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考数学压轴题及答案

广东中考数学压轴题及答案
广东中考数学压轴题及答案

2012年中考数学压轴题

1.(本题满分12分)今年“五一”期间,某旅游公司对某条旅游线路推出如下套餐:如果出团人数不超过25人,人均费用500元;如果出团人数超过25人,每增加1人,人均费用降低10元,但人均费用不得低于400元.

(1)某单位组织一批员工到该线路参观旅游,如果人均费用想要低于500元,但不低于420元,那么参观旅游的人数在什么范围内?请通过计算说明;

(2)若该单位已付旅游费用13500元,求该单位安排了多少名员工去参观旅游.

2.(本题满分12分)在Rt △ABC 中,∠BAC =90°,∠B =30°,线段AD 是BC 边上的中线. (1)如图(Ⅰ),将△ADC 沿直线BC 平移,使点D 与点C 重合,得到△FCE ,连结AF . 求证:四边形ADEF 是等腰梯形;

(2)如图(Ⅱ),在(1)的条件下,再将△FCE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设旋转角为α(0°<α<90°)连结AF 、DE .

①当AC ⊥CF 时,求旋转角α的度数;②当α=60°时,请判断四边形ADEF 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第23题图(Ⅱ)

A

D

C

E

F

B

A D C E

F

第23题图(Ⅰ)

B A

D

C

第23题备用图

B

3.(本题满分12分)如图,Rt △ABO 的两直角边OA 、OB 分别在x 轴的负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上,O 为坐标原点,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0,4),抛物线2

23

y x bx c =++经过B 点,且顶点在直线5

2

x =

上. (1)求抛物线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若△DCE 是由△ABO 沿x 轴向右平移得到的,当四边形ABCD 是菱形时,试判断点C 和点D 是否在该抛物线上,并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连结BD ,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 ,使得△PBD 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P 的坐标.

(4)在(2)、(3)的条件下,若点M 是线段OB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O 、B 不重合),过点M 作MN ∥BD 交x 轴于点N ,连结PM 、PN ,设OM 的长为t ,△PMN 的面积为S ,求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并求此时M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为了更好治理和净化运河,保护环境,运河综合治理指挥部决定购买10台污水处理设备.现有A 、B 两种型号的设备,其中每台的价格、月处理污水量如下表.经调查:购买一台A 型设备比购买一台B 型设备多2万元,购买2台A 型设备比购买3台B 型设备少6万元. (1)求b a ,的值;

(2)由于受资金限制,运河综合治理指挥部决定购买污水处理设备的资金不超过110万元,问每月最多能处理污水多少吨? 第24题图

5、矩形纸片ABCD 中,12AD cm =,现将这张纸片按下列图示方式折叠,AE 是折痕.

(1)如图1,P ,Q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点D 的对应点F 在PQ 上,求PF 和AE 的长; (2)如图2,BC CQ AD DP 3

1

,31==,点D 的对应点F 在PQ 上,求AE 的长; (3)如图3,BC n

CQ AD n DP 1

,1==

,点D 的对应点F 在PQ 上. ①直接写出AE 的长(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 ②当n 越来越大时,AE 的长越来越接近于 .

A B C D

P

Q E F (第23题图1)

A B C D P Q E F (第23题图2) A B C D P Q E F (第23题图3)

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cm,∠BAD=60°,E为CD边的中点,点P从点A开始沿

AC方向以每秒的速度运动,同时,点Q从点D出发沿D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运

动,当点P到达点C时,P,Q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秒.

(1)当点P在线段AO上运动时.

①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OP的长度;

②若记四边形PBEQ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显然,当x=0时,四边形PBEQ即梯形ABED,请问,当P在线段AC的其他位置时,以P,B,E,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梯形?若能,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x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解:(1)设参观旅游的人数为x 人,依题意得:

?

?

?≥-->420)25(1050025

x x ------------------------------------------------------------------------2分 解得:3325≤

当30=x 时,40045010)25(500>=?--x ---------------------------------------------------11分 答:该单位安排了30名员工参观旅游.--------------------------------------------------------12分 2.(1)证明:∵△ADC 沿直线BC 平移得到△FCE , ∴AD ∥FC ,且AD =FC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

∴AF ∥DC ,即AF ∥DE ,------------------------------------------------1分 ∵∠BAC =90°,∠B =30°,∴∠ACD =60°,

∵AD 是BC 边上的中线,∴AD=DC ,-------------------------------2分 ∴△ADC 是等边三角形,------------------------------------------------3分 ∵△ADC ≌△FCE ,∴△FCE 是等边三角形,

∴AD=FE ,------------------------------------------------------------------4分 ∵AF ≠DE ,∴四边形ADEF 是等腰梯形.--------------------------5分 (2)①解:由(1)可知∠1=60°,-----------------------------------6分 当AC ⊥CF 时,∠2=90°-60°=30°,

∴旋转角α的度数为30°,----------------------------------------------7分 第23题图(Ⅱ)

A

D

C

E

B

1

2

A D C

F

第23题图(Ⅰ)

B

A

由(1)可知△ADC 和△FCE 是全等正三角形,

∴CA =CE =CD =CF ,------------------------------------------------------9分 当α=60°时,如图(Ⅲ),∠ACF =60°+60°=120°,

∴∠ACE =120°+60°=180° ,∴A 、C 、E 三点共线,同理:D 、C 、F 三点共线,--------10分 ∴AE =DF ,-----------------------------------------------------------------------------11分 ∴四边形ADEF 为矩形.-----------------------------------------------------------12分

3.解:(1)∵抛物线2

23y x bx c =

++经过B (0,4)

,∴4=c ,------1分 ∵顶点在直线52x =上,∴=-a

b 2253

4=-b ,310=b , ∴所求函数关系式为:43

10

322+-=x x y --------------------------------------2分

(2)在Rt △ABO 中,OA =3,OB =4

,∴5AB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BC =CD =DA =AB =5,

∴C 、D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5,4)、(2,0).---------------------------------3分

当5x =时,2210

554433y =

?-?+=,-----------------------------------------4分 当2x =时,2210

224033

y =?-?+=,

∴点C 和点D 在所求抛物线上.

(3)设CD 与对称轴交于点P ,则P 为所求的点,设直线CD 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

则5420

k b k b +=??+=?,解得:48,33k b ==-,

∴48

33y x =

-,当52x =时,32382534=-?=y ,∴P (25,32),-----------------------------8分

(4)∵MN ∥BD ,∴△OMN ∽△OBD ,

∴OD ON OB OM =,24ON t =,t ON 21=,--------------------------------------------9分 设对称轴交x 轴于点F ,则6

5

4525)3221)(21+=?+=?+=

t t OF OM PF S PFOM (梯形, 第24题图

∵241212121t t t ON OM S MON =?=?=?,6

56132)2125(2121+-=?-=?=?t t PF NF S PNF ,

-+=6545t S 241t )

6

5

61(+--t t

t 12

17412+-=()40<

由S 144

289

)617(4112174122+--=+-=t t t ,

∴当617=t 时,S 取得最大值为144

289

,-------------------------------------------------------------------------11分

此时点M 的坐标为(0,617).----------------------------------------------------------------------------------12

4、(1)根据题意,得???=-=-6232a b b a ,解得?

??==1012

b a (3分)

(2)设购买A 型设备x 台,则B 型设备)10(x -台,能处理污水y 吨 110)10(1012≤-+x x 50≤≤∴x (2分)

180040)10(180220+=-+=x x x y ,y ∴而x 的增大而增大 (5分)

当20001800540,5=+?==y x 时(吨) 所以最多能处理污水2000吨 (7分) 5.(1)PQ 是矩形ABCD 中BC AD ,的中点,

?=∠==

∴90,2

1

21APF AF AD AP , ?=∠∴30AFP , 363=?=∴AP PF ?=∠∴60FAD ,?=∠=∠∴3021

FAD DAE ,

cm AD

AE 3830cos =?

=∴

(2)431==

AD DP ,83

2

==∴AD AP A

B

C

D

P Q

E

F

5481222=-=∴FP

作CD FG ⊥于点G ,?=∠90AFE , EFG AFP ∠=∠∴, AFP ?∴∽EFG ? EF

GF

AF PF =

, 4==DP GF 5512=

=∴EF DE ,5

30

1222=+=∴DE AD AE (3)n

AD n DP 12

1== ,n n AP )1(12-=∴ n

n PF AF FP 1

21222-=

-=∴ 同理AFP ?∽EFG ? EF

GF

AF PF =

∴ 1

212-=

=∴n EF DE 1

2212

22-=+=

∴n n

DE AD AE 当n 越来越大时,AE 越来越接近于12. 6、

A

B

C

D P Q

E F

G

A

B

C

D P Q

E F

G

广州广东中考数学压轴题集锦

广州市历年中考压轴题 2018年 24.(14分)已知抛物线y=x2+mx﹣2m﹣4(m>0). (1)证明:该抛物线与x轴总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设该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B(点A在点B的右侧),与y轴交于点C,A,B,C三点都在⊙P上. ①试判断:不论m取任何正数,⊙P是否经过y轴上某个定点?若是,求出该定点的坐标;若不是,说明理由; ②若点C关于直线x=﹣mm2的对称点为点E,点D(0,1),连接BE,BD,DE,△BDE的周长记为l,⊙P的半径记为r,求ll rr的值. 25.(14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60°,∠D=30°,AB=BC.(1)求∠A+∠C的度数; (2)连接BD,探究AD,BD,C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若AB=1,点E在四边形ABCD内部运动,且满足AE2=BE2+CE2,求点E运动路径的长度.

2017年 24.(14分)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COD关于CD 的对称图形为△CED. (1)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2)连接AE,若AB=6cm,BC=√5cm. ①求sin∠EAD的值; ②若点P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连接OP,一动点Q从点O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线段OP匀速运动到点P,再以1.5cm/s的速度沿线段PA 匀速运动到点A,到达点A后停止运动,当点Q沿上述路线运动到点A所需要的时间最短时,求AP的长和点Q走完全程所需的时间. 25.(14分)如图,AB是⊙O的直径,AAAA?=BBAA?,AB=2,连接AC. (1)求证:∠CAB=45°; (2)若直线l为⊙O的切线,C是切点,在直线l上取一点D,使BD=AB,BD 所在的直线与AC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E,连接AD. ①试探究AE与AD之间的是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②EEEE CCCC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含答案】

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含答案】 【001 】如图,已知抛物线 2 (1)y a x =-+a ≠0)经过点(2)A -,0,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过O 作射线OM AD ∥.过顶点D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射线OM 于点C ,B 在x 轴正半轴上,连结BC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M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 ()t s .问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DAOP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3)若O C O B =,动点P 和动点Q 分别从点O 和点B 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和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OC 和BO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为t ()s ,连接PQ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PQ 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及此时PQ 的长. 【002】如图16,在Rt △ABC 中,∠C=90°,AC = 3,AB = 5.点P 从点C 出发沿CA 以每秒1 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到达点A 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 返回;点Q 从点A 出发沿AB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伴随着P 、Q 的运动,DE 保持垂直平分PQ ,且交PQ 于点D ,交折线QB-BC-CP 于点E .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Q 到达点B 时停止运动,点P 也随之停止.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 (1)当t = 2时,AP = ,点Q 到AC 的距离是 ; (2)在点P 从C 向A 运动的过程中,求△APQ 的面积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 的取值范围) (3)在点E 从B 向C 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 能否成 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广东省2018年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8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数 学 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 分,考试用时为10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这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四个实数0、1 3 、 3.14-、2中,最小的数是 A .0 B .13 C . 3.14- D .2 2.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广东各大景点共接待游客约14420000人次,将数1442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71.44210? B .70.144210? C .81.44210? D .80.144210? 3.如图,由5个相同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 A . B . C . D . 4.数据1、5、7、4、8的中位数是 A .4 B .5 C .6 D .7 5.下列所述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 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圆 B .菱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等腰三角形 6.不等式313x x -≥+的解集是 A .4x ≤ B .4x ≥ C .2x ≤ D .2x ≥ 7.在△ABC 中,点D 、E 分别为边AB 、AC 的中点,则ADE 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 A .12 B .13 C .14 D .16 8.如图,AB ∥CD ,则100DEC ∠=?,40C ∠=?,则B ∠的大小是

2019年中考数学压轴题汇编(几何1)--解析版Word版

(2019年安徽23题) 23.(14分)如图,Rt△ABC中,∠ACB=90°,AC=BC,P为△ABC内部一点,且∠APB=∠BPC=135°. (1)求证:△PAB∽△PBC; (2)求证:PA=2PC; (3)若点P到三角形的边AB,BC,CA的距离分别为h1,h2,h3,求证h12=h2?h3. 【分析】(1)利用等式的性质判断出∠PBC=∠PAB,即可得出结论; (2)由(1)的结论得出,进而得出,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Rt△AEP∽Rt△CDP,得出,即h3=2h2,再由△PAB∽△PBC,判断出,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ACB=90°,AB=BC, ∴∠ABC=45°=∠PBA+∠PBC 又∠APB=135°, ∴∠PAB+∠PBA=45° ∴∠PBC=∠PAB 又∵∠APB=∠BPC=135°, ∴△PAB∽△PBC (2)∵△PAB∽△PBC ∴ 在Rt△ABC中,AB=AC, ∴ ∴

∴PA=2PC (3)如图,过点P作PD⊥BC,PE⊥AC交BC、AC于点D,E, ∴PF=h1,PD=h2,PE=h3, ∵∠CPB+∠APB=135°+135°=270° ∴∠APC=90°, ∴∠EAP+∠ACP=90°, 又∵∠ACB=∠ACP+∠PCD=90° ∴∠EAP=∠PCD, ∴Rt△AEP∽Rt△CDP, ∴,即, ∴h3=2h2 ∵△PAB∽△PBC, ∴, ∴ ∴. 即:h12=h2?h3.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断出∠EAP=∠PCD是解本题的关键.

(2019年北京27题) 27.(7分)已知∠AOB=30°,H为射线OA上一定点,OH=+1,P为射线OB上一点,M 为线段OH上一动点,连接PM,满足∠OMP为钝角,以点P为中心,将线段PM顺时针旋转150°,得到线段PN,连接ON. (1)依题意补全图1; (2)求证:∠OMP=∠OPN; (3)点M关于点H的对称点为Q,连接QP.写出一个OP的值,使得对于任意的点M总有ON=QP,并证明. 【分析】(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2)由旋转可得∠MPN=150°,故∠OPN=150°﹣∠OPM;由∠AOB=30°和三角形内角和180°可得∠OMP=180°﹣30°﹣∠OPM=150°﹣∠OPM,得证. (3)根据题意画出图形,以ON=QP为已知条件反推OP的长度.由(2)的结论∠OMP=∠OPN联想到其补角相等,又因为旋转有PM=PN,已具备一边一角相等,过点N作NC⊥OB于点C,过点P作PD⊥OA于点D,即可构造出△PDM≌△NCP,进而得PD=NC,DM=CP.此时加上ON=QP,则易证得△OCN≌△QDP,所以OC=QD.利用∠AOB=30°,设PD=NC=a,则OP=2a,OD=a.再设DM=CP=x,所以QD=OC=OP+PC=2a+x,MQ=DM+QD=2a+2x.由于点M、Q关于点H对称,即点H为MQ中点,故MH=MQ=a+x,DH=MH﹣DM=a,所以 OH=OD+DH=a+a=+1,求得a=1,故OP=2.证明过程则把推理过程反过来,以OP=2为条件,利用构造全等证得ON=QP. 【解答】解:(1)如图1所示为所求. (2)设∠OPM=α, ∵线段PM绕点P顺时针旋转150°得到线段PN ∴∠MPN=150°,PM=PN ∴∠OPN=∠MPN﹣∠OPM=150°﹣α ∵∠AOB=30° ∴∠OMP=180°﹣∠AOB﹣∠OPM=180°﹣30°﹣α=150°﹣α ∴∠OMP=∠OPN (3)OP=2时,总有ON=QP,证明如下: 过点N作NC⊥OB于点C,过点P作PD⊥OA于点D,如图2 ∴∠NCP=∠PDM=∠PDQ=90° ∵∠AOB=30°,OP=2

中考数学压轴题几何代数综合题(PDF版)

第三课时 几何代数综合题1.已知:如图①,在矩形ABCD 中,AB=5,AD=320 ,AE ⊥BD ,垂足是 E.点F 是点E 关于AB 的对称点,连接 AF 、BF. (1)求AE 和BE 的长; (2)若将△ABF 沿着射线BD 方向平移,设平移的距离为 m (平移距离指点B 沿BD 方向所经过的线段长度).当点F 分别平移到线段AB 、AD 上时,直接写出相应的m 的值. (3)如图②,将△ABF 绕点B 顺时针旋转一个角(0°<<180°),记旋转中的△ABF 为△A ′BF ′,在旋转过程 中,设A ′F ′所在的直线与直线 AD 交于点P.与直线BD 交于点Q.是否存在这样的P 、Q 两点,使△DPQ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DQ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解:(1)在Rt △ABD 中,AB=5,AD = ,由勾股定理得:BD === . ∵S △ABD =BD?AE =AB?AD , ∴AE===4. 在Rt △ABE 中,AB=5,AE=4,由勾股定理得: BE=3.(2)设平移中的三角形为△ A ′ B ′F ′,如答图2所示:由对称点性质可知,∠ 1=∠2.由平移性质可知,AB ∥A ′B ′,∠4=∠1,BF=B ′F ′=3. ①当点F ′落在AB 上时,∵AB ∥A ′B ′, ∴∠3=∠4,∴∠3=∠2, ∴BB ′=B ′F ′=3,即m=3; ②当点F ′落在AD 上时,∵AB ∥A ′B ′, ∴∠6=∠2,∵∠1=∠2,∠5=∠1, ∴∠5=∠6,又易知A ′B ′⊥AD , ∴△B ′F ′D 为等腰三角形, ∴B ′D=B ′F ′=3, ∴BB ′=B D ﹣B ′D =﹣3=,即m=. (3)存在.理由如下:

广东中考数学压轴题

(2017广东中考24)24.如图,AB 是⊙O 的直径,AB=43,点E 为线段OB 上一点(不与O 、B 重合),作CE ⊥OB ,交⊙O 于点C ,垂足为点E ,作直径CD ,过点C 的切线交DB 的延长线于点P ,AF ⊥PC 于点F ,连结CB. (1)求证:CB 是的平分线; (2)求证:CF=CE; (3)当43 CP CF 时,求劣弧的长度(结果保留π). (2017广东中考24)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原点,四边形ABCO 是矩形,点A 、C 的坐标分别是A(0,1)和C (23,0),点D 是对角线AC 上一动点(不与A 、C 重合),连结BD ,作DE ⊥DB ,交x 轴于点E ,以线段DE 、DB 为邻边作矩形BDEF. (1)填空:点B 的坐标为 ; (2)是否存在这样的点D ,使得△DEC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AD 的长度;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3)①求证:; ②设,矩形BDEF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可利用①的结论),并求出的最 小值

(2016广东中考24)如图11,⊙O 是△ABC 的外接圆,BC 是⊙O 的直径,∠ABC=30°,过点B 作⊙O 的切线BD ,与CA 的延长线交于点D ,与半径AO 的延长线交于点E ,过点A 作⊙O 的切线AF ,与直径BC (1)求证:△ACF ∽△DAE ; (2)若= 4AOC S △,求DE 的长; (3)连接EF ,求证:EF 是⊙O 的切线. 图11 (2016广东中考25)如图12,BD 是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BC=2,边BC 在其所在的直线上平移,将通过平移得到的线段记为PQ ,连接PA 、QD ,并过点Q 作QO ⊥BD ,垂足为O ,连接OA 、OP. (1)请直接写出线段BC 在平移过程中,四边形APQD 是什么四边形? (2)请判断OA 、OP 之间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 (3)在平移变换过程中,设y =OPB S ,BP=x (0≤x ≤2),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D B A D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旋转的综合含详细答案

一、旋转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1,在□ABCD中,AB=6,∠B= (60°<≤90°). 点E在BC上,连接AE,把△ABE沿AE折叠,使点B与AD上的点F重合,连接EF. (1)求证:四边形ABEF是菱形; (2)如图2,点M是BC上的动点,连接AM,把线段AM绕点M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MN,连接FN,求FN的最小值(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详见解析;(2)FE·sin(-90°) 【解析】 【分析】 (1)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AF∥BE,所以∠FAE=∠BEA,由折叠的性质得 ∠BAE=∠FAE,∠BEA=∠FEA,所以∠BAE=∠FEA,故有AB∥FE,因此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又BE=EF,因此可得结论; (2)根据点M在线段BE上和EC上两种情况证明∠ENG=90°-,利用菱形的性质得到∠FEN=-90°,再根据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FAE=∠BEA, 由折叠的性质得∠BAE=∠FAE,∠BEA=∠FEA, BE=EF, ∴∠BAE=∠FEA, ∴AB∥FE, ∴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 又BE=EF, ∴四边形ABEF是菱形; (2)①如图1,当点M在线段BE上时,在射线MC上取点G,使MG=AB,连接GN、EN.

∵∠AMN=∠B=,∠AMN+∠2=∠1+∠B ∴∠1=∠2 又AM=NM,AB=MG ∴△ABM≌△MGN ∴∠B=∠3,NG=BM ∵MG=AB=BE ∴EG=AB=NG ∴∠4=∠ENG= (180°-)=90°- 又在菱形ABEF中,AB∥EF ∴∠FEC=∠B= ∴∠FEN=∠FEC-∠4=- (90°-)=-90° ②如图2,当点M在线段EC上时,在BC延长线上截取MG=AB,连接GN、EN. 同理可得:∠FEN=∠FEC-∠4=- (90°-)=-90° 综上所述,∠FEN=-90° ∴当点M在BC上运动时,点N在射线EH上运动(如图3) 当FN⊥EH时,FN最小,其最小值为FE·sin(-90°)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求最短距离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分类讨论得出∠FEN =-90°,再运用垂线段最短求出FN的最小值.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4),B(4,4),点M,N是射线OC上两动点(OM<

2020年广东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问题

2020年广东省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问题 如图1,已知梯形OABC ,抛物线分别过点O (0,0)、A (2,0)、B (6,3). (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对称轴、解析式及顶点M 的坐标; (2)将图1中梯形OABC 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 、CB 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 1、A 1、C 1、B 1,得到如图2的梯形O 1A 1B 1C 1.设梯形O 1A 1B 1C 1的面积为S ,A 1、 B 1的坐标分别为 (x 1,y 1)、(x 2,y 2).用含S 的代数式表示x 2-x 1,并求出当S =36时点A 1的坐标; (3)在图1中,设点D 的坐标为(1,3),动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 运动,动点Q 从点D 出发,以与点P 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 运动.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 到达点M 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 、Q 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 ,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得直线PQ 、直线AB 、x 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 、直线AB 、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满分解答 (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1x =,解析式为21184y x x = -,顶点为M (1,18-). (2) 梯形O 1A 1B 1C 1的面积12122(11)3()62 x x S x x -+-?3==+-,由此得到1223s x x +=+.由于213y y -=,所以22212211111138484 y y x x x x -=--+=.整理,得212111()()384x x x x ??-+-=????.因此得到2172x x S -=. 当S =36时,212114,2.x x x x +=??-=? 解得126,8. x x =??=? 此时点A 1的坐标为(6,3). (3)设直线AB 与PQ 交于点G ,直线AB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 ,直线PQ 与x 轴交于点F ,那么要探求相似的△GAF 与△GQE ,有一个公共角∠G . 在△GEQ 中,∠GEQ 是直线AB 与抛物线对称轴的夹角,为定值. 在△GAF 中,∠GAF 是直线AB 与x 轴的夹角,也为定值,而且∠GEQ ≠∠GAF . 因此只存在∠GQE =∠GAF 的可能,△GQE ∽△GAF .这时∠GAF =∠GQE =∠PQD .

2020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附答案解析)

2020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 (附答案解析) 【001 】如图,已知抛物线2(1)y a x =-+(a ≠0)经过点 (2)A -,0,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过O 作射线OM AD ∥.过顶点D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射线OM 于点C ,B 在x 轴正半轴上,连结 BC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M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问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DAOP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3)若OC OB =,动点P 和动点Q 分别从点O 和点B 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和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OC 和BO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为t ()s ,连接PQ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PQ 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及此时PQ 的长.

【002】如图16,在Rt△ABC中,∠C=90°,AC = 3,AB = 5.点P从点C出发沿CA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返回;点Q从点A 出发沿AB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伴随着P、Q的运动,DE保持垂直平分PQ,且交PQ于点D,交折线QB-BC-CP于点E.点P、Q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B 时停止运动,点P也随之停止.设点P、Q运动的时间是t 秒(t>0). (1)当t = 2时,AP = ,点Q到AC的距离是; (2)在点P从C向A运动的过程中,求△APQ的面积S 与 t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的取值范围)(3)在点E从B向C 成 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 (4)当DE经过点C 时,请直接 图16 【00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三个顶点B(4,0)、C(8,0)、D(8,8).抛物线y=ax2+bx过A、C两点. (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剖析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一) 数学综合题关键是第24题和25题,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函数型综合题和几何型综合题 (一)函数型综合题:是先给定直角坐标系和几何图形,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求解前已知函数的类型),然后进行图形的研究,求点的坐标或研究图形的某些性质。初中已知函数有:①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和常值函数,它们所对应的图像是直线;②反比例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双曲线;③二次函数,它所对应的图像是抛物线。求已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关键是求点的坐标,而求点的坐标基本方法是几何法(图形法)和代数法(解析法)。此类题基本在第24题,满分12分,基本分2-3小题来呈现。 (二)几何型综合题:是先给定几何图形,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然后有动点(或动线段)运动,对应产生线段、面积等的变化,求对应的(未知)函数的解析式(即在没有求出之前不知道函数解析式的形式是什么)和求函数的定义域,最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研究,一般有:在什么条件下图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四边形是菱形、梯形等或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等或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或探索面积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求x的值等和直线(圆)与圆的相切时求自变量的值等。求未知函数解析式的关键是列出包含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即列出含有x、y的方程),变形写成y=f(x)的形式。一般有直接法(直接列出含有x和y的方程)

和复合法(列出含有x和y和第三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求出第三个变量和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代入消去第三个变量,得到y=f(x)的形式),当然还有参数法,这个已超出初中数学教学要求。找等量关系的途径在初中主要有利用勾股定理、平行线截得比例线段、三角形相似、面积相等方法。求定义域主要是寻找图形的特殊位置(极限位置)和根据解析式求解。而最后的探索问题千变万化,但少不了对图形的分析和研究,用几何和代数的方法求出x的值。几何型综合题基本在第25题做为压轴题出现,满分14分,一般分三小题呈现。 在解数学综合题时我们要做到:数形结合记心头,大题小作来转化,潜在条件不能忘,化动为静多画图,分类讨论要严密,方程函数是工具,计算推理要严谨,创新品质得提高。 解中考数学压轴题秘诀(二) 具有选拔功能的中考压轴题是为考察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其特点是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解数学压轴题,一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二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三要掌握常用的解题策略。现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策略,供初三同学参考。 1、以坐标系为桥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纵观最近几年各地的中考压轴题,绝大部分都是与坐标系有关的,其特点是通过建立点与数即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一方面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另一方面又可借助几何

2018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四个实数0、 31 、-3.14、2中,最小的是( ) A .0 B. 3 1 C. -3.14 D. 2 2.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广东各大景点共接待游客约14 420 000人次,将数14 420 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7 10442.1? B 。7 101442.0? C 。8 10442.1? D 。8 101442.0? 3. 如图,由5个相同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 ) 4.数据1、5、7、4、8的中位数是( ) A .4 B .5 C .6 D .7 5. 下列所述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圆 B .菱形 C .平行四边形 D .等腰三角形 6.不等式313+≥-x x 的解集是( ) A .4≤x B .4≥x C .2≤x D .2≥x 7. 在ABC ?中,点D 、E 的别为边AB 、AC 的中点,则ADE ?与ABC ?的面积之比为 A . 21 B .31 C .41 D .6 1 8. 如图,AB ∥CD ,且?=∠100DEC ,?=∠40C ,则B ∠的大小是( ) A .?30 B .?40 C .?50 D .?60 9.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32 =+-m x 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 .49< m B .49≤m C .49>m D .4 9 ≥m 10.如同,点P 是菱形ABCD 边上的一动点,它从点A 出发沿A →B →C →D 路径匀速运动到点D ,设PAD ?的面积为y ,P 点运动时间为x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

初中中考数学压轴题及答案-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压轴题 1. 已知:如图,抛物线y=-x 2+bx+c 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1,0)、B (0,3)两点,其顶点为D. (1) 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该抛物线与x 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 求四边形ABDE 的面积; (3) △AOB 与△BDE 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请予以证明;如果不相似,请说明理由. (注:抛物线y=ax 2 +bx+c(a ≠0)的顶点坐标为??? ? ??--a b ac a b 44,22) 2. 如图,在Rt ABC △中,90A ∠=,6AB =,8AC =,D E ,分别是边AB AC ,的中点,点P 从点D 出发沿DE 方向运动,过点P 作PQ BC ⊥于Q ,过点Q 作QR BA ∥交 AC 于 R ,当点Q 与点C 重合时,点P 停止运动.设BQ x =,QR y =. (1)求点D 到BC 的距离DH 的长; (2)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是否存在点P ,使PQR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所有满足要求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ABC 中,∠A =90°,AB =4,AC =3,M 是AB 上的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M 点作MN ∥BC 交AC 于点N .以MN 为直径作⊙O ,并在⊙O 内作内接矩形AMPN .令AM A B C D E R P H Q

=x .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MNP 的面积S ; (2)当x 为何值时,⊙O 与直线BC 相切? (3)在动点M 的运动过程中,记△MNP 与梯形BCNM 重合的面积为y ,试求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并求x 为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己知ΔAOB 是等边三角形,点A 的坐标是(0,4),点B 在第一象限,点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P ,并把ΔAOP 绕着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边AO 与AB 重合.得到ΔABD.(1)求直线AB 的解析式;(2)当点P 运动到点(3,0)时,求此时DP 的长及点D 的坐标;(3)是否存在点P ,使ΔOPD 的面积 等于 4 3 ,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5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BD=2,E 、F 分别是边AD ,CD 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CF=2. (1)求证:△BDE ≌△BCF ; (2)判断△BE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设△BEF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 . P 图 3 B D 图 2 B 图 1

解析法巧解中考数学压轴题

解析法巧解中考压轴题 在平面几何题中,适当的建立直角坐标系,利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即解析法,有时会显得更简洁高效.现以近年中考压轴题为例,分析说明解析法之妙.例1 (2013泰州)如图1,在矩形ABCD中,点P在边CD上,且与C、D不重合,过点A作AP的垂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连结PQ,M为PQ中点. 若AD=10,AB=a,DP=8,随着a的大小的变化,点M的位置也在变化.当点M 落在矩形ABCD外部时,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将矩形、三角形、动点、参数相结合,考察学生利用相似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难度较大,区分度高,按照参考答案给出的解题思路,如图2所示,当点M落在矩形ABCD外部时,须满足的条件是“BE>MN”.分别求出BE与MN的表达式,列不等式求解,即可求出a的取值范围. 由△ADP∽△ABQ,解得QB=4 5 a. 由△QBE∽△QCP,同样由比例关系得出BE= () 28 225 a a a - + . 又因为MN为QCP的中位线,得出 MN=1 2 PC= 1 2 (a-8). 再由BE>MN, 即 () 28 225 a a a - + () 1 8 2 a >- 得出a> 12.5. 当点M落在矩形ABCD外部时,a的取值范围为a>12.5. 这种解法不仅要想到添加辅助线,还两次运用了相似比,计算量大,易出错.比较稳妥而简洁的做法是将图形放进直角坐标系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此类问题. 一如何建立合适、恰当的坐标系呢?通常需要考虑以下两点: 第一,让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角坐标系上,这些点的坐标含有数字O,可以起到简化运算的功效; 第二,考虑图形的对称性,同样,也能起到简化运算的作用. 解答如图3所示,建立以B点为原点,BC方向为x轴正半轴,BA方向为y轴正

2020年广东省中考数学试题(Word解析版)

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数 学 (含答案解析)2020.07.22编辑整理 说明:1.全卷共4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 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 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 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9的相反数是 A .﹣9 B .9 C .91 D .﹣91 2.一组数据2、4、3、5、2的中位数是 A .5 B .3.5 C .3 D .2.5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2)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A .(﹣3 ,2) B .(﹣2 ,3) C .(2 ,﹣3) D .(3 ,﹣2) 4.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540°,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 A .4 B .5 C .6 D .7 5.若式子4-x 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2 B .x≥2 C .x≤2 D .x≠﹣2 6.已知△ABC 的周长为16,点D 、 E 、 F 分别为△ABC 三条边的中点,则△DEF 的周长为 A .8 B .22 C .16 D .4 7.把函数y=(x ﹣1)2+2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平移后图象的函数解 析式为 A .y=x 2+2 B .y=(x ﹣1)2+1 C .y=(x ﹣2)2+2 D .y=(x ﹣1)2+3 8.不等式组()? ??+≥≥2x 2-1-x 1-x 3-2的解集为 A .无解 B .x≤1 C .x≥﹣1 D .﹣1≤x≤1 9.如题9图,在正方形ABCD 中,AB=3,点 E 、 F 分别在边AB 、CD 上, △EFD=60°.若将四边形EBCF 沿EF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D 边上,则BE 的长度为 A .1 B .2 C .3 D .2

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及答案(整理版)

20XX 年全国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精选 1、(黄石市20XX 年)(本小题满分9分)已知⊙1O 与⊙2O 相交于A 、B 两点,点1 O 在⊙2O 上,C 为⊙2O 上一点(不与A ,B ,1O 重合) ,直线CB 与⊙1O 交于另一点D 。 (1)如图(8),若 AC 是⊙2O 的直径,求证:AC CD =; (2)如图(9),若C 是⊙1O 外一点,求证:1O C AD ⊥; (3)如图(10),若C 是⊙1O 内一点,判断(2)中的结论是否成立。 2、(黄石市20XX 年)(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二次函数 2248y x mx m =-+- (1)当2x ≤时,函数值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求m 的取值范围。 (2)以抛物线 2248y x mx m =-+-的顶点A 为一个顶点作该抛物线的内接 正三角形 AMN (M ,N 两点在抛物线上) ,请问:△AMN 的面积是与m 无关的定值吗?若是,请求出这个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若抛物线 2248y x mx m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均为整数,求整数m 的值。

3、(20XX 年广东茂名市)如图,⊙P 与y 轴相切于坐标原点O (0,0) ,与x 轴相交于点A (5,0),过点A 的直线AB 与 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B ,与⊙P 交于点C . (1)已知AC=3,求点B的坐标; (4分) (2)若AC=a , D 是O B的中点.问:点O 、P 、C 、D 四点是否在同一圆上?请说明 理由.如果这四点在同一圆上,记这个圆的圆心为1O ,函数 x k y = 的图象经过点1O ,求k 的值(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4、庆市潼南县20XX 年)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是直角三角形,∠ ACB =90,AC =BC ,OA =1,OC =4,抛物线2y x bx c =++经过A ,B 两点,抛物 线的顶点为D . (1)求b ,c 的值; (2)点E 是直角三角形ABC 斜边AB 上一动点(点A 、B 除外),过点E 作x 轴的 垂线 交抛物线于点F ,当线段EF 的长度最大时,求点E 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①求以点E、B、F、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②在抛 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EFP 是以EF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3题图 χ y

学然教育上海十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和答案解析

上海十年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 2001年上海市数学中考 27.已知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BC ,且AD =5,AB =DC =2. (1)如图8,P 为AD 上的一点,满足∠BPC =∠A . 图8 ①求证;△ABP ∽△DPC ②求AP 的长. (2)如果点P 在AD 边上移动(点P 与点A 、D 不重合),且满足∠BPE =∠A ,PE 交直线BC 于点E ,同时交直线DC 于点Q ,那么 ①当点Q 在线段DC 的延长线上时,设AP =x ,CQ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②当CE =1时,写出AP 的长(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27.(1)①证明: ∵∠ABP =180°-∠A -∠APB ,∠DPC =180°-∠BPC -∠APB ,∠BPC =∠ A ,∴∠ABP =∠DPC .∵在梯形ABCD 中,AD ∥BC ,A B =CD ,∴∠A =∠D .∴△ABP ∽△DP C . ②解:设AP =x ,则DP =5-x ,由△ABP ∽△DPC ,得DC PD AP AB = ,即252x x -=,解得x 1=1,x 2=4,则AP 的长为1或4. (2)①解:类似(1)①,易得△ABP ∽△DPQ ,∴DQ AP PD AB =.即y x x +=-252,得22 5 21 2-+ -=x x y ,1<x <4.

②AP=2或AP=3-5. (题27是一道涉及动量与变量的考题,其中(1)可看作(2)的特例,故(2)的推断与证明均可借鉴(1)的思路.这是一种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模仿即借鉴、套用,创造即灵活变化,这是中学生学数学应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世上的万事万物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有着质的区别,模仿的关键是发现联系,创造的关键是发现区别,并找到应付新问题的途径.) 上海市2002年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 27.操作:将一把三角尺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上,并使它的直角顶点P在对角线AC上滑动,直角的一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边与射线DC相交于点Q. 图5图6图7 探究:设A、P两点间的距离为x. (1)当点Q在边CD上时,线段PQ与线段PB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观察得到结论; (2)当点Q在边CD上时,设四边形PBCQ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当点P在线段AC上滑动时,△PCQ是否可能成为等腰三角形?如果可能,指出所有能使△P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点Q的位置,并求出相应的x的值;如果不可能,试说明理由. (图5、图6、图7的形状大小相同,图5供操作、实验用,图6和图7备用) 五、(本大题只有1题,满分12分,(1)、(2)、(3)题均为4分)

广东中考数学压轴题

广东09压轴题 127.(广东省)正方形ABCD 边长为4,M 、N 分别是BC 、CD 上的两个动点,当M 点在BC 上运动时,保持AM 和MN 垂直, (1)证明:Rt △ABM ∽Rt △MCN ; (2)设BM =x ,梯形ABCN 的面积为y ,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CN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 (3)当M 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 △ABM ∽Rt △AMN ,并求此时x 的值. 128.(广东省广州市)如图,二次函数y =x 2+px +q (p <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 与y 轴交于点C (0,-1),△ABC 的面积为 4 5 . (1)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过y 轴上的一点M (0,m )作y 轴的垂线,若该垂线与△ABC 的外接圆有公共点, 求m 的取值范围; (3)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点D ,使四边形ACBD 为直角梯形?若存在,求 出点D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 B C N D A

129.(广东省深圳市)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连结OA,将线段OA绕原点O顺时针旋转120°,得到线段OB. (1)求点B的坐标; (2)求经过A、O、B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3)在(2)中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BOC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点C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果点P是(2)中的抛物线上的动点,且在x轴的下方,那么△P AB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此时P点的坐标及△P AB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130.(广东省深圳市)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2x-8分别与x轴,y轴相交于A,B两点,点P(0,k)是y轴的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3为半径作⊙P. (1)连结P A,若P A=PB,试判断⊙P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k为何值时,以⊙P与直线l的两个交点和圆心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备用图

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及答案

中考数学压轴题100题精选 【001 】如图,已知抛物线 2 (1)y a x =-+a ≠0)经过点(2)A -,0,抛物线的顶点为D ,过O 作射线OM AD ∥.过顶点D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交射线OM 于点C ,B 在x 轴正半轴上,连结BC .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射线OM 运动,设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s .问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DAOP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3)若OC OB =,动点P 和动点Q 分别从点O 和点B 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1个长度单位和2个长度单位的速度沿OC 和BO 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它们的运动的时间为t ()s ,连接PQ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BCPQ 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及此时PQ 的长. 【 C=90°,AC = 3,AB = 5.点P 从点C 出发沿CA 以每秒 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到达点 A 后立刻以原来的速度沿AC 返回;点Q 从点A 出发沿A B 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伴随着P 、Q 的运动,DE 保持垂直平分PQ ,且交PQ 于点D ,交折线QB-BC-CP 于点E .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Q 到达点B 时停止运动,点P 也随之停止.设点P 、Q 运动的时间是t 秒(t >0). (1)当t = 2时,AP = ,点Q 到A C 的距离是 ; (2)在点P 从C 向A 运动的过程中,求△APQ 的面积S 与 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t 的取值范围) (3)在点E 从B 向C 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QBED 能否成 为直角梯形?若能,求t 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4)当DE 经过点C 时,请直接写出t 的值. 【00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三个顶点B (4,0)、C (8,0)、D (8, 8).抛物线y=ax2+bx 过A 、C 两点.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A P 图16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数学压轴题 一、选择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直角顶点C的坐标为(1,0),顶点A的坐标(0,2),顶点B恰好落在第一象限的双曲线上,现将直角三角板沿x轴正方向平移,当顶点A恰好落在该双曲线上时停止运动,则此时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0)B.(2,0)C.(,0)D.(3,0) 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BC=2,D是BC边上一动点,将AD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得AE,连接CE,则线段CE长的最小值为() A.B.C.﹣1 D.2﹣ 二、填空题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4,以CD为直径作⊙O.将矩形ABCD绕点C旋转,使所得矩形A′B′CD′的边A′B′与⊙O相切,切点为E,边CD′与⊙O相交于点F,则CF的长为. 第3题第4题 4.问题背景:如图1,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得到△ADE,DE与BC交于点P,可推出结论:PA+PC =PE. 问题解决:如图2,在△MNG中,MN=6,∠M=75°,MG=.点O是△MNG内一点,则点O 到△MNG三个顶点的距离和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 5.如图(1),在△ABC中,∠C=90°,AB=5cm,BC=3cm,动点P在线段AC上以5cm/s的速度从点A运动到点C,过点P作PD⊥AB于点D,将△APD绕PD的中点旋转180°得到△A′DP,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

(1)当点A′落在边BC上时,求x的值; (2)在动点P从点A运动到点C过程中,当x为何值时,△A′BC是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 (3)如图(2),另有一动点Q与点P同时出发,在线段BC上以5cm/s的速度从点B运动到点C,过点Q作QE⊥AB于点E,将△BQE绕QE的中点旋转180°得到△B′EQ,连结A′B′,当直线A′B′与△ABC的一边垂直时,求线段A′B′的长. 6.在△AOB中,∠ABO=90°,AB=3,BO=4,点C在OB上,且BC=1, (1)如图1,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作半圆,点P为半圆上的动点,连接PB,作DB⊥PB,使点D落在直线OB的上方,且满足DB:PB=3:4,连接AD ①请说明△ADB∽△OPB; ②如图2,当点P所在的位置使得AD∥OB时,连接OD,求OD的长; ③点P在运动过程中,OD的长是否有最大值?若有,求出OD长的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2)如图3,若点P在以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的圆上运动.连接PA,点P在运动过程中,PA﹣是否有最大值?若有,直接写出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过点B作BD⊥x轴于点D,易证△ACO≌△BCD(AAS),从而可求出B的坐标,进而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根据解析式与A的坐标即可得知平移的单位长度,从而求出C的对应点. 【解答】解:过点B作BD⊥x轴于点D, ∵∠ACO+∠BCD=90°, ∠OAC+∠ACO=90°, ∴∠OAC=∠BCD, 在△ACO与△BCD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