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前景探讨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前景探讨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前景探讨

中国与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前景探讨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世界市场的整合,世界各国和地区经济的相互依赖不断加深,国家的界限和市场分割也逐渐削弱。为了取得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利益,组织或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和地区的必然选择。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双方合作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产业结构调整

1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进出口贸易情况逐年上升,其中出口额由2004年的429亿美元上升为2005年的554亿美元,至2006年达到7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幅度均在30%左右。进口额也有增长,2004年至2006年分别为的630亿美元,750亿美元和895亿美元,较上年的增长幅度在20%左右。中国

与东盟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因此,加强与东盟的合作至关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快中国经济发展,而且对降低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依存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双方的机遇与挑战

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遇

这里以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为工具进行相关分析。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于1965年提出来的。它表达了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的出口所占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产品贸易所占比例的大小。

原油产品的贸易互补性。

从表1可以看出,在中国与东盟主要产油国原油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中,仅马来西亚在2000、2001、2002三年小于1。中国与印尼、越南、文莱的原油产品贸易互补性指数最低值均大于2,最高值已超过20。不难看出,在原油产品上中国与东盟具有很强的

互补性。各国贸易互补性指数大多成持平和上升趋势,从而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与东盟在资源型的产品上互补性远远大于竞争性。

资料来源:中国贸易促进网,中越机械网,中国驻文莱达鲁萨兰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等数据整理

天然橡胶的贸易互补性。

从表2可以看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三国的天然橡胶产品RCA值都很高,2004年泰国和印尼都上升到大于10的水平,马来西亚也上升到,表明三国在这类产品上的出口比较优势较强。其中泰国的显性比较优势值最高,优势最明显。在与中国的贸易互补性指数上,三国也显示了同中国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都呈现上升趋势。可见,中国与东盟在工业原料产品上贸易互补性也很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挑战

出口市场的竞争性。

扩大出口市场不但可以创造大量的就

业机会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经济规模,而且可以利用出口的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来加快本国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优化的步伐。因此,出口市场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和东盟多数国家都在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具有比较

优势,双方在经济发展程度、技术水平等方面都比较相近,造成某种商品出口市场接近。

争取海外投资的竞争。

中国入世后,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场的前景更加诱人,它所产生的磁性效应不但会将那些西方的资本吸引过来,而且还会把那些东盟各国本身的资本也吸引过来,这是东盟各国最为担心的事情。2005年,中国已吸引外资6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仅次于英国和美国。到2007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额达到904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一位。

3 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对

策与建议

1 发展相对优势产业

中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利用规则,进一步发展相对优势产业,扶持一些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产业和企业。将现在的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以规模经济

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为改变中国对东盟出口的不利局面,中国还应该调整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发展货物贸易,努力增加技术贸易,争取承揽承包工程,以工程承建来带动产品出口,争取以品种取胜,以技术取胜,以质取胜。同时,采取多种贸易方式,如边境贸易、易货贸易、加工贸易等,实施中国对东盟经贸发展的全面发展战略。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东盟与中国发展水平很接近,产业结构和外贸结构很相似,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同一层次。特别是在纺织、服装、鞋类、皮革箱包等产品的生产与出口上,中国应依靠自身已有的比较优势,发展其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尽量避免区域内的产业趋同和产品趋同导致的恶性竞争。中国应重点发展汽车、家电、机床、生物技术等产品,参加与东盟

东盟十国经济发展状况完整版

东盟十国经济发展状况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东盟十国国土面积及资源分布: 菲律宾———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8120万,首都马尼拉。菲律宾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农业和制造业具有一定水准,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主要矿藏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铜蕴藏量约亿吨,金亿吨,镍亿吨。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亿桶。主要进口产品电动机械及配件、通信设备等。 柬埔寨———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1340万,首都金边。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矿藏主要有金、磷酸盐、宝石和石油。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产品、香烟、白糖、纸张、建材、汽车和电器、日常用品等。 老挝———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首都万象。老挝同样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包括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大部分等待开发。同时林木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产柚木、紫檀等名贵木材。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首都吉隆坡。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榈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在对外贸易中主要出口电子电器产品、化工产品、液化天然气、原油、棕榈油,进口机械运输设备、食品、烟草和燃料等。

缅甸———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5200万,首都仰光。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石油和天然气在内陆及沿海均有较大蕴藏量。目前,缅甸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主要进口物资为工业原料、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零配件、五金产品和消费品等。 泰国———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6310万,首都曼谷,是东盟重要国家之一。泰国物产丰富,钾盐储量4070万吨,居世界第一,锡储量约120万吨,占世界的12%%。主要进口产品有:电子和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化学品、电脑配件、钢铁、珠宝、金属制品等。 文莱———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是东盟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和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和出口总收入的95%%。在对外贸易中,进口主要以机器和运输设备、工业品、食物、药品为主。 新加坡———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332万,首都新加坡。同为东盟最富裕国家的新加坡,是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主要进口物资为电子真空管、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原油、加工石油产品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在确定商品原产地符合东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泛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基础上,适用以下规则: 规则1:定义 对于此附件: (a)“缔约方”意为协议的各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莱、柬埔寨王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共和国、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b)“原料”应包括配料部分、部件、组件,和/或那些可经过物理合成另一商品,或那些从属于另一商品生产过程的商品。 (c)“原产品”是指符合原产地规则2中规定的产品。 (d)“制造”意为获得商品的方法,其中包括种植,开采, 收获,饲养,繁殖,榨取,采集,收集,捕捉,捕捞,诱捕,狩猎,制造,生产,加工或装配。 (e)特定产品的原产地规则是指原材料的税目号发生了改变或产品经过了特殊的生产加工过程或满足增值标准或同时满足上述任意几种标准的规则。 规则2:原产地标准 1、鉴于此协议,进口到缔约方的产品,如能满足以下列出的任一原产地要求,就能享受优惠待遇: (a)在规则3中所陈述和定义的完全获得或生产的产品;或 (b)非完全生产或获得的产品,特指符合规则4,规则5或规则6的产品。 规则3:完全获得产品 按规则2(a)的意义,下述产品应被认为是完全生产或获得于缔约方的产品: (a)植物和收获、采摘或采集的植物产品; (b)生长和饲养的活动物; (c)获取于上述b项所指活动物的动物产品; (d)通过狩猎,诱捕,捕捞,采集或捕捉所得的产品; (e)从土地、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矿物及其他自然产生物质,但a项至d项所列不包括在内; (f)缔约方从其领海外的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产品;只要根据相关国际法该成员国有权开发这些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 (g)由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该方旗帜的船只自公海捕捞的海产品和其他水产品; (h)于已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缔约方旗帜的捕捞船上加工并/或制作的产品,上述(g)项所涉及的产品除外; (i)所采集的物品既不能再发挥其原有作用也不能被储存或修理,只能供回收原料用或用于循环再生目的,和 (j)在缔约方境域内获得或生产的货物只限于上述项目(a)至(i)所涉及的产品。 规则4:非完全获得产品 (a)鉴于规则2(b),如果符合下述要求,产品可被认为是原产: (i)产品源自任何缔约方的成份应不少于40%;或 (ii)如果源自非缔约方的原材料、零件或产品的总价值不超过该产品离岸价的60%,且该产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在缔约方境域内完成。 (b)鉴于该附件,规则4(a)(ii)中所列出的原产地标准可以参考“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40%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计算公式如下:

最新中国东盟自贸区发展历程学习资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历程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简称CAFTA)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之一(其他两个分别为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它是由十一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 1991年中国与东盟创建对话同伴关系,此后双方之间的贸易合作关系逐渐地变得更加紧密,开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1993年中国被东盟邀请参加了在印尼雅加达举行的第29届东盟部长会议。1997年,中国对受金融危机打击的东盟各个国家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携手度过了金融危机阶段。因为双方在政治关系上比较良好,于是促进了双方经济发展上面的合作。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但是1999年东盟各个国家的经济开始复苏并且慢慢地回升,与此同时中国始终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更是在2001年11月加入WTO后,经济情况更为可观。双方都意识到建立自贸区的必要,以此来加快经济发展。 2002年1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同年成功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2005年7月20日,《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7000种产品降低关税。2009年8月15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标志主要谈判结束。2010年1月7日,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正式签约了两年十八个合作项目。 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的合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2年到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始采取大幅度降低关税的措施,直到它减小到最小值为止。自2002年11月到2010年1月1日为止,中国对东盟各个国家大约93%的产品贸易关税都减小至零了。第二个阶段,2011年到2015年,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化,双方实现更广泛更深入的投资市场以及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第三个阶段,2016年之后,必须要巩固自贸区从而完善它。预测在未来几年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在世界经济发挥更加重要与独特的作用,那时候我们都将离不开它的存在。 “蝴蝶效应”——环境对人影响重大 “蝴蝶效应”想必你有所耳闻甚至有一定的了解吧?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于1963年在一篇提交纽约科学院的论文中分析了这个效应。“一个气象学家提及,如果这个理论被证明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CE 世界上的地位,世界人民见证着我们的点滴成长是不争的事实。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之前,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各国经济都在衰退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增长。虽然我国还有很多未完善的体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还是你们的。现在世界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祖国经济的腾飞。 正文 1、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三大主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 1.1、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明显地反映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深度与广度上。分析师们认为,未来十年人民币将加快国际化步伐,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外汇交易中的比重都将明显提高。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分析师们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预期,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 1.2、产业高级化 产业高级化表现在新产业的拓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两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将支撑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能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产业高级化还表现在,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将迅速崛起;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 1.3、市场深度化 市场深度化表现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百货公司”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形成,同时也表现为实体经济外延扩大化和服务高端化。分析师们认为,到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市场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仍将较大落后于美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将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出口将占我国汽车产量比例的20%。 未来十年,作为传统产业的纺织工业的增长点及对社会的贡献将主要体现在产业用纺织品上。产业用纺织品市场规模将急剧扩张,覆盖交通、铁路、水利、机械、医药卫生、军工等领域。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也将充分释放装饰用纺织品、床上用品等家用纺织品市场需求。 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把网络生活推向新阶段,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城镇化率接近60%。 2、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的发展趋势 2.1、趋势之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人民币难成自由兑换货币,稳健升值是大势所趋。 未来10年,将是人民币加快走向国际化的10年。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 15%。到2020年,在美元没有出现崩溃性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将在4.2:1左右,年均升值约4.5%。今后10年,人民币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服务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东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邻国家,在地缘经济、战略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紧密联系。双边货物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但相应的服务贸易发展远远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及服务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给双边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同时,双方在地区货币互换、债券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也不断深化,金融投资力度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这一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政策 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双方在货物贸易和其他产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必然进一步增大对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的需求,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余地和空间巨大。服务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服务贸易基础不同,产业优势领域各异,这些差异形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服务贸易上存在较大的互补性,新加坡

的法律咨询、物业管理、金融服务,泰国的旅游服务,印尼的能源服务,中国的海运、建筑、信息技术服务等都各具优势,双方之间加强合作,则机遇大于挑战。专家认为,中国服务业容量大、潜力大,对东盟及世界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在中国和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后,双方将相互开放很多行业。 一、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背景分析 90年代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东盟国家意识到服务业领域管制的放松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使服务业自身的成长和高级化成为可能。伴随经济的增长,由于对各种服务的需要急剧扩大,东盟国家开始逐步推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东盟的投资热潮引起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东盟,而东盟诸国基础设施老化,由于公共资金对基础建设的投入有限,民间资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活跃了起来,以前由国营企业担任的公共服务业如电力、通讯、运输等领域中渐渐有了民营企业加入。在东盟,随着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者服务的需求急剧扩大,要求情报、数据、服务、广告、市场、工程等给其他企业以支援。而目前大部分东盟国家的国内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表现在大部分东盟国家的记录服务贸易收支情况的“其他民间服务”项目存在持续增大的赤字。事实上,运输、通讯、金融等对应生产者的服务都是经济活动的支援部门,它们的成本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因而可以说,东盟国家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受到WTO主持下的GATS的推动。事实上GATS的签署过程反映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而目前东盟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对服务贸易有限制,在设立商业存在方面的壁垒最多。尽管近年来东盟的大部分国家都放松了限制,但在公共性强的服务业中,国营企业仍占压倒多数,在大部分非制造业,多少都有对外资参与比例的限制。由于服务具有消费与生产同时进行、不能储存等特性,可以认为需要地的企业设立引起的可提供服务的范围最广。因此,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点应该是考虑服务业中对外国直接投资管制的放松问题。 从目前中国服务业所拥有的资源来看,中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以及相关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便宜并具有一定的素质,专业

东盟经济概论

(综述)澜沧江 -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澜沧-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陆路桥梁。澜沧江-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是冷战后亚太地区经济开发的热点。受金融危机的冲击, 这项经济合作受挫。随着东南亚国家经济的逐渐复苏,澜沧江- 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取得新的进展。 澜沧江 -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中国境内段称为澜沧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自北向南流经中国青海、西藏、云南三省区和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五国,于越南胡志明市附近注入南中国海。湄公河全长 4880 公里,流域总面积 81 万平方公里。湄公河次区域总面积233.19 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2.46 亿,是连接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陆路桥梁,地理位置十分显要。 湄公河次区域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历史悠久,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而且,该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具有极大的经济潜能和开发前景。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孕育了闻名于世的自然、文化遗产。虽然自然、历史和社会条件的差异形成了湄公河次区域文化的多元性,但该区域内国家间山水相连、民族间血脉相承,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文化与商业交往,共同构成了湄公河次区域独特的地缘文化与地缘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冷战格局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逐步成为亚太地区经济、贸易及投资开发的新热点, 不仅沿岸国家及东盟积极参与,日、美、欧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发达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也十分关注, 纷纷挟资而入。这一次区域合作计划涉及的国家之多( 六个) 、地域之广( 233万平方公里) 、人口之众( 2. 4亿) ,在中国各地区目前参与的对外经济合作中也是罕见的, 是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将成为21世纪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进行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进展1992年以来, 在有关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促进下, 逐渐形成了由亚洲开发银行主导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 , 由东盟主导的“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 , 由新湄公河委员会主导, 柬、老、泰、越四国参加, 中、缅为对话国的“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 , 以及由泰国发起的中、老、缅、泰四国毗邻地区“经济增长四角”等四种主要合作机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汇总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 (线索:东盟介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前景展望)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由来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5国外交部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布《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正式成立。成员国外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正式例会和特别会议各一次。常设委员会为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执行外交部长会议的决议。 东盟的宗旨是通过成员国共同努力,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制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促进区域合作与稳定;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促进互利合作;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研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 二、发展历程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 1997年12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加强双方合作的十点新倡议?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 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惠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 总的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2年至2010年),启动并大幅下调阶段。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英语专业窦一鸣 11331049) [摘要]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地调整外交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政治上致力于相互信赖、平等协商;经济上谋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正在建设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中国周边政策的又一成果。中国—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新篇章,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介绍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必然性进行了充分论证,概述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对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现状;对策;自由贸易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理论背景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彼此间就国家整体经济或某些经济领域、经济地区的经济联合而达成经济联盟的状态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不断趋向自由化流动,从而带来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亦即世界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改进。 (一)关税同盟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关税同盟理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石。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Jacob?Viner出版了《关税同盟问题》一书,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书中重点论述局部均衡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可以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自由贸易,但同时又对非成员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保护贸易,因此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世界福利的净增加。维纳得出结论,关税同盟效应就是贸易创造收益减去贸易转移损失所取得的实际利益。?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 2014年11月26日,国泰君安证券2015投资策略会上,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号召投资者卖掉房子买股票… 实际上,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之所以建议卖房买股,是做了一番深刻研究的。据国泰君安计算,从 2013 年到 2020 年,中国结婚人口的对数将从1300 万对降到 800 万对,在这种情况下,谁来支持刚需?所以林采宜建议,从大类资产配置上,可以卖掉多余的房子买股票。 时隔近一年,在上周日举行的“2015 金砖论坛——第四届全球房地产金融峰会”上,林采宜女士就“中国宏观经济经济形势与经济预期”议题进行了演讲。这次的演讲中,她会不会又语出惊人呢? 2018年GDP或在6.5以下 虽然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中说,未来五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但林采宜认为,2018年以后GDP增速很可能出现6.5%以下的局面,这是一个规律性的问题。 林采宜:我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国,首先从宏观经济来看我们的增长,未来不是一年,而是五年整个经济都是总量增长放缓的过程。 上一个季度 GDP 增幅达到6.9或7,创了十年来的新低,未来五年还会继续不断地创出新低。那就是说高速增长的时代结束了,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这不断创新低的增长是不是就一定不好呢,经济就一定很差呢? 我个人不这么认为,其实我认为速度是中性的,也就是说增长的快和慢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增长的质量。 保增长保的是什么?保增长保的是就业,但是大家知道中国 90 后人口数量比 80 后少了将近 40%,这是计划生育造成的人口断层。这个人口断层延续到 20 年以后是什么样的情形呢?就是新进入职场的劳动力大量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面保就业并不难,增长速度必然也不需要像过去十几年 60 后、70 年生育高峰不断地制造新的就业岗位。这是人口结构决定未来五年中国就业增长率相对压力比较小。

东盟十国经济发展状况

东盟十国经济发展状况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东盟十国国土面积及资源分布:菲律宾———国土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人口8120万,首都马尼拉。菲律宾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农业和制造业具有一定水准,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主要矿藏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铜蕴藏量约37.16亿吨,金1.36亿吨,镍1.27亿吨。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 3.5亿桶。主要进口产品电动机械及配件、通信设备等。? 柬埔寨———国土面积18.10万平方公里,人口1340万,首都金边。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矿藏主要有金、磷酸盐、宝石和石油。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产品、香烟、白糖、纸张、建材、汽车和电器、日常用品等。? 老挝———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537.7万,首都万象。老挝同样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包括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大部分等待开发。同时林木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产柚木、紫檀等名贵木材。?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33.02万平方公里,人口2452.7万,首都吉隆坡。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榈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在对外贸易中主要出口电子电器产品、化工产品、液化天然气、原油、棕榈油,进口机械运输设备、食品、烟草和燃料等。? 缅甸———国土面积67.66万平方公里,人口5200万,首都仰光。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石油和天然气在内陆及沿海均有较大蕴藏量。目前,缅甸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主要进口物资为工业原料、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零配件、五金产品和消费品等。? 泰国———国土面积51.31万平方公里,人口6310万,首都曼谷,是东盟重要国家之一。泰国物产丰富,钾盐储量4070万吨,居世界第一,锡储量约120万吨,占世界的12%%。主要进口产品有:电子和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化学品、电脑配件、钢铁、珠宝、金属制品等。? 文莱———国土面积0.57万平方公里,人口34.08万,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是东盟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和出口是国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xx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xx 新xx成立前夕的 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9, 9(3), 435-444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016809434.html,/journal/sd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016809434.html,/10.12677/sd.2019.9305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e in Service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Lin Lu, Zongtao Zhou School of Economic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June 26th, 2019; accepted: July 11th, 2019; published: July 18th, 2019 Abstract Actually, the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has been built and is continuing to improve, China and ASEAN are to enhance cooperation to build “the Belt and Road”, these have brought a lot of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servic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sid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service trade amount of imports and exports in China and ASEAN from 2008 to 2017, using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d 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of China-ASEAN trade in service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the service trad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conclusion and the problem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service trade with ASEAN countries. Keywords Trade in Service, Status Quo,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陆琳,周宗滔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9年6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1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8日 摘要 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已建成并在不断完善,中国与东盟正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强合作。本文基于

最新东盟十国概况

泰国 自然地理:513115平方公里。亚洲中南半岛中南部,东南临泰国湾(太平洋),西南濒安达曼海(印度洋),西和西北与缅甸接壤,东北与老挝交界,东南与柬埔寨为邻,疆域沿克拉地峡向南延伸至马来半岛,与马来西亚相接,其狭窄部分居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为热、雨、旱三季。年均气温24~30℃。 经济:作为传统农业国,农产品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主要生产稻米、玉米、木薯、橡胶、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棉花、棕油、椰子果等。全国耕地面积为207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8%。泰国是世界著名的的大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大米出口是泰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出口额约占世界市场稻米交易额的三分之一。泰国也是仅次于日本、中国的亚洲第三大海产国,为世界第一产虾大国。泰国自然资源丰富,主要有钾盐、锡、褐煤、油页岩、天然气,还有锌、铅、钨、铁、锑、铬、重晶石、宝石和石油等。其中钾盐的储量4070万吨,居世界首位,锡的储量约120万吨,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油页岩蕴藏量达187万吨,褐煤蕴藏量约20亿吨,橡胶产量居世界首位,年产达21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90%用于出口。森林资源、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也是其经济发展的基础,天然气蕴藏量约16.4万亿立方英尺,石油储量1500万吨,森林覆盖率为25%。此外,泰国还盛产分别被誉为“果中之王”和“果中之后”的榴莲和山竹。荔枝、龙眼、红毛丹等热带水果同样名扬天下。泰国经济结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制造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日益扩大。制造业已成为比重最大的产业,且成为主要出口产业之一。泰国工业化进程的一大特征是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农产品资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合作现状与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合作现状与前景展望 内容摘要:自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稳步扩大开放领域,不断加大合作力度,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边投资、经济技术合作、次区域经济合作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展望未来,随着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不断加深和2010年自贸区的全面建成,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将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关键字: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展望 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合作现状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了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之后,双方不断推进自贸区建设,于2004年11月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2007年1月签署《服务贸易协议》,2009年8月签署《投资协议》。在自贸区的框架下,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取得了巨大成绩。 (一)关税水平不断降低,货物贸易发展迅速 自2002年双方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货物贸易额已经连续六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2007年双方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比计划中的2010年提前三年实现目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开始双边贸易增长速度放慢,但当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仍达到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其中,中国出口1141.4亿美元,进口1169.7亿美元。2009年,双边贸易虽然下降,但也达到2130.1亿美元,减少7.9%,比同期中国外贸整体降幅低6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1063亿美元,减少7%;中国自东盟进口1067.1亿美元,减少8.8%。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中国也成为东盟第三大贸易伙伴。 (二)服务贸易稳步开放 2007年1月,中国与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宣布相互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并于2007年7月1日生效。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基础上,向东盟国家做出开放市场的承诺。东盟各国也做出了开放承诺。近年来,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呈上升趋势。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总额为23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4%,占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7.7%。其中,中国对东盟服务贸易出口104亿美元,增长31.5%,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7.1%。中国自东盟服务贸易进口129.6亿美元,增长29.6%,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8.2%。中国对东盟逆差25.6亿美元。目前,东盟是中国服务贸易五大贸易伙伴之一,是中国第五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仅次于中国香港地区、美国、欧盟和日本。东盟在海运、航运、金融服务、建筑工程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领域的对华合作已成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业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领域,东盟也已成为中国重要的服务贸易出口市场。 (三)经济技术合作进展顺利 随着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建设的不断深入,目前东盟国家已经成为中国海外重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测论文

2010-2011学期市场预测与管 理决策结课论文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学生姓名龚虹 学号6081209201 所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13-2班 指导教师朱哲 2011—04—18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前景预测 摘要:站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新起点上,世界都在瞩目中国的复兴之路。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人民币加快国际化步伐、新能源汽车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银行走向“金融百货公司”、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物联网”把网络生活推向新阶段、粮食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资本市场趋于国际化等趋势。 关键词:中国经济、国际化、预测、趋势 Abstract:Stand in new China and establish the new point of departure of 60 anniversaries up, world all focus attention the road of the renew of China Xinhua economic analysis teachers pass by extensively thorough of investigation, carried on an anticipation to future ten aspect swings, such as, 10-year RMB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fuel industry, commissary safety etc.Predict display, the economies internationalizes, the domain high class turn, market the depth turn to pierce through China futur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gress.RMB quickly internationalizes step, new fuel autocar tape in China go into autocar big country and China will become alignment"financial department store" in the no 1 big fuel in world consumption country, bank, from spinning the big country head into to spin and weave big country, cultural creativity industry quickly rising, "thing allied net" push network life toward the new step, commissary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be placed in tight state of equilibrium, capital market Be tended to an internationalization. Key words:Chinese economies Internationalize Predict Trend 前言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1年里,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果,暂且不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世界人民见证着我们的点滴成长是不争的事实。在日本发生里氏9.0级地震之前,中国的GDP总量早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更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在各国经济都在衰退的时候,我们的经济在增长。虽然我国还有很多未完善的体制,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们一定可以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实现中国经济的腾飞。毛主席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最终还是你们的。现在世界就要交到我们手上了,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实现祖国经济的腾飞。 正文 1、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成为中国未来经济的三大主线。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们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对未来十年人民币国际化、能源产业、粮食安全等十方面经济趋势进行了预测。预测显示,经济国际化、产业高级化、市场深度化将贯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进程。 1.1、经济国际化 经济国际化明显地反映在新兴市场的金融和资本参与国际大循环的深度与广度上。分析师们认为,未来十年人民币将加快国际化步伐,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国际储备、外汇交易中的比重都将明显提高。2020年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比重将超过10%,在国际储备和外汇交易中的比重甚至将高达15%。 分析师们对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作出预期,预计到2020年,上交所上市的境外公司比率将达15%左右,约为1000家,其中世界500强至少有50家;B股市场将有可能与A股合并。中国国债将成为外国央行外汇储备资产的一部分,企业债也将成为大型金融机构全球资产组合的组成部分。 1.2、产业高级化 产业高级化表现在新产业的拓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提升两方面。金融危机之后,新能源将支撑全球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周期。分析师们预测,到2020年,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比例将从目前的70%下降到60%以下,相对清洁高效的油气比例将从23%提高到近27%,非碳基能源比例将从7%提高到15%甚至更多。同时,新能源汽车可能把中国带入汽车强国。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各类新能源汽车最多的国家之一。 产业高级化还表现在,十年之后,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占国内市场比例将提高到60%;物联网将在消费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文化创意产业将迅速崛起;科技进步对粮食单产的贡献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十年我国粮食增产将超过10%。 1.3、市场深度化 市场深度化表现为银行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百货公司”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格局的形成,同时也表现为实体经济外延扩大化和服务高端化。分析师们认为,到2015年,我国新车销售市场

东盟十国经济发展状况

东盟十国经济发展状况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东盟十国国土面积及资源分布: 菲律宾———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8120万,首都马尼拉。菲律宾为出口导向型经济,农业和制造业具有一定水准,水产资源丰富,鱼类品种达2400多种。主要矿藏有铜、金、银、铁、铬、镍等20余种。铜蕴藏量约亿吨,金亿吨,镍亿吨。巴拉望岛西北部海域有石油储量约亿桶。主要进口产品电动机械及配件、通信设备等。 柬埔寨———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1340万,首都金边。柬埔寨是传统农业国,主要农产品有稻谷、玉米、豆类、薯类。矿藏主要有金、磷酸盐、宝石和石油。主要进口商品为:石油产品、香烟、白糖、纸张、建材、汽车和电器、日常用品等。 老挝———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首都万象。老挝同样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包括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大部分等待开发。同时林木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产柚木、紫檀等名贵木材。 马来西亚———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首都吉隆坡。马来西亚自然资源丰富,橡胶、棕榈油和胡椒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在对外贸易中主要出口电子电器产品、化工产品、液化天然气、原油、棕榈油,进口机械运输设备、食品、烟草和燃料等。

缅甸———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5200万,首都仰光。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石油和天然气在内陆及沿海均有较大蕴藏量。目前,缅甸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主要进口物资为工业原料、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零配件、五金产品和消费品等。 泰国———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6310万,首都曼谷,是东盟重要国家之一。泰国物产丰富,钾盐储量4070万吨,居世界第一,锡储量约120万吨,占世界的12%%。主要进口产品有:电子和工业机械、集成电路、化学品、电脑配件、钢铁、珠宝、金属制品等。 文莱———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是东盟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和出口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和出口总收入的95%%。在对外贸易中,进口主要以机器和运输设备、工业品、食物、药品为主。 新加坡———国土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332万,首都新加坡。同为东盟最富裕国家的新加坡,是外贸驱动型经济,以电子、石油化工、金融、航运、服务业为主,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主要进口物资为电子真空管、办公及数据处理机零件、原油、加工石油产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