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心得体会

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心得体会
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心得体会

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16-07-21T10:22:36.603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1期作者:李祥新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都发生较大改变,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

李祥新

张家界市永定区妇幼保健院湖南张家界 427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心得。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3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61.76%,有效29.41%,无效8.82%,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34%,有效38%,无效28%,总有效率7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明确,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治疗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hronic Atrophy Gastritis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experience. Methods:a total of October 2014 - 2015 years 10 months in our hospital from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patients with 34 case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select the same period of 50 cases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patients as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based on the use of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Results: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 markedly 61.76%,effective 29.41%,8.82% invali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1.18%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34% markedly effective,effective 38%,28% is invalid,efficiency of 72%;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P <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process does not appear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two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on the basi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linical effect is clear,treatment effect is better than simply using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safe and reliable,it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都发生较大改变,临床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人数逐年增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患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容易发展为癌变,直接威胁其生命安全。本文主要探讨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心得,特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3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为对照组,临床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3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观察组患者年龄28岁到71岁,平均年龄

(45.19±2.61)岁;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4例;病程4个月到15年,平均病程(7.98±2.53)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9岁到73岁,平均年龄(46.71±2.28)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病程5个月到16年,平均病程(8.16±2.27)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的治疗方式,服用左氧氟沙星200mg,甲硝唑400mg,兰索拉唑30mg,每天2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患者所用方剂每天1剂,加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2周为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判定标准[2]

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急性炎症消失,慢性炎症改善明显,饮食正常,经病理检查各项指标减轻2级以上,判断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急性炎症好转,慢性炎症有改善,饮食有好转,判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统计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61.76%,有效29.41%,无效8.82%,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34%,有效38%,无效28%,总有效率72%;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为单纯性萎缩和萎缩伴有增生,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上腹部出现胀痛感,早饱,精神不振等,并伴有消瘦,

综述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研究进展 摘要现代医家继承发展古人经验,形成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胃气虚,气机失调的定则,同时认为瘀血阻滞为慢性胃炎的常见病机,而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幽门螺杆菌得以发现,胃黏膜得以直观,现代医家进一步发展了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认为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乃慢性胃炎不可忽视的病机之一。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研究;研究进展 一.慢性胃炎的概念及由来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是指胃粘膜层可见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炎性改变。1970 年代初,临床使用纤维胃镜检查之后而被广泛诊断。纤维胃镜的应用使得我国慢性胃炎患者约占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故有“胃镜所到处处有炎症”的风趣之说。2000 年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采纳了国际上新悉尼系统(Update Sydney system)的分类方法,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将慢性胃炎分成浅表性,又称非萎缩性(non-atro-phic)、萎缩性(atrophic)和特殊类型(specialforms三大类。二.慢性胃炎的发病率 慢性胃炎因高患病率、慢性迁延性病程及疾病的久治不愈而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国外资料显示慢性胃炎占普通人群的40%左右,目前国内虽缺乏慢性胃炎大规模人群的调查资料,但有资料显示,在普通人群中50 岁以上者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高达50%左右,老年疾病中位居前十位,病程慢性迁延。长期以来,医学界普遍认为, 精神压力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是慢性胃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1983 年Waarre 和Marshll 证明了幽门螺杆菌才是胃炎致病的最主要原因,幽门螺杆菌在全世界人口 平均患病率约占50%,我国人群患病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从那以后,改变了人们 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手段,认为胃炎是一种可治愈、不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临床上仍然存在相当多一部分慢性胃炎患者,虽然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也给予了正规三联或四联等治疗,但胃部不适的症状依然存在, 故为了弄清这一原因,有学者在正常人(无胃部症状)中进行了流调,结果发现,正常人群中约有50%~62.42%的人血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这个数据接近于慢性胃炎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人群。 三.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多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与不良饮食习惯和社会、环境因素以及身体素质有密切关系。 中医认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久郁化热,灼伤胃津,损伤胃络;饮食不节,嗜食辛甘,邪从口入,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蕴湿生热,阻碍气机,瘀阻胃络;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失调,或劳逸失常而致中气虚弱,运血不畅,胃络失养。主要病机派生主要证型,反映共性特征。证之临床,慢性浅表性胃炎多见气滞、湿热之证;慢性萎缩性胃炎多见气虚、阴虚和血瘀之证。四.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 1. 内镜诊断 浅表性胃炎可见红斑( 点状、片状和条状) 、黏膜粗糙不平、出点( 斑) 、黏膜水肿、出血等基本表现。 萎缩性胃炎可见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黏膜血管显露; 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基本表现,后者系伴增生性病变所致。 2. 病理组织学诊断 ( 1) Hp: 观察胃黏膜黏液层、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管上皮表面的Hp 。无: 特殊染色片上末见Hp; 轻度: 偶见或小于标本全长1/3 有少数Hp; 中度: Hp分布超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09-23T15:36:48.50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5月10期作者:王军文 [导读]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 王军文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卅铺卫生院;甘肃庆阳745115) 【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方法:观察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期间诊治的50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进行观察与评估。结果:和对照组的80.5% 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合计值 95.5% 更高,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与对照组的23.0% 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 5.1% 更低,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够在降低复发率的基础上发挥显著疗效,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慢性胃炎属于常见的一种临床消化内科慢性疾病,基于不同原因影响下胃粘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采取西药治疗可不同程度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中医治疗可以依据病症分型,予以针对性治疗,联合两种方法可获得显著的作用[1]。本文阐述了在2016年1月至 2018年10月期间参与诊治的50 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 1.1一般资料:50例均来自我院内科,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 例,男 14 例,女 11 例;年龄20-70 岁,病程 2~10 年;其中浅表性胃炎 14例,糜烂性胃炎 8例,肥厚性胃炎3例.对照组 25例,男13例,女12 例;年龄19-70岁, 病程1.5-11年;其中浅表性胃炎14 例,糜烂性胃炎7例,肥厚性胃炎4例.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病程、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患者可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等临床表现,少数患者可存在上消化道出血、消瘦及贫血等一系列症状。②符合胃镜下表现,即镜下黏膜萎缩早期表现为胃黏膜颜色变淡,呈暗红色或灰黄色,严重者黏膜以灰白色或灰蓝色为主,且病变部位与周围边界不清,于黏膜上可见红白相见,但以白颜色为主;除此之外,可在黏膜下见血管暴露,初期萎缩可看到黏膜内暗红色网状细小血管,随着疾病的发展于黏膜下可见较大的蓝色树状静脉显露,是萎缩性胃炎重要特征之一。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萎缩性诊断标准及中医证候标准;②认知功能正常,无药物禁忌症及过敏史,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于近期 3 周内尚未服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关药物。排除标准:①合并胃癌等疾病;②合并消化性溃疡等疾病;③合并严重肝、肾、心、肺等系统疾病④存在明显药物过敏史及禁忌症;⑤存在严重应激反应,不愿参加本次研究。 1.3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枸橼酸铋钾于餐前服用,剂量为1.0 g;吗叮林剂量为10 mg,一天3次;雷贝拉唑剂量为20g,一天3次;疗程为30天。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和胃清瘀汤,组方包括刺猬皮15g、砂仁5g、丹皮 20g、梅花12g、石斛12g、丹参 20g、白芍15g、徐长卿15g、茯苓 20g、红景天30g、半夏10g、焦三仙各10g、白术20g、柴胡 10g,对合并脘腹胀满患者,增加炒莱菔子15g、槟榔10g、木香10g、草豆蔻 20g;对于合并气滞嗳气患者加入沉香 10g、旋覆花 10g、代赭石 5g;对于合并腹泻患者加入痛泻要方即加用陈皮 10g;防风 10g、对于咽中咯吐不爽者加入桔梗 10g、竹茹 10g、浙贝母 10g;对于烧心反酸严重者加入虎杖15g、浙贝母 20g、海螵蛸 30g;对于合并便秘患者加入火麻仁 15g、苦杏仁 10g;水煎 1 剂 500ml 分早晚空腹温服[2]。 1.4疗效标准:疗效标准以《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参照标准.按2周为1个疗程, 2组均于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粘膜活动性炎症消失,病理组织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主要临床症状减轻,胃镜检查粘膜炎症范围缩小,病理组织活检病变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改变不明显或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9.0 软件处理,以率(%)和(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采取卡方检验与t检验(与正态分布相符合),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2.结果:2.1和对照组的80.50% 对比,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合计值95.5% 更高,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2.2与对照组的2 3.0% 比较,观察组慢性胃炎患者不良反应计算值 5.1% 更低,P<0.05,数据间有统计学检验意义。 3.讨论:中医学中认为引发慢性胃炎的根本原因是患者肝气郁结、胃脘失和以及日久中气亏损,发生此种情况的诱发因素是患者饮食及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等。所以可基于药物治疗上添加中药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进而达成辩证治疗的目的[3],西医治疗方式是调整患者的胃部环境,进而使得细菌难以在新的胃环境中生存。利用药物消灭幽门螺杆菌,进而将因细菌引发的胃损伤症状进行缓解,患者胃功能可在良好且正常的环境下运行。但是西医治疗存在一个明显的弊端,就是效果具有一定的实效性,短期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但是长期治疗的话病情容易反复,并且治疗效果会随治疗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总之,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用药治疗中,可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的中药治疗方法,可切实提升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对于患者而言此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和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展现更具优势的作用,所以应当考虑对其进行推广和普及。 参考文献:[1]梁木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 [J]. 广东医学 ,2016,37(s2):235-236. [2] 高玉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5):150. [3] 田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 [J]. 医学信息 ,2017,30(5):171-172.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6-06-23T16:23:56.073Z 来源:《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作者:柳祥武[导读]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论述分析。 哈尔滨天泰医院 151801 【摘要】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论述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分别用中西药的方法对胃炎患者进行诊疗,并比较患者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86例患者中经过胃镜诊断结果显示结果全部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08%。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而且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结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率。【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治疗研究【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48-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该病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患者的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临床中常采用传统的西药对患者进行抗胃酸和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但是有效率不高我们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加上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表现不仅缺乏特异性,且在病程演变过程中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这就给该病的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45例,所有患者年龄最大为81岁,年龄最小为28岁,平均年龄(46.71±18.67)岁,所有患者均排除消化道溃疡、十二指肠肿瘤等相关消化道疾病。而且86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打嗝、上腹部饱胀或疼痛等。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入院后首先实施胃镜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下表现为:病变组织有红白相间的表现,主要以白色为主,组织内血管透明可见,将此类症状定性为第一类症状;患者胃内黏膜皱壁有明显变薄的现象,将此类症状定性为第二类症状;表面黏膜较为粗糙,有颗粒样改变,并将此类症状定位第三类症状。以上病例均由固定的胃镜医师进行相关操作。患者实施完胃镜检查后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所有患者均在病变部位取病变标本3-6块送检。 1.3诊断标准 病理组织学检查由固定的有长期临床经验的医师进行病理诊断,诊断标准参考新悉尼系统及我国2000年全国慢性胃研讨会议中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相关诊断标准,然后对患者实施幽门螺杆菌检查。 1.4统计学理论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现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诊断结果 在我院所收治的86例患者中,经过胃镜诊断结果显示全部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症状。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在86例萎缩性胃炎或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有51例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症状,其中大肠皮化生27例、小肠皮化生2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症状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9.07%。 2.2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 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显示86例患者中,39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45.35%;47例患者检查结果为阴性,占54.65%。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呈阳性的患者有29例,占42.65%;肠上皮化生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8例,占44.44%;异型增生患者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2例,占15.38%。由此可间幽门螺杆菌阳性主要与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以及异性增生等因素有关。 2.3患者的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表现为腹胀、上腹痛或上腹部不适、早饱感、稍微多食则腹胀更明显,甚至出现暖气、恶心、消化不良、疲乏,消瘦,纳差,贫血等症状。目前,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幽门螺杆菌、饮食及环境因素、免疫等因素可能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原因。临床中常规采用根除幽门螺杆菌、抗感染等西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但是效果不佳。性胃炎的治疗手段更为具体和有效。在本研究中,对本院接诊的8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分别采用西药和中西药结合的治疗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采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从而得出了可靠的结论。 3.讨论 3.1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反复遭到侵害而见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黏膜变薄,或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病理特点的病症,其临床表现复杂,变化多端,反复迁延。一般多见上腹部痞满,疼痛,嗳气,食欲减退或无食欲,日久不愈则见消瘦、乏力。近年来,学者们在临床方面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了大量观察与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疗效,为患者减轻了病痛同时也为学者们提供了一定临床依据和参考,这方面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加减、中医其他方法治疗为主。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较长,症状反复,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展多是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 3.2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结果的相关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6-06-14T16:09:30.950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6期作者:甘非[导读] 观察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岳阳市中医医院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86.5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68.33%;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0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两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大大的提高,使得医患关系和谐,信任度增加,患者可以更好的遵医嘱按时吃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对抗疾病。【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其病情易反复[1],病程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低,临床的治疗效果一般。本文主要观察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纤维胃镜、电子胃镜等检查且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患者无精神、意识类障碍,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患者无伴随性恶性肿瘤;患者无相关药物禁忌症;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伴有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患者患有其他肝胆胰胃等相关感染性疾病;患者没有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27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7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29岁到79岁,平均年龄(49.18± 2.63)岁;病程5个月到9年,平均病程(4.37±1.63)年。对照组60例,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27岁到81岁,平均年龄(49.18±2.36)岁;病程6个月到10年,平均病程(4.98±1.86)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积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并相应的进行日常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心理护理,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困扰患者,病情容易反复,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及时与之沟通,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方面的了解,帮助患者全面疏导不良情绪,建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和依从性。(2)健康教育,护理人员与患者建立好相互的信任关系后,可针对患者的情况对其进行全面的疾病教育宣传,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过程,让患者对疾病、治疗等情况可以全面、深入的了解,消除患者由于对疾病认识不充分而造成的紧张、恐慌等不良情绪[2]。(3)生活、饮食指导,对于有烟酒史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鼓励戒烟戒酒,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运动,增加机体抵抗力。饮食应以高蛋白,丰富的维生素等为主,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注意饮食酸碱平衡,保护胃黏膜。患者应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生冷、浓茶、咖啡等。(4)出院指导,患者即将出院前一天,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生活情况等再进行叮嘱和指导,并告知患者应定期复查,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总评分0分到100分,得分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70分到90分为满意,60分到70分为一般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判定标准 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相关检查胃黏膜萎缩表现基本改善,判定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部分改善,经相关检查胃黏膜萎缩表现部分减少,判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判定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对比采用SPSS20.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则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判断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32.84%,满意29.85%,一般满意2 3.88%,不满意13.43%,总满意率86.55%;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25%,满意21.67%,一般满意21.67%,不满意31.67%,总满意率68.33%;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张子俊名老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张子俊名老中医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 发表者:赵东奇1234人已访问 著名老中医张子俊,从事中医脾胃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余载,在理论和临床方面造诣甚深,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张老临证,屡见他治愈沉疴痼疾,得悟颇深。现将其经验整理于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是临床难治之证。病机为本虚标实,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胀痛、心下痞满、呃逆、烧心、嘈杂为主证的病症。脾与胃,一脏一腑,互为表里,共主升降,故胃病多涉及脾,脾病亦可及于胃。张老根据脾胃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认为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脾胃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其他脏腑有病也可影响脾胃。胃气和则五脏安,脾升胃降为气机上下之枢纽。脾胃与肝胆在生理和病理上关系密切, 肝主疏泄喜条达,若疏泄无权,肝气横逆,气机阻滞不畅,为痛为聚;血行瘀阻, 经脉闭塞,为痞为积。胆失疏泄,胸满胁痛,口苦,呕吐。当脾胃虚弱时肝木可趁虚而克土,当肝木升发太过时即可出现木乘土,导致气机横逆犯脾犯胃,肝与胆病变时又有侧重的不同。临床上在胃脘痛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有虚实、寒热、夹瘀、气滞等气机升降失常、横逆犯土,并涉及到多个脏腑的病理变化。在治疗上掌握疾病发展中虚实次序的不同而决定用药的侧重点。调理气机,辛开苦降, 开结散痞,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是老师的独特治法。每以六郁汤(苍术、川芎、香附、神曲、山栀、甘草) 临床化裁加减,在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老师认为萎缩性胃炎虽是难治之证,但非不治之症,只要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注意饮食起居,一定能够治愈。具体治法整理于下。 1 调理气机,活血化瘀调理气机贯穿整个治疗大法,因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气滞则血瘀,不通则痛。胃为阳土,喜润恶燥,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胃气一伤,初则壅滞,无论外感、食积、情志均可发病。其次是肝胃气滞,即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所致的气机阻滞,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故气郁日久,必致血瘀,也即久病入络之意。老师依据胀在气分,痛在血分的病理,在六郁汤的基本方上加入佛手、台乌或香橼,或青陈皮、或柴胡、郁金等。疏理肝气和胃降逆止痛。若伴便秘腑气不通者可加入槟榔、大黄炭等,以导滞通腑。肝气郁结日久化火,邪热犯胃又可致肝胃郁热,出现胃脘胀痛、泛酸、嘈杂,肝热夹胆火上乘出现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老师加入丹皮、焦栀、黄连、吴茱萸等。因内热最易伤阴,也可加入香橼,佛手或乌梅、白芍等理气而不伤阴之品,解郁止痛。痛甚加元胡、川楝子、三七等以活血理气止痛。验案举例任某, 男,43 岁。胃脘胀痛,食后加重,嗳气、烧心、纳差1 年余,伴有晨起口苦、口干、恶心,查:舌紫暗、苔薄黄,脉沉小弦。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属肝郁气滞,肝胃郁热,治以疏肝泄热,活血化瘀。处方:苍术、神曲、生麦芽、生山楂、枳壳、金铃子、佛手各12g ,香附、元胡各10g ,焦栀、川芎各9g ,白豆蔻、甘草各6g ,吴茱萸3g ,代赭石20g ,三七5g (冲服) ,服1 2 剂后,诸证消失,以原方为基础,配为散剂,每服9g ,1 日2 次,饭后开水冲服,连服1 月,临床治愈。 2 辛开苦降开结散痞在临床上并不是每一型都表现的那么典型,比如复合型胃病,寒热错杂,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老师在治疗此类病时,根据侧重点的不同进行治疗,如左金丸热象重者重用黄连,寒象重者重用 吴萸,不可教条使用。验案举例罗某,女,40 岁。胃脘隐痛2 年余,1 年前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此次于2月前生气后病情加重,胃脘隐痛,呃逆、烧心、嘈杂、泛酸、恶心、饥饿时胃痛加重,进食后缓解,食道烧心感明显,面色不华,神疲乏力,食少,大便色黑,苔薄黄腻,脉弦滑。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宜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处方:党参、厚朴、苍术各12g ,川芎、黄连各6g ,香附、半夏、红豆蔻各9g ,茯苓、佛手、生麦芽各15g ,吴茱萸3g ,代赭石18g ,元胡10g。服15 剂后诸症见好较稳定,以散剂嘱服40 日巩固疗效。 3 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得食则减,喜温喜按,纳差,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此证属脾胃虚寒,中气不足,老师仍以六郁汤加左金丸加党参、茯苓、半夏、川朴、肉桂、元胡、炮姜、红豆蔻,或公丁香等,采用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之法,中阳得运,则寒邪自散。验案举例陈某,女,48 岁。胃脘隐痛3 年余,3 年前胃镜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HP( + ) ,此次发病1 月余,胃脘胀而隐痛,遇寒或饥饿时胃痛加重,得温或进食后减轻,喜温喜按,面色不华,神疲乏力,食少便溏,伴头晕、恶心、气短、舌淡、

浅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浅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为对照组采取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实验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对照组有效的为30例,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有效的为38例,总有效率为95%;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对照组为12.5%,观察组为10%,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胃粘膜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显然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实验结果表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恢复时间短。 标签: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若不加以控制会引发重度肠上皮不典型增生或化生,增大患癌几率[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一般表现为腹痛、食欲不振、消化道出血等,而有些患者无明显症状[2]。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要选择高效、温和的药物,进行了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对比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來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6~78岁,平均年龄(45.23± 2.45)岁;病程1~17年,平均病程(10.23±2.24)年。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44.25±2.19)岁;病程2~17年,平均病程(10.16±2.4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基本情况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行克拉霉素联合果胶铋治疗,果胶铋服用为3粒/次,4次/d,在饭前30min和睡觉前服用;克拉霉素的服用方法为25g/次,早上和夜晚各1次。 实验组:行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果胶铋服用为3粒/次,4次/d,在饭前30min和睡觉前服用;阿莫西林服用为0.5g/次,3次/d,只在饭前30min服用。 待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讨论两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1.3疗效判断标准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胃黏膜炎症消失;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胃黏膜炎症消失50%以上;无效:治疗后症状未消失,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6-06-22T11:03:27.0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作者:左胜军[导读] 我们认为使用瑞巴派特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增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减少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左胜军 (孝昌县陡山乡卫生院内科湖北孝感 432912)【摘要】目的:观察莫沙比利以及瑞巴派特联合治疗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CAG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给予莫沙比利以及莫沙比利联合瑞巴派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分别为88.00%和84.00%,均高于对照组(68.00%、66.0%) (P<0.05)。结论:莫沙比利与瑞巴派特联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莫沙比利,可以有效增加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减少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瑞巴派特;莫沙比利;幽门螺杆菌【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158-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内科中的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以胃黏膜腺体局限性萎缩为主要特征,表现为功能下降,伴随组织增生以及肠道上皮细胞病变,为胃癌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状态[1]。因此阻断CAG的进展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发生。本研究分别选用莫沙比利单独或者与瑞巴派特联合对于CAG患者进行治疗,比较疗效差异。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CA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2012年全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确诊,金标准使用胃黏膜活检,内镜检查表现慢性浅表性胃炎加血管显露、黏膜不平、粗糙、皱襞萎缩等。排除胃部恶性肿瘤以及非萎缩性胃炎、并发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经知情同意,选取100例CAG患者进入研究。 患者平均年龄为(43.22±6.19)岁,男41例,女59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指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给予常规检查,行抗酸及幽门螺杆菌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莫沙比利(鲁南厚普制药有限公司),5mg/次,3次每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巴派特片(浙江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进行治疗,100mg/次,3次每天。12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禁烟酒以及食用生冷辛辣,保持规律作息,治疗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3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现炎症和腺体萎缩化生消失;显效: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胃镜检查下其炎症减轻,腺体萎缩、化生病变区域消失或者减少2个级度以上;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发生明显好转,或者出现病情恶化,腺体萎缩以及化生无明显变化。采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进行检验,检查Hp抗体阳性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 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采用率来描述,率间差异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布不同(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8.00%,高于对照组(6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28,P =0.016 <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 3.结论 CAG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胃黏膜退行性萎缩性的病变,与年龄、饮食习惯、Hp的感染等多因素有关[1],可依靠胃镜检查以及活检手段对患者进行确诊。CAG的长久发展可能会引起患者发生胃癌等恶性病变,已于1978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前状态,因此采取积极手段治疗CAG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率的一个手段[2]。现有对于CAG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病因寻找、饮食习惯改善,以及以抗酸、促进胃蠕动、减少胆汁肠液返流、保护胃黏膜等为主的药物治疗[3]。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经验【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痛”、“胃痞”、“嘈杂”等范畴。本病病机复杂,临症繁多易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身心痛苦,笔者从事消化病临床工作诊治多年,对本病诊治颇有心得,并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1 本病中医辨证分型 1.1 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胀痛,牵及两肋,嗳气纳少苔薄白或白腻,脉细弦,常用药如:苏梗、白芍、百合、橘皮、枳壳等。 1.2 脾胃湿热型症见:胃脘胀痛,满闷不适,纳少恶心,口干苦粘,舌质红苔黄腻,脉细,常用药如:炒黄芩、蒲公英、蛇舌草、仙鹤草、川朴、苍术等,苔白腻脉滑者,可选用石菖蒲、砂仁,大便偏干加决明子。 1.3 脾胃虚寒型症见:胃脘隐痛,喜按喜温,得食较舒,大便溏稀,怕冷乏力,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常用药如:炙黄芪、炙桂枝、白术、白芍、党参、茯苓、甘草、广木香,若肝脾不调,加炒防风、补骨脂。

1.4 胃阴不足型症见:胃中隐痛或灼热,口干咽燥,饥不饮食,舌质红少津,苔少或光剥,脉细,常用药如:太子参、沙参、石斛、麦冬、玉竹、白芍、甘草、木瓜等。 以上各证型中若见舌质有瘀点、紫气或瘀斑或舌下静脉偏曲者,为胃络阻滞之象,可选用活血之品,红花、丹参、莪术、三棱、川芎等。 2 本病内镜下辨证用药 若见胃黏膜红白相兼,以白为主,黏膜见陈旧出血瘀点,病理示:轻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者,选用:当归、丹参、川芎,偏红者选用:赤芍、丹皮、仙鹤草、茜草;若萎缩伴急性活动时,见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分泌液黄混浊者为湿热伤络,选用炒黄芩、白花蛇舌草、仙鹤草、赤芍、炒苡仁、茯苓、泽泻;胃黏膜苍白变薄,血管清晰可见色暗紫,陈旧性血斑或瘀点,病理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选用:桂枝、干姜、炙黄芩、党参、白术、失笑散、王不留行、红花;胃黏膜呈颗粒样或结节增生,病理示:伴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症(二度以上者,嘱病人定期复查),选用莪术、三棱、九香虫、山慈姑、凌霄花、穿山甲;胃黏膜伴见溃疡者,选用乌贼骨、煅瓦楞子、白芍、白及、生牡蛎;内镜下见有胆汁返流者,酌加代赭石、降香、刀豆子,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3-15T14:25:58.707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12月作者:苏靖1 周晓虹2 [导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粘膜固有腺体破坏、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1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7级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0029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79-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粘膜固有腺体破坏、萎缩为特征的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癌前疾病,而在CAG基础上伴发的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或)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则被公认为是胃癌的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PLGC),为目前的研究重点,国内已经开展了诸多关于中医药治疗CAG 及PLGC的研究,相关实验研究报道逐年增多,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研究(此部分内容稍少,应作补充并有总结性意见)蔡淦教授[1]通过对多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的病因病机分析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病变以脾胃为中心。脾胃虚弱,气阴不足为本;痰湿热毒、气滞血瘀为标。张声生教授[2]则通过西医病理演变,用中医理论诠译,认为脾胃虚弱在胃粘膜病发生、发展至癌前病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湿热邪毒易伤阴,则损气伤阴,煎灼营血而成。具体讲湿盛易伤脾,日久不愈,扰乱气机,影响脾胃转输水谷津液功能;毒邪久稽于胃,则毒腐成疮,瘀结成积,从而导致异形增生甚至癌毒的产生。周琴[3]认为,根据“肾为胃之关”,肾元不足,火不暖土,脾胃健运失调。因此,脾肾两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才是本病的病理所在。2治疗研究 2.1辨证治疗方面:柯莹玲等[4]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78例,辩证分为5型,分别论治:中虚气滞型,治宜温养脾胃,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炙黄芪、桂枝、酒白芍药、大枣、生姜、炙甘草、广木香、吴茱萸);胃阴不足型,治宜养阴理气,方选一贯煎加减(沙参、麦门冬、石斛、当归、香附、川楝子、香橼);脾胃湿热型,治宜清化湿热,方选藿朴夏苓汤合三仁汤加减(藿香、苏梗、半夏、茯苓、佩兰、葛根、白扁豆、川黄连、甘草、滑石、车前草);肝胃不和型,治宜疏肝和胃,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枳壳、旋覆花、白术、赤芍药、白芍药、半夏、川黄连、香附、丹参、代赭石、当归);气滞血瘀型,治宜活血止痛,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五灵脂、蒲黄、丹参、延胡索、白芍药、白术、郁金、厚朴、薏苡仁、砂仁)。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0.8%,总体疗效总有效率为69.2%,胃黏膜萎缩积分、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积分治疗后均有下降。张子明[5]通过总结张继泽老教授经验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异型增生分四型论治, 以中虚气滞为主要病机和证型, 其余依次是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气滞血瘀证,分别采用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柴胡疏肝饮、沙参麦冬汤或一贯煎、血府逐瘀汤等加减治疗,经临床证实部分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后CAG 可以逆转。高富贵[6]将本病中医辨证分为胃阴虚、胃阳虚和胃阴阳两虚3型。胃阴虚用自拟三酸汤加味;胃阳虚用香砂六君子汤合理中汤加减;胃阴阳两虚用益胃汤加减,结果治疗CAG或伴肠化及异型增生108例,总有效率93.5%。2.2专方治疗方面:目前大部分研究者认为本病是以脾胃气阴两虚为本,兼有气滞、血瘀和热毒为患的本虚标实证,治疗采用健脾养阴、活血理气、解毒散结等方法多取得了确切的疗效。针对胃黏膜之病理改变进行固定专方的研究已逐渐形成趋势,如胃安泰胶囊[7](太子参、白花蛇舌草、莪术、丹参、茯苓、甘草),阻癌胃泰冲剂[8](黄芪、莪术、党参、白术、丹参)及仁术健胃颗粒[9]等(黄芪、白术、莪术、薏苡仁、黄芩等)。还有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微观黏膜变化相结合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药物组成固定专方,并研制成固定剂型,对癌前病变进行治疗。如莫剑波[10]用加味枳实消痞丸(枳实、厚朴、党参、茯苓、白术、麦芽、郁金、白芍、半边莲等炼蜜为丸)以消痞除满、健脾和胃为法,治疗胃癌前病变30例,总有效率达86.7%。此外,根据现代中药药理研究,结合胃镜和病理检查的结果作为临证选药的依据。沈洪教授[11]在治疗本病时,如有胃黏膜糜烂者,可酌加清化湿热、抑酸护膜药:如薏苡仁、参三七、白芨、乌贼骨等;粘膜呈颗粒增生状增生,色泽灰暗,或疣状隆起,可酌加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如三棱、莪术、丹参等;病理检查见小凹脓肿者,可加清热解毒药,如蒲公英、山栀、生薏苡仁等;幽门螺杆菌感染,加黄连、黄芩等清热化湿药;肠化或异型增生,可酌加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仙鹤草、藤梨根等防癌抗癌药;黏膜血管显露,白相为主,可加益气滋阴、养血活血药,如黄芪、当归、麦冬、丹参等,以提高临床疗效。3治疗机理研究 3.1 直接修复胃黏膜损伤 胃癌前病变直接表现为胃黏膜的损伤,中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及局部胃黏膜修复,增加局部的血供,有利于增强胃黏膜抗损伤修复能力,达到治疗目的。吕志刚等[12]采用综合造模方法(MNNG灌胃及饥饱失常法)建立PLGC的大鼠模型。预防组大鼠在造模的同时灌服胃安泰胶囊(组成:太子参、白花蛇舌草、茯苓、莪术、丹参、甘草等),20周造模成功后,将参与造模的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胃安泰给药组、维酶素给药组和病理对照组,分别进行灌胃。用药12周后,结果预防组、高剂量胃安泰给药组大鼠胃壁血流量高于病理对照组(P<0.05),病理对照组大鼠胃壁血流浓度高于高剂量胃安泰给药组(P<0.05)。提示胃安泰胶囊可以益气健脾、理气消痞、化瘀解毒,增加胃黏膜局部血流,改善局部细胞营养缺乏状态,促进局部细胞恢复正常,对胃癌前期病变有很好的预防和逆转作用。李春婷等[13]观察仁术健胃颗粒(组成:黄芪、白术、莪术、薏苡仁、黄芩等)对胃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癌胚抗原(CEA)、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显著改善患者胃黏膜CEA、COX-2的水平,与对照组胃复春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合前期研究[14],提示仁术健胃颗粒具有益气活血清热之效,治疗PLGC机制可能与减少COX-2表达,通过改善HP感染,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等机制有关。 3.2抗氧化作用 白海燕等[15]用小归芍颗粒(当归芍药散与小陷胸汤和方即:黄连、半夏、瓜蒌、当归、白芍、川芎、茯苓、白术、泽泻)治疗胃癌前病变53例,症候疗效92.45%,提示有较好疗效;张伟等[16]通过研究小归芍超临界提取物(组成:当归、白芍、白术、瓜蒌)对大鼠胃癌前病变抗氧化水平的影响,提示小归芍提取物能明显提高大鼠血清及胃黏膜中SOD(超氧化歧化酶)含量,同时降低血清及胃黏膜中MDA (丙二醛)含量,对大鼠胃癌前病变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机体抗氧化抗能力,对抗自由基损伤等作用有关。 3.3对细胞增殖和凋亡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导语:现在患上慢性疾病的人太多了,这个都是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不注意,在工作中不注意,在给自己吃食物的时候不注意的原因所造成的,这样的症状下 现在患上慢性疾病的人太多了,这个都是由于我们在生活中不注意,在工作中不注意,在给自己吃食物的时候不注意的原因所造成的,这样的症状下来对人们胃部的伤害是很大的,现在还有很多人患上这个胃窦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而这个疾病很少被人们所知,那么这个疾病该如何来治疗? 慢性胃炎可以分为三类;浅表性(非萎缩类),萎缩性,特殊类型 .浅表性:病变表浅,无萎缩性改变 .萎缩性;胃粘膜已发生了萎缩性改变,常伴有肠上皮化生(胃癌的癌前病变,一般轻中度异性增生是可逆的,重度发生癌变的几率比较大,目前你还没有异性增生的改变所以不要担心)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多灶萎缩性(B型胃炎)和自身免疫性(A型胃炎)多灶萎缩性:有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而来,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多发生在胃窦部自身免疫性:有自身免疫引起,自身抗体攻击胃壁细胞,壁细胞减少,使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引起消化不良和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引起的恶性贫血,此类型多发生在胃体部,较少见根据你的病理回报分析:应该是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由于目前此项治疗需消费大量医疗资源,而且会引起细菌耐药,所以建议有下列情况者应用:1.有明显异常的慢性胃炎(胃粘膜有糜烂,中至重度萎缩及肠上皮化生,异性增生)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要及早的治疗,越早越好,如果拖得时间越长,给自己的身体还有健康也会带来更大的痛苦,千万不要放弃对自身的治疗,只要有信心就一定可以痊愈,平时保持一个好的心情,多去运动,

护理干预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标签: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护理干预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1]。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病因复杂,起病速度慢,病程相对漫长,且容易复发等特点,故单纯依靠药物治疗往往难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最终目标,从而使患者的饮食,以及自身的营养状态和心理状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2]。因此,为探讨护理干预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特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采用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6例,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38~79岁,平均(52.42±9.88)岁。所有患者均经胃镜及临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部疼痛以食后较甚、食欲不振、恶心、便秘等症状。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阿莫西林胶囊(哈药集团制药有限公司,H20044605)2粒/次,3次/d联合果胶铋胶囊(西安恒生堂制药有限公司,Z20025123)2粒/次,3次/d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由导诊护士发放健康教育卡后,出院后采取自我护理方式。干预组患者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1)心理护理:耐心、热情地向患者讲解病情及用药的目的,对于存在恐惧和焦虑的患者,要针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建立与患者之间的信任,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够积极参与、配合治疗的整个过程。(2)指导用药: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患者领取处方药物,并详细说明每种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并强调合理用药的必要性。(3)饮食护理:在不破坏患者日常饮食习惯的基础上,对患者的饮食可以做适当的调整,应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及高维生素类食物,合理搭配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禁忌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的摄入。(4)定期随访复查:患者出院前应为其强调定期随访复查的重要性,以便于对其病情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