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艺术之父:费德勒

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

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尼采)。模仿再现说

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客体:社会生活。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B主体性。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雄,华山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吝啬鬼》);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b“游戏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而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今7000年的骨哨。c,神话被当作是文学最早的源头。

4.综上所述: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中可以看出艺术的生产历史经过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参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能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发挥作用。艺术的具体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2.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历史,人生。(孔子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裙怨说”:兴;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从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反

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能让人观察政治得失和风俗的兴盛。群;认为诗歌可以让人相互交流感情,加强团结作用。怨;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判社会的作用。陆机:认为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做到“观古今于须臾,览四海于一瞬”。

3.审美教育作用:a.孔子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他以“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教授弟子,其中乐就是“诗.歌.舞.演.奏”等的艺术综合体。孔子还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种思想奠定了中国教育“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b.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4.审美娱乐作用:a.罗马美学家贺拉斯在《诗艺》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b.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时刻里,人会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他认为”高峰体验“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中,也就是人处在最佳状态的时候并感受到最高快乐的现实。

5.“美育”由18世纪的德国美学家希勒提出来,他的代表作《美育书简》。

6. a.我国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的是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b.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7.艺术教育的任务:a.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b.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c.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人格。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确立于1922年,其标志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布朗正式出版他们的著作“文化人类学”。

2.20世纪最具有影响的文化定义是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3.文化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从文化结构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所以,经济,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4.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蓝图里下令把诗人和艺术家从中驱逐。

5.艺术与科学: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艺术与科学联姻的第三个辉煌时期,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至今任然方兴未艾的当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我们的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深刻影响。

6.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A.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产生。B.还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以数码化信息传播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C.又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

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工业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则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

D.更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方法,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与艺术研究之中了,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

7.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消极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艺术的商品化与消费化倾向,导致大众审美水平降低等不良后果,成为当社会和代艺术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大众传媒与计算机游戏等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第五章, 实用艺术(重点)

1.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A.建筑艺术: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建筑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段: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因素。包豪斯:1919年德国创办的一所建筑设计学校,创始人是德国建筑家格罗彼乌斯,包豪斯学派主张把建筑,美术,工艺等按照现代美学原则结合起来,主张现代建筑艺术理论,它强调将技术与艺术,设计与造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一大批具有技术与艺术双重才能的人才,对后世影响巨大,二战后,包豪斯许多成员流亡美国,促进了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B.园林艺术:中国园林:自然美,建筑美,文化美;中国园林的精华与核心是“文化美”。C.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世博会中国的管:

2.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A.实用性与审美性;B.表现性与形式美;C.民族性与时代性(四合院的建筑构造体现出封建社会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伦理观念和宗法观念。四合院的入口一般都在东南角,取东青龙,南朱雀大吉大利之意,入口处再设置一堵影壁,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大影响)

3.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建筑艺术(北京故宫节奏:指通过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等构成部分由规律的变化和排列,产生一种韵律美或节奏美,如故宫的廊柱排列;色彩: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如故宫的整体色彩的金碧辉煌,朱红色的围墙、白色的台基、大红色的柱子和门窗等;装饰:可以起到为建筑物增辉添彩的作用,如中国古建筑物屋顶的翘脚飞檐、饰以各种彩绘等装饰;悉尼歌剧院是澳大利亚悉尼市班尼朗岛上的一座风格独特的建筑,由丹麦设计师伍重设计与1957年,建成于1973年)。园林艺术(北京颐和园:借鉴了中国历代园林艺术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园林艺术的风格,将自然景色和人工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大量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和“借景,分景,隔景”等多种艺术手法,利用多种建筑艺术手段,创造了集雄秀为一身的和谐统一风格,体现出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苏州拙政园:造园艺术通过以少胜多的方法,在不大的天地里创造出美妙的空间,真正体现出“虽由人工,宛自天成”的境界,创造出一种重含蓄,重神韵,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江南小型私家园林艺术更富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更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更能反映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北京和苏州园林体现出中国园林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沃土,将自然风景美,建筑艺术美,历史文化美三者融为一体,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第六章,造型艺术(重点)

1.造型艺术(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设计)的基本特征:表现性。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

2.“墨分五彩”(墨色的焦、浓、重、淡、清)“六彩”(除了上面的五种墨色,再加上宣纸的白色)。中国画的造型空间主要有三种:A.全景式构图:是一种由高转低、远转近的

回旋往复式流动空间,如五代后梁的荆浩的《匡庐图》;B.“分段式构图”: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将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组成一幅整体有机的画面,如五代南唐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的张择端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图》;C.“分层式空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等。

3.“六朝三杰”:东晋的顾恺之、南朝宋的陆探微和梁的张僧繇。擅长历史画和肖像画的是阎立本。山水画的风格:唐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五代荆浩、关仝的描绘中原地代实景为主的北方山水画派,董然、巨然以描写江南景物特色为主的南方山水画派,北宋的李成、范宽的奇雄北方山水,南宋的马远、夏珪追求以少胜多的画半边山或一角水,唐曹霸、韩干擅画马;戴嵩擅画牛,黄筌、徐熙擅画花鸟,文同、苏轼、米芾为代表的文人画家等。“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明四家”或“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以他们为首形成了明代影响最大的画派。“四僧”:石涛、八大山人(朱耷)、、弘仁。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扬州八怪”:是清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的八个风格相近的革新派画家的总称,共同之处是强调个性的表现。画圣:吴道子;塑圣:杨惠之;摄影之父:达盖尔

4.西方雕塑:第一个高峰期古希腊罗马时期;米隆《掷铁饼者》和菲迪亚斯的《命运三女神》《维纳斯像》被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第二个高峰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达芬奇、拉斐尔;第三个高峰期是19世纪法国雕塑;法浪漫主义派代表吕德为巴黎凯旋门创作的浮雕《马赛曲》、法现实主义派罗丹《巴尔扎克像》;第四个高峰期是20世纪的雕塑艺术涌现出许多著名雕塑家与优秀雕塑作品,法国的马约尔《地中海》。

5.摄影艺术:摄影之父是法国的达盖尔1839年。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摄影艺术将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却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是为了审美的需要,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

6.书法艺术:“颜筋柳骨”,是对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书法作品不同风格的评价,颜真卿:笔画刚直、浑厚丰筋,具有整齐大度的美;柳公权:结构紧凑、骨力劲健,具有刚健有力的美。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表达的是对殉国亲人的一篇祭文,形成了这篇书法作品特有的艺术风格。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和“书法艺术精品中的精品”。凡·高用的黄色多是柠檬黄,显得明朗《向日葵》;高更用的黄色多是土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整幅画面的色彩都充满了原始的神秘情调,实际上是画家本人极其苦闷的内心世界的反映。

7.中外造型艺术欣赏: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全幅长卷分为五段,以屏风和床榻起到分割画面的作用,各段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章,使全卷成为统一的大画面。全画分为“听乐”“赏舞”“休息”“清吹”“散宴”共五段,犹如连环画一样,描绘了韩熙载举办家宴、大宴宾客的全过程,尽管夜宴的排场豪华,气氛热烈,但我们能通过画面可以看出夜宴中的韩熙载自始至终闷闷不乐,忧郁惆怅的精神状态。反映出画面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失落,体现出人物形象的深动性和深刻性,也充分显示了中国绘画强调“以形写神”的艺术风格以及画家顾闳中“传神”的精湛才能和功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社会风俗画杰作,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全图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表现“城郊景色”,描绘了汴京郊区农村景色;第二段“汴河虹桥”;展现了汴河两岸繁荣的景象;第三段描绘“市区街道”行人热闹非凡景象。全画采用散点透视法,画中人物500多个没有女性,房屋、桥梁、城楼等各具特色。期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同时该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北宋人文地理,社会生活

的珍贵资料,被历代鉴赏家称为“中华第一神品”。莫奈《日出·印象》法国印象派作品,1872年创作纵48厘米,横63厘米,作者为印象派创始人之一,该作品也被视为印象派的开端。画作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两只摇曳的小船显得朦胧,船上的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因若现。从早期的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人,发展到19世纪末法国的新印象派绘画,代表人物之一的修拉主张用纯色的点或块在画布上取得更好的光色效果,反对在调色板上调和色彩,因此又被称为“点彩派”或“新印象主义”,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就是这种画法。

第十章,艺术创作

1.世界上最年青的艺术家:毕加索。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塞尚被称为“西方现代美术之父”。唐代画家张璪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画家要向大自然学习,也是对于绘画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的一个精辟独到的概括。范宽的画迹现仅存世四幅,最能代表其风格的是《溪山行旅图》。吴道子创造出了“吴家样”。绘画史上流传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就是讲曹仲达的人物画,挺劲有力,画中人物衣衫紧窄贴肉,而吴道子的人物画,神采飞扬,画中人物衣服宽松、裙带飘举,富有运动感,真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2.形象性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形象思维的特点:一,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二、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二十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代表作有《巴尔扎克像》),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只能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的产生出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灵感思维特点:突发性,超常性,偶得性,创造性,易逝性。灵感的规律:灵感产生具有一系列主客观规律;在哲学上具有认识理论根源。

3.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即“本我”(它是人的各种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在无意识领域的总和)、“自我”(它同“本我”相对立,专门控制和压抑各种不合实际标准的本能冲动)、“超我”(它是道德的,宗教的,审美的理想形态)。总体上看,艺术创作无疑是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的创作活动,意识在艺术创作中起着主要和支配的作用。

4.艺术风格论:艺术风格多样性形成的原因:A.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艺术家独特的创造个性(印象派);B.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休养和艺术追求(曹雪芹《红楼梦》);C.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格林《灰姑娘》)。从美学的角度看,艺术的民族风格又离不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民族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它以一种“集体无意识”(荣格语)的方式积淀下来,并且世代承传、延续下去。

5.艺术流派: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三种类型:A.一种是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如达达主义;

B.另一种是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如电影中的“左岸派”作品《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

C.再一种是艺术家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没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人们在艺术鉴赏或艺术批判中,将其归纳为特定的流派,如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汉末魏初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学流派称之为“建安文学”(陈子昂提出),又如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中的荒诞派戏剧,其中《等待戈多》就是“荒诞派戏剧”

的代表作品。D.还有特例的艺术流派,他们出现常常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如俄国的“巡回展览画派”。

6.艺术思潮:艺术风格:是创作主体(艺术家)独特个性的表现;艺术流派: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的群体化;艺术思潮:是倡导某种文艺思想的几个或多个艺术流派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潮流。17世纪以来的艺术思潮: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和20世纪后的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区别:第一,日神vs酒神;第二,表现自我vs自我怀疑;第三,如果说现代主义致力于建构,崇尚结构主义,那么后现代主义则更多地致力于解构,从上解构主义;第四,哲理内涵vs 平面文化;第五,独创vs复制。后现代作品:网络文学《第一次亲密接触》、影视艺术《大话西游》、《春光灿烂猪八戒》、摇滚乐、行为艺术,音乐评书。现代主义:更接近普通百姓

第十一章,艺术作品

1.艺术语言:绘画语言: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旋律,和声,节奏。电影语言:画面,声音,蒙太奇等。结构主义语言学之父:索绪尔,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了语言的结构主义模式,提出应该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墨分五彩:焦浓重淡清,齐白石《虾》主要运用淡墨。

2.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意境:特点:是一种若有若无的朦胧美;是一种由有限到无限的超越美;是一种不设不施的自然美(中国美学史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美的理想,一种是“错彩镂金,雕鐀满眼”的美(青花瓷,刺绣,年画,剪纸),另一种是“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书法,绘画,青花瓷)。苏轼要求诗文应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认为这种自然无华的美才是最高境界的美。

3.中国传统艺术精神:道、气、心、舞、悟、和。道——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性;气——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性;心——主体性;舞——乐舞精神;悟——直觉思维;和——辩证思维。

第十二章,艺术鉴赏

1.艺术鉴赏: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在创造活动。接受美学的诞生地在联邦德国南部的康士坦茨,其代表人物主要是文艺理论家姚斯和伊塞尔。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认为读者在阅读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部作品的意义实际上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二是读者的赋予;其次,接受美学强调了审美经验的中心地位,姚斯从艺术创作、艺术接受和艺术交流三个维度全面阐释审美经验的内在结构,将接受方式分为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等。艺术鉴赏的意义: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第三,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一样,也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2、艺术批评的作用:一、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二、通过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三、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艺术批评的特征:一方面具有科学性,另一方面具有艺术性。

3.请鉴赏世博会上的中国馆(东方之冠),会徽,吉祥物

4.从艺术作品的层次去欣赏一个作品

5.运用艺术鉴赏知识去分析一个著名美术作品(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上分析)

艺术概论试题总汇

艺术概论试题总汇 名词解释 什么是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存在的具体方式,它是艺术家的最终劳动产 品,更是社会公众接触艺术的最主要途径. 现实生活经过艺术家的反 映,加工,创作等环节生产出来的作品,这才为满足社会的审美需要提 供了实在的具体的欣赏对象。 灵感:是指在创作活动中人的大脑皮质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和思维 形式,它是一种抽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产生新概念或新意像的顿似 的思维方式。 意象:是有“意”的的形象和有“象”的意念的统一,意指的是艺术家的思想 感情和创作意图,“象’是具体生活中可以传达意的物象,意象并不是 意与象的简单结合,而是二者经过艺术家的精神加工之后的产物。 艺术意蕴:指在艺术作品呈现的客观存在于有限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无限,常 常只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接近不能穷尽的一种感受,未来得到艺术 作品的意蕴,欣赏者必须更全面,更深入地领悟作品的意味,就是所说 的妙悟 艺术家;是指具有艺术才能,掌握相应技术技能,专门从事艺术创作,通过自己的创造来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的劳动者总称。 艺术语言:就是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和体验时运用的独特表 现方式和手段,艺术家运用独特的材料和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 得这这门艺术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 多选题 艺术形态划分 1)语言艺术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 音乐起源说简述之 劳动起源说语言信仰说巫术起源说 艺术的社会功能 审美功能认识功能社会组织功能以美育代替宗教的观点 艺术语言功能 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品内容,具有独特的审美功能 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

审美感觉审美理知审美形象审美共鸣 中国艺术的精神 天人统一观心物统一观神形统一观文质统一观 简答题 各门各类艺术语言的特征及作用 特点;1美术艺术语言特点2建筑艺术语言特点 3音乐艺术语言特点 4舞蹈 艺术语言特点 5戏剧,戏曲艺术语言特点 6电影电视艺术语言特点 7文学艺术语言特点 艺术家的主体性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1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表现艺术家首先是 个思想者 2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表现艺术家必须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3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宰,还表现艺术家是一个殉道者,具有献身精神艺术家的创造性 卓越的艺术素质 2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力 3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 3丰富的知识修养 4高超的艺术技能 单选作家及作品 顾恺之(洛神赋图)塞上(苹果与橘子)被称现代艺术之父凡高(星月夜)高更(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达芬奇(蒙娜丽莎)德拉克(引导着人民前进) 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乐)乔尔乔内(暴风雨)卡拉瓦乔(水果篮)莫奈。印象日出 论述题 艺术与哲学 哲学是关系世界观的学问,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类的一些根本性的思考,不只是哲学家才思考的问题,艺术家也不例外,哲学能帮助他们更深刻地去观察和宇宙人生之谜,艺术家的哲学观不能不通过其作品流露出来,使某些艺术作品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渗透,不仅体现在个别艺术家和个别艺术作品之中,更表现为每种艺术思潮,每种美学原则,每种创作方法都与一定的哲学观点相联系。 当然,也并非每个艺术家都会在作品中直白表露哲学观点,并非任何艺术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总结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总结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 任课教师:崔皓越 学时:54学时 考核方式:考试 学期:2013——2014年第一学期 班级:12级广播电视编导方向1班、2班 《影视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影视学课程,内容涵盖影视艺术理论知识、影视艺术类型阐析、影视艺术发展史、影视艺术鉴赏与批评四个方面。教材在总体把握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从理论人手,进入影视的具体形态,最后到影视的鉴赏、批评的实践层面,使学生在掌握影视艺术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影视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教材还增设了电视电影和数字电影、电影科技等内容。 《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简要地介绍了中外影视艺术发展的历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同时也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视欣赏和评论的基本知识。有人说,在20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摄影机,那就等于不识字,可算是文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影视艺术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影视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必要的影视理论知识是提高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之一。 在影视理论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结合当前行业形势,因此其中不乏自己对某

些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同时也注意吸收了一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20世纪下叶,我国对全民实行文化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已由呼声转为具体的实施阶段,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已经成为知识界和社会有识之士的共识。民族文化素质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重要标志,要想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因而,社会上许多学历不高的人员急需通过多种渠道,以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实际的应用能力,尤其是覆盖面较广的文化系统和教育系统。为此,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特意开设本课程,在学生实践应用时,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有人说,在20世纪一个人如果不懂摄影机,那就等于不识字,可算是文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影视艺术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形式。影视艺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掌握必要的影视理论知识是提高欣赏与评论影视作品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前提之一。 本书简要地介绍了中外影视艺术发展的历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同时也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影视欣赏和评论的基本知识。 笔者从事高校影视理论教学有年,因此其中不乏自己对某些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见解,同时也注意吸收了一些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

北大广播电视编导考研心得体会

研途宝考研https://www.360docs.net/doc/b34777980.html,/zykzl?fromcode=9820 北大广播电视编导考研心得体会 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分享我的心得,曾经也看了很多关于考研的经验贴,里面很多想法都让我受益匪浅,如今我也为准备考研的同学们们尽些绵薄之力,以下,为研途宝小编精心整理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各位小伙伴们有些许帮助。 说说备考过程之前 1、研友。同学们应该庆幸能在考研期间认识许许多多的朋友并且和你一起坚持下来,有每天活力充沛的,有永远在学习做榜样的,有拖着你去小超市买零食的,有深夜督促早睡打卡的等等。考研对各位小伙伴来说就像两人三足马拉松,每个研友都会在你快跑不动的时候自知或不自知地拉你一把,最后跌跌撞撞到了终点。 2、饮食。很多小伙伴考研的时候就是每天坐在自习室,除了去食堂吃饭基本不出门,不运动的结果就是胖,希望大家都能够饮食规律,把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起来。一个学医的小伙伴跟我分享了一条玄学饮食规律:背书的时候多吃肉,记得住;做题的时候只吃素,对得多。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很玄学。 3、认识。大家要清楚考研的三部分成绩难度是英语>专业>政治,所以在规划上应当把英语放在最早准备。如果说考点像一条条鱼,那考研英语像一条河,你需要覆盖鱼群最密集的河段;政治像一个池塘,够努力总能把鱼都打完;专业课像一片海,你守在鱼群以往出没的地点,祈祷今年它们如期而至。 5、推荐。一些考研时候用的APP分享给大家,做树状思维导图可以用“XMIND Cloud”,时间管理可以用“Forest”种树和“At”给我倒计时,学术论文可以在“全球学术快报”下载,微博知乎抖音豆瓣淘宝B站UC全都别留。 一、英语 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也最累的就是背单词。推荐大家用红宝书,到考前大概背个十遍。前期7-9月开始背单词,什么都不认识,大家可以用用看七次记忆法。坚持到中期10-11月,基础打好了,一天五单元,十天过一轮,为的是快速重复记忆。12月已经很少有时间给英语了,睡前用扇贝刷250个单词,只求眼熟。 打好单词基础之后,开始接触阅读真题。每一篇阅读原题都是宝库,陌生单词、

最新《新闻学概论》整理版资料

绪论1956年《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等著)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对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指导新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闻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中的新闻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坚持与发展。 运用新闻理论,观察新闻报道、新闻改革、业界动态、媒体转型…… 例如:分析新闻报道(单篇报道、系列报道、同题报道等),分析媒体事件(限娱令等)…… 第一章新闻本源 第一节新闻的起源:人类的信息需求 第二节新闻的本源:事实 新闻事实——经过选择的事实 如何选择事实?21 第三节新闻的定义 务实派定义: 1.“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2.“新闻”建立在三个“W”基础上,即“Women(女人)”、“Wampum(金钱)”、“Wrongdoing(坏事)” 3.“凡是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哪’的东西,就是新闻。” “最坏的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这是大众化报纸(便士报)兴起时期,一些资产阶级报人根据他们的经验对新闻所作的解释。 务实派新闻定义的特点:注重新闻内容的新奇、异常、变态、刺激、色情。

务实派的定义具体形象,但比较随意,不科学 理论派定义 1.强调事实 范长江:“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 2.强调活动(结果) 陆定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3.强调手段——手段说的是新闻的功能而不是新闻本身。 甘惜分:新闻是报道或评论最新的事实以影响舆论的特殊手段。新闻是手段,即意味着新闻媒体是工具.(1980) 4.强调信息 如:新闻是经报道的新近事实的信息。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新闻的本质是信息。 “新闻是公开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这个定义包含了新闻“真实、新鲜、公开”的特征。 信息源于事实,又不是事实本身,事实本身无法传布,只有变成信息才能传布。 新闻的定义 请比较几则新闻定义,谈谈你对它们的看法。 (目前古今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很多,可以首先对定义的整体情况有个基本了解,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定义,进行详尽的分析,包括定义的渊源、辨析、对实践的作用等。) 除了陆定一的新闻定义,中外关于新闻的定义有很多,如“事实说”、“报说”、“功能说”、“信息说”、等。首先,它们都肯定了事实的重要性;其次,它们都强调新闻要新,事实要近,陈年旧事不能成为新闻。这些定义是人们对新闻长期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拓宽人们的研究视野,深化对新闻的认识。 西方国家还有一些形形色色的新闻“定义”,如“性质说”与“兴趣说”,们片面强调事实的个别特征,迎合受众的某种需求,诱导人们把注意力放在金钱、色情、暴力、怪异、刺激等消极现象上,其荒谬性和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 第四节新闻的基本特征 新闻的五要素(5W) 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

艺术概论历年试题(卷)

2009年1月自考艺术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0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不属于雕塑特点的是() A. 空间性 B.实体性 C.表达形式最自由 D.单纯性 2. 对于灵感,下列哪种说法是错的?() A. 具有偶然性 B.有条件的 C?具有抒情性D.属于无意识 3?“写山则情满于山,画水则意溢于水”指的是绘画中的() A. 品位 B.风格 C.格调 D.意境 4. 风格一词源于希腊文,它的原来的含义是() A. 柱子B?学校 C.美学 D.系列 5. 现实中,人与具体社会关系的美称为() A. 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6. 完形与弥散属于艺术接受过程的_______ 阶段。() A. 初级 B.想象 C.高级 D.完成 7. 孔子在闻《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感叹“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在艺术的接受论中指的是() A.偏见 B.还原 C.体会 D.理解 8. 以“美育代宗教”是_____ 提出的。()

A.蔡元培 B.毛泽东 C.马克思 D.周恩来 9. 巴尔扎克的小说、托尔斯泰的小说和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曹雪芹的《红楼梦》都属于具有 ______ 创作方法的文学作品。() A.现实主义 B.古典主义 C.表现主义 D.浪漫主义 10. 按照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标准,艺术可以分为造型艺术和() A.表演艺术 B.空间艺术 C.听觉艺术 D.视觉艺术 11. 美术具有许多特性,在许多特性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它的造型性和() A.静止性 B.视觉性 C.空间性 D.永固性 12. 园林与_____ 的关系最为密切。() A.书法 B.雕塑 C.建筑 D.绘画 13. 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________ 是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毛泽东思想 14. 下列不属于舞蹈按美学特征来划分的是() A.民间舞蹈 B.现代舞 C.独舞 D.芭蕾舞 15. 下列不属于形象思维逻辑的是() A.基形意象 B.完形意象 C.易形意象 D.纯粹意象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V”,错的打“ X”。 1. 审美教育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 2. 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艺术概论复习总结

精心整理 艺术概论复习总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C 的作品。 《洛神赋图》作者顾恺之,该作为其观三国曹魏时建安七子之一、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写《洛神赋》这篇著名文学作品后有感而画的。传说曹植少时曾与上蔡(今河南汝阳)县令甄逸之女相恋,后甄逸之女被嫁给其兄 A.王羲之 B.钟繇 C.顾恺之 D.张芝 2. A. 3.曲:[1] A. 4. A. 5. A. 6. A. 7.1980 A. 8. B.赵丹 C.秦怡 D.李默然 9.《草叶集》是美国作家B.惠特曼的作品。 惠特曼(WaltWhitman1819-1892)《草叶集》(LeavesofGrass)6.哈里叶...2009-5-7美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 A.海明威 B.惠特曼 C.梁启超 D.德莱塞 10.梁启超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 首先,梁启超强调了小说对于社会改革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将其地位提高到经史、...“小说界革命”观点外,沿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思路,鼓吹“新小说”,强.别士、楚卿、松岑、陶佑曾等人纷纷发表文章,他们除了赞同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观点外,沿着“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的思路,鼓吹“新小说”,强调小说改造社会功用.

A.蔡元培 B.胡适 C.梁启超 D.黄遵宪 11."吴带当风"是指“画圣”之称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 吴带当风”是指有“画圣”之称的吴道子的绘画风格他以独创的佛教美术样式“吴家样”盛名传世,至今让“天衣飞扬、满壁风动” 吴道子(约686一?)中国唐代画家。画史尊称吴生。又名道玄。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约生于垂拱二年(686),卒于上元元年(760)前后。少孤贫,初为民间画工,年轻时即有画名。曾任克州瑕丘(今山东滋阳)县尉,不久即辞职。后流落洛阳,从事壁画创作。开元年间以善画被召入宫廷,历任供奉、内教博士、宁王友。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据载他曾于长安、洛阳两地寺观中绘制壁画多达300余堵,奇踪怪状,无有雷同,其中尤以。 A.吴道子 B.曹不兴 C.苏轼 D.吴镇 12. 李贺 鬼”, 、《金补充: A. 13." A. 14. 比较研究《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内容摘要:荒诞派戏剧并不是没有主题,它的主题就是荒诞。本文对“反主题”的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秃头歌女》与《等待戈多.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D.荒诞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个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艺术传播四要素是艺术信息、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考量。 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对影响民俗艺术传播的四个要素,即传播环境、传播主体、传播信息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考量,将有助于进一步推进民俗艺术的有效传播和传承发展。 16.根据审美需要,建筑可以分为建筑、艺术、建筑艺术等。 围绕建筑、艺术和建筑艺术三者的本质和内在关系,对建筑艺术鉴赏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选题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建筑审美学:建筑艺术鉴赏原理之研究》以经典美学为基础,运用当代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成果,论证了建筑艺术的本质精神和构成关系,系统阐述了建筑艺术

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经验总结考研心得分享

上海大学艺术学理论考研经验总结|考研心得分享 因为高考的失误,我的本科就读于省内的一所普通大学。大学前三年我从没想过要去考研,大学期间班里的同学都喊我学霸,因为我是个有点要强的女生,每个学期都给自己制定了学习目标,比如大一时考过四级,大二时考过会计证,大三时考过六级,大四时准备好保研考试等等,因为大学和初高中不一样了,再也没有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了,但是如果你好好利用珍贵的大学四年时间,不管是组织学生会活动还是坚持在图书馆看书,都将会受益终生的! 大三的下半学期,我们学院组织了去广州、深圳、珠海、香港等地采风调研,当时被外面的大学的学术氛围和环境深深吸引了,才发现差距之大,所以毅然决定放弃保研资格,开始追寻自己的上海大学考研之路!(刚开始放弃保研时受到了家人的反对,老师同学也无法理解,说一个女孩子这么累干嘛?如果没考上保研也放弃了功亏一篑怎么办?但是我觉得追求梦想,不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人生有很多事,明知道失败的风险很大,有一万个理由放弃,但还是决定孤注一掷,奋力一搏!) 首选,我和大家说一下我的考研复习日程安排和复习经验叭~ 对于艺术生来说,最头痛的应该就是考研英语了吧,很多人觉得自己四六级没过,英语基础差,担心过不了线。其实大家不用害怕英语,我有个同学高考时英语只考了三十几分,考研英语34过线,他考了47分!后来因为总分没过线,和读研无缘了,但是他笑着和我说,他觉得自己成功了,他打败了英语这个大老怪了!而且考研的这一年是他大学四年最有意义最充实的一年,他不后悔!所以16年考研的孩子们,要相信自己是个潜力股!考研英语只是个纸老虎! ★考研英语的学习,首先就是单词了,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背单词书,当时买了绿宝书红宝书,都背了一点就没坚持了。我是直接看了新东方朱伟的《恋恋有词》的视频,然后把PDF文本打印下来背单词,他的单词教程是把考研核心词整理归类,用风趣幽默的方式让我们将单词与文段语境相结合,加深印象理解性的去记忆。阅读理解我看的是范猛和朱伟、何凯文的视频觉得还不错。因为我当时复习的时间比较晚,所以在看了视频后,开始着手背真题,虽然是个笨笨的方法,但我觉得是提高英语最快,效果最显著的方式了,适合英语基础较差的孩子们,因为这样既加深记忆了单词,又分析了句子结构,还为翻译和写作打下了基础。(记住考研英语每年的单词重复率都很大,多是考察熟词僻意,大家注意平时的积累) 接下来是最重要的阅读理解了,大家可以从4-10月,坚持每天下午精读一篇真题里的阅读理解,保持每周做5-7篇的阅读理解。反复的做,至少6到7遍,留最近三年的真题不要写,留到最后进行模拟。第一遍时自己先花20分钟左右写一篇(最好用铅笔写,易于擦去,因为真题要反复练习,也可以买专门的笔记本记录),第二遍查出陌生单词,再写一遍。然后再对照答案,去分析错误原因,这里推荐张剑的黄皮书系列,里面的答案比较详细,根据题目类型进行归类方便大家去总结规律。在对答案时,可以进行通篇的一句一句翻译,学会分解长难句。然后第二天早上,把前一天做的阅读理解拿出来熟读,记忆单词,句子段落尽可能的背诵。争取真题里没有一个单词不认识~ 在10月到12月时,可以开始写完形填空和新题型了,并且整理出属于自己的大小作文模板,同学们可以把重点花在阅读理解,作文,翻译上,这三大块得分高,过线就基本没问题了,新题型一般比较简单。我当时的完形填空基本没有练习过,听了一个老师的方法,让我们把近十年的完形真题答案全部整理起来,分析出了一些看到必选的答案,考试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新闻学概论考点整理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新闻学概论期末考点 1、P3 2003年全国抗击SARS的斗争中,关于“非典”的病原和病源的报道,给予中国媒体极深的经验教训。 2、P5 媒体审判,即以媒体的判断代替法院的审判。 3、P6 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把新闻自由的实践看作是探索美国民主政治体制如何运行的伟大尝试。 4、P6 “意见自由市场”的理论最早是从英国的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引出来的。 5、P23 新闻活动的渠道:亲身传播、大众传播、群体传播 6、P24 大众传播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是一种无定向传播。 7、P26 新闻基本特点:真实、新鲜(案例整理) 8、P36 变动产生新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水门事件”典型案例 9、P37 新闻五要素:谁、时间、地点、原因、事情

10、P41 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硬新闻、软新闻。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 11、P44 信息分类:广义信息、一般信息、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12、P45 信息特点:共享性(使用不灭性)、扩缩性、组合性、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相对性 13、P53 “魔弹论”就是居高临下的命令,宣传对象只是俯首帖耳的听众。 14、P55 舆论的特点: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15、P57 舆论定义:是公众针对特定公共事务的一致意见(态度),其目的就是要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艺术概论试题库

艺术概论试题库——选择题 1、艺术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是( C ) A.社会性B.认识性C.审美性D.科学性 2、 2、艺术作为上层建筑,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全面的社会生产劳动B.经济基础C.政治D.哲学 3、在阶级社会中,艺术是( B ) A.无阶级性的B.有阶级性的C.超阶级性的D.为艺术而艺术的 4、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 ) A.模仿B.再现C.表现D.反映 5.决定艺术存在的根本因素是( B ) A.经济基础 B.社会意识 C.政治法律制度 D.科学文化 6.把“艺术”看作一种生产方式或生产形态,是谁的独特发现和一贯见解。(C ) A.唯心主义 B.旧唯物主义C.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 7.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是( B )。 A.相互和谐 B.相互利用C.宗教对艺术的否定D.没关系 8.艺术形象一方面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独特的认识和评价。因此具有( D ) A.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B.抽象和具象的统一 C.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D.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9、一切艺术审美特征的核心和艺术区别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特征是( B ) A.科学性B.形象性C.逻辑性D.认识性 10、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D ) A.情感性 B.审美性 C.虚构性 D.形象性 11.艺术美感中最显著的特征是( A ) A.形象B.情感C.思想D.生活 12.自然界具体事物的美称为( D ) A.艺术美 B.现实美 C.社会美 D.自然美 13. 符合「黄金比」的矩形比例是( A ) A. 3:5 B. 1:3 C. 1:5 D. 3:7 14. 美学上的最高形式原理就是( D ) A.反复B.节奏C.对比D.多样的统一。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一、名词解释(12分) 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 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 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 与鲜明的艺术特色。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 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 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 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 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

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X、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1、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 2、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3、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成熟而稳定的艺术特征的代表性面貌。 4、艺术直觉: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5、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6、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

艺术学概论考试知识要点总结

名词解释 1.艺术:从广义上讲,艺术包括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以及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历史悠久的民族民间艺术;从狭义上讲,艺术则专指文学以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将文学和艺术并列起来,合称文艺。 2.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达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3.表情艺术:所谓表情艺术,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4.语言艺术:所谓语言艺术,就是指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由于文学总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语言作为艺术媒介和基本材料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一般将文学称之为语言艺术。 5.综合艺术: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综合艺术吸取了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各门艺术的长处,获得了多种手段和方式的艺术表现力,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汇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包豪斯学派:包豪斯是1919年德国创办的一所建筑及产品设计学校,其创始人就是著名建筑学家格罗彼乌斯。以其为代表的“包豪斯学派”,主张把建筑、美术、工艺等按照现代美学原则结合起来,主张现代建筑艺术理论。 7.戏剧性:所谓戏剧性,就是戏剧艺术通过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冲突来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借以吸引观众,实现其艺术效果和审美作用的特征。 8.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由前苏联戏剧作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创立的戏剧表演体系,他强调演员应当在剧本的规定情境中设身处地的体验角色生活、情感和思想,并且在演出时再体现于表演之中。该体系主张“我就是角色”,并且根据戏剧情境来做出一连串的行动,称之为“贯穿行为”。 9.布莱希特体系: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倡导一种“间离效果”的表演方式,废除传统的“三一律”框框,主张场景变换的自由化,在表演艺术上主张演员与角色在情感上保持距离,始终清醒的意识到“我是在演戏”,用理性效果代替感情效果,主张演员始终要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表演,始终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在演戏,以便让观众冷静的去分析和判断。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点名词解释 1、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新闻事业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像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统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总称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媒)。 2、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 3、信息:(一般)指与人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广义)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过程中呈现出的各自的属性。具有和物质、能量等量齐观的地位。 (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其他可能性,只采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4、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5、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物公开发表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6、新闻体制——是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新闻体制集中表现为媒体的所有制问题。 7、新闻媒介的共性——新闻媒介是工具,是真实地(与文学比较)、及时地(与电影、戏剧、小说、诗歌比较)反映世界新近变动(与历

史比较)的大众(与书信、情报等比较)传播工具,属于上层建筑。 8、新闻媒介的个性——是指媒体在内容选择、编排方式、行文风格上的与众不同。 如,NBC以硬新闻见长,ABC以国际新闻见长,CBS以选举报道见长;《北京晚报》具有京派文化典雅、庄重、厚实的风格,《新民晚报》具有海派文化实用、精致、活泼的风格,《羊城晚报》体现了岭南文化的开拓创新。 9、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是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10、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新闻的五要素能够经的起调查核对。

艺术概论总结

1.艺术的本质就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 2.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3.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 4.艺术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得反映 5.艺术是社会生活全面的,审美的,能动的社会反映6.“艺术生产“时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7.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8.形象性是文学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9.艺术真实性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虚构的真实,创造的真实。 10.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11.艺术是一种审美的社会意识形态 12.从社会生产实践的角度看待和考察人类及人类的一切活动时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见。 13.所谓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审美上的关系

14.艺术特征1.审美特征艺术形象是艺术对象化的重要审美形式2.形象特征3.形式美的特征4.创造性特征5.情感特征6.交流特征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一.艺术门类的划分 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学、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时间艺术音乐、文学、曲艺时空艺术戏曲电影电视剧舞蹈杂技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学、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舞蹈杂技听觉艺术戏曲电影电视剧想象艺术主要指文学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语言艺术文学的各种样式综合艺术电影和电视剧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学、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 1.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 2.雕塑是最具有实体感的造型艺术类型,它的艺术形象具有立体性,是在三维空间展示出来的。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 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道”不仅是文艺本质, “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 (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 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 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 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19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 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 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艺 术鉴赏是“消费阶段”. 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 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 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 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 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 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 第二节艺术特征 3.艺术特征论述: 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1)形象性。 特点:第一,客观与主观统一。如:达芬奇<<蒙娜丽莎>>;五代南唐画家顾 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代表作《拾穗者》,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总结 《新闻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新闻学概论》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集理论性与应用性为一体的学科。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全面了解新闻事业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掌握新闻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掌握新闻工作的理论、方法、技能,为今后的新闻理论研究和从事新闻业务工作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者应明确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和规范新闻学的学习和研究,同时又要联系中国新闻工作的实际,总结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新闻学理论。 明确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理解新闻事业、新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掌握新闻理论的研究意义和方法。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 新闻学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新闻学包括:新闻理论、新闻史、新闻实务(采、写、编、评、摄、经营管理),狭义的新闻学就是新闻理论。 新闻学研究的内容:人类社会新闻传播的特点、样式、规律、功能、目的等等。重点是现代新闻业和社会的关系,具体说,新闻业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及其与社会的互动。 《新闻学概论》中的新闻学,主要是在狭义上使用。 一、中国新闻教育对新闻学发展的贡献: 1、1918年10月14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可以视为中国正式新闻教育的开端。 2、我国大学设立新闻系始于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在普通文科内创办报学系,由上海英文《密勒氏评论报》主笔柏德逊(Don Patterson)主持系务,并发行英文《约大周刊》。 3、我们认为,新闻学要想发展到“学术性专业的层次”,这种研究视域和理论建构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说政治、经济、文化视域对新闻学研究来说还具有一定的外在性,那么专业视域则是新闻学研究的内在视域。它以新闻和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新闻和新闻传播自身的逻辑和质的规定性来思考各种实践层面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可以把专业视域称之为“本质视域”。 二、学习新闻学的意义和方法: 意义:1、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2、指导我们正确对待新出现的各种新闻现象。 3、指导我国新闻改革的顺利进行。

艺术概论必考题大总结

1、(1)“艺术学之父”---康德拉·费德勒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成立。 (2)在中国的艺术上对艺术学最早的倡导者是宗白华。 (3)狄索瓦和乌提兹,大力倡导普通艺术学的研究,确立了艺术学的学科地位。 2、有关艺术本质的几种看法:(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两者密不可分) (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认为,理式世界时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柏拉图《理想国》。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把他的美学体系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思想基础上。 (3)“模仿说”或者“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俄)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是生活”再现了该说法。 3、“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创作的主体是艺术家,客体是社会生活)。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 4、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不考)、审美性。 一、形象性:(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体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夜宴图》等。(2)艺术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巴尔扎克像》。(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荷马史诗》和阿Q正传二、审美性:(1)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2)艺术的审美性事真、善、美的结晶。悉尼歌剧院、《清明上河图》)(3)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与形式上美的统一。(谢赫“绘画大发”) 5、有关“艺术的起源”:“模仿”“游戏”“表现”“巫术”“劳动”。 (1)人类最初的艺术活动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人类最早的美术作品是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野牛群,距今2万年史前。 (3)在澳大利亚发现距今7万年前的岩画,将人类美术向前推数万年。 (4)中国夏禹的儿子启,偷记天帝的音乐并带到人间。 一、“游戏说”:(1)19世纪由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后来艺术史家把这种艺术起源说法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席勒的《美育书简》对此颇有研究。(2)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且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性的文化活动。 二、“表现说”:(1)克罗齐《美学原理》认为艺术的本质是直觉,直觉的来源是情感,直觉即表现,艺术归根结底是情感的表现;(2)科林伍德《艺术原理》(3)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提出符号学美学出发,进一步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成的创造,艺术品酒师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 三.“巫术说”:(1)英国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2)英国弗雷泽在《金枝》中认为人类最早期是想用巫术控制神秘的自然。 四、“劳动说”:希尔恩在《艺术的起源》中层列出专章桃林艺术与劳动的关系。 6、“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1)阿尔都塞提出“多元决定论”(是人类起源的最根本说法)认为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的原因造成的。(2)在原始造型一书中,还需要提到抽象几何图形(螺旋形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和垂幛纹由蛙纹演变而来。(3)距今约7000年的骨哨,均用禽兽趾骨制成。(4)神话常被当作是文学史上最早的源头。 7、艺术的社会功能: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高表现形式,它的多重社会功能始终是以审美价值为

艺术概论考试总结

一,艺术鉴赏:(1)是以作品为对象,以观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 (2)是接受者在自身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价值,属性}的主动了解,吸 纳接受和扬弃。 (3)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再创造活动。 艺术鉴赏的过程:(1)审美期待:接受者个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审美结构,在欣赏作品之前或欣赏过程中,具有对审美的需求和追求。希望在鉴赏过程中视野得到满 足。包括对艺术作品{类型或形式,意象或形象,呈现的深层意蕴和境界} 所引发的期待。 (2)鉴赏流程:①直觉{对审美对象不假思索就能把握与领悟}与感知{对审美对象形式特点的了解同时,也关注于审美对象的意义},完成对艺术 作品的直观感受。②体验{自身进入“艺术作品”,进行审美体验,对作品中 的情感交流与融合}与想象{由审美联想与审美想象展开,洞察深层意蕴,达 到审美愉悦。}③理解{对作品形象,情境,形式,语言和作品价值的审美认 知}与创造{对审美认知的补充,完善与变异,达到再创造} (3)审美效应:共鸣{对作品中的感情所打动,产生了心灵上的感应,出现了相似的感受},净化{对作品的鉴赏中,感情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 人格得到提升}和领悟{由鉴赏过程中,引发对世界,人生,精神,更高层次 的理解} 艺术鉴赏的目标: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 二,艺术批评:对一切艺术活动,现象进行理性分析,评价,判断的艺术活动。 艺术批评的功能{选/判}:(1)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评其价值。 (2)将批评信息给创造者,产生创造影响。 (3)对创造者的鉴赏活动给予指导。 (4)协调艺术与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三,艺术语言:是塑造形象,传达审美感情,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艺术语言的功能:一是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品内容。二是艺术语言有独立的审美功能艺术语言的基本特征:间接性,广阔性,情感性 四,艺术活动的构成:(1)客体世界,艺术活动要表达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2)艺术创作{运用独特的艺术语言和材料,从事审美意象的人创造性活动}与制作{以物质性制作为主,具有相对独立性} {3}艺术作品,创作和制作的成果,是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将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与艺术接受{对艺术作品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五,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选/判)(1)模仿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 (2)游戏说:一方面由于人类过剩的精力,没有功利性的活动,德国的席勒,谷鲁斯,英国的斯宾塞 (3)表现说: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意大利的美学家克罗齐,英国的史学家科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 (4)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詹姆斯.弗雷泽 (5)劳动说:俄国普列汉诺夫 艺术的产生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经济的发展与艺术的发展不一定同步 六,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作为一种精神产物,具有一般的意识形态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与政治,科学有着密切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