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部分

实验一电子仪器的综合使用练习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见电子仪器及实验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会使用常见电子仪器及实验设备测试常见的一些电量。

3)了解电子技术实验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二、实验仪器的功能简介

1)万用表简介(MF47D)

性能:能测量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和电阻等电量的仪表。

主要参数:直流电流0-500mA(2.5%)-10A(5%)

直流电压0-1000V(2.5%)-2500V(5%)

交流电压0-2500V(5%)

电阻0-∞(2.5%)

内部电池的极性为红表笔(-)黑表笔(+)

使用方法: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档位来测试所需电量,测试直流电流时万用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由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测试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时万用表并联

在电路中,由于交流电压没有方向所以测试交流电压红黑表笔可以任意联

接,测试直流电压时红表笔接电压的+极、黑表笔接电压的-极;使用万用表

的电阻档测试时,首先红黑表笔应短接,此时指针应指在电阻的零位,如果

不为零应调节电阻档调零电位器使之为零,驱动电阻档工作的是万用表内部

电池(+1。5V和9V)其内部电池的极性为黑+、红-,1。5V电池驱动X1至

X1K档、9V电池驱动X10K档。

读数方法:直流电流、直流电压和交流电压档所指示的数值是表示指针满偏时所测量的大小;电阻档是所没数值乘档位等于电阻值的大小。

使用注意事项:测量前应使指针指在电压电流档的零位如果不是应机械调零;测量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应选择合适的档位使指针尽量大角度偏转;使用完毕后,档

位应指在交流电压的最大档。

2)信号发生器简介(DF1641A)

性能:能产生驱动电路所需的函数信号的仪表。

主要参数:能产生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等函数信号

频率范围0。1Hz-2MHz

幅值范围1mV-20Vp-p(空载)

使用方法:信号输出插孔为OUTPUT;输出波形选择为FUNCTION键;输出频率调节键为RANGE(Hz)(范围键)和FREQUENCY(调节键);输出频率显示;输出幅值

调节键为ATTENUATOR(范围键)和PULL TO INV AMPLITUDE(调节键)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函数信号驱动电路时应注意黑夹子接电路的公共地,红夹子接信号输入点;信号发生器产生的频率可以从信号发生器上读出,而幅值不能读出

应用其它仪器来读取;为了使输出信号稳定输出应选择合适的频率档和幅值

来产生信号。

3)示波器简介(DF4326)

性能:能单独或同时测量两路信号的运动轨迹的仪表

主要参数:频率范围DC-40MHz

使用方法:信号输入插孔为CH1 or X和CH2 or Y;亮度调节旋钮为INTENSITY;聚集(粗细)调节旋钮为FOCUS;通道选择按健MODE;位移旋钮为VERTICAL 论

POSITION(水平)和HORIZONTAL POSITION(垂直);耦合方式选择按键AC GND

DC;扫描方式选择按键SWEEP MODE(正常使用时就按AUTO);触发源选择按

键TRIGGER SOURCE(正常使用时应该是CH1或CH2);稳定调节旋钮为LEVEL LOCK(使轨迹稳定);读数系统,垂直方向为VOLTS/DIV和水平方向为SEC/DIV 和其中的小旋钮。

较准信号为PROBE ADJUST(500mVp-p,1KHz的方波)。

读数方法:垂直方向应读取峰峰值所占的DIV乘垂直方向电压/格,得到信号的峰峰值;

水平方向应读取变化一周所占的DIV乘水平方向时间/格,得到信号的周期。

使用注意事项:测量时示波器探头红夹子接测量点,黑夹子接电路的公共接地点;测量前应用较验信号较验示波器,当不准时旋转小旋钮使之准确无误(平时应逆

时针方向到头),测量时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应选择合适的档位使轨迹尽量占满

显示屏。

三、预习要求

1)仔细阅读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实验要求。

2)结合实验内容预习实验箱、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概述。

3)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好实验步骤和实验电路图。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I、必做内容及要求:

1)学会使用万用表测量不同交、直流电压的大小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大小;学会使用万用表不同档位测量不同阻值电阻的大小;要求设计记录表格。

2)掌握示波器的使用,学会示波器各功能按钮的作用,能用示波器测量直流电压的大小;要求掌握如何记录其测量过程及准确记录波形。

3)掌握函数发生器的使用,学会如何从信号发生器读取其频率,要求掌握如何使信号发生器产生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方法。

4)掌握实验系统的结构,熟悉如何插拨导线,熟悉电源的构造和输出端的正、负极,掌握在实验系统上如何构筑电路。

5)必须熟悉上述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

II、选做内容及要求:(ABC三选一,A为较难、B一般、C为容易)

A)1.用万用表判别一个二极管的极性,并记录其步骤。

2.设计一个由电阻电容构成的一个移相电路,要求输入信号Vp-p=0.5V、f=1KHz,

输出与输入相位差在π/4-π/2之间,要求通过实验验证并分析,用示波器观察并

记录下输入与输出的波形。

B)1.用万用表判别一个三极管的极性,并记录其步骤

2.由函数发生器产生出幅度为0.5V、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用示

波器来测量,并记录其波形。

C)1.用万用表判别一个二极管的极性,并记录其步骤。

2.由函数发生器产生出幅度为0.5V、频率为1KHZ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用示

波器来测量,并记录其波形。

五、实验报告

1)完整表述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简介实验原理;正确绘出所得到的波形图和二、三极管实物与符号的对应图;把测量到的数据整理好并进行误差分析。

2)表述出你所得到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

3)提出你对电子技术实验建议和要求。

实验二单级放大电路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试验箱的使用。

2)学会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形态的影响。

3)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4)了解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特性。

二、实验仪器

1)模拟电路实验箱1台

2)单级、多级放大电路实验板1块

3)函数发生器1台

4)示波器1台

5)万用表1台

三、实验电路

图2-1 CE单级放大电路

四、预习要求

1)了解静态工作点的作用和调整方法。

①单级放大电路为什么要调节静态工作点?

②不同的Q点将会导致什么失真,为什么?了解不同失真波形,如何可消除失真?

2)分压式共发射极电路静态工作点Q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其稳定Q点的原理。

3)分压式共发射极电路动态性能参数A u,R i和R o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实验室测量方法。

4)设计实验室测量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I、必做内容:

1)连接电路

接线前先检查连接导线;测量+12V电源,关断电源后再按图2-1连线,将可调电阻R W调到最大位置(思考:为什么)。

接线完毕后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并经实验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实验。

2)静态工作点的初步调整:令ui=0(即不接函数发生器)

调整R P,使V CE=6V,测量表1-1中各量,进行实测计算。

表1-1

已知实测实测计算

V CE(V)V B (V) V C (V) R P(KΩ) I B(mA) I C(mA) βr be (KΩ) 6 3.35 8.65 59

注意:①在实验报告单上写出b极静态电流I B的测量和计算方法;

②上偏流电阻R P的测量应在断电后进行,由于R b1和三极管的集电极并联,用

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时,应使R P与基极断开来进行测量。

3)动态研究

(1)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①用函数发生器产生正弦信号u i,要求f=1KHz,峰峰值为50mV;

②将信号接入输入端,观察u i和u o波形,并比较相位进行,填表1-2。

表1-2(R L=∞)

实测实测计算理论估算U ipp(mV) U opp(V) A u A u

50

100

(2)输出电阻和负载电阻对电压放大倍数的影响

用函数发生器产生正弦信号u i,要求f=1KHz,峰峰值为50mV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

R L,在改变R c的情况下测量,填表1-3。

表1-3

给定参数实测实测计算理论估算Rc R L U ipp(mV) U opp(V) A u A u 2.4K 5.1K 50

2.4K 1.5K 50

5.1K 5.1K 50

5.1K 1.5K 50

4)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①用函数发生器产生正弦信号u i,要求f=1KHz,峰峰值为250mV;

②保持幅值不变,增大和减小可调电阻R w,观察输出电压u o波形,测量并填表1-3。

表1-4(R L=∞)

R P值各极直流电位

U0输出波形

失真

类型V B(V) V C(V) V E(V)

最大

合适

最小

注意:①每次测各极直流电位时都要使函数发生器的输出为零;②若波形失真不明显,可增大输入电压幅值重测。

II、选做内容及要求:(三选一,A为较难、B一般、C为容易)

A.放大器最佳Q点的动态调整

(1)预习报告单内容:

①什么是放大电路的最佳Q点?

②最佳Q点的调整方法和实验步骤。

(2)实验内容:

①设计最佳Q点动态调整的实验步骤。

②设计最佳Q点动态调整实验记录表格。

(3)实验报告单要求:

①测量Q点动态调整后的I B和I C并与表1-1中的值进行比较。

②测量经Q点动态调整后的A U和最大不失真输出U O。

B.输入、输出电阻的测量

(1)预习报告单内容:

①输入电阻R i、输出电阻R o的物理意义。

②不同输出的放大电路对R o的要求不同。分析输出信号分别为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

时,电路对R o的要求。

③分析输入信号分别为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时,电路对R i的要求。

(2)实验内容:

C.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mpp的测量(即最大动态范围)

(1)预习报告单内容:

①计算理论值;

②怎样得到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 o m?设计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

(2)实验内容:

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和表格,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 o mpp。

(3)实验报告单要求:

将实验值和理论值加以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和表格,测量该放大电路R o和R i。

(3)实验报告单要求:

小结输出电阻R0和R i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完整表述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简述实验原理

2)整理测量数据表格,并说明数据数据分析处理过程。

3)将实验值与理论值加以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4)分析静态工作点对A u的影响;

5)讨论提高A u的办法。

实验三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一、实验目的

了解互补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调试方法和参数测试。

二、实验仪器

1)数字模拟实验装置 1台 2)示波器 1台 3)信号发生器 1台 4)功放电路实验板 1块 5)万用表 1块

三、实验电路

R7 680K Vi

图3-1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四、模拟电路测试方法

1)测试功率→测电压和电流。

2)已知电阻测试功率→测电压 3)已知电阻测试电流→测电压

4) 测试效率→测输入功率/测输出功率

五、预习要求

1. 分析图11-1电路中各三极管工作状态及交越失真情况。 2.电路中若不加输入信号,V2、V3管的功耗是多少? 3.电阻R4、R5的作用是什么?

4. 根据实验内容自拟实验步骤及记录表格。(此内容在预习报告上反映)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I、必做内容:

1)调整直流工作点,使M点电压为0.5Vcc。

2)测试此电路的动态放大倍数A V(RL=5.1K和8Ω)。

3)测量功率放大器在直流电压(+12V)和不同负载(5.1K和8Ω)时的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效率。

4)比较放大器在带5K1和8Ω负载(扬声器)时的功耗和效率。

II、选做内容及要求:三选一(A难、B一般、C容易)

A)分析如何使此电路上出现交越失真,观察并记录交越失真的波形;设计测试此电路中V2和V3功率三极管的静态功率损耗的实验步骤和测试表格。

B)设计测试此电路中V2和V3功率三极管的静态功率损耗的实验步骤和测试表格。

C)分析如何使此电路上出现交越失真,观察并记录交越失真的波形(此波形为最大不失真输出时的RL=5.1K)。

六、实验报告

1.分析实验结果,计算实验内容要求的参数。

2.总结功率放大器电路特点及测量方法。

实验四集成运放运算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比例、求和、积分和微分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掌握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

二、实验仪器

1)XK—8HD数字模拟实验装置 1台2)运算放大器电路实验板 1块

3)示波器 1台

三、实验电路图

1)反相比例放大器电路图:

RF 100K

图4-1

2)同相比例放大器电路图

图4-2

3)反相求和放大器电路图

Vi2

图4-3

4)双端输入求和放大器电路图

Vi1

Vi2

Vo

图4-4

5)积分电路电路图

Vo

Vi

图4-5

6)微分电路电路图

Vo

Vi

R1 10K

图4-6

四、预习要求

1)掌握上述电路的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上述电路中Vo 和Vi 理论计算公式,并计算出测试表格中理论值。 3)写出理论推导的过程。 4)设计实验步骤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

I 、必做内容:

1)反相比例放大器

要求:1、按表1内容进行实验并测量记录,并记录观察输入与输出的相位差。 2、设计测量此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的实验步骤。 3、测量此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4、记录Vi=3000mV 时Vo 的波形,并分析之。

表1

要求:1、按表2内容进行实验并测量记录,并记录观察输入与输出的相位差。

2、设计测量此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的实验步骤,。

3、测量此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4、记录Vi=3000mV时Vo的波形,并分析之。

表2

要求:1、掌握如何产生不同的直流输入电压的方法。

2、按表3内容进行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3

要求:1、掌握如何产生不同的直流输入电压的方法。

2、按表4内容进行实验并测量记录。

表4

II、选做内容:(二选一)

1)积分电路

要求:1、在Vi端输入一个方波(V

P-P =1V,F=1KH

Z

)信号,观察并记录Vi和Vo的

波形。

2、测量输出Vo的大小,并与理论值比较。

3、分析该电路理论波形和实际测量波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如何减少之。2)微分电路

要求:1、在Vi端输入一个三角波(V

P-P =1V,F=1KH

Z

)信号,观察并记录Vi和Vo的

波形。

2、测量输出Vo的大小,并与理论值比较。

3、分析该电路理论波形和实际测量波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如何减少之。

六、实验报告

1. 总结本实验中6种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

实验五 集成运放构成的波形发生电路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方波发生电路和可调占空比矩形发生电路。 2)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三角波发生电路和锯齿波发生电路。 3)掌握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正弦波振荡电路。

二、实验仪器

1)数字模拟实验装置 1台 2)运算放大器实验电路板 1块 3)示波器 1台

三、实验电路图

1)方波发生电路

Vout

图5-1

2)可调占空比矩形波发生电路

D1 4148

Vout

图5-2

3)三角波发生电路

C 10n

Vo2

图5-3

4)锯齿波发生电路

C 10n

Vo2

图5-4

5)正弦波振荡电路

10K 100n

Vout

图5-5

理论公式:1)T=2ln (1+2R 1/R 2)(R 3+Rp )C 2)T=ln (1+2R 4/R 2)(2R 1+Rp )C ;占空比D=(R 3+Rp 1)/(2R 1+Rp ) 3)T=4(Rp+R 4)R 3C/R 1

4)T=2RpR 1C/R 2;占空比D=Rp 1/Rp 5)T=2πRC

四、预习要求

1)预习上述集成运算构成的波形发生电路的的工作的原理。

2)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步骤和测试表格。

3)根据波形发生电路的工作原理计算上述波形的周期理论值并填入设计好的表格。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

1)方波发生电路和可调占空比矩形波发生电路。(2选一,方波简单、矩形波难)A.按实验电路图连线。

B.示波器观察输出的波形并记录。(方波电路记录一个波形,矩形波电路记录Rp最大和最小时的2个波形)

C.测量其输出波形的幅值、频率和占空比并记录填表。

2)三角波发生电路和锯齿波发生电路。(2选一,三角波简单、锯齿波难)

A.按实验电路图连线。

B.示波器观察输出的Vo1和Vo2波形并记录。(三角波发生电路中记录在Rp最大和最小时的4个波形,锯齿波发生电路记录Rp最大和最小时的4个波形)

C.测量其输出波形的幅值、频率和占空比并记录填表。

3)正弦波发生电路

A.按实验电路图连线。

B.调节Rp观察Vo的波形,使Vo为稳定的正弦波。

C.测量正弦波的幅值和频率;分带稳压二极管和不带稳压二极管2种情况测试。

D.记录波形,并填写测试表格。

六、实验报告

1)报告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2)简述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

3)整理实验数据,描述实验现象,画出实验所得的波形。

实验六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发生电路中的应用。

3)掌握模拟电路的设计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模拟电路实验板2块

2)万用表1只

3)集成运算放大电路LM 324 1片

4)示波器1台

5)XK-8HD数字模拟实验箱1台

三、设计方法

1)根据要求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可以产生不同函数波形。

2)运算放大器还可以把一种函数波形变换成其它函数波形。

3)根据实验要求合理配置参数。

四、预习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完整设计。

2)描述清楚整个设计过程。

3)合理配置实验参数。

4)要求有正确的实验电路图。

五、实验内容及要求

设计出一个能同时产生出周期T=0.628ms的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发生电路。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报告实验设计过程。

2)报告参数配置的依据。

3)报告实验步骤。

4)实验研究与数据分析。

实验七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

1)研究二级放大电路的的特性。

2)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掌握二级放大电路和反馈放大器性能的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1台

2)信号发生器 1台

3)万用表 1台

4)数字模拟实验装置 1台

6)单级、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板 1块三、实验电路图

图7-1

四、预习要求

1.复习与实验相关的内容。

2.理论测算实验中所需测量的实验数据(Av、Avf、F

L 、F

H

),并判别此电路是否是深

度负反馈电路。

3.设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测量方法。

四、实验内容

I、必做内容:

1.静态工作点调整。

实验要求:调整三极管的Q点,使Vc1=6V、Vc2=7V,让二个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2.开环放大倍数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

实验要求:输入端接入Vs=10mV、f=1KHZ的正弦波;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失真无振荡。

接表7-1要求进行测量填表

表7-1

注意:Av1=Vc1/Vi、Av2=Vo/Vc1、Av=Vo/Vi=Av1*Av2

实验报告要求:

A.根据电路图测算实验中所需测量的实验数据(Av、Avf、F

L 、F

H

),并判别此电路是

否是深度负反馈电路。

B.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的输出电阻ro。

C.根据实测值判别此电路是否是深度负反馈电路。

3.研究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

(1)将电路开环,逐步加大Vi幅度,使输出信号出现失真(注意不要过分失真)

记录失真波形幅度。

(2)将电路闭环,观察输出情况,并适当增加Vi幅度,使输出幅度接近开环时

失真波形幅度。

(3)画出上述各步实验的波形图。

4.设计测放大器频率特性实验步骤并填表7-2。

表7-2

简述频率特性测试的实验步骤

II、选做内容:(可选可不选)

把此电路的负反馈变为电流负反馈电路,并测试其A

VF

和输出电阻,并研究电流负反馈电路和特性;设计实验电路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1. 将实验值与理论值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根据实验内容总结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

实验八 整流滤波及并联、串联稳压电路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了解滤波电容对直流电压波形的影响。 2)掌握并联稳压电路的原理和主要特性以及使用方法。 3)掌握串联稳压电路的原理和主要特性以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数字模拟实验装置 1台 2)示波器 1台 3)万用表 1台 4)电源实验板 1块

三、实验原理简介

1)桥式整流电路简介: 电路原理图

Vi

RL

图8-1

此图中C1、C2是滤波电容,滤波电容有改变桥式整流输出的直流的纹波的特性,有增大输出直流电压的大小特性,而不同的负载要求的滤波电容也不相同,要根据负载选择不同的滤波电容。

2)并联稳压电路简介: 电路原理图

Vi RL

图8-2

此图中滤波电容接C2,当满足一定条件时稳压二极管二端稳定输出6.3V 的直流电压。

3)串联稳压电路简介: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指导书

北方民族大学 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指导书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

北方民族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指导书 编著杨艺丁黎明 校审杨艺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 二〇一二年三月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工科类大学二年级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类课程。实验主要设备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交流毫伏表和直流电源等。 课程教学要求是:通过该课程,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子仪器,掌握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和设计方法,掌握集成运放的使用及运算放大电路各项性能的测量,学会查找并排除实验故障,初步培养学生实际工程设计能力,学会仿真软件的使用,掌握工程设计的概念和步骤,为以后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课程内容包括基础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践三大部分。 基础验证性实验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双极性三极管电路的分析、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量等内容。主要培养学生分析电路的能力,掌握电路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 设计性实验主要包括运算电路的实现等内容。主要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 综合设计实践主要包括项目的选题、开题、实施和验收等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子产品开发的整个过程,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调试电路的能力。 实验要求大家认真做好课前预习,积极查找相关技术资料,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独立写出严谨、有理论分析、实事求是、文理通顺、字迹端正的实验报告。 本书前八个实验项目由杨艺老师编写,实验九由丁黎明老师编写。全书由丁黎明老师提出课程计划,由杨艺老师进行校对和排版。参与本书课程计划制订的还有电工电子课程组的全体老师。 2012年3月1日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报告撰写模版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实验(模拟) 院系部: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 实验报告要能真实的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是对实验进行总结、提高的重要环节,应当认真撰写。实验报告的要求是有理论分析,要实事求是,字迹要清楚,文理要通顺。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 1、实验目的及要求。 2、实验仪器:列出完成本次实验的实验条件。 3、实验原理:实验项目的已知条件、技术指标、实验电路。 4、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对电路进行测量与调整方法、出现的故 障以及排除故障的方法。 5、讨论与结论:总结实验心得体会和收获,解答思考题,对实验中存在的 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6、原始数据记录:原始数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测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数据和波形,是进行数据处理的依据。要求将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原始数据记录”撕下,粘贴在实验报告“实验原始数据粘贴处”,复印无效。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E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广西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答案汇总

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技术实验中常用电子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和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电路实验箱的结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接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1.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可以根据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信号电压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挡开关、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进行调节。输出信号电压幅度可由输出幅度调节旋钮进行连续调节。 操作要领: 1)按下电源开关。 2)根据需要选定一个波形输出开关按下。 3)根据所需频率,选择频率范围(选定一个频率分挡开关按下)、分别调节频率粗调和细调旋钮,在频率显示屏上显示所需频率即可。 4)调节幅度调节旋钮,用交流毫伏表测出所需信号电压值。 注意: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内,用来测量300伏以下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操作要领: 1.为了防止过载损坏仪表,在开机前和测量前(即在输入端开路情况下)应先将量程 开关置于较大量程处,待输入端接入电路开始测量时,再逐档减小量程到适当位置。 2.读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1”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10标度尺上的 示数。当量程开关旋到左边首位数为“3”的任一挡位时,应读取0~3标度尺上的示数。 3)仪表使用完后,先将量程开关置于较大量程位置后,才能拆线或关机。 3.双踪示波器 示波器是用来观察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及参数的设备。双踪示波器可以同时对两个输入信号进行观测和比较。 操作要领: 1.时基线位置的调节开机数秒钟后,适当调节垂直(↑↓)和水平(←→)位移旋 钮,将时基线移至适当的位置。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2 单管放大电路 1.1 实验目的 (1) 熟悉电子元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3) 学习测量放大器Q点,A v,r i,r 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的特性。 (4) 学习放大器的动态性能。 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模拟/数字电路实验箱。 1.3 预习要求 (1) 熟悉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元器件参数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熟悉放大器的动态及静态测量方法。 1.4 实验内容与步骤 (一)、连接直流电路,测量静态工作点 1.连接直流电路 (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元件(三极管、电解电容、电阻、电位器)及实验所用导线的好坏。 (2) 连接分压式偏置放大器的直流通路,电路如图1-1所示,将R W的阻值调到最大100K。 图1-1 分压式偏置单管放大器的直流通路

(3)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电压输出调节旋钮,使其输出+12V(方法: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监测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口,调节旋钮使万用表显示+12 V) 2.调节静态工作点 接通稳压电源(方法:用红色导线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正极与R W R C的公共点,用黑色导线连接直流稳压电源的负极与R B2 R E的公共点),调节R W使U CE=1/2 U CC,V BE=0.7V 测量晶体管各极对地电压U B、U C和U E,将测量结果和计算所得结果填入表1-1中。 U CE =U C-U E U BE =U B-U E I C = I E= U E /R E 表1-1 静态工作点实验数据 (二)、连接完整电路,测量动态参数 1.连接完整电路 图1-2 分压式偏置单管放大器原理图 注意:电解电容的极性。 3.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1)接通函数信号发生器电源,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频率调节旋钮和幅度调节旋钮,使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 f =1 kHz ,输出电压U S=10 mV (有效值)的交流信号(若输出不能达到10 mV,可调节输出衰减旋钮20~60 dB和幅度调节旋钮即可)。 注意:信号发生器输出交流信号的频率通过数码管显示即可读出来,输出交流信号的幅度必须使用晶体管毫伏表检测方可读出电压有效值。 (2)将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晶体管毫伏表按图1-3接入。信号发生器的正极、示波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 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网络高等教育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奥鹏学习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年级: 12 年秋季 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 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②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 P-P连续可调; 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4.试述TDS1002型示波器进行自动测量的方法。 按下“测量”按钮可以进行自动测量。共有十一种测量类型。一次最多可显示五种。 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可以显示“测量1”菜单。可以在“信源”中选择在其上进行测量的通道。可以在“类型”中选择测量类型。 测量类型有:频率、周期、平均值、峰-峰值、均方根值、最小值、最大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正频宽、负频宽。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_2__×峰值,峰值=__根号2__×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 两者是倒数关系。 周期大也就是频率小,频率大也就是周期长

参考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 用方法。 2?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 1 —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 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交流奄伏表直流稳压电源 图1—1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峰-峰值)。 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3.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示波器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通用、多踪多线、记忆存贮、逻辑专用等类。 双踪示波器可同时观测两个电信号,需要对两个信号的波形同时进行观察或比较时,选用双踪示波器比较合适。 本实验要测量正弦波和方波脉冲电压的波形参数,正弦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周期T (或频率f) 和初相;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4、周期T和脉宽T P。幅值U、峰峰值U P-P和有效值都可表示正弦量 U m、 1 的大小,但用示波器测U P-P较方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得的是正弦量的有效值U斗)。由于频率f=丄, V2 T 所以测出周期T,即可算得频率。矩形脉冲电压,可用周期T,脉宽T P和幅值Un三个参数来描述。T P与T 之比称为占空比。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 .检查示波器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报告

姓名:赵晓磊学号:1120130376 班级:02311301 科目:模拟电子技术实验B 实验二:EDA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EDA技术的发展、应用概述。 2. 掌握Multisim 1 3.0 软件的使用,完成对电路图的仿真测试。 二、实验电路

三、试验软件与环境 Multisim 13.0 Windows 7 (x64)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内容 了解元件工具箱中常用的器件的调用、参数选择。 调用各类仿真仪表,掌握各类仿真仪表控制面板的功能。 完成实验指导书中实验四两级放大电路实验(不带负反馈)。 2.实验步骤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要求调整后Uc1 = 10V。 测定空载和带载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用示波器观察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 测输入电阻Ri,其中Rs = 2kΩ。 测输出电阻Ro。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五、实验结果 1. 两级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断开us,Ui+端对地短路

2. 空载和带载两种情况下的电压放大倍数接入us,Rs = 0 带载: 负载: 经过比较,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同相。 3. 测输入电阻Ri Rs = 2kΩ,RL = ∞ Ui = 1.701mV

Ri = Ui/(Us-Ui)*Rs = 11.38kΩ 4. 测输出电阻Ro Rs = 0 RL = ∞,Uo’=979.3mV RL = 4.7kΩ,Uo = 716.7mV Ro = (Uo’/Uo - 1)*R = 1.72kΩ 5. 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电路最大增益49.77dB 下限截止频率fL = 75.704Hz 上限截止频率fH = 54.483kHz 六、实验收获、体会与建议

大工15秋《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大工15秋《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答:模拟电子技术试验箱布线区:用来插接元件和导线,搭建实验电路。配有2只8脚集成电路插座和1只14脚集成电路插座。结构及导电机制: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答: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②输出频率:10Hz~1MHz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P-P连续可调; 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应注意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峰值,峰值×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答:互为倒数,f=1/T,T=1/f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实验一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1. 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 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1.1。 表1.1 实验4.1的设备与器材 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 1 实验台1台 2 双踪示波器0~20M 1台 3 电子毫伏表1只 4 万用表1只 5 三极管1只 6 电阻1kΩ/0.25W 1只R e 7 电阻 2.4kΩ/0.25W 2只R S、R c、R L 8 电阻20kΩ/0.25W 1只R b1、R b2 9 电阻500kΩ/0.25W 1只R b2 10 铝电解电容10μF/25V 2只C1、C2 11 铝电解电容50μF/25V 1只C e 3. 实验电路与说明 实验电路如图1.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I c/mA U ce/V u0波形失真情况管子工作状态 2.0 (5)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幅度 置R C=2.4kΩ,R L=2.4kΩ,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使U s逐渐增大,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的波形。直到输出波形刚要出现失真而没有出现失真时,停止增大U s,这时示波器所显示的正弦波电压幅度,就是放大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将该值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增大U s,观察输出信号波形的失真情况。 5. 实验总结与分析 (1)用理论分析方法计算出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填入表1.2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误差的原因。 (2)通过电路的动态分析,计算出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包括不接负载时的A u、A us以及接上负载时的A u、A us。将计算结果填入表1.3中,再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3)回答以下问题: ①放大电路所接负载电阻发生变化时,对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有何影响? ②怎样用测量信号电压的方法来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4)心得体会与其他。

模拟电子技术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交流毫伏表、低频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主要技术性能和面板开关、旋钮的名称和作用。 2、学会上述仪器的正确使用。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测量正弦信号的波形参数及计算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子电路测试和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有交流毫伏表,低频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直流稳压电源以及其它仪器,它们与被测(实验)电路的关系,如图2-1.1所示。 图2-1.1 常用电子仪器接线框图 在电子测量中,应特别注意各仪器的“共地”问题,即各台仪器与被测电路的“地”应可靠地连接在一起。合理的接地是抑制干扰的重要措施之一,否则,可能引入外来干扰,导致参数不稳定,测量误差增大。 模电实验室的常用仪器: YJ—44型直流稳压电源;SX2172型交流毫伏表; XD1B型低频信号发生器;SS-5702型双踪示波器; *BS1A型失真度测量仪。 三、实验内容 1、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衰减)电压。将信号发生器频率调节在1KHz。电压“输出衰减”开关分别置于不同的衰减db位置上,调节信号发生器的“幅度”使电表指示在4V,用交流毫伏表测量其输出电压值。 1

2、用双踪示波器Y轴任一输入通道探头,测量示波器“校正电压”读出荧屏显示波形的U P-P 值和频率?。 3、用交流毫伏表及双踪示波器测量低频信号发生器或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及周期的数值。记入表2-1.2。 四、思考题: 1、示波器荧光屏上的波形不断移动不能稳定,试分析其原因。调节哪些旋钮才能使波形稳定不变。 答: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只有当示波器内部的触发信号与所测信号同步时,才能在荧光屏上观察到稳定的波形。若荧光屏上的波形不断移动不能稳定,说明触发信号与所测信号不同步,即扫描信号(X轴)频率和被测信号(Y轴)频率不成整数倍的关系(?x≠n?y),从而使每一周期的X、Y轴信号的起扫时间不能固定,因而会使荧光屏上显示的波形不断的移动。此时,应首先检查“触发源”开关(SOURCE)是否与Y轴方式同步(与信号输入通道保持一致);然后调节“触发电平”(LEVEL),直至荧光屏上的信号稳定。 2、在测量中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荧光屏测同一输入电压时,为什么数据不同?测量直流电压可否用交流毫伏表,为什么? 答: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荧光屏测同一输入电压时数据不同是因为交流毫伏表的读数为正弦信号的有效值,而示波器荧光屏所显示的是信号的峰峰值。 不能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直流电压。因为交流毫伏表的检波方式是交流有效值检波,刻度值是以正弦信号有效值进行标度的,所以不能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直流电压。 2

大学《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奥鹏教育中心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杨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答: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1.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答: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2.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答:1.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2.输出频率:10HZ~1HZ连续可调; 3.幅值调节范围:0~10Vp-p连续可调; 4.波形衰减:20db、40db; 5.带有6位数字频率计,即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为外侧频率计使用。 3.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 确定量程的原则: 1.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2.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粗侧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精准的数值。 如屏幕显示“1”,表明以超过量程范围,需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3.在测量间歇期和实验结束后,不要忘记关闭电源。 三、预习题 1.正弦交流信号的峰-峰值=__2__×峰值,峰值=__√2__×有效值。 2.交流信号的周期和频率是什么关系? 答: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T=1/f f=1/T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全

第1章习题答案 1. 判断题:在问题的后面括号中打√或×。 (1)当模拟电路的输入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出端也会有变化。(√) (2)当模拟电路的输出有微小的变化时必然输入端也会有变化。(×) (3)线性电路一定是模拟电路。(√) (4)模拟电路一定是线性电路。(×) (5)放大器一定是线性电路。(√) (6)线性电路一定是放大器。(×) (7)放大器是有源的线性网络。(√) (8)放大器的增益有可能有不同的量纲。(√) (9)放大器的零点是指放大器输出为0。(×) (10)放大器的增益一定是大于1的。(×) 2 填空题: (1)放大器输入为10m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A电流信号,增益是10S。 (2)放大器输入为10mA电流信号,输出为10V电压信号,增益是1KΩ。 (3)放大器输入为10V电压信号,输出为100mV电压信号,增益是0.01 。 (4)在输入信号为电压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大越好。 (5)在负载要求为恒压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大越好。 (6)在输入信号为电流源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入阻抗越小越好。 (7)在负载要求为恒流输出的情况下,放大器的输出阻抗越小越好。 (8)某放大器的零点是1V,零漂是+20PPM,当温度升高10℃时,零点是 1.0002V 。(9)某放大器可输出的标准正弦波有效值是10V,其最大不失真正电压输出+U OM是14V,最大不失真负电压输出-U OM是-14V 。 (10)某放大器在输入频率0~200KHZ的范围内,增益是100V/V,在频率增加到250KHZ时增益变成约70V/V,该放大器的下限截止频率f L是0HZ,上限截止频率f H是250KHZ,通频带 f BW是250KHZ。 3. 现有:电压信号源1个,电压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万用表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信号源的 内阻、放大器的输入阻抗及输出阻抗,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提示:按照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定义完成,电流通过测电阻压降得到。 4. 现有:宽频信号发生器1个,示波器1个,互导型放大器1个,1K电阻1个。如通过实验法求放大 器的通频带增益、上限截止频率及下限截止频率,请写出实验步骤。 解: 提示:放大器输入接信号源,输出接电阻,从0HZ开始不断加大频率,由示波器观测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值并做纪录,绘出通频带各点图形。 第2章习题答案

大工15春(秋)《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标准答案)

网络高等教育《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 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4.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答:模拟电子技术试验箱布线区:用来插接元件和导线,搭建实验电路。配有2 只8 脚集成电路插座和 1 只14 脚集成电路插座。结构及导电机制: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5.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答:NEEL-03A 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②输出频率:10Hz~1MHz 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P-P 连续可调; 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 6 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6.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应注意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大连理工大学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实验报告

网络高等教育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咸阳远程网络教育学校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高中起点专科 . 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 . 年级: 2015 年春季 . 学号 161586128155 . 学生姓名:惠伟 .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及使用方法。 3.学习并掌握TDS1002 型数字存储示波器和信号源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基本知识 4.简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布线区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答:模拟电子技术试验箱布线区:用来插接元件和导线,搭建实验电路。配有2 只8 脚集成电路插座和 1 只14 脚集成电路插座。结构及导电机制:布线区面板以大焊孔为主,其周围以十字花小孔结构相结合,构成接点的连接形式,每个大焊孔与它周围的小孔都是相通的。 5.试述NEEL-03A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答:NEEL-03A 型信号源的主要技术特性: ①输出波形:三角波、正弦波、方波、二脉、四脉、八脉、单次脉冲信号; ②输出频率:10Hz~1MHz 连续可调; ③幅值调节范围:0~10VP-P 连续可调; ④波形衰减:20dB、40dB; ⑤带有 6 位数字频率计,既可作为信号源的输出监视仪表,也可以作外侧频率计用。 注意:信号源输出端不能短路。 6.试述使用万用表时应注意的问题。 答:应注意使用万用表进行测量时,应先确定所需测量功能和量程。确定量程的原则: ①若已知被测参数大致范围,所选量程应“大于被测值,且最接近被测值”。 ②如果被测参数的范围未知,则先选择所需功能的最大量程测量,根据初测结果逐步把量程下调到最接近于被测值的量程,以便测量出更加准确的数值。如屏幕显示“1”,表明已超过量程范围,须将量程开关转至相应档位上。

参考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2)

参考答案--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2)

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峰-峰值)。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3.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示波器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答案1

模拟电子技术 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教学部 2012.2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自然界的各种物理量必须首先经过 传感器 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即 电信号 。 2. 信号在频域中表示的图形或曲线称为信号的 频谱 。 3. 通过傅立叶变换可以实现信号从 时域 到频域的变换。 4. 各种信号各频率分量的 振幅 随角频率变化的分布,称为该信号的幅度频谱。 5. 各种信号各频率分量的 相位 随角频率变化的分布,称为该信号的相位频谱。 6. 周期信号的频谱都由 直流分量 、基波分量 以及 无穷多项高次谐波分量 组成。 7.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连续的信号 称为模拟信号。 8. 在时间上和幅值上均是离散的信号 称为数字信号。 9. 放大电路分为 电压放大电路 、电流放大电路、互阻放大电路 以及 互导放大电路 四类。 10. 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增益 、 频率响应 和 非线性失真 等主要性能指标是衡量放大电路的标准。 11. 放大电路的增益实际上反映了 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将供电电源能量转换为信号能量 的能力。 12. 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和电流增益在工程上常用“分贝”表示,其表达式分别是 dB lg 20v A =电压增益 、dB lg 20i A =电流增益 。 1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指的是,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输出随 输入信号频率连续变化 的稳态响应。 14. 幅频响应是指 电压增益的模与角频率 之间的关系 。 15. 相频响应是指 放大电路输出与输入正弦电压信号的相位差与角频率 之间的关系 。 二、某放大电路输入信号为10pA 时,输出为500mV ,它的增益是多少?属于哪一类放大电路? 解: Ω105A 10V 50pA 10mV 5001011i o r ?==== -.i v A 属于互阻放大电路 三、某电唱机拾音头内阻为1MΩ,输出电压为1V (有效值),如果直接将它与10Ω扬声器连接,扬声器上 的电压为多少?如果在拾音头与扬声器之间接入一个放大电路,它的输入电阻R i =1MΩ,输出电阻R o =10Ω,电压增益为1,试求这时扬声器上的电压。该放大电路使用哪一类电路模型最方便? 解:直接将它与10Ω扬声器连接, 扬声器上的电压V 10V 1Ω 10Ω 10V 1Ω10M Ω1Ω1056o -=?≈?+= V 在拾音头与扬声器之间接入放大电路后,使用电压放大电路模型,则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指导书课程编号:1038181007 湘潭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中心 2007年11月30日

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应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悉各种测量技术和测量方法,掌握典型的电子线路的装配、调试和基本参数的测试,逐渐学习排除实验故障,学会正确处理测量数据,分析测量结果,并在实验中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工作之风。 二、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等专业二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或《电路》。 网络化模拟电路实验台:36套(72组) 主要配置:数字存储示波器、DDS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模块化单元电路板等。 六、实验总体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自己设计、组装各种典型的应用电路,并用常用电子仪器测试其性能指标,掌握电路调试方法,研究电路参数的作用与影响,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 1、掌握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对一些主要的基本仪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应能较熟练地使用。 2、基本实验方法、实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牢固掌握基本电路的调整和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其中还要掌握电路的设计、组装等技术。 3、综合实验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4、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和实验工作作风的培养。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电路的正确连接、仪表的正确使用、数据测试和分析; 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电路的设计方法和综合测试与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指导书(2017版)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 教学指导书 课程代码:021********* 湘潭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2017年10月8日

前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本课程为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课程。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规范的实验操作训练,使学生学会操作常用的电子仪器设备,掌握基本的模拟电路构建方法和实验调试的基本技能。 1.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选用及测试方法。 2.针对简单的模拟电路,能正确调试电路参数,掌握基本参数测试与功能分析方法。 3.针对简单的工程问题,能依据实验故障现象,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4.能正确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自拟部分数据表格,并通过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撰写符合要求的实验报告。 5. 具备电子电路仿真软件的初步应用能力。 二、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类专业二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 大学物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实验II 四、实验项目及课时分配 五、实验环境 模拟电路实验台:72套。主要配置:多种模拟电路实验模块、直流电压源、直流电压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仿真实验配置:PC机、Multisim 10电路仿真分析仿真软件。 六、实验总体要求 1、每次实验前预习实验原理,做好实验方案设计和理论计算,仿真分析观察与测试,提交实验预习报告; 2、正确使用电压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等实验设备; 3、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 4、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 5、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分析实验结果,正确撰写实验报告。

参考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2)

实验一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晶体管毫伏表等常用电子仪器面板,控制旋钮的名称,功能及使 用方法。 2.学习使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频率计。 3.初步掌握用示波器观察波形和测量波形参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 1. 低频信号发生器 低频信号发生器按需要输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三种信号波形。输出电压最大可达20V (峰-峰值)。通过输出衰减开关和输出幅度调节旋钮,可使输出电压在毫伏级到伏级范围内连续调节。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频率可以通过频率分档开关进行调节。 低频信号发生器作为信号源,它的输出端不允许短路。 2.交流毫伏表 交流毫伏表只能在其工作频率范围之内,用来测量正弦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了防止过载而损坏,测量前一般先把量程开关置于量程较大位置上,然后在测量中逐档减小量程。 3.示波器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电信号转换成可在荧光屏幕上直接观察的图象。示波器的种类很多,通常可分通用、多踪多线、记忆存贮、逻辑专用等类。 双踪示波器可同时观测两个电信号,需要对两个信号的波形同时进行观察或比较时,选用双踪示波器比较合适。 本实验要测量正弦波和方波脉冲电压的波形参数,正弦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或频率f )和初相;脉冲信号的波形参数是幅值U m 、周期T 和脉宽T P 。幅值U m 、峰峰值U P-P 和有效值都可表示正弦量的大小,但用示波器测U P-P 较方便(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得的是正弦量的有效值U= 2 m U )。由于频率f= T 1 , 所以测出周期T ,即可算得频率。矩形脉冲电压,可用周期T ,脉宽T P 和幅值U m 三个参数来描述。T P 与T 之比称为占空比。 三、 实验内容和步骤

《本科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本科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案

4.1 共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研究 1. 实验目的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2. 实验设备与器材 实验所用设备与器材见表4.1。 表4.1 实验4.1的设备与器材 序号名称型号与 规格 数量备注 1 直流稳压电源双路 0~30V 1台 2 双踪示波器0~10M 1台 3 函数信号发生 器 低频1台 4 模拟电路实验 箱 1台 5 电子毫伏表1只 6 万用表1只 7 数字电压表0~1只

200V 8 数字毫安表0~ 200mA 1只 9 晶体管特性图 示仪1台全班共 用 10 三极管9013 1只 11 电阻1kΩ/0.2 5W 1只R e 12 电阻 2.4kΩ/0 .25W 2只R S、R c、R L 13 电阻20kΩ/0. 25W 1只R b1、R b2 14 电阻500kΩ/ 0.25W 1只R b2 15 铝电解电容10μF/25 V 2只C1、C2 16 铝电解电容50μF/25 V 1只C e 3. 实验电路与说明 实验电路如图4.1所示,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它的偏置电路采用R B1和R B2组成的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

阻R E,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u i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u i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u0,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安装电路时,要注意电解电容极性、直流电源正负极和信号源的极性。 图4.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4. 实验内容与步骤 (1)电路安装 ①安装之前先检查各元器件的参数是否正确,区分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并测量其β值。 ②按图4.1所示电路,在面包板或实验台上搭接电路。安装完毕后,应认真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牢固。 (2)测试静态工作点 ①电路安装完毕经检查无误后,首先将直流稳压电源调到12V,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 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