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式

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式
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式

一、

1、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声压成正比。

既:△=20lgP

2/P

1

=20lgH

2

/H

1

(1NP=8.68dB 1dB=0.115NP)

2、声压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P

r / P

O

=Z

2

-Z

1

/Z

2

+Z

1

t=P

t

/ P

O

=2Z

2

/Z

2

+Z

1

3、声强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r2 =(Z

2-Z

1

/Z

2

+Z

1

)2 T=4Z

1

Z/(Z

2

+Z

1

)2由以上几式得:t-r=1 T+R=1

4、声压往复透射率T

往:探头接收到的回波声压P

a

与入射波声压P

O

之比。既:T

=P

a

/P

O

=4Z

1

Z/(Z

2

+Z

1

)2

5、反射、折射定律:

sinα

L /C

L1

=sinα1

L

/C

L1

= sinα1

S

/C

S1

=sinβ

L

/C

L2

=sinβ

S

/C

S2

6、第一临界角。α

Ⅰ=arcsinC

L1

/C

L2

第二临界角。α

=arcsinC

L1

/C

S2

第三临界角:α

Ⅲ=arcsinC

S1

/C

L1

7、(1)薄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m/Bn-δ)/2x(n-m)

对于多次反射:α=[20lgBm/Bn-δ(n-m)]/2x(n-m) (2)厚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1/B2-6-δ)/2x 对于2次波、3次波;α=(20lgB2/B3-3.5-δ)/2x。

对于1次波、3次波;α=(20lgB1/B3-9.5-δ)/4x。

1、近场区长度:N=D2

S /4λ= R2

S

/λ= F

S

/πλ= F

S

?/Cλ

2、圆盘源辐射的纵波声场的第一零值发散角;

θ0=arcsin1.22λ/Ds≈70λ/Ds

3、波束未扩散区与扩散区:b=1.64N

4、矩形波源的近场区长度N=Fs/πλ,未扩散区b=1.64N,

半扩散角θ

=arcsinλ/2a≈57λ/2a,

5、近场区在两种介质中的分布;公式N=D2

S

/4λ只适用均匀介质。在水、钢两种介质中,当水层厚度较小时,进场区就会分布在水、钢两种介质中,设水层厚度为L,则钢中剩余进场区长度N为:

N=N

2-LC

1

/C

2

= D2

S

/4λ- LC

1

/C

2

6、横波近场区长度;方形 N=F

S /πλ

s2

*cosβ/cosα

圆形 N=D2/4λ

s2

*cosβ/cosα横波声场中,第二介质中的近场区长度:

N`=N-L

2= F

S

/πλ

s2

*cosβ/cosα-L

1

tgα/tgβ

F S -波源面积λ

s2

-介质Ⅱ中横波波 L

1

-入射点至波源的距离 L

2

-入射点至假想波源的距离

半扩散角;对于圆片形声源:?0=arcsin1.22λ

S2/D

S

=70λ

S2

/D

S

对于矩形正方形声源:?0=arcsinλ

S2/2a=57λ

S2

/2a

1、计算垂直线性误差D=(∣d

1∣+∣d

2

∣)% 。d

1

—实测值与理想值的最大正偏差;d

2

—实测值与

理想值的最大负偏差。

2、计算水平线性误差;δ=∣α

max ∣/0.8b*100% α

max

—α

2

、α

3

、α

4

中最大者;b—示波屏水平

刻度值(一般为10)。

3、斜探头K值和折射角βs:K= tgβs=L+L

-35/反射体中心厚度(分别为B=70、C=30、D=15mm)。

4、信噪比;△=20lgH

信/H

1、(1)按声程调节扫描速度时:一次波探伤时(τ

∫≤T),缺陷至入射点的声程x

=nτ

,则缺陷

在工件中的水平距离为:l

∫=x

sinβ= nτ

sinβ、深度为:d

= x

cosβ= nτ

cosβ。二次波

探伤T<τ

∫≤2T时,则缺陷在工件中的水平距离为:l

=x

sinβ= nτ

sinβ、

深度为:d

= 2T-x

cosβ= 2T-nτ

cosβ。

(2)按水平调节扫描速度时:一次波探伤(τ

≤T)时,

则缺陷在工件中的水平距离:l

∫= nτ

深度:d

= l

/K= nτ

/K。

二次波探伤T<τ

≤2T时,

则缺陷在工件中的水平距离:l

∫= nτ

深度:d

=2T- l

/K=2T- nτ

/K。

(3)按深度调节扫描速度时:一次波探伤(τ

≤T)时,

则缺陷在工件中的水平距离为:l

∫= Knτ

深度为:d=nτ

二次波探伤(T<τ

≤2T时,

则缺陷在工件中的水平距离为:l

∫= Knτ

、深度为:d

=2T- nτ

2、(1)外圆周向探测时,缺陷位置由深度H和弧长L来确定则:

H=R-[(Kd)2+(R-d)2]0.5 L=Rπθ/180= Rπ/180*tg-1Kd/R-d 。

结论:当探头从圆柱曲面外壁作周向探测时,弧长L总比水平距离l值大,但深度H却总比平板工件中的缺陷深度d小。

(2)内圆周向探测时,缺陷位置由深度h和弧长l来确定则:

h=[(Kd)2+(r+d)2]0.5-r l=rπθ/180= rπ/180*tg-1Kd/r+d

结论:当探头从圆柱曲面内壁作周向探测时,弧长 l总比水平距离l值小,但深度h却总比平板工件中的缺陷深度d值大。(注意,如缺陷深度h大于壁厚,则为焊缝杂波)

3、最大探测壁厚;Tm/D≤1/2(1-sinβ)≤1/2(1-K/(1+K2)0.5

一般把筒体可探测的内外半径范围定位r/R≥80%

4、不同距离处的大平底与平底孔回波分贝差为;

B?=20lgP

B

/P

?

=20lg2λχ2

?

/лD2

?

χ

B

+2α(χ

?

B

) α—材质衰减系数;χ

?

—探测面至缺陷的距

离;χ

В—探测面至底面的距离(工件的厚度)不同平底孔、距离的回波分贝差为;

12=20lgP

?1

/P

?2

=40lgD

?1

χ

2

/D

?2

χ

1

P

?1

—人工缺陷;P

?2

—工件缺陷

5、避免侧壁干涉的条件

侧壁反射波束与直接传播波束的声程差大于4λ(既:2W-α>4λ)就可以避免侧壁干涉。

(1)探头轴线上缺陷反射时避免侧壁干涉的最小距离d

min 为:d

min

>(2αλ)0.5

对于钢:d

min

>(2αλ)0.5=3.5(α/?)0.5

(2)底面反射时避免侧壁干涉的最小距离d

min 为:d

min

>2 (αλ)0.5

对于钢:d

min

>2 (αλ)0.5=5(α/?)0.5

6、①偏心距X的选择:偏心距—是指探头声束轴线与管材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用X表示。入射角α随偏心距X的距离增大而增大,控制偏心距X即可控制入射角α。满足纯横波探测内壁的条件为:

C

L1/C

L2

×R≤X≤C

L1

/C

L2

×r

对于水浸探伤钢管0.251R≤X≤0.458r 取平均值X=1/2(0.251R+0.458r)②水层厚度的选择:

要求水层厚度H大于钢管中横波全声程的1/2(即H>X

S ),这是因为水/钢界面的第二次回波S

2

位于管子的缺陷波F

内(一次波)F

(二次波)之后,这样,有利于对缺陷判别。

③焦距的选择:F=H+(R2-X2)0.5

④声透镜的曲率半径r` 由F=2.2r`得r`=0.46F

也可有 r`=C

1-C

2

/C1*F C1-声透镜的纵波声速 C2-水中的纵波声速

五、

1、水浸重合波探伤钢板,根据钢和水中的声速,可得各次重合波水层厚度H与钢板厚度δ的关系

为:H=n·C

水/C

δ=n·δ/4 n—重合波次数

2、复合材料超声波探伤,

当不考虑介质衰减和扩散衰减,且底面全反射时,底波B1与复合界面反射波S(复合良好)的dB差值为:

BS

=20lg︱B1/S︳=20lg︱T/r︳=20lg︱1-r2/r︳式中 r—复合界面声压反射率,r=Z2-Z1/Z2+Z1 T—复合界面声压往复透射率T=1-r2

当底面不是全反射,其反射率为r’,则这时底波B1与复合界面反射波S(复合良好)的dB差值为:

△BS=20lg︱B1/S︳=20lg︱Tr’/r︳=20lg︱(1-r2)r’/r︳

式中 r’—底面声压反射率,r’=Z3-Z2/Z3+Z2

六当量计算法

对于同距离平底面或实心圆柱体曲底面与平底孔回波分贝差;

△=20lgP

B /P

f

=20lg2λX

f

/D2

f

π

对于不同距离平底面或实心圆柱体曲底面与平底孔回波分贝差;

△=20lgP

B /P

f

=20lg2λX2

f

/D2

f

πX

B

对于空心圆柱体同距离处圆柱曲底面与平底孔回波分贝差;

△=20lgP

B /P

f

=20lg2λX

f

/D2

f

π±10lgd/D

外圆探伤用‘+’,内圆探伤用‘-’。

当试块厚度、平底孔直径与所调节的工件厚度和要求φ2平底孔不同时:△

=20lgP

B /P

f

=40lgD

f1

X

1

/D

f2

X

2

(一般设被利用的试块平底孔回波声压为P B,所要得到的工件φ2平底孔回波声压为P f)

①当量计算法:当用平底面或实心圆柱体曲底面调节探伤灵敏度时,当量计算公式为;△

Bf =20lgP

B

/P

f

=20lg2λX2

f

/D2

f

πX

B

+2X(X

f

-X

B

)

当用空心圆柱体内孔或外圆曲面调节探伤灵敏度时,当量计算公式为;

Bf =20lgP

B

/P

f

=20lg2λX2

f

/D2

f

πX

B

±10lgd/D +2X(X

f

-X

B

)

1、焊缝两侧探测面的修整宽度P,一般根据母材厚度来确定;厚度为8-46mm的焊缝采用二次波探

伤,探测面修整宽度为:P≥2KT+50 mm;厚度大于46mm的焊缝采用一次波探伤,探测面修整宽度为:P≥KT+50 mm;

2、缺陷位置的测定方法有几种?

缺陷定位方法有;声程、水平、深度定位法。

①声程定位法:当仪器按声程1:n调节时;

一次波探伤:l

f =nτ

f

sinβ d

f

= nτ

f

cosβ

二次波探伤:l

f =nτ

f

sinβ d

f

= 2T-nτ

f

cosβ

②水平定位法:当仪器按水平1:n调节时;

一次波探伤:l

f =nτ

f

d

f

= nτ

f

/K

二次波探伤:l

f =nτ

f

d

f

= 2T- nτ

f

/K

③深度定位法:当仪器按深度1:n调节时;

一次波探伤: d

f = nτ

f

l

f

=nτ

f

K

二次波探伤: d

f = 2T- nτ

f

l

f

=nτ

f

K

超声波检测级考试计算公式汇总

超声波检测2级基础知识计算公式 超声波频率:f>20000Hz 声波频率:20Hzc s >c R c L :c s :c R =:1: 细长棒中纵波波速:c Lb =√E ρ

钢中波速:c L =5900m /s c s =3230m /s 水中波速:c L =1480m /s 有机玻璃波速:c L =2730m /s c s =1460m /s 液体、气体中纵波声速:c =√B ρ 超声场特征值 声压:P =?ωAsinω(t ?x c ?) 声压幅值:P m =ρcωΑ=ρcu 质点振动速度:u =2πfΑ 声阻抗:Z =P u =ρc ? 声强:I =P 2 2Z 声强级(贝尔):Δ=lg (I 2I 1?) 分贝差(dB ):Δ=10lg (I 2I 1?)=20lg (P 2P 1?)=20lg (H 2H 1?) 奈培(NP ):Δ=ln (P 2P 1?) 1NP= 1dB= 单一平面反、透射率 声压:r = P r P 0= Z 2?Z 1 Z 2+Z 1 t = P t P 0= 2Z 2 Z 2+Z 1 声强:R =(Z 2?Z 1 Z 2+Z 1) T =4Z 1Z 2 (Z 2+Z 1)2 T+R=1 t-r=1 声压往复透射率: T =4Z 1Z 2 (Z 1+Z 2)2 超声波倾斜入射界面 纵波折反射定律: sinαL C L = sinα′L C L1 = sinα′s C s1 = sinβL C L2 = sinβs C s2 第一临界角:αⅠ=arcsin C L1C L2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公式汇总

超声检测公式 1.周期和频率的关系,二者互为倒数: T=1/f 2.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C=f λ 或λ=f c ∶Cs ∶C R ≈∶1∶ 4.声压: P =P 1-P 0 帕斯卡(Pa )微帕斯卡(μPa )1Pa =1N/m 2 1Pa =106μP 6.声阻抗:Z =p/u =ρcu/u =ρc 单位为克/厘米2·秒(g/cm 2·s )或千克/米2·秒(kg/m 2·s ) 7.声强;I =21Zu2=Z P 22 单位; 瓦/厘米2(W/cm 2)或 焦耳/厘米2·秒(J/cm 2·s ) 8.声强级贝尔(BeL )。△=lgI 2/I 1 (BeL ) 9.声强级即分贝(dB ) △=10lgI 2/I 1 =20lgP 2/P 1 (dB ) 10.仪器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回波声压成正比:△20lgP 2/P 1=20lgH 2/H 1 (dB ) 11.声压反射率、透射率: r=Pr / P0 t =Pt / P0 ?? ?=-=+2 1//)1(1Z t Z r t r r =12120Z Z Z Z P P r +-= t =122 02Z Z Z P P t += Z 1—第一种介质的声阻抗; Z 2—第二种介质的声阻抗 12.声强反射率: R=2 12 1220???? ??+-==Z Z Z Z r I I r 声强透射率:T ()2122 14Z Z Z Z += T+R=1 t -r =1 13.声压往复透射率;T 往= 2 122 1)(4Z Z Z Z +

14.纵波斜入射: 1sin L L c α=1sin L L c α'=1n si S S c '=2sin L L c β=2sin S S c β CL1、CS1—第一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 速; C L2、C S2—第二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速;αL 、α′L —纵波入射角、反射角; β L 、βS —纵波、横波折射角;α′S —横波反射角。 15.纵波入射时:第一临界角α: βL =90°时αⅠ=arcsin 2 1 L L c c 第二临界角α:βS =90°时α Ⅱ= arcsin 21 S L c c 16.有机玻璃横波探头αL =°~°, 有机玻璃表面波探头αL ≥° 水钢界面 横波 αL =°~° 17.横波入射:第三临界角:当α′L=90°时αⅢ=arcsin 11L S c c =°当αS ≥°时,钢中横波全反射。 有机玻璃横波入射角αS (等于横波探头的折射角βS )=35°~55°,即K=tg βS=~时,检测灵敏度最高。 18.衰减系数的计算 1. α=(Bn-Bm-20lg n/m)/2x(m-n) α—衰减系数,dB/m (单程); )(m n B B -—两次底波分贝值之差,dB ;δ为反射损失,每次反 射损失约为(~1)dB ; X 为薄板的厚度 T :工件检测厚度,mm ;N :单直探头近场区长度,mm ;m 、n —底波反射次数 2、 α=(Bn-Bm-6)/2x ) (21B B -—两次底波分贝值之差,dB ; 19.圆盘波源辐射的纵波声场声压为 : x F P x R P P s s λλπ020=≈

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式

一、 1、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声压成正比。 既:△=20lgP2/P1=20lgH2/H1 (1NP= 1dB= 2、声压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P r/ P O=Z2-Z1/Z2+Z1 t=P t/ P O =2Z2/Z2+Z1 3、声强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r2 =(Z2-Z1/Z2+Z1)2 T=4Z1Z/(Z2+Z1)2由以上几式得:t-r=1 T+R=1 4、声压往复透射率T往:探头接收到的回波声压P a与入射波声压P O之比。既:T往=P a/P O=4Z1Z/(Z2+Z1)2 5、反射、折射定律: sinαL/C L1=sinα1L/C L1= sinα1S/C S1=sinβL/C L2=sinβS/C S2 6、第一临界角。αⅠ=arcsinC L1/C L2第二临界角。αⅡ=arcsinC L1/C S2 第三临界角:αⅢ=arcsinC S1/C L1 7、(1)薄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m/Bn-δ)/2x(n-m) 对于多次反射:α=[20lgBm/Bn-δ(n-m)]/2x(n-m) (2)厚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1/B2-6-δ)/2x 对于2次波、3次波;α=(20lgB2/δ)/2x。 对于1次波、3次波;α=(20lgB1/δ)/4x。 二 1、近场区长度:N=D2S/4λ= R2S/λ= F S/πλ= F S?/Cλ 2、圆盘源辐射的纵波声场的第一零值发散角; θ0=λ/Ds≈70λ/Ds 3、波束未扩散区与扩散区:b= 4、矩形波源的近场区长度N=Fs/πλ,未扩散区b=, 半扩散角θ0=arcsinλ/2a≈57λ/2a,

射线检测及基础知识总结

基础知识 力学性能指标有: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应力腐蚀脆性断裂;由于拉应力与介质腐蚀联合作用引起的低应力脆性断裂叫做应力腐蚀。应力腐蚀产生的必要条件:1元件承受拉应力的作用2具有与材料种类相匹配的特定腐蚀介质环境3材料对应力腐蚀的敏感程度。对钢材而言应力腐蚀的敏感性与的成分、组织及热处理情况有关。 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及合金按预定要求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从而获得所要求性能的一种工艺过程。 热处理的基本工艺过程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构成的,温度和时间是影响热处理的主要因素 处理工艺分: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化学热处理 退火目的:均匀组织、降低硬度、消除内应力、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消除应力退火目的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扩散焊缝的氢,提高焊缝抗裂性和韧性,改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稳定结构形状。 正火主要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降低内应力 承压类特种设备常用材料应具有的特点1足够的强度2良好的韧性3良好的加工工艺性能4良好的低倍组织和表面质量5良好的耐高温性6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药皮的作用:稳弧作用、保护作用、冶金作用、掺合金作用、改善焊接工艺性能。 手工电弧焊的焊接规范: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焊接层数。 坡口的形式的选择要考虑以下因素:①.保证焊透 ②.充填焊缝部位的金属要尽量少③.便于施焊,改善劳动条件④、应尽量减少焊接变形量。 焊接变形和应力的形成:1、焊件上的温度分布不均匀 2、熔敷金属的收缩 3、金属组织的转变 4、焊件的刚性拘束 焊接应力的控制措施:1.合理的装配与焊接顺序 2.焊前预热 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1、热处理法2、机械法3、振动法 控制焊接质量的工艺措施1预热2焊接能量参数3多层焊多道焊4紧急后热5焊条烘烤和坡口清洁 焊后热处理有利作用1减轻残余应力2改善组织,降低淬硬性3减少扩散氢 低合金钢的焊接特点1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比较大 2容易出现冷裂纹 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原因;1氢的聚集2淬硬组织 3 焊接应力大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时,防止或减少晶间腐蚀的主要措施 1使焊缝形成双相组织2严格控制含碳量3添加稳定剂 4焊后热处理5采用正确的焊接工艺 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时,防止产生热裂纹的主要措施; 1在焊缝中加入形成铁素体的元素2减少母材和焊缝的含碳量3严格控制焊接规范 锅炉定义:利用各种燃料、电或其它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参数,并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容积大于或等于30L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等于(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等于的承压热水锅炉;有机热载体锅炉。2,锅炉的特点1连续工作;2高压、高温、工作条件恶劣;3具有爆炸危险性;4破坏性极大。 锅炉的主要参数容量、压力、温度 锅炉的三大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 压力容器的含义:盛装气体或液体。承受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Pw≥,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Mpa·L 的气体,液化气体或最高温度≥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60度的液体的气瓶,医用氧舱等,可以认为这个规定是对压力容器作出的最权威的定义。 影响压力容器设计的主要工艺参数1压力2温度3直径 压力管道的定义: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可燃,易燃,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无损检测的定义在不损坏工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工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称为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的目的1保证产品质量2保障使用安全3改进制造工艺4降低生产成本 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1无损检测要与破坏性检测相结合2正确选用实施无损检测的时机3选用最恰当的无损检测方法4综合应用各种无损检测方法 射线照相应用了射线的那些性质1在真空中以光速直线传播;2不带电,不受电场和磁场的影响;3不可见,具有极大的能量,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4在穿透物质的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射线检测知识 X射线和γ射线的相同点:1、都是电磁波,本质相同;2、都具有反射,折射等光学性质;3都能使胶片感光;4都是电离辐射能对人和生物造成危害;5穿过物体时具有相同的衰减规律. X射线和γ射线的不同点1产生方式不同;2能量不同:X--可控,可调,取决于管电压;γ--不可控,不可调,取决于源的性质;3强度不同:X--可控,可调,取决于U,i, Z;γ--随时间变化;4波谱形式不同 射线检测的优点1可直接得到缺陷的直观图象,检测结果缺陷形象直观,定性,定量,定位准确;2检测结果可以长期保存;3检测灵敏度高;4工业TV可实现自动检测,效率高 射线检测的局限性;1不能检出与射线方向垂直的面状缺陷;如钢板的分层;2不适用于钎焊,摩擦焊,爆炸焊,锻件,轧制等方法加工的构件;3检测周期长,成本高4对人体有害,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影响缺陷检出率的因素:1底片像质计灵敏度2工艺参数选择的正确性(透照方向、焦距等)3良好的观片条件4评片人员的判断能力 如何提高照片灵敏度:1选择低能射线2降低散射线3选择合适的透照角度4选择适合的胶片5选择适合的显影条件6增大底片黑度7选择适合的焦距8屏与片贴紧些9选择合适的曝光量 影响射线照片灵敏度的主要因素:1射线能量2焦距3增感屏4胶片类型5控制散射线6暗室处理 影响射线照相灵敏度的三大要素射线照相对比度(缺陷影像与其周围背景的黑度差);射线照相不清晰度(影像轮廓边缘黑度过渡区的宽度)射线照相颗粒度(影像黑度的不均匀程度)

无损检测超声检测公式汇总

超声检测公式 1、周期与频率的关系,二者互为倒数: T =1/f 2、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f λ 或λ=f c 3、C L ∶Cs ∶C R ≈1、8∶1∶0、9 4、声压: P =P 1-P 0 帕斯卡(Pa)微帕斯卡(μPa)1Pa =1N/m 2 1Pa =106μP 6、声阻抗:Z =p/u =ρcu/u =ρc 单位为克/厘米2·秒(g/cm 2·s)或千克/米2·秒(kg/m 2·s) 7、声强;I =21Zu2=Z P 22 单位; 瓦/厘米2(W/cm 2)或 焦耳/厘米2·秒(J/cm 2·s) 8、声强级贝尔(BeL)。△=lgI 2/I 1 (BeL) 9、声强级即分贝(dB) △=10lgI 2/I 1 =20lgP 2/P 1 (dB) 10、仪器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回波声压成正比:△20lgP 2/P 1=20lgH 2/H 1 (dB) 11、声压反射率、透射率: r=Pr / P0 t =Pt / P0 ?? ?=-=+2 1//)1(1Z t Z r t r r =12120Z Z Z Z P P r +-= t =122 02Z Z Z P P t += Z 1—第一种介质的声阻抗; Z 2—第二种介质的声阻抗 12、声强反射率: R= 2 12 1220???? ??+-==Z Z Z Z r I I r 声强透射率:T ()2122 14Z Z Z Z += T+R=1 t -r =1 13、声压往复透射率;T 往= 2 122 1)(4Z Z Z Z + 14、纵波斜入射: 1sin L L c α=1sin L L c α'=1n si S S c '=2sin L L c β=2sin S S c β CL1、CS1—第一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速; C L2、C S2—第二介质中的纵波、横波波速;αL 、α′L —纵波入射角、反射角; βL 、βS —纵波、横波折射角;α′S —横波反射角。 15、纵波入射时:第一临界角α: βL =90°时αⅠ=arcsin 21 L L c c 第二临界角α:βS =90°时αⅡ=arcsin 21S L c c 16、有机玻璃横波探头αL =27、6°~57、7°, 有机玻璃表面波探头αL ≥57、7° 水钢界面 横波 αL =14、5°~27、27° 17、横波入射:第三临界角:当α′L=90°时αⅢ=arcsin 11 L S c c =33、2°当αS ≥33、2°时,钢中横波全反射。 有机玻璃横波入射角αS(等于横波探头的折射角βS)=35°~55°,即K=tg βS=0、7~1、43时,检测灵敏度最高。 18、衰减系数的计算 1、 薄板 α=(Bn-Bm-20lg n/m)/2x(m-n) α—衰减系数,dB/m(单程); )(m n B B -—两次底波分贝值之差,dB;δ为反射损失,每次反射损失约为(0、5~1)dB; X 为薄板的厚度 T :工件检测厚度,mm;N :单直探头近场区长度,mm;m 、n —底波反射次数 2、厚板或粗圆柱体 α=(Bn-Bm-6)/2x )(21B B -—两次底

超声波检测主要定律

超声波检测主要公式 1.物理基础部分: . ; 1 1.1 所需时间 质点完成一次完全振动 周期 次数 单位时间内质点振动的 频率 : T : f T f - - = 的距离 波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 波速 的路程 波在一个周期内所传播 波长 , ; , 2.1 - - = c f c λ λ 设B为波线上任意一点,距原点O的距离为x.因为振动从O点传播到B点所需的时间为x/c,所以B点处质点在时间t的位移等于O 点上质点在时间(t-x/c)的位移,即: λ π ω π π ω ω ω ω 2 . 2 2 . 1 , ) cos( ) / ( cos 3.1 = = - = = - - = - = c k k T f kx t A c x t A y 波数 秒钟内变化的弧度数 即 圆频率

c Z Z p I Z p I m ρ=---= 数值上学性质其能直接表示介质的声声阻抗压力相邻质点所受到的附加弹性质点在传播声时声压内通过的平均声能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在垂直声波传播方向上声强...,..,.24 .12 . .. .lg 20lg 205.12212212 121为基准反射回波幅度分母中的度两个比较的反射回波幅和为基准声压分母中的两个比较声压和H H H p p p H H p p dB --==? ε εσεεσσρρρ /,//,. /,.//:.//,6.111=?=?=--=-?= ?-?= 即之比与纵向相对伸长等于介质横向相对缩短介质的泊松比有关的常数与介质的泊松比即之比与其体积等于介质的质量介质的密度即之比与相对伸长等于介质承受的拉应力介质的杨氏弹性模量声速L L d d k V M V M L L S F E L L S F E k E c 横波折射角 射角分别是第二介质纵波折横波速度 第二介质纵波速度横波速度度分别是第一介质纵波速横波反射角纵波反射角入射角分别是第一介质的纵波反射折射定律 ,,,,,,,,. ,,,,sin sin sin sin sin 8 .12211,2 211,1---====t l t l t l t l l t t l l t t l l l l c c c c c c c c c ββαααββααα t r t l c c c c 92.0;82.1/7 .1≈≈在钢中

射线检测工作技术总结

射线检测技术工作总结 广州声华科技有限公司 徐业叶 2010.08.08

一、个人简介 徐业叶,男,1980年7月出生,2002年本科毕业于湘潭工学院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2002年至2003年在广东省东莞市威尔锅炉厂从事无损检测工作,2003年至今在广州声华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无损检测工作,先后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役总局发的射线、超声、磁粉、渗透Ⅱ级资格证书。 二、工作情况 在公司工作期间,本人主要从事现场检测、工程管理工作,包括根据现场情况编制检测工艺卡、制定检测方案并参与检测及出具检测报告。主要参与或负责的射线检测项目有广东云浮电厂、国华台电、石油储罐、火力发电厂脱硫项目的射线检测及各种特种设备制造安装射线检测等。 三、技术工作总结 《对小径管透照布置的探讨》 探讨小径管透照布置对裂纹检出的影响以及本人对标准的理解,由于本人知识有限,对不妥及不对之处请老师加以指正,谢谢! (一)实际工作暴露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检测对象:管焊接接头炉管材质:9Cr-1Mo-V-Nb 规格为:Φ89×8 mm及Φ60×6mm两种 检测执行标准:JB/T4730.2-2005

技术等级:AB级合格级别:Ⅱ级 一开始,因在预制阶段,条件较好,所以按JB/T4730.2-2005标准规定采用椭圆成像法,相隔90度透照2次,发现了少量的根部裂纹;后用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法,相隔120度透照3次,对上述检测方法检测过的焊接接头进行重复检测时在根部发现了大量的根部裂纹。为了检出根部的裂纹,采用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法,相隔120度透照3次更好,但这样做与JB/T4730.2-2005标准的4.1.4条有冲突,为此进行分析: (二)小径管经常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的原因 小径管通常是指外直经D O小于或等于100mm的管子,在射线检测中倾斜透照椭圆成像通常是首选.小径管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可以将源侧和胶片侧焊缝影像分开便于影像的评定及缺陷的定位返修,而且在大多数条件下有较少透照次数,这样既可以减少成本又可以提高检测效率保证工程进度.小径管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检测工艺优化的体现,应是质量、费用、进度及返修定位相互平衡的共同结果.实践证明此方法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透照方法,在可以实施的情况下也确应采用.垂直透照重叠成像的方法对于根部裂纹、根部未熔合、根部未焊透等根部面状缺陷的检出率较高,但发现缺陷后由于分不清是源侧还是胶片侧,无法对缺陷准确定位而造成返修时不利.焊缝表面的不规则也会对影像的评定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在检测成本、检测进度上也略逊于倾斜透照,常常作为倾斜透照的一种补充方法加以应用.综上原因在射线检测中经常采用倾

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式

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 式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一、 1、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声压成正比。既:△=20lgP2/P1=20lgH2/H1(1NP== 2、声压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P r /P O =Z 2 -Z 1 /Z 2 +Z 1 t=P t /P O =2Z 2 /Z 2 +Z 1 3、声强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r2=(Z 2-Z 1 /Z 2 +Z 1 )2T=4Z 1 Z/(Z 2 +Z 1 )2由以上几式得:t-r=1T+R=1 4、声压往复透射率T 往:探头接收到的回波声压P a 与入射波声压P O 之比。既:T 往 =P a /P O =4Z 1 Z/(Z 2 +Z 1 )2 5、反射、折射定律: sinα L /C L1 =sinα1 L /C L1 =sinα1 S /C S1 =sinβ L /C L2 =sinβ S /C S2 6、第一临界角。α Ⅰ=arcsinC L1/C L2 第二临界角。α Ⅱ=arcsinC L1 /C S2 第三临界角:αⅢ=arcsinC S1/C L1 7、(1)薄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m/Bn-δ)/2x(n-m) 对于多次反射:α=[20lgBm/Bn-δ(n-m)]/2x(n-m) (2)厚板工件的衰减系数测定:α=(20lgB1/B2-6-δ)/2x 对于2次波、3次波;α=(20lgB2/δ)/2x。 对于1次波、3次波;α=(20lgB1/δ)/4x。 二 1、近场区长度:N=D2 S /4λ=R2 S /λ=F S /πλ=F S /Cλ 2、圆盘源辐射的纵波声场的第一零值发散角; θ =λ/Ds≈70λ/Ds 3、波束未扩散区与扩散区:b= 4、矩形波源的近场区长度N=Fs/πλ,未扩散区b=, 半扩散角θ =arcsinλ/2a≈57λ/2a, 5、近场区在两种介质中的分布;公式N=D2 S /4λ只适用均匀介质。在水、钢两种介质中,当水层厚度较小时,进场区就会分布在水、钢两种介质中,设水层厚度为L,则钢中剩余进场区长度N 为: N=N 2-LC 1 /C 2 =D2 S /4λ-LC 1 /C 2 ,

常用无损检测技术分析

158 第三篇 常用无损检测技术 第15章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 15.1射线照相检测技术概述(Ⅱ级人员仅要求本节内容) 射线是具有可穿透不透明物体能力的辐射,包括电磁辐射(X 射线和γ射线)和粒子辐射。在射线穿过物体的过程中,射线将与物质相互作用,部分射线被吸收,部分射线发生散射。不同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散射不同,导致透射射线强度的降低也不同。检测透射射线强度的分布情况,可实现对工件中存在缺陷的检验。这就是射线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利用射线对胶片可以产生感光作用的原理,采用胶片记录透射射线强度,在底片上形成不同黑度的图像,完成检验。图15—1显示了射线照相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射线照相检测的基本过程为准备、透照、暗室处理、评片,从底片上给出的图像,判断缺陷性质、分布、尺寸,完成对工件的检验。 图15-1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基本原理 图15-2 光电效应示意图 射线照相检验技术可应用于各种材料(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各种产品缺陷的检验。检验技术对被检工件的表面和结构没有特殊要求。检验原理决定了,这种技术最适宜检验体积性缺陷,对延伸方向垂直于射线束透照方向(或成较大角度)的薄面状缺陷难于发现。射线照相检验技术特别适合于铸造缺陷和熔化焊缺陷的检验,不适合锻造、轧制等工艺缺陷检验。现在它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电子、兵器、核能等工业领域。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直接获得检测图像,给出缺陷形貌和分布直观显示,容易判定缺陷性质和尺寸。检测图像还可同时评定检测技术质量,自我监控工作质量。这些为评定检测结果可靠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应用中必须考虑的一个特殊问题是辐射安全防护问题。必须按照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法规、条例作好辐射安全防护工作,防止发生辐射事故。 15.2射线照相检测技术基础 15.2.1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射线按其特点分为二类: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以下仅讨论X射线与γ射线(电磁辐射)。 X射线、γ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光量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光量子与原子、原子核、原子的电子及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主要的作用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和瑞利散射。图15—2、图15—3、图15—4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电子对效应作用示意图。

焊缝X射线检测及其结果的评判方法综述

焊缝X射线检测及其结果的评判方法综述 周正干, 滕升华, 江 巍, 李和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100083 北京) 摘 要:分析了焊缝X射线检测方法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焊缝X射线检测结果的人工评定和计算机辅助评定方法,论述了国内外焊缝X 射线检测结果计算机辅助识别的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技术是焊缝射线 检测的发展方向,焊缝射线数字图像的计算机自动分析与识别技术是射线实时成像技 术成功应用的基础。 关键词:无损检测;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焊接 中图分类号:TP3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360X(20002)03-85-04周正干0 序 言 目前,焊接已作为一种基本工艺方法,应用于航 空、航天、舰船、桥梁、车辆、锅炉、电机、电子、冶金、 能源、石油化工、矿山机械、起重机械、建筑及国防等 各个工业部门[1]。由于焊接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影 响,焊缝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熔合不良、裂纹、气 孔、夹渣、夹钨、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缺陷。为了保证 焊接构件的产品质量,必须对其中的焊缝进行有效 的无损检测和评价。射线检测是常规无损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保证焊接质量的重要技术,其检测结果将作为焊缝缺陷分析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判定依据[2]。对X射线检测结果的评定方法有两种:人工评定和计算机辅助评定。当人工评定检测结果时,评定人员的工作量大,眼睛易受强光损伤,效率较低,而且缺陷分析受评定人员的技术素质、经验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结果往往会因人而异 。采用计算机对X射线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识别,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克服人工评定中由于评判人员技术素质和经验差异以及外界条件的不同而引起的误判或漏判,使评判过程客观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1 焊缝X射线的检测方法 目前,焊缝X射线检测最常用的方法是胶片照相法。X射线胶片照相的成像质量较高,能正确提供焊缝缺陷真实情况的可靠信息,但是,它具有操作过程复杂、运行成本高、结果不易保存且查询携带不便等缺点。随着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 收稿日期:2001-11-01种新兴的X射线检测技术———基于X射线图像增强器(X ray image intensifier)的实时成像技术(Ra2 dioscopy)应运而生,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图2是一种典型的图像增强器。X射线图像增强实时成像检测技术的出现使焊缝X射线检测的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与胶片照相法相比,由于图像增强实时成像法成像环节较多,信噪比低,图像容易产生畸变,故成像质量相对较低,检测结果的图像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均不是很高。 图1 图像增强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原理图 Fig.1 Sketch of im age2intensifier2b ased radioscopy system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了X 射线数字实时成像检测技术(Digital radioscopy,DR),亦称为X射线数字照相(Digital radiography,DR),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X射线数字实时成像系统中使用的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如图4所示,其像元尺寸最小可达0.127mm,因而成像质量及分辨率明显优于X射线图像增强器系统,几乎可与胶片照相媲美,同时还克服了胶片照相中 第23卷 第3期2002年6月 焊接学报 TRANS ACTI ONS OF THE CHI NA WE LDI NG I NSTIT UTI ON Vol.23 No.3 June 2002

超声检测计算公式及习题

超声检测公式及计算题

* 铝(Al )的纵波声速为6300m/s ,横波声速为3100m/s 。试计算2MHz 声波在铝中的纵、横波波长。 f c λλf c = →= 解: * 甘油的密度为1270kg/m 3,纵波声速为1900m/s ,计算其声阻抗。 c z ρ= 解: 5P20×10K2探头,楔块中声速C L1=2700m/s ,钢中声速C L2=5900m/s ,C S2=3200m/s ,求探头入射角为多少度 s 2l 1C sinβC sinαtgβK = --= 解: 已知钢中C S 钢=3200m/s ,某硬质合金中,C S 硬=4000m/s ,铝中C S 铝=3080m/s ,求用探测钢的横波斜探头探测硬质合金和铝时的实际K 值为多少 ) () (mm f C mm f C S S L L 55.110 210310015.310 21063006363 =??===??==λλs m kg c Z ??≈?==26/104.219001270ρ0 12 112101149)4.63sin 3200 2700 (sin sin sin sin sin 4.632≈?=?=→====----)(βαβαβS L S L C C C C tg K tg

s 2l 1C sinβ C sinα= 解: * 示波屏上有A 、B 、C 三个波,其中A 波高为满刻度的80%,B 波为50%,C 波为20%。 ①、设A 波为基准(0dB ),则B 、C 波各为多少dB ②、设B 波为基准(10dB ),则A 、C 波各为多少dB ③、设C 波为基准(-8dB ),则A 、B 波各为多少dB 铝 铝 硬硬钢钢有钢有在钢中,,楔块中声速为设入射角为S S 01-1-L sin C sin sin sin 451.0tg K C C C C tg S L βββαβα======0.9 42.442.4)45sin 32303080(sin sin C (sin sin C sin sin sin 8 .11.611.61)45sin 3230 4000 ( sin sin C ( sin 00 01S 1S S 00 01S 1====?=?========?=?=----tg tg K C C C C tg tg K C S S L S 铝铝钢钢铝铝铝 铝 硬硬钢钢有硬硬钢钢 硬 硬))ββββββαβββ2 1H H 20lg Δ=

初、中级射线检测计算公式

1、最短波长公式:min min λνhc h eV == V 4.12m in =λ (能量公式)h 普朗克常数 2、连续谱中最大强度对应的波长与最短波长之间近似有下述关系: min 5.1λλ=IM 3、连续谱射线的总强度I :2ZiV K I i T = Ki 为比例常数、Z 靶原子序数、i 管电流/管电压 4、连续谱X 射线的转换效率η; ZV K i =η 5、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公式:T e N N λ-=0 λ衰变常数T 时间 6、半衰期公式:(重要公式)放射性原子核数目因衰变减少至原来数目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λ 693 .02 1= T 2 1 /0 2 T T N N = 2 1T/T 0)2 1(N N =λ为衰变常数 N 为剩余的原子核数N0为原有原子核数 T 为所用时间 7:单色窄束射线的衰减规律:T e I I μ-=0 T 为透照厚度 I 为穿透后辐射强度 0I 为原辐射强度 8、线衰减系数μ:3 3λρμZ K = T I I ) /l n (0= μ T 为透照厚度 I 为穿透后辐射强度 I 为原辐射强度 K 康普顿系数、ρ混合物密度、Z 原子序数 9、半价层: μ μ 693 .02 ln 2 1= = T μ为线衰减系数 10、半价层计算公式:穿过物体后的射线强度为入射强度一半时的穿透厚度 11、影响半值层T1/2的因素: 3 32 1693.02 ln λρμ Z K T = = K 康普顿系数、ρ混合物密度、Z 原子序数 12、宽束多色射线强度衰减规律:T e n I I μ-+=)1(0 n 为散射比 I 透射强度、I0初始强度μ为平均衰减系数T 厚度 13、主因对比度公式:n T I I +?=?1μ散射比n= I s / I p 主因对比度跟透照厚度、衰减系数和散射比有关 14、胶片梯度G 公式 :E D E E D tga G lg /' 1lg 1lg 1 '??=-== D1黑度值、E1为对应曝光量、E1’切线与横轴交点曝光量G 为梯度或反差系数 15、黑度D :照射光强度与穿过底片的透射光强之比常用对数值D L L 100= L L D 0lg = L 透射光强L0照射光强 宽容度L :L=10lgE2-lgE1=E2/E1 E1、E2相对曝光量 相对灵敏度K :K=d/T*100% d 射线可认到最细线直径、T 被检工件穿透厚度 16、射线照相对比度公式:ΔD=-0.434 G μΔT/(1 + n ),G 梯度μ衰减系数ΔT 缺陷尺寸n 散射比 17、射线照相几何不清晰度:Ug = df ×L2/L1=df ×L2/(F-L2) df 焦点尺寸、L1焦点至工件表面距离、L2工件表面至胶片距离、F 焦距 固有不清晰度:Ui=0.0013(kV)0.79 焦距F =L1+L2 L1为交点、L2为透照厚度。 18、X 射线曝光量:E=it γ射线曝光量:E=At 19、平方反比定律:从一点源发出的辐射,强度I 与距离F 的平方成反比 I1/I2=(F2/F1)2 20、X 射线照相的曝光因子:Ψ=i t/F 2= i 1t 1/F 11= i 2t 2/F 22=……= i n t n /F n 2 i 为管电流、F 为焦距t 为曝光时间 γ射线照相的曝光因子:Ψ=A t/F 2= A 1 t 1/F 12= A 2t 2/F 22=……= A n t n /F n 2曝光因子与强度、曝光时间和焦距有关 19、透照厚度比K :K 值与横向裂纹检出角θ的关系:K=1/Cos θ θ=cos -1(1/K) 20 、一次透照长度L 3: L 3= 2L 1tan θ L1为焦距 21、直缝单壁单影: 底片的有效评定长度: L eff =L 3+ΔL 搭接长度ΔL =L2L3/L1 L2为工件表面到胶片距离 纵缝作双壁单投影:底片的有效评定长度应为:leff=ΔL+L3′+ΔL L3′胶片侧焊缝等分长度 22、环缝单壁外照法N=360218000 αα = α=θ-η θ=cos-1 [ 1120 +-()K T D K ] η= sin-1( D D L 0 01 2+sin θ ) K=1.1 θ=cos-1 [ 1.121.0D D T +] 当D 0>>T 时,θ≈cos -1K-1 K=1.1 θ=24.62 L3=πD0/N ; L'3=π*DI/N ΔL ≈2T ·tan θ Leff =ΔL /2+L3+ΔL /2 α:与AB/2对应的圆心角; θ:最大失真角或横裂检出角; η- -有效半辐射角; K- 透照厚度比; T- 工件厚度; D0--- 容器外直径 Di -容器内直径 23、利用曝光曲线求非钢材的曝光量 射线等效系数(φm 表示)是指在一定管电压下,达到相同射线吸收效果(或者说获得相同底片黑度)的基准材料厚度To 与被检材料厚度Tm 之比,即: φm=T 0/T m 24、椭圆成像法偏心距 L 0=(b +q )L 1/ L 2=(F-D 0-Δh)(b+q)/( D 0+Δh)=[焦距-(外径+焊缝余高)]×(焊缝宽度+开口 n I I )2 1 (0=2 1 T T n = 2 1 )2 1(0T T I I =2 1 ) 2 1(0T T I I =

超声检测计算公式及习题.

超声检测公式及计算题 武玉林 二O一一年5月

*1.1 铝(Al )的纵波声速为6300m/s ,横波声速为3100m/s 。试计算2MHz 声波在铝中的纵、横波波长。 f c λλf c = →= 解: *1.2 甘油的密度为1270kg/m 3,纵波声速为1900m/s ,计算其声阻抗。 c z ρ= 解: 1.4 5P20×10K2探头,楔块中声速C L1=2700m/s ,钢中声速C L2=5900m/s ,C S2=3200m/s ,求探头入射角为多少度? == l1s2 sin αsin βK tg β C C 解: 1.8 已知钢中C S 钢=3200m/s ,某硬质合金中,C S 硬=4000m/s ,铝中C S 铝=3080m/s ,求用探测钢的K1.0横波斜探头探测硬质合金和铝时的实际K 值为多少? ) () (mm f C mm f C S S L L 55.110 210310015.310210630063 63=??===??==λλs m kg c Z ??≈?==26/104.219001270ρ0 12 112101149)4.63sin 3200 2700 (sin sin sin sin sin 4.632≈?=?=→====----)(βαβαβS L S L C C C C tg K tg

s2l 1C sinβ C sinα= 解: *1.10 示波屏上有A 、B 、C 三个波,其中A 波高为满刻度的80%,B 波为50%,C 波为20%。 ①、设A 波为基准(0dB ),则B 、C 波各为多少dB ? ②、设B 波为基准(10dB ),则A 、C 波各为多少dB ? ③、设C 波为基准(-8dB ),则A 、B 波各为多少dB ? 铝 铝 硬硬钢钢有钢有在钢中,,楔块中声速为设入射角为S S 01-1-L sin C sin sin sin 451.0tg K C C C C tg S L βββαβα======0.9 42.442.4)45sin 32303080(sin sin C (sin sin C sin sin sin 8 .11.611.61)45sin 3230 4000 ( sin sin C ( sin 00 01S 1S S 00 01S 1====?=?========?=?=----tg tg K C C C C tg tg K C S S L S 铝铝钢钢铝铝铝 铝 硬硬钢钢有硬硬钢钢 硬 硬))ββββββαβββ2 1H H 20lg Δ=

射线检测计算公式总结

1、最短波长公式: (能量公式) 2、连续谱中最大强度对应的波长与最短波长之间近似有下述关系: 3、连续谱射线的总强度I: 4、连续谱X射线的转换效率η; 5、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公式: 6、半衰期公式:(重要公式)放射性原子核数目因衰变减少至原来数目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7:单色窄束射线的衰减规律: 8、线衰减系数μ: 9、半值层: 10、半值层计算公式:穿过物体后的射线强度为入射强度一半时的穿透厚度(重要公式) 11.影响半值层T1/2的因素: 12、宽束多色射线的强度衰减规律: 13、主因对比度公式:

Ⅰ=Ⅰs+Ⅰp=Ⅰp(1+n) 散射比n= I s / I p 14、胶片对比度公式: 15、射线照相对比度公式:ΔD=-0.434 GμΔT /( 1 + n ) 16、黑度D:照射光强度与穿过底片的透射光强之比的常用对数值 17、射线照相几何不清晰度: Ug = df×L2/L1=d f×L2/(F-L2) 18、X射线曝光量:E=it γ射线曝光量:E=At 19、平方反比定律:从一点源发出的辐射,强度I与距离F的平方成反比 I1/I2=(F2/F1)2 20、X射线照相的曝光因子:Ψ=i t/F2= i1 t1/F11= i 2t2/F22=……= i 2 n t n/F n γ射线照相的曝光因子:Ψ=A t/F2= A1 t1/F12= A 2t2/F22=……= A 2 n t n/F n 19、K值与横向裂纹检出角θ的关系:K=1/Cosθ θ=cos-1(1/K) 20、一次透照长度L3: L3= 2L1tanθ 21、直缝单壁单影: 底片的有效评定长度: L eff=L3+ΔL 纵缝作双壁单投影:底片的有效评定长度应为:l eff=ΔL+L3′+ΔL 22、环缝单壁外照法N=α=θ-η θ=cos-1 [] η= sin-1( ) K=1.1 θ=cos-1 [] 当D0>>T时,θ≈cos-1K-1K=1.1 θ=24.62 L3=D0/N; L'3=.Di/N ΔL≈2T·tanθ Leff=ΔL/2+L3+ΔL/2 α:与AB/2对应的圆心角; θ:最大失真角或横裂检出角; η- -有效半辐射角; K- 透照厚度比; T- 工件厚度; D0---容器外直径 D i-容器内直径 23、环缝单壁内照法 1)F<R的偏心法

超声波探伤常用计算公式

1、示波屏上的波高与声压成正比。 既:△=20lgP2/P i=20lgH2/H i (1NP=8.68dB 1dB=0.115NP) 2、声压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P r/ P o=Z2-Z l/Z2+Z l t=P t/ P o =2Z2/Z2+Z l 3、声强反射率R和投射率T分别为: R=r2 =(Z2-Z1/Z2+Z1)2T=4Z1Z/(Z2+Z1)2由以上几式得:t-r=1 T+R=1 4 5 6 7 T 往=P a/P O=4Z1Z 4、矩形波源的近场区长度 N=Fs/ n入,未扩散区b=1.64N , 半扩散角0 o=arcsin "2a 冷7 12a , 4声压往复透射率T往:探头接收到的回波声压P a与入射波声压P O之比。既: /(Z2+Z1)2 5反射、折射定律: sin a L/C\1=sin a 1C L1= sin a §/C s〔=sin n 供/C§2 6第一临界角。a =arcsinC L1/C L2 第二临界角°a ff=arcsinC L1/C S2 第三临界角:a m=arcsinC S1/C L1 6、横波近场区长度;方形N=F s/n "*cos "cos a 圆形N=D2/4 1s2*cos "cos a 横波声场中,第二介质中的近场区长度: N'=N-L 2= F s/n s2*cos "cos a-L i tg o/tg " F S-波源面积应-介质U中横波波L i-入射点至波源的距离L2-入射点至假想波源的距离 半扩散角;对于圆片形声源:?0=arcsin1.22 "S2/D S=70尼2/D s 对于矩形正方形声源:?0=arcsin "S2/2a=57 "S2/2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