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自然、陪伴孩子完整成长

顺应自然、陪伴孩子完整成长
顺应自然、陪伴孩子完整成长

顺应自然、陪伴孩子完整成长

(2013-04-18 15:55:41)

转载▼

分类:亲子关系与家庭教育

标签:

育儿

顺应自然、陪伴孩子完整成长

--南平电视台教育频道青少年心理卫生系列讲座之十九

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

各位家长、各位青少年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就我对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普遍成因和心理成长的规律在此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和探讨。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解决,?第一步绝不应该针对儿童,而应针对成人教育者?。没有人生来就会做父母,我们只有通过学习、观察、思考、调整,才能和孩子一起成长,共享童年的美好。在童年的田园里,我们曾是匆匆过客,从此刻开始,我们不妨放慢脚步,用心灵和智慧陪伴孩子,做孩子幸福童年的?守望者?。

面对学生的成长困惑和学习问题,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的人为环境在制造问题,在制造问题的大环境下,心理的专业工作的效果是显得那么微弱和单薄。我们在教导孩子们面对问题的所采用的态度首先是接纳,其次是反思,而后在问题和错误中学习如何长大,学习在问题的家庭中自我保护、净化身心、自我成长、提高抗挫力。追根溯源,孩子的问题是家庭问题的呈现。这里主要是想针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身心成长规律,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做一个完整的梳理,并希望与我们

的孩子们成长环境的主体对象:养护者、监护者、教育者一个参考,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前提下,陪伴孩子身心完整的成长。

(案例:我没精力照看你,我来生,你来养。小方是被父母生拉硬拽来心理咨询的,小学生的时候,父母就去深圳市打工,小f就跟爷爷生活,父母就是打电话,给点钱,孩子的教育没有,更谈不上陪伴。这次是小方在学校打人了,并且打伤住院,爷爷才把他父母叫回来,现在小方的父母才感到紧张了。小方变成了父母?最熟悉的陌生人?。)

什么是完整的成长呢?完整的成长是指儿童依次并同时经历身体、感觉、情绪、心理、认知、精神和心灵等、几个不同的方面和阶段的整合发展,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拥有无限潜能的完整的人的过程,也是每个人必须经过的社会化的过程。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认识和了解孩子身心成长的自然规律,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做智慧的家长和智慧的老师,轻松陪伴孩子完整成长,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给予孩子最大的支持和滋养。

在此,我诚邀父母优先成长!当我们先于孩子成长,我们就不会成为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障碍,而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练、朋友、伙伴、顾问!对孩子的养育、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我没功夫陪你玩。小红是因为不说话,父母以为是自闭症来心理咨询的。咨询以后发现她的父母跟许多家长称由于工作太忙,平时没空陪伴孩子,所以一到重大节假日,商城和游乐城里挤满了带

孩子前来购物与游玩的家长们。借节日之际弥补平日里对孩子陪伴的亏欠。殊不知,陪伴不是假日里的?集中补课?,因为孩子不可能?一夜长大?,他们是在点点滴滴中积累着生命经验。错过了平日的陪伴,缺少了一起玩耍的乐趣,也就错过了孩子的成长。小红的沉默,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抱怨的语言,我希望她父母读懂)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阐释关于孩子成长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一是尊重成长的自然规律,陪伴孩子长大;二是认识成长的规律,重建亲子沟通模式。

我们看到的这两个主题都包含了?规律?二字。是的,作为在大宇宙中的一个小小分子,每个人都运行在自然规律的轨道上,我们平常最常说到的?道理?、?道德?,其中的?道?指的就是自然规律,可见,在日常行事中,无论是?理?,还是?德?,自然规律的序位是首要的位臵。

大家其实已经注意到了,这里有个关键词:?陪伴?。陪伴就是孩子在身体、感觉、情绪、心理、认知、精神等方面是相对于父母是独立的,父母只能给予孩子支持、鼓励与帮助;反过来,孩子的成长,首先是自己生理心理的内在需要,而不是为父母而长大。

我请同学们用随意大小的圆圈表示家庭成员画出自己的家庭关系图。有的同学画的是?我和父母?分别用两个大部分相重叠的圆表示;有的把?我?完全放在?父母?的范围内。

第一种图例中,?我?和?父母?是同等的位臵和大小,我的大部分还是属于父母的,父母可以替我行使大部分的权利,我所做的大部

分也是为父母所作,父母的评价就是我的自我概念和价值。因此这个图投射出来的问题就是认知、情绪、感觉易被他人影响和左右,一旦离开了父母的视线,就缺乏安全感,由此而产生孤独和无助感。

第二种图例中,?我?的能量比父母的要小,这是对的。但?我?是完全的属于父母,这是在父母控制型的爱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这种爱同时制造出自我为中心的孩子。随着孩子生理年龄的长大,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开始逐渐表现,独立意识遇到控制型、从属的爱因此而产生亲子关系的问题,就成为这个家庭的主要问题。

还有的同学把?我?和妈妈画成两个相交的大小相同的圆,然后爸爸是个大圆,把?我?和妈妈包括在内,这个图例呈现给我们的是孩子和妈妈的关系在前,妈妈扮演的是另一个孩子的角色。

在家庭中,夫妻关系对于亲子关系来说具有优先权,就象树根滋润树枝一样,夫妻关系滋润着他们对孩子的爱,而生命就是这样从我们的祖先一直遵循和复制着亲情的爱的大道传承下来的。这是人类生存与大自然中共同的规律,事实也表明,只有在尊重家庭系统亲情序位的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再来研究和探讨家庭内部孩子的出生、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发挥整体与局部相互一致统一的作用和效果。

第一部分、婴儿期、幼儿期

一是婴儿期

现在我们先从一个生命最初脱离母体的婴儿期说起。(案例:这是一位女大学生,在她选择了断自己短暂的生命即将告别人世前,留

下了这样的两封遗书…。一份写给祖母的遗书中写道:?我很孤单,找不到一个人可以让我不再孤单,决定要走是因为活着对我而言,再也没意义……?。一份是写给男朋友的:?面对这样的一分感情,我已经感到好累。我不要这样的爱情,受不了这样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的爱。?)

在信中,女孩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就是?孤单?,孤单就是人和自己的内在脱节--也就是感觉不到自己情绪里的感受。感受只是一个感觉,它并不是个事实,这样的感觉的来源,其实早在婴、幼儿时期就发生了。我们知道,每个孩子刚出生时,都是没有能力也没有理智的,所有的就只有感受;比方说刚诞生的婴儿,本来在妈妈的子宫里包得很紧、很温暖,忽然间来到一个空空冷冷的空间里,这个空间会让他觉得很慌。此时,妈妈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遵循孩子从这个空间过度到那个空间的过程中给予孩子信赖感,陪伴孩子自然过度。那么,为什么说婴儿期的感受会影响到孩子的青年期的恋爱中的安全感呢?首先,我们一起从这里开始:

一是婴儿期是孩子学习信赖他人的开始

小孩子一出生没有理智,只有感受。人在婴儿期的饥饿经验,到成年时就会形成—?这个世界不值得我信赖?的感觉;别人都不尊重我;我怎么努力都没用;时间到了没有人来管我的需要;我的生存受到了动摇。

如果妈妈给孩子喂奶时间还没到,就给孩子喝奶了,这样的爱就太多,就是?溺爱?。说到这里,大家就疑惑了,饿了不行,喂多了溺爱,那我们该怎么带孩子呢?

这个时期,父母如何陪伴孩子长大呢?其实很简单,小孩有需求,需要爸妈来照顾,哭就是发出讯号,这是孩子当时的工作。做母亲的就是:一是保护和允许儿童自己去感觉事物;二是保护和尊重儿童对自己内在世界的感觉;三是用爱陪伴孩子经历生命之初的各种异样的感觉而不是去破坏、打扰、打断儿童感觉,说?不许哭?之类的控制性的言语。更不要说?你再哭就引来大灰狼来了?,?再苦就把你送给乞丐了?等恐吓的言语。

二是妈妈情绪的稳定对小孩十分重要

孩子在感觉不舒服时,自然会以外在的情绪表达出来,孩子的情绪往往引发父母的情绪,如果父母难以管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经投射就会禁止儿童情绪的表达和宣泄。孩子有情绪被硬生生的堵住了没得到顺利的释放,自然孩子内在自动调节感觉平衡的调节器就难以达到平衡。我们所见到有的孩子常常发烧咳嗽,在食物营养和气候环境相当的前提下,这样的孩子是在用他的身体在表达愤怒和不满,所有的外在原因只是他想使用身体语言生病的手段而已。所以,孩子的感觉的来源需要一个经常性的平衡。家庭里,妈妈自己有没有信心,她和爸爸的关系好不好,她心脏跳动是不是很平稳,抱着孩子的后候,孩子感觉得到。

(案例:妈妈的情绪。张女士带着戴眼镜的儿子来心理咨询,一年级的他,竟然在学校做活动时,拿起剪刀戳同学的眼睛,可把老师和家长吓坏了。心理咨询以后才知道,张女士是外地人,丈夫也是在外工作,居无定所,夫妻关系异常紧张,每年回来一次,不是吵架就是打架。丈夫离开家以后,全职太太的张女士,情绪也是非常紊乱。儿子一点点小错误,就被孩子往死里打,然后就是后悔,痛苦。孩子成为她的出气筒。孩子长期在这样的情绪环境中,能够健康吗?)

早教的实质应该是爱的教育,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爱,来自妈妈的陪伴,已经足够。三岁之前,孩子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信任感,自主自信感的逐步建立。这些情感的满足,基本上来源于妈妈。而这些基本情感能力的满足和培养,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基石。有了爱和信任,孩子的创造力会自动自发地喷涌而出。因此,从婴儿阶段开始,妈妈要做的就是:

一是接纳孩子各种各样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自然流淌,尤其准许孩子哭和恐惧。妈妈会相应的说:宝宝饿了,宝宝想睡了等等。妈妈所表现的是不要立即制止孩子的哭闹,而是等孩子平静下来后一起来面对当时的情绪。

二是重视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爱的陪伴和爱的连接。妈妈的要做是关注孩子当下的情绪反应。因为关注本身已经包含着能量的,你能做到关注就足够了。

(案例:现在非常盛行的选秀节目明星和一些没有深度的肥皂剧的明星,就是因为剧情和内容迎合了目前大多数青少年价值观尚未确

立,人生方向尚未明确、认识水平浅显的心理因素,吸引了大量的青少年的关注,而被关注多了,自然成就了表演者的明星梦。所以,关注是有能量的。)

三是为孩子当下的情绪命名,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情绪世界。比如说,孩子在闹着要吃零食,妈妈可以对他说?今天小闹又来找宝宝了,宝宝的天使姐姐去哪啦??

四是引导儿童觉察和表达自己的情绪,走向自知后的情绪管理。要鼓励孩子说出情绪背后的感受,从小练习和自己的内在在一起。

五是父母自身的情商发展。父母要认识到,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父母学习如何做好父母的过程,有一颗向孩子学习的心态,父母有了良好的心态,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自然就少了许多的抱怨,多了爱与情感的流露,收获的自然是孩子情商健康有益的发展。

二是幼儿期

儿童在3岁左右开始产生自尊感的萌芽,所以在幼儿期是建立规范的关键时刻。

哺育孩子的父母在小孩3岁以前给他订一个范围,在范围以外的就要说:?不?。孩子在看大人的言谈举止中就学会能跟自己说?不?,跟自己说?不?就是自制,孩子的自制力是起源于这个时期的。

孩子长到9--18个月大时,是孩子探索好奇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小孩已经开始学习很多技能:比如:会爬、会拿东西、会到处去看;

如果把他带去厨房,他最喜欢翻翻锅子,拉拉抽屉,什么东西都拿出来玩一玩,他很愿意去认识周围的东西,这些经验变成他的一部份。

(案例:父母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和孩子交流。朋友的女儿吃饭非常慢,一天爸爸忍不住了,限她5分钟之内吃完。朋友悄悄告诉他,4岁的孩子并不知道5分钟是多久。爸爸反问:?她不知道5分钟是多久吗??朋友回答:?不知道。但她已经认识阿拉伯数字,你可以这样解释—钟上那根长长的分针正指着‘1’,等它跑到‘2’,就是5分钟!你吃得快,还是钟跑得快??孩子高兴地说:?我吃得快!?总之,带一份童真,说孩子听得懂的话,这才是有效的亲子交流。)

这位家长的错误就在把人类天然的学习本能动力与传统的教育

分离,主观的认为,只有系统的、在课堂上的学习才是学习,并赋予功利性的动机--结果比过程重要,造成心理需要的本末倒臵,并按照自己想当然的去安排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学习动力就这样在越权的主张中被摧毁了。在这里,我们需要学习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孩子开始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学习雏形。我们容许他探索,可是又怕他危险,家长只要做到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和行为内,给他一个范围,比如只有在这个房间或这个房间的角落里可以尽情的探索,而不容许他到其他房间以避免危险。这样即充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又满足和延伸孩子的心理需求,家长和抚养者只要了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尊重孩子探索与好奇的天然属性下给予充分的空间,这就是最好的早期教育。

(案例:虎妈的悲剧。小李小朋友的父母,前一些时间学习美国的中国虎妈教育,认为这样有利于小李的成功。结果,亲子关系异常紧张,情绪终于爆发了。幼儿期也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因为他可以独立行走了,这时是孩子学习分离的最佳时期。成功的家庭教育应该是逐渐和父母学习分离的养成。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些年轻的妈妈们说:我的孩子真不听话,偏偏跟你反着干。其实只要我们了解孩子此时的心理成长规律,我们就会接受,小孩开始有主见,有欲望要照顾自己的主意来行事。对于孩子心理的渐渐成熟独立,我们就知道孩子有能量是要释放的,如果我们给他硬生生的顶回去,积累到最后终会爆发。鉴于孩子有不同特点,一位温和、民主的母亲可能是位成功的好母亲,也可能是?失败?的代名词。这也就是为什么?虎妈?之类的专制型家长有人拥护有人批判。对孩子的观察和了解是我们教育的前提,只

有观察和了解才能激发我们的思考和学习的欲望。这样,我们才能在和孩子的交流中,自身也获得成长。)

首先我们要容许孩子可以说?不?:一是学习分离的孩子需要讲?不?。二是他会经常跟你意见相左,这是很健康的,以大人的角度去评判,你认为是错误的,但在孩子眼里就是合理的。

如果不是有生命危险或原则性的事情,就让他自己去做,让他自己去尝试一些错误;同时要注意的是,因孩子的错误随之而来不利结果,就是错误本身对行为的相应惩罚,在适合的范围内做家长的切不可直接代其承担,不给孩子留下成长的痕迹;

(案例:如果孩子因为早上吃早饭拖拉到学校迟到了,但上学不能迟到这是一个规则,逾越了规则就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和点名,这就是惩罚。而我们家长为了替孩子规避惩罚,往往会自当司机,飞车送孩子赶往学校,这样虽然避免了迟到,但孩子却少了承担责任的体验。)让他照自己的意思去尝试错误,并不是要他变成为所欲为的放任自己。如果孩子没有经验过的事物,我认为仅仅是拿来了他人的决定,而非自己思考过的主见。听话的孩子对父母来说都是好孩子,但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听话,是在尊重和倾听环境中允许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这就需要家庭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沟通氛围。没有主见的孩子,当他进入社会,孩子会感到很慌、很乱。就如我们上面讲到的女大学生自杀的案例一样。

下一部分,我们继续介绍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谢谢大家。

第二部分、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

上一部分,我们介绍了婴儿期、幼儿期的教育,现在我们介绍学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教育。

三是学前期

学前期是孩子社会学习的模拟阶段,主要的学习方式以游戏活动为主,年龄在3-5岁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我们需要经常跟孩子在一起,在跟他一起玩的当中,让他去学习,这时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教材就是你和他在一起的时机。有些工作上比较忙绿的家长,会给孩子买很多很高档的玩

具,买很多色彩精美的幼儿图画书,看似很丰富了孩子的精神生活,但却少了爱与情感的流动。

(例如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育儿科技产品,比如会讲故事的机器人娃娃,是一个?替代妈妈?--当妈妈不在时,可以代替妈妈给宝宝讲故事,学拼音,唱歌。我不由得会想,假如我是宝宝,我在听故事的时候,一定会焦虑和害怕:妈妈哪儿去了?妈妈的声音怎么突然变成了一个陌生的声音?)

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实验者让一只婴儿期的小猴离开母猴一天,并把它带到两个模拟母猴面前。一个是用铁丝盘缠的冷冰冰的机器猴,胸前挂着两只奶瓶;另一只是用羽绒制成的毛绒猴,但是没有奶瓶。结果,录像显示,这只小猴子选择在机器猴那儿吃奶之后,绝大部分时间依偎在毛绒猴的怀里呆着。

这个实验说明,小猴子需要母亲温暖的怀抱更甚于母亲的甜美可口的奶水。

有些家长确实是和孩子在一起,我们来看看这样的画面: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爸爸一手牵着孩子的小手大步地拽着孩子向前赶,一手焦急地打着电话。也许还有工作上的事还要在电话里处理吧!这样的陪伴爸爸只充当了一名护送的安全员。有益的陪伴需要父母用身心来陪伴孩子安全的离开自己去独立行走。

(案例:找一份童趣,我们共同游戏。游戏是联系父母与儿童感情的最佳纽带,也是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游戏中,儿童把好

奇心、探究欲和想象力结合在一起。陪伴儿童游戏是父母了解儿童心理、引导孩子发展的好机会。我的朋友孩子很怕乘汽车,一天她要父亲陪她玩?坐车?游戏。她抱着布娃娃,没过一会儿就说:?娃娃晕车了,吐了!要睡觉!?她不断重复刚才的游戏。通过游戏,她发泄着自己对乘车的恐惧,晕车的不适也在假想游戏中得到了舒缓与释放。)

我们常常以为,给孩子讲故事也好,唱歌也好,教拼音也好,重要的是教会其中的内容,关注他能记住多少。其实重要的不是内容,而是妈妈的声音!妈妈的抚慰!有妈妈在身边的安全和舒适感……一

句话,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亲情的陪伴。在陪伴中,孩子看到的感受到的爸爸妈妈的样子,就是他以后长大要做的样子。不信请看:首先,小孩子的过家家游戏就是在学习爸爸妈妈,在过家家游戏的时候,他就要学习做很多决定,因此,容许孩子去玩是有其必要性的,也是顺应学前期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

其次是在日常的交流中用说故事学习。说故事并不是一定要拿一本故事书来讲,而是讲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

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经常和孩子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分享自己的的痛苦与喜乐。并在不经意间让孩子学习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作文打好文字运用的基础。

(案例:有一个爸爸是医生,爸爸要告诉儿子:今天我好累喔!我看了好多的病人,真的是很累!但是今天爸爸看到一个小病人,爸爸

的诊断很正确,然后他吃了爸爸开的药,很快就好了,爸爸真的好高兴!)

在学前期我们一定要自己陪孩子,让孩子分享我们人生的高低起伏,让孩子了解生活的完整面貌;父母也是在这个阶段用身心的陪伴让孩子经验到父母的存在。

一个人之所以能独立,并不是年龄到了自然就会独立。一个人的

身体成熟,只要提供一定的物质能量,他就会成熟长大,是自然规律。而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也就是个体在社会中的独立能力,是他心理成熟的表现。这里,有很多人都知道1920年,发生在印度的?狼孩?的故事,两个从小与狼生活的人类,一个大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当人们发现并把她们送孤儿院去抚养,到了第二年小的女孩就死了,而大的约七、八岁的女孩也只活到把她找回来的第九个年头。这就足以证明,一个生命的完整,人生初期社会学习特别是依恋关系的完成对人的一生不仅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精神的能量也是构成生命延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总说要陪伴孩子成长,那么,我们在陪伴的过程中,爸爸妈

妈应该怎么做才对孩子更有益呢?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个有关水的观察研究结果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做了大量的实验,他对接受各种信息的水将它放在冷藏室里冷冻到零下5度,再用高倍的放大镜在它的顶端部位拍照,当研究人员给水良性的信息比如?谢谢!我爱你!?时,水结晶的照片是凝聚成美丽的六边形图案;给水发出例如?真恶心、讨

厌、我要杀你?之类的反面的信息时,水在零下5度的照片是不规则的凌乱的散状纹样。可见,正向的、积极的、肯定的信息会使水分子呈现有力与美丽的状态,作为以水为生命之源的人类,要表现出真善美与力量,也是离不开正面能量的滋润与呵护呀!)

所以,孩子从小就需要妈妈的肯定,或者身边照顾他的人给他适时的肯定,妈妈要常让他感觉到:?你是有能力的,妈妈不在你也可以自己做?。这种精神的滋养,可一点都不亚于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因为这是构成孩子生命的精神能量。

因此呀,要小孩子独立自主,我们就必须经常跟他在一起。我们的?在?必须要身、心、灵的在。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小孩跟父母打招呼,父母的眼睛都没有看孩子一眼,这个?在?等于不在。

我们做父母的就是孩子精神上最大的支柱,孩子的内在尚未强大成熟前,我们必须去帮助我们的孩子,让孩子内在拥有很大的安定与肯定,才能够做一个真正独立的人。

四是学龄期

接下来,我们随着孩子的年龄,来到孩子的6岁到12岁,也就是孩子的学龄期,也是学习习惯养成期。

小孩子常会说:有爸爸妈妈在旁边真好!但也常常会说:?我不要!?这是因为,小孩需要有人在他的旁边,而不是替他做,而是有人在他的旁边,他的注意力就会拉长。

学龄期的时候,很多妈妈会这样做:他的作业写错了,我都替他用橡皮擦擦掉。

其实这样会害了孩子,一方面还培养了孩子只重结果的功利心,另一方面增长了孩子害怕出错的心理渐渐扼杀了他生来就有的创造性。他做错了,要由他自己负责,让他自己来擦。你也不需要每一题都给他订正,让他去给老师打几个叉回来,他看到小朋友们都没有叉,而自己打了很多叉,第二天他做功课就会不同。

你只要在旁边说:宝贝!没关系,妈妈看你有在全心全意做功课,虽然有地方错了,但是从错中学到对,本来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位妈妈其实就是在让自己的孩子不断和自己的感受在一起,让孩子从当下出发。教导孩子跟己的内在来往,这比教育小孩子考第一名还重要。

每个人都需要自己最亲的人陪伴,其实是人需要给自己时间和自己的内心在一起,跟自己的感受在一起;在你痛苦的时候你可以好好的痛苦到底,然后你也可以放声大叫;然后才能有力量再担起来!

学龄期的孩子是在尝试走向社会的开始,所以他需要大人在旁边及时地给他赞美使他更加相信自己和社会。

(案例:当我沉浸在欣赏着小孩子们快乐的嬉戏打闹时,看到一小孩的棒棒糖给弟弟妹妹舔了一舔,他的小嘴马上就嘟噜了起来,在他小小的心里,他品尝甜品的快感就减少了一些,因为甜味少了一点,可是接着来的是爸爸妈妈的鼓励与赞美:?啊!宝贝你会跟人家分享了,长大了,跟隔壁的大哥哥一样大了。?小孩子就觉得自己很傲人。)

学前期也是孩子的恋父恋母期

小孩小第一个恋爱的对象是他的异性父母,这个阶段小男孩要把爸爸推掉,去占有妈妈;小女孩也努力把妈妈推掉,想去占有爸爸,这是学习性别角色的自然过度阶段。小孩在学前期的阶段,男生会去学习爸爸讨好妈妈,女生会学习妈妈讨好爸爸。有些父母关系不好,小孩子就真的会代替爸爸来照顾妈妈,或者代替妈妈来照顾爸爸,这就是小孩子早期身份的认同。这个阶段爸爸妈妈最重要的就是做好自己的角色,父亲阳刚承担责任支撑和保护整个家,母亲阴柔照顾家小主持内务。

比如有些爸爸没有好好负起做父亲的责任,有时候长女就会负起全家的责任,她就代替了妈妈爸爸来照顾全家,以至于全家就成了她的责任,她也没有办法好好的发展自己,所以这个女孩不是不会读书,是家庭关系潜藏的内在动力让她自动去有所取舍,去承担父亲的责任。女孩站到了父亲的位子做的不是自己,她怎么还会去做原本属于她自己的事呢?

我们现在讲到学习的问题,这也是大多中国的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不难想象,中国人的父母经常在小孩子放学回家后,跟孩子的对话:你今天考了几分啊?97分。喔!那还差3分!那3分时怎

么丢的啊?而犹太人的父母在小孩下课回家时,问的是:今天上课有没有不懂的地方?你今天上课有没有发问?问了几个问题?

他们的区别在哪里,我们大多关注的是结果。犹太人的问话方式是关注现在。就是做什么事、有什么问题、你是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关注现在、活在当下的互动方式培养出的孩子,不但在技能上有很好的成就,人跟人的关系也发展的很好。

刚才我们提到了学龄期的孩子是在尝试走向社会的开始,学龄期与之前的最大区别就是与父母的交往转向与同龄玩伴的交往。所以我认为在学龄期最重要的是--首先,培养人跟人的关系;其次,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我还是说说在生活中最常听到的例子,常常听到母亲在督促贪玩的孩子学习时,都爱用这句话:你给我吧作业做好来!你快去给我背书!这就是潜移默化,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为妈妈学的。

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先把?我的?功课做好了之后再去玩,也就是负我自己的责任。孩子的潜意识里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他的态度就会专注、认真,有了专注和认真,他的学习习惯就是好习惯了,他就会学习了,即使他今天没考好,明天没拿到前几名,但总会越来越好的。就如会打鱼的猫还怕没鱼吃吗?让孩子学会学习,父母可以把目光放的长远些,如果父母因为孩子目前的成绩不理想,就着急上火的样子面对孩子,这时候可以先冷静一下,觉察看看自己的?着急?、?怒火?是谁的。当然,答案是在自己,情绪是自己的,父母首先要先处理自己的情绪,自己就是自己所看的的世界,自己的心安定了,世界就美丽了,孩子不是就健康成长了吗?

我们所说的第一反抗期也就是第一个关键期,是在3--6岁;现在我们随着孩子的年轮进入到孩子的第二反抗期也就是第二个关健期,是在12岁到18岁之前的

五是青春期

青春期相应的学龄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我们就以初中阶段为例。

初中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初中生的生理发育非常迅速,在2至3年内就能完成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任务并达到成熟水平。但其心理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度时期,这样呢,青春期的身心就出在一种非平衡状态。

这个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是:学着做个大人,学着自己做决定的时期;他在服从他人的安排就有了新的标准:从倾听信息到分辨信息,最后再做决定。比如说,爸妈讲了一句话,听到的是:要我去做某件事情。自己必须加以分辨怎么做对自己比较好,再决定要不要去做。但大多数没有真的用心的陪伴孩子导致父母还没感受到孩子的变化,自己依然用不变的方式以自己的视角来要求孩子,常常感叹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呢?

(案例:孩子带领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要发现孩子,在孩子的带领下发现世界。我的一个朋友,曾经记下他看到的一个场景——?黄昏时刻,一对夫妇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小河边玩,兴致勃勃地替孩子捕捞河里的蝌蚪。?他立即发现他的描述有问题,其实是?黄昏时刻,一个孩子带着他的父母在小河边玩,教他们兴致勃勃地捕捞河里的蝌蚪。?他感叹道,如果不是为了孩子,这类?无用?的事大人多

半不会去做的。父母应陪孩子一起做孩子认为?有用?的事情,并发现、享受其中的美好。和孩子一起成长,要接受孩子给我们的引领,重新发现那些?遗失的美好?。向孩子学习,培养对生活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感受能力。)

其实,只要父母了解孩子成长到这个阶段的特点,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就会少了许多不必要的焦虑,放下急躁心情,以尊重接纳的态度和孩子平等对话了。

需要孩子慢慢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大人,我们不主张任何事都听爸妈的话,如果这样他不出事情很运气,若是出事情是非常严重的事。因为他完全没有照顾自己的能力,完全看大人的眼色行事。在需要他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就慌神了。

要说青少年期在整个的人生阶段中有多重要,可以用重生与创新来概括。

一是首先我们假定他有照顾自己的能力,他就可以从家庭中独立出来,可以开始做大人在这期间让他学习到:要做一个平衡的人,就是要能够察觉自己的情绪;觉察自己的情绪是需要心理力量去感受的,这个力量通身体来表达出来,才不会消耗自己的精力。

二是帮我们的孩子通过他过去没有获得安全感的部份,将来恋爱的对象要是无法给自己安全感时,自己可以坦然面对。比如别人不给我做饭,我自己有力量可以马上去买一个饭盒或做其他的选择。

三是要让孩子接纳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像我们都很怕痛苦,在孩子青少年以前,我们必须让孩子清楚的知道:人可以有痛苦,痛苦时,

与孩子共同成长(家庭教育体会)

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庭教育心得) 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身体的发育外,最重要的就是性格形成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了好的性格和好的行为习惯,学习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件轻松的事情,如果还能养成阅读和倾听的好习惯,那么孩子的理解能力就会很强,做什么都会事半功倍,而养成这些好习惯就是我们大人的责任。 一、注重陪伴和引导。陪伴,不单是生活在一起,更是要在心灵上、精神上走近孩子,要和孩子多沟通交流,多观察孩子细微的变化,洞悉孩子内心的想法,了解孩子,知道自己的孩子明白什么、不明白什么,会做什么、不会做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我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随时随地都注意引导我的女儿,讲故事的时候我会随时解释她不明白的词语,我也没有硬性要求她必须要记住,只是自己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时间长了,我就发现这样做对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词汇量是很有好处的,而且孩子学起来也没有压力。同时,我注意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习方法,每次出去玩的时候,都会让孩子留心观察身边的景物,并引导她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东西。 二、关注过程而不是只要结果。结果是过程的体现,有好的过程,才会有好的结果,要让孩子乐学、爱学、轻松地

学,享受学习的乐趣,千万不能让孩子认为学习就是为了考试,这会在潜意识里形成一种抵触情绪。在和孩子共同生活的过程中,我一直坚持陪孩子做三件事。 一是讲故事。我女儿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开始听故事,而且必须是人工版的讲述,买的MP3根本不听,因为我给她讲故事,一边很有感情地讲,一边还给她解释不明白的词语,有时还发表一些感想,所以她喜欢听。我们一直到现在每天晚上睡前必讲1—2个故事,这样就逐渐养成了认真倾听地好习惯,现在我注重引导她进行阅读,教给她理解一个故事、一篇文章内涵的方法,每次讲完故事都要给孩子说一说这个故事哪里最有意思、这个故事蕴涵了什么道理,有时也让她自己说说,随时抓住学习的机会,不提什么硬性要求,只是随意地谈谈、说说,这样做其实累的是大人,孩子则是轻松地接受,也许一天两天不会有显著地效果,但天长日久地积累下来,总有一天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了很多知识,她的理解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二是做游戏。孩子每天在学校要上6—7节课,每节课40分钟,这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大家都得规规矩矩地坐着,要守纪律受约束。那么回到家,我就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学习形式,寓教于乐,把学与玩结合起来,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我女儿识字量还可以,这不是我用生字卡片一个个教的,我们家也没有贴过生字卡片、拼音挂图,我觉得她识字的途径很多,有在幼儿园、学校老师教的,有通过讲故事、看故事书学到的、还有在街上看大小商店的招牌、商品

《我与孩子共成长》育儿经验征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育儿经验征文 玩中学,学中玩 周仁莉 对孩子来说,玩就是生活,就是学习。因为,爱玩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就曾经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作为家长的我们,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应该充分意识到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他们身心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 现在的许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孩子离园途中,经常听到这样的问话:“老师今天教什么?”“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本领?”而从来没听到这样的问题:“幼儿园里玩些什么游戏?有什么高兴的事情?”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是这样的。我就一直认为孩子参加适当的游戏,既可以促进机体的健康发展,又能促进孩子认知水平的发展。家长应当充当孩子的玩伴,与孩子共同参与健康而有意义的游戏。在游戏中家长既要指导孩子游戏,又要发挥家庭游戏的教育作用,能促进家长与孩子的进一步交流,培养亲情。 我的儿子很好动,唯一能让他安静一会儿的是我们母子俩玩牌。这是我们家最喜欢玩的一个游戏了。这个游戏其实很简单,因为孩子还很小,所以我从扑克牌中只选取了1——10的十张牌,然后把它打乱,抽掉一张牌,让儿子默看一遍,说出被我藏掉的牌是几。在这个游戏中,既培养了孩子的记忆力,又要求孩子对数字顺序非常熟悉,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寻到被抽掉的牌,这也是促进了孩子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为了让他更喜欢做这个游戏,做家长的我偶而还是要输给他几次的,以此激发他更大的学习兴趣。这个游戏有一个优点,就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牌 可以越来越多,接着可以是两种颜色的牌共取二十张,让他说出少了哪个种类的牌,数字是几,熟练以后还可以增加玩牌的速度,这对孩子的记忆力的培养是一个不错的游戏项目。 父母参加孩子的游戏,对孩子来说是很快乐的,孩子从中可以体验亲情,得到欢乐和满足。孩子在父母面前无拘无束地说和玩,其效果必定很好。只要家长做个有心人,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内容随时可以作为游戏的题材。 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

家长会——和孩子共同成长

和孩子共同成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三(7)班的全体师生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有你们做我们的坚强后盾,老师们的工作会更有激情,孩子们的学习会更加努力!我是三(7)班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哪位家长不想望子成龙,哪位家长不想望女成凤?哪位老师不想学生出息?既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教育好他们,让我携起手来,同心协力,把这些孩子教育好。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在开会之前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麻烦各位家长把自己的手机调为振动或者静音,不要再教室走来走去,也不要再教室抽烟,这是孩子们的学习环境,我们更要以身作则。平时我也是这么要求孩子们的,希望各位家长多多配合我的工作。 今天我选择了“和孩子共同成长”这个话题和大家聊聊。孩子有多大,我们为人父母的时间就有多长。我们成为了父母。在此次之前,没有受过任何的的培训,只能边摸索边前进。我们家长,从做妈妈(爸爸)的角度来说,我们和孩子是同岁的,我们也只是孩子而已,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成长!首先我先向大各位家长说说此次会议的流程。 一、是回顾成绩。 二、是介绍本班的基本情况。 三、本班的存在问题以及有哪些改变。 四、讲讲我是如何管理班级的。 五、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给家长的建议。

我们班现共有学生53人。班级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在一种关爱、宽容的环境中,在一种教学相长的氛围里,老师的悉心教育,家长的正确引导,使我们班基本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班集体。 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自己的班、喜欢自己的老师。 学生在成绩进步的同时,其它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从他们自我组织参加的各种活动就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公开课等各种活动都积极参与,学生为班级争光、为集体争光的荣誉感很强,在活动中,他们所表现的精神令人感动,所取得优异成绩令人振奋。既让同学们得到了锻炼,也展示了他们的才能,为他们增加了自信。相信为他们走向下一个成功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相信,我们的学生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品德上都会有更大的进步。 三、存在的问题 当然,我们的班级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各位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1、良好习惯还没有养成。 2、.部分同学不重视听,读,背诵的作业,导致常常要重新听写,重新默写,语文成绩总上不去。 3、对作业或错题订正应付了事,一知半解的就填上算数;问同学只问答案,不问个“为什么”。 ?4、部分同学平时课堂效率不高,上课不主动发言,导致学习“事倍功半”。?5、数学方面没有认真预习,做题粗心大意。

我与孩子共成长

我与孩子共成长 招远市卫东学校三年级周小雲 家长姓名:周洪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的“榜样”、“模仿”的对象,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像白纸一样纯洁的孩子,以身作则是最重要的。 记得孩子很小的时候教育她不要乱扔垃圾,首先自己就要做到,于是即使身边没有垃圾袋或垃圾箱,就将垃圾放入自己的口袋或包中,这一举一动影响着孩子。孩子也因此在这方面养成了好习惯,哪怕只有很小的一片纸屑她也不会随便扔在地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如同和一位高尚的朋友对话”,读书的种种好处,我们大家很早就知道。可我总有些不以为然,每每都是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很少读书,即使有时间,也是去看看电视、上上网,很难静下心来去认真读一本书,细细品味其中的意蕴。自从我的孩子上了小学,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了读书的好处和乐趣。 孩子上一年级时,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也正开展得如火如荼。孩子每天晚上的语文作业就是读一两个故事给家长听,然后跟家长交流。孩子很认真,每次不折不扣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一篇文章要经常读两三遍,一开始我觉得有点烦,但看到孩子这么认真,我也挺感动,于是耐下心来陪

孩子读。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文章常常能博得孩子的共鸣,仿佛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认识了五彩缤纷、广大无比的世界,同时认识了生活中的真、善、美。而儿童文学作品的纯净透彻、奇特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深深地吸引了我,让人神往。我给孩子买了杨红樱和曹文轩等一些知名儿童作家的儿童作品,跟孩子一起阅读,纯美活泼的文笔和对儿童的生动刻画,我能从中了解更多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渐渐的,我慢慢喜欢上了和孩子一起读书,而我和孩子交流的话题也明显地多了起来。读书时我们不一定是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读,更多时候我们喜欢端两个小板凳坐在自家的阳台上,和着花草的淡淡香气,感受来自书的馨香和一份亲情的美好。 孩子在慢慢长大,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做出决定的事情,这时候我们总是提出自己的看法,给孩子提供一些意见,最后的决定权始终掌握在孩子的手里。决不会强行要求孩子去做什么、怎么做,而始终给她以点拨,充分尊重她的思维,积极引导她。 与孩子共同成长,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爱冲动、爱幻想,使自己的思维也变得年轻了;与孩子共同成长,能减轻许多由工作压力所带来的烦恼。为了孩子将来能够幸福、平安、快快乐乐地过每一天,为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将一如既往地和孩子共同成长。

感悟孩子长大的短文章_成长的点滴

感悟孩子长大的短文章_成长的点滴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范本,欢迎您借鉴参考阅读和下载,侵删。您的努力学习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 感悟孩子长大的短文章篇1:孩子成长感悟 一、保持一颗童心。 童年是美好的。每个孩子都会格外珍惜童年的时光。作为我们每个过来的人,现在不是也十分想念和忆起那令我们快乐的童年吗?从幼儿开始,作为父母应让孩子保持一颗童心,让其无忧无虑快乐地生活。这时的孩子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什么也都想过问一下,想知道大自然那无穷的奥妙。童心无忌,这时孩子处在朦胧时期,也是人生美好年华的开始。作为父母应多给孩子提供一些知识和信息,让孩子更早地感知一下这个世界,从感性上了解这浩瀚无穷的大自然,使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认识,为一生的成长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孩子兴趣。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自觉不自觉地对某个事物发生兴趣,作为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这一兴趣,主动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并积极地加以引导好。孩子由兴趣变为爱好,也会成为一种动力,变成了我要学,这时要将孩子的这种兴趣和爱好保持下去。当然,兴趣对孩子来说,有可能一开始热心,过了一阵就

不那么热心了。这时要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培养。经观察,如孩子确实对一件事物或学习的某一特长,不那么十分热心了,兴趣也不是十分很大,就应顺其自然,不要太勉强。孩子对一件事没有了兴趣,失去了热情,即使听从了父母的安排,也会心不在焉,无什么积极性和热情,效果也不会太理想。 前天母亲节,我母亲始终以她的孙子为骄傲,不由得说起了孩子小时的画画得很好。我记得儿子在小学假期,父亲给他安排了学习画画。一开始,几个假期画得不错,也愿意学,儿子的老师也觉得有点基础,愿意带他,希望孩子坚持下去。到了初中,假期儿子不太愿意学了,勉强学习了两个假期,就说作业太多,文化课假期顾不上。作为我们父母的是希望儿子一直坚持下去,相比说来画画这也是个不错的爱好。当看到孩子不太愿意学了,兴趣也不是十分很大,我们也就不勉强了。还有一件孩子学习的事,记忆犹新。儿子上小学时,有一个假期,老师在生活区办了个英语学习班,儿子提出要学英语,那时儿子上小学时还未学英语。我想那么小有必要学吗?看到儿子有这个兴趣,愿意学,就毫不犹豫地支持他报名参加学习。儿子学了一阵,收获还是不小的。但最后儿子又不太想学,我们也就没有非坚持让孩子学下去。 兴趣来自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为父母的要主动观察,不断培养孩子的兴趣,但孩子的兴趣也要引人而异。比如学唱歌、绘画、文化课、乐器等等,要看孩子是否有这个兴趣和爱好,有些事需要慢慢培养,不能太着急。如孩子确实没有这个兴趣,不俱备这个天赋,也

我与孩子共成长

我和孩子共成长 看到老师给家长们布置的征文题目,感觉心中有万言千语,但又无从下手。诚然,现在的孩子绝大部分都属于独生子女,家长给孩子们的关注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少儿时代。当代的年轻家长们更注重孩子成长过程的诸多细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有更多的感受,但真正要写到纸面,又觉得难以下笔。但毕竟这是孩子和家长的共同作业,没办法只能姑且说说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两个小故事,分享一点孩子教育的心得。 故事一:我家孩子刚上幼儿园的一年多时间,一直在家附近的一个幼儿园生活学习,这个幼儿园很有特点,特别注重孩子的文化课学习。在孩子幼儿园中班(孩子5岁)学年结束后,我记得孩子已经能口算从1连续加到36,认识的汉字也很多,还有一定量的家庭作业。客观地说,在基本没有家庭辅导的情况下,幼儿园教学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已属不错了。但是我和爱人感觉到:是不是幼儿园用在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太长了,过多地占用了孩子天性好玩、娱乐的时间。于是我们把他转到了另外一个离家稍远的幼儿园,这个幼儿园很注重儿童的天性培养,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孩子做游戏,也有很多户外活动,孩子每天玩得很高兴。 可是一个学期结束后,孩子却告诉我们说他不想去现在的幼儿园了,他还是怀恋以前那个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要求还是去以前的幼儿园学习。和孩子沟通后,我们还是尊重了他的选择。上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他反而不太爱学习了,特别是算术还不如前一年了。我

们就和老师咨询了一下,并和孩子一起分析了原因,原来孩子转回来的时候,有点跟不上班了,以前会的有些算术也忘记了,同学们新学的他又不太理解,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甚至有点气馁的念头。了解情况后,我们首先是鼓励孩子,告诉他你可以跟上同学的,你以前在班上很棒,现在努力后也会一样棒,同时我们在家里给他算术开了点“小灶”。两个星期后,孩子终于跟上班了,还参加了珠心算的毕业表演。 心得:一、鼓励他,让他树立信心,对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作用,也包括孩子。二、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态,及早发现各方面的问题,一点点的贻误或疏忽都可能产生不良的后果。 故事二:孩子5岁的那年暑假,我和同事们带孩子到广州海陵岛去旅游。当时他身高大约1.11米,铁道部规定的高铁购票起点身高是1.1米,我们有几个同事的小孩大概1.1米左右,大家都没有帮孩子买半票。车开了一段时间之后,铁路工作人员开始核查车票,刚好看到一个孩子1.2米左右没有买票,就和他的家长协商。正在这时,我的孩子直接走到乘务员那里说:“阿姨,我有一米一二了,我妈妈没有给我买半票。我真的是一米一二了,我长大了,可以买票了,不信你给我量量!”我的同事们都哄堂大笑,我自己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实际测量的结果,他光脚刚好1.1米,我给他补了半票。同事们还在调侃我的孩子,我对孩子说“华不错,是个诚实的好孩子,真的长大了”。 心得:希望孩子成为一个诚实的孩子,要从一点一滴作起,勿以小善而不为。

《陪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500字_500字读后感

《陪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600字_600字读后感 【第1篇】 孩子是一棵小树苗,需要阳光,需要呵护才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中排在最前面得环节,是重中之重。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就很重视这方面知识的吸取并尽可能好的运用在实践中。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到现在我也曾看过不少的育儿方面的书籍,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这本《陪孩子一起成长》特别是书中的两个观点我非常赞同,并与之产生共鸣。 第一个观点就是“家长要学会表现无知”。家庭应该主动分享学会孩子的好奇,要学会表现出无知的状态。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就会陪孩子一起玩游戏,或者一起看一本书,看到最后,我就会用孩子那种充满童趣和好奇的口吻故意问上几个问题,让她来做我的老师。孩子在那个时候就会很认真,感觉到很有“成就感”。记得有一次我问孩子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是什么,能告诉妈妈吗?孩子说她也不知道,于是我就表现出非常想知道的样子,她就把百科全书翻开经过一段时间的查找,告诉了我她的答案。趁机我就夸赞了她,并说以后还会经常请她帮我解决我不知道的问题。看得出她很开心。个人认为除了装无知、装傻,爸爸妈妈还要让权,所谓让权就是随着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把权力交给孩子。平时在家的时候当我看到她的书桌很乱的时候为了锻炼她能自己整理的好习惯,我就故意说今天你的书桌你做主你想怎么整理就怎么整理,你是书桌的主人,一定要把它管理的好好的。孩子那时就会表现出积极的样子。在周末出去到某处游玩之前,我有时候就会对孩子说:“孩子,今天出去需要准备的东西我都不知道要带哪些,你能来做主吗?”孩子每一次都能表现出很乐意的样子。家长学会无知以后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和动力会大大提高,从而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第二个观点就是“孩子要学会感恩、敬畏、宽容”。一个能怀有“感恩”的人,就会懂得珍惜,懂得分享,懂得热爱生活。当父母付出了无尽的爱给孩子,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冷漠和自私时,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既吃惊又心寒:是谁让孩子变成这样的?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为此,爸妈们愿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不少孩子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看成天经地义,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感恩。为什么付出了爱却没有收到爱的回馈?我们作为父母也许该自我反省一下了。爱的付出也有讲究,“不求回报”的爱也并非都是好的。因此,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感恩。为此,在平时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会不失时机的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一些古诗,如“锄禾”,让她感到粮食来之不易,让她认识到能吃到这么美味的食物应该要感谢农民伯伯,感恩阳光和水还有空气;有时当孩子在喝着干净的水时,我会给她讲一些自来水生产的过程,让她认识到干净的卫生的水来之不易,我们要感恩那些能让我们喝的上这些水的所有人。让孩子懂得感恩,我觉得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如:春节时要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价钱多少,回到家里都要求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给爸爸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语,不一定感谢爸爸妈妈给他们帮了多大的忙,而只需表达生活中感觉很幸福的一点一滴。二是及时的表扬孩子。在孩子做了好事后,不管

教育 家校合作——让孩子健康成长

《家校合作——让孩子健康成长》教学设计 一、讲座开展的背景 初三,是初中阶段最重要的一年,学习任务重,考试频繁,学习压力大。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学习浮躁,思想松懈,成绩波动大;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学习没有动力,在学校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不按时完成,周末的作业完成的质量不高,有一部分学生回家经常玩手机、电脑,而家长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够。 二、讲座开展的目的 通过这次讲座,让每个家长知道我们孩子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好班主任开展工作,知道家校合作开展的意义。实现学校和家庭的合作,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让老师知道孩子在家的情况,从而加强孩子的教育,让孩子更优秀,更出色。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里学生,争取中考考出更好的成绩。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现场互动,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包括完成作业情况、玩手机、电脑等情况。 2、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让家长知道如何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3、让家长明白家校合作的作用和意义,家长是教师的助手,使家长和老师形成合力,让家长更好的为班级服务。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法、讲授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一、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 (一)优秀生的特点: 1、目标明确,有进取心,课堂精神集中,课后能主 动学习,自觉性高。 2、学习方法好,心态平和,真正做到学好习,考好 试。 3、得到家长的正确引导,关心、支持和鼓励。 (二)后进生存在的特点: 1、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无心向学,自觉 性差,上课不专心听课,课后不做作业练习,对学习、 成绩不重视, 作业(尤其周末作业)完成情况差,老 师讲评过的练习还是没有养成及时改正的习惯,导致 已做过的练习错了又错。 现场互动: 2、交友不够慎重,易受身边无心向学的朋友影响。 3、沉迷手机、电脑游戏等。 4、欠缺刻苦精神,怕苦畏难,意志力薄弱,不能持 之以恒。(尤其体现在体育训练上) 现场互动: 二、家班合作 通过优秀生和后 进生在日常生活 中的表现,让家长 明白自己孩子的 情况,让家长根据 自己孩子的情况 思考自己孩子学 习的情况 通过现场两个互 动,达成以下目 标。 1、让教师能了解 学生周末在家里 的表现,根据现场 得到的真实数据, 为以后的德育教 育提供数据。 2、活跃讲座现场 的气氛,使家长真 正融入进教师的 讲座之中。 3、让家长从现场 的数据中,知道自 己孩子存在的问 题。

教育随笔:与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随笔:与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随笔:与孩子共同成长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每个孩子的权利。区域游戏活动是教师依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发展水平,利用游戏特征创设游戏环境与材料,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在与材料的互动中展开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组织形式,它是一种相对开放性的、低结构化的活动。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需要的区域活动环境,是保护幼儿行使游戏权利的具体表现。回顾本学期我班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游戏。 一、关注需要‐‐创设游戏环境 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游戏水平,学期初通过观察,并且在与孩子们交流的基础上,我们保留了美工区&ldqu;小小巧手坊&rdqu;,建构区&ldqu;建构乐园&rdqu;益智区&ldqu;学学做做&rdqu;。将原有的语言区分成了图书区&ldqu;小熊图书馆&rdqu;和表演区&ldqu;爱心剧场&rdqu;。角色区&ldqu;宝宝超市&rdqu;暂且保留,根据现有的材料创设了&ldqu;亮靓宝贝&rdqu;饰品区,根据孩子探索的需要开设了科探区&ldqu;开心吧&rdqu;。但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结合主题活动以及幼儿的游戏需求,我们又陆续调整创设了角色区&ldqu;开心小屋&rdqu;、&ldqu;亮靓理发店&rdqu;、&ldqu;贝贝医院

&rdqu;等 二、材料推动‐‐实现隐性指导 材料的提供并不是单纯的越多越好,而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孩子的需求出发,在投放的时候也要根据难易程度进行投放,每一个阶段所投放的材料都有不同,程度应该从简到难。这样,孩子在玩的时候既感觉到挑战,又保持一定的兴趣和创造性,这样的材料对幼儿说是有一定的发展的。 1、根据需要投放 在幼儿的自主游戏中,每个区需要投放的材料是不同的,老师应根据各个区需要的材料投放。设置的方式、需要些什么多听听孩子们的意见,根据他们的需要投放。游戏于生活,创设每一个角色区时,我们会先请家长配合,带孩子做一次生活体验,如上一次银行看父母存钱、取钱;进一次理发店,请家长为孩子讲解理发店里的各种用具及用途,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投放材料前,我让孩子们讨论:&ldqu;区域内需要哪些材料?应该怎样使用这些材料?&rdqu;再根据孩子们的需要投放相应的材料。投放材料后,留给幼儿探索材料的时间,关注幼儿对材料的操作,最后及时调整、再次投放游戏材料。

亲子共读一本书,我与孩子共成长_百度文库

兴妇发[2011] 13号 关于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我与孩子共成长” 征文活动的通知 各乡镇妇联: 为深化“创建书香家庭,培养书香儿童”主题系列活动,积极倡导“培养良好习惯,从阅读开始;打造书香家庭,从儿童抓起”的理念,推动广大家长带领孩子一起读书,共同成长,“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市妇联将在全市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我与孩子共成长”征文活动。现将有关 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阅读经验丰富且对亲子阅读有独到见解的全市幼儿园、小学生家长。 二、征文主题 亲子共读一本书,我与孩子共成长。

三、活动时间 2011年5月下旬—6月20日。 四、征文要求 1、阅读经验丰富且对亲子阅读有独到见解的父母,通过为孩子阅读童话、歌谣,指点绘本、图画,指导孩子读书,与孩子一起读书等形式,向孩子展示五彩缤纷、绚烂、奇妙而丰富的知识世界,在提高儿童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运用能力的同时,记录父母通过培养孩子读书习惯养成的历程、收获、经验、心得等,以及亲子共读、共同成长的体会和感悟; 2、行文流畅,叙述完整丰满,亲子体验真切,自然流露,富于童心、爱心及观察感知力; 3、征文题目自定,围绕主题,体裁不限(诗歌除外),字数在 1000字左右。 五、评奖办法 本次征文将设立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由市妇联组织专家进行评选,并择优通过兴化市妇联网站发布,同时报 送泰州市参选。

六、其它事项 1、各乡镇妇联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创设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推动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进一步优化家庭关系,促进和谐家庭、书香家庭、文明家庭建设。 2、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依托家长学校,广泛发动儿童家长参与征文活动。各乡镇于6月20日前择优选报1-2篇稿件报至市妇联儿童工作部参加评选。参评征文需填写《亲子共读征文表》,征文和表格同时报送电子版,E- mail:xhflfeb@https://www.360docs.net/doc/b5210332.html,。 3、“亲子阅读·书香中国”激励计划推荐阅读书目,首届中华亲子阅读论坛“优秀亲子阅读书目推荐”刊登至兴化市妇联网站,请下载阅读。 附:兴化市“亲子共读”征文表

多一点耐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

多一点耐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曹锐 我的孩子6岁半了,上幼儿园大班,在老师的介绍下,我阅读了教育部下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与《指南》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后,我发现我6岁半的孩子并不是都能做到,难道是我的孩子发育慢,比别人的孩子笨吗?我认为不是。在此我有几点感受想同大家分享。 首先是不能用《指南》中各项指标来同自己的孩子做简单的比较。《指南》中的各项指标是通过对中西部3600名儿童做了调查研究,得出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平均标准,而每孩子作为其中一个个体,其身心发展是有差异的,比如同样是6岁的孩子,身高有低有高,有的孩子也许能够连续跳绳,但是也许不能画一个很好的圆圈;有的6岁孩子能够心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却不能唱几首完整的歌;有的6岁的孩子能够懂得照顾关心别人,懂得谦让,有的孩子却不懂得与别人好好相处。这些原因除了了遗传外,更主要的是孩子的发育有差异,发育的侧重点不同。《指南》中列出的各项指标,孩子也许现在还达不到,但是不代表将来达不到,你的孩子也许某一方面不如别的孩子,但是你的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会有优异的表现,《指南》中的指标对单个孩子来说只能作为参考,不能急躁的对孩子说:你应该做到……。我们所做的就是耐心地教导和等待,要给孩子一些时间。 第二是要理解《指南》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幼儿的身体成长才是根本,试想一个孩子体弱多病,哪有精力和心

思来学习,如何来保证孩子身体茁壮成长,《指南》提出了为幼儿提供谷物、蔬菜、水果、肉、奶、蛋、豆制品等多样化的食物,均衡搭配。烹调方式要科学,尽量少煎炸、腌制、烧烤。鼓励孩子多喝白开水,少喝饮。身体棒还要心理健康,一个孩子如果整天精神紧张、忧郁、压抑,恐怕对什么事物都没有兴趣了。如何让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指南》中提出了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要把孩子当做朋友来看待,当做家庭和班级里平等的一员来看待,有问题矛盾协商解决,发现孩子的错误,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应该静下心来,想想家长老师是不是没有做好榜样。《指南》中还提出了让孩子愉快的玩耍,亲近自然,多参加社会实践。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促进孩子了解自然和社会,为孩子将来走入社会、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是要达到《指南》的各项要求要靠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有部分家长认为幼儿的教育是幼儿园的任务,与家长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生活习惯,处事原则,面对困难的心态,都对幼儿有着耳濡目染的影响,家长首先要做家中创造一个温馨幸福的生活环境,才能使孩子开心成长,家长要身体力行,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让孩子把好的习惯带到幼儿园去,把在家中学到的知识同老师和同学分享。所以我认为,家庭教育同幼儿园教育同等重要。还有家庭和幼儿园要相互沟通,做到“家园”共育,幼儿园可以建立起情感交流、信息互动等多渠道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宣传栏、家长会、校讯通、QQ和微信等方式为家长提供最新育儿信息,帮助家长走

让孩子像小树一样毫不费力的成长

让孩子像小树一样毫不费力的成长 不断有妈妈要我写一写有关孩子成长的体会和分享,但是很惭愧,其实真没啥可说的。因为我越来越感觉到一切事情,例如宝宝的成长,都是自然的发生着,如同每天早晨太阳都会冉冉升起,黄昏则自然看见日落西山的美丽景致,无论我们是兴高采烈还是心情沮丧,大自然依然故我。前两天荣幸地接待了一位妈妈,她也在为孩子的成长而苦恼,一方面是孩子的健康担心,另一方面则是为孩子的教育而隐忧。和这位妈妈的交流让我自然联想到克里希那穆提在《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一书中讲过的一段话: “你有没有仔细看过一朵花?它的每一片花瓣都巧妙得惊人,然而它却是那么柔软、芳香、可爱。如果一个人努力让自己变得有条理,他的生命可能非常精确,却失去了那份温柔品质,只有像那朵花一样不费力的开放,你才能得到这份品质。所以我们的困难就在于既要精确、清晰、博大精深,又要毫不费力。” 当日我并没有如这位妈妈所希望的和她分享很多有关治疗宝宝不适的推拿手法,因为实际上这根本解决不了她的问题。我只是简单分享了如何为宝宝捏脊而已。这一位妈妈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她自己情绪中的不安,焦虑,担心 - 而所有这些情绪所携带的能量最后都投射到了宝宝的身上

- 母子连心这句成语多半是真有其事:-) 其实孩子的成长,我觉得最好能顺其自然,让宝宝们如同小树一样自然,天然,忘我的长大,这样的成长过程真的可以毫不费力!而我们作为母亲,最好能在土壤和环境上下功夫- 例如适当的浇浇水,松松土,施施肥,让小树苗多接受阳光雨露,看看有没有虫子啥的,适当的时候帮帮它,而在它大部分的成长过程中少加干涉。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惊讶的发现,孩子真的在毫不费力地成长! 但是现实生活做到这样子却不容易,因为我们总觉得宝宝或者吃得太少,或者长得太慢,或者总能找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于是妈妈们便变着花样地为孩子寻找各种方法(最常见的是去找医生做检查或者寻求建议),于是干涉就开始了。如果稍微不那么幸运的话,妈妈们甚至会被各类人士的预测后果吓个半死。所以建议妈妈们在被吓到之前先拿出自己的质疑心 - 包括对于像我这样自说自话胡乱忽悠的各类人士:-)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被自己的担心吓坏了,被自己想象的后果吓坏了。当然具体如何判断孩子的情况,的确需要一点儿经验和智慧,但是在我所接触的孩子中,超过90%的情况其实是不需要怎么处理的,即使啥也不做,只是多注意保暖,让孩子多休息,饮食清淡,多喝一点儿米汤啥的,孩子也会

我与孩子共成长征文

我与孩子共成长征文(一) 孩子让我认真思考。我们要求孩子这样那样,按照我们理想的模板不断修理孩子,甚至逼着孩子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孩子仰仗我们吃饭,所以孩子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稍稍不合我们的心思,我们就会骂孩子:"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看谁谁家的孩子英语学得多么多么好,看看你,笨死了。"假如孩子可以选择,那么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说:"你看看谁谁的家长,多有魅力、多么能干。""我也要你像谁谁的爸爸一样是个博士,要你像谁谁的妈妈一样是个总经理。" 孩子固然需要引导,但不可太过功利,尊重孩子的个性,顺其自然而不是拔苗助长。哪个孩子生来不像天使?哪个孩子生下来不是好苗?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不要总是责怪孩子,首先看看我们自己是"淮南"还是"淮北". 我们为孩子提供衣食,孩子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付出了辛苦,孩子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尊重孩子,就像孩子没有选择比我们更好的父母一样;接受孩子,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而不是自己原地不动,却一味地去苛求责备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多么昂贵的玩具、多么漂亮的衣服,

他们需要的只是家长能够抽空陪伴他们,并且能够平等地和他们说说话,耐心而不训斥地听他们讲述他们自己看到的世界。教育孩子需要的是爱心,教育的技巧是必需的,但所有的技巧都要以发自内心的爱为基础。 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子女共同成长。我惊喜地发现: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路上,原来还可以这样快乐,这样幸福,这样生动有趣。 更让我欣慰的是儿子从上学至今,一直品学兼优,年年都被评为学习标兵或三好学生,受到了任课老师的一致好评。更重要的是,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至今,我从未陪读过…… 在忙碌的日子里,在繁杂的公务中,我忙中偷闲倚窗望,关于孩子的那些童言稚语、天真趣事,总会温柔地浮现。 我与孩子共成长征文(二)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家小女已经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了。翻看着近几年来的养女日志,回首着有女陪伴的这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我甚是欣慰,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和孩子同成长,共进步!

让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

让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 让孩子的成长顺其自然 为设计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曾经大伤脑筋。后来他突发灵感,决定“撒上草种,提前开放”。在迪斯尼乐园提前开放的半年时间里,草地被踩出许多小路,有宽有窄,优雅自然。后来,格罗培斯让人按这些踩出的痕迹铺设了人行道。1971年,在伦敦国际园林建筑艺术研讨会上,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 格罗培斯的成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有些事情在不知如何选择时,顺其自然,也许是最佳的选择。建筑如此,教育何尝不也是这样?孩子的成长之路仿佛也是一条铺向未来的路径,过多人为的设计可能不利于、甚至扭曲其个性的发展,顺其本性,不失为聪明之举。 我的孩子吴敌小时候爱画画,捏着蜡笔涂涂抹抹,一画可以半小时,看他

乐此不倦,我们就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常到书店买五颜六色的儿童画给他。可渐渐地,这小子喜新厌旧,追着找童话故事看,不再对画画入迷了。随他,也不指望他将来做画家,这事也就这样不知不觉过去了。升入高一理科实验班不久,班主任要求学生选报学科竞赛小组,吴敌回家和我们说这事,我比较倾向他报数学,理由是江苏高考录取划线时只算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成绩,理科生选学的物理等学科成绩只看等级。现在报数学小组,即使将来数学竞赛成绩不理想,拿不到保送生资格,高考考数学时多少也会占一些便宜。可是,我的“小九九”没有打动吴敌,他最终报的是物理小组。物理就物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做家长的本来只能在幕后做做参谋、当当顾问,不能冲到前台做孩子的老板,替孩子拍板学习上的事情。后来的事实证明,吴敌的选择是正确的,不论是物理竞赛还是数学高考,他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物理竞赛他拿了1个

我与孩子共成长

我与孩子共成长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我与孩子共成长 时间过得真快,儿子从嗷嗷待哺,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到现在成长为一名活泼可爱,礼貌懂事的大班小朋友了。我呢,也从一个毫无经验的新手妈妈,成长为一个经验渐渐丰富的妈妈了。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于儿子的教育,我们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汲取前辈们的经验,一边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来开展教育。我发现影响孩子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好品性的养成与成长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家庭环境熏陶出来的孩子,是阳光的、积极的、善良的。同时,父母的品德修养以及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品格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初为人母,我有很多的不适应,情绪的波动很大。我曾经因为儿子的顽皮,对儿子高声呵斥过,但收到的效果是相反的,你对他大声,他不仅没有安静,反而也大声的顶回头,气得我差点要晕倒。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儿科医生的话提醒了我:“小孩发脾气的时候,大人千万别跟着发脾气,会起反作用。而是应该抱抱他,平心静气的问他发脾气的原因。久而久之,小孩就不会那么容易发脾气,还会自觉矫正自己的日常行为。”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情绪,其实就是孩子的榜样,我们首先要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把自己调整好,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于是,我试着在他有情绪,发脾气的时候,轻声地和他说话,安抚他,收到的效果很明显,他不仅安静下来,还说出了为什么闹情绪的原因。

爱玩,爱美是孩子的天性,看到什么就喜欢什么,有时我都感觉有点谁控制。于是,每次出门之前就给他定规矩,培养他讲信用 的好习惯。比如说,一会去逛街只能买什么,不能买什么;比如 说,坐电动火车,只能坐一,时间到,就提醒他走,不守信用的 话,就取消他回家看动画片的时间。这一招很奏效的,我觉得挺好的,可以令他知道,自己承诺了的事情,就必须做到。当然,我们做大人的,要做好表率,一旦向小孩承诺了事情,就一定要说到做到,不然会出现信用危机,会招致孩子的不信任。 孩子从小就是我们自己带的,因为我们想给他足够的父爱母爱,不想错过他成长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还记得儿子刚上幼儿园那会,什么都不会做,很依赖,不愿意自己吃饭,不愿意自己穿脱衣服,总之就是等着大人来帮忙。也许是我平时对他太溺爱了,什么事情都包办,不放手让他自己去尝试,造成了他不够独立的性格, 只要我在,他都不愿意自己吃饭。我心里可着急了,幼儿园的孩子多,要是天气冷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或出汗需要换衣服了,难不成脱光光的,站在那里等老师来换如果那会刚巧老师忙不来,要给其他小朋友先换,然后才轮到他,岂不是很容易感冒生病幸好,他上了雅培幼儿园,经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很快冋题就解决了。现在的他,学会独立了,每次吃饭都坐得端端正正地自己吃,每次洗澡完了都嚷嚷着自己穿衣服。原来要我拿着书包送到教室的,现在他却说/妈妈,老师说我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可以自己背书包了,我可以自己上教室了,不用你跟着上了。”看着儿子的转变,像个小大人似的,我心里很开心。 我发现儿子还学会了关心别人呢!我有一个习惯,就是经常会在他的 书包放一包手帕纸,方便他平时需要的时候用。有些天,我发现他的手帕 纸用得特别快,天天都用完,于是我问他:“宝宝,你的手帕纸用得好快 哦,你是怎么用的能告诉妈妈吗”“我给陈洁仪用了。”“为什么呀”“她 感冒了,老是流鼻涕,我拿出来给她擦鼻涕。" “哦,原来是这样,你真捧! 小朋友之间就是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孩子的进步,与老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衷心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你们的耐心教导,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 儿子慢慢地成大,随着他学的知识越多,给我的惊喜也越多。

陪伴孩子成长唯美句子

陪伴孩子成长唯美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感谢您,我亲爱的妈妈,你就像是我的指路牌,时时刻刻为我指引道路。 2、最近每天都陪孩子们在一起,觉得这一段时间是我工作以来最幸福的日子了。虽然工作没了,幸福和快乐却来了。 3、陪孩子,在一起,幸福时光,美食相伴!培养孩子,不仅仅为了生命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参与一段生命成长的过程! 4、愿你享有期望中的全部喜悦,每一件微小的事物都能带给你甜美的感受和无穷的快乐! 5、来,笑一个,宝贝!只觉你来到世间的第一声啼哭还在耳旁萦绕,你的咿呀学语还忽远忽近地传来,你去年生日的祝福歌还余音未了,亲爱的宝贝想你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 6、风轻云淡,幸运的是有你陪伴,支撑着我每天面对世界的变幻。冷暖自知,幸福的是我们住在对方心里,彼此珍惜着渡过荏苒的光阴。 7、春天是碧绿的天地,秋天是黄金的世界。愿你用青春的绿色去酿造未来富有的金秋! 8、父亲是财源,兄弟是安慰,而朋友既是财源,又是安慰。 9、只要有时间,我就和孩子呆在一起,陪陪孩子聊聊天,做一

个忠实的粉丝,分享孩子学习、生活的快乐,觉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10、他趁小丽不注意,偷偷把她的凳子抽了出来,然后幸灾乐祸地等着瞧热闹。 11、一千朵玫瑰给你,要好好爱自己。一千只纸鹤给你,让烦恼远离你。一千颗幸运星给你,让好运围绕着你。一千枚开心果给你,让好心情天天陪伴你。 12、无论发生怎样的变故,不要打破生活原有的规律,要按时吃饭,按时睡觉。 13、爱在眼泪的陪伴下走过每个记忆的瞬间,我不懂,我这样是心甘情愿的守候,为了什么。也许,只是沉在了梦里,灼灼的,执意的在尘封的心底灼烧。如飘浮一地迷离的陌烟。 14、绡纵即逝可以持续天长地久,海枯石烂仍可以刻骨铭心。 15、生活像广阔的海洋一样深,在它未经测量的深度中保存着无数的奇迹。愿你是这些奇迹的勇敢者探秘者! 16、祝你在每个成长的日子里都开开心心!生日快乐! 17、宝贝,现在的你是一个美丽童话的开始,以后的故事也许包容百味,但一定美不胜收;是绚丽的晨曦,也许有风有雨,但一定有灿烂的阳光迎接。 18、如果不需要去考虑外界因素,我觉得陪孩子还有家人在一起是最幸福的时光。 19、曾记否,父母将你我捧在手心,含在嘴里,因为我们是父

成功家长教育孩子的案例

成功家长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案例 甘罗十二岁做宰相,曹植七步能写诗, 白居易一岁识字,六岁作诗,十六岁名扬天下, 日本的三轮光范,两岁开始写日记,十一岁翻译《詹天佑传》…… 莫扎特五岁作曲,六岁主演音乐会, 德国数学家高斯三岁掌握心算,五岁便能解复杂方程式…… 每一个天才的背后, 都有伟大父母的“巅峰家教智慧” 所有的家长都说:“我很重视孩子的教育,甚至超过了其他父母”,还有大部分家长说:“我想尽办法,尽可能地送孩子去最好的早教中心,最好的幼儿园和最好的小学……不知道托了多少关系,花了多少钱……我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是的,所有的家长都无比重视孩子教育,你一定也是这样,对孩子尽职尽责,希望孩子早日成才…… 但是,当遇到以下问题时,你又时常束手无策…… 孩子不像你想象的那样热爱学习,更多情况下,是讨厌学习,虽然你说的口干舌燥,但仍然无济于事…… 孩子总难使自己满意,不听话,经常胡闹,没有一刻能安静下来, 孩子在学校里,总是问题多多,很多时候,不愿跟同学交流,上课时,又三心二意…… 没有一件事能乖乖做好,丢三拉四,电视永远看不够,每一刻都需要你在旁边,自己累的半死,但没见孩子有多大长进…… 看别人报班,就为孩子报了很多,但是连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要那样做, 平时总是爷爷奶奶或保姆在陪着孩子,总感觉不太对,但自己实在太忙,也没有其它办法…… 这些让人头疼的问题,是任何学校都解决不了的,因为老师总要同时面对几十个孩子,无法面面俱到……当你如此焦虑时,你可能会想,干脆让孩子自由成长吧……

如此矛盾的心理,孩子的成长就非常容易出问题, 请不要紧张,问题总有解决办法,也许以下例子可以给你更多信心 美国的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小学,后来,发明了电灯,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家。很多人都认为爱迪生是天才,其实,大部分人所不知道情况是,爱迪生的母亲承担起来所有教育的重任,要求极为严格,甚至让人无法想象。今天我们用上电灯,首先要感谢那位伟大的母亲啊! 中国的一个乡村医生——蔡笑晚,他虽然仅有高中学历,但是他的六个孩子,个个成才——五个读到美国博士,一个是硕士。他说,“我的事业是父亲,我们的成功绝非偶然”。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对此赞叹不已,还亲自找他取经。这不能不说是家庭教育的奇迹…… 我们的首席专家赖国全老师,把孩子培养成国学天才——小小年纪,竟能把中国最古老的经书《易经》倒背如流,思维敏捷,下笔千言,出口成章,几十家媒体登门采访……我们还会经常见到这样的报道,十二三岁的孩子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样的案例,光中国每年就有上百例,中国科技大学为此特设了少年班……他们是“神童”吗? 当深入研究他们的家庭教育规律时,就会发现——“永远没有所谓天赋神童,而只有意志坚强的家长”。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只要你有这个决心,奇迹完全可能发生在你的家庭……你再也不必为孩子的小打小闹而苦恼,因为你对孩子的伟大期待,将促使你学习和掌握、科学而先进的家庭教育…… 如果你愿意继续看下去, 家庭教育的奇迹将离你越来越近,最终将变成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