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周建超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周建超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周建超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周建超

摘要: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是有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它的发展既是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有意识参与的、不断进步的过程。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以现实的人为基础、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演进过程,也是一个从地域性历史走向世界性历史的发展过程。不断深化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当代价值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描述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范畴。它是一个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以人的社会实践和“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发展理论。不断深化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生成

把社会比做一个活的有机体自古有之。早在希腊时代,希腊人以“有机体”或“生物”的观点来解释宇宙。[1]167到了近代,康德较早从自然属性对有机体进行了定义:“一个有机的自然产物乃是一个产物,其中所有一切部分都是交互为目的与手段的。”[2]黑格尔则把有机体作为一个根本原则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国家范畴的分析上。他说,国家是机体,“机体的本性是这样的:如果所有部分不趋于同一,如果其中一部分闹独立,全部必至崩溃”[3]。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在19世纪初也初步提出了社会有机体思想。圣西门死后,他的门徒在《圣西门学说释义》中明确提出“社会是一种有机整体”,并要求分析“社会这个统一集体的各个器官”。[4]曾经做过圣西门秘书的孔德第一次将有机体概念应用于社会学领域,他把社会与

生物学中的“个体有机体”进行比较,认为社会同其他生命有机体一样,各个部分之间必然是协调一致的,从而构成一个和谐、团结的整体。在他看来,社会愈发展,社会的基本特征———和谐与团结———就愈益显著。[1]154他把社会有机体分解成家庭、阶级或种族以及城市和社区,其中家庭是社会真正的要素或细胞,阶级或种族是社会的组织,城市和社区是社会的器官。他反对社会契约论,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整体大于其各个部分之和,任何部分都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只有在社会统一体内才可以被认识。尔后,斯宾塞则进一步论证了生物有机体和社会有机体的同一性和异质性。他认为,社会就像一个生物有机体,由其各个部分组成,并在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生存和进化。而且社会有机体的进化是从量的增长开始的,随着量的增长,社会有机体会发生整体的结构进化、功能分化和相互依赖的增加。量的

增长是社会有机体由小到大的规模变化,在社会有机体规模变化的同时,出现结构的进化,社会组织由简单到复杂。[5]马克思克服了康德、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和孔德、斯宾塞的机械性等缺陷,从人类社会的整体性生成角度把社会有机体理论奠基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从而揭示了社会有机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为社会有机体理论指明唯一科学的方向。马克思在1842年《评奥格斯堡〈总汇报〉第335号和第336号论普鲁士等级委员会的文章》中,从“有生命的有机体”到“国家生活的有机体”,区别了有机体不同于无机体的本质特征。[6]333- 334后来他在《哲学的贫困》中又提出了“社会机体”的概念,强调“谁用政治经济学的范畴构筑某种思想体系的大厦,谁就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就是把社会的各个环节变成同等数量的依次出现的单个社会。其实,单凭运动、顺序和时间的唯一逻辑公式怎能向我们说明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呢?”[6]143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具体描绘了一幅社会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发展图景:“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

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7]32- 33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再次明确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7]102这一结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总体研究的思想结晶。马克思正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全面分析,深刻

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从而指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内涵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一个结构严谨、博大精深的社会发展理论。其基本内涵有:

1.社会有机体是由多种社会要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马克思认为,任何社会有机体都是一个严密的自组织系统,是各种社会要素按照一定次序建立起来的复杂的有机整体。首先,社会作为一个庞大的复杂的有机系统,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在马克思看来,构成社会有机体的要素很多,但最基本的要素是自然环境与人。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进入人类社会的那部分自然界,而人是指介入社会关系的人、社会化的人、能动的人。在自然环境与人的构成要素中,又体现为两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其自然属性。因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6]67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抽象的、被动的,人通过自己能动的活动改造自然,使自然人化,从而使人自身的能力不断发展,社会关系不断改变。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在人的社会

生活中,随着物质生产活动的推进,必然要结成各式各样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多层次、多向度地展开,从简单到复杂、从直接到间接、从局部到整体,形成有层次的严密的有机系统。在上述这两种要素和关系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构成各种各样的关系,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诸要素之间决定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等都是从上述两

种要素与关系中分化、派生和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复杂的社会有机整体。其次,社会作为活的机体,不是由各种构成要素机械地结合起来的, 而是按照一定次序建立的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经常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8]如就社会生产机体而言,马克思指出,它作为总体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四个环节或要素构成的。而就这四环节或四要素来说,一方面,“一定的生产决定一定的消费、分配、交换和这些不同要素相互间的一定关系”;另一方面,“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总之,“不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每一个有机整体都是这样”。[9]37再次,社会有机体所有各构成要素都从属于整体的社会。“这种有机体制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9]235- 236这表明,任何社会有机体无疑一产生就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自主性,相对于构成它自身

的要素来说,它就是一个统一整体,其所以是整体,是因为社会所有各要素都从属于社会。

2.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人类有意识参与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因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45这就是说,一个社会有机体必须与外部自然环境进行持续不断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生产和生命活动,才能使自身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起来,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从而显现为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有机体发展虽然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但也是人类有意识参与的过程。“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0]247这种能动性和目的性是人类社会意识性的主要表现,也是社会发展史与自然发展史根本不同的地方。但这并不是说,人类在有意识地参与社会有机体发展过程中就可以盲目地、任意地创造规律,而只能是认识和自觉地运用客观规律,从推动社会有机体发展。

3.社会有机体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活的有机体。从历史的发展过程和趋势来看,社会有机体是一个动态的、辩证的、不断进步的历史过程。其之所以会不断变动、进步,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有机体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始终处在矛盾运动之中。在社会有机体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受制于一定的生产力的发展,虽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由于生产力是社会有机体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因素,生产力总是不断向前发展进步的,它要求生产关系不断与之相适应,而生产关系的变革最终引起社会有机体从低级向高级发展。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古代社会、封建社会和资产阶级社会都是这样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其中每一个生产关系的总和同时又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殊阶段。”[6]345因此,每一个具体的社会有机体都是处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它不是静止的、凝固的,或者永恒的,它有其产生、发展到灭亡的过程,最终都将被新的社会有机体所取代。也就是说,“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暂时阶段。每一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亡和灭亡。”[10]217所以,任何社会有机体都是作为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过程而存在的,而高级社会有机体的形成和发展总是把原来的有机系统作为根据和前提,并使之成为从属于新有机系统的因素,即辩证地扬弃它前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7]102, 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性。

4.社会有机体根源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按人类实践活动规律运行的有机整体。马克思要求从人的实践出发来说明社会有机体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揭示出社会有机体的运行不是按生物规律,而是按人类实践活动规律运行的。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56,生产实践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基础,人对“对象、现实、感性”的把握也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也就是说,社会有机体所包含的一切关系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社会有机体来之于实践又存在于实践。实践性是社会有机体的主要特征,其他特征都是在实践性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在实践性的基础上才能科学地把握社会有机体概念。这表明:第一,社会有机体根源于物质生产实践。劳动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社会。没有物质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社会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存在方式,它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二,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实践,物质生产是社会有机体生成、发展的基础,它制约着人类的其他活动。第三,社会有机体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都是由人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都是从人的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实践是人与外部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其他关系的基石。第四,人类社会是在实践与交往中形成并在实践与交往中不断扩大的,人类自身的解放和发展也必须在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第五,社会有机体的运行规律离不开人的各种生产实践活动,认识、把握和利用其规律也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内部诸要素在相互矛盾和不断协调中推动着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和更替。马克思正是从实践,即从人类历史的、现实的活动本性出发,发现了人、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也正是通过实践,马克思将社会有机体中各构成要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作用与反作用得以证实,使人们认识到社会有机体的运行发展就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得以实现的。

5.社会有机体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从实践出发来考察社会有机体,并不排斥从“现实的人”出发去理解社会有机体。马克思把与社会和自然界发展密切关系的人确定为“现实的人”,并确定“现实的人”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和社会的主体,也是观察和思考社会有机体的出发点。因为实践是人的本质活动和存在方式,从实践出发考察社会有机体,也就是从社会历史主体去理解社会有机体。一方面,现实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6]71- 72人只有通过现实的社会实践,才能确证、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社会历史主体性。在任何社会有机体中,人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并从这种基本活动中产生出复杂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另一方面,现实的人又是社会的人,是社会历史舞台的“剧中人”,是社会历史的客体。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必然要与他人发生这样或

那样的联系,组成这样或那样的社会有机系统。个人是在社会有机体中进行自己的活动,社会也给个人以各种限制和制约,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当然,由于人的实践活动在深度和广度上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而社会有机体也是处在不断生成和扩展的过程中。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

马克思在把“现实的人”作为理解社会有机体出发点的同时,又认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的。这是因为社会有机体中唯一活的因素是人,它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由人的自主活动创造和抽象出来的。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丰富人自己的规定性、生产人自己的全面性和发展人自己的自由个性的历史。因此,要研究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就必须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线来研究每个历史时代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为此,马克思从人的发展和解放的宏观角度考察了社会有机体发展的三个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9]104在第一阶段,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在第二阶段,已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人虽有独立性,但依赖于商品、市场和货币等物;第三阶段,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全面的发展,所有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断增加,真正的财富就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在这里,马克思把社会有机体的历史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了人在社会有机体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辩证地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6.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一个从地域性历史走向世界性历史的演进过程。马克思认为,社会有机体本质上作为人与人彼此发生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而存在,因而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10]532,或者说是人们交往的产物。交往是人类生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情感等各个领域,人们每天发生着的各种各样的交往活动组成为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由此产生了人类社会这个有机体的巨大系统。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开始建立,最初的几个自然区域的封闭状态开始被打破,而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开拓了一个世界历史的时代。这样,各民族国家、地区间的内外交往程度就不断提高,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日益加强,因而社会有机体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运行的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并逐渐形成相互依赖的同时态的世界性有机整体。此时,每个民族、国家不论落后还是先进,都是世界历史整体的有机构成部分,任何民族、国家都不可能超脱它而孤立地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6]88在马克思看来,自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和继之而来的社会分工、商品交换和社会交往的日益发展,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开放性、全球性的特点。这表明:当人类历史从地域性走向世界性时,社会有机体也就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域条件下运行与互动。那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对社会有机体的认识必将超越时空、超越某种特定民族、国家社会形态而具有“世界性”、“全球性”的特征。

三、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一个全面系统分析社会结构和基本特征、历时性和同时性展开各种复杂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国际关系并归宿于最后人类获得解放和发展的社会发展理论,它对于我们今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始终坚持以人的发展为主题,强调社会是人与人构成的社会,社会的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动力和目的。这要求我们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坚持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基础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对人在社会有机体中人的主体性地位的概括,反映了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当然,这里的人是指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自觉的能动的人,是创造历史的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没有人和人的实践活动,也就谈不上社会有机体的存在和发展。因此,现阶段我们强调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看到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者,要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受惠者,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当然,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它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和社会制度发展进程相一致的。这就是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能等到所有的主客观条件都具备时才开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而是在创造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客观条件的同时,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同时又以这种实践推动更多的主客观条件走向成熟,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铺平道路。在现实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放置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以考察,认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未来社会有机体即共产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又是一个逐步实现的现实过程。这是因为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始终经历着从相对到绝对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而又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归根到底是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的过程。

2.社会有机体各构成要素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性系统性原则,要求我们认识和利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必须将该现象放在社会有机体这个总的系统中来进行。要分析该现象在社会有机体中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社会存在和现象的相互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多样文明系统全面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是基础,只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定不移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才能为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只有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为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文化是经济、政治、社会的反映,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为经济、政治、社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在社会领域的综合体现,只有大力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为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当然,要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处理好由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所伴生的新矛盾新问题,统筹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促进现代化建设

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诸多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前提性要素,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这表明社会有机体除了具有横向的发展系统性外,还具有纵向发展的连续性,这是社会有机体发展的重要特点。因此,要使社会有机体保持和谐、持久的运行状态,必须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代人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应该为下一代人的更好生存和发展留下空间和条件。正如恩格斯指出:“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能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11]因此,我们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时,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既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重视环境资源指标;必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既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又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空间。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生态保护的发展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职能,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同时,不断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现实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4.社会有机体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也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社会有机体的变化和发展,一方面具有和自然界一样的客观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要受这些规律所支配,因而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是随心所欲的,必须尊重和服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才能实现。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人同自然界动物不一样,是有意识的、有预期目的的历史主体,尽管受到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但这并不排除人们对历史进行选择的可能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虽然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趋势,但这一规律和发展趋势只是揭示了人类社会总体性的发展方向,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路径却是多线的,而不是单线的。因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能动的,包含了创造性、选择性的过程。在现代社会,由于受历史条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国际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不同的民族、国家选择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模式。我国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客观规律作出的伟大的历史选择,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5.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一个重要意旨是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联系和发展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当民族、国家间的联系和交往达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对民族、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产生深刻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互动的,而不是单向的。这表明,一国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世界,当今时代只有站在全球的高度,用世界历史的眼光,才能真正把握社会有机体历史演进的规律。因此,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为我们今天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坚持改革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构建和谐世界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同时,由于世界性的普遍交往,较为落后的民族不必一切从头开始,而可以实现某种跨越,这为我们在世界历史环境下如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一把富有时代意义的钥匙,更为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历史背景下探索适合本民族、本国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参考文献:

[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4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2]康德.判断力批判: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5.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68.

[4]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哲学研究,1990(1):35- 43.

[5]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9- 4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列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19.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春写成的一份只供自己研究用的笔记,在它生前并没有发表。1888年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首次公诸于世。《提纲》虽然十分简短,却是非常宝贵的,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提纲》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纲领和一系列重要思想。《提纲》中的基本思想在随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形态》中得到了系统地阐述,因此这两部著作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诞生的标志。 2、异化劳动 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的劳动及其产品反对、奴役、控制劳动者的劳动形态。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发生了异化,因而人的本质也发生了异化。异化有四个基本规定: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前提和结果。消灭私有制的共产主义革命是消灭异化劳动的必然途径。 3、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马克思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来的概念,用以指称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土地公有制和专制主义并存。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认识到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并不能概括原始公社生产方式的所有特征,在原始氏族中不存

在阶级、私有制和国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形态。亚细亚生产方式中的公社所有制的存在,并不能作为社会原生形态的标志或者依据。因此,以后马克思就不再用亚细亚生产方式来指称整个原始公社生产方式这一社会的原生形态了。 4、普列汉诺夫 普列汉洛夫(1856-1918),俄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在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的论战中,在与俄国民粹主义的论战中,在与各种错误思潮的论战中,他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批判,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较为冷静的思考。普列汉洛夫翻译和出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许多著作,撰写了大量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优秀著作,为捍卫、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 5、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斯大林晚年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在总结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同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它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规律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等重大问题作了探讨。它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30多年的实践最重要和最集中的理论阐述。 二、简答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观 答:(1)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阶级主要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经济地位来划分的。 (2)被压迫阶级反对压迫阶级的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阶

马克思文艺理论论文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卢卡奇 卢卡奇作为20 世纪极具影响力的一位理论家,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及文化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以卢卡奇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为研究对象,从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角度,将二者之间的影响与接受关系置于中西现当代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梳理与探讨,力图勾勒出中国对卢卡奇文艺理论接受的概貌。 一、卢卡奇的文艺理论道路 乔治·卢卡奇是匈牙利着名哲学家、美学家、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家,是20世纪最负盛名、最具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国际政治文化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文艺理论思想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等流派具有开创性意义,而且成为共产国际和各社会主义国家不断争论、批判的重要内容。进入21世纪以后,卢卡奇的文论着作日益受到研究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中国也不例外,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理论界对他的引进、译介,后来发展为具有政治色彩的批判性接受,以及当今学界对他的多元化的较为系统的学习与借鉴,卢卡奇已逐渐融入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乃至文化的发展中。卢卡奇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产生巨大影响,与其在文艺学、哲哲学、美学等领域的一系列理论建树密切相关。 卢卡奇出身于布达佩斯一富足的犹太人家庭,优裕的家庭环境使其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自幼热爱文学,阅读文学名着,开启了他的心智,使其开始思索人生,追求理想。在布达佩斯大学学习期间,“文学和艺术史以及哲学已成为我的兴趣中心”,卢卡奇文学道路的真正开端是1904年创建塔利亚剧团,他们陆续组织演出了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和霍普特曼等27位现代剧作家的35部作品。卢卡奇“熟谙绝大多数剧本。黑贝尔,易卜生,斯特林堡,安岑格鲁贝,豪普特曼的剧本,他不仅能够左右逢源,而且显示出对十九世纪几十种不足道的法国剧本了如指掌”。在塔利亚剧团的文艺实践活动,为卢卡奇1906年至1907年撰着《现代戏剧发展史》作了思想准备。1908年2月,卢卡奇凭借《现代戏剧发展史》的初稿,荣获基斯法卢狄学会授予的“克里斯蒂娜—卢卡奇奖”。1909年11月,以《戏剧的形式》在布达佩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真正使卢卡奇在欧洲现代文学理论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则是他的《心灵与形式》,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其之所以能够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阶级根源、自然科学条件和理论基础,也与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品质分不开的。 1.历史背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首先由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迅速地发展起来,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资本主义所因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开始激化,这一矛盾的加剧必然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它永远不能根治这种致命的绝症。这一事实不仅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而且进一步表明,私有制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到了极端。资本主义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发展,更加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这样,社会发展的唯物辩证性质就比以前更加明显地揭示出来了。这一切都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 2.阶级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深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细胞学说表明,所有动植物的生命现象,都是细胞按照一定规律分裂和增殖的结果,从而揭示了整个生物界的有机联系;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表明,自然界各种形式的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而揭示了整个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物质统一性;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自然界中品种繁多的生物种类,都是由少数简单生物经过长期的变化发展而成的。人类也是由一种古猿进化而来的,生物界是一个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4.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黑格尔是辩证法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万能的体系却是却窒息了辩证法。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

2.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和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社会有机体是指以生产实践为基础的各个社会层次,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有机联系而又相互制约构成的社会整体。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活动中,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其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侧重从生产力、科学技术和产业;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原则及指导意义: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进;二、结构性原则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对我国社会社会有机体思想不仅体现了社会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且突出了社会系统自我运动、不断发展变化的性质,从而更为生动具体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 马克思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思想深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原则,是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生动体现,与机械论的形而上学方法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列宁就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而不是机械结合起来因而可以把各种社会要素随便搭配起来的一种什么东西),要研究这个机体,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组成该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研究该社会形态的活动规律和发展规律。” 意识形态与社会形态是互相联系的。新的社会形态必然有新的意识形态相对应,新的意识形态必然有新的社会形态相对应。人类经常犯的错误是在于用旧的意识形态来思考新的社会形态。所以人类总是不理解新的社会形态,认为那是不可能的。比如一说到博爱的社会不使用货币的时候,马上就会有许多人认为那会导致人类失去工作的动力。但是事实是博爱的社会的社会形态不是目前的社会的社会形态,因此博爱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也不是目前的社会的人的意识形态。所以根本就不会出现失去工作的动力的问题。 另外社会形态与意识形态也是不可分开的。他们是完全的联系在一起的。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而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一定是无家庭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否则社会就无法正常的运行了。比如如果家庭的社会不反对第三者,没有对人私人占有的观念,那么家庭的社会就会混乱。同样,如果无家庭的社会如果没有博爱的意识形态,那么博爱的社会也会一片混乱。 社会形态作为揭示社会生活整体性特征,研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类型即社会接个欧的社会历史范畴,通常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划分社会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一种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即技术社会形态。 在经济社会形态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一是五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一种是三种形态的社会划分法。五种形态则包括:原始、奴隶、封建、资本、共产;三种形态则包括人的依赖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基础上的自由个性。这两种划分方法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说明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两种划分在本质上是一至的。 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为研究社会形态的类型和发展规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和线索。正是依据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我们才能认识社会由低级形态到高级形态的演化规律,认识到每一具体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和发展趋势,认识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历史任务。

马克思价值理论和主流学派价值理论的比较分析

马克思价值理论和主流学派价值理 论的比较分析 经济0905 王文哲 摘要:价值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石,不同的学派都有自己的价值理论。马克思所代表的劳动价值理论和主流学派代表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均衡价格理论进行了多年的理论拉锯战。不可否认的是两种理论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字:劳动价值理论、边际生产力理论、均衡价格理论 一、马克思价值理论 劳动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核心,这是因为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劳动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根据劳动的二重性论述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怎样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的问题,从而揭示了商品价值的实质,并阐明了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对立统一关系,奠定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基础,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指出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剥削,这一点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马克思说,价值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二、主流学派价值理论 (1)、边际生产力理论分析 这一理论有下列三个内容: 1、要素创造的价值是其边际产品值。其理论表示生产函数是投入与产出的线性关系,因而,投入与产出都是可以用物理量来衡量。该理论认为三大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边际生产力理论认为,要素的边际产品就是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产出的价值 2、追求利润最大化:报酬等于边际产品值。在新古典生产函数基础上,销售函数-成本函数=利润函数。在完全竞争市场下,求解利润最大化,对利润函数求导,得出生产要素的价格等于边际生产力。由此得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等于生产要素的价值。 3、厂商总收入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值总和。即产品的价值分恰好分配完毕,没有剩余。 (2)、均衡价格理论分析 均衡价格理论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主流理论。然而,均衡价格理论涉及到价值价格理论上的市场价格。均衡价格理论在描述和分析市场价格及其运行上,有许多合理的内容。均衡价格理论从新古典生产函数推导出供给曲线,从效用函数推导出需求曲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12卷 第1期JOU RN AL O F TSIN GHU A UN IV ERSITY V o l.12 No.1 1997 马克思的文化概念 王仲士 摘 要 马克思认为,文化是人改造自然的劳动对象化中产生的,是以人化为基础,以人的 本质或本质力量的对象为实质的,它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因素,是一个广义的 文化概念。马克思的著作中,狭义的文化概念,即意识形态的精神文化仅偶有使用。 关键词 马克思 文化 一 文化一词,在西文源于拉丁文Cultura,本意为土地耕耘和作物培育,指的是农耕和园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后逐渐引伸到精神生活,用于人类自身的心灵、智慧、情操、德行和风尚的培养教育,引伸到泛指一切知识乃至全部社会生活内容。19世纪中以来,文化一词成了学术旧和生活中使用最频繁的术语之一,也是歧意最多的用词之一。不仅各门学科对它定义各不相同,而且同一学科中对它的定义也往往大相径庭。1952年美国学者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合著《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探讨》一书,收集了1871—1951年间对于文化概念的定义164年,也就是说,尽管都用文化一词,实际上至少有164种文化概念。20世纪中以后,文化概念就更多了。其实,这也不算什么怪事,同一个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作两种概念使用,既泛指生产一般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指生产特殊商品即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他解释说:“用同一术语表示不同的意思是容易发生误会的,但这种现象在任何科学中都不能完全避免。”[1]像文化这样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词语,出现不同的表意,诚属难免,只是数量之多,实为少见。 马克思的论著中,常常论述文化问题和用到文化一词,包含着极其丰富和深邃的文化思想和理论。但他没有对文化理论作系统的阐述,也没有对文化概念下专门的定义,而且直接使用文化一词,比起使用生产、社会、经济、政治、宗教等词,要少得很多。那么马克思到底是怎样理解和使用文化概念的呢?我们认为,这是关系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础问题。由于马克思没有专门界定,因此,必须从其历史背景和具体使用中加以探究。 发现、发展和完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功绩,也是他毕生的事业。他的文化思想和理论就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唯物史观的创立,同德国古典哲学有着紧密联系,而其发展和完善,同摩尔根等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密切相关,马克思的文化概念,更是受这两者的深刻影响。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是近代哲学枢纽性的人物,他在《判断力批判》(1790年)中指出:文化是有理性的存在者为了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在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里面,产生一种达到任何自行抉择的目的的能力,从而也就是产生一个存在者自由地抉择其目的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一. 对中国现代历史意义的解释价值: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缘于救亡图强且向西方学习的需要。 向西方学习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弊端性深刻的反思。 向西方学习是向欧洲学习:一个是英美道路模式和文化模式学习(经验实用主义);一个是向德俄法即大陆道路和文化模式学习(浪漫理想主义)。前者是国民党人试图走的路向,后者是共产党人坚持走的路向。历史最后证明,英美模式在中国很难走得通,国民党政权被共产党人的革命所推翻和取代。(中国为什么最终没能走向资本主义,黄仁宇先生的《资本主义与二^一世纪》一书有过文化社会学的深刻阐述:资本主义 是一种经济的组织与制度,中物品之生产与分配,以私人资本出面主持。大凡一个国家采取这种制度以扩充国民资本为当前主要任务之一,所以私人资本也在其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的比重。” 但在中国,这种情况一直都没有真正实 现过,最多只是赢得一个“资本主义萌芽”的名目,黄仁宇认为,为什么中国不能产生 资本主义?因为她志不在此。她不仅不能产生,而且一向无意于产生。”

2.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中国革命以及革命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现在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 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在不同时期凝结成的不同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放弃马克思主义,中国现代历史的意义就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 二. 对当代大学人生健康成长发展价值: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是具有强制性的政治思想理论,是当代中国人生活、工作、学习和成长的既有的政治环境,每个人的生活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政治环境,只有顺应环境,适应环境,人生成长和发展才能相对顺利。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时代,凡是背离给定的政治环境的人,无论其是多么地聪明睿智,最终都将被埋没,除非离开这个环境,但又必须适应新的环境。 三. 对人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唯物辩证法,即既用唯物的视角又用辩证的视角来分析看待各种事物和各种问题。“物”不仅是指看得见具体的东西,它更广泛的意义是指事物产生的各种制约因素,如环境、情势、知

马克思 浅析社会系统研究

浅析社会系统研究

浅析社会系统研究 摘要:社会系统是由处在特定关系中的人或群体组成的系统,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然而,探索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却处于起步阶段。当人们观察他们所处的社会,并企图对它进行分析时,发现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系统。本文通过有机体理论的方法论对社会系统进行一些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系统;复杂性;社会 社会系统是由处在特定关系中的人或群体组成的系统,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对于社会的研究历来是一个热点问题,发展至今形成了无数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然而,探索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却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工作所取得的进展却不能令人满意。研究人员发现,运用那些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丰硕成果的数理方法来处理社会系统时,仍然有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需要解决。当人们观察他们所处的社会,并企图对它进行分析时,发现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系统。 关于对社会系统进行研究所使用的理论与方法,两者具有内在的联系。任何理论总是在相应研究方法的指导下完成的,科学的理论又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十分重视研究方法,他曾对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作过经典的论断,他指出“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从这里可以看出,研究方法是叙述方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好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论的创新。 一、社会是系统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统一整体”,组成系统的事物则称之为要素。系统的特性在于: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凡是具备上述特征的事物,人们就可以把它们称之为系统。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社会是否具有上述三个特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1867年第一版序言中指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有机体这个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暗含着社会是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社会这个有机整体中,各种组成要素又是极为复杂多样的,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哲学等,如果把这些组成要素分开单独来看,它们之间是极不相同的,各自具有其独特的结构组成和行为方式。但当这些要素通过一系列复杂的联系机制相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时,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在这个整体中,各个要素能协调地共处于一体,相互之间发生着联系和作用,彼此之间通过交流而形成协调一致的行为模式,而这种行为模式是完全不同于由各个要素或由这些要素构成的子系统的行为模式的,由此形成了整体区别于要素或子系统的完全不同的、新的功能,而这种新功能在个体上是没有的。从总体上来说,整体的功能是大于要素或子系统的功能的,当整体与它的组成部分发生矛盾和冲突时,应首先照顾整体的利益。当各种要素通过一系列组合而达到协调一致后,这些要素便构成了一个新的整体——社会。 在这里即体现了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方法论研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为马克思运用了总体性方法。张曙光站在总体性的角度指出,社会有机体是一个总体化的过程,有机体制发展成为完整全面、自满自足的统一体系即总体之后,并不会凝固静止下来;任何“总体”都是作为自我扬弃自我超越的过程而存在的,它的“完整全面、自满自足”也都是相对的,所以马克思说现实的资本主义并非“坚实的结晶体”,而是“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二是认为马克思运用了整体性、系统性的原则、方法。李秀林认为,对于社会历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综合 一、基本要求 本部分考试着重考察考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有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知识和学理基础,熟悉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及其脉络,具有一定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考试对考生的具体要求分为三个层次: 1、准确识记: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并能正确理解和表述。 2、正确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较熟练地掌握和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并能厘清诸多概念和原理的联系与区别。 3、较好应用: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方法及相关知识点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考试范围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主要考查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几部分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其发展脉络、理论框架和知识结构的掌握程度,具体要求: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特征,如何坚持和发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相互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包括: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普遍联系和发展以及发展的基本规律;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生产力基本问题;人与社会的关系,生产关系基本问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问题,真理与价值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问题包括:人类社会发展基本问题,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基本矛盾,人类社会形态演变与更替等。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涉及资本主义的形成与本质,发展演变情况,基本问题包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商品经济与剩余价值学说;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变化,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国际扩张,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变化,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问题。 4、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主要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发展与完善以及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及其实现问题。 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包括: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及其特征;经济全球化与当代世界的基本趋势,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变化; 共产主义基本问题包括: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及其基本特征,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及其重要意义。

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内容提要: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是颇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本文在对其中的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由紧密相联的三部分构成:体力劳动价值论是其基础和核心;脑力劳动价值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智力劳动价值论是其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在前二者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逻辑地和历史地考察分析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劳动价值关系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近几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界不少专家、学者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和掌握的背景知识不同,引发了一场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其中有的学者认为:“劳动价值论将价值的创造只归结于活劳动,这同当代条件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结论是很难吻合的。”〔1 〕甚至有的学者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包袱还是翅膀”的问题〔2〕。这说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怎样迎接这一挑战,如何在争论中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笔者认为,关键在于系统地、全面地、历史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这对于考察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劳动价值关系具有重大理论价

值和现实意义。创造价值的劳动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劳动系统的运作过程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只有劳动才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意义上的价值。”〔3〕因此,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从经济学意义上讲,劳动是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而这种劳动力的支出和使用是劳动者通过使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并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系统的活动来实现的。换言之,在商品经济社会中,现实的创造价值实体的劳动是由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构成的复杂系统的运作过程,是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的有机结合或二者的矛盾运动过程。由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组成的创造价值实体的劳动系统,由于其复杂程度的不同而表现出了不同的层次结构。传统的经济理论认为不同质的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而同质不同量的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交换)价值。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分析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时,将劳动划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并且认为:“比较复杂的劳动只是自乘的或不如说多倍的简单劳动,因此少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4〕这就是说,在不同的劳动系统中由于劳动主体所付出的抽象劳动这种“同质劳动”的量上也存在着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差别,存在着由于复杂程度的不同而导致的劳动量的“部分质变”。根据“部分质变”,我们将不同的劳动系统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划分为“手工工具——体力型”劳动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12823845.html, 新时代下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指导作用 作者:许振全 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11期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用辩证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他们既肯定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效应,同时也揭示了部分资本主义文化对于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消极影响。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肯定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对于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提高文化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我国优秀文化对外进行交流传播,以此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文化;社会功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文化产业 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战略的深入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新时代下人们的权利意识和价值追求在社会大众中开始普及开来。“市场经济的背后是个人主义价值观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公民个体越来越关注个体经济利益”。我们通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学习,就我国文化发展现有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适当的解决建议。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文化社会功能理论的解读 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自己在世界观上的转变,由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两个伟大发现其中之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一方面人是现实的社会的总和,在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同时,主张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即对文化持一种张望态度;另一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也看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当大的能动性,反过来也推动了社会物质形态的发展进步。对此他们高度重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深入分析当时欧洲的社会现象,准确地揭示了资本主义条件下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马克思和恩格斯既肯定了文化对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效应,同时也揭示了部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对于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消极的影响。我们要始终铭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文化的社会功能时坚持的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文化对物质的依赖性;二是文化要具有相对独立性;三是文化发展要以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为最终目标。总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化社会功能理论对于我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当前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文化发展面临诸多难题,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并尽快解决。

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价值及实现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马克思主义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的提出具有理论和时代背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具备当代性,主要因为它的三个特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的辩证统一;实践性创造了新的思维方式;科学性凸显出当代价值。由此可知,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背景 苏东剧变之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主义实践和运动遭遇前所未有的挫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原有的社会主义国家转向市场经济,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的阶层划分、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地改变,各种思潮纷纷涌现出来,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一场挑战。马克思主义具不具有当代性,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然而,西方国家一些人,在东欧剧变之后,当信奉马克思主义的人纷纷远离马克思主义之后,反而去重读马克思,为马克思主义作辩护,进而论证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性。存在主义学者萨特认为马克思的哲学依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远不是已经枯竭了,它还年轻,甚至还在童年,似乎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它仍然是我们时代的哲学,它是不可超越的,因为产生它的那些历史条件还没有被超越。” 时代的变化和人类实践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当代性问题提出的深刻社会历史根源。有学者指出,“自马克思哲学创立一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当代,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后工业文明和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使马克思哲学面临着一个新的历史境域。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哲学当代性问题的提出,不仅仅是理论本身的诉求,而且更是时代本身的迫切需求,即要求我们从时代本质的高度去探讨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 著名学者杨耕在《重读马克思》中说,20 世纪的历史运动以及当代哲学的发展困境,使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些重要观点、理论的内在价值凸显出来,如世界历史理论、东方社会理论等等,同时又使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和当代意义透显出来了。“为了理解和把握现实,必须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而为了突破原有的理论模式,又必须接触并深入现实。同时,在联系现实的过程中,哲学不应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反思性和批判性,不能把自己降低为现实的附庸或仅仅成为现实的解释者。”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的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却又超越了产生它的时代局限,它之所以具有当代价值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批判性、开放性,具有强大的理论活力。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契合了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需求,具有强大的实践功效。马克思主义的精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普遍规律,构成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规律。尤其是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收稿日期:2011-11-10 作者简介:1.张子礼(1962—),男,山东临朐人,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2.邓晓臻(1970—),男,安徽宿州人,哲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 2012年第3期总第228期 齐鲁学刊 QILU JOURNAL No.3 General No.228 马克思的社会结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张子礼,邓晓臻 (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及其相互关系不能完全概括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的思想。研读马克 思的著作可以发现,他划分了社会资源构成及其配置、社会分层结构、社会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的文化观念结构四个方面,也区分了社会存在的基础性领域、主导性领域和附属性领域。马克思正是抓住了社会存在的主导性领域而揭示了社会存在的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社会结构;社会有机体;唯物史观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2X (2012)03-0065-05 在我们的传统认识中,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 包括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一定的政治上层建筑,并且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应该承认,马克思确实多次表达过这一观点,但只要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的理论就可以发现,这样的认识又是 不全面的。研读马克思的著作可以看到,社会结构在马克思看来, 至少应该包括社会资源构成及其配置、 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的文化观念结构,他还进一步区分了社会存在的基础性领域、主导性领域和附属性领域,社会存在的主导性领域规定着社会存在的主题, 社会存在主导性领域内的矛盾是社会存在的主要矛盾,并且规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全面理解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结构四方面的划分社会结构在马克思看来至少有四个方面,即社 会资源构成及其配置、 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的文化观念结构。 (一)社会资源构成及其配置。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过程中经常提到土地和货币资本,在他的社 会历史研究过程中还提到过政治权力和精神文化产 品,本文用社会资源构成及其配置予以概括和表示。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及其重要性可依次表示为:土地和自然资源、政治权力资源、货币资本(学术界现在多使用“经济资源”一词)及知识信息和文化资源,其中只有知识信息和文化资源是开放的和可共享的资源类型,前三种都是封闭的和不可共享的资源。土地和自然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是最主要、最 直接的社会资源, 政治权力资源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是最具有控制力的社会资源, 从工业社会开始,货币资本取代土地和政治权力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 源,而在后工业社会(又称信息社会),知识信息和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有学者预言在21世纪它将替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从每一种社会资源在社会资源构成中的地位及其变化可以看出社会发展的具体阶段和方向,特别是处于主导地位的社会资源,它构成了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马克思 称之为“特殊的以太”和“普照的光”,能够“显露出 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 [1](P48)。社会资源配置可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在不同地域之间的配置和在不 同社会分工领域之间的配置。考察社会资源在不同地域的配置可以揭示民族共同体内部不同地域之间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价值问题,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是从建构新的体系开始,而是从解决时代性问题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标志也不在于它的哲学体系的完成,而在于它对时代性问题的科学解答和新世界观的科学阐释。马克思认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作为时代精华的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问题,“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这段话,极其鲜明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意识”。 马克思之所以能成为划时代的哲学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从这种“问题意识”出发,准确地捕捉住了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这个关系人类命运的时代性问题,并从理论上科学解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到底有没有规律、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是不是历史的必然、社会主义能不能代替资本主义、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和历史任务是什么等一系列时代性问题。10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马克思在思考和回答时代面临的种种重大问题时,最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东西,不是他得出的某些具体的结论,而是那种把时代性问题真正地引入哲学的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虽然,在“形而上学处于支配地位”的时代,时代性问题也曾被有的哲学家所关注,但它从来未曾真正地进入哲学家的视野。可以说,马克思在时代性问题上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价值的“基本点”。今天有人提出“回到马克思”也好,“重读马克思”也罢,其重要意义不是简单地回到马克思的思想,也不是把马克思的思想教条式地套用到时代现实生活和实践中去,而是要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以不同的方式重新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价值的“基本点”。 从问题出发研究哲学,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以建构抽象的形而上学体系,给人类提供永恒不变、包治百病的绝对真理为目的。因为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如果不与具体的不断变化的实际相结合就会变为僵化的教条。所以,马克思一方面强调自己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反对把自己的哲学公式化、模式化;另一方面,他批评当时德国的大学生动不动就要找一个所谓的逻辑出发点,搞一个主观思辨的体系的做法。今天看来,这种批评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一种哲学来说,体系往往是暂时的、相对的,如果作为一个抽象的固定结构,非常容易僵化,成为束缚思想的桎梏。重要的是把时代性问题真实地引入哲学,终结以绝对真理自诩的全部形而上学。正是“这种哲学思想冲破了固定不变的、令人难解的体系外壳,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消闲的空谈哲学,不是晦涩思辨的书斋哲学,也不是学生课堂的教科书哲学,而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在批判和超越西方近代哲学时,其关注的重点不是像西方哲学家那样构建新的哲学体系,而是关注现实社会的变革,为无产阶级指明方向,提供服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在于实现人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曾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这里,马克思自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以区别脱离实践的唯物主义者,以强调他自己的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公开申明解释世界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于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这是因为马克思不仅是伟大的哲学家,而且是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习题

1试述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二条: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对抗性,又引发加剧了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没有革命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正常的领导,工人运动均以失败告终,这就迫切需要总结和升华无产阶级在长期斗争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对现在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系统理论,用以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这就成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现代唯物论的物质范畴,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第一,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这就从根本上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具有可知性。要从人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质的可知性,才能与旧唯物主义的不可知论划清界限。第三,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它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相对和绝对、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对立统一。 (2)马克思义物质观至今都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和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请用相关原理思考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及其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二,全面发展观。第三,协调发展观。第四,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科学回答了我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和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对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从世界观的层面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从方法论上为我们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就重大实践意义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因此我们必须抢抓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 4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思考和分析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