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的运动》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学案

【自主学习】

自主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填写下列空格。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的旋转运动。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转一周的时间为小时,也就是。

2.地球是一个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也就不断的更替,而且总是自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方送走黄昏的日落。

3.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也随着地球的自转出现了的差异。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在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绕太阳不停地运转,称为地球的_______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周期为_____年。

2.地球公转时,由于地轴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因此,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于是便产生了的变化,即、、、。

3.23.5°N称为,南回归线的度数是;北极圈的度数是,66.5°S称为。

4.在同一时间里,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太阳光照射的情况,冷热就有。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个热量带:、、、和。

5.热带与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热带与南温带之间的界线是;北温带与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南温带与南寒带之间的界线是。

6.热带地区气候,温带地区四季,寒带地区气候。

【互动探究】

一、探究地球的自转

(一)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甲乙丙

1.在甲、乙、丙图中用箭头标注地球的自转方向。

2.生话中哪些现象能证明地球自转的方向?

3.人们以一天为单位安排作息时间,与地球自转有什么关系呢?

4.结论:(1)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方向运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方向运动。(2)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二)探究地球的昼夜更替现象

1.如“昼夜交替演示图”,拿手电筒照暗处的地球仪。A地和B各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2.假如地球仪是透明的,会产生什么现象?

3.转到地球仪A、B两地会产生什么现象?

4.根据以上活动分析地球上产生昼夜更替的两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二、探究地球的公转

(一)探究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四季的变化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小组探究完成下列活动。

1.据图可知,地球的公转方向是;从北极看,公转方向是时针。

2.据图可知,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3.据图可知,地球在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

4.读“读地球公转的移动轨迹图”填写下表:二分二至的相关特点(以北半球为例)

符号时间节气太阳直射的纬线昼夜长短

A

B

C

D

读“地球五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是,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是,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是。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 (温度带)。

3.热带有阳光现象;寒带有现象;温带四季变化。

【同步训练】

1.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在N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A、B两点中______点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______点先进入黑夜。昼夜交替的周期为______。

(3)A点位于B点的______方向。A、B两点所在纬线名称为______。

(4)北极圈内出现了______(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______带的分界线。

2.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一周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地球公转一周时间大约是__________。

(3)请写出上图中字母ABCD所对应的节气名称。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4)请写出公转轨道中字母ABCD所对应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线位置和当天的日期。

A.直射位置:__________,当天的日期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B.直射位置:__________,当天的日期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C.直射位置:__________,当天的日期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D.直射位置:__________,当天的日期是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天。

(2)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太阳直射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为。

(3)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热带、温带、寒带,其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4)地球的公转,让生活在温带地区的人们体验到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我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此时,澳大利亚的同学将迎来假。

4.读下图完成问题。

(1)图甲中A点在C点的方向,D点在B点的方向,C点在B点的方向。

(2)图甲中A、B、C、D四点中四季分明的是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3)A点的经度是 ,位于东西半球中的半球;C点的纬度是 ,位于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4)当地球如图乙所示时,太阳直射 ,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为 ,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5)当地球如图乙所示时,北京乡村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D.梨花雪白柳深青

(6)如果在B点直立了一根杆子,以观测正午杆影一年长短的变化规律,四个节气中,正午杆影最短大约是每年的 (日期)。(1分)

参考答案

1.(1)画箭头(2)B,D(3)正西,赤道(4)极昼,北温带

2.(1)略;(2)一天;一年;(3)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

(4)北回归线6月22日;赤道9月23日;南回归线12月22日;赤道3月21日.

3 (1)365(或366) (2)23.5°S 冬至 (3)南北寒带 (4)昼长夜短寒

4. (1)正北正西东南(2)BCD A(3)150°W 西 50°N 北

(4)南回归线(23.5°S) 冬季昼短夜长(5)C(6)6月22日前后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节的内容是有两大部分组成,其一是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其二是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特点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是引导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的关键,对于认识和学习地理后续知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都有着重要意义。 学生分析:但这节内容又涉及了很多学科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较高,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又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对于刚从小学毕业的初中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当低,在学习时会感到很困难,不容易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积极运用一些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观念、方向和周期;了解公转运动的特征、公转中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 2、通过演示地球运动和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动手、读图分析能力;和生活实际相联系,解释昼夜更替、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重点和难点: 重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五带的名称和界限 3、公转的特征、二分二至的时间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4、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难点:1、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差。 2、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3、四季的形成 4、五带的特征 教学准备:地球仪、手电筒、地球运行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那么大家知道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吗?学习本节内容后,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了。看课件,从图上可以看到地球在运动,他的运动方式是自转和公转。 板书: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一)、自传运动规律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演示: 教师用手轻轻转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1) 学什么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重点1、地球的形状 2、纬线的特点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 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所有与赤道平行 的圆圈叫 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 表示。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 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 地区 5至8 分钟 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纬线 /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 纬线 (2)纬线可以有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 (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 (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 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 往两极在逐渐 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 (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 5至 10分 钟

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 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 学什么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重点1、经线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 我 来学主问题设计 时间 点拨 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 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 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 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5至8 分钟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经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 (2)经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 (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往西经度在变____ 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经线: 往西 经度 在变____ 5至 10分 钟 经线 和经 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巴燕中心学校__七__年级地理_学科学(教)案一周一课时 课题:地球的运动设计者__李生月评价组长签字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 学习目标:1、用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 4、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 情景链接: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更替? 自主研学: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 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 4、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 合作探究:一、1、教师课件演示地球的自传,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 提问:观察实验,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0,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 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二、(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课件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

(2)与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同理,太阳光热能量在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新-课-标-第-一-网 (3)观察后,思考并解释太阳光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时,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完成填充图练习。 3、说说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攀登高峰: 1、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方向;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成方向; 4、地球自转产生现象。 5、根据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带:、、、、; 6、热带和温带的分界是;温带和寒带的分界是; 7、热带有现象;寒带有现象。 8、知识串连: (1)经线 A、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2)纬线 B、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3)地轴 C、地球自转轴 (4)南极 D、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5)北极 E、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9、判断: (1)南极和北极是穿过地心的直线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2)地球上也存在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 (3)过地球上任一点只经线和纬线各一条穿过。 (4)地球仪上长度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5)我国位于中低纬度地区。 (6)本初子午线在西半球。 (7)与50°E经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130°E经线 拓展练习:1假设你在北极的上空,观测经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请绘出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线图 2.假设你在赤道的上空,观测经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请绘出以赤道为中心的经纬线图 新课标第一网 学(教)报告: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的运动”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意义。自转和公转分别 从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运动的规律,它 们是地球运动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 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奠定了基础。而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运动(公转)的地理意义产生的基础,也是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承 前启后的“桥梁”。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和正午太阳高 度的季节变化是地球运动的结果,也是四季和五带形成 的原因,还对后面第二章大气环境中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地球运动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它既是高中地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考点所在,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 对于地球运动内容的理解,要涉及到数学及物理上的相 关知识,而学生这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起来有一 定难度,而这部分小知识点又比较多,如晨昏线、方向 判断、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的变化等等。无论是对于 学生还是老师来说,地球的运动部分无疑都是高一乃至 整个高中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只要一提到地球运动

就头疼,总是觉得难,有些内容总是搞不清楚,就像永 远过不去的坎,甚至一直要持续到高考结束。作为复习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这些知识融汇贯通,使学生 在老师的帮助下充分掌握并能达到熟练运用,则是我们 教学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课标对该内容的教学要求: 1、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2、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二、学生分析 高一8班是我们学校的重点班,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 基础,再加上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对于基础知识的掌 握应该问题不大。但因学生之间个体差异,对于地方时 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等方面内容,虽有一定 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而且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还涉及数学立体几何、物 理圆周运动等知识,而学生这部分知识尚未学过,再加 上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不强,所以仍有较大的学习难度。这部分知识偏重理科,逻辑性较强,而8班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善于动脑思考,积极性较高。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版)湘教版

《我们身边的地理》 学习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尚未解开的地理之谜、地理问题。 2. 初步形成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观念,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都离不开地理知识。 3.通过图片,生活实例及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理”,培养对地理的探索兴趣。 重难点1.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期盼心理”。 预习新知任务一:阅读课本第2页一、二自然段“解开地理之谜”,完成1—2题。 1.查阅资料,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与我们的地理知识密切相关?看谁的发现多? 2.你对哪些地理问题疑惑不解。 任务二:阅读课本第2—6页,完成1—3题。 1.中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西方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在。 2.学习地理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懂得,知道变化,了解世界各地的,提高对生活的能力。 3.人类的生产活动要受到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和条件;在解决全球性的、、问题等方面,地理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导学达标活动一:解开地理之“谜” 1.小组内交流“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一”。 2.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有哪些疑惑不解的问题?其中哪些是地理问题? 3.读教材第2页的“地理”一词的来历。在课本上标出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的作者是谁? 活动二:地理与日常生活 1.小组内相互检查“预习新知”中的“任务二”。 2.讨论交流,完成教材第3页活动题1、2题。 活动三:地理与生产建设 1.读教材第3页“地理与生产建设”正文第一段,讨论分析: (1)你居住的地方主要以哪种粮食作物为主?哪些粮食作物不是当地的?它们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系吗? (2)你居住的地方主要生产哪些水果?哪些水果不是当地生产的? (3)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我们怎样学地理学案2(新版)湘教版

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地图三要素,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重难点) 2、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3、学会思考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学习过程】 一、反馈抽测 1.下列比例尺中最小的一个是 A.1:1000000 B.1/50000 C.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D.一千万分之一 2.比例尺图A为1/200000,图B为1/5000000,这两幅图中 A.图A表示的范围大B.图B表示的范围小 C.图A表示的内容详细D.图B表示的内容详细 3.在一张比例尺为1:30,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沈阳到西安的直线距离为5cm,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500千米 B.300千米 C.1500千米 D.150千米 4.在一平方米的墙壁上绘制学校规划图,采用下列哪个比例尺较为合适 A、 1:500 B、1:50000 C、1:100000 D、1:15000 二、自主学习、展示提升 1. 图例和注记:掌握课本P10图1-17中主要的比例尺 ①图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注记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图1-19 地图上常见的图例 三、合作探究 怎样学习地理 1.收集地理信息 2.思考地理问题 3.开展地理考察 四、达标检测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根据确定方向,小河的流向是 方向流 (2)该图的比例尺是1:300000,公路AB段的实地距 离约是千米 (3)村庄b在c的方向 五、课后反思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地球的运动 导学案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案设计者: 姓名:班级:组长:学科长: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演示实验和模拟似实验,增强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通过模拟实验和绘制地球运动图示,增强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 3·通过自学导读,学会收集地理信息的方法,培养整理、加工地理信息的能力,逐渐形成地理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形成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读图、绘图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审美情趣。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学习任务】 导入:宇宙中的任何物体都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的,我们的地球也不例外。地球的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自转和公转。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阅读“地球自转的周期”图,填出恒星日和太阳日,并分别 写出恒星日和太阳日时地球自转了多少度?花了多少时间?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1 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4.1人口的增长与分布 学案导学 1了解世界人口数量及人口增长趋势。 2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人口密度。 先学后教 1.世界人口增长: (1)人口数量:已超过___________ (2)增长特点:18世纪以前,增长________;工业革命以后,增长速度____________,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____________。 2.增长速度: (1)表示方法: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 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口增长地区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个别国家出现了负增长;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3.世界人口的分布: (1)表示方法:人口疏密程度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人口稠密区与人口稀疏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稠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 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稀疏。 小组合作

1.综合分析人口稠密区的地理共同点? 当堂达标 (2014.厦门)读图1,完成1~3题。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 A.北美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 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 A.东部和南部 B.北部和西部 C.中部和东部 D.西部和南部 3.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资源缺乏 B.地震灾害频繁 C.地形崎岖不平 D.气候酷寒干燥 4.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 (2013.潍坊)读 甲、乙两个国家 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回答5、6小题。 5.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2和229.9人/千米2 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 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学案教案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学 案教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复习导学案 沂新中学张永丰 一.复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4.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5.举例分析维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6.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难点: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的原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三.导学问题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主要形式 是。 2.通常用各月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阅读图,填写下表

由此分析: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有、、。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在于:(1);(2) 2.阅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填下表 (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4.阅读P62,“气候变暖”回答: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受自然和人为影响,使得大气中 的含量增加。 四.疑点突破(略) 五.归纳梳理(见课件) 六.当堂达标检测题 1.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 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D.温带地区降水多 2.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A.赤道和中纬地区 B.赤道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 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 3.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地球的运动导学案1

1.3地球的运动导学提纲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以及公转的轨道和黄赤交角。 2·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 3·昼夜交替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4·了解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而言的,认识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难点: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区别;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方法;黄赤交角的形成及其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掌握判读和绘制日照图的技能。 自主学习: (一)通过填表巩固地球自转的定义、旋转中心、运动方向、周期、速度。 自转运动 定义 旋转中心 特点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稳定的,地轴北端始终指向附近。 运动方向平视:; 从北极上空看,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方向。 周期1恒星日—小时分秒(真正周期,自转3600);1太阳日—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速度角速度:线速度 请同学们在图中恰当的位置用箭头表示出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通过填空巩固地球自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17)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辨析一下,“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什么不同原因导致的? 思考:地球不自转给有昼夜交替现象出现吗?如果有,它的周期是多长?如果地球是透明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就是小时。 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注意观察晨昏线的移动方 向及晨昏线与太阳光线的关系。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1)晨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2)昏线:自西向东,由半球进入到半球的界线。 右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 2、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活动:如图,AB两地,适宜建港口的是, B 可能淘到砂金的是 2赤道地区为什么少台风?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序言与同学们谈地理 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20 年月日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感知地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一、想一想、做一做(读课本P1——P2页内容回答): 1、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为什么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非高原的选手为什么在国际长跑中能取得好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江浙一带为什么多丝绸服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理的研究内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课本P2——P4页内容回答 1、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由于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而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地理的目的:能使人们了解________的奥秘,了解一些_________、________现象,会用地理的_______和_______看待身边的事情,更科学的选择、安排_________和________. 3、“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总结】

七年级地理上册 3_3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利用降水量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说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的变化。 2.能够通过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降水的变化 1.降水与生活 (1)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___、___、_____等,统称为降水,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的观测:基本仪器是_______,单位是毫米。 2.降水的季节变化 (1)一个地区一年内各月降水量的差别,通常用各月__________图来表示。 (2)不同地区年降水量季节分配有差异。 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相同: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如____地);有的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差异很大(如____地)。

二、降水的分布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世界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填写表格。 降水量赤道附近地 带或两极地区 南北回归 线两侧 中纬度 山地 地区 多_____附近地带大陆___岸_____地区_____坡少_____地区大陆___岸_____地区_____坡影响因素_____因素_____因素____因素【达标检测】 1.下列属于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的是( ) A.量杯B.量筒 C.储水瓶D.雨量器

2.有人说“今年的降水比往年少”,这种说法是指( ) A.降水的季节变化B.降水的年际变化 C.降水的季节分配D.降水的日变化 3.分析伦敦降水资料,其季节分配特征是( ) A.各月降水分配较均匀 B.降水集中在夏季 C.降水集中在冬季 D.各月几乎无降水 4.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的规律是( ) A.多一少B.少一多 C.一少一多D.少一多一少 【拓展阅读】 人工降水 人工降水也称人工增雨,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弹向云中播散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促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人工增雨常分为暖云催化剂增雨与冷云催化剂增雨。欲要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降水,就得使云中半径大于0.04毫米的大云滴有足够的数密度,让它们迅速与小云滴碰并增长,成为半径超过1.0毫米的雨滴形成降水,因此在那些大云滴数密度小而无法形成降雨的云中,用飞机、炮弹携

人教2011课标版初中地理七上第一单元第2课《地球的运动》复习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复习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和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1.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自转过程,理解昼夜更替、各地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演示、观察地球的公转过程,白昼和黑夜时间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寒来暑往的四季变化,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一、地球运动的特点 探究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蕴含着哪些的地理知识? 学生活动:(1)讨论 (2)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 (3)分别绘制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 (4)结合下表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联系。 教师小结: 地球在自转的同 时,还围绕太阳 不停地公转,每 一种运动有自己 的特点并产生了 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 二、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 比较的项目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围绕的中心地轴太阳 周期1天1年

探究二:为何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小结: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并且在不停的自转, 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探究三:在巴西奥运会期间,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半夜观看比赛, 难道比赛是在当地半夜举行的吗? 学生活动:(1)讨论 教师小结:昼夜更替现象和时差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两个重要现象。 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探究四:(1)马鞍山一年中每天白昼的时间一样长吗? (2)我们现在正处在春季,再过十几天我们就将进入到夏季,每个季节给大家的感受是不 同的,这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小结: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从而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的时间获得的太阳光热有了差异,从而有了季节的变化。 过渡: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一年内,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 学生活动:完成部分相关练习。 课堂小结:略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运动的特点 二、地球自转的产生的地理现象 三、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人教版)解析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1) 学习目标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 2、掌握纬线的特点 重点难点1、地球的形状 2、纬线的特点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点拨 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_____。它的平均半径为_____千米,最大周长约__ ___千米,表面积约_____平方千米新-课-标-第-一-网 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_____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_____,它们分别是_____和___ __。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_____。所有与赤道平 行的圆圈叫_____ 5.赤道为_____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_____和_____, 分别用_____和_____表示。北极和南极各为___度 6.按规定,_____为低纬度地区,_____为中纬度地区,_____ 为高纬度地区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纬线 /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 纬线 (2)纬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 (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____ (5)南极点的纬度为_____, 北极点的纬度为_____ (6)纬度从赤道往两极在逐渐__ ___ 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____ (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 纬线 与纬 度

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2) 学习目标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 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 重点难点1、经线的特点 2、东西半球的划分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点拨 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 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 表示。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 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独立 自学 完成 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 (1)认识经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 (2)经线可以有_____条 (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 (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往西经度在变____ 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 经线:往西经度在变____ 5.读图1.11东西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 (1)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_____。 (2)可以有多少条经线能将地球划分为东、 西两个半球? (3)选择东西半球划分界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线 和经 度

七年级地理上册 复习学案 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复习导学案 沂新中学张永丰 一.复习目标 1.能举例说出降水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4.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5.举例分析维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6.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复习重点与难点 1.重点:降水的季节变化;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难点: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的原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三.导学问题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从大气中降落的、、等,统称为降水,主要形式是。 2.通常用各月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3.阅读图3.21,填写下表

由此分析:影响降水量多少的因素有、、。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背风坡降水。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在于:(1);(2) 2.阅读图3.23,完成下列要求,(1).填下表 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热带 温带 寒带 (2).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分布地区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4.阅读P62,“气候变暖”回答: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受自然和人为影响,使得大气中的含量增加。 四.疑点突破(略) 五.归纳梳理(见课件) 六.当堂达标检测题 1.关于世界降水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减少B.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 C.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D.温带地区降水多 2.降水受纬度因素影响最明显的地区是() A.赤道和中纬地区B.赤道和两极地区 C.两极和大陆内部地区D.中纬度的大陆东、西岸地区 3.某地的年降水量是指() A.多年平均降水量B.各月平均降水量C.各年最高降水量D.某一年的降水量读右图分析完成4~6题 4.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A.热带B.温带C.寒带 5.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 A.全年高温多南 B.全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6.此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A.地中海沿岸B.印度半岛C.亚马孙河流域D.澳大利亚中部

初中地理导学案:地球的运动

§1.2.1地球的运动 【自学内容】“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11—13页) 【自学目标】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基本特征,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自学重点】 1、地球自转和公转基本特征。 2、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自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地球的自转 读图1.14和课本P11—P12文字(包括阅读材料和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绕着________地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3、由于地球是一个________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________,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未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是________。 4、读地图册,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南极上空看各是什么时针方向旋转? 5、地球不停地自转,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 6、地球上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7、地球上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 学习任务二:地球的公转 读P13地球公转的第一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________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 【合作探究】 1、为了便于不同国家的旅客了解和掌握时间,宁城宾馆服务总台的墙壁上挂 了一排电子挂钟。读图思考下列问题:

某英国旅客在宁城县从事活动应以_____________的时钟为准,他关心自己祖国的社会生活应该参照_____________的时钟时间。从各钟可以看出,北京时间和伦敦时间相差______小时,北京时间和东京时间相差______小时。为什么上述各城市的时刻不同? 建构知网 学效检测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1章 第2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导学案2 (新版)湘教版

《第一章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导学案 学习目标1、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 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2、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3、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习惯 4、初步学会把所学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 来,达到学以致用。 学习 重点 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 多样的 学习 难点 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习惯 学法指导 以学案为载体,以生活化的地理为突破口,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知识 准备 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 学习流程教 学 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绘制了一幅地图,你会读吗?仔细观察我们为什么无法读它?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 1、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图例和注记”一框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①什么是图例和注记? ②你能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吗?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 读一幅地图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教师精讲点拨】 要把握地图的三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不同的地图图例往往不同,要认真阅读和观察。 【探究结论】 要把握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程:学习任务(二) 1、自主学习:读课本10页和11页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①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②对收集到的地理信息,我们该如何去做?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资料新闻报道:巴基斯坦为谁而哭泣? 有人说,中东是宗教和文化的战场,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竟如此奇怪地汇聚在“圣城” 耶路撒冷;又有人说,中东是大国逐鹿的战场,贫瘠之地,汇聚着众多国家和霸权的利益; 在这片流淌着石油和鲜血的土地上,我们每天过目着无数的悲剧。谁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硝烟会散尽?什么时候杀戮会停止?..... ①你还通过哪些途径获得了关于中东地区的信息? ②面对这则报道你能分析一下中东为什么战争不断吗? 【教师精讲点拨】在生活中要多观察,要有一双“地理眼”,善于发现一些地理信息和资料,加以整理,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勤思考,得出问题的结论。 【探究结论】宗教、文化差异;大国干预;对石油和水资源、领土的争端 学习任务(三) 1、自主学习:读12页完成下列要求 ①为什么要进行野外旅行? ②野外旅行有哪些方式,应作哪些准备? 2、小组交流: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暑假我校将组织去临沂地下大峡谷旅行,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 【教师精讲点拨】开展野外旅行要从天气、路线、准备的物品等多方面考虑 【探究结论】 选择晴天的天气、选准路线(或跟随旅行团)、带防暑和治腹泻的药品、雨衣、矿泉水、照相机、雨伞、钱、太阳帽等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多变的天气”是新课程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开篇。之所以将其放在《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节学习,是因为天气与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有关的读图、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课改下的新教育理念。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本节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学会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②通过活动体会天气变化与生产生活的关系,增加生活常识技能。 难点:①分析天气特征。 ②理解天气要素,如风向风力符号的表示。 【学情分析】 1.学生的学习基础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 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 ①七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像能力也逐渐发展。 ②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方面经过前段的学习,有一定基础。 3.学生学习动力分析 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教学理念】 1.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 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2.改变地理学习方式 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天气现象实例为切入点,以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为主线,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学习的能力及团体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学好地理大有用处,增强学习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3.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 在教学手段上借助于比较先进的电脑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材中的信息运用FrontPage 技术加工成声、情、形的动态信息,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度的环境。

七年级地理上册 1_2 地球的运动学案3新人教版

地球运动 课题:地球运动课型:复习编号 主备人:审核:小主人:学生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认识。 2.增强对地球运动变化规律及产生现象的认识。 3.学会对五带划分图的灵活运用。 一、自主学习目标导学 知识点链接:由知识难点经纬网谈到复习的意义。 自学导读:1.自觉把11—14页课文内容认真复习理解,体会其中的知识难点解决不了的提出。 2.检查自己所做《学检》,提出难点问题。 目标一: 1.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地球表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划分了五带,其划分界线是和极圈。 1)北极圈即北纬度纬线是和的分界线; 2)南回归线即南纬度纬线是和的分界线。 3)热带有现象;寒带有现象;温带四季变化明显。 2. 地球运动定义绕什么转运动周期产生现象 目标二:3.北半球季节与南半球季节,但它们日期相同。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长短 春分日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探究提示:灵活运用相关知识并体会其中道理。 本节课的重难点:知道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现象;能够知道五带划分的范围。 疑难点记录: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现象。 二、合作互助质疑解惑 学习组成员间相互提问基本知识点。 三、自学展示精讲点拨 1. 地球运动的规律及产生现象。 2. 五带划分的范围及产生现象的运用。 四、感悟成功颗粒归仓 1、知识归纳: 2、感悟成功:五带各自产生的现象。 五、达标测试巩固落实 1.下列日照图中,表示6月22日昼夜状况的是 2..下列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北极圈内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纬50度 3..3月21日至9月23日,正午物体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可能在 A.赤道以北地区 B.赤道以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南北回归线之间4.一年中我国各地白昼时间都开始变长的日期大致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 日 D.12月22日 5.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在A、 C两处画出夜半球。 (2)当地球公转到A点时,公转的速度较 ,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季。 (3)当地球由B点向C点运行时,公转速度逐渐 变,北极圈内的极夜范围逐渐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