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摘要:复苏学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这种病理状态严重影响心、肺和脑的功能,它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复苏学尤其强调发生机制、全身缺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现代心肺复苏方法在急诊医学、心脏学和麻醉学等多个学科都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现代心肺复苏方法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1956年除颤器的发明,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应用及1960年胸外按压的应用均大大推进现代心肺复苏学的迅速发展。现就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的某些进展作一介绍。

复苏程序的争议

心搏骤停患者临终前出现濒死呼吸(抽泣样叹气)对通气有代偿作用,故认为心搏骤停现场急救应以胸外按压为主,不需要做口对口呼吸。一些学者提出心肺复苏的ABC顺序应改为CAB顺序,即胸

外心脏按压、气道开放、人工呼吸。虽然CAB是可取的复苏步骤,但建立人工气道必须及时,C与AB间隔时间应≤5min。对未被目击的心搏骤停的患者复苏时不宜应用CAB顺序,应用传统的CPR顺序。

生存链的概念

美国心脏协会用“生存链”这一名词来描述这一过程,包括4个相互依赖的环节: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基本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社区内的生存链已意识到,需要通过改善社区ECC 体系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1992年指南提出了“生存链”的基本概念,这一方法在复苏和ECC中得到了成功的证实。如评价院内心脏猝死预后的Utstein指南;用来检查儿童病人心肺急症的方法,都根据“生存链”的概念得到了发展。各个社区应该为院外危重病人不断完善及优化其救治系统。1992年指南中描述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是降低急性心脏病有关的死亡率的一系列行动中重要的环节,这与Liaison国际复苏协会1997年所推荐的方法相一致。现在强调要尽早进行电除颤;尽量缩短由胸外按压转到电除颤的时间,这样可以挽救更多的患者。

“生存链”的概念包含了几个重要原则:

1.如果这一链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生存率将会降低。

2.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出现问题,那一环节最为重要?当然,及时发现紧急情况,并立即开始救治的环节最重要。如果没有人发现、识别病情,立即开始求救的话,病人是不可能生存的。由于快

速早期除颤是唯一充分有效的治疗手段(只有除颤才能救治室颤性猝死),故称其为“决定成人心脏性急症病人生存率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3.整个ECC救治系统的有效性不能仅通过评价某一环节的好坏来确定,要评价整个系统。病人出院时的生存率是用来评价对心脏急症病人治疗有效性的金标准。

一个关键问题是一个社区ECC系统能否为病人提供一个最佳的生存机会,使院外心脏急症病人获得最佳的生存率,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对每一个社区都是一个挑战。每一个社区都应该有自己紧急救治的机制和装备,以达到为病人提供最佳生存率的目标。成人生存链体现4个早期: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国际心肺复苏(CPR);早期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从而为抢救心跳骤停的患者赢得宝贵的时间,展示了工作现场就地救生的新思路。培养一支训练有素,人员固定专业急诊医师队伍是综合性医院的当务之急,也是提高CPR抢救成功率的关键[3]。

普及公众除颤(PAD):早期除颤的关键

Douglas Chanberlain首次在英国布莱顿开展院前早期电除颤,在火车站、民航飞机上装备了AED;Midkey Eisenberg 在华盛顿开展的院前早期复苏项目,在高危患者家庭中配备AED,这是早期院前除颤的起点。为了发展社区早期除颤项目,”AHA早期除颤项目组”,分别与1994年和1997年召开了2次以PAD为主题的大会。会议提出的议案包括:AED是开展快速除颤最有前景的措施,应在社区配备AED并开展使用AED的培训,ILCOR(1997年)和欧洲复苏学会

(1998年)的建议报告均指出了早期除颤的重要性。

为了发展社区早期除颤项目,应在社区配备AEDs,并开展使用AEDs的培训,ILCOR(1997年)和欧洲复苏学会(1998年)的建议报告均指出了早期除颤的重要性。在指定地点安装AEDs,由受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使用,这是提高院前心脏骤停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实践证明,由受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操作AEDs是安全有效的,但操作AED 的人还必须学习病情的评估(包括心脏骤停)和CPR。我国大中城市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EMSS,但运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到达现场的时间过长,县、区以下区域性EMSS系统尚需完善,我国推广普及应用AED,非医务人员使用AED,还需要政府部门立法支持[4]。

AED操作者包括社区内的人员,PAD的快速反应人员可分为以下三类: (1) 非医务急救人员,如警察、消防员、保安、船员、以及飞机上的服务员等。他们有职责对急性事件做出反应,只要求其掌握CPR技术。在PAD项目中,他们具有使用AEDs的能力。(2)岗位急救人员,又称工作场所地救助人员或公众救助人员。其多为参加PAD项目的人员。由于岗位急救人员每天都在固定场所工作,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们是首先使用AED的人。这种部署可有效缩短社区或工作场所发生心脏骤停后的除颤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3)高危人群的救护人员,是指与高危患者同住的家人或朋友。他们参加早期除颤课程的学习,掌握在家人或朋友可能发生心脏性猝死时如何进行CPR并使用AED的方法。

2、AEDs的合理放置

认为,50岁以上人口较多的地区需备有AEDs,经常人数超过10,000人的地点也应安装AEDs,较理想的方法是总结该区域心脏骤停发病资料,以发病率最高的地点作为放置点。在某一区域建立PAD 项目的依据包括:(1)心脏骤停事件的发生率水平(预计为1次/1000人/年);(2)求救EMS后,急救人员5分钟内无法到达现场;(3)社区EMS系统内经培训的非专业救护人员,能在收到呼救后5分钟内赶到现场,判断心脏骤停情况,拨打急救电话,并能实施CPR和电除颤。有研究表明,与其他医疗急救措施相比,由现场急救人员使用AED,和开展PAD项目比较经济。合理地设计和实行PAD项目,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3、急救人员的培训

(1)技术的巩固: 社区调查结果显示,经培训的非专业急救人员,如果从未实践救治过脏骤停患者,几年后就会忘记所学的技术操作。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办法以保证现场急救人员掌握并牢记BLS 和AED技术。建议要经常进行模拟练习,如在心脏骤停模型上使用AED。

(2)训练的次数:通常3~6个月训练1次,这样的时间安排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保持长期不忘最成功的办法是让复苏人员定期经常性地快速检查仪器,具体内容包括:检查除颤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开关,在心中回顾如有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应进行操作的步骤。AHA 和ECC委员会和国际专家小组提倡,每6个月进行1次技术回顾和演练,要求必须在预计时间内赶到现场并履行职责。一般应在4~5

分钟内赶到现场并完成除颤,取AED仪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3)素质培养:培训指导除了急救操作内容,应包括责任心的培养,保证训练质量。还必须注意参加PAD急救人员的情绪,这部分人员并不习惯于救治有生命危险的患者,与非专业人员逐例总结经验,详细询问急性事件时的紧张情绪,并给他们很大的支持。

溶栓治疗

以往的心肺复苏指南中,溶栓治疗一直为得到肯定和重视,甚至被列为禁忌症。但是越来越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溶栓治疗可以改善动物和患者的存活率,减轻脑功能的障碍,且出血的发生率很低。临床上50-70%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原发病是心肌梗死和肺梗死,而溶栓治疗是心肌梗死和肺梗死的非常有效的原发病治疗[7]。

在AC的复苏过程中实施溶栓目前还在讨论。多个临床研究表明在心肺复苏同时进行溶栓可以提高恢复自主循环恢复几率从而提高生存率,并且可以改善神经系统预后。在复苏成功后立即进行溶栓同样对预后有确定的效果。但其它的研究,特别是在无脉性心律的复苏过程中没有证实这一结果。溶栓可能起到了以下作用:(1)对引起AC的病因进行治疗:溶解了造成肺梗塞或冠脉梗塞的血栓;(2)对AC引起的继发症进行治疗:对抗了再灌注中的充血流过程所形成的微血栓造成的继发结果。一项国际的多中心研究正在进行中,有可能很快将运一问题作出回答。

亚低温疗法

亚低温(34℃~35℃)治疗在脑复苏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

舞的进展。人脑缺血性损伤如伴有体温升高可使神经系统功能恶化,脑组织代谢率决定脑局部血流的需求量,体温每升高1℃,脑代谢率大约增加8%。而体温过低可以增加血液粘稠度,减少心输出量和增加感染机会[6]。强制性亚低温状态是在大脑来不及发挥体温调节作用的情况下,迅速降低机体的核心温度。而调节性亚低温疗法则是通过降低脑内的体温调定点来降低机体的核心体温,并同时保留大脑的体温调节能力,有助于减轻脑组织缺血后的氧化应激反应[1]。有研究表明,调节性低体温对冬眠动物的大脑起到了保护作用。临床证明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的脑复苏、中毒性脑病、颅脑损伤及颅脑手术后脑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对有亚低温治疗指征的病人,应尽早、尽快实施亚低温治疗,使病人进入冬眠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机体各重要器官(尤其是脑)结构、功能上的损害程度。冬眠深度不应过深,以病人进入睡眠状态为宜,冬眠过深容易出现呼吸、循环意外。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3~5天,最长为5~7天,病人渡过危险期后即可停止,因为时间越长,并发症越多。在心肺复苏后应用亚低温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但有研究显示,亚低温状态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奥地利研究人员设计了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考察亚低温状态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研究人员将60例复苏成功的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疗法组和正常体温组,并在复苏后24小时内检测患者的肌酐清除率(Ccr)。结果发现,体温正常组患者的Ccr值在24小时内即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而亚低温治疗组患者在复苏后24小时,Ccr值仍低于正常,说

明肾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受损,在4周内这种异常可以完全消失。所以目前的研究治疗重点还在于保障重要器官功能,从而确保血流动力学、呼吸及代谢状况的稳定,尽量避免全身低血压状态,避免可能影响脑的自我调节及诱发脑水肿的可能等因素。

(1)、早期重点头部低温,可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降低脑代谢及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延缓ATP耗竭,国内外学者推荐重点头部降温关键时刻是脑缺血缺氧最初10min。

(2)、早期大量皮质激素的应用

皮质激素可抑制血管内凝血,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维持血脑屏障完整性,并有稳定溶酶体膜作用。应用原则是速用速停。大脑缺血缺氧30~60min内应用或边心肺复苏边给药,用量1~3mg/kg。

(3)、巴比妥类药物

巴比妥类药物主要抑制脑再灌注后儿茶酚胺引起高代谢,降低氧耗及颅内压,改善脑血流量分布及脑缺血区能量代谢,促进GABA能神经功能,并有清除氧自由基、降温及膜稳定等效能。临床多选用超短效巴比妥类如硫喷妥钠3mg/kg,随后视病情以常规剂量2mg/kg维持,主张有效循环恢复后应用,对严重肺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和颅脑损伤呼吸中枢抑制病例禁用。

(4)、钙通道阻滞剂

用于脑复苏的钙拮抗剂有硝基吡啶、尼莫地平、异搏定等。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主要通过阻断钙通道,抑制钙

离子慢向跨膜内流,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花生四稀酸等脂肪酸的释放,从而防止脑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增加脑血流,改善脑循环。

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作用的研究

⑴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每3分钟1次仍是首选。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α受体,它可以提高动脉舒张末压,此压力对冠脉循环起决定作用,同时它还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肾上腺素应用的指征为:心脏停跳、无脉性心律及经电击无效的室颤和室速。推荐用法为每隔3~5分钟静注l mg和或者一次性经气管插管给予5 mg。当心跳停止持续存在时,推荐加量至每次给药3 mg或5 mg。但过多次的重复给肾上腺素以及过大提高它的用量都是被禁止的。因为即使这样可以增加自主循环恢复的几率,但由于它造成了心肌及大脑的严重损伤,并不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去甲肾上腺素虽然对α受体的作用比肾上腺素强,但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没有证明其具有更好的效果。

⑵血管加压素:对难治性室颤,与肾上腺素相比,血管加压素作为CPR一线药物效果好。2个剂量的血管加压素+1 mg肾上腺素优于1 mg肾上腺素,2种药物合用效果可能会更好。对于无脉电活动(PEA),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均未被证明有效。血管加压素是一种自然的有抗利尿作用的多肽激素,通过作用于V1受体水平而具有强效的血管收缩作用,在2000年指南中建议仅在室颤经除颤无效情况下作为一种选择。但是最近一项研究对比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反复给

予肾上腺素后注射2次40U血管加压素,另一种是单纯给予肾上腺素,结果表明接受血管加压素治疗的病人的生存率得到提高。尽管以上研究的科学性无可争论,但是,应用血管加压素的确切的条件还有待于更大量的临床随机试验加以明确。实验研究显示,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比可以提高重要器官的灌注,增加大脑供氧,改善神经预后,提高复苏成功率。另有研究显示,不同于室颤和及无脉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使用血管加压素的心脏骤停患者组入院生存率较肾上腺素组高40%,故认为,心脏骤停患者CPR时潜在的缺血程度更复杂,有限选择血管加压素比肾上腺素效果好,因为血管加压素和肾上腺素有相互作用,特别在长时间缺血时,两者联合应用可以是冠状动脉灌注压增加[5],效果是单用血管加压素或肾上腺素的3倍。最近的一项大样本(1219例)研究结果表明,心脏骤停患者血管加压素组的住院存活率和出院率显著高于肾上腺素组,但是室颤组病人血管加压素组和肾上腺素组生存入院率无明显差别[2]。血管加压素能否取代肾上腺素,尚需要更多的临床实验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杨兴易。心肺复苏研究的几个热点问题。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4,25(11):1161-1163。

2、沈洪,王一镗。回眸2004:中国心肺复苏关注的问题。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1):2-3。

3、张卫玲,张宏伟,郎建苏等。关于心脏骤停时心肺复苏中几个

问题的探讨。中国急救医学。2004,24(3):219。

4、黄子通。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水平的措施与对策。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4):153-154。

5、李培杰,陈天铎。心肺复苏期间应用血管加压素的再评价。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0,12(11):688-689。

6、景炳文,王一镗。心肺复苏救治中争议问题的商榷。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3):212-214。

7、康舟军,杨瑞和,霍正禄等。心肺复苏药物治疗新进展。中国急救医学。2004,24(7):508-509。

心肺脑复苏的护理进展

心肺脑复苏的护理进展 【关键词】心肺脑 【摘要】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抢救心跳、呼吸骤停及保护、恢复大脑功能的急救护理技术。急诊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能,明确护士在心肺脑复苏中的角色,及时了解心肺脑复苏的新动态,帮助护士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及时准确地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最有效的方式进行复苏,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护理 心肺脑复苏(CPCR)护理是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取的一项护理急救措施。成人的生存链体现在4个“早期”即(1)早期识别、求救;(2)早期CPCR;(3)早期电除颤;(4)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CLS)[1]。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削弱或缺失都会带来生存机会的丧失。护士在CPCR的各项急救技术操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医护配合默契、操作正确熟练,可以在很短时间内进行CPCR,提高CPCR 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2]。近年来对CPCR的护理方法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现综述如下。 1 判断宜简而快,心前区扣击宜慎

对于心跳骤停后能否迅速进行复苏术和复苏成功,取决于护士(目击者)能否快速、正确地作出判断。目前判断的依据以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为准[3]。方法可通过摇动其双肩或大声呼唤来判断有无反应,如患者意识不清、呼吸及颈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进行复苏术,决不能等其他检查和症状出现或离开患者去呼叫医生、取抢救器材。心前区扣击可使部分患者的心律复转,但这种方法只能由经过训练的人员实施。叩击一次不成功,应立即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2 正确选用几种人工通气的方法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人工呼吸首选口对口人工呼吸,由于人们对口对口人工呼吸可能会导致传染病的传播而有所顾忌[4],所以目前正在逐步推广使用口咽吹气管[5]。将“S”型口咽吹气管从患者舌上方压入后做180°翻转,放置于中央位置,直至通气管前端开口面对声门。同时可防止牙唇部紧闭阻塞呼吸道,又可直接接面罩给氧或接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如为院内猝死患者应及早行气管插管连接气囊加压给氧或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2000年心肺复苏指南》指出:无论成人单人或双人CPCR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之比均为15∶2 [6]。临床实践证明这种比例远优于5∶1,而且得到了国际性的认可。 3 主张增加胸外心脏挤压的幅度和频率在人工呼吸约5s后应立即开始胸外心脏按压。根据胸泵学说或心脏泵学说均已证明

心肺脑复苏抢救常规

心肺脑复苏抢救常规 【概述】 心跳呼吸骤停属最危重的临床疾病状态,必须分秒必争进行 抢救,采用急救手段恢复已中断的呼吸循环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CPR最早始于1958年,1960年将其标准化并广泛用于临床,最新的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于2010年重新修订。新指南对复苏程 序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将成人、儿童和婴儿(不包括新生儿) 的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从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更改为C-A-B。 【诊断】 一、病因 儿童呼吸心跳骤停多由于气道阻塞和缺氧,先引起呼吸骤停,继而心搏骤停,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疾病,由呼吸道分泌物堵塞而致的窒息成为小儿呼吸心跳骤停的主要直接因素。儿童呼吸心跳骤停的病因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上气道阻塞(异物、反流、喉痉孪、喉水肿等)、下气道疾病(继发于呼吸衰竭或呼吸停止的疾病)。2.感染:败血症、脑膜炎。 3.中毒与药物过敏:麻醉性抑制剂、镇静剂、抗心律不齐药中毒、青霉素过敏。.

4.循环系统疾病:休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心律紊乱。 5.婴儿猝死综合征。 6.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脑外伤、颅内感染、颅内出血、颅内肿瘤、脑疝等。 7.创伤和意外:窒息、溺水。 8.代谢性疾病:酸碱和电解质紊乱。 二、临床表现 呼吸心跳骤停常有如下临床表现: 1.突然出现昏迷,部分患儿有一过性抽搐。 2.瞳孔散大。 3.大动脉搏动消失。 4.心音消失及心动过缓。 5.呼吸停止或严重呼吸困难。 6.心电图显示等电线或极缓慢心律。 如能早期掌握心跳骤停前的先兆,及时判断并尽早实施心肺复苏术常可提高患儿存活率,临床上迅速而准确的诊断依据是: 1.突然出现昏迷。 2.大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停止。 与成人相比,小儿心搏骤停很少原发于心脏疾病,而多

心肺脑复苏的阶段和步骤

心肺脑复苏的阶段和步骤 2011年麻醉学-危重病考点指导:2011年麻醉学-危重病考点指导:心肺脑复苏的阶段和步骤 CPCR分为三个阶段:①基本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 ②进一步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LS;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CLS);③长期生命支持(prolonged life support。PLS)。 生存链的概念:①早期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②早期基础生命支持;③早期除颤;④早期进一步生命支持。 (1)基本生命支持:BLS一般指现场徒手实施呼吸支持和循环支持,包括ABC三个步骤,即:A:Airway Control维持呼吸道通畅;B:Breathing Support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C:Circulation sLlpport or Cardiac Compression胸外心脏按压。 A:维持呼吸道通畅 采用抬颏法或托下颌法使头后仰、使下颌骨向前上、张嘴。采用

指抠、胸腹部推压法、击背法或胸部推压法清除气道异物。 B:人工呼吸(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通气) 在给予人工呼吸前,用5~10秒(不超过10秒)检查其是否存在正常呼吸。无呼吸时,首先2次人工通气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给予人工呼吸前,正常吸气即可,无需深吸气。所有人工呼吸均应持续吹气1秒,每次吹入气量不要过大但须使胸廓起伏。 C: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①患者头、胸处于同水平,最好躺在坚硬平面上。②按压位置: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③下压3.5~4.5厘米,按压时手指不得压在胸壁上,以免引起肋骨骨折。上抬时手不离胸,以免移位,垂直按压,以免压力分散。④心脏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为1:1,允许胸壁充分弹性复位,保证按压的连续性,中断按压时间不得超过1秒;⑤除新生儿外,对所有年龄段患者给予的按压通气比为30:2;⑥胸外心脏按压不与人工呼吸同时进行;⑦心跳检查应在实施5个周期CPR(约2分钟)后进行。 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标志为:①可扪及大动脉搏动;②发绀减轻或消失,皮肤转为红润;③有时可测得血压;④散大的瞳孔开始缩小,

心肺脑复苏(CPCR)

心肺脑复苏(CPCR)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心肺脑复苏(CPCR)?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心跳停止意味着死亡的来临或临床死亡(clinical death)的开始,近代医学认为,因急性原因所致的临床死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为使心跳、呼吸恢复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由于脑神经最不耐受缺氧,所以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是脑复苏。仅有呼吸、心跳而无脑功能的的人(即所谓的植物人)对家庭和社会都是十分沉重的负担,目前已把心肺复苏扩大为心脑肺复苏(CPCR )。 第一节 心跳骤停的原因、类型和诊断 ?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是指原来并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的心脏因一过性的急性原因而突然中止博血而致的呼吸和循环停顿的临床死亡 状态。临床上又称为循环骤停。因其发生十分突然,而且往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是临床上极为紧急的情况。如不能得到极为有效的复苏,即意味着临床死亡的开始。所以必须迅速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以恢复循环呼吸功能,临床上称为心肺复苏(CPR)。 ?凡原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治疗乏术的慢性病晚期发生的心跳停止均 不属此范畴,也非CPCR的对象。 一、心跳骤停的原因 ?引起心跳骤停原因好多,可大致分为心脏本身和外来因素。凡是能导致心博出量减少、冠状血流下降、心率失常、气道阻塞、心肺功能衰竭的各种因素均可引起心跳骤停。 ?1、心脏器质性病变:心肌病变、机体内环境的异常变化、过度使用抑制心肌收缩的药物等均可导致心跳骤停。如冠心病、心肌更塞、急性心机炎等; ?2、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改变:如大量失血、循环量严重不足、休克、椎管内麻醉平面过广、应用过量的血管扩张药、、血压骤降等;使用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论文摘要:复苏学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 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这种病理状态严重影响心、肺和脑的功能,它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 题,复苏学尤其强调发生机制、全身缺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现代心肺复苏方法在急诊医学、心脏学和麻醉学等多个学科都是富有挑战 性的课题。现代心肺复苏方法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1956年除颤器的发明,1958 年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应用及1960年胸外按压的应用均大大推进现代心肺复苏学的迅速发展。现就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的某些进展作一介绍。 复苏程序的争议 心搏骤停患者临终前出现濒死呼吸(抽泣样叹气)对通气有代偿 作用,故认为心搏骤停现场急救应以胸外按压为主,不需要做口对口呼 吸。一些学者提出心肺复苏的ABC顺序应改为CAB顺序,即胸外心脏按压、气道开放、人丄呼吸。虽然CAB是可取的复苏步骤,但建立人工气道必须及时,C与AB间隔时间应W5Diin。对未被目击的心搏骤停的患者复 苏时不宜应用CAB顺序,应用传统的CPR顺序。 生存链的概念美国心脏协会用“生存链”这一名词来描述这一过 程,包括 4个相互依赖的环节: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基木心肺复苏.早期除颤 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社区内的生存链己意识到,需要通过改善社区 ECC体系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1992年指南提出了“生存链”的基本概念,这一方法在复苏和ECC中得到了成功的证实。如评价院内心脏猝死预后的Utstein指南;用来检查儿童病人心肺急症的方法,都根据“生存链”的概念得到了发展。各个社区应该为院外危重病人不断完善及优化其救治系统。1992年指南中描述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是降低急性心脏病有关的死亡率的一系列行动中重要的环节,这与Liaison国际复苏协会1997 年所推荐的方法相一致。现在强调要尽早进行电除颤;尽量缩短由胸外按压转到电除颤的时间,这样可以挽救更多的患者。

心肺脑复苏术的研究及护理进展

心肺脑复苏术的研究及护理进展 发表时间:2012-10-19T10:29:43.2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7期供稿作者:蒋艳 [导读] 2010 指南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对按压速率与幅度均有进一步的要求。 蒋艳(广西田东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531500)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7-0020-03 由于早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的根本目的在于脑复苏,故医护人员逐渐把早期心肺复苏CPR 扩展为CPCR。心肺脑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是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有效复苏技术。它能保护和恢复患者大脑功能,应用CPCR 后的患者能维持较好的心、肺、脑功能并能有较长的生存时间[1]。1992年10月,美国心脏学会发布了“生存链”的新概念。它由4个环节组成,即早期启动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EMSS)、CPR、早期心脏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ACIS)[2],巩固ACIS 效果;积极脑复苏。迅速准确判断并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min抢救的最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3]。据统计,大约70%的心脏停搏发生在医院外[4];院内病人心脏骤停发生时,大部分是护士首先发现的[5]。无论是院前或院内的CPCR,护士心肺脑复苏的熟练程度决定着抢救的成败。笔者就CPCR 中的研究进展及护理综述如下。 1 CPCR 的流程 1.1 将A- B- C改为C- A- B 2010年10月颁布的《2010 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简称“2010 指南”)将A- B- C改为C- A- B:尽管胸外心脏按压的提出和实施已有50 年,但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之一是传统的A- B- 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施救者在开放气道、口对口人工呼吸、寻找防护装置的过程中,胸外按压往往会被延误[6]。研究表明,胸外按压延迟1 分钟,心肺复苏成功率下降10%。2010 指南推荐将心脏骤停救治程序更改为C- A- B,建议尽快开始胸外按压,缩短通气延误时间。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7]。若非医务人员可只做按压(handsnonly)[8],实施起来较简易,容易普及与推广,增加抢救成功率。 1.2 关于ABCD 顺序的选择宋志芳等[9]研究证明,以人工循环(C)为主的复苏程序可能是各种原因致心搏骤停患者CPCR 可取的抢救程序。伍凌[10]认为开始CPCR 的ABCD 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针对围心搏骤停期[5]的表现及病因做出合理选择。对有室颤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表现者应优先除颤(defibrillation),除颤时机是除颤有效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A-B-C 还是C-A-B,都是互为补充,不能说哪种程序最好,而应该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或心搏骤停的原因、救助人员的能力和现场情况灵活掌握。对有明确病因造成的呼吸道梗阻、窒息或呼吸衰竭而导致的呼吸、心搏骤停或尚存临终心跳者,应优先选择气管插管。因为原发性呼吸停止后,心脏仍可在数分钟内得到已氧合的血液供应,大脑及其他脏器也同样可得到数分钟血供,此时立即行气管插管通气常可防止心脏发生停搏。 2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理念[7] 2.1 2010 指南继续强调实施高质量心肺复苏,对按压速率与幅度均有进一步的要求。包括:按压速率至少为100n次/min;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n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约为4cm,儿童约为5cm);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用力、快速地按压对恢复自主循环(ROSC)及存活后能否恢复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2.2 单纯胸外按压:对于因心脏病导致的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仅按压)与同时进行按压加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存活率相近[3]。单纯胸外按压心肺复苏对于未经培训的施救者更容易实施,且更便于调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考虑到我国的情况,应加大力度培训各地的120 调度员指导目击《2010指南》中还指出,非医护救援人员只需确定伤病者没有“生命迹象”(包括呼吸、咳嗽或身体动作),即可作出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并立即施行心脏胸外按压法。而医护人员在施行胸外按压法之前,要检查脉搏,以确定患者的循环状态,评估时间应在10 s以内,要做到简单、快速判断。一旦确诊后立即呼救,求助他人协助CPR,拨打求救电话,求助急救中心进行现场救护和电话急救指导,为患者转入医院进一步复苏创造条件。 3 早期心脏除颤 电除颤已成为伤者基本生命支持的重要措施。成功除颤越早越好。如在心跳停止1 min内成功除颤,伤者的存活率可达90%。一般要求伤者院外5 min、院内3 min内心脏除颤。为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可行盲目除颤,并主张尽早监测,以发现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若伤者心电机械分离或心室停颤,严禁除颤。因为此时除颤可引起副交感神经介质释放,从而减少心肺复苏的成功率[11]。 4 CPCR给药的途径选择及护理 4.1复苏中给药途径常用的有周围静脉、气管内、心内注射、中心静脉通道、浅静脉留置针给药。20世纪40年代,骨内通道给药即被应用于临床,且被认为是安全可靠的方法,能用静脉通路输注的药物和液体,都可以通过骨内途径给予[12]。据报道,上肢静脉给药明显优于心内注射,近年来在临床上心内注射逐步少用,心内穿刺的部位和深浅度不好掌握,容易损伤心肌,还会影响胸外按压的连续性[13]。外周静脉给药其优点是不影响其他抢救程序的实施。何庆[13]认为,心脏停搏前如无静脉通道,CPCR时应立即设法建立给药通道,首选建立周围静脉(肘前或颈外静脉)通道,与中心静脉给药相比,虽然外周给药后药物峰值降低、循环时间长,但是建立外周静脉通道不需要中断CPCR,穿刺容易操作,并发症也少,外周静脉通道能够快速建立,也可满意地使用药物和液体,外周静脉穿刺也可在手臂、手、腿或足上进行。 4.2 骨内通道给药《2005心肺复苏指南》认为:血管或骨内通道给药优于气管内,如果无法建立静脉通道者,应立即建立骨内通道,骨内静脉丛是不塌陷的静脉丛,穿刺向骨髓腔注射药物后经过静脉丛吸收与中心静脉给药相似,可迅速、安全有效地给予药物、晶体液、胶体液和血 4.3 气管内给药如果静脉通道、骨内通道均未建立,可考虑气管内给予复苏药物,经气道给药方法简单易行,不影响胸外心脑按压,美国心脏协会曾经在2000 年推荐CPR 时经气管用药为第2 用药途径,现在排列顺序降低到血管、骨内通道之后。《2010 心肺复苏指南》认为:复苏药物气管给药的血药浓度低于同样剂量的血管内给药,动物试验表明气管内给予复苏药物有降低自主循环恢复的可能,因此应选择静脉给药或骨通道给药。而且有的药物不能通过气管内给药,如去甲肾上腺素、碳酸氢钠[13]。 4.4 中心静脉给药大多数复苏不需要建立中心静脉通道,如果心搏骤停刚发生时就已存在中心静脉通道,首选中心静脉给药。 4.5 浅静脉给药浅静脉留置套管针作为一项新护理技术应用于临床[14],已成为CPCR 处理时开放静脉通路的首选措施,具有操作简便、输液快速的优点。 5 正确使用复苏药物 药物治疗已经成为心搏骤停病人高级生命支持(ACLS)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选择和正确应用心肺复苏药物,可以巩固基础生命支持(BLS)的成果,提高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恢复[15]。 5.1 肾上腺素的使用 肾上腺素是CPR的首选药物,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心搏骤停病人[16]。尽管复苏成功率与病人原发病、停搏时间和类型有关,但早期较大剂量应用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复苏成功率[17]。应用肾上腺素,能显著改善主动脉舒张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WHO推荐的成人剂量为5 min静脉注射0.5—1.0功g,张全贵等[18]副主张肾上腺素首次应用1 mg,以后每次剂量可倍增,在心跳恢复前无限量。 5.2 碱性药物的使用 2005年复苏指南不建议心搏骤停病人常规使用碱性药物[19]。心搏骤停必然导致严重缺02、CO:蓄积和酸中毒,在保证有效机械呼吸的同时主张使用碳酸氢钠,成人按每10min给予50—100 ml剂量[17]。严重高血钾、心脏停搏前早有代谢性酸中毒或心脏停搏、复苏时间过长(>10 rain),在充分通气的前提下适当补充碳酸氢钠[16]。 5.3 呼吸兴奋剂 复苏早期不应常规使用呼吸兴奋剂,应以保证气道通畅、人工辅助呼吸和维持有效血液循环为中心,只有在自主呼吸出现恢复迹象或虽已存在自主呼吸,但呼吸过慢、过浅、不规则或不稳定时为提高呼吸中枢的兴奋性才推荐应用[16]。

心肺脑复苏技术规范化培训(大纲)

心肺脑复苏技术规范化培训 ——急诊室陆影 心跳呼吸骤停 原因: ?1、各种心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且70%死于院外。 ?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 ?3、手术及麻醉意外。 ?4、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 ?5、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药物过敏等。 现场心肺复苏术 适应症 ?因突发意外事件(电击、溺水、自缢)心脏疾病、手术及麻醉意外、药物中毒、药物过敏、电解质紊乱等引起的心脏呼吸骤停者。 禁忌症 ?1、开放性胸外伤,合并有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者。 ?2、前胸有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3、心肺有严重损伤者。 基础生命支持复苏程序——BLS ?2011心肺复苏指南推荐按照英文字母C、A、B、D的顺序进行。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D—电除颤 C—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指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并使人工呼吸后带有氧的血液从肺部血管流向心脏,再流经动脉,供给全身主要脏器,以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 A—开放气道 ?1、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方法:轻轻摇动患者双肩,高声呼唤:“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可直呼其名。如无反应,立即呼救。 ?2、将患者放置适当体位 正确的抢救体位是仰卧位。患者头、颈、躯干平直无扭曲,双手放于躯干两侧。 B—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方法:a.在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患者口部张开的位置进行; b.用按于前额一手的食指和拇指,捏紧患者的鼻孔; c.首先缓慢吹气两口,以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查开 放气道的效果; d.深吸气后紧贴患者的嘴(要把患者的口部完全包 住); e.用力向患者口内吹气(快而深,直至患者胸部上 抬); f.每一次吹气完毕后,应与患者口部脱离,抬头看患 者胸部; g.吹气量约800—1200ml。

2017最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第一步先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的意识;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大叔,醒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应答,立即呼救。 2、判断呼吸:解开上衣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口鼻有无出气,约 5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确认呼吸停止。(准备抢救车!除颤仪!) 3、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确认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秒)。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计时下午16:00.复苏体位—去枕平卧、背部垫硬板、松解裤带。 第二步行心肺复苏(CPR) 1、首先行(C)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手指相扣,左手五指翘起,双肘关节伸直,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30次。 说明:(按压和放松时间1:1,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对儿童及婴儿则至少胸部前后径的1∕3 ) 2、(A)开放气道;患者置于仰卧位,判断无义齿,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头复位,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 3、(B)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吹起见胸廓抬起即可,嘴包严患者的口部。(2)应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10L/分,一手以“CE”手法固定面罩,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8-10次/分。 CPR操作要点:按压与人工比例为30:2,持续进行5周期2分钟CPR(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再次判断效果,时间不超过10秒 第三步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可扪及颈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以上;瞳孔由大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口唇指甲由紫绀变红润;自主呼吸恢复。

心肺复苏活动方案

单人徒手心肺脑复苏技能(知识)大赛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单人徒手心肺脑复苏 参赛对象:13高护1-20班、13助产班、13 涉外班及 13中专1-11班和13春护班 活动目的:为加强学院实践教学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提高学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水平,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决定举办2014年度学生职业技能(知识)竞赛 1、掌握单人心肺复苏技术要点 2、掌握应急救护基础知识 3、为深化相关课程奠定基础 活动时间:9月9日-12月31日 活动形式、方案: 第一阶段:第三周—第五周(9月9日—9月28日)学习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和技能阶段、积极动员参加大赛阶段 第二阶段:第七周—第八周(10月8日—10月19日)复习、强化训练阶段第三阶段:第九周(10月20日-26日)笔试考核阶段,初试进行相关技能知识考核(课堂进行),合格者自愿报名技能考核。 第四阶段:技能考核初赛,第10-12周(10月27-11月16日)技能考核指导训练;第13周(11月17日-23日)初赛; 第五阶段:技能考核复赛,第14-15周针对训练,第16周(12月8日-14日)复赛 活动训练计划及训练时间安排: 4-8周(9月15日-10月19日)课堂训练学习,之后每周周一----周五下午4:30--6:00训练(401室) 指导老师: 活动方案及评判标准 活动地点:护理实训楼410、401、406 活动所需器具:心肺复苏模拟人、治疗车、纱布(一次性2片包装)、弯盘、抢救记录卡、洗手液、手电筒、脚踏垫

[必考项目]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中职组) 考核时间:3分钟之内完成操作 考核资源:心肺复苏模拟人、治疗车、纱布(一次性2片包装)、弯盘、抢救 记录卡、洗手液、手电筒、脚踏垫。 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程序及考核标准 评委签名:选手序号:操作时间:最 后得分: 项目总分项目内容技术要求分值扣分 素质要求(6分) 报告内容 报告选手参赛号码及比赛项目 语言流畅,态度认真,表情严肃 2 仪表举止仪表大方,举止端庄,轻盈矫健 2 服装服饰服装鞋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发不过肩 2 评 估 病 人(8分) 做出判断 (8分) ·判断意识(此步骤开始计时):拍打、轻摇病人肩 部并大声呼唤病人:“你怎么了?能听见我说话 吗?”(口述) ·判断呼吸:病人无呼吸或仅仅是喘息(口述) ·触摸大动脉搏动:以示指和中指触摸气管旁2-3cm 处的颈动脉,观察有无大动脉搏动(口述),10 秒钟内完成 ·紧急呼救:确认病人意识丧失,立即呼叫他人协助, 通知医生护士(口述) 2 2 2 2 操 作 步 骤(78分) 复苏体位 (6分) ·立即使病人仰卧位,置于硬板床或平地上 ·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 ·双手放于两侧,身体无扭曲(口述) ·抢救者站在病人右侧的肩、腰部 ·解开衣领腰带暴露病人胸腹部 2 1 1 1 1

心肺脑复苏术新进展与操作技巧.

心肺脑复苏术新进展与操作技巧 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张琦 心肺脑复苏术(CPCR)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世界上医学发达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新的复苏指南,以将一些新的突破、新的进展加进去。最新的《国际心肺脑复苏与心脏急救复苏指南2005》是在2000年版本的基础上将一些规则做了修订,结合近年的相关文献现将新进展与操作技巧综述如下: 1、猝死 指看来健康的人或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的患者,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未能预料的瞬间自然死亡。WHO规定其从发生到死亡的时间:1970年为24 h,1976年为6 h,目前改为<1 h。猝死的判定:①突然意识丧失,可伴有抽搐,对刺激无反应,多发生在心脏停跳后10 s内。 ②大动脉如颈动脉、股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出。③呼吸停止,胸壁无起伏,口鼻无气流,发生在心脏停跳后30s内。④心音消失;面色发绀并苍白。⑤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多在心脏停跳后40~60 s后出现。医护人员在实施心肺脑复苏术前要加以判断。当患者突发意识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无心音,无自主呼吸。心电监护或心电图室颤、无搏动性电活动,即可判定呼吸、心跳停止。识别时间3~5秒,随即开始心肺脑复苏术。 2、复苏步骤 随心肺复苏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进步,心肺复苏已从过去的心肺复苏三阶段法演变成初级心肺复苏三阶段ABCD四步法与高级心肺复苏五阶段四步法。详见表1: 3、新观点 3.1 简化成人BLS按压频度和按压/通气比:过去主张单人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通气的比例为l5:2,双人为5:l,新的指南一律简化为30:2。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也由过去的80~100次/min改为100次/min。 3.2 更加重视气囊一面罩给氧:过去的观点认为通过气囊一面罩给氧的方法不如气管插管疗效确实可靠,现有资料证明两者的给氧效果几乎相同,所以在现场抢救时如条件许可应尽快施行气囊一面罩给氧。 3.3 现场除颤问题:鉴于猝死病人90%以上为室颤,所以是否及时进行电除颤是决定能否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的指南建议在公众中推广、普及除颤相关知识,并在重要公共场所配制除颤器,以便能够及时应用。 3.4 重视脑复苏:如CPR成功之后脑未复苏并不等于复苏成功,因此脑复苏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亚低温保护脑和及时高压氧治疗对促进脑复苏有一定作用。勿庸置疑,脑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缩短脑缺血灌注时间。在复苏过程中同时使用短暂高血压,即在获得自主循环(ROSC)后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150~200 mmHg水平或平均动脉压11O~130 mmHg,维持1~3分钟;以血浆代用品稀释血液,使血红蛋白维持在3O左右;使中心体温降至34℃至少1小时,若持续昏迷可达12小时;ROSC后30~60分钟,控制通气(使PaCO2在40 mmHg)、血红蛋白及平均动脉压,以防止脑静脉压<25 mmHg。这些都是脑复苏的重要手段。 3.5 强调心肺复苏后续治疗的重要性:几乎50%的复苏后综合症患者,其死亡多发生在发病后24小时内,这主要是因为在自主环节恢复后,心血管功能处于不稳定状态。12~24小时后才可逐渐趋向稳定。1~3日后,心功能和全身情况将有所改善,但由于肠道的渗透性功能损害,特别是有肝脏,胰腺和肾脏的损害,则会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的发生。晟终,严重的感染经常会发生在心搏骤停数日后,此时患者常常迅速发展为多器官衰竭(MOF)而发生死亡。心肺复苏后主要的治疗目标是完全地恢复局部器官和组织的血液在灌注。特别是内脏和肾脏血液循环的恢复,而这些器官对缺氧缺血,心搏骤停后导致MODS起到重要的作

心肺脑复苏研究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研究新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心肺脑复苏;研究;新进展 心跳骤停WHO规定,发病或受伤后24h内心脏停搏,即为心跳骤停。它可见于原发全身和心脏相对正常或无严重疾病的情况,如急性缺血、触电及急性药物反应等,也见于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肺复苏是研究心跳呼吸骤停后,由于缺血缺氧所造成的机体组织细胞和器官衰竭的发生机制及其阻断并逆转其发展过程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脑和心、肺等重要脏器不致达到不可逆的损伤程度,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现代心肺脑复苏(cardiac 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CPCR)的方法是在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从1956除颤器的应用,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及1960年胸外按压的应用,到70年代被广泛采用。随着心肺复苏(CPR)知识的普及与急救技术的培训,近40年来复苏成功率不断提高,现将心肺脑复苏研究新进展综述如下。 1 CPR的时间 复苏最重要的要求是在4min内给予合理的基础生命支持。常温下,脑血流中断超过4min将造成不可逆性脑损害。因此,CPCR开始

的时间越早越好。 2 CPR程序 常规为ABC,即气道保持(airway)、人工通气(breathing)和人工循环(circulation)。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重申:心脏骤停最初几分钟血中氧浓度仍高,而心排量与心脑血流量则急剧减少,这种变化与血中氧浓度下降是不平行的。因此认为人工呼吸不如胸外按压重要。CPR的顺序应为CAB。但对创伤、药物过量、溺水及儿童心脏骤停等发病机制主要由窒息引起的,CPR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同等重要。鉴于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急救呼叫反应时间长,一般都超过10min,对大多数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来说,循环复苏与呼吸复苏并重更为务实。过多强调循环复苏比呼吸复苏更重要,容易引起误导。 3 心前区拳击 适应证为目击或监护下发生的心跳骤停的病人,已知有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需在心脏骤停1min内进行,一次拳击可产生5瓦秒电能(用力时可达20~25瓦秒),可使Ⅲ度房室传导阻引起的心室停搏恢复一次心搏,可阻断折返而终止刚开始的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拳击仅能1~2次,反复拳击有损心肌。 4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 按压部位为胸骨下半部中点,两乳头连线之间。按压深度4~5cm,按压频率100次/min,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按压后充分放松,应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按压人每2min轮换,保证按压质量。口对

ICU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文字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复苏的心脏排血量为正常的30% 首先评估现场环境安全 1、判断反应;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有反应者可自动体位,无反应者平卧位。 2、呼救(EMSS):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除颤仪!并同时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10秒以下)判断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 3、100 4、1005…)告知无呼吸,。 3、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30次(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4--5cm),溺水或其他可能窒息一起的心脏骤停应该先做5组CPR,然后再打电话启动EMSS ,每分钟不低于100次。 4、开放气道;松解衣领及裤带1仰头抬颌法一手在患者前额用力使头部后仰,另一手在下頜下向上抬下颌,使下颌尖、耳垂与地面连线垂直。2托颌法:站在患者后面,双手托住患者下颌,保证头部和颈部固定的前提下,用力将患者下颌向上抬起,避免颈部搬动。检查口腔无分泌物,无假牙。 5、人工呼吸:1口对口2口对鼻3应用简易呼吸器,一手固定,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约5--6 秒一次人工呼吸,每两分钟检查一次脉搏,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6电除颤:心脏骤停80%--90%由室颤引起,只做心肺复苏不能终止室颤,电除颤是最好的办法,每推迟1分钟存活率下降7--10%,右侧放在右锁骨下侧,左侧放在左乳头侧腋中线。首次360J非同步,一次电击后再做5组CPR. 7、整理病人,进一步生命支持。 注意事项 1、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200毫升,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患(伤)者气道是否通畅,胸廓是否被吹起。 2、胸外心脏按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3、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4、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5、施行心肺复苏术时应将患(伤)者的衣扣及裤带解松,以免引起内脏损伤。 2005年底美国心脏学会(AHA)发布了新版CPR急救指南,与旧版指南相比,主要就是按压与呼吸的频次由15:2调整为30:2. 心肺复苏有效的体征和终止抢救的指征 (1)观察颈动脉搏动,有效时每次按压后就可触到一次搏动。若停止按压后搏动停止,表明应继续进行按压。如停止按压后搏动继续存在,说明病人自主心搏已恢复,可以停止胸外心脏按压。 (2)若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应继续进行,或自主呼吸很微弱时仍应坚持人工呼吸。 (3)复苏有效时,可见病人有眼球活动,口唇、甲床转红,甚至脚可动;观察瞳

65-心肺脑复苏新进展(参考模板)

心肺脑复苏新进展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山大学心肺脑复苏研究所 黄子通 一、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定的临床意义 自60年代建立现代心肺复苏术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院外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成功率仍很低,即使在美国,除了拉斯维加斯及西雅图等少数地区的复苏成功率比较高之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的复苏成功率亦不足2%。国际复苏指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制定的最终目的在于尽可能提高临床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和尽可能的减少复苏后并发症及后遗症。其临床意义包括:①证实了许多安全、有效的抢救方法;②对一些证实为无效的抢救方法予以否定;③推荐经过严格循征医学证实的新方法;④在目前的条件下指南为最有效和便于教学;⑤提供了最新的知识、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并在世界范围进行快速的、规范化的推广该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从而让全世界所有的医护人员掌握最新的急救方法和技能,并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以胸外按压的频率与人工呼吸的比率为例,就可以说明心肺复苏制定的意义。在2000年之前,推荐的比率为5:1;在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该比率为15:2;而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比率为30:2。其比率的变动是在大量的实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而得出的结果,是直到目前为止最佳的按压/呼吸比率。在下一次的指南修正中,30:2是不是维持不变,抑或变动为50:2或其他的比率,目前尚不得而知。从过去的经验看这一参数就一直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但世界各国在30:2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所有科学研究包括临床研究就有了纵向和横向对比的可能性。所产生的研究结果及相关数据将对下一次的指南该参数的修正产生重大影响。 电除颤的变动是另一案例,2000年指南建议给予3次电击后,实施CPR 1分钟后评估循环情况,每次电击期间不进行CPR。2005年新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应用AED时,给予1次电击后应该重新进行胸外按压,而循环评估应在实施5个周期(约2分钟)CPR后进行。因为大部分除颤器可1次终止室颤,中断按压去检查可能并不存在的室颤,其合理性值得怀疑。而且室颤终止后数分钟内,心脏并不能有效泵血,立即实施CPR十分必要。 当然,除了对复苏的环节、过程、步骤及方法等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之外,各地区(包括城市和农村)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苏生存链的四个环节中:①有医护人员及早到达现场;②及早心肺复苏;③及早除颤;④及早加强治疗。有两个环节目前在世界的许多国家中是非常薄弱的。第一个薄弱环节是急诊急救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从病人开始呼救到有正规培训的医护人员到场往往需要2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对心搏骤停的患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抢救成功的。第二个薄弱环节是尽早除颤。笔者去过美国的许多地方,无论是美国的各大机场,还是麻省理工大学等校园内,均随处可见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但在我国,不要说公共场所配备AED,就连许多基层的卫生院也没有条件配备AED,更不用说这些基层卫生院所覆盖的人群中,当心搏骤停发生后能尽早接受除颤了。大家都知道,80%-90%的非创伤性心搏骤停为室颤引起,且每过1min除颤的成功率会下降7%-10%,当转变为心停搏后复苏成功的希望则很少。因此要促使各个国家和地区加大对急诊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和投入,使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各项措施能落到实处,从而切实的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 二、心跳骤停后脑缺血缺氧损害与脑复苏 心跳骤停是全脑缺血缺氧性损害最为重要的原因。心跳骤停及心肺复苏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可触发易损区域(海马、皮层、丘脑等)神经细胞的缺血缺氧性损害。大量的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后引起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包括顺行性记忆缺失,学习困难,情绪和社会行为

2013新版心肺复苏操作流程CAB

BOU/CPR580心肺复苏模拟人(2010操作标准) 美国心脏学会(AHA)2010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1)胸外按压频率由2005年的100次/分改为“至少100次/分” (2)按压深度由2005年的4-5cm改为“至少5cm” (3)人工呼吸频率不变、按压与呼吸比不变 (4)强烈建议普通施救者仅做胸外按压的CPR,弱化人工呼吸的作用,对普通目击者要求对ABC改变为“CAB”即胸外按压、气道和呼吸(5)除颤能量不变,但更强调CPR (6)肾上腺素用法用量不变,不推荐对心脏停搏或PEA者常规使用阿托品 (7)维持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1、将重点继续放在高质量的CPR上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区别于大约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 4、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CPR操作顺序的变化:A-B-C→→C-A-B

心肺复苏 = (清理呼吸道) + 人工呼吸 + 胸外按压 + 后续的专业用药据美国近年统计,每年心血管病人死亡数达百万人,约占总死亡病因 1/2。而因心脏停搏突然死亡者60-70%发生在院前。因此,美国成年人中约有85%的人有兴趣参加CPR初步训练,结果使40%心脏骤停者复苏成功,每年抢救了约20万人的生命。心脏跳动停止者,如在4分钟内实施初步的CPR,在8分钟内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心脏救生,死而复生的可能性最大,因此时间就是生命,速度是关键,初步的CPR按ABC进行。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手指甲掐压人中穴约五秒,如无反应表示意识丧失。这时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钮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使患者仰头抬颏,用耳贴近口鼻,如未感到有气流或胸部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 A(airway):保持呼吸顺畅 B(breathing):口对口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A保持呼吸顺畅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颏,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怀疑有颈部损伤者只能托举下颏而不能使头部后仰;若疑有气道异物,应从患者背部双手环抱于患者上腹部,用力、突击性挤压。 B 口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颏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 (或口唇 ),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口 (或鼻 )内吹气 , 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照此每5秒钟反复一次,直到恢复自主呼吸。 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 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抢救者应握紧拳头,拳眼向上,快速有力猛击患者胸骨正中下段一次。此举有可能使患者心脏复跳,如一次不成功可按上述要求再次扣击一次。 如心脏不能复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应大于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不低于100次。 一、人心肺复苏方法: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30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心肺脑复苏的新进展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摘要:复苏学是研究导致机体氧输送突然停止或接近停止的病理状态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生机制和急救治疗的一门科学。这种病理状态严重影响心、肺和脑的功能,它是危重病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复苏学尤其强调发生机制、全身缺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现代心肺复苏方法在急诊医学、心脏学和麻醉学等多个学科都是富有挑战性的课题。现代心肺复苏方法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挽救了众多人的生命,1956年除颤器的发明,1958年口对口人工呼吸的应用及1960年胸外按压的应用均大大推进现代心肺复苏学的迅速发展。现就近年来我国心肺复苏的某些进展作一介绍。 复苏程序的争议 心搏骤停患者临终前出现濒死呼吸(抽泣样叹气)对通气有代偿作用,故认为心搏骤停现场急救应以胸外按压为主,不需要做口对口呼吸。一些学者提出心肺复苏的ABC顺序应改为CAB顺序,即胸

外心脏按压、气道开放、人工呼吸。虽然CAB是可取的复苏步骤,但建立人工气道必须及时,C与AB间隔时间应≤5min。对未被目击的心搏骤停的患者复苏时不宜应用CAB顺序,应用传统的CPR顺序。 生存链的概念 美国心脏协会用“生存链”这一名词来描述这一过程,包括4个相互依赖的环节: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基本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社区内的生存链已意识到,需要通过改善社区ECC 体系来提高病人的生存率。1992年指南提出了“生存链”的基本概念,这一方法在复苏和ECC中得到了成功的证实。如评价院内心脏猝死预后的Utstein指南;用来检查儿童病人心肺急症的方法,都根据“生存链”的概念得到了发展。各个社区应该为院外危重病人不断完善及优化其救治系统。1992年指南中描述了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是降低急性心脏病有关的死亡率的一系列行动中重要的环节,这与Liaison国际复苏协会1997年所推荐的方法相一致。现在强调要尽早进行电除颤;尽量缩短由胸外按压转到电除颤的时间,这样可以挽救更多的患者。 “生存链”的概念包含了几个重要原则: 1.如果这一链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生存率将会降低。 2.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应出现问题,那一环节最为重要?当然,及时发现紧急情况,并立即开始救治的环节最重要。如果没有人发现、识别病情,立即开始求救的话,病人是不可能生存的。由于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