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的注释

古书的注释
古书的注释

古书的注释

二、训诂的概念

?训、诂二字,在汉初是分用的,《尔雅》卽有“释诂”、“释训”的区别。

释诂,通古今之字,古与今异言也。释训,言形貌。

?训诂:

?《说文解字·言部》:“训,说教也。”段玉裁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必顺其理。”

?诂,《说文》释为“训故言”,段玉裁注:“故言者,旧言也。十口所识前言也。训者,说教也。训故言者,说解故言以教人,是谓之诂。”而诂字始见东汉,未见先秦、汉初古书。表示“故言”的诂,本作故。故、诂是古今字。所以段玉裁注“诂”字又说:“汉人传注多称‘故’者,《毛诗》云‘故训传’者,故训,犹故言也。谓取故言为传也。取故言为传,是亦诂也。贾谊为《左氏传训故》,训故者,顺释其故言也。”

?唐代的训诂学家孔颖达在《诗经周南。关雎》的疏中对“训”和“诂”分别作了解释。他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也。孔颖达的意思是说,诂和训,是解释语言的两个不同的法则:

?(一)“诂”是解释“异言”的。所谓“异言”,就是同一事物因时代不同或地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称呼。因时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古语。因地而产生的异言,也就是方言。对因时而异的古语,用当时的今语去解释;对因地而异的方言,用当时的标准语(雅言)去解释,这就是“诂”。

?陈澧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通之使人知之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东西,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翻译,时远则有训诂。

有翻译,则使邻国如乡邻,有训诂则使古今如旦暮。所谓通之者,训诂之大功矣哉。”

?以“故”为体式的古书注释,大概比较侧重于一字一义的解释。

?后来,“训故”二字多连用,如:

?《汉书·艺文志》:“汉兴,鲁申公为《诗训故》,而齐辕固、燕韩生皆为之《传》。”

?又曰:“《苍颉》多古字,俗师失其读,宣帝时征齐人能正读者,张敞从受之,传至外孙之子杜林,为作《训故》,并列焉。”

?《刘歆传》:“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颜师古注:“故,谓指趣也。”

?再后来多作“训诂”,如:

?《后汉书·陈元传》:“元少传父业,为之训诂,锐精覃思,至不与乡里通。”?《东平宪王苍传》:“上《光武受命中兴颂》,帝甚善之,以其文典雅,特令校书郎贾逵为之训诂。”

?《崔骃传》:“毅生骃,年十三能通《诗》﹑《易》﹑《春秋》,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善属文。”

?近代学者黄侃先生对“诂”、“训”二字的解释,反映了训诂学进一步发展后所具有的新的含义。‘诂’就是‘故’,‘本来’的意思;‘训’就是‘顺’,‘引申’的意思。黄侃先生对‘诂训’的解释,说明他已有了词义的系统的观点。在解释词义的时候,首先要推求它的本义,即可以推溯的最原始或最核心的意义,然后沿着词义发展的线索,找出它不同的引申义。这样

才能完成对一个多义词词义系统的解释。

?黄侃: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次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根源是也。

?三、注释的历史:

?(一)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以前,一个字大都是一个词。春秋战国以后,构词法有了发展,双音词逐渐多起来,字在增加,字义也有引申和变迁想要了解古书中的词义不能不有解释。因此在先秦书里就有不少解说字义的材料。其中有据字形说义的, 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说: “夫文,止戈为武”;宣公十五年说:“故文,反正为乏”;昭公元年说:“于文,皿虫为蛊”。

?有从字音推求字义的,如《孟子滕文公上》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庠”与“养”,“校”与“教”,“序”与“射”都音韵相近。

?又有用同义字来作讲解的,如《易经·杂卦》说:“恒,久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这些都是字的常用义。有些字所代表的概念比较难懂,或别有专指,就采用语句加以说明。如《易经·系辞下》说: “者动之微, 吉凶之先见者也。”说卦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孟子·梁惠王下》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周代自平王东迁雒邑以后,王室的势力日趋衰弱,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人民转徙不安,语言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北方黄河流域有了区域共同语,凡是古语或方言为人所不能理解的就要用当时通行的语言即所谓“雅言”

来解释。《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就是“中夏”之言。

训诂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约有4种原因:

?①语言有发展,古今语有不同和方言有不同;

?②书面语用词与当时口语用词有不同;

?③社会不断发展,名物繁多,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

?④对用词表达思想的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提高,逻辑思维日趋严密。因为有了以上几种原因,所以训诂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很好的开端。

注释特点

?1、注释的萌芽——先秦

?(1)注释多在古籍正文中

?《礼记·乐记》:“《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听。’夫肃,肃敬也;雍,雍和也。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孟子·梁惠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例外:《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水北为阳,山南为阳。”

?(2)他注多补充事实史料、阐发微言大义

?《春秋·文公五年》:“秋,楚人灭六。”

?《左传·文公五年》:“六人叛楚,即东夷。秋,楚成大心、仲归帅师灭六。”?《春秋·隐公元年》:“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公羊传·隐公元年》:“克之者何?杀之也。杀之则曷为谓之克?大郑伯之恶也。”

?(二)两汉时期:兴盛时期(西汉到唐代)

?原因是

?1、语言文字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般人对古音古义已经不能理解,由于隶书和“古文”的差异,文字上存在着种种复杂的情况。

?2、师说差异,就是西汉经师对经书的解释各不相同,各家弟子恪守师说,为后来学者留下比较研究的领域,从而推动训诂的发展。

?3、当时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儒学经,就得精通训诂,所以,训诂得以兴盛。

?1、注释对象

以解经为目的,所注之书大部分为经部典籍。

2、注家注本

贾逵、服虔、马融、郑兴、郑众、许慎、郑玄

毛亭《毛诗诂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孔安国《尚书传》,何休《春秋公羊传注》、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名》,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

3、注释体式

章句、传注

?两汉训诂的特点:

?1、确定了随文注解和通释语义两种基本形式。通释语义与随文注解两者相对而言,都是训释词义。解释词的意义有所不同,前者解释的概括义,后者解释的是具体义。解释的方法不同:前者离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作总括性的注解,即解释的不是某一词语在某句、某篇乃至某书里的含义,而是某一词语常用的,基本的或全部的含义;后者则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解释对象而作的有个性的解释。释义体例上有所不同,前者全面研究各个词语法含义给以准确而简明的解释;后者顾名思义,是随文而释。

?2、开始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

?3、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4、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极大。

(三)魏晋南北朝的古书注释

?魏晋南北朝时期,训诂进一步发展,出现了大量有关经、史、子、集四部重要著作的训诂专着以及佛经的音义,标志着这一时期训诂学逐渐摆脱了经学附庸的地位,扩大了自己的领域。

?1、注释对象:

除儒家经典外,史、子、集部的古书均有注释;小学著作。

2、注家注本

王弼、韩康伯的《易注》,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何晏的《论语集解》,裴骃的《史记集解》,皇侃的《论语义疏》,裴松之的《三国志注》,王弼的《老子注》,郭象的《庄子注》,张湛的《列子注》,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郦道元的《水经注》,郭璞的《尔雅注》、《方言注》。

?魏晋南北朝:张揖《广雅》、何晏《论语集解》、郭璞《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裴松之《三国志注》、顾野王《玉篇》、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颜之推《颜氏家训》

?3、注释体式

(1)受佛学讲佛经方式影响,古书注释产生“义疏”体式。

(2)兼采前人各家之说解,产生“集解”体式

4、注释特点

魏晋时期北方注经守东汉经师家法,重训诂章句;南方注好借机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大谈性命哲理。

南北朝时期玄学盛行,佛教大兴。儒生注书开始采用一种既解经文,又释注文的新体式,“义疏”由此形成。

(四)唐代的古书注释

?1、注释对象:经史子集

2、注家注本

孔颖达《五经正义》、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章怀太子李贤《后汉书注》,杨倞《荀子注》,成玄英《庄子疏》,李善《文选注》等。

3、注释体式

(1)唐的义疏因为是官修,“奉诏更裁,定名曰正”,所以也叫“正义”。

(2)音义类注释体式的产生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是音义类注释的代表

?4、唐代义疏的特点

(1)解释词句及考证名物制度较翔实,引证丰富,保存了汉魏一些经注旧说。

?(2)唐疏遵守“疏不破注”原则

(五)宋代的古书注释

?1、注释对象:经史子集

2、注家注本

朱熹的《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

?3、注释特点

(1)宋代的注释受宋代哲学影响大

(2)儒家学说中渗入佛教思想;程朱理学致力阐述义理;其治经多讲义理

(3)从语言上来看,1、是对汉字的音义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如王子韶(圣美)创“右文说”,主张因声符求义,给清代训诂学家以很大的启发;2、是对古代文献的语法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如南宋时学者王若虚着《滹南遗老集》,常用语法观点批评前人诗文的得失;

?3、是利用金石学成就,注疏中开始有征引彝器铭文以为佐证,这使训诂学又向前跨了一步。4、开创了古音学研究的道路。

重要作者以及著作:徐铉校定《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朱熹《诗集传》、《四书集注》、《楚辞集注》、洪兴祖《楚辞补注》、王若虚《滹南遗老集》

四、衰落时期(元明)

?重要作者以及著作:戴侗《六书故》、梅膺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朱谋玮《骈雅》、方以智《通雅》、陈士元《俚言解》、张存绅《雅俗稽言》、李实《蜀语》、黄生《字诂》和《义府》。

?鼎盛时期(清代到近代)

?1、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清代学者具备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能够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手法,对古书故注进行了专门和全面的研究。

?2、有朴素的历史主义观点作指导,在训诂工作中注意到了语言有古今之别,对汉字形音义的观察,都能从古今不同的角度去看。

?3、不墨守故训,有求实精神。

?4、古音学、文字学和语法学取得了显着的成就和突破。

?特点:1、重视证据,反对臆说。

?2、善于利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以解决训诂上的问题。

?3、确立了历史变化的观念,能够注意语言各个方面的古今差异。

?4、从语法的角度来分析作品中的语言,在清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5、训诂数量大大超越前代,训诂体式也更加完善。

?重要作者以及著作: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经韵楼集》、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以上四人为清代说文四大家)、朱起风《辞通》、戴震《方言疏证》、阮元《经籍纂诂》、郝懿行《尔雅义疏》、《山海经笺疏》、邵晋涵《尔雅正义》、王念孙《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经传释词》、《经义述闻》、毕沅《释名疏证》、王先谦《释名疏证补》、

近代时期

近代,继承了干嘉学者的治学方法,撷取其成就,

?“应用正统派之研究法而廓大其内容,开拓其新径”的,是章太炎先生和黄季刚先生。

章、黄两先生集前人之成绩。其训诂方面之特点有二:

? 1.为干嘉时代之训诂学作总结。

章太炎:“训诂之术略有三途。一曰直训,二曰语根,三曰界说。如《说文》云:‘元,始也’,此直训也,与翻译殆无异。又云:‘天,颠也’,明‘天’之得语由‘颠’而来。又云:‘吏,治人者也’,此界说也,于‘吏’字之义,外延内容期无增减而后已。”(《与章行严论墨学第二书》)

黄侃:“求训诂之次序有三。一为求证据,二为求本字,三为求语根。”(《训诂略说》)

在理论上,黄先生又重新对训诂下了定义。

?训诂者,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认为诂训即指词的本义与引伸义。训诂的范围既能确定了,训诂的对象也就明确了。

?

2.先审音,后求义。重视原始资料。

?章太炎说:“凡治小学,非专辨章形体,要于推寻故言,得其经脉。不明音韵,不知一字数义所由生。”(《小学略说》)

黄说:“小学分形、音、义三部……案三者虽分,其实同依一体:视而可察者,形也;闻而可知者,声也;思而可得者,义也。有其一必有其二,譬如束芦,相依而住矣。三者之中,以声为最先,义次之,形为最后。”(《声韵略说》)

形训

?一、形训的概念:利用字形结构解释词义谓之形训。

?1)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

?2)稽首:

?

?泰:滑也。此以叠韵为训。字从水。水在手中。下澑甚利也。与辵部达字义近。皆他达切。周易泰、通也。否、塞也。

?滑则寛裕自如。故引伸为纵泰。如论语泰而不骄是也。又引伸为泰侈。如左传之汏侈、西京赋之心奓体泰是也。汏卽泰之隶省。

奢:张也。张者、施弓弦也。引申为凡充之偁。

甚:尤安乐也。从甘,从匹耦也。

?九拜

?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清?昭连《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福晋父率阖族谢恩,行三跪九叩礼。”?

?形训的历史:

?形训是根据汉字的特点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训诂方式。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

?高明《中国古文字通论》

?春秋战国时期

?《左传·宣公十一年》“夫文,止戈为武。

?《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故文反正为乏。

?《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

?《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谓之私;背私谓之公。?(三)形训的作用:

?(1)利用古文字材料的形训可以使我们了解古书的意思。

?《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尚书大诰》:弗吊,天降割于我家不少。

?吊:问终也。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从人持弓,会驱禽。

?古者人民朴质。饥食鸟兽。渴飮雾露。死则裹以白茅。投于中野。孝子不忍见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不吊、弗吊

?王引之根据《左传·哀公十六年》有“闵天不吊”,郑众注《周礼春官大祝》引作“闵天不淑“认为这两个字通用,有善良的意思。

?

(2)理解常见词语的意思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固将愁苦而终穷。

?《苏武传》:其冬,丁令盗牛羊,武复穷厄。

?讨论:穷在古代与贫有区别。

?穷《说文》:极也。从穴,躬声。穷

?躳,从身,从吕。

?吕,可以理解为邕字,

?《说文·川部》,邕四面有水,自邕成池者是也。从川、从邑。读若邕。段玉裁认为“池沼多由人工所为。唯邑之四旁,有水来自拥抱,旋绕成池者,

是为邕。····引申者。凡四面有水皆曰邕。

?罗振玉《殷契书例考释》说:“从川从口,从口从川,古辟雍字如此。辟雍有环流,故从川。口象还土形,外为环流,中斯为环土也。”

?《韩非子》:

?国平则养儒侠,难至用介士,

?所利非所用,所用非所利。

?郭在贻不同意,认为是养。

?《诗经·小雅·大田》: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ji穧;彼有遗秉,此有滞穗;

伊寡妇之利。

声训

?声训起源很早,先秦古籍中时常可以见到。

?《周礼·地官》:媒氏:郑玄注云:媒之言谋也,谋和异族使相合而成者。

?酬之言周也。忠信为周。酬劳与忠信可以相通。

?殿君子之邦、殿,镇也。

?不遂其媾。媾,厚也。

?政事愈蹙。蹙,促也。

?仁,忍也。好生恶杀,善含忍也。

?通,洞也。无所不贯洞也。

?厚,后也。有终后也。故青徐人言厚如后也。

?良,量也。量力而动,不敢越限也。

?好,巧也。如巧者之造物。无不皆善,人之好也。

?涕,汁也。涕涕而出也。

?领,颈也。以雍颈也。亦言总领为端首也。

?山夹水曰涧。涧,间也。言在两山之间也。

?随风张幔曰帆。帆。泛也。使舟疾泛泛然也。

义训

义训汉语训诂学术语。不是从字形、字音,而是直接从实际使用的意义上来解释词义。

?关于反训:

?忽闻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讨论落英:

?《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

?宋李璧《王荆公诗注》卷八《残菊诗》:残菊飘零落地金。

?注曰:欧公笑曰:百花落尽,独菊在枝上耳。戏赋:秋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荆公曰:是定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九不学之

过也。

?采落之义:

?洪兴祖《楚辞补注》说:“秋花无自落者,当读如我落其实而取其华之落。”

?明人王瑗《楚辞集解》:夫落者,不必自落而后谓之落,采而取之,脱于其枝即可谓之落,如取露于木兰之上亦可谓之坠也。若果谓之坠于地,则露其可饮乎?

?落者,始也

?吴曾《能改斋漫录》说:“以予观之,夕餐秋菊之落英,”非零落之落,落者,始也。

?《尓雅》:落,权舆,始也。

?孙奕《示儿编》曰:“落与访落及章华台成则落之落同。盖嗣王谋之于始则曰访落,宫室始成而祭则曰落成也。

?罗大经《鹤林玉露》说:“古人言语多如此,故以乱为治,以臭为香,以扰为驯,以慊为足,以原为再,以特为匹,以落为萌。”

2)反训概念:

?解释词义的一种手段,就是反义为训。尓雅里面就有反训的例子。

?而正式把反训作为解释词义的一种手段则是晋代的郭璞。

?《尔雅·释诂》:“治、肆、古,故也。”又:“肆、故,今也。”郭璞注:“‘肆’,既为‘故’,又为‘今’;‘今’亦为‘故’,‘故’亦为‘今’,此义相反而兼通者。”

?第一:美恶同名:(本见于左传:贵贱不同号,美恶不嫌同名。)

?第二:义有反复旁通。反训成立的条件。就是除了一半常见意义之外,还有一个相对立的意义。

?乱

?《君牙》:民之治乱在兹。

?《皋陶谟》:原而恭,乱而敬。

?《盘庚中》:兹余有乱政。

?毒:

–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毒药攻邪。

?祥:

《左传》:“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六鹢退飞过宋都,风也。周内史叔兴聘于宋,宋襄公问焉,曰:是何祥也?吉凶安在?’

《国语·周语》弃亲即狄,不祥。祥,善也。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分析断肠人:

?

?断肠有伤心的意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断肠在白频洲。

?杜甫《滕王亭子》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班。结句是“人道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岂有愁苦伤心之意。

?《阆水歌》:阆中盛事可肠断,阆中城南天下稀。这是写嘉陵江山水之美的,所以没有愁苦之意。

?还有李白的《古风》: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

?古代美恶同辞,所以肠断是美辞,指心上人。

四、古注的名称

?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秦以前的许多典籍传到汉代,汉代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于是有一些学者,比如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

?古注名称很多,比如传、说、解、诂、训、笺、注、释、诠、述、学、订、校、考、证、微、隐、疑、义、疏、音义、章句、诂训、解诂、校注、义疏、疏证等等。

?注,释经以明其义曰注。”(明代以后字或作“注”)古代经书多难懂,好象水道阻塞,必须灌注才能疏通,所以把对经文的解释也叫做“注”。东汉郑玄集汉代今古文经之大成,曾为三《礼》作过注。从他之后,“注”

几乎成了经籍训释的统称。

“传”是用来解说经文字词、阐明其大义的注解。”古人把儒家的重要代表作品和儒家祖述的古代典籍称为“经”,把解释经书的著作叫做“传”。?对传文进行补充订正的一种注释。

?“笺”的本义是小竹片,古人用笺随时记下心得体会,以备参考。《说文·竹部》:“笺,表识书也。”典型代表是《诗经》毛传郑笺。《毛诗》篇首“郑氏笺”孔颖达疏:“郑于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

?如孔子着《春秋》,后人写书解释《春秋》者,有《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另外,依照经书文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的,也称作“传”。

?如西汉鲁人毛亨的《毛诗诂训传》。《诗·墉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毛传》:“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郑笺是郑玄以《毛诗》为依据、对《毛传》进行补充订正的注释。

?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

?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来,以表示有别于已有的注释,使其可被识别。

?这两方面的内容统一标作“笺”,后人称为“郑笺”。

?例如《诗经·墉风·相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注:“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闇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

(三)章句

?章句就是“离章辨句”的意思。它以句子为基本训释单位,其主要特点是:除了对古书作逐词解释外,还要着重说明句意和全章大意,分析句法,辨明篇章结构等。如东汉赵歧《孟子章句·梁惠王上》

?王逸的《楚辞章句》也属于此类。这种体式的优点是对文献的注释更富于

整体性,有利于对全篇主题的开掘。但一般较为繁琐,不如传注那样简明,所以古代通人往往“羞为章句”。

集解”可以分为两类:

?1、又称集注、集说、集释等。一部重要的作品,注解往往很多,将这些注解汇集在一起,加以选择,再加上自己的注解,即为集解。如魏何晏的《论语集解》、朱熹《楚辞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王先谦《庄子集解》、《荀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等。

?集解的特点是博采众家之长,使读者对各家注释一目了然,其中还可能发现已佚注本的内容,可用来辑佚。

?2、集多书予以注解。如晋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是集《春秋经》和《左氏传》而加以注解的。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注:“马曰:子者,男子之通称,谓孔子也。王曰: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

?义疏,简称“疏”,《说文》中释为“通也”,是疏通其义的意思,或称作“义注”“疏义”等,简称“疏”。

?“疏”的注释特点是不但对古书原文进行注解,同时对前人所作的注解也进行注释。六朝所作的义疏很多,流传到今天的只有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正义:

?“疏”又称“正义”。唐朝是汉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为了适应政治文化的大一统局面,唐太宗诏孔颖达与诸儒编纂五经义疏,兼采先儒旧说和各家义疏指长,定名为《五经正义》,取“正前人之疏义”义。

?《周易正义》十卷: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尚书正义》二十卷:旧题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毛诗正义》七十卷: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六十卷:晋杜预集解,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公羊传注疏》二十八卷: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二十八卷: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

?《论语注疏》二十卷: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

?《孝经注疏》九卷:唐玄宗御注,宋邢昺疏。

?《尔雅注疏》十卷: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孟子注疏》十四卷:汉赵岐注,旧题宋孙奭疏。

音义:或称音训、音注、音解等,它以辨音释义为本,兼及文字形体的解说和校勘。它的出现与反切注音法的使用有密切关系。

?偏重于给古书注音的书称为音。如徐邈的《毛诗音》;

?偏重于对古书释义的称为义,如刘璠的《毛诗义》。

?二者并重即称音义。较有代表性的是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五、注解的内容

?1、解释词义

?2、串讲大意

?3、分析句读

?4、阐述语法

?5、说明修辞

?6、注明读音

?7、考证人名地名及史实

?8、阐明哲学思想

?9、诠释成语典故

?(一)释词

?解释古书中某些词语的含义。它是注释的中心内容。如:

?《诗经·邶风·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笺云:“潜行为泳。”

?《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毛传:“静,贞静也。

女德贞静而有法度,乃可说也。姝,美色也。俟,待也。城隅,以言高而不可逾。”

?《左传·庄公十四年》:“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guī)以语楚子。”杜预注:“绳,誉也。”

?《国语·齐语》:“桓公知天下诸侯多与己也。”韦昭注:“与,从也。”

?王维《息夫人》

?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二)串讲

《诗经·魏风·硕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郑笺:“我事女三岁矣,曾无教令恩德来顾眷我。”

《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笺云:“匍匐,言尽力也。凡于民有凶祸之事,邻里尚尽力往救之,况我于君子家之事,难易乎固当黾勉。以疏喻亲也。”

?《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王肃注:“时者,学者以时诵习之。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说怿。”

?《孟子章句》每章之后都用“章指”来指出全章大意。

?(三)分析句读

?《周礼·天官·宫正》:“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凡邦之事跸bì。”郑玄注:“郑司农读火绝之,云‘禁凡邦之事跸’。”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昔赵衰以壶飧sūn从径,馁而弗食。”《经典释文》:“一读‘以壶飧从’绝句,读‘径’为‘经’,连下为句。”

王引之《述问》申孔《疏》所引刘炫说,改“径”为“经”,谓经历饥馁,以径属下读。经馁而弗食,是言历甚久,寝饿而不敢食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此谓赵衰为晋文公携带饭食,随之而行,有时晋文行大道,赵衰行小道,赵衰虽饿,亦弗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云:”晋文公出亡,箕郑挈壶飧而从,迷而失道,与公相失,饥而道泣,寝饿而不敢食。

“虽误以赵衰为箕郑,然所谓”迷而失道,与公相失“,足证《左传》”径“字一字

为句,独行小路也。说参《焦循补疏》。武亿《经读考异》主《杜注》,谓从径犹从行,以“径”字属上读。

?(四)解释语法现象

?《诗经·邶风·谷风》:“不我能慉,反以我为雠。”孔颖达疏:“不我能慉,当倒之,云不能慉我。”

?《汉书·司马相如传》:“搏豺狼,手熊罴,足野羊。”颜师古注:“手,言手击杀之。足谓蹴蹈而获之。”

?(五)说明修辞手法

?《礼记·月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郑玄注:“粪、美互文。”

?《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兮,如三秋也。”俞樾云:“三秋,即三岁也。”

?《诗经·墉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传:“天,谓父也。”正义:“先母后天者,取其韵句耳。”

?(六)给文字注音

?黄焯《经典释文》前言:“因古代文字多以声寄义,注音即等于注义。如《序录》里举好、恶、败、坏等字为例,读者看到所注的音,即知此数词的词性有不同。”

?《诗经·周南·关睢》:“君子好逑”。《经典释文》:“逑,音求。”又如《诗经·召南·何彼矣》:“何彼矣,唐棣之华。”《经典释文》:“棣,徒帝反。

《字林》‘大内反’。华如字。”

?《汉书·淮阴侯列传》:“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自度无罪。”颜师古注:“度,音大各反。”

?《礼记·乐记》:“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

《经典释文》:“行,户刚反。”

?关于注音

?(一)注音方法

?1、譬况法

?用取譬形况的语言描述汉字的发音状况。如《公羊传·庄公二十八年》:“伐者为客,伐者为主,故使卫主之也。”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

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齐人语也。”

?2、读若法

?用“读若”“读如”等程序化用语注明字音的相同或相近。如《说文》中的注音:瑂,读若眉。璁,读若葱。乃(泥母微部),读若仍(日母蒸部)。

?3、直音法

?用同音字给汉字注音。如《经典释文·左传僖公四年注》:“郯,音谈。”《文选·上林赋》李善注:“殪,音翳。”有时候会加注声调。如梅膺祚《字汇》:“佒,鸯去声。”

?4、反切法

?用两个字切出一个读音,反切上字取声母,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广韵·冬韵》:“冬,都宗切。”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者司马喜膑鼻引脚于宋。卒相中山。”“鼻引”即“鼻引切”,是注“膑”字的音。

?(二)如字

?如字: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这个字要按照它本来的读音读。例如:

?《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

谓自谦。”《经典释文》说:“恶恶,上鸟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这是说第一个“恶”字读“乌路反”,是去声,第二个“恶”

字要读它本来的音,即恶劣的“恶”,旧读入声;第一个“好”字读“呼报反”,是去声,第二个“好”字要读它本来的音,即美好的“好”,是上声。

?《诗经·小雅·大田》:“兴雨祈祈,雨我公田。”《经典释文》说:“兴、雨,如字。”

?有时候一个字的下面注“如字”,又注别的反切(或直音),表明这个字在这特定的上下文里传统有不同的读法。例如: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经典释文》说:”三思,息暂反,又如字。”这是说这里“三”字可读去声(变读),又可读平声(如字)。?读法不同,往往讲法也就不同。例如:

?《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经典释文》说:“不分,包云如字,郑扶问反,分犹理。”这是说这里“分”字有平声的读法(如字),又有去声的读法(变读)。

?(三)一字异读

?又叫“破读”,即通过改变一个词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义或词性。例如音乐的“乐”和快乐的“乐”,解说的“说”、游说的“说”和喜说的“说”

(悦),等等。

?异读有时只表现为声调上的差异。声调改变了,词义就会转变。例如施行的“施”读平声,施与的“施”读去声;听闻的“听”读平声,听从的“听”

读去声。

?有时候声调不同,词义词性均发生了转变,这种情况最值得注意。例如王侯的“王”是名词,读平声,王天下的“王”是动词,读去声;操持的“操”

是动词,读平声,节操的“操”是名词,读去声;爱好的“好”是动词,读去声,美好的“好”是形容词,读上声;厌恶的“恶”是动词,读去声,恶劣的“恶”是形容词,读入声。

?(七)考证人名地名及史实

?如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南朝宋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孝目标《世说新语》注。

?(八)阐明哲学思想

?《庄子》郭象注与成玄英疏。

?(九)诠释成语典故

?李善注《文选》几乎集中全力在注明出典方面,因此当时人们批评他的注解是“释事而忘义”。

?有些古书的注解,除了注明出典之外,还能划分段落,诠释大意,从而帮助读者分析和鉴赏作品。如仇兆鳌注杜甫《春望》诗。

?春望

?国破山河在①,城春草木深②。感时花溅泪③,恨别鸟惊心④。烽火连三月⑤,家书抵万金⑥。白头搔更短⑦,浑欲不胜簪⑧。

此忧乱伤春而作也。上四,春望之景,睹物伤怀。下四,春望之情,遭乱思家。赵汸曰:烽火句,应感时,家书句,应恨别,但下句又因上句而生。发白更短,愁乱思家所致。

?①《齐国策》:王蠋zhú曰:“国破君亡,吾不能存。”庾信诗:“山河不复

论。”②《吕氏春秋》:“春气至,则草木生。”

?③《楚辞》:“余感时兮凄怆。”《拾遗记》:汉献帝为李傕所败,后以泪溅帝衣。④秦嘉诗:“一别怀万恨。”闻人蒨诗:“林有惊心鸟,园多夺目花。”

⑤《燕国策》:习骑射,谨烽火。《史记》: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王勃诗:“物色连三月。”⑥魏文帝书:“价越黄金。”⑦古乐府:“白头不相离。”《诗》:“搔首踟蹰。⑧鲍照诗:“白发零落不胜簪。”司马温公曰:古人为诗: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故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近世唯杜子美,最得诗人之体,如《春望》诗“国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城春草木深”,明无人迹矣。花鸟平时可娱之物,见之而泣,闻之而悲,则时可知矣。他皆类此。

?第二节古书注释的常用术语(P678)

?一、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

(一)解释字词:

(1)释义

1)“曰”、“为”、“谓之”

2)“谓”

3)貌,之貌

4)“犹”

5)“之言”、“之为言”(声训)

6)“言”此言、言此者

7)“某,某也”、“某者,某也”、“某,某者也”、“某,某”。

8)、属、别、丑

9)、“浑言(统言),析言”、“散言,对言”、“散文,对文”

?(2)注音

?注音的方法常用反切和直音,有时也以“读若”、“读如”、“读曰”、“读为”

“读若某同”、“读与某同”等用语指出读音。属于文字通假之列。同音通假。

?3)解释通假字:

?古字某某同,古声某某同,某某义同,某与某古字通。

?以某为某;谓某为某;名某为某。

?(4)文字校勘

?1)衍,脱(夺),当为(当作),倒文

2)本作、本或作、本亦作、一本作

?3)今文、古文、故文

?

?(二)、释文句

?(1)讲解语法

(a)虚词的诠释

“辞”、“词”、“语助”、“语词”、“声”、“发声”。

(b)语法修辞

?(2).互辞、互文、互言、文互相备

?(3)、连语、复语

?(二)非语言文字方面的注释

?1、诠释成语典故?2、考证名物制度

古书的注释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十三经注疏》 2、掌握古书注释的 常见术语:曰、为、谓之 谓犹之言 之为言读曰(读为) 读若(读如) 一、古注的重要性 1、古注是读懂古书的重要途径 2、古注是注释古书重要依据 3、古注能教我们注古书的方法 4、古注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学理论 二、古注的发展概况 1、注释的萌芽期——先秦 先秦的注释是非系统性的,且多在古籍正文中。 《孟子离娄上》:”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 2、注释的兴盛期——两汉 (1)两汉注释兴盛的原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两汉注释的特点:主要限于给儒家经典著作做注。 (3)两汉时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毛诗诂训传》《古文尚书注》 《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春秋公羊解诂》 《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楚辞章句》 3、注释的发展——魏晋至隋唐 (1)魏晋至隋唐注释的特点:注释范围扩大到非儒家经典著作。唐代开始既注原文,也注前人之注。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老子注》《庄子注》《春秋外传》《国语注》《五经正义》(《易》《书》《诗》《礼》《左》《周礼疏》、《仪礼疏》《春秋公羊传疏》《春秋谷梁传疏》《论语疏》、《孝经疏》、《尔雅疏》《孟子疏》《经典释文》《荀子注》管子注》《史记正义》《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史记集解》《汉书集注》《文选注》 4、注释的中落——宋、元、明 (1)本期注释的特点:常借注释来发挥自己的政治、哲学等思想观点。 (2)本期注释古书的重要书籍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 5、古籍整理和古注的高峰期——清朝 (1)原因: 统治者大搞文字狱,文人不敢涉及现实而把精力转向古籍。 (2)清人古注成就体现:注书范围广,注书质量高。 范围广:前人没人整理和注释的古籍,清人作了注解,前人注解过的古籍清人重新作注。质量高:注释详尽可靠,解决了古书中许多疑难问题。 三、古注的内容

国际政治研究-注释体例

《国际政治研究》注释体例 一、 总则 1、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每页依序重新编号。 2、一般情况下,引用外文文献的注释仍从原文,无须另行译出。 3、文章正文后不另开列“参考文献”。 4、所引资料及其注释务求真实、准确、规范。 5、本体例经刊行生效,也在本刊相关网页发布,敬请查阅参照。 二、中文文献 (一)一般著作 1、专著。其注释各个类项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 编著、译著基本一致。例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01页。 司马迁:《史记》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95页。 2、编著。应在编者姓名后加“编”或“主编”、“编著”。例如: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8-49页。 3、译著。在著者姓名前可以“[]”标明著者国别;在文献名之后,可标明译者。例如: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印书馆1985年版,第132页。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15页。 4、如著者、编者为二人,两者姓名之间以顿号间隔;如为三人以上,可省略为“***(第一责任者姓名) 等(编)”。例如: 王正毅、张贵岩:《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3、207页。 刘继南等:《国际战争中的大众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王振华等主编:《重塑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二)单篇文章

古书的注解

通論古書的注解 第一節古書注解的體例 注解古書的工作開始於漢代。秦以前的許多典籍傳到漢代,由於種種原因,漢代人已經不能完全讀懂,於是有一些人專門爲這些古書做注解,如漢代的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他們都是著名的注解家。他們在注解古書時,都有一定的體例,了解這些體例和注解的內容,對我們閱讀古書是非常有用的。我們按照注解的體例分類如下: 一、傳注類 1、傳:本指古代驛站傳遞公文的交通工具,引申爲由此達彼之義,因而遞達古今語言也稱作“傳”。傳,即指闡明經義。 漢代最有代表性的傳是毛亨對詩經做的傳。它以字詞爲訓釋的基本單位。 2、箋:《說文·竹部》:“箋,表識書也”,意思是“在書中有所表記之也”,指在原有注釋旁附記自己的意見。一般是對前人的注有所闡明、補充,或有所訂正。 3、注:也是對經籍的解說。鄭玄曾對《周禮》、《儀禮》、《禮記》作注,鄭玄之後,“注”幾乎取代了“傳”,而成爲訓釋經籍的統稱。二、章句類 章句是離章辨句的意思。這種體式以句子爲基本訓釋單位,通常先解釋詞義,再把字詞的注釋融進句子的直譯之中,串講句意,進而達到對章旨的探討。這種體式的優點是對文獻的注釋更富於整體性,有利於對主題的理解,但不如傳注簡明。東漢時期留下的章句著作很多,

流傳至今的有王逸的《楚辭章句》和趙岐的《孟子章句》。 《楚辭章句》 是王逸根據劉向的《楚辭》十六篇,再加上他自己作的《九思》,逐篇進行訓釋而成。每篇前都有敘文,說明作者和寫作旨趣。這些序文對於理解原作非常重要。 例一《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上陳事神之敬,下見己之冤結,托之以風諫。故其文義不同,章句錯雜,而廣異義焉。 王逸作章句的體例是:先解釋詞義,再串講文句大意。 例二 《孟子章句》 偏重於分析章節句讀,對詞義的解釋不多。篇首有篇題解釋,每章之末有“章旨”。 例三《孟子章句》:“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章旨:言民和爲貴,貴於天地。” 三、義疏類 義疏即疏通其義,它不僅解釋正文,而且還給前人的注解作注解。義疏有疏、注疏、正義等別稱。“正義”即“正前人之義疏。”內容與義疏相同。 最有代表的是唐代孔穎達的《五經正義》。

古籍文献注释规范

古籍文献注释规范 (3)古籍: 古籍既有传统的刻本、抄本,也有具有现代出版形式的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情况比较复杂,可根据古籍形式的不同选择标注方式。 1)抄本或刻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版本/页码。其中篇名、部类名为选项。原刻本标注版本信息,页码有两面,标注时应注明,用a、b或上、下区分。 示例: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三,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第九页a。 2)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古籍为现代出版形式,引用时可参照现代著作(包括析出文献)的标注方式,其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卷册、页码。 作为文献题名的一部分,卷次、部类名及篇名应与原著保持一致,卷次用汉字数字标识,部类名及篇名用书名号表示,其中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原序号仍用汉字数字。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的卷册系根据现代印制需要划分的,与原文献卷次不同,为便于读者查找,也可置于页码之前(选项)。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应标注现代出版信息(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也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标点本”“影印本”等。页码通常为现在的印刷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示例1: 《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三·吴汝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44册,第13444页。 示例2: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东莞城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本,第215页。 影印本古籍通常采用缩印的方式,为便于读者查找,也可标明上、中、下栏(选项)。

示例 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五,沈阳:辽沈书社,1991年影印本,上册,第461页下栏。 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如《论语》、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唐文》《册府元龟》《明实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陶渊明集》等。 示例2 《太平御览》卷六九○《服章部七》引《魏台访议》,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3册,第3080页下栏。 编年体典籍,如需要,可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 示例: 《资治通鉴》卷二○○○,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乙卯,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第?册,第6293页。 唐宋时期的地方志多系私人著作,可标注作者;明清以后的地方志一般不标注作者,书名其前冠以修纂成书时的年代(年号);民国地方志,在书名前冠加“民国”二字。新影印(缩印)的地方志可采用新页码。 示例1 乾隆《嘉定县志》卷十二《风俗》,第七页a。 示例2 万历《广东通志》卷十五《郡县志二·广州府·城池》,《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42册,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第367页。 3)古籍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卷次/出版信息与版本/页码。 示例1 管志道:《答屠仪部赤水丈书》,《续问辨牍》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73页。 示例2 何承矩:《上太宗论塘泊屯田之利》,载赵汝愚编:《宋名臣奏议》卷一○五,《文渊阁四库丛书》第4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4页。

古汉语.下 通论 第四单元 古书注释标点翻译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古代汉语》(下册)通论知识要点﹙一﹚ ■第四单元:古汉语综合运用(共三节) ●笫一节古书的注释〔训诂学常识〕 一古书注释概说: 1汉代的古书注释: 西汉多为先秦儒家经典作注,东汉范围渐扩。 汉代的著名注释家有:西汉毛亨(《诗诂训传》),孔安国(《古文尚书传》、《孝经传》),刘向《五经通义》等;东汉郑玄(《毛诗笺》、《三礼注》),马融(《周易注》、《尚书注》),高诱(《吕氏春秋注》),王逸(《楚辞章句》)等。 2 汉后至唐代的古书注释: 魏晋南北朝:玄学发展,出现了魏·王弼《老子注》、晋·郭象《庄子注》等,史书亦有吴·韦昭《国语注》等; 唐代:出现了“疏”(或曰“正义”)的体例,代表作有孔颖达《五经正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正义),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士勋《春秋谷梁传疏》等。儒家经典之外注疏有杨倞《荀子注》,尹知章《管子注》,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集注》等。 3 宋代至清代的古书注释: 宋代:邢昺为《论语》《孝经》《尔雅》作疏,孙奭为《孟子》作疏,朱熹作《周易本义》《诗集传》《论语集注》《孟子集注》《楚辞集注》等。后人把汉至唐宋注疏的儒家经典加上唐·陆德明《经典释文》的音义合刊为《十三经注疏》。 清代:清代学者盛行古籍整理与研究,对文字、音韵、训诂研究更深。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念孙《广雅疏证》,王引之《经义述闻》,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等。 附:唐、宋注释家的重要成果—《十三经注疏》 ⒈《尚书》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 ⒉《周易》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 ⒊《诗经》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 ⒋《仪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⒌《礼记》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⒍《春秋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⒎《春秋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 ⒏《春秋穀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⒐《周礼》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注释要求

一、注释体例及标注位置 文献引证方式采用注释体例。 注释放置于当页下(脚注)。注释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正文中的注释序号统一置于包含引文的句子(有时候也可能是词或词组)或段落标点符号之后。 二、注释的标注格式 (一)非连续出版物 1.著作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责任方式为著时,“著”可省略,其他责任方式不可省略。 引用翻译著作时,将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文献题名之后。 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等经典著作应使用最新版本。 示例: 赵景深:《文坛忆旧》,北新书局,1948,第43页。 谢兴尧整理《荣庆日记》,西北大学出版社,1986,第175页。 蒋大兴:《公司法的展开与评判——方法·判例·制度》,法律出版社,2001,第3页。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人民出版社,1983,第25页。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第11-12页。 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第9页。 佚名:《晚清洋务运动事类汇钞五十七种》上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8,第56页。 狄葆贤:《平等阁笔记》,有正书局,出版时间不详,第8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46页。 2.析出文献

标注顺序: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页码。 文集责任者与析出文献责任者相同时,可省去文集责任者。 示例: 杜威·佛克马:《走向新世界主义》,王宁、薛晓源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第247-266页。 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325页。 唐振常:《师承与变法》,《识史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65页。 3.著作、文集的序言、引论、前言、后记 (1)序言、前言作者与著作、文集责任者相同。 示例: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4,“序言”,第1页。 (2)序言有单独的标题,可作为析出文献来标注。 示例: 楼适夷:《读家书,想傅雷(代序)》,傅敏编《傅雷家书(增补本)》,三联书店,1988,第2页。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第2页。 (3)责任者层次关系复杂时,可以通过叙述表明对序言的引证。为了表述紧凑和语气连贯,责任者与文献题名之间的冒号可省去,出版信息可括注起来。 示例: 见戴逸为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编、王灿炽纂《北京安徽会馆志稿》(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所作的序,第2页。 4.古籍 (1)刻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版本、页码。 部类名及篇名用书名号表示,其中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原序号仍用汉字数字,下同。页码应注明a、b面。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为什么要读古注 《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赵歧注:?折枝,案摩,折手节,解罢枝也。 刘熙注:?折枝,若今之案摩也。? 陆筠注:?折枝为磬折腰肢。? 朱熹注:?为长者折枝,以长者之命折草木之枝。? 杜甫诗《戏作俳谐体遣闷》:“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 《梦溪笔谈》:?士人刘克博观异书。杜甫诗有?家家养乌鬼,顿顿食黄鱼?。……克乃按《夔州图经》,称峡中人谓鸬鹚为‘乌鬼’。蜀人临水居者,皆养鸬鹚,绳系其颈,使之捕鱼,得鱼则倒提出之,至今如此。余在蜀中,见人家有养鸬鹚使捕鱼,信然,但不知谓之‘乌鬼’耳。? 古书的注释按时间分可以分为古注和今注两大类(大体清代以前的注释叫古注)。今注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般说来观点比较正确。科学性较强,而且使用现代汉语,通俗易懂,但我们阅读古书仅仅借助今注是不够的,这是因为: 1、古代的传注家距古书成书时代近,如汉代注先秦之书,也就是几百年,语言变化不大,典章制度尚存,加之他们学识渊博,学风扎实,所作的注解往往比较可靠。这些古注都是今注的基础和依据。今注有的比较简单,各种注本对一些问题的解释也不尽相同,为了更加确切、深入的理解古书的内容,就必须阅读古注。 2、有许多古书至今没有今注。我国的古代典籍浩如烟海,有今注的只是一小部分,对多数没有今注可参考的古书在阅读时必须借助古注。 古人读书非常重视古注。(清)阮元在《十三经注疏》前的《重刻宋版注疏总目录》中说:“窃谓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学当从注疏始。空疏之士,高明之徒,读注疏不终卷而思卧者,是不能潜心研索,终身不知有圣贤诸儒经传之学矣。”

古书注释的作用

古书注释的作用: 1.清人和清人以前的注释都属于古人注,简称古注。 2.古注是阅读古书的阶梯和桥梁。 3.古注接近实际,较为可靠。 4.古人注是今人注的源头,是今人注的重要依据。 5.古注有时比查字典更能解决问题 6.古书注释的发展概况: 7.古书注释开创于西汉。两汉注释古书,以解经为目的。 8.今文学派好阐发“微言大义”,注释往往繁琐冗杂。古文学派重文字训诂,简约质朴, 不离经空发,人称“朴学”、“汉学”。 9.毛亨《毛诗诂训传》,郑玄《毛诗笺》、《周礼注》、《仪礼注》、《礼记注》,何休《春秋公 羊传注》等;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名》,高诱《战国策注》、《吕氏春秋注》。 10.三国·王肃、韦昭王弼、韩康伯《易注》,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何晏《论语集解》, 裴骃《史记集解》,皇侃《论语义疏》,裴松之《三国志注》,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张湛《列子注》,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郦道元《水经注》;郭璞《尔雅注》、《方言注》 11.隋·刘炫《春秋左氏传述义》、《春秋规过》、《春秋攻昧》 12.唐·注书进一步发展并取得重大成就,是继两汉以后的又一高峰期。 13.孔颖达等人《五经正义》,贾公彦《周礼疏》、《仪礼疏》,徐彦《春秋公羊传疏》,杨 士勋《春秋谷梁传疏》,合称“九经义疏”。唐人义疏代表了唐代注释的最高成就。 14.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颜师古《汉书注》,李贤《后汉书注》,杨倞 《荀子注》,成玄英《庄子疏》,李善《文选注》等。《史记索隐》、《史记正义》与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世称“史记三家注”。 古书注释的类型: (一)诂训类以解释词义为主 1.诂、训:侧重于字词、名物解释。诂是以今言释古言,侧重于解释单词的意义;训是对 古代词语作形象性的描绘与说明,侧重于解释由两个相同的单音节词构成的词语(重言),并兼言其比兴意义。 2.传:传述,指传述经文的文义。一般是先释字句,后明经旨。原本指解释儒家六经的书, 后也做一般的注释名称。 3.注:注释的通称。名称大致始于东汉郑玄。 4.笺:对经传简略不明的地方加以补充发挥,对不同见解的地方加以订正。

古代汉语 古书注解

古书的注解 一、解释下列注解体例的名称:传、正义、疏、笺、注、章句、集解。 二、解释下列注解术语的作用,并把作用类似的归在一起: 曰、谓、为、犹、貌、谓之、之貌、读为、之言、读曰、读若、之为言、读如、之犹言、犹言。 三、问答: 1.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2.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几种? 捌、古书的标点 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2.标点古书常见的错误有哪两种情况? 3.什么是句读,句读与今天所说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二、给下列古文加标点符号,并说明加点词的意义、在句中的作用或用法: 1.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 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离娄上) 4.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5.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易曰先王以明罚饬法此其所长也及刻者为之则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而欲以致治至于残害至亲伤恩薄厚(汉书?艺文志?诸子略) 6.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曰使齐人傅之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孟子?滕文公下) 7.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涯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注:①涘:岸边。渚:水中小块陆地。 8.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为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称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吕氏春秋) 9.富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节用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以上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譑①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他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荀子?富国) 注:①纠譑:搜刮。 10.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

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

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主要有三类: ①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解释先秦文献词句为主的一种体例. ②义疏体:是既释经文又兼释注文的一种体例. ③集解体:是汇集众说的一种体例 另一种解释: 疏: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起源于南北朝,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的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辨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论语义疏》是现今完整流传下来的南北朝时期的唯一义疏体著作,此书亡佚于南宋,清乾隆年间又由日本传入。 传:替经书作注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例如:《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它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它的还有注、笺、正义、诠、义疏、义训。亦有自述生平者,称“自传”。传记大体分两大类:一类是以记述详实史事为主的史传或一般纪传文字;另一类属文学范围,以史实为根据,但不排斥某些想象性的描述。黄道周《节寰袁公传》:“(袁可立)子枢,博雅有胆识,为户部郎,别有传。” 笺: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毛诗》篇首“郑氏笺”孔颖达疏:“郑於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吕忱《字林》云:'笺者,表也,识也。'郑以毛学审备,遵畅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记识其事。故特称为笺。”后因以称注释古书,以显明作者之意为笺。 注释,顾名思义,当然是解答疏导正文中不甚清楚的问题。古书的注释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 随文释义的注疏; 通释语义的专著。 先说随文释义的注疏。 随文释义的注疏向来有很多名称,最初叫做“传”,叫做“说”,“解”,也称为“诂”“训”,后来又有“笺”、“注”“诠”“述”“学”“订”“校”“考”“证”“微”“隐”“疑”“义”“疏”,“音义”“章句”等别名。这些名称有的名异实同,有的意义微殊,有的互相结合,成为新的名称,如“训诂”“诂训”“解诂”“校注”“义疏”“疏证”等,其用途各不相同。现试举主要者一二: 传,即传授讲解的意思,《春秋》有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传有的阐明大义,有的引申未言之意,有的逐句解释。古语云“圣人作其书,贤者作其传”。传有内传、外传、大传、小传、补传、集传之分。 注,取义于如水注物,对文字古奥、文义艰深之处,略疏典故。注也是现在通用的注释名词。 注疏的内容大致有:1.解释字义,2.串讲文意,3.分析名读,4.校勘文字,5.阐述语法,6.说明修辞手段,7.诠解成语典故,8.考证古音古义,9.叙事考史,10.记述说川,11.发凡起例。就形式而言又可分成八类。1.注和疏(注只释、疏兼释注),2.释义和叙事,3.他注和自注,4.补注和集注。 再说通释语义的专著。 所谓通释语义的专著,是对随文释义的注疏说的。两者都是释义的书,但所释的义和释义的方法却都有些不同。后者所释的义被局限在某种语言环境中,即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方括号、注明国籍。 5.作者注仅注明作者单位(不含院系)及职称或者职务。 6.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7.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8.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9.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10.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1.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2.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3.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行"。 14.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著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古书注解

一、说明属于哪一种体例,运用了何种注解方法。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有所成也。)四十而不惑,(孔曰:“不疑惑。”)五十而知天命,(孔曰:“知天命之终始。”)六十而耳顺,(郑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马曰:“矩,法也。从心所欲无非法。”)[疏]“子曰”至“逾矩”。○正义曰:此章明夫子隐圣同凡,所以劝人也。“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者,言成童之岁,识虑方明,於是乃志於学也。“三十而立”者,有所成立也。“四十而不惑”者,志强学广,不疑惑也。“五十而知天命”者,命,天之所禀受者也。孔子四十七学《易》,至五十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也。“六十而耳顺”者,顺,不逆也。耳闻其言,则知其微旨而不逆也。“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矩,法也。言虽从心所欲而不逾越法度也。孔子辄言此者,欲以勉人志学,而善始令终也。 二、给下段《诗经·卫风·相鼠》的注疏加上标点符号。并用不同的符号标明 毛传、郑笺、孔疏及《经典释文》的注音。(毛传□□、郑笺□□、孔疏□□、注音{□}) 相鼠刺无礼也卫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刺在位承先君之化无礼仪也○相息亮反篇内同[疏]相鼠三章章四句至礼仪正义曰作相鼠诗者刺无礼也由卫文公能正其群臣使有礼仪故刺其在位有承先君之化无礼仪者由文公能化之使有礼而刺其无礼者所以美文公也凯风美孝子而反以刺君此刺无礼而反以美君作者之本意然也在位无礼仪文公不黜之者以其承先君之化弊风未革身无大罪不可人废之故也相鼠有皮人而无仪相视也无礼仪者虽居尊位犹为暗昧之行笺云仪威仪也视鼠有皮虽处高显之处偷食苟得不知廉耻亦与人无威仪者同○行下孟反之处昌虑反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笺云人以有威仪为贵今反无之伤化败俗不如其死无所害也[疏]相鼠至何为○正义曰文公能正其群臣而在位犹有无礼者故刺之相鼠有皮犹人之无仪何则人有皮鼠亦有皮鼠犹无仪故可耻也人无礼仪何异于鼠乎人以有威仪为贵

注释及书目体例

注釋及書目體例 一、正文及注釋 (一)請使用新式標號,惟書名號改用《》,篇名號改用〈〉。在行文中,書名和篇名連用時,省略篇名號,如《莊子?天下篇》。若為英文,書名請用斜體,篇名請 用??。中文標點符號,請用全形;英文標點符號,請用半形。 (二)數字部份(含年月日、頁數、注釋號碼、編號、卷、期數……)請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半形)。 (三)論文中所出現之相關重要人物,第一次出現請在括號內註明生卒之西元記年。皇帝亦註明在位之西元記年。外國人名、地名及專有名詞,請附註原文。 二、注釋之體例,請依下列格式: (一)引用專書:著作者姓名:《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頁數起迄。 王夢鷗:《禮記校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頁102。 孫康宜著,李奭學譯:《陳子龍柳如是詩詞情緣》,增訂本(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1998年),頁21-30。 Mark Edward Lewis,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pp. 5-10. (二)引用論文:作者姓名:〈篇名〉,《期刊名》卷期(出版年月),頁數起迄。 1、期刊論文: 王叔岷:〈論校詩之難〉,《臺大中文學報》第3期(1979年12月),頁1-5。 林慶彰:〈民國初年的反詩序運動〉,《貴州文史叢刊》1997年第5期,頁1-12。 Joshua A. Fogel, ? ‘Shanghai-Japan’: The Japanese Residents’ Association of Shanghai,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9/4 (Nov. 2000): 927-950. 2、論文集論文: 余英時:〈清代思想史的一個新解釋〉,《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1976年),頁121-156。 John C. Y. Wang, ?Early Chinese Narrative: The Tso-chuan as Example, ? in Andrew H. Plaks, ed., Chinese Narrative: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3-20. 3、學位論文:作者姓名:《論文名》,(出版地:系所名稱及論文別,出版年),頁數起迄。

《法学研究》论文编辑格式及注释体例

论文编辑格式 作者名称写在篇名下面,用脚注着名作者身份,作者名称用五号字宋体加粗剧中 一、标题:(各小标题间段前段后不需要设置行距) (一)标题一(篇名)样式: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 副标题用小四号字,右对齐 (二)标题二样式:四号+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二用“一、二、三……” 表示。 (三)标题三样式:小四+宋体+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三用“(一)、(二)、(三)……”表示。 (四)标题三以下的标题: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标题四用“1. 2. 3.”,标 题五用“(1)(2)(3)”。 二、正文格式:五号+宋体+首行缩进2字符+单倍行距 三、论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 无缩进,名称统一为“摘要”和“关键词”,小四号+楷体+加粗,用【】括起来,摘要内容和关键词用五号+楷体+单倍行距 四、脚注及参考书目: 1.全文脚注用小五号字; 2.参考书目不写(除确与文章有关的书目外) 《法学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规定 1.采用脚注(法律史文章之古文献可采加括号之文内注)。 2.连续注码。[???????? 3.注码放标点符号后(对句中词语加注者除外)。 4.文中及页脚注码符号为六角型括号。引文资料作者为外国人者,其姓名前加 方括号注明国籍。 5.一般的感谢语可酌情删去。如系项目成果,可保留项目名称。 6.非引用原文者,注释前加"参见"。 7.非引自原始出处的,注释前加"转引自"。 8.数个资料引自同一出处的,注释采用:"前引〔2〕,某某书,第×页。" 或者"前引〔2〕,某某文。"两个注释相邻的,可采"上引某某书(文)"。 ?????????

9.引文出自同一资料相邻页者,只注明首页;相邻数页者,注为"第×页以下" 10.出版日期仅标明年份。通常不要"第×版"、"修订版"等。 11.引文出自杂志的,不要"载"、"载于"字样。 12.原则上要求所引用的资料出自公开发表物。未公开发表的,采"××××年印行"。 13.原则上不可引用网上资料。 (二)注释例 1.着作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2〕周鲠生:《国际法》上册,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56页。 2.论文类 〔3〕王家福、刘海年、李步云:《论法制改革》,《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3.文集、教材类 〔4〕龚祥瑞:《比较宪法学的研究方法》,载《比较宪法研究文集》第1册,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佟柔主编:《民法》,法律出版社1980年版,第123页。 4.译作类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69页。 5.报纸类 〔7〕王启东:《法制与法治》,《法制日报》1989年3月2日。 6.古籍类 〔8〕《宋会要辑稿?食贷》卷三。 〔9〕〔清〕沈家本:《沈寄簃先生遗书》甲编,第43卷。 7.辞书类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932页。 8.港台着作 〔11〕戴炎辉:《中国法制史》,台湾三民书局1966年版,第45页。 〔12〕史尚宽:《民法总论》,台湾1988年版,第230页。 9.外文类 从该文种注释习惯。着作或者文章名使用斜体。尽可能避免中外文混用。

古书中的注解

古漢語通論(十七) 古書的注解 我國比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過注解。今天我們要想比較順利地讀懂一部古書,一般都要參看舊注。有些文字比較艱深的古書,如果不參看舊注甚至根本無法讀懂。 注解古書的工作開始於漢代。秦以前的許多典籍傳到漢代,由於種種原因(如語言的發展,口授和傳抄的錯誤等),漢代人已經不能完全讀懂;於是有一些人專門為這些古書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國、馬融、鄭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鄭玄對先秦的經書,像《周易》《毛詩》《周禮》《儀禮》《禮記》《論語》等書,都曾作過注解。這些注解對我們了解先秦古籍非常有用,如果沒有漢代學者這一番辛勤的工作,有許多先秦古籍我們今天是很難讀懂的。到了唐代,距離漢代又有六七百年了,許多漢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來,又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了,於是出現了一種新的注解,作者不僅解釋正文,而且還給前人的注解作注解。這種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義”。例如現在最通行的《十三經注疏》中的《詩經》就是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傳、鄭箋的“傳”和“箋”,當時都各有特定的意義,“傳”指闡明經義,“箋”有補充與訂正毛傳的意思,一方面對毛傳簡略隱晦的地方加以闡明,另一方面把不同於毛傳的意見提出,使可識别。 注:《十三經注疏》大多數是漢朝人或魏晉人做的注,唐宋人做的疏,各部書的注疏人如下: 《周易》: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舊題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左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春秋谷梁傳》:晉范甯注,唐楊士勳疏; 《論語》: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孝經》:唐玄宗注,宋邢昺疏; 《爾雅》:晉郭璞注,宋邢昺疏;

注释体例及要求

附件:《国际政治研究》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及要求 一、总则 1、采用页下注(脚注),每页依序重新编号。 2、一般情况下,引用外文文献的注释仍从原文,无须另行译出。 3、文章正文后不另开列“参考文献”。 4、所引资料及其注释务求真实、准确、规范。 二、中文文献 (一)一般著作 1、专著。其注释各个类项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编著、译著基本一致。例如: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01页。 司马迁:《史记》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95页。 2、编著。应在编者姓名后加“编”或“主编”、“编著”。例如: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8-49页。 3、译著。在著者姓名前可以“[]”标明著者国别;在文献名之后,可标明译者。例如: 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印书馆1985年版,第132页。 [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导言,第15页。 4、如著者、编者为二人,两者姓名之间以顿号间隔;如为三人以上,可省略为“***(第一责任者姓名)等(编)”。例如: 王正毅、张贵岩:《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范式与现实经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03、207页。 刘继南等:《国际战争中的大众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王振华等主编:《重塑英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 (二)单篇文章

1、文集中的文章 其引文注释的标注次序为:著者,文章题目(加书名号),文集编者名称,文集名,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例如: 张世鹏:《历史比较中的欧洲“第三条道路”》,陈林、林德山主编:《第三条道路:世界之交的西方政治变革》,北京:当代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78页。 2、报刊文章 刘汉俊:《一个民族的征帆——写在郑和下西洋600年之际》,《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第10版。 张小明:《革命、修正和补充》,《欧洲》2001年第3期,第16页。 3、会议论文 余谋昌:《公正与补偿:环境伦理与环境政治的结合点》,“环境政治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大学,2005年6月17-19日,第9页。 4、学位论文 苏长和:《全球公共问题与国际合作:一种制度的分析》,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论文,1999年4月,第55页。 (三)其他 如引用资料来自政府出版物、通讯消息、未刊手稿、缩微胶卷等,其注释也应尽量标明编著者、文献名、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或者文献性质、收藏地点、收藏编号等。如无需或不便标明著作者/编辑者,则标明其他类项也可。例如: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3页。 《中国与八国财长就全球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对话》,新华社莫斯科2006年2月12日电。 辽宁省档案馆编:《日俄战争档案史料》,档案第86、91号,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144页。 三、外文文献(以英文文献为例,其他外文文献可参照执行) (一)著作 其引文之注释类项标注为:著者,文献名(斜体),出版地、出版机构及版次,页码。著作者姓名以名前姓后的顺序书写。例如:

古书注解

古书注解 讲授内容: ⑴古代重要典籍注释情况 ⑵古注内容 ⑶古注术语 ⑷古人旧注选读 一,古代重要典籍注释情况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㈠《左传》 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 唐.陆德明《左传音义》

唐.孔颖达《左传正义》 ㈡《公羊传》 汉.何休《公羊传解诂》 唐.陆德明《公羊传音义》 徐彦《公羊传疏》 ㈢《谷梁传》 晋.范甯(níng)《谷梁传集解》 唐.杨士勋《谷梁传疏》 陆德明《谷梁传音义》 ㈣《诗经》 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 东汉.郑玄《毛诗笺》 唐.陆德明《毛诗音义》 唐.孔颖达《毛诗正义》 以上注释见《十三经注疏》

南宋.朱熹《诗集传》 ㈤《论语》 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 唐.陆德明《论语音义》 宋.邢昺《论语疏》 以上注释见《十三经注疏》六朝.皇侃《论语义疏》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 ㈥《孟子》 汉.赵岐《孟子章句》 宋.孙奭shì《孟子疏》 以上注释见《十三经注释》宋.朱熹《孟子集注》 清.焦循《孟子正义》。 ㈦《庄子》

晋.郭象《庄子注》 清.郭庆藩《庄子集解》 ㈧《昭明文选》 唐.五臣注 唐.李善《文选注》 ㈨前四史 刘宋.裴骃《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以上合称“史记三家注” 唐.颜师古《汉书注》 唐.李贤《后汉书注》 南朝.裴松之《三国志注》

㈩《楚辞》《国语》《吕氏春秋》《淮南子》《战国策》 汉.王逸《楚辞章句》 三国.韦昭《国语解》 汉.高诱《吕氏春秋注》《淮南子注》《战国策注》 (十一)《五经正义》 唐孔颖达著,包括《尚书正义》《毛诗正义》《春秋左氏传述义》《周易正义》《礼记正义》 (十二)四书集注 南宋朱熹著,全称“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孟子集注》。

古代汉语练习——古书注解

古书注解练习 [练习一] 一、填空: 1、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_______时代。当时著名的注解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部重要的古代作品,注解的人常常很多,后来就有人把各家的注选集在一起,再加 上自己的注解,成为________或_________,例如何晏注《_____ _____》,就是此类著作。 3、注解常见的几种情况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十三经注疏》大多数是______人或_______人做的注,______人做的疏。 5.《春秋左传》是晋_______注,唐_____等正义;〈尔雅〉是晋_____注,宋______疏。二、将常用的注解术语“曰”、“谓”、“犹”、“貌”、“之言”分别填入括号。 1.《礼记·王制》:“古者公田籍而不税。”注:“籍( )借也。” 2.《诗·魏风·伐檀》:“之河之侧兮。”毛传:“侧( )崖也。” 3.《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王逸章句:“崔嵬,高()。” 4、《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孔注:“政()法教。” 5、《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郑注:“同门()朋,同志()友。” 三、阅读下面古书的注解,并回答问题: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杭,渡也。笺云:谁谓河水广与,一苇加之,则可以渡之,喻狭也。今我之不渡,直自不往耳,非为其广。○苇,韦鬼反。杭,户[疏]笺:“一苇”郎反。与,音余,下“远”与“同”。狭,音洽。为,于伪反○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者也,可以浮之水上而渡,若桴栰然,非一根苇也。此假有渡者之辞,非喻夫人之宋渡河也。何者?此文公之时,卫已在河南,自卫适宋不渡河。”(《诗经·卫风·河广》) 1、哪几句话是毛传? 2.哪些话是郑笺? 3.哪些话是孔疏?孔疏是解释谁的话? 4.哪些话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中的? 四、简答题: 1.古书注解中的“谓”和“谓之”有何不同? 2.古书注解中“读为、读曰”和“读若、读如”有何分别? [练习二] 一、选择题(单项或多项): 1.古书注解中,用作校勘的术语是____________。 ①之言,之为言;②夺;③当为;④谓之;⑤犹 2.为《十三经注疏》作《校勘记》的是_________。 ①王念孙;②王引之;③俞樾;④阮元 3.萧统的《文选》,在唐代有___________。 ①李善注;②五臣注;③颜师古注;④孔疑达注 4.李善为李密《陈情表》“既无伯叔,终鲜兄弟。”两句加了注:“毛诗曰。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李善这里是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