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7章--基本金融工具)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7章--基本金融工具)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27章--基本金融工具)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27章基本金融工具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金融学(finance)

答:金融学指研究货币领域的理论及货币资本资源的配置与选择,货币与经济的关系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现代银行体系的理论与经营活动的学科。在金融学领域中最早作出开创性贡献的经济学家是约翰·古斯塔夫·克纳特·维克塞尔(Johan Gustaf Knut Wicksell)。他首先把传统经济学中的货币理论与相对价格理论这两个没有内在联系的部分结合起来,并形成逻辑上一致的理论体系。在维克塞尔看来,货币不是覆盖于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货币对于经济起着十分主动的作用,并使得经济随时发生变动或失去均衡。在此基础上,维克塞尔又把静态的货币数量说引入时间因素,从动态的角度加以进一步分析,从而使货币理论与金融理论相融合,并且从这一全新的视角出发,对经济周期作出新的解释,同时为后来者铺平了宏观经济分析的道路。

金融学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诸如货币原理、货币信用与利息原理、金融市场与银行体系、储蓄与投资、保险、信托、证券交易、货币理论、货币政策、汇率及国际金融等。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金融学也处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现代数学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及信息论原理与管理学理论也不断地向金融学领域渗透。这不仅使金融学在体系上日趋完整,而且在方法论上也更趋完善。

2.现值(present value)

答:现值指按现行利率为获得一个既定的未来货币量而在今天所需要的货币量。现值可用倒求本金的方法计算。由终值求现值,称为贴现。在贴现时使用的利息率称为贴现率。

现值的计算公式可由终值的计算公式导出:()1n

n FV PV i =+,则有: 上述公式中的()1

1n i +称为现值系数或贴现系数,可以写成,i n PVIF ,现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写为:

,n i n PV FV PVIF =?。

3.未来值(future value )

答:未来值又称复利终值,指在现行利率为既定时,现在货币量将带来的未来货币量。

未来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n FV ——复利终值;PV ——复利现值;i ——利息率;n ——计息期数。

在上述公式中的()1n

i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可以写成,i n FVIF ,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n i n FV PV FVIF =?。

4.复利(compounding )

答:复利指用以前的利息赚取利息的账户上货币总量的累积。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I 为利息额;A 为本金;r 为利息率;n 为借贷期限;S 为本金和利息之和,简称本利和。从理论上看,复利更反映利息的本质特征,因为按期结出的利息属于贷出者所有,如果认定原属于贷出者的本金可取得利息时,那么利息所得当然亦可取得利息。

5.风险厌恶(risk averse )

答:风险厌恶又称“风险规避”,指不喜欢不确定性。风险厌恶者总是以无风险或低风险作为衡量各种备选方案优劣的标准,把那些可能发生风险的备选方案拒之于外。

6.多元化(diversification )

答:多元化又称分散化,指通过分散投资于多项资产来降低投资风险的一种投资方式。从理论上来讲,一个证券组合只要包含了足够多的相关性较弱(甚至负相关)的证券,就完全可能消除所有风险,但是现实中,各证券收益率之间的正相关程度较高,因为各证券的收益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同一因素影响(如经济周期、利率的变化等),因此分散化投资可以消除资产组合的非系统性风险,但是并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也就是说,随着纳入同一资产组合的资产的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协方差)的减小,该资产组合的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也随

之减小。各个证券之间的收益率变化的相关性越弱,分散投资降低风险的效果就越明显。

7.企业特有风险(firm-specific risk)

答:企业特有风险亦称“可分散风险”或“非系统风险”,指某些因素对个别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这种风险可通过证券持有的多样化来抵消,因此,非系统风险也可定义为通过多样化投资可被分散的风险。多样化投资之所以可分散风险,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的收益现值随着收益风险和收益折现率的变化而变化。从事多样化投资时,一种投资的收益现值减少可由另一种投资的收益现值增加来弥补。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程度与证券的相关性有关。

8.市场风险(aggregate risk)

答:市场风险在曼昆《经济学原理》一书中实际上指的是系统风险。

系统风险是指由那些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因素所引起的,这些因素包括经济周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动等。这一部分风险影响所有金融变量的可能值,因此不能通过分散投资相互抵消或削弱,因此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换句话说,即使一个投资者持有一个充分分散化的组合也要承受这一部分风险。

9.基本面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答:基本面分析指为了确定公司的价值而研究其财务报表和未来前景的一种分析方法。投资分析人员经常运用基本面分析,他们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决定证券投资价值及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走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等的分析,评估证券的投资价值,判断证券的合理价位,从而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

基本面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经济分析。经济分析主要探讨各经济指标和经济政策对证券价格的影响。(2)行业分析。行业分析通常包括产业分析与区域分析两个方面,是介于经济分析与公司分析之间的中间层次的分析。(3)公司分析。公司分析的主要内容有三个:①公司财务报表分析;②公司产品与市场分析;③公司证券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分析。

10.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答:有效市场假说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教授尤金·F·法默(Eugene F.Fama)提出,又称有效市场理论。该假说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应该立即对相关信息做出反映,即有利的信息

会立即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而不利的信息则会使其价格立即下降。因此,任何时刻的证券价格都已经充分地反映了当时所能得到的一切相关信息。在有效市场上,证券价格在任何时候都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佳评估。

11.信息有效(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答:信息有效指以理性的方式反映有关资产价值的所有可获得的信息。根据有效市场假说,股票市场是信息有效的。当信息改变时,股票价格就会变动。例如,当有关公司前景的利好新闻路人皆知时,该公司的价值和股票价格都会上升。当公司前景恶化时,该公司的价值和股票价格都下降。但是,在任何一点上,市场价格是以可获得信息为依据的公司价值的最好指南。

12.随机行走(random walk)(北京师范大学2006研)

答:随机行走也称随机漫步,指一种随着时间变动而发生的并且无法预测的变动。随机漫步对于股市而言指股价的短期变动不可预测,各种投资咨询服务、收益预测和复杂的图形都毫无用处。现在,随机漫步理论已发展成三种形式:强式、半强式、弱式。“强式”认为有关公司已知或可知的任何信息都无助于基本分析。无论是已经公布或可能公布的公司的消息都已反映在股价之中。强式理论甚至认为“内幕”消息也不能帮助投资者。“半强式”认为没有一种已公布的信息有助于分析家选出价格被低估的证券,其论点是股价已将这些因素包含在内。“弱式”则仅仅认为考察过去的股价无助于将来投资。

二、复习题

1.利率为7%。用现值的概念比较10年后得到的200美元与20年后得到的300美元。

解:10年后得到的200美元的现值为()10

+≈(美元)

200/17%101.67

20年后得到的300美元的现值是()20

+≈(美元)

300/17%77.53

因此,在10年后得到的200美元的现值大于20年后得到的300美元。

2.人们从保险市场中得到了什么利益?阻碍保险公司完美运作的两个问题是什么?

答:(1)人们购买保险从保险公司中得到了风险分担的利益,减少了自身面临的风险水平。当在保险合约中约定的事件发生时,投保人可以获得赔偿。

(2)阻碍保险公司完美运作的两个问题是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①逆向选择是指高风险的人比低风险的人更有可能申请保险。由于不健康的人可能更需要保险,不健康人在

保险人数中的比例提高了。迫使保险的价格上升,从而使那些比较健康的人,由于知道自己的低风险,做出不投保的选择。进一步提高了不健康人的比例,又迫使保险价格上升,直到想买保险的人都是不健康的人。市场出售保险就变得无利可图了。逆向选择的存在使得市场价格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

②道德风险是指人们在购买保险后,缺乏提防行为,而采取更为冒险的行为,使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道德风险的后果不仅是导致保险公司遭受损失,也妨碍市场有效地配置资源。道德风险是在承保人无法觉察或监督投保人行为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解决的办法只能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己约束自己的行动。

3.什么是多元化?股票持有者从1~10种股票还是从100~120种股票中得到更多的多元化?

答:(1)多元化是指通过大量不相关的小风险代替一种风险来减少风险。

(2)股票投资者从1到10种股票中比从100到120种股票中更能实现分散化和多元化。一般情况下,股票有价证券组合的风险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而大大降低。随着股票数量的增加,风险继续下降,但在有价证券增多到一定数目后风险的下降幅度就趋于下降。因此,当投资从1种到10种股票时,风险相对减少地较快,当投资从100到120种股票时,总风险比10种股票时小,但这一过程中风险下降的幅度却较慢。

4.比较股票和政府债券,哪一种风险更大?哪一种能够带来更高的平均收益?

答:(1)股票的风险更大,这是因为股票的价值和收益取决于公司未来的价值和收益,而政府债券能获得稳定的利息,到期还能获得债券面值相等的支付。

(2)由于股票的高风险性,投资者也会相应要求较高的平均收益,所以,股票能带来更高的收益。收益与风险往往同方向变动。

5.股票分析师在确定一支股票的价值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答:股票分析师在确定股票的价值时应该考虑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公司的盈利能力取决于以下因素: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所面临的顾客忠诚度、面对的政府管制和税收等。因此,股票分析师就要考虑所有上述因素以决定公司的一股股票价值为多少。

6.描述有效市场假说,并给出一个与这种理论一致的证据。

答:(1)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资产价格反映了关于一种资产价值的所有公开的、可获得的信息。这意味着股票

价格的变动不可能根据可获得的信息来预期。有效市场假说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财务教授尤金·F·法默(Eugene F.Fama)提出,又称有效市场理论。该假说认为,在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中,证券的价格应该立即对相关信息做出反映,即有利的信息会立即导致证券价格上升,而不利的信息则会使其价格立即下降。因此,任何时刻的证券价格都已经充分地反映了当时所能得到的一切相关信息。在有效市场上,证券价格在任何时候都是证券内在价值的最佳评估。

(2)与有效市场假说一致的一个证据是:许多指数基金的业绩表现超过大多数积极基金,而这些积极基金是由有价证券组合专业管理者根据广泛研究和专家意见挑选股票。

7.解释那些怀疑有效市场假说的经济学家的观点。

答:怀疑有效市场假说的经济学家认为股票价格的波动部分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如果一个人预期另一个人将来会支付更高的价格,那么,他愿意购买那些现在价值高估的股票。这意味着股票价格可能不是公司的合理价值。

三、问题与应用

1.根据一个古老的传说,大约400年前,美国土著人以24美元出卖了曼哈顿岛。如果他们按每年7%的利率把这笔钱进行投资,他们今天有多少钱?

解:按每年7%的利率,24美元投资400年的终值是()40013

?+=?(美元)。

2417% 1.3610

即如果按每年7%的利率把这笔钱进行投资,他们今天有1.36×1013美元。

2.一个公司有一个今天花费1000万美元,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收益的投资项目。

a.如果利率是11%,该公司应该实施这个项目吗?利率是10%、9%或8%时,情况又如何?

b.你能指出盈利与不盈利之间准确的利率分界线吗?

答:a.如果利率是11%,该公司不应该进行这个项目。因为利率是11%时,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的现值是()4

+=万美元,收益难以弥补今天的投资1000万美元,所以不应该实施该项目。

1500/111%988.1

当利率是10%时,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的现值是()4

+=万美元,收益的现值

1500/110%1024.5

大于今天的投入1000万美元,公司应该实施这个项目。

当利率是9%时,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的现值是()4

+=万美元,收益的现值大

1500/19%1062.6

于今天的投入1000万美元,公司应该实施这个项目。

当利率是8%时,4年后收益1500万美元的投资项目的现值是()4

1500/18%1102.5+=万美元,收益的现值大于今天的投入1000万美元,公司应该实施这个项目。

b .盈利与不盈利之间的分界线利率也就是使4年后收益1500万元的现值等于投资成本1000万元。通过()4

1500/11000i +=,求出分界利率10.67%i =。所以当利率大于10.67%时投资项目不盈利,当利率小于10.67%时投资项目盈利。

3.债券A 在20年后支付8000美元。债券B 在40年后支付8000美元。(为了使事情简单,假设是零息票债券,这意味着8000美元是债券持有者得到的惟一收益。)

a .如果利率是3.5%,每种债券今天的价值是多少?哪一种债券更值钱?为什么?(提示:你可以使用计算器,但70规则将使计算容易些。)

b .如果利率上升到7%,每种债券的价值是多少?哪一种债券价值变动的百分比大?

c .根据上面的例子,完成这个句子中的两个空格:当利率上升时,一种债券的价值是(上升/下降),期限更长的债券对利率变动是(更敏感/不敏感)。

答:a .如果利率是3.5%,根据70规则,债权A 在20年后翻了一番,所以债权A 今天的现值是4000美元;而债权B 在40年后翻了两番,所以债权B 今天的现值是2000美元。40002000>,因此,债权A 更值钱。

b .如果利率上升到7%,根据70规则,债权10年就会翻一番,所以债权A 翻了两番,今天的现值为2000美元;而债权B 翻了四倍,所以债权B 的现值为500美元。债权B 变动的百分比更大。

c .当利率上升时,一种债券的价值是下降,期限更长的债券对利率变动是更敏感。

4.你的银行账户支付8%的利率。你正考虑购买110美元XYZ 公司的股份。在1年、2年和3年之后,该公司会付给你红利5美元。你预期在3年后以120美元卖掉股票。XYZ 公司的股票是一种好的投资吗?用计算支持你的答案。

解:股票的价值等于红利和未来价格的现值之和,即现在花110美元购买XYZ 公司股票的价值为:()()23

555120108.1518%18%18%+++=+++(美元),低于初始的购买价格110美元,因此XYZ 公司的股票不是一种好的

投资。

5.对以下每一类保险,举出一个可以称为道德风险的行为的例子和另一个可以称为逆向选择的行为的例子。

a.医疗保险

b.汽车保险

答:a.医疗保险

道德风险的例子:一个人参加了健康保险后对自己的照料可能没有以前那样认真细致。

逆向选择的例子:病人比身体健康的人更倾向于参加医疗保险。

b.汽车保险

道德风险的例子:驾驶员在购买汽车保险之后可能肆无忌惮地开车。

逆向选择:冒失的驾驶员比稳健的驾驶员更倾向于购买汽车保险。

6.你预期哪一种股票会带来较高的平均收益:对经济状况极为敏感的行业的股票(例如汽车制造),或者对经济状况相对不敏感的行业的股票(例如自来水公司)?为什么?

答:对经济状况极为敏感的行业的股票风险会较大,因此,这些股票会带来较高的平均收益。为了使股票投资者愿意承担风险,对经济状况极为敏感的行业的股票的预期收益会高于平均收益水平,以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补偿。

7.一个公司面临两种风险:企业特有风险是竞争者可能会进入其市场并夺走它的一些客户;市场风险是经济可能会进入衰退期,销售量减少。这两种风险中哪一种更可能使公司股东需要高收益?为什么?

答:特有风险更可能使股东需要高的收益,因为特有风险与该企业相关,股东比非股东企业多承担了这方面的风险,而市场风险则是每一个公司都面临的风险,股东与非股东都要承担。股东因为承担了特有风险,就需要有额外的收益作为风险补偿。

8.你有两个投资于股票市场的室友。

a.一个室友说,她只买每个人都相信其未来利润会大大增加的公司的股票。你认为如何比较这些公司的价格—收益比率和其他公司的价格—收益比率?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会有什么不利之处?

b.另一个室友说,他只买最便宜的公司股票,他用低价格—收益比率来衡量。你认为如何比较这些公司的

收益前景与其他公司的收益前景?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会有什么不利之处?

答:a.如果她只买每个人都相信其未来利润会大大增加的公司的股票,则这些公司的价格—收益很可能会较高。这些股票的价格高是因为其反映了每个人对其未来盈利大大增加的期望。

购买这些公司股票的最大缺陷是股票价值现在被高估和公司未来盈利可能并不理想。

b.低价格—收益比率的公司很可能未来收益也较低。这些股票便宜的原因是每个人对这些公司的未来收益的期望比较低。

购买这些公司股票的最大缺陷是市场可能是正确的,这些公司的股票收益会较低。

9.当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根据凭借其地位得到的私人信息买卖股票时,他们就是在进行内部人交易。

a.举出一个对买卖股票有用的内部信息的例子。

b.那些根据内部信息交易股票的人通常赚到极高收益率。这个事实违背了有效市场假说吗?

c.内部人交易是非法的。为什么你认为它非法?

答:内部人交易指拥有证券交易内部信息的人在内部消息公开前利用内部信息从事证券交易并获利的行为。

a.内部信息对买卖股票有用的例子:

某公司经理知道其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利润大增,在利好出现在市场之前,该经理让其父亲大量购买该公司股票,在利好出现在市场之后,股价上涨,其父亲购买的股票就会获利。

b.那些根据内部信息交易股票的人通常赚到很高的收益率这一事实并不违反有效市场假说。有效市场假说认为股票价格反映了所有可获得的关于公司未来盈利的信息。内部信息并不为公众所获得,而且这些信息也未反映在股票价格中。

c.内部人交易非法,是因为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性:

①内部人交易给内部人带来非法收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内部人交易使一部分人能利用内部信息先行一步对市场做出反应,使其有更多的获利或减少损失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广大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因此,内部人交易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广大的投资人。

②内部人交易损害了上市公司的利益。上市公司作为公众持股的公司,必须定期向广大投资者及时公布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建立一种全面公开的信息披露制度。这样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而一部分人利用内部信息进行

证券买卖,使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有失公正,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正常发展。

③内部人交易扰乱了证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秩序。内部人员利用内部信息,人为地造成股价波动,扰乱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10.Jamal 的效用函数是1/2U W =,这里W 表示他的财富,以百万美元计(这决定了他在一生中可以购买与消费多少),而U 表示他得到的效用。

a .画出Jamal 的效用函数图。他是风险厌恶者吗?解释之。

b .在赌博的最后阶段显示,庄家向Jamal 提供了一种选择:(A )确保有400万美元,(B )赌有0.6成功概率的100万美元和有0.4成功概率的900万美元。Jamal 会选A 还是B ?通过适当的计算后说明你的原因。(提示:一个随机变量的预期值是可能结果的加权平均数,这里概率就是加权数。)

答:a .图27-3是Jamal 的效用函数图,他是一个风险厌恶者,因为他的效用函数是边际递减的,效用虽然随着财富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率却是逐渐减慢的。

图27-3 Jamal 的效用函数图

b .第一种选择Jamal 获得的收益的效用为()4 2000U W million ==$

; 第二种选择Jamal 可能获得的收益的效用的期望值为:

因为他是一个风险厌恶者,且20001800>,所以他会选择(A ),这种选择能给他带来确定的而且更大的收益。

27.3 考研真题详解

1.风险厌恶者可以采取哪三种措施来降低风险。(深圳大学2011研)

答:风险厌恶者是指表现出对“不确定性”的规避,其认为在无风险的条件下拥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资产的期望效用。对于一项投资表现为:()()()()121211U pW p W pU W p U W +->+-????,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是越来越平坦,如图27-4所示。

图27-4 风险厌恶者的效用函数()U W

风险厌恶者减低所面临风险的三种办法:

(1)对付风险的一种方法是购买保险。保险的作用并不是消除生活中的固有风险,而是更有效的分摊风险。

保险市场受到制约其分摊风险能力的两类问题的困扰,逆向选择和道德危险。

(2)特有风险的多元化。多元化是指通过用大量不相关小风险代替一种风险来减少风险。保险市场是多元化的一个例子。特有风险是指只影响一个经济主体的风险。

(3)风险和收益之间的权衡取舍。即使在多元化的有价证券组合中,也存在固有风险,但是风险厌恶者愿意接受这种不确定性是因为他们这样做会得到补偿。风险厌恶者在有风险的投资的多元化组合以及安全的替代品两种资产类型之间配置资产组合,在风险与收益间权衡取舍从而降低风险。

2.经济学中如何区分经济活动者对待风险的厌恶、热衷和中立态度?如何解释背水一战现象?(清华大学2011研)

答:限于篇幅原因,想要查看完整版真题解析点击加入>>>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以上内容为跨考网整理的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的一部分,限于篇幅原因,如果同学还想获得更多经济学课后习题资料,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索要经济学考研资料,你想要的资料都在这儿→jjxkyzs。想了解经济学考研高分的秘密吗?请点击>>>:经济学考研解题技巧

考研经验交流,规避风险,锁定名校一次进!

跨考经济学考研辅导提醒您:成功的原因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几个,加入我们的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经济学原理第7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

第23章 1.对于一个整体经济而言,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通常是一年或一个季度(3个月);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不管是由本国的国民还是住在本国的外国人生产;只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不包括过去生产的物品;生产并合法出售的所有东西;只包括最终物品的价值;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使用市场价格。 3.GDP的四个组成部分是消费(C )、投资(I )、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 (1)逍费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2)投资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3)政府购买包括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4)净出口等于外国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购买(出口)减国内对外国物品的购买(进口) 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之和 4.真实GDP和名义GDP 真实GDP :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反映产的产量的变动 名义GDP :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真实GDP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即GDP平减指数=(名义GDP/真实GDP)*100 通货膨胀率=[(第2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第一年的GDP平减指数]*100 第24章

1 .消费物价指数CPI 答:指普通消费者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即:CPI =(当年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基年一篮子的价格)*100 计算消费物价指数:固定篮子、找出价格、计算这一篮子东西的费用、选择基年并计算指数、计算通货膨胀率 通货膨胀率: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通货膨胀率=[(第二年CPI-第一年CPI)/第一年CPI ]*100% 生产物价指数: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衡量生活费用中的三个问题。(CPI高估了生活费用的增加) (1)替代倾向。CPI使用了一篮子固定不变的物品。 (2)新产品的引进。CPI基于固定不变的一篮子物品和服务,没反映出因引进新物品而引起的货币价值的增加。 (3 )无法衡量质量的变动。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差别: (1)GDP平减指数反映国内生产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CPI反映消费者购买的所有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CPI比较的是固定的二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这一篮子物品与服务的价格,GDP平减指数比较的是现期生产的物品与服务的价格和基年同样物品与服务的价格 2.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矫正经济变量 今天美元的数量=T年美元的数量* (今天的物价水平/T年的物价水平) 指数化: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真实利率和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指通常公布的、未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货币数量) 真实利率指根据通货膨胀校正的利率(货币购买力) 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 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价格控制 1.价格上限 (1)价格上限的两种后果 价格上限(price ceiling)是某种物品与劳务价格的法定最高价格,比如租金控制。政府强制推行价格上限,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后果: ①如果价格上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上,它就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种价格上限称之为非限制性的价格上限,如图6-1(a)所示。 ②如果价格上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下,它能起到约束作用时,就导致短缺,如图6-1(b)所示。由于引起了短缺,卖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在买者中配给物品或劳务,出现了非价格配给、排长队和卖方歧视等问题。 图6-1 有价格上限的市场 (2)案例研究:短期与长期中的租金控制 租金控制政策的目标是通过使得住房变得更有可能支付得起的方式来帮助穷人。图6-2(a)表示租金控制的短期影响:由于公寓的供给与需求较为缺乏弹性,租金控制法实行的价格上限只引起了住房的少量短缺。图6-2(b)表示租金控制的长期影响:由于公寓的供给与需求较为富有弹性,租金控制引起了住房的大量短缺。因此,一位经济学家称租金控制是“除了轰炸之外,毁灭一个城市的最好方法”。

图6-2 短期与长期中的租金控制 2.价格下限 (1)价格上限的两种后果 价格下限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比如最低工资。当政府强制推行价格下限时,有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后果: ①如果价格下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下,它就不能起到约束作用。这种价格下限称之为非限制性的价格下限,如图6-3(a)所示。 ②如果价格下限设在均衡价格之上,它能起到约束作用时,就导致剩余出现。这种价格下限称之为限制性的价格下限,如图6-3(b)所示。 图6-3 有价格下限的市场 (2)案例研究: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法规定任何雇主可能支付给劳动力的最低可能工资水平。 图6-4 自由劳动市场 图6-4表示工资自发调整,使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平衡的市场。如果政府不干预,工资将自发调整,使劳动的供求达到平衡。

曼昆版 经济学原理第七版 课后题及答案

二十三章 1下列每种交易会影响CDP的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的话)?并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的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的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的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的存货投资是负的,因而减少了当期的GDP。 C.你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的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计算在消费的非耐用品类中。 D.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的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是政府的行为。 E.你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的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是进口食品,它的购买增加了美国的进口。 F.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 答: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的工厂增加了GDP中的净出口(NX),因为本田公司是一家日本企业,它在美国的投资减少了美国对日本本田汽车的进口,使NX增加 2.GDP组成部分中的“政府购买”并不包括用于社会保障这类转移支付的支出。想想GDP 的定义,解释为什么转移支付不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答:因为转移支付并不是要交换现在生产的物品或劳务,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转移支付就像税收和回扣一样。转移支付和税收一样改变了家庭收入,但并没有反映经济的生产。由于GDP是要衡量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从物品与劳务的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所以,不把转移支付包括在政府购买内。 6.考虑以下美国GDP的数据: A.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多少?(注意:增长率是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百分比的变动。 答:1996年到1997年间名义收入增长率是5.86%。 B.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答:1996年到1997年间,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1.8%。 C.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6年的实际收入是69654.5亿元。 D.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答:按1992年的价格衡量,1997年的实际收入是72419.7亿元。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章消费者选择理论多选题答案

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1. Emilio购买价格为10美元的比萨饼和价格为2美元的苏打水。他的收入为100美元。如果以下哪一个事件出现,他的预算约束线就会平行向外移动? A.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5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减少为50美元。 B.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仍保持不变。 C. 比萨饼的价格下降到8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下降到1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为120美元。 D. 比萨饼的价格上升到20美元,苏打水大学价格上升到4美元,而他的收入增加到400美元。 【答案】D 【解析】预算约束线:10x+2y=100 对于A:5x+y=50,此预算线和原预算线是同一条曲线。 对于D:20x+4y=400,预算线平行向外移动。 2. 在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该曲线的斜率衡量消费者的__________. A. 收入 B. 用一种物品换另一种物品的意愿 C. 对两种物品是替代品还是互补品的认知 D. 需求弹性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 3. Mathew和Susan是衬衫和帽子市场上的两个追求最优化的消费者,他们用100美元买一件衬衫,用50美元买一顶帽子。Mathew买了4件衬衫和6顶帽子,而Susan 买了6件衬衫和12顶帽子。从这些信息,我们推断,Mathew的边际替代率是每件衬衫__________顶帽子,而Susan是每件衬衫_______顶帽子。 A. 2, 1 B. 2, 2 C. 4, 1 D. 4, 2 【答案】B 【解析】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是边际替代率。MRS=MUx/MUy=Px/Py. 对于两个消费者,其预算线分别是100x+5y=700;100x+5y=1200。 4. Charlie只购买牛奶和早餐麦片,牛奶是正常物品,而早餐麦片是低档物品,当牛奶价格上升时,Charlie购买的__________. A. 两种物品都更少 B. 牛奶更多,早餐麦片更少 C. 牛奶更少,早餐麦片更多 D. 牛奶更少,但对早餐麦片的影响并不清楚 【答案】C 【解析】分析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

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第六版第六章答案0001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复习题 1 ?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 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 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 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 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 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 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 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 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 ?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奶酪市场供求图 B ?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章课后 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 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 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 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 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 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 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 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 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 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 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 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 使听古典音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 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2( 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 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曼昆《经济学原理》第 6 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 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 图6,1 奶酪市场供求图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练习英文答案(第七章)

rkets WHAT’S NEW IN THE SIXTH EDITION: There are no major changes to this chapter. LEARNING OBJECTIVES: By the end of this chapter, students should understand: the link between buyers’ willingness to pay for a good and the demand curve.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consumer surplus. the link between sellers’ costs of producing a good and the supply curve. how to define and measure producer surplus. that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 maximizes total surplus in a market. CONTEXT AND PURPOSE: Chapter 7 is the first chapter in a three-chapter sequence on welfare economics and market efficiency. Chapter 7 employs the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to develop consumer surplus and producer surplus as a measure of welfare and market efficiency. These concepts are then 7 CONSUMERS, PRODUCERS, AND THE EFFICIENCY OF MARKETS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 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多选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快速多选: 1.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那么:A.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D.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以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 A.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B.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C.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D.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答案】C 【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过总供给增加(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则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由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 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第七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复习题: 1、解释买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如何相关。 答: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2、解释卖者的成本、生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如何相关。 答:供给曲线的高度与卖者的成本相关。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总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3、在供求图中,说明市场均衡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 答: 4、什么是效率?它是经济决策者的唯一目标吗? 答: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价格均衡价格数量 APE 的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 PBE 的面积代表生产者剩余。

除了效率外,经济决策者还应该关心平等。实际上,市场交易的好处很像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一块蛋糕,经济决策者不仅要关心如何奖经济蛋糕做大,即效率;还要考虑如何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这块蛋糕,这就涉及公平问题。 5、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 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会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不见的手指引他们在相互竞争中达到一个并非他们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均衡点。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6、说出两种市场失灵的名字。解释为什么每一种都可能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答:市场失灵包括市场势力和外部性。如果某一市场上存在市场势力,即只有极少部分(可能是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控制的市场价格,他们就会使价格倾向于对他们这一小部分人有益的水平。于是,市场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市场失去效率。外部性是某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它使市场福利还要取决于买者评价和卖者成本之外的其他因素。由于买者和卖者在决定消费和生产时并没有考虑这种负作用。所有,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问题与应用: 1、加利福尼亚早来的寒流使柠檬变酸。在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在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用图形说明

曼昆 微观经济学原理 第六版 第六章答案(精品文档)_共4页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房制定 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市场均 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然在大 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 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 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 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格,往往 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 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 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 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 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 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 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图6-1 奶酪市场供求图 B.农民抱怨价格下限减少了他们的总收益。这种情况可能吗?解释原因。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快速多选: 1. 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 那么: A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D. 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 【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 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 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以 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 【答案】C 【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 过总供给增加 (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贝U 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由一国允许贸易并 成为一种物品的 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 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 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 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 【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 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进口一种产品的国家征收关税,这就会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A. 国内需求量 B. 国内供给量 C. 从国外的进口量 D. 以上全部 A ?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 B. 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 C. 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 D. 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 ECte nia 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ECte nia 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 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章 课后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章课后 习题答案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章课后习题答案P132-P134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复习题 1(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答:为了保障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国家对城镇居民中的安居工程售 房制定最高限价。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对粮食的国家合同定购部分收购时制定最低限价,以保护农民的利益;。 2(什么引起了一种物品的短缺,是价格上限还是价格下限?用图形证明你的答 案。 答:当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短缺。当价格下限高于 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引起一种物品的过剩。 3(当不允许一种物品的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时,配置资源的机制是什么? 答: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卖者必 然在大量买者中配置稀缺物品。这时的配给机制可能是排长队,或者是卖者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配给物品。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过剩。过剩会引起一些不合意的配给机制,例如那些也许由于种族或家族之故而受买者青睐的卖者能比那些没有受到青睐的卖者更好地出售自己的物品。 4(解释为什么经济学家通常总是反对价格控制? 答: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价格对资源配置起着调节作用。如果人为的控制价 格,往往会造成某种物品的过剩或短缺,从而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受到伤害,破坏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

5(假设政府取消向一种物品的买者征税,而向这种物品的卖者征同样的税。税收政策的这种变动如何影响买者为这种物品向卖者支付的价格、买者所支付的包括税在内的货币量、卖者扣除税收得到的货币量以及销售量, 答:税收政策的变动对它们都不产生影响。因为税收的归宿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不取决于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6(一种物品的税收如何影响买者支付的价格、卖者得到的价格,以及销售量? 答:一种物品的税收使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卖者得到的价格下降,销售量下降。 7(什么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分摊?为什么? 答: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决定了税收负担在买者与卖者之间的分摊。税收负担将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因为弹性实际上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当对某种物品征税时,市场中其他合适选择少的一方不能轻而易举地离开,从而必须承担更多的税收负担。 问题与应用 1(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这种政策使听古典音乐会的人多了还是少了? 答:如果40 美元高于门票的市场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听古典音乐会的人数不会改变。如果40美元的价格上限低于门票市场价格,会有更多的人想购票去听音乐会。但是,在40 美元的价格下,古典音乐会的举办者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音乐会门票数量比实行价格上限之前下降,市场上形成了短缺。这种价格控制政策使听音乐会的人少了。 2(政府确信奶酪自由市场的价格太低了。 A(假设政府对奶酪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用供求图说明,这种政策对奶酪价格和奶酪销售量的影响。是存在奶酪的短缺还是过剩? 答:从图中看,存在奶酪的过剩。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版第二章

E conomics Principles of N. Gregory Mankiw Thinking Like an Economist Seventh Edition CHAPTER 2 W o j c i e c h (G e r s o n ((183111901)(W o j c i e c h (G e r s o n ((183111901)(

In this chapter, look for the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What are economists’ two roles? How do they differ? ??What are models? How do economists use them? ??What are the elements of the Circular-Flow Diagram? What concepts does the diagram illustrate? ??How is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 related to opportunity cost? What other concepts does it illustrate?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croeconomics and macroeconomics? Between positive and normative?

The Economist as Scientist !?Economists play two roles: 1. Scientists: try to explain the world 2. Policy advisors: try to improve it !?In the first, economists employ the scientific method, the dispassionate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theories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3

微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

微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2.蛛网模型(): 对于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 供给的时滞性,需求的不是 动态模型分类,画图 3.边际效用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基数效用论 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种完整的商品单位,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的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的鞋子。对于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才成为一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辆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用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 4.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2)特征:凸向原点越远越大不相交 5.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序数效用论

6.预算线(Budget line/ budget constraint) 7.吉芬物品(Giffen good):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8.柯布道格拉

斯生产函数 稀缺性(scarcity):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economics):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efficiency):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平等(equality):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起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 激励(incentive):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market economy):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property rights):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externality):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名词解释(带英文)

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曼昆- 名词解 释(带英文) 宏观经济学原理曼昆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消费(con sumption),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投资(investment),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

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政府购买(government purchase),地方、州和联邦政府用于物品与服务的支出。 净出口(net export ),外国人对国内生产的物品的支出 (出口),减国内居民对外国物品的支出(进口)。 名义GDP( nominal GDP,按现期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 生产真实GDP(real GDP,按不变价格评价的物品与服务的生产。 (总之,名义GDF是用当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真实GDP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评价经济中物品与服务生产的价值。) 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用名义GDP与真实GDF的比率乘以100计算的物价水平衡量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CPI (consumer price index),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服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指标。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从前一个时期以来,物价

指数变动的百分比。 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企业所购买的一篮子物品运服务的费用的衡量指标。 指数化(indexation ),根据法律或合同按照通货膨胀的影响, 对货币数量的自动调整。 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 ),通常公布的、未根 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正的利率。 真实利率(real interest rate),根据通货膨胀的影响校 正过的利率。 生产率(productivity ),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和服务的数量。 物质资本(physical capital ),用于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设备和建筑物存量。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工人通过教育、培训和经验而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自然资源(natural resources),由自然界提供的用于生产

曼昆3《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 ■复习题 1.在什么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 【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 【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因为在该国的生产效率和资源禀赋不变的条件下,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进口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组合。 6.为什么经济学家反对限制各国之间贸易的政策?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 【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复习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复习题 1解释买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如何相关。 答: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2解释卖者的成本、生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如何相关。 答:供给曲线的高度与卖者的成本相关。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4什么是效率?它是经济决策者的唯一目标吗? 答: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除了效率外,经济决策者还应该关心平等。实际上,市场交易的好处很像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一块蛋糕,经济决策者不仅要关心如何将经济蛋糕做大,即效率;还要考虑如何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这块蛋糕,这就涉及公平问题。 5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 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会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不见的手指引他们在相互竞争中达到一个并非他们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均衡点。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6说出两种市场失灵的名称。解释为什么每一种都可能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答:市场失灵包括市场势力和外部性。如果某一市场上存在市场势力,即只有极少部分(可能是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他们就会使价格趋向于对他们这一小部分人有益的水平。于是,市场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市场失去效率。外部性是某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它使市场福利还要取决于买者评价和卖者成本之外的其他因素。由于买者和卖者在决定消费和生产时 并没有考虑这种负作用。所以,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