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弊端中英文翻译

一带一路弊端中英文翻译
一带一路弊端中英文翻译

一带一路弊端中英文

一、文化

“一路一带”国家处于东西方多个文明交汇的地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的矛盾与冲突、不同民族与种族的矛盾与冲突,这时一带一路在进行的过程中必然会引发甚至计划这些矛盾,带来严重后果。

同时随着经济的开放,会造成原来民族文化的消失。以中国为例,到2016年为止,12.6%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已过世,很多文化无人继承。

二、恐怖主义

“9·11”事件后,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内,形成了一条在世界范围内臭名昭著的“恐怖主义弧形带”,周边国家及在此区域有重大利益的国家深受其害。特别是恐怖主义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的破坏活动。我方认为一带一路的发展会进一步加剧恐怖势力的力量,给恐怖势力发展带来新的机会。

由于特殊的地缘战略位置,以及复杂的历史、民族、宗教、资源等方面的因素,中东地区长期以来存在大量各类形态的恐怖主义势力,每年发生大量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一带一路”沿线的其他区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恐怖主义势力的活动,例如,欧洲地区在“9·11”事件后一度成为恐怖主义势力发动暴力恐怖袭击的“热点地区”。一些恐怖主义势力将欧洲国家视作“成名”或扩大影响力的场所,典型的如2002年10月12日的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爆炸案、2002年10月23日的莫斯科剧院劫持人质事件、2003年8月5日的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万豪酒店汽车爆炸案、2004年3月11日的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站爆炸案、2005年7月7日的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2006年7月11日的印度孟买火车连环爆炸案、2010年3月29日的俄罗斯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案、2011年1月24日的俄罗斯莫斯科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爆炸案、2011年7月22日的挪威奥斯陆爆炸枪击案、2013年4月15日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2014年12月16日的巴基斯坦白沙瓦市军人子弟学校暴力袭击案、2015年1月7日的法国巴黎漫画杂志《沙尔利周刊》总部遭袭案、2015年10月31日的俄罗斯客机坠毁案、2015年11月13日的法国巴黎恐怖袭击案等,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发生的针对普通民众的暴力袭击事件更是多发。

同时,恐怖主义势力借助高科技发动恐怖袭击的危险不断增加,发展一带一路会使得我国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去年全球因恐怖袭击损失3373亿,是911事件以来最高损失。

三、跨国有组织犯罪

被联合国大会列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的跨国有组织犯罪日益猖獗,严重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密切区域内各国经贸关系的同时,也会受到跨国有组织犯罪问题的影响。

当前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类型包括:①毒品走私。阿富汗生产的鸦片危害扩大至全球,特别是“毒品经济”与中亚宗教极端势力相结合,冲击了中国西部安全;②偷越国境。中国劳务外派和境外就业的同时,各种涉外劳务犯罪活动随之产生;③跨国经济犯罪,如洗钱、电信诈骗等。

As we all known these countries are in the region of the junction of east and west, there are many Religious and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conflict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will aggravate the conflict. These countries are rich in national culture, but this policy can cause damages to them. Just like China, until 2016, 12.6% of the national non genetic person has dead without inheritor. Many people prefer to Christmas than the Spring Festival. Young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foreign culture deeply, and give up their own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China Threat Theory has appeared for a long tim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olicy will exacerbate our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countries.

On the other hand, after "9 ·11" event,there have formed a notorious worldwide "terrorism belt" in the route area. Especially terrorism, religious extremism and ethnic separatist forces cause heavy losses. We think the new policy will further increase the power of the terrorist forces,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to them. And the worse thing is Terrorism attack object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the hard target, more points to the soft targets, such like in the hotel, in the subway station, in the car and so on.

Besides, Terrorism use high-tech now, they can cause more serious harm. These will make threats to personal and property-safety of our people. In last year's global losses from the terrorist attacks of 337.3

billion dollars, it’s the highest loss since the 911 eve nt.

So how could this policy deal with the terrorism problem?

By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as "one of the world's three biggest crime disaster" is rampan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they serious impact on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 If we build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 people can have more chances to smuggle drug. Opium production in these place harm to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drug economy" and the central Asian religious extremist forces hit western China security; Cross the border. Labor dispatching in China and overseas employment at the same time, various foreign labor criminal activities caused; and transnational economic crimes, such as money laundering, telecom fraud. China also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if we construct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译汉注意的问题

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译汉方面应重视的问题 陈炳发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委员 有幸多次参与国家人事部组织、外文局实施并管理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阅卷、质检工作,我发现,一些考生翻译水平还是不错的,但对于翻译的基本常识缺乏了解,不知道如何规范地处理数字、人名、地名、机构名、缩略语以及其他问题,因而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个人的成绩。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一些考试中常见的“雷区”,可能对考生提高考试成绩有所助益。 一、数字 关于数字用法的问题,国家主管部门已有具体规定,各翻译出版机构以及一些国际组织也有自己的专门规定。有志于从事翻译职业的人应该对这些有起码的了解。 一般的规定是,对于纯粹属于计量或统计范畴的数值,无论原文是否使用阿拉伯数字,译文一般用阿拉伯数字。例如:原文“654,321,000”,译文中照抄“654,321,000”即可;不能译为6亿5千4百32万1千。原文“fifty million”,可译为“5 000万”;不能译为“五十百万”,或“50百万”。对于万以上数字,中文一般以“万”和“亿”为单位;原文“half a billion”,可译为“5亿”。原文“five trucks”,可译为“5辆卡车”;原文“3-4 percent”,可译为“3%-4%”;原文“five percentage points”,可译为“5个百分点”。 原文用英文数字或罗马数字表示的,除纯粹属于计量或统计范畴的数值的情况外,译文用汉字。例如:原文“Chapter II”,可译为“第二章”,不能译为“第2章”;原文“Committee of Twenty-four”,可译为“二十四国委员会”,不能译为“24国委员会”;原文“Sixty-fourth Session”,可译为“第六十四届会议”,不能译为“第64届会议”。 在原文中,数字如作为词素构成固定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以及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的情况,则译文中可使用汉字;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到上下文,以便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例如:原文“quarter”,应译为“四分之一”;原文“three to four people”,则译为“三四人”;原文“Third World”,可译为“第三世界”;原文“several thousand people”,则

高中重点文言文重点翻译汇总

兰亭集序 1.修禊事也 举行驱除不详的礼俗之事 2.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又有清澈激荡的水流,映衬围绕在亭子四周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引来清流急湍作为浮杯流觞的曲水,人们一次坐在曲水边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虽然没有管弦齐奏的盛况,可是一边喝酒一边赋诗,也足够用来痛快地表达幽雅的情意 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春风和暖畅快 6.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抬头遥望辽阔的宇宙,低头观察繁盛的万物 7.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所用来纵目游观,舒展胸怀的景观,都足够用来让人尽情享受视觉听觉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啊 8.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与人的相处,转瞬间就度过了一生 9.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 有的人倾吐胸中抱负,在室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 10.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有的人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自种,无拘无束,旷达放纵 1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虽然人们的取舍千差万别,好静好动各不相同 12.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但他们对所接触到的事物感到高兴时,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 1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待到他对于曾经喜爱的事物已经感到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 14.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仍然不能不因它而引发感慨。何况人寿命长短随着自然造化,最终走向尽头15.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每当我看到前人引发人生感慨的缘由,跟我所感慨的像契符一样温和 16.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没有不阅读文章截瘫哀悼的,不能明白于心 1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殇为妄作 我原本知道将死与深视为一件事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

课内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高考课内文言文重要句子翻译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3、夜缒 ..而出 4、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5、焉.用亡.郑以陪.邻 6、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7、吾其.还也 8、若亡郑 .. ..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行李 害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12、既东 ..,若不阙.秦..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13、夫.晋,何厌之.有 14、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荆轲刺秦王》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2、仆所以 ..留者,待吾客与俱 3、愿大王少假借 ..之,使毕使于前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5、樊将军以穷困 ...来归丹 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7、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8、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9、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1、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 臣,臣乃.得有以 ..报太子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14、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鸿门宴》 1、旦日 ..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料大王士卒足以 ..当.项王乎? 3、吾得兄事 ..之

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6、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 7、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8、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 9、杀人如不能举.,刑人.. 如恐不胜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1、今行而. 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12、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 13、道.芷阳间. 行。 14、吾属.今为. 之虏矣! 15、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16、常以身翼. 蔽沛公 17、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 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18、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

翻译实践心得体会

笔译实践 院系名称:外语学院 专业年级:英语f1101 姓名:王欢 学号:201119010209 心得体会 在做这次笔译实践题目之前,关于笔译我是完全不了解的。在我的感觉中笔译相对于口 译而言应该算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在做完全部题目之后我就彻底改变了原有的这种认知,原 来看起来简单的事情并不定就像表象上呈现出的那样容易做到。表面看来笔译能够看着文本 逐字逐句翻译,貌似很简单,只要把文本内容真实的翻译出来就可以达到要求了。实际上则 不然。这学期我们有一门专业课就是关于英汉翻译的。课堂上老师曾经讲述过关于翻译的历 史、理论、要求等一系列相关知识,所以在简单翻阅这次翻译之后,我觉得看似简单的题目 确实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在翻译过程中我发觉自己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对某些专业术语了解甚少。例如第一篇the high-tech student中出现的gopher program,generic2 database,moby dick,等等,类似这样的词汇我就需要上网查阅相关资 料才能进而推测了解作者想要借此来表达怎样的意思。再如a roller-coaster ride in the stock market中,关于股市的一些专用名词,dow and nasdaq,cnbc等也是这样。 2、对统计数字的描述能力较差。如何用不同的描述性词汇来体现数字的增长和下降及其 各自升降的幅度,如何准确把握那些不同用词之间细微的差别,较好地描述数字变化,这对 我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此次翻译题目中出现的仅仅只是一些已经被数字化的统计数据,但是 要用合适的词汇来体现尚且不简单,倘若是给出bar chart, pie chart, line chart等这一 类图标来自行描述其内容,就会更加困难了。题目中出现数字最多的莫过于描述汶川大地震 的这一部分了。各种数字,表示年月的,表示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的,以及各个地区经济损 失所占的不同比例,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亟待加强训练的部分。 3、关于某些长句翻译起来较困难。长句出现最多的就是最后一篇题目描述"我"的文本。 这片文章涉及不同领域大家的杰出作品及其艺术特色,各式各类的建筑,建筑中体现出的精 湛的技巧,还有各种被写入经典的景物,所有的描写都交织在一起,翻译起来很容易找不到 方便。摸不清头绪,到底哪里才是开始,应该如何结束。在翻译课上老师曾经说过长句的翻 译技巧,要先根据谓语动词进行切分,之后再根据逻辑顺序进行重新组合,之后才能慢慢进 行翻译,听起来就很繁琐的程序。我一直在试着这样做,却发现这要求太难达到了,而且每 次被提问翻译总是被说翻译的一塌糊涂。关于长句,我可能还要经历一段很艰难的路程。 虽然完成所有题目有点困难,但是我觉得收获还是很不小的。这是第一次这么耐心的昨 晚这么多翻译题目,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些翻译工作者们真的是好辛苦,之前还以为翻译是我 们英语专业发展的目标。事实上也是,但是这项工作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的,这也是我的 真实感触之一。总结一下,收获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一定程度上开阔了知识面,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虽然这次实践题目只有几个,但 是各个题目都具有的一定的代表性。这些题目涉及科技、经济、文学、报道等各种题材的不 同内容,对于我们这样的初学者算是一个挑战但是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遇。初 次涉猎翻译领域就得到这样的锻炼,既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又给自己之前的知识 积淀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展现平台,对于一个语言学习者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2、增加了对专业的认知。在刚入学的时候每每都被别人问到你们英语专业出来 的是不是只能做翻译,这句话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英语翻译既然这么容易做,那我学这 个专业不就一点竞争力都没有了,可是自己亲身时间之后才知道翻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来 的,只要好好学专业,任何专业都是好专业。与其抱怨,不如从现在开始就好好努力,这样

英译汉常见问题汇总

英译汉常见问题汇总 英译汉,不论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当中,不少人只求译文的“忠实、通顺”而忽视译文的“雅”。那么,忠实通顺的译文是否就是地道的、自然的、合乎汉语习惯的译文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英译汉常见问题汇总,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结构不合理,句子不自然 (1) There will come a day when people the world over will live a happy life under the sun of socialism. 全世界人民在社会主义阳光下过幸福生活的一天是会到来的。 译文主语的定语长,使得整个句子头重脚轻。试译为:全世界人将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过幸福的生活,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2)The sun, which had hidden all day,now came out in all its splendor. 那个整天躲在云层里的太阳,现在又光芒四射地露面了。 原文里的定语从句,是补叙性的,译成汉语,不一定放在被修饰名词之前。原文没有“又”这个意思,应去掉。试译为:太阳一整天都躲在云里,现在出来了,光芒四射。 (3)I had experienced oxygen and/or engine trouble. 我曾碰到过,不是氧气设备出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二者都出故障。 “我曾碰到过”,句子突然中止,好象无宾语,但实际上宾语却是很长的三个分句,这不合乎汉语表达习惯。可在“碰到过”后加上“这种现象”或将宾语提前。试译为:不是氧气设备出故障,就是引擎出故障,或者它们都出故障,这些我都碰到过。 (4)Captured documents which we have obtained from individuals who had been infiltrated through this corridor plus prisoner-of-war reports that we have obtained in recent months led us to believe that the volume of infiltration has expanded substantially. 我们从经由这个走廊进来的人身上缴获的文件,加上近几个月从战俘那里得到的口供,使人们相信,渗透的规模确实扩大了。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全汇总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4.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5.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6.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7.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必修一《鸿门宴》) 8.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必修一《鸿门宴》) 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必修一《鸿门宴》) 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必修一《鸿门宴》) 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必修二《兰亭集序》)

1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而又何羡乎!(必修二《赤壁赋》) 1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必修二《游褒禅山记》)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 1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必修三《劝学》) 1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必修三《劝学》) 19.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必修三《过秦论》) 20.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必修三《过秦论》) 21.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必修三《过秦论》)

必修文言重点句子翻译讲解

必修一到必修五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劝学》(必修一,P35)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小船的人,不一定是会游泳的人,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把学到的东西拿来检查自己的言行,(遇到事情)就可以不糊涂,行为也就没有过失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译: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来更蓝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译:借助马的人,不是走的快,而能到达千里之外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译: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 《师说》(必修一,P37) 七、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的人。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3.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译文:我学习的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晚呢?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文: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文: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惑师焉,惑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译文: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闻知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赤壁赋》(必修一,P84) 八、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白茫茫的水气横贯江面,江水反射的月光与天际相连。我们任凭小船儿随意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译文: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打鱼砍柴,以(与)鱼虾为

二轮复习 文言文翻译

二轮复习文言文翻译 【二轮复习总体构想】 对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加以解决。注重翻译规律的把握。注重培养学生的“采分点”意识。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增强学生“采分点”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切实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切实掌握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2.注意培养学生“采分点”意识,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 3.注意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译难词难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一轮复习检测 1.学生独立翻译下列句子 (1)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检测没有标志的被动句) (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检测固定结构、句式、古今异义、偏义复词)(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检测通假、活用) (4)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检测委婉说法的翻译) (5)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检测修辞的翻译、词类活用)(6)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①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②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③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子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汉书·贾谊传》)

(检测重点诗词“属”、状语后置、古今异义“秀才”、省略句、虚词“焉”) 2、小组内互批、讨论。 3、小组推荐同学展示,其他组补充完善。 教师适时点拨。 二、师生共同回忆文言文翻译的一些要求、方法、技巧。 (1)翻译的要求 信。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也不随意增减意思,也就是不“走样”。 达。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 雅。译文要尽量做到美一些,能表现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就中学生而言,第三点是较高的要求,高考也暂不会对此作要求,但前两点是必须做到的。 (2)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和意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逐字逐句落实到译文中去,尽量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尽可能保持一致。所谓“意译”,就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来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甚至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多年来,高考翻译题均要求考生采用直译的方式,只有在确实难以直译的情况下才酌情采用意译。 (3)翻译的方法 留: 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删: ①句首发语词 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 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 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换:

英语翻译心得体会3篇

英语翻译心得体会3篇 英语翻译心得体会一:英语翻译心得体会最初时,翻译只是我在学校中的一门课程,而现如今它已经是我的职业了。因此首先我应该一如既往地,甚至应该更加热爱这份工作。只有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它,才有可能在专业上不断进步。 说到技能,翻译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笔译是锻炼一个人语言功底很好的方法,同时也是做好口译的重要基础。从口译的角度说,如果语言文字有了比较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认为表达和思维就至关重要。 练表达,一个好的方法就是视译。同事给了我一些材料,这些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材料,因此可以使得练习变得很有效率。在拿到材料以后应该调整好状态,想象自己就在翻译的现场,给自己造成一定的压力。看到材料中的中文后,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流利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有哪些词或句说得不通顺或者结构不好,就可以记在笔记本上,之后可以向他人请教或者自己进行查找。通过反复的训练,在表达方面便有可能取得较为明显的进步。 练思维,在英译中时,听力是基础,首先作为译员,自己必须明白对方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了这个前提,接下来便是思考如何用精练的句子传达出来,这对思维有着很高的要求。单单只是听懂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口译译员是一座沟通的桥梁,所以译员的表达应该是工整的,让受众能够非常顺畅地理解对方的意思甚至是精髓。所以中文的功底在这时就显得至关 重要。语言是不同的,但又是相通的。因此,两种语言不应该有所偏颇。 但是不论是表达抑或是思维,翻译最需要的勤学苦练,在不断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在我看来,这是成为一名好翻译,一名不会落伍的翻译的最重要的前提。在翻译处这几个月以来,我的另一个很深的体会便是处里的同事时时刻刻都在学习新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答案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在翻译时要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 中考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如下: 一、《桃花源记》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二、《陋室铭》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这间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译: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没学问的人。 4、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可以弹奏朴素的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 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南阳的诸葛亮的草庐,西蜀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三、《三峡》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即使是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英汉互译的学习心得教学内容

英汉互译的学习心得

英汉互译学习的心得体会 管理学院 *** 经过了三个星期的英汉互译学习,有些体会。现就英汉翻译,谈点感想。 英汉翻译中最大的问题,莫过于不加修改的直译,在英文翻译中有几点汉语习惯是一定要注意的。 1.长句尽量改短,语序调整为汉语习惯 英文中很容易就出现从句套从句的长句,这些句子读起来本身就很难理解了,如果翻译的时候还是不加改动,那读者读起来就更难理解。我在这儿举个例子吧,就拿我自己翻译的《钉子与镇魂歌》的开头部分:The episode of the nail and the requiem was one of the most characteristic of all those in which, over a relatively brief period, I was privileged to watch Trevis Tarrant at work. 刚开始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自己也愣了好半天,因为这句话完全不是汉语的习惯,如果不假思索地直接翻译,那就是:钉子与镇魂歌的事件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件之一,在短暂的时间里,这段时间是我有幸观察塔南特工作的那段时间。当然要合并成一句话,也可以这么翻译:钉子与镇魂歌的事件是我有幸观察塔南特工作的那段时间里发生的最有代表性的案件之一。天啊,阅读起来太累了,但是这句话并没有语法问题!我想在翻译的时候要牢记一点:最后形成的是汉语,阅读我们译文的是中文读者。所以在这里必须要调整语序,而且长句要改短,最后我给的译文就是:在我有幸目睹塔南特破案的短暂时光里,钉子与镇魂歌的事件应该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件之一。 2.定语改表语 英语中常常出现中心语前面出现两三个形容词的情况,这儿我举《绿色危机》第一章的例子:A huge, square envelope, covered with a huge, square handwriting. 直译就是很大的方形的信封上面写着大气的方正的字

必修三古文重点翻译句子

必修三古文重点翻译句 子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必修三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地敲着战鼓,战争开始了,(士兵)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密网不进池塘,鱼鳖就吃不完;按一定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木材就用不完。 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五亩住宅的场地。把桑树种植在它上面。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蓄养鸡、狗、猪,不错过它们的繁殖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热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 就不会在路上背着或顶着东西了。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如今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百姓的粮食却无人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救济, 人饿死了,就说:“不是我的罪过,而是年成不好的缘故。”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只要)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劝学》 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

所以木材经墨线校正后(一加工)就直了,刀剑等金属放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 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 也,善 假于物也。 借助马车远行的人,并不是脚步快,却能达到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会游泳,却可以横 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汇集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 行养成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1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骏马跳跃一次,(毕竟)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十天(也能行千里),(它的)成功在与 坚持不懈。 《过秦论》 1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 山河。 秦国有足够的力量乘他们困敝来制服他们,追赶逃兵败将,倒下的尸体上百万,流出的血可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初中语文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

最新春季高考重点文言文句子翻译

《师说》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诗经》共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士为抒发愤懑之情而写作的。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就是想要探究自然和人间的关系,弄通由古至今的变化规律,自成一家之见解。 3.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即使被千刀万剐,我难道会后悔吗? 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 假如我受到法律的制裁被杀,就像在九头牛身上去掉一根牛毛,与杀死一只蝼蚁有什么区别呢? 5.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所以,在地上划圈为牢,气节之士势必不肯进去;用木头削成狱吏,气节之士也认为不可受它审讯,拿定主意在受辱之前自杀。 6.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我虽然怯弱,想苟活偷生,但也知道舍生就死,怎么会自甘沉溺于牢狱的侮辱之中呢? 7.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至于那些被义理所激发的人不这样,那是有不得已之处的。 8.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况且勇敢的人不必以死殉节,懦夫如果仰慕节义,哪里不能勉励自己呢? 《劝学》重点句子翻译练习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2.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3.假.舟楫者,非能水 ..也,而绝.江河。 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

翻译心得体会

翻译心得体会 学习英语,从初中到现在,也接近十年了,过程里,虽经常遇到英汉和汉英对照,但每每总是偏于一边,要么注重英语表达,要么只为看懂中文译文。两者合而为一,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在过程里去推敲一字一句的表述和意思,这在以前几乎是很少的事。 迷糊接触翻译也就短短的三月左右,十几个星期,短短的时间段里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学到些什么技巧,但往往拿起一篇文章,又总难下笔翻译。总会因为一两个词而犯难,或者明知一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却不能用汉语很好的表达出来。 傅雷先生曾说过:“翻译重在实践。” 一回生,二回熟,日积月累,第一手经验多了,做起来便得心应手,翻译能力也就有所提高。正是因为我练习太少,专研太少,翻译也就仅仅只停留在了表层阶段,深入不了。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翻译出的东西,总是字不正腔不圆,和标准译文有很大的差距,词句的表达上,既没有很好的尊重到原著的思想,也没有能体现出汉语表达上的优美和准确。很多情况下,还会出现断章取义,望文生义,词不达句。 现在我们主要的方向都是在英译汉上,这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透彻地理解原文。看一篇东西,可以有不同的目的。若为获取信息,抓住大意就可以了。若是为了消遣,那就可以看懂多少算多少。若是为了翻译,那就非透彻理解原文不可。有时似乎觉得懂了,但翻译起来还是不知如何下手,究其原因,可能仍是未能真正理解原文。 如果是自己尝试着研究一篇译文的时候,要么可以先不看译文,自己先根据原文翻译一遍,然后拿自己的译文和名家的译文相比较,从差距中就可以看出自己的弱点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的缺点,提高翻译能力,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要么就是将原文和译文对照研究,从中得到启发。或者也可以研究不同的译文。有些作品经不同的人翻译,便出现了不同的译本,而且都是很好的译本。对比才能知道不足,对比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向。 在这几次的翻译练习中,我会时不时的因为一些看似简单容易的单词而难住,感觉我知道的意思放在文章此处,上下文却无法衔接,语义不对。这种情况,如果是换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可以把它回避掉,换个词,甚至换句话,但在翻译

汉译英翻译技巧分析解析资料讲解

汉译英翻译技巧 一、分清主从(Subordination) 汉语句中各分句关系比较松散,所以在动笔前应认真分析句子要旨所在。句中重点往往在后。英译时,要突出重点或主句,其他部分可分别用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形式或各种从句表示。 1、没有农业,人们就不能生存,社会生产就不能继续下去。 Without agriculture, people cannot exist, neither can social production proceed. 2、他们一听到“反霸”就火冒三丈,这充分暴露了他们那霸权主义的蛮横嘴脸。 The fact that they fly into a rage at a mere mention of the expression“anti- hegemony”is enough to reveal their true colours as a domineering hegemonists. 3、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哪有这个事? Some believe that socialism is just perfect, without a single flaw. How can that be true? 4、但是,象我们常说的那样,道路总是曲折的,前途总是光明的。 But as we have often said, while the road ahead is tortuous, the future is bright. 二、选词用字(Diction) 在汉译英时应特别注意选找与原文中在意义上和风味上尽可能都类似的词语。 1、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 Every nation has its own strong points. If not, how can it survive? How can it progress? 2、树雄心,立壮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 Foster lofty ideals, set high goals and march forward for the revolution of moder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一个国内安定团结, 天下大治的局面。 For its socialist construction, China needs an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peace and a domestic situation of stability, unity and great order. 4、论技术,她那时还不如我,但思想却比我高得多。 Professionally she was then not yet my equal, but ideologically she was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me. 三、增益(Ampification) 汉译英时的“增益”技巧的运用,有时是为了使英美人理解原文的精确含义,有时是为了遵循英语的行文习惯。 1、交出翻译之前,必须读几遍,看看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Before handing in your translation, you have to read it over and over again and see if there anything in it to be corrected or improved. Only then can you do your work well. (英语行文时人称代词,物主代词用得较多) 2、她挑水,生炉子,洗东西,忙个不停。 Fetching water, building the fire, washing --- she had her hands full every minute. (增益为了意译) 3、他们一听说有新任务,就坐不往了。

文言文重点句子翻译

1、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译文:秦二世皇帝元年七月,征兆穷苦的平民九百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担任小头目。 2、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都要杀头。陈胜、吴广于是谋划说:“现在逃跑(抓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 吗?”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译文:应当立为国君的是长子扶苏。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 兵。 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译文: 现在果真把我们这些人假装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 确。 5、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译文:(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 中。 6、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译文: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 胜。 7、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 译文:吴广平时很关心周围的人,士兵们大多愿意为(他)出力。押送(戍卒)的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尉恼怒,使(尉)责辱他,用来激怒士 兵。 8、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即使能够免于杀头,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况且大丈夫不死即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重 吗? 9、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 译文:将军您亲自穿着战甲,拿着武器。讨伐无道(的君主),诛灭残暴的秦 国。 10、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可是,安陵君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是,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

英译汉心得体会

英译汉心得体会 【篇一:英汉翻译心得体会】 英汉翻译心得体会 英语1101 袁立冬 111001116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即将结束《英汉翻译教程》的学习。通 过学习,我又掌握了一门新的英语学习技能,也初步了解了英汉翻 译的基本要求与要领。简而言之,就是获益匪浅。 英汉翻译是一门建立在综合能力基础之上的学科,囊括了全方位的 知识以及中西文化的差异。不管是对个人能力以及日常积累都有较 高的要求。前我一直有一种误区:认为只要掌握大量的词汇,翻译 起来就会很容易,认为翻译只不过是把大量的词汇拼接连接在一起。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到这门课程时惊觉自己原来的思维是有多么的狭隘。当翻译一句话时,我根本不知道该怎么组合。勉强组合在一块 时不是错误百出,就是很chinglish. 首先,英汉翻译应遵循“忠实,通顺”的标准。所谓忠实,就是忠实 于原文的内容。由于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一句英文在欧 美人看起来顺理成章,而在我们中国人看起来就会极其别扭。我们 就会在翻译过程中不自觉的用上自己的思维,因而改变了原文的意 思破坏了原文的风格。通顺就是指原文语言必须通俗易懂,符合规范。译文必须通顺,避免死译,硬译,符合规范。把原文的内容适 当的表达出来,既不能改变扭曲,也不能增加或删减。如“he is seriously ill”.就译为:“他病得很厉害”。有人为了追求汉语的“漂亮”译为“他苟延残喘”,这就得不偿失了。 其次,翻译分为三个阶段:理解,表达,和校核。准确理解原文所 要表达的意思,注意上下文的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在 翻译时采取直译或者意译两种方式。有时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也可以 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使用。主要取决与具体的情景。校核也是一个 非常重要的过程,不可忽视。即在翻译时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已到 达最好效果的翻译。 翻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做好的事。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必须注重 积累有关英译汉方面的知识以及基本方法。了解基本英汉语言对比(词法和句法)。通过对比,掌握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以及所对 应的意思,在翻译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的运用。避免造成错用,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