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构图

摄影摄像构图
摄影摄像构图

构图

欢迎同学们来到摄影摄像课堂。如何通过每一帧画面中各部分的布局和安排,来达到视觉上的美感并传达出创作意图,是每位摄像师都要思考的构图问题,构图是指摄像师把被摄主体及各种造型元素中的光、形、色和虚实等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在镜头画框中,以塑造视觉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情感,及其作品内涵的一种创作活动。通过构图,摄像师明确了他要表达的信息,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他摄取的最重要最有趣的要素。

从最初经典的4:3画幅窄荧幕到16:9画幅宽荧幕,再到大宽幕2.35:1画幅,动态影像画面的构图样式一直在发生着变化,比如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4:3加16:9的混合构图,《我不是潘金莲》中圆形加方形构图。

通常镜头取景构图的元素包含有:表现画面主要对象的主体;陪衬、烘托、突出、解释、说明主体的陪体;在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的人物或景物的前景,;在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后的人物或景物的后景;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的环境。摄像构图的动态性;时限性;多视点;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构图结构的整体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摄像构图要尽量满足以下五项基本要求:1、画面简洁,删繁就简,是获取优美画面构图的第一步;2、主体突出,这是衡量构图的主要标准之一。构图拍摄时可以通过位置安排和利用对比关系突出主体。3、立意明确,构图前要先“构思”,构图是为主题思想和创作意图创造结构形式的过程。4、画面应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光线、色彩、影调和线条是造型构成主要元素,光线是影像画面的生命线;色彩用于特定氛围和艺术效果的营造;影调可以表现出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高调、低调、中间调;硬调、软调、中间调)。对线条的提炼、选择和运用,是摄像师在构图时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5、前后组接有变化。变化是影像艺术的主要特征和魅力所在。摄像师要有剪辑意识,构图时要充分考虑镜头画面前后组接关系,这些变化包括景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等。

构图是手段不是目的,它是构成影片各种形式中的一种,主题和故事是影片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形式服务于内容。为了更好的表现主题摄像师应该努力设计最合适、最舒服、最具视觉美感的构图。但有时也要故意去破坏画面构图。即“不规则构图”。如果某个构图优美的画面,它与整个影片的风格、主题不符,甚至妨碍了影片主题思想的表达,必须忍痛割爱。

摄像构图形式按镜头画面内在性质的不同分:

1、静态构图,也就是固定镜头;

2、动态构图,也就是运动镜头,即角色表演运动构成的动态构图、摄像机运动构成的动态构图和角色与摄像机运动同时构成的动态构图;

3、单构图,构图形式单一的镜头画面;

4、多构图,在一个镜头中实现多种构图形式的变化;

5、开放式构图,画面构图注重与画外空间的联系。造成一个除了可视空间画面以外,还存在着一个扩展的不可视空间,一般需要通过声画分立的手段由观众想象而存在的画外空间,开放式构图突破了原本画框局限,增加了画面本身的信息容量。

6、封闭式构图,用框架去截取生活中的形象,并运用空间角度、光线、镜头等手段重新组合框架内部的新秩序。把框架之内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空间,追求画面内部的统一、完整、和谐、均衡等视觉效果,所表现的内容只限于画面之内。

按镜头画面外在线条结构的不同分:

1、水平构图——传达平静、安宁、舒适、稳定的感觉,常用于湖面平川拍摄;我们最好不要把水平线放置于画面中间,水平线把画面一分为二,这样会给人不舒服的感觉,除非为了追求特殊的艺术表达。一般来讲,水平线条应放在画面上、下1/3处。

2、垂直构图——充分体现景物的高大和深度,电影画面中的瀑布、参天大树、险峻的山石、摩天大楼,等可以用直线构图。

3、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有立体感、延伸感和运动感。常表现运动、流动、倾斜、动荡、失衡、紧张、危险等场面,也有的画面利用斜线指出特定的物体,起到固定导向的作用。

4、九宫格构图——也称三分法构图,在九宫格构图中,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处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这种构图方式比较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向均衡的特点。

5、对称式构图——通常指画面的主体左右或上下对称,被摄体的形状、大小、色彩、排列方式等元素互相对应。可以给画面带来一种庄严、肃穆、稳定的视觉效果。

6、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具有稳定、均衡等特点。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

7、框架式构图——选择一个框架作为画面的前景,引导观众视线到拍摄主体上。框架式构图会形成纵深感,让画面更加立体直观,更有视觉冲击,也让主体与环境相呼应。经常利用门窗、树叶间隙、网状物等等来作为框架。

8、中心构图——就是将主体放在画面中心,中心构图是突出主体的好方法,但很多题材使用中心构图可能会缺乏新意显得呆板。

9、放射式构图——通过画面向四周延伸的内容来表现出具有冲击力的气势。可以有效地增强画面张力。

10、S形构图——画面上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常用于河流、道路、铁轨和人体曲线等。

摄像的构图形式除了上述这些常用的还有一些比较少用的形式,如十字构图、交叉构图、向心式构图等。

构图的作用是使主题和内容获得尽可能完美的形象结构和画面造型效果,摄像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选择、组织和找寻到最佳的画面结构方式,并在拍摄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创作激情,使自己的画面构图得到不断优化、创新。同学们在学习构图的过程中,除了赏析优秀影视作品,同时还可以参考一些美术和摄影方面的优秀作品。好了,摄像构图今天就讲这么多,同学们下次课再见!

构图十六忌:

一忌:画面横竖,中间分割。

二忌:置陈劣势,失重不平。

三忌:人物全身,顶天立地。

四忌:近景特写,前挤后松。

五忌:主体直立,掐头去足。

六忌:用人补空,僵立不动。

七忌:静止构图,拍中还校。

八忌:顾此失彼,目的不明。

九忌:推拉摇移,摆来晃去。

十忌:喧宾夺主,主次纷争。

十一忌:线条杂乱,布置迫塞。

十二忌:远近不分,上阔下空。

十三忌:平平亮亮,一实到底。

十四忌:前后重叠,主体不明。

十五忌:摇摄画面,人卡一半。

十六忌:画面纠正,突然生硬。

摄像构图与摄影构图的区别——

一、画面运动的形态不一样。

平面摄影作品,是以静态形式来表现主题、阐释思想的。所以它最终的成品,是静态的图片形式,画面中的形象都是静止不动的。即使画面表现了物体的运动形态,也只表现其运动趋势,而看不到物体在真正运动。

电视摄像作品则不同,它除了拍一部分“固定画面”(类似于平面摄影作品,但画面内的物体多在运动中)以外,更多的是拍运动画面。“运动画面”在拍摄时,一般镜头(画框)也会运动。比如,拍摄推、拉、摇、移等镜头时,是通过画面范围的大小和视角的变化,很直观地体现画面运动的。所以,在电视摄像中,如果画面需要连续展示,就会形成画面主体的运动和摄像机镜头的运动,从而引发构图的结构形式也发生相应变化。通俗地说,就是一边拍摄,一边构图。只要这运动镜头一直拍摄下去,那么构图也不能停止。正是这个原因,电视构图属于随时变化的构图形式,这一点与平面摄影的构图有着本质区别。

二、表达主题刻画形象的作品阵容不一样

一般来讲,平面摄影作品具有静态性,每一幅作品都是孤立存在的。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本身就能体现一个主题,阐释一种思想,揭示一种现象,表达一种情感。所以,它必须是完整的,相对独立的。

而电视摄像作品则不同,电视摄像作品的叙事和抒情,无法通过某一个镜头画面来完成,它是由一定数量的镜头画面组合后才能完成。镜头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作品性质的不同,少则几幅、十几幅画面,多则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幅画面。这些镜头画面只有组接起来,才能共同担当叙事或抒情的任务。所以,单看一个摄像镜头,来讲它的画面构图,可能未必是完整的(也并非需要每一幅画面的构图都必须完整),只有把这些镜头连接以后进行叙事和抒情,通过它们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才能判断它们的构图特征与质量。

因此,一个镜头画面,只相当于图片摄影中的某一个局部或者细节。每个镜头画面,只负担一部分任务:它或者表现某一个别时间内的行为动作,或者展示细微变化的情绪;它可能是前一个镜头画面的动作、情绪的继续、发展和结束,也可能是它下一个镜头画面内容的发端和起因。内容叙述上的这种连续不断的展现,要求电视构图具有组接中的“开放性”、“外延性”、“承启性”,而不能单独追求单个镜头画面的静态完整。

三、拍摄物体的视点不一样

一幅成功的摄影作品,一般只有一个视点(不同的角度和景别组合成一个视点)。观众通过这个视点了解作品的内容,作品也通过这个视点来阐释它的主题和内涵。

电视摄像作品则不同。即使对单一的事物,电视摄像也可采用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地表现被摄对象——或用一组固定画面,或用连续拍摄的运动镜头。于是就有了不同景别、不同视角、不同影调中的被摄对象,主体与陪体、主体与景物之间的关系会不停地发生变化,它也带动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和结构成分发生变化。这种视觉印象,与平面摄影是完全不同的。

四、作品传播的方式与影响不一样

平面摄影作品在报刊发表或展览出去,观众欣赏的速度一般不是很快,他们会反复观赏、揣摩,综合了感性和理性的双重认识。观众会把注意力放在作品的细节上,对其吹毛求疵,评头论足,甚至在报刊上发表评论文章。这就要求摄影家在在每一幅摄影作品的构图,都必须精益求精。事实上有的摄影家为了拍到一个好镜头,甚至会牺牲自己的生命。正是这个原因,平面摄影者会因为一幅感人至深的作品,一夜之间成为公众人物。

电视摄像作品完成后,是通过电视作品(电视栏目、电视专题片、电视纪录片、虚构影视剧)等传播出去的。观众欣赏电视画面的速度极快,一幅“固定画面”一般不会超过三四秒钟,有的甚至不到一秒钟。观众也不习惯把一幅电视画面当成一个独立的作品来欣赏,它们常常需要和其他画面组合成一个意义单元,才会引起观众注意。而当一组镜头画面组成的意义单元发挥作用时,单幅作品的留给观众的印象,也已经淡去的差不多了。这样的传播效果,往往导致摄像者不重视电视画面的拍摄,它直接影响了电视构图的质量。相反,那些有着平面摄影构图经验的人,一定会在电视摄影构图中有上佳表现。这就像做大餐的厨师,也一定会把快餐做的很好。

构成一个画面。就是创造一个持续的物质形式。电影和它最纯粹的形式,就是它的视觉化故事讲述。而最厉害的电影,讲故事,甚至只需要对画面作简单的布置。布置画面中的)演出,取景,精深,平衡等。关于如何呈现空间,在电影艺术各式各样的规则中,构图才是最基本的原则。因为构图决定角色在摄影机取景中位置的,并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决定,它还要具有表现力。简单来说,构图就

是如何安排画面中的各项元素,并展示给观众。

构图是一种技巧,关于“什么该展示”,“什么不该展示”,以及“怎么展示”和“怎么才能不展示”?通过有意地引导画面内的结构,你想说的东西和你想用来说东西的素材,可以被有意义的增强。大部分构图的运用通常围绕着视觉的必需物。所以在安排图像中的元素时,你必须要考虑的其中要素。比如打光够不够?演员演出时是否遮挡了什么重要的信息?在构建任何画面的时候。没有构图,电影就会被无序的信息塞满,让感官超出负荷。有了构图后,我们就有了关注的焦点。

构图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应该单纯与实用主义相连接。因为它不仅要处理“在那发生”的问题,还要处理“为什么”的问题。关于构图,视觉艺术家早已意识到,数千年以前的成功构图范本,在今天依然被沿用。我们仍旧可以看到三分法则,黄金分割,三角形构图等。这些屡试不爽的规则被使用以取悦我们的眼睛。因为当这些规则被用于定义某个领域,并在实践上深植于脑海时,就很难以解释,构图的其他用途。

构图是多样性。但是这些构图能告诉我们什么?特别是当我们想要反对这些规则的时候。而这就是我们想要知道的。

如果库里肖夫效应和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帮助我们发现在电影中多个镜头之间的剪辑可以创造意义。那么在构图上我们可以只通过一个镜头来讲故事。视觉艺术的出现远远早于电影。在整个艺术的体系中它有更广阔的生命历程。电影依然是一种相对新兴的艺术形式。并且电影从婴儿期开始,就受到寄存媒介的影响。许多早期的导演和电影制作者,要么出身于戏剧。要么至少受到戏剧形式的影响。这样的出生对电影构图的影响不可以被忽略。因为那时候这些电影制作者还没有意识到电影构图的独特性。相反,当时的电影技术是直接从戏剧那搬过来的。几乎所有的演员都会直接面对摄影机。因为他们想要获得观众席的关注。并且由于电影的投影只在二两个维度上呈现。图像本身也以这种方式呈现。这就使得图像的空间深度从来没有被利用过。取景也没有形成实践的标准。早期的电影中,每一个镜头的构图都差不多。事实上,很多电影只有一个镜头。然而一旦电影制作者,意识到电影不需要固定在一个地方。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制作者们的想象力开始爆发。图曾经居于所有媒介的处理惯例的末尾。而现在,它已成为艺术家的宠儿。而德国的表现主义艺术家更成为全面利用构图优势的先行者,广角镜头成为叙事诗的基调。逆向的摄影角度和弯曲的形状,带来了恐惧感。摄影机的运动变得更随意,能够捕捉之前从未有过的快感。卡尔德莱叶,这样的艺术家则发现特写镜头。可以捕捉到演员表演的微妙差别。通过新发现的镜头组合方法。电影在情感表达方面的黯淡前景被永远的改变了。

构图变为一项必要的技术。既能够给影片注入含义,也能带来视觉效果。那么构图在如今是如何被使用的呢?佛雷迪佛朗西斯说,这就是好摄影与坏摄影的差别。还有那些对电影来说恰到好处的摄影。如果观众没有察觉到你的工作。那比他们察觉到你要更好。

构图最基本的作用是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构图作为一种能精确聚焦画面元素的工具而存在。观众应该看到哪些东西,而我们又怎么样这些东西被看到。每个图像都需要一套系统去引导观众的视线。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构图效应。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构图可以使用一些视觉装置。通过他们来强调关键性的主题。但是我们为什么只是用构图去控制现场呢。在他们也能创造有趣的潜台词的情况下。

一个不错的例子,就是画中画。如果你有心留意就会惊讶的发现。它们的使用频

率是如此之高。人类有寻求秩序秩序的倾向,尽可能感觉到秩序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的画框。能够帮助诸元素与一种更规整的方式呈现。当我们看到一个图像是,他那些无关的细节往往被稀释掉了。因为画框呈现出秩序以及影片主要的角色。但是这样的技术也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更强的暗示作用。这样的画框经常被作为隔板使用。所以对于此情此景,为什么不用这种手法来象征?画框内外两侧的不同世界呢。它可以呈现一种对比,比如自由与被隔离的对比。或者通过画框的移动。我们可以看到角色对某种生活方式追求的决心。对于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这是其他角色拒绝进入的。

众所周知房门和窗户是创造构图的绝佳工具。你不觉得那里有一个画框。因为这样呈现的事物会激起我们的想法。而任何时候当你想将某个东西放进画面里以突出主体时,这就成了一个将主体至于开放景框中的例子。或者还是一个封闭的框架。比如在毕业生里,我们的主角一直都是情绪压抑。我们之所以能感知到这一点是因为。在画框中他一直保持着被人围绕的状态。

构图不仅仅是关于意义创造的美学品质。任何构图效应都可以被这样使用。关于如何构图,,一种很流行的手法是直线透视。在现实中,我们往往会追随线条的方向,这也应用于画面。特别是当这些画面都聚焦于某一点时。用构图的术语来说,这一点就成了你的关注焦点。不过你需要花些精力,在这些线条的汇聚方式上。比如使用汇聚线,将主角定在一个小角落里。在这样的情境下,我们感受到了被困住的感觉。或者用汇聚线强化远离直至消失的感觉。在他们的旅行中呈现出一条新的路径。要创造一点透视,使用线条是最简单直接的选择。只要简单地展示一些意义。就可以引导观众去了解,角色到底有哪些选择。同样呢,他也可以展现角色如何迎难而上。

想要吸引观众的视线。并通过视觉元素来传递信息。你必须好好选择你的元素。要最大程度地增加电影的构图意义。有一个关键性的技巧是,充实构图中的元素。然后向观众展示哪个主体实际控制了场景。角色的站位似乎在视觉上最合适去展现场景中对角色等级的控制。但是控制本身又包含两个层的含义。人工控制和,原始控制。人工控制是我们讨论的所有关于美学的以及我们需要关注的对象的控制。原始控制则是力量动态变化的寄居之地。哪个主体在叙事的时刻拥有更大的控制里?这个创作者通过人际关系以及角色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来控制。

在画面中没有什么比尺寸与比例更能展现出力量。希区柯克说过画面里每一件物体的尺寸,应该和他在故事中的重要性相对应。奥森威尔斯在《上海小姐》里开抢的一个镜头便利用了这一点。他用一个低角度的视角,使枪看上去更大。通过人工控制来吸引我们的眼球。原始控制如于它所显示的物理属性。就好像《历劫佳人》开场的炸弹特写。只是一瞬间,我们就知道了这个炸弹的重要性。尽管它是由视角呈现出来的效果。但它主要还是一种原始控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控制已经改变了。而画面中也没有东西占据支配地位。这个例子中,构图让东西处于视线之外。却不离开观众的脑海。这种手法并不只是运用于这个场景,也应用于角色。《公民凯恩》的这个镜头。小凯文处在较远的背景中。我们被她吸引,归功于人工控制的作用。但是它尺寸过小而被淹没,并在一堆光线包围。因而被场景的原始控制所压制。在接下来几乎一模一样的场景中。我们看到长大的凯恩又以矮小的形象出现。原来随着谈话的继续,他变成了前景的角色。角色的地位超过了其他人。构图通过原始控制。呈现了一个可以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男人。

构图不仅仅只能聚焦于一个镜头。它也可以是一种累积的效果。使得意义在电影

进程中涌现。例如在《美国丽人》中,莱斯特在掌握了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权后。在画面中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尺寸大小只是原始控制的一个例子。尺寸的变化也是。这两种控制都有着一个共同点。主体被重新配置以产生差异。并可以通过一个镜头完成改变。角色缓慢靠近镜头意味着一个威胁即将到来。一个角色形象被缩小而另一个角色在其他人物前面隐约出现。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手法。

对画面的控制需要。剥除所有细节,并聚焦于一个单元一个元素。若要进一步强化这一点。可以采用中心取景法。通常,如果你想让你的角色威风凛凛的出现。那就将他们安置在画面的中心。当主角处于画面中心时。他们往往会自动获得人工控制的力量。同时获得原始控制的力量。如果画面保持均衡则意味着控制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这使得平衡构图成为逐渐进行原始控制的好办法。而当画面中有多个主体时。一个平衡的镜头可以展示人民谈话时的胶着。此时两个角色是势均力敌的。它们所占的画面也是平均分配的。因此,表现冲突和打破原始控制的最好方式。就是破坏画面的平衡性。

构图问题的另外一个重要部分。如何将东西放到画面之外?负空间,也就是画框以外的空间,经常被用来表现一个领域的广阔。然而在心理学层面。负空间可以创造恐惧感。我们会期待一些事情在这个空白里发生。用角色描述的术语来说。它可以用来创作一个无望的角色。通过展示角色身边的虚无空间。又或者是角色与其梦想达成的目标之间的遥远距离。

缩小屏幕可视面积,可以创造独特的情绪。少即是多。

电影构图的一个主要的独特之处。从来不同于其他视觉艺术构图的。就是其运动的表现。对于电影中的大部分图像。以及被漂亮的摆在一起的画面。其内一项显著因素就是,他们通常是静态的。构图是关于几何结构以及主体的位置。一旦镜头开始移动。线条变成动图,而舞台也被改变。因而通过一种叫重新取景的技术。构图可以对之前的摄影加以补充。通过重新摆置摄影机的位置。你可以创造更多的视角。有创造力的导演可以融合多种摄影方法。甚至无需对摄影机加移动。通过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场景的调子得以完全改变。

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都使用构图。但这些画面改变者规范着。他们唤起这些情感。不仅仅因为它们的美感。还因为它们蕴含的意义。构图还可以在心理层面影响我们。这就是你在构图时应该考虑的东西。我能够呈现出怎样的情绪?

为你的画面创造一个充分的结构。确保她视觉上的愉悦感。找到你想要聚焦的元素。用有趣的视觉呈现方式来凸显他们。而其他你还需要做的事。应该冒一个艺术上的风险,以传递你的消息。当你在布置画框时,所做的每一处细微改变。都会产生一种新的情绪。创造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构图实现。这是一项可以使画面永久流传的技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