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 实验六 布拉格衍射实验.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 实验六  布拉格衍射实验.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 实验六  布拉格衍射实验.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六布拉格衍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微波通过晶体模型的衍射现象。

2、验证电磁波的布拉格方程。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DH926B 型微波分光仪,喇叭天线, DH1121B 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计算机三、实验原理

1、晶体结构与密勒指数

固体物质可分成晶体和非晶体两类。任何的真实晶体, 都具有自然外形和各向异性的性质, 这和晶体的离子、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的几何规律排列密切相关。

晶体内的离子、原子或分子占据着点阵的结构, 两相邻结点的距离叫晶体的晶格常数。晶体格点距离的数量级是 -8

10m, 与 X 射线的波长数量级相当。因此, 对 X 射线来说, 晶体实际上是起着衍射光栅的作用, 因此可以利用 X 射线在晶体点阵上的衍射现象来研究晶体点阵的间距和相互位置的排列, 以达到对晶体结构的了解。

图 4.1 立方晶格最简单的晶格是立方体结构。

如图 6.1这种晶格只要用一个边长为a的正立方体沿 3个直角坐标轴方向重复即可得到整个空间点阵, a就称做点阵常数。通过任一格点, 可以画出全同的晶面和某一晶面平行, 构成一组晶面, 所有的格点都在一族平行的晶面上而无遗漏。这样一族晶面不仅平行,而且等距,各晶面上格点分布情况相同。

为了区分晶体中无限多族的平行晶面的方位, 人们采用密勒指数标记法。先找出晶面在x、y、z 3个坐标轴上以点阵常量为单位的截距值,再取 3截距值的倒数比化为最小整数比 (h∶k∶l , 这个晶面的密勒指数就是 (hkl 。当然与该面平行的平面密勒指数也是 (hkl 。利用密勒指数可以很方便地求出一族平行晶面的间距。对于立方晶格,密勒指数为(hkl的晶面族,其面间距 hkl d 可按下式计算: 222l k h a

d hkl ++=

图 6.2立方晶格在x—y平面上的投影

如图 6.2,实线表示(100面与x—y平面的交线,虚线与点画线分别表示 (110面和(120面与x—y平面的交线。由图不难看出

2、微波布拉格衍射

根据用 X 射线在晶体内原子平面族的反射来解释 X 射线衍射效应的理论, 如有一单色平行于 X 射线束以掠射角θ入射于晶格点阵中的某平面族, 例如图 4.2所示之(100晶面族产生反射,相邻平面间的波程差为

θsin 2100d QR PQ =+ (6.1 式(6.1中 100d 是(100平面族的面间距。若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则二反射波有相长干涉,即因满足

λθn d =sin 2,其中n=0, 1, 2,… (6.2

而得到加强,(6.2即布拉格定律,它规定了衍射的 X 射线从晶体射出的方位。

对每个格点位置上有相同类型原子的简单立方结构, 随着间距d的减小, 在每个晶面上的原子数目也减少, 反射就变得弱些。当用单色波对处于特定方位的晶体进行分析时,随着掠射角θ的改变,可得到一个反射光强度的分布。若把最强的反射峰对应的θ角值代入式式 (4.2 , 就能算出对这个峰值有贡献的平面族的面间距d, 如有几个满足布拉格定律的晶面族产生反射, 其弱者可视为总强度分布的本底。

本实验是仿照 X 射线入射真实晶体发生衍射的基本原理, 人为的制作了一个方形点阵的模拟晶体, 以微波代替 X 射线, 使微波向模拟晶体入射, 观察从不同晶面上点阵的反射波产生干涉应符合的条件, 这个条件就是布拉格方程, 即当微波波长为λ的平面波入射到间距为 a (晶格常数的晶面上,入射角为θ,当满足条件θλaCos n 2=时 (n 为整数 , 发生衍射, 衍射线在所考虑的晶面反射线方向。而在一般的布拉格衍射实验中采用入射线与晶面的夹角(即通称的掠射角

α,

这时布拉格方程为αλaSin n 2=。我们这里采用入射线与晶面法线的夹角 (即通称的入射角 ,是为了在实验时方便。因为当被研究晶面的法线与分光仪上度盘的00刻度一致时,入射线与反射线的方向在度盘上有相同的示数,不容易搞错,操作方便。

本实验使用的 3cm 波长的微波和点阵常数为 4cm 的简立方点阵模拟晶体, 晶格格点上的粒子由小铝球组成, 小铝球是微波的散射中心, 能获得几个级次的反射,取决于所研究的平面族。

为了测量微波的波长,可以仿照光学实验中的迈克尔逊干涉仪方法。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按图 6.3所示,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图 6.3 布拉格衍射实验的仪器布置

如图 6.3所示, 实验中除了两喇叭的调整同反射实验一样外, 要注意的是模拟晶体球应用模片调得上下左右成为一方形点阵, 模拟晶体架上的中心孔插在支架上与度盘中心一致的一个销子上。

当把模拟晶体及晶体架放在中心轴上的分度转台时, 要调整微波发射喇叭和微波接收喇叭对准模拟晶体的中部高度, 并使两喇叭口在一条通过载物台转轴的直线上,两臂分别对准度盘的 0°和 180°位置。

开启微波发生器电源后, 调整两个波导方位, 使接收器一方的微安表指示达到相对最大值。在调节波导调谐器(短路活塞和衰减器时,先加大衰减,再调节短路活塞,使微安表指示达到最大,再减小衰减使指针达到适当位置。

2、通过测量,及布拉格定律求出晶格常数。

(1模拟晶体架下面圆盘的刻线要与模拟晶体(100晶面的方向一致,并且指向度盘的 0°刻度。

(2测量(100面衍射的一级与二级极大的掠射角1θ与2θ。测角可以从 20°

开始,旋转分度转台 1°,记录一次微安表读数(注意:固定臂指针变化 1°, 旋转臂要在原位置基础上旋转 2°。先测出一侧的1θ与2θ,再用同样方法测出

另一侧的1θ与2θ,取平均值。

(3测量(110晶面衍射的一级与二级极大的掠射角1θ与2θ,测角范围可在

20°~60°区间,测量方法同(2。

【注意】进行(100、(110面的测量,只要将模拟晶体架下圆盘刻度线

分别调到指向 0°和 45°的位置即可。(4)测量微波的波长取下模拟晶体,把接收臂转动 90°,按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形式装好平板玻璃分束器和铝板反射镜,并测量微波的波长,然后恢复微波衍射装置。 3、利用米尺直接测量各层中的球间距离,取平均,与上一项测量的“晶格常数” 作比较。【注意】实验装置附近不可有运动的物体,甚至测量者头部的移动也会影响读数,所以实验者应坐在接收器后面读数。做这项实验时应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五、实验数据处理1、a=40mm,λ =32mm,100 面:θ(度) I(μA)θ(度) I(μA)θ(度) I(μA)θ(度) I(μA)θ(度) I(μA) 30 63 39 10 48 0 57 12 66 67 31 62 40 11 49 4 58 12 67 66 32 58 41 18 50 11 59 5 68 100 33 64 42 26 51 12 60 3 69 100 34 60 43 27 52 7 61 9 70 76 35 56 44 21 53 2 62 33 36 34 45 8 54 0 63 84 37 22 46 2 55 1 64 100 38 13 47 0 56 5 65 100 由实验数据可得,两侧发生衍射的角度大约在 34°和 65°附近。根据

布拉格方程nλ =2aCOSθ ,将λ =32mm,a=40mm 代入得:当 n=1 时,θ

=66.42°;当 n=2 时,θ =36.87°. 实验测得数据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可验证布拉格方程。69°附近产生的峰值可能是由其他实验组影响造成的,不计入考虑。实验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

I(μ A) 120 100 80 60 40 20 0 布拉格衍射实验曲线(100面)第二次衍射第一次衍射θ (度)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2、a=40mm,λ =32mm,110 面:θ(度) I(μA)θ(度) I(μA)θ(度) I(μA)θ(度) I(μA)θ(度) I(μA) 30 52 39 1 48 18 57 72 66 0 31 50 40 0 49 32 58 62 67 1 32 44 41 0 50 44 59 36 68 1 33 30 42 2 51 60 60 22 69 0 34 18 43 2 52 72 61 16 70 0 35 12 44 1 53 80 62 6 36 6 45 2 54 86 63 2 37 2 46 6 55 82 64 1 38 1 47 10 56 78 65 0 由实验数据可得,发生衍射的角度大约在 54°附近。根据布拉格方程nλ

=2aCOSθ ,将λ =32mm,a=40mm 代入得:当 n=1 时,θ =55.56°.实验测得数据与理论计算值比较接近,可验证布拉格方程。实验数据曲线如下图所示

I(μA) 100 布拉格衍射实验曲线(110面)第一次衍射 80 60 40 20 0 30 32 34 36 38 40 42 44 46 48 50 52 54 56 58 60 62 64 66 68 70 θ(度)实验中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有:模拟晶体与实际晶体的差距,其他实验组干扰,以及读数误差等。

实验1 单缝衍射实验

实验1单缝衍射实验 1.1 实验设置的意义 微波和光波都是电磁波,都具有波动这一共同性,即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因此用微波作光波波动实验所说明的波动现象及其规律是一致的。由于微波的波长比光波的波长在量级上差一万倍左右,因此用微波设备作波动实验比光学实验要更直观、方便和安全,所需要设备制造也较容易。 本实验就是用微波分光仪,演示电磁波遇到缝隙时,发生的单缝衍射现象。 1.2 实验目的 1.了解微波分光仪的结构,学会调整它并能用它进行实验。 2.进一步认识电磁波的波动性,测量并验证单缝衍射现象的规律。 1.3 实验原理 图1 单缝衍射原理 如图1,当一平面波入射到一宽度和波长可比拟的狭缝时,就要发生衍射的现象。在缝后面出现的衍射波强度并不是均匀的,中央最强,同时也最宽。在中央的两侧衍射波强度迅速减小,直至出现衍射波强度的最小值,即一级极小,此时衍射角为1 Sin λ α ?=min φ ,其中λ是波长,a 是狭缝宽度。两者取同一长度单位,然后,随着衍射角增大,衍射波强度又逐渐增大,直至出现一级极大值,角度为:1 32Sin λα???=?? ?? ?max φ 实验仪器布置如图2,仪器连接时,预先接需要调整单缝衍射板的缝宽,当该板放到支

座上时,应使狭缝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此刻线应与工作平台上的900刻度的一对线一致。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的指针在小平台的1800处,此时小平台的00就是狭缝平面的法线方向。这时调整信号电平使表头指示接近满度。然后从衍射角00开始,在单缝的两侧使衍射角每改变20 读取一次表头读数,并记录下来,这时就可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并根据微波波长和缝宽算出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并与实验曲线上求得的一级极小和极大的衍射角进行比较。此实验曲线的中央较平,甚至还有稍许的凹陷,这可能是由于衍射板还不够大之故。 图2 单缝衍射仪器配置 1.4 实验内容与测试 1.4.1 实验仪器设备 微波分光仪 1.4.2 测量内容 当设置电磁波入射到单缝衍射板上时,在接收天线上将检测到信号,通过改变接收天线的角度,得到接收微安表显示的数值。在单缝的两侧使衍射角每改变20读取一次表头读数,并记录下来,这时就可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并根据微波波长和缝宽算出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并与实验曲线上求得的一级极小和极大的衍射角进行比较。 1.4.3 测量方法与步骤 1.打开DH1121B的电源; a 2.将单缝衍射板的缝宽调整为70mm左右,将其安放在刻度盘上,衍射板的边线与刻度盘上两个90°对齐; 3.调整发射天线使其和接收天线对正。转动刻度盘使其1800的位置正对固定臂(发射天线)的指针,转动可动臂(接收天线)使其指针指着刻度盘的0°处,使发射天线喇叭与接收天

哈工大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人:

实验一电磁波的反射实验 1.实验目的: 任何波动现象(无论是机械波、光波、无线电波),在波前进的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波就要发生反射。本实验就是要研究微波在金属平板上发生反射时所遵守的波的反射定律。 2.实验原理: 电磁波从某一入射角i射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上时,其反射波总是按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反射回来。 如图(1-2)所示,微波由发射喇叭发出,以入射角i设到金属板M M',在反射方向的位置上,置一接收喇叭B,只有当B处在反射角i'约等于入射角i时,接收到的微波功率最大,这就证明了反射定律的正确性。 3.实验仪器: 本实验仪器包括三厘米固态信号发生器,微波分度计,反射金属铝制平板,微安表头。 4.实验步骤: 1)将发射喇叭的衰减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它处于最大衰减位置; 2)打开信号源的开关,工作状态置于“等幅”旋转衰减器看微安表是否有显示,若有显示,则有微波发射; 3)将金属反射板置于分度计的水平台上,开始它的平面是与两喇叭的平面平行。 4)旋转分度计上的小平台,使金属反射板的法线方向与发射喇叭成任意角度i,然后将接收喇叭转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位置,缓慢的调节衰减器,使微 μ)。 安表显示有足够大的示数(50A

5)熟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读取方法,然后分别以入射角等于30、40、50、60、70度,测得相应的反射角的大小。 6)在反射板的另一侧,测出相应的反射角。 5.数据的记录预处理 记下相应的反射角,并取平均值,平均值为最后的结果。 5.实验结论:?的平均值与入射角0?大致相等,入射角等于反射角,验证了波的反射定律的成立。 6.问题讨论: 1.为什么要在反射板的左右两侧进行测量然后用其相应的反射角来求平均值? 答:主要是为了消除离轴误差,圆盘上有360°的刻度,且外部包围圆盘的基座上相隔180°的两处有两个游标。,不可能使圆盘和基座严格同轴。 在两者略有不同轴的情况下,只读取一个游标的读数,应该引入离轴误差加以考虑——不同轴的时候,读取的角度差不完全等于实际角度差,圆盘半径偏小

电磁波的反射及单缝衍射实验

电磁波的反射及单缝衍射 实验室名称:2301 实验时间:2017.3.20 姓名:学号: 专业: 指导教师:

45度时: 50度时: 55度时: 60度时: 65度时:

25 30 35 40 45 50 0.10.20.20.10.90.8 0.20.20.20.10.60.1 3540455055 0.10.40.20.50.1

六、实验小结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反射角近似等于入射角。所以电磁波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实验结果记录可知,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反射角近似等于入射角。而对于电磁波的衍射,通过分析数据和查找资料可知,当缝宽取7cm和5cm时,即缝宽大于信号源的波长λ时,电磁波可以发生衍射现象。但通过相关的计算可以得出理论上算出的衍射角和实际测量出来的衍射角大小误差不大,这些差是允许出现的,所以实际测量值可以看做是准确的。但当缝宽取2cm时,所得出的数据比较紊乱,没有规律,找不到衍射角,通过理论计算也得出错误答案。这是因为当缝宽小于波长λ时,电磁波不能发生衍射现象。从实际测得的数据来看也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另外,通过这次试验,我也熟悉了DH926B型微波分光仪的基本使用方法,同时也加深了对电磁波理论相关知识的了解,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七、实验思考题 1.电磁波的反射与单色激光的反射有何相同有何不同? 答:相同点:电磁波的反射和单色激光的反射都严格遵循反射定律。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同点:电磁波中包含了不同频率的波成分,能量分散,导致方向性不怎么强,即以面的形式入射。而单色激光束频率单一,能量高度集中,方向性好。即反射时以肉眼可见的光波速反射。总的来说,二者反射的外在表现形式不同,一个为“面”,一个为“线”。 2.试验中,反射角会出现几次极大值?为什么? 答:通过实验数据可得,实验的所有角度出现1次极大值,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只会出现一次极大值。 3.试验中,反射角没有严格等于入射角,为什么? 答:因为实验存在人为误差,观测最大值时的角度偏差。由测量者在实验时摆动活动臂使得身体移动,对实验中的反射现象也造成一定的干扰。环境及周围的人数、嘈杂的声音也会影响。

浙江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第二次).doc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微波实验 姓名:wzh 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信息工程 学号:xxxxxxxx 指导教师:王子立 选课时间:星期二9-10节 2017年 6月 17日 Copyright As one member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Institute of Zhejiang University, I sincerely hope this will enable you to acquire more time to do whatever you like instead of struggling on useless homework. All the content you can use as you like. I wish you will have a meaningful journey on your college life. ——W z h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磁场与微波实验指导老师:王子立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CST仿真、喇叭天线辐射特性测量实验类型:仿真和测量 同组学生姓名: 矩形波导馈电角锥喇叭天线CST仿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了解矩形波导馈电角锥喇叭天线理论分析与增益理论值基本原理。 2.熟悉 CST 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3.利用 CST 软件进行矩形波导馈电角锥喇叭天线设计和仿真。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 喇叭天线概述 喇叭天线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波天线,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频带宽、功率容量大、调整与使用方便。合理的选择喇叭尺寸,可以取得良好的辐射特性:相当尖锐的主瓣,较小副瓣和较高的增益。因此喇叭天线在军事和民用上应用都非常广泛,是一种常见的测试用天线。喇叭天线的基本形式是把矩形波导和圆波导的开口面逐渐扩展而形成的,由于是波导开口面的逐渐扩大,改善了波导与自由空间的匹配,使得波导中的反射系数小,即波导中传输的绝大部分能量由喇叭辐射出去,反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实验六布拉格衍射实验

邮电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六布拉格衍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微波通过晶体模型的衍射现象。 2、验证电磁波的布拉格方程。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DH926B型微波分光仪,喇叭天线,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计算机 三、实验原理 1、晶体结构与密勒指数 固体物质可分成晶体和非晶体两类。任何的真实晶体,都具有自然外形和各向异性的性质,这和晶体的离子、原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的几何规律排列密切相关。 晶体的离子、原子或分子占据着点阵的结构,两相邻结点的距离叫晶体的晶 10m,与X射线的波长数量级相当。因此,格常数。晶体格点距离的数量级是-8 对X射线来说,晶体实际上是起着衍射光栅的作用,因此可以利用X射线在晶体点阵上的衍射现象来研究晶体点阵的间距和相互位置的排列,以达到对晶体结构的了解。 图4.1 立方晶格最简单的晶格是立方体结构。 如图6.1这种晶格只要用一个边长为a的正立方体沿3个直角坐标轴方向重复即可得到整个空间点阵,a就称做点阵常数。通过任一格点,可以画出全同的晶面和某一晶面平行,构成一组晶面,所有的格点都在一族平行的晶面上而无遗漏。这样一族晶面不仅平行,而且等距,各晶面上格点分布情况相同。

为了区分晶体中无限多族的平行晶面的方位,人们采用密勒指数标记法。先找出晶面在x、y、z3个坐标轴上以点阵常量为单位的截距值,再取3截距值的倒数比化为最小整数比(h∶k∶l),这个晶面的密勒指数就是(hkl)。当然与该面平行的平面密勒指数也是(hkl)。利用密勒指数可以很方便地求出一族平行晶面的间距。对于立方晶格,密勒指数为(hkl)的晶面族,其面 间距 hkl d可按下式计算:2 2 2l k h a d hkl + + = 图6.2立方晶格在x—y平面上的投影 如图6.2,实线表示(100)面与x—y平面的交线,虚线与点画线分别表示(110)面和(120)面与x—y平面的交线。由图不难看出 2、微波布拉格衍射 根据用X射线在晶体原子平面族的反射来解释X射线衍射效应的理论,如有一单色平行于X射线束以掠射角θ入射于晶格点阵中的某平面族,例如图4.2所示之(100)晶面族产生反射,相邻平面间的波程差为 θ sin 2 100 d QR PQ= +(6.1) 式(6.1)中 100 d是(100)平面族的面间距。若程差是波长的整数倍,则二反射波有相长干涉,即因满足

物理实验报告测量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实验名称:测量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实验目的: a .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及其特点; b .测量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c .应用单缝衍射的规律计算单缝缝宽; 实验仪器: 导轨、激光电源、激光器、单缝二维调节架、小孔屏、一维光强测量装置、WJH 型数字式检流计。 实验原理和方法: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将绕过障碍物,改变光的直线传播,称为光的衍射。当障碍物的大小与光的波长大得不多时,如狭缝、小孔、小圆屏、毛发、细针、金属丝等,就能观察到明显的光的衍射现象,亦即光线偏离直线路程的现象。光的衍射分为夫琅和费衍射与费涅耳衍射,亦称为远场衍射与近场衍射。本实验只研究夫琅和费衍射。理想的夫琅和费衍射,其入射光束和衍射光束均是平行光。单缝的夫琅和费衍射光路图如下图所示。 a. 理论上可以证明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单缝衍射就处于夫琅和费衍射区域: L a 82>>λ或8 2 a L >>λ 式中:a 为狭缝宽度;L 为狭缝与屏之间的距离;λ为入射光的波长。 可以对L 的取值范围进行估算:实验时,若取m a 4 101-?≤,入射光是Ne He -激光,其波长为632.80nm ,cm cm a 26.12 ≈=λ,所以只要取cm L 20≥,就可满足夫琅和费衍射的 远场条件。但实验证明,取cm L 50≈,结果较为理想。 b. 根据惠更斯-费涅耳原理,可导出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规律:

20 )/(sin u u I I = 式中: λ?π/)sin (a u = 暗纹条件:由上式知,暗条纹即0=I 出现在 λ?π/)sin (a u =π±=,π2±=,… 即暗纹条件为 λ?k a =sin ,1±=k ,2±=k ,… 明纹条件:求I 为极值的各处,即可得出明纹条件。令 0)/(sin 22=u u du d 推得 u u tan = 此为超越函数,同图解法求得: 0=u ,π43.1±,π46.2±,π47.3±,… 即 0sin =?a ,π43.1±,π46.2±,π47.3±,… 可见,用菲涅耳波带法求出的明纹条件 2/)12(sin λ?+±k a ,1=k ,2,3,… 只是近似准确的。 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图中各级极大的位置和相应的光强如下: ?sin 0 a /43.1π± a /46.2π± a /47.3π± I 0I 0047.0I 0017.0I 0018.0.I

单缝衍射实验和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 组员: 撰写人: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S426型分光仪 三、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实验内容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相互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 两喇叭的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 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拉起平台上的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 角度后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 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 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是小平台上的0刻 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读书就是入射角。 五、实验步骤 1、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 示两喇叭位的指针应分别指示于工作平台的1800和刻度处。

2、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鞘和刻线对正支座,拉起平 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后放下,将支座压紧。 3、将反射金属板放在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900 和-900这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4、转动小平台,将固定臂指针调到300~650角度之间任意一位置,这时固定 臂指针所对应刻度盘上指示的刻度就是入射角的读数。 5、开启DH1121B型三厘米固态信号源。 6、转动活动臂,当表头显示出最大指示时,活动臂指针所对应刻度盘上指示 的刻度就是反射角的读数。如果此时表头指示太大或太小,应调整系统发射端 的可变衰减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 7、根据不同极化方式,连续选取几个入射角进行实验,并在表中记录反射角。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记录实验测得数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表格分析: (1)、从总体上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差较小,可以近似认为相等,验证了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2)、由于仪器产生的系统误差无法避免,并且在测量的时候产生的随机误差,所以入射角不会完全等于反射角,由差值一栏可以看出在55度左右的误差最小。越向两边误差越大,说明测量仪器在55度的入射角能产生最好的特性。 2、观察介质板(玻璃板)上的反射和折射实验 将金属换做玻璃板,观察、测试电磁波在该介质板上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和表格,计算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验证透射系数和反射系数相加是否等于1 。 注:初始入射光强为100uA,角度单位为:° (1)、在开始测量时把最大值设为满量程即100uA. (2)、反射最大值与折射最大值之和要大于100uA,根据分析,应该是当两喇叭天线正对时,虽然接受天线的值是100uA,但是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没有全部到达接受天线,所以发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应该大于100uA。实验结果总体上证实了反射系数与折射系数的和为1。

电磁场与电磁波点电荷模拟实验报告

重庆大学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实践报告 题目:点电荷电场模拟实验 日期:2013 年12 月7 日 N=28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实践 点电荷电场模拟实验 1.实验背景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内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较难理解。在电磁场教学中,各种点电荷的电场线成平面分布,等势面通常用等势线来表示。MATLAB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程、科研等计算和数值分析领域的高级计算机语言,以矩阵作为数据操作的基本单位,提供十分丰富的数值计算函数、符号计算功能和强大的绘图能力。为了更好地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更直观更形象地理解电力线和等势线的物理意义,本实验将应用MATLAB 对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进行模拟实验。 2.实验目的 应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 3.实验原理 根据电磁场理论,若电荷在空间激发的电势分布为V ,则电场强度等于电势梯度的负值,即: E V =-? 真空中若以无穷远为电势零点,则在两个点电荷的电场中,空间的电势分布为: 1 212010244q q V V V R R πεπε=+=+ 本实验中,为便于数值计算,电势可取为

1212 q q V R R =+ 4.实验内容 应用MATLAB 计算并绘出以下电场线和等势线,其中q 1位于(-1,0,0),q 2位于(1,0,0),n 为个人在班级里的序号: (1) 电偶极子的电场线和等势线(等量异号点电荷对q 2:q 1 = 1,q 2为负电荷); (2) 两个不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q 2:q 1 = 1 + n /2,q 2为负电荷); (3) 两个等量同号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 (4) 两个不等量同号电荷的电场线和等势线(q 2:q 1 = 1 + n /2); (5) 三个电荷,q 1、q 2为(1)中的电偶极子,q 3为位于(0,0,0)的单位正电荷。、 n=28 (1) 电偶极子的电场线和等势线(等量异号点电荷对q 2:q 1 = 1,q 2为负电荷); 程序1: clear all q=1; xm=2.5; ym=2; x=linspace(-xm,xm); y=linspace(-ym,ym); [X,Y]=meshgrid(x,y); R1=sqrt((X+1).^2+Y.^2); R2=sqrt((X-1).^2+Y.^2); U=1./R1-q./R2; u=-4:0.5:4; figure contour(X,Y,U,u,'--'); hold on plot(-1,0,'o','MarkerSize',12); plot(1,0,'o','MarkerSize',12); [Ex,Ey]=gradient(-U,x(2)-x(1),y(2)-y(1));

x射线布拉格衍射

X射线的布拉格衍射 王浩 (北京邮电大学理院09级,邮编:100876) 摘要:X射线从发现之初,就开始用来检查人体内伤和金属部件的内部缺陷。布拉格衍射是发生在多层原子面反射方向上原子散射波。对于多层原子面,干涉加强的条件是晶体中任意相邻两个原子面上的原子散射波在原子面反射方向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而此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布拉格公式。 关键词:X射线;多层原子面;光程差的整数倍 在从经典物理学到量子物理学的过程中,X射线的研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前就有7位物理学家因为在这方面的先驱性工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亨利布拉格和劳伦斯布拉格在1913年的工作中创立了一个极重要和极有意义的科学分支——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这项成果能够利用X射线系统探测晶体结构,受到科技界极大的关注。 1、布拉格方程的导出 布拉格定律是应用起来很方便的一种衍射几何规律的表达形式。用布拉格定律描述X 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几何时,是把晶体看成是由许多平行的原子面堆积而成,把衍射线看成是原子面对入射线的反射。 当一束平行的X射线以θ角投射到一个原子平面上时,其中任意两个原子的散射波在原子面反射方向上的光程差为: δ=CB-AD=ABcosθ-ABcosθ=0 这就说明A、B两个原子散射波在原子面反射方向上是干涉加强的。由于A、B的任意射线性,所以一个原子面对X射线可以在形式上看成为原子面对射线的反射。 对于多层原子面,干涉加强的条件是晶体中任意相邻两个原子面上的原子散射波在原子面反射方向的光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 δ=EB+BF=2dsinθ 所以,干涉加强的条件为 2dsinθ=nλ 实验中,要验证布拉格公式,必须保证入射角与反射角始终相等。在X射线衍射仪中,X射线管的方向不能调节,一般采用旋转靶台和探测器的方法来满足此条件。因此,在仪器

单缝衍射实验实验报告

单缝衍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单缝衍射现象,了解其特点。 2.测量单缝衍射时的相对光强分布。 3.利用光强分布图形计算单缝宽度。 二、实验仪器 He-Ne激光器、衍射狭缝、光具座、白屏、光电探头、光功率计。 三、实验原理 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单缝上,在接收屏上,将得到单缝衍射图样,即一组平行于狭缝的明暗相间条纹。单缝衍射图样的暗纹中心满足条件: (1) 式中,x为暗纹中心在接收屏上的x轴坐标,f为单缝到接收屏的距离;a为单缝的宽度,k为暗纹级数。在±1级暗纹间为中央明条纹。中间明条纹最亮,其宽度约为其他明纹宽度的两倍。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光电探头(即硅光电池探测器)是光电转换元件。当光照射到光电探头表面时在光电探头的上下两表面产生电势差ΔU,ΔU的大小与入射光强成线性关系。光电探头与光电流放大器连接形成回路,回路中电流的大小与ΔU成正比。因此,通过电流的大小就可以反映出入射到光电探头的光强大小。 四、实验内容 1.观察单缝衍射的衍射图形;

2.测定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3.利用光强分布图形计算单缝宽度。 五、数据处理 ★(1)原始测量数据 将光电探头接收口移动到超过衍射图样一侧的第3级暗纹处,记录此处的位置读数X(此处的位置读数定义为0.000)及光功率计的读数P。转动鼓轮,每转半圈(即光电探头每移动0.5mm),记录光功率测试仪读数,直到光电探头移动到超过另一侧第3级衍射暗纹处为止。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将表格数据由matlab拟合曲线如下:

★ (2)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单缝的宽度。 衍射狭缝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L1=21.20cm. 光电探测头测量底架座 L2=92.00cm. 千分尺测得狭缝宽度 d’=0.091mm. 光电探头接收口到测量座底座的距离△f=6.00cm. 则单缝到光电探头接收口距离为f= L2 - L1+△f=92.00cm21.20cm+6.00cm=76.80cm. 由拟合曲线可读得下表各级暗纹距离: 各级暗纹±1级暗纹±2级暗纹±3级暗纹 距离/mm 10.500 21.500 31.200 单缝宽度/mm 0.093 0.090 0.093 单缝宽度计算过程: 因为λ=632.8nm.由d =2kfλ/△Xi,得 d1=(2*1*768*632.8*10^-6)/10.500 mm=0.093mm. d2=(2*2*768*632.8*10^-6)/21.500 mm=0.090mm.

单缝衍射与光强分布(大物实验)

实验单缝衍射及光强分布测试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特性。 光的衍射是指光作为电磁波在其传播路径上如果遇到障碍物,它能绕过障碍物的边缘而进入几何阴影区内传播的现象。光在衍射后产生的明暗相间的条纹或光环叫衍射图样,包括: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圆板衍射及泊松亮斑等。 根据观察方式的不同,通常把光的衍射现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光源和观察屏(或二者之一)距离衍射孔(或缝、丝)的长度有限,或者说入射波和衍射波都是球面波,这种衍射称为菲涅耳衍射,或近场衍射。另一种是光源和观察屏距离衍射孔(或缝、丝)均为无限远或相当于无限远,这时入射波和衍射波都可看作是平面波,这种衍射称为夫琅禾费衍射,或远场衍射。实际上,夫琅禾费衍射是菲涅耳衍射的极限情形。 观察和研究光的衍射不仅有助于进一步加深对光的波动理论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理解,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学习近代光学实验技术,如光谱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全息照相、光信息处理等。衍射使光强在空间重新分布,本实验利用硅光电池等光电器件测量光强的相对分布,是一种常用的光强分布测量方法。【实验目的】 1. 观察单缝衍射现象,加深对波的衍射理论的理解。 2. 测量单缝衍射的相对光强分布,掌握其分布规律。 3. 学会利用衍射法测量微小量的思想和方法。 4. 加深对光的波动理论和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的理解。 【实验原理】 1. 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光线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如不透明物体的边缘、小孔、细线、狭缝等时,一部分光会传播到几何阴影中去,产生衍射现象。如果障碍物的尺寸与波长

相近,那么,这样的衍射现象就比较容易观察到。 散射角极小的激光器产生激光束,通过一条很细的狭缝(0.1~0.3mm 宽),在狭缝后大于0.5m 的地方放上观察屏,就可看到衍射条纹。由于激光束的方向性很强,可视为平行光束,因此观察到衍射条纹实际上就是夫琅禾费衍射条纹,如图1所示。 光照射在单缝上时,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把波阵面上的各点都看成子波波源,衍射时波场中各点的强度由各子波在该点相干叠加决定。即就是说单缝上每一点都可看成是向各个方向发射球面子波的新波源,由于子波迭加的结果,在屏上可以得到一组平行于单缝的明暗相间的条纹。 图1中宽度为d 的单缝产生的夫琅禾费衍射图样,其衍射光路图满足近似条件: d D >> D x ≈ ≈θθsin 产生暗条纹的条件是: λθk d =sin (k=±1,±2,±3,…) (1) 暗条纹的中心位置为: d D K x λ = (2) 两相邻暗纹之间的中心是明纹中心; 由理论计算可得,垂直入射于单缝平面的平行光经单缝衍射后光强分布的规律为 22 s i n ββ I I = (3) d 是狭缝宽,λ是波长,D 是单缝位置到光电池位置的距离,x 是从衍射条纹的中心位置到测量点之间的距离,其光强分布如图2所示。 d θ D x 屏 亮 暗 图1

单缝衍射实验讲义

光的衍射实验 实 验 说 明 书 北京方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光的衍射实验 衍射和干涉一样,也是波动的重要特征之一。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够绕过障碍物的边缘前进。这种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为波的衍射现象。波的衍射现象可以用惠更斯原理作定性说明,但不能解释光的衍射图样中光强的分布。菲涅耳发展了惠更斯原理,为衍射理论奠定了基础。菲涅耳假定:波在传播过程中,从同一波阵面上各点发出的子波,经传播而在空间相遇时,产生相干叠加。这个发展了的惠更斯原理称为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实验目的】 1.研究单缝夫琅禾费衍射的光强分布; 2.观察双缝衍射和单缝衍射之间的异同,并测定其光强分布,加深对衍射理论的了解; 3.学习使用光电元件进行光强相对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 缝元件、光学实验导轨、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功率指示计、白屏、大一维位移架、十二档光探头。【实验原理】 (一)产生夫琅禾费衍射的各种光路 夫琅禾费衍射的定义是:当光源S和接收屏∑都距离衍射屏D无限远(或相当于无限远)时,在接收屏处由光源及衍射屏产生的衍射为夫琅禾费衍射。但是把S和∑放在无限远,实验上是办不到的。在实验中常常借助于正透镜来实现,实际接收夫琅和费衍射的装置有下列四种。 1.焦面接收装置(以单缝衍射为例来说明,下同) 把点光源S放在凸透镜L1的前焦点上,在凸透镜L2的后焦面上接收衍射场(图1) 2.远场接收装置 在满足远场条件下,狭缝前后也可以不用透镜,而获得夫琅禾费衍射图样。远场条件是:①光源 离狭缝很远,即 λ42 a R>>,其中R为光源到狭缝的距离,a为狭缝的宽度;②接收屏离狭缝足够远,

即λ42a Z >>,Z 为狭缝与接收屏的距离。(至于观察点P ,在λ 42 a Z >>的条件下,只要要求P 满足傍 轴条件。)图2为远场接收的光路,其中假定一束平行光垂直投射在衍射屏上。 如图1所示,从光源S 出发经透镜L 1形成的平行光束垂直照射到缝宽为a 的狭缝D 上,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狭缝上各点都可看成是发射子波的新 波源,子波在L 2的后焦面上叠加形成一组明暗相间的条纹,中央条纹最亮亦最宽。 (二)夫琅禾费衍射图样的规律 1.单缝的夫琅禾费衍射 实验中以半导体激光器作光源。由于激光束具有良好的方向性,平行度很高,因而可省去准直透镜L 1。并且,若使观察屏远离狭缝,缝的宽度远远小于缝到屏的距离(即满足远场条件),则透镜L 2也可省略。简化后的光路如图3所示。实验证明,当Z 约等于100cm ,a 约等于8?10-3cm 时,便可以得到比较满意的衍射花样。 图3中,设屏幕上P 0(P 0位于光轴上)处是中央亮条纹的中心,其光强为I 0,屏幕上与光轴成θ角(θ在光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的P θ处的光强为I θ,则理论计算得出: 2 20 sin β β θI I = (1) 其中 λ θ πβs i n a = 式中θ为衍射角,λ为单色光的波长,a 为狭缝宽度,由式(1)可以得到: (1) 当0=β即(0=θ)时,0I I =θ,光强最大,称为中央主极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此光强最大值I 0与狭缝宽度a 的平方成正比。

电磁场实验报告

电磁场实验报告 姓名:KZY 班级:自动化1405 学号:090114050X 时间:2016年10月23日

实验名称单缝衍射实验、自由空间中电磁波参量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磁波的空间传播特性 2、通过对电磁波波长、波幅和波节的测量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电磁 波。 3、利用电磁波的干涉原理,研究均匀无耗媒质εr的测量方法。 4、熟悉均匀无耗媒质分界面对电磁波的反射和透射特性。 二、实验仪器设备 1、单缝衍射仪器配置 2、单缝衍射板 3、半透射板 4、全反射板 三、实验原理 1、单缝衍射原理 查阅参考书籍可知,当一平面波入射到一宽度和波长可比拟的狭缝时,就要发生衍射的现象。在缝后面出现的衍射波强度并不是均匀的,中央最强,同时也最宽。在中央的两侧衍射波强度迅速减小,直至出现衍射波强度的最小值,即一级极小,此时衍射角为Фmin=sin-1λ/α。其中λ是波长,α是狭缝宽度。两者取同一长度单位,然后,随着衍射角增大,衍射波强度又逐渐增大,直至出现一级极大值,角

度为:Фmin=sin-1(3/2·λ/α)。 2、迈克尔逊干涉原理 由于两列波存在一定关系的波程差,两列波将发生干涉。而两列波发生干涉,存在合成振幅会出现最大与最小的情况。实验中,为了提高测量波长的精确度,测量多个极小值的位置,设S0为第一个极小值的位置吗,S n为第(n+1)个极小值的位置,L=|S n-S0|,则波长λ=2L/n。 三、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1)单缝衍射实验 1、打开DH1121B的电源; 2、将单缝衍射版的缝宽α调整为70mm左右,将其安放在刻度盘上,衍射版的边线与刻度盘上两个90°对齐。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 学院: 班级: 组员: 撰写人: 学号: 序号: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和折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426型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3、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折射定律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与仪器 S426型分光仪 三、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本处以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来研究当电磁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所遵循的反射定律,即反射线在入射线和通过入射点的法线所决定的平面上,反射线和入射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相互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 两喇叭的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 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拉起平台上的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 角度后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金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 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 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是小平台上的0刻 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读书就是入射角,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记录实验测得数据,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表格分析: (1)、从总体上看,入射角与反射角相差较小,可以近似认为相等,验证了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2)、由于仪器产生的系统误差无法避免,并且在测量的时候产生的随机误差,所以入射角

微波布拉格衍射

实验内容: 1、微波源基本特性观测 旋转调谐杆旋钮,改变频率,观察输入电流变化,了解固态微波信号源工作原理;改变接收喇叭短波导管处的负载与晶体检波器之间的距离,观察阻抗不匹配对输出功率的影响;也可改变频率,固定负载与晶体检波器之间的距离,观测频率的变化对输出功率的影响。 2.微波的反射 将金属板平面安装在一支座上,安装时板平面法线应与支座圆座上指示线方向一致。将该支座放置在载物台上时,支座圆座上指示线指示在载物小平台0o位置。这意味着小平台零度方向即是金属反射板法线方向。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液晶显示器上找到一最大值,此时活动臂上的指针所指的小平台刻度就是发射角。如果此时电表指示太大或太小,应调整衰减器、固态震荡器或晶体检波器,使表头指示接近满量程。做此项实验,入射角最好取30度至65度之间,因为入射角太大接收喇叭有可能直接接收入射波,同时应注意系统的调整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3、布拉格衍射 实验中两个喇叭口的安置同反射实验一样。模拟具体球应用模片调得上下应成为一方形点阵,各金属球点阵间距相同。模拟晶片架上的中心孔插在一专用支架上,将支架放至平台上时,应让晶体的中心轴与转动轴重合。并使所研究的晶面(100)法线正对小平台上的零刻度线。为了避免两喇叭之间波的直接入射,入射角 取值范围最好在30度到60度之间,寻找一级衍射最大。 数据分析: 1、微波源基本特性观测 a)由实验观测结果知,随着功率的增大,接收到的信号越强 b)随着入射波频率的增大,接收到的信号先强后弱。 当入射波频率达到接收器接受器件的固有频率时,信号达到极大值。所以接收到的信号 强度会先强后弱。 2、微波的反射(金属板) 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1. 微波的反射角度测量实验数据 以入射角为x轴,反射角为y轴,输入到origin里,做出图像如下:

单缝衍射实验报告

单缝衍射实验报告 篇一:北邮单逢衍射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 实验报告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20XX211204指导老师:李莉 20XX年3月 实验二单缝衍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磁波的单缝衍射时衍射角对衍射波强度的影响 二、预习内容 电磁波单缝衍射现象 三、实验设备 s426型分光仪 四、实验原理 图1单缝衍射原理 当一平面波入射到一宽度和波长可比拟的狭缝时,就要发生衍射的现象。在缝后面出现的衍射波强度并不是均匀的,中央最强,同时也最宽。在中央的两侧衍射波强度迅速减小,直至出现衍射波强度的最小值,即一级极小,此时衍射角为??sin -1

? 其中?是波长,?? 是狭缝宽度。两者取同一长度单位,然后,随着衍射角增大,衍射波强度又逐渐增大,直至出现一级极大值,角度为:??sin? -1 ?3?? ??(如图所示)2??? 图2单缝衍射实验仪器的布置 仪器连接时,预先接需要调整单缝衍射板的缝宽,当该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狭缝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此刻线应与工作平台上的90刻度的一对线一致。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的指针在小平台的180处,此时小平台的0就是狭缝平面的法线方向。这时调整信号电平使表头指示接近满度。然后从衍射角0开始,在单缝的两侧使衍射角每改变10,读取一次表头读数,并记录下来,这时就可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并根据微波波长和缝宽算出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并与实验曲线上求得的一级极小和极大的衍射角进行比较。 五、实验报告 记录实验测得数据,画出单缝衍射强度与衍射角的关系曲线,根据微波波长和缝宽算出一级极小和一级极大的衍射角,与实验曲线上求得的一级极小和极大的衍射角进行比较。 (a)整理以上数据表格,标注一级极大、一级极小对应的角度值;

电磁场及电磁波实验指导书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指导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08.11

“电磁场与电磁波”是工科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由于该课程核心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都非常重要,而且系统性、理论性很强,为此在学习本课程时,开设必要的实验,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增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对学生加深理解和深入掌握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好处。 做好本课程的实验,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教学辅助环节。 在做每个实验前,请务必阅读实验指导书和教材,弄懂实验原理,认真完成实验预习报告;做完实验后,请务必写出详细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实验过程和结果、心得和体会等。

目录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实验 (3) 实验二单缝衍射实验 (5) 实验三双缝干涉实验 (7) 实验四迈克尔逊干涉实验 (9) 实验五偏振实验 (11) 实验六布拉格衍射实验 (12)

实验一电磁波反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分光仪的使用方法 2、掌握分光仪验证电磁波反射定律的方法 二、预习内容 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 分光仪 四、实验原理 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必定要发生反射,我们用一块大的金属板作为障碍物,测量当电波以某一入射角投射到此金属板上的反射角,验证电磁波的反射定律。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 1、熟悉分光仪的结构和调整方法 2、连接仪器,调整系统 如图1所示,仪器连接时,两喇叭口面应互相正对,它们各自的轴线应在一条直线上。指示两喇叭位置的指针分别指于工作平台的900刻度处,将支座放在工作平台上,并利用平台上的定位销和刻线对正支座(与支座上刻线对齐)拉起平台上四个压紧螺钉旋转一个角度后放下,即可压紧支座。 3、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 反射全属板放到支座上时,应使金属板平面与支座下面的小圆盘上的某一对刻线一致。而把带支座的金属反射板放到小平台上时,应使圆盘上的这对与金属板平面一致的刻线与小平台上相应900刻度的一对刻线一致。这时小平台上的00刻度就与金属板的法线方向一致。 转动小平台,使固定臂指针指在某一角度处,这角度读数就是入射角,然后转动活动臂在表头上找到一最大指示,此时活动臂上的指针所指的刻度就是反射角。

《电磁场与电磁波》仿真实验

《电磁场与电磁波》仿真实验 2016年11月 《电磁场与电磁波》仿真实验介绍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属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之一,仿真实验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数学分析过程,通过仿真环节将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加以应用。受目前实验室设备条件的限制,目前主要利用 MATLAB 仿真软件进行,通过仿真将理论分析与实际编程仿真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以及通过有目的的选择完成实验或示教项目,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论基本知识,建立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完整的概念。 本课程仿真实验包含五个内容: 一、电磁场仿真软件——Matlab的使用入门 二、单电荷的场分布 三、点电荷电场线的图像 四、线电荷产生的电位 五、有限差分法处理电磁场问题 目录 一、电磁场仿真软件——Matlab的使用入门……………............................................... .4 二、单电荷的场分

布 (10) 三、点电荷电场线的图像 (12) 四、线电荷产生的电位 (14) 五、有限差分法处理电磁场问题 (17) 实验一电磁场仿真软件——Matlab的使用入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Matlab仿真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2. 掌握Matlab中帮助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一)MATLAB运算 1.算术运算 (1).基本算术运算 MATLAB的基本算术运算有:+(加)、-(减)、*(乘)、/(右除)、\(左除)、 ^(乘方)。

注意,运算是在矩阵意义下进行的,单个数据的算术运算只是 一种特例。 (2).点运算 在MATLAB中,有一种特殊的运算,因为其运算符是在有关算术运算符前面加点,所以叫点运算。点运算符有.*、./、.\和.^。两矩阵进行点运算是指它们的对应元素进行相关运算,要求两矩阵的维参数相同。 例1:用简短命令计算并绘制在0≤x≦6范围内的sin(2x)、sinx2、sin2x。 程序:x=linspace(0,6) y1=sin(2*x),y2=sin(x.^2),y3=(sin(x)).^2; plot(x,y1,x, y2,x, y3) (二)几个绘图命令 1. doc命令:显示在线帮助主题 调用格式:doc 函数名 例如:doc plot,则调用在线帮助,显示plot函数的使用方法。 2. plot函数:用来绘制线形图形 plot(y),当y是实向量时,以该向量元素的下标为横坐标,元素值为纵坐标画出一条连续曲线,这实际上是绘制折线图。 plot(x,y),其中x和y为长度相同的向量,分别用于存储x坐标和y 坐标数据。 plot(x,y,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