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是属于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是异步电动机各种调速方

法中调速性能最好、效率最高的一种调速方法,因而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变频调速的基本工作原理

异步电动机的转速表达式为 )1(n 60p

1s f n -==0n )1(s -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中存在下列关系:

m N q k N f E φ11144.4=

如忽略定子阻抗压降,则

1U ≈ m N q k N f E φ11144.4=

式中 1U -----定子相电压

q E ——气隙磁通在定子每相绕组中感应电动势的有效值,V ;

1f -----定子的电源频率

1N ——定子每相绕组串联匝数;

1N k ——基波绕组系数;

m φ——每极气隙磁通量,Wb 。

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和机械特性

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1. 基频以下调速控制方式

要保持m φ不变,当频率1f 从额定值N f 1向下调节时,应同时降低q E ,使1f E q

=常数,即采

用恒定电动势频率比的控制方式。1U ≈q E ,取1

1f U =常数,即采用恒压频比的控制方式。在低频时,1U 和q E 都较小,定子阻抗压降所占的分量就比较显著,不能忽略,因而必须对

1U 进行定子阻抗压降补偿,人为地把电压1U 提高一些,尽可能维持磁通m φ基本不变。

2. 基频以上调速控制方式

在基频以上调速时,可以从N f 1往上增加,如要维持m φ恒定,必须随频率1f 的增加而相

应增加1U ,但电压1U 一般不能超过电动机的额定电压N U 1,只能保持在电动机的额定电压

N U 1上。所以在基频以上调速时只能放弃维持磁通m φ恒值的要求,使磁通m φ与频率成反比

地降低,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弱磁升速的情况。在基频以下调速属于恒转矩调速,在基频以

上调速属于恒功率调速。

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

异步电动机恒压恒频时的机械特性

当定子电压1U 和角频率1ω都为恒定值时,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e T 为 22

12122212121122211)()()(33l l p p m e L L s R sR R s U n s R I n P T ++'+'=''=Ω=ωωωω

式中 m P ---电磁功率

1ω---电源角频率

1Ω--同步机械角速度

p n --极对数

1U --定子电压

1R 、'2R --定子每相电阻和折合到定子侧的转子每相电阻

1l L 、'

2l L --定子每相漏感和折合到定子侧的转子每相漏感

当s 很小时,可忽略上式分母中含s 项,转矩近似与s 成正比,这时机械特性)(s f T e =是一段直线,如图19-3所示。当s 接近1时,可忽略上式分母中的'2R ,转矩近

似与s 成反比,,这时机械特性)(s f T e =是一段双曲线。

3. 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

(1) 基频以下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 现以恒压频比控制为例说明基频以下变频调速的

机械特性。恒压频比控制)(/11ωf U =恒值的机械特性。

特性基本上是上下平移的,硬度较好,但最大转矩max e T 随着1f 降低而减小。当频率很低时,

最大转矩max e T 太小将限制变频调速系统的带负载能力,为此需要采用定子阻抗压降补偿,

适当提高电压1U ,增强带负载能力。

基频以上变频调速的机械特性

当角频率1 提高时,同步转速?0n 随之提高,最大转矩max e T 减小,机械特性上移。机械特

性基本上亦是上下平移的。

调速用静止式变频器类型及其特点

静止式变频器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交-直-交变频器和交-交变频器;而从电源性质上分

为电压源型和电流源型变频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的变频器都为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器。

交-直-交变频器

交-直-交变频器先将恒压恒频的交流电通过整流器变换成直流电,再通过无源逆变器将

直流电变换成变压和变频的交流电。由于这类变频器在恒压恒频的交流电源和输出的变压和

变频的交流电源之间有一个中间直流环节,在变压和变频的过程中经历了电能的两次变换,

所以又称为间接变频器。

交-交变频器

交-交变频器是将恒压恒频的交流电不经过其它中间环节而直接变换为变压和变频的交流

电,所以又称为直接变频器。

交-交变频器输出的每一相都是相当于一套由正、反两组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反并联组成

的直流可逆调速线路所示。

这种交-交变频器由于直接变换,效率较高,但其最高输出频率不超过电网频率的1/2,

其主电路使用晶闸管元件数量多,如每组可控整流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则需要36只晶

闸管元件。此外,交-交变频器的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较低,谐波电流含量较大。因此,交-

交变频器主要用于轧机主传动、球磨机等低速大容量拖动埸合。

电压源型变频器和电流源型变频器

在交—直—交变频器根据主回路中间直流环节直流电源性质可分成电压源型变频器

和电流源型变频器两大类。

电压源型变频器

变频器主电路的中间直流环节采用大电容滤波,整流器输出电压经大电容的滤波作用后

使直流侧电压波形比较平直。此时在逆变器前级的整流、滤波电路可认为是内抗阻小的恒压

源,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波形为矩形波或阶梯波。

在变频调速系统中,变频器的负载是异步电动机,属于感性负载。在中间直流环节与电

机之间,除了有功功率的传递外,还存在无功功率的交换。因而电压源型变频器中间直流环

节储能元件采用大电容,电容除了滤波外还起着无功能量缓冲作用。

电流源型变频器

变频器主电路的中间直流环节采用大电感滤波,大电感的滤波作用使直流侧电流波形比

较平直。此时在逆变器前级的电路可认为是内抗阻很大的恒流源,逆变器输出交流电流波形

为矩形波或阶梯波。把具有这种直流电源性质的交—直—交变频器称为电流源型变频器,简

称为电流型变频器。电流型变频器主电路的中间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采用大电感,大电感除

了滤波外还起着无功能量缓冲作用。

交—直—交电压源型变频器和电流源型变频器性能比较

电压源型变频器和电流源型变频器在主电路上区别仅仅是中间直流滤波环节的不同,但

就造成两类变频器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能。

采用电流源型变频器给异步电动机供电的电流源型变频调速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容易实

现回馈制动,从而实现变频调速电机的四象限运行,适用于需要快速制动和频繁正、反转的

生产机械。

电流源型交-直-交变频器供电的变频调速系统在电动状态运行时,可控整流器UR 工作

在整流状态(控制角

90<α),直流回路电压d U 的极性为上正下负,电流d I 由d U 的正端

经大电感d L 流入逆变器CSI ,CSI 工作在逆变状态。此时,变频器的输出电压频率1ω>ω,

电动机以转速ω运行,电能由交流电网经变频器传送给电机,电机处于电动运行状态。当

电动机要减速停车时,可降低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使1ω<ω,异步电动机进入发电状态,

同时使可控整流器UR 的控制角 90>α,UR 进入有源逆变状态,直流回路电压d U 立即反

向,由于大电感d L 的作用,直流d I 方向不变。于是逆变器CSI 变成整流器,可控整流器UR

成为逆变器,电动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回馈给交流电网,电动机处于回馈制动工作状态,。

采用电压源型变频器给异步电动机供电的电压源型变频调速系统要实现回馈制动和四

象限运行却比较困难。因为电压源型变频器采用大电容滤波,由于大电容上电压的极性不能

迅速反向,而且电流受到器件单向导电性的制约也不能反向,所以在原装置上无法实现回馈

制动。当变频调速系统需要制动时,可以在变频器中间直流电路上并联能耗制动电路,将电

动机在发电制动状态反送到中间直流电路的能量消耗在制动电阻上,实现能耗制动;或者在

输入可控整流器UR 上反并联一个可控整流器,使它工作在有源逆变状态将电动机在发电制

动状态反送到中间直流电路的能量回馈交流电网,实现回馈制动。

由于电流源型变频器的直流电压极性可以迅速改变,所以由它供电的变频调速系统的动

态响应比较快,而电压源型变频器由于采用大电容滤波,使直流侧的电压不能有快速响应,

所以由它供电的变频调速系统的动态响应则要差一些。

电压源型变频器适用于多台电动机同步运行时的供电电源,或单台电动机调速但不要求

快速起制动埸合。而电流源型变频器不适用于多台电动机运行,而适用于单台电动机调速且

要求快速起制动、频繁可逆运行埸合。 正弦波脉宽调制型(SPWM) 变频器

SPWM 型变频器的概念

在交-直-交变频器中,当前应用最广的是SPWM 变频器。它的整流器是由二极管组成的

不可控整流器,输出电压经电容滤波后形成恒定幅值的直流电压加在逆变器UI 上,逆变器

UI 的功率开关器件采用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 )

,按一定规律控制逆变器UI 的功率开关器件导通或断开,使输出端获得一系列宽度不等的矩形脉冲波形。在这种变频器中,采

用脉宽调制方法,即通过改变矩形脉冲的宽度耒改变逆变器输出交流基波电压的幅值,通过

改变调制周期耒改变逆变器输出频率,从而在逆变器上同时实现调压和调频的功能。

所谓SPWM 波形就是脉冲的宽度按正弦规律变化并与正弦波等效的一系列等幅不等宽

的矩形脉冲波形。在传统的模拟控制系统中常采用调制的方法,即把所期望的波形(如正弦

波)作为调制波,采用等腰三角波作为载波。当三角载波与正弦调制波相交时,在交点时刻

控制逆变器中开关元件的通断,在逆变器的输出就可以得到一组等幅而脉冲宽度正比于正弦

调制波的矩形脉冲波(SPWM 波)。

SPWM 型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SPWM 型变频器的主电路,整流器是采用二极管组成的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电路,并采用

大电容滤波,为逆变器提供恒值直流电压s U 。逆变器中六个功率开关器件VT1~VT6采用

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如IGBT ),它们各有一个续流二极管反并联,如VD1~VD6。

SPWM 型变频器传统的模拟控制电路中,正弦调制波发生器提供一组三相对称的正弦调制

波信号ra u 、rb u 、rc u ,其频率决定逆变器输出的基波频率,可在所要求的输出频率范围内

调节;正弦调制波电压的幅值也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以决定逆变器输出基波电压的大小。

三角波载波发生器提供三角波载波信号t u 是共用的,分别与每相正弦调制波电压比较后,

经过相应比较器,就可产生SPW M 脉冲序列波da u 、db u 、dc u ,作为逆变器三相桥臂的六个

功率开关器件的驱动控制信号。SPWM 控制方式可以是单极式,也可以是双极式。

单极式控制

单极式控制时,在正弦波的半个周期内每相只有一个开关器件开通或关断。例如,A 相

正半周时VT1反复通断,而VT4关断。 双极式控制 双极式控制时.逆变器同一桥臂上下两个功率开关器件交替导通与断开.处

于互补的工作方式。如A 相正半周时VT1与VT4交替导通与断开。

SPWM 型逆变器的调制方式

在SPWM 逆变器中,载波频率t f 与调制波频率r f 之比N 称为载波比。根据载波比N 的

变化与否, SPWM 逆变器有同步调制和异步调制之分。而为了使输出波形保持三相对称且谐

波少,可采用同步调制与异步调制相结合的分段同步调制方式。

同步调制

在同步调制方式中,载波比N 等于常数,并在变频时使载波信号的频率与调制波信号的

频率保持同步变化。在该调制方式中,调制波信号频率变化时载波比N 不变,因而,逆变器

输出电压半个周期内的矩形脉冲数是固定的,如果取N 等于3的倍数,则同步调制能保证逆

变器输出波形的正、负半波始终保持对称,并能严格保证三相输出波形间具有互差

120的

对称关系。但是当逆变器输出频率很低时,由于在半周期内输出脉冲的数目是固定的,所以,

相邻两脉冲间的间距增大,谐波会显著增加,使负载电动机产生较大的脉动转矩和较强的噪

声,给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这是同步调制方式的主要缺点。

异步调制

为了消除上述同步调制的缺点,可以采用异步调制方式。这种载波信号和调制波信号不保持同步关系的调制方式称为异步调制。在异步调制方式中,在逆变器的整个变频范围内,载波比N 是不等于常数的。一般在改变调制波信号频率r f 时保持三角载波频率t f 不变,因而提高了低频时的载波比。这样逆变器输出电压半周期内的矩形脉冲数可随输出频率的降低而增加,相应地可减少负载电动机的转矩脉动与噪声,改善了低频工作性能。

但是异步调制方式在改善低频工作性能的同时,又失去同步调制方式的优点,当载波比N 随着输出频率的改变而连续变化时,它不可能一直是3的倍数,势必使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波形及其相位都发生变化,难以保持三相输出的对称关系,因而引起电动机工作的不平稳。 分段同步调制

为了扬长避短,可将同步和异步两种调制方式结合起来,成为分段同步的调制方式。在一定频率范围内,采用同步调制,以保持输出波形对称的优点,当频率降低较多时,使载波比N 分段有级地增加,以发挥异步调制方式的优点,这就是分段同步调制方式。具体地说,将逆变器输出的整个变频范围划分成若干个频段,在每个频段内都保持载波比N 为恒定,而对不同频段取不同的载波比N 。在输出频率的高频段采用较低的载波比N 值,在输出频率的低频段采用较高的载波比N 值,使各频段开关频率的变化范围基本一致,以适应逆变器功率开关器件对开关频率的限制。

几种典型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变频调速系统按其控制方式可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开环控制有恒压频比(V/F )控制方式,闭环控制有转差频率控制、矢量控制等控制方式。下面对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及矢量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作一介绍。

转速开环、恒压频比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采用V/F 控制时,异步电动机在不同频率下都获得较硬的机械特性线性段。如果生产机械对调速系统的静、动态性能要求不高时,可以采用转速开环、恒压频比带低频补偿的控制方案,其控制系统结构最简单,成本最低,特别适合风机、水泵等的节能调速。

系统主要由给定积分器GI 、绝对值变换器GAB 、电压控制环节及可控整流器UR 、频率控制环节及电压型逆变器VSI 等组成。其中,用电压控制环节控制可控整流器UR 的输出直流电压;用频率控制环节控制电压型逆变器VSI 的输出频率。电压和频率控制采用同一个控制信号abs U 以保证二者之间的协调控制。由于转速控制是开环的,所以设置了给定积分器GI ,它将阶跃的转速给定信号*

ωU 转变成按设定的斜率逐渐变化的斜坡信号gi U ,从而

使电压和转速都能平缓地升高或降低。如果不设置了给定积分器GI ,让阶跃的转速给定信号*ωU ω直接加到控制系统上,将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而可能使电源跳闸。由于gi U 是可逆的,而电机的旋转方向取决于变频输出电压的相序,并不需要在电压和频率的控制信号上反映极性,因此在GI 后面再设置了绝对值变换器GAB ,将gi U

变换成只输出其绝对值的信号abs U 。

电压控制环节一般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的控制结构。 内环设电流调节器ACR ,用以

限制动态电流,兼起保护作用。外环设电压调节器AVR ,用以控制变频器输出电压。电压一频率控制信号abs U 加到AVR 之前,先通过函数发生器GF ,把电压给定信号*

v U 相对地提高一些,以补偿定子阻抗压降,改善调速时(特别是低速时)的机械特性,提高带载能力。

频率控制环节主要由压频变换器GVF 、环形分配器DRC 和脉冲放大器AP 等部分组成,将电压-频率控制信号abs U 转变成具有所需频率的脉冲列,再通过环形分配器DRC 和脉冲放大器AP ,按6个脉冲一组依次分配给逆变器,分别触发桥臂上相应的6个晶闸管。压频变换器GVF 是一个由电压控制的振荡器,将电压信号转变为一系列脉冲信号,脉冲列的频率与控制电压的大小成正比,从而得到恒压频比的控制作用;其频率值是输出频率的6倍,以便在逆变器的一个周期内发出6个脉冲。环形分配器DRC 是一个具有六分频作用的环形计数器,它将GVF 输出的脉冲列分配成6个一组相互间隔60°的具有适当宽度的脉冲触发信号。gi

U 通过极性鉴别器DPI 得到正、反转控制信号,控制环形分配器DRC 改变晶闸管触发的顺序以改变输出电压的相序,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向。在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的调速系统中,由于中间直流回路有大容量电容d C 滤波,电压的实际变化很缓慢,而频率控制环节的响应是较快的,为了使动态过程中电压和频率变化协调一致,在压频变换器GVF 前面加设一个频率给定动态校正器GFC ,用以延缓频率的变化。

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上面所叙的转速开环变频调速系统可以满足一般调速的要求 ,但静、动态性能都有限。对静、动态性能有一定要求的装置,必须要应用闭环控制系统,以提高静、动态性能。

要提高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主要依靠控制转速的变化率dn/dt ,显然,控制电磁转矩Te 就能控制dn/dt 。因此归根结底,调速系统的动态性能就是控制其转矩的能力。 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概念

在直流电动机中,转矩公式为 e T =d m I k m φ,转矩与电枢电流成正比,只要控制电枢电流d I 就能控制转矩。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不但实现了系统转速无静差,并且它的输出值作为电流给定信号(即转矩给定信号),使系统在动态时能在最大电流(最大转矩)下工作,从而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

而在交流异步电机中,转矩公式为

22cos ?φ'

=I C T m m e

式中m C --电机的转矩常数, m φ---电机气隙磁通

'2I ---电机转子电流(己折算到定子侧)

2cos ?--电机转子回路功率因数

由上式可知,除m C 为常数外,气隙磁通m φ、转子电流'2I 及转子回路功率因数2cos ?

都将影响到异步电机的转矩,而这些量又都和转速有关,不象直流电动机转矩与电枢电流成简单的比例关系,所以控制交流异步电机转矩的问题就复杂得多。

经过推导,异步电机的转矩e T 还可表示为:

2

2122212)('+''=l m m e L s R R s K T ωωφ

式中 122123N p m K N n K =

令s ω=1ωs ,并定义为转差角频率,则可得到

222222)('+''=l s s m m e L R R K T ωωφ

在电机稳定运行时,s 值很小,因而s ω也很小,一般为1ω的2%-5%,因而分母中22'R 》22)('l s L ω,则转矩e T 可近似表示为

'≈22R K T s m m e ωφ

由上式可见,在s 值很小的范围内,如能够维持气隙磁通m φ不变,则异步电机的转矩近似和转差角频率s ω成正比。也就是说,在异步电机中控制s ω和直流电动机中控制电枢电流一样,能够达到间接控制转矩的目的。控制转差角频率s ω就代表控制转矩,这就是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概念。

4. 转差频率控制基本规律

根据转矩公式,可以画出在m φ恒定时的)(s e f T ω=的曲线。

由上图可看出,在s ω较小时,e T 与s ω成线性正比关系,当s ω=m ax s ω时,e T =max e T 。经过推导可得到:2222

max l l s L R L R =''=ω,22max 2l m m e L K T '=φ。当s ω更大时,特性呈双曲线。在转差频率控制系统中,只要给s ω限幅,使s ω的限幅值为sm ω2

2m ax l s L R =<ω,就可以基本保持e T 与s ω成正比关系,也就是可以用转差频率控制耒代表转矩控制。这是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规律之一。

上述规律是在保持m φ恒定的前提下成立的,那么如何才能保持m φ的恒定呢?当忽略铁损且不计磁路饱和时,气隙磁通m φ与励磁电流I 0成正比,而相量0?I 是定子、转子电流相量1?I 、?2I 之差,0?I 、1?I 与?2I 之间有下列关系:

0'21???+'=I I

I 根据异步电机的等值电路可以得到 '212'

2l g

L j s R E I ω+'='?? m g

L j E I 10ω??=

经整理后可求出

2'22

2

'22'222'201)(l s l m s L R L L R I I ωω+++=

根据上式,可画出保持m φ恒定时)(1s f I ω=的特性曲线。

上述关系表明,只要使1I 与s ω的函数关系符合规律,就能保持m φ恒定。这是转差频率控制的基本规律之二。

5. 转差频率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系统采用由可控整流器UR 和电流源型逆变器CSI 组成的交-直-交电流源型变频器,便于实现四象限运行和回馈制动,使控制对象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在控制系统中和直流调速系统一样,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转速调节器ASR 的输出是转差频率给定信号*s

U ω并通过I 1=f (ωs )函数发生器GF 输出定子电流给定信号*1i U ,再通过电流调节器ACR 控制

定子电流,以保持Φm 为恒值。转差频率给定信号与电机转速检测信号相加得到逆变器输出频率(电机定子频率)的控制电玉1ωU ,再通过逆变器CSI 频率控制环节决定逆变器的输出频率。这样就形成了在转速外环内的电流-频率协调控制。

转速给定信号*ωU 反向时,*

s U ω、ωU 、1ωU 都反向。用极性鉴别器DPI 判断1ωU 的极性,以决定环形分配器DRC 的输出相序,而1ωU 信号本身则经过绝对值变换器GAB 决定输出频率的高低。这样就很方便地实现了可逆运行。

矢量控制的交流变频调速系统

上面所述的转差频率控制方式采用的是一种速度反馈控制的闭环控制方式,因此其性能优于开环的U/F 控制方式,可以应用于对速度和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各种调速系统。但是由于转差频率控制方式是建立在异步电动机稳态数学模型基础上的,其动态性能仍不够理想。为适应高动态性能需要,常采用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

直流电动机的电磁转矩e T =d m I k m φ,如果不考虑磁路饱和,采用补偿绕组使电枢反应得到全补偿时,磁通m φ正比于直流励磁电流f I ,且与电枢电流d I 互成直角。影响电磁转矩e T 的励磁电流f I 与电枢电流d I 是二个独立的变量,互不相关,电枢电流d I 的变化并不影响磁通m φ。直流电动机的磁通m φ和电枢电流d I 可以独立进行控制。在没有弱磁调速的情况下,可以认为磁通m φ在系统的动态过程中是恒定的,电磁转矩e T 与电枢电流d I 成正比,因此控制电枢电流d I 也就控制了电磁转矩e T 。由于电枢电流d I 的响应速度很快,因此可以实现电磁转矩e T 的快速调节,从而可获得良好的动态性能。异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设法等效变换成类似于直流电动机的模式,然后再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式,将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流矢量分解为产生磁场的电流分量(励磁电流) 和产生转矩的电流分量 (转矩电流) ,分别加以控制,并同时控制两分量间的幅值和相位,即控制定子电流矢量,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矩的目的。这种等效变换是借助坐标变换来实现。在这里,不同电动机模型彼此等效的原则是:在不同坐标系下电动机模型所产生的磁动势相同。

现在先分析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二极直流电机的物理模型。图中,电枢绕组A 在电枢转子上,补偿绕组C 和励磁绕组F 都在定子上。把F 的轴线称作直轴(或d 轴),主磁通m φ的方向就在d 轴上。A 和C 的轴线称作交轴(或q 轴)。虽然电枢本身是旋转,但由于换向器与电刷的作用,使电枢磁动势的轴线限定在q 轴位置上,相当于一个在q 轴上的静止绕组,通常称为伪静止绕组。直流电机的磁通基本上是由励磁绕组F 的励磁电流决定。

如何借助坐标变换来实现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物理模型等效变换。我们都知道,当交流异步电动机的三相对称的静止绕组A 、B 、C 通以三相平衡电流A i 、B i 、C i 时,将产生合成旋转磁动势1F 。该合成旋转磁动势1F 以同步角转速1ω按A-B-C 相序所决定的方向旋转。产生上述的旋转磁动势1F 并不一定非要三相不可,实际上可采用空间互差

90的两相静止绕组α和β,通以时间上互差 90的两相平衡电流同样可以产生旋转磁动势1F 。此时1i α和1i β和A i 、B i 、C i 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也就实现三相静止坐标系到二相静止坐标系的等效变换。互相垂直的绕组M 和T ,分别通以直流电流m i 和t i ,产生合成磁动势1F 。如果让

包含两个绕组M 和T 在内的整个铁心以同步角频率1ω旋转,则磁动势1F 成为旋转磁动势。这套旋转直流绕组和二相交流绕组等效。此时m 1i 、t1i 和1i α、1i β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也就实现α、β二相静止坐标系到M 、T 二相旋转坐标系的等效变换。当站在M 、T 坐标系中观察,M 和T 是两个通以直流的静止绕组。如果控制磁通m φ的位置在M 轴上,则绕组M 相当于直流电机的励磁绕组,绕组T 相当于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

由上分析可知,三相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A i 、B i 、C i 通过三相/两相变换可以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1i α、1i β,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的旋转变换,可以等效变换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m 1i 、t1i 。如果站在M 、T 坐标系中观察,他所看到的便是一台直流电动机。

矢量控制的构想就是模仿直流电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等效直流电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去控制交流异步电动机。给定信号和反馈信号通过控制器得到相应的励磁电流的给定信号*m 1i 和电枢电流的给定信号*t1i ,经过反旋转变换1VR

-和两相/三相变换(2/3变换)得到相应的定子电流的给定信号*A i 、*B i 和*

C i 。带电流控制的变频器根据*A i 、*B i 和*

C i 和1ω信号,就可以输出异步电动机调速所需的三相变频电流。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在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调速性能最好、应用最广的系统是变压变频调速系统。在这种系统中,要调节电动机的转速,须同时调节定子供电电源的电压和频率,可以使机械特性平滑地上下移动,并获得很高的运行效率。但是,这种系统需要一台专用的变压变频电源,增加了系统的成本。近来,由于交流调速日益普及,对变压变频器的需求量不断增长,加上市场竞争的因素,其售价逐渐走低,使得变压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与日俱增。下面首先叙述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调速原理。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把电压、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成电压、频率都可调的交流电源。 现在使用的变频器主要采用交—直—交方式(VVVF变频或矢量控制变频),先把工频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转换成直流电源,然后再把直流电源转换成频率、电压均可控制的交流电源以供给电动机。 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再次整流(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的。 交-直部分 整流电路:由VD1-VD6六个整流二极管组成不可控全波整流桥。对于380V的额定电源,一般二极管反向耐压值应选1200V,二极管的正向电流为电机额定电流的1.414-2倍。(二)变频器元件作用 电容C1: 是吸收电容,整流电路输出是脉动的直流电压,必须加以滤波, 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设备,可用来把某种数值的交变电压变换为同频率的另一数值的交变电压,也可以改变交流电的数值及变换阻抗或改变相位。 压敏电阻: 有三个作用,一过电压保护,二耐雷击要求,三安规测试需要. 热敏电阻:过热保护 霍尔: 安装在UVW的其中二相,用于检测输出电流值。选用时额定电流约为电机额定电流的2倍左右。 充电电阻: 作用是防止开机上电瞬间电容对地短路,烧坏储能电容开机前电容二端的电压为0V;所以在上电(开机)的瞬间电容对地为短路状态。如果不加充电电阻在整流桥与电解电容之间,则相当于380V电源直接对地短路,瞬间整流桥通过无穷大的电流导致整流桥炸掉。一般而言变频器的功率越大,充电电阻越小。充电电阻的选择范围一般为:10-300Ω。 储能电容: 又叫电解电容,在充电电路中主要作用为储能和滤波。PN端的电压电压工作范围一般在430VDC~700VDC 之间,而一般的高压电容都在400VDC左右,为了满足耐压需要就必须是二个400VDC的电容串起来作800VDC。容量选择≥60uf/A 均压电阻:防止由于储能电容电压的不均烧坏储能电容;因为二个电解电容不可能做成完全一致,这样每个电容上所承受的电压就可能不同,承受电压高的发热严重(电容里面有等效串联电阻)或超过耐压值而损坏。

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重要部分

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可以分为两个重要部分,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本设计首先简要阐述?了变频调速的基础技术,SPWM理论及常用的设计方法等。然后对变频调速的硬件做了系 统电路地描述。对整个系统的主电路、控制电路、各种保护电路及控制实现的软件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电路部分给出了整流、滤波、逆变器等器件各个环节的参数的计算。控制电?路采用TMS320F2812、显示电路、输入电路、检测电路等,并配备了系统保护电路。在硬?件电路的基础上,用MATLAB工具对系统进行了开环和闭环系统的SPWM仿真。仿真实 验结果表明,这些设计使系统能够可靠工作,运行状态良好,达到了设计目的。最后给出了 各个软件设计的系统流程图。?关键词:变频调速,正弦波脉宽调制,IPM,智能功率模块,SPwM,TMS320F2812 4一 Summary -?Thevariable speed Call?bedivided into two?important parts:soft design?and hardware?design.The designfirstly explains?thebasic?techniques.of?the variable speed,thetheory

and method of theSPWM.Then the major?hardwarecircuit is introduced,Especilly?TMS320F2812 andIPM.The?calculation about?parameter?is madein the?major?circuit.At the same time the security of the circuit was?equipped.?DSPwas?regarded as the controller core of the SPWM.We establish?a system model?whichcontrol system speed open and close?loop with SPWM,wesimulate and?analyze the control?system through MATLAB.The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it isa?high value to popularize?and?apply?the?controlling system.Final ly The

基于PLC的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目录 1 绪论 (1) 1.1课题的背景 (1) 1.1.1 电机的起源和发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本文设计的主要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变频调速系统的方案确定 (4) 2.1变频调速系统 (4) 2.1.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 2.1.2 变频调速原理 (4) 2.1.3 变频调速的基本控制方式 (5) 2.2系统的控制要求 (6) 2.3方案的确定 (6) 2.3.1 电动机的选择 (6) 2.3.2 开环控制的选择 (7) 2.3.3 变频器的选择 (7) 4 变频调速系统的硬件设计 (8) 4.1S7-200PLC (8) 4.2M ICRO M ASTER420变频器 (8) 4.3外部电路设计 (9) 4.3.1 变频开环调速 (9) 4.3.2 数字量方式多段速控制 (11) 4.3.3 PLC、触摸屏及变频器通信控制 (12) 5 变频调速系统的软件设计 (14) 5.1编程软件的介绍 (14)

5.2变频调速系统程序设计 (15) 6 触摸屏的设计 (23) 6.1触摸屏的介绍 (23) 6.2MT500系列触摸屏 (25) 6.3触摸屏的设计过程 (26) 6.3.1 计算机和触摸屏的通信 (26) 6.3.2 窗口界面的设计 (27) 6.3.3 触摸屏工程的下载 (31) 7 PLC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33) 7.1 变频器的干扰源 (33) 7.2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式 (33) 7.3 主要抗干扰措施 (34) 7.3.1 电源抗干扰措施 (34) 7.3.2 硬件滤波及软件抗干扰措施 (34) 7.3.3 接地抗干扰措施 (34) 结论 (36)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37)

第一节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第一节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根据电机学原理,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可表示为: )1(**60s p f n -= (2-1-1) 式中: n 一 电动机转速/分钟,单位:r/min ; p 一 电动机磁极对数; f 一 电源频率,单位:Hz ; s 一 转差率,10<

I 一 定子绕组的相电流; r 一 定子绕组电阻与转子绕组电阻折算到定子侧的电阻之和。 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感应电动势是定于绕组切割旋转磁场磁力线的结果, 其 有效值计算如下: E = K * f * Φ (2-1-3) 式中:K 一 与电动机结构有关的常数; f 一 电源频率; Φ 一 磁通量 。 由式(2-1-2)知,加在电机绕组端的电源电压U,一部分产生感应电动势E,另一部 分消耗在电阻 r ( 定子绕组电阻与转子绕组电阻折算到定子侧的电阻之和 )上 。其中定 子绕组的相电流 I 由两部分构成: 21I I I += (2-1-4) 电机的定子电流有一小部分1I 用于建立磁场的主磁通,其余大部分2I 用于产生拖动负 载的电磁力。 由式 (2-1-1)知,调整电源频率f 时,可以调节速度n 。 当电源频率f 下降时,由 式 (2-1-3)知,感应电动势随之比例减小;在相电压U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式(2-1-2) 知,定子绕组的相电流I 相应增大。在很多情况下,电机的负载是基本恒定的,因此用于产 生电磁力的电流2I 是基本不变的,于是1I 将增大;1I 的增大将直接导致主磁通的增大。由 式 (2-1-3),主磁通的增大,将引起感应电动势E比例增大;由式(2-1-2),感应电动势 E的增大将使定子电流I 减小。不难理解,通过这样的负反馈,电机将最终稳定在一个新的 工作点。 这样的控制方法看起来似乎没有问题。但实际情况是主磁通容量上限与电机的铁芯有 关。电机的铁芯受制于重量、体积、成本等因素的考虑,不可能做的很大。对于电机设计来 说,设计目标之一就是:当电机处于额定工作状态下时,主磁通接近容量上限。上述的变频 调速方法工作在额定频率以下时,将会导致铁心磁饱和,引起电流波形畸变,有效力矩下降; 严重时,将导致电机发热过快,振动和噪音加大;工作在额定频率以上时,铁心处于弱磁状 态,电磁力矩不足,电机的机械特性变软(转差率s 变大),带载能力下降。 结论:通过只调节电源频率来调节速度的方法不可取。

基于PLC控制的变频器调速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系统的功能设计分析和总体思路 (2) 1.1 概述 (2) 1.2 系统功能设计分析 (3) 1.3 系统设计的总体思路 (3) 第二章PLC和变频器的型号选择 (4) 2.1 PLC的型号选择 (4) 2.2 变频器的选择和参数设置 (5) 2.2.1 变频器的选择 (5) 2.2.2 变频调速原理 (6) 2.2.3 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6) 2.2.4 变频器的快速设置 (7) 第三章硬件设计以及PLC编程 (9) 3.1 开环控制设计及PLC编程 (9) 3.1.1 硬件设计 (9) 3.1.2 PLC软件编程 (10) 3.2 闭环控制设计 (14) 3.2.1 硬件和速度反馈设计 (14) 3.2.3 闭环的程序设计以及源程序 (16) 第四章实验调试和数据分析 (21) 4.1 PID 参数整定 (21) 4.2 运行结果 (22) 第五章总结和体会 (22) 第六章附录 (24) 6.1 变频器内部原理框图 (24) 第七章参考文献 (25)

第一章系统的功能设计分析和总体思路 1.1 概述 调速系统快速性、稳定性、动态性能好是工业自动化生产中基本要求。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诸多领域中调速系统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国防、汽车、冶金、机械、石油等工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调速控制系统的工艺过程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系统要求更为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理论。 可编程控制器(PLC)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是继续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装置。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可靠性强,编程简朴,易学易用等特点,在工业领域中深受工程操作人员的喜欢,因此PLC已在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地使用。 目前在控制领域中,虽然逐步采用了电子计算机这个先进技术工具,特别是石油化工企业普遍采用了分散控制系统(DCS)。但就其控制策略而言,占统治地位的仍旧是常规的PID控制。PID结构简朴、稳定性好、工作可靠、使用中不必弄清系统的数学模型。PID的使用已经有60多年了,有人称赞它是控制领域的常青树。 变频调速已被公认为是最理想、最有发展前景的调速方式之一,采用变频器构成变频调速传动系统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满足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产品质量、提高设备自动化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生活环境等要求;二是为了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工艺要求和运用场合选择不同类型的变频器。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在组态概念出现之前,要实现某一任务,都是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的。编写程序不但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轻易犯错误,不能保证工期。组态软件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过去需要几个月的工作,通过组态几天就可以完成。组态王是海内一家较有影响力的组态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的,组态王具有流程画面,过程数据记录,趋势曲线,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样本

中南大学 《工程训练》 ——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异步电机变频调速 指引教师:黎群辉 设计人:冯露 学号: 专业班级:自动化0906班 设计日期:9月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摘要 近年来,交流电机变频调速及其有关技术研究己成为当代电气传动领域一种重要课题,并且随着新电力电子器件和微解决器推出以及交流电机控制理论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还将会获得巨大进步。 本文对变频调速理论,逆变技术,SPWM产生原理进行了研究,在此基本上设计了一种新型数字化三相SPWM变频调速系统,以8051控制专用集成芯片 SA4828为控制核心,采用IGBT作为主功率器件,同步采用EXB840构成IGBT驱动电路,整流电路采用二极管,可使功率因数接近1,并且只用一级可控功率环节,电路构造比较简朴。 V控制,同步,软件程序使得参数输入和变频器运营方式变本文在控制上采用恒 f 化极为以便,新型集成元件采用也使得它开发周期短。 此外,本文对SA4828三相SPWM波发生器使用和编程进行了详细简介,完毕了整个系统控制某些软硬件设计。 V控制,SA4828波形发生器 核心字:变频调速,正弦脉宽调制, f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目与意义 (1) 1.2本次设计方案简介 (2) 1.2.1 变频器主电路方案选定 (2) 1.2.2 系统原理框图及各某些简介 (3) 1.2.3 选用电动机原始参数 (4) 2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及办法 (5) 2.1 异步电机变频调速原理 (5) 2.2 变频调速控制方式及选定 (6) V比恒定控制 (6) 2.2.1 f 2.2.2 其他控制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3变频器主电路设计. (13) 3.1 主电路工作原理 (13) 3.2 主电路各某些设计 (13) 3.3. 采用EXB840IGBT驱动电路 (15) 4控制回路设计 (16) 4.1 驱动电路设计 (16) 4.2 保护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过、欠压保护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过流保护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控制系统实现 (19) 5变频器软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流程图 (22)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由于电机转速n 与旋转磁场转速1n 接近,磁场转速1n 改变后,电机转速n 也就随之变化,由公式1 160f n p =可知,改变电源频率1f ,可以调节磁场旋转,从而改变电机转速,这种方法称为变频 调速。 根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为 ()()1 16011f n s n s p = -=- 式中1f 为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电压供电频率;p 为异步电动机的极对数;s 为异步电动机的转差率。 所以调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有三种方案。异步电动机的变压变频调速系统一般简称变频调速系统,由于调速时转差功率不变,在各种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效率最高,同时性能最好,是交流调速系统的主要研究和发展方向。 改变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供电电源的频率1f ,可以改变同步转速n ,从而改变转速。如果频率1f 连续可调,则可平滑的调节转速,此为变频调速原理。 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忽略定子阻抗压降时,定子每相电压为 1111m 4.44m U E f N k φ≈= 式中1E 为气隙磁通在定子每相中的感应电动势;1f 为定子电源频率;1N 为定子每相绕组匝数; m k 为基波绕组系数,m φ为每极气隙磁通量。 如果改变频率1f ,且保持定子电源电压1U 不变,则气隙每极磁通m φ将增大,会引起电动机铁芯磁路饱和,从而导致过大的励磁电流,严重时会因绕组过热而损坏电机,这是不允许的。因此,降低电源频率1f 时,必须同时降低电源电压,已达到控制磁通m φ的目的。 .1、基频以下变频调速 为了防止磁路的饱和,当降低定子电源频率1f 时,保持 1 1 U f 为常数,使气每极磁通m φ为常数,应使电压和频率按比例的配合调节。这时,电动机的电磁转 矩为 ()()2 22 2 11 1 111 2 12222111211222p r r m pU f m U s s T f r r f r x x r x x s s ππ?? ?? ?? ??? ??? ?? ??? ''??= = ?''????'+++'+++ ? ? ? [1][8]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机电传动与控制课程综合训练三 一、综合训练项目任务书 综合训练项目: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 目的和要求:加强对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及变频器的理解;应用交流变频调速系统及变频器解决交流电机变频调速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促成“富于探索精神,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开拓创新意识和敏锐的观察事物以及分析处理事物的能力”的目标实现。 成果形式: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说明书。 相关参数:参看《机电传动控制》(第五版),冯清秀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P291~316。 一、综合训练项目设计内容 1.变频调速系统 1.1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设备。一般电动机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固定部分称为定子,旋转部分称为转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电磁感应定律、全电流定律、电路定律和电磁力定律等基础上的。当磁极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磁极的磁力线切割转子导条,导条中就感应出电动势。电动势的方向由右手定则来确定。因为运动是相对的,假如磁极不动,转子导条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则导条中同样也能感应出电动势来。在电动势的作用下,闭合的导条中就产生电流。该电流与旋转磁极的磁场相互作用,而使转子导条受到电磁力,电磁力的方向可用左手定则确定。由电磁力进而产生电磁转矩,转子就转动起来。 1.2 变频调速原理 变频器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如图1.1所示。 通用变频器由主电路和控制回路组成。给异步电动机提供调压调频电源的电力变换部分,称为主电路。主电路包括整流器、中间直流环节(又称平波回路)、逆变器。

图1.1 变频器简化结构图 ⑴整流器。它的作用是把工频电源变换成直流电源。 ⑵平波回路(中间直流环节)。由于逆变器的负载为异步电动机,属于感性负载。无论电动机处于电动状态还是发电状态,起始功率因数总不会等于1。因此,在中间直流环节和电动机之间总会有无功功率的交换,这种无功能量要靠中间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电容器或电感器来缓冲,所以中间直流环节实际上是中间储能环节。 ⑶逆变器。与整流器的作用相反,逆变器是将直流功率变换为所要求频率的交流功率。逆变器的结构形式是利用6个半导体开关器件组成的三相桥式逆变器电路。通过有规律的控制逆变器中主开关的导通和断开,可以得到任意频率的三相交流输出波形。 ⑷控制回路。控制回路常由运算电路,检测电路,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电路,驱动电路和制动电路等构成。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对逆变器的开关控制,对整流器的电压控制,以及完成各种保护功能。控制方式有模拟控制或数字控制。 2.系统的控制模型 本系统的结构如图1.2所示。

(完整版)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自动控制元件及线路》 课程实习报告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1.4.1 系统原理框图及各部分简介 本文设计的交直交变频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系统原理框图 系统各组成部分简介: 供电电源:电源部分因变频器输出功率的大小不同而异,小功率的多用单相220V,中大功率的采用三相380V电源。因为本设计中采用中等容量的电动机,所以采用三相380V电源。 整流电路:整流部分将交流电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必须加以滤波。在本设计中采用三相不可控整流。它可以使电网的功率因数接近1。 滤波电路:因在本设计中采用电压型变频器,所以采用电容滤波,中间的电容除了起滤波作用外,还在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间起到去耦作用,消除干扰。 逆变电路:逆变部分将直流电逆变成我们需要的交流电。在设计中采用三相桥逆变,开关器件选用全控型开关管IGBT。 电流电压检测:一般在中间直流端采集信号,作为过压,欠压,过流保护信号。控制电路:采用8051单片机和SPWM波生成芯片SA4828,控制电路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各种设定信息和指令,根据这些指令和设定信息形成驱动逆变器工作的信号。这些信号经过光电隔离后去驱动开关管的关断。 1.4.2 变频器主电路方案的选定 变频器最早的形式是用旋转发电机组作为可变频率电源,供给交流电动机。随着电力半导体器件的发展,静止式的变频电源成为了变频器的主要形式。静止式变频器从变换环节分为两大类:交-直-交变频器和交-交变频器。 1.交-交型变频器:它的功能是把一种频率的交流电直接变换成另一种频率可调电压的交流电(转换前后的相数相同),又称直接式变频器。由于中间不经过直流环节,不需换流,故效率很高。因而多用于低速大功率系统中,如回转窑、轧钢机等。但这种控制方式决定了最高输出频率只能达到电源频率的1/3~1/2,所以不能高速运行。 2.交-直-交型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是先把工频交流通过整流器变成直流,然后再直流变换成频率电压可调的交流,又称间接变频器,交-直-交变频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通用变频器。它根据直流部分电流、电压的不同形式,又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1)电流型变频器 电流型变频器的特点是中间直流环节采用大电感器作为储能环节来缓冲无功功率,即扼制电流的变化,使电压波形接近正弦波,由于该直流环节内阻较大,故称电流源型变频器。 (2)电压型变频器 电压型变频器的特点是中间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采用大电容器作为储能环节来缓冲无功功率,直流环节电压比较平稳,直流环节内阻较小,相当于电压源,故称电压型变频器。 由于电压型变频器是作为电压源向交流电动机提供交流电功率,所以其主要优点是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摘要 现在流行的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可分为两种:变频调速和变压调速,其中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应用较多,它的调速方法可分为两种:变频变压调速和矢量控制法,前者的控制方法相对简单,有二十多年的发展经验。因此应用的比较多,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变频器多数都是采用这种控制方法。本设计采用恒压变频调速并在MTALAB运行环境下进行仿真设计并运行仿真模型得出结论。 关键词:交流调速系统, 异步电动机, PWM技术MATLAB.....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变频器调速运行的节能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交流异步电动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基本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变频变压(VVVF)调速时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6) 2.3变压变频运行时机械特性分折 (7) 第三章变频技术简介和控制方法 (11) 3.1 变频调速技术简介 (11) 3.2变频器工作原理及分类 (12) 3.3 交流调速的基本控制方法 (18) 3.4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 (21) 第四章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的仿真和实现 (24) 4.1 MATLAB的编程环境 (24) 4.2仿真结果 (29) 结论 (30)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题 专业班级:号:学学生姓名: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 评阅教师:

2011 年 6 月

院术学学院应用技湖南工程务任书(论文)毕业设计 设计(论文)题目:交流异步电机的调速控制系统设计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指导老师职称教研室主任 一、基本任务及要求: 主要设计完成可控硅交流调压调速系统的设计,主要完成: (1)交流调压调速的原理和调压调速的静、动态性能分析; (2)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3)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设计; (4)元器件选型及参数计算; (5)软件设计; (6)系统应用与调试说明。 二、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 (1)第一至第三周: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 (2)第四周至第五周:毕业实习。 (3)第六周至第七周:交流调压调速的原理和调压调速的静、动态性能分析。 (4)第八周至第九周: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主电路与控制电路设计。

(5)第十周至第十二周:元器件选型及参数计算;软件设计;系统应用与调试说明。 (6)第十三周至第十五周:撰写毕业设计论文。 (7)第十六周:毕业设计答辩 目录 摘 要 .................................................................. .... I ABSTRACT ............................................................ ..... II 第1章绪 论 (1) 1.1 变频调速技术简介 ................................................. 1 1.2 变频器的发展现状和趋 势 (2) 1.2.1 变频器的发展现状 ............................................. 2 1.2.2 变频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 2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3 1.3 本次设计方案简 介 (4) 1.3.1 变频器主电路方案的选定 ....................................... 4 1.3.2 系统原理框图及各部分简介 ..................................... 5 1.3.3 选用电动机原始参数 ........................................... 6 第2章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及方 法 (7)

变频调速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电梯是一种用于电力拖动的特殊升降设备,是现代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且应用最广泛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梯从手柄开关操纵电梯、按钮控制电梯发展到了现在的群控电梯,为高层运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变频调速电梯使用了先进的PWM技术,明显改善了电梯运行质量和性能;调速范围广、控制精度高、动态性能好,舒适、安静、快捷,几乎可与直流电机相互媲美。同时也明显改善了电动机供电电源的质量,减少了谐波,提高了效率和功率因数,节能显著。 本设计在采用PLC和变频器相互结合而实现电梯常规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变频器和PLC芯片的合理选择和设计,大大提高了电梯的控制水平,并改善了电梯运行的舒适感,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和运行效果。 关键词:电梯,PWM控制,变频调速

ABSTRACT Summary elevator is a special electric traction equipment, is indispensable in modern urban life, and the most widely used vertical transportation. As society develops, elevator from the handle switch elevators, buttons control the elevator to the current group of Elevator, for senior transportation present. With power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AC inverte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very rapidly. Variable speed elevator use advanced PWM,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elevator; speed range widely, control, precision, dynamic performance, comfortable, quiet, fast, almost comparable to the DC motor. At the same tim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otor power quality, reduced harmonic, which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and power factor, energy-saving significantly. This design in use PLC and inverter elevator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control, through the inverter and PLC chip design, selection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elevator control levels, and improves the comfort, Elevator makes elevator reaches more ideal control and operating results. Keywords: elevator, PWM, frequency

变频调速系统技术原理及应用

变频调速系统技术原理及应用 0 引言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动化监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如要求界面简单明了,易于操作,实时性好,开发周期短,便于修改、扩充、升级。这些要求促使工控组态软件应运而生,组态是指通过专用的软件定义系统的过程,工控组态软件是利用系统软件提供的工具,通过简单形象的组态工作,构成系统所需的软件。国外软件商推出了各种工业控制软件包,如美国Wonderware 公司的In-Touch,美国Intellution 公司的iFIX,德国西门子公司的WinCC;国产工控组态软件则以北京亚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Kingview (组态王)”组态软件为代表[1]。 PLC 作为现代工业控制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和CAD/CAM)之一,编程、操作简易方便,程序修改灵活,功能强大。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矿业、机械、轻工等领域,加速了机电一体化的进程。科威公司生产的EASY系列嵌入式PLC 是将PLC 内核构建于控制器内,运用PLC 语言开发用户所需产品,能提高开发速度,降低开发费用,提高控制器的稳定性[2]。嵌入式PLC 又称客制式PLC,即根据用户的控制需要定制硬件,以PLC 的应用方式解决对象控制问题的专用PLC。EASY嵌入式PLC软件平台具有开发通用、专用PLC 的基本功能,支持CAN bus现场总线、支持通用HMI、组态软件包。 变频器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建立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与传统的交流拖动系统相比,利用变频器对交流电动机进行调速控制,可以实现大范围内的高效连续精确调速控制。其完善的保护功能既能保护变频器,又能保护电机及相关用电设备[3]。富士系列变频器是高性能和多功能的理想结合,动态转矩矢量控制能在各种运行条件下实现对电动机的最佳控制。强大的功能和鲜明的特点使其广泛应用于工业场合。 1 Kingview组态软件 Kingview(组态王)完全基于网络概念,支持客户机- 服务器模式和Internet/Intranet 浏览器技术,并且是一种可伸缩的柔性结构,根据网络规模大小,可以将不同站点设计成I/O 服务器、报警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登录服务器、校时服务器、客户机等,在系统扩展和变化时,有着极大的灵活性。组态王设计成全冗余结构,在五个层面上提供了冗余:I/O通道冗余、双设备冗余、双网冗余、双机冗余及双系统冗余。组态王被设计成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软件平台,允许用户进行功能扩展和发挥,它也是一个ActiveX容器,无须编程即可将第三方控件直接连入组态王中[4]。

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课程设计

课程报告 课程名称:三相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实现学生姓名:刘佐威王一哲王宇洋赵馨雨专业班级: 12级电气一班 2016 年 1月 4日

摘要 变频调速是一种典型的交流电动机调速方法,交流电动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无级调速,而且可以根据负载的不同,通过适当调节电压和频率的关系,使电机始终在高效率区运行,并且保证良好的动态性能,因而被广泛使用。 目前,世界上有60%左右的发电量是通过电动机消耗的。据统计,我国各类电动机的装机容量已超过4亿kW,其中异步电动机约占90%,拖动风机、水泵及压缩机类机械的电动机约1.3亿kW。在目前4亿kW的电动机负载中,约有50%的负载是变动的,其中的30%可以使用电动机调速。虽然,有专门为变频调速系统而设计的变频调速电机,但是由于变频调速电机价格较贵,所以在大多数有调速要求的系统中都是变频器和普通交流异步电机组成的调速系统[4]。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还只是凭借经验确定交流异步电机运行的频率范围,而对普通交流异步电机在频率改变时,电机的各项性能指标的大小和变化情况还没有定量研究。在本文中,我们以Y100L1-4普通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和松下VF-8X变频器组成的变频调速系统为测试对象,测试普通交流异步电机在频率改变时的各项性能指标,以这些实验数据为依据,进而分析确定普通交流异步电机变频调速的最佳调速范围。在测试中所有的实验均按照国标中三相异步电机型式实验的相关规定进行。 课程目的 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价格便宜,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缺点是调速困难。正由于此,通过此课程设计,实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控制与应用。 课程意义 这次课程设计可以使我们在学校学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中,使我们在学习中起到主导地位,是我们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能够培养我们的职业技能,课程设计是以任务引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过程,通过设计和运行,反复调试、训练、便于我们掌握规范系统的电机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课程内容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的主要工作在于 1. 电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 变频器的结构与原理 3. 变频器的调速方法及工作过程

7、交流电动机调速及变频原理

交流电动机调速及变频原理 一、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的基本类型 交流调速系统的主要类型 交流电机主要分为异步电机(即感应电机)和同步电机两大类,每类电机又 有不同类型的调速系统。现有文献中介绍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种类繁多,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的基本类型 由异步电动机的转速公式:min)/)(1(60r s p f n -= 可知,异步电动机有下列三种基本调速方法: (1)改变定子极对数p 调速。 (2)改变电源频率1f 调速。 (3)改变转差率s 调速。 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式: 1.1 变频调速 交流变频调速技术的原理是把工频50Hz 的交流电转换成频率和电压可调的交流电,通过改变交流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供电频率,在改变频率的同时也改变电压,从而达到调节电动机转速的目的。

它与直流调速系统相比具有以下显著优点: (1)变频调速装置的大容量化。 (2)变频调速系统调速范围宽,能平滑调速,其调速静态精度及动态品质好。 (3)变频调速系统可以直接在线起动,起动转矩大,起动电流小,减小了对电网和设备的冲击,并具有转矩提升功能,节省软起动装置。 (4)变频器内置功能多,可满足不同工艺要求;保护功能完善,能自诊断显示故障所在,维护简便;具有通用的外部接口端子,可同计算机、PLC 联机,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5)变频调速系统在节约能源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交流电动机的最理想、最有前途的调速技术。其中以风机、泵类负载的节能效果最为显著,节电率可达到20%~60%。 1.2变极调速 磁极对数 p 的改变,取决于电动机定子绕组的结构和接线。通过改变定子绕组的接线,就可以改变电动机的磁极对数。 1.3 变转差率调速 1.3.1、改变定子电压调速 ??交流调压调速 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方程式: ])()/[(/32'21212' 211' 221l l e L L s R R s R pU T +++=ωω

基于PLC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

目录 第 1 章绪论 (1) 1.1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1) 1.2 PLC 特点 (1) 第2章VFO 变频器介绍 (3) 2.1 松下变频器VF0 系列简介 (3) 2.2 设定变频器模式 (3) 2.3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4) 2.3.1 U/f=C 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4) 232 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4) 233 矢量控制(VQ方式 (5) 2.3.4 直接转矩控制(DTC方式 (5) 2.3.5 矩阵式交—交控制方式 (5) 2.4欧姆龙CP1H勺特点及功能简介 (6) 2.4.1 欧姆龙CP1H功能简介 (6) 2.4.2 欧姆龙功能简介 (7) 2.5 变频器接线 (7) 2.5.1 主回路接线 (7) 2.5.2 控制回路接线 (8) 2.5.3 接线注意事项 (8) 第 3 章电机介绍 (9) 3.1 电机的规格指标参数 (9) 3.2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0) 3.3 电动机的接线 (10) 3.4 PLC 、变频器、电机三者的运行关系 (10) 第 4 章PLC 变频调速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11) 4.1 系统设计程序 (11) 4.2 接线图 (12) 4.3 程序调试 (12) 第 5 章课程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第1章绪论 1.1 PLC (可编程序控制器)概述 PLC(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广泛,其CPU功能较强,可靠性高,但在输入输出I/O方面,PLC存在价格过高,扩展模块不隔离,输入信号还要进行编程运算来完成采集,品牌繁多,互不兼容,用户使用起来不方便等缺点。其在工业现场因其编程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受到内部硬件电路的限制,在运算速度、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和PC机相比,要逊色很多。因此在工业现场对复杂模型进行控制时,可以借助上位机PC来建立生产模型,通过构建SCC监督式控制系统,让下位机PC为一DCC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实现复杂系统的控制。另外,还可通过上位机PC和下位机PC组建监控系统,达到对工业现场实时监控的目的。其中关键技术为PC机和PC之间的通讯。本文首先介绍PC机与PLC的通讯种类和机制,然后就采用高级语言VB和组态软件MCGS对完成以上二者通讯。 PC机和PLC有两种通讯方式,一种是PC机作主动者,即主局,PLC为从动者,即子局。另一种是PLC为主局,而PC机为子局。无论工作在哪种方式,数据一般都采用串行方式来传输,即可通过RS232 RE422或RS485电缆线来进行信息传递。 在进行通讯时,首先将PC机和PLC传递信息的波特率设置一致。另外还要对奇偶校验位、传输数据位数和停止位进行设置。在PC机和PLC进行通讯时,要使用命令帧和响应帧的形式来进行信息传递。 每次通信送出的一组数据称作“帧”。帧可以从持有发送权的一方传出。每送出一帧,上位机或PLC就将发送权交给另一方。当接收方收到终端(命令或响应的终字符)或分界符(分割帧的字符)信息后,就将发送权转到另一方。 1.2 PLC特点 PLC是面向用户的专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具有许多明显的特点 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为了限制故障的发生或者在发生故障时,能很快查出故障发生点,并将故障限制在局部,采取了多种措施,使PC除了本身具有较强的自诊断能力,能及时给出出错信息,停止运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

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 第一节异步电动机基本知识 1、概述 由于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GTO、IGBT、IGCT等器件)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异步电动机也可象直流电动机一样,其速度可在大的速度范围内进行调节。因而,在工业电力拖动和铁道电力牵引等行业,大量采用异步电动机代替直流电动机,以降低设备的投资和维修成本。 2、异步电动机基本方程和特性 2.1、转速方程式 异步电动机的转速方程为:n=60f1/p(1-s)=n1(1-s) 式中:n-电动机转速(rpm) f1-定子供电频率(Hz) s-转差率 p-电动机极对数 n1-定子旋转磁场的同步速度(rpm) 2.2电压方程式 U1=E1+IZ U1≈E1=4.44 f1WK1Φ(V) U1-定子每相电压(V) E1-定子每相反电势(V) W-定子每相绕组匝数 K1-基波绕组系数 Φ-每极气隙磁通(韦伯) 2.3 等效电路图 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图如图1: 图1 异步电动机等效电路图 r1-定子绕组电阻x1-定子绕组漏抗 r m-定子激磁电阻x m-定子激磁电抗 r’2-转子绕组电阻(归算到定子側) x’2-转子绕组漏抗(归算到定子側) r2-负载等效电阻

2.4 机械特性 异步电动机转矩-转速特性如图2所示: 图2 异步电动机转矩-转速特性 第二节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和调速 1、鼠笼式异步电动机传统的起动方法 在各种旋转电机中,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是最为简单的一种,它有很多的优点。 从使用的角度耒看,它价格低廉、构造简单、坚实可靠、维护容易;从性能上耒看,它漏磁通较小,功率因数较高,过载能力较大。其缺点是起动特性较差,即在额定电压下起动时,起动电流大,起动时的功率因数很低,起动时的转矩小。 为了降低在额定电压下起动时的起动电流,传统的方法有: 1)在定子线路中串联电抗器起动,如图3所示: 图3 串联电抗器起动 其缺点是如降低起动电流50%,则起动转矩将降低75%(与额定电压下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