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陆枫 何云峰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陆枫  何云峰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陆枫  何云峰

第一章绪论

概念: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图像、点阵法、参数法、

图形的几何要素、非几何要素、数字图像处理;

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功能、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图形设备

图形输入设备:有哪些。

图形显示设备:CRT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式。

彩色CRT:结构、原理。

随机扫描和光栅扫描的图形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形显示子系统:分辨率、像素与帧缓存、颜色查找表等基本概念,分辨率的计算

第三章交互式技术

什么是输入模式的问题,有哪几种输入模式。

第四章图形的表示与数据结构

自学,建议至少阅读一遍

第五章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概念:点阵字符和矢量字符;

直线和圆的扫描转换算法;

多边形的扫描转换:有效边表算法;

区域填充:4/8连通的边界/泛填充算法;

内外测试:奇偶规则,非零环绕数规则;

反走样:反走样和走样的概念,过取样和区域取样。

5.1.2 中点 Bresenham 算法(P109)

5.1.2 改进 Bresenham 算法(P112)

习题解答

习题5(P144)

5.3 试用中点Bresenham算法画直线段的原理推导斜率为负且大于1的直线段绘制过程(要求写清原理、误差函数、递推公式及最终画图过程)。(P111)

解: k<=-1 |△y|/|△x|>=1 y为最大位移方向

故有

构造判别式:

推导d各种情况的方法(设理想直线与y=yi+1的交点为Q):

所以有: y Q-kx Q-b=0 且y M=y Q

d=f(x M-kx M-b-(y Q-kx Q-b)=k(x Q-x M)

所以,当k<0,

d>0时,M点在Q点右侧(Q在M左),取左点 P l(x i-1,y i+1)。

d<0时,M点在Q点左侧(Q在M右),取右点 Pr(x i,y i+1)。

d=0时,M点与Q点重合(Q在M点),约定取右点 Pr(x i,y i+1) 。

所以有

递推公式的推导:

d2=f(x i-1.5,y i+2)

当d>0时,

d2=y i+2-k(x i-1.5)-b 增量为1+k

=d1+1+k

当d<0时,

d2=y i+2-k(x i-0.5)-b 增量为1

=d1+1

当d=0时,

5.7 利用中点 Bresenham 画圆算法的原理,

推导第一象限y=0到y=x圆弧段的扫描转换算法

(要求写清原理、误差函数、递推公式及最终画图过程)。(P115)

解:在x=y到y=0的圆弧中,(R,0)点比在圆弧上,算法从该点开始。

最大位移方向为y,由(R,0)点开始,y渐增,x渐减,每次y方向加1,x方向减1或减0。

设P点坐标(xi,yi),下一个候选点为右点Pr(xi,yi+1)和左点Pl(xi-1,yi+1),取Pl和Pr的中点M(xi-0.5,yi+1),设理想圆与y=yi+1的交点Q,

构造判别式:

d=f(x M,y M)=(x-0.5)2+(y i+1)2+R2

当d<0时,M在Q点左方(Q在M右),取右点Pr(xi,yi+1)

当d>0时,M在Q点右方(Q在M左),取左点Pl(xi-1,yi+1)

当d=0时,M与Q点重合,约定取左点Pl(xi-1,yi+1)

所以有:

推导判别式:

d>=0时,取左点Pl(xi-1,yi+1),下一点为(xi-1,yi+2)和(xi-2,yi+2)

d<0时,取右点Pr(xi,yi+1),下一点为(xi,yi+2)和(xi-1,yi+2)

d0=f(R-0.,1)=R2-R+0.25+1-R2=1.25-R

5.11 如图5-59所示多边形,若采用扫描转换算法(ET边表算法)进行填充,

试写出该多边形的边表ET和当扫描线Y=4时的有效边表AET(活性边表)。(P125)

解:

1)边表ET表

2)y=4时的有效边表AET

注意:水平线不用计算。

5.22 构造两个例子,一个是4-连通图,其边界是8-连通的,另一个是8-连通图,其边界是4-连通的。(P132)

解:

4-连通区域 8-连通区域

第六章二维变换及二维观察

概念:齐次坐标,窗口,视区,二维观察流程,字符裁减的三种策略,外部裁减

计算:二维几何变换

直线裁减:区域编码法和梁友栋算法

多边形裁减:逐边裁减法和双边裁减法

6.1.3 二维变换矩阵(P147)

6.2.3 旋转变换(P149)

6.2.5 相对任一参考点的二维几何变换(P155)

例如:相对(xf,yf)点的旋转变换

习题6(P177)

6.7 求四边形 ABCD 绕 P(5,4)旋转45度的变换矩阵和端点坐标,画出变换后的图形。(P147 P148 P155)

解:变换的过程包括:

1)平移:将点P(5,4)平移至原点(0,0),

2)旋转:图形绕原点(0点)旋转45度,

3)反平移:将P点移回原处(5,4),

4)变换矩阵:平移—旋转—反平移

5)变换过程:四边形 ABCD 的规范化齐次坐标(x,y,1) * 3阶二维变换矩阵

由旋转后四边形 ABCD 的规范化齐次坐标(x',y',1)可写出顶点坐标:

A'(6.4,1.2) B'(7.1,4.7) C'(4.3,8.5) D'(2.2,1.2)

6.15 用梁友栋算法裁减线段AB,B点的坐标改为(-2,-1)(P170)

解:以A(3,3)为起点,B(-2,-1)为终点

所以有x1=3,y1=3,x2=-2,y2=-1,wxl=0,wxr=2,wyb=0,wyt=2

构造直线参数方程:

x=x1+u(x2-x1)

0 x1x x2

y A(3,3)

3 C(7/4,2)

2

D(0,3/5) 1

-2 -1 0 12 3x B(-2,-1) -1

x=x1+u(x2-x1) (0<=u<=1)

y=y1+u(y2-y1)

把 x1=3,y1=3,x2=-2,y2=-1 代入得

x=3-5u

y=3-4u

计算各个p和q值有:

p1=x1-x2=5 q1=x1-wxl=3

p2=x2-x1=-5 q2=wxr-x1=-1

p3=y1-y2=4 q3=y1-wyb=3

p4=y2-y1=-4 q4=wyt-y1=-1

根据,u k=q k/p k 算出

p k<0时:u2=1/5 u4=1/4

p k>0时:u1=3/5 u3=3/4

u max=MAX(0,u2,u4)=MAX(0,1/5,1/4)=1/4 (取最大值)

u min=MIN(u1,u3,1)=MIN(3/5,3/4,1)=3/5 (取最小值)

由于 u max

p k<0时,将 u max=1/4 代入直线参数方程

x=x1+u(x2-x1)

x=3+1/4*(-5)=3-5/4=7/4

y=y1+u(y2-y1)

y=3+1/4*(-4)=2

求出直线在窗口内部分的端点C(7/4,2)

p k>0时,将 u min=3/5代入直线参数方程

x=x1+u(x2-x1)

x=3+3/5*(-5)=0

y=y1+u(y2-y1)

y=3+3/5*(-4)=3/5

求出直线在窗口内部分的端点D(0,3/5)。

所以,直线在窗口内部分的端点为C(7/4,2),D(0,3/5)。

第七章三维变换及三维观察

概念:几何变换、投影变换、透视投影、平行投影、灭点平面几何投影的分类以及分类原则

计算:三维几何变换、三视图

7.2 三维几何变换(P180)

整体比例变换(P182)

s>1 时,整体缩小,如 2 表示2:1缩小。

s<1 时,整体放大,如 1/2 表示1:2放大。

7.3.1 正投影

1.主视图 V(P191) 4阶三维变换矩阵

2.俯视图

H

3.侧视图 W(P192)

习题7(P213)

7.5 求空间四面体关于点 P(2,-2,2)整体放大2倍的变换矩阵,

画出变换后的图形。(P182)

解:关于点 P(2,-2,2)整体放大两倍,

变换矩阵:点 P(2,-2,2)平移至原点--比例变换放大两倍--反平移回点 P(2,-2,2)。

变换过程:空间四面体 ABCD 的规范化齐次坐标(x,y,z,1) * 4阶三维比例变换矩阵

空间四面体 ABCD 的齐次坐标(x',y',z',1/2)转换成规范化齐次坐标

由比例变换后规范化齐次坐标(x',y',z',1)可写出顶点坐标:

A'(2,2,-2) B'(2,6,-2) C'(-2,6,-2) D'(2,6,2)

7.7 求空间四面体 ABCD 三视图的变换矩阵(平移矢量均为1),并作出三视图。(P180) 解:

1)主视图V(P191)

空间四面体 ABCD 的规范化齐次坐标矩阵 * Y轴方向投影矩阵(不需要平移)

2)俯视图H(P191)

Z轴方向投影矩阵 * 绕X轴旋转-90度矩阵 * Z轴方向平移-1矩阵

空间四面体 ABCD 的规范化齐次坐标矩阵 * 投影变换矩阵(可以直接写出)

3)侧视图W(P192)

X轴方向投影矩阵 * 绕Z轴旋转90度矩阵 * X轴方向平移-1矩阵

空间四面体 ABCD 的规范化齐次坐标矩阵 * 投影变换矩阵(可以直接写出)

4)画图注意:三个图画在同一坐标系中,点与点的连接关系以及直线的可见性问题。

试题分析

《计算机图形学》考试试题

一、填空

2.帧缓存(P42):(1024*768*8/8)/1024=768kB

颜色位面数(P43):24

总颜色数:(2^8)^3=2^24=(2^4)*(2^20)=16MB

二、名词解释

三、简答与计算

3.边标志算法(P128)

解:打标记:x1,x2,x3,x4

填充:x1与x2,x3与x4扫描线区间的像素点。

5.正则集合运算(P88)

解:通常意义下的集合求交运算:C=A∩B有一条弧立边正则集合运算:C=A∩*B无弧立边

四、计算作图题

1.中点 Bresenham 算法(P109)

解:直线斜率:k=(6-1)/(9-1)=5/8 0

计算初值:△x=9-1=8 △y=6-1=5 d=△x-2△y=8-2*5=-2 取上点:2△x-2△y=2*8-2*5=6 d+2△x-2△y=-2+6=4

取下点:2△y=2*5=10 d-2△y=4-10=-6

2.改进的有效边表算法(P125)

解:1)边表 ET:交点x(最小y坐标 ymin)

x坐标

1 CB边CA边

2 → 6 5 -4/

3 → 6 9 -2/7 /

3

4 BA边

5 → 2 9 -1/2 /

6

7

8

9

2)y=4的有效边表 AET:交点x

y=4

|与CB边相交

┗→ 3.3 5 -4/3 ┓

┏—————————┛

|与CA边相交

┗ → 5.4 9 -1/2 /

3)y=4时的填充交点对:(3.3,4) (5.4,4) 3.求三角形绕B 点(2,5)旋转 θ 的变换矩阵。

求三角形绕B 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各端点坐标。(P125) 解:1)三角形绕B 点(2,5)旋转 θ 的变换矩阵 T=T t * T R * T t -1

2)三角形绕B 点顺时针旋转90度的变换矩阵,θ=-90° T=T t * T R * T

t -1

变换过程:三角形 ABC 的规范化齐次坐标(x,y,1) * 3阶二维变换矩阵 P=P * T

得到三角形 ABC 变换后的规范化齐次坐标(x',y',1)

可以写出顶点坐标:A'(4.6,2) B'(2,5) C'(0,-1)

4.用编码裁剪算法裁剪线段P1(0,2)P2(3,3)。要求写出:(164)

1)窗口边界划分的9个区间的编码原则;

2)线段端点的编码;

3)裁剪的主要步骤;

4)裁剪的输出结果。

解:线段P1(0,2)P2(3,3)的编码裁剪

y100110001010

4

0001

P2(3,3)

0000

S

0010

3

P1(0,2) 2

1 010*********

0 1 2 3 4 x

1)窗口边界划分的9个区间的编码原则;

2)线段端点的编码;

P1 code1=0001, P2 code2=0000

3)裁剪的主要步骤;

输入 P1(0,2), P2(3,3), wyt=4, wyb=1, wxr=4, wxl=1;

P1 code1=0001, P2 code2=0000;

code1|code2≠0 不能简取;code1&code2=0 不能简弃;

求线段 P1(0,2)P2(3,3)和窗口左界wxl=1 的交点,

把 wxl=1 代入直线方程求出 y=kx+b=(1/3)*x+2=2.3

交点坐标S(1,2.3)替换端点坐标P1(0,2),使P1坐标为(1,2.3);去掉P1S线段,输出线段P1P2。

4)裁剪的输出结果:P1(1,2.3)P2(3,3)。

5.用改进 Bresenham 算法画直线段的原理,

推导斜率 K>1 的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P112)

解: k>1 y为最大位移方向

故有

误差项 d 的初值为0 d=d+1/k

当 x 方向走一步 d-1

令 e=d-0.5

计算机图形学习题分析

第一章绪论 1、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处理与模式识别本质区别是什么?请各举一例说明。 解: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根据给定的描述,用计算机生成相应的图形、图像所生成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屏幕上、硬拷贝输出或作为数据集存在计算机中的学科。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是从数据描述到图形生成的过程。例如计算机动画。 图形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原来存在物体的映像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现图像。例如工业中射线探伤。 模式识别是指计算机对图形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描述,是从图形(图像)到描述的表达过程。例如邮件分捡设备扫描信件上手写的邮政编码,并将编码用图像复原成数字。 2、举3个例子说明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解:①事务管理中的交互绘图 应用图形学最多的领域之一是绘制事务管理中的各种图形。通过从简明的形式呈现出数据的模型和趋势以增加对复杂现象的理解,并促使决策的制定。 ②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地理图形基础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图形生成技术可以绘制地理的、地质的以及其他自然现象的高精度勘探、测量图形。 ③计算机动画 用图形学的方法产生动画片,其形象逼真、生动,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人工绘图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计算机生成图形的方法有哪些? 解:计算机生成图形的方法有两种:矢量法和描点法。 ①矢量法:在显示屏上先给定一系列坐标点,然后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按一定的顺序扫描,逐个“点亮”临近两点间的短失线,从而得到一条近似的曲线。尽管显示器产生的只是一些短直线的线段,但当直线段很短时,连成的曲线看起来还是光滑的。 (2)描点法 4.什么叫虚拟现实技术和可视化? 解: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通过多种传感器和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 ,实现用户和该环境直接进行交互的技术。例如模拟飞机驾驶舱。 可视化技术: 通过对空间数据场构造中间几何因素,或用图形绘制技术在屏幕上产生二维图象。例如分子模型构造。 5.对于分辨绿为1024*1024的光栅系统,若每一像素咏8位和12位二进制来表示存储信息,各需多大光栅存储容量?每一屏幕最多能显示多少颜色?若R,G,B灰度都占8位,其显示颜色的总数是多少? 解: 1) 每一像素用8位二进制来表示存储信息,所需容量为1024*1024*1=220(byte)=1MB

数据库系统基础教程(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Database Systems: The Complete Book Solutions for Chapter 2 Solutions for Section 2.1 Exercise 2.1.1 The E/R Diagram. Exercise 2.1.8(a) The E/R Diagram Kobvxybz Solutions for Section 2.2 Exercise 2.2.1 The Addresses entity set is nothing but a single address, so we would prefer to make address an attribute of Customers. Were the bank to record several addresses for a customer, then it might make sense to have an Addresses entity set and make Lives-at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The Acct-Sets entity set is useless. Each customer has a unique account set containing his or her accounts. However, relating customers directly to their accounts in a many-many relationship conveys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eliminates the account-set concept altogether. Solutions for Section 2.3 Exercise 2.3.1(a) Keys ssNo and number are appropriate for Customers and Accounts, respectively. Also, we think it does not make sense for an account to be related to zero customers, so we should round the edge connecting Owns to Customers. It does not seem inappropriate to have a customer with 0 accounts;

操作系统教程_孙钟秀(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首页入门学 习 程序 员 计算机考 研 计算机电子书 下载 硬件知 识 网络知 识 专业课程答案 下载 视频教程下载 第一章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 1、有一台计算机,具有IMB 内存,操作系统占用200KB ,每个用户进程各占200KB 。如果用户进程等待I/O 的时间为80 % ,若增加1MB 内存,则CPU 的利用率提高多少? 答:设每个进程等待I/O 的百分比为P ,则n 个进程同时等待刀O 的概率是Pn ,当n 个进程同时等待I/O 期间CPU 是空闲的,故CPU 的利用率为1-Pn。由题意可知,除去操作系统,内存还能容纳4 个用户进程,由于每个用户进程等待I/O的时间为80 % , 故: CPU利用率=l-(80%)4 = 0.59 若再增加1MB 内存,系统中可同时运行9 个用户进程,此时:cPu 利用率=l-(1-80%)9 = 0.87 故增加IMB 内存使CPU 的利用率提高了47 % : 87 %/59 %=147 % 147 %-100 % = 47 % 2 一个计算机系统,有一台输入机和一台打印机,现有两道程序投入运行,且程序A 先开始做,程序B 后开始运行。程序A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打印100ms 、再计算50ms 、打印100ms ,结束。程序B 的运行轨迹为:计算50ms 、输入80ms 、再计算100ms ,结束。试说明(1 )两道程序运行时,CPU有无空闲等待?若有,在哪段时间内等待?为什么会等待?( 2 )程序A 、B 有无等待CPU 的情况?若有,指出发生等待的时刻。 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两道程序运行期间,CPU存在空闲等待,时间为100 至150ms 之间(见图

计算机图形学题目1答案

一、选择题(20分) 1、计算机绘图设备一般使用什么颜色模型?( B ) 色的简写) C. HSV D. HLS (计算机图形显示器用RGB) 2、在多边形的逐边裁剪法中,对于某条多边形的边(方向为从端点S到端点P)与某条裁剪线(窗口的某一边)的比较结果共有以下四种情况,分别需输出一些顶点.请问哪种情况下输出的顶点是错误的? ( A ) A. S和P均在可见的一侧,则输出S和P. B. S和P均在不可见的一侧,则输出0个顶点. C. S在可见一侧,P在不可见一侧,则输出线段SP与裁剪线的交点. D. S在不可见的一侧,P在可见的一侧,则输出线段SP与裁剪线的交点和P. 3、在物体的定义中对边的哪条限制不存在?( C ) A. 边的长度可度量且是有限的 B. 一条边有且只有两个相邻的面 C. 一条边有且只有两个端点 D. 如果一条边是曲线,那么在两个端点之间不允许曲线自相交 4、在三维齐次变换矩阵(右图)中,平移线性变换对应的矩阵元素的最大非零个数是( C ) A. 3 B. 6 C. 7 D. 8 5、下列有关平面几何投影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透视投影又可分为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 B. 斜

投影又可分为斜等测、斜二测; C. 正轴测又可分为正一测(正等测)、正二测、正三测; D. 正视图又可分为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6、在用射线法进行点与多边形之间的包含性检测时,下述哪一个操作不正确? ( D ) A. 当射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的两个邻边在射线的一侧时,计数0次 B. 当射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的两个邻边在射线的一侧时,计数2 次 C. 当射线与多边形交于某顶点时且该点的两个邻边在射线的两侧时,计数1次 D. 当射线与多边形的某边重合时,计数1次 7、在下列叙述语句中,不正确的论述为( C ) A. 在图形文件系统中,点、线、圆等图形元素通常都用其几何特征参数来描述; B. 在图形系统中,图形处理运算的精度不取决于显示器的分辨率; C. 在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中,所有图形都按矢量直接描绘显示,不存在任何处理; D. 在彩色图形显示器中,使用RGB颜色模型。 8、下列不属于组成平面多面体的基本元素的是( B )。 A. 顶点 B. 环 C. 棱边 D. 面。

计算机图形学教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1、试述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答:见课本P5-6页的1.1.4节。 2、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处理与模式识别本质区别是什么?请各举一例说明。 答:计算机图形学是研究根据给定的描述,用计算机生成相应的图形、图像,且所生成的图形、图像可以显示屏幕上、硬拷贝输出或作为数据集存在计算机中的学科。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是从数据描述到图形生成的过程。例如计算机动画制作。 图形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原来存在物体的映像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现图像。例如工业中的射线探伤。 模式识别是指计算机对图形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描述,是从图形(图像)到描述的表达过程。例如邮件分捡设备扫描信件上手写的邮政编码,并将编码用图像复原成数字。 3、计算机图形学与CAD、CAM技术关系如何? 答:见课本P4-5页的1.1.3节。 4、举3个例子说明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 答:①事务管理中的交互绘图 应用图形学最多的领域之一是绘制事务管理中的各种图形。通过从简明的形式呈现出数据的模型和趋势以增加对复杂现象的理解,并促使决策的制定。 ②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地理图形基础上的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图形生成技术可以绘制地理的、地质的以及其它自然现象的高精度勘探、测量图形。 ③计算机动画 用图形学的方法产生动画片,其形象逼真、生动,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人工绘图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5、计算机绘图有哪些特点? 答:见课本P8页的1.3.1节。 6、计算机生成图形的方法有哪些? 答:计算机生成图形的方法有两种:矢量法和描点法。 ①矢量法:在显示屏上先给定一系列坐标点,然后控制电子束在屏幕上按一定的顺序扫描,逐个“点亮”临近两点间的短矢量,从而得到一条近似的曲线。尽管显示器产生的只是一些短直线的线段,但当直线段很短时,连成的曲线看起来还是光滑的。 ②描点法:把显示屏幕分成有限个可发亮的离散点,每个离散点叫做一个像素,屏幕上由像素点组成的阵列称为光栅,曲线的绘制过程就是将该曲线在光栅上经过的那些像素点串接起来,使它们发亮,所显示的每一曲线都是由一定大小的像素点组成的。当像素点具有多种颜色或多种灰度等级时,就可以显示彩色图形或具有不同灰度的图形。 7、当前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课题有哪些? 答:见课本P10-11页的1.4节。

工程数学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

工程数学基础习题解答

习题一 A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二、填空题 1.;C C A B 2.111(){1,2,3,4},(){,,},(){,,},(){1,4},(){2,3};f f a b e f A a b e f B f b --=====D R 3.满; 4.2sup = E ,3inf -=E ; 5.0; 6.0; 7. n ; 8.Y . B 1.证 ()y f A B ?∈?,x A B ?∈?使得)(x f y =.由x A B ∈?,得x A ∈,且x B ∈故()()y f x f A =∈且()y f B ∈,即()()y f A f B ∈?,因此()()()f A B f A f B ???. 当f 是单射时,只需证明()()()f A f B f A B ???即可: ()()(),y f A f B f ?∈??R f 由是单射知,(). (),(),1X y f x y f A y f B x ?=∈∈∈使得且 ,,()(),x A x B x A B y f x f A B ∴∈∈∈?=∈?且即从而故()()()f A f B f A B ???. 是可能的,例如, 2:,[2, 0],[1, 3],[1, 0].f x x A B A B =-=-?=-取则()([1,0])[0, 1], f A B f ?=-=于是而 [][]()()0, 4[0, 9]0, 4.f A f B ?=?=从而有 . 2. 证(1)n ?∈,有)2 ,2(12 ,12][-?-+-n n ,故 ∞ =-?-+-1)2 ,2(12 12][n n ,n . 另一方面,)2 ,2(-∈?x ,k ?∈ ,使][12 ,12k k x -+-∈,故 ∞ =-+-∈1 ][12 12n n ,n x ,于是 ? -)2 ,2( ∞ =-+-1 ][12 12n n ,n . 因此, ∞ =-+-= -1 ][12 ,12)2 ,2(n n n . (2)n ?∈,有)12 ,12(]2 ,2[n n +--?-,故 ∞ =+--?-1)12 ,12(]2 ,2[n n n . 另一方面,对任意]2 ,2[-?x ,即2>x ,k ?∈ ,使得212>+>k x ,即 )12 ,12(k k x +--?,从而 ∞ =+--?1)12 ,12(n n n x ,故 ∞ =-?+--1 ]2,2[)12 ,12(n n n .

操作系统》第章教材习题解答

第4章存储管理 “练习与思考”解答 1.基本概念和术语 逻辑地址、物理地址、逻辑地址空间、内存空间、重定位、静态重定位、动态重定位、碎片、碎片紧缩、虚拟存储器、快表、页面抖动 用户程序经编译之后的每个目标模块都以0为基地址顺序编址,这种地址称为相对地址或逻辑地址。 内存中各物理存储单元的地址是从统一的基地址开始顺序编址的,这种地址称为绝对地址或物理地址。 由程序中逻辑地址组成的地址范围叫做逻辑地址空间,或简称为地址空间。 由内存中一系列存储单元所限定的地址范围称作内存空间,也称物理空间或绝对空间。 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时,需对目标程序中的地址进行修改。这种把逻辑地址转变为内存物理地址的过程称作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是在目标程序装入内存时,由装入程序对目标程序中的指令和数据的地址进行修改,即把程序的逻辑地址都改成实际的内存地址。 动态重定位是在程序执行期间,每次访问内存之前进行重定位。这种变换是靠硬件地址转换机构实现的。 内存中这种容量太小、无法被利用的小分区称作“碎片”或“零头”。 为解决碎片问题,移动某些已分配区的内容,使所有进程的分区紧挨在一起,而把空闲区留在另一端。这种技术称为紧缩(或叫拼凑)。 虚拟存储器是用户能作为可编址内存对待的虚拟存储空间,它使用户逻辑存储器与物理存储器分离,是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的一个比真实内存空间大得多的地址空间。 为了解决在内存中放置页表带来存取速度下降的矛盾,可以使用专用的、高速小容量的联想存储器,也称作快表。 若采用的置换算法不合适,可能出现这样的现象:刚被换出的页,很快又被访问,为把它调入而换出另一页,之后又访问刚被换出的页,……如此频繁地更换页面,以致系统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页面的调度和传输上。此时,系统好像很忙,但实际效率却很低。这种现象称为“抖动”。 2.基本原理和技术 (1)存储器一般分为哪些层次?各有何特性? 存储器一般分为寄存器、高速缓存、内存、磁盘和磁带。 CPU内部寄存器,其速度与CPU一样快,但它的成本高,容量小。 高速缓存(Cache),它们大多由硬件控制。Cache的速度很快,它们放在CPU内部或非常靠近CPU的地方。但Cache的成本很高,容量较小。 内存(或称主存),它是存储器系统的主力,也称作RAM(随机存取存储器)。CPU可以直接存取内存及寄存器和Cache中的信息。然而,内存中存放的信息是易变的,当机器电源被关闭后,内存中的信息就全部丢失了。 磁盘(即硬盘),称作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或外存),它是对内存的扩展,但是CPU不能直接存取磁盘上的数据。磁盘上可以永久保留数据,而且容量特别大。磁盘上数据的存取速度低于内存存取速度。 磁带保存的数据更持久,容量更大,但它的存取速度很慢,而且不适宜进行随机存取。所以,磁带设备一般不能用做辅存。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文件系统的后备,存放不常用的信息或用做系统间传送信息的介质。 (2)装入程序的功能是什么?常用的装入方式有哪几种? 装入程序的功能是根据内存的使用情况和分配策略,将装入模块放入分配到的内存区中。 程序装入内存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绝对装入方式、可重定位装入方式和动态运行时装入方式。

计算机图形学试题附答案完整版

名词解释 将图形描述转换成用像素矩阵表示的过程称为扫描转换。 1.图形 2.像素图 3.参数图 4.扫描线 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 6.投影 7.参数向量方程 8.自由曲线 9.曲线拟合 10.曲线插值 11.区域填充 12.扫描转换 三、填空 1.图形软件的建立方法包括提供图形程序包、和采用专用高级语言。 2.直线的属性包括线型、和颜色。 3.颜色通常用红、绿和蓝三原色的含量来表示。对于不具有彩色功能的显示系统,颜色显示为。 4.平面图形在内存中有两种表示方法,即和矢量表示法。 5.字符作为图形有和矢量字符之分。 6.区域的表示有和边界表示两种形式。 7.区域的内点表示法枚举区域内的所有像素,通过来实现内点表示。 8.区域的边界表示法枚举区域边界上的所有像素,通过给赋予同一属性值来实现边界表示。 9.区域填充有和扫描转换填充。 10.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式样、和填充图案。 11.对于图形,通常是以点变换为基础,把图形的一系列顶点作几何变换后,

连接新的顶点序列即可产生新的变换后的图形。 12.裁剪的基本目的是判断图形元素是否部分或全部落在之内。 13.字符裁剪方法包括、单个字符裁剪和字符串裁剪。 14.图形变换是指将图形的几何信息经过产生新的图形。 15.从平面上点的齐次坐标,经齐次坐标变换,最后转换为平面上点的坐标,这一变换过程称为。 16.实体的表面具有、有界性、非自交性和闭合性。 17.集合的内点是集合中的点,在该点的内的所有点都是集合中的元素。 18.空间一点的任意邻域内既有集合中的点,又有集合外的点,则称该点为集合的。 19.内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0.边界点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的。 21.任意一个实体可以表示为的并集。 22.集合与它的边界的并集称集合的。 23.取集合的内部,再取内部的闭包,所得的集合称为原集合的。 24.如果曲面上任意一点都存在一个充分小的邻域,该邻域与平面上的(开)圆盘同构,即邻域与圆盘之间存在连续的1-1映射,则称该曲面为。 25.对于一个占据有限空间的正则(点)集,如果其表面是,则该正则集为一个实体(有效物体)。 26.通过实体的边界来表示一个实体的方法称为。 27.表面由平面多边形构成的空间三维体称为。 28.扫描表示法的两个关键要素是和扫描轨迹。 29.标量:一个标量表示。 30.向量:一个向量是由若干个标量组成的,其中每个标量称为向量的一个分量。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图像的分辨率?

计算机图形学第三章答案

1. voidLine_Midpoint(int x1, int y1, int x2, int y2, int color) { int x = x1, y = y1; int a = y1 - y2, b = x2 - x1; int cx = (b >= 0 ? 1 : (b = -b, -1)); int cy = (a <= 0 ? 1 : (a = -a, -1)); putpixel(x, y, color); int d, d1, d2; if (-a <= b) // 斜率绝对值 <= 1 { d = 2 * a + b; d1 = 2 * a; d2 = 2 * (a + b); while(x != x2) { if (d < 0) y += cy, d += d2; else d += d1; x += cx; putpixel(x, y, color); } } else // 斜率绝对值 > 1 { d = 2 * b + a; d1 = 2 * b; d2 = 2 * (a + b); while(y != y2) { if(d < 0) d += d1; else x += cx, d += d2; y += cy; putpixel(x, y, color); } } } 7 void Line_Midpoint(int x1, int y1, int x2, int y2, int color, int flag) { intx,y; if(flag==0) { x0=point.x; y0=point.y; flag=1; } else { flag=0; x1=point.x; y1=point.y; a=y0-y1;

MATLAB基础教程薛山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讲解

《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班级: T1243-7 姓名:柏元强 学号: 20120430724 总评成绩: 汽车工程学院 电测与汽车数字应用中心

目录 实验04051001 语言基础..................... 错误!未指定书签。实验04051002 科学计算及绘图............. 1错误!未指定书签。实验04051003 综合实例编程.. (31)

实验04051001 语言基础 1实验目的 1) 熟悉的运行环境 2) 掌握的矩阵和数组的运算 3) 掌握符号表达式的创建 4) 熟悉符号方程的求解 2实验内容 第二章 1. 创建的变量,并进行计算。 (1) 87,190,计算 、、a*b 。 (87); (190); *b (2) 创建 8 类型的变量,数值与(1)中相同,进行相同的计算。 8(87); 8(190); *b 2.计算: (1) 操作成绩 报告成绩

(2) e3 (3) (60) (3) (3*4) 3.设,,计算: (1) (2) (3) 23; (4*u*v)(v) (((u))^2)/(v^2) ((3*v))/(u*v) 4.计算如下表达式: (1) (2) (3-5*i)*(4+2*i) (2-8*i) 5.判断下面语句的运算结果。 (1) 4 < 20

(2) 4 <= 20 (3) 4 20 (4) 4 20 (5) 'b'<'B' 4 < 20 , 4 <= 20,4 20,4 20,'b'<'B' 6.设,,,,判断下面表达式的值。 (1) (2) (3) (4) (5) (6) 395837; a><>>> 7.编写脚本,计算上面第2题中的表达式。 ('(60)='); ((60)) ('(3)='); ((3)) ('(3*4)='); ((3*4)) 8.编写脚本,输出上面第6题中的表达式的值。395837;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和控制汁算机系统中的所有硬、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 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2.什么是批处理、分时和实时系统?各有什么特征? 答:批处理系统(batchprocessingsystem):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分类,把一批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由专门编制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次处理。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多道程序运行。 分时系统(timesharingoperationsystem):把处理机的运行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转的方式,把处理机分配给各进程使用。其主要特征是:交互性、多用户同时性、独立性。 实时系统(realtimesystem):在被控对象允许时间范围内作出响应。其主要特征是:对实时信息分析处理速度要比进入系统快、要求安全可靠、资源利用率低。 3.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有何区别? 答;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共享系统资源,并不是真正地同时执行多个作业;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系统配置多个CPU,能真正同时执行多道程序。要有效使用多重处理,必须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而多道程序设计原则上不一定要求多重处理系统的支持。 4.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 答: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界面; (3)用进程管理观点研究操作系统,即围绕进程运行过程来讨论操作系统。

(完整版)计算机图形学题库及答案

注意:答案仅供参考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图形;图像;点阵表示法;参数表示法; 二、选择题: 1. 下面哪个不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批准的图形标准。(D ) A.GKS B.PHIGS C.CGM D.DXF 2.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范围?(B) A. 计算机动画; B. 从遥感图像中识别道路等线划数据; C. QuickTime技术; D. 影视三维动画制作 3. 关于计算机图形标准化的论述,哪个是正确的(B ); A. CGM和CGI是面向图形设备的接口标准; B. GKS、IGES、STEP均是ISO标准; C. IGES和STEP是数据模型和文件格式的标准; D. PHIGS具有模块化的功能结构; 4. 与计算机图形学相关的学科有_ A、C、D___。 A. 图像处理 B. 测量技术 C. 模式识别 D. 计算几何 E. 生命科学 F. 分子生物学 三、判断题: 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是两个近似互逆的学科。(F) 计算机图形学处理的最基本的图元是线段。(F) 四、简答题: 图形包括哪两方面的要素,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它们? 阐述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学科间的关系。图形学作为一个学科得以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试列举出几种图形学的软件标准?工业界事实上的标准有那些?举例说明计算机图形学有哪些应用范围,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 触摸屏是一种(C ) A. 输入设备; B. 输出设备; C. 既是输入设备,又是输出设备; D. 两者都不是; 2. 空间球最多能提供(D )个自由度; A. 一个; B. 三个; C. 五个; D. 六个; 3. 等离子显示器属于(C) A. 随机显示器; B. 光栅扫描显示器; C. 平板显示器; D. 液晶显示器; 4. 对于一个1024×1024存储分辨率的设备来说,当有8个位平面时,显示一帧图像所需要的内存为(A、D) A. 1M字节; B. 8M字节; C. 1M比特; D. 8M比特; 5. 分辨率为1024*1024的显示器,其位平面数为24,则帧缓存的字节数应为(A) A. 3MB; B. 2MB; C. 1MB; D. 512KB; 6. 下面对光栅扫描图形显示器描述正确的是:(A) A. 荧光粉涂层均匀离散分布; B. 是一种点画设备; C. 电子束从顶到底扫描; D. 通过控制电子束的强弱实现色彩的强弱; 7. 一个逻辑输入设备可以对应(C)物理输入设备。 A. 仅一个 B. 仅二个 C. 多个 D. 以上都不是 8. 彩色阴极射线管的三基色指得是:(A、C、D) A. 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红色; 9. 计算机显示设备一般使用的颜色模型是(A) A. RGB B. HSV

ml基础教程课后习题解答

X M L基础教程课后习 题解答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XML基础教程课后习题 习题一 1.答:HTML是用来编写Web页的语言、不允许用户自定义标记,HTML体现数据的显示格式。XML描述数据的组织结构、可自定义标记,其标记名称是对标记所包含的数据内容含义的抽象,而不是数据的显示格式。 2.答:使用UTF-8保存 5.答:(1)不可以,(2)可以,(3)不可以 6.答:: time { display:block;font-size:18pt;font-weight:bold } hour { display:line;font-size:16pt;font-style:italic } mimute { display:line;font-size:9pt;font-weight:bold } 习题二1.答:(1)使用ANSI编码。(2)可以。(3)不合理。 2.答:不相同。 3.答:(1)和(2)。 4.答:。

5.答:“root”标记包含的文本内容都是空白字符。“a1”标记包含的文本内容:。“a2”标记包含的文本内容: 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习题三1.答:一个规范的XML文件如果和某个DTD文件相关联,并遵守该DTD文件规定的约束条件,就称之为有效的XML文件。 2.答:DTD文件的编码必须和其约束的XML文件的编码相一致。 3.答:无关。 4.答:(1) 使用SYSTEM文档类型声明的格式: (2) 使用PUBLIC文档类型声明的格式: 5.答:一定。 6.答:(1)约束标记“张三”必须有“学号”属性 (2)约束标记“张三”必须有“学号”属性,而且学号的属性值是固定的220123。 (3)约束标记“张三”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学号”属性。 7.答:ID类型的属性的属性值具有互斥性,即所有ID类型的属性的属性值必须互不相同。 8.答:不合理。 9.答:(1)、(3)和(4)。 10.答,不是有效的。将修改为有效: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答案

《操作系统教程》习题答案

习题1 1.单项选择题 (1)大中小型计算机是以为中心的计算机系统。 A、CPU B、存储器 C、系统总线 D、通道 (2)以下关于操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批处理系统是实现人机交互的系统 B、批处理系统具有批处理功能,但不具有交互能力 C、分时系统是实现自动控制,无须人为干预的系统 D、分时系统即具有分时交互能力,又具有批处理能力 (3)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软硬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 A、为用户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接口 B、对用户的命令作出快速响应 C、作为服务机构向其它站点提供优质服务 D、防止有人以非法手段进入系统 (4)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应考虑系统的。 A、可靠性和灵活性 B、实时性和可靠性 C、优良性和分配性 D、灵活性和分配性 (5)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分布式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 B、在一台处理器上并行运行多个程序 C、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D、在一台处理器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 (6)以下关于并发性和并行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并发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B、并发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C、并行性是指两个及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D、并发性是指进程,并行性是指程序 (1)B (2)B (3)A (4)B (5)D (6)B 2.填空题 (1)微机是以总线为纽带构成的计算机系统。 (2)在批处理兼分时系统中,往往把由分时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前台作业,把由批处理系统控制的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3)在分时系统中,若时间片长度一定,则用户数越多,系统响应时间越慢。 (4)分布式操作系统能使系统中若干台计算机协同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分解问题成为子计算并使之在系统中各台计算机上并行执行,以充分利用各计算机的优势。 (5)用户通过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网络通信、资源共享,从而大大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 3.简答题 (1)什么是操作系统?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并发性 (2)什么是批处理系统,衡量批处理系统好坏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及时性 (3)试述分时系统的原理及其特性。时间片原则交互性同时性独立性及时性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复习题及答 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模拟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 计算机图形学 一、名词解释 1.图形 2.像素图 3.参数图 4.扫描线 5.构造实体几何表示法 6.投影 7.参数向量方程 8.自由曲线 9.曲线拟合 10.曲线插值 11.区域填充 12.扫描转换 二、判断正误(正确写T,错误写F) 1.存储颜色和亮度信息的相应存储器称为帧缓冲存储器,所存储的信息被称为位 图。() 2.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屏幕分为m行扫描线,每行n个点,整个屏幕分为m╳n个点,其中每个点称为一个像 素。―――――――――――――――――――――() 3.点阵字符用一个位图来表示,位图中的0对应点亮的像素,用前景色绘制;位图中的1对应未点亮的像素,用背景色绘 制。――――――――――――――――-() 4.矢量字符表示法用(曲)线段记录字形的边缘轮廓线。―――――――――――() 5.将矢量字符旋转或放大时,显示的结果通常会变得粗糙难看,同样的变换不会改变点阵字符的显示效 果。―――――――――――――――――――――――――()

6.在光栅图形中,区域是由相连的像素组成的集合,这些像素具有相同的属性值或者它们位于某边界线的内 部。―――――――――――――――――――――――() 7.多边形的扫描变换算法不需要预先定义区域内部或边界的像素值。――――――() 8.齐次坐标表示法用n维向量表示一个n+1维向 量。―――――――――――――() 9.实体的边界由平面多边形或空间曲面片组成。―――――――――――――――() 10.平面多面体表面的平面多边形的边最多属于两个多边形,即它的表面具有二维流形的性 质。―――――――――――――――――――――――――――――――() 11.实体几何性质包括位置、长度和大小 等。―――――――――――――――――() 12.实体的拓扑关系表示实体之间的相邻、相离、方位、相交和包含等关系。―――() 13.实体的扫描表示法也称为推移表示法,该表示法用一个物体和该物体的一条移动轨迹来描述一个新的物 体。――――――――――――――――――――――――() 14.如果投影空间为平面,投影线为直线,则称该投影为平面几何投影。――――-() 15.平面几何投影分为两大类:透视投影和平行投影。――――――――――――- () 16.当投影中心到投影面的距离为有限值时,相应的投影为平行投 影。――――――() 17.当投影中心到投影面的距离为无穷大时,相应的投影即为透视投影。―――――()

计算机图形学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概念:计算机图形学、图形、图像、点阵法、参数法、 图形的几何要素、非几何要素、数字图像处理; 计算机图形学和计算机视觉的概念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功能、计算机图形系统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图形设备 图形输入设备:有哪些。 图形显示设备:CRT的结构、原理和工作方式。 彩色CRT:结构、原理。 随机扫描和光栅扫描的图形显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形显示子系统:分辨率、像素与帧缓存、颜色查找表等基本概念,分辨率的计算 第三章交互式技术 什么是输入模式的问题,有哪几种输入模式。 第四章图形的表示与数据结构 自学,建议至少阅读一遍 第五章基本图形生成算法 概念:点阵字符和矢量字符; 直线和圆的扫描转换算法; 多边形的扫描转换:有效边表算法; 区域填充:4/8连通的边界/泛填充算法;

内外测试:奇偶规则,非零环绕数规则; 反走样:反走样和走样的概念,过取样和区域取样。 5.1.2 中点 Bresenham 算法(P109) 5.1.2 改进 Bresenham 算法(P112) 习题答案

习题5(P144) 5.3 试用中点Bresenham算法画直线段的原理推导斜率为负且大于1的直线段绘制过程(要求写清原理、误差函数、递推公式及最终画图过程)。(P111) 解: k<=-1 |△y|/|△x|>=1 y为最大位移方向 故有 构造判别式: 推导d各种情况的方法(设理想直线与y=yi+1的交点为Q): 所以有: y Q-kx Q-b=0 且y M=y Q d=f(x M-kx M-b-(y Q-kx Q-b)=k(x Q-x M) 所以,当k<0, d>0时,M点在Q点右侧(Q在M左),取左点 P l(x i-1,y i+1)。 d<0时,M点在Q点左侧(Q在M右),取右点 Pr(x i,y i+1)。 d=0时,M点与Q点重合(Q在M点),约定取右点 Pr(x i,y i+1) 。 所以有 递推公式的推导: d2=f(x i-1.5,y i+2) 当d>0时, d2=y i+2-k(x i-1.5)-b 增量为1+k =d1+1+k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 1.1946 2.大规模集成电路 3.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测试、计算机辅助教育、操作系统 4.人工智能 5.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6.运算器 7.RAM 8.逻辑 9.字长 10.位、字节 11.位、字节 12.1024、1024、1024*1024 13.1 14.2 15.48H、65H、97H、32 16.288 17.操作系统 18.程序 19.高级语言 20.机器 21.编译、解释 22.应用、系统 23.输入、输出设备 24 .硬盘 25.高速缓冲存储器 26.传染性 27.2 28.R (文科不做) 29.111111 K 7f (文科不做) 30.213、D5 (文科不做) 第二章 1.255 2.隐藏 3.存档 4.内存条、硬盘 5.Alt

6.[cttl+shift]> [shift+o] [ctrl+space] [ctrl+o] 7.[alt+F4] 8.后台 9.[Shift]> [Ctrl] 10.[Shift] 11.[Ctrl] 12.回收站 13.msconfig 14.单击该按钮会弹出对话框、有下级了菜单、当前状态不可用 15.[Ctrl+Esc]或[win ] 16.最大化或还原 17.分辨率 18.刷新频率 19.磁盘清理 20.[Ctrl+Shift+Delete] 第三章 1.doc 2.我的文档 3.拼写错误、语法错误 4.一行、一段、全部 5.页面 6.回车符号 7.[Alt+Tab] 8.[Ctrl+O] 9.[Ctrl+N] 10.页眉页脚 第四章 1.3、255 2.65536、256 3.[Ctrl+; ]> [Ctrl+Shift+;] 4.= 5.40833 6. 3 7.[ Ctrl ] 8.$ 9.地址栏 10.F2 第五章

操作系统教程第5版部分习题标准答案

第一章: 一、3、10、15、23、27、35 3.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操作系统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并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种系统软件. 主要作用 (1)服务用户—操作系统作为用户接口和公共服务程序 (2)进程交互—操作系统作为进程执行的控制者和协调者 (3)系统实现—操作系统作为扩展机或虚拟机 (4)资源管理—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控制者 10.试述系统调用与函数(过程)调用之间的区别。 (1)调用形式和实现方式不同; (2)被调用的代码位置不同; (3)提供方式不同 15.什么是多道程序设计?多道程序设计有什么特点? 多道程序设计是指允许多个作业(程序)同时进入计算机系统内存并执行交替计算的方法。从宏观上看是并行的,从微观上看是串行的。 (1)可以提高CPU、内存和设备的利用率; (2)可以提高系统的吞吐率,使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作业数目增加; (3)可以充分发挥系统的并行性,使设备和设备之间,设备和CPU之间均可并行工作。 23.现代操作系统具有哪些基本功能?请简单叙述之。 (1)处理器管理; (2)存储管理; (3)设备管理; (4)文件管理; (5)联网与通信管理。 27.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内核? 内核是一组程序模块,作为可信软件来提供支持进程并发执行的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通常驻留在内核空间,运行于内核态,具有直接访问计算机系统硬件设备和所有内存空间的权限,是仅有的能够执行特权指令的程序。 35.简述操作系统资源管理的资源复用技术。

系统中相应地有多个进程竞争使用资源,由于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资源是宝贵和稀有的,操作系统让众多进程共享物理资源,这种共享称为资源复用。 (1)时分复用共享资源从时间上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供进程使用; (2)空分复用共享资源从空间上分割成更小的单位供进程使用。 . 二、2、5 2、答:画出两道程序并发执行图如下: (1) (见图中有色部分)。 (2)程序A无等待现象,但程序B有等待。程序B有等待时间段为180ms至200ms间(见 图中有色部分)。 5、答:画出三个作业并行工作图如下(图中着色部分为作业等待时间):

计算机图形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习题答案 3.1 计算机图形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一个计算机图形系统应具有计算、存储、输入、输出、交互等基本功能,它们相互协作,完成图形数据的处理过程。 1. 计算功能 计算功能包括: 1)图形的描述、分析和设计;2)图形的平移、旋转、投影、透视等几何变换; 3)曲线、曲面的生成;4)图形之间相互关系的检测等。 2. 存储功能 使用图形数据库可以存放各种图形的几何数据及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快速方便地实现对图形的删除、增加、修改等操作。 3. 输入功能 通过图形输入设备可将基本的图形数据(如点、线等)和各种绘图命令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构造更复杂的几何图形。 4. 输出功能 图形数据经过计算后可在显示器上显示当前的状态以及经过图形编辑后的结果,同时还能通过绘图仪、打印机等设备实现硬拷贝输出,以便长期保存。 5. 交互功能 设计人员可通过显示器或其他人机交互设备直接进行人机通信,对计算结果和图形利用定位、拾取等手段进行修改,同时对设计者或操作员输入的错误给以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3.2 阴极射线管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答:CRT主要由阴极、电平控制器(即控制极)、聚焦系统、加速系统、偏转系统和阳极荧光粉涂层组成,这六部分都在真空管内。 阴极(带负电荷)被灯丝加热后,发出电子并形成发散的电子云。这些电子被电子聚集透镜聚焦成很细的电子束,在带正高压的阳极(实际为与加速极连通的CRT屏幕内侧的石墨粉涂层,从高压入口引入阳极高电压)吸引下轰击荧光粉涂层,而形成亮点。亮点维持发光的时间一般为20~40mS。 电平控制器是用来控制电子束的强弱的,当加上正电压时,电子束就会大量通过,在屏幕上形成较亮的点,当控制电平加上负电压时,依据所加电压的大小,电子束被部分或全部阻截,通过的电子很少,屏幕上的点也就比较暗。所以改变阴极和 控制电平之间的电位差,就可调节电子 束的电流密度,改变所形成亮点的明暗 程度。 利用偏转系统(包括水平方向和 垂直方向的偏转板)可将电子束精确定 位在屏幕的任意位置上。只要根据图形 的几何坐标产生适当的水平和垂直偏转磁场(或水平和垂直偏转板静电场),图 2.2CRT原理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