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碳纤维加固计算表格

说明:

1、重要构件指其自身失效将影响或危及承重结构体系整体工作的构件。

一般构件指其自身失效为孤立事件,不影响承重结构体系整体工作的构件。

2、高强度I级、高强度II级是指符合表4.4.2-1的加固材料。

3、抗剪强度折减系数ψvb按表9.3.3取值。

4、16栏“碳纤维材料宽度b”对于“已知弯矩求碳纤维面积”的求解结果没有影响,

对“已知碳纤维面积求承载力”及“实际每层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宽度”的求解结果有影响。

5、第1栏“弯矩设计值”对“已知碳纤维面积求承载力”的求解结果没有影响,

表4.4.2-1 碳纤维复合材安全性及适配性检验合格指标注:当λ为中间值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ψvb值

梁抗弯抗剪加固计算表格

表9.3.3 抗剪折减系数ψvb值

说明:

1、计算偏心受压时,第50栏应为偏心方向的截面高度h。

2、计算偏心受压时,仅适用于矩形或方形截面

3、柱计算长度见混凝土规范(50010-2002)第7.3.11条:对于现浇框架结构底层柱1.0H,其他楼层为1.25H。底层柱H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其他楼层H为柱净高

说明:

1、第87栏与第80栏均是为了输入剪跨比而设置的。当在第87栏输入剪跨比以后, 第80栏的数值不起作用。第80栏输入数据可以计算框架柱的剪跨比λ=Hn/2h0,此时,务必使第87栏的数值务必为0。

2、与碳纤维受力条件有关的抗剪强度折减系数ψvc,按表9.5.2取值。

3、柱截面形状与体积配箍率计算有关,默认为方柱。

注:1、λc为柱的剪跨比,对框架柱,λc=H n /2h 0,H n 为柱的净高,h 0为柱的有效高度 2、中间值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混凝土柱受压加固计算表格

表9.5.2 ψ值

混凝土柱抗剪抗震加固计算表格

受拉构件加固计算表格

说明:1、表中计算采用单位,除有说明外,长度宽度均为毫米,面积为平方毫米。

2、使用时请不要修改非数据输入部分数据。绿色部分为可修改数据。

3、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4、工作表保护密码为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