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健康教育

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许丽艳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情况之一,大部分健康新生儿出生后可有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称为“生理性黄疸”,但也只有在新生儿期因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增高特别是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或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需要对新生儿黄疸引起足够重视。

一、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约50-60%足月儿和80%以上早产儿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在生后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峰值足月儿不超过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15mg/dl。在黄疸出现期间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

二、病理性黄疸:

1.病理性黄疸有以下特点:(1)黄疸于出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2)黄疸程度重,血清胆红素值,足月儿>1

2.9 mg/dl ,早产儿>15mg/dl。(3)血清胆红素值上升速度快,超过

5 mg/dl。(4)直接胆红素>2 mg/dl。(5)黄疸持续时间延长:足月儿>3周,早产儿>4周。

(6)黄疸退而复现,即黄疸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再次出现。

2.引起病理性黄疸病因很多,常见病因有:

(1)胆红素产生增加,多见于同族免疫性溶血(ABO和Rh血型不和溶血病):在新疆地区因少数名族人群中Rh阴性血型者较多,因此发生Rh血型不合的溶血病较多,此类患儿黄疸出现早,程度重,进展快,伴随有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如不及时换血可导致死亡,即使存活易发生胆红素脑病而导致严重后遗症。

(2)肠-肝循环增加,如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胎粪排出延迟等原因导致胆红素在肠道内吸收过多。

(3)母乳性黄疸、窒息、缺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先天性非溶血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等。同时还有因遗传代谢病、先天性胆道闭锁、胆汁粘稠综合征引起的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4)宫内感染,如弓形体、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肝炎综合征。生后感染如败血症,还有其他一些少见的疾病也可引起黄疸。

3. 临床上表现是皮肤及眼睛巩膜出现黄染,实验室检查可以发现,血清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溶血患儿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Coombs实验阳性、抗体

释放试验阳性。其他有红细胞形态异常、酶活性下降、肝功能异常等。

4.治疗方案对高危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母亲血型不合溶血病者均可进行预防性治疗。

(1)一般治疗:尽早开奶,充足喂养,促进胎便排出,防止脱水、酸中毒;防止低体温,出现低体温采取保暖措施;热卡不足时由静脉补充葡萄糖;避免使用与胆红素竞争白蛋白结合点的药物。

(2)蓝光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均是光疗最好的适应症。主要作用是使血清中的间接胆红素,光氧化分解为直接胆红素,易于排入胆汁和尿液中,可使黄疸消退。光疗对婴儿有利无害,光照过程中会遮盖婴儿双眼和外阴部。

5.预防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已知有血型不合的因素者,监测母亲血清中相应血型抗体,必要时给母亲进行治疗,如在宫内发生Rh血型不合的溶血病者,应对母亲进行血浆置换。

(2)孕期母亲避免接触各种宠物,防止母亲发生感染性疾病。

(3)新生儿早期加强喂养,促进胎便排出。

(4)注意保暖,注意奶具、奶粉、衣物等的清洁,父母和看护人员如患感染性疾病,应及时隔离。

新生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儿科患者健康教育 新生儿疾病健康教育 第一节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大多为未结合胆红素)的累积而引起皮肤巩膜等黄染的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 一、病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降低;胆汁排泄障碍。 二、临床表现 皮肤发黄、厌食、呕吐、体重不增、尿色深黄、有时反应差、拒奶等。新生儿黄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即可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胆红素>60nng/L。 2.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 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50mg/L。 4.血清胆红素足月儿>129mg/I,早产儿少150mg/L,血清结合胆红素>20mg/L。 三、住院健康指导 1、心理指导向患儿家属介绍新生儿黄疸的发病机制,解释病情,让家长能认识到新生儿黄疸形成原因。告知家长,经过蓝光照射等治疗,绝大部分患儿不会留下后遗症,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使家长能积极配合治疗。 2、光疗指导 (1)解释使用黄疸治疗箱的重要性,利用蓝色光谱进行体外照射治疗的目的、作用及蓝光箱的使用方法。间接胆红素在蓝光的作用下,转变为水溶性,然后从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退黄,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 (2)在使用治疗箱时患儿需裸体放在蓝光箱内,注意戴好眼罩及穿好尿裤防止滑脱。家属要将墨镜戴好,防止损伤眼睛。 (3)光疗时需适当补充水分及钙剂。 (4)副作用:可出现发热、腹泻和皮疹,但多不严重,可继续光疗。光疗可使皮肤呈青铜色即青铜症,此时应停止光疗,青铜症可自行消退。

3.喂养指导 (1)向家长宣教正确的喂奶姿势和含接姿势,指导正确的挤奶手法及如何保持泌乳。鼓励产妇耐心喂哺新生儿。 (2)指导家长早喂养,多次少量喂奶。因为早喂奶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喂养而促进肠蠕动和胆红素在粪便中排泄,减少黄疸光疗机会。另外还要增加喂奶次数,如果喂奶次数少,肠蠕动减慢,胎粪排除延迟,胆红素会吸收增加。 (3)指导家长添加糖水,如出生24小时后测得黄疸指数>9mmol/L,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新生儿小便次数,利于小便中胆红素的排泄。 (4)对母乳性黄疸患儿,可根据患儿病情,暂停母乳,改为人工喂养,停乳期间要注意维持泌乳及排空乳房。 4.疾病指导 (1)指导家长识别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2)指导家长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部位,程度,判断黄疸进展情况,以便协助医护人员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黄疸观察方法:①在白天日光或白色日光下观察;②用手指压眉心、胸骨、鼻头、肚脐旁或双腿,一般正常皮肤压下去后放开呈白色,若有黄疸时,手指放开皮肤会转黄,继而恢复原来肤色。 (3)指导家长观察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脐部是否有分泌物,若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4)指导家长行新生儿游泳及抚触: 1)新生儿游泳促进胃肠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岛素释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时活动消耗量较多,肠蠕动加强,排便多,有利于胎粪的尽早排出,从而降低新生儿黄疸。 2)新学儿抚触促使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加,从而使胃泌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多,增加婴儿的喂哺量,促进食物消化吸收,促进胎粪排泄。同时,腹部抚触本身对胃肠道也是一种机械刺激,促进肠蠕动,使日排便次数及排便量明显增加,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隆低血清胆红素水平。 四、出院健康指导 1、指导家长观察皮肤黄染情况,防止复发。 2、按医嘱继续观察并口服退黄中药。 3、坚持母乳喂养,避免在夏季断奶,添加辅食要采取逐渐过渡的方式,注意合理喂

新生儿健康宣教内容

新生儿健康宣教内容 新生儿住院宣教: 1.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是婴儿必须和理想的食品,母乳含有丰富的 抗感染物质,母乳喂养和节制母亲生育力的关系。对婴儿的好处:富含营养和生长所需的能量,含有多种免疫物质,有助牙齿发育和保护。对母亲的益处:增进母婴关系。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2.新生儿大小便:刚出生的新生儿胎粪为柏油样,2-3 天后转为黄色。 3.脐部护理:脐部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3 天后松脐带 夹。 4.黄疸观察: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生理性黄 疸:出生3-5 天开始出现皮肤粘膜黄染,7-10天消退,胃口好,无异常。病理性黄疸:出生后24 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迅速,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异常、胃纳差、呕吐、多属病理性黄疸。需及时转院医治。 5.预防接种:①乙肝疫苗:分娩后2小时内接种(禁忌症除外)② 卡 介苗:24-48 小时接种(禁忌症除外) 6.疾病筛查:①听力筛查:出生3天测试听力。②遗传疾病筛查:出 生后3天新生儿足跟采血,送新华医院检查,如遇异常电话通知复查。筛查代谢性疾病项目(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 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7.喂奶注意事项:主张母乳喂养,两侧乳房轮流哺乳。喂奶后,奶胀 者需及时排空,婴儿喂奶后,轻拍小背以防呕吐。睡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引起窒息。按需哺乳(奶胀时,婴儿需要时) 8.安全:新生儿应睡小床,以防坠床,避免刀、剪、针类损伤,避免 热水烫伤,家属专人照看,防止盗婴。如有异常,及时呼叫。 新生儿出院指导: 新生儿沐浴水温在40C左右。冬季注意室温。脐部护理: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用75%的酒精或碘酒每日 2 次消毒至满月。预防接种:出生后30日到居住地就近社区服务中心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以后由社区服务中心通知完成接种。卡介苗:左上臂接种,满月后可能有红痘或脓疱形成,不可用针刺破或用手挤压,如自行破溃,可用龙胆紫溶液(甲紫)外涂,以后自行产生卡疤。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图文稿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生儿黄疸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 (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mg.dl)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新生儿科有关得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新生儿科得工作人员在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应加强对新生儿得各项业务技术管理。 2、新生儿科得工作人员,每天查房一次,并及时处理新生儿得异常症状,做到轻症不转院。需复诊者应多次观察,需转院者由科主任确定。 3、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到检查器材专用,如听诊器、体温计、测黄疸仪等。查房前后专业清洁洗手。 4、新生儿得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把心放在新生儿科,认真细心观察每一位新生儿。做到科学观察,合理医疗。 5、新生儿科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业务学习一次,讨论解决疑难病例。 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5-65%;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循环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 3、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进行换洗,发现污渍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 4、患儿皮肤、粘膜得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计、浴巾等 5、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

6、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用后物品应放入专用容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得一次性纸尿布放入专用污物桶加盖密封保存处理。 7、对新生儿沐浴室内得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进行消毒。 8、新生儿病房暖箱,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蓝光箱应当每周更换并做好终末消毒处置。 9、对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得手,物体表面做细菌监测;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阴转后方可回新生儿室工作。 10新生儿病房得医务人员须更换好衣、帽、鞋、口罩,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衣、鞋。非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新生儿室,家属应在规定时间进行探视。 11、医务人员应按要求做好手卫生,接触每一位新生儿前后均应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12、新生儿查对制度,做好新生儿腕带,床头标识,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13、观察新生儿得病情变化,并准确、及时、全面书写护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4、接应做到每一位患儿书面、床头、口头交接清楚。 15、病房重要仪器设备、药品、抢救设施应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位放置,及时补充。 16、出院时仔细做好核对工作,进行沐浴更衣后,请家属签字确认无误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粘膜、巩膜发黄的临床现象。 (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约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足月儿于出生后2—3天开始,4—5天达到高峰,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程度重,可延至3—4周消退。 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特点为:1)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小时内); 2)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超过1早产儿超过1或病情发展快,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umol/1;3)黄疸消退延迟,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4)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26umol/1 (介绍治疗)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2.注意保暖,提早喂养,公鸡足够热量,保持大便通畅。 3.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可采取蓝光疗法,使用酶诱导剂,血浆或白蛋白等方法。必要时考虑换血疗法。 (住院期间的教育) 1.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病情,取得合作。告知其光之疗 法是通过荧光照射使新生儿体内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除。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度适宜,定时通风,一般每日两次,避免对流风。减 少人员探视,预防交叉感染。 3.注意保暖:包被穿衣适中,防低温或过热。 4.合理按需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保持大便通畅。 5.若“母乳性黄疸”需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期间予以人工喂养,注意奶具消 毒。 6.注意观察小儿皮肤黄染程度,黄染过重者需中药利胆退黄,光疗治疗。光疗 时注意保护好眼及会阴部,鼓励其多喂水,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7.注意观察小儿反应、哭声、吃奶及大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特别是臀部护理,勤换尿布。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及治疗标准流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16年版) 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Bhutani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得95百分位。 (三)治疗方案得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降低胆红素:根据高胆红素血症得程度决定光疗、

换血等措施。 2、预防高胆红素脑病:必要时使用白蛋白。 3、减轻溶血:必要时给予静注丙种球蛋白。 4、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 (四)标准住院日为5-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她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得检查项目。 1、必需得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外周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尿常规、大便常规。 (2)CRP。 (3)监测胆红素。

(4)血生化全套。 (5)血气分析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得检查项目 (1)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得筛查。 (2)血TORCH。 (3)腹部B超。 (4)红细胞形态。 (5)听力检查。 (6)头颅MRI。 (7)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 (8)血培养+药敏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根据光疗曲线进行光疗。 (1)光疗过程中注意适当增加补液量,以防光疗中体液丢失过多。 (2)注意监测体温。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新生儿黄疸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μ()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1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是()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1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与以下哪项无关:() A、红细胞量多,寿命短 B、肝脏Y、Z蛋白含量少 C、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下 D、肠道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 E、胆道排泄胆红素的能力低下 14、以下哪一项不是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A、生后2~3天出现黄疸 B、足月儿总胆红素值不大于dl

新生儿疾病诊疗常规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脑部病变,最常见的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但也可发生在其他年龄段。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围生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常见的原因有各种原因导致的胎儿宫内窘迫,如脐带绕颈、羊水异常等,也常见于分娩过程及出生后的窒息缺氧,少数可见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脑损害。该病多发生于足月儿,但也可发生在早产儿。分娩时胎心可增快或减慢,或第二产程延长,羊水被胎粪污染,出生时有窒息史,复苏后仍有意识、肌张力、呼吸节律、反向等方面改变,甚至出现惊厥。而非新生儿期的缺血缺氧性脑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常见呼吸心跳骤停,也可见于休克、CO中毒、癫痫持续状态、重症肌无力等。 病因和发病机制 该病病因主要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新生儿HIE主要见于有严重窒息的足月新生儿,均有明显的宫内窘迫史。由于宫内缺血缺氧影响胎儿脑细胞的能量供给。脑的能量来源和其他器官不同,几乎全部由葡萄糖氧化而来。新生儿脑的代谢最旺盛,脑的能量占全身氧能量的一半,但脑内糖原很少,而葡萄糖及氧全靠血液供给,故缺血缺氧首先影响脑的代谢。 脑在缺氧情况下,糖酵解作用增加3~10倍,大量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细胞内酸中毒发展快且严重。糖酵解时仅产生少量ATP,由于能量来源不足,脑细胞不能维持细胞膜内外的离子浓度差,K+、Mg2+、HPO4+自细胞内逸出,Na+及Ca2+进入细胞内,脑细胞的氧化代谢功能受到损害。缺氧时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降低,脑血流灌注易受全身血压下降影响而减少;血管周围的星形细胞肿胀和血管内皮细胞水泡样变性,使管腔变窄甚至闭塞。当脑血流恢复后血液仍不能流到这些缺血区,造成区域性缺血或梗塞,以后发展致脑实质不可逆性损害。缺氧时血管通透性增加,某些代谢产物在组织内积聚,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等因素,形成脑水肿,使颅内压增高,脑血流进一步减少,引起严重的脑细胞代谢障碍,以后形成脑萎缩。 目前再灌注损伤在HIE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当脑组织由低灌注转移到再灌注时,会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氧自由基大量增加,导致细胞膜分解、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加重;Ca2+内流使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障碍,导致神经细胞代谢紊乱;兴奋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和门冬氨酸在脑内增加,使Na+、Ca2+内流,导致神经细胞肿胀以致死亡。

精选-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

新生儿黄疸的健康教育 (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粘膜、巩膜发黄的临床现象。 (临床表现) 1. 生理性黄疸——约60%的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足月儿于 出生后2—3天开始,4—5天达到高峰,10—14天自然消退。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较晚、程度重,可延至3—4 周消退。 2. 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特点为:1)黄疸出现早(出生后24 小时内);2)程度 重,血清胆红素超过220.5umol/1 早产儿超过256.5umol/1 或病情发展快,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umol/1 ;3)黄疸消退延迟,足月儿超过2 周,早产儿超过4 周,或黄疸退而复现;4)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26umol/1 (介绍治疗) 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2.注意保暖,提早喂养,公鸡足够热量,保持大便通畅。 3.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可采取蓝光疗法,使用酶诱导剂,血浆或白蛋白等方法。必要时考虑换血疗法。 (住院期间的教育) 1. 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病情,取得合作。告知其光之疗法是通过荧 光照射使新生儿体内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除。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湿度适宜,定时通风,一般每日两次,避免对流风。减少人员探 视,预防交叉感染。 3. 注意保暖:包被穿衣适中,防低温或过热。 4. 合理按需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保持大便通畅。 5. 若“母乳性黄疸”需暂停母乳喂养72 小时;期间予以人工喂养,注意奶具消毒。 6. 注意观察小儿皮肤黄染程度,黄染过重者需中药利胆退黄,光疗治疗。光疗时注意保 护好眼及会阴部,鼓励其多喂水,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7. 注意观察小儿反应、哭声、吃奶及大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特别是臀 部护理,勤换尿布。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美国儿科学会最新新生儿黄疸诊疗指南 作者:李秋平, 封志纯, LI Qiu-ping, FENG Zhi-chun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儿科,广州,510282 刊名: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PPLIED CLINICAL PEDIATRICS 年,卷(期):2006,21(14) 被引用次数:20次 参考文献(7条) 1.Ahlfors CE Criteria for exchange transfusion in jaundiced newborns 1994(03) 2.罗粹平足月儿核黄疸4例报告[期刊论文]-中国小儿血液 2002(03) 3.New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newborns 2004(04) 4.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 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newbom infant 35 or more weeks of gestation[外文期刊] 2004(01) 5.Juretschke LJ Kemicterus:Still a concern 2005(02) 6.《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全国新生儿黄疸与感染学术研讨会纪要(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期刊论文]-中华儿科杂志 2001(03) 7.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Provisional committee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subcommittee on hyperbilirubinemia.Practice parameter:Management of hyperbilirubinemia in the healthy term newborn 1994(04) 引证文献(20条) 1.徐瑞峰.易彬.高红霞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63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优生优育 2011(1) 2.王胜华.谷中青.杨才.马洪勇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4) 3.陈百芳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的观察与护理[期刊论文]-中国优生优育 2010(6) 4.何克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剖宫产相关性分析[期刊论文]-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9(6) 5.韩联妈咪爱和鲁米那对早产儿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期刊论文]-航空航天医药 2009(9) 6.陈俊秀.覃遵祥.陈克绒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早期干预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期刊论文]-临床医学工程 2009(8) 7.严荔煌.林忠.王山米产科母婴同室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管理探讨[期刊论文]-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9(2) 8.李玉冰.王玉青浅谈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防治[期刊论文]-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21) 9.王功僚.黄云峰.宋立宇.唐云鹰.谭红霞开塞露和金双歧对早产儿早期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9(6) 10.田凤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9例临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8(6) 11.麻莉.陈诚.周翔.张旭光.王强.吕深.黄从付.何旭.卢仕仰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非换血疗法临床应用[期刊论文]-中华全科医学 2008(12) 12.常祎.袁强.刘光发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早产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期刊论文]-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黄疸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与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mg、dl)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就是错误的( )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就是不可能的( )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就是( )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12、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就是( ) A、皮肤发亮,水肿毳毛多 B、皮肤色红润,皮下脂肪丰满,毳毛少 C、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低 D、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1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原因与以下哪项无关:( ) A、红细胞量多,寿命短 B、肝脏Y、Z蛋白含量少 C、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低下 D、肠道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增高

新生儿溶血病诊疗常规

新生儿溶血病诊疗常规 一、产前诊断 1、O型母亲的血型抗体>1:164时有可能发生ABO溶血症。Rh阴性母亲应在孕12-16 28-32周和36周时测血中有无抗D、抗E 1:32-1:64 累可较严重。 2、羊水检查450nm波长密度 羊水中胆红素越高。同时测羊水中的磷脂(L)和鞘磷脂(S) L/S<2表明胎儿肺未成熟。 3、 B超 二、产后诊断 (一) 病史 1、母婴血型不合O型A、B型或AB型Rh 阴性Rh阳性。 2、母既往有分娩重度黄疸、贫血或死胎史。 3、母有接受输血及流产史。 (二)临床表现 1、贫血 者出生时脐血血红蛋白即可<120g/L,患儿可出现苍白、水肿 力衰竭。 2、黄疸 3、胎儿水肿Rh溶血症。 4、肝脾肿大。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2、血清胆红素 3、血型抗体检查ABO或Rh血型鉴定 子血液查 释放试验及游离抗体3项试验。前2项阳性均表现小儿的红细胞已致敏 治疗 一、产前治疗 1、血浆臵换术Rh抗体164时应考虑给予母亲血浆臵换。 2、宫内输血胎儿水肿或胎儿血Hb<80g/L而肺尚未成熟者行宫内输血浓缩红细胞在B超监测下注入脐血管。 3、鲁米那1-2周口服鲁米那90mg/d, 以诱导胎儿肝酶产生。 4、L/S>2考虑提前分娩。 二、产后治疗 治疗原则 (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 1 a.总胆红素> 205μmol/L b.已明确为新生儿溶血病Rh溶血病疸即可光疗。c.换血准备期间及换血前后均应进行光疗。 2、1g/kg.次1-2次。3 5mg/kg.d 口服胆红素的快速上升 时意义不大。 (二)阻止溶血 1、激素0.3-0.5mg/kg.d 静脉或强的松1-2mg/kg.d口服。 2、丙种球蛋白0.5-1g/kg,静脉注射1-2次。 (三)换血 目的

新生儿科出院宣教

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足月儿宝宝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您们好! 我今天终于可以回家了,好高兴与您们在一起!在新生儿诊治中心的大家庭里,我得到了临时好爸爸、好妈妈们的细心照顾和呵护,我的体重已经长到g了,每次能吃ml的奶(配方奶),每天共吃8次,记得按时喂我哟!请爸爸、妈妈放心,在您们的精心呵护下,我会长得又壮又聪明! 爸爸、妈妈,看到我,您们是不是既欣喜若狂又不知所措,别担心,我的临时好妈妈会告诉您们好多的护理小常识,您们可要认真领会哦! 1、环境:我的体温调节中枢不够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容易随外环境温度的 变化而变化,在室温21-25度(洗澡时室温28度),湿度55%-65%并且空气流通的 房间里我会很舒服,也能维持我的正常体温(36-37℃),但我住的房间每天上下午 要记得通风换气2次,每次15-30分钟哟! 2、喂养:我喜欢吃妈妈的奶,它可以让我消化吸收的更好,也让我抵抗力更强,如果 妈妈的奶不够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喂我时,记得给我吃配方奶哦,喂我时注意将我上 半身抱高一点,喂完后记得轻轻拍拍我的背,然后将我右侧卧位(尤其是奶后半小 时内);防止因溢乳或呕吐引起奶汁吸入。 3、预防感染:我喜欢穿戴舒适宽松(不喜欢松紧裤带),特别喜欢穿棉质衣服、盖棉 质被,其次,我身体还很弱,抵抗力也很差,回家以后不能有太多的人来看我,更 不能接触患有感冒的人(包括传染性疾病),也别带我去人多的地方,避免被交叉 感染;我用的奶瓶也记得每天煮沸消毒噢;另你们照顾我时,一定要经常洗手噢! 4、基础护理:我皮肤娇嫩,容易发红、糜烂,每次大小便后,记得及时为我换尿片(裤), 并用温水轻轻擦洗我的皮肤;记得每天为我洗一次温水澡(39-41℃),洗时您们动 作一定要轻柔,并注意为我保暖,千万不要让我感冒噢! 5、预防接种:我住院期间未打疫苗,记得带我到当地接种部门建卡打疫苗哦! 6、脐部护理:每日用棉签沾取过氧化氢溶液顺时针消毒脐带残端。 7、出院后随访:您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医生写的出院记录哟,出院后5-7天,请带我到 新生儿科门诊随访,监测我的健康状况。随时咨询健康热线:新生儿住院部: 58104711,新生儿门诊:58104119。 辛苦爸爸妈妈了,有您们的细心照顾,我一定会健康成长! 您们的小宝宝 20 年月日 1 / 1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答案

新生儿黄疸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5分) 1、约60%足月儿和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A、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生后2~3天出现黄疸 C、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生后2~5天出现黄疸 E、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205μmol/L(12mg/dl) C、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黄疸退而复现 E、血清结合胆红素>17.1μmol.L(1mg.dl) 3、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一般情况良好 C、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早产儿4周内消退 E、血清胆红素<257μmol/L(15mg/dl) 4、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A、多于生后1天 B、多于生后2~3天 C、多于生后4~7天 D、多于生后8~9天 E、多于生后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μmol/L(20mg/dl)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继续哺乳1~4月胆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A、败血症 B、ABO溶血病 C、新生儿肺炎 D、胆道闭锁 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E、胆道闭索 10、患儿出生一天,足月顺产,24小时内出现黄疸,嗜睡,吸吮无力,肝脾肿大较轻。该患儿拟采用光照疗法光照需多长时间可使血清胆红素下降() A、6~8小时 B、8~12小时 C、12~24小时 D、16~28小时 E、18~30小时 11、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的因素下列哪项不正确() A、饥饿 B、缺氧 C、便秘 D、失水 E、低热

婴儿肝炎综合征诊疗常规

婴儿肝炎综合征诊疗常规 婴儿肝炎综合征(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IHS)简称婴肝征,是指一岁以内的婴儿(包括新生儿)出现黄疸、肝脏肿大和肝功能异常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此综合征的命名术语繁多,诊断名称各异,如新生儿肝炎综合征、胆汁淤积性肝炎等。本综合征病因复杂,症状程度不一,预后悬殊。若能查出病因,就不再称婴儿肝炎综合征而改为病因诊断。 【病因及发病机理】 (一)肝细胞损害 1.感染包括病毒、弓形虫、细菌、螺旋体等各类病原体感染。TORCH(即指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即CMV、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多见,其中以CMV感染占首位。 2.遗传代谢性疾病如糖、氨基酸、脂类等代谢异常所致疾病。 3.中毒如药物、化学物中毒等。 (二)肝内胆管疾病如肝内胆管发育不良、肝内胆管囊性扩张、肝内胆管缺如等。 本病的发病机理随病因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如病毒感染为病毒直接损伤或免疫损伤肝细胞;细菌感染为毒素等使肝细胞受损;肝内胆管疾病先引起胆汁淤积,再影响肝细胞代谢而产生病变。 【诊断】 (一)临床表现 起病多缓慢而隐匿。常表现为生理性黄疸消退延迟,或退后又重现。 1.大便色泽可正常,多数随病情逐渐加深,呈浅黄色或白陶土色。尿色逐渐呈深黄色。 2.程度不同的胃肠道症状:纳差、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3.黄疸轻重不一,以中、重度常见。 4.肝脏肿大,淤胆重时呈进行性,质地变硬。可有脾脏肿大。 5.胆汁淤积时,肠内胆汁量减少或缺如,导致脂肪吸收不良及脂溶性维生素缺乏,表现佝偻病、生长停滞、出血等。 6.TORCH病原体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除引起黄疸、肝脾肿大外,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惊厥、肌张力下降、软瘫等)、眼病变(如白内障、视网 膜病)、紫癜等,并可伴随先天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小头及眼小畸形等。 7.遗传代谢性疾病时,可有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等相应表现。 8.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功能衰竭。 (二)辅助检查 1.肝功能检查:

新生儿科自我鉴定

新生儿科自我鉴定 第1篇:新生儿科自我鉴定新生儿科自我鉴定 我们开始了为期三周儿科的实习!这里的护理对象都是特殊的人群.因为面对的是小儿,所以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成年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当今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每一个治疗都要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这里特殊的有三点:第一,特殊的护理人群;第二, 特殊的治疗护理原则;第三,特殊的护患关系.首先,小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如连续性、阶段性、顺序性还有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再之,因了小儿这特殊的体质,所以从穿刺、注射和用药等方面都有着其注意事项.在本科的老师精心指导下,我能够初步掌握了儿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对症护理,也了解了小儿与大人不同的一些操作技术要点,如肌注时应如何定位,注射时应捏起皮肤等.最后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这里学到了不一样的护患关系.总是可以从别人口中听到形容词“小儿科”,语意中总有藐视儿科的意味.但是在这里工作不只面对着小皇帝们,还要跟把他们当心肝宝贝的爸爸妈妈们打交道,所以做好沟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同时我也知道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的疏导及承受等能力. 在儿科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中我受益颇多,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里的老师们都很

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在此,对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特别是对于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儿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第2篇:新生儿出科自我鉴定新生儿科实习鉴定 神经外科实习轮转结束后,就来到了新生儿科。现在在新生儿科的三周实习时间差不多结束,有点不舍,不舍得这里的小病人和老师们。 在这段时间里,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工作积极,态度诚恳、虚心求教。严格

新生儿黄疸试卷及复习资料

姓名 : 一、选择题(每空 5 分) 1、约 60%足月儿和 80%以上的早产儿可于生后( ) A 、生后1?2天出现黄疸 B 、生后 2? 3 天出现黄 疸 C 生后2?4天出现黄疸 D 、生后 2? 5 天出现黄 E 生后2?6天出现黄疸 2、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B 、血清胆红素>205卩 (12) C 足月儿黄疸持续>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4周 D 黄疸退而复现 E 、血清结合胆红素>17.1 卩(1) 3、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 、生后2?5天出现黄疸 B 、一般情况良好 C 足月儿14天内消退 D 、早产儿4周内消退 E 、血清胆红素<257卩(15) 4、 母乳性黄疸出现黄疸的时间( ) A 、多于生后1天 B 、多于生后2?3天 新生儿黄疸 成绩:

C多于生后4?7天D多于生后8?9天E 、多于生后 10天 5、母乳性黄疸的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多于生后4?7天出现黄疸 B血清胆红素可>342卩(20)但尚无核黄疸报告 C胆红素在停止哺乳24?72小时后即下降 D胃纳差,体重不增 E 、继续哺乳1?4月胆 红素亦降至正常 6、新生儿出生3天后出现黄疸者,下列哪项不可能() A、败血症 B、新生儿肺炎 C、胆道闭锁 D、母乳性黄疸 E、新生儿溶血病 7、足月儿出生7天后出现黄疸,下列哪项诊断是不可能的( ) A败血症B、溶血病C、新生儿肺炎D、胆道闭锁E、母乳性黄疸 8、生后24 小时内出现黄疸者,应首先考虑() A、新生儿肝炎 B、胆道闭索 C、新生儿溶血病 D、败血症 E 、母乳性黄疸 9、新生儿生后2?3 天出现黄疸者最常见的是() A、败血症 B、母乳性黄疸 C、新生儿肺炎 D、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标准

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儿科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疗规范 【概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严重者可导致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发生死亡。 【病史要点】 1、黄疸出现时间及特点:黄疸出现在生后24 小时内、进展快,首先考虑新生儿溶血症;2~3天多见生理性黄疸,也有部分ABO溶血症;4~7天考虑母乳性黄疸、败血症可能性大;>7天常由母乳性黄疸、败血症、肝炎和胆道闭锁引起;发展速度快或面色苍白,提示溶血症;起病隐匿或缓慢进展多考虑肝炎和胆道闭锁。 2、询问神经系统表现(胆红素脑病):吃奶差、吸吮无力,嗜睡,尖叫、抽搐、发热、呼吸暂停等。 3、大小便颜色:白陶土便提示胆道阻塞,尿色深(尿胆原、尿胆红素高)常提示肝炎和胆道闭锁。 4、易感因素:有无围产期缺氧、感染史,摄入不足(开奶延迟、体重明显下降),胎便排出延迟或便秘,是否用过引起黄疸的药物。 5、家族史:前几胎有无患新生儿溶血症,G6PD缺陷病家族史。母亲有无肝炎史。 6、母妊娠史:既往有无流产、死胎、孕期感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等产时感染危险因素。 7、喂养及环境:是否纯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是混合喂养。是否接触过樟脑丸、vk3、vk4、磺胺、水杨酸盐等易致溶血的物质。 【体格检查】 1、可根据皮肤黄疸的分布可初步估计血清胆红素水平:头颈部,100umol/L(±50);躯干上半部,150umol/L(±50);躯干下半部及大腿,200umol/L(±50);臂及膝关节以下,250umol/L(±50);手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