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windows内存性能实验报告

提高windows内存性能实验报告
提高windows内存性能实验报告

《Windows 内存性能观察与改善》实验报告实验序号:04 实验项目名称:提高Windows 内存性能观察与改善

实验报告1windows的基本操作范例

实验名称:Windows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桌面主题的设置。 2.掌握快捷方式的创建。 3.掌握开始菜单的组织。 4.掌握多任务间的数据传递——剪贴板的使用。 5.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创建、属性查看和设置。 6.掌握文件夹和文件的复制、移动和删除与恢复。 7.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 8.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压缩存储和解压缩。 二、实验环境 1.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通过上机完成实验4、实验5所有内容后完成该实验报告 1.按“实验4--范例内容(1)”的要求设置桌面,将修改后的界面复制过来。 注:没有桌面背景图“Autumn”的,可选择其它背景图。 步骤:在桌面空白区域右击,选择菜单中的“个性化”,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桌面背景”,在背景栏内选中“某一张图片”,单击“确定”。 修改后的界面如下图所示: 2.将画图程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固定项目列表”上。 步骤:右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菜单中的画图程序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附到「开始」菜单”命令。 3.在D盘上建立以“自己的学号+姓名”为名的文件夹(如01108101刘琳)和其子文件 夹sub1,然后:

步骤:选定D:\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学号+姓名”;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择“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并将名字改为“sub1” ①在C:\WINDOWS中任选2个TXT文本文件,将它们复制到“学号+姓名”文件夹中;步骤:选定“C:\WINDOWS”为当前文件夹,随机选取2个文件, CTRL+C复制,返回“D:\学号+姓名”的文件夹,CTRL+V粘贴 ②将“学号+姓名”文件夹中的一个文件移到其子文件夹sub1中;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选中其中任意一个文件将其拖拽文件到subl ③在sub1文件夹中建立名为“”的空文本文档;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 sub1”为当前文件夹,在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新建\文本文档”,把名字改为test,回车完成。 ④删除文件夹sub1,然后再将其恢复。 步骤:选定“ D:\学号+姓名”为当前文件夹,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选择“删除”,然后打开回收站,右键单击“sub1”文件夹,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还原”。 4.搜索C:\WINDOWS\system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下所有文件名第一个字母为s、文件长 度小于10KB且扩展名为exe的文件,并将它们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选定“ C:\WINDOWS\system”为当前文件夹,单击“搜索”按钮,在左侧窗格选择“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中输入“s*.exe”,在“大小”中,选择“0~10KB”。 5.用不同的方法,在桌面上创建名为“计算器”、“画图”和“剪贴板”的三个快捷方式, 它们应用程序分别为:、和。并将三个快捷方式复制到sub1文件夹中。 步骤:①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计算器",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 ②在"开始"菜单的"所有程序"子菜单中找到"画图",将其拖至桌面空白处。 ③在桌面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快捷方式”,在“创建快捷方式”

《Windows 操作》实训报告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Windows操作》实训总结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一、实训的目的、意义 (1) 二、实训内容与要求 (1) 三、数据库结构设计 (1) 四、实训总结 (3) 1、实现过程 (3) 1>用ACCESS2007创建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2>为三个表创建关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3>通过ACCESS的查询功能自动生成“男子篮球队汇总表”错误! 未定义书签。 4>通过操作回答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5>应用窗体显示第三题中查询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习体会 (5) 五、自评成绩 (5)

一、实训的目的、意义 Windows 操作实训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通过本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Office办公在自动化软件各组件的功能特点及其操作技巧,学生具备应用办公软件处理工作事务的能力。 具体要达到下列目标: 1.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应用的基本方法; 2.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辅助设计的能力; 3.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二、实训内容与要求 实训内容: 数据库的管理:“学生成绩管理”。 基本要求: 1..熟练使用ACCESS创建数据库,并在其中添加、维护数据表; 2.掌握数据查询、数据统计及窗体设计的方法。 三、数据库结构设计 画出数据表结构、表间关系图、窗体图

图1 学生信息表结构 图 2课程表结构 图 3 成绩表表结构 图 4 表间关系图

图 5 窗体图 四、实训总结 1、实现过程 步骤一:单击【创建】选项卡,选中【表】选项,新建空表。单击【数据表】选项卡,单击【视图】选中【设计视图】,输入字段名称、数据类型和宽度,以此类推,建立学生表、课程表和成绩表。 步骤二:选中学生表,进入【设计视图】状态,选中“学号”记录,单击【设计】选项卡中的主键,将“学号”设置成主键,以此类推,将课程表中的“课程代码”也设置成主键,成绩表中不设置主键。单击【数据库工具】选项卡中的【关系】,将三个表全部添加上去,选中学生表中的“学号”拖到成绩表中的“学号”上,在弹出的【编辑关系】对话框中单击“实施参照完整性”,再单击“级联更新相关字段”和“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单击【确定】。同理,将

实验3,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姓名:课件密码:27137 组别:学号:实验题目:二茂铁及衍生物对柴油的助燃和消烟作用【前言】 1、实验目的 ①本实验选择不同的燃油添加剂;利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燃油在不同添加剂存 在下的燃烧热,了解和比较不同汽油添加剂对柴油燃烧效率与速率的影响以及添加剂的节能助燃效应。 ②学习和掌握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气体 的浓度以及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NO2气体浓度的分析方法以及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应用于汽油燃烧后尾气成份的测定。 ③通过物理化学实验基本技术---量热技术的使用与气体无机污染物的多种分 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学习与应用使学生综合了解汽油添加剂在燃油助燃、消烟节能以及减少汽油尾气排放减少大气污染中所起的作用。关注社会、关注环境。 2、实验意义 本实验用自制的二茂铁作为添加剂,利用氧弹量热计测定燃油在是否有添加剂存在下的燃烧热,了解和比较添加二茂铁对柴油燃烧效率和速率的影响以及二茂铁的节能助燃效应。同时,学习和掌握甲醛法和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SO2和NO2气体的浓度,并应用于柴油燃烧后尾气成分的测定。 3、文献综述与总结 3.11951年末,Kealy和Pauson利用环戊二烯成功地制备出C10H10Fe。 次年,德国的Ficsher利用X光衍射技术发现二茂铁化合物具有异常高的化学稳定性。1956年Wilkinson和Woodward等通过红外光谱、磁化率以及偶极矩等技术手段确定二茂铁具有夹心结构的金属π配位化合物,证实其具有可靠的金属性能。这些研究成果是20世纪金属有机化学的重大发现,Ficsher和Wilkinson也因此获得1973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是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特别高的稳定性,二茂铁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其合成方法也层出不穷。20世纪70年代,德国研发出了电解合成方法,随后又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从而开辟了合成二茂铁的新天地。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并于1989年将二茂铁的生产和研发列为火炬计划项目。 目前国外生产二茂铁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地。国内生产销售二茂铁的单位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上海等地。市场价格大约为3.6万元/吨~6万元/吨不等。而进口二茂铁的价格会更高。 3.2柴油用二茂铁的相关知识 3.2.1二茂铁的消烟助燃作用发现较早,无讼是添加在固体燃料、液体燃料 或气体燃料中,都能发挥这种效应,尤其对于在燃烧时产生烟大的烃类,其效果更为显著。将二茂铁及其衍生物添加到固体、液体或气体燃料中,能发挥其助燃、消烟和抗爆等作用,尤其是对燃烧时产生大量烟尘的烃类,效果更为显著。添加到火箭的固体燃料中,能促进燃料的充分燃烧和起到消烟作

万能实验报告心得

篇一:万能实验总结 万能实验总结 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学科,它需要数学、物理学、电子学、力学、机械等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各种物理量的变换原理、各种静态和动态物理量(如力、振动、噪声、压力和温度等)的测定,以及实验装置的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许多测试理论和方法只有通过实际验证才能加深理解并真正掌握。实验就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基础知识,掌握各类典型传感器、记录仪器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具有测试系统的选择及应用能力;具有实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能力;得到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分析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测试技术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独立进行机械工程测试的能力,对各门知识得到融会贯通的认识和掌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测试技术实验课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手段,为将来从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基础。 通过本门课程实验,以下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以及传感器使用的注意事项及各种测试中不同传感器的选择方法。 2、培养具有综合应用相关知识来解决测试问题的基础理论; 3、培养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以实践证实理论,从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是我们快速认识和掌握理论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应变片的实验,你要清楚电桥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我们做实验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看法,这样我们就要有充分的准备,若是做了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实验,那么做了也是白做。实验总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实验中回顾课本的知识,知道实验时将要测量什么物理量,写报告时怎么处理这些物理量。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我也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在做电桥实验时,开始没有认真吃透电路图,仪器面板的布置及各键的功能,瞎着接线,结果显示不到数据,等到显示到了又不正确,最后只好找同学帮忙。 我们做实验不要一成不变和墨守成规,应该有改良创新的精神。实际上,在弄懂了实验原理的基础上,我们的时间是充分的,做实验应该是游刃有余的,如果说创新对于我们来说是件难事,那改良总是有可能的。比如说,在做电桥实验部分学生的反应中,我们可以通过返回旋动,测量回程误差。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前题是你对每次实验的态度。如果你在实验这方面很随便,抱着等老师教你怎么做,拿同学的报告去抄,尽管你的成绩会很高,但对将来工作是不利的。在写实验报告,对于思考题,有很多不懂,于是去问老师,老师的启发了我,其实答案早就摆在报告中的公式,电路图中,自己要学会思考。在这次的实验中,我对一些测试硬件、软件及其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说,我在电桥实验中,我知道应变片是怎么样的,面板是怎么接电桥的。可以说,做这次的测试技术实验,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indows部分(原创)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windows部分) 班级: : 学号:

3.1 Windows“任务管理器”的进程管理 (实验估计时间:60分钟) ?背景知识 ?实验目的 ?工具/准备工作 ?实验容与步骤 背景知识 Windows 2000的任务管理器提供了用户计算机上正在运行的程序和进程的相关信息,也显示了最常用的度量进程性能的单位。使用任务管理器,可以打开监视计算机性能的关键指示器,快速查看正在运行的程序的状态,或者终止已停止响应的程序。也可以使用多个参数评估正在运行的进程的活动,以及查看CPU 和存使用情况的图形和数据。其中: 1) “应用程序”选项卡显示正在运行程序的状态,用户能够结束、切换或者启动程序。 2) “进程”选项卡显示正在运行的进程信息。例如,可以显示关于CPU 和存使用情况、页面错误、句柄计数以及许多其他参数的信息。 3) “性能”选项卡显示计算机动态性能,包括CPU 和存使用情况的图表,正在运行的句柄、线程和进程的总数,物理、核心和认可的存总数 (KB) 等。 实验目的 通过在Windows 任务管理器中对程序进程进行响应的管理操作,熟悉操作系统进程管理的概念,学习观察操作系统运行的动态性能。 工具/准备工作 在开始本实验之前,请回顾教科书的相关容。 需要准备一台运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的计算机。 实验容与步骤 1. 使用任务管理器终止进程 2. 显示其他进程计数器 3. 更改正在运行的程序的优先级 启动并进入Windows环境,单击Ctrl + Alt + Del键,或者右键单击任务栏,在快捷菜单中单击“任务管理器”命令,打开“任务管理器”窗口。 在本次实验中,你使用的操作系统版本是: Microsoft Window 2000 5.00.2195 Service Pack 4 当前机器中由你打开,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有: 3.1Windows “任务管理器”的进程管理,Windows部分

怎样写化学实验报告

篇一:怎样写好化学实验报告 龙源期刊网 .cn 怎样写好化学实验报告 作者:赵保栓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3年第18期 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一门自然学科,实验是认识和探究化学原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化学实验对教师来说是传授化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法,对学生则可帮助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因此必须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教会学生写好实验报告。一个实验能否达到预期的结果,观察能力很重要,只有善于观察并准确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才能为实验的顺利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化学实验中如何观察和记录才能顺利完成实验报告呢? 一、应明确实验的目的,确定实验观察的重点 设置某实验的目的在于实现某一学习目标,实验目的决定了实验观察的重点。只有明确重点观察的内容,抓住本质的现象,才能有效地观察、有效地学习。如在初中化学(序言)课的实验,所设置的几个实验都是为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设置的。因此,观察重点应放在反应前后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从而确定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如镁带的燃烧实验,观察的重点是镁带燃烧后的产物的性质和镁带有何本质的不同,确定反应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属于化学变化。而不能仅仅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这一非本质的现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实验的目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 二、要明确实验观察的顺序 一般而言,实验观察的顺序是:1、实验仪器的选择与连接?摇2.药品放置的部位?摇3.反应物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摇4.反应发生的条件、催化剂、反应操作方法?摇5.反应过程中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摇6.生成物的色、态、味等物理性质。按照上述顺序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淡黄色的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观察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特点时,应先观察整套装置是由发生装置、导气管,收集装置等三部分组成,然后观察每个部分都是哪些仪器组成,选择这些仪器的依据,最后再观察它们是如何组装成整套装置的,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学会观察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特点的程序,便可依此程序去观察实验室制取其它气体的装置特点。 三、要能区分明显现象和主要现象 明显现象是我们感观容易察觉的现象,主要现象是最能揭示变化本质的现象,以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例,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是明显现象,:生成一种不同于铁的黑色固体是主要现象,透过现象,我们即能揭示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当然,对于有些实验而篇二:化学实验报告的撰写 化学实验报告的撰写 一、化学实验内容很多,也很广泛。化学实验报告一般是根据实验步骤和顺序从七方面展开来写的: 1.实验目的:即本次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使实验在明确的目的下进行。2.实验日期和实验者:在实验名称下面注明实验时间和实验者名字。这是很重要的实验资料,便于将来查找时进行核对。 3.实验仪器和药品:写出主要的仪器和药品,应分类罗列,不能遗漏。需要注意的是实验报告中应该有为完成实验所用试剂的浓度和仪器的规格。因为,所用试剂的浓度不同往往会得到不同的实验结果,对于仪器的规格,不能仅仅停留在“大试管”“小烧杯”的阶段。

Linux文件系统实验报告

黄冈师学院 提高型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实验类型:□综合性 设计性□应用性) 实验课程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时间2015-2016 第二学期 学生何正发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401 学号07

成绩: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操作系统设计的过程,巩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加深对操作原理、功能及各种不同的存储管理方法理解与应用; 2、学会运用各种语言、软件开发新软件的基本方法; 3、增强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条件 Win7 /Windows 8.1/Linux等操作系统,装有java、C、C++、C#等语言工具的环境。 三、实验原理分析 可以选择最佳适应算法,按照从小到大的次序组成空闲区自由链,当用户作业或进程申请一个空闲区时,存储管理 程序从表头开始查找,当找到第一个満足要求的空闲区时,停止查找。如果该空闲区大于请求表中的请求长 度,将减去请求长度后的剩余空闲区部分留在可用表中。回收时,从作链中删去要回收的作业块,同时在空 闲链中插入该作业大小的空闲区,并按顺序排列 四、实验方案或步骤 1、应用环境、需求分析 本模拟系统主要针对文件的管理和操作名主要有:创建用户、文件、文件夹,读文件,写文件,执行文件,关闭文件,删除用户、文件夹、文件的功能。 创建用户、文件、文件夹:在对系统发出操作命令之前必须先登录用户,然而登录之前必须创建该用户。在创建完后,可通过登录用户来创建文件和文件夹。在创建文件时可设置文件的属性和输入文件的容。 读文件:读取任何已创建的只读或读写文件的容;如果所要读的文件不是可读文件时,系统会显示该文件不可读;如果所读文件不存在,系统会显示文件不存在。 写文件用户可写或重写读写文件中的容,并保存文件中的重写容,以供下次读取;当所要写的文件不是可写的文件时,系统会显示该文件不可写;当所要写的文件并不存在时,系统会显示该文件不存在。

《 Windows7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一) Windows 7基本操作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文件和文件夹基本操作。 2.掌握“资源管理器”和“计算机”基本操作。 二、实验要求 1.请将操作结果用Alt+Print Screen组合键截图粘贴在题目之后。 2.实验完成后,请将实验报告保存并提交。 三、实验内容 1.文件或文件夹的管理(提示:此题自行操作一遍即可,无需抓图)★期末机试必考题★ (1) 在D:盘根目录上创建一个名为“上机实验”的文件夹,在“上机实验”文件夹中创建1个名为“操作系统上机实验”的空白文件夹和2个分别名为“2.xlsx”和“3.pptx”的空白文件,在“操作系统上机实验”文件夹中创建一个名为“1.docx”的空白文件。 (2) 将“1.docx”改名为“介绍信.docx”;将“上机实验”改名为“作业”。 (3) 在“作业”文件夹中分别尝试选择一个文件、同时选择两个文件、一次同时选择所有文件和文件夹。 (4) 将“介绍信.docx”复制到C:盘根目录。 (5) 将D:盘根目录中的“作业”文件夹移动到C:盘根目录。 (6) 将“作业”文件夹中的“2.xlsx”文件删除放入“回收站”。 (7) 还原被删除的“2.xlsx”文件到原位置。 2.搜索文件或文件夹,要求如下: 查找C盘上所有以大写字母“A”开头,文件大小在10KB以上的文本文件。(提示:搜索时,可以使用“?”和“*”。“?”表示任意一个字符,“*”表示任意多个字符。)

3. 在桌面上为C:盘根目录下的“作业”文件夹创建一个桌面快捷方式。★期末机试必考题★ 3.“计算机”或“资源管理器”的使用 (1) 在“资源管理器”窗口,设置以详细信息方式显示C:\WINDOWS中所有文件和文件夹,使所有图标按类型排列显示,并不显示文件扩展名。(提示:三步操作全部做完后,将窗口中显示的最终设置结果抓一张图片即可) (2) 将C:盘根目录中“介绍信.docx”的文件属性设置为“只读”和“隐藏”,并设置在窗口中显示“隐藏属性”的文件或文件夹。(提示:请将“文件夹”对话框中选项设置效果与C:盘根目录中该文件图标呈现的半透明显示效果截取在一整张桌面图片中即可) 4.回收站的设置 设置删除文件后,不将其移入回收站中,而是直接彻底删除功能。

Windows实验报告材料第一次实验

Windows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112 1113022032 康照玲) 一、实验一 1、题目:在窗口上显示一个正方形切圆,单击左键或者停顿5秒后显示正方形外接圆,在此之间交替显示。 2、关键代码分析 本次试验我是主要是实现定时5秒的转换,首先在创建窗口时设置定时器,在窗口函数中响应其信息,然后对设置的标志进行赋值,一次实现其定时功能。 关键代码如下: HDC hDC; //定义设备环境句柄. int x,y,z ; // 标志窗口处的坐标点 PAINTSTRUCT ps; //定义绘图结构体变量. static BOOL flag=TRUE; //标志定时功能 HBRUSH hBrush; // SetTimer(hWnd,1,2000,NULL); switch(iMessage) { case WM_CREATE: return 0; case WM_TIMER: flag=!flag; InvalidateRect(hWnd,NULL,TRUE); return 0; case WM_PAINT: hDC = BeginPaint(hWnd,&ps); GetClientRect(hWnd,&Rect1); //获得用户区的尺寸 x=(Rect1.left+Rect1.right)/2; y=(Rect1.top+Rect1.bottom)/2 ; 计算屏幕中心的坐标,即图形的中心 z=min(x,y)-100; if(flag==TRUE) { Rectangle(hDC,x-z,y-z,x+z,y+z); hBrush=CreateHatchBrush(HS_BDIAGONAL,RGB(0,255,255)); SelectObject(hDC,hBrush); Ellipse(hDC,x-z,y-z,x+z,y+z); Sleep(1000); InvalidateRect(hWnd,NULL,1); //刷新用户区. DeleteObject(hBrush); } else { Ellipse(hDC,x-z,y-z,x+z,y+z);

实验报告范文-总结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范文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探究准备 技能准备: 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 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 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 2.接触面要粗糙; 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探究过程: 1.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2. 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3. 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

电视综艺节目提高性实验报告格式

黄冈师范学院提高型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电视综艺节目制作 实验类型:□√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 实验课程:电视节目制作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班级:编导1004班 学号: 201018240441 实验人:朱守兰 实验时间: 2013年4月11日—4月16日 新闻传播学院

实验课题电视综艺节目制作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综合型、设计型实验,达到对前面所学的拍摄、编辑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巩固。 2.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从电视节目的构思,到策划统筹、前期的采访拍摄,后期剪辑合成的全套工作,以求掌握电视节目制作的流程和要求。 3.培养认真负责工作态度,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努力提高节目的制作水平。 4.通过小组协作及分工,每个人在节目创作中明确自己的定位和职责,锻炼个人的专项能力(如策划、导演(导播)、拍摄、编辑、灯光、音响、制作、主持或解说等),同时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二.实验设备: 1.索尼PMW-EX280存储卡摄录一体机1台 2.电脑及剪辑软件edius5 3.新闻与传播学院演播厅、灯光、话筒等 三.实验内容: ㈠电视节目的策划 1.现实环境 ①.背景浅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过度的压力。这些过度的压力使人们感到焦躁不安、精神紧绷、郁闷、自闭,甚至对将来的生活丧失信心,走向绝路。有压力的产生,就有缓解压力的方式。自我调节是一种好方式,但收效甚微,过度的压力已经使自己到了崩溃的边缘;对于大三的同学来说,现阶段更是有压力,考研亦或是公务员,需要有个平台释放压力展示自己。 ②.策划动机: (1)给广大同学老师带来精神上的愉悦。特别帮助参与者展现自己带来乐趣。这档节目无疑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道良药。 (2)这类节目考验大家自信心,提高面试技巧,突出编导专业的活学活用。 2.节目设定 节目名称:《黄师达人秀》 节目类型:真人秀类节目 节目主旨:展示自己,青春绽放 节目嘉宾及定位:大学生 节目意义:快乐是最主要的意义,人生就是要开心的过;作为编导专业要对电视节目活学活用。 节目风格:幽默、青春 节目长度: 15分钟 3.节目内容 总括:模仿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节目流程和节目规则,设三个评委,然后选手展示才艺,评委用“yes”“no”决定他们是否过关进入下一轮。 节目顺序:大一“萌男”催泪献唱、大三“萝莉”cospaly及日文歌曲、大三“御姐”热舞全场 4.节目制作流程

实验报告windows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实验报告 课程: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实验名称: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实验日期:2016年4月日专业班级:电商3班实验报告日期: 姓名: 学号: 教师审批签字 一、题目:使用windows常用网络命令 二、环境:WINDOWS XP、局域网 三、实验目的: 1、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 2、通过网络命令了解运行系统网络状态,并利用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 四、实验内容:(1)测试本机与其他4台计算机(可以是相邻、同房间、隔壁房间或任一指定的)的物理连通性,如在本机MS-DOS 提示符下输入“ ping□本实训室中/外某台机器名或IP 地址” ,如ping□10.22.6.213,在下面表格中记录并分析命令运行结果。 (2)测试本机与网关、DNS服务器的物理连通性,在下面表格中记录并分析命令运行结果。 表2-2

(3)获取某网站的IP 地址,如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b310811814.html, ,自选几个,在下面表格中记录并分析命令运行结果。 表2-3 2、 netstat 命令 (1)在本机 MS-DOS 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 □-s ,记录并分析命令运行结果。

(2)在本机MS-DOS 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e,本命令选项用于显示关 于以太网的统计数据。 (3)在本机MS-DOS 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r,本命令选项可以显示关于路由表的信息。除了显示有效路由外,还显示当前有效的连接。记录并分析命令运行结果。 (4)在本机MS-DOS 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a,本命令选项显示一个所有的有效连接信息列表,包括已建立的连接(established),也包括监听连接请求(listening)的那些连接。记录并分析命令运行结果。

数据库提高型实验报告(嵌入式SQL数据库访问)

黄冈师范学院 提高型实验报告 实验课题嵌入式SQL访问数据库(实验类型:□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 实验课程数据库系统概论 实验时间2012年5月25日 学生姓名邵旭东 专业班级信息1001班 学号201021240106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编写嵌入式C程序,编程实现了对“学生课程数据库”的访问和对 Student表中年龄进行更新。 2. 安装SQL Server2000和Visual C++程序。 3、将一段连续的SQL操作写成嵌入到C程序中的程序,调试程序, 使得程序能完成一项复杂的数据处理功能,并提交程序。 二、实验条件 R429三星笔记本电脑一台。 三、实验原理分析

四、实验方案或步骤 1.初始化编译环境 将SQL安装光盘内的DEVTOOLS文件夹复制到SQL的安装目录下(!!默认下为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执行.\DEVTOOLS\SAMPLES\ESQLC\目录中的UNZIP_ESQLC.EXE文件(!!点击finish,默认解压到当前目录下!!),解压预编译必要的头文件和库文件,然后运行解压出来的批处理文件setenv.bat初始化SQL预编译环境(这项操作实际上设置两个环境变量)。 接下来添加SQL预编译接口,将安装光盘中X86\BINN中的nsqlprep.exe,sqlaiw32.dll,sqlakw.32.dll复制到SQL安装目录(!!默认下为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中的\MSSQL\Binn\(注:\MSSQL\Binn\改为:\MSSQL\Binn;)目录下,并将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Binn添加到环境变量中(方法是:右击我的电脑,点击我的电脑属性,点击高级,点击环境变量,点击path ,粘贴在‘;’号后)。 SQL设置完了,现在开始设置VC编译环境。进入VC安装目录(默认为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运行VC98\Bin目录中的批处理文件VCVARS32.BAT。 运行VC,添加二次编译ESQL程序的头文件和库文件: (1).工具->选项->目录->在Include files中添加SQL安装目录\devtools\include\ (默认为: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devtools\include)将SQL server自带的用于数据库开发的头文件包含到工程环境中。 (2).工具->选项->目录->在Lib files中添加SQL安装目录\devtools\x861ib\(默认为: C:\Program Files\Microsoft SQL Server\devtools\x86lib)将开发用到的包包含到工程中。 2.ESQL程序代码的编写与调试 #include #include EXEC SQL BEGIN DECLARE SECTION; char deptname[20];

Windows实验报告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 | 实验名称验证性试验、设计性试验 课程名称Windows体系及编程 | | 专业班级:计科0803 学生:董世令 学号:2 成绩: 指导教师:王新颖实验日期:2011.4.8进程管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理解Windows编程环境下的进程管理机制,能创建一个完成特定功能的进程,并能对进程进行信息的获取、终止和保护。

二、实验要求 1.编写一段程序,能够完成创建进程的功能,要求启动windows记事本程序 (notepad.exe),同时打开一个文本文件,路径为:c:\system\user.log 。并打 印出新建进程ID。 2.获取当前系统进程信息,打印输出进程名称和ID号。 3.终止新创建的进程并获取退出代码。 三、实验原理 (1)进程的创建 进程的创建通过CreateProcess()函数来实现,CreateProcess()通过创建一个新的进程及在其地址空间运行的主线程来启动并运行一个新的程序。具体地,在执行CreateProcess()函数时,首先由操作系统负责创建一个进程核对象,初始化计数为1,并立即为新进程创建一块虚拟地址空间。随后将可执行文件或其他任何必要的动态库文件的代码和数据装载到该地址空间中。在创建主线程时,也是首先由系统负责创建一个线程核对象,并初始化为1。最后启动主线程并执行进程的入口函数WinMain(),完成对进程和执行线程的创建。 CreateProcess()函数的原型声明如下: BOOL CreateProcess( LPCTSTR lpApplicationName, // 可执行模块名 LPTSTR lpCommandLine, // 命令行字符串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ProcessAttributes, // 进程的安全属性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 线程的安全属性 BOOL bInheritHandles, // 句柄继承标志 DWORD dwCreationFlags, // 创建标志 LPVOID lpEnvironment, // 指向新的环境块的指针 LPCTSTR lpCurrentDirectory, // 指向当前目录名的指针 LPSTARTUPINFO lpStartupInfo, // 指向启动信息结构的指针LPPROCESS_INFORMATION lpProcessInformation // 指向进程信息结构的指针); (2)进程的获取 进程的定义是为执行程序指令的线程而保留的一系列资源的集合。进程是一个可执行的程序,由私有虚拟地址空间、代码、数据和其他操作系统资源(如进程创建的文件、管道、同步对象等)组成。进程是一些所有权的集合,一个进程拥有存、CPU运行时间等一系列资源,为线程的运行提供一个环境,每个进程都有它自己的地址空间和动态分配的存、线程、文件和其他一些模块。 系统快照的获取可以通过Win32 API函数CreateToolhelp32Snapshot()来完成,通过该函数不仅可以获取进程的快照,同样可以获取堆、模块和线程的系统快照。函数的声明如下: HANDLE WINAPI CreateToolhelp32Snapshot(

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工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总成绩

说明 1.个性化教育周结束后,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撰写《工程设计报告》。通过撰写工程设计报告,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工程设计的全过程,将实践性教学的感性认识升华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从而提高个性化教育教学效果。 2.工程设计报告应包括:设计题目、设计说明书及总结、参考文献、附件等几部分。设计说明书及总结是报告的主体,该部分至少应包括:软、硬件设计;性能指标;调试说明;工程设计的收获与体会等几部分。 3.工程设计报告要求条理清晰,内容详尽,数据准确。字数不少于5000字。 4.工程设计报告的撰写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学生在工程设计完成后需按指导教师要求提交合格的工程设计报告。不交工程设计报告者不得参加成绩评定。 5.工程设计报告至少应分:设计期间的工作表现和工程设计报告质量两部分,指导教师应分别按百分制评定成绩。各设计平台可根据需要添加其它评价内容。 6.工程设计各环节所占比例由各设计平台指导小组自行确定。 7.学生成绩评定表中的总成绩应为各环节分数与所占比例乘积的算术和。 8.封面成绩为五级分制成绩,量化标准按学校有关文件执行。 9.工程设计报告可打印也可下载格式后手写,工程设计报告完成后应按封面,说明,工程设计报告内容的顺序进行装订成册。 10.个性化教育周完成后将工程设计报告交学院教学办公室保存。 学生成绩评定表 序号内容指导教师成绩所占比例总成绩 1 工作表现 2 设计报告 签字:

实验一基于PLC的三层电梯控制系统的模拟在电梯控制单元完成本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工程实例的模拟,熟练地掌握PLC的编程和程序调试方法。 2、进一步熟悉PLC的I/O连接。 3、熟悉三层楼电梯采用轿厢外按钮控制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说明 电梯由安装在各楼层厅门口的上升和下降呼叫按钮进行呼叫操纵,其操纵内容为电梯运行方向。电梯轿箱内设有楼层内选按钮S1~S3,用以选择需停靠的楼层。L1为一层指示、L2为二层指示、L3为三层指示,SQ1~SQ3为到位行程开关。电梯上升途中只响应上升呼叫,下降途中只响应下降呼叫,任何反方向的呼叫均无效。例如,电梯停在一层,在二层轿箱外呼叫时,必须按二层上升呼叫按钮,电梯才响应呼叫(从一层运行到二层),按二层下降呼叫按钮无效;反之,若电梯停在三层,在二层轿箱外呼叫时,必须按二层下降呼叫按钮,电梯才响应呼叫(从三层运行到二层),按二层上升呼叫按钮无效。 三、实验步骤 1、输入输出接线 (一)输入: 序号名称输入点序号名称输入点 0 三层内选按钮S3 I0.0 5 一层上呼按钮U1 I0.5 1 二层内选按钮S 2 I0.1 6 二层上呼按钮U2 I0.6 2 一层内选按钮S1 I0.2 7 一层行程开关SQ1 I0.7 3 三层下呼按钮D3 I0.3 8 二层行程开关SQ2 I1.0 4 二层下呼按钮D2 I0.4 9 三层行程开关SQ3 I1.1 10 复位RST I1.2 (二)输出: 序号名称输出点序号名称输出点 0 三层指示L3 Q0.0 4 轿箱上升指示UP Q0.4 1 二层指示L 2 Q0.1 5 三层内选指示SL 3 Q0.5 2 一层指示L1 Q0.2 6 二层内选指示SL2 Q0.6 3 轿箱下降指示DOWN Q0.3 7 一层内选指示SL1 Q0.7 2、打开主机电源将程序下载到主机中。 3、启动并运行程序观察实验现象。 四、IO端子接线图

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实验心得体会 在做测试技术的实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物理实验一样,做完实验,然后两下子就将实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实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 在做实验前,一定要将课本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实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实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实验的宝贵时间.比如做光伏的实验,你要清楚光伏的各种接法,如果你不清楚,在做实验时才去摸索,这将使你极大地浪费时间,使你事倍功半.做实验时,一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实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实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将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 通过这次测试技术的实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 实验心得体会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测试技术这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的知识和内容来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乃至人类生活所面临的测试问题的课程。测试技术是测量和实验的技术,涉及到测试方法的分类和选择,传感器的选择、标定、安装及信号获取,信号调理、变换、信号分析和特征识别、诊断等,涉及到测试系统静动态性能、测试动力学方面的考虑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和基于LabVIEW的虚拟测试技术的运用等。 课程知识的实用性很强,因此实验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做了金属箔式应变片:单臂、半桥、全桥比较,回转机构振动测量及谱分析,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及阻尼系数测试三个实验。刚开始做实验的时候,由于自己的理论知识基础不好,在实验过程遇到了许多的难题,也使我感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是我并没有气垒,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自己看书,独立思考,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也就加深我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实验中我学会了单臂单桥、半桥、全桥的性能的验证;用振动测试的方法,识别一小阻尼结构的(悬臂梁)一阶固有频率和阻尼系数;掌握压电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与使用方法;了解并掌握机械振动信号测量的基本方法;掌握测试信号的频率域分析方法;还有了解虚拟仪器的使用方法等等。实验过程中培养了我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实验报告撰写要求

实 验 报 告 撰 写 要 求 实验操作是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而实验报告的撰写又是知识系统化的吸收和升华过程,因此,实验报告应该体现完整性、规范性、正确性、有效性。现将实验报告撰写的有关内容说明如下: 首页包含实验一般信息。主要有下面选项:系班级、姓名、学号、同组实验者、实验日期、实验名称、指导老师,这些选项请大家如实填写;续页不再需要包含首页中的实验一般信息。 实验报告正文部分,从七个方面(目的、内容、步骤等)反映本次实验的要点、要求以及完成过程等情况。 1、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所涉及并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2、实验仪器 实验所使用的主要器件、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及规格。请写上仪器编号。 3、实验内容与实验步骤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个步骤。还应该画出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4、实验过程与分析(故障排除及数据记录分析)详细记录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故障分析,说明故障排除的过程及方法。根据具体实验,记录、整理相应数据表格、绘制曲线、波形图等。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计算的请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5、实验结果总结 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完成思考题目,作出结论。 6、小结 对本次实验的体会、思考,并提出实验的改进意见。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 7、附录 实验研究过程中收集积累的重要的原始资料、实验研究中引起的重要文献资料目录等。 注意: ?实验报告用学校统一的实验报告纸书写,附录用A4纸书写,字迹工整;曲线、波形图要用铅笔画在座标纸上;线路图要整齐、清楚(不得徒手画);图、表请注明图、表序号及其简单说明,图请在图下面注明,表请在表头注明。 ?实验报告将记入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60%; ?每次实验开始时,交上一次的实验报告,否则将扣除此次实验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