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及

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

动物笑谈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羞怯()小凫()麝香()

驯养()禁锢()*()

咒骂()匍匐()

2.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急待地来找我。()

(2)小鸭子对母亲需索不体。()

(3)我花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钱买下这只漂亮而温训的鸟。()

(4)它总是窜得高高的,然后就绕着我们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

3.解释下面的词语。

(1)蹒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怪诞不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相径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神采奕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修改。

①通过学习课文《绿色蝈蝈》,使我对蝈蝈的习性有了一定的了解。②不但蝈蝈捕食昆虫,而且还吃水果的甜浆。③它们的叫声非常柔和,每当夜幕降临,静谧的田野就成了它们表演的舞台。④谁能不说蝈蝈不是一种可爱的昆虫呢?

第_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____句,修改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淄博中考)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绝大部分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它为人类奉献的蜂蜜、蜂胶、蜂王浆……________

①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多种离不开蜜蜂。

②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做出的贡献――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

③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

④爱因斯坦以前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类只能再活四年。”

A.①④②③

B.③①④②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6.“另一次我差点儿被送进疯人院里,这得怪我养的那只黄冠大鹦鹉‘可可’了。”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7.文中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请找出一处并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8.动物的世界五彩斑斓,它们在我们尚未深知的家园里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精彩。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幸去拜访它们,和它们成为朋友的。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

(2)读了这幅漫画,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呢?

蟋蟀出世记

法布尔

①想看蟋蟀产卵的人,不必花一个钱做准备工作;他只要有点儿耐心就够了。布封称这耐心是天才;我愿略降一格,称之为观察工作者的最可贵的品质。我们在四月,或最迟五月,把乡野蟋蟀一雌一雄地单独关在盛有底土的花罐里。能够用莴苣叶做它们的食物,隔一段时间换一次新鲜的。容器口上盖一块小玻璃板,防止蟋蟀逃走。

②一些很有意义的资料,就是通过这种简陋的设备获得的。需要的话,还能够利用优质金属网做的笼子,作为辅助设备。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

③时至六月的第一个星期,坚持不懈的观察工作开始收到令人欣慰的成效。我忽然看见母蟋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产卵管垂直插在土里。对我有失礼貌的偷看行为,它毫不介意,依然长时间定在一个点

上不动。最后,它拔出自己那把点播种子的小铲,草草扒拉几下,抹掉钻眼的痕迹;它稍微喘口气,又溜达到另一个地点,再度开始往土里插产卵器;它这儿插一下,那儿插一下,所有能够利用的地皮都点播到了。这情形和大家熟悉的白面螽斯一样,仅仅操作速度比螽斯缓慢。二十四小时过去,我觉得产卵结束了。但为了做到更可靠地掌握情况,我又继续观察了两天。

④两天过后,我开始搜索土层。卵粒呈稻草*,都是有两个终端的小圆柱体,长约三毫米。它们彼此不接触,竖埋在土里,点播的距离很近。种子数量多少,取决于一个连续产卵过程中的产卵次数。整个土层下都发现了卵粒,它们离土表层大约两厘米。用放大镜观察一堆土,是件很麻烦的事情,根据这样所能观察到的结果估计,每只母蟋蟀的一个产卵过程,大约产出五六百粒卵。这等规模的家庭,肯定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大幅度裁员才行。

⑤每粒蟋蟀卵,本身都是绝妙的小小机械系统。卵壳就像一个白色的遮光套,顶部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孔;沿圆孔周边扣着一个拱形顶帽,成为一个封盖。封盖不是在新生儿盲目推顶或割划下被划开,而是沿一道特意准备的、质地极其脆弱的线纹自动开启。这奇妙的孵化过程,也应该了解一下。

⑥产卵后十五天左右,卵壳前端隐约看得见一对黑里透红的视觉器官的大圆点。之后,在圆柱体顶端,恰好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这就是正在形成中的断裂线。不久,透过半透明的卵壳,能够看见里面那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再往后,就要加倍警觉,频频察看了,尤其是上午的时间里。

⑦好运气所偏爱的,是那些有耐心的人;它来报答我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经过一种精妙绝伦的加工,微型垫圈已经变成一道强度甚低的条纹;就在这个时候,困在卵中的小生命额头一碰,卵盖便沿着自己的周边分离开去,被顶起来。随后落在一旁,其景状与注射剂细颈薄玻璃瓶的顶帽断落一样。蟋蟀从卵壳里出来,犹如从玩偶盒里弹出了个小怪物。

(选自《昆虫记》)

9.文章按照________顺序说明蟋蟀出世的过程。

10.细读文章③⑥⑦三段,将蟋蟀出世的过程补充完整。

母蟋蟀产卵点播→卵壳前端出现一对视觉器官的大圆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生命顶起卵盖,破卵而出

11.文章第②段“现在,我们来监视产卵过程,但愿能保持高度警觉,不要错过产卵良机”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监视”而不用“察看”?请说说你的理解。

12.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⑦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1.qièfúshèxùngùnüèzhòupúfú

2.(1)急―及(2)体―休(3)训―驯(4)窜―蹿

3.(1)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2)离奇古怪,不合常理。

(3)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4)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4.①删去“使”②将“不但”与“蝈蝈”调换位置④删掉第一个“不”

5.D

6.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关于黄冠大鹦鹉“可可”的故事。

7.示例:“老天!这不是可可吗?它的翅膀稳定地动着,不是很清楚地表示它正要去做长途飞行?”一个感叹,两个反问,反映了“我”当时的惊奇和担心的心理。

8.(1)人类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动物群起反击。

(2)让我们与地球上所有生物成为朋友,珍惜它们的家园。

9.时间

10.圆柱体顶端显现出一个微型环状垫圈半透明的卵壳内出现小动物身体的细小分节微型垫圈变成强度甚低的条纹

11.“监视”是严密注视蟋蟀产卵的全过程,而“察看”是细看,能够是偶尔的、短时间的。“监视”比“察看”能更好地突出科学观察需要耐心、细致、高度警觉的特点,所以用“监视”更为准确。

12.示例:这句话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蟋蟀破卵而出时的可爱情状,表达了作者看到蟋蟀出世时的欣喜之情。

【篇二】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目似瞑()眈眈相向()

狼亦黠()止露*尾()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其一犬坐于前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并驱如故()

(2)屠大窘()

(3)顾野有麦场()

(4)积薪其中()

(5)目似瞑()

(6)意暇甚()

(7)一狼仍从()

(8)苫蔽成丘()

(9)盖以诱敌()

4.说说下面句中“其”字的用法。

(1)恐前后受其敌()

(2)一狼洞其中()

(3)以攻其后也()

(4)其一犬坐于前()

5.翻译句子。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一狼径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前狼假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最能表现屠户敢于斗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

(1)关于狼的故事有很多,请根据图片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故事或作品名称。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2)汉语里有很多关于狼的成语,请写出四个来。

(3)关于狼的成语在感*彩上有什么相似点?

,02课内精读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止有剩骨()

(2)并驱如故()

(3)弛担持刀()

(4)其一犬坐于前()

(5)乃悟前狼假寐()

(6)狼亦黠矣()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通过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03拓展阅读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①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步亦步,*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则稍却;既走,又从之。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②树而蚤③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即径归。昧爽④,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⑤近之,则死狼也。仰首审视,见口中含肉,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⑥之,可笑已。

(摘自《聊斋志异卷六》)

【注释】①?(xū):忽然。②诸:之于。③蚤:通“早”,早上。④昧爽:黎明。⑤逡巡:小心谨慎。⑥罹:遭受。

1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屠人货肉归(卖)

B.遂钩肉,翘足挂树间(于是,就)

C.既走,又从之(既然)

D.时狼革价昂,直十余金(同“值”,价值)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屠无计,默念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2)缘木求鱼,狼则罹之,可笑已。

14.本文中的狼很贪婪,文中是怎样写狼的贪婪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15.本文与我们所学的课文《狼》在写法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出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

1.zhuìjiǒngxīnshànmíngdānxiákāo

2.(1)其一/犬坐于前(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1)原来(2)处境困迫,为难(3)看,视(4)柴草(5)闭上眼睛(6)这里指神情、态度(7)跟从(8)覆盖、遮盖(9)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4.(1)代词,指代“狼”

(2)代词,指代“柴草堆”

(3)代词,指代“屠户”

(4)其中

5.(1)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2)转身看柴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企图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背后。6.(1)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盖以诱敌

(3)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7.(1)喜羊羊与灰太狼东郭先生和狼

(2)示例:狼吞虎咽、引狼入室、狼狈不堪、狼狈为*。

(3)关于狼的成语大多为贬义词。

8.(1)仅,只(2)一起(3)解除,卸下(4)像狗一样(5)睡觉(6)狡猾

9.(1)骨头已经扔完了,不过那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2)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仅仅(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10.开始时屠户很害怕,存着侥幸心理给狼扔了两块骨头,但未能阻止狼的追赶;后来屠户镇定下来,丢掉幻想准备抵抗,奔过去倚靠在柴堆下面,拿起了屠刀;最后屠户坚定决心,勇敢斗争,跳起来连砍几刀杀死了一只狼,又砍断了另一只狼的后腿并杀死了它。

11.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任何幻想,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去夺取胜利。

12.C

13.(1)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

(2)就像缘木求鱼一样,狼本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很可笑啊!

14.①看到担子里的肉,馋得好像要流口水似的,跟着屠户走了好几里。②看到屠户的刀,狼稍稍后退一点,等到屠户要跑时,又跟上他。③为了吃到树上悬挂的肉,被铁钩刺进上腭而死。

15.示例:①先叙事,后议论揭示寓意。②叙事简洁生动,情节曲折。③借物喻人,寓意深刻,令人警醒。④使用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狼和人物,使狼和人物的形象鲜明生动。(任意写出两点,符合原文、表述准确即可)

参考译文:

有个屠户卖肉回家,天色已经晚了。突然来了一匹狼,窥视屠户担子里的肉,口水似乎都要流出来了,跟着走了几里路。屠户很害怕,就拿出刀来给狼看,狼稍微后退了几步。等到屠户要跑的时候,狼又跟上来了。屠户没有办法,心里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姑且把肉挂在树上,明天早上再来取。于是把肉挂在钩子上,踮起脚把带肉的钩子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狼于是停下来,屠户随即回家。第二天黎明,屠户前去取肉,远远地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就像人吊死的样子,大吃一惊。他小心地走近,原来是一条死狼。抬头来仔细一看,只见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刺穿了狼的上颚,就像鱼咬住了鱼饵一样。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贵,这张狼皮能值十几两银子,屠户的生活略微宽裕了。就像爬上树去捉鱼一样,狼本来想吃肉,结果遭遇了祸患,这真是可笑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