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安全标签

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安全标签

Xylene 二甲苯

易燃液体和蒸气; 引起皮肤刺激; 引起严重眼睛刺激; 吞咽可能有害; 皮肤接触可能有害; 吸入可能有害;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 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 对水生生物有毒; 对水生生物有毒

并且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

?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

/照明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防止静电措施。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避免吸入蒸气。

事故响应:

? 火灾时,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 如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肥皂水和水清洗。如发生皮肤刺

激,就医。 被污染的衣服,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如接触眼睛:用清水或生理盐水细心冲洗数分钟。 如果眼睛刺激持续,就医。如果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不慎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安全储存:

? 贮存于阴凉、通风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仓库温度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

剂分开,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宜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施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废弃处置:

? 用焚烧法处置。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供应商:XXXXX 石化分公司 电话:XXXXX 地 址:XXXXX 石化工业园 邮编:XXXXX

应急服务电话:XXXXX

危 险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邻二甲苯

粗苯工艺流程

1.装置概况及工艺过程 1.1装置概况 粗苯加氢装置由制氢、加氢精制、萃取蒸馏、酸性水处理、酸性气处理、公用工程系统等单元组成。年处理焦化粗苯原料10万吨。其主要工艺过程是将粗苯原料经过脱重组分塔脱除C9以上重组分后经两级加氢处理(预加氢和加氢净化)。原料通过预反应器催化剂床层逆流向上,使双烯烃、苯乙烯、二硫化碳进行加氢脱除和双烯饱和,再通过主反应器催化剂床层进行加氢处理,使烯烃发生饱和反应生成饱和烃。硫、氧、氮等化合物被加氢转化烃类、硫化氢、水及铵盐被脱除,芳烃转化被抑制。处理后的物料经稳定塔除去溶解于物料中的硫化氢后进入萃取蒸馏系统。在环丁砜的作用下将芳烃和非芳烃分离。分离出的混合芳烃经苯塔、甲苯塔、二甲苯塔精馏分离,生产纯度极高的苯、甲苯、混合二甲苯产品及少量的C8—、C8+溶剂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性水经酸性水汽提处理后送至污水处理厂,酸性气经酸性气处理装置脱除硫化氢制取硫磺。 1.2工艺流程简述 1.2.1加氢工艺流程 自罐区泵送来的焦化粗苯原料经过滤器FT-1101/A、B,再经主反应产物/脱重组分塔进料换热器E-1101(管程)换热后入脱重组分塔C-1101,在塔内进行轻、重组分分离,塔顶汽相经脱重组分塔顶冷却器E-1102(壳程)冷凝冷却后进入塔顶回流罐V-1101,不凝气经真空机组排放至火炬燃烧。液体经脱重塔回流泵P-1101/A、B加压后部分回流,部分送入加氢进料缓冲罐V-1102。塔底重苯经塔底泵P-1103/A、B 加压后送入脱重组份塔底冷凝器E-1104(管程)冷却后送往罐区。脱重塔底设两台再沸器E-1103/A、B和两台塔底循环泵P-1102/A、B 强制循环。再沸器热源采用导热油。为防止物料聚合结焦在脱重塔进料线注入阻聚剂。 加氢进料缓冲罐V-1102的轻苯经反应进料泵P-1104/A、B 加压后入轻苯预热器E-1105(管程)预热后与K-1101/A、B送来的循环氢气混合后依次进入轻苯蒸发器E-1106/A、B、C(管程),在轻苯蒸发器内被加热蒸发的轻苯和

危险品安全标签

methylbenzene 甲苯 C7H8 XX 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易燃,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容器必须盖紧,并存于阴凉处 远离明火、热源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误服者,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干粉、沙土、二氧化碳 1,4-xylene 二甲苯 C 8H 10 XX 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易燃,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容器必须盖紧,并存于阴凉处 远离明火、热源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误服者,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干粉、沙土、二氧化碳

Benzol 苯 C6H6 XX 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易燃,蒸汽有毒 安全措施: 容器必须盖紧,并存于阴凉处 远离明火、热源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冲洗 误服者,漱口,就医 灭火:干粉、沙土、二氧化碳 Solvent oil 溶剂油 XX 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高度易燃 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远离火种,避免撞击 容器必须盖紧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洗冲 误服者,饮牛奶,就医 灭火:泡沫 二氧化碳 干粉 沙土

ethyl acetate 醋酸乙酯 C 4H 8 O 2 XX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高度易燃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远离火种,避免撞击 容器必须盖紧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洗冲 误服者,催吐,输氧,就医 灭火: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butyl acetate 醋酸丁酯 C 6H 12 O 2 XX贸易有限公司 应急电话: 警告 高度易燃对人体有害 安全措施: 远离火种,避免撞击 容器必须盖紧 眼睛接触,用清水彻底洗冲 误服者,催吐,输氧,就医 灭火: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灭火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 MSDS表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序号化学品名称主要物质成份理化性质危害性处理措施 1苯C6H6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液体,易燃烧,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蒸汽有毒2密闭储存 2甲苯C7H8无色透明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1,2,7密闭储存 3二甲苯C8H10无色易燃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2,7密闭储存 4乙醚C4H10O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有吸湿性,味甜1、2、7密封存于阴凉、干燥处5四氯化碳CCl4无色液体,有特殊甜味,微溶于水不易燃7,10密闭储存 6甲醇CH3OH无色透明易燃液体,有毒2,7密闭储存 7乙醇C2H5OH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易溶于水2密闭储存 8丁醇C4H9OH无色有酒味的液体,微溶于水2密闭储存 9硝酸HNO3带微黄色液体,有强烈刺激腐蚀性5密闭保存,避光10丙酮C3H6O无色透明略带香味的液体,易着火,与水、乙醇互溶1,2,7密闭储存 11苯酚C6H6O白色晶体,有臭味,有毒,有腐蚀性,易溶于酒精7密闭储存 12甲醛CH2O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有毒,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溶剂3、7密闭储存 13甲醛CH2O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易聚合,有还原性1、3、5、7密闭储存 14氢氧化钠NaOH白色半透明晶状固体,有强吸湿性,溶于水5密闭储存用自来水 冲洗 15三氯甲烷CHCl3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在空 气中易被氧化成剧毒光气 7,10密闭储存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邻二甲苯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邻二甲苯;1,2-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o-xylene;1,2-xylene 二成分/组成信息 纯 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邻二甲苯 分子式:C 8H 10 相对分子量:106.17 化学类别:芳香烃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号 邻二甲苯100% 000108-38-3 三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III级危害(中度危害)。 邻二甲苯对眼、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神经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毒性: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 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者可出现躁动、抽搐、 昏迷。 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其环境污染行为主要体现饮用水和大气中,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在环境中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度比挥发过程的 速度低得多,挥发到大气中的二甲苯也可能被光解。 爆炸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燃烧爆炸危险。 NFPA分类:H2;F2;R0;IP4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的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吸氧。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食入:立即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氧化剂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易产生 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 遇明火引起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最小点火能(mj):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0.764 灭火方法:尽可能移出容器。否则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消防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大量泄露处理应戴自给式正压呼吸器, 穿全身消防服。 灭火剂:普通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l隔离泄漏污染区,迅速疏散人员至安全区,限制出入。 l切断火源。关闭阀门。防止泄露物进入下水道等限制性区域。 l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l喷水雾或蛋白泡沫以减少蒸发。 消除方法: l小量泄漏: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l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槽车或收集器)、回收或无害化处理后废弃。 七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l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l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浸胶手套,化学安全防护镜,穿防静电工作服。 l远离火种、热源。现场禁食、禁烟和禁饮。工作后,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 l轻装轻卸搬运。 储存注意事项: l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l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l电气全部要求防爆型。 l桶装堆垛不得高于三层,且要留出防火检查通道,堆垛行列不得超过两排。 l与氧化剂、食用化工原料分开存放。

物资销售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第一章评价目的、依据、程序和范围 1.1任务来源 受**********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公司对该公司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条件进行安全评价。 1.2评价目的 1.评价该公司经营的范围、品种、数量,以及在经营过程中采取的安全措施、管理制度等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 2.鉴别和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并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为实现系统安全提供依据。 3.评价该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的安全现状水平,阐述已采取的安全措施和存在的事故隐患,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提高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水平。 4.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 1.3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6.《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南省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7.《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 8.《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公安部令第6号) 9.《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8号) 10.《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11.《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安监管管字[2003]38号) 12.《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原劳动部发〔1995〕56号) 13.《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安监管管字

[2002]103号) 14.《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 [2004]43号) 15.《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监管的通知》(豫安监管危化[2004]223 号) 16.《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2005年第9号) 17.《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 18.《剧毒化学品目录》(2002年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 19.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辩识》 20.GB50016-2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1.GB 50160-92(1999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22.GB 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23.GB 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24.GB 15603-9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25.GB 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26.GB 17914-99《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27.GB 17915-99《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28.GB 17916-99《毒害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29.GB 18265-2000《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30.GB 5044-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31.GBZ 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2.GB 50057-94(2000年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33.GB 12158-90《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34.GB 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35.GB 15258-1999《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36.GB 190-73 《危险货物运输规则》

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安全数据表

化学危险品清单和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 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注:危害性: (1)爆炸性(2)易燃性(3)可燃性(4)自燃性(5)腐蚀刺激性(6)急性毒性(7)特定毒性(8)破坏臭氧层物质(9)氧化性(10)有机氯溶剂 化学物质安全数据表(MSDS清单)

case_12吸附法分离混合二甲苯

分离工程工业应用实例: 吸附法分离混合二甲苯 1. 工业上二甲苯的来源 工业上混合二甲苯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即:催化重整油、蒸气裂解油、甲苯歧化和煤焦油。前三种来源于石油化工,而后一种则来源于煤化工。二甲苯有四种异构体;邻、间、对二甲苯和乙苯。由于它们都含8个碳原子,故又称C8芳烃。 表1 不同来源混合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 2. 混合二甲苯的用途及性质 混合C8芳烃中各同分异构体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广泛应用于合成各种有重要用途的医药产品、农药产品及特殊材料。 间二甲苯(MX)是C8芳烃中含量最多的组分,约占45%-50%,主要用途是通过异构化反应增产对二甲苯(PX)、邻二甲苯(OX),作为聚酷和苯配的原料。70年代以后,间二甲苯的直接化工利用得到了发展,如间二甲苯经氨氧化制间苯二睛(MPDN)等。 对二甲苯在C8组分中含量约占15%-20%,是合成聚酷树脂的主要原料。随着聚酷工业的发展,对二甲苯的生产将迅速增长,预计年增长率在5.6%左右。 邻二甲苯在C8组分中含量也大约占15%-20%,是生产苯配的主要原料。 乙苯在C8组分中含量很低,其用途大多作为溶剂。 表2 C8芳烃各组分物理性质 从表2可知,就沸点而言,邻二甲苯沸点最高,且与其它组分差距比较大(5.3-8.2 oC ),故采用精馏方法即可将其分离,乙苯与对、间二甲苯沸点也相差2 oC以上,故用精密精馏方法也可将其分离。唯有对、间二甲苯沸点相差很小,用精馏法甚至精密精馏法均需很高的塔板数,在能量消耗和设备费用上均为不利因素。从相对碱度来看,间/对=100,相差很大,这样可考虑利用它们碱度上的差别来分离此两种异构体。 3. 吸附分离 吸附分离法是近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但己被各国普遍采用。此法最先用于分离对二甲苯,代表性工艺为UOP(美国环球油品公司)的Parex工艺和日本Toray公司的Aromax 工艺。因为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的特殊对称性结构,使得其分子动力学直径相比其它异构体要小一些,这样就可被很多吸附剂选择吸附,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经过吸附、洗脱、精馏洗脱液等工序可分离提纯对二甲苯且有很好的收率和纯度。但现在UOP公司己开发出吸附分离间二甲苯的Sorbex工艺。美国环球油品公司UOP,于20世纪60年代推出了Parex 工艺。该工艺由高选择性的吸附剂、脱附剂和模拟移动床分离技术组成/吸附剂采用八面沸石型分子筛。利用分子筛内1nm左右的微孔通道对C8各异构体进行吸附,而微孔对于对二甲苯的吸附能力最强。脱附剂一般采用对二乙苯或甲苯,它们不仅与原料中各个组份互溶,而且与C8芳烃中各组份的沸点相差较大,易于回收利用。模拟移动床技术是Parex工艺的核心,吸附塔进出物料的周期性分配全部通过UOP的专利技术即24通旋转分配阀实现。

1,2-二甲苯物性表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1,2-二甲苯 化学品英文名称1,2-xylene|o-xylene 化学品别名邻二甲苯 分子式C6H4(CH3)2 分子量106.16 CAS No 95-47-6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液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皮肤有刺激性。对水生物有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 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3;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毒性,类别2。 警示词警告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皮肤刺激,对水生生物有毒。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作业后彻底清洗。避免释放到环境中。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脱去被污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皮肤直接接触可造成皮肤刺激。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本品对水生生物有毒。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1,2-二甲苯≥99.095-47-6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使用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注意症状可能会出现延迟。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从而增加火势和/或蒸气的浓度。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液体和蒸气易燃。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灭火方法与灭火剂合适的灭火介质: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

二甲苯物质资料安全表

二甲苯物质资料安全表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33535 CAS号95-47-6 中文名称1,2-二甲苯 英文名称1,2-xylene;o-xylene 别名邻二甲苯 分子式C8H10;C6H4(CH3)2外观与性 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分子量106.17 蒸汽压 1.33kPa/32℃闪点:30℃ 熔点-25.5℃沸点:144.4℃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0.88;相 对密度(空气=1)3.66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涂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364mg/kg(小鼠静脉)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DL0):1500mg/m3,24小时(孕7~14天用药),有胚胎毒性。 污染来源:二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合成、合成橡胶、油漆和染料、合成纤维、石油加工、制药、纤维素等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设备不密封和车间通风换气,是环境中二甲苯的主要来源。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也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 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与此同时,可能少量形成相应的二甲苯酚(酚类)与氢化2-甲基-3-羟基苯甲酸(2%以下)。 残留与蓄积:在职业性接触中,二甲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身体。对全部二甲苯的异构体而言,由肺吸收其蒸气的情况相同,总量达60%~70%,在整个的接触时期中,这个吸收量比较恒定。二甲苯溶液可经完整皮肤以平均吸收率为2.25μg/(cm3·min)(范围0.7~4.3μg/(cm3·min))被吸收,二甲苯蒸气的经皮吸收与直接接触液体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二甲苯的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上面我们已经说过进入人体的二甲苯,可以在人体的NADP(转酶II)和NAD(转酶I)存在下生成甲基苯甲酸,然后与甘氨酸结合形成甲基马尿酸在18小时内几乎全部排出体外。即使是吸入后残留在肺部的3%-6%的二甲苯,也在接触后的3小时内(半衰期为0.5~1小时)全部被呼出体外。评价接触二甲苯的残留试验,主要是测定尿内甲基马尿酸的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常规31种)--MSDS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提示词 易 燃! 有 毒! 刺 激!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 H 2S CAS :7783-06-4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 熔点(℃):-85.5 沸点(℃):-60.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19 燃点(℃):260 爆炸极限:4-46%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 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 危险性类别 有毒 易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码 甲醇 methyl alcohol methanol CAS No :67-56-1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 : -97.8℃ 相对密度( 水= 1) 0.79 沸点(℃) : 64.8℃ 饱和蒸气密度(空气=1): 1.11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接触后表现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眼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甘油、聚乙 烯乙二醇或聚乙烯乙二醇和酒精混合液(7: 3)抹洗,然后用水彻底清洗。或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 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浓度 MAC (mg/m 3):5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消防中心 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中心:119 医院:120

甲醇水溶液精馏塔工艺的设计

摘要 甲醇最早由木材和木质素干馏制的,故俗称木醇,这是最简单的饱和脂肪组醇类的代表物。无色、透明、高度挥发、易燃液体。略有酒精气味。分子式 C-H4-O。近年来,世界甲醇的生产能力发展速度较快。甲醇工业的迅速发展,是由于甲醇是多种有机产品的基本原料和重要的溶剂,广泛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医药、涂料和国防等工业。由甲醇转化为汽油方法的研究成果,从而开辟了由煤转换为汽车燃料的途径。近年来碳一化学工业的发展,甲醇制乙醇、乙烯、乙二醇、甲苯、二甲苯、醋酸乙烯、醋酐、甲酸甲酯和氧分解性能好的甲醇树脂等产品,正在研究开发和工业化中。甲醇化工已成为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 目前,我国的甲醇市场随着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在变化,总体的趋势是走高。随着原油价格的进一步提升,作为有机化工基础原料—甲醇的价格还会稳步提高。国又有一批甲醇项目在筹建。这样,选择最好的工艺利设备,同时选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本计为分离甲醇-水混合物。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加回流至塔,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设计对其生产过程和主要设备进行了物料衡算、塔设备计算、热量衡算、换热器设计等工艺计算。 关键字:精馏泡点进料物料衡算

目录 1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2) 1.1原料液及塔顶和塔底的摩尔分率 (2) 1.2原料液及塔顶和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2) 1.3物料衡算 (3) 2塔板数确定......................................... N的求取 (3) 2.1理论板层数 T 2.1.1求最小回流比及操作回流比 (3) 2.1.2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求操作线方程 (4) 2.2实际板层数的求取........................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计算 3.1操作压力 (5) 3.2操作温度 (5) 3.3平均摩尔质量计算 (5) 3.4平均密度计算 (6) 3.5液体平均表面力的计算 (8) 3.6液体平均粘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4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9) 4.1塔径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精馏段塔径计算...................................... 4.1.2 提馏段踏进计算..................................... 4.2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 (12) 5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3) 精馏段 5.1溢流装置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l.............................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堰长 W h (1) 5.1.2溢流堰高度 W

精馏

第九章 习题 相平衡 1. 总压为101.3kPa 下,用苯、甲苯的安托因方程(见例9-1),求 (1)温度为108℃及81℃时,苯对甲苯的相对挥发度; (2)用上述计算的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αm ,计算苯-甲苯的汽液平衡数据,并与书末附表所列的实验值作比较(列表)。 2. 乙苯、苯乙烯混合物是理想物系,纯组分的蒸汽压为: 乙苯 t P A +- =206.213225.142408240.6log 0 苯乙烯 t P B +-=43.20958 .144508232.6log 0 式中P 0的单位是kPa ,t 为℃。 试求:(1)塔顶总压为8kPa 时,组成为0.595(乙苯的摩尔分率)的蒸汽的温度。 (2)与上述汽相成平衡的液相组成。 3.乙苯、苯乙烯精馏塔中部某一块塔板上总压为13.6kPa ,液体组成为0.144(乙苯的摩尔分率)试求: (1) 板上液体的温度; (2) 与此液体成平衡的汽相组成。 4.总压为303.9kPa (绝对)下,含丁烷0.80、戊烷0.20(摩尔分率)的混合蒸汽冷凝至40℃,所得的液、汽两相成平衡。求液相和汽相数量(摩尔)之比。 已知丁烷(A )和戊烷(B )的混合物是理想物系,40℃下纯组分的饱和蒸汽压为:P A 0=373.3kPa ;P B 0=117.1kPa 。 5.某二元混合液100kmol ,其中含易挥发组分0.40。在总压101.3kPa 下作简单精馏。最终所得的液相产物中,易挥发物为0.30(均为摩尔分率)。试求: (1) 所得汽相产物的数量和平均组成; (2) 如改为平衡蒸馏,所得汽相产物的数量和组成。 已知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α=3.0。 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及操作线方程 6.某混合液含易挥发组分0.24,在泡点状态下连续送入精馏塔。塔顶馏出液组成为0.95,釜液组成为0.03(均为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率)。试求: (1) 塔顶产品的采出率D/F ; (2) 采用回流比R=2时,精馏段的液汽比L/V 及提馏段的汽液比L V /; (3) 采用R=4时,求L/V 及V L /。 设混合物在塔内满足恒摩尔流条件。 7.苯、甲苯混合液中含苯30%(摩尔%),预热至40℃以10kmol/h 的流量连续加入一精馏塔。塔的操 作压强为101.3kPa 。塔顶馏出液中含苯95%,残液含苯3%,回流比R=3。试求塔釜的蒸发量是多少? *8.某混合物含易挥发组分0.10(摩尔分率,下同),以饱和蒸汽状态连续加入精馏塔的塔釜。加料量 为10kmol/h ,塔顶产品组成为0.90,塔釜排出的残液组成为0.05。试求: (1)塔顶全凝器的蒸汽冷凝量; (2)回流比R 及塔内的液气比L/V 。

危险化学品危害告知牌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类别 易燃 有毒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码及码 甲苯 C7H8 号:108-88-3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94.9 沸点(℃):110.6 相对密度(水=1):3.14 饱和蒸气压():4.89(30℃) 危险特性 本品蒸气与空气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强烈震动会引起燃烧爆炸;遇易 燃物、有机物会引起爆炸;触及皮肤有强烈 刺激作用而造成灼伤;有麻醉性或其蒸气有 麻醉性;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燃。 接触后表现 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 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 高浓度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 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 心、胸闷等症状;重症可有躁动、抽搐, 昏迷。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到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浓度 (3):100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消防中心 医院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县消防队:119 县人民医院:120 现场急救措施 :立即脱去所污染的衣服,用肥皂 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 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转移到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就 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题

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题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实验室安全知识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1分,对的打“√”,错误的打“×”) 1、电路或电器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最多可加九分满。 3、化学泡沫灭火器可扑救一般油质品、油脂等的火灾,但不能扑救醇、酯、醚、酮等引起的火灾和带电设备的火灾。 4、开启氨水、浓盐酸瓶应该在通风櫉中进行。 5、苯乙烯、甲醇、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苯酚等具有中等毒性。 6、能相互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废液,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若某种废液倒入收集桶会发生危险,则应单独暂存于一容器中,并贴上标签。 7、汞及其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黄磷、碘甲烷、甲基丙烯酸甲酯、氰化物等具有剧毒性。 8、当某些用石蜡封住瓶塞的装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受热分解放出气体的药品瓶子打不开时,可将瓶子放在火上烘烤。 9、公安部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公共安全管理,负责发放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和准购证,负责审查核发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实施监督,并负责前述事项的监督检查。 10、在进行萃取或洗涤操作时,为了防止物质高度浓缩而导致内部压力过大,产生爆炸,应该注意及时排出产生的气体。 11、水浴加热的上限温度是100℃,油浴加热的上限温度是200℃,用硅油作介质时可加热到300℃。

12、气体钢瓶使用后,可以不关闭阀门。 13、过氧化物、高氯酸盐、叠氮铅、乙炔铜、三硝基甲苯等属于易爆物质,受震或受热可发生热爆炸。 14、给液体加热时,可以先开始加热,等接近沸腾时再加入沸石。 15、对固态酸、碱可用手直接操作。 16、汞剂、苯胺类、硝基苯等可通过皮肤或粘膜吸收而使人中毒。 17、产生有害废气的实验室必须按规定安装通风、排风设施,必要时须安装废气吸收系统,保持通风和空气新鲜。 18、创伤伤口内有玻璃碎片等大块异物时,应在去医院救治前尽快取出。 19、可以将乙炔与氧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20、塑料制品在烘干过程中温度不能超过100℃,植物样品在烘干过程中不超过70℃。 21、危险化学品用完后就可以将安全标签撕下。 22、学生在使用剧毒物品时,必须由教师或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场指导。 23、可以将氯气与氨气混放在一个房间。 24、在着火和救火时,若衣服着火,要赶紧跑到空旷处用灭火器扑灭。 25、加热、回流易燃液体,为防止暴沸、喷溅,蒸馏中途不能添加沸石。 26、化学爆炸品的主要特点是:反应速度极快,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气体,只有上述三者都同时具备的化学反应才能发生爆炸。 27、为安全起见,平时应将低沸点溶剂保存于普通冰箱内以降低溶剂蒸汽压。

二甲苯安全数据表(MSDS)

南海新利家具制品有限公司
二甲苯 MSDS(安全数据表)
安全数据表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CAS 号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别名 分子式 分子量
33535 95-47-6 1,2-二甲苯 1,2-xylene;o-xylene 邻二甲苯
C8H10;C6H4(CH3)2 106.17
外观与性状 蒸汽压
熔点
-25.5℃ 沸点:144.4℃ 溶解性
密度 危险标记
相对密度(水=1)0.88; 相对密度(空气=1)3.66 7(易燃液体)
稳定性 主要用途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 1.33kPa/32℃ 闪点:30℃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 等多数有机溶剂
稳定
主要用作溶剂和用于合成涂料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
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1364mg/kg(小鼠静脉)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DL0):1500mg/m3,24 小时(孕 7~14 天用药),有胚胎毒性。 污染来源:二甲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合成、合成橡胶、油漆和染料、合成纤维、石油加
工、制药、纤维素等生产工厂的废水废气,以及生产设备不密封和车间通风换气,是环境中二甲 苯的主要来源。运输、贮存过程中的翻车、泄漏,火灾也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
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 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 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 和甘氨酸起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 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与此同时,可能少量形成相应的二甲苯酚(酚类)与 氢化 2-甲基-3-羟基苯甲酸(2%以下)。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第1页共4页
批准/日期:

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的生产工艺、性能、用途和产业链

3.4二甲苯及混合二甲苯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的生产工艺、性能与用途 (2) 3.4.1.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生产工艺路线 (2) 3.4.1.2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各工艺路线的比较分析 (7) 3.4.1.3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的性能与用途 (10) 3.4.2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产品链结构及技术分析 (12) 3.4.2.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下游产品链 (12) 3.4.2.2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产品链技术分析 (14)

3.4.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的生产工艺、性能与用途 3.4.1.1二甲苯及混和二甲苯生产工艺路线 1. 二甲苯的来源及生产工艺路线 工业上二甲苯的来源有4种,即催化重整油、蒸汽裂解汽油、甲苯歧化和煤焦油,前一种来自石油,后一种来自煤。 这4者也是混二甲苯的来源。 1.1催化重整油、蒸汽裂解汽油和煤焦油中提取二甲苯及混合二甲苯 催化重整过程包括了加氢处理和催化重整两大部分,可以处理多种原料。经过催化重整过程,原料中的环烷烃转化成为芳烃,烷烃转化为芳烃或燃料气。裂解汽油是生产乙烯的副产品。典型的裂解汽油含有质量分数0.5到0.8的芳烃成份。由于裂解汽油中含有二烯烃等易聚合成胶状物的极活泼化合物,在裂解汽油进一步加工前必须先加氢处理。煤焦化的主要产品是焦炭,收率为65%到75%,同时放出25%到35%的煤焦气。煤焦气由煤气、焦油和水组成,其中焦油中含有甲苯和二甲苯。以前我国的芳烃原料中,焦油芳烃所占比例较高。 1.2芳烃联合装置生产二甲苯及混合二甲苯 典型的芳烃联合装置通常包括石脑油加氢、催化重整、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芳烃分馏、歧化、异构化或吸附分离等装置。其中芳烃转化装置主要包括甲苯歧化制苯和二甲苯,或甲苯与C9芳烃歧化与烷基转移制苯和二甲苯,以及二甲苯异构化制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

二甲苯简介

名称 中文名称:二甲苯 英文别名:Xylene ,Xylol ,Xylene mixture of isomer 化学式 C8H10 相对分子质量 106.17 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烃的特殊气味。系由45%~70%的间二甲苯、15%~25%的对二甲苯和10%~15%邻二甲苯三种异构体所组成的混合物。易流动。能与无水乙醇、乙醚和其他许多有机溶剂混溶,几乎不溶于水。相对密度约0.86。沸点137~140℃。折光率 (n?20D)1.4970。闪点29℃。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约为1%~7%(体积)。低毒,半数致死浓度(大鼠,吸入) 0.6 7%/4h。有刺激性。蒸气高浓度时有麻醉性。 储存 密封阴凉保存。 用途 溶剂。测定许多有机化合物中水分。显微镜清洁剂。硅元件和热敏电阻等的清洗剂、脱氢制造苯乙烯、在医药上用作合霉素的中间体、也可用作硝基喷漆的稀释剂、有机合成溶剂与乙醇和乙酸乙酯混合后成为纤维素醚的良好溶剂。 安全措施 贮于低温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氧化剂等共储混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灭火: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结构简式:C6H4 (CH3)2 外观:二甲苯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密度:0.86 熔点:邻二甲苯:-25.2℃,间二甲苯:-47.9℃,对二甲苯:13.2℃

广泛用于涂料、树脂、染料、油墨等行业做溶剂;用于医药、炸药、农药等行业做合成单体或溶剂;也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去除车身的沥青。医院病理科主要使用制剂。主要用于脱水、脱蜡。生产方法 1、由炼焦副产品回收二甲苯。二甲苯是生产苯的联产品,根据粗苯各组分的沸点不同,用精馏的方法提取沸程135~145℃的馏分,得二甲苯。 2、铂重整法用常压蒸馏得到的轻汽油(初馏点约138℃),截取大于65℃馏分,先经含钼催化剂,催化加氢脱出有害杂质,再经铂催化剂进行重整,用二乙二醇醚溶剂萃取,然后再逐塔精馏,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产物。 3、甲苯歧化法。此法是在催化剂作用下,使一个甲苯的甲基转移到另一个甲苯上,生成苯和二甲苯。反应是用DF-166催化剂(缺铝氢型丝光沸石),以重整甲苯(硝化级)和重整循环氢(85%~90%)为原料,反应温度400±2℃,压力为2MPa左右等条件下,反应制得苯和二甲苯。 4、将石油轻馏分混合苯经过加氢精制,催化重整,分离而得二甲苯。或将焦化粗苯经洗涤、分馏而得 毒性 二甲苯具有中等毒性。经皮肤吸收后,对健康的影响远比苯小。若不慎口服了二甲苯或含有二甲苯溶剂时,即强烈刺激食道和胃,并引起呕吐,还可能引起血性肺炎,应立即饮入液体石蜡,延医诊治。二甲苯蒸气对小鼠的LC为6000*10-6,大鼠经口最低致死量4000mg/kg。 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症,女性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皮肤接触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