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思维方式(新版)

论中西思维方式(新版)
论中西思维方式(新版)

中西思维方式比较1.伦理型与认知型

2.整体性与分析性

3.意向性与对象性

4.直觉性与逻辑性

5.意象性与实证性

6.模糊性与精确性

7.求同性与求异性

8.后馈性与前瞻性

9.内向性与外向性

10.归纳型与演绎型

形象(直觉)思维:中国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西方思维方式的一大特点

2. 外语界关于思维的研究

语言与思维

外语与外国思维方式

英汉语言文化研究的新动态

中西比较思维学: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英汉语言文化研究的历程

语音、词语、句子、语法→修辞、语体→

篇章、语用→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

微观→宏观,微观+ 宏观

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

观念文化:

哲学观、伦理观、价值观、时空观

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心理特征、思维方式

3. 思维方式: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

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

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

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选择和创造

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

而且是思维方式的变换

1. 思维方式的区域特征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可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

东方—中国为代表,思维方式特征:

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重悟性、直觉、意象

好静、内向、守旧;求同、求稳,重和谐

西方—古代:希腊、罗马为代表

近现代:西欧、北美为代表,思维方式特征:

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重理性、逻辑、实证

好动、外向、开放;求异、求变,重竞争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大陆农业型

西方思维方式—海洋工商型

一、中西思维方式比较

1.伦理型与认知型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政治伦理型

▲地理环境:半封闭、大陆型

▲小农经济

▲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出于忧患意识,关注政治伦理

▲思维的中心:伦常治道

▲政治+ 伦理+ 哲学+ 哲学家本人的生活体验

= 人生哲学、伦理哲学、政治哲学

哲学家= 政治家= 道德家= 文学家/诗人

▲孔子哲学:以“仁”、“礼”为中心

▲科举制度:读书人醉心于科举,埋头于八股

▲科学技术:被统治者视为“奇技淫巧”,受到歧视与打击▲结果: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科学

西方思维方式——科学认知型

地理环境:开放性、海洋型

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发达

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智者:出于好奇、“惊异”

注重求知,探索自然奥秘

思维的中心:认知自然

追究宇宙起源,探索万物本质,分析自然构造

寻求物质元素,诘问人生目的

重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

哲学+ 科学= 自然哲学,科学哲学

哲学家= 自然科学家

近现代西方人:发扬古希腊崇尚自然、追求知识的传统结果:重科学、重认知

2. 整体性与分析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性

《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

为中国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

儒家:把自然人性化

道家:把人性自然化

1) 整体性思维的特点:

天人合一

知行合一

情景合一

2) 整体的基本范畴:“道”、“气”、“太极”、“理”

3) 整体的基本要素:“阴阳”、“五行”、“八卦”

整体思维的目标:

主客一体实现“尽善尽美”的整体和谐境界

整体思维的结构:二元结构——

阴阳→中庸、兼顾、联系、对应、对称、对立

阴阳鱼太极图:体现整体圆融和会、阴阳互补、

和谐平衡、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互为因果的

中国辩证思维方式

比较:中国的“元气说”vs. 西方的“原子论”“元气说”—整体性思维方式:横向铺开

注重事物的相互关系、整体把握

“原子论”—分析性思维方式:纵向深入

注重事物的分析解剖、个体研究

西方思维方式——分析性

柏拉图之前:类似中国的“天人合一”整体观

柏拉图:首先提出了“主客二分”的思想

十五世纪下半叶以后:分门别类,分析解剖

定性→定量,宏观→微观

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笛卡儿:开创西方近代哲学,以“主客二分”为原则分析性思维的特点: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

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分析、研究这个二元世界

分析性思维的两个层次:

* 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门别类研究

* 以完整而非孤立、变化而非静止、

全面而非片面、相对而非绝对的

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去分析复杂的世界3. 意向性与对象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向性

把主体自身作为宇宙的中心:“万物皆备于我”

把知、情、意融合在一起

其中的主观情感使传统思维带有浓厚的主体意向

判断价值标准:以主体意向统摄客观事实

以政治判断统摄真假是非

以道德判断作为价值判断

判断学术价值标准:重“经世致用”

重君主的权术和驭民术

客体主观化,自然人格化,哲学文学化,政治伦理化

重视“治人”与“人治”的政治伦理

西方思维方式——对象性

以自然为认知对象

主客二分,天人对立,划分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界

区分自我意识与认识对象

将自然作为自身之外的对象来研究

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持尊重客观的态度

理性主义:把主体作为“旁观者”,对客体进行探究摆脱主体意向而导致客体意识

以事实判断统摄价值判断

注重真假选择而非伦理规范

排除主观因素,强调客观性,使客体客观化

以客观和冷静的科学态度对待客观世界

(Calm fact-teller: impartial search for truth)

4. 直觉性与逻辑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直觉性

什么是直觉思维?通过静观、体认、灵感、顿悟

未经严密的逻辑程序

直接而快速地获得整体感觉和总体把握儒、道、佛——孟子:“诚”;老子:“道”;玄学家:“无”;

理学家:‘太极”;佛教:“顿悟”

都靠直觉、灵感、顿悟、领会

儒家——孔子:“内省不疚”

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论语》:靠直观的自然知识证明道德规范

道家——庄子:“道不可言,言而非道”

主张以无知无欲无思之心去直觉体悟宇宙本体

佛教——禅宗主张“顿悟”:“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佛教强调“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提倡“心净自悟,顿悟成佛”

力求排除语言文字对思维的束缚

悟性:直觉思维的核心

通过感觉、体验、意会、领悟

以“尽心”、“体道”、“体物”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求简捷而缺推理

靠灵感而非逻辑

重直觉而轻论证

用形象化语言思辩

西方思维方式——逻辑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开创形式逻辑

提出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研究论证的三大要素:概念、判断、推理

提出两种思维方法:归纳法、演绎法

创立演绎推理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提出整个形式逻辑体系

西方中世纪时期,占主导地位的经院哲学

也未能从根本上否定理性和形式思维的作用

依然主要运用形式逻辑的模式

从教会的《圣经》出发

对上帝的存在采用演绎推理加以证明

15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的发展把自然界分门别类,进行解剖分析,进一步推进了形式分析思维模式

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强调归纳法

注重观察、经验、事实、实验、实证

17世纪60年代,德国莱布尼兹:

提出数理逻辑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黑格尔:

提出辩证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

以唯物主义改造了辩证逻辑

5. 意象性与实证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意象性

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

设象喻理,取象比类

形象思维: 通过自我体认形成心中的意象

采用意象- 联想- 想象替代

概念- 判断- 推理的逻辑论证

以形象地反映客观事物

集中表现: “立意于象”,“妙象尽意”

“微言尽意”,“入理言息”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得象而忘言,得意而忘象”

“象”:连通思维和语言的纽带

“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

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

《易经》:提出“立象以尽意”

借助阴阳卦象推断天、地、人之间的变化之理

由象数符号表现其整体意义

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类比性: 如比喻、象征、联想、类推

借类达情,以义起情,情物交融

生动形象,易于感悟,协同效应

阴阳八卦和五行学说

西方思维方式——实证性

古代希腊人注重:形体,特别是解剖

侧重于事物的要素、结构

重定形,而非定性

手工业发达:工匠传统

近代西方实验科学:实证性

培根:创立归纳法

法国哲学家孔德:创立实证主义

奥地利马赫和法国阿芬那留斯:

创立第二代实证主义

德国哲学家石里克:

创立第三代实证主义,即逻辑实证主义

6. 模糊性与精确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模糊性

思维的对象、方法和工具:模糊

讲究“设象喻理”、“刻意神似”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重视直觉体悟

疏于分析实证,缺乏逻辑推理

描述事物重求其似、其“神”

不甚求其真、其实

不甚求其精确、清晰

往往带有朦胧、粗略、笼统甚至是猜测的成分

中国模糊思维的主要原因

中国的概念和范畴:

缺乏周密的界定,几乎都是多相的

即一个概念由多个判断来规定

如“易”有三义:“易简”、“变易”、“不易”(《周易》) 使用“亦此亦彼”的模糊概念思维:“道”、“气”、“理”... 中国的推理:一般是模式型的

即从某个基本模式出发,按照一定原则

把有关对象都纳入这一模式,如“阴阳五行说”

以类比代替推理,显得模糊而不严密

用整体、联系、发展的而非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

考察事物,事物的界限也不易分清

轻视以精确性为特征的数学

缺乏严密的逻辑规则制约,缺乏精确的实验和定量分析

西方思维方式——精确性

精确性:西方近代思维方式的一大特征

精确思维的主要原因:

思维的方法和工具:精确

西方的概念和范畴:单相,有周密的界定

一个概念只用一个判断来规定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非常明确

通常需用严格的定义引入

西方的推理:一般是命题型的

即从某个初始命题出发

按照一定规则,依次推出一系列的命题系统

古希腊人的传统:注重雕塑这种三维艺术

精确性思维的基础:二值逻辑

“非此即彼”、“非真即假”

基本原则: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重视数学

崇尚科学和理性

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

确定性、规范性

注重思维程式的数学化、形式化

公理化、符号化

注重语言的逻辑性

7. 求同性与求异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求同性

大一统思想

封建社会的一体化政治结构:

信仰和观念一元化、一体化、同步化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压制异己的先例

“汉代孔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径,古今之通义也”科举考试制度:

按统一的八股文格式写同类文章

表达同种观念和同类观点

以儒家思想为正统

以维护君权专制为核心

以皇帝圣旨为最高权威

形成金字塔式的等级特权制度

强化一元化的政治结构

把不同思想视为异端

规范意识、群体意识、集体主义

同一的价值取向、人格标准、行为模式

思维方式:求同、排异

“超稳定”文化

中国文化的发展如同一人长跑

西方文化的发展如同多人接力

西方思维方式——求异性

西方智者:对于自然奥秘充满好奇心

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西方思维方式随着科学发展而变化

科学与民主氛围:不求一成不变

西方思维的批判性:继承、怀疑、批判、挑战、否定

求异忌同,标新立异,开拓创新

笛卡儿:“怀疑论”主张思想自由、破除奴性、摆脱束缚

个体主义: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喜欢各抒己见

思维方式——多元化:

多思路、多方向、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法

寻求新的方面、新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重视追根穷源: “为什么”- “是什么”- “为什么”...

8. 后馈性与前瞻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后馈性

一体化政治结构和“大一统”思想:唯圣、唯书、唯上膜拜祖先,崇尚圣人、经典、权威

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

以经典之学说为信条

以权威之结论为根据

喜欢引经据典,“温故而知新”,“言必称三代”

嗜好对经书进行训诂、注疏和考据(即所谓“经学”)

结果:重视历史,崇拜祖先,尊重经验,推崇传统以托古求认同,以“古已有之”为立论准则

以“古纸堆”而非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

后馈性的主要表现:

学术上重经史

社会上崇祖先

心理上怀古旧

思想上好常恶变、求稳怕乱

近代以前的中国人对未来不大感兴趣

但对过去却甚为自豪

把“祖述尧舜”、祖宗遗训、

圣贤教诲作为超越时空的真理

后馈性的主要原因:

厚古薄今、排外用中:浓厚的历史意识

非宗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注重现世

不像西方基督教文化那样注重来世

注重时间的纵向思维:较强的历史意识

较弱的空间意识

文化超稳定性:缺乏明显的阶段性,传统色彩浓厚

西方思维方式——前瞻性

前瞻性、预测性思维:

西方智者对自然奥秘富于好奇和想象

不断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对未来的发展善于提出预测、预言、假设、理论、方法前瞻性的主要表现:

提出许多预测性、前瞻性的理论和学说,如:

柏拉图:理想国

哥白尼:日心说

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德国弗勒希特海姆:未来学

前瞻性思维的结果:

勇敢地反叛了黑暗的中世纪

深刻地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文化的许多观念

不断开拓和创新推动了西方文明史的发展

注重空间的横向性思维,视野宽广

遍布微观、宏观和宇观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

西方思维方式的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注重认识论、方法论的转换和变换

不求一成不变的稳定性

西方思维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形成和完善

具有自觉性、反思性、突破性、革新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沿着社会、历史和政治的发展而形成和完善

具有自发性、连续性、再现性、稳定性

9. 内向性与外向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内向性

内向性的主要原因:

半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长期的闭关锁国

一体化的社会政治结构

“大一统”的思想

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占主导地位: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内向性的主要表现:

注重内向自求,重“心术”

“反求诸己”、“反求自识”、“反身而诚”、“反省内求”“人人可以反求自识,而无事乎向外追索”

认为自识本心即可达到自我完善

亦即把握了外界事物的本体

儒家:在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反省人的社会本质

道家:在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反省人的自然本性

返回到人自身的致思倾向:内向性的思维方式

求稳的心理,好静的性格:“静”、“思”、“悟”、“忍”安分守己、知足忍让、重义轻利

满足现状、害怕竞争、怯于突破

热衷于“窝里斗”、“内耗”,不求向外进取

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西方思维方式——外向性

外向性的主要原因:

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

工商业、航海业发达

古希腊传统:注重研究自然客体

向外探索自然奥秘

文艺复兴时期:个性解放,追求自由

近代以来:西方人的地理大发现

外向性的主要表现:

思维的对象倾向于外界,思维方式开放型

海上大扩张,对外侵略、推行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求变的心理,好动的性格:“动”、“变”、“争”、“斗”全球观念,宇宙意识

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0. 归纳型与演绎型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归纳与演绎

中国的归纳:“圣言式”、“语录式”、“格言体”

中医的阴阳说、经络说,望闻问切

“神农尝百草”,比较:西医的生理学、解剖学

北魏贾思勰的农业名著《齐民要术》

北宋沈括的科技名著《梦溪笔谈》

明朝李时珍的药学名著《本草纲目》

明朝宋应星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名著《天工开物》

中国的演绎:“唯圣”、“唯书”、“唯上”的演绎

西方思维方式的演绎与归纳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强调演绎法

培根:强调归纳法

笛卡儿、莱布尼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强调演绎法

归纳法与演绎法的关系:

互相补充,交替并用,辩证统一

归纳为演绎提供前提

演绎为归纳提供观念指导

归纳法:从无限或有限的面走向有限的点

点与点之间是并列关系,彼此相对独立

难以凑成一个体系

演绎法:从有限的点走向无限的面

是点的无限繁殖

点与点之间是血缘关系、枝叶关系

观点家族不管枝叶如何茂盛

均系于一棵大树(大前提)之下

同属一个结构之内

中国人善于将一本书归纳成一句话

西方人善于将一句话演绎成一本书

思维方式诸特征的互相联系

中国贤者的思维:沿着政治伦理的方向发展

西方智者的思维:沿着科学认知的方向前进

中国思维:阴柔偏向,艺术家素质,力图求善

西方思维:阳刚偏向,科学家素质,力图求真

中国政治伦理型思维方式:

重政治伦理→对探索自然失去兴趣→重内

向自求→重对天地人作比附→直觉体悟→整体综合→重归纳→意象性→模糊性

* 政治上求安邦治国→主体意向→“大一统”思想→唯圣、唯书、唯上→求同性→后馈性

西方科学认知型思维方式:

重探索自然→重外向探求→重认知→

重科学→重理性→客体对象性→

科学上求知识和理性→必然要借助逻辑

→实证性→精确性

* 追求科学认知→促使人们不断求异、超前→采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不断推导出新的科学体系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及主要表现说课讲解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及主要表现摘要: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影响,客观上存在差异。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了解这些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原因表现 1. 了解思维方式的必要性 人类的思维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作用下人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机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和反映客观世界,也对客观世界进行分析和综合。某个民族将长期以来对现实的认识凝聚成经验和习惯,借助语言形成思想,又赋予思想以一定的方式,就形成了这一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深层的表现有情感、意志等暗流及更深的以潜意识存在的观物态度,而其浅层的表现则为语言。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连淑能,2002:39),与两者都密切相关:一方面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科技、文学、美学、艺术以及宗教、政治、法律等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中。

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要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就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2.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2.1 我们认为首先是东方西方哲学对语言的态度截然不同的缘故。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走上了“受指主义”的轨道。中国的第一位大思想家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不遗余力地否定语言的终极表达功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甚至否定语言是知识的来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后用反诘的形式做出判断:“名与身孰亲?”答案当然是“身” (受指)高于“名” (能指)。“名实之辨”更是儒家的看家本领,它的思维立足点是“实” (受指),用“循名以责实”的方法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儒家否定语言的客观真理性,要看说话者本人的道德修养,即“道德”高于“文章”。尽量用超分析性、超逻辑演绎性的思维方式,很少论证和说明,文字向内凝缩,意义朝外涨溢,强调“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超越语言符号的限制,“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对语言和能指的高度不信任和怀疑,直接导致了精神生活方面的内省传统,社会制度方面的人治传统以及知识艺术领域的寓言(传授技术后就把语言忘掉)。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呈现互补状态

Contents Ⅰ. Introduction (1) Ⅱ.The reason why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hinking patter n (3) 2.1 Different political system (3) 2.2 Different economical system (3) 2.3 Different cultural atmosphere (4) Ⅲ.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4) 3.1 Collectivism .............................. (4) 3.2 The thought of “Human and Heaven”as one (4) 3.3 Harmony ................................................................................... (5) 3.4 Traditional central thought (5) 3.5 Round thinking style ............................................. (5) Ⅳ.Western way of thinking ....... (6) 4.1 Emphasis principles and reasonable thinking................................................... (6) 4.2 Result is not the only yardstick to judge (6) 4.3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 (6) 4.4 Individual effort and adventurous spirit (7) 4.5 Precision and concision (7) 4.6 Straight thinking pattern (7) 4.7 Future is bright, time is money (8) 4.8 Frankness and direct (8) Ⅴ. Conclusion.............. (9) Ⅵ. Bibliography (9)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之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内容丰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即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利还是义务,是快乐还是痛苦等,其次是如何对待死亡,是直面死亡还是惧怕死亡,是把死亡当作人生的必然,还是对人的惩罚。研究中西生死观的比较对于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对传统生死观的扬弃,也有利于我们引进西方的优秀思想,为我所用。 一、中西生死观的共同点:重生敬死 中西方虽然有着很大的文化历史差异,但在生死观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生的价值,人们都期望能够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二者也都很敬畏死亡,把人生彼岸看作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对死寄予最后的希望。 1.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爱惜人的生命。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他重视的是人而不是鬼神。重的是生,而不是死。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早期道家学者厌恶世人为名为利为权势而进行的复仇,提倡一种重生至上主义。中国古代还有着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迷信做法,如修炼、求长生不老药等。这些寻求长生的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生的重视,对生的渴望。 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 在《荷马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喀琉斯是死后说:“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问是幸福的,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什么都没有。在伟大的死和平凡的生中他选择了平凡的生。自由主义幸福论者特别强调肉体的无痛苦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科技信息 一、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 在中国,长期以来,儒家思想都是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人们强调“悟”。也就是在强调“悟性教育”,这种民族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人头脑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佛家强调的顿悟思想对中华民族也有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东方文化中的悟性思维。 而英语的哲学背景是亚里士多德严密的形式逻辑,及后来从16世纪到18世纪弥漫于欧洲的理性主义。这可以追溯到欧洲的启蒙运动。17-18世纪的欧洲被称为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当时的思想家认为人们应该用理性的眼光观察生活。[5]因此,西方传统哲学注重理性分析,推理和实证。西方人极具理性思维,他们崇尚科学,注重对自然的探索,不依赖于直觉和感性去认识事物。这也恰好解释了西方的自然科学为何能够发展地如此迅速。 二、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 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特点是参与意识,主张参与就必然强调主体意识,以人为中心,人法自然,达到“天人合一”。自古至今,人的重要位置从来未曾磨灭,礼尚往来,人情世故繁多。而中西思维的另一重大区别是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西方人重视理性分析,重视客体意识,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客观世界对人的影响。中国同西方不一样,长期处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社会,有一则有趣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国人很重视“人”,那就是,在汉语中,几乎每个亲戚都有一个唯一的称呼,我们有七大姑、八大姨、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等等。可是在英语中,我们知道Grandfather既可以指爷爷也可以指姥爷;Grandmother 指奶奶或姥姥;Cousin一个词则可以指更多人。这个例子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对“人”的研究是很有学问的,即便是称呼,而西方则不是很重视。中国人深受佛教影响,遵从中国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传统。长期以来,中国人形成了以人为中心来思考事物的方法。这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传统思维,不像古希腊文明那样注重自然,古老的中国文明是重视血缘关系,喜欢以主体自身为对象。[3]在语言结构上的表现是汉语多以表示一定概念的“人”为主语;英语则更多地使用被动态,如:It is report-ed that......;It is said that......;It is believed that.....;It is suggested that...... 三、曲线思维与直线思维 汉语曲线思维的特点是整体性和直观性,整体性指人们习惯于把事物作为整体来观察和认识,综合观察以寻求“顿悟”,说话写文章习惯从外部环境的描述开始,最后才点出中心句。而西方文化的直线思维方式则注重细分明析,重视抽象推理,西方人说话的特点是直截与抽象,说话写文章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要点放在句首,次要成分随后补充上。 从一些生活习惯或习俗上,我们也可以体会到中西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中国人说话很隐晦婉转,总给人以“话中有话”的感觉。西方人讲话却很直白,从不拐弯抹角。所以,如果一个中国人到西方人家里,一定不能客气。如果你因为客气而告诉主人你不想吃饭,那她就真的不会给你倒水准备饭菜了。 四、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趋向于具体化,无论是在口头还是笔头上,中国人喜欢举例子,以及就事论事。汉语起源于象形文字,文字的图形表示某种意义,引起意义上的联想。象形文字的运用发展了中国人的形象思维,中国人习惯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虚的概念。例如用“热锅上的蚂蚁”来形容人的焦急,用形象词语使抽象意义具体化,给人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感觉。然而,西方人的思维却趋向于抽象化,他们多喜欢谈观念、方法及原则等。抽象表达法在英语里也很普遍,尤其在科技、法律、报刊及商业文体中非常突出,其抽象性表现为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在语言上则是词语的虚实转换问题。可以用范畴词来表示行为、现象、属性等概念所属的范畴。如:We have winked at these ir-regularities too long.我们对这些越轨行为宽容的太久了。[4] 五、整体与个体 整体与个体的差别亦即综合与分析的区别。中国人更关注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及整体的力量,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个人利益要永远服务于集体利益,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文化强调个体包含在整体中,整体利益才是每个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学校里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规范第一条便是爱祖国爱人民,可见中华民族文化中,是先爱国再爱家。举一例足可说明此点,那就是,冬奥会滑冰运动员周阳得奖感言中首先提到的是感谢父母,于是便招来非议说她应当把国家放在首位。若在西方,这件事是有些荒谬,因为西方文化中个性是极为重要的观念,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个人隐私,自我实现价值等。在西方,人们特别注重个人的时间,如没有预约就登门造访,这样的客人是不受主人欢迎的。 由于关注整体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具有有机整体性的特点。整体性思维就是把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统一起来,从整体上综合考察其有机联系,注重整体的关联性。中国人善于从统一中把握对立,以和谐统一为最终目标。而西方文化注重分析性思维,他们明确区分主体与客体。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就是用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来认识世界的。分析性思维是将整体分解为部分,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加以分类,再深入分析各部分、各要素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了解其本质。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就充分体现了这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然而,如今这一特点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有所转变。虽然,中国文化主张集体主义,但是实施的却是个人主义,近年来,越来越多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企业中也多实行法人制度。相反,西方人更追求团队合作的模式。这一事实的转变也许正是物极必反的结果。由此,也可以看出思维方式也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的。 中国的群体价值观,使中国人善于合作,但也循规蹈矩,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中国人喜欢随大流,做什么事都要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所以中国人不擅长创新。而西方人以个性为荣,喜欢和别人不一样。事实证明,至今为止还没有多少中国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西方人从不受地域的限制,因此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喜欢探险便成为他们人生的主题。何为创新?创新就是换一个角度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实质就是前进上升的过程。创新是要破除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的旧观念,发展新事物的过程。从宏观角度讲,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往往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于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地球到外太空,西方人敢于挑战未知。中国人发明了“四大发明”,指南针却成全了西方人发现新大陆,不得不说这体现了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某种局限性。 那么,这种思维差异是如何在语言句法上体现的呢?东方人是本体的,注重整体,强调从多到一的思想,相反,西方人是重视分析的,主张由一到多的思想。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在句法上就是汉语常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和逻辑为顺序,它是线性的流动。而西方的语言多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控制句内其它短语或从句等成分,由主到次,语义信息都反映在形态上。所以,在翻译时,应该按照各自的句法结构重新组合,该将句子拆开则拆,该合句则合。这样才不至于翻译出汉译欧化的句子,才能被读者的文化心理所接受。 由此可见,中西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的不同有着深刻的联系。诚然,思维方式没有绝对好坏之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文化也都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中。我们只有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互相吸取借鉴对方的优势,才能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因此,在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之翻译领域中,就要足够重视文化翻译。文化交流是现今国际交流的基础,而思维方式则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助于中西方的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龚光明.翻译思维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2期. [3]王秉欣.文化翻译学: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4]王琼.英汉互译教程.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5]张启安,李秀珍.西方文明史.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 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高阳 [摘要]语言既是人类的思维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因此,人类的思维方式和规律在语言中会有一定的体现。但语言差异决不仅是一个表层结构的问题,它更涉及到一种文化的表现,甚至是一个民族整体的思维方式。反之,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是造成语言差异的重要原因。美国翻译家奈达曾说过,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所以,为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以及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我们首先需要理清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分析 人文社科 570 ——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与现代科技创新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与现代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备受全世界关注的一个话题,是各国努力追求的目标。它与科技积累有密切的关系,科技积累影响着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中国“感性+顿悟”的思维方式偏重综合,而西方“理性+实验”的思维方式偏重推证,二者对科技积累乃至科技创新有不同的作用。与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中国思维方式对科技创新起指导作用。 标签:科技创新;科技积累;中西思维 一、科技创新与科技底蕴 所谓科技创新,即在某一领域的科学或技术方面取得前人所未有的成就,发展出一种全新的,更合理、更科学、更经济的理论或方法。工业革命以来,生产、技术和科学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生产依靠技术,技术依赖科学的关系,发展到目前的从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物质产品生产关系。随着新科学的进步,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个技术发明,甚至就能够创造和产生一个新兴产业,结果能改变某个领域或整个世界。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带来人类思想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因此,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特别是思维方式创新的重要性。在科学技术受到全世界重视并且得到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创新成为各国普遍追寻的一个目标。这是一种开创性的活动,需要科学家群体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旦成功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引发一个行业和相关行业——甚至整个社会的革命,因此,在某一领域完成了科技的创新就意味着在该领域拥有了优先发展的权利。 科技创新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科技氛围,需要有深厚的科技底蕴做基础,科技底蕴丰厚与否直接影响着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科技创新与科技的积累有密切的关系,科技积累是完成科技创新的重要前提。一般说來,国家的科技底蕴和积累与科技创新成正比,也即科技底蕴和积累多理论创新也越多,理论创新越多的结果带来的是新的技术。当代西方大国,尤其是美国科技发达,这与其近代以来科技的积累是分不开的。二战时期美国相对和平的环境和宽松的政策吸引了大批战争国的科学家,他们也将各国科技发展的成果植于美国的大地上,时至今日已开出了绚丽的科技之花。中国走的是一条与美国不同的道路。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工匠传统的国家,自己发展出一套独特的不同于西方的科技体系。古代中国技术先进,在全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然而在科学理论方面却没有什么建树,这与思维方式有很大关系,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体现的是“感性、顿悟”型,观察外部世界依靠感性经验,或说是建立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顿悟方式来观察和探索世界,就其宏观发明来说,总体是模糊的,方式方法方面则是思辨和形而上的。西方的思维方式与此相对,崇尚“理性+实验”,探索和研究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在依靠精确观察和计算,是建立在精确观察和计算基础之上,其过程是用严密的逻辑来开展,然后进行分析、总结,最后探索和得出自然界或社会某方面的规律或法则。这是一个纯粹化和量化的过程。两种思维方式各自偏重一个方面,但是在科技积累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 思维方式方法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生存环境。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方法的产生各自与自己所在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制度等密切相关,也因此中西方的思维方式方法方面的价值观念、心理特点等也各不相同。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各具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 2012研究生王东涛学号:055 【摘要】从产生方式上对中西方思维方式进行比较,并观察两方面的优缺点,进一步比较其产生的后果及互相学习的必要性,使我们能更好地融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 【关键词】东方人;西方人;思维方式;比较 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中庸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这些也是中西方人们认识的过程不同所导致的。 我认为东西方思维差异最主要的产生原因与东西方社会发展中,统治阶级的思维方式有关。同时统治阶级又会有意识的将其思想灌输给被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有主动向统治阶级的思想靠拢。中国的思维核心是承认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变。这一思维核心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产物,从古至今中国无疑是世界上最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的国家,在这样一个集体劳作的大社会环境中社会就成了一个复杂的等级社会,强调等级与和谐,而处在较高等级的人们总是希望较低等级的人永远支持并永远成为自己的附属,最求平衡与和谐,较低等级人们为了逐渐提升自己的等级,亦会通过调整自己的关系几比自己更低级的人的分配追求进一步的平和与和谐。故此中国人善于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方法来看问题,这种思维方式完全形成于处于统治阶级人们,当处于较下层社会结构中有一些标新立异的思想后,处于上层社会的人们开始进行同化、吸收并最终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这些提出新思想的人因为自己的思想被采纳而欣喜若狂,并通过其思想的改变跻身于更上一层的社会体系。上层社会通过对不同思想的同化进一步使中国的主流思想演变成模糊、体验、直觉型的,是象征主义、相对主义、一元主义的思维模式,是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这样就使得主流思想更容易包容和接纳外来思想并将其加工成自己的产物,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在国内的发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浅析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摘要: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影响,客观上存在差异。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了解这些差异对我们的英语学习大有裨益。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原因表现 1. 了解思维方式的必要性 人类的思维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作用下人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机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思维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观察和反映客观世界,也对客观世界进行分析和综合。某个民族将长期以来对现实的认识凝聚成经验和习惯,借助语言形成思想,又赋予思想以一定的方式,就形成了这一民族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深层的表现有情感、意志等暗流及更深的以潜意识存在的观物态度,而其浅层的表现则为语言。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连淑能,2002:39),与两者都密切相关:一方面思维方式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交际文化,尤其体现于哲学、科技、文学、美学、艺术以及宗教、政治、法律等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中。思维方式的差异,也

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要研究不同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就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2.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 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导致它们思维方式差异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归纳为三个方面: 2.1 我们认为首先是东方西方哲学对语言的态度截然不同的缘故。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走上了“受指主义”的轨道。中国的第一位大思想家老子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不遗余力地否定语言的终极表达功能:“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甚至否定语言是知识的来源:“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最后用反诘的形式做出判断:“名与身孰亲?”答案当然是“身”(受指)高于“名”(能指)。“名实之辨”更是儒家的看家本领,它的思维立足点是“实”(受指),用“循名以责实”的方法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儒家否定语言的客观真理性,要看说话者本人的道德修养,即“道德”高于“文章”。尽量用超分析性、超逻辑演绎性的思维方式,很少论证和说明,文字向内凝缩,意义朝外涨溢,强调“言不尽意”、“得意忘言”。超越语言符号的限制,“事实胜于雄辩”,中国人对语言和能指的高度不信任和怀疑,直接导致了精神生活方面的内省传统,社会制度方面的人治传统以及知识艺术领域的寓言(传授技术后就把语言忘掉)。 而与之相对的传统西方哲学的根本立足点是“能指”主义,对语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比较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比较 作者:唐健吾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这种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予以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使大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那么中国以“辨证”为主的思维途径,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法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难懂的文字。那么,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犯下“基本归因错误”的几率较低[2]。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大的如国际事务小的如夫妻关系,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显示,长期旅居东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东方人,在有关心理实验中的表现都介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显示西方人“解析思维”或东方人“整体思维”的特征。这预示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许会出现新气象[3]。 2 西方重解析,东方看整体 生活在不同变化下的人们由于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存在着差别。季羡林认为:“一言而蔽之,东方文化体系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而西方则是分析的”。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这样看来,中西思维方式分别属于整体、直觉、具象思维与分析、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

中西方思维方式比较 班级:B041102 学好:B04110233 姓名:周德金

由于这一学期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系统学习,不难发现中西方无论是衣食住行夫人那个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本次我们讨论的是中西方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下面就来分几个方面来细致的探讨一下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的几种角度的分析 大多数西方人喜欢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然而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那么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法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难懂的文字。那么,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大的如国际事务小的如夫妻关系,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举一个例子:德国人做菜放多少盐是需要用天平来称的,而中国是用勺子舀的。中国人似乎更长于总体把握,而西方人长于条分缕析;中国人善于归纳,西方人善于演绎;中国人强调群体,西方人强调个体;中国人重悟性,西方人重理性;中国人善形象思维,西方人善逻辑思维;中国人更具诗人的气质,西方人更具科学家的头脑;中国人把宇宙看作一个整体,充塞其中的是“道”或“气”,西方人把宇宙看作一个个原子,各自独立又彼此联系;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痛医头,脚疼医脚。简单来说,西方人大多关注具体问题和细节;东方人则主要从整体结构思考问题。就是说,比起西方人来,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有整体性,东方人会本能地更注重来龙去脉。 这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我们应该在注重整体性的优势上,多训练解析性或分析性思维方式,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将会占有双重优势 美国的心理学家最近做了一个实验:试验者要求中国人和美国人看水下景物的录像,让他

中西思维方式的比较

思维方式是历史的产物,不同历史时代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每一时代的思维方式反映该时代的社会和文化,体现该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科学发展程度、认识水平、实践方式和时代精神。从历史的眼光看,可以把人类的思维方式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后馈性、再现性和稳定性的特征,不像西方思维方式那样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古代生产力低下,古人智力不发达,思维能力弱,思维空间狭窄,思维方式简单,把世界看作是一个模糊的整体,把某种事物或现象看作是世界的始基,都有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思想,往往从主观出发看待客观世界,把主观感受赋予思维对象,加以联想,产生主客互渗、“天人合一”的观念,具有朴素的整体性、直观性、辩证性、模糊性、意向性、单向性以及封闭性、神秘性和猜测性。 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不能用古今差异或变相的古今差异来取消的,因为这与基本的历史事实不合。因而是不可能用古今之别来解释的。当然,如何描述、把握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还需要在前人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向前推进,付出持续的努力,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中西两种思维方式之间的确存在着实质性差异。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承认任何一种哲学的核心范畴或概念,无非就是对于蕴含于文化中的思维方式的反思性把握,那么,这种差异带来的中西思维方式之间的张力,以及由此张力所造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变异,就构成了当代中国哲学发展和创新的一个可能空间。因此,人们必须承认并把握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思维方式层面看问题,一种文化对于外来观念的吸纳,实质上就是将一种思维方式中的思想“映射”或“移植”在另一种思维方式之中。在一般情况下,一种文化对于另一种异质性文化中观念的吸纳大多是偶然的、非系统的,这种吸纳通常不会改变既有的思维方式。但在社会处于大变革,对于新观念具有迫切需要,从而导致非偶然的、系统性地对于异质性文化中观念的吸纳之时,这种吸纳就再也不会不造成对既有思维方式的改变了。这是因为,任何思想观念都是一定思维方式的产物,从而也就只有在与之相匹配的思维方式中才能得到恰当的把握,所以,这种系统性的吸纳便不可避免地会牵引着思维方式的改变。而这种因吸纳新观念而导致的思维方式的改变,也就为作为思维方式之反思性把握的哲学的创新提供了前提。人们常说,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一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就正是这一精华的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课程论文 题目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 摘要:中西民族的思维方式,由于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异。东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圆形,以直觉体验为工具,强调整体性;西方民族的思维方式呈线形,以逻辑实证为手段,强调部分分析。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原因表现影响 引言 人类的思维是在生产实践活动作用下人脑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机能,是人类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不同民族由于对现实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经验和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是造成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和语言的桥梁,当跨文化交际出现时,思维方式的不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阻碍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思维方式的差异。 正文 1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示例 思维方式渗透在各个领域,甚至我们经常见到的现象也能反映其思维方式。比如一个美国人给一个中国人写信,中国人看美国人的信,他一看马上就发火。因为美国人在信的开头,开门见山,将自己的要求放在最前面,后面才讲些客套话。中国人为了保持心理平衡,拿到美国人的信先看后面。而美国人看中国人的信,开始越看越糊涂,不知道对方要说明什么,前面都是寒暄等等。美国人读中国人的信也是倒过来看,这种不同的书写方法反映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荷兰有位高级贵宾来中国访问,安排他的夫人参观幼儿园。那天下着毛毛细雨,她到达幼儿园门口时看见一群孩子站在园门口迎接她,感到心里很不舒服。参观幼儿园的教室时,孩子们都背着手,面部表情严肃。回国后,她说:这是她这次访问最不舒服的一天。天正下着雨,为什么让孩子到门口来,为什么孩子都笔挺地坐着。要知道五六岁的孩子是非常调皮的,吵吵闹闹是正常的。 有一次,中国代表团出访,在活动的最后交换礼品。中国人把礼品送给德国人后,对方立即打开并表示感谢。中国人很奇怪:为什么他们那么急不可待地看礼品,是不是对我们送的礼品不放心?德国人也很纳闷:他们为什么不看我们送的礼品,是不是对我们的礼品不感兴趣?这些都是很小的问题,但却反映出思维方式的差别。 2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的表现 2.1 圆形思维和直线型思维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比较

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比较 【摘要】论文针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差异,从曲线与直线、解析与整体、模糊与精确、中庸与偏激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我们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役的特点和原因,有利于我们既保持自身的号的特性,克服不足,能更好地融 合到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之中,对我们有一定的启迪意义和实际的操作价值。 【关键词】东方人;西方人;思维方式;差异;比较 【Abstract】Aiming at the differences btweem western countries and China in thinking manne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has been made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curve and beeline, resolution and integer, middlebrow and deflection.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each parties even the reasons of the differenc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Key words】oriental; occidental; thinking manner; difference; comparison 由于历史及文化发展的关系,东西方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有的方面这种差异甚至是巨大的。在多方面的差异中,思维差异是最根本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在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带有一定普遍性和稳定性的思维结构模式和思维程式,它是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结合形式。本文试图从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分析中提炼出予以我们有启迪性的东西,使大家在全球化过程中能够彼此了解。 1 东方人好曲线,西方人好直线 西方人直线思维,喜欢开门见山;中国人曲线思维,习惯迂回。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寻求世界的对立,“非此即彼”的推理判断是西方理论家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由此引发的“线性推理”的观念,好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探寻世界的统一性,是中国哲学思维的本色,如“天人合一”、“亦此亦彼”就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维习惯。如果说西方的思维方式可以用直线来譬喻的话,那么中国以“辨证”为主的思维途径,即使要以线条来表示也不能只采取直线形的方法。螺旋或波浪式的曲线,似乎较能反映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人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传统思维导致的做事风格或处事方式,至今未尝有根本改变! 西方人喜欢更简单的抽象符号,对汉字的图形符号识别法感到非常头痛,因为这不是他们认识事物的方式,所以他们认为汉字是世界是最深奥难懂的文字。那么,他们认定使用这种难懂文字的中国人,其思维方式更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方文化在逻辑观念上也存在着基本的差异。比如,面对同本身想法有悖的观点时,美国人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观点,驳斥他认为不太正确的观点。相反的,亚洲人则更加容易改变自己的立场,承认即使不太正确的观点也有可取之处。东方人因“整体思维”更容易注意到重要的环境因素,并认识到它们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犯下“基本归因错误”的几率较低[2]。所以,东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处理各种事情大的如国际事务小的如夫妻关系,都有可取之处,不可片面否定;但在很多事情诸如有关一些原则性的问 题上则可以向西方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学习。 最耐人寻味的是,最近西方的研究显示,长期旅居东方的西方人和移居西方的东方人,在 有关心理实验中的表现都介于东西方之间,并没有显示西方人“解析思维”或东方人“整体思维”的特征。这预示着,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在人文思想上或许会出现新气象[3]。 2 西方重解析,东方看整体 生活在不同变化下的人们由于对外界的认识模式存在着差别。季羡林认为:“一言而蔽之,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文摘要::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这里通过对中西方思维方式的比较分析,揭示了中国人偏好于形象思维和综合思维和求同的思维方式,而西方人偏好于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求异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分别就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说明了这些思维方式在跨文化交流中会造成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的行为方式和交往方式。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 Abstract: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nurture a different way of thinking and cultural identity. Her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way of think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it reveals Chinese people prefer to seek the image thinking and integrated thinking and way of thinking the same, while the Westerners prefer abstract thinking or logical thinking, analytical thinking and requesting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On this basis,it analyzes the reasons how the differences are formed respectively.And it explains the way of thinking is the cause of differen life and t values, different behavior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way of thinking, difference, China and the West, cultural differences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一、中国人偏好于形象思维,西方人偏好于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imagination) 指是指在物体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所出现的该物体的形象。例如,每当我们回想一个熟人时,他的容貌就会立刻浮现出来。它通常包含一个想象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更不能检验对错。而西方人与之相反,他们偏好于抽象思维(abstract) 或逻辑思维( logical ),即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指亚里士多德式的逻辑思维),因而是理性的、逻辑的,是清晰的。 二、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西方人偏好分析思维 综合思维( synthesis) 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结合起来。而分析思维(analysis) 是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联系等区分开来。中国人偏向于综合思维和整体优先,中国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不是就事论事,把事物进行拆分、解析,而是把事物当成一个整体看待,充分注重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而西方则偏向于分析的思维模式。对于西方人而言,要弄清楚一件事物,必须要首先把事物进行分割和拆开,才能弄清内部的结构。 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中西文化都注意到了事物的矛盾对立,然而中国文化更加强调的却是“统一”,注重求同的思维方式,强调天、地、人为万物一体、和谐共生。这种统一观表现于政治领域乃是春秋大一统思想,在伦理上表现为顾全大局和整体,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以维护整体利益。而在西方文化中,求异的思维方式则比较普遍,西方人追求个体生存的意义,在面对群体和整体时,认为那是一种压抑自我的力量,个人应该随时抗拒这种力量对自我的吞噬。

中西方差异之思维方式

中西方差异 ——思维方式 我曾看过一则故事:有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险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1.伦理型与认知型 比较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政治伦理型西方思维方式——科学认知型地理环境 经济 代表 思维中心半封闭、大陆型 小农经济地理环境:开放性、海洋手工业、商业、航海业发达以儒家为代表的先哲:出于忧患意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智者:出于好奇、识,关注政治伦理“惊异” 伦常治道 政治+伦理+哲学+哲学家本人 的生活体验=人生哲学、伦理哲学、 政治哲学 哲学家=政治家=道德家=文学 家/诗人 孔子哲学:以“仁”、“礼”为

中心科举制度:读书人醉心于科 举,埋头于八股 科学技术:被统治者视为“奇技淫 巧”,受到歧视与打击认知自然 哲学+科学=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哲学家=自然科学家近现代西方人:发扬古希腊崇尚自然、追求知识的传统 2.整体性与分析性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整体性 《易经》:提出了有机整体的初步图式为中国传统思维奠定了基础 儒家:把自然人性化道家:把人性自然化 1)整体性思维的特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 2)整体的基本范畴:“道”、“气”、“太极”、“理” 3)整体的基本要素:“阴阳”、“五行”、“八卦” 整体思维的目标:主客一体实现“尽善尽美”的整体和谐境界 整体思维的结构:二元结构——阴阳→中庸、兼顾、联系、对应、对称、对立阴阳鱼太极图:体现整体圆融和会、阴阳互补、和谐平衡、相反相成、相灭相生、互为因果的重视: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追究宇宙起源,探索万物本质,分析自然构造 寻求物质元素,诘问人生目的重道轻器、重人文轻科学重科学、重认知中国辩证思维方式 比较:中国的“元气说”vs.西方的“原子论” “元气说”—整体性思维方式:横向铺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