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煤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煤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煤化学》习题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绪论

1 煤炭综合利用有什么意义?

答:煤炭综合利用是指煤的非燃料利用,开展煤炭综合利用

(1)有利于合理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不仅可以作燃料,也适用于许多其它工业用途。如果以

煤炭作为燃料的价值为1,则加工成煤焦油能增值10倍,加工成塑料能增值90倍,合成染

料能增值375 倍,制成药品可增值750倍,而制成合成纤维增值高达1500倍。(2)有利于减轻污染,保护环境

开展煤炭的综合利用是消除公害、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煤炭加工所产生的煤灰、煤渣

废气、废液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利用。

(3)有利于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互相依存,共同发展

煤炭资源与石油资源相比要大得多,从长远观点看,发展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就显得尤

为重要。以这种煤作为原料可以得到很多石油化工较难得到的产品,如萘、酚类等,从煤

中可以独特地制得一些带有五环的化合物如茚、苊,以及三个芳香环以上的化合物,如蒽、

菲、芘、苊蒽、晕苯等稠环化合物。另外,煤炭可以生产大量的烯烃和烷烃制品以补充石油

原料的不足。

2 煤炭综合利用有那些工艺方法

答:煤炭综合利用的主要工艺方法有:干馏、气化、液化、炭素化和煤基化学品(1)干馏――将煤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炭化,以得到焦炭、焦油和煤气的工艺

过程。

按加热终温的不同,煤的干馏可分为三类:

低温干馏干馏终温500~550℃产物:煤气、低温焦油、半焦

中温干馏干馏终温600~800℃产物:煤气、中温焦油、半焦

高温干馏干馏终温950~1050℃产物:煤气、高温焦油、焦炭

煤的干馏是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煤炭综合利用方法。

(2)气化――将煤(煤的半焦、焦炭)在气化炉中加热,并通入气化剂(空气、氧气、

水蒸气或氢气),使煤中的可燃成分转化为煤气的工艺过程。

(3)液化――采用溶解、加氢、加压与加热等方法,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液体产物

的工艺过程。

(4)炭素化――以煤及其衍生物为原料,生产炭素材料的工艺过程。

(5)煤基化工原料与煤基化学品――通过化学加工,利用煤生产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

的工艺过程。

3 研究和开发洁净煤技术有什么意义?

答:(1)可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在生态系统环境允许的条件下扩大煤炭的利

(2)可大幅度提高利用效率与经济效率,减低煤需求的增长速度。

(3)可促进能源供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以平稳过渡到石油后时期。

4 洁净煤技术有那些研究内容?

答:国际上十分重视CCT 开发,美、日、欧、澳等都在投入巨大的增进进行研究与开

发。涉及的内容构成主要有四个方面:

2(1)煤转换技术:煤气联合循环发电,城市煤气化,地下煤气化,煤液化,燃料电池,

磁流体发电。

(2)燃料前处理:高效选煤(除灰、脱硫),型煤(工业、民用、特种),水煤浆与油

煤浆。

(3)燃烧中处理:低污染燃烧,燃烧中固硫,硫化床燃烧,涡旋燃烧。

(4)燃烧后处理:煤气净化,灰渣处理与利用。

1994 年,中国提出“中国洁净煤技术计划研究”的报告,列出第一轮CCT开发研究项目

共11 项:选煤、型煤、先进燃烧炭、流化床燃烧、煤气联合循环发电、磁流体

发电、烟煤

气净化、煤炭净化、液化、燃料电池、水煤浆。

第一章煤的种类、特征与生成

1.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划分几大类?其主要特征有何不同?

答:根据成煤植物种类的不同,煤主要可分为两大类,即腐殖煤和腐泥煤。

腐殖煤在自然界分布最广,储量最大。主要特征是颜色为褐色和黑色,多数为黑色;光

泽暗;用火柴点火不燃烧;氢含量一般<6%;低温干馏焦油产率一般<20%。

腐泥煤数量很少。主要特征是颜色多数为褐色;光泽光亮者居多;用火柴点火不燃烧;

氢含量一般一般>6%;低温干馏焦油产率一般一般>25%。

2.按煤化程度,可以将腐植煤分为几大类?它们有那些区分标志?

答:根据煤化度的不同,腐植煤广义地可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大类。其区

分标志可以两两列表比较说明。

表1 泥炭与褐煤褐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泥炭褐煤

外观有原始植物残体,

土状无原始植物残体,

无明显条带

在沸腾的KOH中棕红-棕黑褐色

在稀HNO3 中棕红红色

表2 褐煤与烟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褐煤烟煤

颜色褐色、黑褐色黑色

在沸腾的KOH中褐色无色

在稀HNO3 中红色无色

表2 烟煤与无烟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烟煤无烟煤

颜色黑色灰黑色

光泽有一定光泽金属光泽

外观呈条带状无明显条带

燃烧现象多烟无烟

3.主要的成煤期及其代表性植物是什么?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组成有何区别?答:(1)地史上有5 个世界性的聚煤期: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中侏罗世,晚

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一早第三纪。

我国的聚煤期分布有一定的特殊性。晚二叠世、晚第三纪仍有重要煤田,晚白垩世却无

3重要聚煤作用。我国的聚煤规模以早、中株罗世居首,但从煤质和地理分布来看,石炭纪与

二叠纪更为重要。我国聚煤期连续性较好,地史上基本不聚煤的只有两段:早三叠世一中三

叠世,早白垩世晚期一晚白垩世。

各成煤期的代表性植物分别为:

泥盆纪~二叠纪:蕨类植物,如桫椤

白垩纪~三叠纪:裸子植物:如银杏、苏铁

第四纪~第三纪:被子植物:如古果、橡木

(2)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组成的主要区别在于:低等植物主要是由单细胞或多细胞

构成的丝状或叶片状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划分,如细菌和藻类,主要成份是蛋白质。

高等植物则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划分。除了苔藓外,高等植物常能长成高大的乔木,具有

粗壮的茎和根,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纤维素)和木质素,成为重要的成煤物质来源。

4.成煤的地质年龄与煤的变质程度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不一致。这是因为地质年龄是指成煤时间的相对长短,而变质程度是指成煤物质在

成岩后在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地质化学因素作用下达到的化学成熟度。对于后者,时间的长

短仅仅只是一个作用因素,并非成煤时间长的煤变质程度就一定高。

5.腐植煤的成煤过程主要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答:腐殖煤的成煤过程大致可分为泥炭化阶段和煤化阶段。

泥炭化阶段是指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植物所有的有机组分和泥炭沼泽中的微生物都参与了成煤作用。从

化学角度看,成煤植物发生了生物化学变化;从物理化学的角度看,成煤植物发生了凝胶化

作用和丝炭化作用。

煤化阶段是指以泥炭被无机沉积物覆盖为标志,泥炭化阶段结束,生物化学作用逐渐减

弱以至停止,在物理化学和化学作用下,泥炭开始向褐煤、烟煤和无烟煤转变的过程。在煤

化阶段,由于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的作用,泥炭和后续美化产物主要发生地质化学变化。

6.泥炭化阶段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有哪几种类型?

答:在泥炭化阶段,植物遗体的变化是十分复杂的。根据微生物的类型和作用,其生物

化学作用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植物遗体暴露在空气中或在沼泽浅部、多氧的条件下,由于需氧细菌和真菌

等微生物对植物进行氧化分解和水解作用,植物遗体中的一部分被彻底破坏,变成气体和水,

另一部分分解为较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为腐殖酸;而未分解的稳定

部分则保留下来。

第二阶段:在沼泽水的覆盖下,出现缺氧条件,微生物中的需氧细菌被厌氧细菌所替代。

厌氧细菌与需氧菌完全不同,它们的生命活动不需依靠空气中的氧,而能利用植物有机质中

的氧,故发生了还原反应,结果留下了富氢的残留物。

第一阶段保留下来的分解产物,经过厌氧细菌的作用,一部分成为微生物的养料,一部

分合成为腐殖酸和沥青质等较稳定的新物质。

第二阶段对于泥炭化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如果植物遗体一直处在有氧或供氧充足

的环境中,将被强烈地氧化分解,发生全败或半败作用,不再有泥炭生成。

7.煤的变质因素有那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

答:变质作用的原因:引起煤变质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时间和压力。

温度是煤变质的主要因素,这一点已为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所证实。而且似乎存在

一个煤变质的临界温度。转变为不同煤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大致为:褐煤40~50℃,长焰煤<

100℃,典型烟煤一般<200℃,无烟煤一般不超过350℃。

时间也是煤变质的一个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某种温度和压力等条件作用于

4煤的过程的长短。温度和压力对煤变质的影响随着它的持续时间而变化。时间因素的重要影

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受热温度相同时,变质程度取决于受热时间的长短。受热时间短的煤变质程度低,

受热时间长的煤变质程度较高。

第二,煤受短时间较高温度的作用或受长时间较低温度(超过变质临界温度)作用,可以

达到相同的变质程度。

压力也是煤变质阶段不可缺少的条件。压力不仅可以使成煤物质在形态上发生变化,使

煤压实,孔隙率降低,水分减少,而且还可以使煤的岩相组分沿垂直压力的方向作定向排列。

人们一般认为压力是煤变质的次要因素。

此外,有些研究者还认为放射性因素也能影响煤的变质。

8.煤化度与变质程度有何异同?

答:煤化度是指泥炭在成煤诸因素共同作用下所达到的化学成熟程度(即煤化程度),

变质程度原指岩石的变质,在此是指(成岩后的)褐煤在地质化学作用下向烟煤、无烟煤转

变的程度。两个概念描述成煤过程的起点和范围不同,煤化度的起点是泥炭,描述了美化作

用全过程;变质程度的起点是褐煤,仅描述煤的变质作用阶段。但在英文中,对这两个概念

不加区别,都称为“rank”。

9.煤的变质类型对成煤有什么意义?

答:按变质条件和特征,煤的变质类型分为深成变质作用、岩浆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

用三种。

深成变质作用形成的煤,其煤质变化符合希尔特定律,可以指导煤矿的勘探、开采和预

测矿区煤质变化。而岩浆变质作用和动力变质作用基本上是局部现象,也不符合希尔特定律。

10.泥炭的堆积环境对煤质有什么影响?

答:研究表明,泥炭的堆积环境对煤的岩相组成、硫含量和煤的还原程度有显着的影响。

(1)近海煤田的煤富含镜质组,也有相当数量的壳质组;而内陆煤田的煤则富含树脂

体和惰质组。一般趋势是海水的影响越大,则煤的富氢岩相成分越多。

(3)近海煤田的许多煤层,煤中的硫分都相当高,有的甚至高达8%~12%,而远海型

煤田的煤一般硫分都比较低。

(3)近海煤田某些煤层的煤,与变质程度相同、煤岩组成相近的其他煤比较,挥发分

和硫、氢、氮的含量都较高,黏结性较强,发热量和焦油产率也较高,因此称为强还原煤。

11.凝胶化与丝炭化对煤中显微组分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答:泥炭化阶段的凝胶化作用和丝炭化作用是煤中镜质组和丝质组的起源。

凝胶化作用进行的强烈程度不同,产生了形态和结构各异的凝胶化物质。作为两个极端

的例子,当凝胶化作用微弱时,植物的细胞壁基本不膨胀或仅微弱膨胀,则植物的细胞组织

仍能保持原始规则的排列,细胞腔明显;当凝胶化作用极强烈时,植物的细胞结构完全消失,

形成均匀的凝胶体。经过成岩阶段的镜煤化作用转变成煤后,前者形成木媒体或结构镜质体,

后者形成基质镜质体或无结构镜质体。在这两种极端的显微成分之间,当然还存在若干凝胶

化(镜煤化)程度不等的过渡和变形成分,如木质镜媒体、碎屑镜质体等。这些凝胶化过程

中形成的不同产物不仅在形态上存在差别,成煤后在理化性质上也有所差异,但因为它们的

工艺性质比较接近,故一起归并为镜质组。

植物的木质纤维组织在泥炭沼泽的氧化环境中,受到需氧细菌的氧化作用,产生贫氢富

碳的腐殖物质,或遭受"森林火灾"而炭化成木炭的过程称为丝炭化作用,其产物统称为丝炭。

有的细胞孔壁完整干净,称为软丝炭;有的细胞孔壁填充黏土,称为硬丝炭;有

的细胞孔壁

破裂为碎屑,称为碎屑丝炭。成煤后它们的粉碎性能差异很大,但热工艺性质却相近,故均

归属于丝质组(惰质组)。

5第二章煤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1.试述煤的工业分析的基本思想。

答:煤的工业分析的基本思想认为,煤是由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炭四个部分组成

的。在同一基准下,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炭=100,%。

2.试述煤的元素分析的基本思想。

答:煤的元素分析的基本思想认为,煤的有机质是由碳、氢、氧、氮和硫五种元素组成

的。在同一基准下,有:C+H+O+N+S+M+A=100,%。

3.煤中水分存在的形态分哪几种?它们与水分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关系?

答:(1)按其在煤中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化合水三种。(2)外在水分与煤的结合方式是机械结合,附着在煤的颗粒表面以及直径大于10 -5 cm

的毛细孔中,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压相等,易蒸发,室温下风干可失去;

内在水分与煤的结合方式是吸附或凝聚,存在于煤粒内部直径小于10 -5 cm 的小毛细孔

中,蒸汽压小于纯水的蒸汽压,较难蒸发,加热至105~1l0℃时才能蒸发。

化合水与煤的结合方式是化学健力,必须在更高的温度下才能失去。

4.最高内在水分MHC与煤的煤化度有什么关系?

答:内在水分与煤化度关系明显

低煤化度的褐煤的MHC 可高达20%以上。随着煤化度的提高,MHC 减少,最小值小

于1%。到高变质的无烟煤阶段,由于缩聚的收缩应力使煤粒内部的裂隙增加,MHC 又有

所增加,达到4%左右。因此,可采用MHC 作为低煤化度煤的一个分类指标。

5.煤中矿物质有哪几种来源,洗选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矿物质的来源与煤中灰分的

种类有什么联系?

答::(1)矿物质一般有三个来源:原生、次生、外来矿物质。

原生矿物质(结构矿物质)来源于成煤植物,主要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类,与有机

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参与煤的分子结构,呈细分散分布,很难用机械方法洗选出。

次生矿物质是在成煤过程中,由外界混入煤层中的矿物质,以矿物夹层、包裹体、结核

状存在于煤中。选除的难易程度与其分布形态有关。

外来矿物质是在采煤过程中混入煤中的顶、底板岩石和夹矸层中的矸石,一般易分离。

(2)原生矿物质燃烧后形成煤的母体灰分,但含量较少,一般仅为1%~2%。

原生矿物质和次生矿物质燃烧后形成煤的内在灰分。

外来矿物质燃烧后形成煤的外在灰分。

6.灰分的组成与灰熔点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有何工业意义?

答:

7.煤中的硫有哪几种存在形态,煤中的硫分对煤的应用有什么影响?

答:(1)通常以有机硫和无机硫的状态存在。有机硫指与煤有机结构相结合的硫,其组

成结构非常复杂,主要存在形式有硫醇、硫醚、双硫醚以及呈杂环状态的硫醌和噻吩等。

无机硫主要来自矿物质中各种含硫化合物。主要有硫化物硫和少量硫酸盐硫,偶尔也有

元素硫存在。

硫化物硫有黄铁矿(正方晶系FeS2)、白铁矿(斜方晶系FeS2)、磁铁矿(Fe7S8)、闪锌

矿(ZnS)和方铅矿(PbS)等。

(2)煤中的硫分对煤利用的影响――十分有害

6炼焦时,约60%的硫进入焦炭。硫的存在使生铁具有热脆性,用这些生铁炼制钢不能

轧制成材。为了除去硫,在高炉生产中需要增加石灰石和焦炭用量,因而导致高炉生产能力

降低,焦比升高。经验表明,焦炭中硫含量每增加0.1%,炼铁时焦炭和石灰石将分别增加

2%,高炉生产能力下降2%~2.5%。因此炼焦配合煤要求硫分小于1%。

煤气化时,由硫生成的二氧化硫不仅腐蚀设备,而且易使合成催化剂中毒,影响操作和

产品质量。

燃烧时,煤中的硫转化为二氧化硫排入大气,腐蚀金属设备和设施,污染环境,造成公

害。

8.何为基准,煤的分析数据为何要用基准表示?

答:由于煤中水分和灰分变化很大,同一种煤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表现出不同的状态。在

这些不同状态下,同一个分析项目的结果将出现很大的差异。

为了使不同来源的分析数据具有可比性,在报告分析结果时,不仅要用标准规定的统一

符号来表示这些分析项目,而且还必须给出实际分析煤样或理论换算煤样的基本状态。

用以表征煤样基本状态的统一尺度,即为基准。

9.画出基准关系图,并说明换基计算的基本思想和一般规律。

答:基准关系图(参教材P43 图2-3)

换基思想:基准换算基本原理――物质不灭定律。该定律应用于此可以表述为:煤中任

一成分的分析结果采用不同的基准表示时,可以有不同的相对数值,但该成分的绝对质量不

会发生变化。

一般规律:

(1)同一基准才可以相加减;

(2)基准状态包括的物质成分越多,某一成分的相对含量越小。

10.已知某煤Mad=14.8%,Aad=6.4%,称取该煤样1.53612 克,在815±10℃温度下隔绝空气

加热7分钟,加热后试样残重0.640克,求该煤样的Vad,FCad?

答:依题意,在900±10℃温度下隔绝空气加热7 分钟为测定挥发分实验。

由公式(2-10),有:

ad ad M

m

m V 100 1

54 . 43 8 . 14 100

53612

.

1

640 . 0 53612 . 1

,%

FCad = 100-(Mad+ Aad+ Vad)=100-(14.8+6.4+43.54)= 35.26,%。

11.某煤Mar=9%,Mad=1.0%,Ad=10%,Vdaf=31%,计算其Mf和FCad。

答:解:依题意,ar f f M M , 。由公式(2-34),有

08 . 8 1 100 1 9 100

100 100

,

ad ad ar

ar f M M M M ,%;

90 . 9

100

1 100 10

100

100 ad

d ad M A A ,%;

62 . 27

100

1 90 . 9 100 31

100

100 ad ad

daf ad M A V V ,%;

48 . 61 1 90 . 9 62 . 27 100 100 ad ad ad ad M A V FC ,%。

712.已知某煤Mad=2.05%,Ad=14.14%,Vd=28.35%,求Vad和Vdaf?答:

% 77 . 27

100

05 . 2 100 35 . 28

100

100 ad

d ad M V V

% 02 . 33 4 . 14 100 100 35 . 28 100 100

d d daf A V V

13.某煤样Mad=3.0%,Aad=11%,Vad=24.0%,试求FCad、FCd、FCdaf。解:依题意,00 . 62 24 11 3 100 100 ad ad ad ad V A M FC ,% 34 . 11 3 100 100 11 100 100

ad ad d M A A ,%

74 . 24 3 100 100 24 100 100

ad ad d M V V ,%

90 . 27 34 . 11 100 100 74 . 24 100 100

d d daf A V V ,%

92 . 63 74 . 24 34 . 11 100 100 d d d V A FC ,%

10 . 72 9 . 27 100 100 daf daf V FC ,%,解毕。

14.某配合煤Vd,coal=29.%,Vd,coke=1.10%,求全焦率Kd?

解:由全焦率计算公式,有

29 . 73 5 . 1 100 10 . 1 100 29 100 100 100 100

, ,

d cok

e d coal

d V V K

15.某厂采用如下性质的单种煤配合炼焦:

煤种配煤比(干基)/% Mar/% Ad/% Vdaf/% St,d/%

A 70 9.2 10.09 19.80 0.5

B 30 6.8 8.82 38.09 0.6

求配合煤的Mar,Ad,Vdaf,St,d?

解法一:配合煤的Mar,Ad,Vdaf,St,d 都具有加和性,但这种加和性必须是根据配比加

权。题中给定的配比70:30 仅指干煤,其它基准下的配比应按换基原理换算。甲煤的收到基配比为

100100

7077.09

1001009.2 ard

ar RR M ,%;

乙煤的收到基配比为

100100

3032.19

1001006.8 ard

ar rr M ,%;

甲煤的无水无灰基配比为

94 . 62

100

09 . 10 100 70

100

100 d

d daf A R R ,%;

8乙煤的无水无灰基配比为

35 . 27

100

82 . 8 100 30

100

100 d

d daf A r r ,%;

(2)按各基准下的配比加和,得配合煤的各指标:49 . 8

19

.

32

09

.

77

19 . 32 8 . 6 09 . 77 2 . 9

ar M ,%

71 . 9

100

30 82 . 8 70 09 . 10

d A ,%

煤化学答案

第二章习题 1、煤就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P6 答:煤就是由植物生成的。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植物化石与炭化了的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的薄片可以瞧到植物细胞的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的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与性质与煤类似的人造煤。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就是由高等植物变来的。 2、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 P12 答: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腐植煤:高等植物腐泥煤:低等植物 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3、简述成煤条件。P20-21 答:煤的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与古构造等条件。古植物: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古气候: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 古地理:沼泽与湖泊古构造:合适的地壳升降运动 4、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与变化?P22 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与煤化作用两个过程。 泥炭化作用过程:高等植物→泥炭 煤化作用过程又分为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两个阶段。成岩作用阶段:泥炭→褐煤;变质作用阶段:褐煤→无烟煤。 5、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的本质就是什么?P22、P25、P26 答:泥炭化作用就是指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与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 成岩作用:泥炭在沼泽中层层堆积,越积越厚,当地壳下沉的速度超过植物堆积速度时,泥炭将被黏土、泥砂等沉积物覆盖。无定形的泥炭在上覆无机沉积物的压力作用下,逐渐发生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物理与物理化学变化,转变为具有岩石特征的褐煤的过程。 变质作用:褐煤沉降到地壳深处,受长时间地热与高压作用,组成、结构、性质发生变化,转变为烟煤与无烟煤的过程。 6、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几大类?它们有哪些区分标志?答: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与无烟煤四个大类。 泥炭与褐煤的区分标志:外观上,泥炭有原始植物残体,呈土状;褐煤无原始植物残体,无明显条带。褐煤与烟煤的区分标志:颜色,褐煤呈褐色或黑褐色;烟煤呈黑色。 烟煤与无烟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烟煤无烟煤 颜色黑色灰黑色 光泽有一定光泽金属光泽 外观呈条带状无明显条带 燃烧现象多烟无烟 7、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P28 答: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时间与压力。 温度就是影响煤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存在一个煤变质的临界温度。转变为不同煤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大致为:褐煤:40~50 ℃,长焰煤:<100 ℃,典型烟煤:<200 ℃,无烟煤:<350 ℃。 时间就是影响煤的重要因素,这里所说的时间就是指煤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作用时间的长短。作用时间影响的重要性表现在:温度、压力相同,时间越长,变质程度越高;温度不同,短时间较高温度与长时间较低温度可达到相同的变质程度。

钣金工考核试题

钣金工考核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单选或多选,每题1分共40分,少选0.5分,多选错选0分) 1、金属的物理性质通常指:() A、光泽 B、密度 C、熔点 D、导电性 E、导热性 F、热膨胀性 G、磁性 2、纯铜和纯铁的的熔点分别是:() A、1083℃/1535℃ B、2505℃/3000℃ C、3000℃/2505℃ D、1835℃/2505℃ 3、金属的机械性能主要是指 ( ) A、强度 B、塑性 C、硬度 D、韧性 E、疲劳性能 4、载荷是指金属所受的外力,通常分为 ( ) A、静载荷 B、冲击载荷 C、交变载荷 5、金属的变形分为 ( ) A、形状变形 B、弹性变形 C、尺寸变形 D、塑性变性 E、平面变形 6、普通热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 ) A、退火 B、正火 C、淬火 D、回火 E、收火 7、汽车车身钣金件的损坏主要有 ( ) A、腐蚀损坏 B、疲劳损坏 C、振动损坏 D、外力损坏 8、焊接接头形式分为 ( ) A、对接接头 B、T形接头 C、L形角接接头 D、搭接接头 9、按焊接空间形式分类,焊接可分为: A、平焊 B、竖焊 C、横焊 D、仰焊 10、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 ( ) A、36伏以下 B、36伏以上 C、110伏以下 D、110伏以上 E、220伏以上 11、高空作业的高度标准 ( ) A、1米以上 B、1.5米以上 C、2米以上 D、3米已上 E、4米以上

12、手提式灭火器通常有哪几种 ( ) A、干粉灭火器 B、泡沫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消防栓 13、电器火灾的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有: A、切断电原 B、用二氧化碳灭器灭火 C、用水灭火 D、打119火警报警 14、汽车翼子板装车后,其左右高度差不大于()mm A、5 B、10 C、15 D、20 15、非承载式车身与车架中心线的偏差不应大于()mm A、5 B、8 C、10 D、15 E、20 16、比例尺是作放大或缩小线段长短用的尺子,在下列比例中()是放大比例: A、2:1 B、1:1 C、1:2 17、在下列标准螺纹代号中,螺距1.0mm的代号是 ( ) A、M10×1 B、M10×1.25 C、M10×1.5 18、在下列材料的性能中,( D )属于物理性能,( B )属于化学性能,(C) 属于机械性能,(A)属于工艺性能 A、可焊性 B、耐腐蚀性 C、塑性 D、热膨胀性 19、钢铁的比重是( B ) ,铜的比重是( A ) ,铝的比重是( C ) A、8.9 B、7.8 C、2.7 D、1.0 20、45#钢的含碳量为 ( ) A、45% B、4.5% C、0.45% D、0.045% 21、长度为2米,宽为1米,厚度为1mm的薄钢板的重量为()kg. A、10.2 B、12.56 C、15.70 D、18.90 22、在工件上加工M12的普通螺纹孔,则攻牙前的钻底孔的钻头直径应选择() A、9.0 B、10.1 C、11.5 D、12.0 23、用弓锯锯切材料时,起锯时锯条与工件之间的夹角应选择()左右。 A、0° B、5° C、15° D、30° 24、电弧焊的电弧长度一般为焊条直径的() A、1/2 B、1/3 C、2/3 D、3/4 25、乙炔瓶的工作压力为 ( ) kg/cm A、15 B、20 C、25 D、30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1卷试题及答案

2013年全国新课标1卷理综试题WORD版 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三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3.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 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 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 D.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 4.示意图 甲、乙、丙、 丁为某实验 动物感染 HIV后的情 况,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 敏感 5.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 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须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 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 Y3+ C、Y3+Z2-D、X+Z2-

结构力学习题及答案(武汉大学)

结构力学习题 第2章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2-1~2-6 试确定图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 题2-1图题2-2图 题2-3图题2-4图 题2-5图题2-6图 2-7~2-15 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若是具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则需指明多余约束的数目。

题2-7图 题2-8图题2-9图 题2-10图题2-11图 题2-12图题2-13图 题2-14图题2-15图

题2-16图题2-17图 题2-18图题2-19图 题2-20图题2-21图2-1 1 W = 2-1 9 W - = 2-3 3 W - = 2-4 2 W = - 2-5 1 = W - 2-6 4 = W - 2-7、2-8、2-12、2-16、2-17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9、2-10、2-15具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1具有六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2-13、2-14几何可变体系为

2-18、2-19 瞬变体系 2-20、2-21具有三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第3章静定梁和静定平面刚架的力分析3-1 试作图示静定梁的力图。 (a)(b) (c) (d) 习题3-1图 3-2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力图。 (a) (b)

(c) 习题3-2图 3-3~3-9 试作图示静定刚架的力图。 习题3-3图习题3-4图 习题3-5图习题3-6图 习题3-7图习题3-8图

习题3-9图 3-10 试判断图示静定结构的弯矩图是否正确。 (a) (b) (c) (d) 部分习题答案 3-1 (a )m kN M B ?=80(上侧受拉),kN F R QB 60=,kN F L QB 60-= (b )m kN M A ?=20(上侧受拉),m kN M B ?=40(上侧受拉),kN F R QA 5.32=, kN F L QA 20-=,kN F L QB 5.47-=,kN F R QB 20=

煤化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煤的种类,特征和生成 1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划分几大类,其主要特征有何不同? 2 按煤化程度,可以将腐殖煤划分为几大类,请两两比较其区分标志。 3 主要的成煤期及其代表性植物是什么? 4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族组成有何区别? 5 植物的族组成在成煤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6 成煤的地质年龄与煤的变质程度是否一致,为什么? 7 腐殖煤的成煤过程主要分哪两个阶段,各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什么? 8 泥炭化阶段发生的主要生物化学变化有哪几种类型? 9 在泥炭化阶段,为什么氧化分解一般不会进行到底? 10 煤的变质因素有哪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 11 煤化度与变质程度有何异同? 12 煤的变质类型对成煤有什么意义? 13 泥炭的堆积环境对煤质有什么影响? 14 何谓煤的还原程度,强还原妹有什么特征? 15 凝胶化与丝炭化对煤中显微组分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16 什么是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它对中国煤质分布有什么影响? 17 什么是煤化作用跃变,分哪几个阶段? 18 煤化作用跃变对煤质有什么影响? 19 影响成煤期有哪些主要因素? 20 中国有哪几个主要的聚煤期,列举各主要的聚煤期的5个著名煤田。 第二章煤的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1 试述煤的工业分析的基本思想 2 煤的元素分析的基本思想 3 煤中水分存在的形态分哪几种,他们与水分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关系? 4 最高内在水分MHC与煤的煤化度有什么关系? 5 煤中矿物质有哪几种来源,洗选脱除的难易程度有什么不同,矿物质的来源与煤中灰分的种类有什么关系? 6 煤中矿物质的化合物类型有哪几种?请写出其代表性化合物的名称与分子式 7 选煤有哪几种工业生产方式,一般选煤工艺有哪些产品和副产品 8 灰分的组成与灰熔点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有何工业意义? 9 煤中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是如何分类的,各有哪些主要的元素 10 煤中有哪些主要的有害微量元素,按危害程度应如何分类 11 煤中碳和氢的测定的原理,并说明试验中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12 煤中的氮完全以有机氮的形式存在,对否?理由 13 没中毒额硫有哪几种存在形态,煤中的硫分队煤的应用有什么影响? 14 没种的硫或磷过多时,通过焦炭与高炉冶炼进入钢铁后,对产品质量有什么影响 15 什么是基准,煤的分析数据为何要用基准表示? 16 基准的常用形式因利用场合不同而异,请写出各种基准的适用场合 17 画出基准关系图,并说明换基计算的基本思想和适用场合 18 第三章煤的物理性质和物理化学性质 1 为什么说煤的所有宏观性质均在一定程度上与煤的密度有关 2 煤的密度有哪几种表示方法,与煤的空隙率有何关系

钣金考试题答案

钣金考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尽管对角线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但车身结构或车架仍有可能不在其正确的位置。(√) 2、碰撞修理就是将汽车恢复到事故前的尺寸。………………………………(×) 3、在整体式车身的前纵梁上有吸能区设计而发动机罩没有这种设计。(×) 4、拉伸校正的重点是恢复变形部件的尺寸。………………………………………… (×) 5、平台式校正仪可在绕车身的任何角度、任何高度任何地方向上或向下进行拉伸。…………………………………………………………………………………………(√) 6、高抗拉强度钢(HSS)又称Si-Mn固溶体淬火钢。这种钢增加了磷、锰和铌的含量使抗拉强度得到提高。…………………………………………………(×) 7、车身修复操作中,气体保护焊操作的用电量最大。……………(×) 8、焊接车身上新更换的钢板时,应该从强度最大的地方开始焊接。(√) 9、铝车身的优点是强度高,可以在碰撞中充分吸收碰撞能量。(×) 10、车身测量时车身中间部分最先测量。…………………………………………… (√) 11、车架式车身上各类损伤发生的次序为:上下弯曲、左右弯曲、断裂变形、菱形变形和扭转变形。………………………………………………………………………(×) 12、在做电阻点焊时应该先把电流调到最大,逐步降低找到合适的电流值。………(×) 13、车身测量的误差允许为正负5毫米。…………………………………………… (×)

14、车身在测量时有两个基准面、一个中心面和一个零平面。(×) 15、用电极触头收缩时不会破坏板件背面的防腐层,所后不用防腐处理。………… (×) 16、在研磨钢板时需要佩戴耳罩。…………………………………………………………(√) 17、前纵梁变形后,可以使用轨道式量规或者米桥测量系统进行测量。………………(×) 18、等离子切割的火花会烧伤油漆层但不会烧伤玻璃。…………(×) 19、整体式车身在修理时,粗修可以用“从外到里”的修理顺序,精修要用“从里到外”的修理顺序完成修理过程。……………………………(√) 20、整体式前车身制造精确并具有极高的强度。…………………………………(√) 21、对车身板件的变形,都可以使用按输入力相反的方向拉伸的方法进行修复。………(×) 22、汽车中部经常发生碰撞,所以要采用高强度钢来制造,防止对乘员的伤害。…(√) 23、气体保护焊正向焊接时熔深较宽且焊缝较平。………………………………(√ ) 24、惰性气体保护焊的连续焊的焊缝可以使用钻头来切割。…………(×) 25、塑料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合成树脂和填料。…………………………………………(√) 26、两辆相同的车,以相同的车速碰撞,当撞击对象不同时,撞伤结果差异就很大。…(√ ) 27、麦弗逊撑杆式中心量规可以测量点对点之间的尺寸。…………… (× ) 28、金属的铰折折损上只存在拉伸力。……………………………………………… (×)

2013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类型:B) 英语(新课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13页,第II卷14至16页。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 第I卷听力部分满分30分,不计入总分,考试成绩录取时提供给高校作参考。 5.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称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如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18. C. £9.15. 答案是C。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Take photos. B. Buy a camera. C. Help the woman. 2.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noisy night. B. Their life in town. C. A place of living. 3. Where is the man now? A. On his way. B. In a restaurant. C. At home 4. What will Celia do? A. Find a player. B. Watch a game. C. Play basketball. 5. What day is it when the conversation takes place?

《结构力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三章 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 一、判断题: 1、虚位移原理等价于变形谐调条件,可用于求体系的位移。 2、按虚力原理所建立的虚功方程等价于几何方程。 3、在非荷载因素(支座移动、温度变化、材料收缩等)作用下,静定结构不产生内力,但会有位移且位移只与杆件相对刚度有关。 4、求图示梁铰C 左侧截面的转角时,其虚拟状态应取: A. ; ; B. D. C. =1 =1 5、功的互等、位移互等、反力互等和位移反力互等的四个定理仅适用于线性变形体系。 6、已知M p 、M k 图,用图乘法求位移的结果为:()/()ωω1122y y EI +。 M k M p 2 1 y 1 y 2 * * ωω ( a ) M =1 7、图a 、b 两种状态中,粱的转角?与竖向位移δ间的关系为:δ=? 。 8、图示桁架各杆E A 相同,结点A 和结点B 的竖向位移均为零。 A a a 9、图示桁架各杆EA =常数,由于荷载P 是反对称性质的,故结点B 的竖向位移等于零。 二、计算题: 10、求图示结构铰A 两侧截面的相对转角?A ,EI = 常数。 q l l l /2 11、求图示静定梁D 端的竖向位移 ?DV 。 EI = 常数 ,a = 2m 。 a a a 10kN/m 12、求图示结构E 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l l l /3 /3 q

13、图示结构,EI=常数 ,M =?90kN m , P = 30kN 。求D 点的竖向位移。 P 3m 3m 3m 14、求图示刚架B 端的竖向位移。 q 15、求图示刚架结点C 的转角和水平位移,EI = 常数 。 q 16、求图示刚架中D点的竖向位移。EI = 常数 。 l/2 17、求图示刚架横梁中D点的竖向位移。 EI = 常数 。 18、求图示刚架中D 点的竖向位移。 E I = 常数 。 q l l/2 19、求图示结构A、B两截面的相对转角,EI = 常数 。 l/3 l/3 20、求图示结构A 、B 两点的相对水平位移,E I = 常数。

煤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 1、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得分布特点及生产格局、能源发展战略就是什么?P1 答: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油气资源总量偏少。(富煤、贫油、少气) 煤炭资源得分布:东少西多,南贫北丰,相对集中。 生产格局:北煤南运,西煤东调。 能源发展战略: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 2、煤炭利用带来得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煤炭利用带来得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烟雾等。 3、何谓洁净煤技术?有哪些研究内容? 答:洁净煤技术就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得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得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洁净煤技术得主要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如: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得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等。 4、煤化学得主要研究内容?P4 答:煤化学就是研究煤得生成、组成(包括化学组成与岩相组成)、结构(包括分子结构与孔隙结构)、性质、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得科学。广义煤化学得研究内容还包括煤炭转化工艺及其过程机理等问题。 第二章习题 1、煤就是由什么物质形成得?P6 答:煤就是由植物生成得。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得古代植物化石与炭化了得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得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得薄片可以瞧到植物细胞得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得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与性质与煤类似得人造煤。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就是由高等植物变来得。 2、按成煤植物得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 P12 答:按成煤植物得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 腐植煤:高等植物 腐泥煤:低等植物 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3、简述成煤条件。P20-21 答:煤得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与古构造等条件。 古植物:大量植物得持续繁殖 古气候:温暖、潮湿得气候环境 古地理:沼泽与湖泊 古构造:合适得地壳升降运动 4、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与变化?P22 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与煤化作用两个过程。

钣金考试题

钣金考试题 钣金考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尽管对角线的测量结果是正确的,但车身结构或车架仍有可能不在其正确的位置。(√ ) 2、碰撞修理就是将汽车恢复到事故前的尺寸。????????????????(× ) 3、在整体式车身的前纵梁上有吸能区设计而发动机罩没有这种设计。???????(× ) 4、拉伸校正的重点是恢复变形部件的尺寸。???????????????? (× ) 5、平台式校正仪可在绕车身的任何角度、任何高度任何地方向上或向下进行拉伸。??????????????????????????????????(√ ) 6、高抗拉强度钢(HSS)又称Si-Mn固溶体淬火钢。这种钢增加了磷、锰和铌的含量使抗拉强度得到提高。??????????????????????????????(× ) 7、车身修复操作中,气体保护焊操作的用电量最大。????????????? (× ) 8、焊接车身上新更换的钢板时,应该从强度最大的地方开

始焊接。???????(√ ) 9、铝车身的优点是强度高,可以在碰撞中充分吸收碰撞能量。??????????(× ) 10、车身测量时车身中间部分最先测量。????????????????? (√ ) 11、车架式车身上各类损伤发生的次序为:上下弯曲、左右弯曲、断裂变形、菱形变形和扭转变形。?????????????????????????????????(× ) 12、在做电阻点焊时应该先把电流调到最大,逐步降低找到合适的电流值。???(× ) 13、车身测量的误差允许为正负5毫米。????????????????? (× ) 14、车身在测量时有两个基准面、一个中心面和一个零平面。??????????(× ) 15、用电极触头收缩时不会破坏板件背面的防腐层,所后不用防腐处理。???? (× ) 16、在研磨钢板时需要佩戴耳罩。??????????????????????(√ ) 17、前纵梁变形后,可以使用轨道式量规或者米桥测量系统进行测量。??????(× ) 18、等离子切割的火花会烧伤油漆层但不会烧伤玻璃。?????????????(× )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语文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女红.(gōng)安土重.迁移(zhòng)商埠.(fǔ) 花团锦簇.(cù) B、莅.临(lì)大放厥.词(jué)挟.制(xié)蔫.头呆脑(yān) C、懦.弱(nuò)年高德劭.(shāo)两栖.(qī)沁.人心脾(qīn) D、遽.然(jù)精神抖擞.(sǒu)塌.陷(tā)一柱擎.天(qíng)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历历在目 ..... B、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 .. 积虑 ... C、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 ....,他才戒掉了网瘾. D、他在晚会上出神入化 ....的近景魔术表演,不仅令无数观众惊叹不已,还引发了魔术道具的热销.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果确保赛事 安全,成为组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 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 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到. 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 在平凡事物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 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 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 答案A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岳麓书院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各处悬挂的历代楹联,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 ①院落格局中轴对称、层次递进 ②给人一种庄严、幽远的厚重感 ③它集教学、藏书、祭祀于一体 ④主体建筑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集中与中轴线上 ⑤门堂、斋、轩、楼、每一处建筑都很古朴 ⑥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专祠等排列与两旁 A、②③④⑥⑤① B、②⑥④①⑤③ C、③①④⑥⑤② D、③②⑥④①⑤ 答案C 二、(9分,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 7题. 大多数环境学论著认为,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温上升,而全球变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1

习题 7-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位移法基本未知量数目,并绘出基本结构。 (a) (b) (c) 1个角位移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4个角位移,3个线位移 (d) (e) (f) 3个角位移,1个线位移2个线位移3个角位移,2个线位移 (g) (h) (i) 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一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三个角位移,一个线位移7-2 试回答:位移法基本未知量选取的原则是什么?为何将这些基本未知位移称为关键位移?是否可以将静定部分的结点位移也选作位移法未知量? 7-3 试说出位移法方程的物理意义,并说明位移法中是如何运用变形协调条件的。 7-4 试回答:若考虑刚架杆件的轴向变形,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数目有无变化?如何变化? 7-5 试用位移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出其内力图。 (a)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 有一个角位移未知量,基本结构见图。 l 7- 32

7- 33 Z 1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i ql Z ql iZ ql R i r p 24031831 ,82 12 12 111= =-∴-== (4)画M 图 M 图 (b)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1个角位移未知量,各弯矩图如下 4m 4m 4m

7- 34 1Z =1M 图 3 EI p M 图 (2)位移法典型方程 11110 p r Z R += (3)确定系数并解方程 1115 ,35 2p r EI R ==- 15 3502 EIZ -= 114Z EI = (4)画M 图 () KN m M ?图 (c) 解:(1)确定基本未知量 一个线位移未知量,各种M 图如下 6m 6m 9m

煤化学答案

第二章习题 1. 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P6 答:煤是由植物生成的。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植物化石和炭化了的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的薄片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的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和性质与煤类似的人造煤。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变来的。 2.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 P12 答: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腐植煤:高等植物腐泥煤:低等植物 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3. 简述成煤条件。P20-21 答:煤的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条件。古植物: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古气候: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 古地理:沼泽和湖泊古构造:合适的地壳升降运动 4. 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哪些过程和变化?P22 答:由高等植物形成煤,要经历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两个过程。 泥炭化作用过程:高等植物→泥炭 煤化作用过程又分为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两个阶段。成岩作用阶段:泥炭→褐煤;变质作用阶段:褐煤→无烟煤。 5. 泥炭化作用、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的本质是什么?P22、P25、P26 答:泥炭化作用是指高等植物残骸在泥炭沼泽中,经过生物化学和地球化学作用演变成泥炭的过程。 成岩作用:泥炭在沼泽中层层堆积,越积越厚,当地壳下沉的速度超过植物堆积速度时,泥炭将被黏土、泥砂等沉积物覆盖。无定形的泥炭在上覆无机沉积物的压力作用下,逐渐发生压紧、失水、胶体老化硬结等物理和物理化学变化,转变为具有岩石特征的褐煤的过程。 变质作用:褐煤沉降到地壳深处,受长时间地热和高压作用,组成、结构、性质发生变化,转变为烟煤和无烟煤的过程。 6. 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几大类?它们有哪些区分标志?答:按煤化程度,腐植煤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个大类。 泥炭与褐煤的区分标志:外观上,泥炭有原始植物残体,呈土状;褐煤无原始植物残体,无明显条带。褐煤与烟煤的区分标志:颜色,褐煤呈褐色或黑褐色;烟煤呈黑色。 烟煤与无烟煤的区分标志 特征与标志烟煤无烟煤 颜色黑色灰黑色 光泽有一定光泽金属光泽 外观呈条带状无明显条带 燃烧现象多烟无烟 7. 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对煤的变质程度有何影响?P28 答:影响煤变质作用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时间和压力。 温度是影响煤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存在一个煤变质的临界温度。转变为不同煤化阶段所需的温度大致为:褐煤:40~50 ℃,长焰煤:<100 ℃,典型烟煤:<200 ℃,无烟煤:<350 ℃。 这里所说的时间是指煤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作用时时间是影响煤的重要因素,

汽车钣金期中试卷(答案)

衢州市工程技术学校2012学年第二学期 《汽车钣金》期末试卷 (适用班级:1130班-1133班出卷教师:缪晓栋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 一、填空题(每题1.5分,计30分)。 1、校正平台的工作高度有固定式和可调式。 2、移动式矫正设备包括整形床台、拉力矫正器、测量装置 3、放边是利用角型件某一边材料变薄来制造曲线弯边零件的方法。 4、咬缝是把两块板料的边缘或一块板的两边折转扣合,并彼此相连的方法。 5、CO2气体保护焊的焊接形式有定位焊、连续焊、塞焊、点焊。 6、展开工艺的展开方法有平行线展开法、放射线法、三角形展开法。 7、钣金锤在敲击时,关键在于落点的选择,一般要应该遵循先大后小, 先强后弱的原则,从变形较大的出敲打。 8、拔缘主要是针对环形板料的边缘弯曲,分为外拔缘和内拔缘两种形式。 9、手工矫正工艺中的扭转法是利用矫正条料扭曲变形的,如扁钢或角型曲变形。 二、单选题(每题2分,计30分) 1.下列旋转曲面中不可以展开的是( C ) A、正圆锥面 B、正圆柱面 C、球体 2、关于通用测量式测量系统,(C )的说法是错误的。 A、可以测量车身每个测量点的数据 B、可以测量每个点的三维数据 C、只能测量每个点的变形方向 3.国外应用较多的矫正设备是( B ) A、地面式设备 B、地锚设备 C、移动式设备 4.进行电阻点焊时,要(B)。 A、第一个焊接电流大、第二个焊接电流小 B、第一个焊接电流小、第二个焊接电流大 C、两个电流一样大 5.车身修理后,其尺寸公差是(A )。 A、3 B、4 C、2 6.下列焊接位置方法,要特别注意操作方式,防止金属微粒和熔滴烫伤面部的是( C ) A、平焊 B、立焊 C、仰焊 7、在拉伸( A )最重要,他影响了校正的成败。 A、不断测量 B、放松应力 C、不断的调整拉力方向 8.在氩气中加入(B )的氧气作为保护气,就可以焊接不锈钢。 A、2%-3% B、4%- 5% C、3%-4% 9.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导电嘴到工件的距离是(A)mm。 A、7-15 B、7-16 C、6-16 10.加热区域为一定直径范围的圆圈状点,称为( A) mm。 A、三角形加热 B、线状加热 C、点状加热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3年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全国卷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课标全国Ⅰ,文1)已知集合A ={1,2,3,4},B ={x |x =n 2 ,n ∈A },则A ∩B =( ). A .{1,4} B .{2,3} C .{9,16} D .{1,2} 【答案】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基本知识。 【解析】∵B ={x |x =n 2 ,n ∈A }={1,4,9,16}, ∴A ∩B ={1,4}. 2.(2013课标全国Ⅰ,文2) 2 12i 1i +(-)=( ). A. B .11+ i 2 - C . D . 【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复数的基本运算。 【解析】 2 12i 12i 12i i 2i 1i 2i 22++(+)-+===(-)-=1 1+i 2 -. 3.(2013课标全国Ⅰ,文3)从1,2,3,4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则取出的2个数之差的绝对值为2的概率是( ). A .12 B .13 C .14 D .16 【答案】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列举法解古典概型问题的基本能力。 【解析】由题意知总事件数为6,且分别为(1,2),(1,3),(1,4),(2,3),(2,4),(3,4),满足条件的事件数是2,所以所求的概率为 13 . 4.(2013课标全国Ⅰ,文4)已知双曲线C :2222=1x y a b -(a >0,b >0) C 的渐近线方程 为( ). A . B . C .1 2 y x =± D . 【答案】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离心率、渐近线方程。 【解析】∵2e = 2c a =,即2254 c a =.

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及参考答案 【习题2】【习题3】【习题4】【习题5】【习题6】【习题8】【习题9】【习题10】【习题11】【习题12】【习题13】【习题14】【参考答案】 习题2 2-1~2-14试对图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如果是具有多余联系的几何不变体系,则应指出多余联系的数目。 题2-1图 题2-2图 题2-3图题2-4图题2-5图 题2-6图题2-7图题2-8图 题2-9图题2-10图题2-11图

题2-12图 题2-13图 题2-14图 习题3 3-1 试作图示多跨静定梁的M 及Q 图。 (b) (a) 20kN 40kN 20kN/m 40kN 题3-1图 3-2 试不计算反力而绘出梁的M 图。 (b) 5kN/m 40kN (a) 题3-2图 习题4 4-1 作图示刚架的M 、Q 、N 图。 (c) (b)(a)20kN /m 2kN /m 题4-1图 4-2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P (e) (d) (a) (b) (c) 20k N /m 4kN 题4-2图 4-3 作图示三铰刚架的M 图。 (b) (a) 题4-3图 4-4 作图示刚架的M 图。 (a) 题4-4图 4-5 已知结构的M 图,试绘出荷载。 (b) (a) 题4-5图

4-6 检查下列刚架的M 图,并予以改正。 (e)(g)(h) P (d) (c)(a)(b) (f) 题4-6图 习题5 5-1 图示抛物线三铰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 ,试求D 截面的力。 题5-1图 5-2 带拉杆拱,拱轴线方程x x l l f y )(42-= ,求截面K 的弯矩。 C 题5-2图 题5-3图 5-3 试求图示带拉杆的半圆三铰拱截面K 的力。 习题 6 6-1 判定图示桁架中的零杆。

煤化学复习题_权威版本__必考

一 1.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 答:煤是由植物(尤其是高等植物)遗体经过生物化学作用和物理化学作用演变而成的沉积有机岩。 2.成煤植物的主要化学组成是什么?它们各自对成煤的贡献如何? 答:组成: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s )、木质素(lignins )、蛋白质(proteins )、脂类化合物(lipids/lipidic compounds ) 贡献:木质素>碳水化合物>脂类化合物>蛋白质 原因:数量上,碳水化合物最多,木质素次之,蛋白质和脂类化合物较少;结构上,木质素、脂类化合物结构较稳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易分解。 3.为什么木质素对成煤作用的贡献最大? 答:含量仅次于碳水化合物; 结构为三维空间大分子,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较强,且结构中含有酚类的结构,具有杀菌作用,所以木质素更容易在成煤过程中保存下来。 4.为什么木质素抗微生物分解能力较强? 答:结构为三维空间大分子,且结构中含有酚类的结构,具有杀菌作用,所以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较强。 5.什么是腐泥煤、什么是腐植煤? 答:腐泥煤:主要由湖沼或浅水海湾中藻类等低等植物形成。 腐植煤:由高等植物经过成煤过程中复杂的生化和地质变化作用生成。 6.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是什么? 答:低等植物主要由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组成,脂肪含量比较高,没有木质素; 高等植物以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为主,植物的角质层、木栓层、孢子和花粉中还含有大量的脂类化合物。 7.煤炭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1)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生物、气候的影响) (2)植物遗体不能完全腐烂--适合的堆积场所(沼泽、湖泊等) (3)地质作用的配合(地壳的沉降运动--形成上覆岩层和顶底板--多煤层) 8.什么是沼泽?按水的补给来源分,沼泽分为几类? 答:沼泽是在一定的气候、地貌和水文条件下,常年积水或极其潮湿的地段,有大量植物生长和堆积。 (1)按水分补给来源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 低位沼泽: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潜水面较高的沼泽; 高位沼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补给来源的泥炭沼泽; 中位沼泽或过渡沼泽:兼有低位沼泽和高位沼泽的特点,其水源部分由地下水补给,部分又由大气降水补给的沼泽。 9.什么是成煤作用?它包括哪几个阶段? 答:由植物转化为腐植煤要经历复杂而漫长的过程,经过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作用转变成煤的过程。 可分为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 10.什么是煤化程度? 答:在褐煤向烟煤、无烟煤转化的进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和成煤年代的差异,使煤处于不同的

钣金基础知识考试题(结业考试)

内部资料 仅供分销商使用 钣金喷漆基础知识 (结业考试)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服务部培训室

每道试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择最佳答案。 1.以下关于服务网点中钣金&喷漆作业所占的比例及利润比例,正确的一项是? A.20-30%事故台数,40—50%维修利润 B.20-30%事故台数,70—80%维修利润 C.50-60%事故台数,20—30%维修利润 D.50-60%事故台数,10—20%维修利润 2.关于丰田的车身结构设计理念,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车身前后侧梁具有碰撞吸收结构。 B.为了分散侧向碰撞,中柱和门槛板都有加强梁。 C.增加前车身的强度以保护发动机和变速器。 D.通过增加加强件提高车身刚度。 3.清除表面漆层时,为避免过度损伤钢板,应该选择以下哪项工具? A.砂轮机 B.气动锯 C.单作用研磨机 D.皮带式研磨机 4.关于“碰撞吸收”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车辆的前部设置了应力集中区域。 B.车辆的后部设置了应力集中区域。 C.车辆的中部设置了应力集中区域。 D.前后侧梁设计有波纹区域使得其能够吸收碰撞能量。 5.以下关于垫圈焊接维修作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用来修理车门外板。 B.维修结束后的垫圈焊接痕迹可以用砂轮机打磨。 C.这种维修方法适用于损伤位置背面徒手触摸不到的区域。 D.作业时,应避免电流过大熔穿钢板。 6.下列关于整体式车身结构特点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 A.整体式车身重量比较轻,但因为使用整体式结构所以仍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抵抗弯曲和和扭曲。 B.整体式车身是由冲压成形状的薄钢板点焊组合而成的。 C.由于整体式车身广泛使用薄钢板,所以在修理车身时,必须实施防锈处理。 D.由于整体式车身由冲压成各种复杂形状的钢板所组成,因此车身损伤后,无须在车身修理上花费更多的时间。

最新煤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必背部分资料

第一章习题 1. 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及生产格局、能源发展战略是什么?P1 答:中国能源结构:煤炭资源比较丰富,油气资源总量偏少。(富煤、贫油、少气)煤炭资源的分布:东少西多,南贫北丰,相对集中。 生产格局:北煤南运,西煤东调。 能源发展战略: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 2. 煤炭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煤炭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如酸雨、臭氧减少、全球气候变暖、烟雾等。 3. 何谓洁净煤技术?有哪些研究内容? 答:洁净煤技术是指从煤炭开发到利用的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排放与提高利用效率的加工、燃烧、转化及污染控制等新技术。 洁净煤技术的主要包括: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煤炭燃烧、煤炭转化、污染排放控制与废弃物处理等。如:选煤,型煤,水煤浆,超临界火力发电,先进的燃烧器,流化床燃烧,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烟道气净化,煤炭气化,煤炭液化,燃料电池等。 4. 煤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P4 答:煤化学是研究煤的生成、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和岩相组成)、结构(包括分子结构和孔隙结构)、性质、分类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广义煤化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煤炭转化工艺及其过程机理等问题。 第二章习题 1. 煤是由什么物质形成的?P6 答:煤是由植物生成的。 在煤层中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代植物化石和炭化了的树干;煤层底板岩层中发现了大量的根化石、痕木化石等植物化石;在显微镜下观察煤制成的薄片可以看到植物细胞的残留痕迹以及孢子、花粉、树脂、角质层等植物残体;在实验室用树木进行的人工煤化试验,也可以得到外观和性质与煤类似的人造煤。这就有力地证实了腐植煤是由高等植物变来的。 2. 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可以分几大类? P12 答:按成煤植物的不同,煤主要分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 腐植煤:高等植物 腐泥煤:低等植物 腐植腐泥煤: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3. 简述成煤条件。P20-21 答:煤的形成必须具备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等条件。 古植物:大量植物的持续繁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