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05

清华大学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05
清华大学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05

经济博弈论(2005年秋季学期)

期末测验题

(2005/12/29)

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页上一律无效(需要的图表请重画)。

1、(20 points) The following is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rivalry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for geopolitical influence in the 1970s and 1980s. Each side has the choice of two strategies: Aggressive and Restrained. The Soviet Union wants to achieve world domination, so being Aggressive is its dominant strategy. The United States wants to prevent the Soviet Union from achieving world domination; it will match Soviet aggressiveness with aggressiveness, and restraint with restraint. Specifically, the payoff table is:

Soviet Union

Restrained Aggressive

United States

Restrained 4, 3 1, 4

Aggressive 3, 1 2, 2

For each player, 4 is best and 1 is worst.

(a) Consider this game when the two countries move simultaneously. Find the Nash

equilibrium.(5 points)

(b) Next consider three different and alternative ways in which the game could be played with

sequential moves: (i) The United States moves first and the Soviet Union moves second. (ii) The Soviet Union moves first and the United States moves second. (iii) The Soviet Union moves first and the United States moves second, but the Soviet Union has a further move in which it can change its first move. For each case, draw the game tree and find the subgame-perfect equilibrium. (3 points each for (i) and (ii); 5 points for (iii)

(c) What are the key strategic matters (commitment, credibility, and so on) for the two

countries?( 4 points)

(a) Soviet Union has a dominant strategy of Aggressive and the Unique Nash equilibrium is (Aggressive, Aggressive), with payoffs (2, 2).

(b) See the attached figure.

(c) Commitment for the SU; or a promise for the SU “ R if R”. US have nothing to do. He cannot commit to move first (then the SU will choose his dominant strategy of Aggressive, the outcome remains to be the status quo); or not be necessary to threat or promise (since if the SU moves first, he must choose to Restrain, and the US need only to follow its best choice.)

2、(20 points) Consider the following game. A neutral referee runs the game. There are two players, Row and Column. The referee gives two cards to each: 2 and 7 to Row and 4 and 8 to Column. This is common knowledge. Then, playing simultaneously and independently, each player is asked to hand over to the referee either his high card or his low card. The referee hands out payoffs – which come from a central kitty, not from the players – that are measured in dollars and depend on the cards that he collects. If Row chooses his Low card 2, then Row gets $2; if he chooses his

High card 7, then Column gets $7. If Column chooses his Low card 4, then Column gets $4; if he

chooses his High card 8, then Row gets $8.

(a) Draw out the payoff table. (4 points)

(b) What is the Nash equilibrium? Is it a prisoners’ dilemma? (4 points)

Now suppose that the game has the following stages. The referee hands out cards as before; who

gets what cards is common knowledge. Then at stage I, each player, out of his own pocket, can

hand over a sum of money, which the referee is to hold in an escrow account. This amount can be

zero but not negative. The rul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se sums are as follows and are also

common knowledge. If Column chooses his High card, then the referee hands over to Column the

sum put by Row in the escrow account; if Column chooses Low, then Row’s sum reverts back to

Row.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um deposited by Column depends similarly on what Row does. At

stage II, each player hands over one of his cards, High or Low, to the referee. Then the referee

hands out payoffs from the central kitty, according to the payoff table in section (a), and disposes

of the sums (if any) in the escrow account, according to the rules just given.

(c) Find the rollback (subgame-perfect) equilibrium of this two-stage game. Does it resolve the

prisoners’ dilemma? What is the role of the escrow account? (12 points)

(a)

COLUMN

Low High ROW

Low 2,

4 10,

High 0, 11 8, 7

(b) (Low, Low). It is a prisoners’ dilemma.

(c) The second stage game can be shown as the following table (2 points):

COLUMN

Low High ROW

x

Low 2,

4 10-x,

8-x+y,

7+x-y

11-y

High y,

(x is Row’s sum deposited in the escrow account, y is Column’s.)

If x<4, Column’s dominant strategy is Low; If y<2, Row’s dominant strategy is Low. Thus (Low,

Low) will be the final second-stage equilibrium, with payoffs (2, 4).

Similarly, if x>4, and y<2, the equilibrium would be (Low, High), with payoffs (10-x, x). If such a equilibrium is really wanted by both. Row will decrease x as much as possible, so x=4+ε. (ε>0

and can be as small as possible) The payoffs thus are 6-ε and 4+ε respectively.

If x<4 and y>2, the equilibrium would be (High, Low), with optimal payoffs (2+ε, 9-ε), where

y=2+ε.

If x>4 and y>2, the equilibrium would be (high, high), with payoffs (6, 9), where x=4+ε, y=2+ε.

(4 points)

So the payoff table for the first stage is (2 points),

COLUMN

<2 >2

ROW

4

<4 2,

2+ε, 9-ε

>4 6-ε, 4+ε6, 9

Each player has a dominant strategy of “>4” and “>2”. The only Nash equilibrium is (“>4”, “>2”), with payoffs (6, 9) (or numbers very close to 6 and 9). (2 points)

Yes, it solves the prisoners’ dilemma. The escrow account is used to reward one who plays High.

(2 points)

3、(20 points) Ali and Baba are bargaining to split a total that starts out at $100. Ali makes the first offer, stating how the $100 will be divided between them. If Baba accepts this offer, the game is over. If Baba rejects it, a dollar is withdrawn from the total, and so it is now only $99. Then Baba gets the second turn to make an offer of a division. The turns alternate in this way, a dollar being removed from the total after each rejection. Ali’s BATNA is $2.25 and Baba’s BATNA is $3.50. What is the roll back equilibrium outcome of the game? (Please write down your process, otherwise you can only get half of the points.)

Since the sum of two parties’ BATNA is 2.25+3.5=5.75, is bigger than 5 and less than 6. The bargaining game will end at round 95, where v=6.In round 96, the bargaining will breakdown and each takes his BATNA.

In round 95, v=6. A makes the offer and will give B his BATNA, $3.5. A keeps $2.5.

In round 94, v=7. B makes the offer and will give A $2.5. B keeps $4.5.

In round 93, v=8. A makes the offer and will give B $4.5=3.5+(95-93)/2. A keeps 3.5=2.5+(95-93)/2

……

In round 1, v=100. A makes the offer and will give B 3.5+(95-1)/2=50.5. A keeps 2.5+(95-1)/2=49.5.

As a whole, the agreement will reach in round 1. A gets $49.5 and B gets $50.5.

4、(15分)魏国的统帅司马懿举大军兵临蜀国城下,兵力空虚的蜀国危在旦夕。蜀国的军师诸葛亮想出奇计:打开所有城门以迷惑敌人。果然,多疑的司马懿担心有伏兵,放弃了进攻,从而蜀国得以保全。这就是有名的“空城计”的故事。下面试图对其中的策略博弈进行分析。

考虑有两种类型的蜀国军队——强大或软弱。只有蜀国军队自己知道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就;魏国军队并不知道,但有一个事前的概率估计,蜀军强大的概率为p。蜀军有两种选择:打开城门和紧闭城门。一旦魏军选择了进攻,对于软弱的蜀军来说,都会被击败,但紧闭城门比打开城门损失更小,设此时打开和紧闭成本的损失

..各为A和B,A>B>0。而一旦魏军选择了进攻,对于强大的蜀军来说,都能击败魏军,但打开城门比紧闭城门更有利于蜀

军,设此时打开和紧闭城门对蜀军的收益

..各为C和D, C>D>0。魏军任何时候的收益都是蜀军收益的相反数(二者收益之和总为零)。如果魏军选择了不进攻,则任何情况下双方都得零。

(1)画出该博弈的博弈树。(3分)

如图所示。

(2)用图形和文字共同说明两种类型的分离均衡(强大的蜀军选择打开城门,弱小的蜀军选择紧闭城门;或者相反)均不存在。并直观地解释之。(4分)

如图。对于第一种分离均衡,魏军会在看见城门打开时断定蜀军是强大的,从而放弃进攻,而在看见城门紧闭时断定蜀军是软弱的,从而进攻。这样,软弱的蜀军肯定会偏离到打开城门。不仅如此,可以分析强大的蜀军也会偏离到紧闭城门。因此该均衡不成立。

类似分析第二种分离均衡不成立(图形略)。

原因是分离均衡均使得软弱的蜀军被进攻,而强大的蜀军不被进攻,这都不是蜀军想要得到的。这类似于零和博弈的“让对手猜”的策略。

(3)用图形和文字共同说明当p

如图。假设这样的混同均衡存在。则在给定的条件p-A。因此,该混同均衡不成立。

更容易存在,因为满足条件的p值的范围缩小了。

(4)求出半分离均衡“强大的蜀军选择打开城门,弱小的蜀军选择打开和紧闭城门的混合策略”,并说明这个均衡成立的条件。(4分)

如图。求得:x=Cp/[A(1-p)],y=B/A。要使x<1,必须Cp

验证这个均衡成立,得到另一个条件:D/C

5、(15分)一家银行有两类储蓄——“短期储蓄”和“长期储蓄”。短期储蓄存期为1年,长期储蓄存期为两年。年利率(不含本金)为r (r>0);为简便起见,不计算复利,因此短期和长期储蓄的利率分别为r和2r。在所有全部N个储户中,有比例为t(00)。(15分)(1)如果银行的利润为零,说明储蓄和贷款利率满足:t(1+r)+(1-t)(1+2r)/(1+R)=1。写出表示r和R大小关系的不等式。并解释之。(2分)

银行零利润应该使得它在第二年末的支付等于其净收入,而净收入是第一年末支付短期储蓄者后余额所产生的本息。即:N (1-t) (1+2r)=N[1-t(1+r)](1+R)。变换得上式。r和R的关系满足:2r

(2)考虑在第一年末。此时,所有短期储蓄者都要取走全部本息。长期储蓄者实际上也面临两种选择:提前支取本息,或者继续储蓄到第二年结束。如果提前支取,在储蓄余额大于零时,银行仍然按照利率r支付;一旦储蓄余额小于零,银行就会因为“挤兑”而破产,假设此时选择在第一年末支取的全部储蓄者平分全部的储蓄额。

用字母x表示长期

..储蓄者中提前支取者的比例。这一比例为多大时,第一年末的储蓄余额将正好变成零?记这一比例为 x。写出当x> x时,提前支取者能够获得的本息额?当所有人都提前支取时,这一金额是多大?(3分)

x=[1-t(1+r)]/[(1-t)(1+r)]。

这一本息额设为a, 满足1=ta+x(1-t)a,则a=1/[t+x(1-t)]。

所有人都提前支取时,这一金额为1。

(3)刚才讨论的是长期储蓄者中提前支取者的收益,下面讨论继续储蓄到第二年的人的收益。他们只能获得第一年末支付提前支取者本息后剩下的储蓄额所产生的本息。

写出他们的收益与x的关系式。(2分)

设这一金额为b。当x> x时,显然等于零。

当x< x时,可以求得b={1-[t+x(1-t)](1+r)}(1+R)/[(1-x)(1-t)],也可以将第(1)问求得的R 代入,得到b={1-[t+x(1-t)](1+r)}(1+2r)/ {(1-x)[1-t(1+r)]}。注意到,当x=0时,b=1+2r。

(4)利用适当的图形,求出所有长期

..储蓄者参与的集体博弈的全部(稳定的)均衡解。

有几个均衡解?长期储蓄者的收益各为多少?哪一个(些)均衡对长期储蓄者更有利?(6分)

如图。这是一个保证博弈。有两个均衡:所有长期储蓄者都不提前支取,各自获得1+2r;所有长期储蓄者都提前支取,各自获得1(这是一个“挤兑”均衡)。显然,前者对提前支取者更有利。

(5)现在政府决定对对提前支取的长期储蓄者征税。这将如何影响集体博弈取得不同均衡的可能性?是否有利于防止“挤兑”?(2分)

这会使得图形中提前支取的收益曲线下降。使得在更大范围的x初始值下结果都趋向于好的均衡。这有利于防止“挤兑”。

6、(10分)一个清华学生经常从城铁“大钟寺”站上车,而在“五道口”站下车返校。城铁从大钟寺站出发,途中依次经过的车站是“知春路”、“五道口”、“上地”、“回龙观”、“霍营”(终点站)。如果他(她)下错了站,不能及时返回学校,损失均为-1。而如果正确地从五道口站下车,则所得为1。

(1)画出只包含这一个学生的博弈树。求出反转均衡,这个同学的收益是多少?(1分)如图(注意哪些分支打勾不能画错)。收益为1。

(2)某一天,这个同学仍然按照通常的路线返校。但不幸的是,他喝醉了。从列车驶出大钟寺门站开始,每当车门打开,他(她)都不记得已经过了多少站了。当然,如果到了终点站,列车员会要求他必须下车。画出此时的博弈树。(提示:利用信息集(information set)的概念。)(2分)

如图。

(3)在这一新的博弈中,该学生都有哪些纯策略?所有可能的混合策略是哪些?(2分)该同学有两个纯策略:下车和继续(不下车)。所有的混合策略可表述为:以p的概率选择继续,以1-p的概率选择下车。0

(4)该学生从他的每一个纯策略中所得各为多少?该学生从它的混合策略中所得为多少?(3分)

下车纯策略带来收益-1(因为肯定会在知春路下车);继续纯策略带来收益-1(肯定会在终点站下车)。

混合策略的收益表述为:-1(1-p)+p(1-p)-p2(1-p)-p3(1-p)-p4= -1+2p-2p2。

(5)求出该学生的最优(纯或者混合)策略。他的最优策略是混合策略还是纯策略?并直观地解释为什么出这一类.策略。(2分)

最优的策略是混合策略:p*=1/2,收益为-1/2。因为任何纯策略都只能使之得到-1(坐错站),而一个混合的策略至少可能“坐对站”而改进其收益。

《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复习

《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1.博弈的概念: 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它包括四个要素:参与者,策略,次序和得益。 2.一个博弈的构成要素: 博弈模型有下列要素:(1)博弈方。即博弈中决策并承但结果的参与者.包括个人或组织等:(2)策略。即博弈方决策、选择的内容,包括行为取舍、经济活动水平或多种行为的特定组合等。各博弈方的策略选择范围称策略空间。每个博弈方各选一个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3)进行博弈的次序:次序不同一般就是不同的博弈,即使博弈的其他方面都相同。(4)得益。各策略组合对应的各博弈方获得的数值结果,可以是经济利益,也可以是非经济利益折算的效用等。 3.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的区别: 合作博弈: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非合作博弈:不允许存在有约束力协议的博弈。主要区别:人们的行为互相作用时,当事人能否达成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协议。 假设博弈方是两个寡头企业,如果他们之间达成一个协议,联合最大化垄断利润,并且各自按这个协议生产,就是合作博弈。 如果达不成协议,或不遵守协议,每个企业都只选择自己的最优产品(价格),则是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团体理性(效率高,公正,公平) 非合作博弈:个人理性,个人最优决策(可能有效率,可能无效率) 4.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 完全理性:有完美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不会犯选择行为的错误。 有限理性:博弈方的判断选择能力有缺陷。 区分两者的重要性在于如果决策者是有限理性的,那么他们的策略行为和博弈结果通常与在博弈方有完全理想假设的基础上的预测有很大差距,以完全理性为基础的博弈分析可能会失效。所以不能简单地假设各博弈方都完全理性。 5.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 个体理性:以个体利益最大为目标;集体理性:追求集体利益最大化。 第一章课后题:2、4、5 2.设定一个博弈模型必须确定哪几个方面? 设定一个博弈必须确定的方面包括:(1)博弈方,即博弈中进行决策并承担结果的参与者;(2)策略(空间),即博弈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方向、取舍选择,也可以是连续的数量水平等;(3)得益或得益函数,即博弈方行为、策略选择的相应后果、结果,必须是数量或者能够折算成数量;(4)博弈次序,即博弈方行为、选择的先后次序或者重复次数等;(5)信息结构,即博弈方相互对其他博弈方行为或最终利益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博弈论 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囚徒困境说明个人的理性选择不一定是集体的理性选择。(√) 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不是一个纳什均衡。(×) 若一个博弈出现了皆大欢喜的结局,说明该博弈是一个合作的正和博弈。()博弈中知道越多的一方越有利。(×) 纳什均衡一定是上策均衡。(×) 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只可能存在一个纳什均衡。(×) 在一个博弈中博弈方可以有很多个。(√) 在一个博弈中如果存在多个纳什均衡则不存在上策均衡。(√) 在博弈中纳什均衡是博弈双方能获得的最好结果。(×) 在博弈中如果某博弈方改变策略后得益增加则另一博弈方得益减少。(×)上策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因为零和博弈中博弈方之间关系都是竞争性的、对立的,因此零和博弈就是非合作博弈。 (×) 在动态博弈中,因为后行动的博弈方可以先观察对方行为后再选择行为,因此总是有利的。(×) 在博弈中存在着先动优势和后动优势,所以后行动的人不一定总有利,例如:在斯塔克伯格模型中,企业就可能具有先动优势。 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 纳什均衡即任一博弈方单独改变策略都只能得到更小利益的策略组合。(√)不存在纯战略纳什均衡和存在惟一的纯战略纳什均衡,作为原博弈构成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共同特点是重复博弈本质上不过是原博弈的简单重复,重复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就是每次重复采用原博弈的纳什均衡。(√) 多个纯战略纳什均衡博弈的有限次重复博弈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路径:两阶段都采用原博弈同一个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轮流采用不同纯战略纳什均衡,或者两次都采用混合战略纳什均衡,或者混合战略和纯战略轮流采用。(√) 如果阶段博弈G={A1, A2,…,An; u1, u2,…,un)具有多重Nash均衡,那么可能(但不必)存在重复博弈G(T)的子博弈完美均衡结局,其中对于任意的t

《经济博弈论》试卷B

2007/2008第二学期《经济博弈论》课程考核试卷B 一、(16%)找出下列盈利矩阵所表示的博弈的所有纳什均衡(包括混合策略)。 博弈方2 博弈方 1 L C R T M B 二、(28%)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并作简单讨论: (1)囚徒的困境博弈中两个囚徒之所以会处于困境,无法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是因为两囚徒都不在乎坐牢时间长短本身,只在乎不能比对方坐牢的时间更长。 (2)上策均衡一定是帕累托最优的均衡。 (3)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逆推归纳法。 (4)静态贝叶斯博弈中之所以博弈方需要针对自己的所有可能类型都设定行为选择,而不是只针对实际类型设定行为选择,是因为能够迷惑其他博弈方,从而可以获得对自己更有利的均衡。 三、(16%)两次重复下列得益矩阵所表示的两人静态博弈。如果你是博弈方1,你会 采用怎样的策略?为什么? 博弈方2 博弈方 1 A B C 上 中 下 四、(20%)三寡头市场需求函数 Q P- =100,其中Q是三个厂商的产量之和,并且已知三个厂商都有常数边际成本2而无固定成本。如果厂商1先决定产量,厂商2与厂商3根据厂商1的产量同时决策,问他们各自的产量和利润是多

五、 (20%)两户居民同时决定是否维护某合用的设施。如果只要有一户人家维护,两 户人家就都能得到1单位好处;没有人维护则两户人家均没有好处。设两户人家维护的 成本不同,分别为1c 和2c 。 (1)如果假设1c 和2c 分别是0.1和0.5,该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什么?博弈结果会如何? (2)如果假设1c 和2c 都是独立均匀分布在[0,1]上的随机变量,真实水平只有每户人 家自己知道,该博弈的贝叶斯纳什均衡是什么?

经济博弈论试卷B.

一、填空题( 5 × 2 = 10 分) 1. 按 照 信 息 的 完 全 与 否 , 博 弈 模 型 可 划 分 为 5. 承诺行动可以划分为两类: 与 . 二、选择题( 5 × 2 = 10 分) 6. 图 1 所示博弈是一个( ). 贵 州 财 经 学 院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名称: 经济博弈论(B 卷) 与 . 2. 提出连锁店悖论的博弈论学者是 . 3.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解称之为 . 4. 信号博弈的均衡可划分为三类: , 以及准分离均衡. A.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C.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B卷第1页(共6页)

三、判断题( 5 × 2 = 10 分) 11. 囚徒困境的结果是帕累托有效的. 0,0,0-1,1,2 1,-1,-12,-2,2 -1,1,2-3,3,3 2,-2,-24,-4,-4 图1 第 6-10 题博弈树 7. 在图 1 所示博弈中, 参与人 1, 参与人 2, 以及参与人 3 的信息 集个数分别是( ). A. 1,2,4 B. 1,4,4 C. 1,1,1 D. 1,2,8 8. 在图 1 所示博弈中, 参与人 1, 参与人 2, 以及参与人 3 的纯战 略个数分别是( ). A. 2,2,2 B. 2,4,2 C. 2,4,16 D. 2,2,8 9. 下列选项属于图 1 所示博弈的均衡结果的是( ). A. 行动组合(L,L,R) B. 行动组合(L,R,L) C. 行动组合(R,L,L) D. 行动组合(R,R,R) 10. 图 1 所示博弈子博弈与后续博弈的个数分别是( ). A. 1,3 B. 2,6 C. 3,7 D. 7,7 ( )

经济博弈论考试复习

经济博弈论考试复习 一、 1.什么是博弈论? “博弈论”译自英文“Game Theory ”,直译就是“游戏理论”。是系统研究各种博弈问题,寻求在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者有限理性、能力的条件下,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理选择策略时博弈的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的经济意义、效率意义的理论和方法。 博弈:一些个人、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律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包括:博弈的参加者,各博弈方的全部策略或行为集合,进行博弈的次序,博弈方的得益四方面。 2.什么是纳什均衡? 在博弈G=﹛1S ,…,n S ;1u ,…,n u ﹜中,如果由各个博弈方的各一个策略组成的某个策略组合(1s *,…,n s *)中,任一博弈方i 的策略i s *,都是对其余博弈方策略组合(1s *,…,1i s -*, i s *,1i s +*,… n s *)的最佳对策,也即i u (1s *,…,1i s -*, i s *,1i s +*,… n s *)》i u (1s *,…,1i s -*, i s *,1i s +*,… n s *)对任意ij s ?i S 都成立,则称(1s *,…,n s *)为G 的一个“纳什均衡”。 (假设有n 个局中人参与博弈,给定其他人策略的条件下,每个局中人选择自己的最优策略,从而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就是纳什均衡。这种策略组合由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组成,即在给定别人策略的情况下,没有人有足够理由打破这种均衡。) 3.什么是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的基本模型是这样的:警察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罪犯。为了得到所需的口供,警察将这两名罪犯分别关押以防止他们窜供或结成攻守同盟:如果他们两人都拒不认罪,则他们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一年徒刑;如果两人中有一人坦白认罪,则坦白这从轻处理,立即释放,而另一人则将重判八年徒刑;如果两人同时坦白认罪,他们将各被判五年监禁。 坦白 不坦白(囚徒2) 双方的利益不仅取决于他们自己的策略选择也取决于对方的策略选择。由于这两个囚徒不能串通,个人都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而不会顾及同伙的利益,又不敢相信对方,以此只能实现他们都不理想的结果。该博弈揭示了个体理性与团体立项之间的矛盾——从个体理性出发的行为往往不能实现团体的最大利益,最终也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甚至

经济博弈论(谢织予)课后答案及补充习题答案

第一章 b什么星博弈?博弈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博弈可以用下述方式定义兀博弈即一些个人、队组或其他组织,面对…定的坏境条件■在…运的规则下,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旌,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寫一个博弈必须包含博弈方、策略空间■博弈的次序和得益(函数〉这几个基本的方面.信息结构、博弈方的行为逻辑和理性层次等其宽也是博弈问题隐含或者需要明确的内容. 博弈论是系统研究可以用上述方法定义的各种博弈问题,寻求在 各博弈方具有充分或者有限理性,能力的条件下■合理的策略选择和合 理选择第略时博弈的结果,并分析这些结果的经济意义、效率意义的理 论和方法。 2. 设定一个博弈榄型必须彼定詡几个方面?券考答案: 设定一个博弈必须确定的方面包括;(1)博弈方,即博弈中进行决策并承担结果的参与者;(2)策略(空间人即博弈方选择的内容,可以是方向、取舍选择,也可以是连续的数量水平等;(3)得益或得益函数,即博弈方行为、策略选择的相应后果、结果,必次是数量或者能够折算成数量;(4)博弈次序,即博弈方行为、选择的先后次序或者重复次数等;(5)信息结构」即博弈方相互对其他博弈方行为或最终利益的了解程度;(6)行为逻辑和理性程度,即博弈方是依据个体理性还是集体理性行为,以及理性的程度等。如果设定博弈模型时不专门设定后两个方面,就是隐含假定是完全、完美信息和完全理性的非合作博弈。 3. 举出烟草.餐饮、股市、房地产■广告、电观等行业的竟争中策略相 互依存的例子. 参考答案I 烟草厂商新产品开发、价格定位的效果*常常取决于其他厂商、竞争对手的相关竟争策略。例如某卷烟厂准备推出一种高价

《经济博弈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博弈论复习题 (课程代码262268) 一、名词解释 混合战略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帕累托上策均衡;囚徒困境;纳什均衡;子博弈;完美信息动态博弈;颤抖手均衡;柠檬原理;完美贝叶斯均衡 二、计算分析题 1、在市场进入模型中,市场需求函数为p=13-Q,进入者和在位者生产的边际成本都为1,固定成本为0,潜在进入者的进入成本为4。博弈时序为:在位者首先决定产量水平;潜在进入者在观察到在位者的产量水平之后决定是否进入;如果不进入,则博弈结束,如果进入,则进入者选择产量水平。求解以上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2、考虑如下扰动的性别战略博弈,其中t i服从[0,1]的均匀分布,,t1和t2是独立的,t i是参与人i的私人信息。求出以上博弈所有纯战略贝叶斯均衡。 S1 S2 足球芭蕾 足球3+,1 ,, 芭蕾0,0 1,3+ 3、求下列信号传递模型的贝叶斯Nash均衡(讨论分离均衡和混同均衡) 4、考察如下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求其全部纳什均衡: L M R U 0, 4 4, 0 5, 3 M 4, 4 0, 4 5, 3 D 3, 5 3, 5 6, 6 表1 双人静态博弈

5、古诺博弈:市场反需求函数为()P Q a Q =-,其中12Q = q q +为市场总产量,i q 为企业()i i 1,2=的产量。两个企业的总成本都为()i i i c q cq =。请您思考以下问题: 1) 在完全信息静态条件下,这一博弈的纳什均衡是什么? 2)假设这一阶段博弈重复无限次。试问:在什么样的贴现条件下,企业选择冷酷战略可保证产量组合( )() () 772424,a c a c --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的? 6、考虑一个工作申请的博弈。两个学生同时向两家企业申请工作,每家企业只有一个工作岗位。工作申请规则如下:每个学生只能向其中一家企业申请工作;如果一家企业只有一个学生申请,该学生获得工作;如果一家企业有两个学生申请,则每个学生获得工作的概率为1/2。现在假定每家企业的工资满足:W 1/2

经济博弈论-计算题

一、用反应函数法求出下列博弈的所有纯战略纳什均衡。 参与人2 a b c d A2,33,23,40,3参与人 1 B4,45,20,11,2 C3,14,11,410,2 D3,14,1-1,210,1解答:纯策略纳什均衡为(B,a)与(A,c) 分析过程:设两个参与人的行动分别为 12 a a 和, player1的反应函数 2 2 12 2 2 , , () , B a a B a b R a A a c C a d = ? ? = ? =? = ? ?= ? 如果 如果 如果 或者D,如果 player2的反应函数 1 1 21 1 1 , , () , D c a A a a B R a c a C c a = ? ? = ? =? = ? ?= ? 如果 如果 如果 ,如果 交点为(B,a)与(A,c),因此纯策略纳什均衡为(B,a)与(A,c)。 二、设啤酒市场上有两家厂商,各自选择是生产高价啤酒还是低价啤酒,相应的利润(单位:万元)由下图的得益矩阵给出: (1)有哪些结果是纳什均衡 (2)两厂商合作的结果是什么 答(1)(低价,高价),(高价,低价) (2)(低价,高价) 三、求出下面博弈的纳什均衡(含纯策略和混合策略)。 乙 甲U5,00,8

D 可得如下不等式组 Q=a+d-b-c=7,q=d-b=4,R=0+5-8-6=-9,r=-1 可得混合策略Nash 均衡((9 891,),(7 374,) 四、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饲料槽,另一头装有控制饲料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就会有10个单位饲料进槽,但谁按谁就要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谁去按按纽则谁后到;都去按则同时到。若大猪先到,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一个单位;若同时到,大猪吃7个单位,小猪吃3个单位;若小猪先到,大猪吃六个单位,小猪吃4个单位。各种情况组合扣除成本后的支付矩阵可如下表示(每格第一个数字是大猪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小猪的得益): 求纳什均衡。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大猪选择按,小猪最好选择等待,大猪选择不按,小猪还是最好选择等待。即不管大猪选择按还是不按,小猪的最佳策略都是等待。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小猪都只会选择等待。这样的情况下,大猪最好选择是按,因为不按的话都饿肚子,按的话还可以有4个单位的收益。所以纳什均衡是(大猪按,小猪等待)。 五、北方航空公司和新华航空公司分享了从北京到南方冬天度假胜地的市场。如果它们合作,各获得500000元的垄断利润,但不受限制的竞争会使每一方的利润降至60000元。如果一方在价格决策方面选择合作而另一方却选择降低价格,则合作的厂商获利将为零,竞争厂商将获利900000元。 请将这一市场用囚徒困境的博弈加以表示。 答:用囚徒困境的博弈表示如下表: 六、求出下面博弈的纳什均衡(含纯策略和混合策略)。 乙 L R

博弈论复习题及答案

博弈论 2、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参与者)的价格决策:双方都可以保持价格不变或者提高价格(策略);博弈的目标和得失情况体现为利润的多少(收益);利润的大小取决于双方的策略组合(收益函数);博弈有四种策略组合,其结局是: (1)如果双方都不涨价,各得利润10单位; (2)如果可口可乐不涨价,百事可乐涨价,可口可乐利润100,百事可乐利润-30; (3)如果可口可乐涨价,百事可乐不涨价,可口可乐利润-20,百事可乐利润30; (4)如果双方都涨价,可口可乐利润140,百事可乐利润35; 求纳什均衡。 博弈的稳定状态有两个:都不涨价或者都涨价(均衡),均衡称为博弈的解。 3、猪圈里有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饲料槽,另一头装有控制饲料供应的按钮。按一下按钮就会有10个单位饲料进槽,但谁按谁就要付出2个单位的成本。谁去按按纽则谁后到;都去按则同时到。若大猪先到,大猪吃到9个单位,小猪吃到一个单位;若同时到,大猪吃7个单位,小猪吃3个单位;若小猪先到,大猪吃六个单位,小猪吃4个单位。各种情况组合扣除成本后的支付矩阵可如下表示(每格第一个数字是大猪的得益,第二个数字是小猪的得益): 小猪 按等待 大猪按 5,1 4,4 等待 9,-1 0,0 求纳什均衡。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大猪选择按,小猪最好选择等待,大猪选择不按,小猪还是最好选择等待。即不管大猪选择按还是不按,小猪的最佳策略都是等待。也就是说,无论如何,小猪都只会选择等待。这样的情况下,大猪最好选择是按,因为不按的话都饿肚子,按的话还可以有4个单位的收益。所以纳什均衡是(大猪按,小猪等待)。 4、根据两人博弈的支付矩阵回答问题: a b A B (1)写出两人各自的全部策略,并用等价的博弈树来重新表示这个博弈(6分) (2)找出该博弈的全部纯策略纳什均衡,并判断均衡的结果是否是Pareto有效。 (3)求出该博弈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7分) (1)策略 甲:AB 乙:ab 博弈树(草图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