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传统习俗

中国春节传统习俗
中国春节传统习俗

中国春节传统习俗

前言

春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客家人的传说)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作为当代中国最传统的节日,却越来越不受百姓的重视,春晚的收视率也一年不如一年,对春晚的评价也是贬大于褒。所以,为了发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让百姓更加快乐地融入喜庆、团聚、和谐的春节氛围中,让中华名族这一传统瑰宝源远流长。本研究性小组在寒假中对春节的习俗、特色做了深入研究与调查,让我们一起领略春节的魅力。

春节之吃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腊八粥

“腊八节”。这一天在中国民间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喝腊八粥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腊,在远古时代本是一种

祭礼的名称,夏朝称“清祀”,殷商称“嘉平”,周朝时

改称“腊”。“腊”是从“猎”字演变而来,故

“腊”“猎”相通。因为一岁之终,农作物已收晒完毕,

农闲了,人们便到野外猎取禽兽,用来祭祖先、敬百神,

以祈福求寿、避灾迎祥,称之为“腊祭”。南北朝时,

农历十二月初八才被正式固定为“”,在这一天要祭祀祖

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腊月初八这天,中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我国喝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富人还是穷人,家家都要喝腊八粥。最早的腊八粥是用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腊八粥”又叫“七宝粥”“五味粥”,不仅清香甜美,而且能畅胃气,生津液,因而颇受人们喜食。随着时代的发展,花样越来越多的腊八粥已发展成具有地方风味的小吃。腊八,本身是个传统节日,又是年节的前奏,可以说腊八节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儿就是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腊八节后,春节将至,人们便开始购置年货,打扫卫生,布置居室,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年”的到来。

年糕

年糕

全国各地几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节吃的食物大部分是节前准备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馒头。南方是头几天淘米,名叫"万年粮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粮。年糕也是汉族过新年的必备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种,各地作法不尽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为著名。北方则吃白糕或黄米黏糕,西南少数民族习惯吃糯米粑粑。

春节吃年糕,“义取年胜年,籍以祈岁稔。”

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年糕的种类有:北方有白

糕饦、黄米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有糯粑粑;

台湾有红龟糕。汉代的《方》一书中就已有“糕”

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

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了制做方法。明、清

时,是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食,

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北方年糕有蒸、炸二种,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诸法。

饺子

北方年夜饭有吃饺子的传统,但各地吃饺子的习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饺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饺子,北方一些山区还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表达人们辞旧迎新之际祈福求吉愿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国古代记时法,晚上11时到第二天凌晨1时为子时。

“” 即新年与旧年相交的时

刻。饺子就意味着更岁交子,过

春节吃饺子被认为是大吉大利。

另外饺子形状像元宝,包饺子意

味着包住福运,吃饺子象征生活

富裕。正月初一吃饺子,在我国

北方,几乎家家如此。这一顿饺

子与一年中的其他饺子不一样。

这顿饺子要求除夕晚上包好,半

夜十二点开始吃。为了讨吉利,北方人往往把硬币、糖、花生仁、枣子和栗子等和肉馅一起包进新年的饺子里。吃到硬币的人,象征新年发财;吃到糖的人表示来年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仁的象征健康长寿等。

元宵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据元代伊土珍《(女

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

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求见,自称为之使,

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

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如月,置室西北方,

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如法而行,嫦娥果

然降临。可见元宵节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

的吉祥之意。

明代时,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见,做法也与今天无异。清代年间朝野盛行“八宝元宵”、马思远元宵。民国初年还有袁世凯因元宵与“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

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还有粘高梁面、黄米面等。馅则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锦、豆沙、枣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黄豆的“百子汤元”,还有实心圆子和薄皮的“碌皮汤园”。

春饼

立春吃是中国一种古老风俗。晋代已有“五芋盘”即

“春盘”,是将春饼与菜同置一盘之内。唐宋时立春吃

春饼之风渐盛,皇帝并以之赐近臣百官,当时的春盘极

为讲究:“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备极精巧,每盘直万

钱”。

民间也用以互相馈赠。吃春饼的食俗也影响了兄弟民

族。如耶律楚律随征西域时就曾命厨师作春盘,并作诗

日:“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本案初开银

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匀和豌豆揉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

春饼发展到今天,形制随地而异,食用时间也因地而别。有烙制、也有蒸制;或大如团扇,或小如荷甲。

年夜饭

除夕晚上,中国人会全家团员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围炉,起源于古人皆围着炉子吃饭。围炉时不分长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员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齐了才可动手,也要为未能回家吃团员饭的家人摆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员,在人际关系流离的现代社会中,象征团员的年夜饭尤为重要。年夜饭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样菜都要吃一口。有几道菜肴,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饭中是不可少的,如:[长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从头吃到尾,年首才能长长久久;[菜头]表示好彩头;[全鸡]象征全家福([鸡]与[家] 谐音);吃[蚶]与[胖]谐音,取其发福之意;吃鱼丸、虾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状元、会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鱼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之意。

春节之玩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传统游艺活动——舞龙灯:

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

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

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

耍龙灯之习.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

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

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

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

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

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象活了一样,民间以此气求风调雨顺,五谷

丰登

春节传统庆祝活动——放鞭炮:

鞭炮又称鞭爆、爆竹等,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而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每到春节,华灯璀璨,锣鼓齐鸣。鞭炮声此起彼伏,为沸腾的大地奏起了新春之曲。空中流光异彩,百花争艳,为佳节谱成了快乐篇章。

放鞭炮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春节传统民俗活动——贴春联: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

雅称“楹联”。喜庆的大红春联贴门上是对联的

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

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

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

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

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

联。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1]

春节之乐

春节传统习俗——吃年夜饭:

夜饭通常是旧时关东农家中一年内最丰盛的一顿饭,必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满桌的酒菜中必须要有鱼,表示新的一年有余钱、余粮,一切都很宽裕。还必须有一碗红烧丸子,表示阖家团圆。曹保明介绍说:“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关东老百姓始终有“穷过年,富过年,不吃饺子没过年”的说法。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介绍说,饺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围绕饺子的起源,民间产生过不同的传说和故事,但关东人一直崇尚春节

的第一顿饺子在除夕夜子时(零点)吃,此风俗遍布关东城

乡,并世代相传至今。

如今在东北的许多农家,年夜饭依然保持着古时的许多

风俗,如吃饭前祭祖,放鞭炮,吃饺子等。但由于近年来年

夜饭的吃喝已不重要了,施立学认为:“年夜饭早已超出了

‘吃’的范围,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它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和温情中。既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有希望之意。”

春节传统习俗——收红包:

在春节期间由长辈派给小朋友的红包称作,是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每年春节期间有发红包的习俗,部份地区是已婚者发给未的亲友。发红包的习惯一般只存在于比较亲近的亲戚朋友之间。也有部分地区,新年发红包的范围比较

广泛,例如居家的、普通交情的之间都有可能发红包,但

这种红包内的金额往往比较小,红包里放上10元、20元

等。

在工业发达地区,春节期间公司都会向所有员工发一

封“开工红包”。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很多人已习惯于用

全新印制的纸币来做红包,除了比较雅观外也有寓意去旧

迎新,因此每年春节前许多的现钞提取量就会急剧增大。印钞厂也会有增印新钞的压力。环保主义者认为这一习惯不利于低碳环保。

在异国他乡,一些与华人有往来的其它族裔朋友,对华夏的红包文化也是随俗例行,民间如此,社区、公司也奉行如仪。除了春节以外,在其他喜庆场合,例如婚礼、新店开张等亦有送红包的习惯。但是相对于春节红包来说,贺礼红包的金额往往不菲。

红包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此外,还有一种名副其实的压岁钱,是由晚辈给老人的,岁,就是年岁,岁数,压岁,意在期盼老人长寿。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玩累了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

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红绳穿钱: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不少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到了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

红纸包钱: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义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货币改为钞票后,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钞票赐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春节习俗中的禁忌

中国身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然有许多留下来的规矩,而春节也不例外。

除夕:不要关灯。许多中国人都要在半夜才关灯,因为灯光代表前途光明,而黑暗则代表前途黯淡。

第一天:新年第一天不宜洗头,会被认为洗掉“财运”。不宜用剪刀因为您会“剪断”好运。中国人认为穿全黑或全白的衣服拜访亲友预示着坏运气,因为黑色和白色是丧服的颜色。如果有亲人刚刚过世,中国人不会去走亲访友,以示尊敬。

第二天:新年的第一天和第二天有一件事千万不要做:打扫房间。如果无视这条规矩,您就会“扫掉”全部好运气。这条规矩如此严格,以致全部扫帚、刷子、掸子、簸箕都被藏了起来!

第三天:在中国,新年第三天开张是不吉利的。如果在这一天开张,霉运会降临到生意上。

第四天:在新年的前几天走亲访友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项古老习俗了,不过这其中也有规矩。在卧室接待客人是不吉利的,因此要在客厅接待。

第五天:中国的老人告诫说,这一天不宜拜访亲友,因为几天以来的大量油炸食品容易让人们发火。如果这一天拜访亲友,无论是拜访的人,还是被访的人,都要遭遇坏运气。

第六天:一般来讲,无论在新年中的哪一天,都要忌讳责备人、争吵或骂人。同时也忌讳哭泣、唉声叹气,或提到与死有关的事情。因此,新年期间孩子们即使犯了错,也不会受到惩罚。中国人认为,如果有这些负面行为发生,新的一年就会没有好开端。

第七天:在走访亲友时,桔子等礼物很受欢迎。不过,有些礼物却属于禁忌之列。避免送钟表作为礼物,因为钟表表示您为接受礼物的人提前送终。梨和扇子也是禁忌的,因为“梨”和“离”谐音,“扇”和“散”谐音,预示着送礼人与接受者的关系会变糟。另外,刀剪表示“切断”关系,手绢和伞是在葬礼上使用的东西。

第八天:打碎盘子或碗也是不吉利的,不过如果事情真的发生了,马上大声喊“落地开花”,取“开花结果”的意思,可以消除坏运气。

第九天:这一天,中国人会向玉皇大帝祈祷。在新年的第一天和第九天,许多中国人会不吃肉食。

第十天:在这15天当中,还有一项禁忌:不要向别人借钱,也不要借钱给别人,否则一年中其余时间都会如此。

第十一天:第十至十二天是招待朋友和同事的日子。有礼貌的中国主人总是记得先给客人布菜,然后才轮到自己。不过,一定不要将鸡翅膀分给同事或员工,因为老板经常用鸡翅膀暗示员工“走人”。

第十五天:第十五天是中国的情人节。单身女子应当穿戴整洁。零乱的头发和衣衫表示悲痛的意思,说明该女子终身不嫁。

这些规矩在现代人眼中看起来有些无法理解,但也有些好笑。也许就是这样春节的年味才会慢慢的消失。而这些对于我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那我们为何不遵守这些民俗,让年味继续保持下去呢?让春节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反而如美酒般因时间的沉淀而愈久弥香。

各地特殊的春节习俗

虽说是春节,但不同地方的人们毕竟有着不同的性格,从而也就有了万千风情,我们在这里找到了全国各地别有趣味的春节习俗。

北京: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

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

安徽:

安徽省自年三十中午十二点就开始拜年,一直拜到初一中午十二点为止。并互相较量谁家放的鞭炮纸最厚,就表示谁家过年最隆重。年青人则玩「打老窝」的游戏。拜年后,在地上挖洞,放进铜钱,各人用自己的铜板用力掷击,打出洞外的钱就归他所有。寿春于初四迎财神,商家必备鱼头、茨菇和芋艿等供品,谐音「余头」、「时至」、「运来」,以为发财的吉兆。其中,合肥人过年有两点与全国不同:一是要打香炭;二是鞭炮通宵达旦,节日气氛非常热烈。打香炭即在大年三十扫尘后,家家都要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刹时,浓烟滚滚,烟雾缭绕,这时闭上大门,以求净化空气,去邪避灾。吃罢年饭后,开始燃放鞭炮,从晚上到次日早上,连续不断,炮声震耳欲聋,火光冲天,大有千军万马攻城之势。如今,此风虽有所消退,但较全国而言,仍属数一数二。

湖南:

湘中一带流存着许多过年的风俗,不但古老、朴素,而且丰富多彩。特别是在游艺娱乐方面,百艺竞献,异彩纷呈。如舞龙灯,耍狮子,赞土地,舞春牛,送财

神,打花鼓……长沙一带,流行的大年初

一风俗有:大清早起,开门炮后,摆好供

品,由男子长者择吉利方向奠酒三巡,作

揖三次,谓之出天行;然后全家大小梳洗

完毕,于堂屋齐向祖先礼拜,再依辈份高

低,全家相互拜见,俗称全家拜年,又谓

之团拜。同时,元旦必定准备极丰盛的早

餐,俗信新年的第一餐愈丰盛表示这一年

愈丰收。长沙习俗,有客前来拜年,要放鞭炮迎接。入座后,送上两枚槟榔,称为元宝,祝其发财之意。湖北:

武昌以正月初四为「新婿贺年」,新女婿回岳家,必须忍受岳家人的戏弄而不得动怒。黄陂拜年的顺序为「初一拜本家、初二母舅、初三回岳家」。家有亲丧者,必以篮纸写一服字贴在门口,谢绝贺年。

江苏:

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习俗: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准安人传说,吃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武进县妇女元旦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上,据说可以长寿。

浙江: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于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福建: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

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

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

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

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彩。漳州初

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

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上在厅上

迎神下降。

广东: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每年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景,各大公园都在举办迎春花展,特别是除夕前三天,各区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扎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花市,售花赏花,人潮涌动,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一直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

这就是广州特有的迎春花市。广州新春

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

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

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

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

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

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

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

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

取,以求吉利。

四川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

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云南:

云南过年时与汉族一样也要贴对联。但那"对联"是红纸剪成的各种图案。不仅"书写"方式不同,连贴的方式也别具一格。除夕之夜,全家老小每人拿着自制的春联,合唱立脚点《祝年歌》,依序在院里院外、菜地果

园和田边地角为万物张贴。因为边贴边唱,白族的春联被

称为"歌联"。大门上贴的是春树和大象的图案,由家中

年纪最大的老人制作,最小的娃娃粘贴。一边贴一边唱"

春回大地百福生,万物更新千祥临;户对青山六畜旺,门

含田畴五谷增;丰衣足食家和顺,国泰民安享太平"这样

的民歌。贴好大门的"歌联",接着贴堂屋门、楼门、房门、

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

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

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

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山东: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河南:

陈留县元旦在天井中以青石压横木,称为「压千觔」。荥阳县天未亮时就设祭品在庭院祭天,并燃烧柏柴以逐疫。孟津县元旦蒸面茧以祈求蚕业有好的收成。郲县元旦五鼓时,每户门前都插一支路灯,例同元宵。沘源县以初三为「谷子生日」,是日不食米饭。初七为火神生日,夜间必放花炮。

天津:

逛娘娘宫:腊月十五开始,各式各样的年货全都上市,以娘

娘宫为轴心的宫南宫北大街更是热闹非凡。男孩子到娘娘宫

头一个目标就是风葫芦,成年男人到这里,忘不了买灯笼,

女人们来这里多是洗娃娃的。从娘娘宫拴回的娃娃每年都要

洗一回,这是节前妇女必须做完的事情。

陕西: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哈尔滨:

元宵节这天,家家用面团做成各种形状灯,不同颜色的灯,还有玻璃灯、冰灯,做好后,先送到祖宗灵牌位上,祈求祖宗保佑,再送到天地、灶神以求神仙赐福;又送到仓库、牛马圈、井台等处,以求五谷满仓,牛肥马壮,打水平安;然后送到大路,祈求出入平安,家迎四方客;最后由家长把灯送到祖坟上,为祖宗灵魂上天照好路。

少数民族篇:

藏族:除夕那天,人们穿上艳丽服装,戴着奇形怪状的假面

具,用唢呐、海螺、大鼓奏乐,奉行隆重而又盛大的“跳神会”。

小伙子们狂舞高歌,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到了新年早

晨,妇女们便去背“吉祥水”,预祝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彝族:彝族同胞根据彝历选定年节。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有的地区彝族同胞,在门前树立青松,用松针铺地,表示免灾消祸。还有的地区,在节日里杀猪宰羊,吃坨坨肉,人们互相拜访,互赠肉类和。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如新年的水重,就意味着今年雨水充足。

土家族:春节期间,土家族人民要举行隆重的摆手舞会。摆

手舞会是土家族比较流行的一种古老舞蹈,有着鲜明的民族

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分布在、、、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

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

的地区群众称为“”,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除夕之夜全家人通宵达旦地在水塘边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地打水。谁最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姑娘。

:满族分“红、黄、蓝、白”等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贵州、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云南白族同胞过年时,有一种叫“放高升”的庆祝活动。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有的地区的白族同胞与苗、壮族一样,从春节到元宵节,都在进行“”活动。凡接不住绣球的,要赠给对方纪念品,多次失球而又赎不回纪念品的人,就是表示愿允爱情了。

:居住在岛上的黎族人民,每逢春节到来,家家户户都要宰猪杀鸡,摆上丰盛的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饭”;席间全家还要欢唱“贺年歌”。初一、初二、全村青壮年男子,还要举行一次“春节围猎”。这一天的猎物全村共享。有趣的是在分猎物时,先将全部猎物的一半发给第一份分得两份,过路人恰巧相遇,也可分得一份。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

我身边的传统文化-春节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春节就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就是指除夕夜与正月初一。春节呢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作为小朋友的我最期盼的节日当属春节了。 在我们家乡这里,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要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传说这一天就是灶王爷回天庭的日子,人们要打扫家里的角角落落,干干净净的送走灶王爷,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年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吃团年饭时,桌上的"鱼"就是不能动的,因为这鱼代表"富裕"与"年年有余",象征来年的"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装饰,就是碰不得的。 关于年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与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与"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光、响声。于就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与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 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 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除夕的高潮就是年饭后长辈发"压岁钱"。接着就就是张贴春联与门神,并关上大门。到初一的早上才开门"接财神"。接下来就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当然,我最期待的就就是守岁了。除夕夜里,一家人坐在一起,团团圆圆的吃着年夜饭,电视机里放映着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我想,这大概就就是 家的含义吧。零点的钟声将要响起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出门放鞭炮,来驱赶扰人的年兽,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春节就是中国最重要最传统的节日了,我身边还保留着许多传统文化,将来,我一定要好好保护这些可贵的传统,把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中国节日传统文化意义和活动

中国节日传统文化意义和活动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阴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到了晚上,月圆桂香,旧俗人们把它看作大团圆的象征,要备上各种瓜果和熟食品,是赏月的佳节,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国的传统节日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积淀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文化都沉淀在其中,对于整个民族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对于塑造民族品质、培育民族精神都有积极作用。

全国各地春节民俗大盘点

◆开车出门,经过山洞或陆桥时会撒些“四方金”与“土地公金”,可以消灾解危,逢凶化吉,中部与苗栗人至今还有这种习俗。 ◆吃瓜子,象征“多子多孙”;糖莲子表示“连生贵子”;糖莲藕寓意“年年都有”。 ◆避免吃稀饭,这天若吃稀饭,这一年外出会被雨淋,甚至大雨会将田土冲垮。此外,吃稀饭是贫穷的象征,初一吃稀饭,恐怕之后都得过着穷困生活。 ◆部分客家人与闽南人会吃早斋,据说初一吃素代表全年吃素。 ◆严禁洒扫与倒垃圾,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若真要动扫帚,记得由外往内扫! ◆尽量不动刀剪针线,一旦有差错,会招致破败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财路剪断。 ◆初一打破碗碟杯盘,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不能睡午觉,男人在这一天睡午觉,他的田畦就会崩坍;女人在这一天午睡,炉灶会塌陷。这亦是取古意,劝人不要懒散。

◆忌洗衣,因为水神生日是初一、初二,因此这二日不宜洗衣。 ◆不可以躺在床上说恭喜,传说会导致长年卧床! ◆不能打人、骂人以及哭泣,以保持好兆头。◆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 ◆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否则会倒楣一整年!◆不宜杀生。杀生必见血光,为不祥之兆,会引起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发生。 ◆出嫁的女儿初一不能回娘家,据说会让娘家破败。 年初二回门是喜 ◆出嫁女儿偕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称为“回门”。早期还须由娘家兄弟前来迎接,并准备红包分送给小辈。 ◆回门时不能空手,且带给娘家的礼物,必须是双数,单数则不吉利。 ◆做牙。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日 1.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描写除夕的诗句有: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习俗,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有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清明节——农历三月初三。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蒿。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描写七夕节的诗句有: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传说及含义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拜年][开门炮仗]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喝。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他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端午节 战国时代,屈原看破了秦王吞楚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三年后客死于秦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七夕的传说 七夕穿针习俗从南朝就开始盛行了。穿针分为两种,一种是七夕晚上对着月光穿針,看谁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篇一: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

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

春节习俗:中国人过年习俗大全

春节习俗:中国人过年习俗大全【小年祭灶】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 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 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 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 王爷,只限于男子。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 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 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 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 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 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 家老小的平安。 1、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 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 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

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 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 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 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 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 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 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 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 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 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 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 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 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 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 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 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2、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 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 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

(完整版)春节的现代意义

※080311124沈慧琪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社会调查报告 春节的现代意义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春节有很多习俗,临近春节,人们采办年货,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一年来临。除夕时,全家团聚在一起,吃年糕、水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高跷、跑旱船的。吃罢年夜饭便是守岁,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近年来,守岁的时候人们会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除了这些,人们还会吃灶糖、扫尘、接财神、拜年等,当然,最令小孩子开心的莫过于那压岁钱。 然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当下春节习俗的传承问题主要在于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现代社会还有一些不太契合的地方。许多城

市青少年就感觉春节“太折腾人”,礼俗繁琐,规矩太多;部分中年人则感觉送礼物、给压岁钱等花销太大,过节不堪重负。 这些负面意见的产生不是由于年俗本身不适合现代社会,而是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采取的相关策略,使得传统节日没有顺应社会变迁而进行必要的革新。在现代社会,春节要得以繁荣壮大,必须进行必要的调适,具有足够强的现代性。 我认为,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强烈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和认识,也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便利的窗口。而春节的国际化显示出中国软实力和在世界影响力的显著增强。与文化的其他部分相比,民俗文化的传承更大程度地依靠口传身授、代代相传的方式。拿过年习俗来说,我们各人脑中关于年的印象、习惯有多少是从书本上学来的呢?还不是从小跟着长辈过年,耳濡目染而来的吗?这种传承方式的要害是不能断代的。 节日文化内涵的现代性与部分传统习俗的合理存续并不矛盾。一方面,部分特色古旧习俗在现代社会本身就有展演和纪念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些旧俗也会转生出新的意义。过年的原始意义主要是在新旧年交替之际祭祀神灵、施行巫术,这种习俗和内涵在现代必然逐渐衰减,而其少量的相关遗俗则成为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的手段,成为民众表达安定红火的生活理想的方式。如放鞭炮,本来

中国春节的风俗习惯

中国春节的风俗习惯 春节是我国一个最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庆祝这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大部分相传至今。 1.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 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 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 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 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 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 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 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 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 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 新春的欢乐气氛。 2.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 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 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3.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 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4.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5.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 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 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 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 称曰“守岁”。 6.吃饺子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 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 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 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 子劝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 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 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7.放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 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 仗”、“炮仗”、“鞭炮”。 8.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 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 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

春节的文化及意义

春节的文化及意义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习俗。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说些“恭喜发财”“过年好”等互相祝贺的话。 全国各地的春节民俗的细节千差万别,但在意义和功能方面却是相当一致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辞旧迎新,通过种种象征性的方式,期冀财丰人寿,招财进宝,满足人们所普遍希望的使生活有一个新的更好的开端的心理需求。 2、是阖家团圆,普天同庆的时刻,在外的游子,不论离家多远,都会回家。这样,我们才能够对一年一度的“春运”,即春节前后几亿人口大移动的世界奇观有所解释,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巨大的驱动,也就是在春节与家人同吃一顿“团圆饭”。 3、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同时可以联络感情,改善关系。 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的聚合。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至圣的地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于漂泊异乡的人来说,回家的路虽然拥挤,漫长,可人们返乡的热情丝毫不减,他们痛并快乐着。回家的感觉真好。一旦到家,在亲情的滋润中,路上的辛劳与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人们回家不仅仅是一次亲情的聚会,一次礼物的馈赠,更重要的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这对社会和谐与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春节,不公需要呵护,珍视,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经营。在全球化与商业化的浪潮中,春节正在发生变化。以家庭为依托的春节,也因为大家庭的减少,面临着节俗重心由家庭与社会并重的趋向。我们应该善于将春节期间的家庭民俗与社会民俗衔接协调。毕竟,春节是我们最为重要,最让我们会出情感的一个节日。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以下是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 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所涉猎的人可能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曾李的洋务运动、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从动刀动枪、

师夷制夷、公车上书、毁除科举,再到武装起义,直至满清王朝的覆灭,其间既有暴风骤雨式的革命,亦有和风细雨般的变革,但最后都殊途同归;目的只有一个: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人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早已不复存在。然而,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史无前例的压制和废弃。在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人民身心安稳,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生活;而当今的人们却将自己锁在一道道铁栏内,社会活动中还会受到频发恶性事件的威胁 中华传统文化特征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 1.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

中国春节习俗大全

中国春节习俗大全 中国春节习俗 1小年(北方小年腊月二十三,南方小年腊月二十四) ?祭灶(又称祭旺火) ?趣闻 ?灶糖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史料 3腊月二十五 ?做豆腐 ?接玉皇 ?赶乱岁 ?照田蚕 ?千灯节 4腊月二十六 5腊月二十七 6腊月二十八 7腊月二十九 ?祭祖 ?小除夕 8腊月三十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

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钟馗故里赐福镇宅圣君钟馗门神,猛将秦琼、尉迟敬德(尉迟恭)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象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象,两个敷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的意思,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而得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最后简化为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所以,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 一、春节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二、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便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也是过去姑娘小伙最喜欢的日子之一。 三、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之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功

不言禄,与母隐迹绵山。晋文公求之不出,抱树而死。后来晋文公为悼他,禁止国人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这一天定为“寒食禁火节”。寒食节最初确定在寒冷的冬季,后来“随时之宜,唯变所适”,逐渐演变确定在了清明节令期间。鉴于寒食节活动内容长期在清明节日期间进行,久而久之,寒食节名称渐渐被“清明”所替代。一般风俗是在清明前一天或两禁火禁烟,吃冷食。 四、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主要一说是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划龙舟。 五、七夕节 农历七月初七。在我国,在这一天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据民间传说,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并且很少有人看到喜鹊,原因是它们到天上银河为牛郎和织女搭桥相会了。所以这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现在中国人为了同西方的公历2月14日相对应,这一天就看成了中国式的情人节。 六、鬼节(中元节)七月十四/十五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为盂兰节,又称中元节、七月半或鬼节,过去人们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讲稿13页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文化内涵一^讲稿(13 页) 一、春节:中华民族最大的节日春节之大,大在什么地方?第一,大在节期之长。我们通常说的春节不是一天,而是一段时间,其大幕在腊八粥的香味中徐徐拉开,过了正月五元宵节才结束,甚至北方不少地区将“二月二龙抬头”视为春节真正的落幕。如此,春节持续了近两个月的时间。第二,大在内容之多。民间流传当今一首童谣,以大人劝慰小孩的口吻叙述了春节的活动:“小孩小孩你别谗,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三。二三,祭灶官。二四,扫房子。二五,磨豆腐。二六,去割肉。二七,杀只鸡。二八,贴花花。二九,蒸馒头。三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这首童谣提到的活动不可谓不丰富,若与真正的节日生活相比,却又逊色得多了。第三,大在过节者之众。过春节的人,仅国内就有几亿之多,而伴随着春节文化的传播,其他国家也有不少民众成为春节的实践者。第四,大在受重视程度之高。春节是中国人在行动和情感上都绕不过去的“纽”。平时再拮据,到了春节也要买件新衣、割几斤肉;平时再慵懒,到了春节也要把屋子打扫干净、整洁;平时再忙碌,到了春节也要放下手头的活轻松轻松;风雪再大、路途再遥远,也阻止不了与亲人团聚的脚步;实在无法团聚的,心头定然升起

难以言传的孤独与寂寞,并一定不会忘记送一句祝福、报一声平安。 二、春节的符号系统及其表意手法 (一)春节是复杂的符号系统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春节形成了一套复杂的符号系统,具有很强的文化识别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和文化认同功能,体现在语言、活动和实物等方面。 1、语言符号系统(1)节日名称正月初一的“一"在我们的 传统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含义,如“一生 二、二生 三、三生万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等。正月初一又称元旦、正旦、元日、元正、元辰、元朔、岁旦、岁首、岁朝、新正、三元之日,包含着开端之意。在中国传统的时空一体的宇宙 观中,春节所在的孟春之月、春季,位属东方,五色属青,是阳 气生长的季节,象征着生机与活力。(2)春节传说故事这些传说故事,主要围绕着春节及其诸多节俗活动而形成,如灶王爷的传说、春节的来历以及过年为啥贴对联、放鞭炮、规矩多等,广为 流传的年兽的传说故事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些传说故事,主要解 释了春节习俗的来历与意义,总是在春节期间得到更多的讲述, 是传承春节习俗知识和意义的重要方式。(3)春节歌谣谚语春节还有很多歌谣或谚语,主要包括节俗歌谣谚语、仪式歌谣谚语、 游艺歌谣谚语、苦情歌谣谚语、时令歌谣谚语等。比如腊月二三 祭灶,北京就有这样一首《祭灶曲》:“腊月二三,呀呀哟,家家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习惯大全 元旦(春节) 亦称元日、元正、正旦、朔旦、朔日等。在农历的正月初一日。因其日为岁之元(第一天)、时(季)之元、月之元,故又称“三元”。相传自尧、舜时,已为节日。古时,岁首时间不同,夏朝岁首与今相同,商朝在农历十二月,周朝改在农历十一月,及汉初在农历十月。汉武帝太初元年采用“太初历”,以孟春正月为岁首,此后沿用二千多年,元旦乃成为汉族人民一年中最重大的节日。这一天标志着新的一年及春季的开始。自称起,朝廷于此日有朝贺之礼,群臣朝见皇帝,称觞祝寿,称为“贺正”,皇帝受贺,则有赐宴作乐等仪节。此外,民间普遍有祭祖先、饮椒柏酒、屠酒、食五辛盘、爆竹于庭、钉桃符、贴画鸡、放鸠、浴五木汤、挂钟馗、食胶牙饧、贴春联、为亲友尊长拜年等庆贺娱乐活动。辛亥革命后,正月初改称春节,公历1月1日称新年。解放初,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然农历的正月初一,由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涵,仍然受到普遍的重视。在春节里,人们探望亲友,休息和进行各种娱乐活动。除汉族外,古代及近代,也有部分少数民族以农历元旦为年节,用自己的习俗庆贺节日。《渊鉴类函.岁时部.元正》引《汉杂事》:“正旦朝贺,三公奉璧上殿,向御座北面,太常使赞曰:‘皇帝为君兴’,三公伏,皇帝坐,乃前进璧。”又汉寔《四民月令》:“正月之朔,是谓正日,躬率妻孥,洁祀祖弥。及祀日,进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于先祖之前,子妇曾,各上椒酒于家长,称觞举寿,欣坎如也。”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帖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凡饮酒次第,从小起。”宋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新年。一岁节序,此地之首......士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袜、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不论贫富,游玩琳宫梵宇,竟日不绝。家家饮宴,笑语喧哗。此伉城风俗,畴昔侈靡之习,至今不改也。”清叶调元《汉口竹枝词.时令》:“新年春酒竞相邀,轿子何嫌索价高。提盒天天来送礼,汤圆春饼与年糕。” 桃符: 亦名“桃板”。古代神话传说谓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二神,名神荼、郁垒、能食百鬼。故农历元旦,民间习以桃木板画二神于其上,悬于门户,以驱鬼辟邪。此俗起于汉代,至五代以后,渐代之以用纸书写的春联及刻印门神像。汉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或听镂五彩及土鸡于户上。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宋王安石《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元靓《皇朝岁时杂记》卷五:“桃符之制,以薄木板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元方回《乙未岁除》诗:“诸公富贵新桃版,我是春前旧土牛。”版,同板。 小挂千: 旧时等地过春节时,店铺门前所粘刻有吉祥语的小红纸或小黄纸。清富察敦崇《燕亦岁时记.挂千》:“挂千者,用吉祥语镌于红纸之上,长尺有咫,粘之门前,与桃符相辉映。其上有八仙人物者,乃佛前所悬也。其物民户多用之,世家大族鲜用之者。其黄纸长三寸,红纸长寸余者,曰小挂千,乃市肆所用也。” 闹嚷嚷: 明代元旦日,男女老幼所戴之饰物。以纸做成,缠于铜丝之上。为古代“人胜”、宋代“闹蛾”之遗。明榜《宛署杂记.民风一》:“岁时元旦拜年......戴闹嚷嚷。”原注:“以乌金纸为飞蛾、蝴蝶、螞蚱之形,大如掌,小如钱,呼曰闹嚷嚷。大小男女各戴一枝于首中,贵人有插满头者。”清之骃《元明事类钞.元日闹嚷嚷》引《岁华记》:“元旦人家儿女剪乌金纸作蝴蝶戴之,名曰闹嚷嚷。” 年糕: 江南地区,用糯米或粘性较大的米,加水磨成粉,蒸制而成的糕。因是过农历年的食品,故称。又称“水

中国传统七夕节日意义

中国传统七夕节日意义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传统七夕节日意义,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传统七夕节日意义 在古代七夕,妇女们会在七月初七这天穿针乞巧,七夕情人节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爱情和美好追求。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中也可以看出人们赋予七夕情人节的意义,牛郎和织女打破世俗的标签,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这其实就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虽然受到强大外力的阻隔,牛郎织女最终还是在在每年的七夕得以相见,这体现的是一种对美好爱情的坚持。 广州七夕节好去处 去纹枰书吧看书 纹枰书吧的主人是个清淡的潮州人,喜欢下围棋,每个晚上,书吧的二楼除了来看书喝茶的,就是雕塑一样一动不动地对弈的高手。架上的书有万多册,好像永远不见多也不见少似的。因为这个主人,以茶会友,遇到聊书能聊出共鸣的,立马以书赠知音,久而久之,主客之间就形成了互赠的习惯。 个人评价;如此“写意”的人生,我也想拥有,只是,很难抽出这样的时间来罢了。 去西关培养气质 从荔湾博物馆的西关风情村到龙津西一带的古老西关大屋,处处散发出幽雅的气质,西关气候温润,树木成阴,青石板铺就的大街,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清幽宜人。广州有句流行了上百年的口头禅,叫做“东山少爷,

西关小姐”。西关小姐天成温雅,由来已久。去那里走走,熏陶一下百年人文,不知不觉间就提升自己的品位和气质。 个人评价;西关那个地方的风情,没有在广州老城区待过的人,是很难理解的,那种文化气息,我感觉很想香港澳门的那些城市小巷的感觉,悠然自得。 去bobo寻找灵感 应元路口的bobo把酒吧、布吧、陶吧、皮吧集于一体。喝着蓝山咖啡,听着爵士乐,玩着泥巴,亲手纺纱织布,最轻松快乐地享受灵感生活。“bobo”取布尔乔亚(bour—geois)和波希米亚(bohemian)头两个字母而来,前者意指中产阶级,后者则含追求自由之意,简单地说,bobo代表嬉雅皮或雅嬉皮。 个人评价;这个“传说中”的地方,我本人没去过,也许还没有想过那样的生活吧。 去二沙岛听音乐 在北京,你必须知道保利大厦,21世纪剧场;在上海,要清楚上海大剧院的具体方位;而在广州,你不可以不知道二沙岛和星海音乐厅。二沙岛称得上是艺术之岛,美术馆,音乐厅,别墅群还有大片大片的草坪,它是小资和艺术的交汇,是浪漫和情调的发散点。 个人评价:以前在中大北门,一眼可以看到星海音乐厅,毕业前一直想去听一次交响乐,但最终也没有拿到免费的门票,这也是毕业后的一大遗憾。 去沙面怀旧 同是西式建筑群,沙面和上海的外滩就有很多出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外滩很热闹,沙面很安静。在沙面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百株参天大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未来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之一的中学,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中学,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我们应正确分析其精华和糟粕,在现实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旧赋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居中心地位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一种以扬善抑恶、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伦理政治型文化。“如果把西方的文化视为‘智性文化’,那么中国文化则可以称为‘德性文化’”。它是一种德智统一、以德摄政的文化,是带有一种民族的、独特的、重伦理价值取向的特色。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思想,不仅决定了中国古代人的文化人格,而且决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征。除了伦理政治型文化这一总的特征之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创新性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时间最长、未曾中断的文化系统。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印度等文化那样无以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