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考试终极重点

神经病学考试终极重点
神经病学考试终极重点

古茨曼综合征:优势侧角回损害所致表现为计算不能、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书写不能、有时伴失读。

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引起,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眼球轻度凹陷和同侧面部无汗。

阿-罗瞳孔:表现为两侧瞳孔较小,大小不等,边缘不整,光反射消失而条件反射存在,常见于神经梅毒和多发性硬化。

艾迪瞳孔:又称强直性瞳孔,表现为一侧瞳孔散大,强光持续照射,瞳孔可出现缓慢收缩。

浅感觉:来自皮肤和黏膜的痛觉、温度觉及触觉。

深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

复合感觉:又称皮质感觉,指大脑顶叶皮质对深浅感觉分析、比较、整合而形成的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和重量觉等。

延髓外侧综合征:1神经脊髓束、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脊髓丘脑束:受损后表现为病侧面部和对侧躯干和肢体(不包括面部)痛、温觉障碍,即交叉性感觉障碍;2疑核:受损后出现病侧软腭麻痹、构音及吞咽障碍,咽反射减弱或消失;3前庭神经下核:受损后表现眩晕、恶心呕吐及眼球震颤;4网状结构交感下行纤维:受损时表现为病灶侧不全型Horner征,主要表现为瞳孔小和(或)眼睑轻度下垂;5前后脊髓小脑束核绳状体:受损后出现同侧肢体和躯干共济失调。

脊髓半切综合征:病变侧损伤平面以下深感觉障碍及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对侧损伤平面以下痛、温觉缺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脑死亡:大脑和脑干功能全部丧失时。

闭锁综合征:病变位于脑桥基底部,双侧锥体束和皮质脑干束受损,意识清楚、四肢瘫痪,不能谈话和吞咽,只能眼球垂直运动。可由脑血管病、感染、肿瘤及脱髓鞘病引起。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N痛AIDP又称GBS: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性N病常累及脑N,病改周围N组织小血管淋巴C巨噬C浸润N纤维脱髓鞘,严重可继发轴突变性。

谵妄:是一种急性的脑高级功能障碍,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表现为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或运动性失语,由优势侧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表现为口语表达障碍。

Wernicke失语:又称听觉性或感觉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临床特点为理解障碍,表现为听觉正常,但不能听懂别人和自己的讲话。

布朗-塞卡综合征:脊髓半横贯损害时,可出现同侧相应节段根性疼痛及感觉过敏带,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肌无力危象:重症肌无力患者如果急骤发生呼吸肌严重无力以致不能维持换气功能。由于疾病发展所致用抗胆碱酯酶可好转,多见于暴发性或晚期全身型。

体象障碍:病变位于非优势半球顶叶,表现为偏侧忽视、病觉缺失(患者对对侧肢体的偏瘫全然否认)、手指失认、自体认识不能、幻肢症。

眩晕:是自身位置觉和空间位置觉得错误感知,有运动幻觉。

真性眩晕:指前庭感觉器及前庭神经颅外段病变引起的眩晕,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平衡障碍+自主神经症状、耳蜗症状,常见于梅尼埃病、良性发作性位

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和迷路卒中。

假性眩晕:指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小脑和大脑皮质病变引起,表现为眩晕、眼震、平衡障碍+脑损害症状,常见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死、小脑梗死、出血、颅高压等病。

偏头痛:是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头痛,为临床常见的特发性头痛。脑卒中:由于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或称急性脑血管病事件。

TIA: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指因脑血管病变引起的短暂性局限性脑功能缺失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结构性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凡临床症状持续不超过1h且神经影像学检查有明确病灶者不宜称TIA。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闭塞后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可伴有记忆丧失、对侧偏盲或皮质盲。

HSE:即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CNS感染性基本,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是CNS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病,主要临床特点为中枢神经系统白质散在分布的多病灶与病程中缓解复发,症状和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

癫痫: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一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有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性中枢神经功能异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突然发生和反复发作特点的综合征。

Jackson癫痫:异常运动从局部开始沿大脑皮质运动区移动,临床表现抽搐自手指-腕部-前壁-肘-肩-口角-面部逐渐发展。

癫痫持续状态ES:一次癫痫频繁发生持续30分钟以上或连续多次发作以至于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至正常水平者;它伴高热失水WBC升高酸碱中毒,容易出现于突然停药,急性感染等诱因状况下,任何类型的癫痫均会出现持续状态,但通常是指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

假性癫痫发作:又称癔症样发作,是一种非癫痫性的发作性疾病,是由心理障碍而非脑电紊乱引起的脑部功能异常。

脊髓休克:一般持续2-4周后,反射活动逐渐恢复,转变为中枢性瘫痪,损伤平面以下迟缓性瘫,肌张力下降,腱反射小时和尿潴留。

急性脊髓炎: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脊髓白质脱髓鞘病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又称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脊髓炎,以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尿便障碍为特征。

Ramsay-Hunt综合征:为膝状神经节病变所致,表现为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患者乳突部疼痛,耳廓、外耳道感觉减退和外耳道、骨膜疱疹。

Miller-Fisher综合征:表现为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三联征,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

上神经元瘫:皮质型、内囊型、脑干型、脊髓型。

意识障碍分类:1.以觉醒度改变为主:嗜睡、昏睡、昏迷(①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有自发动作。对周围事物及声、光等刺激全无反应,不能觉醒,吞咽反

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及瞳孔对光发生仍然存在。②中昏迷: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发生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体征已有改变。③深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生命体征已有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意识模糊、谵妄3.特殊类型:去皮质综合征、无动性缄默症、植物状态。

偏头痛:1.临床表现:①无兆性:最常见,临床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及眶周疼痛,呈搏动性,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出汗、全身不适及头皮触痛等症状,常与月经有关系。②有兆性: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和运动的缺损或刺激症状。a.先兆期: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双眼通宵症状,如事物模糊、暗点、闪点、亮点亮线或事物变形b.头痛期:头痛在先兆同时或先兆后60分钟内发生,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额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苍白或出汗、多尿、易激怒、气味恐怖及疲劳感c.头痛后期:疲劳倦怠烦躁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后常可好转。2.无兆偏头痛诊断标准:a.符合b-d特征的至少5次发作b.头痛发作(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持续4-72h。c.至少有下列中的2项头痛特征:单侧性;搏动性;中或重度头痛;日常活动(如步行或上楼梯)会加重头痛,或头痛时会主动避免此类活动。d.头痛过程中至少伴有下列一项:恶心和(或)呕吐;畏光和畏声。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3.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诊断标准:a.符合b-d特征的至少2次发作。b.先兆至少有下列中的1种表现,但没有运动无力症状:完全可逆的视觉症状,包括阳性表现(如闪光、亮点或亮线)和(或)阴性表现(如视野缺损);完全可逆的感觉异常,包括阳性表现(如针刺感)和(或)阴性表现(如麻木);完全可逆的言语功能障碍。c.至少满足以下2项:同向视觉症状和(或)单侧感觉症状;至少1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的过程≥5分钟,和(或)不同的先兆症状接连发生,过程≥5分钟;每个先兆症状持续5-60分钟。d.在先兆症状同时或在先兆发生后60分钟内出现头痛,头痛符合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中的b-d项。e.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4.鉴别诊断:①丛集性头痛:反复密集发作,始终为单侧头痛并伴有同侧结膜充血、流泪及Horner征等②紧张型头痛: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痛,少有恶心呕吐、情绪障碍或心理因素可加重头痛症状。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表现:1.大脑中动脉:缺血对侧肢体的单瘫、轻偏瘫、面瘫和舌瘫,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常出现失语和失用,非优势半球受损可出现空间定向障碍。2大脑前动脉:人格和情感障碍,对侧下肢无力。3颈内动脉主干:眼动脉交叉瘫(病侧单眼一过性黑蒙、失明和或对侧偏瘫及感觉障碍);Horner征交叉瘫。

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表现:常见眩晕、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和复视,有跌倒发作(患者转头或仰头时下肢突然失去张力而跌倒,无意识丧失,很快自行站起,系脑干网状结构缺血所致),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GA(发作时出现短时间记忆丧失,患者有自知力,发作时对时间、地点定向障碍,但谈话、书写和计算能力正常,是大脑后动脉颞支缺血累及颞叶海马所致),双眼视力障碍发作(双侧大脑后动脉距状支缺血导致枕叶视皮层受累)。

脑血栓形成:1.病理分期:①超早期:脑组织变化不明显,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肿胀②急性期:脑组织苍白伴轻度肿胀,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明显缺血改变③坏死期:大量神经细胞脱失,胶质细胞怀变,炎性细胞浸润,脑组织

明显水肿④软化期:脑组织液化变软⑤恢复期:液化坏死脑组织被格子细胞清除,脑组织萎缩,形成胶质瘢痕和中风囊。2.临床表现:①一般特点:多见于中老年,在安静或睡眠中发病,也可出现意识障碍②不同脑血管闭塞临床特点:A.颈内动脉闭塞:单眼一过性失明,偶见永久性失明或Horner征。B.大脑中动脉闭塞:a 主干闭塞:三偏、完全性失语、意识障碍。b.皮质支闭塞:上部分支(病灶对侧面部、上下肢瘫痪和感觉缺失,伴Broca失语、体象障碍),下部分支(对侧同向性上1/4视野缺损,伴Wernike失语)。c.深穿支闭塞:对侧中枢性均等性轻偏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C.大脑前动脉闭塞:a.分出前交通动脉前主干闭塞:截瘫、二便失禁、意识缺失、人格改变。b分出前交通动脉后大脑前动脉远端闭塞:对侧足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伴尿失禁、淡漠等。c皮质支闭塞:对侧中枢性下肢瘫伴感觉障碍。d深穿支闭塞: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肢近端轻瘫。D.大脑后动脉闭塞:a单侧皮质支闭塞:对侧同向性偏盲、失读、命名性失语、失认。b双侧皮质支闭塞:完全性皮质盲。c大脑后动脉的起始段的脚间支闭塞:中脑中央和下丘脑综合征、Weber综合征、Claude综合征;Benedikt综合征。E.椎-基底动脉闭塞:闭锁综合征、脑桥腹内、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静脉溶栓适应证:年龄18-80岁;临床明确诊断缺血性卒中,并造成明确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开始出现至静脉干预时间<3h;卒中症状持续至少30分钟,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患者或其家属对静脉溶栓的收益/风险知情同意。

溶栓并发症:梗死灶继发性出血或身体其他部位出血;致命性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溶栓后再闭塞

脑栓塞:各种栓子随血液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功能障碍,分为缺血性、出血性及混合性梗死。其临床表现:血管病中最快的,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或数分钟达高峰;表现为完全性卒中;可有头痛,局灶性偏瘫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易发生梗塞后出血。

脑出血: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治疗原则: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和减少复发。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闹底部或脑表面的病变血管破裂,血压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并发症:1.再出血:病情稳定后再次发生剧烈头痛、呕吐、痫性发作、昏迷甚至去脑强直发作,颈强、Kernig征加重;复查脑脊液为鲜红色。20%动脉瘤患者病后10-14天可发生再出血,动静脉畸形急性期再出血者较少见。2.脑血管痉挛:严重程度与出血量有关,对载瘤动脉无定位价值,是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TCD或DSA可确诊。3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嗜睡、上视受限。4.癫痫发作、低钠血症。治疗目的:防治再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减少并发症,寻找出血原因、治疗原发病和预防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临床特点:多急性起病,前驱期可有发热、全身不适、头痛等症状,约2/3的病人以精神异常为首发症状,其次为癫痫、意识障碍及二便功能障碍。2.辅助检查:脑电图出现局灶性异常(在额、颞叶出现高波幅周期性的棘波和慢波;脑活检(嗜酸性包涵体)。3.临床诊断要点:①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②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③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④CSF红、白细胞数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⑤EEG以颞、额

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⑥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⑦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可间接支持诊断。3.治疗要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辅以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多发性硬化:1.临床症状体征:不对称性痉挛性轻截瘫;视力下降(视神经可与脊髓先后或同时受累);眼肌麻痹(特别是核间性眼肌麻痹);眼球震颤;感觉障碍;束带感;共济失调。2临床表现:体征多于症状;复发(感染可引起复发;女性分娩后3个月易复发;体温升高能使稳定的病情暂时恶化)。3.确诊标准:缓解-复发病史;症状体征提示提示CNS一个以上分离病灶。4.鉴别诊断: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多发生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起病较凶险)、脑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经白塞病、颈椎病导致脊髓压迫症(表现为进行性痉挛性截瘫,应于脊髓型MS鉴别,脊髓MRI可确诊)、Arnold-Chiari畸形(有部分小脑和下位脑干嵌入颈椎管导致椎体系和小脑功能缺损,检查枕骨大孔区以排除)、热带痉挛性截瘫、脑干胶质瘤(MRI可确诊)、N莱姆病(流行病学可鉴别)、大脑淋巴瘤(CSF无OB)。5.治疗目的: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进展,防止急性期病变恶化及缓解期复发,晚期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

帕金森病:1.临床表现:①静止性震颤:常为首发症状,始及一侧上肢远端,静止时出现,随意运动减轻,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拇指与屈曲的示指间呈搓丸样动作,70岁以上发病者可不出现震颤,部分患者可合并轻度姿势性震颤②肌强直:指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加。a.铅管样强直:屈肌及伸肌均受累,被动运动关节阻力始终增加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b.齿轮样强直: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可感觉均匀阻力中出现断续停顿③运动迟缓:指随意动作减少、迟缓。a.表情肌活动少双眼凝视瞬目减少呈面具脸b.写字过小征。④姿势步态障碍:a早期下肢拖曳,上肢摆臂消失b.后期启步困难,慌张步态,自坐立、卧位起立困难⑤自主神经症状、脂颜、轻度认知功能减退。2.诊断:必备运动迟缓及至少具备静止性震颤、肌强直或姿势步态障碍中的一项。3.治疗目的:缓解症状、减轻生活残疾;避免、推迟或减轻药物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神经保护治疗,减缓或阻断神经变性过程。4并发症:口干便秘恶心呕吐低血压、症状波动(疗效减退,开关现象)、异动症、精神症状。

癫痫药物治疗原则:按发作类型选药;药物剂量从低限开始,无效时再逐渐增加;合并用药时应避免药理作用相同,副作用相似的药物合并应用;定时果查肝肾功能、血象以防药物副作用;规律性取药每日数次服用;用药疗程长,一般控制发作后数年才减药,且逐渐减量,均忌骤停。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表现:是临床最常见、最危险的癫痫状态,表现为发作反复发生,意识障碍伴高热、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休克、电解质紊乱和肌红蛋白尿等,可发生脑心肝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自主神经和生命体征改变。

癫痫持续状态处理原则:尽快控制发作,可首选安定静注;保护呼吸道通畅,给氧、吸痰,必要时气管插管或切开;使用脱水剂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外皮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高烧时降温,适当抗生素;抽搐停止后,改抗癫痫药为肌注苯巴比妥,清醒后才改为口服。

急性脊髓炎: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常在数h至2-3天发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壮年多见,性别无明显差异。1.运动障碍:早期为脊髓休克期,出现肢体截瘫、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恢复期肌张力逐渐增高腱反射活跃出现病理反射肢体肌力的恢复常始于下肢远端,然后逐步上移。2.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丧失,在感觉缺失平面的上缘可有感觉过敏或束带感;随

病情恢复感觉平面逐步下降,但较运动功能的恢复慢且差。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因膀胱充盈过度,可出现充盈性尿失禁。随着脊髓功能恢复,膀胱容量缩小,尿液充盈到300-400ml即自行排尿称为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病变平面以下少汗或无汗,皮肤脱屑及水肿、趾甲松脆和角化过度等。治疗: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精心护理早期康复训练。1.一般治疗: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气管切开行人工辅助呼吸)2.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抗生素、Vit-B。3康复治疗。

脊髓压迫症临床表现:1.急性脊髓压迫症:急性起病进展迅速,常于数h至数日内脊髓功能完全丧失,多表现脊髓横贯性损伤出现脊髓休克,病变水平以下呈迟缓性瘫痪,各种反射缺失2.慢性脊髓压迫症:病情缓慢进展早期症状和体征可不明显。根痛期:神经根痛及脊膜刺激症状;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完全受压期:出现脊髓完全横贯性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三期表现常有重叠。其主要症状和体征:神经根症状、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反射异常、自主神经症状、脊膜刺激症状。

三叉神经痛:1. 临床表现:①成年及老年人多见,40岁以上患者占70-80%,女性多于男性。常局限于三叉神经一或两支分布去,以上颌支、下颌支多见。发作时表现为以面颊上下颌及舌部明显剧烈电击样、针刺样、刀割样或撕裂样疼痛,持续数秒或1-2分钟,突发突止,间歇期完全正常。患者口角鼻翼颊部或舌部为敏感区,轻触可诱发,称为扳机点。②严重病例可因疼痛出现面肌反射性抽搐③病程呈周期性,发作可为数日数周或数月不等,缓解期数日-数年。神经系统嫁女一般无阳性体征。2.治疗:首选药物治疗。①药物治疗:a卡马西平首选,首次剂量0.1g,2次/日,每日增加0.1g,最大剂量不超过1.0g/d,有效率为70%,孕妇忌用。不良反应可见头晕嗜睡口干恶心消化不良等。出现皮疹共济失调再障昏迷肝功能受损心绞痛精神症状时立即停药。b苯妥英钠c氯硝西泮:40-50%病有效控制,25%疼痛明显缓解。d维生素B12:偶有一过性头晕、全身瘙痒及复视等不良反应。②封闭治疗:不良反应为注射区面部感觉缺失。③经皮质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④手术治疗:可选用三叉神经感觉根部分切断术。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周围性面瘫。1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多于女性,急性起病,1-3d达高峰。①患者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不能皱额蹙眉,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变大,露出白色巩膜称贝尔征(Bell sign);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由于口轮匝肌瘫痪,鼓起、吹口哨漏气;颊肌瘫痪,食物易滞留病侧齿龈②双侧见于GBS③鼓索以上面神经病变出现同侧舌前2/3味觉消失;出现镫骨肌神经以上部位受损则同时有舌前2/3味觉消失及听觉过敏;膝状神经节受累时出现Ramsay-Hunt综合征。2.治疗:药物治疗(皮质类固醇、B族维生素);理疗(急性期超短波透热疗法、红外线照射或局部热敷利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护眼(保护角膜);康复治疗(恢复期可行碘离子透入疗法、针刺或电针治疗、尽早功能训练);手术疗法。

GBS临床表现:1.四肢迟缓性瘫及呼吸肌麻痹: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症状;肢体对称性无力;数日至2周达高峰,严重病例可累及肋间肌和膈肌至呼吸麻痹危及生命,四肢腱反射减低。2.脑神经受累以双侧面神经麻痹最常见3.肢体感觉异常,如烧灼感、麻木、刺痛和不适感;感觉缺失相对轻呈手套-袜子样分布;振动觉及关节运动觉常有保存4脑神经麻痹:常见双侧面瘫,

其次是球麻痹5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皮肤潮红出汗增多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体位性低血压手足肿胀及营养障碍、尿便障碍6.GBS变异型:①Miller-Fisher综合征: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及腱反射消失三联征②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24-48h 内迅速出现四肢瘫,肌肉萎缩出现早,病残率高预后差,病情重,多有呼吸肌受累。诊断:1.病前1-4周有感染史2.急性或亚急性起病3四肢对称性下运动N元弛缓性瘫痪4末梢性感觉障碍伴脑神经受损5脑脊液示蛋白-细胞分离6肌电图早期F波或H反射延迟。治疗:1.血浆交换:每次交换以40ml/kg体重或1-1.5倍血浆容量计算。2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3皮质类固醇4抗生素5辅助呼吸6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重症患者连续心电监护,窦性心动过速常见,无需治疗;严重心脏阻滞及窦性停搏少见,可立即植入临时性心内起搏器。高血压用小剂量的β受体阻断剂治疗,低血压可补充体液或调整患者体位;尿潴留可加压按摩下福伯,无效时导尿,便秘可给予缓泻剂和润肠剂。勤翻身防压疮形成,早期行肢体被动活动,防关节挛缩;运动、理疗、针灸及按摩等。

重症肌无力:A.临床表现:常见诱因有感染、手术、精神创伤、全身性疾病、过度疲劳、妊娠、分娩时,有时甚至可诱发重症肌无力危象。1.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部分或全身骨骼肌易疲劳呈波动性;有“晨轻暮重”现象,持续活动导致暂时性肌无力加重,短期休息后好转。2受累肌分布和表现: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多以脑N支配的肌肉最先受累;肌无力常从一组肌群开始,范围逐步扩大。面部肌肉和口咽肌受累时出现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说话带鼻音、发音障碍。累及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时则表现为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四肢肌肉累及以近端无力为中,表现为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感觉正常。3重症肌无力危象:指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肌辅助通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诱发因素包括呼吸道感染、手术、精神紧张、全身疾病等。心肌偶可受累,可引起突然死亡。B治疗:1胸腺治疗(首选):胸腺切除(<60岁MG患者、全身型MG患者。约70%患者术后症状缓解或治愈,眼肌型合并胸腺瘤、眼肌型伴复视);胸腺放射治疗。2.药物治疗:胆碱酯酶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胆碱酯酶药反应较差,已行胸腺切除患者适用)、免疫抑制剂、禁用和慎用药物。3.血浆置换:暂时改善病情急骤恶化或肌无力危象患者症状,胸腺切除术前处理,避免及改善术后呼吸危象,仅适用于危象和难治性重症肌无力。4.免疫球蛋白5危象的处理:①肌无力危象:最常见,疾病本身发展所致,多由于抗胆碱酯酶药量不足,注射依酚氯胺或新斯的明后症状减轻。②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引起,患者肌无力加重且出现明显胆碱酯酶抑制剂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用阿托品1-2mg静注对抗③反呦危象:对抗胆碱酯酶药物不敏感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应停止抗胆碱酯酶药物,作气管插管或切开,待运动终板功能恢复后再重新调整抗胆碱酯酶药物剂量。

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1.临床表现:以20-40岁男性多见,随年龄增长而发作次数减少;发病前可偶肢体疼痛、感觉异常、口渴多汗少尿潮红嗜睡恶心等,少数严重病例可发生呼吸肌麻痹、尿便潴留、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失常、血压下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发作持续时间自数h至数日不等,最先受累肌肉最先恢复。2治疗:发作时给予10%KCl或10%枸橼酸钾40-50ml顿服,24h内再分次口服,一日总量为10g。重症:10%氯化钾10-15ml加入500ml输液中i.v滴注,口服补钾。

多发性肌炎:1.临床表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病年龄不限,但儿童和成人

多见,女性多于男性,近端及肢带肌无力可有触痛。①肌肉无力:首发症状通常为四肢近端无力,表现为上楼、起蹲困难、双臂不能高举、梳头困难,常伴肌肉关节酸痛可有对称或不对称②皮肤损害:眶周和上下眼睑水肿性淡紫色斑和Gottron征③消化道、心脏及肾脏受累。2.诊断:①急性或亚急性四肢近端及骨盆带肌无力伴压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②血清CK明显增高③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④活检见典型肌炎病理表现⑤伴有典型皮肤损害。3.治疗: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适当体疗以保持肌肉功能和避免挛缩,注意防止肺炎等并发症。①皮质类固醇激素:首选②免疫抑制剂③免疫球蛋白④支持治疗。

假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临床表现:1.DMD型:是我国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的肌病,主要影响男性;3-5岁隐匿出现骨盆带肌肉无力,表现为走路慢,脚尖着地,易跌跤。呈典型鸭步,出现Gower征;前锯肌和斜方肌萎缩无力,不能固定肩胛内缘导致肩胛游离,双臂前推时尤明显,出现“翼状肩胛”;90%患儿有肌肉假性肥大,触之坚韧,为首发症状之一。2.BMD型:呈X连锁隐性遗传,首先累及骨盆带肌和下肢近端肌肉,逐渐波及肩胛带肌,有腓肠肌假性肥大;血清CK水平明显升高,尿中肌酸增加,肌酐减少;肌电图和肌活检均为肌源性损害,肌肉MRI检查示变性肌肉呈“虫蚀现象”。BMD与DMD主要区别在于起病年龄稍迟(5-15岁起病),进展速度缓慢病情较轻,12岁以后尚能

肌无力危象如何鉴别及进行抢救:1肌无力危象:为疾病发展的表现,多因感染、分娩、月经、情绪不稳定、漏服或停服抗胆碱酯酶药物,或应用呼吸抑制剂吗啡、神经-肌肉阻断剂如庆大霉素而诱发;有上述诱因者,静脉注射腾喜龙2-5mg或肌注新斯的明0.5-1mg,肌无力症状有短暂和明显好转,临床表现吞咽、咳嗽不能,呼吸窘迫、呼吸困难及至停止的严重状况。体检可见瞳孔扩大、浑身出汗、腹胀、肠鸣音正常,新斯的明注射症状好转。2胆碱能危象:为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使终板膜电位发生长期去极化,复极化过程受损,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多在一小时内有应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史,除表现肌无力症状外,尚有胆碱能中毒症状,表现为瞳孔缩小、出汗、唾液增多,肌束颤动等胆碱能的M样作用和N样副作用,腾喜龙试验出现症状加重或无改变,而用阿托品0.5mg静注,症状好转;除肌无力共同特点外患者瞳孔缩小,浑身出汗,肌肉跳动,肠鸣音亢进,肌注新斯的明后症状加重等特征。3反呦危象:主要见于严重全身型患者,多因胸腺手术后、感染、电解质紊乱或其他不明原因所引起,药物剂量未变,但突然失效。检查无胆碱能副作用征象,腾喜龙试验无变化。抢救:1保持呼吸道通畅2停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减少气管内分泌物3抗生素控制感染4皮质类固醇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必要时血浆置换。

2000级神经病学期末考试试卷

神经病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A型题,共70分) D 1、女,30岁,突然剧烈头痛、呕吐。检查:神志清楚,颈部有抵抗。鉴别其为脑膜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措施是: A.量体温有无发烧B.查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C.脑血管造影有无动脉瘤D.腰椎穿刺查脑脊液 E.查血常规有无白细胞增高 B 2、男性,56岁,在演讲中突然头痛,意识不清,血压26/16Kpa(195/120mmHg),左上下肢偏瘫。最不可能的诊断是: A.丘脑出血B.底节出血C.脑血栓形成D.脑叶出血E.桥脑出血 A 3、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A.持续时间不超过1小时B.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C.持续时间不超过2天D.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 E.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 E 4、诊断癫痫的依据是: A.神经系统体格检查B.颅骨X线片C.脑CT或脑MRI D.脑脊液检查E.病史和脑电图 C 5、男性,12岁,自2岁起出现阵发性全面性阵挛-强直性癫痫发作(癫痫大发作),一个月发作2~5次,服用苯妥英钠后 一年发作1~2次,十天前患胃肠炎,停服苯妥英钠,2天来癫痫大发作20多次,持续昏迷,1天来体温40℃,造成癫痫频繁发作的原因是: A.高热B.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C.突然停服抗癫痫药D.胃肠炎E.体弱 A 6、重症肌无力表现为: A.眼外肌、面肌、延髓支配各肌最常受累B.受累的肌肉持续无力C.常有肌肉萎缩D.抗胆碱酯酶药物无效E.血钾偏低 D 7、重症肌无力病变部位在: A.神经肌肉接点B.神经末梢C.肌纤维D.神经肌肉接点的突触后膜E.脊髓前角细胞 B 8、目前解释震颤麻痹病人症状出现的机理为病人纹状体中: A.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因而相应的乙酰胆碱含量增加B.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因而乙酰胆碱的作用相对增强C.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因而多巴胺的作用相对增强D.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因而相应的多巴胺含量增加E.以上均不是 D 9、不正确的是: A.瞳孔散大-动眼神经麻痹B.Bell现象-面神经炎C.触发点-三叉神经痛D.面部痛觉减退-面神经炎E.眼闭合不全-面神经炎 A 10、Froin综合征是: A.脑脊液压力增高B.脑脊液细胞总数增多C.脑脊液白细胞增多D.脑脊液蛋白增高E.脑脊液氯化物增多 C 11、不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的是: A.原发性侧索硬化B.进行性延髓麻痹C.遗传性共济失调D.进行性脊肌萎缩症E.肌萎缩侧索硬化 B 12、确定浅昏迷最有价值的体征是: A.对疼痛刺激无反应B.眼球有浮动C.Babinski征阳性D.咳嗽反向消失E.腱反射消失 E 13、发生于脊髓损害的位置与震动觉缺失是由于病变侵犯: A.皮质脊髓束B.红核脊髓束C.脊髓小脑束D.脊髓丘脑束E,薄束与楔束 C 14、引起交叉性感觉障碍的病变部位在: A.后根B.后角C.脑干D.丘脑E.内囊 A 15、震颤麻痹的三个主要临床特征是: A.震颤、肌张力增高、面具脸B.震颤、肌张力增高、搓丸祥动作C.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慌张步态 D.震颤、运动减少、写字过小症E.以上均不是 B 16、慢性锥体束损害的肌张力表现为: A.强直性铝管样肌张力增高B.痉挛性折刀样肌张力增高C.强直性齿轮样肌张力增高D.去脑强直 E.弛缓性肌张力减低 C 17、检查肌张力时,病人必须:

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8题库

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8题库

神经内科神经病学高级职称考试复习笔记8 ★命名性失语---颞中、下回后部。 ★去皮质强直常见于①大脑白质病变②内囊病变③丘脑病变④缺氧性脑病。 ★头部对疼痛敏感的结构包括:①头皮及皮下组织②帽状腱膜和骨膜③头部血管④头部肌肉⑤头颈部神经。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脑神经名称歌诀: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肋间神经分布歌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 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脐轮水平处; 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列腹股沟。 ★接近皮质的梗死易发生出血性梗死。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①再出血②脑血管痉挛③脑积水④癫痫发作⑤低钠血症⑥神经源性心功能障碍和肺水肿(因丘脑下部损伤所

致,与儿茶酚胺水平波动和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免疫治疗方案是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或血浆交换并免疫抑制剂治疗。 ★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能够经过神经电生理检查反映出来:轴索损害时,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或偏低,以动作电位波幅显著减低为特点。髓鞘损害时,以感觉和运动传导速度明显减慢为特点,诱发电位波幅下降不明显。 ★路易体痴呆(DLB)是以波动性认知障碍、视幻觉和帕金森综合征为临床特点,以路易小体为病理特征的神经变性病。 ★路易体痴呆(DLB)对地西泮和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敏感,能够出现嗜睡、昏迷,,是区别于其它类型痴呆的特点,宜不用或慎用。 ★额颞叶痴呆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无效。 ★神经原纤维缠结可见于①正常老年人 ②Alzheimer病③A1zheimer病路易体型。

外科学常见的基本考试重点归纳总结大全

外科学常见的基本考试重点归纳总结大全 Godman三角:恶性骨肿瘤的病灶多不规则,呈虫蛀样或筛孔样,密度不均、界限不清,若骨膜被肿瘤顶起,骨膜下产生新骨,呈现出三角形骨膜反应阴影称~多见于骨肉瘤 门脉高压症:门静脉的回流受阻,血液淤滞时,则会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增高。临床表现为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 脑疝: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血压区移位,导致脑组织向管及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被挤入小脑幕裂孔,枕骨大孔,大脑镰下间隙等生理性或病理性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严重的临床症状。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进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结构受压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 先天性脑积水:又叫婴幼儿脑积水,是指发生于胚胎期或婴幼儿期。因脑脊液产生、吸收间失衡和(或)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病理状态。前列腺增生:病理表现为前列腺实质细胞增生,是引起老年人排尿障碍原因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良性疾病。临床表现:夜尿次数增多尿频排尿犹豫尿线无力,尿线间断及滴沥残余尿增多充盈性尿失禁急性尿潴留血尿膀胱结石尿毒症手术指证:残余尿量超过50ml;出现肾功能损害;反复出现尿潴留并发膀胱结石;反复出现血尿和尿路

感染。 开胸探查的手术指证:①穿透性胸伤重度休克者②穿透性胸伤濒死者③高度怀疑心脏压塞④胸膜腔进行性出血⑤严重肺裂伤或气管、支气管损伤,胸膜腔引流后仍持续性漏气,呼吸困难⑥心脏血管损伤⑦胸腔有较大异物存留⑧胸腹联合伤。阑尾炎:病因:①阑尾腔阻塞②细菌入侵③其他阑尾先天畸形,如过长过细管腔细小血运不佳临床分型:①急性单纯性阑尾炎②急性化脓性阑尾炎③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④阑尾周围脓肿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检所见以及实验室检查症状:①腹痛转移性右下腹痛②胃肠道症状:早期可有恶心呕吐、厌食③全身症状:早期乏力炎症重时出现中毒症状可有发热心率加快。体征①右下腹持续性压痛②腹膜刺激症:反跳痛,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③右下腹肿块。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他体征: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经肛门直肠指检实验室检查:WBC升高(10~20)*109/L。急性阑尾炎的并发症:腹腔肿瘤内外瘘形成化脓性门静脉炎细菌性肝脓肿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出血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阑尾残株炎粪瘘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急腹症,按病理改变过程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按临床表现病情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病因:胆道疾病,过量饮酒,十二指肠液反流,代谢性疾病,医源性原因,某些药物,创伤,胰腺血液循环障碍,其他。病理类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临床分期:急性反应期:发病至2周左右,可有休克、呼吸衰竭、肾衰竭、中枢

神经病学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总论( 重点掌握,考试必考) 一、 1、神经元胞体、轴突 2、灰质:产生命令 白质:传递命令 3、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运动障碍和感觉障碍(男人和女人))。运动障碍时病变在前,感觉神经为传入通路,感觉障碍时病变在后后。 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组成。 上运动神经元:(老子,硬瘫,中枢性瘫痪) 1.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 2.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中枢瘫又叫硬瘫,表现为肌张力增强,腱反射亢进,病理征(巴宾斯基征-最有意义) 下运动神经元(儿子,软瘫,周围性瘫痪) 1.起始于脊髓前角细胞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周围瘫又叫软瘫,表现为肌张力下降,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最常见的疾病是小儿麻痹。 定位诊断:(必须掌握点,必考知识点) 上运动神经元 1.皮层:破坏导致对侧单瘫;刺激导致为杰克逊癫痫 2.内囊:对侧三偏。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偏瘫、偏盲 3.脑桥、脑干:同侧面部周围瘫,对侧躯体瘫硬瘫。(TMDQ)(瞳孔没问题,因为动眼神经在中脑) 4. 脊髓: 1)颈膨大以上损伤导致上下肢均为硬瘫。 2)颈膨大损伤导致上肢的软瘫,下肢的硬瘫。 3)胸髓受损导致下肢的硬瘫,上肢正常。 4)腰膨大受损导致下肢软瘫,上肢正常。(只要上面出问题,下面全是硬瘫,只要自己出问题就是软瘫)(考必考) 5.脑神经所在部位:3.4 中,5-8 桥,9 、10 、12 在延脑 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性节段性迟缓性瘫痪 感觉障碍 1. 浅感觉:指痛、温觉和粗触觉。传导束:躯体皮肤黏膜痛温觉周围感受器→脊神经节(第一神经元)→脊神经后根后角细胞(二级神经元)灰质前联合交叉→脊髓丘脑侧束→脑干丘脑核团(第三级神经元)→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2. 深感觉:觉震动觉、位置觉。传导束:深部感受器和精细触觉感受器→脊神经节(I)→脊神经后根入脊髓后索组成薄束/楔束上行→延髓薄束核和楔束核(Ⅱ)→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形成内侧丘系→丘脑核团(Ⅲ)→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上部。 3. 脊髓半切:对侧浅感觉,同侧深感觉障碍(同学情深) 椎体外系(肌张力障碍)) 管理肢体的协调运动,使拮抗剂协调收缩。

神经病学试题及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A)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姓名:专业:年级: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四组。 2、12对脑神经中只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的是(),()。 3、诊断先天性动脉瘤和动脉畸形的“金标准”是()。 4、一侧大脑皮质侧视中枢发生癫痫,则两眼凝视病灶()侧;一侧脑桥侧视中枢区域出血,则两眼凝视病灶()侧。 5、脊髓型感觉障碍中侧索型表现为()缺失()保存。 6、豆状核由( ) 和( )两部分组成。 7、颅内压增高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8、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9、癫痫脑电图的典型表现是(),(),(),()。

10、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35分) 1、感觉检查最应注意的是() A、障碍的程度 B、有无感觉异常 C、障碍的部位 D、有无疼痛 2、双眼颞侧偏盲的损伤部位() A、视神经 B、视交叉外侧 C、视交叉 D、视束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是()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是()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是()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 B. 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

构系统 C.大脑半球 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是()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和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是()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 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A、C2-3 B、T10-12 C、L2-4 D、L5-S1 12、脑干和后颅窝的病变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测手段是()

神经病学考试重点知识点汇总

1.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的科学。 2.瘫痪:是指骨骼肌的收缩能力(肌力)的减弱或丧失。瘫痪是由运动神经元(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 3.脊髓休克:瘫痪肢体肌张力降低,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潴留。 4.腰膨大:腰部下肢神经出入处形成膨大,大小次于颈膨大,相当于L1~S1节段,L4处最宽,发出神经支配上肢. 5.马鞍回避:髓内病变,感觉障碍由内向外扩展,骶部保留,直到病变后期,才影响骶部的感觉。 6.霍纳(Horner)综合征:颈8~胸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瞳孔缩小(病损同侧),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眼裂变小(眼睑肌麻痹),同侧面部出汗减少; 7.癫痫: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且异常放电常具自限性所导致的综合征. 癫痫三要素:脑部持续存在的癫痫反复发作的易感性,至少一次癫痫发作的病史,发作引起的神经生化、认知、心理及社会功能障碍. 8.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是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活动所引起,由不同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短暂性临床现象。癫痫发作三要素: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的异常活动,特殊的临床现象,发作的短暂性. 9.自限性发作:癫痫发作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发作表现.突出特征:病人的发作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多数病人发作持续时间少于30分钟. 10.癫痫持续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最常见的原因是不恰当地停用AEDs或因急性脑病、脑卒中、肺炎、外伤、肿瘤和药物中毒等引起。 11.自动症automatism 是在癫痫发作过程中或发作后意识模糊状态下出现的具有一定协调性和适应性的无意识活动,伴遗忘。 12.假性发作pseudoseizures是一种非癫痫性的发作性疾病,是心理因素引起运动、感觉、情感和体验异常,可出现发作性行为异常、四肢抽动,呼之不应等,①假性发作持续的时间较长,常超过半15min ②发做表现多种多样③发作时意识存在,没有真正的意识丧失④发作时脑电图上无痫性放电⑤抗癫痫药治疗无效。 13.Jackson发作:异常运动从局部开始,沿皮质功能区移动,如从手指-腕部-前臂-肘-肩-口角-面部逐渐发展,称~。 14.Todd氏麻痹:局灶性运动性发作表现为身体的某一局部发生不自主的抽动。大多见于一侧眼睑、口角、手或足趾,也可涉及到一侧面部或肢体。严重者发作后可留下短暂性肢体瘫痪,称为Todd麻痹。 15.偏头痛: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神经功能障碍导致的,以发作性单或双侧头痛为特征的疾病。发作性头痛,自发性缓解,反复发作,间歇期正常是偏头痛的主要临床特征。 16.帕金森病:以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和路易氏小体形成为突出病理特征的慢性疾病,机制主要与多巴胺和乙酰胆碱递质的平衡失调有关。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障碍是主要临床表现。 17.疗效减退:长期服用左旋多巴胺出现的并发症,每次用药有效时间缩短,症状随血药浓度发生规律波动。 18.开关现象:长期服用左旋多巴胺出现的并发症,症状在突然缓解(开)和加重(关)间波动,开期常伴异动症,多见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与患者服药时间,药物血浆浓度无关,故无法预测。 19. 异动症:长期服用左旋多巴胺出现的并发症,舞蹈症或手足徐动样不自主运动,肌强直或肌痉挛。 2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脑动脉一过性供血不足引起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特点:未发生脑梗死的一过性脑缺血;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超过24小时即完全恢复;常有反复发作。 21.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22.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指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层支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类动脉炎等血管病变,导致血管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供血区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3.缺血半暗带:急性脑梗死病灶是由中心坏死区及其周围的缺血半暗带组成。缺血半暗带内因仍有侧支循环存在,可获得部分血液供给,尚有大量可存活的神经元,如果血流迅速恢复,损伤仍为可逆的,脑代谢障碍可得以恢复,神经细胞仍可存活并恢复功能。 24.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发生在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小穿痛动脉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小梗死灶。因脑组织缺血,坏死,液化并由吞噬细胞移走而形成腔隙,约占脑梗死的20%。 25.腔隙状态(lacunar state):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累及双侧锥体束,锥体外系.严重精神障碍,痴呆;假性球麻痹,双侧锥体束征;类帕金森综合征;尿便失禁等。 26.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为全身或部分骨骼肌病态易疲劳,通常在活动后症状加重,经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ChE I)治疗后症状减轻。 27.重症肌无力危象(crisis) 如肌无力累及呼吸肌而不能维持正常换气功能(出现呼吸困难)时,称为重症肌无力象。 28.肌无力危象:最常见,因抗胆碱酯酶药剂量不足引起。部分患者有呼吸道感染、过量用镇静剂或神经肌接头传导阻滞药物,但多数无明显诱发因素。 29.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使用过量,除肌无力加重外,还有肌束颤动及毒覃碱样反应(瞳孔缩小、心动过缓、流

外科学考试全部知识点总结

colles 骨折为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致伤。跌倒时腕关节处于背伸及前臂旋前位、手掌着地,骨折远端向背侧及桡侧移位。儿童可为骨骺分离;老年人骨折端因嵌压而短缩。有典型的餐叉状和枪刺样畸形。伸直型骨折,非粉碎性未累及关节面者 , 常采用牵抖复位法;老年患者、粉碎骨折、累及关节面者,常采用提按复位法。 Smith 骨折为屈曲型桡骨下端骨折,骨折发生原因及伸直型骨折相反。跌倒时手背着地,骨折远端向掌侧及尺侧移位。治疗时纵向牵引后复位。 孟氏骨折为尺骨上 1/3 骨折合并桡骨头脱位,多发生于青壮年及小儿,直接或间接暴力皆可引起。临床上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内收型三类。外伤后肘部疼痛、活动障碍。治疗上包括手法复位和开放复位,应注意桡神经有否损伤。 盖氏骨折又称反孟氏骨折,是桡骨下 1/3 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间接暴力较常见,外伤后前臂及腕部肿痛、活动障碍。治疗上因手法复位后多不稳定,常需手术复位、固定桡骨骨折。 脊髓半侧损伤综合症表现损伤平面以下的对侧痛温觉消失,同侧的运动功能、位置觉、运动觉和两点辨觉丧失反常呼吸运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骨折部位骨性支架作用丧失,造成胸壁软化,形成连枷胸。吸气时胸廓扩张,胸内负压增加,软化部位胸壁内陷。呼气时胸廓缩小,胸内负压减小甚至形成正压,软化胸壁恢复原位或微向外凸。反常呼吸运动后果可造成a. 有效通气量和气体交换率减少,通气和弥散功能下降。B. 两侧胸内压失去平衡,引起纵隔摆动和静脉回心血流减少,加重呼吸循环功能紊乱。其程度及连枷胸和肺挫伤程度,呼吸道分泌物潴留,以及小气道阻力升高密切相关。呼吸作功愈大,反常呼吸运动愈严重胸廓成形术是将不同数目的肋骨节段行骨膜下切除,使部分胸壁下陷后靠近纵隔,使其下面肺得到萎陷,因而是一种萎陷疗法疖:是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痈:指邻近的多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引起的常和创伤相关连的一种特异性感染。破伤风一般有潜伏期,通常是6-12月,个别病人可在伤后1-2日发病。 休克的监测包括一般监测和特殊监测。一般监测项目包括精神状态、肢体皮肤温度色泽、动脉血压、脉率和尿量;特殊监测项目包括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动脉血气分析、动脉血乳酸盐测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检测、胃肠黏膜pH 值测定等,在抢救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和心肺功能不全病人的休克时,特殊监测显得特别重要。简述感染性休克常见原因和治疗原则感染性休克常见于胆道感染、绞窄性肠梗阻、大面积烧伤、尿路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等。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比较困难。在休克未纠正前,应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应着重治疗感染。具体的治疗包括:①补充血容量②控制感染,主要措施是:处理原发感染灶;应用抗菌药物;改善病人的一般情况,增强抵抗力。③纠正酸中毒。④应用心血管药物。⑤应用糖皮质激素。 休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灌注不良,不能满足代谢的需要所产生的复杂的病理生理

神经内科个人总结

神经内科个人总结 篇一:神经内科最新个人年度总结范文 神经内科工作岗位 =个人原创,有效防止雷同,欢迎下载= 转眼之间,一年的光阴又将匆匆逝去。回眸过去的一年,在×××(改成神经内科岗位所在的单位)神经内科工作岗位上,我始终秉承着“在岗一分钟,尽职六十秒”的态度努力做好神经内科岗位的工作,并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和态度。在各级领导们的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我在神经内科工作岗位上积极进取、勤奋学习,认真圆满地完成今年的神经内科所有工作任务,履行好×××(改成神经内科岗位所在的单位)神经内科工作岗位职责,各方面表现优异,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现将过去一年来在×××(改成神经内科岗位所在的单位)神经内科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工作情况作简要总结如下:一、思想上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用以指导自己在×××(改成神经内科岗位所在的单位)神经内科岗位上学习、工作实践活动。虽然身处在神经内科工作岗位,但我时刻关注国

篇二:XX神经内科工作总结 神经内科XX年度工作总结 XX年我科在医院领导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下,围绕医院年初制定的各项目标,认真开展“三好一满意”百日安全劳动竞赛活动,不断加强学科能力建设和临床路径管理,强化科室内涵建设,加强医德医风管理,提升服务水平,经过科室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抗生素管理、患者安全管理、医疗服务及学科建设上有了新的提升,顺利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不断扩大业务,顺利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 XX年是我科稳步发展的 一年,通过科室硬件条件的改善和自身软实力的加强,不断扩大业务,增加神经系统病人尤其是脑血管病患者肌电图及脑干诱发电位检查,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截止XX年11月30日,共收治病人1260人次,治愈好转率97.84%、床位使用率最高达120.3%,平均床位周转次数3.13次,平均床位工作日32.09天,平均住院日10.1天,创收1216.51万元,各项指标均达到三级乙等医院标准。门诊就诊人数也明显增长,共完成24081人次,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二.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神经病学习题及答案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 试卷(B) 考试科目:神经病学考试类别:初修 适用专业 学号: 姓名: 专业: 年级: 班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系统中,中枢神经系统主管( ),();周围神经系统 主管()。 2、( )、( )、()共同管理眼球运动,合成眼球运动神 经。 3、对癫癎具有特异性的辅助检查就是(),对神经与肌肉疾病具有特异性的辅助 检查就是( )。 4、运动神经元疾病的分型中最常见的类型就是( )。 5、检查失语症的前题条件就是( ),(),( )。 6、交叉性感觉障碍就是()与( )受损所致。 7、霍纳综合征表现为( ),(),( ),()。 ( ),()。

A、出血 B、感染 C、头痛 D、脑疝 2、两脚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称为( ) A、拉塞格氏征 B、昂伯氏征 C、克匿格征 D、霍夫曼征 3、脑梗死不应出现的症状及体征就是( ) A、意识不清 B、头痛 C、肢体瘫痪 D、脑膜刺激征 4、重症肌无力运动障碍的特点就是( ) A、持续无力 B、早期出现肌萎缩 C、全身肌肉平均受累 D、波动性肌无力 5、影响意识最重要的结构就是( ) A.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B、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结构系统C、大脑 半球D、小脑 6、震颤麻痹出现的神经症状就是( ) A、肌肉萎缩 B、书写痉挛 C、运动减少 D、病理征阳性 7、面瘫患者伴有听觉过敏,舌前2/3的味觉减退,其损伤平面在( ) A、膝状神经节平面 B、镫骨肌支平面 C、茎乳孔以下 D、鼓索平面 8、肌萎缩侧索硬化与颈髓空洞症共有的症状就是( ) A、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B、分离性感觉障碍 C、直立性低血压 D、手的小肌肉萎缩,巴彬斯基氏征阳性 9、TIA发作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与视网膜的功能缺损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 A、1分钟 B、3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10、患者突然发生面部歪斜,右侧额纹消失,右眼裂较左侧大,露齿口角偏向左侧,可能就是() A、右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左侧中枢性面瘫 11、踝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 A、C2-3 B、T10-12 C、S1-2 D、L5-S1 12、脑干与后颅窝的病变最适宜的影像学检测手段就是()

神经病学试题-最全(填空、名解、问答)

神经病学最全整理 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 1、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复合感觉。 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查者的阻力是右侧胸锁乳突肌肌瘫痪。 3、左眼不能闭合,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是右侧周围性面神经瘫。 右角膜反射减弱,右脸裂变大,右眼睑闭合无力是右侧面神经损害4、视野检查发现,左眼视野图为○,右眼为○,其视通路病变部位在?侧?。 左侧视束病变引起右侧同向偏盲 左同向偏盲是右侧视囊(或视反射)损害 视交叉中份损伤出现双颞侧偏盲。 双颞侧偏盲病变部位在视交叉 单眼全盲损害部位在视神经,双颞侧偏盲损害部位在视交叉中部。 5、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外展神经 _,颅神经损害可出现复视 6、眼运动神经瘫痪的共同表现是眼肌瘫痪和复视。 7、左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正常是左视神经损害, 左眼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是左动眼神经损害。 8、右上睑下垂,右瞳散大,光反射消失是由于右侧动眼神经损害。 9、颈交感神经损害时瞳孔缩小,动眼神经损害时瞳孔扩大。 10、张口下颌歪向左侧是由于左侧三叉神经的损害。 11、三叉神经损害可出现面部感觉障碍、咀嚼肌麻痹、萎缩、角膜反射消失 12、三叉神经第Ⅰ支损害引起_____颅顶前部头皮前额等区痛觉和温觉障碍。 13、舌前2/3及舌后1/3的味觉分别由面神经、舌咽神经神经支配。 14、耳鸣是听神经(耳蜗神经)神经的刺激性性症状 15、皮质觉消失是由于对侧(或一侧)侧大脑顶受损所致 16、病员说话吐词不清,吞咽困难,伸舌受限,舌肌萎缩,是由于舌咽、迷走、舌下_等神经损害。 17、右侧胸4至胸12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由于脊髓右侧后角损害。 左胸3-胸10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左侧后角损害。 18、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是由锥体束损害引起。 5、锥体外系病变出现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病变在尾状核和壳核,出现肌张力增高、运动过少病变在苍白球和黑质。 19、右耳传导性聋时,韦伯(Weber)试验偏向右侧。 20、剪刀步态见于脊髓或脑性瘫痪病人。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见于锥体外系统损害;醉汉步态见于小脑病变,慌张步态见于锥体外系,跨阈步态见于周围神经或腓神经,剪刀步戊见于截瘫或脑性瘫痪,划圈步态见于锥体囊损害。 21、运动系统由上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小脑系统组成 22、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表现是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病理反射引不出、肌

(完整版)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外科学考试重点总结 一.颅脑外科 1、什么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答:在颅腔内容物增加的早期,由于颅内的容积代偿作用,颅内压变动很小或不明显。当代偿功能的消耗终于到达一个临界点时,这时即使容积少量增加也会使颅内压大幅升高,这就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2、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 (1)可引起双侧外展神经不全麻痹,复视,阵发性黑朦,头晕,猝倒,意识障碍, (2)头皮静脉怒张,血压增高,脉搏徐缓, (3)小儿头颅增大,颅缝增宽,前囟门饱满,头颅叩诊呈破罐声。 最后可导致脑疝。 ★3、什么叫小脑幕切迹疝,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小脑幕上占位病变或严重脑水肿常常可引起颅内压增高。导致颞叶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从高压区向低压区移位,疝出到幕下,压迫损害患侧中脑、动眼神经及阻塞环池和中脑导水管等,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称为小脑幕切迹疝。 临床表现主要有:①颅内压增高症状②生命体征明显改变③病人意识模糊或昏迷,且逐渐加深④早期患侧瞳孔短时间缩小,继之逐渐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对侧瞳孔亦逐渐散大。⑤对侧肢体出现锥体束征或偏瘫,晚期出现去大脑强直。 4、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答:临床表现:①伤后逐渐出现皮下血淤斑。颅前窝骨折位于眶周、球结膜部位,颅中窝骨折位于耳后乳突部位,后颅窝骨折位于枕下及上颈部皮下。②鼻、口咽部出血和/或脑脊液耳鼻漏。③颅神经损害症状、颅内积气等。 5、急性颅内血肿手术指征? 答:①脑疝形成患者。②CT估计幕上血肿超过30-40ml,脑室系统受压和中线移位;幕下血肿超过10ml,脑室受压或脑积水征。③脑幕上血肿小于20ml,幕下血肿小于10ml,但脑室受压明显或中线结构移位或脑积水征明显,ICP大于2.67kpa或临床症状脱水治疗无好转且恶化,CT复查血肿扩大或迟发性。④广泛脑挫裂伤虽无颅内血肿,但是保守治疗情况下出现脑疝或ICP大于4kpa、临床症状恶化者。 6、脑震荡的概念? 答:脑震荡是一种轻型颅脑损伤,主要指头部位外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脑功能损害而无确定的脑器质改变。病理上没有肉眼可见的神经病理改变,显微镜下可见神经组织结构紊乱。 7、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治疗原则? 答:伤后24-48小时应彻底清创, 伤后72小时以上,无明显感染者亦应清创,酌情做伤口全部或部分缝合,待后二期处理。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 视神经:视锥视杆细胞→双级神经细胞→神经节细胞 【视野损害】 视神经损害→同侧视力下降或全盲。 视交叉损害→正中部:双眼颞侧偏盲、整个:全盲、外侧部:同侧眼鼻侧偏盲。 视束损害→双眼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 视辐射损害→下部:对侧视野同向性上象限盲。 枕叶视中枢损害→一侧完全损害引起偏盲,但偏盲侧对光反射存在,同侧视野的中心部常保存,称黄斑回避现象。 【视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光线刺激瞳孔引起的瞳孔缩小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中脑顶盖前区→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上述经路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光反射丧失和瞳孔散大。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病变光反射不消失 辐辏及调节反射(集合反射):指双眼同时注视近物时双眼汇聚、瞳孔缩小的反应。顶盖前区病变,不影响辐辏及调节反射,但影响瞳孔光反射。 Horner综合征:颈上交感神经经路损害可引起同侧的瞳孔缩小、眼裂变小(睑板肌麻痹)、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面部汗少、结膜充血。 三叉神经 感觉纤维→三叉神经半月节→①眼神经,头顶前部、前额、上睑、鼻根,眶上裂入颅、②上颌神经,下睑与口裂之间、上唇、上颌、鼻腔、腭,圆孔入颅、③下颌神经,耳颞区、口裂以下、下颌,卵圆孔入颅→脑桥→深感觉-中脑核、触觉-主核、痛温觉-脊束核。 运动纤维→颞肌、咬肌、翼状肌、鼓膜张肌,司咀嚼、张口。 【周围性损害】刺激性为三叉神经痛、破坏性为分布区感觉消失。 半月节和神经根损害→分布区感觉障碍、角膜溃疡、角膜反射减弱、咀嚼肌瘫痪。 分支损害→范围内痛、温、触觉减弱。 【核性损害】 三叉神经脊束核→同侧面部剥洋葱样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消失触觉存在。 运动核→同侧咀嚼肌无力、张口时下颌向患侧偏斜。 面神经 运动纤维→支配面上部各肌(额肌、皱眉肌和眼轮匝肌)的神经元接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控制,支配面下部各肌(颊肌、口轮匝肌)的神经元仅接受对侧皮质延髓束控制。 味觉纤维→支配舌前2/3的味觉:鼓索神经-内膝状神经节-中枢支形成面神经的中间支进入脑桥,与舌咽神经的味觉纤维一起-孤束核-发出纤维-丘脑-中央后回下部。 【面瘫的鉴别】 周围性面瘫:是指面神经核及其面神经本身受损所导致的面部肌肉的麻痹,表现为:患侧额纹变浅、闭目无力或不能、患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牵向健侧,鼓腮病侧漏气。伴发舌前2/3味觉障碍、听觉过敏、唾液、泪腺分泌障碍、外耳道感觉障碍、乳突压痛。 中枢性面瘫:由于面神经核下部仅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故中枢病变引起对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口角牵向病侧、口角低垂、示齿口角牵向病侧、鼓腮健侧漏气。也就是说眼裂以下的面部表情肌瘫痪,而皱额眉及闭目良好。伴发病灶对侧中枢舌瘫及偏瘫。 【面神经分段】 面神经核损害→周围性面瘫、展神经麻痹、对侧锥体束征。 膝状神经节损害→面神经受损、外耳道疱疹、舌前2/3味觉消失,亨特综合征hunt’s syndrome。

神经病学期末考点总复习

第二节、脑脊髓血管 一、脑的血管: (一)脑的动脉: 1颈内动脉:前三分二,部分间脑 眼动脉——眼部; 脉络膜前动脉——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后下部、大脑脚底中1/3、苍白球; 后交通动脉——吻合支; 大脑前动脉——皮质支~顶枕沟以前的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一部分、额顶叶上外侧面上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 大脑中动脉——大脑半球上外侧面的大部分、岛叶(中央支为豆纹动脉,行程弯曲,出口处呈直角,易破裂,名出血动脉) 2椎-基底动脉:后三分一,部分间脑,脑干,小脑 ?椎动脉: 脊髓前后动脉——脊髓 小脑下后动脉——小脑底面后部、延髓后外侧部【交叉性感觉障碍、小脑共济失调】 ?基底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面的前部迷路动脉——内耳迷路 脑桥动脉——脑桥基底部小脑上动脉——小脑上部 大脑后动脉——颞叶内侧面底面、枕叶,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底丘脑 小脑上和大脑后之间夹有动眼神经——血管压迫引起动眼神经麻痹 3大脑动脉环(Willis环):两侧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 后交通动脉和颈内动脉交界处;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交界处——动脉瘤好发 第八节反射 深反射:刺激肌腱、骨膜的本体感受器所引起的肌肉迅速收缩反射(腱反射、肌肉牵张反射)——反射弧:感觉神经元、运动神元直接连接组成的单突触反射弧。 肱二头肌反射(C5-6);肱三头肌反射(C6-7);桡骨膜反射(C5-8);膝腱反射(L2-4);跟腱反射(S1-2) 浅反射;刺激皮肤、黏膜、角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 ——反射弧:脊髓节段的反射弧;冲动达大脑皮层→脊髓前脚细胞 腹壁反射(T7-12);提睾反射(L1-2);跖反射(S1-2);肛门反射(S4-5)、角膜反射;咽反射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第一节意识障碍 意识:个体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 意识障碍:觉醒度下降(嗜睡、昏睡、昏迷);意识内容变化(意识模糊、谵妄) 嗜睡: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醒后勉强配合检查和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很快入睡。 昏睡: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奇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能唤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做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①浅昏迷: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周围事物、声光无反应,强烈刺激(疼痛)可有回避及痛苦表情,不能觉醒。吞咽、咳嗽、角膜、瞳孔对光反射存在。生命征不变。 ②中昏迷:正常刺激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生命征改变 ③深昏迷:任何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生命征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 脑死亡:大脑和脑干功能全部丧失 ①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②自主呼吸停止③脑电图~直线;颅多普勒~无脑血管灌注;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功能丧失 ④以上情况持续至少12小时⑤腱反射、腹壁反射等可消失⑥排除急性药物中毒、低温、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意识模糊: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谵妄:对周围环境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表现为紧张、恐惧、兴奋不安,甚至有冲动和攻击行为。白轻夜重,持续数h至数d。 三、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合征(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丧失) 意识丧失,但睡眠、觉醒周期存在,能无意识的睁闭眼、转动眼球,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反射存在,但无自发动作。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增高。上肢屈曲内收,腕及手指屈曲,双下肢伸直,足屈曲——去皮质强直。【缺氧性脑病、脑炎、中毒、严重颅脑外伤】

外科学考试重点(史上最全)名词解释,大题必备

外科学考试重点:问答名解填空 问答题:库欣反应(Cushing):当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血压升高(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即。颅内压增高三主症:头痛(最常见原因)、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重要客观体征之一)。颅内压增高的后果:脑血流量降低脑缺血甚至脑死亡脑移位和脑疝脑水肿库欣反应胃肠功能紊乱以及消化道出血神经源性水肿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变化脑疝: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脑疝分型:①小脑膜切迹疝又称颞叶疝。为颞叶的海马回、钩回通过小脑幕切迹被推移至幕下;②枕骨大孔疝又称小脑扁桃体疝,为小脑扁桃体及延髓经枕骨大孔推向椎管内;③大脑镰下疝又称扣带回疝,一侧半球的扣带回经镰下孔被挤入对侧分腔。线形骨折按发生部位分为:颅前、中、后窝骨折。鉴别为:①前:有鼻出血、眶周广泛淤血斑(熊猫眼征)以及广泛球结膜下淤血斑等表现。可合并脑脊液鼻漏(CSF 经额窦或筛窦由鼻孔流出)、嗅神经或视神经损伤。②中:可合并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鼻出血或耳出血,可合并 III、IV、V、VI 脑神经损伤。③乳突部皮下淤血斑(Battle 征)、可合并第 IX-XII 脑神经损伤。成人凹陷性骨折多为粉碎性,婴幼儿可呈“乒乓球凹陷样骨折”:明显凹陷,连续性。造成闭合性脑损伤的机制:①接触力;②惯性力:来源于受伤瞬间头部的减速或加?僭硕鼓栽诼诩彼僖莆唬肼谙嘧病=芰Σ嗟哪运鹕顺莆寤魃耍黄涠圆嗾叱莆猿迳恕T⑿阅运鹕耍≒rimary brain injury)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脑震荡:①短暂的意识障碍②不超过半小时③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逆行性遗忘)④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⑤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CT 检查颅内无异常发现。颅内血肿分型:按血肿引起颅内压增高或早期脑疝症状所需时间分 3 型:①72 小时以内为急性型②3 日以后到 3 周以内为亚急性型③超过 3 周为慢性型.脑硬膜外血肿出血来源以脑膜中动脉最常见.按来源和部位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最常见脑内血肿.体积压力反应:如原有的颅内压增高以超过临界点释放少量脑脊液即可使颅内压明显下降若颅内压增高处于代偿的范围之内临界点以下释放少量脑脊液仅仅引起微小的压力下降.硬脑膜外血肿临床表现与诊断:1.外伤史:颅盖部特别是颞部的直接暴力伤局部有伤痕或头皮血肿颅骨 X 线摄片发现骨折线跨过脑膜中动脉沟.2.意识障碍:有三种类型:⑴当原发性脑损伤很轻时最初的昏迷时间很短而血肿的形成又不是太迅速时则在最初的昏迷与脑疝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楚时间大多为数小时或稍长称为”中间清醒期”⑵如果原发性脑损伤较重或血肿形成较迅速则见不到中间清醒期可有意识好转期未及清醒却又加重也可表现为持续进行加重的意识障碍.⑶少数血肿是在无原发性脑损伤或脑挫裂伤甚为局限的情况下发生早期无意识障碍只在血肿引起脑疝时才出出意识障碍.3.瞳孔改变:患侧瞳孔可先缩小对光反应迟钝随后表现为瞳孔进行的扩大对光反应消失睑下垂以及对侧瞳孔亦随之扩大.4.锥体束征:早期出现一侧肢体肌力减退如无加重表现可能是脑挫裂伤的局灶体征如果是进行加重就考虑为血肿收起脑疝.5.生命体征:常为进行的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和体温升高.硬脑膜下血肿:急性:临床表现与诊断:病情一般多较重表现为意识障碍进行性加深无中间清醒期或意识好转期表现.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的其他征象也多在 1-3

神经内科实习心得

精选范文:神经内科实习心得(共2篇)1 神经内科实习带教工作存在的困难1.1 实习学员刚从学校来到医院实习,由于医院环境,人际关系及学习方式的改变,其心理活动也有一定的变化,尤其在刚接触临床时,对环境、临床工作存在陌生、好奇又紧张的心理,在病区面对着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及陌生的护理教员,产生担心、自卑甚至惶恐的心理。1.2 神经内科的患者特点:老龄、部分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病种多样,病情危重复杂,决定了许多操作的特殊性,如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多,护理管道多,昏迷危重患者测全脑征,给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导尿术,做膀胱冲洗等,随着脑血管放射介入的广泛开展,许多患者需行各种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等,而且其中不乏男性患者,我们的实习护士几乎全为女性,使实习护士难以面对,操作时缩手缩脚,缺乏积极主动性。1.3 患者对实习学员不信任从患者的角度来讲,患者大多对其所熟悉的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和依赖感,对实习护士产生怀疑感和抗拒感。如果给他们进行治疗的是女性实习护士,有些患者不愿配合甚至抵触情绪严重,有些甚至会拒绝,态度傲慢无礼,呵斥实习护士,如:“我的血管细小,液体不好扎,叫你们老师来!”,使实习护士倍感尴尬、羞愧,甚至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实习效果,不利于顺利完成实习阶段规定的要求和任务。2 带教方法2.1 及时了解实习学员的心理状态经常主动与实习护士交流谈心,注意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弱化消极情绪。在生活上多体贴,学习上多帮助,思想上多关怀。询问学生的经历,包括在前一个科学习的情况,家庭背景等,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如可告知自己刚刚开始实习时也经常碰到类似现象,自己是如何克服的等等,以缓解学员的紧张情绪。学员也可通过呼吸新鲜空气,听音乐,与朋友与患者交谈,虚心向带教老师学习等方法转移注意力,缓解紧张。2.2 尽快适应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实习护士进入病房后,一是让其熟悉神经内科的护理实习步骤,护士长、带教老师、教学秘书先向学员做自我介绍及介绍科室环境,让学员放松紧张的情绪,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介绍病区环境,使学员尽快熟悉,适应;介绍神经内科的病种及特点,护理特点及各种管道的护理,做全脑护理、膀胱冲洗时的注意事项及操作规则。神经内科危重患者、脑血管、痴呆患者常见,许多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伴随情绪性格的改变,给护理工作带来挑战和困难,所以不仅要做好专科护理,生活护理也十分重要。2.3 护理操作的带教要循序渐进第一遍护理操作必须由带教老师边示范边讲解,并详细介绍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从第二遍开始,由实习学员独立操作,带教老师帮助其完成,对于特殊的操作,要放手不放眼。尤其是对于给男性患者造影前的导尿,备皮等,首先要让实习学员从思想上消除顾虑,摆正自己的角色,把自己当作就是一名真正的临床护士,患者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为其解除疾病的痛苦,这样实习学员就可以放下包袱,缓解紧张情绪。每次操作时,必须有带教老师陪同一起完成。另外,为了让她们增强信心,带教老师尽量选择一些修养较好,心理素质较佳的患者,作为她们独立完成的患者。树立正确的护士职责感和价值观,心存爱心和高度责任心,与患者耐心真诚地进行沟通交流,尊重患者隐私和人格,认真负责,态度温和,久而久之,患者会理解并配合实习护士的工作。2.4 注意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交际能力。实习初期注重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观察本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进展、治疗、护理要点等。观察由浅入深,实习期间,观察能力有所提高,这就要培养分析判断能力[1]。通过提问可以使她们养成主动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学员与患者的交流也很重要,交流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员将来在护理工作中的自信心,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要教会实习学员掌握护士礼仪,着装要求,精神面貌,了解护患沟通的技巧,如安静的环境,舒适的体位等,熟悉患者的病情,对患者说话或听其说话时要真诚的倾听,患者讲话时,护士不要打断。让实习护士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获得资料,带教老师要耐心帮助其分析整理,这样有助提高学员的交流能力。实习护士工作对其存在的缺点不足,认真负责地给予指出并督促改正,不能迁就敷衍;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应给予及时真诚的表扬和鼓励,唤起职业崇高感,激发其前进的动力。在学员准备出科时,为其准备下一科应该知道的信息,使学生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