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1)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1)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

A. 《短歌行》

B. 《蒿里行》

C. 《观沧海》

D. 《龟虽寿》

【答案】 D

【解析】【分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语出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首诗表现了曹操热爱自然、蔑视天命、老当益壮、志在千里的积极进取精神,抒发了他那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诗人认识到了人的生老病死,却不消极,他要用建功立业来弥补人生这一憾事。

2.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B.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自《宋濂全集》,作者宋濂是元末明初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序言。

C. 《渔家傲·秋思》的作者是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亦称范履霜,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

D. 孟子告诉人们,在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理解和分析正确。B《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而不属于序言。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策》是东汉刘向根据战国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B. 孟子,名轲,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C. 词又称“长短句”,句式长短不一,讲究韵律,通常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D. 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称“苏辛”。

【答案】 A

【解析】【分析】A.应是“西汉刘向”。BCD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可以分为“风”“雅”“颂”,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B. 贺敬之的《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现出浓郁的陕北风情,体现出诗人一种“大我”的革命感情。

C. 古代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列有:始龀、弱冠、豆蔻、而立、知命、耳顺等。

D. 阿西莫夫,美国作家,是世界知名的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代表作《基地》《新疆域》等。

【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文体常识文学常识和古代年龄称谓的识记。文学常识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平时学习加强记忆。始龀:七八岁刚换牙的小孩儿,泛指童年。如:龀童(七、八岁的小孩),龀年(童年),龀岁(童年)。弱冠:男子二十岁;豆蔻: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而立:男子三十岁。知命:是古人的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耳顺:耳顺是六十岁的代称。是指个人的修行成熟,没有不顺耳之事。是听得进逆耳之言,詈骂之声也无所谓,无所违碍于心。六十岁也可称“花甲”、“杖乡”(还乡之年)。所以按从小到大排列有:始龀、豆蔻、弱冠、而立、知命、耳顺等。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体常识文学常识和古代年龄称谓的识记。答题时应注意,文化常识大概包含八个方面: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和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代音乐,古籍注释体例。从小到大排列有:始龀(7、8岁)、豆蔻(12、13岁)、弱冠(20岁)、而立(30岁)、知命(50岁)、耳顺(60岁)。

5.词,又称长短句。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名。阅读下面这首朱服的宋词,你认为最适合做这首词的词牌名的一项是()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活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A. 沁园春

B. 渔家傲

C. 破阵子

D. 浣溪沙

E. 江城子

F. 卜算子

【答案】 B

【解析】【分析】这首词,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五仄韵。这是指渔家傲,作为

曲调,原是用于佛曲、道曲。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判断辨析词牌。答题时应注意,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渔家傲,词牌名,又名“渔歌子”“渔父词”等,代表作有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等。

6.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小人物身上往往寄托着作者对“大世界”的关怀。也就是人物虽小,但是通过小人物却寄托了作者对社会深深的思考,比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和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及其父亲。

B. 北宋的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明言其人生志向、政治抱负,表露其博大襟怀、坚强意志。而唐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通过对滁州优美风景的描写,表现了其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C. “见教”,意为“指教(我)”。“见”字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对“我”怎样。如“见谅”,意为“原谅(我)”。

D. 避讳,旧时为了对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避讳。讳某,意思是某字本应避去。

【答案】 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一般考查经典篇目或者名家的相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课本的注释,注意平时的积累。ACD正确;B选项欧阳修是北宋时代,故选B

【点评】在平时注意积累,记住人物时候的时代。

7.下列选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欧阳修,文章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思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遭受打击的复杂感情。

B. 《岳阳楼记》的作者是范仲淹,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其中写景是全文的中心。

C. 《湖心亭看雪》的作者张岱在沉沉夜色中乘舟独往西湖,看到雪中的西湖风光不凡。

D.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便作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一首诗答谢。

【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B项中的“ 其中写景是全文的中心”一句错误。应该是“议论部分是全文的中心,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故答案为:B

【点评】做此题时,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一定要多、准。包括名篇的作家作品以及作品的内容都要有了解。对一些名人事迹也要有了解。所以平时要多看课外书籍,

多积累,才能顺利做好此题。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沁园春.雪》,作者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词中写到“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其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

B. 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歌”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一句,分别对应的节气为:“立秋、处暑、寒露、秋分、小寒、霜降”。

C.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汉朝人称匈奴单于为天之骄子,后来称历史上南方某些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D. 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汗青指史册。

【答案】 B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B项中的“秋处露秋寒霜降”中的“露”不是“寒露”,而是'白露。正确答案应该是: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知识的积累。做此题时,学生应该认真读题,核实各个选项的表述的正确与否。找出错误。平时学生要多记忆多积累一些文学文化常识,便于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分别指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9.对下面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抗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A. 这是一首豪放词,“江城子”是词牌名,“密州出猎”是题目。

B.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起句陡兀,用“狂”字笼罩全篇,抒写胸中雄健豪放之气。

C. 这首词下片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了希望像冯唐一样得到朝廷重用,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为国杀敌。

D. 词中运用“发、牵、擎、卷、射、挽、望”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生动形象,姿态横生,气势恢宏。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错误,下片的典故“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表达的是词人希望朝廷

能够像派冯唐赦魏尚一样得到朝廷的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理解。《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所作的一首词。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号海澄,现代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天上的街市》等。

B. 《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 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极为常见,运用广泛。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D. 《愚公移山》中提到“山之阴”,山的南面叫作阴,山的北面叫作阳。我国古代刻在器物上的文字,笔画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答案】 C

【解析】【分析】A项,《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郭沫若;

B项,刘义庆是南朝宋人;

D项,山的北面叫作阴,山的南面叫作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和辨析的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注意对选项进行逐项的审读,认真的判断。

11.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以独特的笔法、结构和章法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校七年级(10)班开展“走进墨香书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活动一·材料探究】

材料一:3幅不同字体的书法作品。

上图中三种书法作品,用比喻的手法说出他们各自的美感,最恰当的一项是()

A.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随性起舞

B.楷书如人漫步行走行书如人端正站立草书如人随性起舞

C.楷书如人正襟危坐行书如人散漫随意草书如人漫步行走

D.楷书如人正襟危坐行书如人随性乱舞草书如人散漫随意

(2)【活动二·观点交流】在开展活动前,余乐同学说:“现在都是智能时代了,我们还需要什么‘走进墨香书法’?”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阐述理由。

【答案】(1)A

(2)不同意。因为体味书法魅力能修身养性,提高我们个人的文化素养;再者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有义务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

【解析】【分析】⑴首先了解汉字字体特点:草书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行书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写起来很轻松。然后从人的肢体动作的角度打比方的,可以是楷书如人端正站立,行书如人悠然行走,草书如人欢快舞蹈。故选A。

⑵书法与中国的文化相表里,是整个民族精神的外化。在几千年的书法发展史上,修身立品、完善人格,始终是书法的主旋律,书法也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我们有义务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据此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⑴A;⑵不同意。因为体味书法魅力能修身养性,提高我们个人的文化素养;再者书法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有义务传承并将之发扬光大。

【点评】⑴本题考查书法鉴赏。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应书法作品,结合书体特点和比喻句特征,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

⑵本题考查表述自己的观点看法。答题时应注意:结合书法的悠久历史,对文化和人的成长的积极作用表述见解,开门见山,观点明确,有条有理,主次分明,用词恰当,言简意赅。

12.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

A. 木兰诗

B. 木兰辞

C. 琵琶行

D. 敕勒歌【答案】 A

【解析】【分析】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这两首诗歌都是叙事长诗,以其深刻的社会思想意义和极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文人所推崇。

故答案为:A

【点评】《木兰诗》又名《木兰辞》,是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古乐府民歌杰作之一,也是现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属安徽省)的一桩婚姻悲剧。

1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简·爱》中,简·爱的经历是:在舅妈家,简·爱直斥骄横凶暴的表哥,她的刚烈令人敬佩;在慈善学校,简·爱深夜去看望病重的海伦,她的善良令人感动;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大胆表白自己的爱恋,她的勇敢令人赞叹。

B.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C. 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 《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用寓言阐述道理是其一大特色。《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都选自此书。

【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学和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其中C项是考查古代的一些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词,现在一般变成一种特殊称谓,“手足”应该指“兄弟”,不是指同学。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文学和文化知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此题时,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人物及故事情节;对一些文学及文化常识要了解。如:宋词的按照词风分的派别豪放派、婉约派;古代因运用借代而逐渐演化而来的一些特殊称谓等。

1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2017年5月21日,“丁酉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湖北随州隆重举行。

B. “诗圣”杜甫的《望岳》共三首,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C.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合称“五经”。

D. 《威尼斯商人》是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喜剧。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重在平时积累,多做题。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 我国四部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作者分别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施耐庵,明代的吴承恩和清代的曹雪芹。

C. 《变色龙》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 寓言一般比较短小,常常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

【答案】 D

【解析】【分析】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D项中提到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人格化的动植物一点,不准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解答时注意细节,文学知识多进行系统整理,便

于识记。

1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 《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 《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答案】 B

【解析】【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B项表述不正确,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逐项字斟句酌辨析正误。《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国内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7.某校九年级开展“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探究】阅读下面材料,并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一则公益广告的截图

材料二:“父母最想要的是什么?”“最让父母伤心的话是什么”某寻媒体对5家七大规模养老院进行调查发现,92%的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是最让父母伤心。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写出二点)

【答案】(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2)父母对孩子无限付出爱;孩子没有完全认识父母的苦心;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仅是希望得以团聚。

(3)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名言、俗语、古诗的积累。解答本题,学生主要靠平时的积累,注意作答案的名言、俗语、古诗应该是与父爱、母爱有关,学生可以选择课内的诗句名言,也可以选择课外自己熟悉的名言、俗、语古诗。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材料一中四幅画面告诉我们:子女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我们不能让父母走在永远等待幸福的路上;材料二告诉我们: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根据上述分析,学生可以总结出答案。

(3)本题考查感悟和启示。解答本题,学生需要紧扣“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主题,并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出具体的回报行动,像在家孝顺父母,不跟父母顶嘴;主动做家务;主动跟父母交流,多加沟通等都可以。

【点评】本题是在“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主题下,让学生积累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古诗,阅读材料后写出探究结果。材料一四幅画面告诉我们:子女的幸福就是父母的幸福,我们不能让父母走在永远等待幸福的路上;材料二告诉我们:老人最想要的是跟儿女团聚,“你别管我”这句话最让父母伤心。本题主要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关键是学生要在“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主题下答题,并能够看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告诉我们的道理。

18.某校组织了以“书法+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收集了丰富的材料(见链接),发出了“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的倡议,呼吁更多的师生学习书法。【链接】

新闻摘录:近日,各地纷纷出台文件,规定本地七至九年级学校,在语文课程或校本课程中每学期安排不低于10课时的书法课。

调查数据:各学校书法教师中,书法专业教师占15%,语文教师兼任占56%,美术教师兼任占29%。

学者感言:写字时,一直有一个红线框成的界线,垂直与水平红线平均分割的九宫格,红色细线图成字的轮廓。红色像一种“界限”,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让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蒋勋《汉字书法之美》

书者留言:

◇柔软的毛笔,可以写出有力的线条:一个个不同的汉字,都有优美的结体;写字还是自己心情的记录,真是太有超了!

◇练字需要凝神静气,汉字书写中的姿势、笔顺、运气等对如何做人都有启发意义。(1)从【链接】材料中,再提炼两个要点作为倡议书的内容。

①学校开设书法课,为培养学生热爱书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活动中,下面这幅陈列在兰州碑林的作品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对这幅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张芝《冠军帖》(局部)

A.线条曲直互生,刚柔相济。

B.采用行书书体,用笔灵话。

C.写法上下牵连,富于变化。

D.笔势有力而丰润,展现书者胸襟。

【答案】(1)②学习书法让人中规中矩,懂得纪律和规矩的意义,并能以此约束自身。

③书法是优美的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自律精神,对于做人有启发意义。

(2)B

【解析】【分析】⑴通读[链接]材料,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分析作答即可。如可提取“我手中毛笔的黑墨不能随性逾越红线轮廓的范围,九宫格让我学习‘界限’‘纪律’‘规矩’”和“练字需要凝神静气,汉字书写中的姿势、笔顺、运气等对如何做人都有启发意义”分析整理即可。

⑵“采用行书书体”错。张芝,字伯莫,敦煌酒泉人。他敢于创新,省略章草的繁难之处,在运笔上使用了流利的笔锋,显示出的奋逸的力量,打破了章草的常规,从而创造了“今草”这种书法体。今草行笔自然,刚柔相济,疏密相宜,后世将张芝列为“草圣”。连后世“书圣”王羲之也说自己的草书不如张芝。打开张芝《冠军帖》,就有纵横气势扑到眼前,疾驰中笔法奇诡多变,回转勾连、舒卷各得其宜。形成了上下贯通、逶迤连绵的纵向气势。线条飘逸而不飘忽,没有火辣辣的气味,而是纯正、脱俗,把草书写雅致了,也写得灵动了。圆转的笔调多,运用不好则大圈圈套小圈圈,雷同且俗气。而在这里,弧度多变,弧形多样,交错包含,不断给人以新鲜感。张芝用笔不是往粗壮雄厚处发展,也非丰腴泽丽,而是笔锋轻入纸,跃起而行,不雕不琢。

故答案为:⑴②学习书法让人中规中矩,懂得纪律和规矩的意义,并能以此约束自身。

③书法是优美的艺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和自律精神,对于做人有启发意义。⑵B。

【点评】(1)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题干要求“提炼两个要点作为倡议书的内容”,阅读材料,从中概括出学习书法的两大好处即可。如根据“学者感言”的内容,可以概括出学习书法可让人中规中矩,并以此约束自身;根据“书者留言”可根据出书法“对如何做人都有启发意义”。

(2)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欣赏。注意观察这幅作品,通篇来看,行气流畅,气势贯通,但仔细审视,相连之字并不多,所以“上下牵连”有误。

19.学校教育的责任就是:必须让每一名学生从小养成诚信这种最基本的道德习惯。为此,班级准备开展“诚信伴我行”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标语。

(2)认真阅读以下材料,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据报道,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明为了兑现之前与学生的承诺——“如果学生不在校园及其周边乱扔垃圾,就和小猪亲嘴”,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亲吻了一头小猪。有人把他亲吻小猪的视频和照片发到了网上,洪耀明随即被许多网友称赞为“中国好校长”,同时,也有人质疑洪耀明这么做是在作秀。

某班围绕“洪耀明是不是‘中国好校长’”这一话题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请你站在正方或反方的立场写一段辩论词。要求结合材料,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个字以内。

(3)为了给活动提供一定的道理论据,请你搜集有关诚信的格言。

【答案】(1)真诚乃做人之本,守信是立世之根。

(2)示例一:我认为洪耀明不愧为“中国好校长”。他的许诺,使学校及其周边卫生状况改善了;他亲小猪兑现了承诺,让学生信服。所以,我认为洪耀明是个管理有方,信守承诺的好校长。

示例二:我认为洪耀明不是“中国好校长”。他作为一个副校长亲小猪,行为失态;他不是从源头上找原因,而是用打赌的教育方式,效果不会长久。所以,洪耀明这么做是在作秀。

(3)示例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

示例二: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示例三: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解析】【分析】(1)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主题不能脱离“诚信伴我行”这一内容。(2)写一段辩论词。务必自己动手写辩词,平时适当阅读一些辩词,形成自己的“辩词意识”。另外自己的辩词一定要自己来务必考虑陈词中闪光的元素。要力争出彩、出效果才可

以有共鸣。首先要确定你是正反还是反方,正方“洪耀明是‘中国好校长’”,反方为“洪耀明不是‘中国好校长’”。要以原材料作为根据,根据必须真实有效。

(3)搜集有关诚信的格言。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积累名言警句,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给活动提供一定的道理论据,要注意是“诚信伴我行”活动,是它统率着材料(道理论据)。

【点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也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B. 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阁下”都属于敬辞。

C. 科举考试,童生应岁试,录取人县学,称为“进学”,也就是中了秀才。

D. 边塞诗,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答案】 B

【解析】【分析】B.说法有误,古代对人的称谓常常要用到敬辞和谦辞,“鄙”“愚”“笑纳”都属于谦辞,“阁下”属于敬辞。

故答案为:B。

【点评】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不属于我国民间文学中的“四大爱情传说”的是() A. 《牛郎织女》 B. 《孟姜女》 C. 《梁山伯与祝英台》 D. 《孔雀东南飞》 【答案】 D 【解析】【分析】中国民间四大爱情传说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宽广、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和其他民间传说故事构成了中国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广大民众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这四个传说全部是爱情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它包括: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故答案为:D 【点评】《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记”“说”“表”“序”“书”“谏”等都是古代文体的名称。 B. 苏轼,字乐天,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 C. “临摹”有两个意思,一是“临”,一是“摹”。其中“临”是看着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纸上临写,写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缩小。 D. “蒲柳人家”指普通贫苦农家,《蒲柳人家》描绘出一幅幅20世纪30年代京东地区北运河农村的风情画,作者是刘绍棠。 【答案】 B 【解析】【分析】ACD表述正确。B.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乐天”是白居易的号。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文学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各种常见文体、史书体例、作家作品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某展室的墙壁上贴有不同书体书写的“科学”一词,按书体演变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文学常识训练1答案

专项训练1 文学常识、诗词填空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2.《致橡树》的作者是舒婷,是我国当代著名诗派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 3.说明书具有说明性,知识性,实用性,并且往往图文并茂。 4.《将进酒》的作者李白,字太白,人称“诗仙”,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这首诗选自《李太白全集》,其诗代表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高峰。 5.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 6.人性之美,美在求善。《善良》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填文学体裁),作者王蒙。 7.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8.《哦,香雪》中,“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开放、现代。 9.《史记》包括本纪,世家,书,列传,表五部分。 10.便条的使用范围广泛,一般常用的便条有请假条,留言条,托人办事条。 11.彤管有炜,说怿女美。(《静女》) 12.说明书具有科学性、说明性、简明性和条理性。 13.“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 14.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15.屈原,名平,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的《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源头。 16.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7.《将进酒》的作者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将”的意思是请。 18.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主要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9.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满族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20.元杂剧四大悲剧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和纪均祥的《赵氏孤儿》。 21.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最多的是描写和记叙。 2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此句选自艾青写的《我爱这土地》。 23.《将进酒》中的“将”的意思是请,作者是李白。 24.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词的词牌名是《雨霖铃》。 25.《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着重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态度。 26.《致橡树》的作者舒婷,是我国当代著名诗派朦胧诗派的代表作。 27.《国殇》是战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屈原的代表作。 28.《获得教养的途径》作者是瑞士(国家)作家赫尔曼·黑塞,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 29.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作品《人生的境界》是一篇文化随笔。 1

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钧,旧时对尊长或者上级用的敬词。如“钧裁”,指对上级裁决的敬称,也指恭请作出决定。 B. 古代常用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千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天启壬戌”为年号千支兼用法。 C. 《诗经》收录了我国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关雎》选自“风”,《蒹葭》选自“雅”。 D. 《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均是我国古代文学游记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有敬辞和谦辞,古代纪年法,文学常识,涉及面广,是对学生的综合考查。C项说法不正确。《蒹葭》选自《诗经·秦风》。不是选自“雅”。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答题时应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提取选项中的关键词语比对相关知识,仔细字斟句酌,归纳辨析正误。 2.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在古代是一种文体,它可以直接说明事物,阐述事理,也可以通过叙事,写人,咏物,议论说道理;也可以发表作者的感想。如韩愈的《马说》,周敦顾的《爱莲说)。 B. 《答谢中书书》作者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人称山中宰相。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C. 雨果,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悲惨世界》等。 D. 《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由孔子弟子编纂而成,共20篇,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 D 【解析】【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D.《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曾作为独立的文章发表。文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 B. 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

文学常识专项练习(参考答案)

文学常识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为“诗三百”,收集了从西汉到春秋五百多年间的作品,共305篇,汉代才定名为《诗经》,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 B.在我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四史”的作品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的范晔《后汉书》和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重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倪焕之》;《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 D. 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人物和代表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有 《巴黎圣母院》和《高老头》。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尚书》和《中庸》;《五经》是指《诗经》、《大学》、《礼记》、《易经》和《春秋》。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她是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代表,著有《漱玉词》,代表作品有《一剪梅》、《如梦令》等。 C.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等,其中《雷雨》的成功创作,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的成熟。 D. 莫泊桑,19世纪英国小说家,他以三百多篇出类拔萃的短篇小说,获得“世 界短篇小说王”的美誉。著名的作品有《羊脂球》、《俊友》和《一生》等。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是西汉末年刘向辑录屈原等人的作品而成的一部诗集。它是我国浪 漫主义诗歌的源头,对后世浪漫主义诗歌的创作影响很大。 B.《窦娥冤》是我国戏剧史上典型的悲剧之一。作者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奠基人, 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后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C.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历史学家和剧作家,他的主要作品 有诗集《女神》、《死水》,其中《女神》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D. 巴尔扎克是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被马克思称为“现实主 义大师”。他创作的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中考 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B.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后世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C. 鲁迅的小说代表作有《风筝》、《孔乙己》、《故乡》等。 D.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答案】 C 【解析】【分析】C项有误,《风筝》是散文,不是小说。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辨析能力,考查的是课内篇目的出处、作家作品等有关的内容。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考生要对选项逐项进行审读,仔细辨析其表达,判断正误。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B. 四种文学样式分别是小说、散文、诗歌、戏剧。 C.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矛盾冲突。 D.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答案】 C 【解析】【分析】C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改为: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在于平时的识记与积累。各类文学体裁的相关知识点都要熟,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根据积累的知识判断正误即可。 3.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A. 《牡丹亭·游园》 B. 《霸王别姬》 C. 《梁山伯与祝英台》 D. 《牛郎织女》 【答案】 C 【解析】【分析】A.《牡丹亭·游园》是昆曲;B.《霸王别姬》是京剧;C.《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D.《牛郎织女》是黄梅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戏曲剧种的把握。注意把握选项句中名称,找出越剧的代表剧目。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这两篇名文的作者分别是范仲淹、欧阳修,他们都是宋代的

师说练习一答案

必修三 第11课师说 精选练习 基础篇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 ..的一项是() A.嗟.乎(jiān)嘉.奖(jiā)阿谀.(yú)师襄.(xiāng) B.跬.步(guǐ)经传.(zhuàn)以贻.(yí)之苌.(cháng)弘 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老聃.(dān) D.驽.马(nú)郯.子(tán)针砭.(biǎn)无长.(zhǎng)无少 【答案】C 【解析】(A嗟.jiē B跬.kuǐ D砭.biān)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B.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士大夫之族.(类、辈) 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是故无.贵无贱(没有) 【答案】D 【解析】(无:无论) 3. 下列对加点词语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古之学者 ..必有师②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 ⑤弟子不必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 ..师之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答案】A 【解析】(学者:古义是求学的人,今义是有专门学问的人;所以:古义是“用来…的”,今义表结果;众人:古义是普通人,今义是很多人;小学:古义是两个词,小的方面 要学习,今义是一个名词,指学制的初级阶段。不必:古义是不一定,今义是不需要;从而:古义是两个词,跟从并且,今义是一个表示结果、目的的连词)

(完整版)小升初文学常识测试题(含答案)[1]1

关于小升初文学常识练习题 一、中国史部分 1、各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元、明清 。 2、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等。 3、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4、“四书”指:;“五经”指:。 5、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道家的老子和,法家的 。 7、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花甲(六十) 古稀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8、《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里的名言。 10、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 12、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 13、《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14、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分发达,尤其是的成就最高: 诗仙,诗圣,诗魔,诗佛,诗鬼,诗囚和,诗豪。 15、初唐四杰是卢照邻、、王勃、。 16、王勃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17、骆宾王7岁写了著名的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8、盛唐有名的田园山水诗人是和。他们的诗歌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田园的自然质朴,诗中有画。 19、盛唐有名的边塞诗人是高适和。他们的诗表现了祖国边塞风光和唐人开拓进取的精神。 20、李白,字太白,号,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年轻时到过中国很多地方,写下了很多歌唱祖国的好诗。他的诗热情浪漫,想象力很丰富,人称“诗仙”。 21、杜甫,字,他的诗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他崇高的爱国爱民的思想,人称。又与李白合称,成为唐代诗歌艺术的顶峰。杜甫的诗歌记下了很多当年的历史事件,所以他的诗又被称为。 22、白居易,字乐天,号,他的诗通俗易懂,重在反映社会各方面的现实生活。白居易有两首特别有名的长诗,分别是《长恨歌》和。 23、范仲淹,字希文,宋代著名文学家,代表作是,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24、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欧阳修、苏辙、王安石、曾巩”,前两位是唐代人,后六位是 人。北宋时期“三苏”指三父子。 25、宋词一般分为“豪放派”和。“豪放派”代表词人。“婉约派” 代表词人。

(完整版)小升初文学常识练习题

小升初文学常识练习题 一、中国史部分 1、各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先秦散文、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中国流传最广的神话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等。 3、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总集是《尚书》,相传曾经由孔子编选。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西周至春秋中期各地方民族及朝庙乐章共305首。 4、“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5、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离骚》中的名句。 6、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7、而立(三十) 不惑(四十) 知天命 (五十) 花甲(六十) 古稀 (七十) 耄耋(八九十) 期颐(一百) 8、《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行,由孔子的学生写成。这部儒家经典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朋友从远方来是值得高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做的事,不应该让别人去做),这是孔子《论语》里的名言。 10、《史记》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写的一部史书,也是纪传文学的典范。 1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12、陶渊明,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大诗人。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___“田园诗人” 。 13、《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14、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分发达,尤其是唐诗的成就最高: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15、初唐四杰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杨炯。 16、王勃写了著名的《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 17、骆宾王 7岁写了著名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及答案(1)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B.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副对联中,提到的“父子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C. 《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契诃夫,俄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长篇小说《俊友》等。 D.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是鲁迅先生针对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是一篇富有战斗力的驳论文,语言尖锐犀利,带有讽刺意味。 【答案】 C 【解析】【分析】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2.选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而“小李杜”指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B.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作品之一。 C. “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以称功德或申鉴戒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一般是用韵的,例如《陋室铭》。 D. 《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该书。 【答案】 A 【解析】【分析】A项“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误,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答题时应注意,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体知识、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

文学常识模拟测试题

文学常识模拟测试题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水浒传》,作者施耐庵。 B、《关睢》和《蒹葭》两首诗都选自《诗经》。 C、《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江城子"为词牌名。 D、《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选自《稼轩长短句》,作者苏轼。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是() A、《春》和《背影》的作者是朱自清。 B、《马说》和《捕蛇者说》的作者分别是柳宗元、韩愈。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 D、《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和《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都是法国作家。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完全正确的是() A、《关睢》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作品,《天净沙。秋思》是元朝马致远所作的散曲。 B、《卖白菜》和《背影》是叙事散文,《白杨礼赞》和《春》是抒情散文。 C、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文章正确的顺序是《出师表》《捕蛇者说》《醉翁亭记》《陋室铭》。 D、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和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都是小说。 4、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B、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唐宋八大家"中,有苏氏三父子,他们是父亲苏洵,儿子苏轼和苏辙。 C、《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辞官还乡的故事。 D、我们学过的鲁迅的《祝福》、《藤野先生》都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5、选出下列文学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宋代人,他的作品还有《岳阳楼记》。 B、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C、《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且介亭杂文》,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孔乙己》。 D、《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 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点评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纪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C、《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逊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7、下面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漱玉词》《稼轩长短句》的作者分别是李清照、辛弃疾。 B、封建王朝的官吏降职或者远调叫做"谪". C、《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代表作。 D、《小橘灯》的作者是冰心,她还著有诗集《繁星》《春水》。 8、选出下面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

职高语文文学常识试题 一1.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_______集是《诗经》,收集了从______初年到_______中叶大约500年间的 诗歌_______篇。按音乐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诗经》的表现手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其中《硕鼠》主要运用的是_______。.《诗经》的形式主要是____言诗,广泛而深刻的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______ _的传统。 2."楚辞"的主要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时期_______国人,是我国古典诗歌_______ 的源头 3两汉历史散文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它开创了传记文学之先河。 10.最长的一部长篇叙事诗是《》,它和《木兰诗》合称"___________"。 12.东晋诗人陶渊明,号_______开创了_______诗一体,大大提高了五言诗的艺术水平。 16.被称为"李杜"的是________、_________。"小李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1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_________的诗句。 19.宋词有"婉约"和"豪放"之分,"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是________和________,"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________和_________。 21."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元杂剧最有名的作家是__________。代表作是《》、《》等。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23.《》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27.标志着中国长篇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成熟的是吴敬梓的《》和曹雪芹的《34.文学史上"风骚"并称,其中"风"指____________,"骚"指___________。 35.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内容,其中"四书"指《》、《》、《》、《》,"五经"指《》、《》、《》、《》、《》。 36.古代用"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指___ _、____ 、___ _、____ 、___ _、___ _、___ _、____、____、____。 37.《师说》一文中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其中"六艺"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1.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______,原名_____字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 家、_______家、 ______家,小说代表作是《》。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小说集有《》、《》和历史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等。 3.夏衍,原名________现代著名戏剧家,他的报告文学《》被称为我国报告文学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4.老舍,原名_________,字_____ _现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代表作《》;话剧代表作《》;他也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称号。 5.朱自清,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我国著名的散文家、________、________。被毛泽东同志高度赞扬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散文代表作有《》、《》等;散文集有《》、《》;诗文集有《》。 13.曹禺,原名__________,现代著名剧作家,成名作和代表作是《》,它的问世,使中国有了可以同世界优秀剧作上媲美的话剧作品。 14.司马迁,字______,_______(朝代)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是《》,它是我国的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它的原名是《》,是司马迁历时十余载而成的一部传世之作。全书共_____篇,52万多字,共分为五部分:8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成就最高的是______和_____。它开创了记传体之先河,被列为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本书被鲁迅誉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我们学过的《鸿门宴》选自《·》。 16.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____,北宋眉山人,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19.李白,字______,号_________,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________"。代表作《》。 语文文学常识试题荟萃1 / 3

新部编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出自() A. 叶圣陶 B. 文天祥 C. 郭沫若 D. 鲁迅【答案】 D 【解析】【分析】出自近代鲁迅的《自嘲》。全文: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故答案为:D 【点评】这首诗,“横眉”两句成为传诵的名言,“横眉”、“俯首”形象地写出了革命战士对待敌人和对待人民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 2.下列对汉字“宁”的书法字体鉴赏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颜真卿的“宁”字是楷书,横画细竖画粗,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 B. 《曹全碑》中的“宁”字是隶书,笔画正行,字体扁平匀称,奔放豪逸。 C. 王羲之的“宁”字是行书,笔画遒劲稳健,整体上刚健娟秀、朴素精巧。 D. 张旭的“宁”字是草书,笔画连绵不断,跌宕起伏,奔突游走,如龙蛇飞动。 【答案】 B 【解析】【分析】B项中,奔放豪逸是奔放洒脱的意思。但“笔画正行,字体扁平匀称”,更多是方圆相济,轻重有致,“奔放豪逸”这个鉴赏便不符合。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素质能力及文化素养。考生在平时要积累相关的知识,对有关书法的名家、书法字体特征、代表人物、作品等都应有一定的了解。 3.关于文学常识下列说法无误的一项() A. 新闻的结构分为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 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一般由自己记叙。 C. 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是一联,共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 D.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答案】 D 【解析】【分析】A.有误,新闻的结构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B.有误,传记一般由别人记叙; C.有误,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故选D。

文学常识训练

文学常识训练 1.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怀疑与学问》-----顾颉刚-----中国历史学家 B.《创造宣言》-----陶行知-----中国教育家 C.《三顾茅庐》-----罗贯中一一元末明初小说家 D.《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北宋词人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中,塑造了刘备这一英雄形象;“桃园三结义”表现了他的远大志向;“三让徐州表现了他的忠厚仁义;“三顾茅庐”表现了他思贤若渴。 B.杜小康是善良、有担当的孩子,他把家里的镰刀借给学校,用拳头保护了弱小的纸月,随父亲放鸭,承受了孤独的考验。 C.《老人与海》中主人公圣地亚哥在处于不利地位的困境中,勇敢地“驶向更远的地方”,终于捕到一条力量比他大得多的大马林鱼。 D.简·爱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与表哥、舅妈以及学校校长对抗,长大后又以独立的人格和勇敢的个性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B.《红楼梦》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C.《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年间。作者借古讽今,用以影射清代的社会现实。作品矛头指向封建科举制度,揭露士大夫的丑恶面貌,描绘出一幅“儒林”人物群魔乱舞的图。 D.《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元代施耐庵依据民间传说的故事编纂的第一部歌颂农民斗争的长篇小说《水浒传》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著名的杂文,节选自《坟》 B.《怀疑与学问》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 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C.《论教养》一文通过列举各种现象探究了“真正的教养”和“优雅风度” 的本质。 D.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将其一生投身 于人民教育事业的改革中。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把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叫做“阴”,把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叫 做“阳”。如“河阳”指黄河南岸,“汉阴”指汉水北岸。 B.谪,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即滕子京降职 到岳州做太守。 C.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 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D.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有吃粽子、 赛龙舟等风俗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莫泊桑,19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人称“短篇小说 巨匠”,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B.《孤独之旅》的作者曹文轩,精擅儿童文学,是中国少年写作的积极倡 导者、推动者。主要小说有《草房子》《青铜葵花》《山羊不吃天堂草》 《根鸟》等。2016年曹文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C.《故乡》选自《呐喊》,文章里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前后的变化表明辛 亥革命是一场欺压百姓的运动。 D.《故乡》以叙事主人公“我”回故乡迁居的经历(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描述了那一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疾苦。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岳阳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B.《岳阳楼记》以“记”为名,借题发挥。 C.范仲淹,子希文,溢号文正。“唐宋八大家”之一。 D.“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是一副题岳阳楼的名联。 .8,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敬业与乐业》一文的作者围绕主题,只对“敬业”和“乐业”两个观 点进行论述,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有“敬”和“乐”的精神与态度 B.《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 的文章 C.《论教养》一文透过众多“有教养”和“无教养的现象,探究“真正的 教养”和“优雅风度”的本质,深入浅出,富有现实意义 D.《精神的三间小屋》通过对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 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 9.下列对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悲愤。 B.余光中的诗歌《乡愁》抓住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表达内心 情感,四个意象分别对应人生的四个阶段: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未来。 C.《沁园春·雪》作者描写了长城、大河山脉、高原等景物,这些景物不 全是作者亲眼所见,有实写的内容,又有作者根据眼前的景物想象、联想 的内容。 D.《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从不同角度写“人间的四月天”,正是为了全面 春现爱之深情之切:盒之蜜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当代女诗人舒婷,朦胧诗派的代表 作家之一。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感情,表达了 其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B.《梅岭三章》的作者是中国人民解放 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的军事家陈毅元帅。写作诗歌时,他在梅山被围, 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他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 C.《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现代诗人、翻译家戴望舒,《雨巷》是他 的代表作之一。题目中的萧红,是现代女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呼兰 河传》。 D.《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短篇小说“幻想曲”《海燕之 歌》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春天的旋律》。 1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初中中考语文文学常识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学常识 1.“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A. 曹操 B. 刘备 C. 谢安 D. 孔子 【答案】 C 【解析】【分析】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古时,指出山为官,为褒义词。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故答案为:C 【点评】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儿用他一刻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土山隐居,邀人下棋,落个耳根清静。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拟浙江会稽东山景色,在土山上大兴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为东山。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马说》——韩愈——世称“韩昌黎” B. 记是古代一种记叙性文体——《醉翁亭记》——欧阳修——谥号文忠 C.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种文体《出师表》——诸葛亮——字孔明 D. 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字景濂 【答案】 D 【解析】【分析】ABC正确。D.错在“序是古代一种介绍书的内容的文体”,《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赠序,内容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是临别赠言性质的文体。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文体常识,属于文学常识的一种。古代的主要文体有以下几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骈文、赋。诗歌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诗、词、曲;散文文体下有以下几种亚文体:古文、记、古议论文、奏章、序跋、赠序、史传等这些文体常识在平时学习是要进行积累,特别是要结合具体文章了解其特征。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 《雨的四季》一文写的不是某个特定地域、特定季节的雨,而是展现雨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中的不同形象和特点,写四季的雨景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热爱雨、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C.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是后人加的。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D. 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形式固定。一般每首八句,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颈联,五,六句叫颔联,七,八句叫尾联。颈联、颔联一般要对仗。 【答案】 D

文学常识必考题训练及解析(三)

古代文学常识80道必考题训练及解析(三) 4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六经,是《诗》《书》《礼》《易》《论语》《春秋》的合称。“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的就是“六经”。 4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通判泉州”中的“出”,指的是京官外调。如白居易《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 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孟子》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C.国子监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学,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是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而非教育行政机构。 D.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长官为户部尚书。 4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道’’是宋仁宗赵祯年号。所谓“年号”,是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礼部’’是古代“六部”之一,管理国家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等,并负责接待四方宾客等事务。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地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御史”是古代一种官名,其职责多有变化。自秦朝开始,御史专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4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

美国文学常识练习题

美国文学练习题 1. William Faulknerw(福克纳)is the author of ______. a.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b. Sound and Fury(喧嚣与骚动) c.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d. Scarlet Letter a远离尘嚣Thomas Hardy 托马斯·哈代 c.丧钟为谁而鸣(海明威的著作) d红字: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2. Robert Frost is a famous_______. a. novelist 小说家 b. playwright 剧作家 c. poet 诗人 d. literary critic文学评论家 3.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is one of the great works by ________. a. Jack London b. Charles Dickens c. Samuel Coleridge d. Earnest Hemingway

4. _______refers to some contrast or discrepancy between appearance and reality. a. Allegory 寓言 b. Conflict 冲突,矛盾;斗争;争执 c. Irony 讽刺;反语 d. Flashback 倒叙;闪回 5. The great transcendental 超验的work by Henry David Thoreau is______. a. Nature b. Walden瓦尔登湖 c. Experience d. Essays B亨利·大卫·梭罗(美国作家及自然主义者) 6. Mark Twain shaped the world’s view of America and made a combination of _____and serious literature(严肃文学杨). a. American folk humor美国民间幽默

文学常识练习题

例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初唐四杰”是唐初文学家王勃、陈子昂、张若虚、骆宾王的合称。四人在初唐文坛具有较高成就,扭转了当时过于靡丽的文学风气,对唐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B.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创作上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C.闻一多,现代著名爱国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在诗歌创作上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代表作品有《红烛》《死水》等 D.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革命作家,主要作品是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中塑造的青年英雄保尔·柯察金形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青年例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阿房宫赋》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代表作,赋是散文的一种,多采用夸张、铺陈、对偶、排比等手法。 B.《昆琶行》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代表作,属古体诗中的长短歌行体。 C.《药》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通过明暗两条线展开故事情节,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国民的愚昧麻木, D.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例3.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及人物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陈寿—《三国志》一小说——诸葛亮 B.老舍—《茶馆》—戏剧——王利发 C.莫泊桑—《项链》——小说——玛蒂尔德 D.曹雪芹—《红楼梦》—小说——贾宝玉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A.鲁迅的《阿Q正传》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反封建的白话小说。《呐碱》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 B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外国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战争与和平》、《饮差大臣》、《浮士德》的作者依次是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果戈理、海涅。 D.老舍是杰出的小说家、戏剧家,其代表作,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有《茶馆》、《龙须沟). 2.作品、体裁、作家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小说一—罗贯中 B.《太阳礼赞》——诗歌——郭沫若 C.《威尼斯商人》——戏剧——莎士比亚 D.《过秦论》—散文——贾谊高 4.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星河。对下面唐代诗人所处时期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初唐诗人有王勃、骆宾王、卢照邻、杨炯、陈子昂等。 B.盛唐诗人有孟浩然、王之涣、王维、李白、岑参等. C.中唐诗人有孟郊、韩愈、柳宗元、白居易、李贺等。 D.晚唐诗人有杜甫、贾岛杜牧李商隐、温庭筠等。 5.下列作家、作品及时代、国别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