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

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
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

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油墨

化学品英文名称:

企业名称:廣惠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東莞市沙田镇大坭管理區金和村

企业电话:-8線

传真:-5線

技术说明书编码:WC-013C

事故应急电话:120

第二部分物理及化学性

混合纯品

物质状态:■液态口固体口气体口粉末口糊状物

气味:具有刺激性醋酸正丁酯

沸点:126℃

比重:(水=1) (25℃)

水中溶解度:不溶于水

蒸气压:

第三部分火灾危害及防护装备资料

火灾:灭火材料:应用二氧化碳﹑干化学粉末、泡沫、砂、泥土或水雾(不可用水喷射)。

特殊灭火材料:应用泡沫或水雾。

防护装备: 1、喷油车间工人操作时应佩戴活性过滤口罩;

2、喷小工件或无模时应佩戴手套;

3、运搬时工人应佩戴塑料手套,可于室外空地进行;

健康危害资料第四部分.

进入人体之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吞食。

可能发生: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第五部分运搬储存方法

运搬储存方法:1、独立摆放于通风区域;

2、严禁烟火

3、工场内保持良好通风状态;

4、采取措施,防止静电发生;

5、用容器密封盛装。

第六部分紧急应变、泄漏及废弃物处理紧急

紧急处理及措施:1、皮肤接触:用清水及肥皂清洗接触部份,需干净弄污之衣物方可再用。

2、呼吸吸入:立即离开暴露现场,如已失去知觉,应送医疗,呼吸停止,应施行人工呼吸。

3、口部摄入:应即送医治疗。

4、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并至眼科医师处消炎及诊

治。

泄漏紧急应变措施:1、产品意外溢出时能采取之步骤:消除一切可能火源,例如火焰、火花。从该区域撤离人员。避免吸入其气体,并戴上能提供所需空气之呼吸器械,呼吸口罩只可在撤离时使用。

2、少量溢出:用沙或泥土吸收溢出之液体,然后移至安全地区,以待日后处理。

3、大量溢出:用沙或泥土防止溢出之液体蔓延,如溢出之液体进入下水道,则有爆炸或毒性之潜在危险;应立即通知有关当局(尤其消防局)。可能的话将溢出之液体转入糟罐以备日后回收或处理,否则按处置小量溢出的方法处理溢出之液体。

废弃物处理方法:废液转入糟以备日后由回收公司处理(选择处理及废弃方法时,应小心考虑各项安全守则并遵守本地现行之有关法例/法规)。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任何含有此类产品的工段不能雇佣有哮喘、过敏、慢性或周期性呼吸道疾病史的人。使用此产品的人员应服从适当的健康监督。任何含有此类产品的工段有与安全资料表第2节中所列物质相关的哮喘、过敏、慢性或周期性呼吸道疾病史的人员,只有在适当的医务监督下才能补雇佣。

任何含有此类产品的工段有与安全资料表第2节中所列物质相关的皮肤过敏问题的人员,只有在适当的医务监督下才能被雇佣。

蒸气密度大于空气,因此会沿着地面散播。蒸气还可能与空气形成易爆的混合气体。防止蒸气在空气中形成易燃易爆浓度,避免蒸气浓度高于职业暴露极限。此外,此产品只能在无裸露灯或其它火源的地方使用。电器设备必须按相应的标准做好保护。

保持容器密闭。远离热源,火星以及明火。避免使用打火工具。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避免吸入蒸气和雾。在储存和使用的区域禁止吸烟,饮食。有关个人防护用品请参阅第八部分。产品须存放于同原包装容器相同材料制成的容器中,或存放于其他同此产品兼容的容器中。受污染碎布的堆积物可能会引起自燃。良好的卫生标准加上经常并安全地清理废弃原材料会减少引起自燃和其它火灾的危险。

准备工作可能产生静电:在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时要保证接地线已接好。操作人员应该戴防静电鞋和服装,且地面必须为导电型的。

保持容器密封。应注意尽可能减少产品与空气中的潮气或水接触: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导致密闭容器内部增压。已使用过一部分的产品再次开罐时需特别注意。

建议施工方法:刷涂,绝对不要使用喷涂或滚涂。

储存注意事项:请参照标签指示。储存在凉爽、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火源及已开罐的容器要盖好且罐口朝上放置以防泄漏。禁止未经授权的使用。禁止吸烟。阳光直射。.

使用和储存时不可将油漆桶吊在吊钩上。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有害成份 TLV-TWA STEL(15分钟)

ppm mg/m3 ppm mg/m3

甲苯二异氰酸酯

酸酸正丁酯 150 200

醋酸乙酯 400 1440

TLV-TWA-门阈值时间平均值

STEL-短期暴露极限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中容器保持密封,生产车间保持良好通风。

暴露控制:所有用于对有害物质进行暴露控制的个防护设备包括呼吸防护设备必须根据当地法规要求选择

呼吸道防护:避免吸入蒸气,并保证工时通风良好。施工时须使用合适的呼吸器(经NIOSH/MSHA 认可)保护因子25*TLV。呼吸器的使用必须遵照当地法规和呼吸器生产高的使用说明,同时保证附近的人员也已戴好防护用品。

手的防护:佩戴全适的入手套以防护第二节所列物质。和异氰酸酯使用的安全手套的合适材料:为异丁橡胶(IIR)>=0.5mm,氟橡胶(FKM)>=0.4mm。

当皮肤暴露时,应向手套供应商询问使用此产品所须佩戴的手套型号用可使用次数。必须遵循手套供应商提供的关于使用,储存维护及更换方面的信息和指导。

眼的防护:在产品混合、施工以及清洗施工设备时必须戴合适的防眼用品。

皮肤的防护:在产品混合、施工以及清洗施工设备时必须穿防溶剂渗透服装和鞋,避免皮肤接触。.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过程中必须戴合适的手套、护眼设备呼吸器。重涂前的表面处理必须使用湿磨工艺。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透明液体

PH值:无资料

熔点(。C):不适用

相对密度:

沸点(。C):不适用

相对蒸气密度:不适用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C):14。C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引燃温度(。C):无资料

爆炸下限%(V/V):约%

溶解性:不和水混容.和水起反应,释放二氧化碳并形成一种不可溶解的惰性固体。

主要用途:

此产品仅限专业人员使用,为三组份产品的一个组份(详见产品技术说明书)。混和或反应后的

产品仅限使用漆扫施工(绝对不要使用喷涂或滚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氧化物,强碱或强酸

避免接触的条件:极端的温度。

聚合危害:不会发生。

分解产物:暴露于高温处可能会产生危险的分解物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烟和氮的氧

化物.

此产品会与水缓慢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在密闭容器中,累积的压力可能使容器变形、漏气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使容器炸裂。

为防上蒸气在空气中形成可燃的浓度,必须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如有需要可排气通风。干的多余喷涂物、受沾污的碎布等的堆积物可能会导致自燃。良好的卫生标准加上经常产并安全地清理废物会减少此类危险的发生。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此产品还不具备实验数据,但它已根据惯例被 Dangetous Preparations Directive

进行评估并对其毒性危险进行分类。此项评估考虑到由于长期或短期经口,吸入及皮肤暴露和眼睛接触此物质而造成的立即的,延时的以及慢性的影响。详细资料请参考第3部分的危险性分类急性毒性:无资料

刺激性:过度接触蒸气会刺激眼睛和呼吸系统,浓度过高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产生睡意,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失去知觉。长期接触的浓度超过OELs的蒸气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溅入眼睛将会引致不适并可能造成伤害。长期接触皮肤会有脱脂反应导致皮肤毒性刺激,有时还会引起皮炎。含有潮气固化、双组份及封闭型异氰酸酯的产品可能会引起刺激和呼吸系统过敏,产生哮喘、气喘、和胸腔过紧。任何含有此类产品的工段不能雇佣有慢性或周期性呼吸道疾病史或长期湿疹的人。已形成过敏的人即使在浓度远低于OEL的环境中都可能出现哮喘的症状。反复或长期接触皮肤可能导致过敏性接触皮炎。

第十三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此产品还不具备专门的资料。此产品按照环境保护法不允许倒入下水道或排水沟,也不可在可能影响土壤、地下水的地方弃置。

:单独高浓度使用下列物质对环境有害,简单说明如下

甲苯二异氰酸酯对水生物有剧毒,并可能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性破坏。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理

废弃注意事项:废弃物和容器必须作为燃烧危险品按照国家固废法的一般要求弃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2198

UN编号:1263

包装标识:主标志:易燃液体

副标志:有害品

包装类别:I I

包装方法:金属罐

运输注意事项: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轻装轻卸,防止容器渗漏。

运输前提:运输时保证容器密闭,竖直和安全。保证运输产品的人知道发生事故及泄漏时怎样处理。

警告标志用语:

高度易燃。

吸入有害。

吸入和与皮肤接触后可能会引起过敏。

重复接触可能引致皮肤干燥或爆裂。

含异氰酸酯,见制造商提供的资料。

置于儿童不可接触的地方。

勿近食物,饮料及动物饲料。.

不可近火,不准吸烟。

请勿吸进粉尘。

请勿吸入汽化物/喷雾。

避免与皮肤接触。

请勿倒入下水道。

对静电放电采取预防措施。

请戴适当的手套。

万一起火,请使用泡沫,干粉,CO2设备,千万不要用水。

当意外或感觉不适,请马上就医(若有可能请出示标签)。

假如吞下,请马上就医并出示容器或标签。

仅在通风良好处使用。

万一吸入,请将伤员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

容器置于通风处。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法[1992]677号)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2463-90)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1,作业场所化学品安全管理,国家以贸委安全生产局,2000

2,新编危险物品安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4,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管理规定,国家经贸委,2000年10月1日

月09年2003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广惠化工有限公司

数据审核单位:广惠化工有限公司

修改说明:根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0)修订编写。

其它信息:

含异氰酸酯的油漆的使用指导已在HSE指导注释MS8“异氰酸酯医药监护”,油漆制造商协会出版的“油漆使用者安全预防”指导EH16“异氰酸酯-毒性危害及预防”和HSE卡中“你的健康和比组份喷漆”中给出。

此份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并非产品指标:它对特定性质不作担保。所包含的信息是基于我们在产品的操作、储存和使用中的认识所提供的对健康和安全的一般指导。它不适用于本产品特殊或非准以及不按指示和建议的使用。

给排水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第五章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5.1工程概况 8、1、本项目位于//////////,设计为1栋地上2层的综合楼。项目总建筑面积1780㎡,建筑密度20.60%,容积率0.41,绿地率35% 5.2设计范围 给排水工程设计内容主要是小区内外给排水系统及建筑内的给排水系统。 5.3设计依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年版); 2、《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4、《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014年版); 6、《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8、《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9、《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10、《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1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12、《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 13、《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 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年版); 16、《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2007年版); 17、甲方提供的设计资料、现状图等。 5.4给水工程 5.4.1供水概况 给水水源将///////的市政给水管,给水管径为DN150。水压0.30Mpa,水质符合现行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可满足小区生活及消防用水需求。室内采用上行下给枝状供水至各用水点。 5.4.2最高日用水量 根据《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2006)的规定,小区用水量包括公共建筑用水量、绿化用水量、道路广场用水量、管网漏失和未预见用水量等。公建用水量、浇洒道路广场和绿地用水量采用定额法计算;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用水量按前四项之和的10%计算。 (1)残疾人宿舍用水标准:250升/床日用水人数44人使用时间24h Kh=2.5 则最高日用水量为:Q1=250×45/1000=11.3m3/d。 最大小时用水量为:11.30×2.5/24=1.17m3/h。 (2)浇洒道路用水定额为每次1L/(m2·d)。浇洒绿地用水定额为每次1 L/(m2·d)。总规划占地面积4318.59m2,绿地面积为1511.5m2,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则绿地浇洒用水量为:Q2=1511.5×1×1/1000=1.51m3/d。 小区道路浇洒只考虑区内道路浇洒,区内道路面积1757.08㎡,每日浇洒次数为1次。 道路浇洒用水量为:Q3=1757.08×1×1/1000=1.76m3/d。 (3)小区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取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则管网漏失用水量为: Q4=(Q1+Q2+Q3)×10%=1.46m3/d (6)小区最高日用水量为上述各项用水量之和,则最高日用水量为: Q=(Q1+Q2+Q3+Q4)=16.03m3/d 5.4.3室内供水系统概述 室内给水系统分采用上行下给枝状敷设方式供水,由小区给水管道直接供给。

溴素安全技术说明书-新版1

溴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溴 化学品英文名称:Bromin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257237 电子邮件地址:hx3799@https://www.360docs.net/doc/b611215602.html,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001 产品推荐用途:可用作水的消毒,漂白丝绸纤维,制药,照相,还可用作染料制造等。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强氧化剂,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对大多数金属及有机组织有腐蚀性,遇氢、甲烷、硫磺、锑、砷、磷、钠、钾及其他金属粉末剧烈反应,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和腐蚀作用。吸入较低浓度,很快发生眼呼吸道粘膜的刺激症状,并有头痛、眩晕、全身无力、胸部发紧、

干咳、恶心和呕吐等症状;吸入高浓度时有剧咳、呼吸困难、哮喘。严重时可发生窒息、肺炎、肺水肿。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症状。皮肤接触高浓度溴蒸气或液态溴可造成严重灼伤。长期吸入,除粘膜刺激症状外,还伴有神经衰弱综合症。眼睛接触造成眼睛烧伤,引起化学性结膜炎和角膜损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的永久性损害,可能造成消化道穿孔,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和便血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急性毒性(蒸汽吸入),类别2;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吸入致死,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大。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 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 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

UV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

UV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 化学品中文名称:UV油墨 化学品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危险物第四类第二石油类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血、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环境危害:对环境有较轻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镜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 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

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治流入 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 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 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 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罐 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 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 易发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100 前苏联MAC(mg/m3):50 TLVTN:OSHA 200ppm,754mg/m3;ACGIH 50ppm,188mg/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的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沐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液体,有芳香气味 PH: 熔点(℃): 沸点(℃):156 相对密度(水=1):1.102 闪点(℃):60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建筑初步设计说明模板

----------------------- ' ------------------ 情况)。 1.2.3本工程在(方向)有 DN mm 市政供水管, ------------- 1 ---------- --------- 向)有 d (方向)有d mm 市政污水管,(方——I mm 市政雨水管。热力管道由(方向)引入,DN mm;电力管网由(方向)引入 路;电讯管网由(方向)引入。 1.3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1.3.1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 1总说明 1.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1.1(列岀本工程中主要应执行的国家规范名称及编号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行业、地方法规、 标准) 1.1.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本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本工程可行性报告(方案)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2城市建设规划部门对方案设计(总体规划)的批复文件(文件号) 3建设方所提的设计任务书(日期、文件号) 4有关部门编绘的地形图(编制单位及日期) 5规划部门核发的坐标通知书(文号) 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列岀编制单位及日期) 7有关市政部门的意见和要求文件(文件号) 8设计合同(文件号) 9其它设计依据 1.1.3本地区气象条件和工程地质条件 1气象条件 最热月平均温度 最冷月平均温度 夏季主导风向, 冬季主导风向 , 年降雨量 mm , 最大积雪深度 m , (本地区其它影响本工程的气候、 C, C, 极端最高温度 极端最低温度 夏季平均风速 冬季平均风速 C, C, m/s, _ m/s , 日(小时)最大降雨量 最大冻土深度 地理特征数据) mm , 2工程地质条件根据(编写单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场地类别为 卓越周 期为 S,地貌属 ,地基土分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场地 kpa,地下水位 m ,变化幅度 m ,(有无)侵蚀性。(本场地特征地质情况, 不良地质情况的表述和其它需 ------- 说明的内容)。 抗震设防烈度 1.2工程概况 1. 2.1本工程为 度。 (建筑单位)(新、扩、改建)的 工程。建设地点位于 市 (县)区(具体地 ------------------------------ 1 ---------- .点),距(市区或标志位置) 公里。 m ,呈 形状。东侧临 ,西侧临 ----- 南侧临 ,北侧 ---- 临。用地(平 坦、高差)。用地现状房屋、古迹、古树 ,需要(拆迁等 --------------- ----------------- 122用地范围:(方向)长 m ,(方向)长

新版无水三氯化铝安全技术说明书范文

新版无水三氯化铝安全技术说明书

无水三氯化铝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无水三氯化铝 化学品英文名称: Aluminium chloride 企业名称:山东神工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枣庄市峄城区峨山镇工业园区工业园路 邮编: 277312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SG-001 生效日期: 7月10日 产品推荐用途:1、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洗涤剂,并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塑料、橡胶、润滑油等行业;2、用作分析试剂、防腐剂、媒染剂。 产品限制用途:限制用于食品及其食品添加剂行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金属腐蚀剂,纯品为白色颗粒或粉末,有强盐酸气味,工业品呈淡黄色。属酸性腐蚀品,具腐蚀性,遇水或潮湿空气反应放热并产生腐蚀性气体,对很多金属特别是潮湿空气存在下有腐蚀性。

健康危害 :对人的呼吸器官、鼻腔粘膜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鼻膜 炎、喉头炎、支气管炎,并刺激人的眼睛,损坏牙齿,灼伤皮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头痛、头晕、食欲减退、咳嗽、鼻塞、胸痛等症状。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危害水生环境物质(水生急性毒性),应特别注意受潮后对空气的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 )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金属腐蚀物 标签要素: 金属腐蚀物类别1 ; 皮肤腐蚀/刺激性类别1A;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 呼吸过敏类别1;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5; 急性对水环境的危害类别3。 象形图:

暖通初步设计说明样本

第五章暖通初步设计说明 第一节设计依据 一、建设单位委托及要求 二、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 三、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高层民用建设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 四、建筑专业等提供的设计资料 本工程南北栋均为综合性一类高层, 地下一层, 地上二十五层, 建筑高度: 南栋为: 82.1m, 北栋为: 80.5m 五、室外气象条件 1、夏季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8℃ 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27.7℃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3℃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5% 室外平均风速 2.6m/S 2、冬季 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 通风室外计算干球温度5℃ 最冷月室外计算相对湿度81% 室外平均风速 2.8m/S 第二节设计范围及主要技术指标 一、包括一层至四层的营业用房、办公用房、大小会议室、活动室等房间舒适性空调。 室内设计参数表:

二、防排烟 1、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设机械加压送风防烟系统。 2、地下一层汽车库设机械排烟、补风系统。 三、通风 1、地下一层汽车库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2、地下一层电设备房和空调设备房分别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空调设备房设事故排风系统。 3、南栋地下一层六级二等人员隐蔽所( 平时为车库) , 设机械送排风系统。 4、卫生间、电梯机房采用自然通风。 第三节空调冷热源及空调方式 一、冷、热负荷确定 本工程主要为舒适性空调, 两栋建筑物总冷负荷为400万大卡, 热负荷为315万大卡。 二、空调冷、热源及水循环系统 1、根据建设方要求, 南、北栋的主机均设在北栋建筑物里, 空调冷、热源采用直燃式( 燃气) 溴化锂机组型号BZ200 , 2台, 单台制冷量200万大卡( 2326KW) , 供热量: 1791KW, 冷水量: 300m3/h, 冷却水量500m3/h。 2、空调水循环系统 空调冷水温度7℃-12℃, 温水温度57℃-65℃, 选空调冷热水循环水泵 三台( 2用1备) , 型号IS200-150-315, 流量: 400 m3/h; 扬程: 35MH 2 O;电功率: 55KW。空调水循环过程为: 直燃机组→循环水泵→空调机组→风机盘管→电子水处理仪→直燃机组。 3、冷却水温度37℃-30℃, 空调冷却水循环泵三台( 2用1备) , 型号: IS250-200-315Z, 流量: 600m3/h; 扬程: 35MH 2 O;电功率: 110KW。 选冷却塔4台, 型号: LBC-M-250-300, 循环水量: 300 m3/h, 风扇功率: 5.5KW。冷却水循环过程为: 冷却塔→循环水泵→电子水处理仪→直燃机组→冷却塔。 4、直燃式溴化锂机组, 空调冷热水泵、冷却水泵安装在地下一层空调设备房内, 冷却塔安装裙楼四层屋面上。膨胀水箱安装在四层屋面上。 三、空调方式 空调系统根据房间功能、使用要求、面积等因素, 采用不同的形式。本工程主要空程方式有两种, 即低速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 1、一、二层大面积营业厅、大堂、大厅、大办公室、大会议室等房间采用低速全空气系统, 吊顶式空调机组, 不占用使用面积, 机组和风管安装在吊顶内, 室内空气经空调器处理, 用风管和散流器( 大堂上空用喷口) 送出, 回风经集中回风口回至空调器, 采用自然进新风方式。 2、各小办公室采用风机盘管系统, 卧室暗装风机盘管暗装在各房间进门处吊顶内, 下送风、上回风采用自然送新风方式。 四、空调系统管道材料和保温材料 1、空调水立管和空调机房内空调水管道采用无缝钢管, 其余空调水管道采用热镀锌钢管, 冷却水管采用热镀锌钢管, 所有冷凝水管采用PPR管。 2、空调风管采用带保温层承插式酚醛风管。 3、空调水管保温材料采用橡塑复合材料。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 书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理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操作处理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盐酸化学品俗名:氢氯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 hydrochloric acid 英文名称:

chlorohydric acid 技术说明书编码:995 CAS No.: 7647-01-0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 生效日期: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CAS No. 含量 盐酸7647-01-0 3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 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 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 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能够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油墨安全说明书

安全说明书 制定日期:2011-03-14 修订日期:2014-03-06 第一版 1.标识 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漆黑油墨 其他标识 SDS# DP/BJ/MRH/20 其他信息特定颜色代码:C-P 特定容量:F加仑桶 颜色种类:BK=black(黑色)BL=blue(蓝色),R=red(红色),V=violet(紫罗兰色),GR=green (绿色) 化学品的建议使用和限制使用 建议使用替换打码机油墨 用于打码机的多孔表面。新配方的打码机油墨粘性较好可适用于微孔辊重新上墨,可应用于 任何型号的打码机滚轴。 2.危害识别 外观:不同颜色的液体形状:液体轻微气味,无恶劣的乙二醇的气味 信号词 警告 危险概述 引起严重的眼部刺激 预防概述——预防 操作后彻底清洗脸部,手部以及任何暴露的皮肤。 佩戴眼镜/脸部防护面具 预防概述——应急反应 渗入眼中:小心用水冲洗几分钟。如果佩戴有隐形眼镜同时方便操作的话要当即摘除隐形眼镜。同时继续用清水冲洗,如仍有不适,应立即就医查看。 3.成分/组成信息

如果化学品名字/CAS号和/或重量-%是“proprietary”,表明这一化学品的信息和/或组分含量属于贸易秘密。 4.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眼部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上下眼睑和眼睛。如仍存在不适,应立即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吸入离开并去到新鲜空气的地方。如果仍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食入在受害者意识清醒的时候催吐,并就医。 主要症状和影响 症状可能引起皮肤和眼部不适。不小心吸入会引起鼻腔不适,大剂量吸入会致人死亡。 就医及特殊症状指示 遵从医嘱对症治疗 5.消防措施 适当的灭火介质 使用适合当地情况和周边环境的灭火措施 不能使用不合适的灭火介质 化学品引起的特定危险 不产生易燃溶剂 消防员保护设备和防范措施 任何救火过程中,消防员要佩戴自给加压式呼吸器(经MSHA或NIOSH审核认证)并穿戴全身防护服。 6.泄漏应急处理 人员预防,防护设备和应急程序 个人防护使用要求的个人防护设备 环境预防避免流入下水道,沟渠和排水沟 密封及净化的材料和方法 密封方法在安全的前提下,防止进一步的泄漏和溢出 净化方法惰性吸收的方法来收集泄漏并防止在合适的容器中以便处置 7.操作处置与存储 安全操作防范 安全操作建议操作后彻底清洗。使用第8部分的个人防护建议。使用合适的通风设施。任何时候都要小心打开容器,以免泄露。 安全存储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贮存条件 安全存储条件保持容器密闭在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不兼容的材料基于已有信息暂未发现 8.接触控制与个体防护 接触指南

初步设计报告模板(自主开发类项目)

文件编号:PCITC/B05-C12 项目编号: 版本号:V1.0.0 记录号: 密级: 『项目名称』 初步设计 编制:业务技术部完成日期:2008年 7 月 10日 审核: ______ 审核日期:____年 _ 月 __ 日 批准: ______ 批准日期:____年 _ 月 __ 日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XXX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大纲(自主开发类项目) (V4.0) 编制单位:XXXXXXX XXXXXXX YYYY年MM月

编制说明 1、为规范信息技术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写,特编制本提纲,初步设计报告 必须按照本大纲要求的目录和内容进行编写。 2、初步设计定位主要是在可研报告基础上细化用户需求、总体架构及功能、 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3、本编写大纲适用于自主开发类项目,定义为:指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 主的软件开发项目,包括软件产品研发项目和以开发为主的工程项目。 4、在一、二级标题下的[ ]中注明要求编写内容。 5、初步设计报告格式要求按照《文档格式说明》进行编写。

目录 1.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1国内外发展趋势 (1) 1.2行业现状 (1) 2.需求分析 (1) 2.1业务现状 (1) 2.2信息系统现状 (1) 2.3用户业务需求 (1) 2.3.1数据需求 (1) 2.3.2功能需求 (1) 2.3.3权限需求 (2) 2.3.4其他需求 (2) 3. 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子系统目标 (2) 3.1范围和阶段 (2) 3.2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2) 3.3 建设内容 (2) 3.4子系统目标和内容 (2) 3.5设计原则 (2) 4. 总体设计 (3) 4.1总体架构 (3) 4.2子系统技术架构 (3) 4.2.1功能设计 (3) 4.2.2系统平台设计 (3) 4.2.3集成设计 (3) 4.2.4权限设计 (4) 4.3 技术路线 (4) 4.4关键技术及瓶颈解决 (4) 4.5安全设计 (4) 4.6标准化 (4) 5. 系统配置 (4) 6.实施方案 (4) 6.1开发策略 (4) 6.2组织机构 (4) 6.3进度计划 (4) 6.4风险评估及规避 (5) 6.5保证措施 (5) 7. 资金预算 (5) 7.1投资计算依据及方法 (5) 7.2项目总预算 (5) 7.3阶段资金使用计划 (5) 7.4资金筹措 (5) 8. 项目验收指标 (5)

最新版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订日期:2016-2 SDS 编号:LBPC-M-001 产品名称:柴油版本:LBPC-M(2)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柴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kerosene ;diesel fuel 企业名称:日照岚桥港口石化有限公司 地址: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潘家村西首 邮编:276808 电子邮件地址:lbshihua@https://www.360docs.net/doc/b611215602.html, 联系电话:0633-2660128 传真号码:0633-2660178 企业应急电话:0633-2660500 技术说明书编码:LBPC-M-001 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用于柴油机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模糊等;油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可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3,皮肤腐蚀/刺激-2,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2B。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易燃液体和蒸气; 可造成皮肤灼伤和眼睛刺激; 如果吞食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 防范说明:工作场所严禁烟火,应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采取防静电措 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装臵,防止静电的积聚。使用防爆电机、通风、照 明等设备,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阅读并了解所有安 全预防措施之前,切勿操作。按照要求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戴防护手套、防护面 罩。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操作后彻底清洗,操作现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禁 止排入环境。 预防措施:灌装时注意流速,防止静电积聚,且有接地装臵,配备相应的消防灭火 器材及应急处理设施。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沙土灭火。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 能迅速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必须马上撤离; 用储罐储存,发生火灾应立即开启冷却喷淋装臵及消防泡沫系统灭火。 安全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炎热季节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 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 容材料。 废弃处置:推荐使用焚烧法处臵。 第三部分成分/ 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安全技术说明书空白模板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化学品英文名称: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 产品推荐用途: 产品限制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信息: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事故响应: 安全储存: 废弃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 健康危险: 环境危害: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 CAS No.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食入: 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 对施救者的忠告: 医生的特别提示: 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特别危险性: 特殊灭火方法: 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环境保护措施: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 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监测方法: 生物限值: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方法: 呼吸系统防护: 手防护: 眼睛防护: 皮肤和身体防护: 特殊防护措施: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气味: pH 值:熔点/凝固点(℃):沸点、初沸点和沸程(℃):闪点(℃): 爆炸上限%(V/V):爆炸下限%(V/V):蒸气压(KPa):蒸气密度(空气=1):相对密度(水=1):溶解性: 辛醇/水分配系数:自燃温度(℃): 分解温度(℃):气味阈值: 蒸发速率:易燃性: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初步设计说明书本

工程设计责任人

附件 1 市***[201*]***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 2市人民政府渝府(201*)***号文,关于《关于***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3 市规划局渝规建审(201*)***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4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1*)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同意***工程设计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5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1*)***号文,《关于***工程设计(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6 建筑节能计算报告书。

设计说明书 1概况 1.1工程概况 表1.1 工程概况表 建筑主体结构合理使用年限***年 1.2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2.1市***委员会,[200*]***5号《关于***工程项目立项的批复》;1.2.2市人民政府,(200*)***号文,《***工程设计方案的批复》; 1.2.3市规划局,重规建审(200*)***字第***号文,《市建设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通知书》; 1.2.4 市规划局***年***月下达的本工程现状规划红线地形图;

1.2.5 市公安局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书,(200*)渝公消(建方)字第***号文,《关于***工程方案消防设计的审核意见》; 1.2.6 市园林事业管理局重园建方(200*)***号文,《关于***工程(方案)配套绿地的意见》; 1.2.7 市人民防空委员会***年***月***日下发的修建防空地下室设置意见书; 1.2.8 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渝(*)环准[201*]*号; 1.2.9 顾客提供的设计委托书、本阶段的设计要求及各种有关设计的基础资料和双方会商纪要; 1.2.10 顾客提供的由***单位***年***月编制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2.11 有关部门批准并经顾客确认的由***院编制的本工程方案设计文件; 1.2.12 顾客与我院签定的《建筑工程设计合同》; 1.2.13 与本工程设计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法规、规、规程、标准; 1.3 建设场地概况 1.3.1项目区位:位于市奉节中心城区。 1.3.2工程所在地区气象条件: 气象台装置位置:北纬29 0 35‘;东经106 0 28‘。温度:年平均温度18.3℃;极端最高温度44.0℃;极端最低温度-1.8℃。降雨量:历年平均降雨量1081.7mm;最大小时降雨量65mm。湿度: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9%;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76%;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81.3%。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北风;最大风速28.4m/s;冬季风向C频率36%,北向频率15%;夏季风向C频率31%,北向频率10%。历年平均风速2.2m/s。基本风压

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

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油墨 化学品英文名称: 企业名称:广惠化工有限公司 地址:东莞市沙田镇大坭管理区金和村 企业电话:-8线 传真:-5线 技术说明书编码:WC-013C 事故应急电话:120 第二部分物理及化学性 纯品混合 物质状态:■液态口固体口气体口粉末口糊状物 气味:具有刺激性醋酸正丁酯 沸点:126℃ 比重:(水=1) (25℃) 水中溶解度:不溶于水 蒸气压: 第三部分火灾危害及防护装备资料 火灾:灭火材料:应用二氧化碳﹑干化学粉末、泡沫、砂、泥土或水雾(不可用水喷射)。 特殊灭火材料:应用泡沫或水雾。 防护装备: 1、喷油车间工人操作时应佩戴活性过滤口罩; 2、喷小工件或无模时应佩戴手套; 3、运搬时工人应佩戴塑料手套,可于室外空地进行; 第四部分健康危害资料 进入人体之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吞食。 可能发生: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引起燃烧危险,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 炸危险。 第五部分运搬储存方法 运搬储存方法:1、独立摆放于通风区域; 2、严禁烟火 3、工场内保持良好通风状态; 4、采取措施,防止静电发生; 5、用容器密封盛装。 第六部分紧急应变、泄漏及废弃物处理紧急 紧急处理及措施:1、皮肤接触:用清水及肥皂清洗接触部份,需干净弄污之衣物方可再用。 2、呼吸吸入:立即离开暴露现场,如已失去知觉,应送医疗,呼吸停止, 应施行人工呼吸。 3、口部摄入:应即送医治疗。

4、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并至眼科医师处消炎 及诊治。 泄漏紧急应变措施:1、产品意外溢出时能采取之步骤:消除一切可能火源,例如火焰、火花。从该区域撤离人员。避免吸入其气体,并戴上能提供所需空气之呼吸器械,呼吸口罩只可在撤离时使用。 2、少量溢出:用沙或泥土吸收溢出之液体,然后移至安全地区,以待日后处理。 3、大量溢出:用沙或泥土防止溢出之液体蔓延,如溢出之液体进入下水道,则有爆炸或毒性之潜在危险;应立即通知有关当局(尤其消防局)。可能的话将溢出之液体转入糟罐以备日后回收或处理,否则按处置小量溢出的方法处理溢出之液体。 废弃物处理方法:废液转入糟以备日后由回收公司处理(选择处理及废弃方法时,应小心考虑各项安全守则并遵守本地现行之有关法例/法规)。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任何含有此类产品的工段不能雇佣有哮喘、过敏、慢性或周期性呼吸道疾病史的人。使用此产品的人员应服从适当的健康监督。任何含有此类产品的工 段有与安全资料表第2节中所列物质相关的哮喘、过敏、慢性或周期性呼吸 道疾病史的人员,只有在适当的医务监督下才能补雇佣。 任何含有此类产品的工段有与安全资料表第2节中所列物质相关的皮肤过敏问题的人员,只有在适当的医务监督下才能被雇佣。 蒸气密度大于空气,因此会沿着地面散播。蒸气还可能与空气形成易爆的混合气体。防止蒸气在空气中形成易燃易爆浓度,避免蒸气浓度高于职业暴露极限。此外,此产品只能在无裸露灯或其它火源的地方使用。电器设备必须按相应的标准做好保护。 保持容器密闭。远离热源,火星以及明火。避免使用打火工具。避免皮肤和眼睛接触。避免吸入蒸气和雾。在储存和使用的区域禁止吸烟,饮食。有关个人防护用品请参阅第八部分。产品须存放于同原包装容器相同材料制成的容器中,或存放于其他同此产品兼容的容器中。受污染碎布的堆积物可能会引起自燃。良好的卫生标准加上经常并安全地清理废弃原材料会减少引起自燃和其它火灾的危险。 准备工作可能产生静电:在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时要保证接地线已接好。操作人员应该戴防静电鞋和服装,且地面必须为导电型的。 保持容器密封。应注意尽可能减少产品与空气中的潮气或水接触:会产生二氧化碳而导致密闭容器内部增压。已使用过一部分的产品再次开罐时需特别注意。 建议施工方法:刷涂,绝对不要使用喷涂或滚涂。 储存注意事项:请参照标签指示。储存在凉爽、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热源,火源及阳光直射。禁止吸烟。禁止未经授权的使用。已开罐的容器要盖好且罐口朝上放置以防泄漏。使用和储存时不可将油漆桶吊在吊钩上。

2020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目录 表1-001 乙炔气 (1) 表1-002 氧气 (2) 表1-003 二氧化碳 (3) 表1-004 氢气 (4) 表1-005 氩气 (5) 表1-006 甲烷 (6) 表1-007 四氢噻吩 (7) 表1-008 活性炭 (8) 表1-009 三乙胺 (9) 表1-010 硫代磷酰氯 (10) 表1-011 硫黄 (11) 表1-012 甲胺磷 (12) 表1-013 多聚甲醛 (13) 表1-014(附表1-3)甲缩醛 (14) 表1-015 黄磷 (15) 表1-016 氯 (16) 表1-017 三氯化磷 (17) 表1-018 甲醇 (19) 表1-019 液碱 (20) 表1-020 氨水 (21) 表1-021 硫酸二甲酯 (22) 表1-022 甲胺磷 (23) 表1-023 液氨 (24) 表1-024 氯仿 (25) 表1-025 二氯乙烷 (26) 表1-026 二硫化碳 (27) 表1-027 甲苯 (28) 表1-028 盐酸 (29) 表1-029 氯甲烷 (30) 表1-030 硫酸 (31) 表1-031 二甲苯 (33) 表1-032 醋酸酐 (34) 表1-033 多聚甲醛 (35) 表1-034 草甘膦 (36) 表1-035 稻瘟灵 (37) 表1-036 异丙胺 (38) 表1-037 漂白粉 (39) 表1-038 氯化氢 (40) 表1-039 氰化氢 (41) 表1-040 氰化钠 (42) 表1-041 氯乙酸 (43)

表1-043 丙烯腈 (45) 表1-044 氧化亚铜 (46) 表1-045 四氯化锡 (47) 表1-046 四氧化三铅 (48) 表1-047 三氯化铝(无水) (49) 表1-048 松香水 (50) 表1-049红丹油性防锈漆 (51) 表1-050 酚醛树脂 (52) 表1-051 硫磺粉(补充) (53) 表1-052 一乙胺 (54) 表1-053三聚氯氰 (55) 表1-054 三氯乙烯 (57) 表1-055 磷酸 (58) 表1-056 四丁基锡 (59) 表1-057 柴油 (60) 表1-058 对氨基苯酚 (61) 表1-059 醋酸乙酯 (62) 表1-060 对氯硝基苯 (63) 表1-061 氮气 (64) 表1-062莠去津 (65) 表1-063 扑草净 (66) 表1-064 八氯二丙醚 (67) 表1-065 硫化钠 (68) 表1-066 异丙醇 (69) 表1-067 丙酮 (70) 表1-068 二氯丙烷 (71) 表1-069 环己酮 (72) 表1-070 乙酸异戊酯 (73) 表1-071 锌粉 (74) 表1-072 乙醇 (75) 表1-073 次氯酸钠溶液 (76) 表1-074 石脑油 (77) 表1-075 双环戊二烯 (78) 表1-076 乙酸丁酯 (79) 表1-077 双氧水 (80) 表1-078 丙烯酸丁酯 (81) 表1-079 丙烯酸 (82) 表1-080 苯乙烯 (83) 表1-081 过硫酸铵 (84) 表1-082 过硫酸钾 (85) 表1-083 丙烯酰胺 (86) 表1-084 甲醛 (87) 表1-085 甲基丙烯酸甲酯 (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