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记录书写规范—重点要求汇总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重点要求汇总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重点要求汇总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重点要求汇总

护理记录该怎么写?每个科室每个病人都不一样,也没有固定的模板,作为新护士,我们要怎么写?护理文书重要的不是写,而是如何观察和做,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病情变化等,给患者提供哪些治疗及适宜的护理服务,将我们看到的,做到的如实记录。本文集中整理了护理记录书写的重点,以供参考。

(一)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1.清晰

护理文书书写应字迹工整,清晰可辨。

2.及时

为避免记忆错误或遗漏,应在事件发生后及时记录,如果因各种原因未及时记录,应由责任护士当班完成补记。

3.有序

护理文书应当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客观记录。

4.规范

护理文书记录中应遵守以下书写规范:

(1)护理文书应由医院注册护士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记录人应为所记录内容的执行人。

(2)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所书写护理文书的责任,实习护生、试用期护士、进修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应由本医院注册护士审阅、修改、确认并共同签名,形式如下:学生/老师)。

(3)纸质护理文书应按要求用蓝/黑或红色钢笔/签字笔书写,不应使用铅笔及可涂擦笔。

(4)护理文书中的日期和时间应采用阿拉伯数字,24 小时制。(5)计量单位应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6)护理文书书写应使用中文,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使用外文。

(7)护理文书记录应使用规范医学术语。

(8)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别字时,应用同色双横线划掉,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在出错最后一个字右上方注明修改时间和修改人签名。不应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字迹。

(9)护理文书的每一页上均应有患者的识别信息,如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病案号等。

5.准确

(1)记录内容的表述应清楚准确,不应使用模糊不确定的描述,比如:比如:“多饮水”应记为“2 小时内饮水不少于 1000ml。(2)记录时间应与实际执行时间一致;与其他医疗文件内容一致,互相补充,不应有矛盾。

6.客观、真实

(1)记录内容应描述患者的客观信息,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交谈、体格检查获得的信息,不应有主观的推测、判断,禁止伪造。(2)记录内容应反映患者接受的真实照护,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7.完整

(1)记录内容应体现患者病情变化和治疗护理的动态变化过程。(2)记录内容应反映护理程序的全过程,体现护理问题的解决思路和过程。

8.以患者为中心

护理文书应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记录内容应体现患者病情变化、健康需求及护士给予的照护等。

二、不同护理文书书写要求

(一)体温单

体温单用于记录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及其他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室、入院日期、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后天数、体温、脉博、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住院周数等,有条件的医院亦可将疼痛评估结果记入体温单。主要由护士填写,住院期间体温单排列在病历最前面。

1. 体温单书写的基本要求

(1)体温单应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2)体温单的眉栏项目、日期及页数均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各眉栏项目应填写齐全,字迹清晰。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3)在体温单 40~42℃之间的相应格内用红色笔纵式填写入院、分娩、手术、转入、出院、死亡等项目。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 24 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死亡时间应当以“呼吸心跳停止于 X 时 X 分”的方式表述。

(4)体温单的每页第 1 日应填写年、月、日,其余 6 天不填年、月,只填日。如在本页当中跨越月或年度,则应填写月、日或年、月、日。

(5)体温单34℃以下各栏目,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

(6)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7)手术当日写 0,次日开始计数,连续填写 14 天;如在 14 天内又做手术,则第二次手术日数作为分子,第一次手术日数作为分母填写。

例:第一次手术 10 天又做第二次手术,即写 10(2),1/11,2/12,3/13,4/14,第一次手术写到 14 天止;如在第一次、第二次手术 14 天内又做第三次手 - 4 - 术,则将第二次手术天数作为第三次手术天数的分母进行填写,如在第一次手术第 12 天、第二次手术第 2 天又做第三次手术,即写 2/12(3),1/3/13, 2/4/14,3/5,4/6,……。体温单换页后只记录最近一次手术天数,其他手术天数不再记录。

(8)患者因做特殊检查或其他原因而未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时,应补试并填入体温单相应栏内。患者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者,其外出期间,在体温单 40~42℃之间的相应格内用红色笔纵式填写“不

在”两字,护士不测试和绘制体温、脉搏、呼吸,返院后的体温、脉搏与外出前不相连。

(9)体温在35℃(含35℃)以下者,可在35℃横线下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写上“不升”两字,不与相邻两次测试的体温相连。

2.体温的记录

(1)体温曲线用蓝色笔或碳素墨水笔绘制,以“×”表示腋温,以“○” 表示肛温,以“● ”表示口温。

(2)降温 30 分钟后测量的体温是以红圈“○”表示,再用红色笔画虚线连接降温前体温,下次所试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3)与上次测量记录的体温相比,体温骤然上升(≥1.5℃)或突然下降(≥2.0℃)者要进行复试,在体温右上角用红笔划复试标号“√”。

(4)常规体温每日 15:00 测试 1 次。当日手术患者 7:00、19:00 各加试 1 次;手术后 3 天内每天常规测试 2 次(7:00、15:00)。新入院病人,即时测量体温 1 次,记录在相应的时间栏内。(5)发热患者(体温≥37.5℃)每 4 小时测试 1 次。如患者体温在38℃ 以下者,夜间体温酌情免试。体温正常后连测 3 次,再改常规测试。

3. 脉搏的记录

(1)脉搏以红点“● ”表示,连接曲线用红色笔绘制。

(2)脉搏如与体温相遇时,在体温标志外画一红圈。如“×○”、“◎”、“⊙”。

(3)短绌脉的测试为二人同时进行,一人用听诊器听心率,一人测脉搏。心率以红圈“○”表示,脉搏以红点“● ”表示,并以红线分别将“○” 与“● ”连接。在心率和脉搏两曲线之间用红色笔画斜线构成图像。

(4)脉搏过快,其数字不能在体温单上呈现时,可在 180 次/分横线下面用蓝黑或碳素笔写“过快”两字,不与相邻两次测试的脉搏相连,并将具体数字记录到护理记录单上。

4. 呼吸的记录

(1)呼吸的绘制以数字表示,相邻的两次呼吸数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上下错开填写在“呼吸数”项的相应时间纵列内,每一页第 1 次呼吸应当记录在上方。

(2)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以○R 表示,在“呼吸数”项的相应时间纵列内上下错开用蓝黑笔或碳素笔画○R。

5. 血压的记录

(1)血压应当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

(2)入院时应测量血压并记录。住院期间每周至少 1 次。手术前后均应测量血压,记录于体温单相应栏内。持续监测血压,每日记录两次,根据病情需要确定记录的时间。

(3)如为下肢血压应当标注,如:140/80mmHg(下肢)。

6.大便的记录

(1)应在每日常规测试体温时询问患者 24 小时内大便次数,并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填写。

(2)用“*”表示大便失禁,用“ ”表示人工肛门。

(3)服用导泻剂或灌肠后大便 1 次,应在当日大便次数栏内记 1/E,大便 2 次记 2/E,无大便记 0/E,1 2 /E 表示自行排便 1 次灌肠或服用导泻剂后又排便 2 次,依此类推。当大便次数无法或无需记数时,记录为*/E。

7.尿量的记录

(1)可根据病情需要和医嘱要求进行测量并记录。

8.体重的记录

(1)体重应当按医嘱或者护理常规测量。

(2)入院当天测量体重并记录,住院期间每周至少 1 次。

(3)入院时或住院期间因病情不能测体重时,分别用“平车”、“轮椅” 或“卧床”表示。

9.身高

可根据病情需要和医嘱要求进行测量并记录。

10.其他

如腹围、24 小时痰量、呕吐量、引流量等项目,可根据病情需要和医嘱要求进行测量。

(二)医嘱单

医嘱单是医生开写医嘱所用,也是护士执行医嘱的依据。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

1.医嘱由医师直接书写在医嘱单上或输入微机,护士不得转抄转录。

2.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护士签名。临时医嘱单内容包括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等。

3.医嘱内容及起始、停止时间应当由医师书写。医嘱内容应当准确、清楚,每项医嘱应当只包含一个内容,并注明下达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使用红色笔标注“取消”字样并签名。

4.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核对无误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

5.医嘱必须经医生签名后方为有效。

(三)入院护理评估记录

入院护理评估记录是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通过观察、交谈、测量、体格检查、查阅记录及诊断报告方式,评估患者与护理相关的健康资料,并对资料归纳分析而成的记录。

1.入院护理评估记录的基本要求

(1)评估内容应包括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情况,体现整体护理理念。

(2)书写内容应基于循证、可靠;对患者诊治有价值,能作为制定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的基础。

(3)入院护理评估记录应由责任护士当班完成。

2.书写内容及要求

(1)患者一般情况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时间、入院医疗诊断等内容。

(2)现在健康状况及生理功能按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录主要症状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程度、缓解或加剧因素、演变发展情况以及伴随症状。

(3)日常状况及自理程度应包括进食与营养、休息与睡眠、排泄、活动与运动。

(4)心理社会状况

(5)症状严重程度以及风险评估

①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症状严重程度及风险评估。

②症状严重程度以及风险评估应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选择的评估量表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③症状严重程度以及风险评估的内容可根据患者病情及专科特点进行选择,可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a) 压疮风险评估;

b) 跌倒风险评估;

c) 营养风险评估;

d) 生理预警(MEWS)系统评估;

e) 疼痛严重程度评估;

f) 意识状态评估;

g)其他专科评估:如血栓/栓塞风险评估、卒中风险评估、APACHⅡ评分、自杀风险等。

(四)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是指继入院护理评估记录之后,对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实施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的真实、客观、及时、完整的连续性记录。

1.护理记录基本要求

(1)护理记录应体现整体护理理念,体现护理程序的基本方法,反映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2)应结合相应专科疾病护理特点、反映专业内涵。

(3)应根据病情需要决定记录频次,实时反映病情及治疗护理动态。(4)每一条护理记录的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5)护理记录的格式可根据专科特点设计为表格式。

(6)病危病重患者必须建立护理记录单,一般患者可根据病情需要做相应记录。

2.书写内容及要求

(1)患者病情评估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嘱,评估并记录生命体征、出入量及重点观察内容的变化情况。

(2)实施的护理措施应记录患者实施的主要护理措施以及措施的实施时间,包括病情观察、执行医嘱、各种专科护理措施、健康教育、沟通情况等。常规用药及治疗护理措施不需要记录,如常规使用抗生素、护理常规等。特殊用药及因病情变化而使用的临时用药,需记录用药原因、药物名称、用药时间、剂量、用法及用药后的反应等。

(3)各种特殊时点的护理记录:包括患者术前术后护理记录、转科/ 转院护理记录、出院护理记录、死亡护理记录等:

①术前护理记录:应重点记录病情观察、术前准备与核对情况、向患者交待的注意事项以及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执行情况等;

②术后护理记录:应重点记录患者返回病室时间及麻醉清醒状态、生命体征、伤口情况、术后体位、引流情况、术后医嘱执行情况及护理措施等;

③转科/转院护理记录:应记录转出日期、患者目前情况及注意事项等;

④出院护理记录:应记录出院日期、患者目前健康状况及出院指导等,应在患者出院 24 小时内完成。

⑤死亡护理记录:应记录对患者进行的临终护理和配合抢救经过。(4)出入量记录

①入量:包括食物含水量、每次饮水量、输液及输血量等。

②出量:包括尿量、呕吐量、大便、各种引流量等,除记录液量外,必要时还需记录颜色、性质等。

③根据排班情况每班小结出入量,大夜班护士每 24 小时总结一次,并记录在体温单的相应栏内。各班小结和 24 小时总结的出入量需用红双线标识。

(5)护理查房对危重、大手术、特殊患者进行查房时,应建立护理查房记录单,做好记录,内容应体现护士长、专科护士或护理组长的意见。

(6)护理会诊或讨论对有疑难护理问题的患者应进行疑难病例讨论或护理会诊,应建立护理会诊记录单,做好记录,内容应体现相关专科护士的指导意见。

(五)手术清点记录单

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士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

1. 用蓝黑、碳素墨水笔填写,字迹清楚、整齐,不漏项。

2. 眉栏内容包括患者姓名、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等。

3. 物品的清点要求与记录

(1)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须清点、核对手术包中各种器械及敷料的名称、数量,并逐项准确填写。

(2)手术中追加的器械、敷料应及时记录。

(3)手术中需交接班时,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要共同交接手术进展及该台手术所用器械、敷料清点情况,并由巡回护士如实记录。(4)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和缝合皮肤后,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台上、台下的器械、敷料,确认数量核对无误。

(5)清点时,如发现器械、敷料的数量与术前不符,护士应当及时要求手术医师共同查找,如手术医师拒绝,护士应记录清楚,并由医师签名。

4. 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在清点记录单上签全名。

5.术毕,巡回护士将手术清点记录单放于患者病历中,一同送回病房。

最新医疗护理记录书写规范资料

包头市九原区医院 医疗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一、护理记录书写的基本要求 1、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和。主要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患者护理评估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患者自理能力评估单、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单、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单、基础护理评估执行单、输血记录单、患者及物品交接记录、健康宣教指导表、手术护理记录单等。 2、护理记录书写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的问诊、查体、病情观察及实施医疗护理措施等医疗活动所获得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3、护理记录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护理记录书写应当使用黑蓝色中性笔(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夜班用红色中性笔书写)。 5、护理记录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病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6、护理记录书写应做到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不得涂改。 7、护理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避免重复书写,并由注册护士签全名,不许盖印章。 8、实习期或试用期的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记录,由注册的带教护士审阅合格后签名。

9、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护理文书的责任。修改和补充时用红色中性笔,修改人员应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修改应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10、因抢救急、危重病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文书的,需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1、护理记录书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通用外文缩写。表格内已注明单位的,记录时只填写数字,不必重复写单位名称。 12、护理记录纸张规格与医疗记录纸张规格相一致,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各种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一)体温单 体温单是用于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为主,以及患者入院时间、手术、分娩时间等其他情况的表格记录单,由电子病历生成。 1、内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病历号、出入院时间、转科时间、死亡时间、手术、手术日数、分娩、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小便次数、体重、过敏药物、出入量、住院周数、页码等。 2、记录要求: (1)住院周数、住院日数及日期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页码即为住院周数。日期栏、首页第一日写“—年—月—日”,其余日期自动生成。 (2)入院、出院、转科、手术、分娩、死亡时间等标记用红色字体记录在体温单40-42℃之间,纵向顶格书写,时间用大写,使用24小时时间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规范 一、记录内容 记录内容为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出入水量、各种治疗、处置和用药,患者病情和动态,护理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等。 (一)一般护理记录 1、新入院病人首次护理记录 “首次护理记录”写在书写日期同行居中,内容包括:病人入院时间、平诊、急诊、入院方式、入院时病情、主观资料(主诉)、客观资料(症状、体征)、生命体征、医嘱、护理级别、饮食、主要治疗原则、护理要点(重点观察内容)、护理措施、病人注意事项。有褥疮病人,详细记录、褥疮面积、部位、深度。 首次护理记录均应当班完成,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超过入院后8小时。 2、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单 记录病人一般情况(精神、神志、饮食、排泄)、生命体征、主观资料(主诉、症状、体征),根据病情提出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特殊用药及用药后反应(对护理措施落实情况、效果评价)。 一般情况一级护理1—2天记录一次,二级护理3—4天记录一次,三级护理5 —6天记录一次,病人病情变化随时记录,且具有连续性,护理措施要准确及时进行评价。 3、手术前护理记录

记录患者精神、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术前用药。 4、手术护理记录 应记录科别、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术中护理情况、术中所用器械和敷料数量点清,核对巡回护士、器械护士签全名。术中输血应有巡回护士按输血记录标准记录在一般护理记录单中。手术包合格证贴于手术记录单相应位置,(合格证:3M胶带指卡并注明手术包名称、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打包人)有专用护理记录表。 5、手术后护理记录 回房后即记录:手术时间、麻醉种类、手术方式、手术经过是否顺利、回房时间、麻醉清醒时间、卧位、生命体征、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切口是否有渗血、术后医嘱、治疗原则、护理级别、饮食种类、有无排气、排尿、病人主诉及处置、治疗后效果。 6、术后第一天至第三天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主客观资料,根据病情制定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并进行效果评价。 7、转科记录 转科者原科室书写“转科记录”于书写日期同一行居中,内容包括:病情、主诉、体征、请会诊理由、转入科室、离开病房时间。转入科室书写“转入记录”于书写日期同行居中,记录转入时间、科室,其余大致与首次相同。 8、住院不足24小时或死亡病人,应记录相应时间内病情变化, 抢救治疗措施,死亡时间或出院时间。 9、出院小结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我院护理文书的书写及管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适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遵照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参照省卫生厅下发的《病历书写规范》(2010版)并结合我院护理电子病历的运行情况,经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对2013年修订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进行了再次修订。 一、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要求 1.护理文书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清晰。 2.护理文书书写应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避免使用自编略语、俗语、习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3.护理文书的眉栏应逐项填全,具体内容根据患者病情等进行填写。 4.手写护理文书书写应当统一使用蓝黑墨水笔完成,字迹工整、清晰,内容简明扼要、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眉栏齐全。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句)时,应用同色笔双线横行划在错字(句)上,并将正确文字书写其后,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5.护理文书书写应当按照规定内容书写,并由国家注册护士签全名,盖章无效。 .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职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署全名。 .进修护士经护理部、科室考核合格报护理部备案后可独立书写护理文书,考核不合格者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职业的带教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全名。 .无职业资格护士签名时,格式为“老师/学生”。

6.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病历的,有关护士应当在抢救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7.护理文书书写的时间统一采用24h制,如下午2点则书写为14:00。 8.用电脑书写护理文书时应使用我院信息科统一制定的格式和字体,不得擅自变更,而且应对操作人员设置使用权限,操作人员对本人权限使用负责。书写时对同一患者的相同信息可以复制,但复制内容必须校对,不同患者的信息不得复制。二、护理病历书写的主要内容 1.体温单(电子版) 2.护理记录单(电子版) 护理记录单(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用) .母婴同室婴儿护理记录单 3、入院评估单(电子版) 入院护理评估记录单(内、外、儿科、妇科用); 产科入院护理评估记录单 4.输血安全记录单 5.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及预防护理措施记录单(评分<18分者建立此单) 6.住院患者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评估及预防措施记录单(评分≥4分者建立此单) 7.住院患者自理能力评估表(Barthel) 8.手术护理记录单 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 术中护理记录单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规范 第一部分护理记录单书写基本要求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1、书写规范要求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书写应当使用蓝色、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文字工整,字迹清楚,表达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不产生歧义或误解,否则,难以成为有效的医学证据。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书写者必须签全名。 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2、书写的时间要求: 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应当在患者住院后4小时内由当班护士当班完成。 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有关护理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3、书写频次的要求 病危患者应每班至少记录1次,病情变化或根据医嘱随时记录。 病重患者应根据医嘱或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4、错误修改问题 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常常成为法庭辩论的焦点。 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蓝色、蓝黑笔或碳素笔在错字上划双横线,然后在其右方书写正确的内容,并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辩。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上级护理人员审查、修改和补充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病历时,用蓝色、蓝黑笔或碳素笔在错误处划双横线,并将正确的内容书写在上方,注.明修改日期并签名,并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护理记录单书写的书写规范 5、冠签名问题

实习、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由经过本医疗机构取得合法资格并注册的护理技术人员审阅并冠签名。 进修护士应当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 ①接受进修的时间至少3个月以上。 ②进修2周以后由病房提出申请,护理部认定。 第二部分 护理记录单的填写说明 护理记录单的填写说明 1、护理记录单的适用范围 告病危、病重的患者。 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的患者。 需要观察某项症状、体征或其他特殊情况的患者。 护理记录单的填写说明 2、楣栏内容 科别、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住院病历号、入院日期,用蓝色、蓝黑、碳素笔填写齐全。床号若有异动,用“→”表示,如5→15 表示5床转至15床。

护理记录单书写内容及要求

护理记录单书写内容及要求 护理记录单(一般) 一般护理记录单是指护士遵医嘱和病情对住院患者从 入院到出院期间病情变化、护理观察、各种护理措施等客观 动态的记录。 1、书写内容:眉栏(科别、姓名、床号、ID号等);项目内容(日期、时间、生命体征、出入量、病情观察、护理 措施及效果、护士签名等)。 2、书写要求: (1) 每位新入院病人均建立护理记录单(一般)。 (2) 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各项目,如遇转科、转床时用箭头表示,格式按新护理四版常规。 (3) 准确记录日期和时间,具体到分钟,一般护理记录日夜间均使用蓝墨水笔书写,签全名。 (4) 按医嘱要求记录生命体征;一般护理记录单首次要有生命体征记录,与护理评估单一致。 (5)护理记录要体现专科个性化、客观、动态、连续性的 特点。每个时间段首行记录均空两挌。 (6)新入、手术、分娩、转科等,应在同一时间栏内简 述病情、处理经过及效果评价。 (7) 患者接受特殊检查、侵入性技术操作,应有相应的

内容记录。 (8) 一般护理记录单除首次、病情变化转单或转科时需 小结记录,其他时间段无需病情小结。 (9)医嘱改“特级护理”或者“病危”时,应及时转记到“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同时应在“一般护理记录单”的护理措施 和病情记录栏内记录转单的原因,并在最后一行上写“以下空白”四字签全名。页码不延续。 (10)电脑打印的护理记录单,护士要执行手工签名。 格式:张某某/ⅹⅹⅹ(手工签名)。 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 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 危重病情期间护理工作全过程的客观动态记录。 1、书写内容:眉栏(科别、姓名、床号、ID号等);项目(日期、时间、生命体征、出入量、病情观察、护理措 施及效果、护士签名等)。 2、书写要求: (1) 眉栏用蓝墨水笔填写各空白项目,不得有空项、漏 项。如遇转科、转床用箭头表示,格式按新护理四版常规。 (2) 护理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使 用规范医学术语,避免使用自编缩略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 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2017年护理文书书写要求规范

护理文书书写规 为进一步规我院护理文书的书写及管理,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促进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适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遵照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参照省卫生厅下发的《病历书写规》(2010版)并结合我院护理电子病历的运行情况,经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对2013年修订的《护理文书书写规》进行了再次修订。 一、护理文书书写的基本要求 1.护理文书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清晰。 2.护理文书书写应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避免使用自编略语、俗语、习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3.护理文书的眉栏应逐项填全,具体容根据患者病情等进行填写。 4.手写护理文书书写应当统一使用蓝黑墨水笔完成,字迹工整、清晰,容简明扼要、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眉栏齐全。在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句)时,应用同色笔双线横行划在错字(句)上,并将正确文字书写其后,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5.护理文书书写应当按照规定容书写,并由国家注册护士签全名,盖章无效。 5.1.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书写的病历,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职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署全名。 5.2.进修护士经护理部、科室考核合格报护理部备案后可独立书写护理文书,考核不合格者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职业的带教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全名。 5.3.无职业资格护士签名时,格式为“老师/学生”。 6.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病历的,有关护士应当在抢救后6小时据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范文

护理文书书写规范及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2.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 3.护理文书一律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书写。 4.护理文书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日期用年-月-日,时间采用24小时制,具体到分钟。 5.护理文书记录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 6.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7.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记录的责任。 8.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未取得护士资格证书或未经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由本医疗机构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护士审阅并签名,需修改时用红色笔修改并签名。 9.进修护士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认定其工作能力后方可书写护理文书。 二、体温单填画要求 1.体温单项目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2.各项目栏除特殊要求和说明外,均应使用同色笔书写。 3.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4.体温单填写、绘画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应重新书写。 【填写说明】

用正楷字体书写。 2.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 (1)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7-29)。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8-01),其余只填写日期。 (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3.生命体征绘制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1)体温 ①40℃-42℃之间的记录:用红色水笔在40℃-42℃之间以正楷汉字纵向顶格填写患者入院(急诊手术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书写可超过40℃,破折号占两小格,如“入院——九时十分”。急诊手术住院患者入院时间从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间算起,其他患者入院时间从到达病房办理住院程序时间算起。 ②体温符号:口温以蓝“●”表示,腋温以蓝“×”表示,肛温以蓝“○”表示。 ③每小格为0.2℃,按实际测量度数,用蓝色笔绘制于体温单35℃-42℃之间,相邻温度用蓝直线相连。新入院患者体温超过40℃,仍画在相应位置。 ④体温不升时,可将“不升”二字写在35℃线以下。 ⑤物理降温30分钟后、药物降温30分钟后至两小时内测量的体温以红圈“○”表示,画在降温前温度的同一纵格内,以红虚线(下降)或红直线(上升)与降温前温度相连,体温无变化时在降温前温度外画红“○”表示。 ⑥一般住院(含新入院)患者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发热、手术、病危(病重)、感染性疾病等患者按医嘱或专科护理常规处理。

护理.文件记录单书写规范和要求(2014新修订)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及要求 (2014年修订) 前言: 一、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 1.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2.护理文书均可以采用表格式。 3.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起执行。 二、卫生部印发的《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过程》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3号文件精神 1.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护理文书。 2.鼓励医院结合实际,采用表格式的护理文书 3.临床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件的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小时。 三、卫生部国家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通知【2010】125号 1.病历书写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2.住院病历内容包括(护理部分)体温单、医嘱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3.自2010年7月1日起执行。 四、《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护理质量评价内容

1.涉及中医护理工作落实的要素质量、过程质量、终末质量。 2.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的落实。 3.中医专科的护理质量,包括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等方面护理实施情况。 4.中医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情况。 5.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清点记录、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 新规范指导思想:护士全面减负---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一、护理文件书写的基本要求 护理记录单是记录患者住院期间生命体征、病情观察及各项护理活动等的客观资料,是医疗文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法律效力,应严肃对待,认真保管。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及06版《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要求,为切实减轻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和格式规范如下: 1.护理文书应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推行表格 式护理病历书写。 2.护理文书应由在本医疗机构注册的执业护士书写并签名。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能单独签名,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总结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总结 1、一般要求: ①页面清洁,字体工整,表述准确,语句通顺,重点突出,涂改符合要求,无错别字,签全名。 ②记录客观、真实、准确、完整、使用医学术语,体现专科特点,符合护理常规要求。 ③危重病人要准确记录每一单位时间内的病情动态变化,时间具体到分钟,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主诉、症状、体征、处治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 ④护理级别书写次数要求记录 一级护理病人1~2记录一次 二级护理病人3~4记录一次 三级护理病人5~6录一次 如遇病情变化或有特殊检查治疗,饮食种类改变随时记 注意:评估时相应时间栏内应记录生命体征 ⑤首次护理记录应与当班完成,出院时有小结。 2、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新入院病人应记录:时间、生命体征、入科方式、主诉、症状、体征主要病情等,主要治疗原则、处置情况、护理级别、饮食。 3、危重病人要准确记录每一单位时间内的病情动态变化,时间具体到分钟,记录内容包括:病人主诉、症状、体征、处治措施和效果,以及特殊检查、治疗,护理措施等。 4、另外:特殊检查(与疾病诊断有直接帮助的)要记录,例如,病理结果示××,胃镜示××,彩超示××,CT示××。 5、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原则上是有护理措施就得有效果评价。 护理措施就是护士按照护理常规要求,为病人采取的有助于减轻病人痛苦,帮助疾病恢复的一种有效的措施。例如: (1)定时翻身,按摩受压皮肤,预防褥疮发生。 (2)半坐卧位有利于口腔、颈、胸、腹部手术;心、肺疾患出现呼吸困难 (3)发绀后,呼吸衰竭、气胸; (4)头高位有利于脑出血恢复期,神经外科手术后病人(一般病人)15~30°。 (5)平卧位,适用于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胸、腰、椎手术后,疝修 (6)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平卧位,患者抬高30~40°等。 (7)发烧病人物理降温均属于护理措施。 6、出入液量记录:正常人每天液体摄入量与排出量保持动态平衡,当病人休克、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或患有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腹水等疾病时,需记录病人昼夜摄入和排出液量,成为了解病情、协助诊断、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因此护士必须及时准确地做好这项工作。 7、记录内容与要求: (1)每日摄入量:包括每日饮水量、输液量、输血量,记录要准确,病人饮水容器应固定,并测定容量。固体食物应记录其单位数目,如馒头两个,米饭一碗50g等。 (2)每日排出量:包括粪便和尿量。对尿失禁的病人,应给予接尿措施或留置尿管;能自行排尿者,可记录每次尿量,24h计总量。此外对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吸出液、胸腹腔吸出液、呕吐液、伤口渗出液、引流的胆汁等,也应作为排出量加以测量和记录。 8、记录方法: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夜班护士按规定时间(07:00)总结24h的出入液量并用蓝钢笔填写在体温单的专栏内。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 (一)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是病历的组成部分。 (二)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三)时间以24h计,如上午7时写作7:00,午效12时写作24:00,午夜12时1分则写第2天的日期0:01。上午7时至下午7时的记录用蓝笔书写,下乖7时至次晨7明的记录用红等书写。 (四)书写时使用中文或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使用外文。计量单位书写准确,如mmHg、mmol/L、u/L等。 (五)护理记录(入院评估、一般/危重护理记录)、手术护理记录随病案长期保存 (六)书写护理记录应当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名通顺,标点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在字上划双线,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每页修改字数超过3个重新记录。 (七)护理记录按照规定内容书写,每班由注册护士签字:实习护士书写的记录,应当由带教注册护士审阅签名;进修护士应由护理部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认定后书写各种护理记录。 (八)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护理记录的责任,修改时用红笔在字上划双线,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保持原记录清楚可辨。每页修改字数超过3个重新记录。 (九)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二、入院评估 (一)楣栏填写完整,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ID号等。入院方式可填写:门、急、行走、推车、抱入、转入等。 (二)各项评估内容由护士通过与患者或家属交谈和查体取得资料,可与医师共同询问病史。简要病史、主诉+现病史+专科阳性检查结果。 (三)用蓝黑墨水填写,在相箱的项目后用“√”表示,无内容者填写写“无”。所有阳性表现均用红笔在其后打“√”注明。 (四)既往史用蓝笔书写 (五)有过敏史、过敏源用红笔书写。 (六)饮食禁忌是指患者入院前不能食用食物,如肉、蛋白、虾或是有民族信仰的忌食。 睡眠、营养状况、饮食习惯+嗜好+过敏史、家族史写入院前,其余写院后。 (七)入院评估在病人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夜班急诊入院的病人可在24小时内完成。评估后签名并填写评估时间。 三、护理记录 (一)每位入院患者均须建立护理记录,查体患者例外(查体中发现问题并有处置的进行补记)。 (二)护理记录应包括:日期、时间、生命体征、出入液量、病情观察和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 (三)病情观察和护理措施及效果记录要求:及时、准确、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医学术语正确,护理措施要体现时效性,做什么记什么。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特殊检查、用药或处置等以“D、I、O、T”形式随时记录,其内容要突出主要观察内容和专科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一、书写的方法及具体要求 (一)所有住院病人护理记录均要建立护理记录单(一般或危重)。 1.危重、一级护理、医嘱心电监护病人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2.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填写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 3.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病人因病情变化或手术改一级护理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上注明病情遵医嘱改一级护理并改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 4.一级护理转二级护理或医嘱停止心电监护后在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上注明病情转归情况遵医嘱改二级护理并改用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参照样例) (二)护理记录单必须由有执业证的护士书写并签全名。 (三)时间的书写:应是书写者提笔开始书写的时间,不能提前或拖后,要事实求是,一天内只写一次日期即可,其它只写具体时间。 (四)格式的书写:按照记录单相关对应内容填写,眉栏所有项目及页码不能空缺。(五)统一使用黑色签字笔,做到文字工整,字体大小尽量保持一致,字迹清晰,不能龙飞凤舞,不易辨认,即使是签名也要整齐划一,不能随意行事,不得涂改,若出现错字时,应用原笔在错字的上方划双横线,将正确的字写在上面,不必因一两个错字将整页重新抄写。一页内涂改三处应重新书写,代抄者要保留原稿,一并放入病历中,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特别是关键数据有涂改或不清,如抢救时患者的心率、血压、死亡的时间等,在法律上易引起争议。 (六)护理记录单应存放在病历夹中,书写后归位,以免溅到水渍、污渍。 (七)记录频次原则上随病情变化及时记录。所有患者均要求入院首次记录在入院1小时内完成,危重患者书写更要及时(半小时内完成)医嘱未开记出入量不用记出入量。 1.一级护理患者至少每半小时巡视一次,每2小时记录一次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心电监护者每小时记录一次监护仪所示(体温/呼吸/血压/心率/心跳节律/氧饱和度);表格未含的特殊护理措施,伤口敷料如果有渗血渗液、伤口换药、管道新置、脱落重置、更换、拔管等在病情观察及措施栏内注明,白班、夜班至少各记录一次。遇特殊情况(临时降压、止痛、急诊检查等)随时记录。 2.所有外科术毕回病房患者当时、回房隔半小时、回房隔1小时、回房隔2小时(如15:00术毕回病房,则15:00;15:30;16:00;17:00)测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二级护理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改每4小时测生命体征并记录至术后24小时后改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要求。术后一级护理、心电监护病人按照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要求。 3.二级护理至少三天记录一次。 4.二级护理的手术病人术前一天,术后当天、次日至少记录一次。 5.三级护理每周至少记录一次。 (八)护理记录中的诊断尽量用文字书写,如有特殊,且确实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用符号书写也可以,但是必须与医生病程记录一致。 (九)在护理记录单页数排序方面,危重与护理记录单互转时应该连续编排,不需要重新再编页数。 (十)首次护理记录、每页护理记录及出院记录护士长要在24小时检查审阅并签名。 (十一)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每页日期开始必须是年月日,当页跨月只写月日。 二、记录的内容 首次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管护士/值班护士(上午新收8-3负责;下午新收12-7负责;夜间新收当日夜班负责)书写的第一次护理过程的记录,要求在患者入院后4小时内完

一般护理记录书写规定(试行)

一般护理记录书写规定(试行) 一、记录的方法及要求 (一)所有住院病人护理记录均要建立护理记录单(一般或危重)。 (二)记录应遵循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合法等原则,使用医学术语、简单扼要,体现专科护理及专科疾病的特点。 (三)记录方法明确责任人,制定病室责任护士,除后勤护士,办公护士外均要分管病人,完成一般护理记录单。由当班护士在入院时间首次记录,并在入院当天17:00和次晨书写病情小结,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四)记录人员护理记录单必须由有执业证的护士书写并签全名,无证人员不能单独书写或签名,见习护士、无证人员书写的护理记录单必须由有执业证护理人员审阅、修改后画斜线签名,无证人员以分母签名,有证人员以分子签名。 (五)记录格式为表格式,分一般项目、专科项目、临时项目。打印出的电子病历,白班用蓝黑水笔签名,夜班用红笔签名,签名正确、清晰。 (六)记录时间:新入院患者每班都要求记录一般护理记录单,一级护理病情不稳定每班要有病情小结,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应在2天内记录一次,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6天记录一次,病情发生变化随时记录。二级护理稳定患者至少每四天有病情小结一次,对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每7天记录一次,病情发生变化随时记录。三级

护理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至少每7天记录一次。患者待手术期间,自入院之日起至术前一日至少记录2次,病情变化随时记录。产科、儿科除按本专业特点记录外,其记录原则应按上述内容执行。 (七)在护理记录单页数排序方面,危重与护理记录单互转时应重新编页数。 (八)首次病程、每页病程及出院记录护士长要在24小时检查审阅并签名。 (九)留存时间患者出院时一般护理记录单和其他护理文书装订留存,保留3-5年。 二、记录的内容 (一)首次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管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第一次护理过程的记录,要求在患者入院后4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的内容包括:1.入院时间、方式、诊断;2.入院时病情、主观资料(主诉不适症状)、客观资料(症状、体征);3.简要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过去史;4.生命体征;5.护理查体获得的阳性体征;6.生活自理情况(包括异常情况或残疾);7.护理级别;8.饮食要求;9.治疗、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10.评估,重要的告知项目、效果;11.各项检查宣教。及非凡交代等。 (二)住院过程记录住院过程记录的内容包括病情变化时患者的主诉,发生变化的生命体征,护理查体获得的阳性体征,针对病情变化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效果等。 (三)手术患者护理记录 1.手术前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精神、心理状态、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术前用药及睡眠情况。2.手术后护理记录回房后即记录:手术时间、麻醉种类、手术方式、手术经过是否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护理记录是指在病人入院至出院期间,护士按照护理程序及遵照医嘱,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过程的客观、真实、动态的记录。 (一)护理记录包括一般病人护理记录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一般病人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一般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危重病人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病人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 (二)护理记录单应有病人姓名、病区(科室)、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床号、页码、记录日期和时间等一般项目。时间记录首次及遇新年时,应有年、月、日、时、分,以后记录月、日、时、分,书写形式为“年—月—日—时(分)。” (三)记理记录的主要内容应反映病人的客观病情变化、实施的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 (1)病人的客观病情:包括病人主诉、护士观察和测量到的病人身心整体情况、病人及家属的要求、其他重要检测数据等。危重病人的护理记录还应根据医嘱或病情,记录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护理措施:是指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及医嘱对病人实施的护理、宣教的有关注意事项及健康教育主要内容等。 (3)护理效果:是指护士采取护理措施和执行医嘱后病人的身心整体反应及效果,包括病人的主观表述和护士观察到的客观变化。

(4)住院病人不同时段的护理记录: ①入院护理记录:是指病房护士对新入院病人的护理记录,包括入院护理评估和首次护理记录两部分。入院护理评估记录必须在班内完成。a.入院护理评估须记录在入院护理评估单上。入院护理评估单是用于收集、评估新入院病人有关情况的记录单,应反映病人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情绪反应、家庭情况、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过敏史等内客,以作为对病人住院期间提供护理活动的参考和指南。护士通过交谈、观察、身体检查、查阅记录等方法收集资料并记录,如遇病人有过敏史,必须在入院护理评估单上注明为何种药物或物品过敏及变态反应的表现。对预计住院期短(少于5天)的轻病人,护士不必书写入院护理评估单,但应将入院时评估的主要内容反映在首次护理记录中。b.首次护理记录应书写在护理记录单上,内容包括入院后的主要治疗和护理处置,入院护理评估单中未涵盖的反映病人身心情况的内容,以及需要向下一班交代的主要事项等。 ②日常护理记录:是指对住院期间病人的经常性、连续性的护理记录,由病房护士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日常护理记录应根据医嘱和病人病情情况决定记录频次。病情稳定的一般病人每周记录1-2次;遇病情有变化或不稳定时,应每班记录或随时记录;危重、大手术后3天内及病情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应根据医嘱和病情及时书写危重病人护理的记录,记录频次视病情需要而定。 ③手术前后护理记录:是指病房护士对手术前、手术后病人的护理记录。a.手术前护理记录应重点记录病人拟行手术名称、病情和心

一般护理记录单书写方法

护理记录单书写规范和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根据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在医疗机构推行表格式护理文书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25号)文件要求制定本规范。 2.护士需要填写、书写的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病危(病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 3.护理文书一律使用蓝黑或碳素墨水笔书写。 4.护理文书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日期用年-月-日,时间采用24小时制,具体到分钟。 5.护理文书记录内容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 6.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正确。 7.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记录的责任。 8.实习护士、试用期护士、未取得护士资格证书或未经注册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应由本医疗机构具有合法执业资格的护士审阅并签名,需修改时用红色笔修改并签名。 9.进修护士由接受进修的医疗机构认定其工作能力后方可书写护理文书。 二、体温单填画要求 1.体温单项目分为楣栏、一般项目栏、生命体征绘制栏、特殊项目栏。

2.各项目栏除特殊要求和说明外,均应使用同色笔书写。 3.数字除特殊说明外,均使用阿拉伯数字表述,不书写计量单位。 4.体温单填写、绘画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应重新书写。 【填写说明】 1.楣栏项目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病历号(或病案号)、入院日期,均使用正楷字体书写。 2.一般项目栏包括:日期、住院天数、手术后天数等。 (1)日期:住院日期首页第1日及跨年度第1日需填写年-月-日(如:2010-07-29)。每页体温单的第1日及跨月的第1日需填写月-日(如08-01),其余只填写日期。 (2)住院天数:自入院当日开始计数,直至出院。 (3)手术后天数:自手术次日开始计数,连续书写14天,若在14天内进行第2次手术,则将第1次手术天数作为分母,第2次手术天数作为分子填写。 3.生命体征绘制栏:包括体温、脉搏描记及呼吸记录区。 (1)体温 ①40℃-42℃之间的记录:用红色水笔在40℃-42℃之间以正楷汉字纵向顶格填写患者入院(急诊手术入院)、转入、手术、分娩、出院、死亡等。除手术不写具体时间外,其余均按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转入时间由转入科室填写。书写可超过40℃,破折号占两小格,如“入院——九时十分”。急诊手术住院患者入院时间从患者进

护理记录单书写内容及要求

护理记录单书写内容及要求 护理记录单(一般) 般护理记录单是指护士遵医嘱和病情对住院患者从 入院到出院期间病情变化、护理观察、各种护理措施等客观动态的记录。 1、书写内容:眉栏(科别、姓名、床号、ID 号等);项 目内容(日期、时间、生命体征、出入量、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护士签名等)。 2、书写要求: (1)每位新入院病人均建立护理记录单(一般)。 (2)用蓝墨水笔填写眉栏各项目,如遇转科、转床时用箭头表示,格式按新护理四版常规。 (3)准确记录日期和时间,具体到分钟,一般护理记录 日夜间均使用蓝墨水笔书写,签全名。 (4)按医嘱要求记录生命体征;一般护理记录单首次要有生命体征记录,与护理评估单一致。 (5)护理记录要体现专科个性化、客观、动态、连续性的特点。每个时间段首行记录均空两挌。 6)新入、手术、分娩、转科等,应在同一时间栏内简 述病情、处理经过及效果评价。 (7)患者接受特殊检查、侵入性技术操作,应有相应的

内容记录。 (8) 般护理记录单除首次、病情变化转单或转科时需 小结记录,其他时间段无需病情小结。 (9)医嘱改“特级护理”或者“病危”时,应及时转记 到“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单” ;同时应在“一般护理记录单的护理措施和病情记录栏内记录转单的原因,并在最后一行 写“以下空白”四字签全名。页码不延续。 10)电脑打印的护理记录单,护士要执行手工签名。 格式:张某某/ xxx(手工签名)。 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危重症患者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 危重病情期间护理工作全过程的客观动态记录。 1、书写内容:眉栏(科别、姓名、床号、ID 号等);项目(日期、时间、生命体征、出入量、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护士签名等)。 2、书写要求: (1)眉栏用蓝墨水笔填写各空白项目,不得有空项、漏项。如遇转科、转床用箭头表示,格式按新护理四版常规。 (2)护理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使用规范医学术语,避免使用自编缩略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护理记录单书写规范

护理记录书写规范护理记录是指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记录日期和时间、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出入量,以及根据专科特点需要观察、监测的项目、护理措施及效果、护士签名、页码等。日间、夜间均用黑色水性笔记录。 (一)适用范围护理记录单适用于所有住院、急诊留观患者;病情稳定患者使用《一般护理记录单》, 危重患者使用《危重护理记录单》。ICU患者填写“ ICU护理记录单”。产科使用《产程护理记录单》,《产后护理记录单》。新生儿使用《新生儿护理记录单》。 (二)基本原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记录病情观察、执行医嘱和落实护理措施等情况,即“做什么,写什么”。也就是说,护理记录单的内容只限于客观记录,不包括病情的分析与讨论。护理记录要体现“实时性”,即在完成护理观察、评估或措施后立即书写,要求随时发生随时记录,记录简明扼要,清晰动态,连续而不重复。记录者要求谁执行、谁记录、谁签名。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三)记录时限与频率要求 1. 病重(病危)患者要求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记录根据医嘱进行,如医嘱未明示,按每2 小时记录一次,实施心电监护者按每1小时记录一次,遇病情变化应根据病情严密监测并记录于单内。 2. 非病重、病危患者,根据医嘱要求和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记录。 3. 对特殊患者,如新生儿、老年高危患者、手术后患者、分娩、病情不稳定或病情随时发生变化、接受特殊药物或治疗检查、潜在走失、自杀分险、有投诉倾向的等特殊患者,护士需要连续密切观察病情,并准确记录落实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护理组长或护士长需及时审核护理记录并签名。 4. 血压的测量频次要求, 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 QD: 06:00 BID:06:00 14:00 TID:06:00 10:00 14:00 QID: 06:00 10:00 14:00 20 :00

医疗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医疗护理记录书写规范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包头市九原区医院 医疗护理记录书写规范 一、护理记录书写的基本要求 1、护理记录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和。主要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患者护理评估记录单、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患者自理能力评估单、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单、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单、基础护理评估执行单、输血记录单、患者及物品交接记录、健康宣教指导表、手术护理记录单等。 2、护理记录书写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病人的问诊、查体、病情观察及实施医疗护理措施等医疗活动所获得的有关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整理形成医疗活动记录的行为。 3、护理记录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4、护理记录书写应当使用黑蓝色中性笔(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夜班用红色中性笔书写)。 5、护理记录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病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6、护理记录书写应做到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不得涂改。 7、护理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避免重复书写,并由注册护士签全名,不许盖印章。 8、实习期或试用期的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记录,由注册的带教护士审阅合格后签名。

9、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护理文书的责任。修改和补充时用红色中性笔,修改人员应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修改应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10、因抢救急、危重病患者未能及时书写护理文书的,需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1、护理记录书写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通用外文缩写。表格内已注明单位的,记录时只填写数字,不必重复写单位名称。 12、护理记录纸张规格与医疗记录纸张规格相一致,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二、各种护理记录单书写要求 (一)体温单 体温单是用于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为主,以及患者入院时间、手术、分娩时间等其他情况的表格记录单,由电子病历生成。 1、内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病历号、出入院时间、转科时间、死亡时间、手术、手术日数、分娩、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小便次数、体重、过敏药物、出入量、住院周数、页码等。 2、记录要求: (1)住院周数、住院日数及日期均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页码即为住院周数。日期栏、首页第一日写“—年—月—日”,其余日期自动生成。

护理记录单标准书写

护理记录单标准书写 一、书写的方法及具体要求 (一)所有住院病人护理记录均要建立护理记录单(一般或危重(二)护理记录单必须由有执业证的护士书写并签全名,无证人员不能单独书写或签名,见习护士、无证人员书写的护理记录单必须由有执业证护理人员审阅、修改后画斜线签名,无证人员以分母签名,有证人员以分子签名。 (三)时间的书写:应是书写者提笔开始书写的时间,不能提前或拖后,要事实求是,一天内只写一次日期即可,其它只写具体时间。(四)格式的书写:首次或病程开头空二个字,以后书写空半个字空隙即可,上下不撞线、签名后应留有两个字的空隙。 (五)统一使用钢笔或签字笔,统一颜色,一张护理记录单上不能出现深蓝、浅蓝、深红、浅红的字迹。保持书面美观、赏心悦目。上午7时到下午6点59分用兰笔,下午7时到上午6点59分用红笔,应当文字工整,字体大小尽量保持一致,字迹清晰,不能龙飞凤舞,不易辨认,即使是签名也要整齐划一,不能随意行事,不得涂改,若出现错字时,应用原笔在错字的上方划双横线,将正确的字写在上面,不必因一两个错字将整页重新抄写。一页内涂改三处应重新书写,代抄者要保留原稿,一并放入病历中,不得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特别是关键数据有涂改或不清,如抢救时患者的心率、血压、死亡的时间等,在法律上易引起争议。 (六)护理记录单应存放在病历夹中,书写后归位,以免溅到水渍、污渍。 七)记录频次原则上随病情变化及时记录。一般情况下一级护理每天至少记录一次,二级护理至少三天记录一次,三级护理每周至少记录一次。 (八)护理记录中的诊断尽量用文字书写,如有特殊,且确实是国际统一规定的,用符号书写也可以,但是必须与医疗一致。 (九)在护理记录单页数排序方面,危重与护理记录单互转时应该连续编排,不需要重新再编页数。 (十)首次病程、每页病程及出院记录护士长要在24小时检查审阅并签名。 (十一)数字一律有阿拉伯数字及公认的英文缩写字母。 二、记录的内容 首次护理记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经管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第一次护理过程的记录,要求在患者入院后4小时内完成。首次护理记录的内容包括: 1、入院时间、入院方式、诊断; 2、主诉不适症状; 3、简要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过去史; 4、生命体征; 5、护理查体获得的阳性体征; 6、生活自理情况(包括异常情况或残疾); 7、护理级别; 8、医嘱饮食要求; 9、治疗、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 10、重要的告知项目、效果。不规范案例 2.4 5:30 以“冠心病、高血压3级(极高危险组)、心功能Ⅲ级”为诊断入院。右手有一静脉通路静滴5%GS 250ml、硝普钠30mg,30ug/min,入病房时液体剩余200ml。口唇发绀,双下肢轻度指压痕。自诉“喘,呼吸费力,不能平卧。”T36.0℃,P110次分,R30次/分,Bp200/110mmH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