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自然地理

中科院自然地理
中科院自然地理

山地所2006年

一、名词解释30分

河流

梯度风生态系统土壤机械组成滑坡

假整合

二、改错30分

1、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

2、关于山地气候的问题

3、关于土壤侵蚀因素的问题

4、季风的概念

5、地震的概念

6、成冰作用的问题

三、简答60分

1、西南地区的地貌、气候、植被特征

2、垂直地带性的概念及中垂直带谱的名称

3、台风(热带气旋)的概念、形成及分布,并说明其带来的危害

四、论述30分

1、泥石流滑坡的成因,分布规律的原因

2、森林的作用方面的论述

新疆所2003年

一名词解释

大气环流洪积扇土壤结构沙漠化植物群落定振波

俯冲型板块干洁空气雪线

潜水

二简答

1 简述地球的圈层构造。

2 图示大气的垂直分层。

3 简述地貌的成因。

4 简述主要的成土过程。

5 简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三论述

1 试述影响流域水量平衡的因素及水量平衡方程

2 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未来气候可能的变化新疆所2004年

一名词解释

承压水

雅丹

林德曼效率准平原

3S

ENSO

生物圈种群

土地

流量

干燥度泥石流非地带性牛轭湖

二简答题

1、简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2、简述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原则

4、简述大气中水汽凝结的基本条件

5、简述风蚀作用的过程

6、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

三综述题

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

2、论述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水土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调控对策新疆所2005年

一、名词解释(60分)

克氏力起沙风蛇形丘辐射雾河流袭夺悬移质灰化作用锢囚锋顶级群落石环

土地结构三角洲土壤肥力LUCC

二、简述

1.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15分)

2.简述水量平衡的通用方程及假设条件(15分)

3.简述经向地带性10分

4.简述河漫滩类型及地貌特征10分

5.简述群落的参数特征(15分)

三、论述

1. 土地荒漠化的特征及原因(20分)

2.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25分)

地理所2002年

一、名词解释(28分,每小题4分)

1.冷洋流与暖洋流

2.气团与锋

3.岩溶峰林与溶原

4.黑钙土

5.顶级群落

6.土地

7.地域分异

二、填空、选择题(20分,每小题5分)

1、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此时北纬30度的某地的昼长( )夜长,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

2、逆断层是指:①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②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③两盘沿着断层走向相对移动的断层。

3、阶地类型主要有:( )三种。

4、土壤粘化过程主要在( )气候条件下发生,壤粘化作用明显的土壤是( )和( )。

三、问答题(30分,每小题10分)

1、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有哪些?形成原因是什么?

2、秦岭对气候有哪些作用、影响?

3、垂直地带性地域分异有哪些特征?

四、分析论述题(21分,两题中任选一题回答。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过程符合逻辑,综合运用知识)

1、分析说明如何进行自然区划

2、举例说明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地理所2005

一、名词:

1.矿物

2.地下水的总矿化度

3.季风

4.河流

5.地域分异规律

6.生物群落

7.对流层

8.土壤

9.

10.

二、简答:

1.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自然区划原则

3.土壤的物质组成

4.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5.影响地貌形成因素

三、论述:

1.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

2.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以及各学科的联系地理所2007

一、名词解释(50分,每题五分)

1. 变质作用

2.大气环流

3.风化作用

4.河流阶地

5.季风

6.降水强度

7.流量

8.生物多样性

9.土壤质地

10.纬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

2.植被分类

3.土壤的一般形态

4.温室效应

5.主要成土过程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地理地带性

2.试述中国自然界的最基本特征

地理所2008/2004

一、名词解释(5×10=50)

1.地域分异规律

2.风蚀作用

3.降水

4.径流

5.气候

6.生物圈

7.太阳辐射

8.土地退化

9.土壤剖面

10.植物群落

二、简答题(10×5=50)

1.成土学说

2.基本地貌类型

3.气候变化

4.生态系统的组分

5.水量平衡

三、论述题(25×2=50)

1.论述自然地理学说的研究内容和分支学科

2.论述中国自然地理基本特征

青藏所2006年

一、名词解释

1、逆温层

2、季风

3、海陆风

4、反气旋

5、内陆湖外流湖

6、雪线

7、冰斗

8、河流阶地

9、土壤腐殖质化过程

10、生物群落

二、简答

1、气候系统

2、成冰作用

3、河流的补给形式

4、地域分异规律

三、论述

1、冰川对地理环境和人类的作用

2、论述气候变化的原因

青藏所2007年

一、名词解释

1、沉积岩

2、断层

3、第四纪

4、潜热

5、季风

6、对流雨

7、海水盐度

8、径流系数

9、洪积扇

10、???

二、简答

1、大气分层及各层特征

2、河流的补给形式(06年已经考过)

3、土壤中的水分存在形式

4、冰川作用

三、论述

1、从全球变化和人地关系方面,论述青藏高原冰川研究的意义

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区域,然后试述本区域内各个自然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东北所2004年硕士究生入学试试题自然地理学

一、分析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30分)

二、简述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30分)

三、举例说明陆地生态系统空间分布格局及形成因素。(30分)

四、简述不同尺度的地域分异。(30分)

五、简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各自特点。(30分)

东北所2005

一、分析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二、分析植被对水循环影响的主要途径。

三、根据蓄库不同,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主要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举例分析地方气候对地域分异的意义。

五、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北大1999

一、概念解释(选5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地球表层

2. 沉积物的主要类型

3. 热量带

4. 水位与流量

5. 土壤氧化还原作用

6. 生态因素、生境与处境

二、简述题(选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2.新构造运动的地貌表现

3.三角洲的类型及其特征

4.降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5.土壤的基本特点、功能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自然地理学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2.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大势及其对农业分布的意义

3.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北大2000

一、概念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自然地理环境

2. 河流水情要素

3. 湿润系数

4. 气团

5. 生物的指示现象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2. 基岩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3. 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主要特点

4. 流域特征及其对河流的作用

5.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

三、论述题(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柯本的气候类型及其划分原则、标准与方法

2. 风化作用类型及其机理

3. 论生态系统的功能

北大2006

一. 名词解释(15*4')

1.大气环流

2.径流深度

3.土壤肥力

4.太阳活动

5.相对湿度

6.地转流

7.气候

8.岩石圈

9.土壤缓冲效应1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1.生物多样性12.植物群落演替13.(忘) 14.(忘) 15.荒漠化

二. 单项选择(5*4')

有关于enso的,剩下的忘记了

三.简答题(3*10')

1.关于地气辐射平衡方程,其中Rs, Qs, 和a 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2.关于全球水量平衡方程的,陆地和海洋的公式,含义

3.土壤成土因素分析的影响(好像是这样)

四.论述题(40')共两题

1.论述全球碳循环的自然过程,近200年来全球CO2含量上升的原因,环境影响和相关对策

2.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北大2009

一、名词解释(20*3’)

地球表层系统太阳常数

相对湿度

岩石圈;潜水土壤肥力

净初级生产量田间持水量径流系数

二、选择(3*5’)

关于“生物量”概念;关于孔隙度;关于垂直地带性(都很简单)

三、简答(3*10’)

1,径流形成过程

2,十大生物群落的分布及其气候带(看图说话)

3,温盐输送带的路线及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和反馈机制(有图)

四、问答

1,全球大地,大气,地气系统年平均辐射特征(看图说话,图是书上的)(20’) 2,对地表系统概念模型的理解(25’)

兰大2000

一. 解释下列概念(30分)

日的距离及其意义

臭氧层及其意义

成冰作用

夷平面

腐殖质及其作用

生态位

二. 论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各有那些意义(20分)

三. 简述垂直地带性(15分)

四. 试论西部大开发(35分)

兰大2001

一. 解释下列概念(20分)

回归年

山谷风

断头河

砖红壤

生物群落

二. 阐释下列现象(30分)

1. 北半球夏季为什么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2. 山地降水与山下孰多?

3. 既然有暖低压冷高压之说,为何在副热带形成高压而在副极地形成低压?

4. 在同一河段,两岸越老的阶地看上去相距越远,是否意味着河水越来越小?

5. 极地动物有什么特征,为什么?

三. 试为百科全书写一条目(20分)

题目:地带性规律

四. 写一篇科学论文(30分)

论中国西北干旱区地理的基本特征

兰大2002

一. 阐释以下概念(40分)

宇宙

大洋中脊

第四纪

对流层

化学风化

终碛垄

侵蚀基准面

腐殖质

泰加林

生境

二. 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 地球公转有何意义

2. 副热带高压和副极地低压是如何形成的?

3. 对地域分异及其机理进行论述。

三. 各抒己见,一展才华(30分)

人类面临怎样的生存环境危机?人地关系究竟如何协调?(避免俗套)

兰大2003

一. 名次解释(40分)

1. 风化壳

2. 全球水分循环

3. 陆地生态系统

4. 生物多样性

5. 反气旋

二. 简答题(60分)

1. 简述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2. 简述地理环境中地貌因子的作用。

3. 简述侵蚀基准面,气候变迁以及构造运动如何影响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50分)

1. 论述土壤圈在全球地理环境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球分异规律的内涵,尺度,以及相互间的联系。

兰大2004

一. 名词解释(40分)

土壤圈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变化

热带气旋

夷平面

二. 问答题(60分)

1. 我国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 我国暖温带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3. 黄土高原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三. 论述题(任选两题,50分)

1. 我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特点及其形成过程。

2. 全球变暖对我国地理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影响。

3.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环境效应。

兰大2005

一.概念填空(50分,每空2分)

1.由于研究背景的差别和学术观点不同,地理学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若干不同

的研究传统和学派,主要学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一般来说完整的气候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

3.对地带性学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理解,广义理解的地带性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狭义的理解地带性主要指_________,并且认为非地带性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4.气候形成的地理因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不考虑海陆和地形的影响,地面盛行风全球性形式称为行星风系,它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多年冻土在地球上的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和_________地带性规律。无论

其以何种形式分布,多年冻土带都可以分出_________冻土带和_________冻土带。二.野外观测到一河流阶地剖面(如图),由三个

地层单元(I,II,III)组成,地层单元I为风成

黄土,厚40米。地层单元II为河流砾石层堆

积,厚20米,大小混杂,分选较差。地层单

元III为第三纪红色粘土堆积。分别在三个地

层单元中采集测年样品,试验结果为:①1.3

万年,②12万年,③14万年,④19万年,⑤320万年,⑥380万年。

请回答:

1.河流流经该地区的年代(3分)

2.阶地堆积物形成的年代(3分)

3.阶地开始下切的年代(3分)

4.黄土堆积开始的年代(3分)

5.构造运动的年代(3分)

III

II

I

1

2

3

4

6

5

6.阶地的类型(5分)

7.阶地的形成原因(5分)

请回答A、B、C三类土壤的土壤名称、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地理分布。(共25分)四.写出岩溶作用的化学反应式,分析岩溶发育的影响因素,论述温室效应对岩溶作用的影响。(25分)

五.论述洋流的形成原因,世界大洋的主要洋流系统,及洋流对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影响。(25分)

兰大2006

一、名词(15*4=60分)

1对流层

2大陆度(公式)3大地构造学说

4顺向河

5全球变化

6反气旋

7 气候地貌叠置性

8 地偏力(公式9 不同纬度上经度1度的弧长公式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30分)每空5分

1、(具体空记不清楚)有关土壤酸碱度(两种)————

2、风化壳的四个发育阶段————————

三、(四题任选三题)(20*3=60分)

论述:1.论述亚洲大陆地形的基本特点与形成因素

2.论述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与形成过程

3.论述中国黄土记录气候环境变化信息机制与第四纪以来第主要环境事件

4.全球现代冰盖记录气候环境信息的机制与末次冰期以来的主要环境事件

兰大2007

一、名词解释(30分6个):

景观

米兰科维奇假说铁铝土夷平面

终极群落

中更新世转型

二、论述

1、考的是绪论部分,50分: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5分)研究内容(5分)研究方法(5分)学科发展历程(5分)学科现状(5分)学科的主要理论成果(20分)

2 自然地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协调人与环境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应用领域(35分)

3 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分异特点,规律,成因,过程(35分)

兰大2008

填空:

1.地球自转线速度公式,地球自转速度的历史变化,

历史地球自转速度的计算方法,地球自转的意义

2.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的几种类型,六大板块的名字

地质相对纪年法

问答:

1.季风的成因以及亚洲季风环流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2.洋流的成因以及北大西洋洋流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3.雪线的影响因素以及冰川的主要类型

4.河流阶地的分类以及影响河流阶地发育的因素

5.化学风化,喀斯特作用;土壤A层的形成过程对大气化学成分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兰大2009

一、名词解释(50分)

1、硅铝层

2、新生代

3、湿润系数

4、SI古土壤

5、基座阶地

6、河网密度

7、动力变质作用

8、粒雪化过程9、

10

二、简述中国三大自然地理区的自然特征和形成过程;(20分)

三、中国暖温带的范围、自然地理特征、原因;(20分)

四、东亚与西欧自然地理特征异同及原因;(20分)

五、汶川大地震形成原因、机制及重建规划应注意的原则;(20分)

六、全球变暖对我国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影响;(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