插一些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给学生以活动的机会。 4.结束阶段 教师应做一个总结,以帮助学生抓住要点,掌握规律,增强记忆。 ㈡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注意数学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 讲授内容要清楚明确,层次鲜明。既要注意科学性和知识性结合,又要注意抽象性和形象性相结合。数学语言要求谨慎,一字之差面目全非,如“增加了”和“增加到”都有各自的含义,绝不可混淆。 2、注意体态语的运用 体态语包括手势、身姿、表情、眼神等,是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辅助手段。 3、注意从具体到抽象

小学数学教育实习总结

小学数学教育实习总结
总结一:小学五年级数学教育实习总结 紧张而又充实的教育实习结束了,留下的是满满的收获和不舍。在这 12 周的实习 时间里,我与指导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小学五年级(1)班的学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从老师们的教法中学到了如何备好课、授好课,从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学到了如何更好 的做好班主任工作,把我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提 升了自我。b5E2RGbCAP 2012 年 9 月 12 日,我们实习队正式开始了我们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我们的 主要任务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学工作,下面就来对本次实习做一个总结。p1EanqFDPw 一、教育工作方面 1、听课 实习期间,我担任的是 xx 的数学实习老师。教学工作最基础的方面是听课,实习 教学工作的第一件事也是听课。实习期间的听课不再是以前读书时那种专门听老师讲 课的内容,而是听指导老师讲课的教学方法,讲课思路等等;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经 验,和处理课堂的方法,与学生互动的技巧等等。我第一次听的课是数学组一位教学 多年、经验丰富的 xx 老师的课,这节课讲的是三角形面积的求法。此后,我尽可能地 去听本科组不同年级、不同老师的课,并做好详细记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提高自身 水平。DXDiTa9E3d 2、备课 教学工作的第二个方面就是备课。一般在实习的第一周以听课为主,但听课的同 时要准备好自己上课的内容,也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学的开始,备课不仅仅要联系书
1 / 12

本上的内容,还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 接受能力,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教学实际情景等方面的情况。首先,我是跟老师确认 自己要上哪一节课,然后跟老师要那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以免进度不同。我的教案里 面包括了每一个环节要怎么讲,需要多少分钟,还有作业内容等都写得清清楚楚,然 后把教案交给于老师看,指导老师看了教案后觉得没什么大碍,为了不影响我的思 路,他没给出任何的建议。RTCrpUDGiT 3、讲课 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讲台讲课,这个步骤是把前面所有工作拿到实际环 境中去的重要一步。在这个过程,可以看出教师的真正实力,教师是否在前面的过程 中认真对待,是否对实习学校、对学生负责。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 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讲课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 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以前的试讲中,同学们 都是能够适时地回答出你想要的答案,配合着你的课堂的进行,但是在真正的课堂 中,学生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 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5PCzVD7HxA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交流。我第一节课 刚开始,倒是没有常见的紧张,但是在与老师上节课的衔接上不够自然,还有就是经 验不足导致常常忘记了一些细节。讲完课老师也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比如时间 控制上不够好,在课堂上分组讨论上要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jLBHrnAILg 实习期间,主要讲了一节新课。一节课短短的 40 分钟包括学懂和完成作业确实是 比较难的,这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上得好,学生听得懂,学得快,又不能什
2 / 12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的特色

小学数学教学的特色 陈崇斐 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老师,教学应该创新,新颖,作为一名培训教师就更应该有特色,且自己的特色要能够吸引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主动和你学,愿意同你学。为此我为自己的课堂确定以下几个方向: 一、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想法,发自内心的去关心他们;去爱护他们;去了解他们找到他们喜欢的东西和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爱好来进行教学,把教学转换成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去接受,乐于接受。让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感觉到是快乐的,有趣的。其次在课堂外我们还要多和学生交流畅谈,用心和学生交朋友,让学生感觉我们是他的朋友,有什么他都愿意和我们交流,我们说什么他们都愿意接受。这样我们才能发现学生的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扬长避短,挖掘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很好的发展,让每个孩子的成绩都提高。 二、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开拓学生思维 每个孩子多有自己的天性都比较好玩,因此我们应该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一定的时间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不管学生做得对与否我们都不能批评,对于做得好的我们应该肯定,做的不好的我们应该给予鼓励说他很勇敢,能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已经很不错了,希望下次你能回答的更好。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自己的个性不敢说出自己的

想法怕说错了被老师批评所以就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导致没有自信,在做题的时候就会犹豫不决,不敢做出判断,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只有尊重了孩子的个性那么孩子才会敢想敢说。 三、开拓课堂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一节课的好坏取决于这节课是否有内容,学生是否喜欢,能不能接受,所谓的知识性指的是上课所教的内容要“精讲、重讲、精练、重练”也就是说所我们说讲的内容要精,要选择重点和考点;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对其不足之处重讲。精练则要对题目有选择性的练习,多给学生练习重点和考点,即练习的内容要精而不是多;另外对于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我们要有针对性的给他练习,要注意其内容的深度不要太高,最好越简单越好,这样会让他充满信心觉得自己也能学会。学生是否喜欢则要准备一些趣味性的思考题让学生练习,或者用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这一定要注意所出的趣味题一定要是数学题且要与本节课所上内容相关的,要能启发学生思维的。 四、制定奖励机制,要言行一致,答应学生的事一定要做到不能随意放松奖励条件,和随意发放奖励奖品。要让学生知道你只是奖优,让学生觉得你的奖品是圣神的,是要努力才可以得到的。奖励机制要注意不要设得太高,这样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一名培训教师我们应该具有吸引学生的地方,让他们觉得培训教师是他们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让他们觉得学的开心,又能获得知识的地方,是他们觉得能更好的提高、更好的发展、更能帮助他们学好知识的好地方。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备课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譬如,在实践中,有人提出“备课”要做到“五有”、“五备”:即脑中有“纲”(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 《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每个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每个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优选教学手段和教学法。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怎样实施小学数学教学

怎样实施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共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又极具可塑造性的阶段,是实施教育最佳期.对于小学数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成、方法的归纳,知识的运用等方面已成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如何运用这些条件,创造地发挥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教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25-01 1.创设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 浓厚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是学好数学的保障。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即使是孩子在玩儿,也能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新鲜的事物,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儿中获得知识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经验越接近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也就越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设

计数学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和应用,学生们就会发现原来熟视无睹的事物竟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数学知识。例如老师可以把学生春游中的情境拿到教学中来,”同学们去春游,争着要去划船,公园里有7条小船,每船乘6个人,结果还有18个人在岸上等候。”在课上,让学生根据情境自己编题,自己列式解题。这样,不但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变成了来自生活的、生动的数学问题,还促使学生能够主动投入、积极探究。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我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例如,加法课时,我拿了5瓶奶,以演员形式表演:我扮演老红军爷爷,让两个小朋友张献和李帅分别看望红军爷爷。张献拿了3瓶、李帅拿了2瓶,问红军爷爷一共收到多少瓶奶?3+2=5。然后,红军爷爷又拿给三个小朋友每人一瓶,问红军爷爷还有多少瓶?5-3=2。就这样通过实物表演,孩子们高高高兴学会加法,又学会思考和动手能力。 2.积极运用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弗赖登塔尔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有着极其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经验。他认为数学学习主要是进行”再创造”,或者是他经常提出的”数学化”。按照他的观点,这个”化”的过程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去完成,而不是任何外界所强加的。”主体参与”型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让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工具的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工具的策略随着现代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课堂教学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究性学习成为了数学课堂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操作活动也频繁在课堂中出现,教具和学具也随之进入课堂,与老师和学生亲密接触。大家都知道,教具和学具具有直观形象,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优势。正是如此,学具经常亮相在课堂教学当中。 为了使一年级学生较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方法,较好地进行运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下面我谈谈我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的片段: 1、初步认识钟面。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生:钟面上有两根针,还有1—12这些数。 生:还有一些格。 师: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生:一根长一些,细一些;另一根短一些,粗一些。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钟面。 教师拿着实物钟表,边演示边说: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时针。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91页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是多少?请大家每4人一组讨论,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整时的时候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让拨错的同

学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师:现在请同学们拨出8时,然后和书本91页下面的钟表图对照一下,看拨得对不对。 …… 我觉得学具的使用能让教学变的更直观、更形象,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身经历知识的认识和形成过程,这样才能真正学懂、弄懂。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乐趣,享受知识带来的喜悦。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学具和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用于教学,让学具和教具能很好的服务于课堂。但是教师在学具和教具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合理,不能盲目的使用。不要让学具和教具的使用影响到课堂秩序,不要让学生过于沉醉于学具的操作之中。而且还要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学具,让学具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使学具真正成为我们教师、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案例

《认识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在认识“几个几”相加的基础上,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积。 2. 在初步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联系与区别的过程中,体会求几个几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简便。 3.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连加 1. 在分类中初步感知。 出示:4+4+4 2+3+6 5+5+5 9+1+2 2+2+2+2 谈话:观察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数,你能把这些算式分成两类吗?跟同桌的小朋友一起商量。 根据学生回答把算式分为两类: 4+4+4 2+3+6 5+5+5 9+1+2 2+2+2+2 提问:你是怎样分的?(左边一组加数都相同,右边一组加数不相同。) 追问:我们来看左边的这组算式,每道算式中相同的加数是什么?有几个相同的加数? 提问:你能再说一些这样的加法算式,并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吗? 2. 在观察中体会意义。 课件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你能很快地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吗?你是怎样数的? 再问: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板书:2+2+2=6 3+3+3+3=12) 启发:这两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2相加4个3相加) 提问: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相同加数连加) 3. 在操作中加深认识。 (1)按要求摆方块。 要求1:每堆摆2个,摆4堆。 提问: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个方块,用加法怎样列式?也就是几个几相加? 要求2:每堆摆4个,摆2堆。 提问:每堆摆了几个,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也就是几个几相加? (2)同桌互动。 要求: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小朋友说要求,另一个小朋友按要求摆方块。再互相说一说,你们摆了几个几。 4. 教学“试一试”。 出示花片图(每行5个,3行)。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花片?怎样列式?(学生自主列式) 交流:你是怎样看图的?是几个几相加?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5+5 3+3+3+3+3。 提问:两个算式的得数一样吗?为什么? 二、在问题解决中初步认识乘法

小学数学教学特色

小学数学教学特色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小学数学教学特色 ---互助式教学法 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以师生情感交流为基础,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形式,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建立生生互助,师生互助的和谐师生关系,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助式教学法。 互助式教学法主要有五大环节:问题呈现——小组合作探究——汇报交流——练习巩固——课堂小结。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主要注重学生以下几方面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能大胆交流、探讨、展示,就必须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发现大多数学生预习、自学只不过是做例题而已,只要把课本上的例题做出来就完了,这显然是低层次的,根本不是自学。我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时候,很明确的给学生提出了三项要求:①一是想想这样的例题能用哪些方法解答,是通过哪些途径寻求到这些解题方法的;②我怎样把自己想的解题思路讲给同学们听,让大家一听就明白;③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问题是对知识的延伸理解,也是对逻辑思维的一种技能训练。在这三项要求中既有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把自己的思路展示出来,也就是培养学生学会交流。 2、培养具有组织学习能力的小组长 “互助式”特色教学的一个核心是“生生互助”,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之间互助的主要环节。要想落实小组学习的效果,我们遇到的首要难题必然是小组长的选拔和培养,使小组长成为小组的核心和领导人物,成为小组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为使每个小组长对自己的小组成员都能认真负责,我不时地找小组长个别谈心,耐心地告诉他们,你们每个人都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同学;你们会学习、做事认真、有组织能力,是同学们心中最佩服的人。同时鼓励他们说:“如果你不仅能自己学习优秀,而且能让别的同学像你一样优秀,你就能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小老师,那么你就不仅是一个聪明的

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罗周鸿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所谓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和提高全体公民的基本素质为最终目的的教育。而小学的素质教育是指以开发儿童身心潜能,培养和提高儿童各方面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社会文化(包括思想品德)的传播为宗旨,以心理品质培养为中介,以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其最终目标是造就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公民。①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的文化素养之一。因此,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直接影响人的文化素质、思维品质、思想品德、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要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为此,本文试就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谈几点个人浅见,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 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入手,因为每一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每一个人素质的融合和升华。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去实现这一目标呢?笔者认为,要使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最大发展,以下两大教学措施不可缺少。 1.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显然,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上不可能整齐划一。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 要,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工具之一。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需要哪些学具和如何运用这些学具来学习数学知识呢?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常用的学具及其功能 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 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或塑料片)。将儿童喜爱的小动物(如小鸟、小兔、小鸡、小鸭、蝴蝶等)、熟悉的花草、水果图案(如红花、黄花、苹果、梨、桃、五角星等)绘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卡片上。 数学塑料片有:0—20这20个数的塑料片。 符号塑料片有:运算符号片和关系符号。 2.小棒。 小棒有单根的,有成捆的(示意图(如图4)),用来学习认数和计算。 (1)(2)(3)(4) 3.计数器或计数表(如下图),用来学习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4.口算练习卡片。这种卡片可根据各册的口算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制。如第一册的口算练习卡可编制如下: (1)(2)(3)学完6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3=6+4=9+3= 6-2=10-8=17-9= 1+5=3+7=4+8= 5-3=9-4=11-6= 6-4=10-3=7+6= 3+0=5+5=15-7=……………… 利用以上卡片上的试题,可让学生定时地进行练习,以提高计算能力。 5.圆形口算练习板 可根据不同的口算内容制作不同的练习板。用它进行口算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如上图的表内乘法口算练习板。制作时,先将两个圆形剪下来,然后切掉大圆中带有阴影的长方形,把小圆(右边的)放在下面,用大头针或铁丝在“·”处钉住,使两个圆都可转动。这样就可进行口算练习了。 6.钟面和七巧板 自做一个钟面模型(如下图(1)),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1)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由7块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5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如下图(2))。用它可以拼组各种各样的图形。通过拼摆,能加深学生对已学的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丰富想象力,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2) 7.钉子板 钉子板又叫几何平板。它是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或塑料板制成。正面等分成若干个小正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初探 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中心小学刘秋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的重要信息途径。”由此可见,新课程是把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可以这么说,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的数学教学忽视了“实践”或实践不到位,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就不能形成技能,数学教学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鉴于此,我校参与了市《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课题研究活动。我们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也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区别与联系 在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老师反映突出的一个问题是对实践活动课的认识问题。如有的认为,数学实践活动就是以往学校开展的数学课外活动;有的认为,数学教学中的直观性教学活动,如实验、演示、操作、测量等就是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这实质是对什么是数学实践活动课,它与数学课及其它数学活动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认识不清楚。 数学实践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的主动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实践特长为主的课程。数学实践活动与数学课的联系与区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1.从课程设置地位看,数学课处于主导地位,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处于辅助地位。 2.从教学目标看,数学课有教学大纲的统一要求,其具体教学目标统一且稳定,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标。而数学实践活动不对学生个体作统一的要求,一般不要求人人都懂,个个都会,只要求积极参与,尽情投入。因而,数学实践活动的考核评定不像数学课那样严密和定量化,主要是让学生的自我和相互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和认识自己及他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3.从教学内容看,学科课有较稳定的教学内容,教材有严密的、科学的编排体系。而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要求不很严密,活动内容主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发展数学、掌握数学。 4.从活动的空间来看,数学课主要采用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实践活动一般不受课堂限制,可以灵活选择,既可以选择在课堂内或课堂外进行,也可以在社区或大自然中进行。 5.从学生所处的状态和地位来看,实践活动表现为学生的亲身实践,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学生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居于主体地位。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对学生理解、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升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发挥学生主体性这一思想,包含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来设计活动,同时要

小学数学特色活动课

小学数学特色活动课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小学数学活动课 面对时代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彻底改变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状况,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此,除了上好统一要求的必修课,还应开设具有一定自由度的兴趣活动课,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情趣盎然的活动,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和理解数学,去发挥各自的潜能,去领略数学的作用和美妙,去体验思维活动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创新能力。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初探”这一研究课题,并对开设活动课的意义、活动课的特点、课型等做了初步的探索。实践证明,通过活动课,训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数学兴趣,拓宽思路、诱发才智,使学生的个性、心理、特长、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一、活动课的意义 把小学数学活动课列入新的课程计划,并强调学科与活动课相辅相成,这样有利于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中发挥其整体功能,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学科课的教学重视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但由于学生素质存在着差异,程度不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仅靠学科课是不够的。活动课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条件和环境,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在动中学,在玩中学,在交流合作中学,让学生通过活动课扩大视野,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形成数学的解决问题意识,进一步培养兴趣、爱好、发展创新才能。 二、活动课的特点 活动课的内容丰富多彩,它既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又不重复教材内容,要根据现代教学思想,符合本学科的教材特点,既要源于教材,又要宽于教材,题目有趣,形式新颖,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新奇好学的特点。因此,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特点概括地说应具有: 1、活动性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一年级(每周4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认识小括号。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