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

第一篇子学时代

第一章绪论

一、哲学之内容

二、哲学之方法

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

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

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

1.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

中国哲学家之不能。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

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内圣外王”之道。内圣:立德;外王:立功。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更重视内在圣人,不重视外在知识。

3.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

4.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

七、哲学与哲学家

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

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

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

十一、历史是进步的

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

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

1.子学时代之开始

1.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

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2.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就付诸于实施了,无

需著书立著。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3.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

4.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

5.孔子同时代的没有人可以与孔子的系统的思想和理念

6.孔子后,墨学杨学兴起所以百年之后的孟子才力推儒学,距杨墨

1.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

自春秋至汉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一大解放之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皆有根本性的改变。

具体:1.贵族政治之崩坏。

2.贵族政治相连带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度的崩坏

商人阶级亦乘时抢占势力总之,世禄井田制度破坏,庶民解放,营私产,为富豪。次重大变动开始于春秋,完成于汉之中叶。

上古时代哲学之发达,由于当时思想言论之自由,而其思想言论之所以能自由,则因当时为一大解放时代,一大过渡时代也。

2.子学时代之终结

1.秦始皇焚书,盖李斯之意,非欲尽灭当时只学说也,只为统一思想。其实秦始皇“第烧民间之书,不烧官

府之书,第禁私相授业,可诣博士授业。

2.儒家哲学,亦在汉初完备。

3.春秋以后,言论思想极端自由之空气于是亡矣

4.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标志着子学时代终,经学时代始。

四、古代大过渡时期之终结

到汉代中叶,政治上,社会上的新制度,已经逐渐定形。在经济方面,亦是,人逐渐安于新制度。汉朝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对此社会的经济的秩序,未有根本上的触动。

五、古代著述体裁

流动之书,非一人所为,亦非一时代所撰,故难断定。

诸子百家: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农、纵横、杂。九家

第三章孔子以前及其同时之宗教的哲学的思想

1.鬼神

多神论

孔子对鬼神的态度:敬鬼神而言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大概是存而不论的态度。

2.术数

宇宙间事物,古人多认为多与人事互相影响。故古人有所谓术数之法,以种种法术,观察宇宙间可令人注意之现象,以预测人之祸福。分为六种:天文、历谱、五行、杂占

3.天

于百神之外,又有天、帝

在中国文字中,天有五义。

o物质之天——天地之天

o主宰之天——皇天上帝

o运命之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o自然之天——自然之运行

o义理之天——宇宙之最高原理

o一部分较开明之思想

到春秋时,有一份比较开明的人,渐渐不再相信鬼神即所谓的天道。——至少敬而远之

5.人之发现

到春秋时,渐渐有人尝试着将各种制度与人相联系,(从前都是相信制度乃是上天安排创造的),易维各种制度皆为人所设,且为人而设。

礼乐刑罚的作用:管教治理天下的作用,初时,文字不发达,以礼乐来作为治理天下,管教庶民之方法。

使“百官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使“民不昏乱”

对于祭祀,亦有人本主义的解释——人道鬼事

第四章,孔子及儒家之初起

一、孔子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

冯友兰先生的观点:

A、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是学术民众化的,(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实始于孔子)?以教育为职业的

?开战国讲学游说之风

?创立,或者发扬光大了中国的“士”阶层非农非工非商非官僚之士人阶级。

B、孔子的行为与希腊的智者相仿佛

C、孔子的行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与苏格拉底之行为以及在西洋历史上的影响相近似。

二、孔子对传统的制度以及信仰的态度

六艺:周公所作,而孔子述之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其所述者,即周礼也

孔子对于鬼神的见解: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季路问事鬼神,子月: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

三:正名主义

孔子以为政治上社会上各种阶级之破坏皆自上始。礼乐征伐,子诸侯出。则十世以后。必有降至“自大夫出”,则五世以后,比陪臣执国命

四、孔子以述为作

五、直仁忠恕

六、义利及性

孔子注重人之性情之自由。认为人之性情之真的流露只须其符合礼,便是至好。人的行为,亦可以因时因地而不同也。即所谓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则异於是无可无不可”

第五章墨子以及前期墨家

一/关于墨子之考证

墨子生年:BC468-376晚于孔子孔子是卒于BC551-479年

鲁人

一说:墨子源于孔子之学,只是就其方面发挥而已。例如,孔子亦是提倡节用尚俭的“礼与其奢也宁简”

亦有说,墨子之学与宋有关者经考证,墨子是宋之大夫。(俞正燮)

所以:

墨子先在鲁受孔子观点(尚俭、节用、明鬼、尊禹)之影响,后又为宋大夫,又和送人兼爱非攻之教,遂成墨学。

墨子之学说,盖就贫民之观点,以主张周制之反面也。元宵节快乐

二、经经说大取小取六篇的时代

三、墨者为一个有组织的团体

四、墨子哲学为功利主义

五、何为人民之大利

六、兼爱

七、宗教的制裁

八、政治的制裁

九、余论

第六章孟子以及儒家中之孟学

一、孟子之抱负及其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

孔子一生的真相为继承文王周公之业,孟子一生之志向为继孔子之业。

二、孟子对于周制之态度

孔子以六艺教人,后来儒家继之。孟子亦是继承了孔子的风格。为诗不能固,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即是孟子讲诗书,以自己的自由意志来解释,此所以儒家对于六艺以述为作也。

孟子对于其时之传统的制度,大体持拥护态度。

三、孟子的理想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亦是“以述为作”的态度。换言之,他表面上是“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其实际上已将先王之法理想化理论化。孟子虽然仍然拥护“周室班爵禄”之制度,但其在政治上经济上之根本的观点泽宇传统的观点大不相同。

传统——皆为贵族所设

孟子——皆为民所设

——也即是民本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一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矣”——也就是所谓“正名主义”。

古史家以及孔子正名——乱臣贼子惧

孟子正名——乱君亦惧矣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於人——本着分工互助之原则

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贤役大贤。

尧舜禅让,成为孟子之理想的政治制度。

孟子与墨子

墨子就平民盒子观点,以主张周知之反面,孟子则就平民之观点,与周制以新解释,新意义。

四、性善

问题:孟子所谓王道、王政、或,何以必须行,何以能行?

“人皆有不忍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不忍见人之困苦,此为人增至所以必须行也。

人皆有不忍之心,此何以仁政能行也。

性善:

人皆有不忍之心,故人性本善。

孟子所谓性善者,为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也。孟子所谓性善,非谓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此四端若能扩而充之,则为圣人。认知不善,皆不能即此四端扩而充之,非其性本与善人殊也。

——孟子性善论之陈澧论说

“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夜,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或相倍徙而无算着,不能尽其才者也。”

然,人何以一定要扩而充之这四端,因为这是人之为人之要素。“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人皆有人心,即人性之所以为善也。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

该儒家一为人之四端之表现于社会组织者,即所谓的人伦。

杨墨之道,废弃人伦,则是其“所以为人者”故为禽兽也。

“圣人,人伦之至也”

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

?孟子亦很重视个人之自由,至于所谓礼者,若人以为不合,可以否定之,改革之。

“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

关于孟子荀子所谓之天,与墨家所非之天,非一也。

当行则行,强为善。非尽人力所能统治者,此所谓天也,命也。

五、孟子反功利

六、天、性及浩然之气

第七章战国时之百家之学

一、杨朱以及道家之初起

杨朱之学核心思想: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

盖天下虽大,外物也。一毛虽小,亦己之形。故前者可轻,而后者可重也。

问题:杨朱之学,在孟子时代如此之盛,何以后世少提之?

杨朱之学——源自孔子时代之避世之人“隐者”-但他们只是消极的独善其身,对于此,未有一贯的学说。

杨朱之学——开始有一贯的学说,作为此等行为的理论根据。

老庄之学中,吸收了杨朱之学的核心,全生保真,不以物累形。杨朱之名,虽为老庄所掩。如老子:“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二、陈仲子

亦当时特立独行之士也。

其人弃富贵而居于陵“身丝履,妻劈鈩”以兄之禄及室为不义。名闻诸侯,为当时统治阶级所深恶。

三、许行陈相

当时农家的代表。

思想核心:贤者与民并耕而食,乡飱而治。

《汉书·艺文志》:谓农家者流“无所事圣王,欲使君臣并耕,悖上下之序”

【注】:钱穆先生以为许行即墨子之再传弟子许犯,农家出于墨家。

四、告子以及其他人性论者

告子之人性观点:“性无善无不善也。”

其后来之善恶,乃教育习惯之结果。

五、尹文宋陉(牛+轻的右边)

尹文宋陉之学说,有六要点:

1.接万物以别宥为始:

2.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

3.情欲寡

4.见侮不辱,救民之斗

5.禁攻寝兵,救世之战

6.愿天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

第六点为目的。

“见侮不辱”是其重要标语。——

语心之容,命之曰心之行。心之行,即心的自然的趋向。二人认为,争强好胜非人心之自然趋向,诎屈宽容方是。

情欲寡浅——是说人类本性要少不要多。

总结:

盖尹文宋陉之说,易维人之所以见侮为辱,以情为欲多,皆风俗习惯使然,非人之本性如此。人之所以如此,皆由于有所宥。渐入能识别此“宥”,就知道了见侮本可无辱,情本不欲多。人界知此,则自无竞争战斗,即“天下”可“安宁”,民命可“活”。而“人我之养”,亦可“毕足而止”矣。

六、彭蒙、田骈,慎到

此三人之核心观点如下:

1.齐万物以为首

2.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

3.弃知去己,而缘不得已

4.无用贤圣

5.块不失道

块,真正无知之物也。

无知之物质行动,不师知虑,不知前后,魏然而已矣。推而后行,曳而后往,若飘风之还,若落羽之旋,若磨石之隧。完全缘不得已,而与物俱往。

老庄学说与之不同之处,就在这“块不失道”上。老子是“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忘年忘义”是忘,非本无有也,特忘之而已。

老庄哲学,乃是彭蒙学说的又更进一步。

彭蒙之学,注意与全生免祸之方法,如“舍是与非,苟可以免”“动静无过,未尝有罪”其学亦出于杨朱也。

七、邹衍及其他阴阳五行家

邹衍终始五德,从所不胜。“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

五行为五种天然的势力,即五德也。

走眼对于历史之意见,对于地理之意见,皆有大九州之说。皆极想象之能事,以“其游诸侯见尊礼”也。

阴阳五行家以齐为根据地。齐地滨海,其人较多新异见闻,故齐人长于荒诞之谈。齐人之夸,至汉时犹然也。阴阳五行家之空气,笼罩秦汉之世久。

第八章《老子》以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冯友兰以及很多学者之观点:老聃与李耳非一人也。《老子》成书是在战国时期。

原因如下:

1.孔子之前,无私人著述之事

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

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然,今有之《老子》亦曾经过汉人之整理编次,不能必谓成于一人之手。

二、《老》学与庄学

二者不同

《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然,为什么叫黄老之学呢?

至汉末祖尚玄虚,始将《老子》庄学化而并称为老庄。

道家之名,乃汉人所立。

1)其以《老》庄皆为道家者,则因《老》学庄学虽不同,而同为当时一切传统的思想制度的反对派。

2)再则《老》学与庄学所说之道德之根本观念亦相同,故,同名为道家。

司马谈称道家为道德家,可见道德观念是二者之根本观念。

三、楚人精神

李耳为楚人。

论语中所记隐者之流,据《史记》多为孔子在楚时所遇。

楚人不占周之文化之利益,已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信巫鬼,重淫祀”——《前汉书》

所谓隐者之流,对于当时正值,皆持反对态度。《老子》《庄子》二书,乃其重要代表也。

四、道、德

有关道与德的论述,是一个比较深入的话题,此处只摘取要点,具体深入应后续单独为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天地之始,有,万物之母。……”

道,万物之所生之原理。

道非事物,故只可谓之无。然,道能生天地万物,故又可称为有。

故道兼有无,无言其体,有言其用。

德为一物所以生之原理,即韩非子所谓“万物各异理”之理也。

“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五、对于事物之观察

《老子》易维宇宙间事物之变化,于其中可发现通则。凡通则皆可谓之“常”。常有普遍永久之义,故曰“常道”。

言道之无,则曰“常无”,

言道之有,则曰“常有”

言道之不可形容,则曰“道常无名”。

言道之功用,则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言道之尊贵,则曰“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吾人若能知通则,则谓之“明”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若吾人不能知通则,且任意妄为,则必有不利之结果:

“不知常,妄作,凶”

事物变化之最大通则,乃是“物极必反”

反者道之动。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在此通则之下,固有: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种种辩证变化

六、处世之方

总体,必先居于反面,南辕正所以取道北辙。正、反、合。

七、政治及社会哲学

上述物极必反之通则,无论在哪一种方面,皆是如此。社会政治上诸制度亦是如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为难治。”

“益生曰祥”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故圣人之治天下,注重于取消一切致乱之源。法令仁义,皆排除之。以无为为之,以不治治之,无为反无不为,不治反无不治。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八、老子对于欲以及知之态度

关键词:寡欲

人生而有欲,需要采用种种方法满足其欲。然而,“物或益之而损”故而,语气设种种方法来满足欲,不如在根本上寡欲。欲望越寡越容易得到满足。

问题:是以如何寡欲呢?

1)在于减少欲之对象。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吾欲”(第三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十九章)

注意:

然而:

老子之意,仍是希望民“实其腹,强其骨”的。寡欲,而非无欲。老子之意,只在于使人“去甚,去奢,去泰”

2)反对知识

知识本身也是欲的对象。知识能使人多知欲的对象而使吾人“不知足”。

九、理想的人格以及理想的社会

理想人格:如婴儿

常以婴儿比喻有修养的人。又常以“愚”形容有修养的人。盖愚人之知识欲望极简单也。

圣人之天下,意欲使天下之人皆能如此: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然圣人之愚乃“大智若愚”之愚,非民之愚

理想社会:小国寡民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次非只是原始社会之野蛮境界,乃是包含有野蛮的文明境界也。“大文明若野蛮”。

——最后一句乃是冯先生之观点。认为中国民族若真衰老,乃是因为其太文明也。

第九章惠施公孙龙以及其他辩者

一、辩者学说之大体倾向

辩者之名:刑名之家辩者——名家

辩者之书:除了《公孙龙子》之外,其他均佚失。所知惠施,仅仅《庄子·天下篇》所举数十事。

辩者之义:辩者之学说全在所谓名理上立根据,所谓“专决于名”也。故汉人称之为名家。

二、惠施与庄子

庄子思想,与惠施有契合。

三、《天下篇》所述惠施学说十事

1.惠施……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2.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

3.天与地卑,山于泽平。

4.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郭象《庄子·大宗师》注曰:夫无力之力,莫大于变化者也。故乃接天地以趋新,负山岳以舍故;故不暂停,忽以涉新;则天地万物,无时而不移也。

5.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职位大同异。

郭象注曰:“因其所异而异之,则天下莫不异。……因其所同者而同之,则万物莫不同。”

6.南方无穷而有穷

井底之蛙之限。以之为穷,实则无穷,以之为无穷,实则又穷。

7.今日适越而昔来

所谓今昔,无一定之标准。有点相对论的色彩。

8.连环可解也

连环方成方毁。现为连环,忽焉而已非连环矣。

9.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天下无方,故所在为中,循环无端,故所在为始也。”

10.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庄子·齐物论》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妖。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问题:从以上可见,惠施与庄子之思想,诸多相同,或言之,后者乃包含前者之思想。然而,惠施与庄子不同之处在哪里?

四、惠施与庄子之不同

1)盖惠施只是以知识证明,“万物毕同毕异”“天地一体”之说,而未言若何可以使吾人实际经验“天地一体”之境界。

2)庄子则于言之外,又言无言;于知之外,又言不知,有所谓心斋,坐忘,以实际达到王仁我,齐死生,万物一体,绝对逍遥的境界。

故:

庄子之学,始于言,而终于无言,始于辩而终于无辩。超乎是非之竟,而反于大通。与辩者始终与“察”

“辩”者不同。

然庄子之学,在其“言”与“知”方面,与惠施终有契合。

由是观之,

庄子之学,乃惠施之又进一步。

五、公孙龙之“白马论”

参见书上156页描述

六、公孙龙之所谓"指"之意义

名有抽象与共相。汉语中“马”与“白”兼指抽象的共相与具体的个体,

七、公孙龙之坚白论

石头之坚白,坚与白作为两个石头的特性,不在彼此之中,故曰是两个分离的共相。

八、公孙龙之“指物论”

天下之物,都有共相。然共相不可复分析为共相。共相之自身,不在时空之内。然共相联合而现于时空之位以为物,亦是自然的。非指,即物也。

九、公孙龙之“通变论”

共相,不变者也;个体,常变者也;或变或不变,即为通变论讨论之问题。

公孙龙之意在于:共相不变,个体常变。

十、合同异与离坚白

名家思想之核心。

或言之:“坚白同异之辩”

其实辩者中,当分二派。一为“合同异”,一为“离坚白”前者以惠施为首领,后者以公孙龙为首领。换言之,二者一个强调,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后者强调指与非指。

庄子承袭惠施的学说,而不赞成“离坚白”。如《齐物论》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玉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十一、《天下篇》所述辨哲学说二十一事

将之分为两组,合同异与离坚白

合同异:

1.卵生毛

2.郢有天下

3.犬可以为羊

4.马有卵

5.丁子有尾

6.山出口

7.龟长于蛇

8.白狗黑

此皆就物之同以立论。因其所同而同之,则万物莫不同。故此物可谓之彼,彼物可谓此也。

离坚白:

1.鸡三足

2.火不热

3.轮不辗地

4.目不见

5.指不至物不绝

6.矩不方,规不可以为圆

7.凿不为枘(rui4)

8.飞鸟之影,未尝动也

9.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10.狗非犬

11.黄马骊牛三

12.孤驹未尝有母

13.一日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十二、感觉与理智

结论:感觉不可靠。理智所见之世界,可以与感觉所见者不合。

第十章庄子及道家中之庄学

1.庄子的思想与楚人比较相近虽然庄子是宋人

2.庄子有关"道""德"之观点与老子同。

?道为天地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故“自本自根”,无始无终而永存。此原理变现与万物之中。万物“咸其自取”,夫固将自化,故道“无为而无不为”

?“德”各物个体所以生之原理,即名曰德。故曰:“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

?江袤:“道德实同而名异……无所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

?道者,物之所共由,德者物之所自得而,物之将生,由无形而至有形者,为之命。及其成为物,则必有一定之形体。其形体与其精神,皆有一定之构造与规律,所谓“各有仪则”,此则性也。

3.天地万物,无时不在变化之中

4.凡物皆有道,而各得其德,凡物各有其自然之性。苟顺其自然之性,则幸福当下即是,不须外求。……故

小大虽殊,逍遥一也。……随顺人及物之性,即与天和,即天乐也。

政治上各种制度,均只是予人以痛苦。

5.庄子之哲学,主张绝对的自由。(庄学以为人与物接应有绝对的自由,故以为凡天下之物,皆无不好,凡

天下之意见,皆无不对。此庄学与佛学根本不同之处。盖佛学以为,凡天下之物接不好,凡天下之意见皆不对也。——此则冯友兰先生之观点,吾持怀疑态度)

6.“始得环中,以应无穷”与墨家名家之辩:不与有所是非者为循环之辩论,而立于环中以听其自尔。

7.关于生死:所谓死者,无非人之寻在的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而已。故,亦未尝不可喜。

8.有关纯粹经验之世界:个体可与宇宙合一。通过“心斋坐忘”可达到这一境界。

9.这种境界,就是绝对的逍遥。如此之人,谓之至人。

10.那么,达到这种神秘主义的境界,孟子哲学与庄子哲学不同,孟子是通过“强恕”“求仁”以至于“万物

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而庄子是通过在知识方面取消一切分别,而至于“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不过庄学之方法,在魏晋以后,鲜有人讲。而孟子的方法却经过宋明诸多哲学家为之发挥提倡。还有一点是庄子的方法不需要唯心论的哲学,这点与斯宾诺莎相同。

第十一章《墨经》及其后期墨家

此章讲得是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名家相辩论的情况。略

第十二章荀子即儒家中之荀学

第十二章荀子即儒家中之荀学

1.荀子(BC 298-238)三为稷下学宫之祭酒。西汉经师,多得荀子传授。盖其用力甚勤,学问极博。

2.荀子以为当时诸家,皆有所见而同时皆有所蔽。盖皆不“全”不“尽”不“粹”者。而孔子,乃最能“全”

能“尽”能“粹”者。荀子对于孟子却又很多攻击,很多观点也不相同。战国时有孟荀二派之争,亦犹宋明时代新儒家中有程朱、陆王二学派之争也。

3.荀子对于周制,持拥护态度。孟子—法先王——尧舜荀子——法后王——周道。墨家——大禹

当时老庄之徒,认为古今时势大异,故周制不可复行。

荀子认为:古今一度,类不悖,虽久同理。

4.荀子之宇宙观:自然主义。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合以生,各得其养以成。

关于对天的看法:

孔子——主宰之天

孟子——有时为主宰之天,有时为运命之天,有时为义理之天。

荀子——自然之天(受老庄影响)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乃属于天者。

5.荀子孟子性恶性善论之比较

荀子:为认知性恶,是说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但人性中虽无善端,人却又相当之聪明才力,可以学而能之。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

孟子:人有善端。此善端扩而充之,即为尧舜。

6.荀子性情说: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生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

正义而为谓之行。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

性伤谓之病。节遇谓之命。”

7.心节情欲——立权衡以利之中取大——此荀子与墨家之功利主义相同之处。

8.“虚静”与老庄之不同:

心之功用在于为知虑,使之则谋。不若庄子所有至人之用心若镜,为心之静虚状态。

9.荀子也讲“诚”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至诚则无它事矣,为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

10.性化于道德仁义,即习惯于道德仁义。——第二天性

孟子——教人复其初

荀子——教人长迁而不返其初

11.关于国家的起源

12.荀子有两个角度论证:

a.功利角度——所谓善者,礼仪文理也,仁义法正也,人本不欲此,不过不得不欲此耳。——与墨家同

b.人之所以为人——证明礼之必要——与孟子同

13.礼乐

荀子——节人之欲,饰人之情——礼之用——不如墨子般压抑人性

14.圣王

”圣人为王,所行之政,即为王政“。否则只能称之为霸政而已。

天下应有能任者居之。——一圣王死,必有能任天下者继之。此圣王政治之理想。与孟子同。不同之处在于孟子又提出一天字。荀子专就人事立论而已。

圣王之权威,乃是绝对的。

15.正名

孔孟之正名,仅从道德理想来看,故其正名主义,仅有伦理的兴趣,而无逻辑的兴趣。荀子生当”辩者正盛的时代,故其所讲之正名,逻辑的兴趣也比较大。

16.名之起源于功用

制名以指实。上以明贵贱,下以辨同异。

“名无固宜”——初制名时,以某名指某实,为人之随意约定。——此言恐怕差矣。汉字的起源音义形有关联

17.荀子对于当时诸家学说,均有辩驳。正名篇将当时流行之荀子眼中之谬误之学说分为三种:

a.以名乱名——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也。盗之内涵亦包含人。内涵外延的标准不一。

b.以实乱名——山于泽平情欲寡——以个性盖共性

c.以名乱实——白马非马牛马非马——荀子以常识立论

18.秦皇李斯的思想政策的荀子学说溯源

“夫民易一以道,而不可与共故。

故明君临之以势,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

第十三章韩非及其他法家

1.法家之名:专门从君主或国家之观点,以论政治,当时被称为法术之士,到了汉代被称为法家。法家之学说,在

汽锅以及三进为盛。齐桓公、晋文公二王亦是采用的法家的观点。

2.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各方面的趋势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贵族政治崩坏,股出现了两种趋势,一种就是平民的解放,另一种就是君主的集权。

那么两种趋势表现在政治上造成一种趋势。也就是贵族政治趋向于君主专制政治,且由人治、礼治趋于法治。

3.士阶层兴起,乃是儒墨提倡“尚贤”的结果。

4.荀子对于各家之辩,亦欲“临之以势,道之以道,申之以命,章之以论,禁之以刑”(正名篇16)(注意:

这点乃是法家后来提倡的势、术、法的开端)

5.当时的大趋势关于变古:

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大的趋势就是“变古”,法家也拥护变古。其立论也是一扫自孔子以来托古立言的习惯。

道家有一部分其实也是主张变故的。时势常变嘛!

6.法家三派:

?一重势

?二重术

?三重法

一、慎到重势。国军须有威势,方能驱使臣下。

“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闲着未足以服众,而势位足以黜贤者也。”

二、申不害重术

术为君主御臣下之技艺。

三、商鞅重法

法为臣下所遵之宪令。

四、集此三家之大成者,乃为韩非是也。韩非与秦始皇14年死于秦。(BC 233年)

韩非以为势术法三者,皆“帝王之具,不可偏废”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吏者,民之所悬命也。故明主旨治也,当于法者诛之。故以法诛罪,则民就死而不怨。以法量功,则民受赏而无德也。……”

“民以法与吏相距,下以法与上从事。”

明主治国以法。使人皆遵守之。明主之后,虽有中庸之主,但有次规矩准绳,皆可奉之以治。

五、法家之最高理想: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然:“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是为后来的“焚书”打下伏笔。

7.法家所讲之术,为君臣驾驭臣下之技艺。其中有一点是“综核名实”,这点其实是用辩者正名之理论于实

际政治者。

辩者——正名实

法家——审核刑名。要求有其名必有其实。其实必须副其名也。其实就是名副其实,实副其名。这是一套治理的方法。比如官员,给你了这个职位,你必须要做实副其名的工作和业绩,要不然,下来。

8.法家严赏罚。

君之势表现为外者为赏罚。赏罚为君之二柄

“二柄者,刑德也。何为刑德,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9.法家的性恶论

法家多一位人性本恶。人之性谓之“趋利避害”。故赏罚可用。——太狠了@

10.法家在经济方面的论点

——自由竞争。“挟自为心”,听其“自为”。反对儒者“平均地权”之主张。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可行。“道之以政,齐之以礼”未必行得通。

11.结论“无为而知”

综合以上之手段,“用法、用术、用势”,若能做到,则君主可以“无为而治”。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君主任群臣之自为,而自执“二柄”以责其效。如掌舵者。“以一驭万,以静制动”

故帝王之德:“以无为为常”。

此所以无为,故用天下而有余。反之,有为,则为天下用而不足。——顾此失彼,顾彼失此。

12.法家与道家的关系:

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归本于黄老”(言外:汉初之黄老治国之道,如此说来其实乃是法家之延续)该法家之学,其实大受道家之影响。

道家之三派:

一、理想化天然,以为苟任人性之自然,自无所不可。此庄学正宗之见解。

二、未若使人皆无知寡欲。亦能相安于淳朴,此《老学》之见解也。

三、知“物者,莫足为也,而不可不为”。事虽匿而不可不为。法虽粗而不可不陈。故亦讲“分守、形名、

因任、原省、是非、赏罚”,使人民皆“齐于法而不乱”。

13.小八卦法家与当时贵族的关系

当时政治之趋势,为由贵族政治,趋向于君主专制政治,法家与此以理论的根据,二其才智学力,又足以辅助君主做彻底的该百年。故此等人为当时之大臣所不喜。(想来韩非子的死和这个也有关系)

第十四章秦汉之际之儒家——儒家之基本理论

一、礼

1.礼之功用:“节”“人之情”,“文”“人之情”

合乎节度分限者,即是合乎中。

2.以礼来规定社会上诸种差别。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3.“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故,礼之义不变,至于其数,即具体的礼,则非不变也。

4.礼所规定的多为积极的,法所规定的,多为消极的。

二、乐

乐的起源:

乐,起自人心,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是故哀心感者,其声醮以杀,……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也就是说音乐有感化人心的作用,所以重视乐,以礼乐来统治。

由此可见,乐的功用:

在于节人之情。是其发而合乎“道”,即发而得中也。礼节人之欲,乐节人之情,礼乐之目的,皆在于使人有节而得中。

《乐记》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者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乐由中出,礼自外出。

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出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知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三、丧礼

符合人的情感期望。是诗的,艺术的,而非宗教的。——胡适先生之观点

盖丧礼之本意只以求情感之慰安矣。

荀子总结丧礼:离着,谨于治生死者也。君子敬始而慎终。

四、孝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礼记中有几篇以及《孝经》以孝为一切道德之根本。

五、大学

格物致知-陆王程朱二拍的主要争点。

荀子为战国末年之儒家大师,后来儒者,多出其门。

六《中庸》七、《礼运》

第十五章《易传》以及《淮南鸿烈》中之宇宙论

第十六章儒家之六艺论以及儒家之独尊

儒家能够独尊之原因:

人不能离其环境而独立,天下无完全新创之制度。

秦皇李斯废私学,为统一思想之第一步。

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统一思想之第二步。

儒家在政治上主张尊君抑臣,故为专制皇帝所喜爱。然而与专职皇帝最方便的学说乃是法家,而非儒家。,所以后来君主多“外儒内法”。

秦汉统一之后,昔日之礼教制度,一部分仍可使用,只不过昔日用于贵族,今日用于平民而已。

秦汉统一合奏,欲另定政治,社会上各种新制度,亦须用儒者为之。盖儒者通以前之典籍,知以前之制度。

又有孔子以来所与各种原有制度之理论,故能行之。(由此可见,荀子之影响大矣!)

儒家只六艺,本非一家之学,其中包含多种其他家之思想,比较有弹性。独尊儒术之后,各种学说仍可以在六艺的大帽子下改头换面,故其独尊之招牌,能够敷衍维持。

?关于后世之经学,

乃如君主立宪国之君主,君主故万世一系,但其治国之政策,故常随其内阁改变也。

第二篇:经学时代

第二章董仲舒

1.阴阳学,于其时成“家”时,就已经有了与儒家混合的趋势。

及至秦汉,阴阳家之言,几乎完全换如儒家。西汉经师,皆采用阴阳家之言以说经。此谓今文家之经学之特色。当时阴阳家之空气,弥漫于一般人的思想中。天道人事,互相影响。西汉人深信此理。故汉儒多言灾异。三公之职,有“调和阴阳”一项。如有灾异,三公可罢。

2.阴阳家之框架

阴阳家以五行、四方、四时、五音、十二月、十二律、天干地支及数目等互相配合,以立一宇宙间架。又以阴阳流行于其间,使此间架活动变化,而生万物。

春夏秋冬中

木火金水土

青赤白黑黄

角徵商羽宫

8 7 9 6 5

3.董仲舒在西汉儒者中的地位

儒者之首。

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春秋》一书,经董仲舒,使之微言大义,乃有系统之表现。

4.阴阳五行四时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行也。其行不通,故谓之五行。武行者,五官也。比相生而间相胜也。

木火金水,各主四时之一气,而土居中以策应也。

董:阳气始于东北而南行,阴气始于东南而北行。阴阳“春俱南,秋俱北。夏交于前,冬交于后”

阳为天之德,阴为天之刑。

5.人副天数

天与人同类。

“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无孝悌则无以生,无衣食则无以养,无礼乐则无其所以成也”

6.性情

董:人之本性中有性有情。性为善,情为恶。性之于外,为仁;情之于外,为贪。

所以,需要王之治,以性禁情,方可使人为善人。

董之说,为调和孟荀。

7.个人伦理

欲发展人之本性中之善端,则需要实行诸德。关于个人伦理,则“仁义”最重要。其次为“智”之德。

“故曰仁者人也,义者我也,此之谓也。”“仁者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知而不为也”。

8.社会伦理

三纲五纪。“君臣父子夫妻”

《白虎通义》将五纪改为六纪“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

人比按照此伦理的规律进行,方可尽人之性。

9.政治哲学与社会哲学

因为人性之未能全善,故需王以治之。

“王者惟天之法,法其时而成之。”法其治而归之于仁。

董之社会哲学,注重于“均贫富”。

10.灾异

“刑罚不中,则生邪气。……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11.历史哲学

历史之变化,亦遵循天道之规律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有再而复者,即三统三正也。有四而复者,即夏、商、质、文也。四法如四时然,终而复始,穷则反本。

又有“三教”说

“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者。所继之救,当用此也。

依此天人合一之观点,则历史成为一个“神圣的喜剧”。

12.《春秋》大义

十指五始三世(具体参见书)

第三章两汉之际谶纬以及象数之学

1.西汉经学家以阴阳之言解释儒家经典。

2.西汉中叶后,有纬书出。纬书乃是经之之流,衍及旁义。谶者,诡为隐语,预决吉凶。谶纬二者,本非一

事。但是后期纬书发展越来越离谱,其言妖妄荒诞,遂与谶合而为一。

3.象数之学

纬书中《易》纬中所讲之《易》理,即宋儒所谓“象数之学”。

“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

《易传》以为先有物,后有象,八卦之象,乃伏羲仰观俯察之后所得。既有此象,人乃取之以制器。故象在人为的物之先,而实在在于天然的物之后。此后慢慢发展成“先有数,后有象,最后有物”。此点汉人尚未言明,至宋儒才明言之。故所谓象数之学,发达于汉,大成于宋。

4.阴阳之数

《易》传乃是汉初人所作。其中重要思想,有道家的老学倾向。此时阴阳家之思想尚未十分侵入《易》学也。而到后来,阴阳家之思想大肆侵入。

《易·系辞》中大衍之数无视一段,为此后讲“数”者所宗。

5.八卦方位

八卦方位就是一八卦飞入四方四时等宇宙间架。此间架的出现比以五行为骨干的间架晚。

6.孟喜京房

二人都是讲卦气之说的人。也就是用阴阳灾变之说讲《易》。

7.此后还有将音律配卦的。

将十二律配入十二月。并以十二月配乾卦之六爻以及坤卦之六爻,即所谓的爻辰之说。又以黄钟、林钟、太簇三律为天地人之三统。

8.阴阳家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统一的系统来包罗宇宙万象以解释之。

第四章古文经学与杨雄王充

1.为扫除和反对今文学家的非常可怪之论,兴起了古文经学。(当时收集到了一些古本,一次为据)刘歆:

倡导古文经学最有力的一个人就是刘歆。刘歆所作《七略》综合论上古各家流派,认为各家之星期都有其历史的依据。在当时,算是i一部比较革命的著作。

2.杨雄王充二人在结束两汉思想之局面,开创魏晋思想之先路,方面算是领军人物。

总体上,两汉是儒家和阴阳家混合的思想为主体。魏晋时代,以儒家和道家混合的思想为主体。

3.杨雄以《老易》思想为基础,作《太玄》其思想大体上还是老子的那一套。提出“玄”,我们说魏晋玄学

之“玄”就是来自这吧。要说明的是,杨雄的观点未能脱出阴阳家的见解。

4.杨雄的学说讲所讲的阴阳家的宇宙间架,以数配入四方,并兼举其生数。此数目之排列,后人用图像表示,

即是宋朝刘牧所谓的《洛书》,朱子所谓的《河图》。

5.然杨雄孩子学中医儒家为主,以孔子为宗。

6.杨雄的人性观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孟荀之中间

7.杨雄自以为能复兴儒家孩子学,自比于孟子。

8.王充

王充论衡艺术,即就道家自然主义之观点,以批评当时一般人之迷信。论衡一书,对于的那个是破除迷信之空气,有摧陷廓清之功,但其书中所说,多攻击破坏,少建树。

论衡一言以蔽之,疾虚妄。

9.王充对于历史的态度:之前大家都是古优于今的想法,王充不以为然。

10.王充的性论:认为人性之中虽有恶,而若施以教育之功,则皆可为善。——荀子孟子折中

11.王充对于命运之见解:

“夫性与命异,或性善而命凶,或性恶而命吉……”

王充此说,本在于批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说。

此外,王充有一位,人之幸与不幸解释命中注定也。不独个人有贵贱祸福之命,国家亦有盛衰治乱之命。

第五章南北朝之玄学

整体背景:

西汉末东汉初之际,乃是纬书以及谶书最为盛行的时代。故问经学家不用谶纬,使孔子反于“师”的地位,此后更进一步反动,为道家学说之复兴。改在古代思想中,道家最注重自然主义。所以东汉以及三国之际,道家之学说又渐占势力。自王充以后,之南北朝时,道家之学益盛。道家之学,当时称之为“玄学”。

然,虽奉道家,但是其中很多人仍是推崇孔子为最大之圣人。以道家之学说,释儒家之经典,此玄学家之经学也。

1.何晏

《道论》发挥老子“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这句话,唯道为“无”,费具体的“有”,故能遍在群“有”,惟道为“无名”,“故可得遍以天下之名名之”

2.王弼和何晏关于“情与理”的观点上的异同

庄学主张是“以理化情”(也就是说亲人死了,庄子不哭而歌,知生死必然,以理化情),何晏也同意此说。

初时,王弼也是同意这个观点的。但是后来王弼的思想改变,觉得人的情,亦是自然之性,何不顺其自然之性而为之,也即是”应物而无累于物“。后来宋儒对待情感,也是这样的观点和态度。

王弼和何晏在老子”有生于无“上面观点是一致的。

道以无为体,以无为为用。

3.王弼庄子注(略)王弼之《易》注,打开以道家之学注经的风气。

4.阮籍嵇康刘伶

不以是非为念,但虚心率性而行,自然不违道。放情肆志。

5.列子

《列子》艺术,乃为魏晋时代人所作。其中有纯粹的唯物论,机械论以及快乐主义。其人生观是放情肆志之人生观。

机械论:事物之变化,皆自己进行,人力与天命,皆不能控制转移之。是物质变化,又是不得不然者。所以,天然之变化以及人的活动,皆是机械的。神或是人的自由,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列子·杨朱篇》之放情肆志人生观便是以此唯物机械论为依据。

《杨朱篇》快乐主义:很重视肉体的快乐,因为这个快乐,是最容易得到的。他所选的也只是目前快乐,如果目前快乐可以享受,则以后任何结果,皆所不顾。

吾人行能有之醉话结果是死,人之畏死,是足以使其多虑将来,而不能安然享受目前的快乐。

那么与此相对的,就是一定要尽量避免目前的苦痛,儿不计较未来的好。

小结,《杨朱篇》之根本一家那就是i吾人宁可快乐而生一日,不可忧苦而生百年。

此学说与西方之cyrenaics以及伊壁鸠鲁epicureans很相近。

第六章南北朝之玄学下

放情肆志之人生观,虽乃道家一支流,但是道家之老学庄学,固不主张此也。

1.向秀与郭象

《庄子》注,应为郭象所作。

2.郭象《庄子注》之——独化

何晏王弼,以道为五,但所谓无的意义,二人均为详细言及。《庄子》注则直谓”无“及时数学上之零。

庄子之说以主张"物各自生而无所出焉"者,因无论吾人之知识若何扩大,吾人若尽问所以生物之原因,吾人最后总需要立一“快然而自生”者,或名之上帝,或名道,或为原子,或为电子。事物终究是“无故而自尔”所以庄子注开始即说“物之自尔”。开始即以为物皆自然而然,更无所待。此名为"独化"。

3.宇宙间事物的关系

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有关系。

在人事中,“治”“乱”代谢,亦是自然的,必然的。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

“成百代之流,而回鹘当今之变”在此种情形之下,必有某情形,某事情发生,此是必然。

但吾人不能指某某是某某的原因,此是独化。

4.天然以及人事之变化

社会一场在变迁之中,社会中之制度,皆所以为一时之用,时过则有弊而成为废物。

《庄子》注并不反对到的制度,但反对不合时宜的道德制度。

5.无为

有新实时势,人自然有新办法,新制度,以应之。此乃势之必然,此乃人之自为。能任人之自为,即可无为而无不为。

6.圣智

《庄子注》并不反对至圣智,只反对学圣智。因为圣智之所以成为圣智,是因为天机之自然,其“龙章凤姿”非学之者能学得到的。

人各有其性,各有所能。——也就是才性

例如:李白生来就是李白,不能不是李白。普通人无李白之性,而妄学李白,则“未得国能,又失故步”

必成儒林外史中之诗人矣。

庸人故不能学为天才,天才亦不能学为庸人。

7.逍遥

圣智之必为大人物,必有大事业,普通人之比为小人物,必有小事业,亦犹庄子所说大鹏之比为大鸟,学鸠之必为小鸟也。

所以,凡物之性,即其“至当”,若于其“至当”之外,另有所羡欲,则必有“累”而“悲”。人之苦痛,多起于此。

8.齐物

忘年忘义忘生忘死全然与天地万物合而为一,是为“齐物”。

9.至人

达到齐物境界的人便是至人,圣人,无待之人。

第七章南北朝之佛学以及当时人对于佛学之争论

一、大背景:

南北朝时,中国思想界有大变动.因为那是后佛教思想有了系统的传入,而中国人对峙已能够有较深的理解.自此之后,以至宋初,中国之第一流的思想家,皆为佛学家。佛学本为印度之产物,但中国人讲之,多将其加入中国人思想之倾向,使之成为中国之佛学。

1.佛教中派别甚多,然其大体之倾向,在于说明“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所谓外界,乃是吾人之心所限,虚

妄不实,所谓空也。但是中国人会觉得这种观点和奇怪,明明就是有主观世界之外的客观的外界。故中国人讲佛学多会给所谓空者一种新的解释,使外界为“不真空”。

2.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乃是佛教中的三法印。佛之最高境界,乃永寂不动者;但中国人有注重人

之活动,儒家所说的最高境界,也是在活动中。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中国人将佛学,多为佛之境界并非永寂不动。佛之净心,亦“繁兴大用”,虽然“不为世染”,而亦“不为寂滞”。

3.印度:有部分人不能成佛

中国:人人皆可为尧舜。——人人皆可成佛。顿悟成佛,无论何人,一念相应,便成正觉。

二、佛家与道家

南北朝时,道家之学极盛。当时谈玄之士,多觉老庄以及佛学本无二致。道与贤节一流人物,故可比而论之也。故当时多以庄学讲佛学者。

三、六家七宗

中国原有只老庄之学,在此时最盛。此时人讲老庄,也被注重于所谓有无问题。

而当时讲佛学者,亦是特备重视所谓空有问题。

鸠摩罗什与AD401年进入长安。之前已有道安在长安大弘佛法。

道安《性空论》:一切诸法,本性空寂。——本无宗

“无在万化之前,空为众形之始”

色即是空。

道家学中,集周邵张程之大成,做理学一派之完成者为朱子。

朱子(1129-1200)71岁卒。

一、理、太极

朱子之形而上学,释义周敦颐之《太极图说》为骨干,而已邵雍所讲之数,张横渠所讲之气,以及二程所说形上行下及礼器之分融合之。

周敦颐认为:无极而太极。朱熹认为“无极而太极,不是会所有个无视,光辉地在那里,只是说当初皆无一物,只有此理而已。……惟其理有许多,故物有许多。”

也是是说,理在气先。未有物而先有理。

一事物之理,及其事物之最完全的形式,亦即其事物之最高的标准;此所谓极也。

理与太极的关系:

“一事一物之极,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本无此名,只是个表德。”太极之中,万理毕具。太极为理之全体。

太极与阴阳:

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

太极之中,冲穆无朕,动静阴阳之理,已悉具于其中。

有关动静与太极

太极无动静。太极亦不在空间之内。

动静是气页。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故,气依此理有动静之实。其动者便是阳,其静者便是阴。

阴阳亦是形而下者。至于形而上动静之理,无所谓动静。不可以动静言。

有一点费解之处:

一切事物中,除了自己之所以然之理外,还具有太极,即一切理之全体。

太极在一切物中,不是“割成片去,只是如月印万川相似。”月印万川。

问题:“一类事物之理,若何显示于其类之一切个体中?”

二、气

形而上为之理

形而下之具体的世界之构成则有赖于气。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世界乃是气运行变化所形成,

理在气先。

“未有天地之先必有此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三、天地人物之生成

太极中有动静之理,气因此理有实际的动静.气之动者,即流行为阳气,气之静者,则凝聚为阴气。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动而静,静而动,开阖往来,更无休息。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两仪是天地,与画卦两仪意思有别,……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阴阳气也,生此五行之质,天地生物,五行独先。地即是土,土便包含许多金木之类。天地之间,何事而非五行?五行阴阳七者滚合,便是生物的材料。五行顺布,四时行焉。”

天地之形成:

先有水火——水之极浊便成地火之极清便为风霆雷电日星之属

人物之形成:

“天地之初,如何讨个人种。自是气蒸结成两个人。……那两个人便如而今人身上虱,自然变化出来。”此所谓气化。

“气化是当初一个人无种,后自生出来底。形生却是有此一个人,后乃生生不穷底。”

其他生物的来源亦是如此。

四、人物之性

“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凡人之能言语、动作、思虑、营为,皆气也,而理存焉。”

此气中之理,即所谓性也。

“天下无无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无此性。”

一物之性,即一物之理。

然在物中,仅其所以为其物之理能表现,而太极之全体所以不能表现者。则因物所禀之气蔽塞之也。

具体世界中之恶,皆由于此原因。——物之所禀之气较偏而塞。实际世界之不完全,皆由气所累也。

之于人:

人有得气之清者,有得气之浊者。“就人之所禀而言,又有昏明清浊之异。”

有关气质之说,参见265页一段论述

朱子关于心性与情的关系的论说:

北大中国哲学史笔记.Word打印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 2. 中国哲学的特点 (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 (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 (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3.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 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 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讲:孔子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1)

《中国哲学史》读后感 近我对中国哲学兴起浓烈的兴趣,于是找来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有望自己能从中拾到一点做人处世的哲学,以改变自己充实自我。 所谓读史能够明智,看一件事物需要了解它形成发展演绎的整个过程,方能对其现状理解的更为透彻。现代中国人的观念一定与古代中国思想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制度的改良与革命,鸦片战争以来西方以坚船利炮促成两个文明碰撞所致的一次次的思潮,也无一不见证了中国人在思想上发生的变化,由传统的向现代的更为开放的观念转变。总有个挥之不去的困惑萦绕在脑海里:为什么中华文明曾经在唐朝时候如此强大,综合国力在当时属世界前列;而到了明清,国家却一步步走向没落,政府的集权暴政和愚昧无知随着文字狱的兴起、闭关锁国政策的加强到达了极致。而与此同时,西方为什么能够促成社会的工业革命,科技振兴。等待中国的,却只是被欺负和被妥协。 读了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大体上对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渐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个起源,中国人的思想也不例外。思想观念最初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理环境。中国是个大陆国家,与古希腊海洋环境不同,中国陆地面积大而且多山,地理上便有着封闭的特点。希腊人漫游列岛,中国人只能望

洋兴叹。不能从事海洋活动的中国人便依附在土地上进行辛勤的耕作劳动。所以农业历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历代的统治者采取的都是重农轻商的政策,他们坚信,人可以不做生意,但不能没有饭吃。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社会便得以长期的发展,并成了维持社会运行的基础。农业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哲学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思想。有了耕作的传统,农民世世代代依附在自己的土地上,家族制便应运而生。从这儿可以发现中国与西方海洋国家在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儒家的整套伦理是家族制的一个理论升华。儒家的伦理很强调人们各自的位臵,君臣父子,每个人都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积极层面上讲,用伦理去规范人的行为可以避免由无序引起的社会混乱,强调人在各自的角色中做好份内该做的事情,对当今社会仍有积极作用;而另一方面,消极的说,在儒家的人伦关系中,人与人是不平等的,从而才会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其专制统治的工具,发展成为后来的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绝对服从。而这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走不出盛衰怪圈的最根本的原因——平等制约的缺失。 中国封建社会主流哲学思想主要有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伦,法家重赏罚分明,道家重无为。每个朝代之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多励精图治,道家“清虚自守”、“无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宋元明清哲学(罗钦顺)【圣才出品】

第9章罗钦顺 一、“理只是气之理”的气本论思想 1.“理只是气之理” 罗钦顺把物质性的气当作是世界最初的本源。他认为气是自身永远处于运动之中的,理是气运动的一种必然的规律,气千变万化然而“卒不可乱”,就在于气的运动是有着自己的一定的客观规律(理)的。理是在气的循环往复的运动必然性中表现出来的,因此不能离开气而独立存在。 2.“理一分殊” 罗钦顺用气一元论重新解释了“理一分殊”这一命题,使得改造过的“理一分殊”学说成为了他思想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认为世界上不论是物还是人,都是禀受物质性的气而生的,即人与事物的理都是一气变化的,是同一的,所以叫“理一”;然而“成形之后,其分则殊”,即成形之后每一个具体事物运动的规律或特性,其表现又是各不相同的,这就叫作“分殊”。 3.“理一”与“分殊”的关系 罗钦顺认为“理一”即存在于具体的事物“分殊”之中,他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规律是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它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理气关系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

二、关于心、性的理论 1.心、性的区别 罗钦顺认为,“心”是指人的知觉、认识作用,“性”是指人的生理。人的知觉作用(心)是可以千变万化的,随着感应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又可把人心称作“情”;性则是人、物成形之后的定理,是不能随着感应而变化的,所以他认为性即是理。 2.心、性的关系 心与性两者之间有着密切而不可分割的联系。心性两者虽说不同,但并不是两物,而是一物的两个方面,即都是人的一个心的两个方面。他认为,一个人的心有体、用两方面:体即性,是心的根本,所以又可把它称作“道心”;用即心的知觉灵明的作用,即“人心”,由于它随物而感应,所以又可把它叫作“情”。 3.“人性皆善” 在人性论上,罗钦顺则从气本出发,认为性都是来源于同一气之理的,也就没有什么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气质之性即天命之性,两者是没有不同的。所以罗钦顺认为“人性皆善”,是无所谓恶的,而人的生理欲望则是人的天性,也是没有什么恶的。之所以有恶的存在,在罗钦顺看来,这是由于人们对自己的生理欲望不能加以节制的原故。 4.评价 罗钦顺的人性论与他的认识论思想是密切不可分的。在认识论上,他一方面坚持了自己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承认有外界客观世界的存在,并认为事物都是有着自己的客观运动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复习笔记(《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圣才出品】

第8章《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学 一、老聃与李耳 1.《老子》一书之时代考证 《老子》一书,相传为系较孔子为年长之老聃所作。其书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为《老子》系战国时人所作。就本书中所述关于上古时代学术界之大概情形观之,亦可见《老子》为战国时之作品。 (1)孔子以前,无私人著述之事,故《老子》不能早于《论语》。 (2)《老子》之文体,非问答体,故应在《论语》《孟子》后。 (3)《老子》之文,为简明之“经”体,可见其为战国时之作品。 2.老聃、李耳之考证 李耳为“隐君子”,其讲学必不愿标自己之名。传说中恰有一“古之博大真人”之老聃,故李耳即以其学为老聃之学。既可隐自己之名,又可收庄子所谓“重言”之效。故《荀子》《吕氏春秋》《庄子·天下篇》,皆以《老》学为老聃之学。及司马迁知李耳为《老》学首领,而又狃于世人之以《老》学为老聃之学之说,故遂误将老聃及李耳合为一人矣。今当依司马迁认李耳为战国时《老》学首领,但认李耳为历史的人物,而老聃则为传说中的人物,二者是二非一也。 二、《老》学与庄学 1.《老》学

《老子》之学说,《荀子》批评之,《庄子·天下篇》称述之,《韩非子》“解”之“喻”之,《战国策》中,游说之士亦引用之;故可知其在战国时已为“显学”矣。 2.《老》学与庄学之考证 (1)汉以前,无道家之名,《老子》之学说与庄子亦不同。上文谓《老》学为杨朱之学之更进一步者,而庄学则为其更进二步者。 (2)《老》学注意于先后,雌雄、荣辱、虚实等分别。庄学则“外死生,无终始”。《老》学所注意之事,实庄学所认为不值注意者也。 (3)战国以后,老学盛行于汉初;庄学盛行于汉末。 (4)《老》学述应世之方法,庄学则超人事而上之。 三、楚人精神 楚人为新兴民族,本无较高文化,孟子又谓“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可见楚人慕周之文化者,须至北方留学,方能得之。然楚人虽不沾周之文化之利益,亦不受周之文化之拘束;故其人多有极新之思想。 四、道、德 1.道 (1)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道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 (2)《韩非子·解老》云:“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四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泰州学派 1.封建社会后期到末期特征 (1)从王朝的更替来看,它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 (2)从政治体制上看,它从加强中央集权起始,守内虚外以至于积贫积弱,最后败于金、亡于元;从明代开始,又由废除宰相制度,导致普遍的腐败与宦官专权,最后陷于内外交困,终于败亡于清。 (3)从经济上看,新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这种新的经济成分不但给社会以巨大影响,而且给思想界以很大的冲击。 2.市民阶层的崛起 (1)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最大变化是市民阶层的崛起,而市民阶层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 (2)随着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出现许多工商业城市,又由于农村土地兼并,大量流民涌入城市,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泰州学派 (1)泰州学派对阴阳乃至整个理学作出了新的解读,成为新崛起的市民意识的代表,其虽以阳明的后继者出现,实际上却包含着对阳明乃至整个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2)泰州学派冲决了理学的理欲之防,表达了新崛起的平民阶层的呼声,其“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认欲为理的自然人性论,表达了平民阶层的愿望。 (3)泰州学派与平民阶层并无直接关系,但泰州学派在对阳明的继承中对天理、良知作了新的解读,使天理成为“天然自有之理”,良知成为“现成的知觉”。这样一来,存天理、致良知便是顺自然之理、依本能之觉,正代表了平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反映了他们求生存、争平等的呼声。 二、心学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王艮、罗汝芳 1.心学的“日用常行” 王阳明为了落实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任务,重视“愚夫愚妇”,强调“日用常行”,使其存理灭欲的任务落实于愚夫愚妇心头,落实于日用常行之间。 2.王艮 (1)简介 王艮(原名银,后阳明为其更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作为王阳明的门人,一度使王学风行天下。 (2)思想 王艮将安身的问题提到了修齐治平之首,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出发点。所有的道德实践活动全然被王艮作了自然本能式的诠释,这就迈出了改变王学内涵的最关键的一步。 3.罗汝芳 罗汝芳(公元1515~1588年)字惟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罗汝芳进一步将天理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先秦哲学(墨子)【圣才出品】

第5章墨子 一、社会政治思想 1.“兼爱” 墨子认为,政治上的“交相恶”的混乱局面是一切祸害中最大的祸害,而解决这个最大祸害的混乱局面的根本办法,就是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其“兼爱”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其“兼相爱”是以“交相利”作为基础的,也是以“交相利”为具体内容的。 2.“非攻” 墨子认为,在政治混乱中为害人民最大的事情是侵略战争,因此,他特别提倡“非攻”,即不攻打“无罪之国”。侵略战争为害最大,从事侵略战争的国家都是“攻伐无罪之国”,并且对被侵略的国家“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在战争中并没有胜利者,只有受害者。墨子主张“非攻”,在理论上并不是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为此他还严格区分了“攻”与“诛”的性质。 3.“尚贤” 墨子提出“尚贤”作为实行兼爱思想的组织保证。对于有才能的人,即使出身或原来的地位是贫贱的工农,也应该安排在重要的岗位上,没有才能的人,即使是统治者的亲属或贵族,也不应任用。墨子的“尚贤”思想,实质是反对世袭的等级制度。

4.“尚同” 墨子在尚贤的基础上又提出“尚同”,认为最高的统治者应由贤者来担任,全国要根据最高统治者所制订的共同标准,反映情况,统一是非,整饬纲纪,惩罚淫暴。但是,实行“尚同”的结果,实际上只是对最高统治者有利,以最高统治者是非为是非,加强了统治者的专制统治,使被统治者“皆恐惧振动惕傈,不敢为淫暴”。 5.“节葬” 墨子从功利主义出发,主张“节葬”。他认为,当时流行的厚葬久丧,使已生产出来的财富被埋葬,使能够从事生产财富的人长期不能参加生产活动,甚至限制“男女之交”,使人口也不能繁殖,这对国家和人民都是十分不利的。 6.“非乐” 墨子认为音乐的盛行妨碍男耕女织,“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应该禁止。他还从提倡音乐所造成的政治后果论证,即“乐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观之,乐非所以治天下也。”他更反对与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周礼。 7.墨子与孔子政治思想的差异 (1)孔子提倡仁,仁的思想即以唯心主义先验论为基础的忠恕之道,只重动机,不重效果;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而爱无差等,注重从经验中的实际效果判断行为的善恶,实际上反对孔子爱有差等的仁。 (2)孔子提倡举贤才,“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墨子主张尚贤,要求“官无常贵,而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史上最牛的中国哲学史笔记【完整版(1)】 第一讲:导论*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 历史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1. 中国哲学的特点(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2.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 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 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第二讲:孔子* 孔子与儒家* 秩序与礼仁中庸天命君子与圣人一.孔子 与儒家* 孔子其人孔子与周公孔子与六艺孔子与儒家1. 孔子其人*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孔子世家》2. 孔子与周公*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 陈良楚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腾文公上》* 孔子仁知且不蔽,故学乱术足以为先王者。一家得周道,举而用之,不蔽于成积也。故德与周公齐,名与三王并。——《荀子·解蔽》3.孔子与六艺*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夡

《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写在《中国哲学小史》读后 作为现代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无从回避的重要人物,冯友兰先生一生于哲学上的研究不可不谓之一波三折。且不论其晚年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而所留下的种种饱受争议乃至批判的篇章,单就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思想文化的发展的青年,都应当去拜读冯友兰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国人了解、学习、研究中国哲学,冯友兰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在《中国哲学小史》中,冯友兰回答说:“至于我,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冯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国哲学史, 其主要工作之一, 即就中国历史上各种学问中, 将其可以西洋哲学名之者, 选出而叙述之”。由此可以看出,冯友兰走的是以西释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学为框架——知识论,认识论和宇宙论——叙述中国哲学史。 出于以中国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为基础的哲学史观,冯友兰先生明确的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隐者”阶段的杨朱,以“避”为其核心;以老子为代表的第二阶段,尝试揭示宇宙事物变化的规律;再到以庄子为代表的第三阶段,“宇宙为我,我亦宇宙”。 对于什么是中国哲学和核心观念,冯友兰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专就中国哲学中主要传统说,我们若了解它,我们不能说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说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学家讲

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但是并不肤浅。 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求解决这个问题,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以冯友兰的观点来看,中国哲学中一直是两种传统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态度。正是在这两者之间不断地探寻一种平衡,完善了中国人和精神内核: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从这个关于中国哲学精神核心的描述,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时的冯友兰已经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学思想的构建。表面上看,这个表述是基于贯穿中国思想史历程的儒道两家的互补作出的综合评价,然而冯友兰随后提到。 有位哲学家讲到宋代的新儒家,这样地描写他:“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正是小国哲学要努力做到的。有了这种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义的,同时又是最现实主义的;它是很实用的,

北大教研室《中国哲学史》笔记含各章重点名词解释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考古发现:1、蓝田人 2、北京人 3、元谋人 一、原始社会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一)原始群向氏族制度—约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一方面) 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另一方面)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的发展及进入奴隶社会阶段 (一)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特点 (二)奴隶制的社会特点 1、经济上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 2、政治上(周朝)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实禄的等级制 (三)奴隶制度社会对哲学的影响

◎夏朝----“有夏服(受)天命” 1、阶级的烙印◎商朝----抬出至高无上的神,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周朝----发展原始宗教,用统治者的德行作为补充,以说明上帝不断更换统治者的理由,总之,这时的宗教已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了。 2、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科学知识丰富,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料 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及封建制的社会特点 (一)奴隶制的没落,封建制的确立 (二)春秋时期哲学的发展——农、商、手工业及科学的发展进步及社会、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奴隶主统治者新兴地主阶级及同盟者小生产者孔子—提出“仁”“礼”的学说及“中庸”的观念 —竭力鼓吹有意志的天 ---人文主义思潮老子—提出“道”与“无为”学说 墨子—提出“兼爱”“非命” 孙武—总结我国作战经验,包含有丰富的古代朴素军事辩证法 (三)战国时期社会特点及哲学发展 1、战国时期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及不同的解决主张----知识分子和奴隶农民的不同主张 2、百家争鸣—田氏官学 (1)新兴地主阶级的激进派----自由民因军功获得土地,或由工商业手工业转化过来的地主阶级代表---商鞅,孙膑,管子,后期墨家,荀况韩非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版)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天下为公-权利财产私有化程度还不突出。 夏朝 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 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规范。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 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 “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或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的典籍,最有价值的是“德”的观念的提出。《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五行出现。 《易经》: 1、以繁杂的莁法取代只问一正一反的的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的丰富感受。 2、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的认识。 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的支撑。后来的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则而成就人的“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一重要的价值源头的意义。(一)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 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20年。 春秋开始于前722年,止于前481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料学笔记(简)

冯友兰中哲史料学笔记 要求:全真透精。 《汉书。艺文志》是西汉以前的书籍的总书目。 一部特定时代的哲学著作,倘若在那个时代的学术思想史中没有一点痕迹可寻,这部著作的来源就很可疑。 以前的人,特别是汉朝的人,喜欢托古。 判定史料的真伪,主要是的确定它的年代;这与它本身的学术价值,不能混为一谈。要把它放到真正产生它的时代里去讲。 阶级社会中的史料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别是文字著作,我们必须注意它是为哪一个阶级写的。 论目录 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刘向就写一篇提要,称为“叙录”。许多篇叙录汇集起来,成为一部书,名叫《别录》或《刘向别录》。刘歆作出一个总目录,叫做《七略》,包括《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七略》对于个别的书,只列书名和作者姓名,没有叙录,《七略》是《别录》的节本。 《刘向别录》已经失传了,我们只能在某些古书中看到刘向所作的叙录。《七略》也失传了,不过它的基本部分还在班固的《汉书》里保存下来。 《六艺略》于六艺之外,加上《论语》、《孝经》和小学,共有九种,包括103家,3123篇。这九种书中,与中国哲学史史料有直接关系的是易、书、礼、春秋、论语、孝经。 因乐无经,只有五经。五经加《论语》、《孝经》、《小学》为8,又因为《礼》有“三礼”,春秋有三传,宋人又把孟子列入,称为十三经。 《易经》还有中古文、费式和高氏三家,可是《艺文志〉就没有列这三家。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很多错误,近人余嘉锡撰《四库提要辩证》,订正了不少。 第三章奴隶社会时期(商至西周)的哲学史料 一般地说,现在所见的《古文尚书》,不可作为资料来使用,除非有些词句,现在我们已经弄清了它的来源。就是《今文尚书》,也不完全可靠。《尚书》中与哲学思想有关系的是:洪范、大诰、康诰、召诰、洛诰、无逸。 《尚书》注解: 1、《十三经注疏》里面的伪孔传和孔颖达疏。 2、《书经集传》,南宋蔡沈。 3、《尚书今文注疏》,清孙星衍。 《易经》:孔颍达的《周易正义》。《系辞》原来有《大传》这个名称,《十翼》中的其他篇是跟《系辞》同样性质的著作,所以都可以称作《易传》。 早期的《周易》,经和《十翼》还是分别开来,直到东汉末年,郑玄才把《篆》、《象》纂入经中。 《周礼》可以看作战国或者秦汉时期的史料。 第四章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春秋战国)哲学史料(一) 《论语》

最新《新编中国哲学史》笔记 冯达文 郭齐勇资料

第一编 第一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在孔子看来,周礼是夏商周“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典范,人们只有奉行周礼,才能得以成就有教养的君子;国家只有按照周礼去做,才能得以永享太平。 由此,孔子创造性的提出“仁”的范畴,并借“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的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相联系,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把“德”与“治”相联系,阐发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命”——“仁”——“德”——“治”四者的特征联系,构成孔子哲学的基本进路。 第一节“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一、从“天”到“命”的观念变化 天:1、指天帝,人们想象中的万物主宰着 2、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说的世界的精神本原 3、泛指物质的客观的自然 命:一、天命:1、上天的意志和命令,能致命于人,决定命运 2、自然的必要性 3、先天自然的禀赋 二、指凶吉祸福,寿夭贵贱等命运 “命”、“天命”、不同于“时命”:“时命”是盲目的,“天命”却是有目的指向性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根源。在孔子看来,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承认的,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这是一种理智的态度,就是君子的态度,孔子称“不知命,不足以为君子也”,就是这个意思。 自己的主张(“道”)与“命”的关系? 1、命对确当的主张没有同情感、认同感。显见,它只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即“时命”, 由时势、时运决定的“命” 2、然而,孔子认为这种状况的出现是暂时的,偶然的。他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有终极支 配意义的。而且,暂时的、偶然的变化,刚好使人从中得到磨炼,因而,它还是成就人的,而非坑害人的。 3、“天道”即被赋予了道德的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 逆转,这也是“命”、“天命”。 二、“仁”的凸显与“仁学”体系 从“爱人”角度看,孔子的“仁”有如下特征: 其一是“仁”的情感性,爱作为一种价值信念,在孔子这被赋予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 其二是“仁”的普遍性,从爱父母兄弟到爱天下大众,“爱”的对象从近到远推升,仁获得普遍意义; 其三是“仁”的群族本位性,个人生存的意义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孔子 的“仁学”给出的传统,不是个体本位的,而是群体本位的; 其四是“仁”的践行,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关于如何成仁的道德修养方法,比之于“仁学” 何以成立的理论建构,更具重要意义。 第二节“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孔子在这里明确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这是孔子为其道德修养方法论和作为这种方法论的哲学基础确定的基本原则。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

读胡适哲学史大纲有感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史大纲(卷上、卷中)》是一本由胡适着 / 肖伊绯整理着作,广西师范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23,小编整理的一些的读后感,对大家能有。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一):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发现记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中讲义本的发现,很是一番周折。学者肖伊绯着意搜集民国大学讲义已有两三年,一直在暗自留意这册讲义本——有些学者将它记录在案(胡颂平编《胡适之年谱长编》时提到过),有些学者认为它“已不可寻”(北大楼宇烈语),更多的学者则。可以说,国内界目前还没有人确认亲自看到过这本书。肖伊绯先是通书友、书商在国内搜求,一直不见踪迹。后来,一位杭州的书友告诉肖,他在日本曾见到过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讲义本,但只有“卷中”一册,他认为是没有成套的“残本”,没有购回。得知这一后,在肖伊绯的多次劝说下,经过多方,,最终促成该书友重新找到日本书商,终于购得此书。之后,去年的此日,在弘一纪念馆后的一所茶园里,肖伊绯用一部清代刻本《扇》与书友换得此书。 虽为新之旗手,但从卷中讲义本的胡适评述中医的章节来看,胡适早年对待中国与文化,并非持反对、完全否定的;甚至于得出过方皆本源于“迷信”的。在卷中讲义本里还出现了胡适评述古代天的章节,实

是为了挖掘与裁定——古代与对包括科学体系在内的各种产生了怎样的力,该创见了过去谈学科史就只局限于学科之内的史料链接的。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有一个的“三段论”,即划分为先秦的上古哲学史;汉唐时代的中古哲学史;清代以来的近世哲学史。按照胡适的写作,前段先秦哲学史构成哲史大纲卷上,两汉与唐宋哲学史构成卷中,清代及近代哲学史构成卷下部分。当然,卷下只是停留在构想层面,并没有写出来,衍化成了胡适大小的专题研究论文及演讲,原拟共同构成卷中的两汉与唐宋哲学史部分,也只有《汉之哲学》形成了的讲义本,并于1919年在北大有过集中讲授。,《汉之哲学》是胡适在尚未全盘中国哲学史大纲全卷写作的下,在中国哲学史层面最后的,有、有思想体系的着作。 原载于/《中华读书报》 原/陈香 《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读后感(二):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读《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所感一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卷中)》(胡适着,肖伊绯整理,2013年版),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新民说丛书之一,刚刚读完卷中部分,于是打算,先写写读后的一些所感,待日后深入研读将再继续写所感。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一编)【圣才出品】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1.“三皇”传说提供的文化意蕴 (1)“三皇”传说 ①三皇 a.有巢氏 有巢氏是指发明巢居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巢居的文明。 b.燧人氏 燧人氏是指发明钻木取火并被推戴为王的领袖,体现出食用熟食的文明。c.神农氏 神农氏是农耕始祖。 ②文化意蕴 a.人类文明是人类通过努力开拓出来的,不是神创的。 b.“三皇”故事的传颂使这些事件与行为人格化,而不是神格化。c.“三皇”传说的影响是人文的。 (2)伏羲氏传说 ①伏羲氏

又称庖牺氏,以“始作八卦”而闻名,有时也被认为是三皇之一。 ②意义 a.伏羲创设八卦的智慧来自于其对天与地、身与物的“观”。 b.伏羲创设八卦的目的在于把握万物生生不息、奇妙变化的真实情况。 c.伏羲氏的故事透露出浓郁的人间性、知识理性。 2.“五帝”故事显示的人文价值 (1)五帝 学界普遍认为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人文价值 ①大规模战争 凸显出部族之间大规模整合的趋势,预示着统一国家与同一文化的诞生。 ②禅让制度 禅让制度表明部族联盟的权力还没有完全私有化。 ③财产私有化程度不突出,属于大同社会,不属于小康社会 a.大同是指以天下为公,财货为天下之公养,权力为天下之公器。 b.小康是指以天下为家,视天下为一人、一家之私物。 3.夏朝——远古中国的第一个王朝 (1)夏朝 禹之子启,继父为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禅让制变成世袭制。夏朝的存在时间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

(2)二里头文化 夏朝的重要文化遗址,位于河南偃师,出土有大型宫殿遗址、刻符陶器等。 二、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商周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时间约为公元前12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前期。 2.氏族制的社会组构方式 (1)以氏族制为基础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关系,以血缘氏族为纽带建构社会与国家体制表明殷商仍然笼罩在自然生殖的氛围之中。 (2)宗法制度 西周的社会结构仍以氏族制为主,但统治者氏族内部又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 ①区分嫡庶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②分派子弟到各地管制臣民,推行封建制、世袭制。 ③明确远近亲疏、上下等级,创设礼仪规范。 3.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1)“帝”是至上神 殷人凡事都要贞问“帝”,“帝”是至上神,其形成经历着一个漫长的过程。 ①三皇、五帝的传说透露出他们主要的面向是自然界。

(完整word版)《中国哲学史》读书心得

读《中国哲学史》的几点看法 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按照子学时代、经学时代分为上下两卷,各16章。子学时代讲先秦诸子,主要阐释儒家、道家、墨家以及易经哲学。经学时代则阐释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后之后从儒家思想中延伸出来的经学,从董仲舒开始,到康有为、谭嗣同、廖平为止。 一、哲学的定义: “哲学”一词,源出希腊语Philosophia,意即“热爱智慧”,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一词在西方有久远的历史,在古希腊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是哲学研究内容。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着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对“哲学”一词的定义,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绪论中讲到,希腊哲学家多分哲学为三大部分:宇宙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世界的道理;人生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人生的道理;知识论——目的在于探索对于知识的道理。这三种分法,自柏拉图以后,至中世纪末一直普遍流行,可

见西方哲学史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二、中西哲学差异: 从横向来看,与古希腊这三位西方哲学奠基人对应出现的文明,便是在东方华夏文明历史中的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尤为重要的就是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孔子。然而从“哲学”这一角度来看,这两个各处于中西方“轴心时代”的文明,却完全不同。 在《中国哲学史》中,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哲学在论证及说明上与西方哲学、印度哲学相比,大有逊色。在中国哲学史中,精心结撰,首尾贯串的著作较少,往往哲学家本人或其门人后学,杂凑平日书札语录,便以成书。所以中国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在形式上无系统。但这并不是说,哲学家的哲学无实质上的系统,否则将不成其为哲学。而冯友兰先生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形式上无系统的中国哲学中,找出其实质的系统。 冯友兰先生认为,西方哲学,每一部分都发达,相比之下,中国哲学注重人事,注重内圣之道,注重修养,不注重知识。对宇宙论的研究也较简单。中国哲学家除了一起即灭的名家外,都不重视逻辑。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首先注重的是人生论,其次是宇宙论,很少注意知识论。 中国哲学把人不同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德”、“性”,中国哲学是主善的,由此孕育了伦理主义的人生论传统。以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 作者冯友兰先生出现在《无问西东》片尾的彩蛋里,绝对的大师级人物,不仅是哲学史家,本人更是一名哲学家。1935年写作完成两卷本巨著《中国哲学史》,1946-1947年冯先生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哲学史,英文讲稿由他的学生布德整理成书,就是这本《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的入门经典。大家创业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3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国哲学简史读后感1 哲学是一门囊括万千的学问,它大到研究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真理,可指导科学的发展,却又小到会去探讨每个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你的待人接物。 每一个人的个人哲学,会影响他的人生轨迹,反过来,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也会展现他的哲学观。 因此,在读过冯友兰所著的中国哲学简史后,我在此记录下我所赞同的观点,并希望其日后可以为我所用。 道生万物 道,即道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规律。任何一个存在都有自己的道理和规律,任何一个问题也有最妥善的解决方法。如果你事先摸清它的规律,在制定妥善的计划,那么相信问题会迎刃而

解事半而功倍。而如果你偏不信邪,在分析出任何道理之前盲目的横冲直撞,那么即使能解决问题也会花费不必要的时间精力。 举一个高中政治老师常用的例子,劈柴时,用力方向与木柴的纹路在同一方向上往往是最省力的,这里木柴的纹路便是指木柴的道,而你挥动斧子的方向便是你的发力方向,两者重合便可一击断木。 出世与入世 出世是一般的道家处世态度,即隐居于荒山老林之中不问世事。杨朱曾说过,损一毫利天下,不予也。其意为,就算可以通过损伤到我一点点的利益而惠及普天之下的所有生灵,我也是不愿意的。这便是极端而典型的出世,也是成语一毛不拔的由来。 儒家所崇尚的入世便是指学而优则仕,安邦定国,以天下为己任。抛头颅洒热血,愿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成全普天下之人。 在我看来,这两者似乎都有些极端了,我向往这两者中的一个平衡。 一个现代人,归隐于桃花源之中,完全脱离都市的喧嚣与二十一世纪的先进科技似乎并不现实。而每天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工作着,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拼劲全力报效国家请原谅我没有如此高的觉悟。 我所向往的,是以不过分牺牲自我为前提的努力工作,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为国家的发展出一份力。我所愿意牺牲的程度取决于我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的重视程度。而又不以物喜,放下手

北大中国哲学史必读书目(专业)

中国哲学史必读书目 老子: 老子集解(奚侗)老子校诂(马叙伦) 老子古本考(劳健)老子正诂(高亨) 老子校释(朱谦之) 论语 论语集注(朱熹)论语正义(刘宝楠) 论语集释(程树德)论语译注(杨伯峻) 管子 管子集校(郭沫若)管子学(张佩纶) 商君书 商君书注译(高亨) 孟子 孟子集注(朱熹)孟子译注(杨伯峻) 墨子 墨子间诂(孙诒让)墨子校注(吴毓江) 墨辩发微(谭戒甫)墨经校注(高亨) 庄子 庄子集释(郭庆藩)庄子集解(王先谦) 庄子义证(马叙伦)庄子补正(刘文典) 南华经解(宣颖) 周易 周易注疏(王弼、孔颖达)周易程氏传(程颐) 周易集解(李鼎祚)周易本义(朱熹)周易述(惠栋)

周易姚氏学(姚配中)周易费氏学(马其昶) 周易古经新注(高亨)周易古经通说(高亨) 公孙龙子 公孙龙子论(陈澧)公孙龙子形名发微(谭戒甫) 公孙龙子集解(陈柱)公孙龙子译注(庞朴) 孙子兵法 孙子十家注孙子兵法新注 荀子 荀子集解(王先谦)荀子简释(梁启雄)荀子选注韩非子 韩非子集释(陈奇猷)韩非子浅解(梁启雄) 贾谊 贾谊集 董仲舒 春秋繁露注(凌曙) 春秋繁露义证(苏舆) 王充 论衡集解(刘盼遂) 论衡校释(黄晖)论衡选注 南北朝 世说新语 弘明集 韩愈 昌黎集

柳宗元 河东集 周敦颐 太极图说通书 张载 正蒙横渠易説 程颢程颐 程氏遗书 朱熹 朱子语类朱文公集朱子全书 陆九渊 象山集 叶适 习学记言 王守仁 王文成公全书 王廷相 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 方以智 物理小识 黄宗羲 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 王夫之 周易外传尚书引义张子正蒙注

诗广传读四书大全说读通鉴论 思问录黄书老子衍庄子解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魏源 魏源集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谭嗣同 谭嗣同全集 章炳麟 訄书章氏丛书章太炎政论选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