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工孵化

鹦鹉的人工孵化讲课教案

鹦鹉的人工孵化

鹦鹉的人工孵化 本文报导专业鹦鹉的人工孵化过程,以及人工育雏条件下,雏鸟的食量、增重及生长发育的一些规律。观察表明,鹦鹉的孵化期为30天,全人工饲育期约90天(断奶)。。。 人工孵化鹦鹉蛋技术: 以下是大家在人工孵化需要注意的。。。 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使胚胎生长发育有足够的氧气,并排出孵化箱内的二氧化碳。通风前期需要少,而后期多,前期胚胎需要较少氧气,代谢排出废气较少,通风量太大亦会影响孵化箱内温度,后期小鸟胚胎代谢旺盛,产热较多,排出的二氧化碳量亦逐步增加,因此需要通风良好。氧气不足会引起胚胎发育不良和死亡,因此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尽量的让空气流通,可以安装个小排风扇,也可翻蛋的时候让空气流通下。 翻蛋:翻蛋有 3 个作用,一是防止胚胎与蛋壳粘连;二是促进发育;三是使种蛋受热均匀。翻蛋每 2-3 小时一次,翻蛋时要轻拿轻放,要防止两个蛋撞击,有点裂纹的都会成为死蛋,还有的朋友用那个自动转圈的滚筒翻蛋,个人不赞同那样做法,一是那样蛋容易破碎,二是对胚胎也不好,由于不停的滚动,对胚胎成长不稳定,鸟蛋受热也不太好,最好还是尊重亲鸟的孵蛋规律,因为亲鸟也是定时用爪子翻蛋。 凉蛋:前 7 天可以不用凉蛋, 7 天以后,由于胚胎自身产热增多,孵化箱内温度不稳定,所以在中后期要凉蛋,每天一次,每次 15 分钟左右,到最后两三天可以增加到 20 分钟左右。如果孵化箱内温度控制精确,也可以不凉蛋。

以上这些加上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就是整个孵化过程,温度一定不能过高,超过 40 度两个小时你的孵化期就算结束了,会一无所有,还有翻蛋尽量要定时。小鸟快出壳的最后两三天,可以用温水每天泡一会鸟蛋,这样有利于小鸟顺利出壳,在泡的同时你也会发现鸟蛋在水里面游泳,一动一动的,如果不动,基本上说明这个蛋已经完了,出壳的几率很小了。 小鸟出壳后 18 个小时以前不要喂食喂水,这段时间鸟宝宝会消化吸收肚里残留的蛋黄,有利于以后的开食, 18 小时以后先喂点水,四五天后就可以填料食了。比如说󈬂个小时以前不要喂食喂水”。本人则认为出壳后就可喂食!因为它是晚成鸟,也就是前面所说的留巢者。尽管出壳后18个小时不至于饿死,但过晚进食,体内水分散失太多等也不利于日后的快速生长发育。这就是说都看大家怎么看18个小时的问题罢了。。。 当今对鹦鹉的全手饲研究已非常成熟,许多“鹦鹉奶粉”完全可满足雏鸟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本人认为按产品说明推荐的量和浓度饲喂完全没有问题(当然需要一定的技巧)。󈬂 小时以后先喂点水”则万万不可,因为水和有一定粘稠度的奶不同,稍有不慎,水极易误入气管,引起雏鸟窒息死亡。也有人在鹦鹉出壳后先喂点葡萄糖水,本人也不赞同。 本人建议用孵化机,以为孵化机有以上的全部特点。。 幼鸟喂育技术: 幼鸟食物及相关知识: 鹦鹉属于晚成鸟,跟鸡鸭鹅不同,孵化后,鹦鹉自己还不能站立,不能独立进食,由于鹦鹉体内各消化系统还没发育,所以需要父母喂食流质才能继续发育。 自然界的鹦鹉父母是出外进食各种坚果、种子、植物嫩芽、蜂蜜、浆果等东西,经过嘴巴初步分解后进入鹦鹉的胃部(素囊)发酵,变成糊状物质,也就是我们说的流质,然后父

鹅人工孵化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鹅人工孵化异常的原因及对策 在鹅人工孵化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异常现象,实践中要注意分析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方法,有效地提高鹅的孵化率。 1.无精蛋增多。由于鹅的品种差异,鹅蛋的受精率平均为75%~85%,如果无精蛋超过15%~25%,就是一种异常现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种鹅的公母比例不协调,公鹅太多或太少,种鹅年老、肥胖、跛脚,缺少交配时需要的水池,繁殖季节青饲料供应不足,营养缺乏等。这些因素影响了种鹅的正常交配,降低了精子活力。为了提高种蛋的受精率,必须严格选留种鹅,剔除和淘汰少数发育不良、体质瘦弱和配种能力不强的个体。按照1∶(5~6)的公母比例,留足种公鹅。提供种鹅交配的适宜水面。应在产种蛋前给种鹅优良补料,确保营养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初产蛋受精率都很低,一般不作种蛋。 2.死胚增多。种蛋入孵后7~25天内,死胚增多,这是因为种鹅日粮营养不足,影响种蛋内胚胎正常发育;种鹅近亲繁殖,导致胚胎弱质;孵化施温不当,造成胚胎发育受阻。为此,要加强产蛋期母鹅的饲养

管理,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为辅,舍饲的日粮要充分考虑母鹅产蛋所需的营养,合理配合。不断更新种鹅群,减少近亲交配。调整适宜的孵化温度,同时不能忽视检查温度计的精确性以及放置的位置,防止人为判断错误。 3.蛋黄粘连壳内膜。这是由于种蛋保存不当引起的。在较高或较低的环境温度下,都会影响日后的胚胎发育,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是13~16℃,为了尽量减少蛋内水分蒸发,必须提高湿度,一般保持在75%~85%为宜。在正常情况下,种蛋的保存时间不能太久,7天内为宜,不要超过2周。天气凉爽(早春、春季、初秋)保存时间可相对长些,严冬酷暑保存时间相对短些。此外,保存期间要进行翻蛋,种蛋保存在一周内不必翻蛋,超过一周每天需转翻蛋1~2次。所谓翻蛋,只要改变蛋的放置角度就行。 4.雏鹅不能出壳。经常见到蛋壳啄破,胚胎又发育良好,雏鹅就是不能出壳。通常是破壳期间环竟湿度较低、通风不良造成的。这就要求在孵化后期的最后两天,要把湿度保持在70%~80%,同时要加大通风量。 5.种蛋的孵化期发生腐臭、渗漏或爆烈。大多数是因为种蛋受到了污染。要搞好种鹅饲养的环境卫生,

人工孵化雏鸡注意事项

人工孵化雏鸡注意事项 人工孵化雏鸡注意事项较多,所以养殖户在使用该方法时需更多事项,在具体的孵化过程中还需在孵化前做好准备。 前期准备 场地消毒孵化前将孵化室地面、墙壁、天棚、孵化器彻底清洗消毒,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42毫升、高锰酸钾21克,熏蒸24小时后,通风两天。蛋盘和出雏盘彻底浸泡清洗,然后用0.01%菌毒杀或0.1%过氧乙酸消毒后晾干。 设备检修孵化前应做好孵化器的检修工作。电热、风扇、电动机的功能,孵化器的严密程度,湿温度,通风和翻蛋等自动化控制系统,湿度计的准确性等均要检修或校正。 种蛋预热孵化前应先将蛋面清洁、大小平均在50克~65克、质量完好的种蛋由10℃~20℃储存室移至22℃~25℃的孵化室内预热6小时~12小时,除去蛋面的冷凝水,对提高孵化率有好处。 种蛋消毒对孵化用的种蛋,在完成集蛋时,每立方米用42毫升福尔马林和21克高锰酸钾熏蒸20分钟~30分钟。入孵前再用0.1%新洁尔灭溶液均匀喷洒种蛋或用其40℃~45℃溶液浸泡种蛋3分钟即可。 上蛋入孵 将消毒后种蛋逐枚放入孵化器蛋盘中,大头向上、小头向下排列。轻拿轻放,严防种蛋破损,直至装满。上蛋入孵时间最好在下午4时以后,使出雏在白天,便

于观察处理。 温度湿度 孵化室环境温度控制在24℃~26℃。孵化器内最适宜温度、湿度要求为:1天~19天温度37.5℃~37.8℃,湿度50%~60%;20天~21天出雏期温度36.7℃~37.2℃,湿度75%左右。 通风换气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分,孵化后期胚胎代谢比前期更加旺盛,产热更多,孵化器内如通风不好会造成温度过高,烧死胚胎或影响正常发育。因此,应加强孵化器的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晾蛋可起到均匀温度和散热功能。 翻蛋控制 翻蛋可改变胚胎方位,防止粘连,使蛋体受热均匀,促进羊膜运动。一般1天~18天翻蛋次数为每2小时一次,角度应与垂直线呈45℃角位置,然后反向转至对侧同一位置。翻蛋角度较小起不到翻蛋效果,太大易造成胚胎死亡。 适时移蛋 在孵化至第17天或19天最后一次照蛋后,当有1%雏鸡轻微啄壳,可以听到雏鸡叫声时移盘最好。移蛋时动作要轻、稳、快,缩短移蛋时间,减少破蛋。 照蛋检查 孵化期内一般照蛋两次,第一次照蛋时间在入孵后6天~10天进行,挑出无精蛋、死精蛋;第二次在移盘时,即17天~19天进行,挑出死胎蛋、毛蛋。正常情况下,头照一般可明显看到黑色眼点,血管呈放射状且清晰,蛋色暗红,充满血管;二照时可见气室向一侧倾斜,有黑影闪动,胚胎暗黑。

鹅的孵化技术

. 鹅的孵化技术如温度均恒、电孵比传统的摊床孵化优点更多,鹅的人工孵 化逐步转为电器孵化,干净卫生、管理方便等。缺点是设备投资稍大。如采用电器变温孵化,可以显著提高鹅蛋的孵化率。现将该技术的要点简介如下:变温孵化鹅,一般采用多个孵化机组合配套,采用全(一)设备及入孵程序个阶段。4进全出制,分阶段设置不同环境进行孵化。可将整个孵化期分3个或℃、38天。温度分别为28天、29~31如果分为3个阶段,则分别为1~14天、15~~天、19天、10~18136.5℃。如果分为4个阶段,则分别为:~9537.℃、℃。后者适合有一定.537℃、363829~31天。温度分别为℃、37℃、28天、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孵化,规模的孵化厂,前三个时期在不同的孵化机内,台出雏机。3台孵化机和1天在出雏机内进行。这需要29~312~鹅蛋的相对表面积较小、蛋壳厚、壳质坚硬,不易破(二)鹅蛋的结构特点碎,外壳膜也厚、气孔小、内壳膜坚韧,导致气孔封得很严,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常规的孵化技术雏鹅不易破壳。种蛋应来自健康优良的鹅群,合理的饲料营养也是(三)种蛋的选择和消毒清洁度,蛋的新鲜度、蛋形、蛋壳品质,影响种蛋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蛋重、次消2都是选择鹅蛋的必要条件。种蛋产出后一般要经过以及适当的公母配比,毫升福尔马林、立方米容积30次,在存放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按1第毒。1次,在入孵时浸泡消毒可一并洗去蛋分钟)。第220~3015克高锰钾熏蒸消毒分钟,32~%~0.05%高锰酸钾水泡031面污物(可以用0.%新洁尔灭或0.洗净沥干后入孵)。周1~15℃。适宜时间以10 (四)种蛋的保存和放置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为%75天种蛋的孵化率明显下降。天,超过15适宜湿度为15内为好,最多不超过次翻蛋,改变角度即可。如把种~周者,每天可进行左右。保存时间超过112. . 种蛋库要清洁卫生,不能有阳光直射。蛋箱一侧垫高,下一次翻蛋把另一侧垫高。)温度:由于鹅蛋具有外壳膜、蛋壳、气孔和内壳膜(1 (五)温湿度的控制 等特殊结构,孵化初期,种蛋受热慢,其含脂率相对较高,加上中后期产生大量的生理热,使散热发生困难。所以在孵化过程中,施温的原则是:入孵前期高、中期平、后期略低,出雏时稍高。应当注意的是:蛋温与机内气温是不同的,两电孵机测量的温度一般是机器风力、外界气温的差异而有较大差别,者因胎龄、机内气温,应注意监测胚蛋温度。温度的掌握因机型、气温、鹅蛋品种的不同而不同。%,中70天为65%~(2)湿度:温度的原则是两头高、中间平。前期1~9 天为~31%,%~70出雏期29后期天为60%~65%,19~28天为6510期~18%。前期,胚胎要形成大量的羊水和尿囊液,且机内温度较高,相对湿度应稍72为

龟蛋孵化天数与积温的关系,龟蛋孵化知识

龟蛋孵化天数与积温的关系,龟蛋孵化知识龟蛋孵化知识 新手初?次孵化龟蛋很难把握孵化天数,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在孵化了几十天后小龟没有出壳,以为蛋已经死了,然后就把蛋给剥开以看个究竟,然而往往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个孵化到了后期的活生生的小生命,这时候可以想象他对自己所犯下的严重错误有多懊悔,一个生命就这样惨死在自己手里。为此,在这里给初次接触孵化的新手门介绍一下乌龟、黄喉、黄缘这3种常见龟种的孵化天数与温度、积温的关系,希望能帮助新手减少在孵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失误。 一般来说,不管是鸡蛋、鸭蛋、还是龟蛋,只要在该蛋能正常存活、发育的温度范围内,经过一定的天数,小生命一般总是会来到这个世界的,当然前提必须是受精的蛋。其实一般来说,龟龟产卵的季节一般都集中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所以可以选择自然温度孵化,但有些地区的气候温度可能上下浮动比较大,所以采用恒温孵化箱孵化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每种蛋都有自己的孵化积温,什么是孵化积温? 孵化积温就是该品种孵化所需天数×24小时数×温度。24小时就是天数与小时数的转换参数,地球人都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吧。反过来说,孵化天数就等于孵化积温除以孵化温度与24小时的乘积。用文字表达太饶口,还是用表达式来说明一下:孵化天数=积温/(温度×24小时)。

具体到这3种龟的孵化就看下面的参数: 1、乌龟的孵化积温范围大约为38000~41000之间,按平均30度计算,40000积温乌龟孵化天数=40000/=55.5天。如果温度提高到33℃,那么40000/(33×24)=50天。 2、北种黄喉的积温比乌龟大15%左右,我的测试结果为45000~49000之间,因此黄喉孵化天数比乌龟长,按平均30度,积温47000计算,北种黄喉孵化天数=47000/(30×24)=65天。 3、安徽黄缘孵化积温高达58000~64000,因此孵化时间相当长,按平均30度,积温61000计算,安徽黄缘孵化天数=61000/(30×24)=84.7天。 从上面的公式计算就能知道,龟种确定后,孵化温度的高低决定了孵化天数的长短,这只是一个平均的孵化天数,每个蛋还有一点差异,天数也会相差几天,但总体不会偏差太大。 龟蛋孵化天数与积温的关系新手初次孵化龟蛋很难把握孵化天数,经常可以看到许多人在孵化了几十天后小龟没有出壳,以为蛋已经死了,然后就把蛋给剥开以看个究竟,然而往往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个孵化到了后期的活生生的小生命,这时候可以想象他对自己所犯下的严重错误有多懊悔,一个生命就这样惨死在自己手里。现在又到了小龟即将出壳的高峰时期,可不能再犯上面所说的低级错误了。 为此,在这里给初次接触孵化的新手门介绍一下乌龟、黄喉、黄缘这3种常见龟种的孵化天数与温度、积温的关系,希望能帮助新手减少在孵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失误。 一般来说,不管是鸡蛋、鸭蛋、还是龟蛋,只要在该蛋能正

家禽生产学

《家禽生产学》复习参考 一、名词解释 1.家禽:指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和培育而成,在家养条件下能正常生存繁衍并能为人类大量提供肉、蛋等产品的鸟类。 2.家系选择:根据家系均值进行选择,选留和淘汰均以家系为单位进行。 3.兽医生物安全:采取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致病因子对动物群造成危害的一种动物生产体系。 4.带鸡消毒:指将消毒液直接洒到鸡身上,从而对鸡体进行消毒的方法。 5.产蛋曲线:把每周的母鸡日产蛋率的数字标点在图纸上,再将各点连接起来,就得出产蛋曲线。 6.产蛋量:母禽在一定时间内的产蛋数量,或一个禽群在一定时间内平均产蛋数量。 7.封门:胚胎发育到第17天,照蛋时蛋小头看不到发亮的部分,俗称封门。 8.合拢:胚胎发育到第10天,照蛋时,除气室外整个蛋布满血管。 9.均匀度:是指鸡只体重大小的均匀程度。鸡群均匀度:是指群体中体重落入平均体重+10%范围内鸡所占的百分比。 10.限制饲养:是指产蛋鸡群在高峰期过后减少饲喂量而对产蛋性能无影响的一种措施。 11.光照制度:就是对鸡群实施系统的人工光照或自然光照补充人工光照。 12.杂交繁育体系:将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以及种鸡扩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体系。 13.网上平养:禽群离开地面,活动于金属或其他材料制作的网片上,这种饲养方式~。 14.强制换羽:人为采用强制性方法,给鸡以突然应激,造成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促使鸡迅速换羽后迅速恢复产蛋。 15.人工孵化:根据母禽自然孵化的原理,人工模仿自然孵化的条件来孵化种蛋。 16.气囊:装空气的膜质囊,一端与支气管相连,另一端与四肢骨骼及其他骨骼相通。 意义:1)贮存气体,2)增加空气利用率3)调节体温4)增加浮力 17.应激:是指家禽对外界环境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反应。 18.优胜序列:是指群体中某一成员较其它成员在许多群体行为中表现有更为优先的地位。 19.生物学产蛋年:从开始产蛋到第二年换羽停止产蛋为止。 20.现代鸡种(配套系):是在标准品种的基础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具有特定商业代号的高产群体。 21. 纯系:在家禽育种只能够,育种群在闭锁继代选育5代后,有利基因的频率增加,不利基因的频率逐渐减少形成的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 22.胚盘:受精后的蛋,生殖细胞在输卵管过程中,经过分裂,形成中透明,周围暗的盘状形原肠胚。 23.胚珠:未受精的蛋,生殖细胞在蛋形成过程中一般不再分裂,剖视蛋黄表面有一个白点。 24.产蛋率:群体某阶段(周、期、月)内平均每天的产蛋百分率。 25.肥肝:采用人工强制填饲,使鸭鹅的肝脏在短期内大量积累脂肪,体积迅速增大,形成比普通肝脏种数倍的肥肝。品种:鹅,朗德鹅(外)、狮头鹅、淑浦鹅、永康鹅鸭:北京鸭、建昌鸭、瘤头鸭、 26.骡鸭(半番鸭):番鸭与普通家鸭之间的杂交。 27.家禽起源:动物界脊索动物门鸟纲鸡的起源:鸟纲鸡形目雉科原鸡属(四种红色原鸡,绿,灰色和锡兰野鸡) 鸭:雁型目鸭科河鸭属(绿头野鸭和斑嘴鸭)鹅:雁属(鸿雁和灰雁) 28.建立基础群:搜集具有不同特点的品种,品系作为育种素材,目的就是保留较多的优良基因 二、填空 1.现代养禽业的标志是(高的生产效率)(高的生产水平)。 2.鸡消化、呼吸系统的特殊器官:嗉囊、肌胃、气囊、鸣管。 3.鸡的输卵管分为五部分,即(漏斗部)(膨大部)(峡部)(子宫部)(阴道部)。 4.育雏率(%)=育雏期末合格雏禽数/入舍雏禽数×100。育成率(%)=育雏期末合格育成禽数/育雏期末合格雏禽数×100。饲养日产蛋率=某段时间日均产蛋数/饲养日产蛋数。产蛋数=饲养天数×产蛋总数÷饲养日总数。入舍鸡产蛋数=产蛋总数÷入舍鸡数。 5.早熟蛋鸡开产体重过小是产蛋高峰不高或产蛋率降低过快的原因。 6.影响孵化率的五大因素:(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换气、转蛋)。 7.稀释疫苗用:(蒸馏水)、(深井水)、(冷开水)。 8.公禽的生殖器官:睾丸、附睾、输精管和交媾器。 9.鸡品种27个,分为(蛋用型)(兼用型)(肉用型)(观赏型)(药用型)和其他六型。 10.对肉用家禽而言,(早期体重)始终是育种最主要的目标,而对蛋用家禽和种禽,体重是(衡量生长发育程度)及(群体均匀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11.鸡的标准品种(白来航鸡)(白洛克鸡)(百科尼什鸡)。 12.鸡的食物中加入砂粒目的:(为了提高胃肠的消化机能,改善饲料利用率)。 13.现代鸡种几乎所有蛋鸡都是单冠。

龟蛋简单孵化的技术

龟蛋简单孵化的技术 1,用来孵化的盒子,透气孔位置和数量的设定。首先一定要找个带盖子的盒子,只有有盖子的盒子,才可以良好的保持孵化盒内的湿度,而且最好是盖子透明的盒子,为什么要透明的在后面就知道了。

照片中的盒子长度约为40,宽26,高约14,按照IG蛋的比例,一个盒子应该可以放约20个左右的卵,可以做为IG孵化盒的借鉴。 我因为偷懒,就弄了个小号的孵化盒子做参照,是我用来孵化守宫的孵化盒,大家孵化IG的时候就必须要一个大的盒子了。 然后是在盖子上的四个角上各用电烙铁打一个小孔,也就是透气孔,这样孵化的盒子就弄好了。 切记透气孔打的越多,湿度的保持越差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提出疑问,这么几个小孔,蛋会不会闷死,答案是不会,可以告诉大家,老外在孵化守宫的时候一个孔也不打,不过这个我还真不敢试,所以就打了4个小孔。 2,孵化材料孵化材料有很多种,有用耶土的,有用沙子的,但是就湿度的保持来看,蛭石是最好的选择。 不用去爬店买爬专用蛭石,没必要,贵就一个字,只要去卖花卉材料的地方就可以买到蛭石,爬用蛭石的起源就来自于种花材料里的蛭石,不管是颗粒大也好,小也好,颜色深也好,浅也好,蛭石的作用永远都是一样的。(价格大约3块左右一袋,袋子大小约20长的样子),孵化IG 的话,可以去和卖蛭石的人谈谈,半麻袋什么价格。

3,孵化材料的清洗,消毒及水分控制将购买回的孵化材料——蛭石在水中清洗至清洗下来的水清澈为止,放入微波炉里转3-5分钟,这样可以消灭蛭石内的细菌,然后将蛭石放在纯净水中浸泡30分钟左右(一定要用纯净水或者凉开水,以免水中有细菌)。然后用手抓住蛭石,挤干水分,也就是把多余的水分挤掉,挤到挤不出水分,蛭石不显湿,又可以捏成团不散开即可(这步很重要,水分不够,保湿的时间就短,太湿,会造成胚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生长过快,胚胎发育太大,蛋内空气被填满,胚胎憋死在蛋内,孵化后期受精蛋死亡基本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这样就准备好了孵化材料。 4,孵化盒的布置,温度计的摆放首先将挤掉水分后的蛭石放进准备好的孵化盒里,厚度约是盒子高的1/2——2/3,这样还留有1/3用来放蛋,用厘米来换算的话,8-10厘米差不多了,没必要很厚,因为我这里介绍的方法是底部加温,如果太厚,温度不好控制,而且这个孵化材料其实是用来保持湿度用的,在孵化蛇的时候,底部只垫喷水纸巾,温度保持好,一样可以孵化出幼体。

鸽子孵化技术

并蛋孵鸽 实践证明,每对种鸽1次可孵化3枚蛋、喂养3只乳鸽,但鸽子的自然本性是每次只产2枚蛋, 哺育2只乳鸽。采用"并蛋孵鸽"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亲鸽的孵化、哺育能力, 有效提高乳鸽产量,其具体做法是: (一)种鸽分组选取产蛋性能好、受精率高,但抱孵性差、喂仔劣的青年种鸽30%组成产蛋组,作为专门产蛋用鸽群。选取孵性好、喂仔佳的壮老年种鸽70%组成孵喂组,担任孵化喂仔任务。两组种鸽不动笼位,在原位上作记号区分即可。 (二)并蛋孵化将产蛋组种鸽每天产下的鸽蛋于当天晚上8时左右取出,并给孵喂组,每窝孵3枚蛋。这样,产蛋组的种鸽隔7~13天就会产下1窝蛋(2枚),使种鸽产蛋率大大提高。 (三)做好孵巢孵巢底部放一层麻布,上铺稻草(割成3~4厘米长)、谷壳等垫料做成锅底状, 最上面再放一层麻布即可。做巢目的是使3枚蛋能集中保温,不会滚开受冻,减少鸽蛋破损 ,提高孵化出雏率。 (四)照蛋调整每隔4~5天照蛋1次,剔出无精蛋、死胚蛋,并按每窝3枚蛋进行调整合并。 (五)出雏调整孵到17~18天,雏鸽出壳,让哺喂能力强的种鸽喂3只,能力差的喂2只,对哺有3 只雏鸽的种鸽应当补饲增水。为了缩短产蛋周期,可在雏鸽7~8日龄时,转由人工哺喂直至上市。 (六)就巢处理种鸽产下2枚蛋后立即就巢孵化是自然本性。若长期人为地取走鸽蛋,少数种鸽会恋 巢抱窝,延误下轮产蛋。简便的方法是:在取蛋的同时连窝端掉(应是活动蛋窝),孵鸽无巢就 会立即醒抱,隔6天后放回蛋窝再产第2轮蛋。这样既解决了赖抱,提早产蛋,又便于将蛋窝清洗 消毒。 利用孵化技术与人工哺育提高乳鸽产量 摘要:改鸽孵为电孵。鸽带与人工育,降耗增产增收。工具:假蛋、小型电孵机、照蛋器、育雏笼、 喂鸽器。技术要点:每晚8时全场取蛋、记录,隔4天电孵一批。拟按入孵5枚真蛋同步留保姆 鸽孵假蛋一窝,照蛋后即调整3.5枚活胚蛋留孵一对保姆鸽,电孵出鸽时,取掉已孵17天假蛋, 换入3仔鸽带喂,至8日龄转人工育肥上市。解决7日龄前人喂技术难题,又使乳鸽体重达标, 能提早种鸽产蛋,可提高乳鸽产量60%,增效一倍以上。 人工孵鸽技术 一、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全期以恒温方式孵化最佳的施温范围,按区域气候热天冷天分别灵活施温

鹅种蛋人工孵化操作方法

鹅种蛋人工孵化操作方法 1.种蛋选择 种蛋应选自健康鹅群,蛋壳清洁,蛋重130克以上。畸形、双黄、沙壳、薄壳、钢皮、皱纹蛋不应该入孵。 2.种蛋保存 保存时间,冬季不超过14天,春季不超过10天,夏秋季不超过7天。保存温度,10℃-18℃。 3.种蛋消毒 用福尔马林28ml/m3,高锰酸钾14克/m3对种蛋熏蒸进行消毒30分钟。也可以用0.02%高锰酸钾或其他消毒液清洗消毒,晾干后备孵。 4.人工孵化 1-28天,种蛋在孵化机内孵化;29-31天胚胎在出雏机内进行孵化。种蛋预热到25℃时开始入孵,24小时内逐渐升温到38℃。 4.1温度 4.11变温孵化(孵化器一次性上满种蛋) 冬春季节:1-6天,38.1℃;7-12天,37.8℃;13-18天,37.5℃;19-28天,37.2℃;29-31天,36.9℃。 夏秋季节:1-6天,37.8℃;7-12天,37.5℃;13-18天,37.2℃;19-28天,36.9℃;29-31天,36.5℃。 4.12恒温孵化(孵化器多次上满种蛋) 冬春季节:1-28天,37.5℃;29-31天,36.9℃。夏秋季节:1-28天,37.5℃;29-31天,36.5℃。 4.2湿度 孵化1-12天,相对湿度65%-70%;13天-23.5天,相对湿度60%-65%;

23.5天后—出壳,相对湿度65%-75%。 4.3凉蛋 凉蛋次数:孵化至11-16天,每天凉蛋一次;17-22天,每天凉蛋两次。22-28天,每天凉蛋3次。 凉蛋时间:从11天开始,以10分钟为基础,每天增加1分钟。 凉蛋方式:11-16天,打开箱门;17天以后,将蛋车拉出。 凉蛋标准:当蛋温度降至35℃时,继续孵化。 凉蛋室温:20-23℃。 4.4喷水 喷水设备:小型喷雾器。 喷水温度:喷35-40℃的温水。 喷水方式:每次凉蛋时,用喷雾器向蛋表面喷洒。 喷水程度:将蛋喷湿,晾干后继续孵化。 喷水次数:同凉蛋次数。 4.5通风换气 孵化器和出雏器进气门,随着胚胎日龄增长逐渐加大风门开启等级。 4.6翻蛋与角度 2小时翻蛋1次。翻蛋角度110°-180°.孵化至28天停止翻蛋。4.7照蛋 第10天头照,第26天-28天二照。 4.8移蛋 孵化至26-28天时将蛋移动至出雏器内继续孵化或上摊床孵化。 4.9出雏与助产 每隔6小时拣雏一次,及时将绒毛已干的雏鹅、空蛋壳拣出。

鹅的孵化技术

鹅的孵化技术 鹅的人工孵化逐步转为电器孵化,电孵比传统的摊床孵化优点更多,如温度均恒、干净卫生、管理方便等。缺点是设备投资稍大。如采用电器变温孵化,可以显著提高鹅蛋的孵化率。现将该技术的要点简介如下: (一)设备及入孵程序变温孵化鹅,一般采用多个孵化机组合配套,采用全进全出制,分阶段设置不同环境进行孵化。可将整个孵化期分3个或4 个阶段。如果分为3个阶段,则分别为1~14天、15~28天、29~31天。温度分别为38℃、37.5℃、36.5℃。如果分为4个阶段,则分别为:1~9天、10~18天、19~28天、29~31天。温度分别为38℃、37℃、37℃、36.5℃。后者适合有一定规模的孵化厂,前三个时期在不同的孵化机内,设置不同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孵化,29~31天在出雏机内进行。这需要2~3台孵化机和1台出雏机。 (二)鹅蛋的结构特点鹅蛋的相对表面积较小、蛋壳厚、壳质坚硬,不易破碎,外壳膜也厚、气孔小、内壳膜坚韧,导致气孔封得很严,直接影响了气体交换、水分蒸发、热能传导和啄壳出雏。常规的孵化技术雏鹅不易破壳。 (三)种蛋的选择和消毒种蛋应来自健康优良的鹅群,合理的饲料营养也是影响种蛋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蛋重、蛋形、蛋壳品质,蛋的新鲜度、清洁度,以及适当的公母配比,都是选择鹅蛋的必要条件。种蛋产出后一般要经过2次消毒。第1次,在存放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按1立方米容积30毫升福尔马林、15克高锰钾熏蒸消毒20~30分钟)。第2次,在入孵时浸泡消毒可一并洗去蛋面污物(可以用0.1%新洁尔灭或0.03%~0.05%高锰酸钾水泡2~3分钟,洗净沥干后入孵)。 (四)种蛋的保存和放置保存种蛋的适宜温度为10~15℃。适宜时间以1周内为好,最多不超过15天,超过15天种蛋的孵化率明显下降。适宜湿度为75%左右。保存时间超过1周者,每天可进行1~2次翻蛋,改变角度即

孵化技术

山东省德州市科裕孵化设备有限公司始建于一九八四年,是一家真正专业从事孵化设备研究、生产和销售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长期供应孵化机,孵化设备,孵化箱,孵化器,鸡蛋孵化机,家禽孵化机,小型孵化机,鸭蛋孵化机,鹅蛋孵化机,出雏机,孵化箱,孵蛋机。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现有厂房3000余平米,员工100多人,建立了先进的科研中心,并有下属加工单位2处,拥有完善的售后体系。研制生产的专利产品科裕牌CF、MF系列全自动煤电两用孵化机。 可孵化:鸡、鸭、鹅、鸽子、孔雀、山鸡、鹧鸪、鸳鸯、火鸡、鸵鸟、蛋鸡、肉鸡、土鸡、珍珠鸡、鹦鹉、八哥、乌鸡、贵妃鸡、元宝鸡、斗鸡、鹌鹑、天鹅、柴鸡、松鸡、潜鸟、旋木雀、岩鹨、鹪鹩、太平鸟、马鸡、长尾雉、石鸡、山鸦、交嘴雀、水雉、山椒鸡、卷尾、黄鹂、绣眼鸟、雪鸡、雪鹑、高原山鹑、藏雀、高山地雀、金鸡、黄腹角雉、红腹角雉、小隼、白颈长尾雉、原鸡、绿孔雀、缝叶莺、朗德鹅、五龙鹅、乌龟、蓝孔雀、火鸭、野鸡等珍禽家禽。 自一九八四年问世以来,性能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先后获得农业部,省,市级多项荣誉。本产品行销欧洲、亚洲、非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均有用户使用,数以万计的用户普遍反映本设备投资少,收益高,孵化省工,省力,出雏率高,孵出的幼雏健壮,成活率高,备受全国各地客户的青睐。希望广大用户前来参观选购。 公司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59171097.html, 科裕客服QQ:2390302202 ,1224680192 孵化技术: 应注意的问题 1.落盘时用手工将种蛋从孵化蛋盘移到出雏盘内,操作中室温要保持25℃左右,动作要快,在30~40分钟内 完成每台孵化机的蛋,时间太长不利胚胎发育。 2.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雏鸡出壳后: 鸡孵化到20.5天大批破壳出雏,整批孵化的只要捡2次雏即可清盘;分批入孵种蛋的,由于出雏不齐则每隔4 ~6小时捡一次。操作时应将脐带吸收不好、绒毛不干的雏鸡应暂留出雏机内。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 ℃,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苗出壳24小时内做马立克疫苗免疫并在最短时间内将雏鸡运到育雏舍。

人工孵化雏鸟的三大要点

人工孵化雏鸟的三大要点 人工孵化雏鸟,不但要清楚雏鸟在野外的环境细节,一些雏鸟很容易受到大自然的气候影响,所以在人工孵化雏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环境对雏鸟的影响。一般环境中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时间是三个比较重要的环境因素,小编就为你详细讲述一下人工孵化雏鸟的三个注意事项。 相思鸟(详情介绍) 一、温度 我们知道对于刚孵出的雏鸟来说,最理想温度是37摄氏度,在保持着这个温度中暖箱中2-6小时后,雏鸟湿漉漉的绒毛变干,雏鸟慢慢活跃起来。这时候可以将暖箱的温度调到36。4摄氏度,保持这个温度4-5天之后再下降到35摄氏度,然后再保持7-10天,接着可以调至33。9摄氏度。当雏鸟开始长出针状的羽毛,保暖能力增强之后,温度再次调低至29。4摄氏度。当雏鸟全身披上羽毛后,室温可以保持在25。6-28。3摄氏度。 当你调整温度时,要注意观察雏鸟的反应,雏鸟对当前的温度感到不适时,它会马上表现出来。当温度过高时,雏鸟目光呆滞地凝视着前方,张开口喘气;温度过低时,雏鸟身体发抖,几个小家伙挤成一团来取暖。你要记住,单个喂养的雏鸟比几个可以挤在一起取暖的雏鸟需要更多的温暖。 研究发现,相对于孵化室里孵出的雏鸟,由亲鸟自然孵化的雏鸟再转为人工喂养时,它们需要更低的温度。这种情况很好理

解,在自然条件下,亲鸟在孵化和喂养雏鸟时会受到很大的干扰,鸟巢外面的温度每天都在不停的变化,夜晚的温度更低。雏鸟必须互相依暖。野外的鸟巢中没有恒定的温度可言,也没有足够的食物来供给雏鸟。当雏鸟感到寒冷时,它就会减少进食量,因为雏鸟很少运动,体温下降时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消化食物。在野外经受过严峻考验的雏鸟能够更好地适应气温的变化。在鸟巢中被移走手养的雏鸟(1周龄或更大)能适应更低的温度,除非它们出生在炎热的夏天,而育婴雏里的气温又过低,这时才需要多加注意。育雏室里的温度在雏鸟能够接受的前提下,最好能比较接近室外的气温。如果育雏室的温度比室外的更高,最好在4-5天之内将温度逐步下调。 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可以很容易测试出一只浑身绒毛的雏鸟的体温是否过低。方法是:抓住雏鸟翅膀的顶端,放在你两眼之间的位置上或者嘴唇上感受它的体温。如果感觉翅膀的顶端冰凉,这意味着孵化器里的温度过低,你需要重新调整一下。这个方法仅仅对单独喂养的雏鸟才有效,几个关在一起的雏鸟会挤在一起互相取暖,它们的体温并不会很快下降。当雏鸟全身都长出针状的羽毛后,你也不能再使用这个方法,因为这时已经无法接触到雏鸟赤裸的皮肤。当然,长出羽毛的雏鸟可以适应更低的温度。 如果几个雏鸟在暖箱里缩成一团,挤在一起。它们可能感到冷了。无论是浑身绒毛的雏鸟还是已经长出针羽的幼鸟都是同样的情形,如果它们感到很舒服,那么就很少与同伴有身体上的接触,如果感到寒冷,它们会挤在一起取暖,使身体的热量不致流

龟蛋孵化的一些问题

龟蛋孵化的一些问题 龟蛋孵化要注意很多问题 乌龟产下蛋后我们需要对它进行孵化,孵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现在大多以人工孵化为主,这就更考验我们饲养着的技术,成功孵化出小龟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如果失败了,我们也要从中吸取教训。 一、孵化方法 目前,国内龟的孵化方法主要有自然孵化、人工孵化、室内恒温孵化和无沙孵化。 1、自然孵化:龟产卵后,不取出卵,凭借自然界的光照、雨水而产生的温度、湿度进行孵化。 2、人工孵化:龟产卵后,将龟卵取出,移人容器中,适当加温、保湿进行孵化。 具体操作方法为:选择大小合适的木箱、陶缸。将清洗消毒曝晒厚的沙置于容器或孵化房内,配置温度计、湿度计、海绵或纱布若干。将收集到的龟卵平放在沙上,每个卵之间相隔2厘米,卵上覆盖3--5厘米沙土,最上层铺盖海绵(将海绵浸泡水后,用手轻轻挤出部分水)。温度控制在22--33°C之间,沙土湿度控制在8%~12%。日常将容器移到室外照射阳光,增加温度,每天根

据沙的干湿情况泼洒水分。经过50~65天的孵化,稚龟将破壳而出。在孵化过程中,避免容器碰撞,预防蚂蚁及鼠患。 3、室内恒温孵化:购置恒温孵化箱1台。配备27厘米X34厘米X8.5厘米(最好依据恒温箱的内部空间定做)的塑料箱或木箱1~3个。箱底铺2~4厘米的沙,将收集的龟卵平放在沙上,上层铺盖3~4厘米沙土,沙中插入温度计,便于掌握沙温。恒温箱的温度调为30C,箱中湿度控制在80%~90%。每天查看3~4次,并记录沙温,待孵化末期计算积温和出壳时间。 4、无沙孵化:无沙孵化方法是利用恒温箱,将卵直接放在一凹槽内,控制温度、湿度进行孵化。 二、要不要洗蛋? 市场上有专业的“洗蛋器”,可见洗蛋有它的道理。我的习惯是,只要能够观察蛋的变化,没有其他污染,我都不洗。如果要洗,请马上擦干,保持它的呼吸顺畅。你可以用同一窝蛋实验,一半洗、一半不洗,看看孵化结果有没有区别。 三、用什么孵化介质最好? 泥沙、蛭石、两者混合等都有人使用,我认为孵化成功主要取决于温度、湿度和透气性,不会产生细菌、霉变的,有助于孵化要素的材料都可以。最佳的孵化介质是“空气”,如果你可以把温度、湿度控制好,裸孵可能是最好的。

鹅的孵化技术

附三、鹅的孵化技术 鹅蛋的胚胎发育和外形特征。 一、鹅的胚胎发育:鹅作为卵生动物,胚胎发育包括以下两个阶段。 (一)胚胎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 卵细胞成熟后从卵巢脱落进入输卵管,在输卵管的喇叭部受精后,开始胚胎的早期生长发育,由于输卵管内温度事宜,受精卵在峡部开始细胞分裂,由卵裂经囊胚期,知道原肠期形成外胚层和内胚层,当受精蛋产出体外时,由于外界气温较低,胚胎暂时处于休眠状态,发育停止,显然胚胎在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时间较短,发育仅是初步的。(二)孵化期中的胚胎发育 在适宜的孵化条件下,基本停止发育的胚胎又开始发育。到发育成雏鹅出壳为止的时间叫孵化期,鹅蛋的孵化期为31天,在孵化过程中,胚胎主要依靠胚膜吸收蛋内的营养物质,并通过胚膜,气室和蛋壳的气孔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通过不断的新陈代谢,完成其发育过程。鹅胚在孵化器内的发育,大致分为4个阶段。1、内部器官发育阶段在鹅蛋孵化的第1—6天,现在内胚层和外胚层之间很快形成中胚层,此后由这3个胚层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外胚层形成皮肤和羽毛,嘴,趾,眼,耳,神经系统以及口腔和泄殖腔的上皮等,内胚层形成消化道贺呼吸器官的上皮以及内分泌腺体等,中胚层形成肌肉,生殖系统,排泄器官。循环系统结缔组织等。2、外部器官形成阶段在鹅蛋孵化的第7—8天,胚胎脖颈伸长,翼,嘴明显,四肢形成,腹部愈合,全身覆盖有绒毛,趾出现鳞片。3、鹅胚逐渐生长阶段在孵化的第19—29天,由于蛋白全部被吸收利用,胚胎逐渐长大,肺血管形成,尿囊及羊膜萎缩,卵黄囊吸入腹腔,呼吸转为肺呼吸,并出现琢壳。4、出壳阶段鹅孵化的第30—31天,雏鹅纷纷破壳而出。 二、胚胎发育的主要外形特征 第一天胚盘明显扩大,明区呈梨型或圆形,器官原基出现,胚盘出现原条, 第二天出现血管,心脏形成并开始搏动。 第三天羊膜覆盖胚胎头部,可见到卵黄囊血管区,似樱桃状 第四天头部明显向左侧方向弯曲,与身体垂直,尾芽形成 第五天嘴、四肢、内脏和尿囊原基出现 第六天肉眼可见到尿囊出现 第七天胚体极度弯曲,初具鸟形 第八天眼球大量沉积黑色素 第九天出现口腔,尿囊明显增大 第十天羽毛原基遍及头、背、胸、腹等部,尾部明显。胚胎的肋骨、肝、肺、胃明显,四肢成形,趾间有蹼。 第十一天胸腔愈合 第十二天背部出现绒毛,嘴形成 第十三天嘴开始角质化 第十四天尿囊在锐端合拢 第十五天前肢形成翼,外耳道形成 第十六天腹腔愈合 第十八天全身覆盖绒毛,但头部尚不明显 第二十天眼睑合闭,头开始移向右下翼 第二十三天蛋白基本吞食完毕 第二十五天蛋黄开始吸入腹腔,开始睁眼 第二十八天蛋黄吸收完毕,开始琢壳 第二十九天开始出雏 第三十天大量出雏 第三十一天出雏完毕 三、胚膜的功能及胚胎的物质代谢 羊膜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胚胎的营养和呼吸主要是靠胚膜完成,胚膜的发育对胚胎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胚膜包括以下4种 (一)羊膜:羊膜在孵化的第2天开始形成,先覆盖胚胎头部,逐渐伸向胚体,然后包围整个胚胎,形成一个囊腔叫羊膜腔,羊膜内充满透明的羊水,羊水给胚胎早期发育提供水分,起着保护胚胎,防止胚胎粘连, 免受外界损伤和促进胚胎的运动等作用,羊水中含有大量的蛋白酶,能把蛋白分解成氨基酸,为蛋白进 入胚体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在孵化末期,羊水减少,羊膜贴覆于胚上,出壳后残留在壳膜上(二)卵黄囊膜:卵黄囊膜是最早形成的胚膜,在孵化的第2天开始形成,到第10天几乎包围整个卵黄,卵黄囊膜上分布很多血管,形成卵黄囊血液循环,胚胎通过卵黄囊膜血管吸收卵黄的营养物质,并在早期经 卵黄血管进行气体交换,雏鹅出壳前两天,卵黄囊膜随同未利用完的卵黄仪器被吸入腹腔,为出壳后的

LIFELINE 室外露天黄缘池的布置以及龟蛋的收集和孵化LIFELINE长篇--饲养与繁殖黄缘盒龟(之二)

再就是要说说产蛋区了。 在艺术上都讲究对比,比如绘画,讲究色彩对比、如黑白、青黄,也讲究冷暖对比,比如红(暖)和蓝(冷);武术也有静和动的对比。在对比之下才更能体会到潜在的价值和强烈感知。就连小时候长相一般般的女同桌在班里一群恐龙的衬托下,我顿时觉得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生一样,她问我借个铅笔刀那会,我把铅笔刀给她一瞬间碰到她的手,居然鸡动了大半个月……后来大一点去杭州读书见过大城市里真正的美女后,顿时想,娘的,其实同桌也忒一般了吧……啊啊,又扯远了,其实我是想说,黄缘池的布置也要讲究对比。 怎么个对比法呢?上面说的晒背草丛区的泥土比较坚硬,又会被太阳直晒;而洼地区域又都是浅水,都不是黄缘会下蛋的地方,那么我们在真正要让黄缘下蛋的产蛋池,要布置得让黄缘一到就喜欢在这里产蛋。也就是对产蛋区的材质要与晒背草丛区、洼地区域区分开,产生强烈对比,让黄缘对比过晒背草丛区和洼地区域后,一爬到产蛋区就有一个强烈感觉:就这里了,老娘死都要在这里下蛋,别拦俺!!! 首先,黄缘喜欢上面有遮挡物的地方产蛋,产蛋区就搭个棚,为了不被光照直射产生温差,产蛋区顶头的棚上面还搭了个遮阴网,如下图:

下图:产蛋池四周也是硬土,必须夯实。

在选择产蛋区垫材方面,LIFELINE走过不少弯路,最开始用的是沙,因为沙上面容易在很短的时间内干燥,而下面却非常潮湿,对于在室外养殖的龟池来说因为露天用沙的话产蛋池甚至会积水,会把龟蛋闷死在里面,最关键的是龟特别是黄缘并不喜欢在沙上面产蛋。工人在沙上挖蛋也容易把蛋挖破,因为黄缘容易把沙压得很实。

后来使用过泥土,因为洒水后黄缘一爬就容易粘结成团,也不行。再后来用稻草盖住在沙或者土上保湿,还是不行,黄缘把蛋下在稻草里面,根本不埋了,这样的情况下龟蛋很容易让别的黄缘吃掉,那段时间老在稻草里看到蛋清,心疼啊。

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标准

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标准 说明 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共同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批准,自2007年2月2日正式施行。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本职业现阶段的水平和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作出明确的规定。 二、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要求,《标准》在体例上力求规范,在内容上尽可能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同时,尽量做到可根据科技发展进步的需要适当进行调整,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培训、鉴定和就业的实际需要。 三、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标准》的内容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 四、参加《标准》编写的人员主要有:吴健、杨泽霖、陆雪林、高玉时。参加审定的人员主要有(按姓氏笔画为序):云鹏、陈伟生、陈蕾、徐桂云、梁田庚、蒋桂芳、谢颜。 五、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原全国畜牧兽医总站、锦州医学院畜牧兽医学院、上海畜牧兽医总站、江苏省家禽研究所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忱!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家禽繁殖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种禽饲养、人工授精、孵化作业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四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一级家禽繁殖工(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室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感和实际操作能力,动作协调。视觉、听觉、嗅觉正常。

孵化技术

孵化技术 一、温度的调节 孵化机内控制系统,在入孵前已经校正,检验并已试机运转正常,一般不要随意更动。刚入孵时,开门上蛋引起机内热量散失以及种蛋和蛋架车吸热,机内温度会暂时降低,这是正常现象。待蛋温、盘温和机器温度相同时,机内温度就会恢复正常,这个过程大约历时数小时(3-8小时),这与季节、种蛋预热过程有关。暂时停电或修理引起的机温下降,也不必调整控温仪表。只有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机温偏低或偏高0.5摄氏度以上时,才予以调整,并密切关注温度变化情况。 每隔半小时观察门表温度一次,每隔2小时记录一次温度。如果能掌握眼皮感温(把种蛋放在眼 家禽孵化的温度 在家禽孵化中,种蛋质量是内因,孵化温度是主要的外因,只有合格的种蛋才能孵出健康的雏禽,而有了合格的种蛋,没有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也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禽。 孵化时的控温标准与家禽的品种、蛋的大小、孵化机类型和孵化季节有关。家禽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度内,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对于稍高于40.5度或稍低于35度,是非常敏感的,超过3小时,胚胎就会大批死亡。 孵化控温技术 1、“蛋温”和“给温”的区别:孵化温度分“蛋温”和“给温”,“蛋温”是指种蛋的表面温度,“给温”是指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目前在孵化工作中,有两种控温方法,一种是测控机内空间温度即“给温”,一种是测控“蛋温”。 2、测控机内空间温度的孵化方法:过去生产的孵化机,温度传感器都是固定在机内空间里,只能测控机内空间温度。但是种蛋在孵化的过程中,“蛋温”和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刚开始孵化时,种蛋不能产生温度,要想达到“蛋温”38度,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需要达到39度才行,随着胚胎日龄的增加,胚胎渐渐产生了体温,这时候想保持“蛋温”38度不变,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就需渐渐降下来,到了孵化后期,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降到37度,蛋温就能达到38度以上。所以使用这种孵化机,要不断调整孵化机内空间的温度,才能达到种蛋的需要。另外,每台孵化机内的温度均匀度和均温风机的风速等参数都不一样,所以孵化人员不但要有孵化经验,还要对所使用的孵化机有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