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揉五个穴位缓解偏头痛

按揉五个穴位缓解偏头痛
按揉五个穴位缓解偏头痛

按揉五个穴位缓解偏头痛

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平时过度劳累,容易导致身体

出现疾病,大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疾病,比如是头痛,当出现了偏头痛时,会带来很多的影响,我们需要注意这种情况,而且,也要注意身体的调理。出现偏头痛可以按摩哪些穴位?按揉五个穴位缓解偏头痛揉捏风池穴。风池穴位于颈后两侧枕骨下方,发际的两边大筋外侧凹陷处。一手扶住被按摩者前额,另一手用拇指和食指置于风池穴揉捏半分钟,以局部酸胀为佳。按揉百会穴。百会穴位于两耳尖连线与前后正中线交点。用拇指按压百会穴半分钟,先顺时针方向按揉1 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1 分钟,以酸胀感向头部四周发散为佳。按揉头维穴。头维穴位于头前侧,在两侧额角发际向上约1 指宽处。用两手拇指同时顺时针方向

按揉头维穴约1 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按揉约1 分钟,以酸

胀感向整个前头部和两侧发散为佳。按揉角孙穴。角孙穴

位于耳尖直上,与发际交点处。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方向按

揉头两侧的角孙穴约1 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再按揉1 分钟,耳尖直上2 横指宽处。用拇指或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头两侧的率谷穴约2 分钟,然后逆时针方向再按揉约2 分钟,以头部两侧感到酸胀为佳。偏头痛的按摩治疗1、常用手法拿法、揉法、抹法、扫散法。2、常用穴位及部位印堂、睛

以头部向两侧感到酸胀为佳。按揉率谷穴。率谷穴位于两

明、阳白、太阳、百会、风池、合谷、涌泉,及头侧部足少

阳胆经部位。3、操作方法①基本操作:患者取仰卧位,

头偏向健侧,医生先选用指揉法自风池穴起沿颈项部夹肌而

至颈根,如此上下往返3?5 分钟;拿风池穴,拿颈项夹肌3?5遍。

用手指按揉印堂、睛明、阳白、太阳、百会、率谷等穴各20?30 次。抹前额、上下眼眶,3?5 次。指揉合谷30?50次。用扫散法在头侧部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自前上向后下方操作30?50 次。患者取坐位于床边,以五指拿法(拿五经)自前发际起经头顶、后脑部改为三指法、拿风池;如此往返3?5 遍。最后按揉两侧涌泉穴结束治疗。

辨证治疗:对有面色潮红、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可加指揉内关、丰隆、胃俞等穴。对视觉障碍明显者,可加强抹上下

眼眶、指揉眼周穴位、指揉光明穴。推桥弓穴治疗偏头痛

位:坐位或仰靠位1、推桥弓穴。用食、中指指腹推抹左右桥弓”穴(在耳垂后凹陷中翳风穴到颈下锁骨中的缺盆穴这一条线上)

各9次。(注意:推抹“桥弓”穴只能单侧交替进行)2、点按头皮。五指分开微屈,指端着力,从前额发际到头顶再到枕后部点按,每一着力部位点按2 秒钟,后双手点按头两侧部位,往返各3 次。3、拿揉项部。以五指拿法,用大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拿揉颈部两侧肌肉,自上而下,拿至大椎穴两侧,往返7 次。4、按揉风池穴。

双手交叉于枕部,用大拇指指端按揉风池穴,顺、逆时针方

向各9 次。5、掌拍百会穴。一手扶头部,另一手掌轻拍头顶部百会穴,双手交替各9 次。6、梳头、振耳。双手各梳头、振耳9 次。放松、静坐调息3 分钟。扩展:身体上的六大天然止痛穴合谷穴和太冲穴: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身体上的很多痛症都可以找它解决。合谷穴位于大拇指和食指连接的虎口处,和它类似的,太冲穴也位于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位置。它们俩作为人体四关穴中的代表,前者属阳,后者属阴,配合起来具有调理脏腑、平衡阴阳、平肝熄风、祛风止痛的功能。所以,按摩合谷穴的同时如果能配合按摩太冲穴,止痛效果更好。太阳穴:太阳穴,有些医学著作将其命名为回春穴,当人们出现头痛、头胀、头部发闷等症状时,按摩太阳穴可以有效缓解。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连线中点,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作为一个能祛风通络的穴位,对于偏头痛、眼睛疲劳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风池穴:当前不少头痛症状是由风寒引起的。如果感觉自己

恶寒发热、头项疼痛,有八九是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可

以按摩风池穴。风池穴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能够缓解由于肝风内动导致的头痛,比如春季高血压头痛等。大家需要注意这些简单的穴位按摩方式,这样有助于调节精神,避免造成头晕头痛,而且要注意护理方法,有效进行缓解,以免导致更多的影响,同时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需要注意自身的保健合理地进行按摩,这样对人体才有很好的功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