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车间:**辅助生产车间20**年*月*日单位:元

直接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

计划成本分配法

代数分配法

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基本车间——一车间

——基本车间——二车间

管理费用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供电车间

制造费用明细帐

车间:**辅助生产车间20**年*月*日单位:元

实际分配率分配法

预计分配率分配法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

——乙

——丙

贷:制造费用

产品成本明细账

车间:**车间产品品种(或批次):*产品(或*批次)在产品数:** 完工产品数:**

产品成本的分配方法:

倒挤法:

1、在产品数量少,成本低

2、在产品数量多,各期均衡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

4、在产品按耗材料成本计算

分配法:

1、按在产品和完工产品实际数量分配

2、约当产量法

3、定额分配法

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 一、制造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18.保险费:是指应由车间负担的财产保险费用。 19.技术组织措施费:是指生产工艺布局调整等原因发生的费用。 20.其他制造费用:除前述1~19项所列的,零星发生的其他应由车间负担的费用。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例题.doc

表 5-3 产品、劳务供应情况表 供应对象供水数量(立方米)供电数量(千瓦小时)基本生产 ------丙产品103000 基本生产车间205000 80000 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100000 供水车间30000 行政管理部门80000 12000 专设销售机构28000 5000 合计413000 230000 直接分配法: 供水车间费用分配率=20650÷(413000-100000) =0.066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水费205000 × 0.066=1353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水费= 80000 × 0.066=5280(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水费= 28000 × 0.066=1840(元)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 47400 ÷ (230000-30000)=0.237 基本生产丙产品= 103000 × 0.237=24411(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电费= 80000 × 0.237=1896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电费= 12000 × 0.237=2844(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电费= 5000 × 0.237=1185(元) 实际工作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本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4。 表 5-4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2010年×月 根据表 5—4,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丙产品 24411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32490

管理费用 8124 销售费用 3025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20650 ——供电 47400 顺序分配法: 本例企业只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耗水 100000立方米,供水车间耗电30000千瓦小时,从耗用数量看,似乎供电车间受益多,供水车间受益少。但是水和电的计量单位不同,不能比。由于水的单位成本大大低于电的单位成本,因而实际上供电车间受益少,供水车间受益多。供电车间应排列在前先分配,供水车间排列在后分配。 〖会计处理〗 供电车间分配率=47400÷230000=0.21 供水车间分配率 =(20650+6300)÷(41300-10000) =0.086 实际工作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本例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5。 根据表 5—5,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5种分配方法 例题)

如果企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得辅助生产车间,辅助车间除了为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外,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会相互提供劳务,这时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得辅助生产费用,不仅要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得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分配,而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得分配应先于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得单位与部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得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与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五种方法。 1、直接分配法 直接分配法就是指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得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得各受益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得情况。 [例5-5]假定某企业有供水与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与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服务。20 x x 年9 月供电车间本月发生得费用为7100元,供水车间本月发生得费用为32 361 元。该企业辅助生产车间发生得间接费用直接记人"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账户,未设置"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口各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得劳务及其消耗情况见表5-8 。 表5-8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得劳务统计表 根据表5-8 得资料,首先计算辅助生产费用得分配率。由于辅助生产车间内部相互提供得劳务不分配费用,在计算费用分配率时需将其她辅助生产车间得劳务耗用量从总供应量中扣除。 电费分配率=7100/(20950-3200)=0、40(元/度) 水费分配率=32361 /(10596 -1350)=3、5(元/m3) 其次,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如表5—9所示。 表5–9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借:制造费用36539 管理费用2922 贷:生产成本一一辅助生产成本一一供电车间7 100 一一供水车间32361

建筑行业常用会计科目以及明细科目

建筑行业常用会计科目以及明细科目 (一)工程施工相当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科目,主要核算各项目成本及毛利。下面设置“合同成本”和“毛利”两个二级明细科目。1、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核算工程合同成本,在合同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3)机械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4)其他直接费(项目/部门核算)(5)分包成本(项目/部门核算)(6)间接费用间接费用下设下列明细科目:管理人员工资(项目/部门核算)职工福利费(项目/部门核算)固定资产使用费(项目/部门核算)低值易耗品摊销(项目/部门核算)办公费(项目/部门核算)差旅费(项目/部门核算)财产保险费(项目/部门核算)工程保修费(项目/部门核算)排污费(项目/部门核算)劳动保护费(项目/部门核算)检验试验费(项目/部门核算)外单位管理费(项目/部门核算)材料整理及零星运费(项目/部门核算)材料物资盘亏及毁损(项目/部门核算)取暖费(项目/部门核算)其他费用(项目/部门核算)2、工程施工——毛利核算工程毛利,具体的设置根据企业需要选择,不一定非要设置这些会计科目。特别是间接费用,有些不需要的可以不予以设置。(二)机械作业该科目主要是针对建筑企业有单独的设备管理部门为各项目提供设备发生的费用及内部结算的台班的核算。相当于制造待业的“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针对本公司的设备设置单机核算,准确核算每台大型或者主要设备每个台班的耗用成本。通常情况下,应当设置以下明细科目:工资及附加(部门/设备核算)燃料及动力(部门/设备核算)折旧费(部门/设备核算)配件及修理费(部门/设备核算)间 接费用(部门/设备核算)(三)应收账款 2、应收销货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施工企业应收产品销 售货款3 置有到期日。(四)应付账款1、应付购货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购货款、设备款等。2、应付分包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分包工程款3、暂估应付款(往来单位核算)核算暂估入账的款项(包括材料暂估入账及分包工程款的暂估入账)。4、应付质保金 (往来单位核算)核算应付分包单位的质保金,最好设置有到期日。 (六)主营业务收入(手工账可不用以下明细科目,只需按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即可)1、目标成本目标成本下设置以下明细科目:(1)人工费(项目/部门核算)(2)材料费(项目/部门核算)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直接分配法修订版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直 接分配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教学课题】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直接分配法 本课题教时数:2 本教时为第教时教学日期:月日 【教学目标】 了解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的概述 掌握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直接分配法的计算及帐务处理【教学重点、难点】 直接分配法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讲练结合,举例,演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凭证,帐页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辅助生产费用帐户核算的内容有哪些? 借方登记什么? 贷方登记什么? 授新课 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概述

1.辅助生产所生产的产品,如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等,完工时,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贷方,分别转入“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帐户的借方。 借:原材料 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包装物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作业,如供水、供电、修理和运输等,其发生的辅助生产费用通常于月末在各受益单位之间按一定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配后,从“辅助生产成本”帐户的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在建工程”等帐户等借方。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3.各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外部门(基本生产车间、管理部门)提供劳务,但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互相提供劳务的情况。

思考:这种情况下分录如何编制? 4.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5.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通常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计划成本分配法。 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 (一)直接分配法 1.概念: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仅对外部各受益单位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适用范围:适于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劳务不多的情形。 3.公式: 辅助生产费用(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车间外部各受益单位耗用劳务总量) 某受益对象应负担的辅助生产费用=该受益对象的耗用劳务量(接受的劳务量)×辅助生产费用(单位成本)分配率 例2 讲解 ①分析表4-3 思考:有几个辅助生产车间有几个收益部门 ②采用直接分配法计算 ③填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费用明细科目培训资料

费用明细科目

期间费用、制造费用、研发费用明细科目 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1.工资薪金:行政管理部门员工的工资、加班费、奖金、津贴及年终加薪等。 2.福利费:指支付员工的生活、住房、保健、交通等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员工伙食费、餐厅用厨具、液化气,职工体检费、工伤医疗、探亲路费,行政行政管理部门的活动经费、医疗卫生费、职工慰问金、误餐补助,租房补贴,节日礼金、冬季取暖费、防暑降温费、体育用品,司机保安餐费补助及夜班补助。税前列支限额为当年职工工资总额的14%。 3.办公费: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各项办公用品、书报费、消耗用品费、年检/认证等。 (1)办公用品:包括笔、打印纸、笔记本、便签纸、信封、计算器、订书机、文件夹、电话机、电脑耗材以及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用色带、墨盒、墨粉等; (2)书报费:购书、订报刊杂志的费用; (3)消耗用品费:咖啡、茶叶、纸杯、纯净水、矿泉水、纸巾、洗手液、消毒液、手纸等; (4)印刷/复印费:指印名片、劳动合同、员工手册、公司内部报纸等; (5)年检/认证费:指企业参加工商联合年检、工商税务变更费、ISO认证费等; (6)其他:包括邮箱年费、刻章费、购发票费、财务报表、财务账本和封皮等。 4.培训费:公司为员工实际支付的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费用。税前列支限额为当年职工工资总额的2.5%。 (1)讲师费:聘请讲师的酬金、住宿费等; (2)资料费:购买培训材料的费用; (3)餐费:培训期间公司员工发生的餐费、食品费用; (4)其他:培训期间的场地使用费及其他杂费; (5)职工教育经费可列支内容包括《财建[2006]317文》:1上岗和转岗培训;2各类岗位适应性培训;3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5特种作业人员培训;6企业组织的职工外送培训的经费支出;7职工参加的职业技能鉴定、职业资格认证等经费支出;8购置教学设备与设施;9职工岗位自学成才奖励费用;10职工教育培训管理费用;11有关职工教育的其他开支。 5.网络通讯费:公司所有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网络费用、行政管理部门员工按规定报销的手机话费。 6.邮政报关费:邮寄包裹、信件费用以及EMS费用等,进口报关费(通关费、商检费、其他通关费用)。 7.差旅费:行政管理部门员工因公出差发生的费用。 (1)交通费:员工因公异地出差乘车、船、飞机等发生的往返交通费用(包含乘客保险费、机场建设费等)、租车费用、在出差地市内交通费以及市内办事人员发生的市内交通费等; (2)住宿费:员工因公异地出差期间发生的住宿费用(包括住宿保险费和按规定准予报销的住宿杂费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 法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 一、直接分配法:辅助车间(供电、运输)——辅助生产成本——直接对辅助车间以外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适用于辅助车间相互之间没有提供劳务或相互提供的劳务较少 缺点:分配率的计算不科学不合理——分配的结果不客观 优点:简单,一次对外分配,程序简单 二、两次或多次分配法 (一)交互分配法:为解决直接分配法的缺点,行将辅助生产费用在辅助车间内部进行交互分配,再按交互分配后的新生产费用对外受益单位进行二次分配 优点:进行了二次分配,其中,交互分配使得辅助车间对外的分配成本更加真实,相应的成本在对外分配时所采用的分配依据更合理了,总体结果更客观。 缺点:复杂,同样的服务不同的单价,前后不一,违背客观 (二)代数分配法: 假设:供电的单位成本=X 运输的单位成本=Y X=(24000+3000*Y)/48000= Y=(60000+3000*X)/60000= 优点:所有受益单位分配的费用单价前后一致,更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 缺点:复杂 (三)顺序分配法: 缺点:分配的次数太多、前者不承担后者的成本——与事实不符 (四)计划成本分配法: 发出材料按

材料采购时: 借:在途物资=实际成本 贷:银行存款 计划成本计价法 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计划成本 差异:假设借差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在途物资=差异 在途物资: 借方发生=实际成本 贷方发生=计划成本 材料成本差异:借方为超支差异、贷方为节约差异 辅助生产成本: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实际成本 贷:累计折旧、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 借方发生=实际成本 贷方发生=计划成本 分配转出时: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生产工时*单位工时的计划成本制造费用=生产工时=单位计划成本 管理费用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

生产成本的明细科目 制造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制造费用包括产品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以外的其余一切生产成本,主要包括: 1.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是指生产车间管理人员、辅助后勤人员等非一线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工资;一线直接生产人员非生产期间的工资也计入本项目,非一线生产员工提供直接生产时,其相应的工资应从本项目转入生产成本中的直接工资项目。 2.职工福利费:按第一项所定义的生产管理人员工资的14%提取。 3.交通费:是指企业为车间职工上下班而发生的交通车辆费用,主要指汽油费、养路费等。 4.劳动保护费:指按照规定标准和范围支付给车间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保健饮食品(含外购矿泉水)的费用和劳动保护宣传费用。 5.折旧费:是指车间所使用固定资产按规定计提的折旧费。 6.修理费:指生产车间所用固定资产的修理费用,包括大修理费用支出。 7.租赁费:是指车间使用的从外部租入的各种固定资产和用具等按规定列支的租金。 8.物料消耗:指车间管理部门耗用的一般消耗材料,不包括固定资产修理和劳动保护用材料。 9.低值易耗品摊销:是指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 10.生产用工具费:是指车间生产耗用的生产用工具费用。 11.试验检验费:是指车间发生的对材料、半成品、成品、仪器仪表等试验、检验费。 12.季节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是指因生产的季节性需要而必须停工,生产车间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13.取暖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所支付的取暖费,包括取暖用燃料、蒸汽、热水、炉具等支出。 14.水电费:是指车间管理部门由于消耗水、电和照明用材料等而支付的非直接生产费用。 15.办公费:是指车间生产管理部门的通讯费用以及文具、印刷、办公用品等办公费用;政府部门的宣传经费,包括学习资料、照相洗印费以及按规定开支的报刊订阅费等。 16.差旅费:是指按照规定报销生产车间职工因公外出的各种差旅费、住宿费、助勤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贴;按规定支付职工及其家属的调转、搬家费;按规定支付患职业病的职工去外地就医的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贴等。 17.运输费:是指生产应负担的厂内运输部门和厂外运输机构所提供的运输费用,包括其办公用车辆的养路费、管理费、耗用燃料及其他材料等费用。 18.保险费:是指应由车间负担的财产保险费用。 19.技术组织措施费:是指生产工艺布局调整等原因发生的费用。 20.其他制造费用:除前述1~19项所列的,零星发生的其他应由车间负担的费用。 制造费用一般是间接计入成本,当制造费用发生时一般无法直接判定它所归属的成本计算对象,因而不能直接计入所生产的产品成本中去,而须按费用发生的地点先行归集,月终时再采用一定的方法在各成本计算对象间进行分配,计入各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中。

《成本会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成本会计》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成本会计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成本会计学实验项目实验1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成绩 专业年级班级学号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运用EXCEL的运算功能,创建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簿与工作表,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记账凭证。 二、实验内容 A公司有供电和机修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公司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汇总的资料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的费用、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的产品数量详见下表。 表1 A公司辅助生产费用及产品供应情况表 单位 本月发生 的费用(元) 计划单价受益单位及产品量 供电车间67200 0.33 基本生产-甲产品60000 基本生产-乙产品100000 基本生产车间24000 辅助生产-供电车间0 辅助生产-机修车间24000 (元/度)行政管理部门16000 合计224000 机修车间68040 3.5 基本生产-甲产品0 基本生产-乙产品0 基本生产车间12000 辅助生产-供电车间1600 辅助生产-机修车间0 (元/小时)行政管理部门8000 合计21600 合计135240 —————— 三、实验要求 1.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根据提供的资料,分别用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在EXCEL中完成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分配金额一律取整数。 2.用EXCEL编制各种方法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3.用EXCEL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记账凭证。 四、实验结果 1.学生提供各种方法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2.由学生提供各种方法下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记账凭证。 提示:将EXCELL的计算结果粘贴在本报告中。 ㈠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记账凭证: ㈡顺序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顺序:

最新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练习题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练习题: 甲公司拥有机修车间和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2008年5月各车间发生的费用如表:(分配率保留2位小数) 要求: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并编制与其有关的会计分录 解: 1、直接分配法 (1) 运输车间运输费用分配率=24000/(80000-5000)=0.32元/公里 基本一车间耗用的运输费用=30000×0.32=9600元 基本二车间耗用的运输费用=25000×0.32=8000元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的运输费用=20000×0.32=6400元 (2)机修车间修理费用分配率=47000/(94000-4000)=0.52元/小时 基本一车间耗用修理费用=46000×0.52=23920元 基本二车间耗用修理费用=34000×0.52=17680元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的修理费=47000-23920-17680 =5400元 (3)基本一车间耗用的费用=9600+23920=33520元 基本二车间耗用的费用=8000+17680=25680元 企业管理部门耗用的费用=6400+5400=11800元 借:制造费用—基本一车间33520 —基本二车间25680 管理费用118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240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47000 2、交互分配法 (1)第一次对内交互分配 运输费用分配率=24000/80000=0.3元/公里 机修费用分配率=47000 /94000=0.5元/小时 运输车间为机修车间提供的运输费用=5000×0.3=1500元 机修车间为运输车间提供的修理费用=4000×0.5=2000元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500 —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2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15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2000

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明细科目核算内容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员工的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员工的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费用。制造费用-停工费:指的是生产车间或某个班组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 一、管理费用 1.管理费用—工资

直接生产成本与辅助生产成本

2013-12-13 10:17 提问者采纳 1、基本生产:为生产某种产品直接发生的材料费、人工费等。可设三个明细科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基本生产成本的核算 (1)企业本月发生的各项直接基本生产费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 (2)月终,分摊应由基本生产成本负担的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生产完成并已入库的产成品和自制半成品借:产成品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辅助生产成本:属于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生产产品提供的动力等直接费用,可按辅助生产车间设置,在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核算后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明细科目。 辅助生产成本的核算 (1)企业本月发生的各项直接辅助生产费用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 (2)月终,分摊计入辅助生产成本的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3)月终,辅助生产成本按一定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产品销售费用、产品销售成本、其他业务支出、在建工程等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新建账套的时候要注意在行业性质中应该选择:新会计制度科目 还有就是在设置分类编码方案时也要小心一点,如果这个填错了对后面的操作会有影响的 期初余额的录入需要注意的就是,往来账项不是直接录入的而是根据辅助账中的期初数据 损益类科目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明细科目的设置还有就是在转账的时候 项目核算是根据你公司的具体核算科目账务的需要而设置的,比如生产成本,辅助核算主要是针对往来账务比较多的科目,如应收、应付。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区别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工人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 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 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制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计划成本分配法

原题: 三、计划成本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计划分配法分配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先按计划成本进行分配,然后再将计划与实际成本差异对外作一次分配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按计划分配时是对包括辅助生产在内的所有部门,调整差异时只对除辅助生产以外部门进行。 (一)计划分配: 1、供电车间: (1)机修车间应负担的电费:0.17×4000= 680(元) (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7×18500=3145(元) (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17×17000=2890(元) (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1500=255(元) (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1000=170(元) (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17×2000=340(元) (7)合计:680+3145+2890+255+170+340=7480(元) 2、机修车间: (1)供电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费:1.70×200=340(元) (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0×1800=3060(元) (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1.70×2100=3570(元) (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1.70×100=170(元) (5)合计:340+3060+3570+170=7140(元) 3、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3145 ——二车间产品2890 ——机修车间680 ——供电车间340 制造费用——一车间3315 ——二车间3740 管理费用510 贷:生产成本——供电7480 ——机修7140 (二)计算成本差异: 1、供电车间:7040+340-7480=-100(元) 2、机修车间:6720+680-7140=260(元) (三)差异调整: 1、供电车间: (1)分配率:-100/40000=-0.0025(元/度) (2)一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0025×18500=-46.25(元)(3)二车间产品生产应负担的电费:-0.0025×17000=-42. 50(元)(4)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1500=-3.75(元)(5)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1000=-2. 50(元)(6)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025×2000=-5. 00(元) 2、机修车间: (1)分配率:260/4000=0.065(元/小时) (2)一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0.065×1800=117.00(元)(3)二车间制造费用应负担的机修费:0.065×2100=136.50(元)(4)管理费用应负担的电费:0.065×100=6.50(元) 3、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一车间产品 ——二车间产品 制造费用——一车间113. 25 ——二车间134.00 管理费用1.50 贷:生产成本——供电 ——机修260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企业的辅助生产主要是为基本生产服务的。有的辅助生产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提供一种劳务,如供电、供气、运输等;有的辅助生产则生产多种产品或提供多种劳务,如工具、模型、备件的制造以及机器设备的修理等。辅助生产提供的生产或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这不是辅助生产的主要目的。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该科目应按车间和产品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核算时,对于辅助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费,应分别根据“材料费用分配表”、“工资及福利费用分配汇总表”和有关凭证,记入该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对于辅助生产发生的间接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进行归集,然后再从该科目的贷方直接转入或分配转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借方。辅助生产车间完工的产品或劳务成本,应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贷方转出。“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表示辅助生产的在产品成本。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对于归集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借方的辅助生产费用,由于所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不同,其所发生的费用分配转出的程序方法也不一样。 制造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所发化的费用,应计入完工工具、模型、备件等产品的成本。完工时,作为自制工具或材料入库,从“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账的贷方转入“低值易耗品”或“原材料”科目的借方;领用时,按其用途和使用部门,一次或分期摊入成本。 提供水、电、气和运输、修理等劳务所发的辅助生产成本,多按受益单位耗用的劳务数量在各单位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时,借记“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及其他明细。 在结算辅助的产成本明细账之前,还应将各辅助车间的制造费用分配转入各辅助生产成本账,归集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之间,也有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例如,锅炉车间为供电车间供气取暖,供电车间也为锅炉车间提供电力,这样一来,为了计算供气成本,就要确定供电成本;为了计算供电成本,又要确定供气成本。这里就存在一个辅助生产费用在各辅助车间交互分配的问题。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通常采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和按计划成本分配法等。下面仅就直接分配法进行举例和说明。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说明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说明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内容 1、生产成本科目核算的内容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指产品生产过程中,形成产品的各种原材料;本科目中的材料,主要指直接发放到产品上的各种材料。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员工的工资、绩效工资、各种补贴及津贴。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福利费:指的是按参加产品生产员工的福利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指的是从当月制造费用科目余额中转入的成本。 2、制造费用明细科目核算的内容制造费用-办公费:指的是生产车间耗用的文具、印刷、邮电费、报刊杂志、资料费等费用。制造费用-差旅费:指的是车间职工因公出差而发生的差旅费用。 制造费用-运输费:指的是铁路托运,不能进入原材料成本的运杂费。 制造费用-修理费:指的是修理生产使用固定资产的费用,包括大修理和经常修理费用,以及各项低值易耗品的修理费用。 制造费用-工资: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绩效工资。 制造费用-福利费:指的是按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绩效工资提取一定比例的职工福利费。 制造费用-会议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参加会议的费用。 制造费用-劳保费:指的是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劳动保护费用。指的是工作服、工作鞋以及包括不构成固定资产的安全装置、卫生设备、通风设备等劳保用品支出的费用。 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指的是指生产车间所使用的低值易耗品的摊销费。包括家具备品、计量工具、小型工具等费用。 造费用-通讯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的电话费、所内的通讯费、生产车间管理人员每月的手机话费。 制造费用-折旧费:指的是与生产有关的固定资产按规定提取的折旧费用。 制造费用-水电费:指的是生产车间由于消耗水电(日常用水、照明用电)而支付的

成本会计_04辅助生产费用归集和分配习题答案分析

4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练习题一、 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1)借:辅助生产成本——原材料51 200 ——燃料及动力 3 420 ——生产工人工资 5 472 ——管理人员工资 2 394 ——折旧 3 340 ——其他费用7 320 贷:原材料——原材料51 200 ——燃料及动力 3 420 应付职工薪酬7 866 累计折旧 3 340 银行存款7 320 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结转完工工具成本 借:周转材料——工具 3 310 贷:辅助生产成本 3 310 (2)将剩余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有关受益部门 借:生产成本53 820 制造费用8 210 管理费用 3 110 销售费用 4 696 贷:辅助生产成本69 836 练习题二、 1、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制造费用 借:制造费用13 054 贷:应付职工薪酬 2 394 累计折旧 3 340 银行存款7 320 2、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转入13 054 贷:制造费用13 054 3、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 借:辅助生产成本——原材料51 200 ——燃料及动力 3 420 ——生产工人工资 5 472 贷:原材料——原材料51 200 ——燃料及动力 3 420 应付职工薪酬 5 472 4、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结转完工工具成本 借:周转材料——工具 3 310 贷:辅助生产成本 3 310

(2)将剩余辅助生产成本分配给有关受益部门 借:生产成本53 820 制造费用8 210 管理费用 3 110 销售费用 4 696 贷:辅助生产成本69 836 练习题三、 1、直接分配法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 (直接分配法) 20××年8月金额单位:元 计算过程: (1)运输车间参与对外提供的分配劳务量=16 000-1 000=15 000(公里) 机修车间参与对外提供的分配劳务量=19 000-1 000=15 000(小时)(2)运输车间对外的费用分配率=9 600÷15 000=0.64 机修车间对外的费用分配率=9 500÷18 000= 0.5278 (3)运输车间对外的费用分配: 一车间应负担的运输车间的费用=6 000×0.64=3 840(元) 二车间应负担的运输车间的费用=5 000×0.64=3 20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运输车间的费用=9 600-3 840-3 200=2 560(元)(4)机修车间对外的费用分配: 一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车间的费用=9 200×0.5278= 4 855.76(元) 二车间应负担的机修车间的费用= 6 800×0.5278=3 589.04(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负担的机修车间的费用=9 500-4 855.76-3 589.04=1 055.2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一车间8 695.76 ——二车间 6 789.04 管理费用 3 615.20 贷:辅助生产成本——运输车间9 600 ——机修车间9 500

辅助生产成本分配例题

人案例5■上辅助生产费用聘分配卩 瞪基車案情2川公司肓快水、供电两个辅肋生产车I间,涼呈本生产车间和营理等部门提供服务乜因临两车间共发生费用分别是20650X^147400元(祥见表表5-2)□ *' 品、劳等供应情况为M公司供水、供电两T稱助生产车间供皿产品和劳务数歳祥见表日3心OK户设置』该企业的产品生产成本设"直接材料叭”燃料及动力叭“直接人工^ 和疋制造费用那四个成車项目;辅助生产的制造费用直接计人抜本'」科目舟(下同)- 要求1采用直接分配法计尊各受益部门应承担的辅助生言费用,并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J 供水车间费用分配率=20650- (413000 -100000) =0.066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水费205000 X 0.066=13530(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水费=80000 X 0.066=5280(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水费=28000 X 0.066=1840(元) 供电车间费用分配率=47400 - (23000 0-30000 )=0.237 基本生产丙产品=103000 X 0.237=24411 (元) 基本生产车间应承担电费=80000 X 0.237=18960 (元)

行政管理部门应承担电费=12000 X 0.237=2844 (元) 专设销售机构应承担电费=5000 X 0.237=1185(元) 实际工作中,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是通过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本例辅助生产费 用分配表如表5-4。 表5-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 2010年X月 本例企业只有供电和供水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供电车间耗水100000立方米,供水车间耗电 30000千瓦小时,从耗用数量看,似乎供电车间受益多,供水车间受益少。但是水和电的计量单位不同,不能比。由于水的单位成本大大低于电的单位成本,因而实际上供电车间受益少,供水车间受益多。供电车间应排列在前先分配,供水车间排列在后分配。

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什么账簿

生产成本明细账采用什么账簿 应该采用多栏式明细账. 多栏式明细账是在每一张帐页上按照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用以反映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的金额,以提供详细的核算资料.这种格式主要使用于成本费用类科目和收入类科目,如管理费用、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收入等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 生产成本明细账是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而专业制定的账目,是会计总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对象,通过加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它们的使用价值随之变成了另一种使用价值;直接人工是指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可用工资额和福利费等计算; 制造费用则是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厂房、机器、车辆及设备等设施及机物料和辅料,它们的耗用一部分是通过折旧方式计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过维修、定额费用、机物料耗用和辅料耗用等方式计入成本.

生产成本明细账是什么 生产成本明细账是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包括产成品、自制半成品、提供劳务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而专业制定的账目,是会计总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成本明细账科目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明细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用以核算生产产品的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科目用以核算动力、修理、运输等为生产服务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生产成本明细账一般采用多栏式账页进行登记.企业根据需要也可将生产成本科目分设为基本生产成本

成本核算的主要科目

成本核算的主要科目 1.成本核算的主要科目(10): 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废品损失、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2.分别介绍: A.基本成本费用:为完成企业主要生产目的进行的商品产品生产。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基本生产在产品占用的资金。 B.辅助生产成本: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辅助生产在产品占用的资金。应 按辅助生产车间和生产的产品、劳务分社明细分类账。 C.制造费用:为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制造费用。出季节性生产企业外,该科目月末应无余额。应按 车间、部门设置明细分类账。 D.废品损失:月末应无余额,应按车间设置明细分类账。 E.销售费用:核算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期末结转 后应无余额,应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F.管理费用: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声场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管理费用。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应按费用项 目设置专栏。 G.财务费用:核算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贷方登记应冲减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汇兑收益以

及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财务费用。期末结转后应无余 额,应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H.待摊费用:核算企业已经支付,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成本共同负担且分摊期在一年内的各项费用。余额应在借方,表示 已经支付但尚未摊销的费用。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分类 账。 I.长期待摊费用:核算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余额应在借方,表示企业尚未摊销的 各项长期待摊费用的摊余价值。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 J.预提费用:核算企业按照规定预提计入成本但尚未支付的费用。若余额在贷方:表示已经预提但尚未实际支付的费用。 若余额在贷方:表示实际支付费用数额大雨已经预提数额的 差额,应视为待摊费用。应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 3.总结: A.按费用种类设置明细账: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B.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C.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分类账: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废品损失。 D.按产品成本项目分析和专栏或专行:基本生产成本。 E.期末有余额:借余: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贷余:预提费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