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放大器的设计

测量放大器的设计
测量放大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测量放大器的设计

课程名称综合电子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系、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一、概述 (1)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2)

1、设计任务和要求 (2)

2、设计原理 (2)

3、设计方案及实 (4)

三、直流电压放大器 (5)

四、放大器性能测试 (6)

五、仿真结果和分析 (7)

1、各部分的仿真结果 (7)

六、主要电路参数计算 (13)

1、放大倍数计算 (10)

七、结论与心得 (10)

八、参考文献 (11)

摘要

本设计主要是测量放大器,测量放大器主要是实现对微信号的测量,主要通过运用集成运放组成测量放大电路实现对微弱电信号的放大,要求有较高的输入电阻,从而减少测量的误差及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并要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调以实现对比较大的范围的被测信号的测量,因而测量放大器的前级主要采用差分输入的方式,然后经过双端信号到单端信号的转换,最后经比较放大器进行放大。

关键词:放大器;频率;电源;电桥

一、概述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算放大电路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测量放大器专门精密差分电压放大器,它源于运算放大器,且优于运算放大器。测量放大器把关键元件集成在放大器内部,其独特的结构使它具有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低噪声、低线性误差、低失调漂移增益设置灵活和使用方便等特点,使其在数据采集、传感器信号放大、高速信号调节、医疗仪器和高档音响设备等方面倍受青睐。测量放大器是一种具有差分输入和相对参考端单端输出的闭环增益组件,具有差分输出和相对参考端的单端输出。与运算放大器不同之处是运算放大器的闭环增益是由反相输出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的外部电阻决定,而测量放大器则使用与输入端隔离的内部反馈电阻网络。测量放大器的 2 个差分输入端施加输入信号,其增益即可由内部预置,也可由用户通过引脚内部设置或者通过与输入信号隔离的外部增益电阻置。

本次设计通过采用仪用放大器的改造来实现设计一测量放大器及其所用的稳压电源,并满足其高输入阻抗和高共模抑制比及高通频带的要求.。测量放大器主要实现对微信号的测量,主要通过运用集成运放组成测量放大电路实现对微弱信号的放大,要求有较高的共模抑制能力及较高的输入电阻,减少测量的误差及对被测电路的影响,并要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调已实现对比较大的范围的被测信号的测量。

测量放大器前级主要用差分输入,经过双端信号到单端信号的转换,最终经比例放大进行放大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1、设计任务和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个测量放大器及所用的直流稳压电源。参见图1。输入信号V I 取自桥式测量电路的输出。当R1=R2=R3=R4时,V I=0。R2改变时,产生V I ≠0的电压信号。测量电路与放大器之间有1米长的连接线。

a.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VD=1~500,可手动调节;

b. 最大输出电压为± 10V,非线性误差< 0.5%;

c. 在输入共模电压+7.5V~-7.5V范围内,共模抑制比K CMR >105 ;

d. 在A VD=500时,输出端噪声电压的峰-峰值小于1V;

e. 通频带0~10Hz ;

f.直流电压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阻≥2MW (可不测试,由电路设计予以保证)。

2、设计原理

原理概述

放大器是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放大器对于学习和应用电子系统有很大的帮助。信号检测中的放大电路有很多种类型,实际系统中常采用的有测量放大器和隔离放大器。

测量放大器又称为数据放大器或仪表放大器,常用于热电偶,应变电桥.流量计,生物电测量以及其他有较大共模干扰的支流缓变微弱信号的检测。

测量放大器是一种高增益、直流耦合放大器,它具有差分输入、单端输出、高输入阻抗和高共模抑制比等特点,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放大器和测量放大器所采用的基础部件(运算放大器)基本相同,它们在性能上与标准运算放大器有很大的不同。标准运算放大器是单端器件,其传输函数主要由反馈网络决定;而差分放大器和测量放大器在有共模信号条件下能够放大很微弱的差分信号,因而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CMR)。它们通常不需要外部反馈网络。

测量放大器的第一级只对差摸信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而对共模信号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对共模信号几乎没有抑制作用主要由第二级电路来完成,而且放大器的共摸抑制比约为第一级电路的差摸电压增和第二级电路的共摸抑制比的乘积。

在工业自动控制等领域中,常需要对远离运放的多路信号进行测量,由于信号远离运放,两者地电位不统一,不可避免地存在长线干扰和传输网络阻抗不对称引人的误差。为了抑制干扰,运放通常采用差动输人方式。对测量电路的基本要求是:

①高输人阻抗,以抑制信号源与传输网络电阻不对称引人的误差。

②高共模抑制比,以抑制各种共模干扰引人的误差。

③高增益及宽的增益调节范围,以适应信号源电平的宽范围。

以上这些要求通常采用多运放组合的电路来满足,典型的组合方式有以下几种:同相串联式高阻测量放大器,同相并联式高阻测量放大器,高共模抑制测量放大器

用分离元件构建测量放大器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采用集成运放放大器或差分放大器则是一种简便而又可行的替换方案。

用集成运算放大器放大信号的主要优点:

(1)电路设计简化,组装调试方便,只需适当配外接元件,便可实现输入输出的各种放大关系.

(2)由于运放得开环增益都很高,用其构成的防大电路一般工作的深度负反馈的闭环状态,则性能稳定,非线性失真小。

(3)运放的输入阻抗高,失调和漂移都很小,故很适合于各种微弱信号的放大。又因其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对温度的变化,电源的波动以及其他外界干扰独有很强的抑制能力。

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放大电路,按电路的性质可分为反相放大器,同相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三种。按输入信号性质又可分为直流放大器和交流放大器两类。

差分放大器分为(1)单端输入、单端输出(2)双端输入、单端输出(3)单端输入、双端输出三种,而双端输入、单端输出型差动放大器常用于多级差分放大电路的中间极或末极。

测量放大器系统组成的框图如下图所示。系统包括桥式电路、信号变换放大器电路,直流电压放大器和直流稳压电源。

图1

测量放大器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作用和指标:

桥式电路:提供差动电压用来测试直流电压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信号变换放大器:把函数发生器单端输出信号经信号变换放大器变换为直流电压放大器的双端输入信号。直流电压放大器:要求差动输入的直流电压放大器,具有高的差模电压增益,并具有低漂移,低噪声输出及高共模抑制比等特性。测试其差模放大倍数、共模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输出噪声电压峰峰值、通频带。直流稳压电源:该电源由单相 220V 交流电压供电,输出±15V 直流电压,作为整个系统的电源。图中K 置2 的位置,测直流电压放大器频率特性;K 置1 的位置,测直流电压放大器的其他性能指标。

3、设计方案及实现

同相并联式高阻抗测量放大器电路具有输入阻抗高、增益调节方便、漂移互相补偿、双端变单端以及输出不包括共模信号等优点。线路前级为同相差动放大结构,要求两运放的性能完全相同,这样,线路除具有差模、共模输人电阻大的特点外,两运放的共模增益、失调及其漂移产生的误差也相互抵消,因而不需精密匹配电阻。后级的作用是抑制共模信号,并将双端输出转变为单端放大输出,以适应接地负载的需要,后级的电阻精度则要求匹配。增益分配一般前级取高值,后级取低值。

图一

该测量放大器由运放U1和U2按同相输入接法组成第一级差分放大电路,运放U3组成第二级差分放大电路。

三、直流电压放大器

差模电压增益

Avd=(1+2 R7/(R11+ R5))R6/ R4

若取 R3 =R7= R8= R4= (R9+R10)=R6=10kΩ,

Avd=1+2 R7/(R11+ R5)

取R11=0 时,Avd=1+2*10*1000/(0+40)=501

取R11 为最大时,Avd=1+2*10*1000/(100*1000+40)=1.2

R10 是调零电位器。

集成运算放大器U1、U2、U3、U4、U5 采用OP07 其共模抑制比高、低噪声、高精度。

图三

四、放大器性能测试

放大器性能测试:首先调零,将输入端短接,即将输入信号置零,调节各个电位器的调零电阻,直至输入电压为零,完成调零操作,然后将电桥加电压,用万用表测电桥的输出电压,手动调节可变电位器,直至电桥的输出电压为5mv,然后用1米长的导线将电桥与放大器连接,用示波器观察测量放大器的输出波形。

对于测量放大器放大倍数的测量,设置放大倍数然后用万用表测电桥的输出电压及测量放大器放大后的输出电压,求出实际电压放大倍数,然后与设置的电压放大倍数比较。

测量放大器的频率响应测试:首先对信号变换电路进行调零,同样是将输入短接,即输入端直接接地,然后调节用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信号源,然后将输出信号通过信号变换电路将单端输出转变成双端输出,再将信号变换器的输出信号接到测量放大器的输入端合理设置输出电压及测量放大器的放大倍数,然后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放大器和信号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并改变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频率,得到不同频率下的放大倍数。

五、仿真结果和分析

1、各部分的仿真结果

图四、直流电压放大器仿真原理图

图五、R11为0时的输出波形仿真图

图六、R11为最大时的输出波形

图七、电路总图

六、主要电路参数计算

1、放大倍数计算

差模电压增益

Avd=(1+2 R7/(R11+ R5))R6/ R4

若取 R3 =R7= R8= R4= (R9+R10)=R6=10kΩ,

Avd=1+2 R7/(R11+ R5)

取R11=0 时,Avd=1+2*10*1000/(0+40)=501

取R11 为最大时,Avd=1+2*10*1000/(100*1000+40)=1.2

2、仿真中遇到的问题

在放大器仿真中,当输入电压比较大时,输出电压仍然按原有的倍数进行放大。如输入为5V时,在放大倍数为250倍时,输出电压可达1.25V。在实际应用中,输出电压由于受到运放的电轨影响,它只能输出比运放电压少。例如运放运行电压为±15V时,在比较好的运放中,输出电压可达14.8V。但UA741运放在效果上稍差,大概输出电压为13.8V。所以这种不受限制的放大只能在仿真软件的理想状况下出现。

七、结论与心得

通过本次设计,我明白了只有将书本上的知识做到详细的了解加上融会贯通才能够通过本来的原理运用到实际,设计出符合一定要求的电子电路,即使是电路中的每一个小元件,都要考虑到其对整体电路的影响,甚至有时对电路细微部分的改动都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设计电路不仅需要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还需要考虑到每个细节,考虑全局。不仅要被高要求,还要自主高要求。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走好每一步,才能够对自己知识的不足之处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弥补自己的不足,想要学好一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仅仅依靠一本教科书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任何时候都留心积累。而深入的通过本次更加了解了差分放大电路在测量电路等重要场合中的广泛应用,任何一个基础的电路在灵活运用与组合之后便能发挥出人们想要的一些功能。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还学习了一些芯片的相关知识,由于现在电子电路的集成化越来越高,所以我们也应该学会使用集成元件。

通过本次的学习,我还学习使用了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这个软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容易操作平台,是我们在真正搭建电路前建立相应的仿真,其能帮助我们提前发现自己所设计电路的错误。有利于我们正确的设计电路。

可是理论,即使是仿真,那些只是理想状态下的情况,所以在实际情况下我们还是会在测试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我们去耐心的寻找我们的错误和不足,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动手经验,更需要我们的耐心。在此出了增强对我们个人知识的丰富外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交流,相互协作的能力,遇到不懂的知识还可以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总的来说,在这忙碌的大约两周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课设练习,更加深入的掌握了许多专业知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和相关的专业技能。在遇到的困难过程中,学会了自主通过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解决相关问题。同时我也明白了,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只有在不断的磨练自己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体会到,任何事情要想做好都是不容易的,只有踏踏实实才能够有所得。

八、参考文献

【1】邓元庆主编.数字设计基础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曹才开主编。电路与电子技术试验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通信基本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教师评分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2) 二、总体方案 (2) 三、设计内容 (2) 3.1电路工作原理 (3) 3.1.1 电路原理图 (3) 3.1.2 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分析 (3) 3.2 主要技术指标 (6) 3.3仿真结果与分析 (10) 四、总结及体会 (12) 五、主要参考文献 (13)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主要内容 根据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所学内容,设计一个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通过在电路设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基本设计方法,加深对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电子实践能力。 2、基本要求 设计一个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主要技术指标为: (1) 谐振频率04MHz f =; (2) 谐振电压放大倍数04060dB v dB A ≤≤; (3) 通频带300Hz BW K =。 二、总体方案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是各种电子设备、发射和接收机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电压放大器。其主要特点是晶体管的输入输出回路(即负载)不是纯电阻,而是由L 、C 元件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类型很多,按调谐回路区分:有单调谐回路,双调谐回路和参差调谐回路放大器。按晶体管连接方法区分:有共基极、共发射极和共集电极放大器。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作用、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与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是基本一致的。不同的是:一是在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中,所放大信号的频率远比低频放大电路信号频率高;二是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频宽是窄带(要求只放大某一中心频率的载波信号)。因此,首先在电路组成上应将低频放大电路中的低频三极管换成具有更高功率晶体管和LC 并联谐振回路。 三、设计内容 1.电路工作原理

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本电路设计采用前置放大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相结合的放大模式,前者采用TL072对电压进行放大,后者采用性能优良的TDA2616对电压和电流放大,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形失真尽可能的小,效率尽可能的高。在前置放大和功放之间加上一个滑动变阻,就保证了音量可调,在滑动变阻器之前再加上一足够大电阻,这样保证了信号不失真。除此之外,加上相应的旁路电容又使得电路具有杂音小,有电源退偶,无自激等优点。根据实例电路图和已经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im11软件模拟电路,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 关键词: TL072 TDA2616 性能优良音量可调杂音小 目录 1 设计任务和要求 (2) 1.1设计任务 (2) 1.2设计要求 (2) 2 系统设计 (3) 2.1系统要求 (3) 2.2方案设计 (3) 2.3系统工作原理 (4) 3 单元电路设计 (6) 3.1前置放大电路 (6) 3.1.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6) 3.1.2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9) 3.1.3 前级放大电路仿真 (10) 3.2后级放大部分 (10) 3.2.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3.2.2电路仿真 (13) 3.2.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5) 3.3音源选择电路 (15) 3.3.1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15) 3.3.2电路仿真 (16) 3.3.3元器件的选择及参数确定 (16) 3.4电源 (17) 4系统仿真 (20) 5 电路安装、调试与测试 (21) 5.1电路安装 (21) 5.2电路调试 (23) 5.3系统功能及性能测试 (23)

模电课程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

模电课程设计-功率放大器设计

《电子技术Ⅱ课程设计》 报告 姓名 学号 院系自动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核电一班 指导教师 2014年 6月

目录 一、设计的目的 (1)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1) 三、课程设计内容 (1) 1. Multisim仿真软件的学习 (1) 四、基础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 1.题目一:半导体器件的Multisim仿真 ·· 2 2.题目二:单管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7 3.题目三:差分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 (11) 4.题目四:两级反馈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 真 (14) 5.题目五: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 真 (21) 6.题目六:波形发生电路的Multisim仿真 (23) 五.综合性能电路的设计和仿真 (26) 1.题目二: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26) 六、总结 (29) 七、参考文献 (29)

一、设计的目的 该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电子技术2》的理论教学实践,掌握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综合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工程技术打下基础。 二、设计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Multisim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分析和设计完成基础性的电路设计和仿真及综合性电路设计和仿真。 要求: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课程2》课程知识的理 解; 2、会根据课题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手册和 文献资料; 3、掌握仿真软件Multisim的使用方法; 4、掌握简单模拟电路的设计、仿真方法; 5、按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 告,课程设计报告能正确反映设计和仿真结

华中科技大学-IC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比例放大器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IC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比例放大器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 题目:比例放大器设计 院系: 专业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年XX 月 I

摘要 在模拟电路中对放大器进行设计时,差分放大器由于能够实现两倍放大和能够很好的抑制共模噪声的优良性能而被广为应用。本文利用放大器的“虚短”“虚断”的特性对比例放大器的结构及放大器的构成和基本参数进行了设计,其中放大器采用差分放大结构。 关键词:比例放大器差分放大器一级结构二级结构 I

Abstract When designing an amplifier, differential amplifiers,with its twice higher gain and its restrain to Common-mode disturbance,is more widely used than other kinds of amplifiers.In this report,we make use of the properties of “virtual short cicuit” a nd “virtual disconnection” and design the structure and parameters of the whole circuit as well as the structure of the amplifier. Key Words:Proportion amplifier Differential amplifiers Level 1 Level 2 II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仿真设计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仿真设计 一、电路课程设计目的 错误!深入理解运算放大器电路模型,了解典型运算放大器的功能,并仿真实现它的功能; 错误!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点及分析方法(主要运用节点电压法分析); ○3熟悉掌握Multisim软件。 二、实验原理说明 (1)运算放大器是一种体积很小的集成电路元件,它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它的类型包括:反向比例放大器、加法器、积分器、微分器、电 压跟随器、电源变换器等. (2) (3)理想运放的特点:根据理想运放的特点,可以得到两条原则: (a)“虚断”:由于理想运放,故输入端口的电流约为零,可近似视为断路,称为“虚断”。 (b)“虚短”:由于理想运放A,,即两输入端间电压约为零,可近似视为短路,称为“虚短”. 已知下图,求输出电压。

理论分析: 由题意可得:(列节点方程) 011(1)822A U U +-= 0111 ()0422 B U U +-= A B U U = 解得: 三、 电路设计内容与步骤 如上图所示设计仿真电路. 仿真电路图:

V18mV R11Ω R22Ω R32Ω R44Ω U2 DC 10MOhm 0.016 V + - U3 OPAMP_3T_VIRTUAL U1 DC 10MOhm 0.011 V + - 根据电压表的读数,, 与理论结果相同. 但在试验中,要注意把电压调成毫伏级别,否则结果误差会很大, 致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如图所示,电压单位为伏时的仿真结 果:V18 V R11Ω R22Ω R32Ω R44Ω U2 DC 10MOhm 6.458 V + - U3 OPAMP_3T_VIRTUAL U1 DC 10MOhm 4.305 V + - ,与理论结果相差甚远。 四、 实验注意事项 1)注意仿真中的运算放大器一般是上正下负,而我们常见的运放是上负下正,在仿真过程中要注意。

测量放大器实验报告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1. 设计准备 (3) 1.1 引言 (3) 1.2 Multisim简单介绍 (3) 2. 测量放大器原理图设计 (5) 2.1 设计任务及要求 (5) 2.2 设计原理 (5) 2.3 设计方案及实现 (7) 2.3.1 方案1及电路图 (7) 2.3.2 方案2及电路图 (8) 2.3.3 方案3及电路图 (9) 2.3.4 方案4及电路图 (9) 2.4 比较后选择的方案及合适器件 (13) 2.5 部分功能电路 (10) 3. 电路的仿真、测量波形及实物图 (13) 3.1 电路的仿真 (13) 3.2 测量波形 (15) 3.2.1输入差模信号 (19) 3.2.1输入共模信号 (20) 3.3 实物图和调试波形图 (20) 3.3.1实物图 (20) 3.3.1调试波形图 (21) 4. 设计过程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 (19) 4.1 元器件的选择............................................................................................... .19 4.2 实验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19 5. 元器件清单............................................................................................................ .21 6. 小结........................................................................................................................ .22 7. 参考文献................................................................................................................ .23

模电音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张浩学学号:201130903013 7 学 院:电气工程学院 班 级: 电自1116(实验111) 题 目: 模电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指导教师:张光烈职称: 2013 年 7月 4 日

1、设计题目: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2、设计任务目的与要求: 要求:设计并制作用晶体管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负载为扬声器,阻抗8。 指标:频带宽50HZ~20kHZ,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电路输出功率大于8W;输入灵敏度为100mV,输入阻抗不低于47KΩ。 模电这门课程主要讲了二极管,三极管,几种放大电路,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正弦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频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的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OTL电路和OCL电路。有用继承运算放大器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专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本实验设计的是一个OTL功率放大器,该放大器采用复合管无输出耦合电容,并采用单电源供电。主要涉及了放大器的偏置电路克服交越失真,复合管的基本组合提高电路功率,交直流反馈电路,对称电路,并用multism软件对OTL 功率放大器进行仿真实现。根据电路图和给定的原件参数,使用multism 软件模拟电路,并对其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显示波形图,计算数据等操作。 3、整体电路设计: ⑴方案比较: ①利用运放芯片 LM1875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分别接+30v和-30v并且电源功率至少要50w,输出功率30w。 ②利用运放芯片TDA2030和各元器件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有保护电路,电源只需接+19v,另一端接地,负载是阻抗为8Ω的扬声器,输出功率大于8w。 通过比较,方案①的输出功率有30w,但其输入要求比较苛刻,添加了实验难度。而方案②的要求不高,并能满足设计要求,所以选取方案②来进行设计。 ⑵整体电路框图:

运算放大器。ic设计

IC课程设计论文题目:运算放大器电路的设计

2012/1/5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内容为:利用MOS管设计一个运算放大器。放大器具有放大小信号并抑制共模信号的功能。首先从放大器理论参数及结构下手,然后经过Hspice网表的生成及仿真调整最后得到满足参数要求的MOS管设定。 关键词:运算放大器,共模电压,电压摆幅,功耗电流 Hspice仿真,增益带宽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course design for: use the design a MOS operational amplifier. Amplifier has put size and control signal common mode signal function. Starting from the first amplifier parameters and structure theory laid a hand on him, and then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Hspice nets table and adjust the final simulation parameters of the requirements to meet the MOS set. K eywords: operational amplifier ,common-mode voltage ,voltage swing current consumption ,Hspice simulation ,Gain bandwidth

音频放大器课设报告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题目:音频放大器设计 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姓名: 评分:教师: 20 11 年 3 月 10 日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名称:音频放大器设计 姓名: 专业: 班级学号: 同组人: 教师: 负责部分:功率放大 2011年月日 音频放大器设计

本系统是基于三极管元件设计而成的一种音频放大器。有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混频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源电路五部分构成。前置放大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电路构成,外加恒流源提供偏置,抑制电路的温漂,提高共模增益比。然后通过由一个二阶压控电压源高通滤波器和一个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构成的带通滤波器。再接入一个混频电路(可加入背景音乐)。最后通过电容耦合到功率放大电路中除去了直流对后级放大电路的影响。混频电路由一个简单的加法器构成。功率放大电路是由三极管构成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构成,即OCL电路,能有效克服交越失真。 关键字:差分放大滤波三极管互补对称 音频放大器设计

前言 (5) 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6) 第二章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2.1 方案一 (7) 第三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3.1 系统组成 (8) 3.2 工作原理 (8) 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 4.1 语音前置放大电路 (9) 4.2 滤波电路 (9) 4.3 混频电路 (9) 4.4 功率放大电路 (9) 4.5 电源电路 (9) 第五章实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11) 第六章收获与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一 (14) 附录二 (15) 附录三 (16)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丙类功率放大器 院系: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报告成绩: 2013年12月20日

目录 一、设计目的 (1) 二、设计思路 (1) 三、设计过程 (2) 3.1、系统方案论证 3.1.1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 3.2、模块电路设计 3.2.1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端采用自给偏置电路 3.2.2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端采用直流馈电电路 3.2.3匹配网络 3.2.4 VBB 、Vcm、Vbm、VCC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性能影响分析 四、整体电路与系统调试及仿真结果 (11) 4.1 电路设计与分析 4.2.仿真与模拟 4.2.1 Multisim 简介 4.2.2 基于Multisim电路仿真用例 五、主要元器件与设备 (14) 5.1 晶体管的选择 5.1.2 判别三极管类型和三个电极的方法 5.2电容的选择 六、课程设计体会与建议 (17) 6.1、设计体会 6.2、设计建议 七、结论 (18) 八、参考文献 (19)

一、设计目的 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由分立元件发展到集成电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基本放大器是组成各种复杂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弱电控制强电在许多电子设备中需要用到。放大器在当今和未来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增加。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发送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信电路中,为了弥补信号在无线传输过程中的衰耗,要求发射机具有较大的输出功率,而且,通信距离越远,要求输出功率越大。所以,为了获得足够大的高频输出功率,必须采用高频功率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是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在人类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能高效率的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为高频交流输出,研究它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设计简单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并进行仿真,以及对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发展的展望。 二、设计思路 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 图2-2-1为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原理图,为实现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V BB 应设置在功率的截止区。 输入回路 由于功率管处于截止状态,基极偏置电压V BB 作为结外电场,无法克服结内电场,没有达到晶体管门坎电压,从而,导致输入电流脉冲严重失真,脉冲宽度小于90o。 由i C ≈βi B 知,i C 也严重失真,且脉宽小于90o。 输出回路 若忽略晶体管的基区宽度调制效应以及结电容影响,在静态转移特性曲线 (i C ~V BE )上画出的集电极电流波形是一串周期重复的脉冲序列,脉冲宽度小于半 个周期。

集成运算放大器

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 本设计是根据要求进行的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设计,用Protel软件设计实验电路,并绘制出PCB电路板,根据电路图对设计进行制作,最后进行调试测试。通过对Protel软件的学习与应用,加深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并对protel软件有初步的认识和一定的操作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和相关软件的学习与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根据通信电子线路所学的知识,掌握电路设计,熟悉电路的制作,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一次综合性设计训练,从而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相关课题的具体要求,按照指导老师的指导,进行具体项目的设计,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水平。 本设计采用LM324芯片,它是一个四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在四运算放大器电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LM324芯片与其他相关电子元件的组合,画出调制与解调电路图,并完成PCB电路的绘制,完成课题的设计,可以算是对自我综合能力的一次有益尝试。 关键字:Protel、PCB、LM324、四运算放大器

目录 1 Protel的简要介绍 (5) 1.1 Protel的发展历史 (5) 1.2 Protel99SE简介 (5) 2 设计任务及要求 (6) 2.1设计任务 (6) 2.2设计要求 (6) 3 电路原理介绍 (7) 3.1 反向运算放大器 (7) 3.2 反向加法器 (7) 3.3 差动运算放大器 (7) 3.4积分器电路 (8) 4 原理图设计 (10) 4.1电路元件明细表 (10) 4.2 绘制原理图 (10) 4.3 元件生成清单 (12) 5 印刷版图的绘制 (12) 5.1 准备电路原理图和网络表 (12) 5.2 创建PCB文件以及网络表的装入 (15) 5.3 元件的布局以及印刷板的布线 (15) 6收获和体会 (16) 7 主要参考文献 (17)

可编程仪器放大器设计

可编程仪器放大器设计 ——低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论文

一.实验概述 采用通用运放LM324设计和模拟开关CD4051构成一个可编程增益放大器,其中放大器由仪器放大器(测量放大器)构成,增益控制部分由CD4051模拟开关和电阻构成。 二.技术指标 1.电压放大倍数:1.、2、4、8、16五档可控。 2.输入电阻:Ri>=100KΩ。 3.输入信号电压:正弦波,有效值50mv。 4.电源电压:±12v范围内可任选。 三.实验仪器 1.熟悉电路的工作原理。 2.根据技术指标通过分析计算确定电路行驶和元器件参数。 3.画出电路原理图(元器件标准化,电路图规范化)。 4.计算机仿真。 四.实验仪器 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万用表、交流电压表、直流稳压源、LM324芯片、CD4051芯片、面包板、导线、电阻。 五.设计原理 1.模拟开关CD4051芯片 1)芯片原理 CD4051芯片在电路中起模拟开关的作用,在电路中通过对开关A到G的控制实现对输入信号不同倍数的放大。 CD4051是单8通道数字控制模拟电子开关,有三个二进控制输入端A、B、C和INH输入,具有低导通阻抗和很低的截止漏电流。C、B、A依次为高、中、低位,控制X0到X7的输出。幅值为4.5~20V的数字信号可控制峰值至20V的模拟信号。这些开关电路在整个VDD-VSS和VDD-VEE电源范围内具有极低的静态功耗,与控制信号的逻辑状态无关。当INH输入端=“1”时,所有的通道截止。三位二进制信号选通8通道中的一通道,可连接该输入端至输出。 2)芯片管脚 CD4051芯片引脚图 1

3)管脚功能说明 引脚号符号功能 1 2 4 5 12 13 14 15 IN/OUT 输入/输出端 9 10 11 A B C 地址端 3 OUT/IN 公共输出/输入端 6 INH 禁止端 7 VEE 模拟信号接地端 8 Vss 数字信号接地端 16 VDD 电源+ 2.放大电路LM324 1)芯片原理 LM324是一个四运算放大器。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该四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每一个放大器有5个引出脚,其中“+”、“-”为两个信号输入端,“V+”、“V-”为正、负电源端,“Vo”为输出端。两个信号输入端中,Vi-(-)为反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位相反;Vi+(+)为同相输入端,表示运放输出端V o的信号与该输入端的相位相同。 2)芯片管脚 LM324芯片引脚图 2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对应于一个赋值已定,频率已定 的信号输入时的性能,这是放大电路的基本性能. 第二种是对应于赋值不变 而频率改变的信号输入时的性能.第三种是对应于频率不变而赋值改变的信 号输入时的性能. 第一种类型的指标: 1. 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是衡量放大电路放大能力的指标. 它定义为输出变量的赋值与输入变量的赋值之比,有时也称之为增益. 虽然放大电路能实现功率的放大,然而在很多场合,人们常常只关心某一单项指标的放大倍数,比如电压或电流的放大倍数.由于输出和输入信号都有电压和电流量,所以存在以下四种比值: 电压放大倍数用Auu表示,定义为 Auu=Uo/Ui, 或简化为 Au=Uo/Ui 电流放大倍数用Aii表示,定义为 Aii=Io/Ii, 或简化为 Ai=Io/Ii 电压对电流的放大倍数用Aui表示,定义为 Aui=Uo/Ii 电流对电压的放大倍数用Aiu表示,定义为 Aiu=Io/Ui 式中的Uo,Ui,Io和Ii都是正弦信号的有效值.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输出波形出现明显的失真,则比值就失去意义了,因此在输出端要有监视失真的措施(如用示波器观察波形). 其他指标也是如此. 2. 输入电阻 作为一个放大电路,一定要有信号源来提供输入信号.例如扩大机就是利用话筒将声音转化成电信号提供给放大电路的.还有其他经过温度,压力等传感器变换后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电信号源. 放大电路与信号源相连,

就要从信号源取电流. 取电流的大小表明了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影响程度,所以我们定义一个指标,来衡量放大电路对信号源的影响,叫做输入电阻.当信号频率不是很高时,输电流Ii与输入电压Ui基本同相,因此通常用输入电阻来表示.它定义为 Ri=Ui/Ii 从图中可见, Ri就是向放大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Ri越大,表明它从信号源取的电流越小,放大电路输入端所得到的电压Ui越接近信号电压Us.因此作为量测仪表用的放大电路其Ri要大. 但是对于晶体管来说, Ri大则取电流小,将降低放大倍数.所以在需要放大倍数而Rs为固定值的情况下,晶体管放大电路的i又以小一些为好. 3. 输出电阻 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后,总要送到某装置去发挥作用. 这个装置我们通常称为负载. 比如扬声器就是扩大机的负载. 当我们在原来的扬声器两端再并联一个扬声器时, 它两端的电压将下降, 这种现象说明向放大电路的输出端看进去有一个等效内阻, 通称为输出电阻,记作Ro. 通常测定输出电阻的办法是在输入端加正弦波实验信号,测出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Uo', 再测出接入负载RL时的输出电压Uo. 则有公式: Ro=(Uo'/Uo -1)*RL 输出电阻越大,表明接入负载后,输出电压的赋值下降越多.因此,Ro反映了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大小. 第二种类型的指标: 4. 通频带 当只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时,发现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是随之变化的,输出波形的相位也发生变化. 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指标来反映放大电路对于不同频率的信号的适应能力. 一般情况下, 放大电路只适用于放大一个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当信号频率太高或太低时,放大倍数都有大幅度的下降. 当信号频率升高而使放大倍数下降为中频时放大倍数(记作Aum)的0.7倍时,这个频率称为上限截止频率,记作fH. 同样, 使放大倍数下降为Aum的0.7倍时的低频信号频率称为下限截止频率,记作fL. 我们将fH和fL之间形成的频带称为通频带 ,记作fbw,即 fbw=fH-fL 通频带越宽,表明放大电路对信号频率的适应能力越强. 对于收录机,扩大机来 说,通频带宽意味着可以将原乐曲中丰富的高,低音都能完美地播放出来.

音频放大器课程设计

电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名称 : 电子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 : 音频放大器设计学院名称:工学院 班级:11级通信工程 学号:201101030119 姓名:陶媛 指导教师:朱家兴 2013年 8 月 25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成为了电子设备的一种重要的发 展趋势。从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到作为娱乐设备的MP3播放器,已经成为差不 多人人具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在一些电子设备中,常常要求放大电路的输出级 能够带动较重负载,因而要求放大电路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够根据负载的要求提 供足够的输出功率。 本系统是基于三极管元件设计而成的一种音频放大器,由前置放大电路、 带通滤波电路、混频电路、电源电路四部分构成。前置放大电路主要由差分放大 电路构成,外加恒流源提供偏置,抑制电路的温漂,提高共模增益比。然后通过 由一个二阶压控电压源高通滤波器和一个二阶压控电压源低通滤波器构成的带 通滤波器,再接入一个混频电路(可加入背景音乐),最后通过电容耦合到功率 放大电路中除去了直流对后级放大电路的影响。混频电路由一个简单的加法器构 成。本次课程设计整个过程涉及到理论计算,电路板布局,焊接技术,电子仪器 的使用等一系列知识要点。 本方案使用MIC驻级体话筒收集人说话的微弱信号,并由话筒变成电信号,经过音频放大电路的多级放大,最后由耳机插座X2输出,输出的信号由外接的耳机 或扬声器发出声音 关键字:电子设备声音信号电信号放大 目录 前言 (1)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2) 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2.1 系统组成 (3) 2.2 工作原理 (4) 三、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基于Spectre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集成电路CAD》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基于Spectre运算放大器的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标及任务 利用Cadence软件设计使用差分放大器,设计其原理图,并画出其版图,模拟器各项性能指标,修改宽长比,使其最优化。 二:运算放大器概况 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简称运放(OPA),如图1.1所示: 图1.1运放示意图 运算放大器最早被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将电压类比成数字,用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同时也成为实现模拟计算机的基本建构方块。然而,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在电路系统设计上的用途却远远超过加减乘除的计算。今日的运算放大器,无论是使用晶体管或真空管、分立式元件或集成电路元件,运算放大器的效能都已经接近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要求。早期的运算放大器是使用真空管设计的,现在多半是集成电路式的元件。但是如果系统对于放大器的需求超出集成电路放大器的需求时,常常会利用分立式元件来实现这些特殊规格的运算放大器。 三:原理图的绘制及仿真

3.1原理图的绘制 首先在Cadence电路编辑器界面绘制原理图如下: 图3.1电路原理图 原理图中MOS管的参数如下表: Instance name Model W/m L/m Multiplier Library Cell name View name M1 nmosl 800n 500n 1 Gpdk180 nmos symbol M2 nmosl 800n 500n 1 Gpdk180 nmos symbol M3 pmosl 1.1u 550n 1 Gpdk180 pmos symbol M4 pmosl 1.1u 550n 1 Gpdk180 pmos symbol M5 nmosl 800n 500n 1 Gpdk180 nmos symbol

三极管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三极管放大电路课程设计 (电子1202班杨云鹏0121209330224) 参考资料:《晶体管电路设计》【日】铃木雅臣著 《电子设计从零开始》 9013的相关介绍: 9013是一种NPN型硅小功率的三极管它是非常常见的晶体三极管,在收音机以及各种放大电路中经常看到它,应用范围很广,它是NPN型小功率三极管. 主要 用于低频放大与电子开关。 参数: 结构 NPN 材料与极性:SI-NPN 引脚:1 发射极2 基极3 集电 极。集电极发射极电压25V; 集电极基极电压45V ;发射极基极电压 5V ;集电极电流Ic Max 0.5A; 耗散功率0.625W ;工作温度-55℃ +150℃;特征频率150MHz。 课题要求:设计电压放大倍数为100倍的三极管放大电路;并且能够带动8欧和4千欧的负载。 电路设计:用2个9013三极管和一个8050pnp型三极管,前一个作为共射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为50dB,但空载时输出电阻太大,无法带动负载为8欧的喇叭,所以后面加一个推挽型射极跟随器,不会降低放大倍数,但可使空载时输出电阻变的很小一般为几欧到十几欧,可带动8欧的喇叭。

电路设计图: 电路仿真输入输出波形: 实际测量:

出现故障及解决方法 1,在仿真的时候,出现了输出信号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增益不够、波形变形以及不能带动小负载的现象。解决方法:通过改变rc与re以及偏执电阻的阻值来不断的计算和调整,并加上了推挽式跟随器。最终得到了符合的波形 总结 在设计这次的BJT放大电路的过程中,我较熟练地运用了模电中的三极管放大,射极跟随器,推挽型射极跟随器以及差分放大电路和负反馈等知识。但是设计出的实物与实验要求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4千欧负载时三极管放大增益较符合,但是8欧的负载时信号衰减过大,不能符合设计要求。在不断地探索与试验中更深的理解了三极管放大电路中各电阻阻值变化对增益的影响。在今后学习中需再接再厉,并吸取这次的经验与教训。

OCL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班级:12电信本学号:120802054姓名:钟吉森

2014年1月15日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专业班级:12电信本 学生姓名:钟吉森 学号: 120802054 指导教师:曾祥华 设计时间:2013.12-2014.1 OCL音频功率放大器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用集成运算放大器和集成功放块设计OCL功放电路 2.输入信号为vi≤10mV, RI≥100KΩ;额定输出功率Po≥2W;负载阻抗RL=8Ω; 3.频率范围f=(1-3)KHz;

4. 用桥式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电路设计电路所需的直流电源。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至少二个方案比较) OCL(Output Capeacitorless)功放电路,顾名思义为无输出电容功率放大器,在OCL电路中,T1和T2特性对称,采 用了双电源供电。静态时,T1和T2均截止,输出 电压为零。设晶体管b—e间的开启电压可忽略不 计;输入电压为正弦波。当Ui>O时,Tl管导通, T2管截止,正电源供电,电流如右图中实线所示, 电路为射极输出形式,Uo≈Ui;当Ui<0时,T2管导通,T1管截止,负电源供电,电流如图虚线所示,电路也为射极输出形式,Uo≈Ui ;可见电路实现了“T,和T2交替工作,正、负电源交替供电,输出与输人之间双向跟随”。不同类型的两只晶体管(T1和T2)交替工作、且均组成射极输出形式的电路称为“互补”电路,两只管子的这种交替工作方式称为“互补”工作方式。 题目目要求用用集成功放块实现电路设计,集成运算放大器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包括选频(f=(1-3)kHz)信号放大(Ui≤10mV)等,总体电路组成情况如下 滤波电路要求1~3kHz且输入电阻很大可设计一个同相输入带通滤波电路,放大电路可设计为同相和反相放大电路,ocl集成块可选择tda1521双声道功放块和tda2030/tda2030a功放块,电路选其经典应用电路,直流电源可设计

流量检测电路设计课程设计

流量检测电路设计课程设计

第一章 流量测量装置单元 1.1节流装置 节流变压降流量计的工作原理是,在管道内装入节流件,流体流过节流件的时候流束收缩,于是在节流件前后产生差压,对于一定的形状和尺寸的节流件,一定的测压位置和前后直管段情况,一定参数的流体,节流见前后的差压随流量的改变而改变俩者之间有确定的关系,因此可一通过差压来测量流量。 节流件常用的有孔板和喷嘴,本实验中采用孔板。节流式流量计通常由能将流体流量转换成差压信号的节流装置及测量差压并显示流量的差压计组成. 标准节流装置包括节流件及其取压装置、节流件上游侧第一个阻力件、第二个阻力件、下游侧第一个阻力件以及在它们之间的直管短段,节流装置如图1-1所示。 图1-1整套节流装置 示意 1.2 节流件安装 标准孔板的开口直径d 是一个重要的尺寸,应实际测量,孔板的安装要求如下: (1)节流件前后的直管段必须是直的,不得有肉眼可见的弯曲。 (2)安装节流件用得直管段应该是光滑的,如不光滑,流量系数应乘以粗糙度修正稀疏。 (3)为保证流体的流动在节流件前1D 出形成充分发展的紊流速度分布,而且使这种分布成均匀的轴对称形,所以

1)直管段必须是圆的,而且对节流件前2D范围,其圆度要求其甚为严格,并且有一定的圆度指标。具体衡量方法: (A)节流件前OD,D/2,D,2D4个垂直管截面上,以大至相等的角距离至少分别测量4个管道内径单测值,取平均值D。任意内径单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不得超过±0。3% (B)在节流件后,在OD和2D位置用上述方法测得8个内径单测值,任意单测值与D比较,其最大偏差不得超过±2% 2)节流件前后要求一段足够长的直管段,这段足够长的直管段和节流件前的局部阻力件形式有关和直径比β有关,见表1(β=d/D, d为孔板开孔直径,D为管道内径)。(4)节流件上游侧第一阻力件和第二阻力件之间的直管段长度可按第二阻力件的形式和β=0。7(不论实际β值是多少)取表一所列数值的1/2 (5)节流件上游侧为敞开空间或直径≥2D大容器时,则敞开空间或大容器与节流件之间的直管长不得小于30D(15D)若节流件和敞开空间或大容器之间尚有其它局部阻力件时,则除在节流件与局部阻力件之间设有附合表1上规定的最小直管段长1外,从敞开空间到节流件之间的直管段总长也不得小于30D(15D)。 1.3 取压方式 取压方式采用法兰取压装置,法兰取压装置如图1-2所示,孔板夹在俩个特质的法兰之间,其间加俩片垫片,厚度不超过1mm,上游取压中心线与节流装置的距离l=25.4mm下游取压中心线与节流装置的距离l=25.4mm,取压孔必须符合单独钻孔取压的全部要求,取压孔中心线必须与管道中心线垂直。 图1-2 法兰取压

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功率放大器课程设计

辽宁工业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OCL功率放大器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电子信息与工程学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课程 设计 (论 OCL功率放大器 文) 题目

指 导 教 师 评 语 及 成 绩 平时:论文质量:答辩: 总成绩: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

摘要 放大电路实质上都是能量转换电路。从能量控制的观点来看,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其中功率放大电路的要求为获得一定的不失真(或失真较小)的输出功率,而电压放大电路的主要要求为使其输出端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 OCL功率放大器是一种直接耦合的功率放大器,它具有频响宽,保真度高。动态特性好及易于集成化等特点。OCL是英文Output Capacitor Less的缩写,意为无输出电容。采用双端电源供电,使用了正负电源,在电压不太高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省去了输出端的耦合电容。使放大器低频特性得到扩展。OCL功率放大电路也是定压式输出电路,由于电路性能比较好,所以广泛的应用在高保真扩音设备中。性能优良的集成功率放大器给电子电路的功放级的调试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采用分立元件电路法进行设计。分别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前置放大电路以及功率放大电路。其中前置放大电路采用差分式放大电路。 关键词:OCL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电路;无输出电容;能量转换电路

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正弦波发生器

目录 第1章摘要 (2) 第2章设计目的及设计要求 (2) 第3章基本原理 (2) 3.1 基本文氏振荡器 (2) 3.2 振荡条件 (3) 3.3 振荡频率与振荡波形 (5) 第4章参数设计及运算 (6) 4.1 器件选择 (6) 4.2 参数计算 (6) 4.3 波形仿真图 (9) 第5章结论及误差分析 (13) 心得体会 (14) 参考文献 (15)

第1章摘要 本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文氏电桥正弦波发生器。经测试,该发生器能产生频率为100-1000Hz的正弦波,且能在较小的误差范围内将振幅限制在2.5V以内,通过电位器的调节使频率在100HZ-1000HZ内变化。 无论是从数学意义上还是从实际的意义上,正弦波都是最基本的波形之一——在数学上,任何其他波形都可以表示为基本正弦波的傅里叶组合;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它作为测试信号、参考信号以及载波信号而被广泛的应用。在运算放大电路中,最适于发生正弦波的是文氏电桥振荡器与正交振荡器,本文将对文氏桥振荡器进行讨论。 第2章设计目的及要求 2.1、设计目的: (1).掌握波形产生电路的设计、组装和调试的方法; (2).熟悉集成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LN356N。并掌握其工作原理,组成文氏电桥振路。 2.2、设计要求: (1)设计波形产生电路。 (2)信号频率范围:100Hz——1000Hz。 (3)信号波形:正弦波。 (4)画出波形产生电路原理图,写出终结报告。 第3章基本原理 3.1正弦振荡器的组成 (1)放大电路:放大信号 (2)反馈网络:必须是正反馈,反馈信号即是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 (3)选频网络:保证输出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即使电路只在某一特定频率下满足自激振荡条件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小信号放大器)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学校: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年月日 目录 一、前言 (3) 二、电路基本原理 (3) 三、主要性能指标及测量方法 (5) 1、谐振频率 (7) 2、电压增益 (7) 3、通频带 (8) 4、矩形系数 (9) 四、设计方案 (10) 1、设置静态工作点 (10) 2、计算谐振回路参数 (10) 3、电路图、仿真图和PCB图 (11) 五、电路装调与测试 (13) 六、心得体会 (14) 七、参考文献 (15)

一、前言 高频调谐放大器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和其它无线电系统中,特别是在发射机的接收端,从天线上感应的信号是非常微弱的,这就需要用放大器将其放大。高频信号放大器理论非常简单,但实际制作却非常困难。其中最容易出现问题是自激震荡,同时频率选择和各级建阻抗匹配也恶化你难实现。 Protel DXP软件能实现从电学概念设计到输出物理生产数据,以及这之间的所有分析、验证、和设计数据管理。今天的Protel DXP 软件已不是单纯的PCB设计工具,而是一个系统,它覆盖了以PCB 为核心的全部物理设计。使用Protel、等计算机软件对产品进行辅助设计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这类软件的问世也极提高了设计人员在机械、电子等行业的产品设计质量与效率。 通过《通信电子线路》的学习,使用Protel DXP软件设计了一个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二、电路的基本原理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就是五失真的放大某一频率围的信号。按其频带宽度可以分为窄带和宽带放大器。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是通信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功能电路,它所放大的信号频率在数百千赫。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能是实现对微弱的高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