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胶束浓度对于药物在生物体内增溶性的重要性研究

临界胶束浓度对于药物在生物体内增溶性的重要性研究
临界胶束浓度对于药物在生物体内增溶性的重要性研究

临界胶束浓度对生物相关的介质中增溶性预测的重要性研

- *

Mo P m u 2015 12 1171?1179

摘要:该研究评估了在禁食状态模拟的肠液(FaSSIF)等生物相关联的介质中通常观察到的化合物固有的表面性质是否与溶解度增强相关(SE)。测定了51种不同的化学化合物在禁食状态模拟的肠液(FaSSIF)和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解度及其表面活性参数。研究表明,与磷酸盐缓冲液相比,能观察到在禁食状态模拟的肠液(FaSSIF)中化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参数与溶解度增强(SE)密切相关。因此,分子形成胶束的内在能力也是每个化合物对生物相关表面活性剂胶束亲和力的决定因素。相比于CMC与亲油性(logD)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药物通常涵盖的亲油性logD范围内(2<logD<4),CMC和SE之间存在着更好的相关性。CMC可作为一项有应用价值的参考参数,用来指导药物开发者们更好地诊断、改进和预测药物在生物相关联介质中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口服候选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关键词:溶解度,FaSSIFM,FeSSIF,BCS, CMC,溶解,生理环境,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亲油性,两亲性,模拟肠液

引言

为了实现药物的作用部位,口服给药必须首先克服由肠道障碍引起的生物障碍。通常来说,胃肠道药物的溶解度是一个限速步骤,它决定了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程度。药物的低溶解度经常导致有限的口服生物药效率,且往往引起广泛的个体差异。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中,水溶性介质历来是一种标准介质1,近年来,作为BCS子分类的一个部分2,生物相关胃肠道介质的出现,为药物在肠道环境中的溶解度提供了一种与生理更相关的预测。已有研究通过生理吸收模型证实了它们特别适合于预测和模拟BCS II类化合物的吸收曲线3。在最广泛使用的介质中,模拟肠液FaSSIF和FeSSIF分别是用于模仿禁食和喂食条件下的肠道环境的生物相关胃肠道介质4。一般而言,作为增强的润湿性和/或胶束增溶的结果,药物在生物相关介质中的溶解度通常比在缓冲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增加5。

Nawroth等人研究了人类由进食到禁食状态下消化系统里胆盐?脂质溶液结构的发展过程6。研究显示,在模拟肠液FeSSIF中形成了小的混合胆盐?脂质胶束,在模拟肠液FaSSIF 中则主要形成了大的脂质体。鉴于这些生物相关联系统结构的复杂性,相对于水介质,要想弄清在模拟肠液介质中哪些参数负责参与选择性调节任一化合物的溶解度具有相当的挑战性。

虽然亲油性似乎是解释化合物对胆盐?脂质溶液亲和力的一个关键属性7,其它因素,如静电相互作用、pH值和分子形状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参数8。近年来,研究人员强调了由分子结构参数和能积极帮助预测的适度亲油能力来对药物在模拟肠液和脂类物质中的溶解度进行准确地预测具有挑战性9-10。

对有助于胶束增溶的化合物性质,还有必要提供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描述。深入了解结构因素对于驱动化合物在生理环境中增溶性的影响有利于药物的发现,尤其是处理水溶性差的一类化合物,而肠道吸收是一个关键的优化属性。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可靠的体外模型来辅助化合物设计的方法成为药物开发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表面张力是由一种行之有效的体外实验测定的,即通过测量化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和两亲性评估其表面活性的性质。两亲性是用来量化化合物对生物膜亲和力的一个重要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制药行业预测药物引起的磷脂质病11,12、血脑屏障渗透13以及药物淋巴吸收14等。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同样评估了化合物对包含在生物相关介质中胶束的亲和力是否可以通过化合物固有的表面活性性质来进行解释。因此,我们表征了不同化合物的表面活性性质,与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相比,我们观察到化合物在FaSSIF中的增溶性程度与它们的表面活性性能存在关联。我们研究的五十一种分子具有广泛的溶解性,亲脂性和电离状态,包括上市药品和罗氏公司专有的化合物。

实验部分

化合物:化合物主要是罗氏制药研发中心自身合成或者从市场上购买所得。浓度为0.05M 的pH为 6.5的磷酸缓冲溶液由以下步骤制备:将 4.86g的KH2PO4(Sigma 公司)和2.02gNa2HPO4(Sigma 公司)溶解在1L的蒸馏水中,随后,经过密理博过滤膜过滤。FaSSIF 缓冲液使用SIF粉末(克里登-英国)由已知的详细配置方法制备得到15。

水溶液和FaSSIF中的平衡溶解度:准确称量的1mg干燥粉末状的化合物加入到试管中,加入330微升缓冲溶液溶解。样品使用超声波超声1小时(布兰森1210,布兰森超声波仪,美国丹伯里),室温下摇晃2小时,放置过夜平衡。第二天,检测样品的PH并且使用密理博过滤仪(密理博,德国)过滤溶液。滤液用浓度为0.05M 的盐酸/20%的乙腈(v/v)溶液稀释制成三种不同的样品:分别是未稀释的样品,以1:10比例稀释以及1:100比例稀释的样品。化合物的校正曲线由为0.05M 的盐酸/20%的乙腈(v/v)溶液稀释的1毫克/ 毫升的DMSO标准溶液得到。校准标准和样品使用LC-UV-MS分析仪按下列描述的方法测试分

析。

增溶性SE通过样品在FASSIF中的溶解度除以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计算得到(方程一)

表面活性测定:化合物使用DMSO进行逐级稀释成12种不同的浓度,加入到pH为6.5的0.05 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至最后含10%的DMSO的样品。最终的化合物浓度范围是10 nM到10 mM之间。在达到极限溶解度的情况下或识别最佳参数必须要确定一个相关浓度范围时,二次实验中定义了备选浓度范围。样品放置十分钟使其在气液界面处达到平衡。表面张力的变化规律使用Kibron公司的高通量表面张力仪Delta-8(赫尔辛基,芬兰) 进行测试,用纯水(72.8mM/N)对之前测量的每份50微升的样品进行校准。表面活性参数根据吉布斯关于气-水界面经典的热力学理论计算和通过生成的等温线曲线拟合获得。主要的衍生参数如下所述。

(Ⅰ)Kaw 气-水分配系数,来自于方程2

π对应于表面张力,C代表的是化合物的浓度。(Ⅱ)CMC:临界胶束浓度指的是最高表面张力值的切线与拐点处曲线的外推斜率的交叉点(图3)(Ⅲ)△△G am两亲性,来自于方程3

其中,R指的是理想气体常数,T指的是开尔文温度。(Ⅳ)A s: 界面面积,来自于方程4

其中,N A指的是阿伏伽德罗常数。

离子化研究:电离常数(pKa)由SGA分析器通过分光光度法获得(天狼星分析仪器公司弗瑞斯特英国)。在室温下,测试样品的水溶液以恒定流量注入到流动的pH梯度仪。化合物紫外吸收的变化作为pH梯度的函数进行了监测,电离常数则由化合物紫外吸收相应的变化率为最大值处的紫外波长确定。pH梯度可以使用两种含有10%体积比的甲醇的缓冲溶液按比例混合得到。缓冲液是一种弱酸和弱碱的混合物,在波长大于240nm的区域不会有明显的吸收峰。对于不能由实验测定电离常数的化合物,其pK a是使用商用软件Moka通过建立现有公共的和罗氏公司专有的化合物的电子模型计算得到16。

表1. 51种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溶解度数据,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数据都是通过实验所测。

a通过计算机模拟所得。b来自于参考文献23 . b来自于参考文献24. 从logD74中推测所得. e来自于计算机模拟ClogP. f来自于参考文献8. g来自于参考文献22 . h使用亨德生方程计算出水溶性PKa, iA, 酸;B,碱;N,中性;Z,两性离子16.

脂溶性(log D)的测定在分配实验之前,将辛醇和浓度为25 mM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 为6.5)于室温下配置成相互饱和的溶液。将浓度为10 mM化合物的DMSO原液加入至辛醇饱和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备成浓度为100 μM的样品溶液。然后,1.2 mL的该溶液通过密理博96孔过滤器(密理博,德国)过滤至Nunc96孔板中(罗切斯特,纽约),用200 μL辛醇饱和的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得到溶液的最终体积为1.4 mL。将滤液转移到罗氏公司生产的特氟龙96孔板中,并使用DIFI管(拉伯斯维尔,瑞士)覆盖,该管通过自动化液体处理系统(Bio,贝克曼,加拿大)预涂了两种不同体积的辛醇(V oct=1和5μL;针对每份体积的n=3),或者在分析化合物水溶液的初始浓度时用不预涂辛醇的管作参照(每个化合物的n=2;C aq0)。密封试剂分析盒,在室温下摇晃过夜,直到达到分配平衡。从特氟龙板的顶部拆卸下DIFI管后,使用LC-UV-MS测定了平衡条件下水相中的化合物浓度(C aq eq)及初始条件下水相中的化合物浓度(C aq0),方法如下所述。

分配系数LogD由方程5计算得到

方程中V aq和V oct分别代表的是培养板中饱和水相的体积以及饱和正辛醇相的体积。

对于一些在pH值6.5时实验数据不可得的化合物,可使用由上述同样方法测量得到的pH值为7.4时的logD或者采用计算程序Kow_clogP17预测的logP值或是使用文献报道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基于参考文献18发展的模型,通过使用6.1版本的LogD vs pH模型ADMET预测器(Simulations Plus,股份有限公司,兰卡斯特,CA)提供的表2中列出

的logD、logP及pKa值为输入参数,由外推法获得其PH为6.5时的LogD值。

HPLC-NV-MS对化合物的浓度分析. 样品的分析使用了安捷伦高效液相1260(溶解度样品)或者是安捷伦1290(logD样品)高效液相分析仪。HPLC-MS系统(安捷伦科技,圣克拉拉,加利福尼亚)装备了DAD检测器和API四级杆质谱分析仪(安捷伦6140,圣克拉拉,加利福尼亚)。样品注入至直径2.1毫米,长50毫米、厚2.6微米(溶解度样品)或是直径2.1毫米,长30毫米、厚1.7微米(logD样品)的KinetexXB分析柱中,60 o C温度下测试。流动相由A相(水)和B相(乙腈)组成,二者皆包含0.1%体积的甲酸。用通用的快速梯度以1.5mL/min(溶解度样品)或1.0mL/min(logD样品)的流速进行梯度淋洗。当通过DAD检测器后,洗脱液到达电喷雾口并保持下列源设置:毛细管电压+3.5 KV,干燥气体(N2)流量13 L/min,雾化压力60 psig,干燥气温度为350 o C。由单反应监测模式获得伪分子离子[M+H]+强度的积分。对于LogD样品,MS数据的内部校准可通过注入1、3 及5 μL的参照溶液来完成。如果紫外光灵敏度很高的话,在适宜波长下的峰面积可以用于计算。

结果

在FaSSIF和缓冲液中溶解性的评价及理化性质。

源于不同的研究方案,我们选取了21种上市药品和30种罗氏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其原因在于它们在缓冲水溶液和FaSSIF介质之间具有不同的溶解程度,测试两类化合物的缓冲液pH值皆为6.5。作为标准的做法,所有的溶解度和表面压力分布测试均在室温下进行,而不是在37°C下进行。尽管温度会影响药品的溶解度、脂质聚集分配、以及增溶溶解,有报道称牛磺胆酸盐胶束的聚集数对于温度的变化相对不敏感19。化合物集包含不同的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亲脂性,涵盖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电荷态,如包括中性,酸性,碱性和两性离子分子。它们主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溶解度值列于表1。

增溶性(SE)程度从0.6到超过429倍不等,提供了一个广泛、动态范围的观察。如图1所示,和先前研究工作期望的一样8,在FASSIF中测得的药物溶解度接近或高于在缓冲水溶液中的溶解度,结果是SE值通常接近或高于表1中列出的值。此外,低水溶性的化合物在FaSSIF中的SE值普遍较高,在FaSSIF中SE值较低的一端则主要代表的是中性和亲脂性化合物。水溶性高于100 μg/mL的化合物在水和FaSSIF介质中具有相似的溶解度。

图2是SE对logD的函数图,logD是pH为6.5时测得或外推法得到的药物在辛醇中的分配系数,可以观察到logD和增溶性对数之间存在积极趋势的相关性(r2= 0.50)。logD值在-3到2范围之间的化合物没有表现出增溶性,而高亲脂性(logD>4)的化合物总是表现出明显的增溶性增加(>10倍)。对于亲脂性值介于2~4之间的化合物,其亲脂性与logSE 之间的相关性很差(r2=0.24),表明仅仅logD并不能够充分的解释和预测在这个亲脂性范围内的化合物的SE值(图5B)。

图1. 51种化合物在PH为6.5的磷酸盐和FASSIF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化合物划分为酸(■),碱(△),两性离子(●)、中性(X)。直线代表的是拟合线。低于数据下限的值绘制了其检出限。

图2. 51种化合物的SE (SE=S_FASSIF/S_水溶液),代表的是化合物在pH为6.5的辛醇溶液中分配系数。化合物划分为酸(■),碱(△),两性离子(●)、中性(X)。直线代表的是拟合线。低于数据下限的值绘制了其检出限。

表面活性参数的测定

表面活性剂的主要参数从浓度表面压力剖面图获得。对这些代表化合物参数的描述如图3所示,其完整的数据集总结在表2中。

图4将表面性质同增溶性程度进行了对照。在测定或衍生得到的不同表面性能参数中,临界胶束浓度(CMC)表现出与SE明显的负相关性(r2 = 0.79),这说明化合物形成胶束的倾向性越高,其在FASSIF中的增溶性程度越大。具有低的或测不出临界胶束浓度的化合物表现出接近表1的一致的SE值。其它表面参数,如界面面积,气?水分配系数,和两亲性对SE作图时均显示出某种趋势,虽然不如临界胶束浓度那么显著。

图3.表面压力典型剖面图. A指的是化合物29的表面压力典型剖面图,B指的的是尼群地平的表面压力典型剖面图。虚线表示的是描述表面张力参数

表2. 51种化合物表面张力性能参数

讨论

低溶解度常限制口服药物吸收。这种影响变得越来越严重,因为药物研究计划逐渐转移到关注分子量更大、更亲脂性的化合物,转变向低溶解度的实体20。肠道生物相关介质如FeSSIF和FaSSIF中溶解度数据与生理学建模方法的使用让我们可以更多的预测理解吸收程度3。众所周知,这些介质有助于化合物的增溶,然而,人们对这种增溶的分子驱动力仍然知之甚少。

考虑到肠道生物相关介质易于形成超分子自组装,比如形成脂质体和胶束6,这就引导我们可以假设化合物的表面活性与它们在肠道环境中被溶解的能力存在关联。生物相关介质的表面活性已有研究报道21,然而,人们很少关注溶解的化合物所固有的表面活性性能。事实上,介质中的化合物通过联合形成胶束,在胶束体系中就可以发生增溶作用。因此,化合物形成的胶束的倾向可能是决定增溶程度的一个相关属性。

图4. 增溶性值与表面张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A)logCMC 浓度为1μM; (B)界面面积(As);

(C)气-液分散系数(Kaw); (D) 两亲性(△△Gam).化合物划分为酸■,碱△,中性×,两性●. 图中的点低于或高于图中标绘的直线,表面这些测试值超过了其本身的检测限。

按照这种工作假说,我们表征了一系列不同的市售和罗氏公司专有的药物的表面活性性能,旨在研究这样的表面活性参数与相比于水性介质的FaSSIF中增溶程度之间的相关性。依据关于气-液界面的经典的吉布斯热力学理论,我们测定了化合物主要的表面活性性能。由此产生的数据可以确定临界胶束浓度(CMC)作为最有影响的参数,与FaSSIF中观察到的溶解度增强(SE)之间存在着强烈的关联性。其它表面活性参数:如界面面积(A s),气-液分配系数(K aw),和两亲性(△△G am),对SE做图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只是不如CMC 与SE之间的相关性明显。此外,因为As、Kaw和ΔΔG am部分依赖于CMC,在相关的研究中,观察到的它们与SE的相关性趋势可能和CMC的影响有关。

这些结果表明,具有高倾向自形成胶束体系的化合物(低CMC)可结合FaSSIF胶体组装而表现出良好的可溶解的能力。相反,当化合物具有高的或无可观察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时(即不形成胶束),它们的SE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表明化合物融入到FaSSIF胶束结构中是增溶的前提条件,仅用logD表示的药物与非极性胶束/囊泡的疏水相互作用并不能解释它们的增溶性。后者的例子如化合物22(logD 2.9; SE0.6; CMC>10000μM)或者甲酚那酸(logD 3.0; SE2.4;CMC>10000);这些化合物尽管都具有高亲脂性,却表现出没有或者是有限的SE 值,可能与它们不具备形成胶束的能力有关。

图5. 增溶性与LogCMC(μM,A)的线性相关以及在PH为6.5下的辛醇分布参数(logD6.5).LogD6.5的数据范围限制在2-4之间。图B中的空心圆相当于logD值,来自于文献、预测或者从logD中推测获得. 图中数据值低于或高于数据下限的点表示的是其检测极限。

先前已有研究对一组参考化合物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在一般情况下,

离子化的酸性化合物比离子化的碱表现出更低的SE。这说明,由于离子化的酸同荷净负电的FaSSIF介质组分存在着静电斥力,因而它在FaSSIF中的溶解度没有增加8。在当前的研究中,对于几个涵盖化学空间更广的专有化合物,我们没有发现离子化的酸和碱之间有关增溶方面存在的显著的溶解度差异,这说明静电相互作用可能已被其它因素屏蔽或掩盖,如化合物的构象或亲脂性。

图6. Log CMC(μM)与辛醇分配系数(logD6.5)之间的相关性,(A)完整的化合物划分为酸,碱,中性,两性。化合物的logD值在2到4之间。(B)图中的空心圆代表的是在PH为7.4的环境下来自于文献、预测或者从logD中推测获得logD值。图中数据值低于或高于数据下限的点表示的是其检测极限。

前人的研究证明增溶程度与化合物的亲脂性有一定的关联性7,22。尤其是,Mithani7的研究表明,在胆汁盐的存在下,增溶率直接取决于亲油性。虽然Mithani 用的增溶率一词与本项研究工作中使用的术语SE不完全对应,但是二者都是直接相关的,预计都将依赖于亲脂性。有趣的是,据Mithani的研究报道,在禁食

条件下,溶解度的增加非常有限,胆汁盐浓度低于CMC,随后,在进食条件下,溶解度显著增加,特别是对脂溶性化合物来说,更是如此。同样地,Fagerberg 等人22的研究表明,化合物的增溶率随化合物的亲脂性增加而增加。在我们的工作中,涵盖的化合物范围显著更广,logD与溶解性增强呈正相关。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与logD相比,CMC同SE的相关性更好(图5和图6)。尤其是,当考察药物中经常遇到的处于亲脂性范围内(logD在2~4之间)的化合物时,有一种现象变得很明显,logD不能正确预测SE,因此,它不能被用来作为用于SE 优化目的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参数,而在这个亲脂性范围内,CMC却可以很好地描述SE(图5)。值得注意的是,CMC和logD之间似乎是正相关(图6),这表明,观察到的SE和logD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可能反映了logD是如何影响化合物的CMC的。

在药物开发筛选化合物的过程中,为了使化合物分子有最多的机会提供最好的临床PK/PD和最佳的安全性,可以调节不同化合物的属性。还有,溶解度是常规监测和优化的参数之一。通常来说,增加溶解度的选择方案要受到生物活性所需的结构和性能要求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化合物的水溶性明显受到限制,分子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才能提高其在模拟肠液中的溶解度,这一早期的认识对设计具有较好溶解性的分子可能是有益的。尽管提高SE最直接的方法是测试包括生物相关介质在内的化合物的溶解性的试验,但测定或预测临界胶束浓度(CMC)对验证一个假设和指导药物化学的合成却非常有用。此外,CMC(测定的或预测的)对于建立新的计算机模型预测化合物在生物相关介质中的增溶性来说,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信息模块。

结论

据我们所知,本论文第一次综合性地研究了类药性化合物固有的表面性质对其在与水介质相比的生物相关介质中溶解度增强的影响。该项研究证明,临界胶束浓度能够描述化合物固有的在胶束中自聚集的能力,比已为大家接受的亲油性能更好地预测化合物在FASSIF中的增溶性。我们的研究认为,如果考虑化合物在胶束中富集的倾向作为增加肠道对药物吸收的一种方式,那么药物优化策略可能会从中受益。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实验二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扫描) 具有明显“两亲”性质的分子,即含有亲油的足够长的(大于10-12个碳原子)烃基,又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通常是离子化的),由这一类分子组成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如肥皂和各种合成洗涤剂等,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是由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组成的,若按离子的类型分类,可分为三大类: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羧酸盐(肥皂),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胺盐,如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胺;③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类。 表面活性剂进入水中,在低浓度时呈分子状态,并且三三 两两地把亲油基团靠拢而分散在水中。当溶液浓度加大到一定 程度时,许多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立刻结合成很大的集团,形 成“胶束”。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简称CMC。 临界胶束浓度是表面活性剂的重要物理性质。当表面活性剂溶 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不仅表面张力不再下降,还有很多和 表面活性剂单个分子相关的性质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右图 所示,溶液的电导率,渗透压,蒸气压,光学性质,去污能力 及增溶能力等随浓度的变化关系曲线都有一个明显的转折点。 通过测定表面活性剂这些物理性质的变化,可以测定CMC。本实验是采用两种方法,即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电导法原则上讲仅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使用。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当溶液浓度很稀时,电导的变化规律也和强电解质一样;但当溶液浓度达到CMC时,随着胶束的生成,电导率发生改变,摩尔电导率急剧下降,这样从电导率(κ)对浓度(C)曲线或摩尔电导率(Λm)-C曲线上的转折点可方便地求出CMC。同理,由表面张力与浓度(σ-c)曲线图所示,开始时σ随浓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之后变化缓慢甚至有所上升,由曲线上的转折点可方便地求出CMC。这就是电导法和表面张力法测定CMC的依据。 三、仪器与试剂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设计实验 室温:26.3℃表 大气压:101.27KPa 面 活的 指导老师:性临 剂界 胶 束及 浓其 度影 定响 因 素 2010年5月22日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防腐、抗静电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及相应的实际应用,成为一类灵活多样、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除了在日常生活中作为洗涤剂,其他应用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精细化工领域。临界胶束浓度可体现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本文通过测表面张力探求其临界胶束浓度。 关键字: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应用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 引言: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现代文盟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表面活性剂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即温和,易生物降解和多功能性,强调使用安全,生态保护和提高效率。可通过测其临界胶束浓度CMC来反映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在25℃时呈白色或浅黄色凝胶状膏体,无异味,活性物含量(%) 68-72,游离油(%) ≤3.5,硫酸钠(%) ≤1.5,PH值(25℃,2%样品水溶液) 7.0-9.5,色泽(klett,5%活性物水溶液) ≤30,临界胶束浓度约0.003 mol / L,易溶于水,具有优良的去污、乳化、发泡性能和抗硬水性能,温和的洗涤性质不会损伤皮肤;广泛应用于香波、浴液、餐具洗涤剂、复合皂等洗涤化妆用品;用于纺织工业润湿剂、清洁剂等。 本实验通过测其表面张力来找其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测定适合于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无机离子的存在也不影响测定结果,在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随着浓度的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急剧下降,当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表面张力的下降则很缓慢或停止,以表面张力对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对数作图,曲线转折点相对应的浓度即为CMC。 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盐(含反电离子),使其临界胶束浓度下降;醇对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较复杂,但一般地随醇加入量增大而减小,其减小程度与醇的结构有关,对于脂肪醇来说,其减小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能力随碳氢键增加而增加,因为醇分子能穿入胶束形成混合胶束,减小表面活性剂离子间排斥力,同时由于醇分子的加入使体系的熵值增大,所以胶束易于形成和

临界胶束

物理化学实验报告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化学071 学号07111102 姓名陈海佳

实验名称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日期2010.4.8 同组者姓名陈海佳包耀耀 室温15.79℃气压101.3 KPa 成绩 一、目的和要求 1.了解表面活性的特性及胶束形成原理;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3.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 二、基本原理 具有明显”两亲”性质的分子,即含有亲油的足够长的(大于10-12个碳原子)烃基,又含有亲水的极性基团(通常是离子化的),由这一类分子组成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如肥皂和各种合成洗涤剂等,表面活性剂分子都是由极性部分和非极性部分组成的,若按离子的类型分类,可分为三大类: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羧酸盐(肥皂),烷基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烷基磺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主要是胺盐,如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和十二烷基二甲基氯化胺;③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聚氧乙烯类。 表面活性剂进入水中,在低浓度时呈分子状态,并且三三两两地把亲油基团靠拢而分散在水中。当溶液浓度加大到一定程度时,许多表面活性物质的分子立刻结合成很大的集团,形成”胶束”。以胶束形式存在于水中的表面活性物质是比较稳定的。表面活性物质在水中形成胶束所需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CMC可看作是表面活性对溶液的表面活性的一种量度。因为CMC 越小,则表示此种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达到表面饱和吸附的浓度越低。也就是说只要很少的表面活性剂就可起到润湿、乳化、加溶、起泡等作用。在CMC点上,由于溶液的结构改变导致其物理及化学性质(如表面张力,电导。渗透压,浊度,光学性质等)同浓度的关系曲线出现明显的转折,如图1所示。因此,通过测定溶液的某些物理性质的变化,可以测定CMC。

药物的体内过程完整版

药物的体内过程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即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的过程,又称ADME系统。 吸收、分布、排泄通称药物转运(tranportationofdrug)。 代谢变化也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代谢和排泄合称为消除(elimination) 图3-1药物体内过程示意图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1.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 类型: 1)脂溶扩散(lipiddiffusion;简单扩散) 2)水溶扩散(aqueousdiffusion;滤过) 3)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 (需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特点:顺差(浓度、电位),不耗能; 不需载体,无饱和、竞争抑制。 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 特点:逆差(浓度、电位),耗能; 需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3.膜动转运(cytopsistransport) 胞饮(pinocytosis) 胞吐(exocytosis) 整个体内过程都涉及药物体内跨膜转运。 大多数药物体内转运过程属于被动转运(脂溶扩散)。 分子量小,非解离型,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易被动转运。 二、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吸收速度主要影响药物起效的快慢; 吸收程度主要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弱。 影响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剂型、剂量 给药途径:起效: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吸收环境等。 1.消化道吸收 1)口服(oraladministration,peros,p.o.) 大多数药物常采用口服给药,以肠道(小肠)吸收为主。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 1、表面张力 用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对数作图,在表面吸附达到饱和时,曲线出现转折点,该点的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开始时随溶液浓度增加而急剧下降,到达一定浓度(即cmc)后则变化缓慢或不再变化。因此常用表面张力-浓度对数图确定cmc。 具体做法: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作出 γ-lgc曲线,将曲线转折点两侧的直线部分外延,相交点的浓度即为此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cmc。 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求出表面活性剂的cmc和表面吸附等温线。 优点:简单方便;对各类表面活性剂普遍适用;灵敏度不受表面活性剂类型、活性高低、浓度高低、是否有无机盐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表面张力法是测定表面活性剂cmc的标准方法。 2、电导率(测定cmc的经典方法) 用电导率与浓度的对数作图,在表面吸附达到饱和时,曲线出现转折点,该点的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优点:简便; 局限性:只限于测定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确定cmc时可用电导率对浓度或摩尔电导率对浓度的平方根作图,转折点的浓度即为cmc。 3.染料法 某些染料在水中和胶团中的颜色有明显差别的性质,采用滴定的方法测定cmc。 具体方法:先在较高浓度(>cmc)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少量染料,此染料加溶于胶团中,呈现某种颜色。再用滴定的方法,用水将此溶液稀释,直至颜色发生显著变化,此时溶液的浓度即为cmc。 优点:只要找到合适的染料,此法非常简便。 但有时颜色变化不够明显,使cmc不易准确测定,此时可以采用光谱仪代替目测,以提高准确性。 4.浊度法 非极性有机物如烃类在表面活性剂稀溶液(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分析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一节药动学基本概念、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一、房室模型 房室是一个假设的结构,在临床上它并不代表特定的解剖部位。 如体内某些部位中药物与血液建立动态平衡的速率相近,则这些部位可以划为一个房室。 给药后,同一房室中各个部位的药物浓度变化速率相近,但药物浓度可以不等。 单室模型:当药物进入体循环后,能迅速向体内各组织器官分布,并很快在血液与各组织脏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都属于这种模型。 单室模型并不意味着身体各组织药物浓度都一样,但机体各组织药物水平能随血浆药物浓度的变化平行地发生变化。 双室模型假设身体由两部分组成,即药物分布速率比较大的中央室与分布较慢的周边室。 二、药动学参数 1.速率常数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大多属于一级速率过程,即过程的速度与浓度成正比。速率常数的单位是时间的倒数,如min-1或h-1。 药物从体内消除的途径有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和胆汁排泄等。药物消除速率常数是代谢速率常数k b、排泄速率常数k e及胆汁排泄速率常数k bi之和: k=k b+k e+k bi+…(9-1) 但在临床上,一些药物存在主动转运或载体转运,当药物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后,载体被饱和,药物的转运速度与浓度无关,速度保持恒定,此时为零级速度过程。 2.生物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降低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常以t1/2表示,单位取“时间”。t1/2是药物的特征参数,不因药物剂型、给药途径或剂量而改变。 但消除过程具零级动力学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3.表观分布容积 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用“V”表示。它可以设想为体内的药物按血浆浓度分布时,所需要体液的理论容积。 V=X/C (9-2) 式中,X为体内药物量,V是表观分布容积,C是血药浓度。 V是药物的特征参数,对于具体药物来说,V是个确定的值,其值的大小能够表示出该药物的分布特性。从临床角度考虑,分布容积大提示分布广或者组织摄取量多。一般水溶性或极性大的药物,不易进入细胞内或脂肪组织中,血药浓度较高,表观分布容积较小;亲脂性药物在血液中浓度较低,表观分布容积通常较大,往往超过体液总体积。在多数情况下表观分布容积不涉及真正的容积。 4.清除率 临床上主要体现药物消除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Cl=kV (9-3) Cl具有加和性,多数药物以肝的生物转化和肾的排泄两种途径从体内消除,因而药物的Cl等于肝清除率Clh与肾清除率Clr之和: Cl=Clh+Clr (9-4)

实验报告-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使用电导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值)的原理与方法。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表面活性剂分子是由具有亲水性的极性基团和具有憎水性的非极性基团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当它们以低浓度存在于某一体系中时,可被吸附在该体系的表面上,采取极性基团向着水,非极性基团脱离水的表面定向,从而使表面自由能明显降低。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当溶液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表面活性剂离子或分子不但在表面聚集而形成单分子层,而且早溶液本体内部也三三两两的以憎水基相互靠拢,聚在一起形成胶束。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随着胶团的出现而发生突变,而只有溶液浓度稍高于CMC时,才能充分发挥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所以CMC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重要量度。表面活性剂为了使自己成为溶液中的稳定分子,有可能采取的两种途径:一是把亲水基团流在水中,亲油基伸向油相或空气;二是让表面活性剂吸附在界面上,其结果是降低界面张力,形成定向排列的单分子膜,后者就形成了胶束。由于胶束的亲水基方向朝外,与水分子相互吸引,使表面活性剂能稳定地溶于水中。随着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浓度的增长,球形胶束还可能转变成棒形胶束,以至层状胶束,后者可用来制作液晶,它具有各向异性的性质。原则上,表面活性剂随浓度变化的物理化学性质都可以用于测定CMC,常用的方法有表面张力法、电导法、染料法等。 本实验采用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电导率来确定CMC值。它是利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电导率随浓度的变化关系,作κ- c曲线或Λm-c1/2曲线,由曲线的转折点求出CMC值。对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由电导G衡量:G = κ(A/L),其中κ是电导率(s·m-1),A/L是电导池常数(m-1)。在恒温下,稀的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κ与其摩尔电导率Λm的关系为:Λm=κ/c,其中Λm的单位为S·m2·mol-1,c的单位为mol·m-3。若温度恒定,在极稀的浓度范围内,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 电导率Λm与其溶液浓度的c1/2 成线性关系(1 m m ∞ Λ=Λ-。对于胶体电解质,在稀溶液时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的变化 规律与强电解质一样,但是随着溶液中胶团的生成,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发生明显变化,这就是确定CMC的依据。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数字式超级恒温浴槽;电导仪;移液管;电导电极;0.020mol·L-1十二烷基磺酸钠溶液。 四、实验步骤 (1)打开超级恒温槽电源,将温度调到30o C。打开电导率仪,预热。 (2)将电导电极用蒸馏水洗净,并擦干备用。 (3)用吸量管将10mL去离子水移入电导池,恒温5分钟,依次将1mL、1mL、1mL、1mL、1mL、1mL、1mL、1mL、1mL、1mL、2mL、3mL、5mL浓度为20mM十二烷基磺酸钠溶移入电导池,分别在溶液混合均匀并恒温后测量电导率,记录数据。 (4)实验完毕,清洗电导池及电极,整理仪器、台面。 (5)作κ- c图和Λm-c1/2图由直线转折点得到CMC值。 五、数据记录与处理室温大气压恒温槽温度电极常数 C mM conductivity uS/cm C0.5mmol0.5/L0.5molar conductivity S*m2/mol 1.81818 138 1.3484 0.00759 3.33333 237 1.82574 0.00711 4.61538 309 2.14834 0.0067 5.71429 361 2.39046 0.00632 6.66667 402 2.58199 0.00603 7.5 434 2.73861 0.00579 8.23529 462 2.86972 0.00561 8.88889 485 2.98142 0.00546 9.47368 505 3.07793 0.00533 10 521 3.16228 0.00521 10.90909 549 3.30289 0.00503 12 581 3.4641 0.00484 13.33333 620 3.65148 0.00465 - 1 -

温度对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影响

温度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MC的影响 组员:刘爽,王晓旭,王金保,李政伟,史玉柱,蒋鹏阳,孔德宁1实验原理 表面活性物质是指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具有两亲性:一端为亲水基团,另一端为憎水基团;亲水基团长为极性基团,如羧酸、磺酸、硫酸、氨基或胺基及其盐,也可以是羟基、酰胺基、醚键等。作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一种度量,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其溶液性质(电导率、渗透压、表面张力、去污能力等)发生显著变化的一个“分水岭”。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一些理化性质在胶束形成前后会发生突变,因而可借助此类变化来测量表面活性剂的CMC值,并进一步深入评价此类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及其应用。 2 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电导法,利用电导仪测定不同浓度溶液的电导值(也可换算成摩尔电导率),绘制出电导值(或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图,从图中的转折点求得CMC。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当溶液浓度很稀时,表面活性剂完全解离为离子。有电流通过时,溶液中的阴、阳离子分别向电池的正、负极移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中的阴、阳离子数目就越多,溶液的导电能力就越大。随着浓度上升,电导率Κ近乎线性上升;但当溶液浓度达到CMC时,由于液体的一部分离子或者分子形成了胶束,且胶束的定向移动速率减缓,故Κ的变化趋势发生

显著变化。虽然Κ仍随着浓度的增大而上升,但变化幅度减小。摩尔电导率Λm(Λm=Κ/c)也急剧下降。因此,Κ-c曲线或Λm-V c曲线的转折点即为CMC值。当转折点不明显时,可以使用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平方根的关系曲线,易得到明显的转折点。在找出SDS的CMC值之后,确定出室温、25℃、30℃、35℃、40℃五个温度区间,在恒温水槽中进行下一步实验,找出不同温度下SDS的CMC值变化,并将数据记录入表格中。 3 实验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导率仪;铂黑电极;玻璃恒温水浴槽; 50mL移液管2只;50mL烧杯10个;25mL酸式滴定管。 试剂:配置浓度分别为0.002mol·L-1 、0.004mol·L-1、0.006mol·L-1、0.008mol·L-1、0.010mol·L-1、0.012mol·L-1、0.014mol·L-1、0.016mol·L-1、0.018mol·L-1、0.020mol·L-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分析纯)各25mL;电导水。 4 实验步骤 (1)调节电导率仪。通电前,先检查表针是否指零,如不指零,调节表头螺丝使其指零。选择“校正”,通电预热3-5min,稳定后,旋转校正调节器,使表针指示满刻度。选择“高周”,调节电极常数调节器与所配套的电极常数相一致,量程选择“×103”。 (2)移取浓度0.002mol·L-1的SDS溶液25 mL于50mL烧杯中,将电极用电导水淋洗后用滤纸小心吸干(注意:千万不可将电极上所镀的铂黑擦掉),插入仪器的电极插口内,旋紧插口螺丝,浸入烧杯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综述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方法综述 (医药化工学院,11化妆品创新班,余雪飞,2号)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的方法。 关键词:临界胶束浓度、表面张力法、电导法、染料法、浊度法、单点式超滤法、荧光探针法 1.表面张力法 1.1测量原理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在浓度很低的时候随浓度增加而急剧下降,到达一定浓度(即cmc)后则变化缓慢或不再改变。通常用表面张力-浓度对数图确定cmc。具体做法是: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γ,作出γ-lgc曲线,将曲线转折点两侧的直线部分外延,相交点的浓度即为此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γ-lgc曲线是研究表面活性剂最基础的数据,可以同时求出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和表面吸附等温线。因此,一般认为表面张力法是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标准方法。不过,当溶液中存在少量高表面活性杂质时,例如高碳醇、胺、酸等物质,表面张力-浓度对数曲线上会出现最低点,不易确定临界胶束浓度。而且,所得结果往往存在误差。但是,从另一角度看,表面张力曲线最低点的出现可以说明体系含有高表面活性杂质。因此表面张力-浓度对数曲线是否具有最低点通常被用作表面活性剂样品纯度的实验证据。

1.2方法特点 此法有下列优点: a.简单方便; b.对各类表面活性剂普遍适用; c.此法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的灵敏度不受表面活性剂类型、活 性高低、存在无机盐以及浓度高低等因素的影响。 2.电导法 2.1 测量原理 利用电导率测定仪测定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电导值(也可换算成摩尔电导率)。确定临界胶束浓度时可用电导率对浓度(c)或摩尔电导率对浓度的方根(√c)作图,转折点的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2.2方法特点 这是测定临界胶束浓度的经典方法,具有简便的优点。不过它只能应用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此方法对与有叫高表面活性的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准确性较高,而对于临界胶束浓度较大的则灵敏度较差。无机盐存在会影响测定。 3.染料法 3.1 测定原理 利用某些具有光学特性的油溶性物质作为探针来探明溶液中开始大量形成胶束的浓度是此类方法的共同原理。测定时,先在较高浓度(>cmc)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很少

第九章 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第九章药物的体内动力学过程 一、最佳选择题 1、最简单的药动学模型是 A、单室模型 B、双室模型 C、三室模型 D、多室模型 E、以上都不是 2、药物的半衰期主要用于衡量药物的 A、吸收的速度 B、消除的速度 C、分布的速度 D、给药的途径 E、药物的溶解度 3、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越大则该药 A、起效越快 B、组织摄取越少 C、起效越慢 D、组织摄取越多 E、代谢越快 4、尿排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 A、 B、 C、 D、

E、 5、某药物单室模型静脉注射经4 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 A、1/2 B、1/4 C、1/8 D、1/16 E、1/32 6、某一单室模型药物的消除速度常数为0.3465h-1,分布容积为5L,静脉注射给药200mg,经过2 小时后,(已知e-0.693=0.5)体内血药浓度是多少 A、40μg/ml B、30μg/ml C、20μg/ml D、15μg/ml E、10μg/ml 7、单室模型静脉滴注和静脉注射联合用药,首剂量(负荷剂量)的计算公式 A、 B、 C、 D、 E、 8、经过6.64 个半衰期药物的衰减量 A、50% B、75% C、90% D、99% E、100% 9、单室模型药物恒速静脉滴注给药,达稳态浓度75%所需要的滴注给药时间为 A、1 个半衰期 B、2 个半衰期 C、3 个半衰期 D、4 个半衰期 E、5 个半衰期 10、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中与X0成正比的是 A、t max B、C max C、k a D、k E、F 11、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中的吸收速率常数的计算可采用 A、残数法 B、对数法 C、速度法 D、统计矩法 E、以上都不是 12、下列哪项符合多剂量静脉注射的药物动力学规律 A、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 ss)max与(C ss)min的算术平均值 B、平均稳态血药浓度是(C ss)max与(C ss)min的几何平均值 C、达稳态时的 AUC0-T大于单剂量给药的 AUC0-∞ D、多剂量函数与给药剂量有关 E、理想的平均稳态血药浓度一般是通过调整给药剂量 X0及给药时间τ 来获得的 13、静脉注射某药,X0=60mg,若初始血药浓度为15μg/ml,其表观分布容积V 为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CMC的方法 (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SAA溶液的许多物化性质随着胶束的形成而发生突变,因此临界胶束浓度(CMC)是SAA表面活性的重要量度之一。测定CMC,掌握影响CMC的因素对于深入研究SAA 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重要。 CMC是在一定温度下某SAA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通常以mol/L或g/L表示之。一般离子SAA的CMC大致在10-2-10-3mol/L之间,非离子SAA的CMC则在10-4mol/L以下,CMC是衡量SAA的表面活性和SAA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因为CMC越小,则表示此种SAA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因此改变表面性质,起到润湿,乳化,增溶,起泡等作用所需的浓度也越低。 右图表面一典型的SAA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随C变化的关系。 可明显看出:在所有物理性质的变化中皆有一转折点。而此较转折点又都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这就说明表面现象(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随浓度变化有转折点)。与内部性质(如当量电导、渗透压、以及去污浊度等)有统一的内在联系。 离子型SAA是由亲水的无机离子和亲油的有机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如同典型的无机盐一样,其在稀水溶液中分别以正负离子形式存在。因而在稀水溶液中,电导率随C上升,但到达一定浓度后,出现一转折点,直线逐渐变缓。 三、实验仪器、药品 仪器:电导率仪烧杯(100ml、7个)温度计(2支) 容量瓶(250ml,7只) 药品:SAA(1631)、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分别配制1631 的水溶液浓度为:4.00X10-4、5.140X10-4、6.70X10-4、8.20X10-4、10.85X10-4、 13.6X10-4、16.54X10-4mol/L的溶液各250ml 2、将其在25℃、30℃、35℃恒温→测定各溶液的电导率(由稀→浓)→取3次测量值的平 均值 3、作K-C曲线 4、由K-C曲线求不同t下的CMC值 五、药品常数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是阳离子SAA、分子式:C16H33(CH3)3NBr 分子量:364.446 熔点:250-237℃,水溶性:13g/L(20℃) 性质: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至粉末状,易溶于异丙醇、可溶于水、振荡时产生大量泡沫,具有优良的渗透、柔化、抗静电、生物降解性及杀菌消毒等功能。 用途:橡胶、硅油和沥青乳化剂、纤维的抗静电剂,护发素的调理剂、相转移催化剂、乳液起泡剂、表面活性剂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准确称取1631药品,应用已洗净、干燥的烧杯,并编好号码;称取得物质质量应与各 浓度对应,偏差不应太大。 2、配制个溶液时,应先在烧杯中加入较少量的水将1631溶解,后移入容量瓶中定容 3、恒温时,各温度段范围内偏差不应>0.5℃且测量温度时最好用同一支温度计且测定试样 的温度为准。装试样的烧杯也应先洗净、干燥。 4、数据应用Origin软件处理,准确度较高。 5、使用电导率仪时,应按使用说明使用,测不同温度下的试剂,都要牢记调节温度和常数。 6、测电导率时,应从稀浓度试样依次测到高浓度试剂,可减少浓度的影响,还可节约时间。

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即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的过程,又称ADME系统。 吸收、分布、排泄通称药物转运(tranportationofdrug)。 代谢变化也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代谢和排泄合称为消除(elimination) 图3-1药物体内过程示意图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1.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 类型: 1)脂溶扩散(lipiddiffusion;简单扩散) 2)水溶扩散(aqueousdiffusion;滤过) 3)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 (需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特点:顺差(浓度、电位),不耗能; 不需载体,无饱和、竞争抑制。 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 特点:逆差(浓度、电位),耗能; 需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3.膜动转运(cytopsistransport) 胞饮(pinocytosis) 胞吐(exocytosis) 整个体内过程都涉及药物体内跨膜转运。 大多数药物体内转运过程属于被动转运(脂溶扩散)。 分子量小,非解离型,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易被动转运。 二、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吸收速度主要影响药物起效的快慢; 吸收程度主要影响药物作用的强弱。 影响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剂型、剂量 给药途径:起效: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吸收环境等。 1.消化道吸收 1)口服(oraladministration,peros,p.o.)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工程学士学位论文ENGINEERING MASTER DEGREE THESIS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作者边辉 指导教师杨晓燕 学科专业应用化学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第一作者:边辉 指导老师:杨晓燕 工作单位: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摘要 临界胶束浓度(CMC)是表面活性剂对溶液表面活性的一种度量,是表面活性剂应用性能中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本实验采用电导法分别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在25℃、30℃、40℃及45℃下的的临界胶束浓度,通过对比得到十二烷基硫酸钠临界胶束浓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关系;在室温下用表面张力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以N-N-二乙基苯胺做为探针)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临界胶束浓度,通过对比文献值讨论这些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字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临界胶束浓度;电导法;表面张力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边辉 目录 1.前言................................................. - 3 - 2.实验部分............................................. - 3 - 2.1仪器与试剂 ........................................ - 4 - 2.2实验方法.......................................... - 4 - 2.2.1电导法 ........................................ - 4 - 2.2.2表面张力法 ..................................... - 5 - 2.2.3紫外分光光度法 .................................. - 5 - 3. 结果与讨论 ....................................................................................... - 5 - 3.1电导法数据处理..................................... - 6 - 3.2表面张力法数据处理.................................. - 7 - 3.3紫外分光光度法数据处理.............................. - 8 - 4. 结论................................................ - 8 - 5. 参考文献............................................ - 9 - 1.前言 能使溶剂表面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CMC)对于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是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CMC的测定方法有多种,最常用的是表面张力法和电导法,表面张力法测的的数据比较精准,而且不受盐的影响,电导法测量起来比较方便,快捷而简单。沈阳药科大学的赵喆,王齐放[5]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的王新红,戴兢陶,顾云兰[6]用分光光度法(碘水为指示)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临界胶束浓度,综合两者,本文采用三种方法(表面张力法、电导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并讨论他们的优缺点。 2.实验部分

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及温度对其的影响

设计实验: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表面活性剂溶液临界胶束浓度(CMC)的定义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2.设计两种实验方法测定表面活性剂溶液的CMC。 3.探究不同因素对CMC的影响。 二. 实验原理 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CMC)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源于其分子的两亲结构,亲水基团使分子有进入水中的趋势,而憎水基团则竭力阻止其在水中溶解而从水的内部向外迁移,有逃逸水相的倾向。这两种倾向平衡的结果使表面活性剂在水表富集,亲水基伸向水中,憎水基伸向空气,其结果是水表面好像被一层非极性的碳氢链所覆盖,从而导致水的表面张力下降。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富集吸附一般的单分子层,当表面吸附达到饱和时,表面活性剂分子不能在表面继续富集,而憎水基的疏水作用仍竭力促使基分子逃离水环境,于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则在溶液内部自聚,即疏水基聚集在一起形成内核,亲水基朝外与水接触形成外壳,组成最简单的胶团。而开始形成胶团时的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称之为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 当溶液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溶液的表面张力降至最低值,此时再提高表面活性剂浓度,溶液表面张力不再降低而是大量形成胶团,此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就是该表面活性剂能达到的最小表面张力,用CMC表示。 表面活性剂分子浓度增加, 其结构会从单分子转变为球状、棒状和层状胶束. 通常认为形成球形胶束时的浓度为第一临界胶束浓度(CMC), 球形胶束

转变为棒状胶束时的浓度为第二临界胶束浓度. 在达到第一CMC的狭窄范围内, 表面活性剂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都会发生变化, 如表面张力、密度、折射率、粘度、渗透压和光散射强度等。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法 (1) 电导法电导法是测定表面活性剂各种浓度溶液的电导,算出其电导率或当量电导,然后作电导率或当量电导对浓度的关系曲线,对应曲线上转折点的浓度即为该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 (2) 表面张力法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低于临界胶束浓度时,随溶液浓度增高,表面张力急剧下降,达到临界胶束浓度后再增高浓度,表面张力几乎不再改变或改变甚小,利用这种性质可测定临界胶束浓度。测定表面活性剂不同浓度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作浓度或浓度对数与表面张力的关系图,曲线上转折点相应的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3) 染料法在临界胶束浓度的前后,表面活性剂离子使带反电荷的染料离子颜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最新资料推荐------------------------------------------------------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 CMC 的方法(2)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二、实验原理SAA 溶液的许多物化性质随着胶束的形成而发生突变,因此临界胶束浓度(CMC)是SAA 表面活性的重要量度之一。 测定 CMC,掌握影响 CMC 的因素对于深入研究 SAA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重要。 CMC 是在一定温度下某 SAA 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 通常以 mol/L 或 g/L 表示之。 一般离子 SAA 的 CMC 大致在 10-2-10-3mol/L 之间,非离子SAA 的 CMC 则在 10-4mol/L 以下,CMC 是衡量 SAA 的表面活性和SAA 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 因为 CMC 越小,则表示此种 SAA 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因此改变表面性质,起到润湿,乳化,增溶,起泡等作用所需的浓度也越低。 右图表面一典型的 SAA 水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随 C 变化的关系。 可明显看出:在所有物理性质的变化中皆有一转折点。 而此较转折点又都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这就说明表面现象(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随浓度变化有转折点)。 与内部性质(如当量电导、渗透压、以及去污浊度等)有统一的 1/ 9

内在联系。 离子型 SAA 是由亲水的无机离子和亲油的有机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如同典型的无机盐一样,其在稀水溶液中分别以正负离子形式存在。 因而在稀水溶液中,电导率随 C 上升,但到达一定浓度后,出现一转折点,直线逐渐变缓。 三、实验仪器、药品仪器:电导率仪烧杯(100ml、7 个)温度计(2 支)容量瓶(250ml,7 只)药品:SAA(1631)、蒸馏水

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的体内过程(ADME)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首先都要通过细胞膜。跨膜转运的速度直接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跨膜转运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和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两种。 (一)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及结构 细胞膜主要是由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脂质、蛋白质及少量的糖类等化学成分构成。 1.膜脂主要有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2.膜蛋白分为嵌入蛋白(70%—80%)和表在蛋白(20%—30%)两类。膜蛋白往往充当受体、载体、通道及 酶的作用,在细胞间的识别、物质的跨膜转运及跨膜 信号转导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3.膜糖类多为寡糖和多糖链,大都与膜蛋白或膜脂结合形

成糖蛋白或糖脂,分布在质膜外表面,首先与外来刺激相接触,具有受体及抗原的功能。 (二)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被动转运是指物质分子或离子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不需要消耗能量。 (1)简单扩散药物利用生物膜的脂溶性,进行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2)易化扩散借助于膜内特殊载体逆浓度转运。 2.主动运输药物借助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载体,由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的转运过程,需要能量。 一、吸收 概念: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口服给药方便,且多数药物能在消化道充分吸收,是常用的给药途径。根据药物种类不同,可在消化道不同部位吸收,如硝酸甘油可经口腔黏膜吸收,阿司匹林可经胃黏膜吸收, 但药物吸收主要在小肠。小肠的 吸收面积大且肠道内适宜的酸碱 度对药物解离影响小,均有利于 药物在小肠的吸收。 大多数药物在胃肠道内以单 纯扩散方式被吸收。从胃肠道吸 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 身血液循环前先通过肝脏,在肝 脏代谢转化后经血液到达相应的 组织器官发挥作用,最终经肾脏 从尿中排出或经胆汁从粪便排 出。如果肝脏对药物的代谢能力 强或胆汁排泄量大,会使进入全 身血液循环的有效药量明显减少,因此,凡是在肝脏易凡是 在肝脏易于代谢转化而被 破坏的药物,口服效果差, 以注射为好。而经舌下及 直肠途径给药,由于药物 不经过门静脉即进入全身

第三章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精心整理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科学。 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 体内过程即吸收(absorption )、分布(distribution )、代谢(

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1.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 类型: 1)脂溶扩散(lipiddiffusion;简单扩散) 2)水溶扩散(aqueousdiffusion;滤过) 3)易化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 (需载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特点:顺差(浓度、电位),不耗能; 2 3 。 影响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因素: 药物理化性质、剂型、剂量 给药途径:起效: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皮肤 吸收环境等。 1.消化道吸收 1)口服(oraladministration,peros,p.o.)

大多数药物常采用口服给药,以肠道(小肠)吸收为主。 首过消除(first-passelimination):口服吸收的某些药物,在首次通过肠粘膜及肝时,可经受代谢灭活,致 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此现象称为首过消除 (首过效应、首卡效应)。 首过消除显着的药物,口服用药量大,利用率低。 2)直肠给药 优点:避免药物对上消化道的刺激。 2.注射部位吸收 注射给药(injectionadministration)途径: 皮下注射(subcutaneousinjection); 肌内注射(intramuscularinjection)。 特点:吸收迅速、完全。 脂溶性?脂溶扩散, 水溶性小分子?滤过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一、实验目得 (1)掌握用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CMC得方法 (2)掌握电导率仪得使用 二、实验原理 SAA溶液得许多物化性质随着胶束得形成而发生突变,因此临界胶束浓度(CMC)就是SAA表面活性得重要量度之一。测定CMC,掌握影响CMC得因素对于深入研究SAA 得物理化学性质十分重要。 CMC就是在一定温度下某SAA形成胶束得最低浓度。通常以mol/L或g/L表示之。一般离子SAA得CMC大致在10-2-10-3mol/L之间,非离子SAA得CMC则在10-4mol/L以下,CMC就是衡量SAA得表面活性与SAA应用中得一个重要物理量。因为CMC越小,则表示此种SAA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因此改变表面性质,起到润湿,乳化,增溶,起泡等作用所需得浓度也越低。 右图表面一典型得SAA水溶液得物理化学性质随C变化得关系。 可明显瞧出:在所有物理性质得变化中皆有一转折点。而此较转折点又都在一个不大得范围内;这就说明表面现象(表面张力及界面张力随浓度变化有转折点)。与内部性质(如当量电导、渗透压、以及去污浊度等)有统一得内在联系。 离子型SAA就是由亲水得无机离子与亲油得有机离子构成得离子化合物,如同典型得无机盐一样,其在稀水溶液中分别以正负离子形式存在。因而在稀水溶液中,电导率随C上升,但到达一定浓度后,出现一转折点,直线逐渐变缓。 三、实验仪器、药品 仪器:电导率仪烧杯(100ml、7个) 温度计(2支) 容量瓶(250ml,7只) 药品:SAA(1631)、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1、分别配制1631 得水溶液浓度为:4、00X10-4、5、140X10-4、6、70X10-4、8、20X10-4、 10、85X10-4、13、6X10-4、16、54X10-4mol/L得溶液各250ml 2、将其在25℃、30℃、35℃恒温→测定各溶液得电导率(由稀→浓)→取3次测量值得平均 值 3、作K-C曲线 4、由K-C曲线求不同t下得CMC值 五、药品常数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631):就是阳离子SAA、分子式:C16H33(CH3)3NBr 分子量:364、446 熔点:250-237℃,水溶性:13g/L(20℃) 性质:呈白色或浅黄色结晶至粉末状,易溶于异丙醇、可溶于水、振荡时产生大量泡沫,具有优良得渗透、柔化、抗静电、生物降解性及杀菌消毒等功能。 用途:橡胶、硅油与沥青乳化剂、纤维得抗静电剂,护发素得调理剂、相转移催化剂、乳液起泡剂、表面活性剂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准确称取1631药品,应用已洗净、干燥得烧杯,并编好号码;称取得物质质量应与各浓度 对应,偏差不应太大。 2、配制个溶液时,应先在烧杯中加入较少量得水将1631溶解,后移入容量瓶中定容 3、恒温时,各温度段范围内偏差不应>0.5℃且测量温度时最好用同一支温度计且测定试样 得温度为准。装试样得烧杯也应先洗净、干燥。 4、数据应用Origin软件处理,准确度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