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思考题1

微生物思考题1
微生物思考题1

※1简述细菌L型的特性

2试述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3简述细菌荚膜的定义与临床意义

4简述厌氧菌厌氧的机制

5举例说明检测细菌的毒素与酶有何临床意义

6何谓溶原性细菌?它有何特征?

7举例说明细菌的耐药变异

8病毒的致病作用包括哪几个方面?

9临床工作中如何预防和延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10简述革兰染色的基本原理

11简述细菌检验的室内质控主要包括那些内容?

12血液细菌学检查如何采集标本?需注意什么事项?

13简述SPA的主要性质、作用和应用

14MRSA有何培养特性?检测时需注意什么?

15如何区别支原体和细菌的L型

16论述梅毒的微生物学检查

17论述流感病毒的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程序。

18药敏试验的目的和指征是什么?抗菌药物浓度测定的意义如何?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

?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要求是什么?

?细菌感染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有哪些要求?

?病毒感染有哪些检测方法?如何评价临床意义?

1、化脓性球菌包括哪些属、种?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肠球菌属(Enterococcus)

奈瑟菌属(Neisseria)

2、如何进行葡萄球菌属内鉴定?

(1)触酶试验

(2)血浆凝固酶试验

(3)耐热核酸酶实验

(4)肠毒素测定

(5)SPA检测

(6)新生霉素敏感试验

(7)其他鉴定试验

3、请画出链球菌细菌鉴定双歧索引图。

(1)触酶试验

(2)杆菌肽敏感试验

(3)胆汁七叶苷试验

(4)6.5%NaCl肉汤生长试验

(5)胆汁溶菌/菊糖分解/ Optochin敏感试验

(6)CAMP试验

(7)马尿酸钠试验

4、如何鉴别肺炎链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

形态菌落

血清肉汤胆汁溶菌

SDS 菊糖分解

Optochin 荚膜肿胀

小鼠毒力试验

5奈瑟菌属Neisseria

共同特点: 1.革兰阴性双球菌

2.无鞭毛,无芽胞,有菌毛

3.需氧,氧化酶和触酶阳性

种类: 1.致病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

淋病奈瑟菌N.gonorrhoeae

6、肠杆菌科细菌有哪些共同特性?

1、形态染色

2、抗原成分

(1)O抗原:成分是脂多糖

(2)H抗原:不耐热的蛋白质抗原

(3)表面抗原:不耐热的多糖抗原

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

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

志贺菌的B抗原

3、培养和生化特性

(1)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上生长良好。

(2)兼性厌氧,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生长。

(3)生化特性包括: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可将硝

酸盐还原至亚硝酸盐。

4、变异性

(1)S-R变异

(2)H-O变异

5、抵抗力:不强。

7、如何鉴别肠杆菌科细菌?

1)科的鉴定

O-F

氧化酶

菌体形态

鞭毛

2)常规生化鉴定

初步生化(属的鉴定)反应包括: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实验,KIA,MIU,IMViC,硝酸盐实验等。

系统生化反(种的鉴定)应包括各种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实验。

各主要菌属(种)之间的一些主要鉴定特性有助于鉴定细菌(表8-2)。

4)血清学鉴定:

依据菌落和生化特征作出初步鉴定,再用已知的特异性抗血清做凝集反应以分群及定型,作出最终鉴定。

8、SS、MAC培养基的主要抑菌成分?

SS成分:

牛肉膏5g 琼脂18g

蛋白胨5g 0.5%中性红 4.5ml

胆盐10g 0.1%煌绿0.33ml

枸橼酸钠10g 乳糖10g

硫代硫酸钠10g 蒸馏水1000ml

枸橼酸铁0.5g

MAC成分:

蛋白胨20克胆盐10g

氯化钠 5克琼脂20g

乳糖10克

0.5%中性红溶液 5ml

蒸馏水 1000毫升

9、KIA的主要成分和反应原理?

成分:

蛋白胨20g 枸橼酸铁铵0.5g

牛肉膏3g 硫代硫酸钠0.5g

酵母膏3g 琼脂12g

乳糖10g 酚红0.025g

葡萄糖1g 氯化钠5g

蒸馏水1000ml

10、致腹泻的大肠埃希菌有哪些?

(1)肠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儿童腹泻和旅行者腹泻。(2)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EPEC):婴幼儿肠道感染,是世界各地婴儿腹泻的重要病原菌。

(3)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nteroinvasive E.Coli,EIEC):引起类似志贺菌的肠炎。出现脓血粘液便。

(4)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EHEC最具代表性的血清型是O157:H7。2~7%的O157:H7引起的腹泻发展成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

(5)肠凝聚型大肠埃希菌(enteroaggregative E.Coli,EaggEC):与世界各地慢性腹泻有关。

11、沙门菌的鉴定过程?

1)生化鉴定

2)血清学分型

先用多价O抗血清(A-F)对沙门菌分离株进行分群,再用代表每个O血清群的单价因子血清定群,之后再用H因子血清检查第一相和第二相H抗原。

煮沸处理能破坏菌体表面的Vi抗原

3)Vi噬菌体分型

12、沙门菌的抗原变异有哪些?在实际工作中应如何应对?

1、S-R变异

2、H-O变异

3、位相变异

4、V-W变异

13、如何鉴别沙门菌与志贺菌?

志贺菌属与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硫化氢和动力阳性,能与沙门菌因子血清(OA-F、O9、Vi)凝集而不与志贺菌属因子血清凝集。

14、如何鉴别志贺菌与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属与大肠埃希菌的鉴别志贺菌无动力,赖氨酸阴性。

15.如何鉴别肠杆菌属与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的基本生化反应特征:

KIA:A/AG ,A/A

MIU:- - +

IMViC:- - + +

ORN(鸟氨酸):-

Malonate(丙二酸盐):+

肠杆菌属基本生化反应特征

KIA:A/AG,A/A

MIU:+ - +

IMViC:- - + +

ORN(鸟氨酸脱羧酶):+

16、在MAC乳糖发酵的细菌有哪些?如何鉴别?

大肠埃希菌宋内志贺菌(乳糖迟缓发酵)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

小肠耶尔森菌

17、产硫化氢的细菌有哪些?如何鉴别?

沙门均属弗劳地枸橼酸菌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18、肠杆菌科细菌的快速鉴定方法有哪些?

1.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鉴定特性

氧化酶+

动力+

麦康凯上生长+

枸橼酸盐+

42℃生长+

赖氨酸脱羧酶-

鸟氨酸脱羧酶-

精氨酸双水解酶+

H2S-

氧化分解葡萄糖、木糖,产酸不产气

1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氧化酶阴性,液化明胶、水解七叶苷、赖氨酸脱羧酶阳性、氧化分解麦芽糖。

20.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为一群不发酵糖类、氧化酶阴性、不能运动的革兰阴性杆菌

21. 不动杆菌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经35℃-37℃培养18h,可形成圆形、灰白色、光滑、边缘整齐的菌落。溶血不动杆菌可呈β溶血。氧化酶阴性,动力阴性,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

22.常见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初步分群鉴定

试验假单胞无色杆黄杆不动杆产碱杆丛毛莫拉

菌属菌属菌属菌属菌属菌属菌属

氧化酶+++/--+++/-

葡萄糖代谢O/-O O O/----

(O/F)

动力+/-+/-+/--++-

麦康凯生长生长不易或不长生长生长生长抑制或

上生长不长

硝酸盐+/---+/-+/-

还原产气

鞭毛端鞭毛周鞭毛不定无周鞭毛周鞭毛无

23.铜绿假单胞菌的毒力因子

粘附素

多糖荚膜

内毒素

外毒素

绿脓素(pyocyanin):

弹性蛋白酶(elastase):

磷脂酶C

24. 铜绿假单胞菌的绿脓素为蓝绿色,可溶于水和氯仿;荧光素只溶于水。

25.嗜血杆菌为革兰阴性短小球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菌株,毒力较强。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pH以7.6-7.8为最佳。培养时必须供给含有X、V因子的新鲜血液。最佳培养基是巧克力琼脂:因为加热可使V因子释放。

26.嗜血杆菌分离培养:

营养要求高,需X、V因子,某些菌种在5%~10%CO2环境下生长更好,最适温度35℃。巧克力琼脂中加入抗生素(万古霉素、杆菌肽、氯林可霉素),可提高本菌的阳性率。经18~24h培养出现小、无色透明的菌落。

27.(名解)卫星现象:当流感嗜血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起培养时,可见到靠近葡萄球菌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大,而远离葡萄球菌的流感嗜血杆菌的菌落较小,称为“卫星现象”。

28.布鲁菌为胞内寄生菌,故以细胞免疫为主,它有较强的内毒素

29.弧菌科(Vibrionaceae)包括一群氧化酶阳性、具有端极鞭毛、动力阳性的细菌。分为四个属:

?弧菌属(Vibrio)

?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

?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

30.弧菌科是一类菌体短小、弯曲成弧形或直杆状的革兰阴性细菌,兼性厌氧,利用葡萄糖,许多菌株生长需要2%-3%氯化钠。大多数菌株氧化酶阳性,具有一端单一鞭毛,运动迅速,可与肠杆菌科细菌区别;发酵糖类可与非发酵菌鉴别。

31.本菌属除麦氏弧菌外氧化酶均阳性,发酵葡萄糖,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钠离子能刺激其生长,某些种在无盐条件下不能生长,称为嗜盐菌(halophilic)。

32.霍乱弧菌形态结构

革兰染色阴性,呈弧形或逗点状。在霍乱病人的“米泔水”样便中,可见头尾相接的“鱼群”样排列。作悬滴观察时,呈“穿梭”样运动。

33.O1群霍乱弧菌的O抗原由A、B、C三种抗原因子组成,通过不同组合可分成三个型别:

?小川型(Ogawa)――AB

?稻叶型(Inaba)――AC

?彦岛型(Hikojima)――ABC

–小川型和稻叶型为常见流行型别。

34.霍乱弧菌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琼脂上生长良好。兼性厌氧。16℃-44℃均能生长,最适37℃。具耐碱性,PH6.8-10.2均可生长。初次分离常选用PH8.5的碱性蛋白胨水进行增菌,抑制其它杂菌生长。经35℃4-6小时可在液体表面大量繁殖形成菌膜。

35.霍乱弧菌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有:

硫代硫酸盐-枸橼酸盐-胆盐-蔗糖琼脂平板(TCBS),霍乱弧菌发酵蔗糖产酸,菌落呈黄色;

含亚碲酸钾的琼脂平板(如4号琼脂平板),霍乱弧菌因还原亚碲酸钾成金属碲,形成灰褐色菌落。

36霍乱弧菌生化反应

霍乱弧菌的氧化酶阳性,发酵蔗糖,动力阳性,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阴性。

37.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的区别

?特征古典生物型El-Tor生物型

?羊红细胞溶血- D

?鸡红细胞凝集-+

?V-P试验-+

?多粘菌素B敏感试验+-

?Ⅳ组噬菌体裂解+-

?Ⅴ组噬菌体裂解-+

39.霍乱弧菌抵抗力

对热、干燥和光敏感;100℃1-2min即死亡。怕酸耐碱

40.霍乱红试验:(名解)霍乱弧菌有色氨酸酶和硝酸盐还原能力。将霍乱弧菌培养于含硝酸盐的蛋白胨水中时,分解培养基中的色氨酸产生吲哚,同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两种产物结合成亚硝酸吲哚。滴加浓硫酸后呈现蔷薇色,为霍乱红试验阳性。

41.副溶血性弧菌在TCBS琼脂平板上形成0.5-2.0mm大小的蓝绿色菌落(蔗糖不发酵)。

42. 奈川现象(KP)(名解)在普通血平板上不溶血或只产生α溶血。从腹泻病人中分离到的菌株95%以上在含高盐(7%)的人O型血或兔血及以甘露醇为碳源的我妻琼脂培养基上产生β溶血现象,称为神奈川现象(KP)。

43.副溶血性弧菌抵抗力弱,不耐热,90℃1min即被杀死。在淡水中生存不超过2天,但在海水中能存活47天以上。耐碱怕酸,在1%醋酸或50%食醋中1min死亡。

44.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和邻单胞菌属(Plesiomonas)是氧化酶阳性,具有端鞭毛的革兰阴性杆菌,兼性厌氧。

45.气单胞菌对O/129耐药、TCBS不生长、在无盐培养基上生长

46.气单胞菌与肠杆菌科的宋内志贺菌和痢疾志贺菌有交叉血清学反应。志贺菌属氧化酶阴

性,动力阴性可与本菌鉴别。

47.弯曲菌:微需氧菌

48.HP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均阳性、脲酶强阳性

49.炭疽为致病性细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条件不严格,最适温度为30℃~35℃,形成灰色、扁平干燥、不溶血粗糙型菌落,边缘呈卷发状,在明胶培养基上生长使明胶表面液化成漏斗状。

50.炭疽毒素由保护性抗原、致死因子和水肿因子三种蛋白质形成的外毒素复合物

51.蜡样芽胞杆菌菌落表面粗糙似白蜡状,故名,简称蜡样杆菌

52.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因在4℃能生长故可进行冷增菌,25℃有动力,37℃无动力或缓慢

53.当遇到25℃培养有动力的杆菌,而不符合革兰阴性杆菌鉴定时,应考虑到李斯特菌。

本菌因培养条件而呈链状,37℃培养动力阴性,CAMP试验阳性,常误判为B群链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触酶试验为阳性。

54.阴道加特纳菌

pH测定:若pH﹥4.5为可疑。

胺试验:将lOOg/L KOH l~2滴,滴在待检物上,若发出鱼腥样胺臭味即胺试验阳性。55.各属细菌的主要特征和致病特点

(分支、放线菌、奴卡)

56.结核分枝杆菌的菌体成分、致病物质、生长特点

菌体成分:

致病物质:

生长特点:

57.特殊颗粒:

Much 颗粒:革兰阳性非抗酸颗粒,接种动物时可产生结核样病变

硫磺样颗粒:诺卡菌特有,渗出液、痰或脓汁中有时可见淡黄、红色或黑色小颗粒。58.抗酸杆菌染色镜检报告方式

59.结核分枝杆菌:常用的罗琴(L-J)培养基:含孔雀绿或青霉素:可抑制杂菌生长

培养条件:37℃5-10%CO2培养4~6周后检查结果。

60.什么叫厌氧菌概念和种类。

厌氧菌是指一大群在有氧条件下不能生长,必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

分类

有芽孢厌氧性细菌

一个梭菌属包括130个种

无芽孢厌氧性细菌

40多个菌属,300多个菌种和亚种

61.厌氧菌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指征有哪些?

感染局部产生大量气体,皮下有捻发音----产气荚膜梭菌。

发生在粘膜附近的感染:口腔、肠道、鼻咽腔、阴道等。

深部外伤如枪伤后,人或动物咬伤后的继发感染。

分泌物有恶臭,或暗血红色,在紫外光下发出红色荧光----产黑色素类杆菌和不解糖类杆菌感染。

分泌物经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发现有细菌,而常规细菌培养阴性。

在液体及半固体培养基深部生长的细菌。

长期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

分泌物或脓汁中有硫磺颗粒----放线菌感染。

62.厌氧菌培养的标本的运送方。

标本送达实验室后,应在20-30min内处

理完毕,最迟不超过2h。厌氧标本禁止冷藏。

---针筒送检法

---无氧小瓶送检法

---棉拭送检法

---标本充盈法

---组织块送检法

---厌氧袋送检法

63.厌氧菌的培养有哪些方法?

厌氧罐法

冷触酶法、抽气换气法、

钢末法、黄磷燃烧法

_ 气袋法

_ 气体喷射法

_ 厌氧手套箱法

_厌氧血培养

64.常用的厌氧菌培养培养基

培养基的选择

_ 强化血琼脂平板(BAP)---非选择性培养基

_ 卡那-万古霉素冻溶血琼脂平板(KVLB)----产黑色素类

杆菌的选择性培养基,常用来分离口腔、头颈部、上呼吸道的产黑色素普雷沃菌

_ 七叶苷胆汁平板(BBE)---耐胆汁的脆弱类杆菌族、多变梭杆菌和死亡梭杆菌的分离,能水解七叶苷,菌落周围产棕色黑色晕

_ 卵黄平板(EYA)和兔血平板---产气荚膜梭菌,兔血平板上菌落可出现双溶血环

65.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肉毒梭菌、艰难梭菌的特点、临床意义和致病性。

产气荚膜梭菌的培养特性:是不严格的厌氧菌_ 生长迅速,代谢活跃,45℃生长最好_ 血琼脂平板:

双层溶血环内环完全溶血-θ毒素

外环不完全溶血- α毒素

_ 蛋黄琼脂平板:Nagler反应

_ 牛奶培养基:“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

66. Nagler反应(名解)

产气荚膜梭菌在卵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在乳白色混浊圈,是由于该菌产生的卵磷脂酶分解蛋黄中的卵磷脂所致,这一现象可被特异性抗血清中和,称Nagler反应。

67. 汹涌发酵(名解)

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能分解乳糖产酸,酸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CO2),将凝固的酪蛋白冲成蜂窝状,并将液面上的凡士林层向上推挤,甚至冲开管口的棉塞,气势凶猛,称为汹涌发酵。

68.无芽胞厌氧杆菌的种类及意义。

1如何正确采集标本?正确采集标本对病原体的检出有何意义?

血液标本;

1.皮肤消毒程序

?70%乙醇擦拭穿刺部位30s以上

?1-2%碘酊作用30s以上

?70%乙醇脱碘

?对碘过敏者可用70%乙醇作用60s

?特殊患者可用新洁尔灭

原则:由内至外

2.采血部位

?通常采肘静脉

?心内膜炎患者可取肘动脉或股动脉

?新生儿可取股静脉,抽血后需平卧1h以上

?少儿可取颈静脉,抽血后需平卧1h以上

?骨髓炎或伤寒患者,可取骨髓液1ml

4. 采血量:一般采血部分为肘静脉,血量成人以8-10ml为宜,儿童为1-5ml,或按培养基的

量,抽取培养基的1/5-1/10量,常用培养基的量为50ml/20ml.

5.采血时间和次数:发热初期,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在停用抗菌药物24h后,下一次抗菌

药物使用之前采集.为提高阳性率,常在24h内采血2-3次进行血培养.

脑脊液标本:

无菌采集脑脊液3-5ml,置无菌试管内送检.

由临床医师在无菌条件下采取

无菌容器盛放,立即送检,一般不超过1h

需要保温35℃(脑膜炎奈瑟菌、嗜血杆菌)

痰液标本:

自然咳痰

以晨痰为佳,留取标本前用清水漱口或用牙刷清洁口腔之后用力咳出。(但不可以用牙膏刷牙!!)

咳痰较困难者可用雾化蒸气吸入以利痰液咳出。

粪便标本:

? 1.采集方法:

?自然排便,采集粘液、脓血便2-3g,液体便取絮状物1-3ml送检.

?排便困难可用直肠拭子

?急性期、用药前

? 2.送检:立即送检或床边接种;如不能立即送检,需要卡-布运送培养基

尿液标本:

?原则:

?正常的尿液是无菌的

?任何怀疑尿路感染或全身感染的患者均可进行尿液细菌培养

?尿液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容易受污染

? 1.采集方法:用药前采取中段尿

?晨尿,清洗外阴部,留取中段尿10~20ml ,立即送检.

? 2.穿刺取尿:小儿,或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可进行导尿或膀胱穿刺.

? 3.肾盂尿:严格标记左右

? 3.容器要求:洁净,无菌,有盖,封闭,广口,不含任何防腐剂或消毒剂

? 4.运送:室温下不超过2h,淋病奈瑟菌检测标本不得冷藏

标本的正确选择、采集和运送是保证实验室检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实验室工作准确有效的前提

69.从血液和痰液中分离出草绿色链球菌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70.为了判定是否来自下呼吸道的痰,需检查是否为合格的痰标本。白细胞>25个/低倍镜视野、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镜视野为合格标本。

71.粪便标本的临床意义:

1、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主要指由志贺菌属(福氏、宋内等)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小儿多见。

2、细菌、真菌、病毒引起的胃肠炎最常见。

3、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危及生命。

4、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肠道感染,可分为5类:ETEC可致霍乱样肠毒素水泻,常见于儿童和旅行者腹泻;HPEC可引起婴幼儿腹泻;EIEC可引起志贺菌样粘液脓血便;EHEC 的O157:H7血清型可引起肠出血性肠炎和溶血性尿毒综合征;EAggEC可引起慢性腹泻

5、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消化性溃疡

72.临床感染判断指标:革兰阳性菌> 104 cfu /ml,革兰阴性菌> 105 cfu /ml,真菌> 103 cfu /ml

73.菌落技术方法:

?平板涂布

?倾注培养

?定量接种法

74.淋病奈瑟菌感染,发病率居STD首位。

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梅毒

杜克嗜血杆菌引起的软下疳(Chancroid)

衣原体引起的性病淋巴肉芽肿(LGV)

阴道加特纳菌(G.vaginallis, GV)引起的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

75.微生物实验室怎样获得合格的检验标本?

一: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包括检验项目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保存、标识和运送. 二:检验中质量保证:人员、试剂、培养基、设备、检验过程

三:检验后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评审与报告、.标本处置

76.如何实施分析中的质量保证?标题

人员、试剂、培养基、设备、检验过程

77..影响微生物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应该如何进行控制?综合

78.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名解)是指有计划、系统地评估和监测患者诊疗质量的整个过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水平。

1.衣原体的概念和特点

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衣原体的共同特征

_ 革兰阴性,圆形或椭圆形体

_ 具有细胞壁,其组成与革兰阴性菌相似

_ 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_ 有核糖体和较复杂的酶类,能进行多种代谢

_ 专性细胞内寄生,二分裂方式繁殖

_ 有独特的发育周期

_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2.衣原体的发育周期(原体、始体)

原体(elementary body, EB)始体(initial body)

[网状体(reticulatebody, RB)]

小大

有致密的类核结构,有胞壁,发育成熟体大电子致密度较低,无胞壁Giemsa 紫色,Macchiavello红色, Giemsa ,Macchiavello 蓝色

高度感染性(有毒性)无感染性(无毒性)

无繁殖能力代谢活泼,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胞外稳定性强胞外稳定性弱

包涵体;易感细胞内含繁殖的始体和子代原体的空泡

3.不同衣原体的特点

4.立克次体的概念和特点

立克次体:是一类微小的杆状或球杆状、革兰染色阴性,除少数外大多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立克次体共同特点

_ 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_ 革兰染色阴性,有多种形态,主要为球杆状

_ 绝大多数为专性细胞内寄生

_ 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_ 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_ 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_ 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

_ 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5.不同立克次体的传播致病性

6.不同立克次体的特点

7.外斐反应

外斐试验(Weil-Felix test):大部分立克次体与变形杆菌某些菌株(如OX19、OX2、OXk 等)的菌体有共同的抗原成分,用这类变形杆菌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检测人类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体。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掌握密螺旋体属的临床意义和微生物检验

掌握钩端螺旋体属的临床意义和微生物检验

掌握支原体临床意义和微生物检验

熟悉疏螺旋体属的临床意义和微生物检验

1.梅毒临床表现及各期特点

Ⅰ期(初期)梅毒

感染后3周左右局部出现无痛性硬下疳。

_ 感染性极强_ 渗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体_ 可有淋巴结肿大,但不痛

_ 梅毒血清反应常呈阴性。

II期(中期)梅毒

-发生于硬下疳出现后2-8周。-全身皮肤、粘膜常有梅毒疹,全身淋巴结肿大。

-除引起皮肤损害外,尚可侵犯内脏及神经系统。-本期梅毒血清反应呈强阳性。

III期(晚期)梅毒

-发生时间晚(感染后2-15年),病程长,甚至终生。-基本损害为慢性肉芽肿,可累及任何组织器官,较易侵犯神经系统。-病损内螺旋体少、传染力弱、但破坏性大-抗梅治疗对已破坏的组织器官无法修复-梅毒血清反应不稳定,阴性率可达30%以上,脑脊液常有改变。

先天性梅毒(胎传梅毒)

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系母体苍白亚种螺旋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所致,多发生于妊娠4个月之后。可导致早产、流产或死胎。如果出生,多呈现马鞍鼻、锯齿形牙、间质性角膜炎、先天性耳聋等特殊体征

2.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方法及应用

非密螺旋体抗原试验:由于牛心肌的心脂质与梅毒螺旋体有共同抗原,故多用牛的心脂质为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抗脂质抗体。本试验敏感性很高,但特异性稍差,常用作筛选试验。 密螺旋体抗原试验:用Nichols株的螺旋体抗原检测患者体内抗密螺旋体抗体,本试验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极好,但无法区别不同株的感染和所致疾病的类型,常用作梅毒的确诊试验。

试验类型试验名称

1荧光密螺旋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密螺旋体抗原 2梅毒螺旋体制动试验(TPI)

(确诊) 3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

4免疫印迹试验(IBT)

非密螺旋 1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

2不加热血清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USR)

体抗原 3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

(筛选) 4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3.各属螺旋体的临床意义

钩端螺旋体属:钩端螺旋体

密螺旋体属:梅毒螺旋体

疏螺旋体属:伯氏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奋森螺旋体

4.特殊培养基及应用

钩端螺旋体的培养特性;在含有10%兔血清的柯氏(Korthof)培养基上生长,28℃培养1周左右可见培养基由透明变成半透明云雾状。

5.特殊试验:显微凝集试验、冷凝集试验等

目前钩体病诊断最常用的方法

显微镜凝集试验:用标准株或当地常见菌株作抗原,分别与病人不同稀释度的血清混合,在37℃作用2小时,然后滴片作暗视野显微检查。若待检血清中有某型抗体存在,则在同型抗原孔中可见钩体凝集成团,形如小蜘蛛,一般病人凝集效价在1:400以上或晚期血清比早期血清效价高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

6.支原体的概念和特点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没有细胞壁,形态上呈多样性,可通过细菌滤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因其生长后能形成分枝长丝,故命名为支原体。

7.各型支原体的特点

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_ 细胞膜含胆固醇

_ 能通过滤菌器(0.5μm)、呈高度多形性

_ 二分裂繁殖,含DNA与RNA

_ 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_ 培养需加入10%-20%的血清

_ 菌落呈荷包蛋样

支种类葡萄糖精氨酸尿素致病性

肺炎支原体 + ——肺炎、支气管炎

人型支原体— + —泌尿生殖道感染

生殖器支原体 + ——泌尿生殖道感染

穿透支原体 + + —多见于艾滋病

解脲脲原体—— + 泌尿生殖道感染

8.支原体和细菌L型的异同点

性状支原体 L型细菌

来源自然界、人与动物由细菌诱生而成

遗传与细菌无关与原菌相关,并可回复

培养一般培养基稳定生长高渗培养基

荷包蛋状菌落 0.1~0.3mm,生长慢 0.5~1.0mm

胆固醇占细胞膜36% 细胞膜不含胆固醇

液体培养混浊度极低有一定混浊度,粘附生长

1.真菌的概念、基本特性和分类

真菌的基本特性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属于真菌界,有典型的细胞核,不含叶绿素

(以腐生或寄生方式摄取营养),单细胞或多细胞,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

真菌的分类(I)

按菌落形态分:霉菌:多细胞,产生菌丝和孢子,“丝状菌落”

酵母:单细胞,“乳酪样菌落”

双相真菌:菌落形态受环境因素影响

在自然环境或25℃-30℃培养为霉菌型组织内或应、营养丰富培养基上37 ℃培养为酵母型真菌的分类(II)

按致病性分

致病性真菌(如申克孢子丝菌、荚膜组织孢浆菌、粗球孢子菌等)

条件致病性真菌(如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等)

真菌的分类(III)

按感染部位分

浅部真菌,主要侵犯皮肤、指(趾)甲、毛发

深部真菌,主要侵犯深部组织、内脏及全身

2.主要条件致病性深部致病真菌有哪些?

假丝酵母菌(念珠菌):81个种,其中11个种对人有致病性:

隐球菌:17个种7个变种,仅新型隐球菌及其变种对人有致病性

曲菌:900余种,其中10个种对人有致病性

毛霉目真菌:根霉属,梨头霉属,毛霉属,根毛霉属等

组织孢浆菌:组织孢浆菌,组织孢浆菌杜波变种

卡氏肺孢菌(卡氏肺曩虫)

3.白色假丝酵母的特点及鉴别要点

白假丝酵母菌的微生物学特性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

培养;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培养基需氧。室温或37℃甚至42℃生长良好,菌落灰白色或奶油色,表面光滑,带有浓厚的酵母气味

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呈类酵母型。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

4.假丝酵母菌主要鉴定试验

1.芽管形成试验:

假丝酵母菌接种到0.5ml人或动物血清中,37℃培养1-4小时,镜检芽管形成情况

2.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假丝酵母菌接种到玉米粉琼脂中,27℃培养1-2天,镜检厚膜孢子形成试验

白色假丝酵母菌芽管试验阳性。注:热带假丝酵母菌芽管试验6小时以上阳性

3.糖同化发酵试验

酵母菌能发酵某种糖,一定能同化该糖

4.TZC还原试验

含0.05%g/L氯化三苯四氮唑的培养基上菌落颜色

白色假丝酵母菌无色;热带假丝酵母菌红色

5.酵母菌显色培养法:利用培养基上特殊的显色物质鉴定念珠菌

商品:CHROMagar Candida 培养基(柯玛嘉)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

白色假丝酵母菌------绿色、翠绿色(直径约2mm)

热带假丝酵母菌------蓝灰色,铁蓝色(直径约1.5mm)

克柔假丝酵母菌------粉红色(模糊,有微毛,直径约4-5mm)

光滑假丝酵母菌------紫色(直径约2mm)

其它假丝酵母菌------白色等

能准确鉴定95%以上的白色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85%以上的光滑假丝酵母菌。

5.新型隐球菌的特点及鉴别要点

隐球菌的形态特性:

较大球形,直径可达5~20um,其外周有宽阔的荚膜

? 用墨汁负染镜检,可见到透明荚膜包裹着菌细胞,

? 菌细胞常有出芽,但不生成假菌丝。

隐球菌的培养特性

在沙保氏琼脂及血琼脂培养基上,于25及37℃皆可生长,非病原性隐球菌在37℃不能繁殖。酵母型菌落,呈白色。有荚膜者菌落粘稠

新型隐球菌鉴定依据

新型隐球菌:四个血清型

37℃和25℃均生长

墨汁负染色镜检:阳性(可见菌体外宽厚荚膜)

靛氧化酶试验:阳性

将菌接种L-多巴枸橼酸铁和咖啡酸培养基中,培养2~5d,新生隐球菌呈棕黑色菌落。

尿素酶试验:阳性

糖同化发酵试验:同化纤维二糖、肌醇;不发酵糖

6.各类真菌的特性

7.双相型真菌的概念、特点及主要菌种

由于生活环境(如营养、温度、氧气等)的改变,有些真菌的孢子与菌丝两种形态可以互变,这类真菌称为二相性真菌(dimorphic fungus)。

孢子丝菌组织孢浆菌马内菲青霉

8.AIDS相关性真菌

隐球菌曲霉组织孢浆菌卡氏肺胞菌

1.抗菌药物主要分为哪几类?

一.青霉素类

二.头孢菌素类

三.其他β内酰胺类

四.氨基糖苷类

五. 喹诺酮类

六.大环内酯类

七.糖肽类

八.磺胺类

九.其他类

十.人工合成抗菌药

2.细菌的主要耐药机制有哪些?

一.产生药物灭活酶;(一) 水解酶(二)钝化酶(三)修饰酶

二.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

三.抗菌药的渗透障碍

四.药物主动转运系统

3.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种由质粒介导的能广泛水解青霉素、头孢菌素及单酰胺类的酶,主要由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等产生。常用的筛选方法是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也可使用E-test试条法检测。

?方法: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间隔一定距离贴于已涂布待测菌的培养基中,如果不含克拉维酸纸片的抑菌环与含克拉维酸纸片的抑菌环直径相差5mm以上者,即为ESBLs阳性.

?例:

?头孢噻肟抑菌环6mm

?头孢噻肟+克拉维酸抑菌环直径24mm

?两者直径差24mm-6mm=18mm>5mm

?结论:本菌产ESBL

4.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检测

?头孢西丁纸片替代苯唑西林检测(CLSI)

?金黄色葡萄球菌,路邓葡萄球菌:S≥22,R≤21

?其它葡萄球菌:S≥25,R≤24

?报告对苯唑西林的耐药性

?琼脂初筛法

?含4%NaCl和6ug/ml苯唑西林的MH琼脂

?>1个菌落报耐药

5.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的肠球菌的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是什么?

HLAR&VRE检测

?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HLAR

?纸片法:

?庆大120: S≥10,R=6

?链霉素300: S≥10,R=6

?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

?VRE:30ug万古霉素纸片抑菌环直径<=14mm或MIC>=32ug/ml的肠球菌,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采用替考拉宁替代治疗,但疗效不定。

6.K-B法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K-B纸片扩散法原理

?将含有定量抗菌药物的纸片贴在已接种测试菌的琼脂平板上,纸片中所含的药物吸收琼脂中水分溶解后不断向纸片周围扩散形成递减的梯度浓度,在纸片周围抑菌浓度范围内测试菌的生长被抑制,从而形成无菌生长的透明圈即为抑菌圈。抑菌圈的大小反映测试菌对测定药物的敏感程度,并与该药对测试菌的MIC呈负相关关系。

K-B纸片扩散法原理

适用范围

?在MH琼脂上快速生长的需氧或兼性厌氧细菌

经改良后也适用于

?链球菌- 添加5% 羊血

?嗜血杆菌属- 使用HTM 培养基

?淋病奈瑟菌- 使用GC 培养基

K-B扩散法材料

?含药纸片,MH培养基(Mueller-Hinton),菌株,标准比浊管

K-B法操作程序

?准备MH培养基:pH为7.2~7.4,琼脂厚度为4mm

?准备菌悬液:0.5麦氏浊度的菌液(15min内接种完毕)

?涂布平板:均匀接种

?贴含药纸片:各纸片中心相距>24mm,纸片距平板内缘>15mm

?孵育:35℃孵育箱16 ~ 18h

?测量抑菌环直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1.0mm)

?结果解释:根据NCCLS标准,质控同时进行

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稀释法所测的某种抗菌药物能够抑制待测细菌肉眼可见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以ug/mL或U/mL表示

微生物思考题(一)

微生思考题(一) 一、微生物在生物六界中的地位? 病毒界 原核生物界 真核生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植物界 二.微生物的主要特点? 1.形态微小,结构简单 2.代谢旺盛,繁殖快速 3.适应性强,易变异 4.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三.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的染色观察 细菌的基本形态:球状 :(a)单球菌 (b)双球菌 (c)四联球菌 (d)八叠球菌 (e)葡萄球菌 (f)链球菌 杆状: (a)球杆菌 (b)单杆菌 (c)双杆菌 (d)链杆菌 螺旋状:(a) 螺菌 (b)螺旋体 (c)弧菌

四.细菌细胞壁结构与功能?革兰氏染色机理如何区别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 细菌细胞壁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特点:细胞壁厚度大,20~80 nm;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革兰氏阴性菌特点:肽聚糖层很薄(仅2~3nm),在肽聚糖层外还有一个外膜,成分较复杂,个壁厚度较G+菌薄,机械强度较G+菌弱。 细胞壁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酶蛋白或抗生素等有害物质进入细胞; ④赋予细菌特有的抗原性和致病性(如内毒素),并与细菌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革兰氏染色机制 G-: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少,交连程度低,网孔大.又由于有机物质含量高,乙醇溶解了脂类后,网孔更大.所以:结晶紫和碘易被从细胞中抽提出来,速度快,而呈复染沙黄的颜色-红色.

G+: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网孔小,经乙醇脱水后,使网孔更小,结晶紫,碘不能被抽提出来,速度慢,而呈紫色. 五.细胞内膜系统,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1.细胞内膜系统 间体——细胞膜向内延伸或折叠形成的一种管状、层状或囊状结构. 载色体——光合细菌的膜囊结构 羧酶体——某些硫杆菌细胞内散布着由单层膜围成的多角体,其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2.细胞质及其内含物 细胞质(cytoplasm):是细胞质膜包围的除核区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是进行物质代谢及合成核酸蛋白质的场所。 细胞质组成: 水分(约80%)、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无机盐 细胞内含物(inclusion body):储藏物、核糖体、羧酶体等。 1.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每个细菌约有1万个70S的核糖体,由30S和50S两个亚基组成。 2. 贮藏性颗粒: 通常较大,为单层膜包围,营养物质过剩时积累,营养物质贫乏使动用。 ①多糖(糖原和淀粉):碳源和能源贮藏物。细菌在碳源过量而氮源限量的条件下生长是会大量积累糖原。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有哪些特点? 答:类群:1.真核细胞型;2.原核细胞型: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式体; 3.非细胞型:病毒。 特点:1.体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分布广,种类多 5.适应强,易变异二.你认为现代微生物学的发展有哪些趋势? 答:研究领域有制药、治理环境污染等,微生物的基因科学,微生物病毒学,现代微生物学已发展出很多的分支学科,如病毒学,微生物基因组学,应用微生物(生物农药,浸矿微生物等),病源微生物(主要指细菌),海洋微生物,古细菌等,现代微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的遗传背景,市场化应用等,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食用菌的生产、功能性成分的提取等。 三.简述微生物与制药工程的关系。 答:1.人类除机械损伤外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造成的 2.微生物又是人用来防治疾病的常用方法 3.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来源很多 4.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相当多样,可用于生物制药 5.微生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涉及人、微生物、植物的协同进化 6.遗传学与生态学 名词对照: 古菌域:Archae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古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细菌域:bacteri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细菌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真核生物域:Eukarya 三域学说分为古菌域、细菌域、真核生物域,真核生物域为其中一大类别。(不确定) 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所有形态体积微小的单细胞或者个体结构简单的多细胞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第二章 一.比较下列各队名词 ①.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无染色体,其细胞核为拟核,细胞内么有恒定的内膜系统,核糖体为70S型,大多为单细胞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有明显细胞核,有各种细胞器,核糖体为80S型。 ②.真细菌与古菌:相同点: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 不同点:细胞膜中的脂质是不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等。 ③.原生质体与球形体:原生质体是脱去细胞壁的细胞,是由原生质分化而来,具体包括细胞膜和细胞质以及细胞器;球形体:指在螯合剂等存在的条件下用溶菌酶部分除去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而形成的缺损型细胞。 ④.鞭毛、菌毛和性菌毛:鞭毛是一端连于细胞膜,一端游离的、细长的波形纤丝状物。菌毛为一些菌体表面的非鞭毛的细毛状物,菌毛是许多革兰氏阴性菌菌体表面遍布的比鞭毛更为细、短、直、硬、多的丝状蛋白附属器。其化学组成是菌毛蛋白,菌毛与运动无关;性菌毛在少数革兰阴性菌,比普通菌毛略微稍粗,一个菌体只有1~4根,通常由质粒编码。带有性菌毛的细菌具有致育能力。 ⑤.芽孢与孢子:芽孢是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孢子是细菌、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等产生的一种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生殖细胞。能直接发育成新个体。 二.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结构,并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教学总结

微生物复习题 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概念 磷壁酸、LPS、PHB、糖被、芽孢、伴孢晶体、菌落、菌苔、放线菌、原生质体、原生质球、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鞭毛、菌毛、性毛、弧菌、黄原胶、基内菌丝 2、问答题 图解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都包括那些? 试述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细菌细胞壁与细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有哪些? G+和G-细菌细胞壁构造有何异同? 缺壁细菌有哪些类型? 脂多糖的主要功能? 细菌的芽孢有何实践重要性。产芽孢的细菌主要有哪几类?各举一例。 阐述溶菌霉和青霉素抑制细菌的机理? 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它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机理 荚膜的化学成分如何?有何生理功能?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是如何解释芽孢耐热机制? 如何理解“放线菌是介于细菌与丝状真菌间而更接近于细菌的一类微生物”? 放线菌的菌体形态由哪几部分构成?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放线菌如何繁殖? 放线菌的菌落有何特点? 有一未知细菌培养物,请用本章所学的知识,阐述如何研究它的形态、构造和功能,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1、概念 假菌丝、真菌丝、菌丝体、霉菌 2、问答题 真菌和酵母菌有哪些特点?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在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有何差异? 霉菌的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分别能分化出那些特化构造? 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四大类微生物的菌落有何不同?为什么?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1、概念 真病毒、亚病毒、病毒粒、噬菌斑、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多角体。 2、问答题 病毒有哪些特征? 病毒核酸有哪些特点? 典型病毒粒的基本结构。 病毒粒有哪几种对称形式?各举一例。 试述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 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几期,各期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微生物的营养和培养基

4微生物复习思考题加答案

什么是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定义:微生物是所有形体微小、单细胞或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生物、甚至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通称。 种类:微生物类群十分庞杂,包括: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类病毒、拟病毒等, 属于原核生物的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 属于真核生物的酵母菌和霉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非细胞:病毒、朊病毒 原核生物:细菌、支原体、放线菌 真核生物:酵母、真菌等 一些国家的微生物教学体系内容中还涉及藻、地衣、线虫、原生动物等 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特点?举例加以说明。 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易变异,适应性强:变异率10-6 易于培养与繁殖:大肠杆菌20min/代 体积小,比表面积大:易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种类多,分布广:海洋、硫矿、热泉 微生物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为谁? 感性认识阶段(史前时期) 形态学发展阶段(初创时期)1664年,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曾用原始的显微镜对生长在皮革表面及蔷薇枯叶上的霉菌进行观察。 生理学发展阶段(奠基时期)法国人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 德国人柯赫(Robert Koch))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1843~1910b)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微生物快速发展时期 青霉素的发现 大量抗生素的发现 发酵工业技术的发展 分子生物学发展阶段(成熟时期)微生物成熟时期 1950s DNA双螺旋的发现, 1970 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发展 4.试述微生物学的奠基人及其贡献。 1676年,微生物学的先驱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y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了细菌他没有过大学,是一个只会荷兰语的小商人,但却在1680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巴斯德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巴斯德消毒法: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 .柯赫(1)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流动蒸汽灭菌染色观察和显微摄影;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

【高考生物】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 要点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可能在整理时部分问题未能考虑全面,若有异议,请同学们自行从网络或课本上搜索查找)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 一.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是分析其原因。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成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美蓝浓度高了,代谢不太活跃的活细胞也会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多,活细胞较少;反之,则代谢微弱的细胞也能还原美蓝,不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少,活细胞较多。 二.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1.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2.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菌体,这与自然死亡的菌体有何不同? 自然死亡的菌体本身已经部分自溶,结构已经改变。固定杀死细菌时细菌结构是保持死亡时的状态的。 3.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 能。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

微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

微生物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术语或名词 1.微生物(microorganism)因太小,一般用肉眼看不清楚的生物。这些微小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以及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但其中也有少数成员是肉眼可见的。 2.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研究肉眼难以看清的称之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的科学,分离和培养这些微小生物需要特殊技术。 3.分子微生物学(molecularmicrobiology)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4.细胞微生物学(cellularmicrobiology)重点研究微生物与寄主细胞相互关系的科学。 5.微生物基因组学(microbic genomics)研究微生物基因组的分子结构、信息含量及其编码的基因产物的科学。 6.自生说(spontaneousgeneration)一个古老的学说,认为一切生命有机体能够从无生命的物质自然发生的。 7.安东·列文虎克(AntonyvanLeeuwenhoek,1632—1723)荷兰商人,他是真正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第一人,他利用自制放大倍数为50~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世界(当时被称之为微小动物),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生物世界——微生物界。 8.路易斯·巴斯德(LouisPasteur,1822—1895)法国人,原为化学家,后来转向微生物学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主要贡献:用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生说”,从此建立了病原学说,推动了微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其后他又研究了牛、羊炭疽病和狂犬病,并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

最新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微生物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及知识要点 一.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和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是分析其原因。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成为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进行鉴别。 美蓝浓度高了,代谢不太活跃的活细胞也会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多,活细胞较少;反之,则代谢微弱的细胞也能还原美蓝,不被染色,从而使观察到的死细胞较少,活细胞较多。 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1. 革兰氏染色中那一步是关键?为什么?你是如何操作的? 革兰氏染色的关键步骤是:乙醇脱色(是脱色时间)。如果脱色过度,革兰氏阳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如脱色时间过短,革兰氏阴性菌也可被脱色而被误认为是革兰氏阳性菌。脱色时间的长短还受涂片的厚薄,脱色是玻片晃动的快慢及乙醇用量的多少等因素的影响,难以严格规定(脱色是应当控制速度,脱色时间一般为20—30s)。 2. 固定的目的之一是杀死菌体,这与自然死亡的菌体有何不同? 自然死亡的菌体本身已经部分自溶,结构已经改变。固定杀死细菌时细菌结构是保持死亡时的状态的。 3. 不经复染这一步能否区分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 能。在酒精脱色后,不被酒精脱色而保留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G+),被酒精脱色为革兰氏阴性菌。最后一步用番红染液复染,是为了让结果更清楚。 4. 涂片为什么要固定,固定适应注意什么问题? a 杀死细菌并使菌体黏附与玻片上; b 增加其对染料的亲和力。 固定时应注意:手持玻片,菌膜朝上,在微火过3次(手指触摸玻片反面,不烫手为宜),固定时应尽可能维持细胞原有形态,防止细胞膨胀或收缩。 三. 霉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1. 镜检时,如何区分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 一般气生菌丝颜色较深,直生或分枝丝状,比基内菌丝粗;而基内菌丝色浅、发亮,可看到

微生物思考题(三)

微生物复习思考题(三) 1.什么是定向育种,如何在生产中应用? 定向育种是指在某一特定条件下,长期培养某一微生物菌群,通过不断转接传代以积累其自发突变,并最终获得优良菌株的过程。 2.什么是诱变育种,结合微生物试验课的内容,物理诱变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3. 诱变育种是通过人工方法处理微生物,使之发生突变,并运用合理的筛选程序和方法,把适合人类需要的优良菌株选育出来的过程。 4. 物理诱变的原理:通过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快中子,激光和热的处理,使突变加速产生。 5.注意事项: 1.选择起始菌株时注意选取具有有利性状的菌株,以及对诱变剂的敏感性 2.敏感期和合适对象的选择 3.诱变剂要选取有效诱变剂,通常两种交替使用,诱变剂多致癌,使用小心 4.诱变剂使用量要注意,高剂量可能负突变率高,偏低的剂量中正突变率高 3.诱变育种的原则和营养型缺陷的筛选? 原则:出发菌株的挑选;敏感期和合适对象的选择;诱变剂的选择;诱变剂量的选择;初筛;复筛。 营养缺陷型:指某一菌株在诱变后丧失了合成某种营养成分的能力,主要是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及嘌呤,嘧啶的能力,使其在基本培养基中不能正常生长,

而必须在此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物质才能生长的突变体。 筛选方法:中间培养,淘汰野生型,营养缺陷型检出(点种法,夹层检出法,限量补充培养基检出法,影印法),营养缺陷型鉴定(缺陷营养类别的确定,缺陷营养因子的确定)。 4.什么是基因工程,基因工程中的酶学及简要操作过程? 基因工程:指用人工合的方法,通过体外基因重组和载体的作用,使新构建的遗传物质组合进入新个体,并在新个体中得以稳定地遗传和表达的过程。 基因工程中的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性核酸外切酶,反转录酶和连接酶。 操作过程:获目的基因;体外重组;载体传递;选择或筛选。(250页) 5.什么是合成生物学,什么是菌种退化和复壮及菌种保藏的原来喝方法? 合成生物学:通过设计和构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人工生物系统,以解决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包括:一,设计和构建新的生物零件,组件和系统;二,对现有的,天然存在的生物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和改造,以供人类利用。 退化:指群体中退化细胞在数量上占一定数值后,表现出菌种生产性能下降的现象。 复壮:因为在退化的菌种中仍有一些保持原有菌种特性的细胞,故有可能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使这些细胞生长、繁殖,以更新退化的菌株,称之为菌种的复壮。

微生物课件思考题 -

第二章 1、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 2、微生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体微小,通常只能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试列举在显微观察中通过改变样品的反差以改善观察效果的技术及方法。 第四章: 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特点。 第五章 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第六章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 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第七章 思考题: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 第八章 1、如果二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 - b - c + d + 和 a + b + c - d -)的菌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2、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差别? 第十章 1)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其中哪些需涉及到微生物的参与? 2)为什么说微生物学不仅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操作技术? 第十一章 1)试论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作用,你认为对此类污染该如何进行防治? 2)试用一些典型例子说明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十二章 1. 为什么能用生物大分子作为衡量生物进化的标尺?有哪些选用原则?建立16 S r RNA 系统发育树的意义何在? 2. 为什么在现代微生物分类中,任何能稳定地反映微生物种类特征的资料,都有分类学意义,都可以作为分类鉴定的依据?你知道有哪些项目已被用于细菌学分类和鉴定?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

微生物学复习题和参考答案(农学类) 涂国全编写 2010年05月 第一章绪论 一、复习题(30题) 1.什么是微生物?简述其3大特点和所属类群。 2.什么是马铃薯晚疫病?试述其在历史上对人类的一次严重危害。 3.如何理解“在近代科学中,对人类福利最大的一门科学要算是微生物学了”? 4.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在微生物学发展早期,学者们是如何逐一克服的? 5.微生物学的发展经历了哪5个时期?各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6.试简介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1632~1723),并说明他对微生物学的贡献。 7.巴斯德学派在微生物学发展中有何重大贡献? 8.科赫学派在微生物学发展中有何重大贡献? 9.由巴斯德设计的著名曲颈瓶试验,有何重大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10.巴斯德、科赫等微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横向扩散”,产生了哪些分支学科?各学科的代表人物是谁? 11.微生物学史上的“成熟期”始于何时、何人?试简述本期的特点。 12.在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史中,与微生物学有关的“六大战役”是什么?它们对人类的进步起了什么作用? 13.在发酵工业和生物工程产业中有哪些关键性的工艺技术?试述青霉素的大规模生产对当代发酵工业和生物工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14.什么是生物工程(学)?它由哪5大具体工程组成?它们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 15.简述微生物在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16.微生物学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重大贡献?为什么微生物可以发挥这种作用? 17.为什么说微生物是基因工程的支柱?

18.在经典遗传学发展为分子遗传学的过程中,微生物起了什么作用?为什么能起这种作用? 19.微生物学有哪6类分科?试简述分类依据并各举数例。 20.试列举10项起源微生物学研究的特有操作技术。 21.试列举微生物学中3项最重要的独特技术,并分别说出其创始人、基本原理及其对发展微生物学的贡献。 22.何谓科赫法则(Koch¢s Postulates)? 23.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发酵生产有何实际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24.为什么说在微生物的5大共性中,“体积小、面积大”这一条是最根本的? 25.微生物的“生长旺、繁殖快”特性对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有何意义?试举例说明之。 26.微生物界有哪几项特点可称得上是“生物界之最”?(应答10项) 27.当前人类正面临哪5大危机?解决危机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说在解决这些危机中微生物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28简述现代微生物学发展的6大趋势。 29.为什么说“21世纪是生物学世纪”? 30.简述微生物学在那几方面的突出贡献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了几十年。为什么? 二、参考答案(54小题) 1.答案定义: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个体微小(<0.1 mm);构造简单;进化地位低。 类群: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类病毒,朊病毒。(注:也可用表解法解答) 2.答案一种由病原性真菌引起的严重植物病害。19世纪中叶,在欧洲发生了一场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毁灭了5/6的马铃薯,个别地方甚至颗粒无收,并引起爱尔兰等地大量居民饿死或逃往北美。 起因:当地过分强调种植单一高产粮食作物~马铃薯;当时连年气候异常,长期阴雨,温湿度过高,十分有利于病原真菌的生长繁殖和传播。 3.答案不同的人群或个人有其不同的幸福观或福利观。 一般都集中在追求钱、权、利、名、业、健(健康长寿)等几个方面。 健康在幸福观上应居首位;在近代多门科学中,对人类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已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进一步作出更大贡献的科学就是微生物学。 4.答案主要障碍有以下几点: 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微生物大题总结.docx

球菌 1,何谓SPA?简述其作用。 答: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al protein A,SPA):90%以上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表面的蛋白质;可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的IgG分子的Fc段非特异性结合,结合后的IgG分子Fab段仍能与抗原特异结合。 体内作用:SPA与IgG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具有抗吞噬、促细胞分裂、引起超敏反应、损伤血小板等多种生物活性。 体外作用: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抗原检测。 2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化脓性炎症的特点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特点:脓汁黄而黏稠、病灶界限清晰、感染局限化。 乙型链球菌临床特点:脓液稀薄、病灶界限不清、易扩散。 原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含有凝固酶,可以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感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 而乙型链球菌含有侵袭性酶,均是扩散因子,包括: (1)透明质酸酶:分解间质内透明质酸,利于病菌扩散。 (2)链激酶(SK):溶解纤维蛋白、阻止血浆凝固,利于病菌扩散。 (3)链道酶(SD):降解脓液中DNA ,使脓液稀薄,促进病菌扩散。 3.对脑膜炎奈氏菌应如何进行分离培养(为何需要床边接种) 答:营养要求较高,常用巧克力(色)培养基,专性需氧。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很弱。 4.根据涂片染色镜检可作出微生物学初步诊断的病原性球菌有哪些? 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答:(1)凝固酶: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病菌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感染局限化和形成血栓。(2)葡萄球菌溶素。损伤细胞膜的毒素(3)杀白细胞素攻击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抵抗宿主吞噬细胞,增强细菌侵袭力(4)肠毒素引起急性肠胃炎(食物中毒)(5)表皮剥脱毒素引起金黄色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又称剥脱性皮炎(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引起多器官系统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合征 肠道杆菌 5.引起胃肠炎的大肠埃希菌有哪几种?简述ETEC的致病机制. 答: 肠产毒素型大肠埃希菌(ETEC);肠侵袭型大肠埃希菌(EIEC);肠致病型大肠埃希菌(EPEC);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EHEC);肠集聚型大肠埃希菌(EAEC)ETEC致病机制:不耐热肠毒素(LT)耐热肠毒素(ST)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激活鸟苷酸环化酶 cAMP浓度升高cGMP浓度升高 过度分泌小肠液 腹泻 6.大肠埃希菌最常见的肠道外感染有哪些? 以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最为常见 (1)化脓性感染:腹膜炎、手术创口感染、败血症(死亡率高)、新生儿脑膜炎 (2)泌尿道感染: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常见上行性感染,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由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UPEC)引起 3. 归纳志贺菌致病的主要特点。 答:包括侵袭力和内毒素,有的菌株(痢疾志贺菌)产生外毒素(志贺毒素) (1).致病物质

微生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微生物的简单染色思考题 1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答:油镜在使用时必须在载玻片与物镜之间滴加镜头油。油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使用后镜头的清洁: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用完油镜必须进行“三擦”(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或者乙醇乙醚溶液)擦去残留的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的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2)、.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2、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答:在使用普通显微镜时,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3、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答:低倍镜视野比较大,能看到的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的目标,然后在用放大倍数高的高倍镜或油镜有目的的观察。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 (1)为什么必须用培养24 h以内的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 答:24h以内的菌体处于活跃生长期,菌体细胞壁具有典型特征,而处于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染色时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2)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哪一步是关键步骤?为什么?答:应注意如下几点: 其一,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的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其二,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 其三,脱色是革兰氏染色是否成功的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 (3)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答:当要确证未知菌的革兰氏反应时,可用已知菌进行混合涂片,使二者染色条件保持一致,如果已知菌的结果与预期相符,则证明操作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实验三、微生物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在显微镜下直接测定微生物数量有什么优缺点? 答:1)优点:直观、快速、操作简单。 2)缺点: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名词解释: 微生物、微生物学、纯培养、纯培养物无菌技术、灭菌、消毒、过滤富集培养 简答题: 1、微生物的特点有那些? 2、Mullis的贡献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列文虎克对微生物学有什么贡献?4 、巴士德和柯赫对微生物学的发展有什么贡献?5、柯赫证病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6 、拂来明对微生物学的贡献是什么?7 、我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有那些?分别作出了什么贡献?8、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有什么差别?9、举出几种常用的消毒药品和方法?10、纯培养有几种方法?11、为什么活菌记数和直接记数有很大的差别?12、按照功能和营养成分培养基有几种类别?13、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是什么?1 4、保藏微生物的基本方法有那些?1 5、已发现的微生物的形态有几种?1 6、芽孢杆菌和芽孢梭菌有何异同?1 7、举例说明非芽孢杆菌的特点?1 8、古细菌有那三大类?1 9、根霉、曲霉和青霉的形态特征如何?20、吃什么食用菌可以预防感冒?21、吃什么食用菌可以增加智力?22、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有那些?23、球菌的基本形态有几种?24、细菌的基本结构组成有那些?25、细菌的特殊结构有那些?26、细胞壁及其功能是什么?27、肽聚糖的基本组成是什么?28、G+ 和G-细胞壁的结构有和异同?29、Gram染色的基本过程如何?30、细菌为什么可以分为G+ 和G-两种?31、无壁细胞有那几种?32、聚-B-羟丁酸有什么功能?33、气泡有什么功能?34、什么是糖被、根据物理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几类?35、糖被的化学组成和功能是什么?36、鞭毛有何功能和种类?37、鞭毛的一般结构和基体的组成如何?38、什么是芽孢、有何特点?39、芽孢耐热的分子机制如何?40、为什么放线菌介于真菌和细菌之间而更接近于细菌?41、放线菌的繁殖方式有几种?42、在什么条件下使用火焰灭菌?43、稀释倒平板法和涂平板法有什么差别?

周德庆第三版《微生物学》第八章部分名词解释及思考题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的生态 名词解释 1、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对象是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其与周围生物及非生物环境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29、正常菌群:生活在健康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且一般是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菌群。 30、宏基因组:出生后才驻入人体,尤其是肠道内1000 种左右的正常菌群——共生微 生物群的总基因组,即宏基因组。 31、微生态学:以微生物学和实验动物学为基础,研究正常微生物菌群与其宿主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的新兴边缘学科。 32、微生态系统: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由个体20?200卩m不同种类组成的生 物群与其环境组成的整体。 34、微生态失调:正常的微生物群之间和正常微生物群与宿主之间的微生态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状态。 35、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集聚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如变形杆菌。 37、微生态制剂:用于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的健康水平的人工培养菌群及其代谢产物,或促进宿主或寄主体内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制剂之总称。可调整宿主体内的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 38、益生菌剂:通常是指一类分离自正常菌群,以高含量活菌为主体,一般以口服或粘膜途径投入,有助于改善宿主特定部位微生态平衡并兼有若干其他有益生理活性的生物制剂。 39、益生元(双歧分子):专指一类人类不能消化吸收的低聚糖类食物成分,通过选择性的刺激一种或几种细菌的生长与活性而对寄主产生有益的影响,从而改善寄主健康的物质。 41、悉生生物:凡已人为地接种上某种或某些已知纯种微生物的无菌动物或植物,即已知其上所含微生物群的大生物称为悉生生物。 52、混菌培养(混合培养):混菌培养又叫混合培养,也称混合发酵,是在深入研究微生物纯培养基础上的人工“微生物生态工程” ,指将两种或多种微生物混合在一起培养,以获得更好效果的培养方法。 54、菌根:菌根是指土壤中某些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 66、微生物杀虫剂(生物农药):微生物杀虫剂是利用微生物的活体制成的。在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对害虫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利用这种致病性来防治害虫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从这些病原微生物中筛选出施用方便、药效稳定、对人畜和环境安全的菌种,进行工 业规模的生产开发,从而制成微生物杀虫剂。 79、细菌沥滤(细菌冶金):细菌沥滤又称细菌浸出或细菌冶金,指利用化能自养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的氧化作用,让其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并让低品位矿中的铜等金属以硫酸铜的形式不断溶解出来,然后再采用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粉末进行置换,以此获得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过程。 80、硝化作用:硝化作用是指氨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为硝酸的过程。硝化细菌将氨氧化为硝酸的过程。通常发生在通气良好的土壤、厩肥、堆肥和活性污泥中。 82、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 子态氮(N2)或一氧化二氮(N2O )的过程。 90、生化需氧量: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学需氧量”的简称。常记为BOD ,是指在一 定期间内,微生物分解一定体积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质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 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如果进行生物

微生物实验报告思考题参考答案

实验一、微生物得简单染色思考题 1油镜与普通物镜在使用方法上有何不同?应特别注意些什么? 答:油镜在使用时必须在载玻片与物镜之间滴加镜头油。油镜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两点:(1)、使用后镜头得清洁:镜面只能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手指或粗布,以保证光洁度,用完油镜必须进行“三擦”(观察完毕,上悬镜筒,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得油,然后再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或者乙醇乙醚溶液)擦去残留得油,最后用擦镜纸擦去残留得二甲苯,后将镜体全部复原)。 (2)、、观察标本时,必须依次用低、中、高倍镜,最后用油镜。当目视接目镜时,特别在使用油镜时,切不可使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玻片或损伤镜面. 2、使用油镜时,为什么必须用镜头油? 答:在使用普通显微镜时,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得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得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得照明度。若中间得介质就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得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得进光量,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3、镜检标本时,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而不就是直接用高倍镜或油镜观察? 答:低倍镜视野比较大,能瞧到得范围大,容易找到观察得目标,然后在用放大倍数高得高倍镜或油镜有目得得观察。 实验二、革兰氏染色 (1)为什么必须用培养24h以内得菌体进行革兰氏染色? 答:24h以内得菌体处于活跃生长期,菌体细胞壁具有典型特征,而处于老龄得革兰氏阳性细菌壁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染色时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2)要得到正确得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作?哪一步就是关键步骤?为什么? 答:应注意如下几点: 其一,选用活跃生长期菌种染色,老龄得革兰氏阳性细菌会被染成红色而造成假阴性; 其二,涂片不宜过厚,以免脱色不完全造成假阳性; 其三,脱色就是革兰氏染色就是否成功得关键,脱色不够造成假阳性,脱色过度造成假阴性(3)当您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答:当要确证未知菌得革兰氏反应时,可用已知菌进行混合涂片,使二者染色条件保持一致,如果已知菌得结果与预期相符,则证明操作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实验三、微生物得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1、在显微镜下直接测定微生物数量有什么优缺点? 答:1)优点:直观、快速、操作简单。 2)缺点: 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不适于对运动细菌得计数; 需要相对高得细菌浓度; 个体小得细菌在显微镜下难以观察; 实验四、微生物大小得测定 1、在不改变目镜与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得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得大小时,其测定结果就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相同;目镜测微尺就是一块圆形玻片,其中央刻有精确等分得刻度,有把5毫米刻成为50等分或把10毫米长度刻成100等分.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得隔板上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得细胞物象。由于在不改变目镜与目镜测微尺,而改用不同放大倍数得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得大小时,物象得放大倍数与每小格目镜测微尺所代表得长度在变化比例上就是同步得,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教程(第二版周德庆)-复习思考题答案+微生物学练习题

微生物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什么叫微生物?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蕈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2、了解五界系统、六界系统、三域学说及其发展,说明微生物在生物界中的地位。 五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 六界系统:1949年Jahn提出包括后生动物界、后生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和病毒界;1977年我国学者王大耜提出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单 2

细胞藻类和粘菌等)、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蓝细菌等)、病毒界;1996年美国的P.H.Raven提出包括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真细菌界和古细菌界。 三域学说:细菌域、古细菌域、真核生物域。 3、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明确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整个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一部逐步克服认识微生物的重要障碍,不断探究它们生命活动规律,并开发利用有益微生物和控制、消灭有害微生物的历史。它分为:史前期、初创期、奠基期、发展期、成熟期。 对象: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 任务: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4、微生物的五大共性(特点)是什么?表示微 3

微生物理论思考题总结河南科技大学

微生物学思考题总结 一、名词解释 1.病毒:病毒是在活细胞内增殖、遗传和变异的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目前已知的体积最微小、结构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2.包涵体: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的细胞核和胞浆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斑块,称为包涵体 3.噬菌斑;在涂有敏感宿主细胞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接种的噬菌体反复侵染和裂解大量细胞后,在菌苔上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大小和边缘的透明区域 4.病毒粒子:成熟的或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 5.主动运输:当细胞内的营养物质浓度低于细胞外若干倍时,这些营养物质在能量的作用下通过逆浓度梯度向细胞内运送的过程 6.基因转位:由复杂运输酶系统参与的既需要载体蛋白又需要消耗能量的一种特殊主动运送方式 7.复制周期:在寄主活细胞中,以自身核酸为模板利用寄主细胞的原料、能量和生物合成场所,合成病毒核酸、蛋白质等成分,然后在寄主细胞的细胞质或细胞核内装配成许多新的、成熟的病毒体,再以裂解宿主细胞、出芽或其他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又开始另一个感染周期,这整个过程称为复制周期。 8.细胞病变效应: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并对细胞产生毒害,引起细胞变形、坏死、破裂等,进而导致细胞死亡的现象。 9.合胞体: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间的细胞膜溶解,若干个细胞融合入形成具有多个核的大融合细胞 10.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共同感染一种细胞时,可能产生一种病毒增殖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为干扰现象【干扰现象是由于前一种病毒在细胞内增殖时产生了干扰素】 11.干扰素:脊椎动物受到病毒感染后产生的一种能够干扰病毒增殖的蛋白质,当释放到细胞外时,具有保护其他未感染细胞免受病毒感染的作用。 12.种:微生物分类上的一个基本分类单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形态和生理方面)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接近,与同属内其他种有明显差别的菌株的总称。 13.亚种:当某一个种内的不同菌株存在少数明显而稳定的变异特征或遗传形状,而又不足以区分成新种时,可以将这些菌株细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小的分类单元——亚种 14.型:当同种或同亚种内不同菌株之间的性状差异不足以分为新的亚种时,可以细分为不同的型 15.菌株;一种微生物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16.细菌:是一类形态细小、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微生物 17.L型细菌:在实验室中形成的一种自发进行缺壁突变的缺壁细菌 18.质粒:是核体以外的呈环状闭合的双股DNA 19.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例如苏云金芽孢杆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孢晶体。 20.GF动物:用现在的检测技术,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都检测不到任何微生物的动物,称为无菌动物 21:SPF动物:指不存在某些特定的具有病原性或潜在病源性微生物的动物,称为无特定病原体动物 22:大肠菌群:一群在37℃培养24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

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推荐下载

各章习题 阅读人数:408人页数:6页各章习题第1章 1.什么是菌落?了解菌落有何实际意义?2.绘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图。 3.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及化学组成的差异。4.试述脂多糖及外膜蛋白的组成及功能。5.叙述细菌核体与真核细胞核的异同。6.解释荚膜的概念及其功能。7.S 层是什么样的结构?8.试述鞭毛的结构和功用。 9.菌毛的本质、分类及功能如何? 10.叙述芽胞的结构、功能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的原因。11.根据鞭毛、芽胞为何能鉴别细菌? 12.什么是革兰染色?有何意义?其染色机制如何?13.试述应用电镜观察细菌有哪些特点和限制?第2章 1.细菌菌体分裂为什么只需较短时间?2.细菌的生长曲线如何确定?有何意义?3.试述细菌生长的各个期的特点。4.培养基有哪些种类?各有何用途?6.生物被膜有何特点? 7.何谓密度感应系统调控?举例说明其作用。8.试述益生菌及益生元的概念及应用价值。 9.何谓菌群失调?保持动物正常菌群有何重要意义? 10.试述悉生生物学和悉生动物的概念、实验动物分类(包括定义)以及培育实验动物的意义。第3章 1.何谓灭菌、消毒、防腐?举例比较它们的异同。2.试述影响微生物的主要物理因素及其实用价值。3.试述各种热力灭菌法的方法原理及其主要用途。 4.根据对微生物的灭活作用可分为哪些类型?列举常用的辐射方法及其杀菌原理和应用。5.试述滤过除菌的概念及其应用。第4章 1.什么是柯赫法则?如何从分子水平解释柯赫法则?2.试述致病菌侵入宿主细胞的主要过程。3.什么样的细菌能内化入胞?意义何在? 4.什么是细菌外毒素?其基本特性及组成如何?5.什么是类毒素?有何用途? 6.试述内毒素的来源、组成、致病意义及检测方法。1/6 7.比较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异同点。第5章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