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规范看太阳能热水器防雷设计

从新规范看太阳能热水器防雷设计
从新规范看太阳能热水器防雷设计

从新规范看太阳能热水器防雷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李兴龙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大连设计

分公司于静

【摘要】本文从规范条文角度就太阳能热水器防雷设计作了简要的解读。

【关键词】外部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接闪器 SPD

1 引言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已经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和GB 50057-94相比,规范条文变化很大。自新版防雷规范实施后,从送审施工图纸看,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做法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做太阳能热水器专用接闪器,仅把热水器钢结构支架和屋面防雷装置连接;另外一种做法是专门为太阳能热水器设置接闪器,并和屋面防雷装置连接(如图1所示)。到底哪种做法符合规范的要求呢?另外,太阳能热水器辅助加热配电箱需不需要设置SPD? SPD的参数怎么选择?本文将从规范的角度做简要的解读。

图1太阳能热水器专设接闪器

2 第一个问题:太阳能热水器需要设置专用接闪器吗?

GB 50057-2010第4.5.4条第一款规定“无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用电设备应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住宅太阳能热水器一般都内置辅助电加热回路,当然属于用电设备。那么,按照第4.5.4条第一款,是否意味着有金属外壳的用电设备可以处在接闪器的保护范围之外呢?当然不能这么简单的理解!因为即使把太阳能热水器的金属外壳看做接闪器,材质还必须符合规范相关条款的规定。

GB 50057-2010第5.2.8条第二款规定“输送和储存物体的钢管和钢罐的壁厚不应小于2.5mm”。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水箱的厚度是否满足这个要求呢?

我们先看看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图

可以看到,某型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水箱的结构从外到内分别为进口彩涂板→超厚保温层→不锈钢内胆。按照《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部件选材通用技术条件》(GB/T 25969-2010)的规定,水箱外壳一般采用彩色涂层钢板(彩涂板)、镀铝锌钢板外壳、铝型材外壳或者粉末静电喷涂镀锌板。但是这本规范并没有规定水箱外壳的厚度要求,从市面产品看,一般为0.4mm及以下。而GB/T 25969-2010第5.2.1.1.3条明确规定了非承压内胆的公称厚度宜不小于0.5mm。

显然,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水箱材质的厚度不满足GB 50057-2010第5.2.8条第二款的规定。

GB 50057-2010第4.5.7条第一款对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不设附加保护措施的情形做了清晰的规定。此条对于太阳能热水器似乎更具有针对性,因为住宅一般都是坡屋顶,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水箱往往就安装在屋脊处,若再计及安装支架的高度,早就突破了规范第4.5.7条第一款“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0.3m”的限制!故此款的第二、第三个条件无需再考量。

综上所述,对于太阳能热水器,必须设置专用的接闪器保护。那种仅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支架和建筑物屋面防雷装置相连接的做法,只是考虑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第6.3.4。虽然此条为强制性条文,但仅仅这么做还不够,因为还没满足GB 50057-2010第5.2.8条的规定。

3 第二个问题:太阳能热水器专用接闪器如何设置?

GB 50057-2010所描述的接闪杆、接闪带和接闪网这三种专门敷设的接闪器中,从施工的便利、成本和美观等角度综合考量,接闪带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具体做法笔者推荐图1的大样。

另外,审图工作中发现:一些图纸的太阳能辅助电加热管线采用PVC 管,这是根本错误的。此线路应使用钢管,以起到屏蔽和分流的作用。具体的解释参考GB 50057-2010第4.5.4条第二款的条文解释,这也符合我国防雷问题元老王时煦关于建筑物防雷设计六大要素的经典理论,即:接闪功能、分流影响、屏蔽作用、均衡电位、接地效果、合理布线。

4 第三个问题:太阳能热水器辅助加热配电箱需要设置SPD吗?

住宅楼的太阳能热水器一般均采用电加热作为辅助加热手段。问题来了:太阳能热水器暴露在LPZ0区,雷击电磁场强度并没有衰减。那么,其辅助电加热的配电箱是否应设置SPD?规范在这个问题上是明确的。针对暴露在LPZ0区的用电设备,诸如节日彩灯、航空障碍灯等,GB 50057-2010第4.5.4条第三款规定,“在配电箱内应在开关的电源侧装设Ⅱ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其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2.5kV,标称放电电流值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所以,太阳能热水器辅助电加热配电箱必须设置SPD。

5 第四个问题:太阳能热水器辅助电加热配电箱的SPD参数如何选择?

5.1首先要弄明白,规范为何要求装设II级试验的SPD?

比较直接的答案在GB 50057-2010第4.5.4条的条文说明,“由于雷击电流已与防雷装置等分流,流经SPD的电流所产生的能量不会很大,而且安装在这里的SPD还要与上游安装在分配电箱或总配电箱的SPD配合好,故选用Ⅱ级试验的SPD。”

对此,规范的第6.4.5条也再次做了诠释。有人看了第一款,就觉得太阳能热水器电加热配电箱内应装I级试验的SPD!他们的理由是太阳能热水器位于LPZ0区,而配电箱却位于LPZ1或后续防雷区,看起来貌似符合第6.4.5条第一款的规定呀。

其实,我们只要看看本条的条文解释,就能明白这个“户外线路”的含义。规范第6.4.5条讲到了SPD选择和使用的两个准则。第一,安装的SPD越靠近引来线路入户处(安装在总配电箱处),建筑物内将被这处SPD保护到的设备越多;第二,SPD越靠近需要保护的设备,其保护越有效。显然,从第一个准则看,这个引来线路是指外来电源线路,而非引出的馈电线路。规范第6.4.5条第三款也遥相呼应第4.5.4条,“电涌保护器应与同一线路上游的电涌保护器在能量上配合”。而太阳能热水器电加热配电箱显然已经是末端配电箱,故再选用I级试验的SPD是不合适的。

5.2其次,规范为何要求此处SPD电压保护水平不大于2.5kV?

在GB 50057-2010第6.4.5条的条文说明里,有这么一段话:“设备或系统的电涌抗扰度或由内置保护元件或SPD或外置SPD实现。对SPD 最重要的选择标准之一是电压保护水平U p,规定和描述于IEC 61643—1

标准中。这一参数应等同于IEC60664—1。标准规定的设备耐压水平Uw,并且它是在做试验的特定条件下预期在SPD接线端上产生的最大电压。U P仅用于在IEC 61643—12标准中对设备的耐压水平相一致。”

而设备绝缘耐冲击电压额定值可查GB 50057-2010表6.4.4。从该表可知,太阳能热水器耐冲击电压类别属于II类。故第4.5.4条要求此处安装的SPD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2.5kV。同时,本规范第6.4.6条第三款还规定,“为取得较小的电涌保护器有效电压保护水平,应选用有较小电压保护水平值的电涌保护器,并应采用合理的接线,同时应缩短连接电涌保护器的导体长度。”

笔者在审图工作中发现,有的图纸在这里把U p值刚好规定为2.5kV,并且还说规范没有说不可以。当SPD和被保护设备距离大于10m时,要考虑振荡现象。此距离过大时,设备端子处的电压可达到2倍U p,所以即使安装了SPD,此电压仍然可以损坏设备。规范第6.4.6条的条文说明,工程中应选用有较小电压保护水平值的SPD。

5.3 最后,此处SPD的标称放电电流I n如何选择?

关于这个问题,规范第4.5.4条只是提到,“标称放电电流值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条文解释是这么解释的,“由于每栋建筑物的防雷装置和配电线路差别很大,故I n值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但是根据规范第6.4.5条第三款的规定,此值不应小于5kA。对于民用建筑,建筑物防雷等级顶多划分到第二类。从GB 50057-2010第4.5.4条条文说明的计算实例看,I n取20kA是可行的。

6结语

综上所述,太阳能热水器应装设专用接闪器,宜采用接闪带或接闪杆。其辅助电加热配电箱应安装II级试验的SPD,电压保护水平不应大于2.5kV,标称放电电流可取20kA。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0.3、3.0.4、4.1.1、4.1.2、 4.2.1(2、3)、4.2.3(1、2)、4.2.4(8)、4.3.3、4.3.5(6)、4.3.8(4、5)、4.4.3、4.5.8、 6.1.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 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 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 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林维勇黄友根焦兴学陶战驹王素英杨少杰宋平健黄旭张文才徐辉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张力欣王厚余丁杰方磊欧清礼尹君平 王云福关象石杨维林

监控立杆防雷设计方案

监控立杆防雷设计方案 一、概述 每年各种通讯控制系统或计算机网络因雷击而损坏的事例屡见不鲜,其中安防监控系统因受到雷击而引起设备损坏、自动化监控失灵的事件也时常发生。道路监控子系统中,有一部分前端摄像机安装在室外,对于雷雨多发地区,容易遭受雷击损坏,因此极有必要对这些设备进行防雷保护。 道路监控系统中,分布在各处的室外型监控摄像机,其交流220V供电电源通过两芯电缆、视频信号通过带BNC接头的10Base2细缆、RS485通信控制信号通过多芯电缆,传输至中心控制主机,进行集中监控。 为了防止雷电产生的感应过电压和过电流,在所有监控设备的电源线入口、信号线连接的设备两端均应安装相应的避雷器。监控系统中的前端摄像机一般分为室外安装型和室内安装型,室内型摄像机信号传输线缆和电源供给线缆均通过"地埋"方式布线,遭受雷击的机会较少。进行防雷器设备选型时,必须注意防雷保护器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正常运行时,雷电保护器的接入应不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雷电保护器的对地阻抗应尽可能大,串联在电路中的阻抗应尽可能小。 2)在雷电袭击通信总线时,雷电保护器应发挥良好的电压钳位作用,其钳位电压应低于RS485芯片的耐受电压水平。 3)在抑制不超过防雷器最大通流量的雷电袭击过程中,雷电保护器自身应完好。 4)雷电保护器对雷电袭击应具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 二、监控系统防雷总体方案

1、直击雷的防护 直击雷的防护较简易的方法是采用避雷针,室外各球形摄像机由于分别分布在室外,距离较远,因此室外各摄像头须设计安装避雷针。具体设计方案为:在室外各球形摄像头的立杆上(立杆的顶部)分别安装一支避雷针,规格为φ16×1000mm镀锌圆钢,安装方式为焊接。 2、防雷接地要求 防雷接地由引下线、接地线和接地体组成。引下线是引导雷击电流从避雷针入地的通道。接地体埋于地下与引下线相连接,雷击电流由此泄放到大地,接地体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多种接地体距离无法大于20M时,必须加装地网隔离器。接地线一般采用40×4mm镀锌扁铁或25mm2 以上多股绝缘铜缆,一端焊接到接地体上,另一端引到室内的等电位连接排上。接地体与引下线或接地线一般采用搭接焊,焊接处必须牢固无虚焊,同时为确保接地电阻不大于4Ω,必须将接地体与建筑物大楼的基础地网可靠连接。对于监控中心及靠近建筑物的摄像头我们设计采用抽建筑物主钢筋的方法作联合接地,对于远离建筑的摄像头则需要在摄像头旁做一套人工接地体,具体如下地网设计方案。 3、电源系统的防雷 由于雷电冲击波的主要能量集中在从工频附近几十赫兹到几百赫兹的低端,所以雷电冲击波能量就容易与工频回路发生耦合、谐振,于是雷电冲击波从电源线路进入电子设备的几率,要比从信号线中进入的几率高得多,据统计,约有80%的雷击损坏电子设备的事故是由电源线引入的,因此应特别加强系统中设备电源的防雷措施。 1)在控制大楼总配电柜处,安装第一级加强型电源防雷器; 2)在中心控制室的监控系统配电箱处,安装第二级标准型电源防雷器;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隐患及防护措施(新编版)

Safety issues are often overlooked and replaced by fluke, so you need to learn safety knowledge frequently to remind yourself of safety.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隐患及防护措 施(新编版)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隐患及防护措施(新编版)导语:不安全事件带来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生活或者工作中却往往被忽视,被麻痹,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确实发生了事故,造成了损失,才会回过头来警醒,所以需要经常学习安全知识来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1、存在的雷击隐患 为了采热的需要,市民习惯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屋顶上阳光充足的地方,而目前绝大多数住宅在防雷设计时,并未考虑对太阳能热水器的防护。不少住户入住以后安装热水器,主要安装在住宅的楼面上,其安装高度均大于建筑物最高避雷网、带,因此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太阳能热水器构架是金属件,且体积也较笨重,其高度超出层顶女儿墙的避雷带高度,无防雷保护设施,机架也未做等电位连接,太阳能热水器备用的阴天用电加热水的电源线是由室内引上的,其电源线又无屏蔽措施,一旦雷电袭来,热水器将首当其冲地“挨打”,不仅室外的热水器会遭损坏,电流更会通过水管、电线等引入室内,危及其它电器乃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这是因为遭受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会沿水管、热水、电源线进入到浴室和室内电线网络,如果当时有人沐浴,强大电流就会顺着水流击倒冲凉的人,因为人在沐浴是遍体湿透,人体阻抗会大大下降,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方案

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 3.1太阳能热水器遭雷击的方式 根据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使用材料及安装位置分析,它遭雷击的途径可分两种,一是直击雷,二是感应雷击。 ●直击雷击 当雷云通过线路或电器设备放电时称为直击雷。直击雷可以形象地说就是雷云对大地上的目标(高大建筑物或高大树木等)放电的一种过程。直击雷可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导体上感应起危险电压,加上建筑物之间连接的各种长距离电缆可在更大的范围内感应上雷电电磁脉冲,并几乎无衰减地沿电缆传入设备。 太阳能热水器绝大多数都安装在建筑物的制高点位置上,其接闪器一般也都低于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暴露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外,一旦云地放电,太阳能热水器首当其冲,成了接闪器,雷电可以直接击在太阳能热水器上,直接击坏太阳能热水器。 ●感应雷击 感应雷击是由于雷云的静电感应或放电时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建筑物上的金属物件,如管道、钢筋、电线等感应出与雷云电荷相反的电荷,造成放电所引起。 随着太阳能热水器智能化的不断提高,辅助加热、水位、水温自动显示,补水、断水的自动控制功能都应用于太阳能热水器中,而这些功能都是通过专用电脑控制芯片、传感装置等电子装置来实现的。电子装置在室内,辅助加热、传感装置在室外太阳能热水器水箱中,为这些电子装置供电的电源线,显示及控制用的信号线、控制线都是感应雷击的侵害途径。太阳能热水器招引感应雷击的通道主要有三条:电源线路引入;信号线路引入;接地线路引入。 3.2太阳能热水器防雷保护的原理及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的防雷可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种情况,外部防雷是防直击雷,内部防雷是防感应雷。外部防雷——将绝大部分雷电流直接引入地下泄散; 内部防雷——快速泄放沿着电源或信号线路侵入的雷电波或各种危险过压;这两道防线,互相配合,各尽其职,缺一不可。因此防雷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见图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完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50057-2010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2)、、、、、5)、、、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 “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 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防雷接地技术标准和规范标准[详]

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 设置防雷接地技术规范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本技术指导意见适用于集团公司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及机房。 第二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设备和机房的接地及防雷应做到确保人身和通信设备的安全以及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二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技术标准和条例 第三条: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应执行下列技术标准和条例:YDJ26-89《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范》(综合楼部分); YD 2011-93《微波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68-98《移动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 YD 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 YD 过 5098-2001《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设计规范》; GA371-2001《计算机信息系统实体安全技术要求》; GB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J57-83《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规范》; 《煤矿安全规程》;

《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 以上标准是为了解决综合通信大楼、交换局、数据局、模块局、接入网站、IP 网站、移动通信基站、卫星地球站、微波站、监测监控机房及设备等因雷电感应通过电源线、信号线、网络数据线、天馈线、遥控系统、监控系统引入的雷害,确保通信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而编制的。 第四条: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安装的防雷产品应 当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所有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场(站)、机房所建防雷设施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第五条:从事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的企业,应当持有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工程设计、施工人员应当持有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和《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工程完工后,应将设计施工单位及个人的资质资格证复印件及竣工验收资料等存档备查。 第六条:通信、计算机、监测监控网络机房防雷工程实行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单位,必须将防雷工程设计方案报送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经审核合格后,方可交付施工。工程竣工后,须经法定防雷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并报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证备案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部分:机房及设备防雷接地的安全技术要求 第七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https://www.360docs.net/doc/b24921582.html, 发布时间:2004-7-20 点击数:93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1.0.3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策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2.0。4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EMC设计规范.docx

印制电路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规范 引言 本人结合自己在军队参与的电磁兼容设计工作实践,空军系统关于电子 对抗进行的两次培训(雷达系统防雷、电子信息防泄露)及入司后参与706 所杨继深主讲的 EMC培训、 701所周开基主讲的 EMC培训、自己在地方电磁兼容实验室参与 EMC整改的工作体验、特别是国际 IEEE委员发表的关于EMC有关文章、与地方同行的交流体会,并结合公司的实验情况,对印制 电路板的电磁兼容性设计进行了一下小结,希望对印制电路板的设计有所 作用。 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总结中只是提供了一些最基础的结论,对具体频 率信号的走线长度计算、应考虑的谐波频率、波长、电路板级屏蔽、屏蔽 体腔的设计、屏蔽体孔径的大小、数目、进出导线的处理、截止导波管直 径、长度的计算及静电防护,雷电防护等知识没有进行描述。或许有些结 论不一定正确,还需各位指正,本人将不胜感谢。 一、元器件布局 印刷电路板进行EMC 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布局,PCB 工程师必须和结构工程师、 EMC 工程师一起协调进行,做到两者兼顾,才能达到事半倍。 首先要考虑印刷电路板的结构尺寸大小,考虑如何对器件进行布置。如果器件分布很散,器 件之间的传输线可能会很长,印制线路长,阻抗增加,抗噪声能力下降,成本也会增加。如果器 件分布过于集中,则散热不好,且邻近线条易受耦合、串扰。因此根据电路的功能单元,对电路 的全部元器件进行总体布局。同时考虑到电磁兼容性、热分布、敏感器件和非敏感器件、I/O 接口、复位电路、时钟系统等因素。 一般来说,整体布局时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当线路板上同时存在高、中、低速电路时,应该按逻辑速度分割:布置快速、中速和低速 逻辑电路时,高速的器件(快逻辑、时钟振荡器等) 应安放在靠近连接器范围内,减少天线效应、低速逻辑和存储器 ,应安放在远离连接器范围内。这样对共阻抗耦合、辐射和交扰的减小都是有利 的。 高速电路中速电路(如低速电路 接 (如大规模数字控制电(如低频模 口 集成电路)路)拟电路)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设计——王彬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设计——王彬

太阳能热水器雷电灾害防护措施探讨 王彬1 谢旭明2 (1.翁源县防雷设施检测所;2.韶关市华虹防雷工程有限公司翁源分公司) 摘要: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广泛运用于千家万户,但是对于广东这样的雷暴多发省份来讲,若对太阳能热水器雷电灾害隐患视而不见或防雷的设计不完善,就会出现太阳能设备遭到雷电损坏,甚至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本文以翁源县气候因素为例,通过相关雷电灾害事故的统计、分析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组成、安装简易防雷防雷装置存在的隐患以及如何完善防雷措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探讨,给出太阳能热水器雷电防护方面更完善的设计。 关键词:太阳能热水器;直击雷防护装置;感应雷防护装置;等电位连接;屏蔽。 一、翁源县年平均雷暴日及事故分析 翁源县年平均雷暴日数多达79天,雷雨天气都集中在每年5—8月份,雷暴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午后14—16时,据历史地闪分析软件统计结果显示,近十年翁源县人员集中的区域(主要城镇)年平均地闪密度平均值约为9.135次/平方公里*年。(如表1) 近两年雷雨季节翁源县范围内就陆续发生数起因太阳能热水器遭雷电击中,造成较建筑物及电器损坏的事故,由于雷灾时间均发生在下午14时以后,损坏类型均为楼板击穿或破损、电器设备不同程度损坏等,无人员伤亡情况。用户为了让太阳能充分受热和增加水压,将太阳能热水器及其不锈钢水箱安置于楼面最高处,由于金属突出物容易遭受雷电闪击,且布置太阳能热水器的位置往往相当紧凑,用户不想再增加安装成本,选择安装简易防雷装置。因没有综合各种因素来设计安装防雷资质,雷击事故依然不断,用户往往对此无可奈何。

二、太阳能热水器结构分析 GB 50057-2010第5.2.8条第二款规定“输送和储存物体的钢管和钢罐的壁厚不应小于 2.5mm”。太阳能热水器集主要部分为热水箱及冷水箱。按照《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主要部件选材通用技术条件》(GB/T 25969-2010)的规定,水箱外壳一般采用彩色涂层钢板(彩涂板)、镀铝锌钢板外壳、铝型材外壳或者粉末静电喷涂镀锌板。 GB/T 25969-2010并没有规定水箱外壳的厚度要求,通过对大部分事故现场测量太阳能热水器罐体厚度来看,部分能达到要求,但也存在0.4mm及以下厚度的罐体。若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水箱材质的厚度达不到 2.5mm,则不能满足GB 50057-2010第5.2.8条第二款的规定,故可以断定金属水箱不适宜直接接闪,而且如果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构件没有做有效接地,直接接闪时将会对太阳能热水器及其所在建筑物造成一定破坏。 三、直击雷防护设计及相关要求 通过对数次事故现场的建筑物天面太阳能热水器布置情况来看,太阳能主要安装在天面楼板开阳处,或者天面楼梯间顶,女儿墙高1.2m—1.5m,部分没有设置接闪装置,完全暴露在直击雷闪击范围内,部分虽设有接闪装置,但是太阳能或不锈钢冷水箱以完全超出接闪装置保护范围之外。GB 50057-2010第4.5.7条第一款规定对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不设附加保护措施的情形做了清晰的规定,“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0.3m”可不设置保护措施,而事故现场勘测到的太阳能热水器普遍超过了这项规定。 3.1直击雷防护设计 由于安装位置的限制,不少太阳能热水器不得不安装于天面突出位置,那么应按照 GB 50057-2010第5.2.8条第2款,输送和储存物体的钢管和钢罐的壁厚不应小于2.5mm,市面上不锈钢水箱厚度往往无法达到接闪要求,那么应忽略利用太阳能热水器金属构件作为接闪器的必要性。对于太阳能热水器,必须设置专用的接闪器保护。《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 50364-2005)第6.3.4规定了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支架和建筑物屋面防雷装置相连接的做法,虽然此条为强制性条文,结合GB 50057-2010第4.5.4条、第5.2.8条的规定,直击雷防护应做如下设计: (1)架设接闪装置 太阳能热水器既然属于电气设备,按照GB 50057-2010所描述的接闪杆、接闪带和接闪网这三种专门敷设的接闪器中,从施工的便利、成本和美观等角度综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隐患及防护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隐患及防护措施正式版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隐患及防护措施正 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存在的雷击隐患 为了采热的需要,市民习惯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屋顶上阳光充足的地方,而目前绝大多数住宅在防雷设计时,并未考虑对太阳能热水器的防护。不少住户入住以后安装热水器,主要安装在住宅的楼面上,其安装高度均大于建筑物最高避雷网、带,因此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太阳能热水器构架是金属件,且体积也较笨重,其高度超出层顶女儿墙的避雷带高度,无防雷保护设施,机架也未做等电位连接,太阳能热水器备用的阴天用电加热

水的电源线是由室内引上的,其电源线又无屏蔽措施,一旦雷电袭来,热水器将首当其冲地“挨打”,不仅室外的热水器会遭损坏,电流更会通过水管、电线等引入室内,危及其它电器乃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这是因为遭受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会沿水管、热水、电源线进入到浴室和室内电线网络,如果当时有人沐浴,强大电流就会顺着水流击倒冲凉的人,因为人在沐浴是遍体湿透,人体阻抗会大大下降,沿金属管导入浴室的电压达10-20KV时,即足以使人发生心室纤维颤动而致死,并造成室内电器损坏。太阳能热水器成了“引雷针”其后果将不堪设想,如果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模板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范中

第三节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3.3.1条接闪器、引下线直接装设在建筑物上, 在非金属屋面上装设网格不大于10m的金属网, 数十年的运行经验证明是可靠的。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曾对几十个模型做了几万次放电试验, 虽然试验的重点放在非爆炸危险建筑物上, 而且保护的重点是易受雷击的部位, 但对整个建筑物起到了保护作用。如果把避雷带改为避雷网, 则保护效果更有提高。根据中国的运行经验和模拟试验, 对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采用不大于10m的网格是适宜的。IEC1024-l防雷标准中相当于本规范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 当采用网格时, 其尺寸也是不大于 10m×10m, 另见本规范第5.2.l条说明。与10m×10m 并列, 增加12m×8m 网格, 这与引下线类同, 是按6m柱距的倍数考虑的。 为了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便于雷电流的流散以及减小流经引下线的雷电流, 故多根避雷针要用避雷带连接起来。 第3.3.2条 第一款, 虽然对排放有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管道的要求同第3.2.l条二款, 但由于对第一类和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其接

闪器的保护范围是不同的( 因h r 不同, 见表5.2.1) , 因此, 实际上保护措施的做法是不同的。 第二款, 阻火器能阻止火焰传播, 因此, 在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中补充了这一规定。 以前的调查中发现雷击煤气放散管起火8次, 均未发生事故。从这些事例中说明煤气放散管始终保持正压, 如煤气灶一样, 火焰在管口燃烧而不会发生事故, 故本规范特作出此规定。 第3.3.3条 关于引下线间距见第3.2.4条二款的说明。根据实践经验和实际需要补充增加了: ”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子钢筋作为引下线时, 可按跨度设引下线, 但引下线的平均间距不应大于18m ”。 第3.3.4条 土壤的冲击击穿场强与本规范第3.2.1条第五款说明一样, 取500kV /m 。雷电流幅值根据附表6.1采用 150kA 。由于多根引下线, 引入分流系数k c 。因此得 i c i c i c e R k R k TR k S 3.05001505002==≥。 增加”信息系统”, 因为信息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时接地必须连接在一起才能起到保护效果, 而且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 将分流系数k c 选值的规定移至附录五。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P GB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 2010-11-03 发 布 2011-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Design code for protection of Structures against lightningGB 50057-2010 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执行日期:2011年10月1日 2011 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4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057 —2010,自 2011年 10月 1日起实施。其中,第 3.0.2、3.0.3、3.0.4、4.1.1、4.1.2、 4.2.1(2、3)、4.2.3(1、2)、4.2.4(8)、4.3.3、4.3.5(6)、4.3.8(4、5)、4.4.3、4.5.8、 6.1.2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2000年版)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 O一0年十一月三日

前言 本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 2005年 3月 30日以建标函[2005]84号“关 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 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对《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 -95(2000年版) 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增加了术语一章; 2.变更防接触电压和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3.补充外部防雷装置采用不同金属物的要求; 4.修改防侧击的规定; 5.详细规定电气系统和电子系统选用电涌保护器的要求; 6.简化了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计算公式,并相应调整了预计雷击次数判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的数值。 7.部分条款作了更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 5号,邮编 100089)。 本规范组织单位、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组织单位:中国机械工业勘察设计协会 主编单位: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 参编单位: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中国气象学会雷电防护委员会 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主要起草人:林维勇黄友根焦兴学陶战驹王素英杨少杰宋平健 黄旭张文才徐辉

光电互补式太阳能热水器安全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编号:SY-AQ-0228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光电互补式太阳能热水器安全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Safety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photoelectric complementary solar water heater

光电互补式太阳能热水器安全存在 问题及解决方案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 安装应考虑固定牢固和结构安全、防风、及屋面排水等因素。固定在屋面防水层的上面,防止破坏防水层导致屋面渗漏。 具体做法:在屋面上直接浇注混凝土墩台,在墩台上预埋膨胀螺栓。墩台的位置:墩台的应做在结构墙体的上面。 严禁在楼板上直接浇注(容易超载,引起楼板变形,渗漏)。墩台的大小依据当地风荷载的大小经抗风验算后确定。为了增加稳定性,宜多户联合浇注为联体式墩台。在墩台上预留泄水孔,保证屋面排水畅通。 防雷安全措施 安装在屋顶的太阳热水器,一般都超过了屋顶女儿墙的高度,因此

原先设计的屋顶防雷系统对太阳热水器无效。在后安装太阳热水器的建筑上,应考虑防雷措施。 对于设计阶段统一考虑安装太阳能的建筑,设计时应统一考虑固定、防雷等措施。 二、电热水器的安装 电热水器的安装涉及到安装位置选择、固定措施、电缆及插座、防漏电设计等方面。 安装位置:电热水器的安装位置一般为浴室内。为了浴室内的美观,通常将电热水器安装在吊顶内,但这种做法必将吊顶作成镂空、可视。严禁安装在密闭的吊顶内。 固定措施:电热水器应固定在墙体上或楼板上。当固定于承重结构墙体时,可以直接预埋螺栓或直接打膨胀螺栓; 当固定于120厚砖隔墙上时,应采用混凝土预埋块墙的方式预埋螺栓;当卫生间墙体为其它隔断墙体时,则应选择采用楼板固定的方式,在楼板内预埋螺栓,或预埋铁件,然后将螺栓焊在铁件上。 电缆、插座及防漏电设计:新建住宅配电设计时,一般都考虑了使

RJ 以太网口防雷设计总结

以太网口防雷设计总结 关键字:以太网口;浪涌;TVS管;共模;差模; 问题背景介绍: 对于主要的100M网口接口需要做特殊的保护处理,具体要求需要达到6KV设计目标(10/700雷电模拟电压波),作者在调试过程中对传统bob-smith端接和防雷设计做了相关的工作,在此总结出来供以后网口防雷设计参考。 具体原理及步骤: 一、网口的接口模型: 1,网线: 网口室内连接,一般为CAT-5或者CAT-5E(超5类双绞线,四对UTP无屏蔽双绞线)的网线,支持频率为100MHz,最高传输速率1000Mbps。用于1000Base-T,100Base-T,10Base-T一般家用网线。 2,变压器: 变压器用在RJ45端口主要作用:满足IEEE802.3中电气隔离的要求,不失真的传输以太网信号,EMI抑制。具体变压器模型分析在以太网口辐射设计中详述。 3,RJ45接口: RJ45接口在防浪涌选用中需要注意,如果选用带屏蔽的网口座子,需要注意屏蔽罩和插件/贴片脚之间要有足够的电气间隙,不能发生浪涌时候管脚直接对屏蔽罩放电的现象;如果选用非屏蔽的网口座子,需要注意增加座子固定的方式。不推荐选用带LED灯的座子,这样会增加布线的难度和PCB空间。 二、网口防雷概述: 网线雷击主要分为: 1,室外感应雷击或者直接雷击; 2,建筑物内感应雷击; 防雷器对端口的保护,分为共模保护和差模保护两个方面。RJ45接头的以太网信号电缆是平衡双绞线,感应的雷电过电压以共模为主,线缆间的差模过电压/过电流相对小一些。但是非理想网络变压器情况下,共模的过电压/过电流也可以转化成差模。 网口的防雷可以采用两种思路: 一种思路是要给雷电电流以泄放通路,把高压在变压器之前泄放掉,尽可能减少对变压器影响,同时注意减少共模过电压转为差模过电压的可能性; 另一种思路是利用变压器的绝缘耐压,通过良好的器件选型与PCB设计将高压隔离在变压器的初级,从而实现对接口的隔离保护。 我们设计的防护电路要获得满意的防雷效果,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1,防雷电路的输出残压值必须比被防护电路自身能够耐受的过电压峰值低,并有一定裕量; 2,防雷电路应有足够的冲击通流能力和响应速度; 3,信号防雷电路应满足相应接口信号传输速率及带宽的需求,且接口与被保护设备兼容; 4,信号防雷电路要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 5,信号防雷电路的插损应满足通信系统的要求;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说明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 1.1工程简介 工程名称:青海省夏日哈木镍钴矿采选项目太阳能热水器采购工程 工程地点:青海省夏日哈木镍钴矿 1.2工程概况 设备安装概况 1.冷水:直接供水。 2.热水:本工程生活热水由分户家用式太阳能系统,室内热水管道以做好并预留至管井内,我方需对接。 1.3工程施工的特点、重点、难点 本工程的施工重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场地条件 施工区域较狭小且与多个工作交叉进行,因此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工序控制、现场周边安全、以及组织交通运输和材料设备进出场要求十分严格,将成为本工程重点管理和控制的内容。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对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对现场场地的合理布置、材料设备进出场及储存堆放以及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有效的设置场地、道路、运输、堆场、办公、人员生活和后勤保障以及材料加工供应、机械设备进出场是本工程的重点。 2、结构的复杂性 本工程外形复杂,基础构件预留不统一、高度及强度不够位置的准确性较难控制,预留穿线管很多没有预留钢丝等,因此工程太阳能定位误差的控制和穿线是施工的关键。 3、高标准的质量要求 该工程的特殊重要性和业主的要求决定了该工程严格的质量标准,如何通过严格的程序控制和过程控制,实施“过程精品”,把该工程建造成一流的艺术精品,是本工程的核心任务。 4、安全环保 安全问题始终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问题。我们作为工程的太阳能专业承包单位,施工现场的直接管理组织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所有在现场施工的人员创造安全的施工环境;有责任、有义务为来我们工地办事的人员提供100%的安全保护。再者,施工现场狭窄,那么大小车辆不可避免地存在出入问题。这就存在较为严峻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如何采取有力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汇总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范汇总 1 2020年4月19日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4月 2 2020年4月19日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94)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设计因地制宜地采取防雷指施,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 本规范不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收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3 2020年4月19日

第1.0.3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 查地理、地质、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等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式及其布置。 第1.0.4 条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第2.0.1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 第2.0.2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 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 4 2020年4月19日

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 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2.0.3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 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5 2020年4月19日

防雷设计方案

防雷设计方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目录 一、雷电防护理论概述 二、防雷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情况 三、施工方案 四、工程进度表 五、产品售后服务 一、雷电防护理论概述 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常见放电现象,自然界每年都有几百万次闪电,每年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仅次于水灾而大于其它任何灾害。 雷电灾害所涉及的范围几乎遍布各行各业,尤其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组件的测量、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电子设备广泛运用的电力、航空、国防、通信、广电、金融、交通、石化、医疗以及其它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大型CMOS集成元件组成的这些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对暂态过电压、过电流耐受能力较弱的缺点,暂态过电压很可能造成电子设备产生误操作,从而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尤其地处山野外的高速公路,水电厂、污水处世理厂极易遭受雷击过电压的侵害。它们的共同特点,电力线路往往要翻山越岭,传输和控制线路往往经常穿越复杂的地质层面,这些都是易遭直接雷击或感应过电压的薄弱点。 防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可能依靠一两种先进的防雷设备和防雷措施就能完全消除雷击过电压和感应过电电压的影响,必须针对雷害

入侵途径,对各类可能性能产生雷击的因素进行排除,采用综合防治——均压、习屏蔽、分流、接地、保护(包括安装先进的防雷产品、过不去电压保护器、电涌保护器),才能将雷害减少到最低限度。 1、雷电的危害 自然界的雷击分为直接雷、雷电感应高电压及雷击电磁脉冲辐射两大类。 a)直击雷是雷雨云对大地和建筑物的放电现象,它以强大的冲击电流、 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强烈的电磁脉冲辐射损坏放电通道上的建筑物、输入电线、室外设备等,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b)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是由于雷雨云和雷雨云之间及大地 之间放电时,在放电周围产生的电磁感应,雷击电磁脉冲辐射以及雷雨云电场的表面电感应,使建筑物上的金属部件,如屋顶管道,铁塔,水箱,电源线,信号传输线,天馈线等感应出雷电高电压,沿这些金属部件线路通过室内的管道,电缆等进入各种电子电气设备,从而放电并损坏设备。 c)因为直击和雷电感应高电压及雷击电磁脉冲的侵害渠道不同,其次是 由于被保护系统的屏蔽差,没有采取等电位连接措施,综合布线不合,接地不规范,没有安装电涌保护器或安装电涌保护器不符合规范的要求等,使雷电感应高电压和雷击电磁脉冲入侵概率高,损坏电子电气设备,全国年薪因雷电造成的损失高达数亿元,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到提高对雷灾的防御能力,并提供完善的一体化解决方案。2、雷电灾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隐患及防护措施

编号:AQ-CS-08400 ( 安全常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隐患及防护 措施 Lightning protection hidden trouble and protection measures of solar water heater

太阳能热水器防雷隐患及防护措施 备注:安全是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危害的隐患, 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 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 1、存在的雷击隐患 为了采热的需要,市民习惯将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屋顶上阳光充足的地方,而目前绝大多数住宅在防雷设计时,并未考虑对太阳能热水器的防护。不少住户入住以后安装热水器,主要安装在住宅的楼面上,其安装高度均大于建筑物最高避雷网、带,因此遭受雷击的概率较大。太阳能热水器构架是金属件,且体积也较笨重,其高度超出层顶女儿墙的避雷带高度,无防雷保护设施,机架也未做等电位连接,太阳能热水器备用的阴天用电加热水的电源线是由室内引上的,其电源线又无屏蔽措施,一旦雷电袭来,热水器将首当其冲地“挨打”,不仅室外的热水器会遭损坏,电流更会通过水管、电线等引入室内,危及其它电器乃至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这是因为遭受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会沿水管、热水、电源线进入到浴室和室内电线网络,如果当时有人沐浴,强大电流就会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