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课程代码:06093)考试大纲(新版).doc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课程代码:06093)考试大纲(新版).doc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课程代码:06093)考试大纲(新版).doc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课程代码:06093)考试大纲(新版)

目录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二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三章工作岗位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四、考核要求

第四章员工招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五章员工培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六章职业生涯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七章绩效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八章薪酬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第九章员工关系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

四、考核要求

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地位

二、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

三、关于自学教材

四、自学方法指导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必考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有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而设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主要负责人员的选聘、录用、使用和配置等职能。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以人力资源为研究对象而设置的课程,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的特点,是企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较全面、系统地学到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各职能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操作流程,培养和提高自学应考者正确分析和解决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的能力,从而掌握企业管理的所有职能内容,以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重点(或难点)章为: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次重点章为: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九章;一般章节为:第一章、第六章。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一、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流程,能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内容;理解企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的人力资源管理各重要职能;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假设基础。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概念

(一)人力资源

(二)人力资本

(三)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节人力资源管理职能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模式与组织结构

第三节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假设

(一)X、Y、Z理论内容

(二)X、Y、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1、人力资源的概念、特性

2、人力资本的概念、特性

3、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

4、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5、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各阶段特点

6、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

7、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

8、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模式

9、X、Y、Z理论内容

10、X、Y、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四、考核要求

识记:人力资源的概念、特点,人力资本的概念、特性,人力资本投资的途径、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等。

领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各阶段特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角色、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模式、X、Y、Z理论内容。

简单应用:X、Y、Z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综合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职能模式。

第二章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含义;掌握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内容;掌握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步骤;理解企业战略对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了解人力资源业务外包。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一)人力资源规划基本内容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基本内容

(二)人力资源外包

三、考核知识点

1、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2、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3、人力资源规划的发展阶段

4、人力资源规划的参与者

5、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步骤

6、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7、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

四、考核要求

识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人力资源规划的发展阶段、人力资源规划的参与者。

领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步骤、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

简单应用:能运用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步骤进行企业战略规划设计。

综合应用:结合企业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具体进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设计。

第三章工作岗位分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工作分析的含义、作用和流程;掌握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岗位设计的原则、方法;理解定编定员的原则、方法;掌握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掌握岗位评价方法、流程。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工作分析概述

(一)工作分析定义与作用

(二)工作分析流程

(三)工作分析的方法

第二节岗位设计

(一)岗位设计概念

(二)岗位设计的方法

(三)定编定员的确定

第三节工作说明书

(一)工作说明书的定义及编制

(二)岗位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

1、工作分析的定义、作用

2、工作分析流程

3、工作分析的方法

4、岗位设计定义、原则

5、岗位设计的方法

6、定编定员的定义、原则

7、定编定员的方法

8、工作说明书的定义

9、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步骤

10、岗位评价的概念

11、岗位评价的实施步骤

四、考核要求

识记:工作分析的定义与作用、岗位设计定义与原则、定编定员的定义与原则、工作说明书的定义、岗位评价的概念等。

领会:工作分析流程、工作分析的方法、岗位设计的方法、定编定员的方法。

简单应用: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步骤、岗位评价的实施步骤。

综合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企业具体实际进行工作说明书的制定、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岗位评价的实施。

第四章员工招聘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员工招聘理念;掌握员工招聘流程;理解招聘标准的确定;理解招聘渠道的选择;掌握招聘方法的确定。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员工招聘概述

(一)员工招聘的涵义

(二)员工招聘流程及管理

第二节招聘标准

(一)招聘标准的确定

(二)人与岗位、团队、组织相匹配的素质标准

第三节招聘渠道选择

(一)常见的招聘渠道

(二)广东省企业人才招聘的现状调查

第四节测评方法选择

(一)面试

(二)心理测验

(三)评价中心

三、考核知识点

1、员工招聘的定义

2、现代企业招聘理念

3、员工招聘流程及管理

4、招聘标准的确定

5、胜任特征

6、人与岗位、团队、组织相匹配的素质标准

7、常见的招聘渠道

8、面试的特点、类别

9、心理测验的特点、种类

10、评价中心的特点、种类

四、考核要求

识记:员工招聘的定义、面试的特点与类别、心理测验的特点与种类、评价中心的特点与种类。

领会:现代企业招聘理念、招聘标准的确定、胜任特征、常见的招聘渠道。

简单应用:员工招聘流程及管理,人与岗位、团队、组织相匹配的素质标准。

综合应用:根据具体企业进行员工招聘标准的确定,综合应用多种测评方法对应聘者进行素质判断确定适合企业岗位的人选。

第五章员工培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员工培训的定义与作用;掌握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流程;掌握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基本方法;了解员工培训方法的特点;理解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方法。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员工培训概述

(一)员工培训

(二)员工培训方案的设计流程

(三)心理培训

第二节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一)基于组织、任务、人员的三层次培训需求分析

(二)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分析

第三节员工培训方法

(一)直接传授培训方式

(二)参与式培训方法

(三)其它培训方法

第四节员工培训效果评估

(一)培训评估概述

(二)系统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式

三、考核知识点

1、员工培训的定义与作用

2、员工培训的形式

3、员工培训方案设计流程

4、心理培训

5、基于组织、工作、个人的培训需求分析

6、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分析

7、直接传授培训方式种类与特点

8、参与式培训方法种类与特点

9、网上培训特点

10、柯克帕特里克四维评估方法内容

11、系统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式

四、考核要求

识记:员工培训的定义与作用、员工培训的形式、心理培训、直接传授培训方式种类与特点、参与式培训方法种类与特点、网上培训特点。

领会:基于组织、工作、个人的培训需求分析,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分析,系统的培训效果评估模式。

简单应用:员工培训方案设计流程、柯克帕特里克四维评估方法内容。

综合应用:针对企业实际设计一份员工培训方案。

第六章职业生涯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掌握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流程;理解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理解职业生涯高原。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职业生涯管理概述

(一)职业生涯

(二)职业生涯规划

(三)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第二节职业生涯管理流程

(一)个人职业生涯设计

(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

(三)职业生涯高原

三、考核知识点

1、职业生涯规划定义

2、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

3、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4、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流程

5、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概念

6、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流程

7、职业生涯高原

四、考核要求

识记:职业生涯规划定义、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概念。

领会: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流程、职业生涯高原。

简单应用:员工职业生涯管理流程。

综合应用:能够综合所学知识,进行具体企业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设计。

第七章绩效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绩效、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领会绩效沟通的重要性;掌握构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了解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误区。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绩效管理概述

(一)绩效的含义

(二)绩效管理的意义

(三)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误区

第二节绩效管理流程

(一)绩效管理基本流程

(二)绩效沟通

第三节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一)关键绩效指标

(二)平衡计分卡

三、考核知识点

1、绩效的含义与性质

2、绩效管理的定义及意义

3、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误区

4、绩效管理基本流程

5、以人力资源部门为核心的绩效沟通

6、以部门经理为核心的绩效沟通

7、绩效沟通技巧

8、关键绩效指标

9、KPI设计的思路

10、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四、考核要求

识记:绩效的含义与性质、绩效管理的定义及意义、中小企业绩效管理的误区、绩效沟通技巧。

领会:绩效管理基本流程、以人力资源部门为核心的绩效沟通、以部门经理为核心的绩效沟通。

简单应用:关键绩效指标、KPI设计的思路、平衡计分卡的内容。

综合应用: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案例,进行绩效管理设计。

第八章薪酬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框架内容;建立全面薪酬理念;掌握薪酬制度设计步骤;掌握薪酬结构设计内容与方法;了解员工福利的内容与作用。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薪酬管理体系

(一)薪酬管理

(二)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框架

(三)薪酬总额的确定

(四)全面薪酬理念

第二节薪酬体系设计

(一)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二)以技能或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三)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第三节薪酬结构设计

(一)薪酬水平的确定

(二)薪酬结构的确定

第四节战略性薪酬体系

(一)不同发展阶段的薪酬战略

(二)企业经营战略与薪酬战略

三、考核知识点

1、薪酬与薪酬管理概念

2、薪酬的功能

3、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框架

4、薪酬总额的确定

5、全面薪酬理念

6、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7、职位薪酬体系的优缺点

8、以技能或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9、技能薪酬体系的优缺点

10、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11、绩效薪酬的优缺点

12、薪酬水平的确定

13、薪酬市场调查

14、薪酬水平决策的类型

15、薪酬结构的构成

16、薪酬结构设计的步骤

17、薪酬的构成

18、不同发展阶段的薪酬战略

19、企业经营战略与薪酬战略

四、考核要求

识记:薪酬与薪酬管理概念、薪酬的功能、薪酬总额的确定、职位薪酬体系的优缺点、技能薪酬体系的优缺点、绩效薪酬的优缺点、薪酬水平的确定、薪酬市场调查、薪酬水平决策的类型。

领会: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框架、全面薪酬理念、以技能或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薪酬结构的构成、薪酬的构成、不同发展阶段的薪酬战略、企业经营战略与薪酬战略。

简单应用: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薪酬结构设计的步骤。

综合应用:结合企业具体案例进行薪酬管理制度的设计。

第九章员工关系管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员工关系管理的重要性;熟悉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与目标;理解员工忠诚度管理;掌握劳动合同管理;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内容。

二、考试内容

第一节员工关系概述

(一)员工关系管理

(二)员工关系管理的具体内容

(三)员工关系管理的目标

(四)中小企业员工关系管理

(五)员工忠诚度管理

第二节劳动合同管理

(一)劳动合同的内容

(二)劳动合同具体条款解读

第三节劳动争议

(一)末位淘汰制引发的劳动争议

(二)企业与员工产生劳动争议的主要表现

(三)有效预防劳动争议的措施

三、考核知识点

1、员工关系管理概念

2、员工关系管理的具体内容

3、员工关系管理的目标

4、中小企业员工关系管理

5、员工忠诚度管理

6、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期限

7、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与解除

8、劳动合同具体条款解读

9、末位淘汰制引发的劳动争议

10、企业与员工产生劳动争议的主要表现

11、有效预防劳动争议的措施

四、考核要求

识记:薪员工关系管理概念、员工关系管理的具体内容、员工关系管理的目标、员工忠诚度管理、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期限、企业与员工产生劳动争议的主要表现。

领会:中小企业员工关系管理,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与解除,末位淘汰制引发的劳动争议、有效预防劳动争议的措施。

简单应用:劳动合同具体条款解读。

综合应用:运用劳动法相关法规对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进行具体实际分析。

III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划中的地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企业管理专业考试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二、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既要考核知识,又要考核能力。因此,在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注重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包括本大纲所列出的考核点,在自学中注意各知识点、基本原理的比较,综合和归纳,及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同时要注意分析实际问题。

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每章先概述全篇的自学要求、考试内容,然后列出本章的考试知识点,再对考核知识点提出不同认识能力层次要求。本大纲各章规定的自学要求、考核知识及考核知识点的知识细目都是考试内容。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具体含义为:

识记: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领会: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关于自学教材

指定使用教材:《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刘善敏编,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一版。

四、自学方法指导

1、自学考试的内容覆盖较广,因此自学应考者必须注意全面、系统地学习、切忌猜题、押题。

2、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必须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因此,要注重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在此基础上注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问题。

3、自学考试是终结性考试,自学应考者应具有一定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本大纲对考核知识点及知识点下的知识细目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不要以为一道试题只考核一个知识点,有时还可能综合考核多个知识点。因而在学完各章后,应及时对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行归纳,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注意综合应用的训练。

4、本大纲分考试大纲说明、各章考试内容、考核知识点、考核要求,自学应考者必须全面阅读。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

1、本课程的例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考试范围和考核要求,不要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要求。考试命题要覆盖到大纲所列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题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运用占30%,综合应用占20%。

3、试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每份试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必须注意,难题的难易度与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单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各种题型的具体形式可参加本大纲附录。

5、本课程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附录: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管理者所要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在有效的人力资源条件下如何在众多目标中达到()的最大化。

A人力资源效益 B整体效益 C个体效益 D管理效益

2.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总和。

A数量 B质量 C数量和质量 D人口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人力资源规划的企业内部环境因素有()。

A企业一般特征 B发展战略 C企业文化

D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E政治法律

三、简答题

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

四、论述题

试述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五、案例分析题

周经理近来很不顺心,各部门都向人力资源部门要人,可一时哪有那么多合适的人啊?这种情况在一年中已出现了三次,周经理不明白是这些部门发了疯,还是自己的工作出了错。为了减轻工作压力,周经理独自来到熟悉的酒楼用餐,无意间听到了一段酒楼经理和顾客的对话。

一名顾客一脸不悦地向酒楼经理抱怨:“前天我和家人来用餐,一致认为青椒童子鸡最好吃,当时青椒童子鸡是限量供应特色菜;今天我专门请同事来尝,还特地赶了个早。不想今天青椒童子鸡成了限时特价菜,害得我被同事嘲笑了一番,说我赶早是为了请大家吃便宜菜。你听,他们还在包间里笑呢。”

显然酒楼经理和这位顾客是认识的,酒楼经理不由得诉起苦来:“你也不是不知道,负责采购的经理也是股东之一,他要选什么菜我们也没数,前天你来时鸡订少了,但今天又订多了,所以才临时把限量供应改成特价供应。不好意思,请您体谅体谅。要不您下次来之前,先打个电话问问当天的菜?”

“嘿,你怎么不先问问下个星期的菜,提前挂出来?”

一旁的周经理不禁失笑,一个不知道外面供应什么,一个不知道自己供应什么,不出乱才怪。但转念一想,自己不正也犯着同样的错误吗?一方面不清楚公司内部的人员情况,每次缺人都措手不及;一方面也不清楚劳动力市场供给情况,常常一时招不到合适的人。原先的嘲笑变成了自嘲,但这顿晚餐让周经理觉得非常满意。

问题:

(1)周经理从对话中悟出了什么?

(2)你认为周经理回到公司后,会如何解决他所面临的难题?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一、某纺织梳理器材公司产品质量分析 (一)试用Minitab软件,绘制缺陷项目排列图,确定主要问题是什么1.用Minitab软件绘制缺陷项目的排列图如下: 图1 缺陷项目的排列图 由上图可知,某纺织梳理器材公司产品质量主要问题是硬度不高和硬度过高,并且这两个的问题不合格百分比分别达到了整个不合格百分比的50.8%,26.1%,因此应该将精力持续的集中于这两个问题上,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获得较大的利益。 (二)用给出的坯条硬度测定数据,利用Minitab软件对该工序的稳定 性和工序能力进行分析。该指标的技术要求为:190 1.计算出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 结果见表1 + 15 -10

2.用Minitab软件画出均值-标准差控制图

由X单值控制图可知,第8个和第9个样本号超出控制线,原因可能是过程偏移,量具需要调整或设备不稳定等。 工序能力指数Cp=0.64,Cpk=0.54这两个值都比较比较小,且相差不大 ,Cp≤0.67,说明过程能力严重不足,应该扩大公差范围,加严对特性值波动的的限值,用精度较好的设备以降低成本。

二、持续质量改进在空调热交换器生产车间的应用 (一)根据表,对产品质量补充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补充:通过上述缺陷类型的排列图可知,目前热交换器焊口质量缺陷影响最严重的是虚焊和夹渣。其中,虚焊的缺陷最大,占50%,而夹渣则占31.3%,所以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虚焊的问题。从前面的焊口原理分析可以看出,半圆管和喇叭口的配合间隙不当是导致虚焊的主要原因。 (二)根据相关数据分别对弯管机工序、套环工序、胀管工序补充改进方案 弯管机工序补充:热交换器一车间半圆管弯管机的过程能力Cp≤0.67严重不足,二车间的工序能力1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执笔人:主审人: 一、课程定位 《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在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能力与素质”模块中的“连锁经营”模块课程。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运用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连锁采购与配送管理工作的职业技能。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从事与采购和配送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与该课程相关的前导课程有:《管理学基础》、《品类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原理》、《门店运作实务》,后续课程有:《连锁企业信息管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完成由建立和管理连锁企业采购部门、编制连锁企业采购计划和预算、管理连锁企业供应商、考核评估连锁企业采购绩效、设计连锁企业配送中心、进行连锁企业配送中心作业、配载商品及优化连锁企业配送线路、评价连锁企业配送绩效等八大板块项目构成的若干学习任务,掌握连锁企业采购和配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学习和掌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适应连锁企业岗位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理念与思路 ㈠设计理念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连锁经营管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本课程主要依据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的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而设立,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分析连锁企业采购与配送的工作过程、归纳学习任务、设计教学项目,实现学习任务工作化和工作任务学习化,进而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 ㈡设计思路 1.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 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相关职业岗位对该课程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连锁企业采购和配送的职业能力。这样学生在毕业就业时,能够从事采购助理、采购员、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人力资源概论 1.如何理解人力资源概念? 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劳动人口之中的从事经济及社会活动并能创造价值的能力。 2.人力资源具有哪些不同于其他资源的特点? 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时效性、可再生性、社会性。 3.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深化改革将包括哪些内容? (1)党政干部制度的改革。(2)国有企业人事制度的改革。(3)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改革。 4.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包括哪些内容? (1)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来加强人才培养。(2)形成科学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3)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和促进人才合理流动。(4)形成对人才有效激励的分配和保障制度。(5)突出重点地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6)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和协调发展。 5.知识经济会孕育哪些人力资源管理新概念? 管理理念的变革先行于管理模式变革。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员工为主要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首先需要确立经营知识和人才的发展理念。其次需要确立员工主权的根本理念。再者需要确立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 6.经济全球化会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哪些新课题? 一是稀缺的人才的“零距离‘国际竞争问题。二是企业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问题。三是企业国际化中的”跨文化“管理问题。四是人力资源管理游戏规则的国际化问题。 第二章人力资源统计分析 1.人力资源统计指标的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描述功能,二是解释功能,三是评价功能,四是监测功能,五是预警功能。 2.人力资源统计指标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人力资源的健康素质;人力资源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力资源的思想素质;人力资源的利用效能;人力资源的利用状况。 3.确定人力资源统计指标的方法有哪几种? 报酬法、学历指数法、技术(职称)等级法、教育经费法、人才与非技术劳动分解法等、受教育年限法。 4.人力资源的结构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分析? 人力资源结构的分析通常可以从人力资源的密度、地区分布、性别分布、年龄分布、脑力与体力分布、产业(行业)分布、所有制分布以及学历和职称(技能)分布等诸多方面进行。 5.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要正确确定所需比较的两种或多种人力资源。其次,要正确确定比较分析时所需运用到人力资源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三是要正确区分比较指标的性质。四是要正确收集和看待人力资源的指标数据。五是要科学建立人力资源笔迹分析的模型,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技术处理,获得量化的比较结果。 第三章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 1.如何理解人力资源市场对人力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其一,相对于人力资源的其他调节手段,人力资源市场的调节作用是基础性的,即基本的和决定性的,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处于枢纽地位。其二,相对于人力资源的国家宏观调节,人力资源市场在微观层次上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2.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主要涉及哪些基本要素? 人力资源能力、用人单位、人力资源价格、人力资源流动媒介和人力资源供求关系。 3.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即在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能够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二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即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优化,由此不断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三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即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能够激励人力资源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有利于缓解人力资源的结构矛盾。 4.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三大基本机制是什么?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目 录 一、某纺织梳理器材公司产品质量分析.............................................(1) 二、某电缆厂产品质量分析............................................................(9) 三、持续质量改进在空调热交换器生产车间的应用..............................(16) 四、某手表厂质量控制 (23) 五、湖南工程学院宿舍满意度问卷调查 (31) 六、参考文献..............................................................................(41) 七、致谢....................................................................................(42) 八、附录 ................................................................................. (43) 九、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44) 题目一 某纺织梳理器材公司产品质量分析 (一)题目 某公司是一家专业制造纺织梳理器材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的产品有金属针布、 弹性 针布、固定盖板针布、分梳辊与分梳辊针布、整体锡林,其中主 导产品金属针布和弹性盖板针布的产销售量,连续多年来在国内同行一直遥遥领先。公司始终坚持“质量是企业的生存之本”,追求卓越的产品品质。公司主导产品金属针 学院: 管理学院 专业: 工商管理 班级:1201 学号: 学生姓名: 张汝佳 导师姓名: 高 杰 完成日期: 2014-2015年度第二学期

【精品】最新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

【精品】2018年《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共79页)注:红色字体为课标重点增加的新内容; 蓝色字体为课标局部修改的新内容。 第一部分前言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历史教育要在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为提高国民素质,加强民族凝聚力,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发挥重大的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学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教育对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程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一、课程性质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不仅具有认识社会的功能,而且具有教育的功能。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由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组成。通过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走向,坚定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信念;通过学习世界历史的重要史事,使学生初步了解世界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由来,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创造的文明成果,拓展国际视野,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 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历史素养,而且能够更好地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社会意识、法治意识、道德意识和环境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增强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责任感。历史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使学生逐步掌握历史思维的方法,逐步形成实事求是、注重证据的意识,养成辩证地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历史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标准

大连电子学校 《电子商务物流》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物流一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电子商务物流与实务》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能力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熟练地、系统地掌握现代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相关方法和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打好基础。 (二)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设计理念,我们确立《电子商务物流与实务》课程的设计思路:以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为导向,以物流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能力为拓展,彻底打破原有的理论教学体系,建立工学结合教学体系,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培育学生具备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6R职业素养,电子商务企业物流管理6R(Right Product,Right Time,Right Quantity,Right Quality,Right Status,Right Place)要求是指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并实现总成本最小。一流的员工来自一流的职业素养,我们重点培育学生具备物流管理6R服务规范的职业素养,处处以成本为核心做好物流管理,爱岗敬业,为企业创造利润,为自己赢得机会。 三、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总体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型的项目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掌握物流运输管理的基本知识与物流运输作业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环保、节能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面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结合不同运输方式拓展情景教学的作用空间,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具有物流运输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型电子商务物流专门人才,以适应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英语的灵活应用能力、理解与表达能力;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习心得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习心得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习心得篇1 一、工作内容在这xxxx月中我的主要工作是协助各部门做好各项人事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初步了解了xxxx人力资源的简单业务知识和程序,首先总结一下我的工作内容: 1、发布招聘信息,电话通知各符合招聘要求的应聘人员进行面试,安排面试时间地点以及做好招聘时的准备工作。 2、协助做好新员工的入职培训工作 3、整理以及保管请假条,整理员工档案,以备随时出档和归档 4、复印、打印、传真办公表格和文件等 5、协助其他员工做好新进人员的入职、离职和调职手续 6、计算管理人员考勤,并将明细送至各部门核对、签字 7、签发各部门奖、罚单,并保存留档 8、每月向总部上报工厂员工以及销售人员花名册与统计月报和劳动合同 9、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二、实习体会 在xxxx食品饮料人力资源部开始了我的实习之旅,其

实这里的人并没有要求实习生能帮助他们完成什么任务,而真正学到多少宝贵知识,是要靠实习生自己。所以自强、自立、自我增值便成为这里实习生的一个座右铭。无论前路有多困难,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风雨兼程的起点便是xxxx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这里的人都很友善,很幽默,一开始并没有使人感到高高在上而神圣不可侵犯,而是很平易近人地给你传道、授业、解惑。 装订、打码、复印成为实习生的必经程序,而事实上实习生要学的远远不只如此,实习生真正要学的是什么呢?这里的工作程序,这里的工作氛围,这里的人际关系无一不透现着实习生应该努力追赶的方向。 万事开头难,充实而刺激,好奇而忙碌,紧张而愉快的第一个黄金周经已过去,逐渐熟悉这里的人和物,花和草,天与地。每天我们都准时到达工作地点,认真完成每一件事,希望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能减轻一点工作人员的负担。就这样,由最初初来报到的陌生感,到后来的逐渐熟知,再到现在的不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展示了我们实习的整个历程。 我觉得我个人得到的比我付出的还要多。偶尔也会觉得发传真、打电话、输入资料很闷,但只要静下心来,用心发现,就会觉得虽然平凡琐碎的事,但都会有一定的规律与技巧可循,正所谓熟能生巧。这同时也端正了我的工作态度,就是要积极主动地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正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质量工程管理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学习《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后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学生掌握质量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抽样检验和质量过程控制的基本技术。同时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 本课程设计重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模仿企业质量控制实际操作,从零件抽样检验开始,直方图分析,过程能力分析,到控制图分析,完成整个质量控制过程分析,帮助学生熟悉企业质量控制具体思路和操作,理解质量工程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 主要内容: 、 零件的抽样检验。 、 绘制零件的直方图。 、 对零件进行过程能力分析。 、 绘制和分析零件均值极差图。 、 绘制和分析零件单值移动极差图。 、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

零件的抽样检验 ??测量数据收集 1 .025.086+- ?? 图 ?? 零件图样及标注 ??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 ??原始数据表 经测量后得到的原始数据表如表 ??。 表 ?? 零件原始数据表 样本 组号 零件直径 零件长度 零件直径 零件长度 零件直径 零件长度 ?? ?? ?? ?? ?? ?? 015 .028-

?? 抽样 目前生产型企业主要采用抽样检验。从整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对样本?实施全检,然后根据样本检验结果推断总体的质量。所以他有一定的风险,但经过计算和调整,可以将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一般来说,抽样的常用方法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 然后确定样本量字码,按批量和检验水平,确定“样本量字码”。根据样本大小字码、接收质量限???值、抽样的类型以及宽严程度,在??????????所提供抽样检查表检索抽样方案。抽取样本,按照?????的随机数发生器产生随机数列,抽取样本。 抽样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部分产品作为样本,根据对样本检验结果,按一定的判断准则,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在计数抽样中,判断准则只利用计数检验的结果。 图 ?? 抽样检验过程示意图 课程设计对零件 的抽样检验是通过计数一次抽样检验。其方法是从批量为?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个产品为样本,同时规定一个接收数?,经检验样本中有?个不合格品,按以下规则决定是否接受改批产品: 如果???,则接受该批产品 如果?>?,则拒收该批产品 数

专业核心课课程标准--仓储与配送管理

《仓储与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仓储与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是为培养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人员所设置的具有实战性质的专业核心课,其主要任务是综合运用仓储与配送管理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仓储与配送管理,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仓储与配送管理,了解完整的仓储与配送流程,学会对仓储与配送的业务流程操作以及管理,实现对仓储与配送管理相关岗位的对接。 二、课程目标 《仓储与配送管理》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完成本课程之时,掌握能胜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中仓储、配送管理部门职业工作的专业能力---学生应当能够合作或独立地进行货物商品方面的收发货、出入库、集拼和分拨、盘点与保管、配送业务等工作。最终养成胜任第三方物流企业或制造

企业、商品流通企业中仓储部门职业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仓库的基本概念,掌握仓储的作用,仓储在物流中的低位,理解仓储的功能; (2)了解仓库及其结构,掌握仓库的布局,了解仓库的基本设施,用途和适用原则;具有仓储经营的理念,掌握基本经 营方法,了解仓储可开发的经营项目; (3)了解仓储商务的内容,明确仓储上午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仓储的合同业务和当事人的责任划分,掌握仓单的签发、 功能及仓单业务; (4)掌握仓库保管的入库、理货、堆存、保管、出库、装卸搬运等整个作业过程,熟悉仓库保管的操作方法、作业要求、管理方式和要求,以及所需办理的手续; (5)了解仓储所能开展流通加工的项目,掌握库存的含义和分类,了解仓库的功能及库存合理化的内容,掌握库存控制 的方法,熟悉现代物流管理技术; (6)了解商品养护的方法,了解仓储配送的安全问题,掌握仓储配送中商品的养护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7)掌握配送的基本概念及配送业务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和低位,了解配送的要素和配送作业组织模式,能够对配

最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期末考试B卷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考试试卷( B )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任课老师: 考试形式:闭卷教研室主任:分院教学负责人: 专业:学号:姓名: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题,共计15分) 1.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外部环境因素不包括( )。 A.劳动力市场的结构 B.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 C.劳动者的择业意识 D.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情况 2.科学管理学拍的代表人物是() A.德鲁克B.比尔C.泰勒D.坎特 3.在管理体制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属于() A.主动开发型 B.以人为中心 C.以事为中心 D.被动反应型 4.下列不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方法的是() A.管理人员判断法 B.马儿可夫分析法 C.德尔菲法 D.趋势分析法 5.()指面试者根据开始几分钟甚至是面试前从资料中得到的印象对应聘者做出评价。 A.近因效应 B. 定势效应 C.投射效应 D. 首因效应 6.下列不属于绩效管理内容的是() A.制定工作标准 B.培训与开发 C.反馈与改进绩效 D.进行绩效考核 7.以下不属于关于员工行为的绩效考核方法是() A.关键事件法 B. 行为锚定法 C. 目标管理法 D.行为观察量表法 8.下列不属于直接薪酬的是() A.工资 B.津贴补贴 C.股权 D.福利 9.在以下招聘方式中,成本最高的是() A.发布广告 B.网络招聘 C.校园招聘 D.猎头推荐 10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 A.人事匹配 B.发现人才 C.绩效考核 D.薪酬分配 11下列不属于外部招聘渠道的是() A.广告招聘 B.校园招聘 C.内部提升 12.考核者对某一方面的绩效的评价影响到其他方面的评价,这是考核中的() A.晕轮效应B.趋中趋势 C .近期效应D.对比效应 13.通过被评人在工作中极为成功或极为失败的事件的分析和考核,来考察被考核者工作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报告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质量功能展开课程设计概述 (3) 二.质量功能展开的应用-减速箱研制 (5) (一)顾客需求 (5) (二)产品规划 (5) 1.顾客需求到产品技术需求的转换 (5) 2.关系矩阵的确定 (5) 3.顾客竞争评估:1-5 (6) 5.技术需求之间的关系确定 (7) 6.下一级展开的技术需求的选择 (10) (三)零件规划 (10) (四)工艺规划 (11) (五)质量控制规划 (11) 一.课程设计案例---制造工厂铣床的关键零件“床头箱主轴” (12) (一)案例背景 (12) (二)分析步骤 (12) 步骤1 (12) 步骤2 (12) 步骤3 (13) 步骤4 (14) 步骤5 (15) 步骤6 (17) 步骤7 (17) 步骤8 (18) 二.QC七种工具之直方图和正态分布 (19) 步骤1 (19) 步骤2 (19) 步骤3 (22) 步骤4 (23) 步骤5 (26) 步骤6 (29)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设计 质量功能展开 一.质量功能展开课程设计概述 核心: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HOQ) ? 目标声明 ? 顾客需求及其重要度 ? 工程技术措施 ? 关系矩阵 ? 相关性矩阵 ? 市场竞争性评价矩阵 ? 工程技术措施特性指标及其重要度 ? 技术难度和目标值

二.质量功能展开的应用-减速箱研制(一)顾客需求 重要程度:1-9 (二)产品规划 1.顾客需求到产品技术需求的转换 2.关系矩阵的确定 ●:9,强○:3,中△:1,弱 对关系矩阵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分析和审评结果如下:

物流配送管理课程标准

《配送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配送管理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课程代码:授课对象:物流专业 学分: 3.0 先修课:物流管理概论 学时: 72 后续课:供应链管理 制定人:苗壮制定时间:2011.5 二、课程性质 《配送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理论与实践。使学生熟练地运用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理论完成配送中心企业整个业务操作过程,达到我国物流配送中心企业对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专业人才的相关要求。 课程教学中做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理论知识联系配送中心企业实际工作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课程符合对高职学生的要求。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本课程的重点是配送中心的功能的理解和运用,学会备货管理、分拣管理、配送与流通加工、包装管理、存储管理、装卸搬运管理、送货管理、退货管理和配送中心信息系统管理等操作。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能力目标 总体目标:配送中心是物流配送网络中的枢纽,也是流通领域实施供应链管理的重要设施之一。配送中心由于投资巨大,营运过程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其规划设计和管理系统动作的好坏对物流配送效益有很大的影响。 配送中心在物流运作过程中能对运输、保管、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订单处理、集中分货、开箱拆零、拆包分装、入库登记、库存管理、统计管理、统计查询、拣选、分类、盘点和编制报表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的统一管理,并实施有效的运营。 配送中心在物流业中作用极大,加速了商品流通,减少了商品损耗、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库存周转率,降低了超市连锁系统的采购、验货和入库的费用,减少了仓库面积,节约了土地面积、人力和财力,提高了经营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20版)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三部分课程内容 一、中国古代史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四、世界古代史 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开发与资源利用建议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时代赋予中国人民的崇高使命。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

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该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人力资源 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劳动能力的总和或一个国家、经济或者组织所能够开发和利用的,用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或实现既定目标的所有以人为载体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 对人力资源进行正确计划、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调整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3组织设计 也叫组织结构设计,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将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优化组合,互相协调,以高效率地实现企业目标的要求,来精心而明确地制定企业组织内部结构方案。 4工作分析(职位分析) 工作分析就是对企业各类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分析和研究,并制订出工作说明书和岗位规范等人事文件的过程。 5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科学地预测和分析组织在变化的环境中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确保组织能及时获得所需要的人力资

源,从而得到长期利益的过程。 6培训(人力资源培训) 培训是指一个组织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为方便组织成员学习和掌握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促使它们形成良好的(或改变不良的)工作态度或习惯而采取的一种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活动。人力资源培训就是指企业采用指导或传授等技术手段,使员工具有完成其本职工作所必须的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7人力资源开发(员工开发) 企业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员工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学习其他工作技能,培养管理能力,转变观念,以改善未来工作绩效和提高未来管理水平的过程。 8薪酬 员工为组织付出劳动所得到的各种形式的回报,包括工资、奖金、提成、津贴以及其他形式的各项利益回报的总和。 9企业文化(组织文化) 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企业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10劳动关系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中构成的社会经济关系。

质量管理之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课程设计报告 院部: 机 械 工 程 学 院 专业: 工业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日期: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3) 三、设计题目 (4) 四、设计结果 (5) 五、课程设计小结 (13) 六、参考文献 (14)

一、课程设计目的 《质量管理》课程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质量理论、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还必须具有较强的质量管理理论水平和较高的质量意识,能够参与企业开展质量宣传、贯彻 GB/T9000-ISO9000:2000标准以及参与企业质量认证的工作能力。因此,《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目的就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基础理论之后,能把该课程的一些基本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能正确运用工业工程基本原理及有关专业知识,应用DMAIC改进流程和质量控制方法对产品的质量相关方面进行分析,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培养和锻炼学生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实际工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应用性人才做出努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一)、内容 课程设计开始后,同学们可针对下列课题进行课程设计: 1、做一篇质量管理课题相关的专题性文献综述:查阅质量管理方面的各个研究方向的专题学术论文。对该方向的研究方法,发展趋势综合性的论述; 2、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课程设计:重点联系排列图、因果图、对策表、直方图、控制图、工序能力分析等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培养学生能够合理运用质量控制方法解决设计工程问题的能力。(二)、要求 1. 查阅10篇以上文献资料,认真阅读文献资料; 2. 撰写质量管理专题文献综述,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 在文献综述中要说明生产实际中这些质量管理方法的运用场合; 4. 认真阅读《工业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指导书》按照指导书上的例题,根据给定的课题做好相应的图表,并仔细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出改进的措施。

配送作业管理课程标准

《配送作业管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 (一)课程性质 《配送作业管理》是高职高专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配送作业管理的基本理论,训练学生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下,快速集货、拣选、配装、送货的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多品种、小批量购买的需求,为后续课程及顶岗实习的学习做好准备。 (二)课程定位 配送作业管理是物流管理工作的核心业务之一,作为一门核心课程,是继《现代物流管理》和《仓储作业管理》课程之后,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并参加一定时间的实习,使学生掌握配送环节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物资配送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配送管理的实践中去,以保证物资在配送中质量完整、数量无损,并且能把物质在恰当的时间送到恰当的地点。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具备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的基本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前导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管理学基础、现代物流管理、采购管理实务、仓储作业管理

后续课程:运输管理实务、物流信息管理、供应链管理等课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内容 ( 在广泛进行社会与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工作职责进行划分,确定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专项能力;将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模块;将与配送相关的七个教学模块结合在一起,形成《配送作业管理》课程。 因为课程内容主要针对配送中心实际而具体的工作任务,因此,具有明显的职业导向性和确定的目标,具有较强的过程属性。根据这一特点,课程主要解决“怎样做”(经验)和“怎样做更好”(策略)的问题。在课程内容的设计方面,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来传授相关的课程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以配送作业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根据配送中心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流程确定课程内容的前后顺序,同时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的心理顺序,将七个模块进行横向与纵向组合,模块一;模块二到模块六;模块七形成三级纵向,模块二到模块六形成横向;通过垂直方向逻辑顺序的叠加确定职业能力的深度,通过水平横向组合确定职业能力的广度。 (2)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 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等方法能力,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实践活动采取分组进行,每个小组成员既有明确的分工与责任,同时又需要相互之间的密切配合与协作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由此培养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社会能力。通过专业能力与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相结合,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由“职业技能”到“职业资格”再到“职业能力”的跨越。 (3)对学生能力进行整体考核 学生的考核以各项目的学习目标为依据,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的考核与评价,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思维导图版)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思维导图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一、成立1949.10.1 1、筹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协 内容:(通过-选举-决定-建立) ①通过“共同纲领” ②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及其主席 ③决定国旗、代国歌、首都、纪年 ④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2、标志:开国大典1949.10.1 3、意义 (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注意理解) ①对国家的影响: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②对人民的影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国外(国际): ①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②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二、巩固 1、西藏和平解放 (1)时间、代表:1951、阿沛阿旺晋美(2)意义:巩固了新中国政权,大陆统一,民族团结。 2、抗美援朝 (1)必要性(原因):美国入侵朝鲜和对中国的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安全 (2)时间:1950.10——1953.7 (3)司令员和军队:彭德怀和中国人民志愿

军 (4)意义: ①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②志愿军战士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③沉重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④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和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3、土地改革 (1)必要性(原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时间:1950——1952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基本完成土改)(3)内容: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意义(祥见课本13页) ①对地主和农民的影响:消灭地主,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②巩固人民政权 ③推动了农村和农业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成功的探索 1、“一五计划”(1953——1957) (1)必要性及目的(背景、原因):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很低;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 (2)基本任务:(一个重点,两个相应)重点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轻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及商业,相应地培养人才;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在人力资源相关的概念中,(A )代表的内涵范围最大。P4 A、人口资源 B、人力资源 C、人才资源 D、人力资本 2. 沙因等人认为,在大千世界,人各有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两种,因此他们提出了(D )假设。P79 A、经纪人 B、社会人 C、自动人 D、复杂人 3.人的主体是人作为活动主体在客体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C )、自主性与自为性。P87 A、时效性 B、投资性 C、能动性 D、无限性 4.开发(B )潜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P151 A、精神 B、智力 C、学习 D、认知 5.(C )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措施P175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职业教育 D、社会教育 6.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时,通过找出过去人事变动的规律,以此来推测未来人事变动趋势,此种方法称为(B )P207 A、人力资源现状规划法 B.马尔可夫法 C.分合性预测法 D.回归分析法 7.(A )是美国著名的兰德公司首先提出的,它是专家们对影响组织某一领域发展的看法达成一致意见的一种预测方法。P208 A、德尔菲法 B、分合性预测法 C、马尔可夫法 D.回归分析法 8.以下关于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的关系正确的是( D )P4 A.人口资源>人才资源>人力资源 B.人力资源>人口资源>人才资源 C.人才资源>人口资源>人力资源 D.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9.下列哪项是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 A )P23 A.把员工看成被管理、被处置的对象B.视员工为第一资源的管理视角 C.管理活动重视培训开发 D.组织和员工利益共同实现的管理目的 10.下列哪项是现代人力资源资源管理的特点( C )P24 A.管理目的是组织短期目标的实现 B.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C.在管理方法上具有系统性 D.战术性、分散性的管理性质 11.( C )有一句名言:“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 P64 A、孔子B、孟子C、管仲D、老子 12.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 B )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P72 A.亨利·法约尔B.泰罗C.麦格雷戈D.沙因 13.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人性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B )。P74 A.经济人 B.社会人 C.复杂人 D.自动人 1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排列正确的是( B )P76 A.生理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的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15.以下属于“自动人假设”观点的是( A ) P77 A.人具有可以开发的巨大潜力 B.人总是力图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满意的报酬 C.人总是被动地在组织的操纵、控制下工作 D.人的需要的表现形式是复杂的 16.马克思与恩格斯的人性论认为,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与(A )这三种一般属性。P83 A.精神属性 B.本质属性 C.主体属性 D.基本属性 17.人力资本理论是由( A )首创,他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公认的人力资本理论之父。 P119 A、西奥多?舒尔兹B、加里·贝克尔C、爱德华·丹尼森D、亚当·斯密 18.人力资源的( B )乃是该资源被用于其他经济活动中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 P249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质量管理课程设计

1.什么是PDCA循环?试述PDCA循环的主要工作程序和特点。 答: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1)PDCA循环是一种过程管理方法,包含”策划—实施—检查—改进”这四个阶段的活动过程,具体的工作程序: ① P(Plan)——策划:分析现状,制定目标,并确定为 实现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形成具体 明确的活动计划,一般要包括5W1H等 内容; ② D(DO)——实施:按既定的计划执行措施;

③ C(Check)——检查。根据改进计划的要求,检查、 验证实际执行的结果是否达 到了预期的目标; ④A(Act)——改进: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 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纳入有关的标准、 制度和规定中,巩固已经取得的成绩,同 时防止重蹈覆撤;尚未解决的问题,可转 到下一次循环中。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行动)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而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运转,离不开管理循环的转动,这就是说,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不论提高产品质量,还是减少不合格品,都要先提出目标,即质量提高到什么程度,不合格品率降低多少?就要有个计划;这个计划不但包括目标,而且也包括实现这个目标需要采取的措施;计划制定之后,就要按照计划进行检查,看是否达实现了预期效果,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经过检查找出问题和原因;最后就要进行处理,将经验和教训制订成标准、形成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