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组合化学PPT
第8章 组合化学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Generation of Compound Libraries
HTS
Library
8.1.1 组合化学的基本原理 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加入不同的结构单元, 利用这些结构单元的排列组合,系统的合成大量的化 合物。 1个化学家用组合化学方法2~6周的工作量=10个 化学家用传统化学方法花费一年的时间来完成。
筛选8000---12 000个化合物
费用:10亿美元
组合化学
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结
合一体, 在短时间内将不同构建单元(building
block),根据组合原理,系统反复地共价连接,
从而产生大批的分子多样性群体,形成化合物库,
通过高通量药效筛选,得到可能的有目标性能的 化合物结构的一类策略和方法。
筛选量越大
比较的范围越广
越可能获得品质优异的药物
8.4 多样性导向合成 (DOS)
关键:化合物库中的生物相关性和多样性 Schreiber于2000 年提出, 以高通量方式产生
“类天然产物” 的化合物,正向合成分析。
正向合成分析法
合成是从单一的起始原料出发,以简便易行 的方法合成结构多样、构造复杂的化合物集合体,
Optimise a self-folding structure
Generate self-assembled aggregates
Dynamic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Some possible directions
Use a ligand to make an ideal receptor
NIH Roadmap
/
Roadmap for Medical Research in the 21st Century Includes: Molecular Libraries and Imaging
章13 组合化学

组合化学产生于80年代中期。人们首先合成的是多肽库 和寡糖库。已采用的方法有多种,如固相混合合成法[1],多 中心合成法(multipin synthesis)[1],茶袋法(tea-bag)法 [2],反应珠法[3]及色谱条码法[4]等等。在多肽库的合成中, 如将偶合在固体支撑物(树脂)上的氨基酸同时与另外的多 种氨基酸反应,由于反应快慢的不均衡性,则导致反应产物 的多少不一而影响化合库的多样性(diversity)。为此, Furka[1]提出裂分合成策略,即将树脂分成若干等份,每一 份仅与一种氨基酸接触发生反应。第一轮反应完成后,将反 应珠混合,洗涤,再平均分配到各个反应器中,重复如上过 程,则可以指数增长的速度合成大量的化合物。
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互相连接而形成的化合物称为肽 (peptide)。由两个氨基酸形成的肽称为二肽,三个氨基酸形成 的肽称为三肽。余类推。
O CH C CH2
OH
HN
10. 谷氨酰胺 (谷-NH2) (谷胺)
Glutamine(Gln ,Q)
H2N
O
CH C
CH2
CH2
C
O
NH2
OH
17. 谷氨酸(谷)
Glutarnie acid
(Glu , E)
H2N
18. 赖氨酸(赖) Lysine(Lys , K)
H2N
19. 精氨酸(精) Arginine(Arg , R)
BBA-● BBB-●
CBA-● CBB-●
素是化学库的多样性,而多样性又
ABC-●
BBC-●
CBC-●
与组建单元密切相关。近些年来,
ACA-● ACB-●
BCA-● BCB-●
CCA-● CCB-●
组合化学

3.2.2液相有机合成 液相有机合成
液相合成仅局限于一步多组分或一锅多步反应,副产物多,分离复杂,因此很 难用于混合物的合成。液相合成的关键是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液相组合合成 中的分离纯化方法有: (1)固相载体协助分离纯化 (2)通过相萃取分离纯化 (3)色谱分离纯化的组合合成
3.2.3固相与液相结合的组合合成 固相与液相结合的组合合成
3.2 组合合成方法
3.2.1固相有机合成 3.2.1固相有机合成
固相合成是先把反应物接到一个固相载体(通常是官能团化的高分子材料 上 固相合成是先把反应物接到一个固相载体 通常是官能团化的高分子材料)上, 通常是官能团化的高分子材料 然后,在非均相的条件下进行有机反应。 然后,在非均相的条件下进行有机反应。常见的固相合成有混合裂分法和平 行合成法。 行合成法。 混合裂分法: 是利用线性有机反应的特点, 混合裂分法:混合裂分法[5]是利用线性有机反应的特点,将一系列固相反 应物分组平行反应,所得产物混合到分组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平行反应。 应物分组平行反应,所得产物混合到分组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平行反应。这种 方法既适用于混合物的合成,也可用于系列单分子的平行合成, 方法既适用于混合物的合成,也可用于系列单分子的平行合成,是混合物合 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10]。 平行合成法:平行单分子合成是指同时合成一系列的单个分子。 平行合成法:平行单分子合成是指同时合成一系列的单个分子。这种方法 接近于经典有机合成,因此,很容易为有机化学家接受, 接近于经典有机合成,因此,很容易为有机化学家接受,已经成为最常用的 组合化学合成方法。 组合化学合成方法。
2.2 组合化学的基本要求
(1) 构建模块中的反应物间能顺序成键 组合合成选择一系列结构、 组合合成选择一系列结构、 (2) 构建模块必须是多样性且是可得到 的,这样才可能获得一系列供研究 反应性能接近的构建模块(A1~An) 反应性能接近的构建模块 的化合物库。 的化合物库。 与另一构建模块(B1~Bn)进行反 与另一构建模块 进行反 应(图2),这样进行一步,就可生 (3) 模块中反应物进行的反应速度要接 图 ,这样进行一步, 成 n ×n 个化合物。若将AiBj 与 个化合物。若将 且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要高。 近,且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要高。 构建模块(C1~Cn)和(D1~Dn)反 (4) 产物的结构和性质有高的多样性, 构建模块 和 反 产物的结构和性质有高的多样性, 可生成更多的化合物。 应,可生成更多的化合物。 以供研究,从中找出最佳结构。 以供研究,从中找出最佳结构。 (5) 反应条件能调整 ,操作过程能实现自 操作过程能实现自 动化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PPT课件9 沪教版优质课件

分子是原子构成。
练一练
1、二氧化碳由氧元素、碳组元成素
2、二氧化碳由 二氧化碳分构子成
3、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原子、氧构原子成
4、氯化钠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5、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 子 —构成
。
铁元素
6、铁由——铁原—子 —组成
7、铁由————构成。
有馅饼哦
元素符号的含义
氢元素
铜元素
H
一个氢原子 Cu 一个铜原子
元素符号
某元素
宏观意义
一个某元素的原子 微观意义
2H
2个氢原子
注意:元素符号前加数字只有微观含义
3O mCa
5个硅原子
原子和离子有何区别 原子不带电 离子带电
Na能表示离子吗? 要标电量和电性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电量(前)和电性(后)
3 、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是愚者。 6 、作业考试化,考试高考化,将平时考试当高考,高考考试当平时。 17 、只有满怀勇气,不畏艰辛,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1 、成功就是凭着勇气和努力,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15 、是战士就应该奋勇杀敌,是勇士就应该无所畏惧,要成功就得努力,去拼搏才能胜利,这里是你们驰骋的天地,勇士们,擦亮你们的眼睛,亮出你们的宝剑,活出属于你们的精彩吧!
组成的.
子(分子)的构成.
2
•无数量因素,只讲种类,不 •有数量因素,既讲种类,
讲个数
又讲个数
联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个体.原子 系 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元素和分子、原子、 离子与物质有什么关 系呢?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宏观 组成
组合化学

组合化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阶段: 组合化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阶段
分子多样性化学库的合成(包括设计模板分子,研究 和优化组合合成方法,选择构建单元,规定化学库的容 量,保证化学库的再生,寻求化学库的质量监控方法及 优化条件,完成自动化合成等)
(1)
(2) 群集筛选(设定液相或固相筛选方法,即合成产物是挂
在树脂上还是切落于溶液中进行筛选;选择筛选模型, 包括细胞功能性筛选, 受体,抗体,基因表达蛋白筛选, 采用的指示方法如染料染色,荧光标记,同位素标记以 及自动化筛选等)
平行合成法
是指在合成过程中以平 行的方式同时合成多种 反应产物. 反应产物. S 每个反应是独立进行的, 每个反应是独立进行的, 如上述反应当每个反应 同时独立进行时, 同时独立进行时,即为 平行合成方式. 平行合成方式.
R1 R2 R3 R4
S R1 S R2 S R3 SR4
液相有机合成
液相有机合成尽管组合化学起源于固相有机合成,液相平行合成正 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采纳.这项技术与快速筛选,计算化学,实验 室自动化,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化学的进一步结合提供很大的优势. 液相组合合成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因为这顶 技术的实质就是药物化学家几十年来沿用的经典有机合成. 液相合成仅局限于一步多组分或一锅多步反应,副产物多,分离复 杂,因此很难用于混合物的合成.液相合成的关键是反应产物的分 离提纯.一系列的纯化技术,如固态吸附技术和快速高压平行液相 色谱分离技术等已被广泛使用.有关液相组合合成的综述性文章 已 有很多,液相组合合成中最常用的是多组分合成.
缺点
展 望
组合化学从一诞生起,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十余年 来,在有机(包括药物)领域得到了蓬勃发展.21世纪的化 , ( ) 21 学将更多地向生命,材料领域渗透,对于这个领域内的合 成化学家来说,组合化学无疑为他们提供了一条新的化学 合成思路.虽然目前还面临着诸如缺乏系统有效的平行 检测手段等困难,但我们相信,随着电脑技术和自动化水 平的提高及新型检测仪器的研制,这些困难将逐步被解决. 21世纪的组合化学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初中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PPT课件5 沪教版

O>H>Cl>Na>…
海水 中元素的分布
O>C>H>N>…
人体中元素的分布
Xiaoddyy制作
表: 元素的不足和过量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元 素 钙 铁 碘 不足的影响 骨质疏松,佝偻病,手 足抽搐 贫血症 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 腺肿 过量的影响 动脉硬化,白内障,结石 使人中毒 甲状腺机能亢进
锌
氟 硒
C、Mg
D、2N
Xiaoddyy制作
物质的简单分类
单质 纯净物
氧化物 化合物
酸 碱 盐
物质
混合物
单 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纯净物 化合物—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氧的化合物
Xiaoddyy制作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 C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水、干冰、四氧化三铁都是氧化物
Xiaoddyy制作
氧化汞
氧化汞是由一个汞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HgO
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汞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氧化汞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氧化汞分子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氧化汞是由汞元素和氧元素构成 氧化汞是由汞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汞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元素
原子
(某些物质)
怎样表示3个铁原子?
Xiaoddyy制作
元素与物质组成 组成
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物质
构 成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PPT课件1 沪教版优质课件

D、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5、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可表示为:水+二氧化碳 ―→ 淀粉+氧气,由此
可以判断淀粉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B、 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 水是由氧和氢两种单质组成的
上一内容
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会正确读写24种常见 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构 成的”这个道理。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本节习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两种微粒的电子数相同,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若两种微粒质子数相同,它们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若两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相同
缺钙:骨骼疏松、畸形 缺锌:儿童发育停止
易得佝偻病
智力底下,侏儒病
缺钴、铁:易得贫血病 缺碘:易得甲状腺疾病
硒过量:致癌 钙过量:易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等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小结
本节涉及的新知识点较多,且需要记忆的居大 部分,在学习的时候,要积极地运用比较、分 析的学习方法。要求能够运用元素的概念区分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元素符号:用以表示元素的化学符号。
元素表示的意义:
1、表示一种元素; 2、表示这种元素的
一个原子。
随堂练习:
1、元素符号“H”所表 示的意义是什么?
2、说出元素符号“N”、 “2N”所表示的意义。
部分元素的中文、拉丁文、英文名称和符号
中文名称 拉丁文
英文
氢
Hydrogenium Hydrogen
综合化学ppt课件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 学反应,其特点是反应前后沉
淀物的性质发生变化。
无机合成与分离提纯
无机合成
无机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简 单无机物转化为复杂无机物的过 程。
分离提纯
分离提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 法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分离出 来的过程。
05
分析化学
化学分析方法与原理
化学元素与化合物
01
02
03
元素周期表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构成、 周期、族等基本概念。
化合物组成与性质
分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 和性质,以及它们在自然 界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化学式计算
通过化学式进行元素和化 合物组成的计算,包括相 对分子质量、质量百分比 等。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类型
介绍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等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和应用。
仪器分析方法与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
基于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 辐射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原理基于原子能级跃迁的 选择性吸收。
原子荧光光谱法
利用原子在激发态下发射的 荧光强度进 Nhomakorabea定量分析的方 法,其原理基于原子荧光光 谱的测量。
紫外可见光谱法
通过测量物质对紫外可见光 的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的 方法,其原理基于物质对光 的吸收性质。
含氧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 其性质与含氧酸根离子的组成
和结构有关。
无机化学反应类型与规律
01
02
03
04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无 机化学反应,其特点是反应前 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 学反应,其特点是反应前后酸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合化学是Furka等人 在 1988 年首先提出,在 1991年才正式应用这一术 语[6]。1994 年,美国化学 文摘(CA)设立组合化学主 题,1998年《Science》 把它列为科学研究领域的九 大突破之一。在美国化学会 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化学 家们称之为“21世纪的化 学合成”。现在,其概念和 技术已被广泛接受并用于科 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组合化学最初主要应 用于药物合成及筛选,现 在已迅速扩展至有机、无 机、生物、高分子合成等 领域。显然,组合化学已 成为当今化学研究领域中 的新热点[7]。
2 组合化学原理
2.1 组合化学基本原理
传统的化学合成,每次进行 一个反应,生成一个化合物,经 过分离、纯化后进行下一个反应, 以此反复,最终得到目标产物。 特点是反应的步骤数远大于所需 的化合物数(图1) 。
固相合成与液相合成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把二者巧妙地结合常常可以得到很好的 效果,在合成过程中把适合于固相合成的步骤用固相合成,然后再将其切割到溶 液中,进行适合于液相的步骤,最终得到目标化合物库。Teague等用该法合成了 二取代哌嗪衍生物库,他们首先用固相法合成了单取代哌嗪,然后切割到含有亲 电试剂的96孔板中进行液相反应得到目标分子库[14]。
3.2.2液相Biblioteka 机合成液相合成仅局限于一步多组分或一锅多步反应,副产物多,分离复杂,因此很 难用于混合物的合成。液相合成的关键是反应产物的分离提纯。液相组合合成 中的分离纯化方法有: (1)固相载体协助分离纯化 (2)通过相萃取分离纯化 (3)色谱分离纯化的组合合成
3.2.3固相与液相结合的组合合成
4 组合化学在药物筛选合成中的应用
动态组合化学(DCC) 融合了组合化学和分子自组装过程两个领域的特点,开辟了使用 相对较小的库组装很多的物质的途径,而不必单独合成每一个物质[15]。下面就动态组 合化学基于靶标酶的药物设计的几个成功的范例,来说一下组合化学在药物筛选合成 中的应用。 4.1 碳酸酐酶II( Carbonic anhydrase II)抑制剂的筛选 对位取代的苯磺酰胺是碳酸酐酶II(CA II)的良好抑制剂。Lehn等[16]采用胺和与 对位取代的苯磺酰胺结构相类似的醛类反应作为可逆过程,制备一个含有3 个醛、 4个胺的库。采用羰基和胺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建立可逆反应,很快达到平衡(图 6)。
1 组合化学的起源与发展
组合化学的概念最初起源于20世纪60 年代问世的固相多 肽合成法 。1963 年,Merrifield 固相多肽合成法就为 组合化学奠定了基础,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Geysen用96孔板在高分子链上首 次合成多肽成功[3],标志着组合合成的开始; Houghten 于 1985 年提出了茶叶袋( tea bags)合成法 [4],使不同序列的肽在同一个反应器内同时进行多肽偶联 反应,至此组合化学的雏形初步呈现出来。 20世纪90年代初,以合成小分子为主的平行单分子合成 技术发展成为组合合成的主要技术。 1991 年Furka 提 出的混-分合成法(mix and split)[5]标志着组合化学的研 究步入成熟阶段。 20世纪90 年代后期,组合化学被推广应用于新材料和新 型催化剂的研究。
组合化学
什么是组合化学?
组合化学( combinatorial chemistry),又称多 重合成法( simultaneous multiple synthesis),是在 近二十几年逐渐发展并成熟起来的一个学科。它是 根据组合论的思想将各种化学构建单元(building block)以系统平行的方式进行反应,可以在极短的 时间内迅速获得大量的化合物。
3.2 组合合成方法
3.2.1固相有机合成
固相合成是先把反应物接到一个固相载体(通常是官能团化的高分子材料)上, 然后,在非均相的条件下进行有机反应。常见的固相合成有混合裂分法和平 行合成法。 混合裂分法:混合裂分法[5]是利用线性有机反应的特点,将一系列固相反 应物分组平行反应,所得产物混合到分组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平行反应。这种 方法既适用于混合物的合成,也可用于系列单分子的平行合成,是混合物合 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10]。 平行合成法:平行单分子合成是指同时合成一系列的单个分子。这种方法 接近于经典有机合成,因此,很容易为有机化学家接受,已经成为最常用的 组合化学合成方法。
组合合成的特点是用少数的几步就可以得 到数以万计的化合物(表1)。从表 1 可看 出,库中分子数与模块数成线形关系,与 反应步骤数成指数关系。
2.2 组合化学的基本要求
(1) 构建模块中的反应物间能顺序 成键 组合合成选择一系列结构、 (2) 构建模块必须是多样性且是可得到 反应性能接近的构建模块(A1~An) 的,这样才可能获得一系列供研究 与另一构建模块(B1~Bn)进行反 的化合物库。 应(图2),这样进行一步,就可生 成 n ×n 个化合物。若将AiBj 与 (3) 模块中反应物进行的反应速度要接 构建模块(C1~Cn)和(D1~Dn)反 近,且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要高。 应,可生成更多的化合物。 (4) 产物的结构和性质有高的多样性, 以供研究,从中找出最佳结构。 (5) 反应条件能调整 ,操作过程能实现自 动化
A + B—— AB; AB + C ——ABC; ABC + D—— ABCD; … … 图1.传统化学合成原理图示
A1 B1 A2 B2 A3 + B3 ——AiBj( i = 1~n; 1~n) … … An Bn 图2. 组合化学合成原理图示
j=
表1.库中分子数与构建模块数及反应步骤的关系
3 组合化学的研究方法
3.1 组合合成步骤
组合合成包括化合物库的制备、库成份的检测及目标化合物的筛选三个步骤[8]。 库的构建方法,常见的有混-分法[5]、平行溶液合成法(parallel solution method)、正交法等。其中以混-分法最具代表性。 库的构建与筛选是相互联系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库,应选用不同的 筛选方法。如上面的平行溶液合成法合成的库要采用位置扫描法 (positional scanning method),即对每个孔中的产物的活性进行扫 描检测。而对于由混-分法构建成的库,一般采用解缠绕法(iterative deconvolution method)。除了以上两种检测与筛选方法外,编码法 (encoding method)也是常用的方法,此方法是在构建化合物库时, 给每一个构建单元加一个标记物,库合成完毕后,只须鉴别标记物即 知产物的历史,从而得知产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