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之数量关系小窍门

公考之数量关系小窍门
公考之数量关系小窍门

公考之数量关系小窍门

1)等差,等比这种最简单的不用多说,深一点就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减一个数列,如24,70,208,622,规律为a*3-2=b

2)深一愕模型,各数之间的差有规律,如1、2、5、10、17。它们之间的差为1、3、5、7,成等差数列。这些规律还有差之间成等比之类。B,各数之间的与有规律,如1、2、3、5、8、13,前两个数相加等于后一个数。

3)瞧各数的大小组合规律,作出合理的分组。如7,9,40,74,1526,5436,7与9,40与74,1526与5436这三组各自就是大致处于同一大小级,那规律就要从组方面考虑,即不把它们瞧作6个数,而应该瞧作3个组。而组与组之间的差距不就是很大,用乘法就能从一个组过渡到另一个组。所以7*7-9=40 , 9*9-7=74 , 40*40-74=1526 , 74*74-40=5436,这就就是规律。

4)如根据大小不能分组的,A,瞧首尾关系,如7,10,9,12,11,14,这组数7+14=10+11=9+12。首尾关系经常被忽略,但又就是很简单的规律。B,数的大小排列瞧似无序的,可以瞧它们之间的差与与有没有顺序关系。

5)各数间相差较大,但又不相差大得离谱,就要考虑乘方,这就要瞧各位对数字敏感程度了。如

6、24、60、120、210,感觉它们之间的差越来越大,但这组数又瞧着比较舒服(个人感觉,嘿嘿),它们的规律就就是2^3-2=6、3^3-3=24、4^3-4=60、5^3-5=120、6^3-6=210。这组数比较巧的就是都就是6的倍数,容易导入歧途。

6)瞧大小不能瞧出来的,就要瞧数的特征了。如21、31、47、56、69、72,它们的十位数就就是递增关系,如25、58、811、1114,这些数相邻两个数首尾相接,且2、5、8、11、14的差为3,如论坛上fjjngs解答:256,269,286,302,(),2+5+6=132+6+9=172+8+6=16 3+0+2=5,∵256+13=269269+17=286286+16=302 ∴下一个数为302+5=307。

7)再复杂一点,如0、1、3、8、21、55,这组数的规律就是b*3-a=c,即相邻3个数之间才能瞧出规律,这算最简单的一种,更复杂数列也用把前面介绍方法深化后来找出规律。

8)分数之间的规律,就就是数字规律的进一步演化,分子一样,就从分母上找规律;或者第一个数的分母与第二个数的分子有衔接关系。而且第一个数如果不就是分数,往往要瞧成分数,如2就要瞧成2/1。

补充:

1)中间数等于两边数的乘积,这种规律往往出现在带分数的数列中,且容易忽略

如1/2、1/6、1/3、2、6、3、1/2

2)数的平方或立方加减一个常数,常数往往就是1,这种题要求对数的平方数与立方数比较熟悉

如瞧到2、5、10、17,就应该想到就是1、2、3、4的平方加1

如瞧到0、7、26、63,就要想到就是1、2、3、4的立方减1

对平方数,个人觉得熟悉1~20就够了,对于立方数,熟悉1~10就够了,而且涉及到平方、立方的数列往往数的跨度比较大,而且间距递增,且递增速度较快

3)A^2-B=C因为最近碰到论坛上朋友发这种类型的题比较多,所以单独列出来

如数列5,10,15,85,140,7085

如数列5, 6, 19, 17 , 344 , -55

如数列5,15,10,215,-115

这种数列后面经常会出现一个负数,所以瞧到前面都就是正数,后面突然出现一个负数,就考虑这个规律瞧瞧

4)奇偶数分开解题,有时候一个数列奇数项就是一个规律,偶数项就是另一个规律,互相成干扰项

如数列1,8,9,64,25,216

奇数位1、9、25 分别就是1、3、5的平方

偶数位8、64、216就是2、4、6的立方

先补充到这儿。。。。。。

5) 后数就是前面各数之各,这种数列的特征就是从第三个数开始,呈2倍关系

如数列:1、2、3、6、12、24

由于后面的数呈2倍关系,所以容易造成误解!

2017国考《行测》天天考串-数量关系练习题(5.06)

广西公务员考试课程<<点这里看 我要了解更多,想和老师直接沟通>>>在线咨询2017国考《行测》天天考串-数量关系练习题(5.06)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通过测试选拔出能够胜任公共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广西中公教育整理了最新的备考资料,点击即可查看:行测学习频道,供考生备考学习。 1.一个小玉80的自然数与3的和是5的倍数,与3的差事6的倍数,这个自然数最大是() A.32 B.47 C.57 D.72 2.已知北京大酒店和昆仑两家酒店共有260个房间,其中北京大酒店有13%不是标间,昆仑酒店有12.5%不是标间,则北京大酒店有()个标间。 A.67 B.75 C.87 D.1741 3.某单位关于假日活动方案展开分组讨论,若一组有5名男职员、3名女职员、则分为N组后,还剩8名男职员;若一组有7名男职员、3名女职员、则分为M组后,还剩24名女职员,问这个单位共有多少名职员? A.264 B.274 C.282 D.284 4.某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举行了3次义务劳动,总计有112人次参加,在参加义务劳动的人中,只参加1次、参加2次和3次全部参加的人数之比为5:4:1.问该单位共有多少人参加了义务劳动?

广西公务员考试课程<<点这里看 我要了解更多,想和老师直接沟通>>>在线咨询 A.70 B.80 C.85 D.102 5.某单位男员工所占比例不足一半,新招聘了8名员工,男员工人数增加了8%,女员工人数增加了6%。问原来该单位男员工比女员工少多少人? A.75 B.60 C.45 D.30 6.四位数1()()0能被55整除,那么括号内的数字应为: A.1、5 B.6、5 C.6、2 D.7、2 7.某人共收集邮票若干张,其中1|4是2007年以前的国内外发行的邮票。1|8是2008年国内发行的,1|19是2009年国内发行的,此外尚有不足100张的国外邮票,则该人共有()张邮票 A.87 B.127 C.152 D.239 8.11338*25593的值为: A.290133434 B.290173434 C.290163434 D.290153434 9.卡罗尔在邮局买了若干张5分和13分的邮票,结果她恰好用来1元,她买了()张5分的邮票 A.2 B.7 C.10 D.15 10.173()是个四位数,小明在这个口中先后填入3个数字,所得到的3个四位数依次可被9、11、6整除。问:小明先后填入的3个数字的和是多少? A.19 B.21 C.23 D.17 1.一个小玉80的自然数与3的和是5的倍数,与3的差事6的倍数,这个自然数最大是()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及答案

201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试题及答案 (1).两工厂各加工480件产品,甲工厂每天比乙工厂多加工4件,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比乙工厂少10天。设甲工厂每天加工产品x件,则x满足的方程为: A. 480/x+10=480/(x+4) B. 480/x-10=480/(x+4) C. 480/x+10=480/(x-4) D. 480/x -10=480/(x-4) (2).某商场举行周年让利活动,单件商品满300返180元,满200返100元,满100返40元,如果不参加返现金的活动,则商品能够打5.5折。小王买了价值360元.220元.150元的商品各一件,问最少需要多少钱? A. 360元 B. 382.5元 C. 401.5元 D. 410元 (3).某天体沿正圆形轨道绕地球一圈所需时间为29.53059天,转速约1公里/秒。假设该天体离地球的距离比现在远10万公里而转速不变,那么该天体绕地球一圈约需要多少天? A.31 B.32 C.34 D.37 (4).某城市居民用水价格为:每户每月不超过5吨的部分按4元/吨收取;超过5吨不超过10吨的部分按6元/吨收取;超过10吨的部分按8元/吨收取。某户居民两个月共交水费108元,则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水总量最多为多少吨? A. 17.25 B. 21 C. 21.33 D.24 (5).某高校对一些学生实行问卷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准备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有63人,准备参加英语六级考试的有89

人,准备参加计算机考试的有47人,三种考试都准备参加的有24人,准备选择两种考试参加的有46人,不参加其中任何一种考试的有15人。问接受调查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A. 120 B. 144 C. 177 D.192 (6).一商品的进价比上月低了5%,但超市按上月售价销售,其 利润提升了6个百分点,则超市上月销售该商品的利润率为: A. 12% B. 13% C. 14% D.15% 参考答案: (1).设甲工厂每天加工产品x件,则乙工厂每天加工x-4,甲完成任务所需时间比乙工厂少10天,则有480/x+10=480/(x-4)。所以选择C选项。 (2).本题属于费用类问题。360、220的用返还方式买,150的 用打折买。180+120+150×0.55=382.5。所以选择B选项。 (3). (4).该户将每月4元/吨的额度用完会产生水费4×5×2=40元,每月5元/吨的额度会产生水费6×5×2=60元,共有40+60=100元。 而108-100=8元,故8元/吨的额度用了1吨。故该户居民这两个月用 水总量最多为5×2+5×2+1=21吨。 (5).63+89+47-46-24×2+15=120。注:在这里,“准备选择两 种考试参加的”不包括“准备选择三种考试参加的人数”。 (6).设上月进价为N,则本月进价为95%N,设上月利润率为x,则本月利润率为x+6%,根据题意可得两个月的销售价格相等, Nx+N=95%N(x+6%)+95%N ,解得x=14,故选C。

公考数量关系试题分析技巧与经验汇编

公考数量关系试题分析技巧与经验汇编数量关系试题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数字推理,另一部分是数学运算。数字推理部分是给出一些数字,其中缺少一项或两项,要求考生研究出数字间的规律,选择一个符合规律的答案。数学运算部分是给出算式,或者是表达数量关系的文字,要求考生利用基本的数学知识计算出结果,这部分试题类似于中学数学课本中的计算题和应用题。 一、数字推理备考 数字推理的备考,考生要制定出一个时间表。因为数字推理要求考生对数字本身以及数字间的关系有极强的敏感性,这一敏感性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来养成,很难在几天之内速成。下面是我为考生总结出的一些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第一阶段,培养数字敏感性。建议考生不要在复习的一开始就急于大量的做题,最好先通过少量做题来培养数字敏感性。建议考生背诵30以内数字的平方数、10以内数字的立方数、6以内数字的四次方,4以内数字建议背到五次方、六次方。熟悉200以内质数表。熟记一些经典因数分解,例如:209=19x11,133=7x19。熟记一些数字间的联系,例如:可把1,4,9这个数列,看作是1,2,3的平方,也可看作是50,41,32,或者是9=(4?1)2等等。这类素材可以在《数量关系模块宝典》上大量的找到。 第二阶段,精做习题。在经过一定练习题的训练之后,考生在这一阶段的复习重点是把每种类型的试题都做几遍,达到做透、做熟练的程度。 第三阶段,归纳方法。在第二阶段做习题的时候,考生可能发现跟着参考书的类型走,拿到题目后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可是一旦试题脱离了归类,考生就会出现不知从何下手的情况,或者错误地尝试太多次之后,才能找到正确的规律。针对这种情况我建议考生把平时自己做过的各种类型试题的特征进行归纳,例如数列在8项以上的,通常是多重数列;有“0”出现的,通常不是等比数列;数字靠近幂次数的,可能是幂次修正数列等等。 第四阶段,真题演练,总结方法。在这个阶段考生主要是做真题,把之前已经掌握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实际,通过大量真题的演练,系统、全面的总结各类试题的方法和技巧,达到熟练的程度。 以上四个阶段中,第一、二阶段属于基础普及阶段,第三阶段是决定考生能否快速做题的关键所在,请考生重视这一阶段的练习,通过第四阶段对真题的演练,考生最好能熟练掌握一套科学的解题方法。 二、数学运算备考 对于数学运算部分如何备考,我建议考生从考试大纲出发,真正认识到出题者的意图。如果考生在平时做题的过程中发现某一道题解方程就需要花费10分钟,那么肯定是在解题方法上出了问题。数学运算的备考需要考生注意的是,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数量关系公式 1.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S=(3S1+S2)/2两岸型S=3S1-S2 例题: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720米处相遇。到达预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10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400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米米米米 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720米处相遇、距离乙岸400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选D 如果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Y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一边岸还是两边岸 2.漂流瓶公式:T=(2t逆*t顺)/(t逆-t顺) 例题:AB两城由一条河流相连,轮船匀速前进,A――B,从A城到B城需行3天时间,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少天 A、3天 B、21天 C、24天 D、木筏无法自己漂到B城 解:公式代入直接求得24 3.沿途数车问题公式:发车时间间隔T=(2t1*t2)/(t1+t2)车速/人速=(t1+t2)/(t2-t1) 例题:小红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骑车去学校,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没隔6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10分钟就遇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速度的()倍 解:车速/人速=(10+6)/(10-6)=4选B 4.往返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v2)/(v1+v2)

公考行测备考:数量关系的秒杀技巧

公考行测备考:数量关系的秒杀技巧 选项秒杀法: 如果我们随意蒙一道题,答对的概率只有25%,而科学地去蒙一道题,概率竟然是100%!!!是不是很激动!!!那么,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如何通过选项蒙答案吧。 如果有两个选项满足题目中的某个等量关系,那么这两个相关联的选项,很可能一个是干扰选项,一个是正确答案。 【例1】(2017-北京)某种鸡尾酒的酒精浓度为20%,由A种酒、B种酒和酒精浓度(酒精重量÷酒水重量)10%的C种酒按1:3:1的比例(重量比)调制成。已知B种酒的酒精浓度是A种酒的一半,则A种酒的酒精浓度是() A.36% B.30% C.24% D.18% 【答案】A 【图拨】已知B种酒的酒精浓度是A种酒的一半,观察选项,发现D选项是A选项的一半,优先推测A种酒的酒精浓度是36%。 有时候,两个选项之间的等量关系并不是十分明显,需要我们仔细挖掘。 【例2】(2017-国家)工厂有5条效率不同的生产线。某个生产项目如果任选3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快需要6天整,最慢需要12天整;5条生产线一起加工,则需要5天整。问如果所有生产线的产能都扩大一倍,任选2条生产线一起加工最多需要多少天完成?() A.11 B.13 C.15 D.30 【答案】C

【图拨】如果产能都扩大一倍,则时间缩短一半。观察选项,发现C选项是D选项的一半,优先推测需要15天完成。 常识秒杀 任何问题都是来源于生活,因此,有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生活常识秒杀题目哦! 【例1】(2014-国家)两同学需托运行李。托运收费标准为10公斤以下6元/公斤,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已知甲乙两人托运费分别为109.5元、78元,甲的行李比乙重50%。那么,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比10公斤以内的低了多少元?() A.1.5元 B.2.5元 C.3.5元 D.4.5元 【答案】A 【图拨】由收费标准“略低”一些可知,应该优先选择稍微低一点的。若降低2.5元,已经降低了约50%,不符合略低。 【例2】(2008-辽宁)某总公司由A、B、C三个分公司构成,若A公司的产出增加10%,可使总公司产出增加5%,若B公司产出增加10%,可使总公司产出增加2%,问若C公司产出减少10%可使总公司的产出减少百分之几?() A.2 B.3 C.4 D.5 【答案】B 【图拨】若A、B、C三个公司的产出均增加10%,那么总产出也增加10%,则C公司可使总产出增加10%-5%-2%=3%,故C公司产出减少10%,可使总产出减少3%。 极端假设秒杀 当计算量十分庞大时,不妨先假设最极端(最特殊)的情况,再拿实际情况与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行测数量关系蒙题技巧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

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经典类型问题

交替合作问题:交替合作问题与合作问题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交替”两个字,合作效率为各部分效率的加和;交替合作,也叫轮流工作,顾名思义即是每个人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进行工作。 解决交替合作问题关键: (1)已知工作量一定,设出特值。 (2)找出各自的工作效率,找出一个周期持续的时间及工作量; (3)在出现有剩余工作量的情况需要根据工作顺序认真计算,确 定到最后工作完成。 例1:一条隧道,甲单独挖要20天完成,乙单独挖要10天完成。如果甲先挖1天,然后乙接替甲挖1天,再由甲接替乙挖1天,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挖完这条隧道共用多少天? A.13 B.13.5 C.14 D.15.5 【答案】 B 【解析】:典型的关于交替合作的问题,题目体现出已知工作总量一定和两人工作时间,可以设特值,假设总的工作量为20,则甲 的工作效率为1,乙的工作效率为2,因为1个周期持续的时间为2天,一个周期可以完成总的工作量为1+2=3;所以 20÷3=6..........2就代表前面需要6个周期,对应6×2=12天, 之后剩下2的工作量需要甲先做1天,剩下乙工作半天,所以整个过程需要13.5天,故答案为B。 以上为正效率交替合作的问题,还有一个涉及到负效率交替合作

例2、有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其中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单开甲管需15小时注满空水池,单开乙管需10小时注满空水池,单开丙池需9小时把满池的水放完,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流开,每次1小时,问几小时才能注满空水池? A.47 B.38 C.50 D.46 【答案】 B 【解析】:典型的关于交替合作的问题,题目体现出已知工作总量一定和两人工作时间,可以设特值,假设总的工作量为90,则甲 的工作效率为6,乙的工作效率为9,丙的工作效率为-10,所以1个周期持续的时间为3天,一个周期可以完成总的工作量为6+9-10=5,此种最大效率6+9=15,所以(90-15)÷5=15,就代表共需要15个周期,对应15×3=45天,之后剩下15的工作量需要甲先做1天,乙再工作1天就可以完成,故答案为B。 在考试中交替合作的问题如何应对,只要把以上的两道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效率两种类型能够很好的理解,在考试中能够快速判断题型,这种类型的题目往往能够快速求解。 排列组合问题 一、分类与分步的区别 分类和分布的区别主要在于要求是否全部完成,如果完成为一类,如果没完成那就是一个步骤,我们拿一个例题来分析一下。 【例题】有颜色不同的四盏灯,每次使用一盏、两盏、三盏或四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 数量关系公式 1. 两次相遇公式:单岸型S=(3S1+S2)/2 两岸型S=3S1-S2 例题:两艘渡轮在同一时刻垂直驶离H河的甲、乙两岸相向而行,一艘从甲岸 驶向乙岸,另一艘从乙岸开往甲岸,它们在距离较近的甲岸720米处相遇。到达预 定地点后,每艘船都要停留10 分钟,以便让乘客上船下船,然后返航。这两艘船在距离乙岸400米处又重新相遇。问:该河的宽度是多少, A.1120 米 B.1280 米 C.1520 米 D.1760 米 典型两次相遇问题,这题属于两岸型(距离较近的甲岸720米处相遇、距离乙 岸400米处又重新相遇)代入公式3*720-400=1760 如果第一次相遇距离甲岸X米,第二次相遇距离甲岸丫米,这就属于单岸型了,也就是说属于哪类型取决于参照的是一边岸还是两边岸 2. 漂流瓶公式:T=(2t逆*t顺)/(t逆-t顺) 例题:AB两城由一条河流相连,轮船匀速前进,A―― B,从A城到B城需行3 天时间,而从B城到A城需行4天,从A城放一个无动力的木筏,它漂到B城需多 少天, A、3天 B、21天 C、24天D 木筏无法自己漂到B城 解:公式代入直接求得24 3. 沿途数车问题公式:发车时间间隔T=(2t1*t2)/(t1+t2) 车速/人速 =(t1+t2)/(t2-t1)

例题: 小红沿某路公共汽车路线以不变速度骑车去学校,该路公共汽车也以不变速度不停地运行,没隔 6 分钟就有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10 分钟就遇 到迎面开来的一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的速度是小红骑车速度的() 倍, A.3 B.4 C.5 D.6 解:车速/人速=(10+6)/(10-6)=4 选 B 4. 往返运动问题公式:V均=(2v1*v2)/(v1+v2) 例题:一辆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时速度为每小时20 千米,则它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 A.24 B.24.5 C.25 D.25.5 解:代入公式得2*30*20/(30+20)=24 选 A 5. 电梯问题:能看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顺行运动所需时间(顺) 能看到级数=(人速-电梯速度)*逆行运动所需时间(逆) 6. 什锦糖问题公式:均价A=n/,(1/a1)+(1/a2)+(1/a3)+(1/an), 例题:商店购进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糖,所有费用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种糖每千克费用分别为 4.4 元, 6 元, 6.6 元,如果把这三种糖混在一起成为什锦糖,那么这种什锦糖每千克成本 多少元, A(4.8 元B(5 元C(5.3 元D(5.5 元 7. 十字交叉法:A/B=(r-b)/(a-r) 例:某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80%,一次考试后,全班平均成级为75 分,而女生的平均分比男生的平均分高20%,则此班女生的平均分是: 析:男生平均分X,女生1.2X 1.2X75-X1 X1.2X-751.8 得X=70 女生为84 75=

历年公务员考题数量关系

2011国家公务员考试 第三部分数量关系 (共15题,参考时限20分钟)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 66.小王步行的速度比跑步慢50%,跑步的速度比骑车慢50%。如果他骑车从A城去B 城,再步行返回A城共需要2小时。问小王跑步从A城到B城需要多少分钟? A.45 B.48 C.56 D.60 67.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现将A、B两项工作量相同的工程交给这三个工程队,甲队负责A工程,乙队负责B工程,丙队参与A工程若干天后转而参与B 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开工,耗时16天同时结束,问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施工多少天? A.6 B.7 C.8 D.9 68.甲、乙两人在长30米的泳池内游泳,甲每分钟游37.5米,乙每分钟游52.5米,两人同时分别从泳池的两端出发,触壁后原路返回,如是往返。如果不计转向的时间,则从出发开始计算的1分50秒内两人共相遇了多少次? A.2 B.3 C.4 D.5 69.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A.329 B.350 C.371 D.504

70.受原材料涨价影响,某产品的总成本比之前上涨了1/15,而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问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多少? 71.某商店花10000元进了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相当于进价25%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了商品总量的30%,为尽快完成资金周转,商店决定打折销售,这样卖完全部商品后,亏本1000元,问商店是按定价打几折销售的? A.九折 B.七五折 C.六折 D.四八折 72.甲,乙两个科室各有4名职员,且都是男女各半,现从两个科室中选出4人参加培训,要求女职员比重不得低于一半,且每个科室至少选 1人,问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A.67 B.63 C.53 D.51 73.小赵,小钱,小孙一起打羽毛球,每局两人比赛,另一人休息,三人约定每一局的输方下一局休息,结束时算了一下,小赵休息了2局,小钱共打了8局,小孙共打了5局,则参加第9局比赛的是: A.小钱和小孙 B.小赵和小钱 C.小赵和小孙 D.以上皆有可能 74.某市对52种建筑防水卷材产品进行质量抽检,其中有8种产品的低温柔度不合格,10种产品的可溶物含量不达标,9种产品的接缝剪切性能不合格,同时两项不合格的有7种,有1种产品这三项都不合格,则三项全部合格的建筑防水卷材产品有多少种? A.37 B.36 C.35 D.34 75.用一个平面将一个边长为1的正四面体切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部分,则切面的最大面积为:

2020国考数量关系最不利构造解题方法.doc

2020国考数量关系最不利构造解题方法_师 说公考-华图教育 在数量关系的题目中经常会出现至少保证等字眼,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最不利构造问题,这种题目主要是为了考察考生的极端思维能力。看似很麻烦,实则很简单,这种问题有自己本身的题型特征和固定的解题方法,只要考生牢记题型的特征,解题套路,就能迅速解题。 最不利构造问题的题目特征是:问题中出现至少保证时,解题的套路就是最不利的情形+1。那么什么是最不利的情形呢? 比如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问你至少考多少分,才能保证及格?至少考1分是最少的,但不能保证及格。保证考710分就一定能及格,但710分又不是最少的,所以就要兼顾至少和保证,就要考虑最不利情况,什么是最不利情况呢?就是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事与愿违的情形,我们都知道英语四级线是425分,比如几个人考试,分别考了230分、324分、424分。最不利的得分就是424分,也就是424分最倒霉,如果再多考1分就能成功。所以过线的条件就424+1=425分。 下面我们具体结合真题来看看吧。 【例1】在一个口袋中有10个黑球、6个白球、4个红球,至少从中取出( )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白球。 A. 14

B. 15 C. 17 D. 18 【思路剖析】 本题考查抽屉原理,答案为所有不利情况数+1。所有不利情况为依次拿出了10个黑球和4个红球,此时再拿1个即能取出白球,故至少取出10+4+1=15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白球。因此,选择B选项。 【例2】在201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公司全球专利申请排名中,中国中兴公司提交了2826项专利申请,日本松下公司申请了2463项,中国华为公司申请了1831项,分别排名前三位。从这三个公司申请的专利中至少拿出多少项专利,才能保证拿出的专利一定有2110项是同一公司申请的专利? A. 6049 B. 6050 C. 6327 D. 6328 【思路剖析】 第一步,标记量化关系至少、保证。 第二步,根据至少、保证知,此题为抽屉原理问题,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习题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习题 1.5名学生参加某学科竞赛,共得91分,已知每人得分各不相同,则分最低是: A.21 B.18 C.23 D.15 答案:A 2.假设五个相异的正整数的平均数是15,中位数是18,则此五个 正整数中的数的值可能是() A.24 B.32 C.35 D.40 答案:C 3.为增强职工的锻炼意识,某单位举行了踢毽子比赛,比赛时长 为1分钟,参加比赛的职工平均每人踢了76个。已知每人至少踢了70个,并且其中又一人踢了88个,如果不把该职工计算在内,那么平均 每人踢了74个,则踢得最快的职工最多踢了多少个? A.88 B.90 C.92 D.94 答案:D 4.某单位2020年招聘了65名毕业生,拟分配到该单位的7个不 同部门。假设行政部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比其他部门都多,问行政部 门分得的毕业生人数至少为多少名? A.10 B.11 C.12 D.13 答案:B 5.现有100块糖,把这些糖分给10名小朋友,每名小朋友分得的 糖数都不相同,则分得最多的小朋友至少分得()块糖。 A.13 B.14 C.15 D.16

答案:C 6.某单位举办趣味体育比赛,共组织了甲、乙、丙、丁4个队。比赛共5项,每项第一名得3分,第二名得2分,第三名得1分,第四名不得分。已知甲队获得了3次第一名,乙队获得3次第二名,那么得分最少的队的分数不可能超过()分。 A.5 B.6 C.7 D.8 答案:C 7.一学生在期末考试中6门课成绩的平均分是92.5分,且6门课的成绩是互不相同的整数,分是99分,最低分是76分,则按分数从高到低居第三的那门课至少得分为: A.95 B.93 C.96 D.97 答案:A 8.100人参加7项活动,已知每个人只参加一项活动,而且每项活动参加的人数都不一样。那么,参加人数第四多的活动最多有几人参加? A.22 B.21 C.24 D.23 答案:A 9.将25台笔记本电脑奖励给不同的单位,每个单位奖励的电脑数量均不等,最多能够奖励几个单位? A.5 B.6 C.7 D.8 答案:B 10.254个志愿者来自不同的单位,任意两个单位的志愿者人数之和很多于20人,且任意两个单位志愿者的人数不同,问这些志愿者所属的单位数最多有几个?

公考行测数量关系考点总结

数量关系 一、核心方法 (1) 1.代入排除法 (1) 2.数字特性法 (1) 3.方程法 (1) 4.赋值法 (2) 5.线段法 (2) 二、高频考点 (3) 1.工程问题 (3) 2.行程问题 (3) 3.经济利润问题 (4) 4.溶液问题 (5) 5.排列组合与概率 (5) 6.容斥原理问题 (7) 7.最值问题 (7) 8.几何问题 (8) 三、专项考点 (9) 1.时间问题 (9) 2.统筹规划问题 (11) 3.计数杂题 (12)

一、核心方法 1.代入排除法 特征:题目有几个量,选项就有几个量与之对应,剩二代一必得答案。 方法:先排除,再代入。先用奇偶、尾数、倍数等特性排除。先代入简单好算的。问最多从最多开始代入,问最少则从最少开始代入。 2.数字特性法 2.1奇偶特性 基础知识:加减法:同奇同偶才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 乘法:一个为偶则为偶,全部为奇才为奇。 2.2倍数特性 适用范围:题目中含有“分数、百分数、倍数、比例、分组”等。 基础知识: 1.常见形式:A B =m n , A:B=m:n ,A占B的m n 等。结论:A是m的倍数,B是 n的倍数,(A±B)是(m±n)的倍数。 2.常见形式:y=ax+b(x为正整数)。结论:(y-b)能被a整除。 3.方程法 3.1普通方程 设小不设大、设中间量、问谁设谁。 3.2不定方程 第一类:未知数必须是整数的 ax+by=M 1.方法:分析奇偶、尾数、倍数等数字特性,尝试代入排除。 奇偶:a、b恰好一奇一偶 尾数:a或b的尾数是5或0 倍数:a或b与M有公因子。 2.不定方程组 先消元转化为不定方程,再按不定方程求解。

2011年国考数量关系解析

2011年国考数量关系解析 66.B.[解析]本题属于比例行程问题。设步行速度为1,则跑步速度为2,骑车速度为4, AB 距离为L则步行、跑步、汽车所花的时间之比为号:—=42】(师图洋洋老师 提示反比并不是直接反过来比,这里比较特殊,刚好1:2:4的反比为4:2:1,其实反比的本质为倒数之比),所以步行和骑车总共需要5份时间,5份时间对应2个小时120分钟, 即1份为24分钟,跑步需要2份时间为48分钟,所以选择B选项。 67.A.[解析]甲、乙、丙三个工程队的效率比为6:5:4,共耗时16天,则两项工程的总 量为16x(6 +5 + 4) = 240,故一项工程的工作量为120,甲16天能完成的工作量为16x6 = 96,剩下的24由丙完成,需要6天,则丙队在A工程中参与了6天。 68.B?[解析]本题属于行程问题。泳池长30米,两人速度和为90米/分,则两人相遇时 所走的路程和应为1X30, 3X30, 5X30, 7X30……,而1分50秒两人游了90X 11/6=165米,所也最多可以相遇3次,所以选择B选项。 69.A.[解析]本题可利用整除特性。由题知,今年男员工数是去年的94%,即 94 47 今年男员工=去年男员工X?—,整理化简为今年男员工=去年男员工x丄,即 100 50 今年男员工占47份,去年男员工占50份,这里代表的是人数,不管一份是多少,但一定是一个整数,所以今年男员工人数为47的倍数,结合选项只有A符合。(温馨提示:在使用倍数特性时,一定得将比例、分数、百分数化成最简比的形式)。 方法二:去年总人数为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却比去年增加3人,说明女员工人数更多,今年总人数为 833人,观察A、D选项之和为833,则它们代表的就是今年男女员工人数,而男员 工人数更少,所以A选项329是男员工的人数。答案选A。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

行测数量关系秒杀口诀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公式整理

代入排除法 范围: 1.典型题:年龄、余数、不定方程、多位数。 2.看选项:选项为一组数、可转化为一组数(选项信息充分)。 3.剩两项:只剩两项时,代一项即得答案。 4.超复杂:题干长、主体多、关系乱。 方法: 1.先排除:尾数、奇偶、倍数。 2.在代入:最值、好算。 数字特性 一、奇偶特性: 范围: 1.知和求差、知差求和:和差同性。 2.不定方程:一般先考虑奇偶性。注意是“先”考虑。 3.A是B的2倍,将A平均分成两份:A为偶数。 4.质数:逢质必2. 方法: 1.加减法:同奇同偶则为偶,一奇一偶则为奇。a+b和a-b的奇偶性相同。 2.乘法:一偶则偶,全奇为奇。4x、6x必为偶数,3x、5x不确定。

二、倍数特性 1.整除型(求总体): 若A=B×C(B、C均为整数),则A能被B整除且A能被C整除。 试用范围:用于求总体,如工作量=效率×时间,S=VT,总价=数量×单价。 2.整除判定法则: 口诀法: a)3/9看各位和,各位和能被3/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9整除。例: 12345,能被3整除不能被9整除。 b)4/8看末2/3位,末2/3位能被4/8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8整除。例: 12124,能被4整除不能被8整除。 c)2/5看末位能否被2/5整除。2看末位能否被2整除,即是不是偶数,5是 看尾数是不是0或5。 拆分法: 要验证是否是m的倍数,只需拆分成m的若干被+-小数字n,若小数字n能被m整除,原数即能被m整除。 例:217能否被7整除?217=210+7,因此能够被7整除。 复杂倍数用因式分解: 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整除,这个数拆解后的数是否能被整除,拆分的数必须互质。 3.比例型: a)某班男女生比例为3:5,即可把男生看成3份,女生看成5份。 男生是3的倍数,女生是5的倍数,全班人数是5+3=8的倍数,男生女生差值是5-3=2的倍数 b)A/B=M/N(M、N互质)

2012年-2017年国考真题之数量关系

2012-2017国考真题之数量关系 2017省级 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 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61.为维护办公环境,某办公室四人在工作日轮流打扫卫生,每周一打扫卫生的人给植物浇水。7月5日周五轮到小玲打扫卫生,下一次小玲给植物浇水是在( ) A .7月15日 B .7月22日 C .7月29日 D .8月5日 62.某人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某年他发现从当年起连续10年自己的年龄与当年年份数字之和相等(出生当年算0岁)。问他在以下哪一年时,年龄为9的整数倍( ) A .2006年 B .2007年 C .2008年 D .2009年 63.某人租下一店面准备卖服装,房租每月1万元,重新装修花费10万元。从租下店面到开始营业花费3个月时间。开始营业后第一个月,扣除所有费用后的纯利润为3万元。如每月纯利润比上月增加2000元而成本不变,问该店在租下店面后第几个月收回投资( ) A .7 B .8 C .9 D .10 64.某次知识竞猜试卷包括3道每题10分的甲类题,2道每题20分的乙类题以及1道30分的丙类题。参赛者赵某随机选择其中的部分试题作答并全部答对,最终得分为70分。问赵某未选择丙类题的概率为( ) A . 31 B .51 C .7 1 D .81 65.某抗洪指挥部的所有人员中,有32的人在前线指挥抢险。由于汛情紧急,又增派6人前往,此时在前线指挥抢险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5%。如该抗洪指挥部需要保留至少10%的人员在应急指挥中心,那么最多还能再派多少人去前线( ) A .8 B .9 C .10 D .11 66.小张需要在5个长度分别为15秒、53秒、22秒、47秒、23秒的视频片段中选取若干个,合成为一个长度在80~90秒之间的宣传视频。如果每个片段均需完整使用且最多使用一次,并且片段间没有空闲时段,问他按照要求可能做出多少个不同的视频( ) A .12 B .6 C .24 D .18 67.一块种植花卉的矩形土地如下图所示,AD 边长是AB 的2倍,E 是CD 的中点,甲、乙、丙、丁、戊区域分别种植白花、红花、黄花、紫花、白花。问种植白花的面积占矩形土地面积的( )

数量关系20秒极限解题法

20秒极限解题法,是教研团队结合行测命题规律,在总结近年来国考和地方考试及各地考试行测真题的基础上,为考生量身打造的一套解题技巧,使广大考生在解答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问题中实现“快”、“稳”、“准”的梦想。下面撷取几例,与广大考生分享。 极限技巧一:整除法 整除法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够快速提高数量关系的解题速度,有效节省做题时间。运用整除法的关键在于找到题干中隐藏的关键数字信息,结合选项利用数字的整除特性解题。 例1:在一次测验中,甲答对4道题,乙答错题目总数的1/6,两人都答对的题目是总数的1/4。那么乙答对了多少题? A.10 B. 8 C. 20 D. 16 ----『2010年河南省选调生录用考试』 【答案】A 一般解法:设总量为x,乙答对总题量的5/6,甲答对4道题,又因为两人都答对的题目是总数的1/4,则有x/4<4,x<16。再往下就无从着手了。 【20秒极限解题法】整除法,同时代入排除法。由题意知,题目的总数=乙答对的题目数×(6/5),显然乙答对的题目数是5的倍数,首先排除B、D;将20代入,若乙答对的题目数为20道,则题目的总数为24道,又甲答对4道题,所以两人都答对的题目数最多为4道,4/24≠1/4,所以排除C。故选A。 例2:某公司去年有员工830人,今年男员工人数比去年减少6%,女员工人数比去年增加5%,员工总数比去年增加3人。问今年男员工有多少人?( ) ----『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 A.329 B.350 C.371 D.504 【答案】A 一般解法:因此题计算比较繁琐,一般数学基础好的学生按此方法做题约需要60秒以上。设去年男员工人数为x,女员工为830-x,今年男员工人数为x×(1-6%),女员工为(830-x)×(1+5%),今年人数比去年多3人,即x×(1-6%)+(830-x)×(1+5%)=830+3,解方程可求出x,则今年男员工人数为x×(1-6%)=329。 【20秒极限解题法】本题可利用整除特性求解。由题知:今年男员工人数是去年的94%,即4750 ,故今年男员工人数可被47整除。结合选项,只有A项符合。故选A。 极限技巧二:数字特性法

公务员考试粉笔国考模考第十二季数量关系解析

【1】某班50名学生在体育课上玩游戏。所有学生按顺序分别用数字1-50编号。编号为1-25的学生站第一排,编号为26-50的学生与第一排面对面站第二排。现老师从1开始从小到大叫数字,凡是编号为所叫数字倍数的学生统一向后转。在老师叫完所有数字后,仍然是互相面对面站着的有几人?() A.25 B.32 C.36 D.43 解析:此题考查约数个数性质,编号的约数个数为奇数个,则最后为背向,可知只有平方数的约数个数为平方数。因此1、4、9、16、25、36、49号学生为背向。因此这7组=14位学生不会面对面,其余36人面对面。 【2】某商场在周年活动之际举行扔飞镖活动。将一个圆盘分为5块面积相等的扇形区域,每个区域对应分值为1至5分。每位顾客有3次扔飞镖的机会,若三次扔出的积分都相同或相连(相连可乱序)则视为中奖。每位顾客中奖的概率在以下哪个范围内?()(假设无脱靶情况) 小于25% B.25%-50% C.50%-75% D.大于75% 解析:一共有5×5×5种积分组合。三次积分相同有5种,三次积分相连(1,2,3)、(2,3,4)、(3,4,5),有3×A3,3=18种。因此每位顾客的中奖概率为23/125<1/5 。 【3】有编号为1、2、3、4、5、6、7的7个瓶子装有7种不同的药水,他们按顺序放在实验室的A、B、C、D、E、F、G七个柜子里,现在有一学生取出这7种药水实验,完后又放回柜子,恰好只有3个药瓶放回了对应的柜子里,那么有多少种放法?() A.35 B.70 C.140 D.315 解析:此题为错位重排,D4=9,秒杀9倍数D选项。 【4】现有4个质数,其中最大的三个质数乘积比最小的三个质数乘积多525,且最小的三个质数乘积与最大的三个质数乘积之和为665。则这4个质数之和为多少?() A.31 B.35 C.42 D.46 解析:四个质数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