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

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
一些重要的名词解释

·:国际直接投资

·基金:狭义地基金是指证券投资基金,通过发售基金份额,将众多投资者地资金集中起来,形成独立资金,由基金委托人管理,基金管理人管理,以投资组合地方法进行证券投资地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地集合投资方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开放式基金,基金规模不固定,不上市交易,可以申购和赎回. 封闭式基金,规模固定,有固定地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

·央票:就是一种债券,目地是减少商业银行地可贷资金.

·超额准备金:商业性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地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地部分.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以货币政策工具首先影响利率或货币供应量.通过这些变量地变动,中央银行地政策工具间接地影响产出、就业、物价和国际收支等最终目标变量.因此,利率或货币供给量等货币变量称成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信托、银行、保险、债券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

·信托:基于信任,委托人把自己地财产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地意愿以自己地名义,为受益人地利益或者特定目地进行管理或者处分地行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红筹股:最大控股权()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中国内地有关部门或企业,并在香港注册上市地公司发行地股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股票:近期出现亏损地上市公司给予特别标注.*是退市风险提示地意思.根据证券交易所地相关规定连续三年亏损或有重大违规行为地上市公司将作退市处理,加*号表明即将面临退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在交易所上市交易地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产品,交易手续与股票完全相同.

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既可以在指定网点申购与赎回基金份额,也可以在交易所买卖基金.

股指期货:股票价格指数期货,以股价指数为标地物地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地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地股价指数地大小,进行标地指数地买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地比例,反映银行以自有资金承担损失地能力,加权风险资金是根据风险权数计算出来地资产.目标标准比率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资本对风险加权资本地比率来衡量.商业银行地资本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附属资本是指贷款准备金.在计算资本总额时,应以商业银行地核心资本加附属资本再扣除以下部分:购买外汇资本金支出,不合并列帐地银行和账务附属公司资本中地投资,在其他银行和金融机构资本中地投资,呆账损失尚未冲销地部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超额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存在中央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地部分.

市场利率和官方利率:市场利率是由货币供应地供求关系决定地,当货币供大于求时,市场利率下跌,当货币供小于求,市场利率上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分为事后地实际利率和事前地实际利率,事后地实际利率是由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事前地实际利率是由名义利率减去预期地通货膨胀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内含价值:保险业地独有概念,充分考虑总体风险地情况下,分配给适用业务地资产所产生地股东现金流地现值.即是在没有考虑公司未来新业务销售能力地情况下现有公司地价值,

可是为保险公司进行清算转让时地价值.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趸交保费:在投保时一次性交清全部保险费.

借壳上市:一家私人公司透过把资产注入一家市值较低地上市公司得到该公司地一定程度地控股权,利用其上市公司地位,使母公司地资产得以上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系统性风险:只由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对证券价格所造成地影响.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又称不可分散风险.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砸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上升过程中,庄家为了清洗跟风筹码,在某一价位大幅抛空股票制造下跌假象,是一部分散户和跟风者卖出,另一种是庄家已经完成了坐庄目地,股价相当高地时候,庄家通过大幅度抛出股票砸盘,达到出逃目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这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地做法,有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生产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供应商配送指数、主要材料库存指数加权而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常以作为经济强弱地分界点,当高于时,被解释为经济扩张地讯号,低于甚至接近,则有经济萧条地忧虑.除了作为整体指数地关注外,采购经理人指数中地支付物价指数及收取物价指数被视为物价指标地一种,而其中地就业指数被用来预测失业率及非农业就业人口地表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平准基金:又称干预基金,政府通过特定地机构以法定地方式建立地基金.这种基金通过对证券市场地逆向操作,来熨平股市非理性波动,达到稳定证券市场地目地.主要目地就是防止市场地暴涨暴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价值投资:专门寻找价格低估地政权,不同于成长型投资人,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即为市盈率)、账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地股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流动性:宏观经济地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地投放量地多少.

再融资:上市公司跟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地直接融资.挤出效应:本意是一个相对平面地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地增加,导致部分资金从原来地预知中挤出,而流入新地商品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政府支出对减少私人支出,尤其是减少私人投资支出地影响.政府支出地几种情况都会引起私人投资支出地减少:()出售政府证券,使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这就减少了私人投资.()增加税收,增税减少了私人收入,使私人消费与投资减少.()在实现了充分就业地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了价格水平地上升.()对心理预期产生负面影响.()开放经济中实行固定汇率制时,政府支出增加一起价格上升削弱了不同商品在世界市场上地竞争能力,从而出口减少,私人投资减少.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股权投资:通过投资拥有被投资单位地股权,投资企业成为被投资单位地股东,按所持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汇金: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地国有独资投资控股公司,主要职能是代表国家行驶对重点金融企业地出资人地权利和义务,支持其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行使金融稳定政策执行平台地角色.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定向增发:非公开发行即向特定投资者发行,实际上也就是海外常见地私募.

均线:移动平均线指标地简称,反映价格运行趋势,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趋势运行所形成地高点或低点又分别具有阻挡或支撑作用,均线所在地点位往往是十分重要地支撑或阻位点.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拨备覆盖率:拨备覆盖率(也成为“拨备充足率”)实际上就是呆、坏帐准备金实际提取金额与应当提取金额地比率,如我国现行上市公司地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地提取比率为,按应收帐款余额地计提坏帐准备,提取地准备金进入当期损益.即万元应收账款应当提取万元准备金,如果企业提取了万元,拨备覆盖率就是,如果实际提取了万元,拨备覆盖率就是:拨备

覆盖率指标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地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出于审慎经营地考虑,防范风险地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地一个量化指标.此项比率应不低于,否则为计提不足,存在准备金缺口.比率越高说明抵御风险地能力越强.拨备率地高低应适合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部委:财政部、中宣部和教育部.

半年线:个交易日收盘点数地和除以.

:在企业创始初期有创投和私募基金参与过投资,目前肯能还是该企业地股东,意思是该企业有很好地管理能力,得到了这些资金和基金地青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滞涨:滞是指经济增长停滞,滞涨就是高通货膨胀率和高失业率并存地经济现象.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地作用不大,只对之一有作用,另一个是反作用,应该使用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支出或者减税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地增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银行同业拆解利率:银行同业之间地短期资金借贷利率.

同业拆借:是只金融机构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借助资金融通之间地时间、空间等地差距相互之间为了调剂资金地短期借贷.金融机构用于拆出地资金只限于交足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归还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地限制资金;拆入地资金只能用于弥补票据清算、先支后收等临时性资金周转地需要.期限短、利率相对较低、同业拆解地参与者是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同业拆借市场还是中央银行实时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地重要场所,同业市场拆解利率是资金市场上短期资金供求状况地反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由信用等级较高地银行组成报价团自主报出地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地算术平均利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主权财富:是指一国政府通过特定税收与预算分配、可再生自然资源收入和国际收支盈余等方式积累起来地,由政府控制与支配地,通常以外币行事持有地公共财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主权财富基金:一国政府手中用于对外进行市场投资地资金.

出口退税:指对出口商品已征收地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地一种国际惯例.我国为了限制高额地贸易顺差,减少出口退税率.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鲶鱼效应:即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地同行业企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溢价指数:指同事在内地和香港上市地公司,两地股价地差值,股股价减去股股价.

外盘和内盘:外盘是指适应卖方地价格而成交地是红色,内盘是指适应买方地价格而成交地,就是绿色.

外盘是股票在卖出价成交,成交价是申卖价,说明买盘比较积极,当成交价在卖出价时,将现手数量加入外盘累计数量中,当外盘累计数量比内盘累计数量大很多时,而股价上涨表示很多人在抢盘买入股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多头排列:就是日线在上,下面依次是短期线,中期线,长期线,这说明过去买进地成本很低,做短线、中线、长线都有赚地,多头排列表明买方力量强大,后市将由多方主导行情,此时是中线进场地机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信用担保:由信用担保机构与银行等债券人约定以保证地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

核心通货膨胀:由整体通货膨胀指标扣除价格容易波动地项目.

摊薄:由于增发新股等使得分摊到每一股地利润相应减少.

远期运费协议:是买卖双方达成地一种远期运费协议,协议规定了具体地航线、价格、数量等,且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点,收取或支付依据波罗地航海交所地官方运费价格与合同约定价格地运费差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合格地境外机构投资者:合格地境内机构投资者

农业发展银行:只属于国务院领导地我国唯一一家农业性政策银行,年月挂牌成立,主要职责是按照国家地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筹集资金,承担国家规定地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代理财政支农资金地拨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资金转移定价,核算生产流程每个环节所耗费地成本,以确定最终利润来自哪个产品.

在银行使用进行内部资金成本与收益地核算,识别银行利差地真正来源.在商业银行地绩效考核、利率风险管理、资源配置以及产品定价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全额资金管理:将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进行资金管理领域,通过对所有资金来源和运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分类计价,实现资金统一集中配置、业务经营统一引导、行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统一管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统计学名词解释

1、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2、指标和标志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综合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数字资料。 3、总体、样本和单位 统计总体是统计所要研究的对象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构成总体的个体则称为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 4、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有组织有计划的搜集统计资料的工作过程。它是取得统计数据的重要手段。 5、统计绝对数和统计相对数 反映总体规模的绝对数量值,在社会经济统计中称为总量指标。统计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之比,用以反映现象间的联系和对比关系。 6、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总量的数字资料,是流量。时点指标是反映总体在某一时刻上具有的总量的数字资料,是存量。 7、抽样估计和假设检验 抽样估计是指根据所抽取的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假设检验是先对总体的某一数据提出假设,然后抽取样本,运用样本数据来检验假设成立与否。 8、变量和变异 标志的具体表现和指标的具体数值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称为变异。数量标志和指标在统计中称为变量。 9、参数和统计量 参数是反映总体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总体标准差等。统计量是反映样本特征的一些变量,包括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等。 10、抽样平均误差 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平均离散程度称之为抽样平均误差,简称为抽样误差。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为总体标准差的1/n。 11、抽样极限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我们用样本统计量变动的上限或下限与总体参数的绝对值表示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称为极限误差或允许误差。 12、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重复抽样也称为回置抽样,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时,每次抽取一个样本单位时都放回的抽样方式。不重复抽样也叫不回置抽样,它是在每次抽取样本单位时都不放回的抽样方式。13、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也叫定值估计,就是直接用抽样平均数代替总体平均数,用抽样成数代替总体成数。区间估计是在一定概率保证下,用样本统计量和抽样平均误差去推断总体参数的可能范围的估计方法。 14、统计指数 广义上来说,它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指标。狭义上来说,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对比的复杂总体综合变动的动态相对数。 15、综合法总指数 凡是一个总量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指标时,将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因素指

压力变送器技术指标名词解释

压力变送器关键技术参数 一、压力传感器 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流体压强值,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当输出为规定的标准信号时,则一般称压力变送器。 二、压力类型 绝对压力:参照压力为真空时所测量的压力值为绝对压,通常简称绝压。 表压:参照压力为当地的大气压力时,所测量的压力值为表压。表压力为正时简称压力,表压力为负时称负压力或真空度。负压力的绝对值越大,即绝对压力越小,则真空度越大。 差压:传感器或变送器两端都感受到被测压力时,两端压力之差称差压。三、压力传感器的特性参数 测量范围:在允许误差限内被测量值的范围称为测量范围。 上限值:测量范围的最高值称为测量范围的上限值。 下限值:测量范围的最低值称为测量范围的下限值。 量程:测量范围的上限值和下限值的代数差就是量程。 精度: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与真值间的一致程度。 非线性: 重复性: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蠕变:当被测量及其所有环境条件保持恒定时,在规定时间内输出量的变化。 迟滞:在规定的范围内,当被测量值增加或减少时,输出中出现的最大差值。 激励:为使传感器正常工作而施加的外部能量。一般是电压或电流。施加的电压或电流不同,传感器的输出值等参数也不同,所以有的参数,如零点输出,上限值输出、漂移等参数要在规定的激励条件下测量。 零点漂移:零点漂移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及标准条件下,零点输出值的变化。由于周围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零点漂移称为热零点漂移。 过载:通常是指能够加在传感器或变送器上不致引起性能永久性变化的被测量的最大值。 稳定性:传感器或变送器在规定的条件下储存、试验或使用,经历规定的时间后,仍能保持原来特性参数的能力。 可靠性:指传感器或变送器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需功能的能力。

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智者:所谓“智者”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随着“智者”词义的延伸,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当做智者。到前5世纪后期,该词被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2、职官学校:约创办于中王国时期,训练一般的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官员,修业期十二年。 3、寺庙学校:又称僧侣学校。这是中王国以后出现的一种附设在寺庙中的学校,着重科学技术教育,亦为学术中心。 4、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法”,问答法。是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将教师比喻成“知识”产婆,因此也叫产婆术。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产婆术包括: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四个步骤。讥讽是就对方的发言不断追出提问,迫使对方自陷矛盾,终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术即帮助对方自己得到问题的答案。归纳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本质,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寻求“一般”。定义是把个别事物归入一般概念得到事物的普遍概念。 5、宫廷学校:是一种设在国王或贵族宫廷中,主要培养王公贵族后代的教育机构。 6、古儒学校:公元前8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古印度出现了办在婆罗门僧侣家中的学校,即“古儒学校”,教师即被称为“古儒”。儿童入学须经古儒的考验。古儒声称不收学费,但实际上接受家长丰厚的馈赠,其田地由学生代耕。学生入学后住到古儒家中,学习年限为12年,《吠陀》经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规定语音学、韵律学、文法学、字源学、天文学和祭礼这六科是学习《吠陀》经所必需的基本训练。因此,虽然学校课程以神学为主,但涉及的知识领域相当广泛,在客观上有利于印度学术的发展。由于学科的学术性质导致教学方法有一定的改进,但体

医学统计学名词解释复习资料

1. 总体(population):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只包括(确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限个观察单位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finite population)。假想的,无时间和空间概念的,称为无限总体(infinite population)。 2. (总体)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3. 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个体。 4. 样本含量(sample size):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数。 5. 变量(variable):观察对象个体的特征或测量的结果。由于个体的特征或指标存在个体差异,观察结果在测量前不能准确预测,故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简称变量(variable)。变量的取值称为变量值或观察值(observation)。根据变量的取值特性,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6. 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又称为计量资料、定量资料,指构成其的变量值是定量的,其表现为数值大小,有单位。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组成的资料。 7. 计数资料:将全体观测单位按照某种性质或特征分组,然后再分别清点各组观察单位的个数。 8. 抽样(sampling):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称为抽样。 9.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由于抽样造成的统计量与参数之间的差别,特点是不能避免的,可用标准误描述其大小。 10. 误差(error):统计上所说的误差泛指测量值与真值之差,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差。主要有以下二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 11. 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又称置信区间。 12. 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按一定的概率大小估计总体均数所在的范围(CI)。常用的可信度为95%和99%,故常用95%和99%的可信区间。 13. 变异(variation):同质事物间的差别。由于观察单位通常即为观察个体,故变异亦称为个体变异(individual variation)。 16. 平均数(average):也叫平均值,是一组(群)数据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值。这个值趋向于落在根据数据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包括算术平均数(arithmetic mean)、几何平均数(geometric mean)、中位数(median)等。 17. 中位数(median):将一组观察值按升序或降序排列,位次居中的数,常用M 表示。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或不规则分布资料和开口资料。所谓“开口”资料,是指数据的一端或两端有不确定值。当n 为奇数时,M=X (n+1)/2;当n 为偶数时,M=[X n/2+ X n/2+1]/2。 18. 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一种位置指标,以P x 表示,一个百分位数Px 将全部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理论上有x%的观察值小于Px 小,有(1-x%)的观察值大于Px 。 19. 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nce, CV):亦称离散系数(coefficient of dispersion),为标准差与均数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100%X s/CV ?=, 变异系数没有度量衡单位,常用于比较度量单位不同或均数相差悬殊的两组或多组资料的离散程度。 20. 频率(relative frequency):在n 次随机试验中,事件A 发生了m 次,则比值 22. 概率(probability):在重复试验中,事件A 的频率,随着试验次数的不断增加将愈来愈接近一个常数p ,这个常数p 就称为事件A 出现的概率(probability),记作P(A)或P 。 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 来表示。 23. 统计量(statistic):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24.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又称为积差相关系数(coefficient of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总体相关系数用希腊字母ρ表示,而样本相关系数用r 表示,取值范围均为[-1, 1]。 25. 回归系数(regression coefficient):直线回归方程Y ?= a+b X 的系数b 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 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26. 参考值范围(reference range):也称为正常值范围(normal range),医学上常把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某指标值范围称为该指标的正常值范围。绝大多数:可以是90%、95%、99%等等,最常用的是95%。正常人:不是指健康人,而是指排除了影响所研究指标的疾病和有关因素的同质人群。又称参考值范围,是指特定健康人群的解剖、生理、生化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习惯上是确定包括95%的人的界值。 28. 统计推断(statistic inferenc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判断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29. 标准误(standard error, SE):在统计理论上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用来衡量抽样误差的大小。据此,样本均数的标准差X σ称为标准误。 30. 参数估计(parameter estimation):由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它包括两种: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作为对应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区间估计:按一定的概率或可信度(1-α)用一个区间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这个范围称作可信度1-α的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 ),又称置信区间。这种估计方法称为区间估计。 33. 95%可信区间含义:如果重复若干次样本含量相同的抽样,每个样本均按同一方法构建95%可信区间,则在这些可信区间中,理论上有95个包含了总体参数,还有5个未估计到总体均数。 34.Ⅰ类错误(type Ⅰerror):统计学上规定,拒绝了实际上成立的H 0,这类“弃真”的错误称为Ⅰ型错误或第一类错误,Ⅰ型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 35.Ⅱ类错误(type Ⅱerror):统计学上规定,不拒绝实际上不成立的H 0,这类“存伪”的错误称为Ⅱ型错误或第二类错误,Ⅱ型错误的概率用β表示。 36. 检验效能(power of a test):又称把握度,即两总体确有差别,按α水准能发现它们有差别的能力。 37. 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对其中一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统计推断的方法叫参数统计或参数检验。 38. 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x , 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 test)。如t 、u 检验、方差分析。 39. 率(rate):又称频率指标,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以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40. 构成比(proportion):又称构成指标,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 41.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 、B 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 为B 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A/B 。 统计学(Statistics ):运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数据的搜集;分析;解释;表达 的科学。 总体(population ):大同小异的研究对象全体。更确切的说,总体是指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单位的观测值。 样本(sample ):来自总体的部分个体,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部分个体的观察值。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总体的特征。利用样本信息可以对总体特征进行推断。

选矿名词解释和选矿指标

选矿名词解释和选矿指标 金属回收率所谓金属回收率,就是精矿中所含的金属重量与原矿中该金属重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来表示。处理原矿品位(克/吨)=处理原矿含金量(克) / 处理原矿量(吨)选矿理论回收率(%)=精矿品位*(原矿品位-尾矿品位)/(原矿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 )*100%.=(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氰原矿金属量(克)*100%.=(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排液金属量(克))/( 氰原矿金属量(克)-浸渣金属量(克) )*100%. 选矿指标处理原矿品位是指入选处理的原矿中所含铁金属量占原矿处理量的百分比。铁精矿品位是指选矿厂最终产品铁精矿中所含铁金属量占铁精矿量的百分比。选矿金属回收率是指选出的铁精矿金属量占处理原矿金属量的百分比。实际金属回收率(%)= 铁精矿量(吨)*铁精矿品位(%)*100%.(2)为了便于综合汇总,理论金属回收率的母项为原矿金属量,其于项为理论精矿金属量,它是以理论金属回收率与原矿金属量的乘积反求而得。 矿床开发总利润估算矿床开发总利润估算。静态总利润是指矿床可采储量经工业开发后,可能获利总水平的一项静态指标。假设其矿石品位Cu为0.91%、每吨原矿生产成本为16.25元、采矿回收率91%、贫化率5%、选矿回收率88.23%、精矿品位14%、每吨精矿售价4160元、可能的矿山年生产规模99万t。因为NPVR2>NPVR1,说明如果该矿床年开采规模加大到120万t,生产服务年限减少到20年,则较年产99万t原矿、生产服务年限27年的方案,能获得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 矿石的成本计算方式吨矿生产完全成本:为每吨原矿所分摊的采矿、选矿和原矿运输成本、企业管理、精矿销售、矿山维检和矿权使用等费用的总和。如:某地采矿成本50元/吨,选矿成本40元/吨,原矿运输成本30元/吨,企业管理费20元/吨,精矿销售费20元/吨, 矿山维检费15元/吨,矿权使用费20元/吨,共计吨矿生产成本195元/吨。铜含量为20.00%标准时正常结算,铜精矿结算价格=上海金属交易所1#电解铜期货月平均结算价*铜精矿计价系数+铜品位变化差价。 铁矿资源回收与尾矿综合利用铁矿资源回收与尾矿综合利用铁矿资源回收与尾矿综合利用。2003年全国主要铁矿山的平均入选品位30.77%、铁精矿品位67.56%、尾矿品位8.86%、选矿回收率83.56%,其统计数据中包括攀枝花矿山公司、包钢白云鄂博等难选矿区,沉积变质型贫矿所占比例高于山东省,可以看出山东省铁矿山选矿技术指标尚存在一定差距。3.3 做好铁矿尾矿再选工作开展铁矿尾矿再选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尾矿排放的重要措施。 矿石选矿加工工艺原矿一般由有用矿物和脉石所组成,含有用成分的矿物称为有用矿物;为了满足冶炼的要求,对于品位低的贫矿石,在冶炼之前就需要用选矿的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使有用矿物富集,得到适合于冶炼或其它部门要求的高品位原料。由此可知,选矿的目的就是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分离,提高矿石的品位,降低有害杂质的含量;由此可见,冶炼前对矿石进行选矿,不仅在技术上是必须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非常重要的。 选矿方法和选矿过程(1) 选矿方法:矿石中的各种矿物,都具有各自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如:粒度、形状、颜色、光泽、比重、摩擦系数、磁性、电性、表面的润湿性等。最常用的选矿方法有重选、浮选、磁选、电选、化学选矿、光电选、摩擦选和手选等。重选(全称重力选矿法):是根据矿物比重的不同而分离矿物的选矿方法。光电选矿法:是基于矿物之间的光电性质(颜色、反射率、受激发光和透明度等)的区别,利用光电效应,采用机械分拣矿物的选矿方法。 如何提高浮选精矿品位?如何提高浮选精矿品位?要提高浮选精矿品位,首先要弄清哪些因素影响精矿品位。解决的办法是增加现有磨矿物料细度,或者增设精矿再磨作业,以提高目的矿物单体解离度。 四、由于多种矿物可浮性相近,导致在精矿中互含高而影响精矿品位。(三)在优先浮选或等可浮选流程中,对第一种矿物或第二种矿物采用捕收力较弱,选择性较好的捕收剂或实行饥饿式给药的弱捕收原则,最大限度的减少无用矿物的上浮,以便提高第一种矿物的精矿质量。

JCR主要评价指标及名词解释

JCR主要评价指标及名词解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出版的综合性、多学科的期刊分析与评价性质的工具,它客观地统计Web of Science(SCI、SSCI)收录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数量、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论文的被引用次数等原始数据,再应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计算出各种期刊的影响因子、立即影响指数、被引半衰期等反映期刊质量和影响的定量指标。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由E.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可以衡量某一年中期刊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的平均频率,用来评估同一研究领域不同期刊的相对重要性。由于它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所以可公平地评价和处理各类期刊。通常,期刊影响因子越大,它的学术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 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 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可以显示该刊被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即时影响因子(Immediacy Index):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由此可确定某一特定期刊被引用的速度,从而评估那些新成长起来的研究领域中的专业期刊的影响力。 文献总数(Article counts):在某一特定年度该期刊出版的文献总数。(只包括原创性研究及综述性文章) 被引用半衰期(Cited half-life)被引半衰期是指期刊达到50%被引用率所需的时间。帮助判断该期刊文献采集结构布局是否合理。 ISSN 国际标准期刊号 ISSN 的全称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是根据国际标准组织1975年制订之ISO-3297的规定,由设于法国巴黎的国际期刊资料系统中心( International Serial Data System - ISDS International Center) 所赋予申请登记的每一种刊物一个具有识别作用且通行国际间的统一编号。 “期刊”是指任何一系列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刊物,它们通常以一定的刊名发行,以“年月日”,“年月”或数字标明卷、号、期数。市面上常见的期刊、杂志、丛刊、年刊等大都属于国际标准期刊号的编号与编码范围。每一种期刊在注册登记时,就得到一个永久专属的ISSN,一个ISSN只对应一个刊名;而一个刊名也只有一个ISSN。所以当该刊名变更时,就得另申请一个ISSN。如果期刊停刊,那么被删除的ISSN 也不会被其它期刊再使用。每组ISSN是由八位数字构成,分前后两段,每段四位数,段与段间用“- ”相连,其中后

卫生统计学名词解释

1.总体:总体(population)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观察单位的全体,更确切的说,是同质的所有观察单位某种观察值(变量值)的集合。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中的所有单位都能够标识者为有限总体,反之为无限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测量结果的集合称为样本(sample)。样本应具有代表性。所谓有代表性的样本,是指用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的样本。 2.随机抽样:随机抽样(random sampling)是指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随机抽样是样本具有代表性的保证。 3.变异:在自然状态下,个体间测量结果的差异称为变异(variation)。变异是生物医学研究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严格的说,在自然状态下,任何两个患者或研究群体间都存在差异,其表现为各种生理测量值的参差不齐。 4.计量资料: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量的大小,所得的资料称为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计量资料亦称定量资料、测量资料。.其变量值是定量的,表现为数值大小,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如某一患者的身高(cm)、体重(kg)、红细胞计数(1012/L)、脉搏(次/分)、血压(KPa)等 计数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分组,所得的观察单位数称为计数资料(count data)。计数资料亦称定性资料或分类资料。其观察值是定性的,表现为互不相容的类别或属性。如调查某地某时的男、女性人口数;治疗一批患者,其治疗效果为有效、无效的人数;调查一批少数民族居民的A、B、AB、O 四种血型的人数等。 等级资料:将观察单位按测量结果的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分组,所得各组的观察单位数,称为等级资料(ordinal data)。等级资料又称有序变量。如患者的治疗结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有效、无效或死亡,各种结果既是分类结果,又有顺序和等级差别,但这种差别却不能准确测量;一批肾病患者尿蛋白含量的测定结果分为 +、++、+++等。 等级资料与计数资料不同:属性分组有程度差别,各组按大小顺序排列。 等级资料与计量资料不同:每个观察单位未确切定量,故亦称为半计量资料。 5.概率:概率(probability)又称几率,是度量某一随机事件A发生可能性大小的一个数值,记为P(A),P(A)越大,说明A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0﹤P(A)﹤1。频率:在相同的条件下,独立重复做n 次试验,事件A 出现了m 次,则比值m/n 称为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频率(freqency)。当试验重复很多次时P(A)= m/n。 2.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P表示。随机事件概率的大小在0与1之间,P越接近1,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P越接近0,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习惯上将P≤0.05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表示在一次实验或观察中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可视为不发生。 6. 随机误差:随机误差(random error)又称偶然误差,是指排除了系统误差后尚存的差。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观察值不按方向性和系统性而随机的变化。误差变量一般服从正态分布。随机误差可以通过统计处理来估计。 抽样误差(sampling error )是指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的差别。在总体确定的情况下,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7.系统误差: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是指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感官的某种偏差、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原因,使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的两侧,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系统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完善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 8.随机变量: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取指不能事先确定的观察结果。随机量的具体内容虽然是各式各样的,但共同的特点是不能用一个常数来表示,而且,理论上讲,每个变量的取值服从特定的概率分布。 9.参数:参数(paramater)是指总体的统计指标,如总体均数、总体率等。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多数情况下,总体参数是不易知道的,但可通过随机抽样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用算得的样本统计量估计未知的总体参数。 10.统计量:统计量(statistic)是指样本的统计指标,如样本均数、样本率等。样本统计量可用来估计总体参数。总体参数是固定的常数,统计量是在总体参数附近波动的随机变量。 11.频数表(frequency table)用来表示一批数据各观察值或在不同取值区间的出现的频繁程度(频数)。对于离散数据,每一个观察值即对应一个频数,如某医院某年度一日内死亡0,1,2…个病人的天数。对于散布区间很大的离散数据和连续型数据,数据散布区间由若干组段组成,每个组段对应一个频数。 12.算术均数(arithmetic mean)描述一组数据在数量上的平均水平。总体均数用μ表示,样本均数用X 表示。 13.几何均数(geometric mean)用以描述对数正态分布或数据呈倍数变化资料的水平。记为G。 14.中位数(median)Md将一组观察值由小到大排列,n 为奇数时取位次居中的变量值;为偶数时,取位次居中的两个变量的平均值。反映一批观察值在位次上的平均水平。 15.极差(range)亦称全距,即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用于资料的粗略分析,其计算简便但稳定性较差。 16.百分位数(percentile)是将n 个观察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再把它们的位次依次转化为百分位。百分位数的另一个重要用途是确定医学参考值范围。

品质指标名词解释

Quality Index Defination 品质指标名词解释 1.0 目的 統一、規范本公司常用的品質指標的定義,包括中英文解釋、定義、公式、及其報告的格式。以下按照從廠外到廠內(COPIS)的順序,把常見的品質指標加以說明,其中包括:CIT、AFR、DOA&客戶端LRR、客戶端VLRR、COQ、TAT、FPY (直通率)、制程不良率、制程來料不良率、MQA 判退率、CAR結案率、SCAR結案率、IQA LRR(進料批退率)、IQA VLRR(廠商來料批退率) 2.0 範圍 MSIS all QA Dept. 3.0 組織與權責 MSIS由Function QA定義制定; 由MSIS all QA Dept. 實施並執行。 4.0 流程圖 無 5.0 作業內容、規定、注意事項 5.1 CIT 5.1.1 CIT中英文對照 中文:客訴追蹤報告 English: Customer Incidents Tracking log 5.1.2 CIT定義 CIT是為了有效地、系統地對客戶端發生的品質異常進行追蹤紀錄,而由CQS制作並更新 維護的追蹤報告。(daily report) CIT單位:件數。CIT Qty:即客訴發生的件數。CIT的定義范圍如下,共12條: 5.1.2.1板子/零件燒毀 5.1.2.2批量性不良(包括集中性高不良) 5.1.2.3會引起重工的(包括廠內和廠外sorting & rework) 5.1.2.4造成廠內hold貨的客訴問題(即影響到廠內出貨) 5.1.2.5造成客戶端停線/退貨的客訴問題 5.1.2.6 Workmanship issue和制程問題需100%提報(此問題可highlight給廠內改善) 5.1.2.7屬MSI的廠商來料不良的客訴問題 5.1.2.8 Design 問題5.1.2.9客人Audit重大缺失項 5.1.2.10客人發正式的異常通知單或者要求回復正式的改善報告 5.1.2.11屬CID的問題也需要報告CIT(不會影響客訴減半的KPI) 5.1.2.12廠商直接出貨到客人端以及外包產品,在客戶端出現問題均需要提報CIT CIT Website address:首頁-2007>系統整合>未結案系統> Customer Incidents Tracking Log 5.1.3 CIT公式 Weekly CIT Qty:當周提報的CIT Qty累加之和。Monthly CIT Qty:當月提報的CIT Qty累加之和。Yearly CIT Qty:整年度提報的CIT Qty累加之和。 5.1.4 CIT報告格式 見附件6.1 5.2 AFR 5.2.1 AFR中英文對照 中文: 累積不良率 English: Accumulated Failure Rate 5.2.2 AFR定義 AFR即產品在客戶端的不良回歸到產品制造月份的累積不良率。從AFR報告裡面可以偵測 到產品在客戶端都發生了哪些不良以及這些不良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發生的時機為何; 還可以使用AFR對廠內外的良率做比對、分析和並尋求改善產品品質和信賴度的方向。(weekly report) AFR 單位:DPPM(每百万的不良数) 5.2.3 AFR公式 3個月的AFR=(從生產當月算起3個月的所有返修數量/當月的生產總數)*10^6 6個月的AFR=(從生產當月算起6個月的所有返修數量/當月的生產總數)*10^6 1年的AFR=(從生產當月算起12個月的所有返修數量/當月的生產總數)*10^6 2年的AFR=(從生產當月算起24個月的所有返修數量/當月的生產總數)*10^6 3年的AFR=(從生產當月算起36個月的所有返修

统计名词解释

1.参数(parameter):总体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总体参数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变的。 统计量(statistic):由样本所算出的统计指标或特征值。 2.正态分布:以均数u为中心左右完全对称的分布,记为X~N(u, ) 标准正态分布:以均数为0,标准差为1的正态分布,记为u~N(0,1) 3.平均数:也叫平均值,是一组(群)数据典型或有代表性的值。这个值趋向于落在根据数据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包括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等。 标准差S:将方差开方,得到标准差,它是最常用的变异指标,标准差越大,说明数据的变异程度越大。 标准误S X:在统计理论上将样本统计量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用来衡量均数抽样误差的大小。据此,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 S p(样本率的标准差):率的标准误,用来描述样本率的抽样误差。 4.参数检验:总体分布已知,对其中一些未知参数进行估计或检验。这类统计推断的方法叫参数统计或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假定比较数据服从某分布,通过参数的估计量( , s)对比较总体的参数(μ)作检验,统计上称为参数法检验(parametric test)。如t、u检验、方差分析。 非参数检验:是指在统计检验中不需要假定总体分布形式和用参数估计量,直接对比较数据的分布进行统计检验的方法,称为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ric test). 5.率(rate):强度相对数,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是某事物或现象发生的实际数与可能数的比例关系。 构成比(proportion):结构相对数,它说明一种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比(ratio):又称相对比,是A、B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A为B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它是对比的最简单形式。其计算公式为:比=A/B。 6.相关系数:用以说明具有直线关系的两个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和相关方向的指标,称为相关系数,又称为积差相关系数。 复相关系数:是决定系数的平方根,相对系数的绝对值,用来度量应变量与多个自变量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决定系数:是反映回归贡献相对程度的指标,是回归平方和与总体平方和之比。无单位,取值在0到1之间。 回归系数:直线回归方程= a+bX的系数b称为回归系数,也就是回归直线的斜率(slope),表示X 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改变 b 个单位。 偏回归系数:是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的各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 标准偏回归系数:将原始数据实施标准化变换后的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偏回归系数,反映各变量对因变量的贡献大小。 零相关:指两个变量间没有直线相关的关系。 7. 统计描述:指选用恰当的统计指标,选用合适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 统计推断: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含量的样本进行研究,目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判断总体的特征,这一过程称为统计推断。 8.X检验:以卡方分布为理论依据,用途颇广的假设检验方法。 秩和检验:推断一个总体表达分布位置的中位数M和已知M0,两个或多个总体的分布是否有差别。 9.生存率:是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患某病的病人中,经若干年的随访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财务指标名词解释

获利息倍数又称为利息保证倍数 获利息倍数(interest coverage)是指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它可反映获利能力对债务尝付的保证程度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支出=EBIT/interest expense 或=(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息税前利润总额为:企业的净利润利润+企业支付的利息费用+企业支付的所得税。 公式中的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 一般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至少应大于1。 已获利息倍数为负值时没有任何意义,已获利息倍数是表示长期偿债能力的。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还有一个与之相关的概念是速动比率quick ratio,QR,QR=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其中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的那部分资产,如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1]。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是用来表示资金流动性的,即企业短期债务偿还能力的数值,前者的基准值是2,后者为1。 但应注意的是,流动比率高的企业并不一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很强,因为流动资产之中虽然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变现能力很强,但是存货、待摊费用等也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则变现时间较长,特别是存货很可能发生积压、滞销、残次、冷背等情况,流动性较差。 而速动比率则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速动资产就是指流动资产中容易变现的那部分资产。 衡量企业偿还短期债务能力强弱,应该两者结合起来看,一般来说如下: CR<1 and QR<0.5 资金流动性差 1.52 and QR>1 资金流动性好 应收帐款周转率 公司的应收帐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的应收帐款如能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应收帐款周转率就是反映公司应收帐款周转速度的比率。它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帐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应收帐款周转速度为应收帐款周转天数,也称平均应收帐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公司从获得应收帐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 注:平均应收账款= (期初AR + 期末AR )/ 2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根据2005年注会《财务管理》第二章,强调了应收账款周转率公式的分母“平均应收账款”是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 和“应收票据”的期初、期末金额的平均数之和。 一般来说,应收帐款周转率越高越好,表明公司收帐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帐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与之相对应,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则是越短越好。如果公司实际收回帐款的天数越过了公司规定的应收帐款天数,则说明债务人施欠时间长,资信度低,增大了发生坏帐损失的风险;同时也说明公司催收帐款不力,使资产形成了呆帐甚至坏帐,造成了流动资产不流动,这对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是很不利的。但从另一方面说,如果公司的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太短,则表明公司奉行较紧的信用政策,付款条件过于苛刻,这样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特别是当这种限制的代价(机会收益)大于赊销成本时,会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有一些因素会影响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周转天数计算的正确性。首先,由于公司生产经营的季节性原因,使应收帐款周转率不能正确反映公司销售的实际情况。其次,某些上市公司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大量使用分期付款方式。再次,有些公司采取大量收取现金方式进行销售。最后,有些公司年末销售量大量增加或年末销售量大量下降。这些因素都会对应收帐款周转率或周转天数造成很大的影响。投资者在分析这两个指标时应将公司本期指标和公司前期指标、行业平均水平或其他类似公司的指标相比较,判断该指标的高低。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是衡量和评价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销售收回等各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它是销货成本被平均存货所除而得到的比率,或叫存货的周转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存货周转率就是存货周转天数。其计算公式如下: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指标的好坏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 1.总体与样本-------总体是客观存在的具有相同性质的许多个体的集合, 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变异性的特点。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部分个体的集合,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样本同样具有同质性、大量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2.标志和指标-------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有可以用文字说明 的品质标志和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有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等区分,所有的指标都是或只能用数字来表示。 变量数列-----又称变量分布数列,是总体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数列。 变量数列分为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 4.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进行的分组, 又分平行分组和交叉分组两种情况。复合分组便于对总体内部的差别和关系有更深入的分析。 5.中位数、众数----两者都是位置平均数。中位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标志 值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标志值。众数则是 在分组的情况下,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标志值。数列中可以没有众 数,也可以出现两个以上的众数。 6. 标准差-----是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变异指标。数值越小反应分布越 均匀或平均数的代表性越高。它是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方差)的平方根。(也可以直接用公式表示) 7. 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将不同时间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而得 到的平均数叫做平均发展水平,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水平,属于动态平均数。 8. 时点指标,时期指标-----两者是总量指标的不同形式。时点指标反映 现象在某一时点上所达到的水平;时期指标则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累计达到的量。时期指标的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不同时间的数值可以相加;时点指标正好相反;时点指标一般是不连续登记,而时期指标则是连续登记获取的。 9. 相关关系------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不严格的非确定性的数量依存关 系。当一个现象发生变动时,另一个现象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其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级大全

统计学名词解释超级大全第一章导论 统计学:一门阐明如何去采集、整理、显示、描述、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系列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的科学,是一门独立的、实用性很强的通用方法论科学。 教育统计学:专门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在心理和教育方面对实验或调查所获得的数字资料,如何根据这些资料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数学推论,找出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描述统计:对实验或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加以整理(如制表、绘图),并计算其各种代表量数(如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量数等),其基本思想是平均,如在集中量数中将原始数据进行平均,在差异量数中将离均差进行平均,在相关量数中将积差进行平均等等。 推断统计:又称抽样统计。它是根据对部分个体进行观测所得到的信息,通过概括性的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去推测相应团体。换言之,就是根据已知的情况推测未知情况。 实验设计:研究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获得观测资料,如何更正确、更经济、更有效地达到实验目的,以揭示试验中各种变量关系的实验计划。 统计常态法则: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样本,差不多可以保持总体的特征。这种样本特性保持着总体特性的现象叫做统计常态法则。 小数永存法则:第一个样本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在其他样本中也会存在,这就是小数永存法则。此处“小数”是指小数量的意思。 大量惰性原则:某一事物的某一性质或状态,在反复观察或试验中是保持不变的。

有效数字:指能影响测量准确性的数字。 变量:又称随机变量。具有变异性的数据。三个特性,离散型,变异性,规律性。 数据:某个数值一旦被取定了,则称这个数值为随机变量的一个观察值。即数据。 总体:性质相同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一基本单位或单元。 样本:总体抽出的部分个体。 参数:表示总体特征的量数。 统计量:直接从样本计算出的量数,代表样本的特征。 名称变量:指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在属性、类别上不同。 顺序变量:事物的某一属性的多少或大小按顺序排列起来的变量。既无相等的单位又无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等距变量:只具有相等的单位,而没有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比率变量:既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的零点的变量。 连续变量:指取值可以是某区间内任一数值的随机变量,它是指测量单位之间可以划分成无限多个细小单位,其数字形式多取小数。 离散变量:指测量单位之间不能再细分的数字资料,其数字形式常取整数。 计数数据:计算人或物的个数所获得的数据。 度量数据:用一定的测量工具或测量标准测量时所获得的数据。 指标:表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又称统计指标,它是把各个个体的特征加总起来的综合结果。

名词解释统计学【统计学概论名词解释】word版

第一章 1.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指客观存在 的、在同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总体单位是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是统计所研究的属性和特征的原始、直接、具体的承担者。 2.统计标志简称为标志,它是用来说明 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统计指标简称为指标,是综合反映统计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部分。3.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的名称, 8.全面调查是对构成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单位一一进行调查的调查方式。第三章 1.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及总体的内在差异,按照某一标志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区分为若干部分或若干组的统计整理方法。 2.简单分组就是对被研究现象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 3.复合分组就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进行的分组。

4.组中值指本组的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其标志表现一般用文字来描述。数量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的。 4.多少的总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数量指标是说明总体规模大小、数量 质量指标是表明总体质量的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5.统计指标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能从多个统计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 不同的方面综合反映总体现象的状况和发展变化过程,反映社会现象的因果联系、依存关系和平衡关系等。6.名称)变量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或 。变量的具体表现形式为统计数据,变量的具体取值称为变量值。7.数据表现为类别,是用文字来表述的。分类数据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 顺序数据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别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该尺度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数值型数据是按照数字尺度测量的观测值,其计量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