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1

医学统计学1
医学统计学1

医学统计学最佳选择题

一、绪论

1. 下面的变量中,属于分类变量的是

A. 脉搏

B.血型

C.肺活量

D.红细胞计数

E.血压

2. 下面的变量中,属于数值变量的是

A. 性别

B.体重

C.血型

D.职业

E.民族

3. 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民族

C.职业

D.血型

E.身高

4. 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

A. 总统中典型的一部分

B. 总体中任意部分

C. 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 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 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5. 统计量是指

A. 是统计总体数据得到的量

B. 反映总体统计特征的量

C. 是根据总体中的全部数据计算出的统计指标

D. 是用参数估计出来的量

E. 是由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统计指标

6. 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表示

B. 大小在0?1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P W 0.05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7. 减少抽样误差的有效途径是

A. 避免系统误差

B. 控制随机测量误差

C. 增大样本含量

D. 减少样本含量

E. 以上都不对

一、1. B 2.B 3.A 4.C 5.E 6.C 7.C

二、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 ?用均数和标准差能用于全面描述下列哪种资料的特征

A. 正偏态分布

B. 负偏态分布

C. 正态分布

D.对数正态分布

E. 任意分布

2?当各观察值呈倍数变化(等比关系)时,平均数宜用

A. 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相对数

E.四分位数间距

3. 某医学资料数据大的一端没有确定数值,描述其集中趋势适用的统计指标是

P 95 4. 对于

正 态 分布 的资 料,理论上

A. 均数 比中 位数 大

B. 均数比 中位数小

C. 均数 等于 中位 数

D. 均数与中位数无法 确定孰大孰小

E. 以上 说法 均不 准确

5. 当资料两端含有不确定值时,描述其变异度宜采用 A. R B. CV C. S 2 D. S E. Q

6. 关于标准差,哪项是错误的 A. 反映全部观察值的离散程度 B. 度量了一组数据偏离均数的大小 C. 反映了均数代表性的好坏 D. 一定大于或等于零

E. 不会小于算术均数 7.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非 0 常数后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都不对 8.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方差 B. 标准差 C. 极差 D. 变异系数 E. 四分位数间距

9. 横轴上,正态曲线下从 1.96 到 的面积为 A.95% B.97.5% C.49.5% D.47.5% E.45% 、 1. C 2. B 3. A 4. C 5. E 6. E 7. B 8. D 9. D

三、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

1. 某病患者 200人,其中男性 180人,女性 20人,分别占 90%与 10%,则 结论为

A 男性易患该病

B 女性易患该病

C 男、女性患该病概率相等

D 根据该资料可以计算出男、女性的患病率

E 尚不能得出结论

2. 一种新的治疗方法不能治愈病人,但能使病人寿命延长,则会发生的情况 是 A 该病患病率增加 B 该病患病率减少

G C. X

A. M

B.

E. CV D.

C该病发病率增加

D该病发病率减少

E该病患病率和发病率均不变。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计算相对数时要有足够数量的观察单位

B应分别将分子和分母合计求合计率或平均率

C相对数的比较应注意可比性

D内部构成不同的率相比,应进行率的标准化

E应用样本率的大小可以直接估计总体率有无差别

4. 计算两县宫颈癌标化死亡率,目的是

A消除两县女性人口年龄构成不同的影响

B消除两县总人口不同的影响

C消除两县女性总人口不同的影响

D为了能与其他地区比较

E为了消除抽样误差

5. 经调查得知甲乙两地的冠心病粗死亡率同为40/万,按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地冠心

病标化死亡率为45/万,乙地为38/万,因此可认为

A. 甲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地年轻

B. 乙地年龄别人口构成较甲地年轻

C. 甲地年轻人患冠心病较乙地多

D. 甲地冠心病的诊断较乙地准确

E. 乙地冠心病的诊断较甲地准确

6. 定基比和环比指标属于

A平均数B构成比C频率D绝对数E相对比

三、1. E 2. A 3. E 4. A 5. A 6. E

四、总体均数的估计与假设检验

1 ?以下哪个统计指标越大,用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就越小。

A . CV

B . S

C . S X

D . Q

E . X

2 ?小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可信区间的公式为:

A. X Z/2S

B. X t /2, S

C. t /2, S X

D . X t /2,S X E. X Z /2S X

3.某指标的均数为X ,标准差为S,由公式(X-1.96S, X+1.96S)计算出来的区间,常称为:

A. 99嫁考值范围

B . 95嫁考值范围

C. 99刑信区间

D. 95刑信区间

E . 90刑信区间

4 .根据样本资料算得健康成人白细胞计数的95%可信区间为7.2 X 109/L~9.1 X 109/L,其含义是:

A. 估计总体中有95%勺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B. 95%勺总体均数在该区间内

C. 样本中有95%勺观察值在此范围内

D. 该区间包含样本均数的可能性为95%

E该区间包含总体均数的可能性为95%

5 关于t 分布,错误勺是

A.t 分布是单峰分布

B.t 分布是一簇曲线

C.t 分布以0 为中心,左右对称

D. 相同时,t值越大,P值越大

E. 当-X时,t界值一z界值

6 .假设检验勺目勺是:

A.检验参数估计的准确度

B?检验样本统计量是否不同

C?检验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D.检验总体参数是否不同

E检验样本的P值是否为小概率

7. 同样性质的两项研究工作中,都作两样本均数差别的假设检验,结

果均为P<0.05 ,P 值越小,则

A. 两样本均数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差别越大

C.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不同

D. 越有理由说两样本均数不同

E. 越有理由说两总体均数差别很大

8. 两样本均数比较时,以下检验水准中U型错误最小的是

A.=0.05 B .=0.01 C .=0.15

D.=0.20 E .=0.30

四、 1. C 2. D 3. B 4. E 5. D 6. D 7. C 8. E

五、t 检验

1.两样本均数比较,检验结果P>0.05 时说明:

A. 两个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大

B. 两个总体均数的差别较小

C?支持两总体无差别的结论

D. 不支持两总体有差别的结论

E. 可以确认两总体无差别

2.在两均数t 检验中,其无效假设为:

A.两个总体均数不同 B .两个样本均数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相同 D .两个样本均数相同

E. 以上均不对

3.两小样本均数比较时,已知n i和n2不等,两总体方差不齐,但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可考虑:

A. t 检验B . t' 检验C . Z 检验

D.配对t检验

E. 几何均数t检验

4 ?两小样本均数比较,经t检验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概率P值越小, 说明:

A. 两样本均数的差别越大

B.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越大

C. 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越小

D. 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 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5. 两个独立随机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与n2,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时的

自由度为

A. v n1 n2

B.v n1 n2 1

C. v n1n21

D.v n1 n2 2

E. v n1 n2 2

6.在进行配对资料的t检验时,要求差值

A. 服从正态分布

B. 服从正偏态分布

C. 服从负偏态分布

D. 服从其他分布

E.对分布类型无要求

7. 两小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除要求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外,还要满足

A. 两总体均数相同

B. 两总体均数不同

C. 两总体方差相同

D. 两总体方差不同

E.以上都不是

8 .符合正态分布的两小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若两总体方差不同,则用

A. t 检验

B. 秩和检验

C. 变量变换

D. ABC

E.以上都不是

9. 经大量调查知:一般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均数为0,且高原地区健康

成年男子红细胞数不低于0,现有一位医生在某高原地区随机抽取并调查36 名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与0进行t检验后,P <0.05,因此按照=0.05的检验水准,其结论是

A. 该高原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高于一般

B. 该高原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等于一般

C. 还不能认为该高原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高于一般

D. 还不能认为该高原地区健康成年男子的红细胞数等于一般

E. 以上都不是

五、1. C 2. C 3. B 4. D 5. E 6. A 7. C 8. D 9. A

六、方差分析

1.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变异分解过程中,以下哪项描述不正确

A. SS、=SS且间+SS且内

B. MS、=M$间+M$内

C. V总=V组间+ V组内

D.MS间=SSa间/ V组间

E. MS组间》M&内

2.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将总变异分为

A

组间变异、组内变异两部分 B. 处理、区组、误差三部分

.

C. 标准差、标准误两部分

D.抽样、系统、随机测量三部分

E.以上说法都不对

3.方差分析中,当F>F°.05, V.P<0.05时,结论应为

A.各样本均数全相等B?各样本均数不全相等

C?各总体均数全相等D?各总体均数全不相等

E.至少有两个总体均数不等

4. 2 X2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方差分解正确的是

A. SS总=SS+SS误差

B. MS、=MS+MS吴差

C. SS总=SS+SS+SS误差

D. SS总=SS+SS

E. SS总=SS+SS+SS E+SS吴差

5.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的结果与t检验结果相比()

A.方差分析结果更为准确 B . t检验结果更为准确

C?完全等价,且t . F D ?完全等价,且F .t

E ?两者结果可能出现矛盾

6. 完全随机设计的五个均数,一个对照组分别和四个试验组进行比较,可以选择的检验方法是

A. Z检验

B. t 检验

C. Dunnett - t检验

D. SNK-q 检验

E. Levene 检验

7. 服从Poisson 分布的资料转换成正态分布时适用的方法是

A. 平方根反正弦转换

B. 平方根转换

C. 倒数转换

D. 三角函数转换

E. 对数转换

六、 1. B 2. B 3. E 4. E 5. C 6. C 7. B

医学统计学题库1

绪论知识点 1. 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A. + B. – 2. 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A. + B. - 3. 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A. + B. - 4. 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A. + B. - 5. 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A. + B. - 6. 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A. + B. - 7. 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A. + B. - 8. 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A. + B. - 9. 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A. + B. - 10. 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A. + B. - 11. 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A. + B. - 12. 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A. + B. - 13. 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A. + B. - 14. 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A. + B. - 15. 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A. + B. - 16. 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 血压患者, 这是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 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 e.等级资料 17. 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 下表。 病 人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 11 5 11 12 9 11 11 6 10 9 10 9 治疗后 11 6 90 10 8 92 90 11 0 87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 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 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课程考试试题(A卷) (评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核方式:□开卷 V 闭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2分,只选一个正确答案) 1、医学科研设计包括( D ) A.物力和财力设计 B.数据与方法设计 C.理论和资料设计 D.专业与统计设计 2、医学统计资料的分析包括( D ) A.数据分析与结果分析 B.资料分析与统计分析 C.变量分析与变量值分析 D.统计描述与统计推断 3、医学资料的同质性指的是( D ) A.个体之间没有差异 B.对比组间没有差异 C.变量值之间没有差异 D.研究事物存在的共性 4、离散型定量变量的测量值指的是( D ) A.可取某区间内的任何值 B、可取某区间内的个别值 C.测量值只取小数的情况 D.测量值只取整数的情况5、变量的观察结果表现为相互对立的两种情况是( A ) A.无序二分类变量 B、定量变量. C.等级变量 D.无序多分类变量 6、计量资料编制频数表时,组距的选择( D ) A.越大越好 B.越小越好 C.与变量值的个数无关 D.与变量值的个数有关

7、比较一组男大学生白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度应选( D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8、若要用方差描述一组资料的离散趋势,对资料的要求是( D )A.未知分布类型的资料 B.等级资料 C.呈倍数关系的资料 D.正态分布资料 9、频数分布两端没有超限值时,描述其集中趋势的指标也可用( D ) A.标准差 B.几何均数 C.相关系数 D.中位数 10、医学统计工作的步骤是( A ) A、研究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 B、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等级资料和统计推断 C、研究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D、选择对象、计算均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11、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说法,其正确的是( A ) A.没有度量衡单位的系数 B.描述多组资料的离散趋势 C.其度量衡单位与变量值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D、其度量衡单位与方差的度量衡单位一致 12、10名食物中毒的病人潜伏时间(小时)分别为3, 4,5,3,2,5.5,2.5,6,6.5, 7,其中位数是( B ) A.4 B.4.5 C.3 D.2 13、调查一组正常成年女性的血红蛋白,如果资料属于正态分布,描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医学统计学》是开展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认识和揭示医学领域里各种数量特征的科学分析方法,是使医学科研得以成功的一种重要辅助工具。科技的迅速发展,大量信息的产生要求我们面对纷乱复杂的数据世界能够正确、科学地去认识和处理,医学统计分析是医学生教育培训必修课程,特别是中、高级医学人才的培养,应该使其懂得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医学科研设计原则或实验研究方法,能正确处理医学信息和数据,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发挥作用。医学统计是一种有力工具。它同科研的总体设计、资料采集、整理、分析直到最后作出结论都有密切关系。掌握了这个工具可以使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比较可靠的结果。只有正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才不致于造成不应有的缺陷或得出错误的结论。数据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广泛存在。我们就要借助统计学这个工具,在混沌中发现规律。统计学就是研究数据及其存在规律的科学。 (本大纲规定教学时数为62学时,理论讲授38学时,实习或讨论24学时)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大专检验专业学生。同学在具备一定医学基础知识后,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知道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正确地运用统计学方法和理念,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数据处理,系统地学习统计学使学员对医学科研工作的认识和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大纲中应当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过程中完全采用医学中的实例,讲述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注意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把统计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对于统计公式着重讲解其意义、使用方法、应用条件和应用时注意事项,不必追究公式的数学原理和推导过程。本课程通过讲授、课堂实习、课堂讨论,使学生熟悉统计的基本理论、掌握统计方法的应用,通过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加深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掌握基本方法。理论讲授38学时,实习或讨论24学时 【教学内容分作三级要求】 第一级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师应于理论课详细讲授,亦为实习课与考试的重点。 第二级是要求熟悉的内容,教师应选择性讲授,未讲授部分由学生自学。 第三级为一般了解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教师亦可选择性讲授,但不在考试范围内。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医学统计学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一章绪论 1.下列关于概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通常用P表示 B. 大小在0%与100%之间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D. 在实际工作中,概率是难以获得的 E. 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在单次研究或观察中时,称为小概率事件 [参考答案] C. 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即概率 2.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中,属于有序分类变量的是 A. 学历 B. 民族 C. 血型 D. 职业 E. 身高 [参考答案] A. 学历3.下列有关个人基本信息的指标,其中属于定量变量的是 A. 性别 B. 民族 C. 职业 D. 血型 E. 身高 [参考答案] E. 身高 4.下列关于总体和样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个体间的同质性是构成总体的必备条件 B. 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 C. 总体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 D. 一般而言,参数难以测定,仅能根据样本估计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参考答案] E. 从总体中抽取的样本一定能代表该总体 5.在有关2007年成都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研究中,总体是 A. 所有糖尿病患者 B. 所有成都市居民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D.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者 E. 2007年成都市居民中的非糖尿病患者[参考答案] C. 2007年所有成都市居民 6.简述小概率事件原理。 答:当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习惯上认为小于或等于0.05时,统计学上称该事件为小概率事件,其含义是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进而认为它在一次抽样中不可能发生,这就是所谓小概率事件原理,它是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基础。 7.举例说明参数和统计量的概念答:某项研究通常想知道关于总体的某些数值特征,这些数值特征称为参数,如整个城市的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样本算得的某些数值特征称为统计量,如根据几百人的抽样调查数据所算得的样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统计量是研究人员能够知道的,而参数是他们想知道的。一般情况下,这些参数是难以测定的,仅能根据样本估计。显然,只有当样本代表了总体时,根据样本统计量估计的总体参数才是合理的 8.举例说明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研究人员通常需要了解和研究某一类个体,这个类就是总体。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所确定的观察单位的集合,通常有无限总体和有限总体之分,前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无限的,如研究药物疗效,某病患者就是无限总体,后者指总体中的个体数是有限的,它是指特定时间、空间中有限个研究个体。但是,研究整个总体一般并不实际,通常能研究的只是它的一部分,这个部分就是样本。例如在一项关于2007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3.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Wallis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法,SNK法等。 1.4.2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检验法。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P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检验。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法,Scheffe法,SNK法等。**绝不能对其中的两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doc

医学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3.抽样的目的是( 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4.参数是指( 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7. 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差 C. 极差 D.标准差 8. 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标准差 9. 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 算术均数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 四分位数间距 10. 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 0 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 标准差 C. 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 对称 B. 左偏态 C. 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A. 正态 B. 近似正态 C. 左偏态 D.右偏态 13. 最小组段无下限或最大组段无上限的频数分布资料,可用( c )描述其集中趋势。 A. 均数 B. 标准差 C. 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4.( c)小,表示用该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大。 A. 变异系数 B. 标准差 C. 标准误 D. 极差 15. 血清学滴度资料最常用来表示其平均水平的指标是(c )。 A. 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 C. 几何均数 D. 平均数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 线图 D 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 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 或99% 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 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 和B 均不是 D. A 和B 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 检验,其目的是检验(C ) A 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 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 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 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D ) (A)n1+ n2 (B)n1+ n2 –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 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C纵向距离的平方和最小D纵向距离最小 12、对含有两个随机变量的同一批资料,既作直线回归分析,又作直线相关分析。令对相关系数检验的t值为t r,对回归系数检验的t 值为t b,二者之间具有什么关系?(C) A t r>t b B t rχ20.05,ν可认为(A ) A 各总体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B 各总体率均不相同 C 各样本率均不相同 D 各样本率不同或不全相同 15、某学院抽样调查两个年级学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其中甲年级调查35人,阳性人数4人;乙年级调查40人,阳性人数8 人。该资料宜选用的统计方法为(A ) A.四格表检验B. 四格表校正检验C t 检验D U 检验 16、为调查我国城市女婴出生体重:北方n1=5385,均数为3.08kg,标准差为0.53kg;南方n2=4896,均数为3.10kg,标准差为0.34kg,经统计学检验,p=0.0034<0.01,这意味着(D ) A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B 南方和北方女婴出生体重差别很大

医学统计学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四格表确切概率法 【例1-5】为比较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某医师将2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中药和西药治疗,结果见表1-4。经检验,得连续性校正χ2=3.13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基本相同。 表1-4 两种药物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比较 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中药12(9.33)2(4.67)1485.7 西药 6(8.67)7(4.33)1346.2 合计1892766.7【问题1-5】 (1)这是什么资料? (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 (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分析】 (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的治疗结果(有效、无效)分类的计数资料。 (2) 27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中药组和西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 (3) 患者总例数n=27<40,该医师用χ2检验是不正确的。当n<40或T<1时,不宜计算χ2值,需采用四格表确切概率法(exact probabilities in 2×2 table)直接计算概率 案例分析-卡方检验(一) 【例1-1】某医师为比较中药和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中药组和西药组,结果中药组治疗80例,有效64例,西药组治疗60例,有效35例。该医师采用成组t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检验(有效=1,无效=0)进行进行假设检验,结果t=2.848,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故认为中西药治疗胃炎的疗效有差别,中药疗效高于西药。

【问题1-1】 (1)这是什么资料?(2)该资料属于何种设计方案? (3)该医师统计方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该资料应该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1) 该资料是按中西药疗效(有效、无效)分类的二分类资料,即计数资料。(2) 随机抽取140例胃炎患者分成西药组和中药组,属于完全随机设计方案。(3) 该医师统计方法不正确。因为成组t检验用于推断两个总体均数有无差别,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不能用于计数资料的比较。(4) 该资料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两样本率来推断它们分别代表的两个总体率有无差别,应用四格表资料的 X2检验(chi-square test)。 【例1-2】 2003年某医院用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40人,结果见表1-1。 表1-1 中药和西药治疗非典病人有效率的比较 药物有效无效合计有效率(%) 中药西药14(11.2) 2 (4.8) 14(16.8) 10 (7.2) 28 12 50.0 16.7 步骤如下: 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两药的有效率相等,即π 1 =π 2 H 1:两药的有效率不等,即π 1 ≠π 2 2.计算检验统计量值 (1) 计算理论频数根据公式计算理论频数,填入表7-2的括号内。 (2) 计算χ2值 具体计算略。

(完整版)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1]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试题精选2009-12-20 12:28:11 阅读61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锦州医学院教务处 2003年5月

《流行病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临床医学 总学时:24,其中理论学时:18、实验学时:6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特定人群中与健康相关的状态和事件的分布和决定因素并用以控制健康问题的学科。近数十年来,随着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疾病谱的变化,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生物学向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医学相结合模式的转变,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也在不断发展。到现在为止,比较一致认可的流行病学定义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的对策和措施,并评价这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其研究对象已由仅研究传染病扩大到非传染性疾病,又从疾病扩大、引伸到健康和与健康有关的事件;研究内容既包括了描述“分布”,分析“决定因素”,又包括了研究、提出、评价预防、保健的对策与措施。由此可见流行病学既是一门方法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已包括了与人类疾病和健康有关的一切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流行病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拓宽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能够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在疾病的预防、健康促进、病因研究和预防效果评价等方面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门课程的前继课程是:基础医学相关课程、计算机基础和医学统计学。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流行病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流行病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并了解相应的扩展知识和新进展知识,为学习预防医学各类卫生专业课程奠定流行病学理论基础,也为今后在卫生防疫实际工作中或其他有关学科中运用流行病学的理论和方法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基本理论理论课教学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重点突出教授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详细讲授和解释,同时注意教授一定比例的扩展知识、新进展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拓思路、启发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内容精练,条理清楚,合理使用教学设备和教具。也可根据本章节的特点规定学生必要的自学内容。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B ) A 条图 B 百分条图或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 D 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 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 ) A 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 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 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 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 A 变异系数 B 方差 C 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 ) A.个体差异 B. 群体差异 C. 样本均数不同 D. 总体均数不同 6. 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 )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D )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C )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 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 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 1和n 2 ,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 t检验时,自由度是( D ) (A)n 1+ n 2 (B)n 1+ n 2 –1 (C)n 1+ n 2 +1 (D)n 1+ n 2 -2 10、标准误反映( A ) A 抽样误差的大小 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 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 D 数据的离散程度 11、最小二乘法是指各实测点到回归直线的 (C) A垂直距离的平方和最小B垂直距离最小

医学统计学完整

对于均数为,标准差为的正态分布,95%的变量值分布范围为 A. - ~ + B. -1.96 ~ +1.96 C. -2.58 ~ +2.58 D. 0 ~ +1.96

10.从一个数值变量资料的总体中抽样,产生抽样误差的原因是 A.总体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B.样本中的个体值存在差别 C.总体均数不等于0 D.样本均数不等于0 11从偏态总体抽样,当n足够大时(比如n > 60),样本均数的分布。 A. 仍为偏态分布 B. 近似对称分布 C. 近似正态分布 D. 近似对数正态分布 12某市250名8岁男孩体重有95%的人在18~30kg范围内,由此可推知此250名男孩体重的标准差大约为 A.2.0kg B.2.3kg C.3.1kg D.6.0kg 13.单因素方差分析中,造成各组均数不等的原因是 A.个体差异B.测量误差C.各处理组可能存在的差异D.以上都有 14.医学中确定参考值范围是应注意 A.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B.正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C.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均数标准差法D.偏态分布资料不能用百分位数法 15.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则 A.可认为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B.可认为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C.可认为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D.以上都不对 16.两样本中的每个数据减同一常数后,再作其t检验,则 A.t值不变B.t值变小C.t值变大D.无法判断t值变大还是变小 17.在抽样研究中,当样本例数逐渐增多时 A.标准误逐渐加大B.标准误逐渐减小C.标准差逐渐加大D.标准差逐渐减小18.计算样本资料的标准差这个指标 A.不会比均数大B.不会比均数小C.决定于均数D.不决定于均数 19.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后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20.描述一组偏态分布资料的变异度,以下哪个指标为好 A.全距B.四分位数间距C.标准差D.变异系数 21.正态曲线的横轴上从均数到+1.96的面积为 A.95% B.45% C.47.5%D.97.5% 22.设同一组7岁男童的身高的均数是110cm,标准差是5cm,体重的均数是25kg,标准 差是3kg,则比较两者变异程度的结论为 A.身高的变异程度小于体重的变异程度B.身高的变异程度等于体重的变异程度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习题 《医学统计学》第二版(五年制临床医学等本科生用) (一)单项选择题 1.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 A.样本 B. 全部对象 C.影响因素 D. 个体 2.总体是由( c )。 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 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 3.抽样的目的是(b )。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 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4.参数是指(b )。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 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 )。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 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 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 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6.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 D.两者均改变 7.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度大小宜采用( a )。 A.变异系数 B.差 C.极差 D.标准差 8.以下指标中(d)可用来描述计量资料的离散程度。 A.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标准差 9.偏态分布宜用(c)描述其分布的集中趋势。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中位数 D.四分位数间距 10.各观察值同乘以一个不等于0的常数后,(b)不变。 A.算术均数 B.标准差 C.几何均数 D.中位数 11.( a )分布的资料,均数等于中位数。 A.对称 B.左偏态 C.右偏态 D.偏态 12.对数正态分布是一种( c )分布。

【免费下载】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087 学分:1.5 总学时:34 大纲执笔人:刘艺敏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使学生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为其运用到医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学习其它课程和阅读专业书刊打下必要的统计学基础。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 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课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国际流行统计软件SAS或SPSS的使用方法,能用软件来完成课后的习题。并通过接触真实的科研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分析思路、分析方法,直至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课程基本要求 学习医学统计学应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掌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统计思维方法。 四、实验基本要求 采用多媒体演示教学和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实习课重点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不同资料的统计分析思路,同时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能用软件来完成课后的习题。并通过接触真实的科研资料,逐步引导学生提出分析思路、分析方法,直至用计算机软件完成统计分析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他们综合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五、课程基本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统计学与医学统计方法 了解统计学与医学统计学的定义、医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二节统计学基本概念 重点掌握内容: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类-离散型变量及连续型变量;误差的定义,系统误差与随机误的概念;三种数据类型-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等级资料及三者间的转换;总体与样本的概念,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概念,抽样误差的概念;概率与频率的概念。

医学统计学历年考题及答案

试题】2010-01-05/山东大学/医学院/2009级/研究生/医学统计 简答 1 给了一张表,计算患病率,发病率,病死率,以及患者哪个年龄段最多,是多少,发病率哪个年龄段最多,是多少等等 2 一个单向有序资料(分组变量无序,指标变量有序),用了卡方检验,问你对不对为什么如果是你,用什么 3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原则 4 给了多元线性回归的资料(列出了几个方程的校正决定系数,决定系数,剩余标准差等的数值),判断哪个方程回归效果最好,为什么 5 给了甲流的例子,用某药治疗,用了自身对照(用药前后抗体浓度变化为指标),得出了药物有效。问你合不合理,为什么你的设计是什么 6一型错误和二型错误的区别和联系 7什么是抽样误差举例说明分类资料和数量资料的抽样误差 计算 1 给了健康人的白天和晚上血压的相关数值(x和y各自的平均数,和,平方和,以及两者差值的均数等)注:计算时直接带入公式的相关数值 (1)比较白天晚上血压有无差别(配对t检验计算) (2)白天和晚上血压有无相关(相关分析) (3)如何用白天血压估计晚上血压(回归分析) 2 多个平均值进行总体假设检验。类如几种药的作用效果是否相同(方差分析)(也有人说:一个大题,3问,第一问是配对t检验计算,第二问相关分析,第三问,回归分析,都是计算题15分)

3 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 (u检验)(也有人说:配伍组方差分析) 2008 1. 列出样本标准误的估计值的公式,至少五个(包括两样本差值的标准误,两样本率差值的标准误等) 2. 医学统计中,将正态分布视为近似正态分布有哪几种情况列出应用条件和公式 3. 数值资料的统计描述指标公式 4. 多元回归模型的基本形式参数含义回归效果的评价 5. 什么叫截尾值产生原因举例说明 6. 一同学两样本率的比较用了卡方检验,你有什么建议若不符合卡方检验的应用条件,你又有什么建议他再比较三个样本率是否来自同一总体,也用了卡方检验,你又有什么建议 7. 一个三因素的2X2X2的析因设计的实验设计及分析思路 8. 给了一个数值资料: 小鼠的饮食量X1,X2,X3,X4,X5,X6,X7,X8,X9共十个数值 小鼠的体重增加量也有十个值 (1)对体重增加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 (2)求饮食量和体重增加量的关系 (3)由体重增加量的样本估计其代表总体均数的可信区间 (4)求小鼠体重增加量为X5(就是从体重增加量的那十个値里取了一个)的95%的置信区间 (5)(3)和(4)中的可信区间有什么差别

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汇总

选择合适的统计学方法 1 连续性资料 1.1 两组独立样本比较 1.1.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两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t 检验。 1.1.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1)可进行数据转换,如对数转换等,使之服从正态分布,然后对转换后的数据采用t 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 检验。 1.1.3 资料方差不齐,(1)采用Satterthwate 的t '检验;(2)采用非参数检验,如Wilcoxon 检验。 1.2 两组配对样本的比较 1.2.1 两组差值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t 检验。 1.2.2 两组差值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 的符号配对秩和检验。 1.3 多组完全随机样本比较 1.3.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 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检验,Bonferroni法,tukey 法,Scheffe 法,SNK 法等。 1.3.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Kruscal -Wallis 法。如 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 法校正P 值,然后用成组的Wilcoxon 检验。 1.4 多组随机区组样本比较 1.4.1 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性,直接采用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两两比较的方法有LSD 检验,Bonferroni 法,tukey 法,Scheffe 法,SNK 法等。 1.4.2 资料不符合正态分布,或各组方差不齐,则采用非参数检验的Fridman 检验法。如果 检验结果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两两比较,一般采用Bonferroni 法校正P 值,然后用符号配对的Wilcoxon 检验。 **** 需要注意的问题: (1)一般来说,如果是大样本,比如各组例数大于50,可以不作正态性检验,直接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因为统计学上有中心极限定理,假定大样本是服从正态分布的。 (2)当进行多组比较时,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仅比较其中的两组,而不顾其他组,这样作容易增大犯假阳性错误的概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作总的各组间的比较,如果总的来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才能作其中任意两组的比较,这些两两比较有特定的统计方法,如上面提到的LSD 检验,Bonferroni 法,tukey 法,Scheffe 法,SNK 法等。** 绝不能对其中的两 组直接采用t检验,这样即使得出结果也未必正确**

医学统计学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医学统计学 第一章 医学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1 医学统计工作的内容: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 资料的类型:计量资料(数值变量),计数资料(无序分类),等 变异(variation ):在同质的基础上被观察个体的差异。级分组资料(有序分类)。 3 同质(homogeneity ):对研究指标有影响的非实验因素相同。 4 总体(population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全部研究对象称总体 。 样本(sample ):根据随机化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出有代表性的一部分观察单位组成的子集称样本。 5 参数(parameter ):总体的设计指标称为参数。 统计量(statistic ):样本的统计指标称为统计量。 6 变量(variable ):观察对象的特征或指标称为变量,测量的结果即为变量值。 7 概率(probability):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一个量度,其概率介于0与1之间。 第二章 集中趋势的统计描述 一 算术均法(mean )简称为均数,适用于正态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 (一)直接法 X n x n X X X n ∑= +?++= 21 (二)加权法(针对频数表)n fx n x f f f X k k ∑= +++= (21) 二 几何均数(geometic mean,G )适用于倍数关系变化,经对数转换后呈正态分布(如:抗 体滴度,血清凝集效价,细菌计数,某些物质浓度等) G= n n X X X ?21 为了计算方便,常改用对数的形式计算,即=G lg 1 -( n X ∑lg ) 对于频数表资料,可用公式 G=lg 1 -(n x f ∑lg ) 三 中位数(M )和百分位数 中位数:适用于偏态分布资料,末端无确切数值的资料及分布情况不确定 公式:M=L+( M L f f n -5.0) M i L,M i ,M f 分别为M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和频数,L f 为M 所在组段之前各组数的累积频数。 百分位数:用符号X P 表示,x 即百分位 公式:x P =L+( x L f f x n -%·)x i 式中L,x i ,x f 分别为x P 所在组段的下限,组距和频数,

医学统计学题库完整

第一章 绪论习题 一、选择题 1.统计工作和统计研究的全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D ) A. 调查、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B. 实验、录入数据、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C. 调查或实验、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D.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2.在统计学中,习惯上把(B )的事件称为小概率事件。 A.10.0≤P B. 05.0≤P 或01.0≤P C. 005.0≤P D.05.0≤P E. 01.0≤P 3~8 A.计数资料 B.等级资料 C.计量资料 D.名义资料 E.角度资料 3.某偏僻农村144名妇女生育情况如下:0胎5人、1胎25人、2胎70人、3胎30人、4胎14人。该资料的类型是( A )。 4.分别用两种不同成分的培养基(A 与B )培养鼠疫杆菌,重复实验单元数均为5个,记录48小时各实验单元上生长的活菌数如下,A :48、84、90、123、171;B :90、116、124、225、84。该资料的类型是(C )。 5.空腹血糖测量值,属于( C )资料。 6.用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人、显效23人、好转6人、恶化3人、死亡1人。该资料的类型是(B )。 7.某血库提供6094例ABO 血型分布资料如下:O 型1823、A 型1598、B 型2032、AB 型641。该资料的类型是(D )。 8. 100名18岁男生的身高数据属于(C )。 二、问答题 1.举例说明总体与样本的概念. 答:统计学家用总体这个术语表示小异的对象全体,通常称为目标总体,而资料常来源于目标总体的一个较小总体,称为研究总体。实际中由于研究总体的个体众多,甚至无限多,因此科学的办法是从中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称为样本。例如,关于吸烟与肺癌的研究以英国成年男子为总体目标,1951年英国全部注册医生作为研究总体,按照实验设计随机抽取的一定量的个体则组成了研究的样本。 2.举例说明同质与变异的概念 答:同质与变异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对于总体来说,同质是指该总体的共同特征,即该总体区别于其他总体的特征;变异是指该总体部的差异,即个体的特异性。例如,某地同性别同年龄的小学生具有同质性,其身高、体重等存在变异。 3.简要阐述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关系 答:统计设计与统计分析是科学研究中两个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一般的,统计设计在前,然而一定的统计设计

医学统计学试题1

1、1 医学统计学简介-副本已完成 1 【单选题】下列哪项内容不就是医学统计学研究得主要内容 A、统计学基本原理与方法;B、健康与疾病统计; C、卫生服务统计; D、生物统计; E、国民经济统计我得答案:E 2 【单选题】变异就是指A、样本个体观察值得差异; B、相同总体个体观察值之间得差异;C、不同总体个体观察值得差异; D、不同总体抽样人数得差别; E、重复抽样样本统计量得差别我得答案:B 3 【单选题】统计推论得主要内容有A、估计样本量B、区间估计与假设检验 C、统计量组间差别对比; D、不同总体参数差别对比; E、编制频数分布表我得答案:B 4 【多选题】统计得基本内容包括A、统计活动或统计工作;B、统计数据或统计资料; C、统计数据处理; D、统计结果解释; E、统计表达我得答案:ABCDE 5 【多选题】作为一名研究生,主要通过()方式收集自己得“一手”研究数据。A、实验室研究; B、动物实验; C、临床观测; D、抽样调查;E、病历资料我得答案:ABCD 1、2医学统计学得重要概念已完成 1 【单选题】抽样得目得就是 A、计算样本统计量; 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通过典型案例推断总体参数; D、研究所有样本得个体特征; E、研究总体中所有个体得特征我得答案:B 2 【单选题】统计学中最具有代表性得样本就是指( A、随意抽取得总体中任意个体;B、有意识得选择总体中得典型个体; C、依照研究者要求选取总体中有意义得个体; D、依照随机原则抽取总体中得个体; E、选择总体中容易得到得个体我得答案:D 3 【单选题】统计中所说得总体就是指A、根据研究目得而确定得同质个体得全部; B、特定研究对象得全体; C、特定研究对象得全部测量值;D、特定研究对象得全体得个体数; E、特定研究对象得总体参数我得答案:A 4 【单选题】为了由样本推断总体,样本应该就是A、总体中任意得一部分; B、总体中得典型部分;C、总体中有意义得一部分; D、总体中有价值得一部分; E、总体中有代表性得一部分我得答案:E 5 【单选题】参数就是指A、随机变量; B、总体得统计指标; C、样本得统计指标;D、样本统计量得个数;E、总体统计指标得个数我得答案:B 6 【单选题】下列有关抽样误差描述错误得就是 A、抽样误差就是不可避免得; B、抽样误差就是由个体差异造成得; C、抽样误差可通过增加样本量得方法加以控制; D、抽样误差大小可应用统计学方法加以估计; E、抽样误差大小用标准差表示我得答案:E 7 【单选题】抽样误差指得就是 A、个体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值之差; C、样本统计量值与总体参数值之差; D、不同得总体参数值之差; E、相同总体个体测量值之差我得答案:C 8【单选题】习惯上,下列属于小概率事件得为A、 P=0、09; B、P=0、10; C、P=0、15; D、 P=0、03; E、以上都不就是我得答案:D 9【单选题】下列分类资料属等级资料得就是A、季节(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