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必要性

一、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弊端
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仅仅是一个横向的集成,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客户)通过通讯介质依次联系起来。这种供应链注重于内部联系,灵活性差,它仅限于点到点的集成。如果其中一个节点的作用出现无序或延迟对接。都会影响其他节点企业的价值创造活动。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价值增值。具体而言,其弊端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市场变化能力迟钝。
由于大多数传统企业没有使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很低,其内部的业务流程和信息传递方式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使得整个供应链无法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作出快速相应。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和预测的准确度降低,不仅造成库存积压,增加库存成本,而且会因供货不及时而降低客产的满意度。
2)各成员企业之间缺乏信赖。
由于供应链的各参与成员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实体,相互间在着利益上的冲突,这种利益冲突常常会导致各成员间对抗行为的产生。而且,他们习惯于以自己的文化、组织、战略目标来理解和看待彼此间的合作关系,从而容易对对方企业的行为不理解或者不信任。另一方而,供应链各成员在参与合作中,担心将企业机密暴露给对方,往往会采取一系列保护和防范措施,有保留地进行合作,导致供应链各方信任与亲密程度降低,使供心链的效率受到极大的抑制。
3)供应链失调。
在传统的供应链管理中,如果供应链的每一个阶段只追求各自目标的最优化,而未考虑对整条供应链的影响,就会导致供应链失调。存供应链失调的情况下,由于各成员企业的信息不能共亨,企业只能依据各内独立的预测和需求信息确定其运营策略,从而导致供应链“牛鞭效应”的产生,对供应链的整体效益将产生负面影响。

二、供应链协同管理及其优势
因为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种种弊端,为了防止供应链失调现象发生,加强供应链协同运作显得尤为必要。供应链协同是指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而进行的彼此协调和相互支持。而供供应链协同管理,就是对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管理,以便使各企业进行的彼此协调和相互支持更加高效有序,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力。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相比,供应链协同管理具有以下优势:
1)为了满足共同的客户需求和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各节点企业树立“共赢”意识,变各自为阵的松散关系为紧密合作的伙伴关系。
2)供应链

各节点企业以信息共享为基础,以优化供应链绩效为目标。进行协同决策。协同决策不仅摆脱了各节点企业单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分散地进行决策所造成的供成链整体绩效低下,也克服了传统集成式供应链管理中由单一的决策制定者来主导决策所带来的诸多障碍。
3)加强了各节点企业及部门的内外联系,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联系局面.将整个链上节点企业看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
4)供应链协同关系的形成不仅几可以使企业借助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形成、维持甚至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企业也将帮助自己的供应商和客户最大限度的提升他们的客户满意度,也就是说协同管理可以使整个供应链创造的价值最大化。
由此可见,协同管理思想就是以协同技术为支持,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始终从全局观点出发.采取一种“共赢”的原则,使整个供应链中的个体更加亲密。相互信任、团结和同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柔性和实现整个供应链价值的最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